美丽的土家织锦

美丽的土家织锦

一、艳丽悦目的土家锦及织造(论文文献综述)

杨熹[1](2020)在《生产性保护视域下土家织锦产品设计研究》文中指出以土家织锦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是区域特征明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文化融合背景的影响以及缺乏对自身体系的认识而陷入同质化的危机,设计创新有利于土家织锦的弘扬和推广,以及土家织锦的造血式生存。但是如何实现土家织锦既满足当代用户生活与审美需求、弘扬中华非遗,创新产品设计,实现自我造血功能,又可以避免“设计殖民”,失去土家织锦原本风味,是土家织锦创新设计的核心基础,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土家织锦为研究对象,立足于生产性保护,采用调查研究与文献检索的方法,首先系统梳理了土家织锦的历史渊源、艺术特征、价值表现,分析了产品现状,提出了生产性保护的相关概念,通过对土家织锦生产性保护的研究现状分析,推出并探索利用生产性保护的方式来指导土家织锦产品设计。对生产性保护与土家织锦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辨析,以土家织锦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活态流变性,以及生产性特征确定了土家织锦生产性保护的必要性,生产性保护与创新设计之间面临“本真”与“创新”两者关系的平衡问题,引出需要协调的问题。分析土家织锦产品的开发模式所存在的问题,试图通过生产性保护与土家织锦设计的拟合创新研究,揭示土家织锦产品设计路径。凝练了土家织锦的纹样、色彩、史料、材料、工艺、功能、结构等民族文化元素特征。通过梳理传统的土家织锦,构建土家织锦的文化元素谱系图。按照文化元素类型的划分原则,将文化元素分为主体元素、附着元素、混合元素。在此基础上,提取土家织锦生产性保护的关键元素,构建了土家织锦辨识基因的核心标准,并进一步探索了土家织锦文化元素的演变规律和范围,将土家织锦的关键元素与演变范围相结合,形成了土家织锦开展创新设计的基本思路,结合生产性保护视域下土家织锦产品设计原则引导后续的产品设计。以土家织锦生产性保护关键要素和演变范围为基础,结合生产性保护视域下的土家织锦产品设计原则,提出了设计程序与方法,通过分析特定情景下用户的行为和需求,将土家织锦产品、用户需求和用户的特色产品设计要素、设计功能等有机融合,开展土家织锦的设计实践。探索生产性保护视域下的土家织锦产品设计方法,能够促使土家织锦产品在满足国内用户生活与审美需求的前提下,为进一步开创土家织锦国际市场,实现造血式保护提供有效的方法指导和实践借鉴。同时,也可为我国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传承与创新提供思路。

张杨[2](2020)在《湘西土家织锦工艺和图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雷晓倩[3](2020)在《湘西土家织锦色彩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家织锦是湘西境内极其古老的民间工艺,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土家人在社会劳动中产生的织物,土家织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逢婚嫁、祭祀等重大节日,土家织锦都是必不可少的物品。近年来,人们对中国传统色彩的关注愈加强烈,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时尚舞台,都能看到中国传统色彩的运用,而土家织锦,完美的体现了中国传统色彩的特点。一方面,土家族地处偏僻、道路崎岖的武陵山区,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少,其古朴的民风及原生性文化保存较好;另一方面,土家织锦很好地继承了我国五行五色系统,是我国传统思想与艺术的结合。土家织锦的色彩体系中饱含了土家人的精神信仰与审美意识,代表着土家族的民族文化基因与共识,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研究土家织锦色彩,有利于挖掘、整理和保护土家族传统文化,丰富土家织锦的研究领域,完善土家织锦色彩理论体系,使外界对土家织锦有一个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进一步推动土家织锦的传承与发展。本文从艺术设计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多学科视角,对土家织锦的色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整理。首先,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考察等方法梳理土家织锦的历史渊源、流布区域、染织材料与工艺流程,并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分析了土家织锦色彩的嬗变历程。在此基础上从生活、艺术、文化、情感、技艺等方面对土家织锦的色彩观念、色彩情感意识以及色彩技艺因素加以详尽阐述。另外,通过归纳法、比较法将收集的土家织锦纹样按不同题材分类,运用新型的数字化技术,按题材类型依次提取土家织锦的色彩值,并根据其色彩分布情况数据化分析总结出土家织锦的常用色彩、搭配规律及其在不同民俗活动中的功能与应用。同时,将土家织锦与其他民间织锦的色彩进行横、纵向对比,分析其异同之处。最后,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分析人们对土家织锦色彩的认同情况以及受大众喜爱的色彩及其搭配方式,并结合该数据提出对土家织锦色彩传承的建议。土家织锦的色彩记录了土家族古老的民间传说、社会形态、民俗信仰、思想观念及审美意识等综合面貌,体现了土家织锦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民族特色。正是这些独特之处,使土家织锦成为区别其他民族的文化符号,为我国传统文化增添无尽的民族风采。

王艺颖[4](2019)在《场域条件下西兰卡普与现代壁挂艺术结合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西兰卡普壁挂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西兰卡普发展历史、图案构成、材质与工艺等多方面特征,探究其与壁挂艺术相结合的可能性,研究西兰卡普壁挂在场域中的创新性应用。本论文通过多次对中国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地区西兰卡普发展情况与现有工厂、工人等进行调研,同时对现有的西兰卡普作品及其运用场所进行调研。调研发现,西兰卡普及其现有的艺术创作不同程度出现了艺术效果欠佳、题材选择陈旧、创新性不足、艺术表现力不能很好的适应当下的场域要求。本文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逻辑推理法、数学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初步提出对西兰卡普壁挂选题进行创新,同时将西兰卡普与其他艺术手法相结合的初步设想,通过实践论证这一设想。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现状,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并提出本文两大创新点。第二章,阐述了西兰卡普的概况。第三章,西兰卡普与壁挂艺术的结合。第四章,主要阐述了西兰卡普壁挂在场域中的使用情况。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以《花·韵》为主题,创作一个以写实花卉为表现内容的西兰卡普壁挂作品系列,以实践方式论证本文两大创新点。通过西兰卡普壁挂题材的创新与突破,可以有效的提升画面的现代艺术性,丰富西兰卡普选题的多样性,满足当下西兰卡普及其壁挂形式的推陈出新。同时,西兰卡普壁挂可以与其他艺术形式(技法)相结合,可以大幅提升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有效改善了西兰卡普扁平化的特性。这样的创新探索,可以使西兰卡普与壁挂艺术创新性结合,较好满足场域对艺术作品的要求,不仅可以使西兰卡普壁挂这一形式受到更多人的喜爱,也使西兰卡普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路琼[5](2017)在《壮锦纹饰研究》文中认为当今社会正处于多元化现代化发展中,人类的生存状态正在经历着新的深刻的变化。随着这种全球化语境的发展深化,科学技术以及工艺的创造大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人性、资源和环境的冲突,如此深刻,致使人们对发展和生存境况感到精神生活的贫乏之时,在现时社会上出现了“立根传统”“与时俱进”“当下语言”“城镇化”“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跟随时代”等等不同的呼声和行动。词汇量之大,琳琅满目。那么,我们呼求的当下到底是什么?我们的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传统,并不是古代式的、过去式的,而是与历史的存在以及社会发展中物质和精神的存在,并存的文化实体。落实到更贴近民艺学专业研究范畴的话,我们思考到城镇化进程中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现况中去找寻民间文化,何去何从?带着这些问题的思考,本文以壮锦纹饰为研究对象,立足在纹饰这个小点上,通过民艺学的研究方法对其艺术形态及文化归属进行调研和分析,希望能够以此去窥探蕴含在传统民间工艺美术背后的文化。长此以来,壮锦以“物”的存在而作为一种传统美术织品,承载着壮族人民历经千年的文化艺术创造。壮锦的生成与发展融汇于广西壮族的民族发展形态中,属于广西壮族民艺生活的一部分,织锦技艺以及艺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壮锦纹饰,作为一种民艺中的装饰,并不是静止的图案,更不是静止的文化。它依附于壮锦的存在,作为民间生活的一部分,是随着历史的沿革流变而运动前进的,因此,它不是静止的而是活的文化载体。那么壮锦纹饰的分类是怎样的?有什么艺术特征和美学内涵?壮锦纹饰有没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有没有壮乡民族民间文化的地域性特点?是否有了新的发展?是否需要创新?其实壮锦的发展能流传至今且仍具活力,纹饰的活跃与生活性是它最好的展示和承载。它承载着壮族的风俗、习惯、信仰、情感、价值观,记录着传统农耕生活方式与文化状态。研究它,无论我们采用历时性的眼光还是共时性的眼界,都能够透过壮锦纹饰的艺术特征及现象,去分析织锦编织与纹饰之间存在的技术性表达、材料性表达、色彩性表达的关系,去论证纹饰与服装物用之间存在的审美性、装饰性、实用性的关系,去探索纹饰与社会发展的关联并追寻那艺术特征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价值索然,它取向何,正是本研究所寻觅的。“壮锦”,是以文化地域来命名并存在着内在文化结构特点的一门独立的工艺品类,具备独特的织锦文化。它不仅包括壮族织锦壮锦,还包括生活在广西壮乡文化下的非壮族的,比如汉族、侗族、苗族、瑶族、毛南族、京族等广西织锦壮锦。“纹饰”,是器物上的装饰花纹“纹样”的总称,也是以“纹”作装饰的活动,是“纹”和“饰”组合的一个整体概念。作为名词属性时包含纹样、花纹图案、符号陈列的艺术性,作为动词属性时包括织物组织结构特点、织造工艺和织物用途等装饰活动的工艺性。因此,以“壮锦”作区域界定的“纹饰”,是一种活态的文化形象。壮锦纹饰的生成,离不开“人”的关照,与“技”和“材”有着必然的联系。纹饰所构成的纹样元素,受编织织造的工艺的影响。在技术性表达、材料性表达、色彩性表达的关系作用下,壮锦纹饰在经纬技艺制约下,产生了带有壮乡本土Yawz,luemj,caeuh(美)的意愿及Ndeiyawj(好看)的审美特性的纹样图形,这些图形体现出壮锦纹饰的特殊性意义。从这种本原意义出发,按照壮乡本土的称谓说法,大体上做了七类划分:(一)Raizranghva(花边纹)纹饰有:Raizmwnz(圆纹)、Raiz dangoenz(太阳纹)、Raiz lwgbaenq(回字纹)、Raizraemxlangh(水波纹)、Raizbogva(团花纹)、Raizfwj(云雷纹)、Raiz fuengcingq(方形纹)、Raizgoksoem(菱形纹)、Raizldafaex(小方格纹)、Raizyienghbwn(羽状纹)等。(二)Raiz duj va(花纹)纹饰有:Raiz va gut(菊花纹)、Raiz vagveiq(桂花纹)、Raiz vamoiz(梅花纹)、Raiz vafuz sang(朱瑾花纹)、Raiz va bat gak(八角花纹)、Raiz va reux(木棉花纹)、Raiz ndok mbu(荷花纹)、Raiz va mak oij(石榴花纹)、Raiz va maux dan,raiz go nap(牡丹花纹)等。(三)Raizgaetleih(吉祥纹)纹饰有:Raizduzngieg(蟒龙纹)、Duzfungh(凤纹)、Raizhingqfuk(幸福花纹)、Raizgyaeubakbi(万寿无疆图纹)等。(四)Raizduzgaiq(动物纹)纹饰有:Raizduzgaeqhau(白鸡纹)、Raiz duzbyabej(扁鱼纹)、Rraizmbaj raiz(彩蝶纹)、Raiz duzgoep(蛙纹)等。(五)Raizdoxgaiq(什物纹)纹饰有:Raizgyaiz(花篮纹)、Raiz caw bauj(铜鼓纹)、Raiz doengzcienz(铜钱纹)、Raiz domq(绣球纹)等。(六)Raiz boux vunz(人物纹)纹饰有:Raiz vunz mbin(羽人纹)、Raiz vunzgoep(蛙人纹)等。(七)Raizcih(文字纹)纹饰有:“卍”字纹、Raizlwg baenq(回字纹)、“寿”字纹、“福”字纹、“囍”字纹等。壮锦纹饰是壮族人民的一种文化符号,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这些壮锦纹饰的象征意义主要通过谐音、类比、比拟、表号等手法表达出来。壮族织锦艺人所运用的类比思维,是根据自然界中动植物的自然品性,与人们求吉纳福的感念相类似而采用的象征表达方式。它的象征内涵无疑要与壮民族文化结构深层次的信仰与崇拜、神话与哲学等相联系。纹饰体现原始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的同时,反映了壮族人民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与求吉纳福的民族心理。壮锦纹饰的生发与织锦工艺及材料有着很大的关系。研究纹饰,离不开对工艺的流程与工艺制作的特点、编织工艺与纹饰的关系、纹饰与服装物用的关系的研究。壮锦织锦的织造机器主要是传统的竹笼机与现代的排子机。竹笼机一般由机身、装纱、提纱、提花和打花五部分组成。织造壮锦纹饰前需要准备棉线、丝线等物,需要设计意匠图、牵经、并装机。装机之后就可以利用挑花结本的技艺编织壮锦纹饰了。编织工艺与纹饰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壮锦纹饰的色彩运用上具有喜用蓝色、黑色、红色等纯色与色彩对比强烈的特点。传统壮锦纹饰多是三梭或者四梭组织结构,而现代机器则往往将之简化为二梭组织结构。壮锦纹饰的造型特点是图案对称规整、概括抽象、形态夸张、富有节奏和韵律。壮锦纹饰作为民艺品,其功能主要是为了满足壮族人民的某种需要。壮锦纹饰与服装物用的生活性是最本质、最基本的功能。这首先体现在传统壮锦主要用于壮族人民生活中的日用品上,还体现在壮民编织壮锦的直接功利目的上,即依照馈赠对象的不同、装饰场所的不同,编织不同的纹饰。壮锦纹饰的审美功能与一般的民艺品一样,主要体现在“悦目”与“怡神”两种方式或要素上。壮锦纹饰通过造型美、色彩美等感官刺激达到“悦目”的审美效果;通过丰富的内容、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幽深的艺术意境达到“怡神”的审美效果。不仅壮锦本身与铜鼓、山歌、绣球等成为壮族的民族标识与族群认同的标志,而且以壮民族独特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壮锦纹饰大大加强了其民族识别的功能。壮锦纹饰的规范教育功能体现在规范两性不同的社会分工,规范不同群体在不同场合的衣着打扮与选择,教化人们尊老敬老、夫妻恩爱、生儿育女的责任上。受到材料和工艺的影响,壮锦纹饰生发于壮锦,作为一种民艺品类,同时具备艺术源发的特征,受“物用”载体的制约,与“人”、与自然、与社会产生关系。纵观历史的脉络,壮锦纹饰经历从古到今的发展流变,产生了现代壮锦纹饰的时代面貌。生产力决定生产因素,决定了经济以及上层建筑。“现代”语境发展下的壮锦纹饰,折射着社会发展的动态面貌,同时也折射着新时代民众的精神面貌和文化诉求。从历史上不同时间段的经济发展因素来划分,可以看到新中国的建立,是壮锦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分水岭。从1949年至今,壮锦纹饰的发展正经历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兴起与沉寂,再到改革开放年代的短暂兴盛与市场经济调控时期的产业紧缩,最后迎来当下民族文化复兴的发展契机的曲折过程。在传统工艺与现代工业化碰撞之时,纹饰作为折射“民需”的一种文化符号,产生着怎样的变化?在地域文化以及民族自信的语境下,壮锦纹饰如何顺应历史的进程而进步发展?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经过研究,可以看到实现壮锦纹饰技艺的有效传承是一项艰难、漫长的工程,需要从培养整个社会的文化自觉出发,为其提供一个有利的经济社会环境。在此基础上解决壮锦纹饰传承的核心问题,也就是保护与培养传承人的问题。保护传承人就是要不断提升她们的社会地位与保障她们的经济收入。培养传承人除了在工厂中加强培训之外,还要有效地利用母女传承与师徒传承的方式。政府、企业与社会都应该很好地利用与鼓励师徒传承的方式,选择优秀的织锦人当做师资,培养更多、更加优秀的壮锦文化传承人。壮锦纹饰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符号,除了要传承外,更重要的是创新与发展。我们认为,应该从发掘壮锦纹饰的文化与艺术价值,改进织锦的现代机器与技术以及加强壮锦纹饰的学术研究等几个方面入手,促进传统的壮锦纹饰工艺在新时代实现新的发展。至此,当我们看到代表着壮乡本土 Yawz,luemj,caeuh(美)的意愿及Ndei yawj(好看)的审美特性的纹样图形时,我们通常就根寻了它来自历史的文化背景和渊源,根寻了它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人文和自然因素的相互观照,根寻了赋予它价值和意义的“人”作为创作主体的劳动价值和美好祈愿,根寻了它所承载的装饰特征和民间文化内涵,以及共同的文化传统背后的自我表现的一双双手。不言而喻,我们的研究还要继续。

刘家彤[6](2017)在《西兰卡普的面料开发及其在家居装饰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织锦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由于其高难度的工艺技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视为中国纺织品中价值最高且最具象征意义的文化艺术品。在着名的云锦、宋锦和蜀锦这三大名锦之后,土锦与壮锦、黎锦、傣锦被合称为中国民族民间四大织锦。西兰卡普与土家花带并称土锦,于2006成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族无文字,而西兰卡普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蕴含着土家民族的文化心理,显露着不同时代的文化积淀,同时对传承和展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着深远意义。但随着社会迅猛发展、商品物质不断丰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而西兰卡普生产工具的落后、耗时费力、厚重不易洗涤等,使得西兰卡普不适应现代人生活,因此给西兰卡普的发展带来了毁灭性冲击。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出,将西兰卡普的图纹用针织的方式进行面料开发,并提出将不同寓意的西兰卡普纹样根据家居风格进行设计,使开发后带有西兰卡普纹样的织物适用于不同现代家居风格家居。设计实践部分就婚庆主题家居风格,对传统土家纹样进行设计,采用新面料进行设计实践。不仅让家居设计中透露着文化,也让西兰卡普融入了现代生活,满足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又对西兰卡普纹样进行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土家文化,同时也让传统西兰卡普成为藏品走进千家万户。

乔松[7](2016)在《湖南通道侗族织锦艺术研究 ——以传承人粟田梅作品为例》文中认为“侗族织锦”是我国传统的少数民族织锦之一,其文化积累十分深厚。侗锦的纹样最早源自于对自然物象的抽简,经过侗族妇女思维意识的提炼,织造出具有侗族特色的纹样符号,其中饱含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结合侗锦产区的田野调研、传承人粟田梅师傅的人物访谈以及现有文献的查阅,对侗族织锦艺术的发展进程进行溯源,并结合粟田梅师傅的示范,将其作品种类与织造工艺流程做详细记录,概述侗锦纹样产生的初期形态、演变发展历程和其中蕴含的深层文化。从艺术语言符号学的研究角度出发,对粟田梅师傅作品中出现的纹样进行分类。分为动物、植物、人神、器物、文字、景观、几何图形七类,其中纹样的隐喻恰是侗族文化的结晶。溯源侗锦纹样的文化发展历程,主要源于自然物象的基本造型、宗教传说的臆造形式、图腾崇拜的幻想形态。对侗锦纹样的艺术特征从内容、色彩、构图、造型、工艺五方面深挖研究,以粟田梅师傅为代表的通道侗锦,在纹样的内容选择上充满侗俗侗韵,寄情于纹;颜色的使用上设色和谐、冷暖相宜;构图的形式上结构对称、主次分明;造型的感受上象形表意、由意生象;工艺的效果上经纬交织、格律显花。从侗锦纹样的形式语言与符号化过程可知,这一艺术符号来源于对自然物象的简单描摹,经过创作加工后化作侗民趋吉避凶、追求祥瑞的物质载体,其中所蕴藏的民俗内涵,使侗锦纹样成为象征侗族的经典符号。最后,结合侗族织锦艺术的内涵文化及纹样特征,探索侗锦纹样符号为现代设计带来的启示,以及在民族荟萃和审美需求多元化情况下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彭丽君[8](2016)在《湖南苗儿滩地区土家族织锦符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将湖南龙山县苗儿滩地区的土家族织锦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对土家族织锦传统符号进行深入地研究,分析土家族织锦的功能与价值所在,从而对土家族织锦的传承和保护进行思考,以探讨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护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对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义。通过对土家族织锦符号进行较深入的研究,挖掘出土家族织锦中所蕴含的艺术图像文化和构成形式,为土家族织锦探索一条生存发展之路,从而达到在发展中寻求保护的目的。本文主要由绪论、第二章至第五章、总结共计六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与写作缘由、写作方法和写作意义,回顾中国历史长河中民族传统艺术的发展过程、以及土家族织锦相关论述的研究成果;第二章重点对土家织锦、苗儿滩镇等概况进行叙述,并说明笔者选取此地区作为所研究区域的原因;第三章对土家族织锦中的织锦符号从类别、构成上进行深度分析;第四章承续第二章与第三章的研究内容,细致叙述并合理论证土家族织锦符号的功能与价值。其中重点从所具备的功能以及承载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实用价值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基于第四章进行的论述,本文在认识到土家族织锦的多项功能与价值的重要性之后,行至第五章对土家族织锦传承保护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传承和保护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与建议;最后得出个人对论文的小结。

郭峰[9](2016)在《龙山土家织锦视觉符号意象探析与新媒体传播研究》文中认为土家织锦,土家语称之为“西兰卡普”。是土家人民保存最完整的一种原始纺织工艺品。土家织锦作为与土家人们息息相关的日常用品,饱含着土家民族风土人情与宗教信仰,所以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古朴稚拙的艺术特色。但由于地理、经济和历史等原因,土家织锦逐渐出现手工艺人的断代、传统优秀纹样的失传等等现状。然而,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下,其本身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载体和传播方式就具有跨时代的优势。如何让新媒体成为搭载土家织锦视觉符号意象的新载体,传播与推广土家织锦,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首先,本文以设计艺术学和传播学理论为基石,通过实际田野调查、文献查阅、网络资源搜集等对龙山土家织锦视觉符号意象的来源、艺术特征,意象的寓意进行了探析,按照符号学原理将其视觉符号进行了归纳分类,并根据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嬗变进行了多方位的解读和梳理。同时探索了土家织锦视觉符号意象和新媒体二者之间的契合点,以及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传播与发展关系。其次,对土家织锦视觉符号意象在新媒体上的设计运用做了重点探索,总结出其艺术特征对界面设计、色彩设计、交互方式设计的借鉴与引导。最后,将理论运用到实际设计案例中,合理地将土家织锦视觉符号元素通过再设计的方法融入到内容的编排、界面的设计、交互的体验中,使图文、色彩、声效、等因素整合起来。并详细的分析了实际案例《窥》APP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特点,探讨了APP后续的传播模式。传统与现代,手工与科技其实并不相矛盾,二者本质是有交集的。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让新的科学技术灌溉传统文化中使其孕育新的生命力,让传统文化的基因注入到现代新媒体里使其散发出独具中国特色的新兴艺术。

刘克龙[10](2011)在《东方艺术之花—都锦生织锦艺术探析》文中指出都锦生织锦是我国传统丝织工艺史上的一道独特风景,它把传统工艺和时代科技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开辟了民族织锦业发展的新方向,是我国近代织锦工艺最高水平的代表。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都锦生织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不仅具有色彩繁富、构图精致、纹样丰富、寓意深刻的完美艺术形式,更有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和浓郁的东方艺术色彩。其在现代社会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非常值得研究和发扬。本文共分四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都锦生织锦概述。本章主要结合民国时期的档案、报纸、期刊、政府报告等文献资料,对都锦生织锦加以概述。从其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精致复杂的工艺及丰富独特的产品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加深对都锦生织锦这一传统品种的了解。第二部分:都锦生织锦艺术分析。结合流传至今的都锦生织锦代表性作品,对其在配色、构图、题材等各方面的艺术特色;西湖文化、民俗文化、东方文化内涵;历史文化、审美教化、现实应用等诸方面的内蕴价值展开深入剖析,点明都锦生织锦高超的艺术成就。第三部分:都锦生织锦艺术的成就。从工艺手法、表现特点、作品风格及营销宣传等几个方面入手,对都锦生织锦开创的全新艺术领域,及其在我国织锦工艺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做出全面的分析和评价。第四部分:都锦生织锦艺术的几点思考。通过对都锦生织锦发展的现状分析,对其在现代社会的开发和应用,分理论研究和保护、产品创新、经营思路转变等几个方面,提出其发展所在。希望能以都锦生织锦为个案,对其它传统工艺的保护和开发起到相应的借鉴作用。

二、艳丽悦目的土家锦及织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艳丽悦目的土家锦及织造(论文提纲范文)

(1)生产性保护视域下土家织锦产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生产性保护的基本概念与研究现状
        1.2.2 土家织锦的概述
        1.2.3 土家织锦生产性保护研究现状
        1.2.4 小节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生产性保护与土家织锦设计的关系辨析
    2.1 土家织锦生产性保护的必要性
        2.1.1 土家织锦的活态流变性
        2.1.2 土家织锦的生产性
    2.2 生产性保护与创新设计的关系与问题
    2.3 土家织锦产品的开发模式
    2.4 生产性保护与土家织锦设计的拟合研究
        2.4.1 基于生产性保护的土家织锦设计的意义
        2.4.2 生产性保护视域下土家织锦设计路径探索
    2.5 本章小节
第3章 生产性保护视域下土家织锦产品设计探索
    3.1 土家织锦生产性保护的关键要素与范围研究
        3.1.1 土家织锦生产性保护文化元素谱系图构建
        3.1.2 土家织锦生产性保护关键要素的提取及演变范围界定
    3.2 生产性保护视域下土家织锦产品设计原则
        3.2.1 核心文化主题鲜明
        3.2.2 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相结合
        3.2.3 传统与现代相融合
        3.2.4 系列化、多样化
        3.2.5 产品体验化
        3.2.6 品牌化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设计分析与实践过程
    4.1 设计方法分析
        4.1.1 提取文化元素的设计标签
        4.1.2 构建场景,定位用户需求
        4.1.3 根据用户需求和设计标签特征确定文化主题
        4.1.4 土家织锦生产性保护关键元素的注入
    4.2 土家织锦百日宴产品设计实践
        4.2.1 土家织锦文化题材定位
        4.2.2 场景定位
        4.2.3 需求洞察
        4.2.4 儿童百日宴系列产品设计
    4.3 本章小节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课题来源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一、学术论文
    二、已授权的专利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奖项及科研项目
    一、获得奖项
    二、参与项目
    三、实习经历

(3)湘西土家织锦色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湘西土家织锦色彩概况
    第一节 湘西土家织锦源流
        一、土家织锦的历史渊源
        二、土家织锦的流布区域
    第二节 湘西土家织锦的染织工艺
        一、土家织锦的织机
        二、土家织锦的材料与染料
        三、土家织锦的工艺流程
    第三节 湘西土家织锦的色彩嬗变
        一、土家族色彩观念的形成
        二、土家织锦色彩的演变
第三章 湘西土家织锦色彩构成
    第一节 湘西土家织锦的色彩观念
        一、实用为首的色彩择取
        二、装饰美的色彩追求
        三、形色相合的色彩之美
    第二节 湘西土家织锦色彩的民族意识
        一、色彩本能与主观意识
        二、色彩的意象造型
        三、色彩的情感象征
        四、独特的尚色文化
    第三节 湘西土家织锦色彩的技艺因素
        一、色彩的质料因素
        二、色彩的工艺因素
        三、色彩的技术因素
第四章 湘西土家织锦色彩归纳与分析
    第一节 湘西土家织锦的色彩种类分析
        一、植物类纹样色彩分析
        二、动物类纹样色彩分析
        三、器物类纹样色彩分析
        四、吉祥类纹样色彩分析
        五、勾纹类纹样色彩分析
        六、天象地理类纹样色彩分析
    第二节 湘西土家织锦的色彩运用规律
        一、土家织锦的常用色彩
        二、土家织锦的色彩要素
        三、土家织锦的色彩搭配
    第三节 湘西土家织锦的色彩民俗功能
        一、土家织锦的色彩与时令
        二、土家织锦的色彩与礼仪
        三、土家织锦的色彩与风俗
    第四节 湘西土家织锦与其他民间织锦的色彩对比
        一、底纹色彩的比较
        二、花纹色彩的比较
        三、色彩搭配的比较
        四、配色技法的比较
第五章 湘西土家织锦色彩传承与延续
    第一节 湘西土家织锦色彩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对湘西土家织锦色彩传承的建议
        一、土家族地方性文化复兴与自我认同
        二、土家织锦色彩文化的话语及网络传播
        三、土家织锦色彩数据库的建立
        四、土家织锦色彩改良与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场域条件下西兰卡普与现代壁挂艺术结合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研究
        1.2.1 国内西兰卡普现状研究
        1.2.2 国外相似手工技艺研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
        1.4.1 西兰卡普技术与非传统纹样结合探索与实践
        1.4.2 西兰卡普与多种艺术技法的综合运用
第2章 西兰卡普的概况
    2.1 西兰卡普的概念
    2.2 西兰卡普的历史演变与内含价值
    2.3 西兰卡普的图案构成
        2.3.1 西兰卡普图案的分类
        2.3.2 西兰卡普图案的构成(以常见分类归类)与寓意
    2.4 西兰卡普的材质选择
    2.5 西兰卡普的织造工具
    2.6 西兰卡普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2.6.1 在工业化大生产中的西兰卡普
        2.6.2 非工业化生产下的西兰卡普
第3章 壁挂艺术的现状与特点
    3.1 壁挂艺术的发展历程
    3.2 壁挂特点与艺术表现形式
    3.3 西兰卡普与壁挂艺术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3.4 西兰卡普与传统艺术结合的潜在问题分析
第4章 西兰卡普壁挂在场域中的使用
    4.1 场域与空间的概念界定
    4.2 西兰卡普壁挂在不同场域中的应用分析
    4.3 场域中的意向构筑
第5章 西兰卡普壁挂在居住场域中的性创新设计实践
    5.1 西兰卡普与壁挂艺术形式的结合实践——以《花·韵》系列花卉写实西兰卡普壁挂
        5.1.1 西兰卡普壁挂表现题材的创新实践
        5.1.2 西兰卡普壁挂与其他艺术形式创新结合实践
    5.2 作品实践
结论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5)壮锦纹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价值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的价值意义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研究现状
        一、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观点、研究方法
        二、学术着作方面的研究现况
        三、学术论文方面的研究现况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范畴界定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范畴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及内容框架
第二章 壮锦纹饰的生发源流
    第一节 壮锦纹饰概述
        一、壮锦纹饰的概念界定
        二、壮锦纹饰的分类范畴
        三、当下壮锦的地域分布
    第二节 古代壮锦演变简史
        一、壮锦渊源追溯
        二、宋代壮锦的形成
        三、明清以来壮锦的发展
    第三节 现代壮锦纹饰的状况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兴起与沉寂(20世纪50—70年代)
        二、改革开放年代的短暂兴盛(20世纪80年代)
        三、市场经济调控时期的产业紧缩(20世纪90年代)
        四、当下民族文化复兴的发展契机(进入21世纪之后)
第三章 壮锦纹饰的形与意
    第一节 形与意研究综述
    第二节 壮锦纹饰的形
        一、Raiz rangh va(花边纹)纹饰
        二、Raiz duj va(花纹)纹饰
        三、Raiz gaet leih(吉祥纹)纹饰
        四、Raiz duz gaiq(动物纹)纹饰
        五、Raiz dox gaiq(什物纹)纹饰
        六、Raiz boux vunz(人物纹)纹饰
        七、Raiz cih(文字纹)纹饰
    第三节 壮锦纹饰的意
        一、壮锦纹饰的表现手法
        二、壮锦纹饰的象征内涵
第四章 壮锦纹饰制作工艺
    第一节 壮锦织造的材料及工具
        一、壮锦织造材料
        二、壮锦织造工具
    第二节 壮锦的织造工艺
        一、壮锦织造的传统手艺流程
        二、壮锦纹饰的意匠图与编织制作
        三、现代工艺及设计的介入
    第三节 壮锦纹饰织造工艺特点
        一、壮锦纹饰织造的本体语言特征
        二、与广西境内壮族以外的少数民族织锦对比
        三、壮锦与云锦、鲁锦的工艺对比
第五章 壮锦纹饰功能
    第一节 审美功能
        一、壮锦纹饰的“悦目”功能
        二、壮锦纹饰的“怡神”功能
    第二节 族群认同功能
        一、祖先认同
        二、信仰认同
        三、文化认同
    第三节 伦理规范及教化功能
        一、角色定位
        二、群体识别
        三、规范教化
第六章 壮锦纹饰的当代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壮锦技艺的传承保护
        一、文化自觉与认同
        二、技艺与传承人保护
        三、技艺活态传承
        四、数字化保护
    第二节 壮锦纹饰的现代应用转换
        一、纹饰织造技艺在现代设计中的定位
        二、纹饰图形元素与当代物用产生关系
    第三节 壮锦纹饰的发展创新
        一、文化艺术价值转化应用
        二、手工与现代机织技术有机结合
        三、加强壮锦纹饰的学术研究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壮锦纹饰选
    附录二: 广西壮族以外其他少数民族织锦纹饰选
    附录三: 壮锦纹饰色彩提炼分析图表
    附录四: 壮锦纹饰纹样造形提炼图选
    附录五: 文化人类学语境下壮锦纹饰的田野调研采访笔录摘
        一、调研采访传承人讲述织锦工艺、纹饰内涵及传承发展
        二、调研采访织锦坊的工人及老百姓口述实录
    附录六: 影像人类学语境下壮锦纹饰的田野调研视频(附优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目录
附件

(6)西兰卡普的面料开发及其在家居装饰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西兰卡普的起源
        1.1.2 西兰卡普在国内研究现状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及方法
        1.3.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课题研究的目标
        1.3.3 课题研究的方法
2 西兰卡普的概述
    2.1 西兰卡普的织造工艺
        2.1.1 西兰卡普的织造工序
        2.1.2 西兰卡普不同组织结构
    2.2 西兰卡普的色彩
    2.3 西兰卡普的图纹及其寓意
        2.3.1 自然类图纹及其寓意
        2.3.2 几何文字类图纹及其寓意
        2.3.3 社会活动类图纹及其寓意
        2.3.4 吉祥用语类图纹及其寓意
    2.4 小结
3 西兰卡普的面料开发思路及方法
    3.1 同种材质用不同工艺手法编织传统图案
    3.2 不同材质编织西兰卡普传统图案
    3.3 小结
4 西兰卡普在家居装饰中的应用
    4.1 西兰卡在现代家居装饰中的应用
        4.1.1 沙发罩套设计
        4.1.2 儿童床上用品装饰设计
        4.1.3 地垫与抱枕设计
    4.2 西兰卡普在婚庆主题房间中的应用
        4.2.1 婚庆主题床上用品设计
        4.2.2 婚庆主题抱枕设计
    4.3 小结
5 设计实践
    5.1 作品灵感来源
    5.2 设计构思
    5.3 设计说明及实物展示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存在的问题及研进一步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7)湖南通道侗族织锦艺术研究 ——以传承人粟田梅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概述
        1.2.1 研究背景和现状
        1.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1.2.5 论文各部分简述
第二章 侗族织锦艺术概述
    2.1 侗族织锦艺术的历史溯源
    2.2 侗族织锦艺术的地域差异
    2.3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侗锦技艺传承人粟田梅
        2.3.1 粟田梅织锦艺术之路
        2.3.2 粟田梅传承示范效用
    2.4 小结
第三章 粟田梅侗锦作品种类与织造工艺流程及用具
    3.1 侗锦技艺传承人粟田梅作品分类
        3.1.1 按色彩分类
        3.1.2 按用途分类
    3.2 织造工艺流程及用具
        3.2.1 纱线处理工序与用具
        3.2.2 整经穿挑工序与用具
        3.2.3 上机织造工序与用具
    3.3 小结
第四章 粟田梅侗锦作品纹样类型及寓意与文化发展溯源
    4.1 纹样类型及寓意
        4.1.1 动物类纹样
        4.1.2 植物类纹样
        4.1.3 人神类纹样
        4.1.4 器物类纹样
        4.1.5 文字类纹样
        4.1.6 景观类纹样
        4.1.7 几何类纹样
    4.2 纹样的文化发展溯源
        4.2.1 源于自然物象的基本造型
        4.2.2 源于宗教传说的臆造形式
        4.2.3 源于图腾崇拜的幻想形态
    4.3 小结
第五章 粟田梅侗锦作品纹样艺术特征与形式语言分析
    5.1 作品纹样艺术特征
        5.1.1 内容——侗俗侗韵,寄情于纹
        5.1.2 色彩——设色和谐,冷暖相宜
        5.1.3 构图——结构对称,主次分明
        5.1.4 造型——象形表意,由意生象
        5.1.5 工艺——经纬交织,格律显花
    5.2 作品纹样形式语言分析
        5.2.1 主体纹样形式语言分析
        5.2.2 陪衬纹样形式语言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通道侗锦纹样符号化过程与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6.1 侗锦纹样符号化过程
        6.1.1 再现——对自然物象的简单描摹
        6.1.2 表现——对自然物象的创作加工
        6.1.3 意象——从纹样形式到情感跨越
    6.2 侗锦纹样为现代设计带来的启示
        6.2.1 取其意韵
        6.2.2 用其形式
        6.2.3 意形兼备
    6.3 侗锦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6.3.1 民族荟萃带来的文化传承
        6.3.2 审美需求引起的形式多样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古籍
    (二)学术专着
    (三)期刊论文
    (四)硕博论文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致谢

(8)湖南苗儿滩地区土家族织锦符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及写作缘由
    1.2 研究意义及方法
    1.3 相关研究述评
第二章 概述
    2.1 土家族织锦概述
    2.2 苗儿滩地区织锦简介
第三章 织锦符号分析
    3.1 符号类别
    3.2 符号构成
第四章 织锦功能与价值分析
    4.1 功能
    4.2 价值
第五章 织锦符号的传承保护研究
    5.1 传承与保护的现状分析
    5.2 面临的困境
    5.3 解决对策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调查日志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9)龙山土家织锦视觉符号意象探析与新媒体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论题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土家织锦视觉符号意象与新媒体的概述
    第一节 土家织锦视觉符号意象概述
        一、土家织锦的简介
        二、符号与意象
        三、土家织锦视觉符号分类
    第二节 新媒体的概述
        一、新媒体的概念
        二、新媒体的特点及形式
        三、新媒体APP的概念
        四、新媒体APP的特征
第三章 土家织锦视觉符号意象探究
    第一节 土家织锦视觉符号意象的感知
        一、生活中的直接感知
        二、自然中的直接感知
    第二节 土家织锦视觉符号意象的特征
        一、土家织锦视觉符号意象的再现性与“名存形异”
        二、简约的抽象几何造型
        三、喜红尚黑忌白的色彩观
    第三节 湘西土家织锦视觉符号意象的寓意
        一、力量的崇拜
        二、生命的萌动
        三、吉祥的寓意
    第四节 土家织锦视觉符号意象的不同时期
        一、秦汉之前
        二、唐代末年以后
        三、自五代十国,到清初雍正左右
第四章 土家织锦视觉符号意象在APP传播平台上的研究
    第一节 土家织锦视觉符号意象和APP平台的结合
        一、土家织锦视觉符号意象和APP平台的契合点
        二、土家织锦视觉符号意象在APP平台上运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三、土家织锦视觉符号意象与APP平台传播相辅相成
    第二节 土家织锦视觉符号意象在APP平台上的设计探索
        一、数字化采集与处理方法
        二、意象的提炼与再创造——对界面设计的探索
        三、五方正色的借鉴与运用——对色彩的探索
        四、意象的传承与创新——对交互方式的探索
    第三节 设计实例-《窥》APP设计
        一、前期设计分析
        二、《窥》APP应用设计研究
        三、《窥》APP的层次结构与内容特点
        四、《窥》APP宣传与推广
第五章 后续空间及未来展望
    第一节 后续空间的发展
        一、后续产品中情感的设计
        二、土家织锦多维度品牌化的建立
    第二节 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东方艺术之花—都锦生织锦艺术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概况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都锦生织锦概述
    第一节 顺应时势创新技
    第二节 曲折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复杂的织造工艺
    第四节 独特的艺术品种
第二章 都锦生织锦艺术分析
    第一节 立足传统的精美工艺
        一、色图皆美
        二、形意兼备
        三、气韵悠远
    第二节 情系东方的典雅色彩
        一、西湖风景锦上生
        二、东方魅力意味深
        三、意寓吉祥民风重
    第三节 多元实用的内在价值
        一、往日风景再现
        二、审美教化皆见
        三、飞入寻常人家
第三章 都锦生织锦艺术的成就
    第一节 织锦工艺划时代的变革
    第二节 织锦艺术表现趋向丰富的重要开端
    第三节 织锦工艺化风格的重要代表
    第四节 产品宣传的成功典范
第四章 都锦生织锦艺术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继承传统,加强理论研究和保护
    第二节 面向市场,加快产品研发与创新
    第三节 发挥优势,推进产品风格的转变
    第四节 借鉴现代经营理念,实现产品可持续发展
结语
附录一 都锦生织锦作品统计表
附录二 都锦生织锦调查访问表
附录三 都锦生织锦老艺人汤涣然访谈记
附录四 都锦生织锦老艺人宋崇濂访谈记
附录五 都锦生丝织厂总经理助理徐种访谈记
附录六 都锦生织锦技艺传人李超杰访谈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艳丽悦目的土家锦及织造(论文参考文献)

  • [1]生产性保护视域下土家织锦产品设计研究[D]. 杨熹. 湘潭大学, 2020
  • [2]湘西土家织锦工艺和图案研究[D]. 张杨. 北京服装学院, 2020
  • [3]湘西土家织锦色彩的研究[D]. 雷晓倩.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场域条件下西兰卡普与现代壁挂艺术结合应用研究[D]. 王艺颖.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5]壮锦纹饰研究[D]. 路琼. 山东大学, 2017(01)
  • [6]西兰卡普的面料开发及其在家居装饰中的应用研究[D]. 刘家彤. 西安工程大学, 2017(06)
  • [7]湖南通道侗族织锦艺术研究 ——以传承人粟田梅作品为例[D]. 乔松. 湖南工业大学, 2016(05)
  • [8]湖南苗儿滩地区土家族织锦符号研究[D]. 彭丽君. 贵州民族大学, 2016(08)
  • [9]龙山土家织锦视觉符号意象探析与新媒体传播研究[D]. 郭峰.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 [10]东方艺术之花—都锦生织锦艺术探析[D]. 刘克龙. 杭州师范大学, 2011(12)

标签:;  ;  ;  

美丽的土家织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