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制度迎接新世纪——赤峰联营公司走向股份制

以新制度迎接新世纪——赤峰联营公司走向股份制

一、以新体制迎接新世纪——赤峰联营公司走向股份制(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峰[1](2018)在《金砖国家经贸合作关系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与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力军,金砖国家正迎来一次经贸合作发展的新高潮。正是由于金砖国家对资源、技术、资金以及劳动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供求互补关系,才为五国开展经贸合作奠定基础和条件。金砖国家经贸合作的魅力在于虽然市场规模不大,但增长飞快;虽然投资环境尚不成熟,但潜力可期。经济结构的互补性将促使金砖国家在未来的相互投资与贸易往来活动更上一层楼。先行者先得,尤其是在新的经济增量上抢占先机,将成为更多企业把目光与业务投向金砖国家的主要驱动力。但同时也应当看到,金砖国家在经贸合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困难,面临着创新与丰富合作模式的极大挑战。如果金砖国家能够利用经贸互补性来加强相互间的合作,那么不仅将促进金砖国家经济发展,也会对世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金砖国家经贸合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围绕金砖国家经贸关系现状;金砖国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根据对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经贸合作的分析,提出促进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经贸合作对策措施等主要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在结构安排上,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其中,在国外研究现状中,主要对金砖国家贸易与投资合作、金融合作以及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等方面做了系统的梳理;而在国内研究现状中,主要对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以及经贸合作等方面做了系统的梳理。第二章是有关金砖国家经贸合作的相关理论。本章分别对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为研究金砖国家经贸合作问题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持。第三章论述了金砖国家经贸关系现状。一是从经济增速与经济规模方面分析了金砖国家近年来的经济增长状况;分别从内部制约因素与外部制约因素探讨了影响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的因素。其中,内部制约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增长模式、结构调整面临挑战、内需不足、产能过剩以及能源和环境的约束;而外部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国际资本流动和外需萎缩。二是从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进出口与贸易结构方面分析了金砖国家对外贸易现状。三是从投资、能源、科技创新、金融等领域阐述了金砖国家合作情况。第四章运用统计方法分析了金砖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选取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以及联合国统计署创建的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中的数据,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中SITC第四次修订版(Rev.4)的分类方法,将2012—2015年金砖国家商品分为0—9十大类。在对金砖国家对称性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SCA)、对称性贸易互补性指数(SC)、对称性贸易竞争性指数(SCM)、贸易结合度指数(TCD)以及引入外资业绩指数(IND)进行测算后,分析了金砖国家的产品国际竞争力、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以及引入外资的竞争力。第五章重点分析了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经贸合作情况。首先,分析了经贸合作状况,并对投资、金融及新兴产业领域进行深入分析;其次,分析了经贸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六章根据中国当前的具体国情,在分析金砖国家经贸合作现状及经贸合作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经贸合作的对策措施。第七章为本文的结论。认为金砖国家在世界贸易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其经贸合作在不同发展阶段有质的飞跃,并有其独特之处。但存在着贸易联系紧密度不高、相互冲突以及经济与政治利益不同等重要障碍。而中国作为金砖国家经贸合作的“中心”,始终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实现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了金砖国家的共同发展,为实现金砖国家的共同繁荣与发展做出新贡献。本文的创新点,一是在前人对金砖国家经贸合作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对称性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称性贸易互补性指数、对称性贸易竞争性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以及引入外资业绩指数,对金砖国家经贸合作关系加以深入分析,不仅更具严谨性,而且得出的结论更有说服力;二是结合金砖各国的比较优势,以及贸易互补性、贸易竞争性和贸易合作的紧密程度,重点探讨了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以及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经贸合作关系发展的对策措施。

燕志华[2](2014)在《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文中认为党报是中国当代一个巨大的政治文化现象,它在新闻议程设置、热点话题参与、主流价值观塑造、重大事件传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新华日报》作为经济社会事业异常发达的江苏省的省委机关报,新闻报道主要是围绕江苏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而展开的,是国内着名的省级党报。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以《新华日报》为例,对其头版的历史、现状以及各个新闻要素的变迁进行研究,提出党报反映的社会变迁具有“时AI写作意”的特征,同时对党报及其发展状况做出客观评价。论文属于个案研究,通过对《新华日报》头版进行资料统计和分析,在论证党报的“写意”特征之外,也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党报头版的政治性是否掩盖了新闻性?头版会议和领导人报道占据多大的比例?从党报的头版能否研究社会变迁?党报是否关注民生?是否有足够的舆论监督,以及是否有效?集体主义语境下的个体人物的报道有什么样的特点?党报的话语风格有什么变迁?等等。论文选择了《新华日报》从1978年起16年、总共1300多个头版为研究范畴,分别以农业、民生、舆论监督、头版头条、话语风格、个体人物报道频率、重大事件报道策略等为重点进行了内容和变迁分析。此外,对科技、文化、交通、环境、社会、教育、外交、卫生等要素也进行了一定的统计分析。论文综合运用了社会变迁、社会传播、议程设置、“把关人”、文化堕距等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以抽样法、文献法和访谈法为主。此前对党报的研究,绝大多数是从纯粹的新闻视角、党报议题设置以及舆论引导的角度来进行的,而本文是以变迁的视角来进行研究,通过对多项主题要素进行考察,获得了较多的第一手资料,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论文的结论认为:党报是以“写意”方式概括性地反映社会变迁。论文还认为,《新华日报》头版在政治性和新闻性的博弈中,后者占据了上风;通过对头版新闻要素的统计,可以看出社会变迁的主要脉络;头版的民生报道渐渐增多,并成为报道的重点;舆论监督不足,但开始强化;个体报道数量增多的背后,是党报“意识形态焦虑”;话语模式从政治话语走向平民话语,等等。此外,论文指出党报影响力下降原因之一在于市场化不足,提出党报必须警惕“传播失灵”的危机。认为党报未来要发展,必须进行转型。

高兴野[3](2011)在《吉林省小企业生成发展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小企业是大中型企业的萌芽和发展历程中的必经阶段,小企业生成和初发展阶段所积累的知识和学习、管理能力对企业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小企业的内生机理,不仅能够使我们在理论上更加系统完整地认识企业发展历程和企业的本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使我们能够透过企业的发展,抓住区域及宏观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为制定各项经济政策和法规提供有力的支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动力-能力”二元机制的细致分析,指出小企业内生过程是动力机制和能力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动力-能力”是小企业生成的核心因素,也是伴随小企业发展的主导因素。两者的互补和缺失,都将直接影响小企业生成的成败。外部环境因素依据其对小企业作用的强度和性质,可以对小企业生成产生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但这些作用的产生也要通过“动力-能力”二元机制来实现。小企业在萌芽阶段就与外部环境建立了多种形式的联系,这些联系的性质和强度决定了小企业生成后的生存状态。某些良性联系为小企业今后走向集群化发展道路打下了基础。本文提出了“小企业生成边界”的概念,是“企业边界”概念的延伸应用,这一概念的应用,为界定小企业生成,统计小企业生成成功率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工具。本文立足于将小企业作为经济生态系统中的生命体来进行研究,小企业同样遵循自然生命体的生命周期规律,而小企业生命周期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区域经济发展周期的影响。小企业的生成阶段是小企业生命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小企业生成阶段形成的诸多特质将构成小企业的特色并伴随小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小企业的初发展阶段是小企业寻求生存模式、实现稳定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动力-能力”二元机制仍然发挥核心作用。“动力”在校企业发展过程中突出表现在生存安全压力、市场利益引力和科技进步推力三个方面。“能力”则突出表现在资源整合能力和团队学习能力两个方面。生成后的小企业如同新生婴儿一样不断汲取外界养分,积累生存经验并不断发展壮大。由于小企业个体规模较小,抗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很差。为了保证自身生存和持续发展,小企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彼此间的经营联系起来,并在地理空间上汇集到一起,出现了小企业集聚现象,并通过个体间的不断磨合适应,形成了基于经营合作的产业集群,使各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小企业在发展中开始呈现出逐渐衰退的迹象,作为类生命体,小企业也有一个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本文提出来衰变因子的概念,试图利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在小企业内部找出核心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小企业的衰退仍然是“动力——能力”机制作用的结果,即动力逐渐消失,能力逐渐退化。

薛继亮[4](2012)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传统的集体经济制度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自从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以后,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功能和发展途径都发生了显着的根本性变化。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结合逐渐构成了“土地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经营”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但也使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和村党支部在功能上具有很大的重合。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在广大农村地区,依靠兴办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集体经济有过较快的发展时期,如“苏南模式”、“诸城模式”等。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全面实施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推行社区股份合作社和土地股份合作制,农村集体所有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近几年来,一些地区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从过去直接兴办集体企业,转变为主要发展集体物业和实施土地流转,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从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多数村级集体经济力量薄弱,在提供农村公共设施和服务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成为化解当前农业农村社会经济矛盾的关键。而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必须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从集体经济发展的起源来看,农村集体经济经历了产生、发展、曲折、复苏、增长、调整以及完善的演化过程。从集体经济发展的形态来看,有中心城区的集体经济、郊区的集体经济和农区的集体经济;从区域分布来看,又分为发达地区和后发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从发展的组织形态来看,也是多种多样的。这样的一种历史演化和现实使得寻找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面临较大的挑战。对此,本文从分工不足、契约不完全和市场发育不均衡导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假设出发,深入探索农村能人型、政府主导型和契约型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再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并解释了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趋势,探索传统农区和近郊以及城中村的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发展模式及其治理机制,最后在总结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发展的经验教训后,提出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制度设计。本研究的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分工、市场化程度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导致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多样化的三大原因。多样化形式的根本原因在于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是在不改变公有制经济根本性质的前提下,使农村集体经济公有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多样化,形成了多种实现形式的农村集体经济。(2)农村能人成长具有典型的外生特征,但是内生性的农村人才成长机制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经济方面,农村能人人力资本通过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政治方面,农村能人的努力程度和代理能力水平分离可以有效利用市场激励和弥补市场失灵,从而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经济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剥离。从这两个角度,提出了村级集体企业管理层收购(MBO)和建立“职业村长”市场等两条能人主导型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的实现路径。(3)从农业园区和社会服务功能的视角探索政府主导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农业园区作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集群的集聚性和扩散性可以为农民创业提供便利的场地及其他基础设施,可以形成资本、资源的集聚,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容易产生样板的示范效应,鼓励和激励农民创业;通过对蒂布特模型的验证发现:集体经济和政府公共支出的差异以及政府公共支出的区域差异导致当前农民的跨区域迁移,政府主导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要关注社会公共服务。(4)从产业的角度分析契约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时发现,农业前向一体化程度在食品制造业和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中最高,农业产业后向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是食品制造业。这就需要农业发展要立足这些产业,进行农业模块化分工,促进农业产业合作发展,最终形成现代化大农业。从组织的角度分析契约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时得出农业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出现是由交易效率决定的,但是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特质决定了组织和农户合作不仅是资本和技术的合作,更是监督合作。监督合作的缺失是组织和农户之间的机会主义行为和敲竹杠行为泛滥的原因。因此,完善契约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的关键在于培育市场主体的契约观。(5)未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关键在于化解国家对集体土地权利的限制和集体对土地权利的争取和保护的产权分配以及农户以何种方式把土地以其价值参与到农村社区合作社中来。考虑到未来工商资本和金融资本可能会涌入农村和农业,围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可能会出现某些国有化特征。未来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趋势可能会围绕发展循环农业,实行中央管农垦和超大型龙头企业,省管大宗农产品基地和大型龙头企业等一定程度的国有化来实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

褚亚男[5](2011)在《昆仑影业公司发展研究(1945-1952)》文中认为昆仑影业公司在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昆仑”出品的电影以其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被誉为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目前电影史学界大部分研究以“昆仑”1945-1949年的发展为主要对象,而对1949-1952年的“昆仑”则略而不谈,或只做极其简单的史述。在这一研究现状下,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作品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等被纳入中国经典电影之列,而1949年之后的作品如《武训传》、《我们夫妇之间》至今仍不断引起学术界的争论。因此,完整地叙述1945-1952年“昆仑”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新的学术尝试。本篇论文依据新的史料,以1946年“昆仑”创立为时间起点,到1952年被完全纳入到新中国电影体制为止,从产业体制、文化事件、电影人三个层面对“昆仑”的发展历史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重写“昆仑”的发展历史,分析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昆仑”命运发生转变的原因,试图对受到“左”的影响而被忽略的历史现象和文化事件进行还原,这将对中国电影当下和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启示意义。本论文由上编和下编两部分构成,另外还包括绪论和结语。绪论主要对本论文写作的缘起、方法和构架进行介绍。上编由第一、二、三章构成,论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昆仑影业公司的发展状况。第一章题为“抗战胜利后‘昆仑’的产业发展”,本章将1945-1949年“昆仑”的产业发展划分为创立初期(1946-1947)、宗记合作制片时期(1948-1949)、迁往香港设立分支机构(1949)三个阶段,并对争取“联华”摄影场(1946)、投资人撤资(1947)、公司股权之争(1948)等重要事件进行分析;第二章题为“1945-1949年‘昆仑’影片的文化政治”,将“昆仑”发生的重大文化事件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两部史诗片获得“中正”文化奖金、《新闺怨》改拍结尾、重映以及“昆仑”如何塑造银幕形象等文化事件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历史还原;第三章题为“‘昆仑’影人的精英之路”,本章通过对影人群体的构成及其所具备的知识分子气质和精英文化观的分析来追寻“昆仑”在四十年代中国影坛走出的一条主流精英之路。下编由第四、五、六章构成,主要叙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昆仑”命运发生转变的历史过程,分析其从被新中国政权认可、重视到滑落边缘,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文化、政治原因。本编由第四、五、六章构成:第四章题为“建国初期‘昆仑’的产业调整”,主要叙述“昆仑”为了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而在产业层面做出的调整,重点说明建国后“昆仑”的性质不再是单纯的私营企业,它被纳入到公私合营的轨道,也并非是完全被动的行政过程;第五章题为“1949-1952年‘昆仑’影片的文化政治”,本章通过对《武训传》遭受全国大批判,《我们夫妇之间》被禁映等文化事件的深度历史扫描来展示“昆仑”在新中国文艺界滑落边缘的具体过程;第六章题为“新中国‘昆仑’影人的改造之路”,这一章主要探讨“昆仑”影人的思想变迁,描述他们试图融入新中国主流文化的艰辛过程,沿着他们的自我反省与改造之路,“昆仑”历史命运发生转变的原因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来。结语部分对本篇论文进行了总结:昆仑影业公司的发展跨越了国民政府和新中国政权两种不同截然不同的文化、政治环境。新中国成立后,新政权对于“昆仑”影片的批判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中国电影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只有完整、客观地看待“昆仑”1945-1952年的发展历史,才能更加深入、理性地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昆仑”命运发生变化的历史原因,并对中国电影当下及未来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重要启示,这也正是研究“昆仑”的意义所在。

王宏甲[6](2009)在《休息的革命——中国近30年旅游发展纪实(续)》文中研究表明第五章马超龙雀"马超龙雀"是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原形取自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青铜马。昂首扬尾,四蹄腾空,自由奔放,速度超过天上的龙雀。此马也是个性的象征。旅游业由原来只有国家涉足,变为国家、地方、部

李德江[7](2007)在《中国资源型城市(地区)企业竞争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借鉴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理论的研究成果,从探讨和解析理论入手,吸收国内外比较成熟的理论方法,来构架资源型城市和地区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方法和对策。从组织结构、产权结构和企业的经营等几个大的方面着手,通过具体分析资源型企业的特点,为资源型企业未来的可持续竞争力提升构建一个发展的平台。同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煤炭、石油、森林型地区进行实证分析和论证研究,为这类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具有实践意义、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本文通过对中国资源型地区历史与演化特征的详细考察,来探讨资源型城市(地区)企业竞争力提升问题。对以煤炭、石油、森林等为经济支柱的资源型地区,面对资源衰退的影响,要实现有效转型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应该立足现有的存量优势,抓住国际产业分工和梯度转移的有利时机,延长产业链条,积极构筑先进的采掘基地和国际化生产制造基地;通过活化存量国有资产,吸引域外资本和资金、技术和管理,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培育对地方经济发展拉动力强的大集团和大公司,努力形成产业集群高地,最终破解体制性、机制性矛盾,使自身焕发新的生机。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关联、连续和新兴的经济增长点和主导产业,形成“专、精、特、新”的产品。对于多种资源配套较好、区位和市场基础较好的城市和地区,需要形成主导产业以及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大的产业;对于资源已近枯竭的城市,要利用工业基础、技术条件和市场网络,介入农业等新产业的开发和培植。发挥存量优势、发展非煤、非油、非林产业和利用国家援助政策等方面的有利条件,积极培育接续产业。只有这样,资源型城市和地区的企业才能实现竞争力的持续提升。本文开始把研究的中心议题确定为一些基础的工作:资源型城市和地区的特定含义、资源型企业的基本特征、发展机制与模式、未来发展的可能前景,以及基于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调控对策等。通过从产权关系、组织结构、企业经营等诸多方面来综合论述资源型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对策,最后通过对典型煤炭、石油、森林型资源地区企业的实证研究,来为资源型地区和企业未来的竞争力提升提供切实可行的实际办法。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研究领域的创新、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的创新。研究领域主要把研究的对象集中于资源型城市和地区的企业这一理论空白点,不拘泥于以前学者局限于对资源型城市和地区的研究,使研究的结果更具有针对性;研究的方法主要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偏重于定量和实证分析,使理论成果更具有说服力和实践的指导效果。研究角度主要针对于资源型企业的产权理论、组织结构和经营上的特点,进行理论上的发展和创新。论文就资源型企业的纵横兼并、资源产品多元化、经营领域多元化、全球化等企业发展的新态势,构建资源型企业发展的新模式,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论述。从制定和实施资源型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将资源型企业可持续竞争力提升的目标具体化,对我国的主要矿业资源型城市的经济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根据各类资源型城市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突破以往单方面偏重理论研究或仅以单一地区为对象的研究,力求在理论和实证的结合上寻找新的突破,选取三大典型资源型地区,根据本文理论上的构架,寻求解决特定地域问题的新方法。针对资源型地区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从困扰资源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具体因素出发,提出一套提升资源企业竞争力的切实办法。强调了对资源型企业实施综合系统地调控,城市发展与企业发展相分离,实施城市发展与生产基地建设相分离的新的调控策略。本文通过构建资源型企业竞争力的理论框架,根据资源型企业的开发、成长、衰退的生命周期,并结合对典型地区的实证分析,提供一套基于资源型地区发展实际的未来企业发展模式的政策建议。

施中华[8](2006)在《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蕴涵着丰富的竞争内容,围绕该产业展开的研究在国内外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应用探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聚焦于中国轿车产业1979年至2005年的发展时间段,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的方法和框架来研究其演化过程及其原因。沿着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理论解释的研究思路,本文首先运用SCP的分析方法,对二十年多来中国轿车产业变迁过程进行归纳和总结;然后运用博弈论和系统论的基本思路,从内部竞争均衡和外部影响因素两个角度诠释其演变的原因,从而完成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变理论框架的构建。中国轿车产业变迁过程大致将其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产业引入期、首次价格战、密集进入期、井喷增长期和品牌扩散期。1994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出台之前,中国轿车生产处于引进国外车型、填补各档产品空白时期,即产业引入期。此时生产能力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企业之间的竞争以数量竞争为主,生产能力扩张成为企业的主要竞争手段。中央和地方的一些汽车生产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形式争相生产轿车,当这些厂商积累了一定的生产规模之后,生产能力逐渐超过了市场需求,价格竞争逐渐替代了产能竞争,轿车产业自然步入价格战期。1996年至1998年期间,即使在轿车价格实行国家指导价的严格管制下,轿车产业经历了几次大的价格战。在生产规模达不到最小经济规模的条件下,面对降价对利润的不断侵蚀,中国轿车生产企业一度试图通过共谋稳定市场,1998年第一个轿车价格联盟协议出现。然而,轿车产业所带来的高利润吸引了众多厂商进入,这种共谋状态并没持续多久。1999年至2001年的三年间,国际品牌通过合资的形式不断进入利润较为丰厚的中高端轿车市场,民营和地方企业通过边缘化进入的方式进入易于拷贝的中低端轿车市场,中国轿车产业步入密集进入期。2001年是中国轿车产业的分水岭,不仅产业政策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且厂商竞争呈现新的格局,主要特征是从“弱竞争”走向“强竞争”。轿车价格国家指导、产品目录审批制取消后,企业之间的价格战不断爆发,新车型如雨后春笋般推向市场。需求弹性的经济规律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轿车产业出现连续多年的井喷式增长。井喷增长期过后,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再次呈现,轿车生产企业的库存迅速增加。2004年《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出台之后,企业间的竞争逐渐恢复理性,差异化的品牌竞争正逐步取代纯粹的价格竞争,轿车产业步入品牌扩散期。在这一时期,轿车生产企业通过完善产品质量空间,在不同的细分市场开始进行品牌扩散,不同企业逐步在不同产品质量空间上的垄断势力,从而获得高于市场平均回报率的盈利水平。对中国轿车产业组织特征进行了深入考察后,本文运用博弈论的基本知识,对不同阶段企业竞争及其产业均衡的模式进行了理论研究。在初始的厂商古诺竞争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放松假设条件多次进行扩展,建立了产能约束、产量扩张、市场进入、竞争优势、品牌扩散等多个静态均衡模型,以此来分析企业数量竞争的缘由、产量扩张的动机、不同谈判能力企业不同进入方式的原因、企业市场份额差异的内在因素、企业品牌扩散的绩效影响等等,从而为中国轿车产业组织的内在原因及其演化方式提供了严密的理论解释。然后本文对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化的外部因素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行政壁垒、产权关系、消费环境、技术创新四大外部因素变化对产业竞争均衡条件的影响,以此作为静态均衡理念模式的补充。最后本文对未来竞争格局进行了初步的推测,对中国汽车产业政策提出了必要的建议。

杨大光[9](2004)在《中国银行业反垄断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垄断是中国银行业长期存在的现象。国有商业银行独霸银行业,致使微观金融和宏观金融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加入WTO,中国银行业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和巨大的挑战。中国银行业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再拒绝改革,继续垄断下去,中国银行业将整体垮掉。只有早日破除垄断,才能摆脱目前银行业危机四伏的险境。因此,抓住“反垄断”就是抓住了银行业改革的纲,纲举目张,必将促进目前银行业改革中所触礁的所有重大问题的解决。然而,我们对反垄断要有清醒的认识。中国银行业反垄断存在悖论:需要依靠那些维护垄断的人去推动反垄断。反垄断的政策制定和实施需要依靠一些关键部门和一些关键岗位的人员,但恰恰在这部分人中,有的却从银行垄断中攫取利益。反垄断将使他们的利益受损,所以,他们将抵制反垄断,再加上旧体制的惯性、新体制因子的弱小等因素,中国银行业的反垄断必然呈现长期性、艰巨性及复杂性的特征。通过对中国银行业发展的不同时期进行反思,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外资银行及民间金融在中国银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旧中国时期的外资银行对中国现代银行的崛起功不可没。没有外资银行的示范,我们不知要在黑暗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摸索多少年才能孕育出现代商业银行。建国后的相当长的时期中,我们将外资银行拒之于国门之外,使我们丧失了向外资银行学习、缩小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差距的历史机遇,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对于中国民间金融长期采取限制、取缔的政策值得商榷。<WP=236>民间金融是反抗银行业垄断的产物,民间金融的存在表明其发展的必然性,我们应鼓励、扶持其成为未来中国银行业市场多极竞争主体中的一极。银行业垄断是指少数银行为达到特定目的,利用经济或其他手段限制竞争,操纵和控制目标市场,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中国银行业的垄断具有手段的行政性、主体的复合性、动机的多样性、地位的两面性等特征。其垄断的机理有着深厚的体制基础、所有制基础、思想基础和法律基础。反垄断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本文从三个方面吸收、借鉴他人的理论成果。一是马克思主义垄断观使我们认识到:反银行垄断的意义远远超出了银行业,也超出了金融领域;反垄断的任务是长期的,目前重点反行政垄断,长期看,还要反经济垄断;反垄断就是要维护市场竞争;反垄断的范围不仅局限于国内。二是西方经济学反垄断理论使我们认识到,应避免教条主义地应用完全竞争市场模型来构建反垄断的理论基础;可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来判断市场的垄断程度;政府对市场的适当干预是必要的,但须严格界定其界线;开放银行业的同时,必须加快国内金融的改革及强化金融监管。三是国内学术界对银行业垄断的研究使我们对银行业垄断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同时,也存在诸多缺陷:如对银行业反垄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少对银行业垄断的明确定义;未见从反垄断角度反思中国银行业历史,并对外资银行及民间金融的地位进行重新的评价;对中国银行业垄断的特征和产生的原因研究的不够充分;未见反银行业垄断必须突破哪些理论障碍的研究成果;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后的终极目标少有研究,也未见主张突破国有控股的观点。反垄断必须清除银行必须国有、垄断可保证金融安全、垄断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垄断有利于追求规模经济等理论障碍。本文发现:现实与理想的错位决定了银行不必一定采取国有的形式;垄断使风险累积,反垄断令金融更安全;垄断破坏了市场的竞争秩序、交易秩序和道德秩序,反垄断才能维护真正的市场经济秩序;银行大规模与银行垄断并非简单相等,在区分银行扩大规模是追求垄断还是追求规模经济的前提下,反对前者,容忍后者。 <WP=237>打破垄断格局须培植银行业竞争主体,思路有三:其一,由体制内生出市场竞争者,即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其最终目标是非国有化,但非国有化不等于私有化;其二,允许国内新竞争者的进入,即发展民有银行,用“民有银行”代替“民营银行”的提法;其三,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引入外部竞争者即外资银行参与竞争。但应纠正目前对外资银行的“恭敬”过度与开放不足的两种错误倾向。反银行垄断还必须重塑政府与银行的关系。在传统政银关系中,政府对商业银行的过度干预是行政权力控制和支配金融资源。这种干预被特殊的制度安排长期化、合法化,同时,为特定的人群攫取特殊利益创造了条件。西方国家政府与商业银行关系的演化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商业银行应是商品经济“自然”孕育的产物,它应经过市场的充分竞争而成长。政府对商业银行的干预应侧重风险防范,而不是支配金融资源。重构新型政银关系首先应借助市场经济之力冲破束缚商业银行的任何行政羁绊,通过全力推进市场经济建设,釜底抽薪,彻底瓦解行政干预的制度基础。其次,应加速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四个分开:一是政府的国有商业银行资本所有者职能与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者职能分开。二是把政府的国有商业银行资本所有者职能与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职能分开。三是把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与市场自动调节的功能分开。四是把政府宏观金融监管的职能与微观金融主体的经营职能分开。

江建华[10](2005)在《投资银行业创新与中国经济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市场经济社会里,产业和产品是应市场需求产生、并在满足市场需求过程中不断发展的。投资银行业就是证券和股份公司制度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作为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应者相结合的一个特殊的金融中介机构,它参与了几乎所有种类的金融市场。它既是投资中介人,本身又是机构投资者。它最显着的特征是角色的多元化。它既是经纪人,又是自营商;既是资金的吸纳者,又是使用者。在发行市场上,投资银行能为资金缺乏的企业或其他机构发行证券以筹资,也能为资金富余的企业寻找投资机会;在交易市场上,它可以为资金缺乏的企业抛出各种有价证券,还可以为有闲余资金的企业购入有价证券。它不仅可以参与企业改组、并购的咨询,还可以通过对企业的参股或控股,参与企业创业和投资。可以说,它集银行、券商和市场其他服务机构功能于一身,是业务多元化和综合化的机构,在现代金融体系中有着其他金融机构所无法替代的功能,它以最佳成本实现资金所有权与资金使用权的分离,发挥着媒介资金供求、构造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企业并购、促进产业集中和规模经济形成等重要作用,是构筑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环节,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资本市场的灵魂。作为直接融资的枢纽机构,投资银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成为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力量。 为此,如何发展中国的投资银行业,如何才能利用资本市场和投资银行来为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服务,尤其是如何解决国有企业问题、中国不良资产问题、产权制度建立问题、民营企业发展问题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成为一项有着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 本文首先从考证西方发达国家投资银行的定义、发展历史、现状出发,研究国际投资银行业务发展与一国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得出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投资银行已经由初始阶段传统的证券承销业务发展到今天全面从事资本市场业务、成为最有效和最具有影响力的金融机构。通过国际投资银行实务的历史演进过程,可以看出投资银行是金融市场的灵魂,是推动一国经济向前发展的发动机、是金融创新的先锋。而且,内容提要在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投资银行的市场将更加广阔,投资银行的前景也将更加辉煌。 其次,本文详细论证了投资银行业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金融市场是经济体系和经济发展的核心,而投资银行参与了几乎所有种类的金融市场,在金融市场最有挑战性和生命力,成为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力量。它是金融市场的生力军和金融创新的先锋,它的主要资产是金融智慧,主要产品是金融建议和金融智能。在现代市场经济和金融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投资银行在资金媒介、配置资源、改善产业结构及促进技术和产业升级换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论述了投资银行业与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关系,指出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呼唤投资银行业发展,投资银行将对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改造国有企业、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促进上市公司发展、防范金融风险、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及完善和资本市场的发展等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再次,本文研究了投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并对中西投资银行进行了对比分析。中国经济转型和改革的浪潮呼唤着中国的投资银行业的产生,投资银行业任重而道远。从我国的改革实践看,投资银行业务最初是由商业银行从事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开放证券流通市场,原有商业银行的证券业务逐渐被分离出来,各地区先后成立了一大批证券公司,形成了以证券公司为主的资本市场中介机构体系。在随后的十余年里,证券公司已逐渐成为我国投资银行业务的主体。当然,除了专业的证券公司以外,还有一大批业务范围宽泛的信托投资公司设立的证券机构、金融投资公司、产权交易与经纪机构、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咨询公司等也在从事投资银行的相关业务。特别是1999年我国政府成立的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肩负着特殊历史使命和特殊法律地位,具有多方面的资产处置和运作手段,其业务范围己涉及到了国际上全方位服务的投资银行的基本业务。毫无疑问,投资银行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对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发展国民经济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下一步是研究如何更好地发展中国的投资银行和投资银行如何更好地为中国经济转型服务。因此,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中西投资银行在法人治理结构、组织管理体制、风险防范体系、资产规模、资产构成、业务种类、市场占有率及品牌、专业人员培训以及投资银行发展的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

二、以新体制迎接新世纪——赤峰联营公司走向股份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新体制迎接新世纪——赤峰联营公司走向股份制(论文提纲范文)

(1)金砖国家经贸合作关系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4.1 研究方法
        1.4.2 结构安排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国际贸易理论
        2.1.1 古典贸易理论
        2.1.2 新古典贸易理论
        2.1.3 现代贸易理论
    2.2 国际直接投资相关理论
        2.2.1 垄断优势理论
        2.2.2 内部化理论
        2.2.3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2.4 其他相关理论
    2.3 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2.3.1 区域经济合作动因
        2.3.2 区域经济合作形式
        2.3.3 区域经济合作条件
3 金砖国家经贸关系现状
    3.1 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状况
        3.1.1 经济增速
        3.1.2 经济规模
        3.1.3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3.2 金砖国家的对外贸易
        3.2.1 货物贸易进出口
        3.2.2 货物贸易结构
        3.2.3 服务贸易进出口
        3.2.4 服务贸易结构
    3.3 投资合作
        3.3.1 投资发展现状
        3.3.2 投资合作机制的不足
    3.4 具体合作领域分析
        3.4.1 能源合作
        3.4.2 科技创新合作
        3.4.3 金融合作
    3.5 小结
4 金砖国家经贸合作关系分析
    4.1 数据来源
    4.2 研究设计
        4.2.1 对称性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4.2.2 对称性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指数
        4.2.3 贸易结合度指数
        4.2.4 引入外资业绩指数
    4.3 结果分析
        4.3.1 产品国际竞争力
        4.3.2 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
        4.3.3 贸易联系紧密程度
        4.3.4 引入外资竞争力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经贸合作
    5.1 经贸合作状况
        5.1.1 贸易往来
        5.1.2 投资领域合作
        5.1.3 金融领域合作
        5.1.4 新兴产业领域合作
    5.2 经贸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5.2.1 经贸合作的机遇
        5.2.2 经贸合作面临的挑战
    5.3 本章小结
6 促进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经贸合作的对策措施
    6.1 提高中国吸引外资的水平与规模,寻求共同利益交汇点
    6.2 建立有效合作机制,促进经贸合作
    6.3 优化贸易结构,减少贸易不平衡
    6.4 扩大投资,拓展其他金砖国家市场
    6.5 推进货币金融合作
    6.6 发挥比较优势并扩大贸易互补性,谋求共同与平衡发展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2)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纸媒与社会变迁
    一、社会变迁的“记录器”
        1、西方报纸与社会现实
        2、新闻史学视角下的中国报纸
        3、报纸叙事与社会转型
    二、中国特色的党报事业
        1、党报产生及社会属性
        2、党报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3、“党报效应”
        4、读者群的社会分层
    三、时代“写意”:党报头版反映社会变迁的主要方式
        1、党报反映变迁的逻辑
        2、党报新闻:时代“写意”
        3、头版的“历史人格化”
第二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方法
    一、媒体与社会变迁理论
        1、社会变迁理论
        2、传播制度与议程设置理论
        3、政治传播与“把关人”理论
    二、国内党报研究成果梳理
        1、研究的热点
        2、党报头版研究的现状及成果
        3、党报研究典例:人民日报研究
    三、研究方法
        1、抽样法
        2、文献法
第三章 新华日报历史变迁与社会特质
    一、研究对象的提出
        1、新华日报的历史和发展
        2、新华日报的特质
        3、历史地位及现实成就
    二、头版及议程设置
        1、舆论引导的主阵地
        2、“头版难题”
        3、议程设置与现实挑战
    三、头版的导向与社会
        1、意识形态导向
        2、改版与变化
        3、版面与社会的折射
第四章 头版新闻要素分类与分析
    一、党报头版头条
        1、地位及重要性
        2、头条与政治领导人报道
        3、头条新闻的内容与分类
    二、头版历年的新闻要素统计分析
        1、1978—1983年:改革开放初期
        2、1989—1993年:从“六四”到“南巡”
        3、2000—2003年:进入WTO时代
    三、头版会议新闻的统计及变迁
        1、头版央地会议的“新闻拼图”
        2、头版会议新闻的变与不变
        3、党报会议新闻的“传播失灵”
第五章 新华日报头版与农业
    一、农业:党报头版报道中的“重中之重”
        1、农业在头版中的位置
        2、关于农业和土地关系的新探讨
    二、从农村到城市
        1、“农民话语”与“城市社会话语”
        2、城市社会的来临
        3、“农民的终结”及中国本土化争议
第六章 新华日报头版“个体”人物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1、西方社会学视野下的个人与社会
        2、近代以来国民性改造之下的个体与集体
        3、“个人”的现代性蕴含
    二、头版个体出现的频率
        1、“公”与“私”的宣传
        2、个体新闻出现的频率和变化
        3、“典型人物”的政绩化倾向
第七章 新华日报头版的“新闻维稳观"
    一、头版新闻报道的内在特征
        1、头版政治性与新闻性的隐性冲突
        2、头版领导人的形象诉求
        3、重大新闻的隐晦传播特征
    二、“新闻维稳观”的操作模式
        1、“六四事件”的新闻策略
        2、“基辛格角”的形成与传承
    三、“新闻维稳观”的未来发展
        1、“喉舌论”的极端化发展
        2、“维稳观”的三阶段
        3、新闻维稳的关键在于正确“发声”
第八章 新华日报舆论监督
    一、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一个传统
        1、舆论监督的历史形成
        2、舆论监督的必要性
        3、舆论监督的方式与成效
    二、舆论监督的流变
        1、从强力到困境
        2、“打死老虎”现象
        3、“内参”的现状与未来
    三、前景与路径选择
        1、舆论监督与宣传部门的“和谐”
        2、党委政府“撑腰”与舆论监督的困境
        3、评论成为党报舆论监督的新武器
第九章 新华日报头版新闻话语形式
    一、话语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1、“话语”辨析
        2、话语模式
        3、话语折射
    二、党报话语的表达模式与风格
        1、《人民日报》国家话语的表达策略
        2、《中国青年报》的新闻叙述模式
    三、新华日报的新闻话语的变迁
        1、头版通讯标题的话语模式
        2、头版通讯内容的话语模式
        3、权威话语主体:从官员到专家
第十章 思考与前瞻
参考文献
后记

(3)吉林省小企业生成发展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内容安排
    第三节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文献综述和主要概念界定
    第一节 相关研究理论综述
    第二节 主要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小企业的区域社会定位
第二章 小企业生成发展机理研究
    第一节 小企业生成机理
    第二节 区域小企业发展机理研究
第三章 国内外区域小企业生成发展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国内发达地区小企业的生成
    第二节 发达国家和地区小企业的生成发展
    第三节 对吉林省小企业生成发展的启示
第四章 区域小企业生成发展模式的构建和实证分析
    第一节 吉林省小企业生成和发展的初步调查
    第二节 小企业生成发展模型的构建
    第三节 案例分析
第五章 吉林省小企业二元机制的培养与环境条件的改善
    第一节 内生机理方面
    第二节 环境和条件方面
    第三节 集聚和集群方面
第六章 吉林省小企业生成发展的主要对策
    第一节 抓住历史发展机遇
    第二节 积极创新
    第三节 培育生成发展环境
结论和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存在的不足
    第三节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4)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数据来源说明
        1.5.1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5.2 主要研究方法
    1.6 本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假设
    2.1 农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的经济形式区别
        2.1.1 农村集体经济的宪法基础和产权基础
        2.1.2 合作经济的历史基础和组织渊源
        2.1.3 集体经济起源于合作经济
        2.1.4 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的差异
    2.2 农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的中国式融合
        2.2.1 契约型组织(企业、合作社)模式
        2.2.2 政府主导的社区股份制
        2.2.3 能人主导的农业产业模式和村庄治理模式
    2.3 农村集体经济多样化实现形式的存在的原因与假设
        2.3.1 农村集体经济多样化实现形式存在的根本原因
        2.3.2 农村集体经济多样化实现形式存在的假设
第三章 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历程与现实
    3.1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实现形式发展历程
        3.1.1 农业互助合作的渊源
        3.1.2 农业合作化时期
        3.1.3 人民公社时期
        3.1.4 农村改革时期的新型合作化
        3.1.5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时期
    3.2 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发展现实
        3.2.1 农村集体经济的收支情况
        3.2.2 资产与负债
        3.2.3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村治理
    3.3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可持续问题
        3.3.2 农村集体债务化解问题
        3.3.3 农村集体公共服务供给问题
    3.4 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模式
        3.4.1 土地流转下的农民自主模式——陕北孟岔模式
        3.4.2 县域经济下的政府组织+农户运行模式
        3.4.3 循环产业园区模式
        3.4.4 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3.4.5 杨凌高新示范园区模式
        3.4.6 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比较
第四章 农村能人主导型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
    4.1 内生型中国农村能人成长机制
        4.1.1 农村能人的能力
        4.1.2 农村能人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
        4.1.3 农村能人成长的干中学模型
        4.1.4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4.2 能人主导型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一般均衡研究——经营能力、个人财富与 集体资产
        4.2.1 能人主导型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基本模型
        4.2.2 个人财富和集体资产的均衡:多目标博弈
        4.2.3 民营和集体的选择:博弈均衡
        4.2.4 能人主导型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一般均衡持续措施
    4.3 村级集体企业管理层收购与农村集体经济实现
        4.3.1 村级集体企业 MBO 的理论基础
        4.3.2 村级集体企业的发展演变
        4.3.3 模型设计和数据来源
        4.3.4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4.4 “职业村长”与农村集体经济实现
        4.4.1 村长能力及其构成
        4.4.2 村长、组织能力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型
        4.4.3 职业村长促进集体经济实现
    4.5 农民集群创业
        4.5.1 农业集群
        4.5.2 农民集群创业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的优势
        4.5.3 农民集群创业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的演进
        4.5.4 农民集群创业的培育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府主导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
    5.1 农业园区模式
        5.1.1 农业园区的研究基础
        5.1.2 农业园区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的要素构成及其作用
        5.1.3 农业园区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实践——以杨凌国家农业示范园为例
    5.2 基于社会服务功能视角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
        5.2.1 政府与公共产品供给
        5.2.2 蒂布特(Tiebout)模型及其扩展
        5.2.3 蒂布特扩展模型的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5.3 完善政府主导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的建议
第六章 契约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
    6.1 宏观契约观的农业产业一体化
        6.1.1 农业一体化研究基础
        6.1.2 理论与方法
        6.1.3 样本说明与数据来源
        6.1.4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6.2 产权异化、微观一体化组织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6.2.1 产权异化
        6.2.2 新型组织的出现
        6.2.3 新型组织模块化和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创新
    6.3 分工演进视角下的农业产业合作组织发展
        6.3.1 散户生产到农业产业合作
        6.3.2 实证研究
    6.4 契约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的治理:监督与合作
        6.4.1 农业产业组织理论基础
        6.4.2 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合作模型
        6.4.3 农业产业组织和农户的双重违约
        6.4.4 监督合作的提出与实现
第七章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现实需要及其发展趋势
    7.1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宏观解释
        7.1.1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背景
        7.1.2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博弈
        7.1.3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具体路径
        7.1.4 未来展望
    7.2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微观解释:来自陕西的经验
        7.2.1 当前陕西农村典型村经济发展现状
        7.2.2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微观需求
        7.2.3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出路
    7.3 传统农区及近郊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创新
        7.3.1 农业多功能的内涵
        7.3.2 农业多功能开发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路径
        7.3.3 农业多功能开发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案例
    7.4 城中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
        7.4.1 城中村改造的现状
        7.4.2 城中村改造的核心问题
        7.4.3 根源与症结
        7.4.4 化解逻辑与对策
    7.5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技术改造
        7.5.1 农村集体经济改造的目的和设计
        7.5.2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的制度设计及其对策支持
    8.1 制度依赖和诱致性变迁
        8.1.1 来自农村改革的经验
        8.1.2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经验
    8.2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的制度设计思路
        8.2.1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制度设计的原则
        8.2.2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的制度设计框架
    8.3 实现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制度设计的持续措施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昆仑影业公司发展研究(1945-1952)(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文献综述
    二、研究创新与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与预期问题
第一章 抗战胜利后“昆仑”的产业发展(1945-1949)
    第一节 战后上海电影产业概述
    第二节 昆仑影业公司的创立
    第三节“宗记合作制片”阶段
    第四节 香港分支机构的设立
第二章 1945-1949 年“昆仑”影片的文化政治
    第一节“史诗”片获“中正”文化奖金
    第二节 关于《新闺怨》的争议和重拍
    第三节“昆仑”女明星的银幕形象
第三章 “昆仑”影人的精英之路
    第一节 文化精英与民族资本的整合
    第二节 影人群体的构成分析
    第三节 知识分子气质与精英价值观
第四章 建国初期“昆仑”的产业调整(1949-1952)
    第一节 建国后上海电影产业概述
    第二节 新中国电影体制中“昆仑”的境遇
    第三节 公私合营与“昆仑”的结束
第五章 1949-1952 年“昆仑”影片的文化政治
    第一节 歌颂“工农兵”的文化语境
    第二节 拍摄历史传记片《武训传》
    第三节 改编小说《我们夫妇之间》
第六章 新中国“昆仑”影人的改造之路
    第一节 文化精英与主流政治
    第二节“昆仑”影人的境遇分析
    第三节 自我反省与文化改造
结语
    一、产业分析与文化定位
    二、史学评价
参考影片
昆仑影业公司编年表
重要参考文献
学术成果
致谢

(6)休息的革命——中国近30年旅游发展纪实(续)(论文提纲范文)

第五章马超龙雀
    暖风熏得游人醉
    天时人事日相催
    骏马辞天气正豪
    上合天时, 下应人和
    从三足鼎立到千帆竞发
    十年磨一剑
第六章努雅斯门神的启示
    意想不到的挫折
    冬至阳生春又来
    捧出古国的盛情
    真正的美景在良心
第七章开放, 再开放
    革了大锅饭的命
    把权力和利益的脐带割断
    区域合作, 经典联手
    “入世”时代
    糖葫芦和棍子
    鼠标点拨新旅游
第八章九万里风鹏正举
    神奇的1+5
    万商红娘
    千年之梦依然美
    花龙盘盘上紫云
第九章城市乐章
    城市的星光
    创建优秀旅游城市巡礼
    一枝红杏出墙来
    旅游业必备“六要素”

(7)中国资源型城市(地区)企业竞争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主题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及基本内容
        1.1.2 本文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总体框架
2 资源型城市(地区)企业发展现状
    2.1 资源型城市(地区)的界定
        2.1.1 资源型城市(地区)的定义
        2.1.2 资源型城市(地区)的界定标准
        2.1.3 本文采用的资源型城市(地区)的界定标准
    2.2 我国资源型城市(地区)的数量和分类
        2.2.1 我国资源型城市(地区)的数量
        2.2.2 我国资源型城市(地区)的分类
    2.3 我国资源型城市(地区)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2.3.1 我国资源型城市(地区)企业发展的现状
        2.3.2 资源型企业经营的特点
        2.3.3 我国资源型城市(地区)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4 我国资源型城市(地区)企业发展的趋势
    2.5 本章小结
3 企业竞争力理论综析
    3.1 企业竞争力理论
    3.2 企业竞争力的本质与特点
        3.2.1 企业竞争力的本质
        3.2.2 企业竞争力的特点
        3.2.3 企业竞争力的“宽度”和“密度”
    3.3 企业竞争力的培育
    3.4 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
        3.4.1 可持续竞争力
        3.4.2 可持续竞争力的特点
    3.5 资源型城市(地区)企业竞争力现状
        3.5.1 企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3.5.2 影响资源型城市(地区)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3.5.3 企业个体竞争力问题
    3.6 本章小结
4 企业竞争力的组织结构分析
    4.1 组织结构理论
        4.1.1 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演变
        4.1.2 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新发展
        4.1.3 各类型组织结构比较
    4.2 资源型企业的组织结构
        4.2.1 国外大型资源型石油企业组织结构类型
        4.2.2 西方现代管理体系与模式的特点及启示
        4.2.3 如何借鉴西方企业组织结构选择的经验
    4.3 资源型企业现代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
        4.3.1 企业组织发展的两个方向
        4.3.2 资源型企业组织结构发展趋势
        4.3.3 未来我国资源型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
    4.4 本章小结
5 企业竞争力的产权结构分析
    5.1 产权相关理论
        5.1.1 产权涵义
        5.1.2 产权的构成要素
        5.1.3 产权的性质
        5.1.4 产权的基本特征
    5.2 资源型企业产权结构现状
        5.2.1 资源型地区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特点
        5.2.2 西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主要途径
    5.3 资源型地区企业产权发展模式
        5.3.1 我国资源型地区企业产权改革的设想
        5.3.2 企业产权改革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5.3.3 深化资源型地区企业产权改革的途径
        5.3.4 产权多元化应该注意的问题
    5.4 本章小结
6 资源型企业经营与竞争力
    6.1 管理创新与竞争力
        6.1.1 以竞争力为重点的企业管理刨新
        6.1.2 资源型企业未来管理发展的主要趋势
    6.2 技术创新与竞争力
        6.2.1 企业的技术创新的特性
        6.2.2 企业技术创新对策
        6.2.3 技术创新应该注意的问题
    6.3 产品创新与竞争力
        6.3.1 资源型城市(地区)企业产品面临的主要问题
        6.3.2 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对策
    6.4 营销创新与竞争力
        6.4.1 营销创新的动因分析
        6.4.2 营销创新途径
    6.5 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竞争力
        6.5.1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
        6.5.2 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为企业创造并保持竞争优势
    6.6 企业文化与竞争力
        6.6.1 资源型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6.6.2 资源型企业的企业文化构建
    6.7 本章小结
7 资源型城市(地区)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途径与对策
    7.1 制约资源型城市(地区)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问题
        7.1.1 企业组织混乱不合理
        7.1.2 地区产业结构的初级单一性
        7.1.3 所有制结构单一
        7.1.4 可开采资源枯竭,成本上升
        7.1.5 企业以上游初级产品为主
        7.1.6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7.2 资源型城市(地区)企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7.2.1 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
        7.2.2 建立资源型企业合理规模结构
        7.2.3 调整产业结构
        7.2.4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7.2.5 促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7.2.6 发挥存量资产优势
        7.2.7 拓宽资源开发领域,延长产业链条
        7.2.8 寻找替代产业,开发新兴产业
        7.2.9 产品多样化战略
    7.3 本章小结
8 实证研究——大庆地区企业竞争力提升
    8.1 大庆地区经济的总体情况及分机
        8.1.1 大庆地区的基本情况
        8.1.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8.1.3 大庆地区经济结构特征
        8.1.4 大庆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8.2 大庆地区企业经营力分析
        8.2.1 勘探能力与竞争力
        8.2.2 开发能力与竞争力
        8.2.3 管理能力与竞争力
        8.2.4 人才开发能力与竞争力
    8.3 制约该地区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
        8.3.1 管理体制不合理
        8.3.2 内部运行机制不顺畅
        8.3.3 经营能力不足
    8.4 大庆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
        8.4.1 对优势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8.4.2 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8.4.3 发展优质高效型农业
        8.4.4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8.5 大庆地区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
        8.5.1 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8.5.2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8.5.3 加强技术创新
        8.5.4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8.5.5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8.5.6 搞好资本运营
        8.5.7 大力开发外部市场
        8.5.8 塑造昂扬向上的企业文化
    8.6 本章小结
9 实证研究二——鸡西地区企业竞争力提升
    9.1 鸡西地区经济发展因素分析
        9.1.1 自然资源丰富
        9.1.2 产业结构调整已有一定的基础
        9.1.3 鸡西矿务局的基本情况
    9.2 鸡西地区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9.2.1 工业企业现状
        9.2.2 产业结构调整是鸡西地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9.3 鸡西地区企业的产权改革
        9.3.1 产权改革已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不足
        9.3.2 鸡西地区企业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的途径
        9.3.3 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实行股份制的途径
    9.4 鸡西矿务局的组织结构改革
        9.4.1 改制后集团公司的组织管理结构
        9.4.2 管理组织机构
    9.5 鸡西地区企业经营竞争力提升的对策
        9.5.1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9.5.2 实施产品创新
        9.5.3 延长产业链条
        9.5.4 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9.5.5 加强企业管理
        9.5.6 实施人才战略
        9.5.7 努力提高利用外资规模和水平
        9.5.8 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
    9.6 本章小结
10 实证研究三——方正林区企业竞争力提升
    10.1 方正林区自然条件
    10.2 方正林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10.3 森工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
        10.3.1 多产业性
        10.3.2 商品生产和非商品生产并存
        10.3.3 林木资源培育的长期性和开发利用的短期性
        10.3.4 生产作业条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10.3.5 产品规格的弹性和产品的稀缺性
        10.3.6 社会性
    10.4 森工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10.4.1 产业结构的失衡性
        10.4.2 多维效益的并存性
        10.4.3 政企难以分开
        10.4.4 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难
        10.4.5 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
        10.4.6 难以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10.5 方正地区林业企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10.5.1 以林为主合理经营森林资源
        0.5.2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0.5.3 森工企业组织结构的改革
        10.5.4 森工企业经营竞争战略的调整
    10.6 本章小结
结论
    (一)本研究的主要成果
    (二)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提出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对象
        1.1.3 问题提出
    1.2 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
        1.2.1 研究角度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思路和框架
    1.3 创新点和不足
        1.3.1 创新点
        1.3.2 不足之处
第二章:汽车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回顾
    2.1 中国轿车产业的基本情况
        2.1.1 概况
        2.1.2 市场潜力
        2.1.3 厂商及品牌
    2.2 中国汽车产业研究理论回顾
        2.2.1 研究的主要领域及内容
        2.2.2 研究的理论方法及特点
    2.3 产业组织演化理论回顾
        2.3.1 演化思想的起源
        2.3.2 产业组织演化理论的发展
        2.3.3 汽车产业组织演化的研究
第三章:严格管制下的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化
    3.1 产业的引入
        3.1.1 产业引入期的背景:市场结构
        3.1.2 产业引入期的企业竞争行为
        3.1.3 产业引入后的市场绩效
    3.2 首次价格战
        3.2.1 价格战时期的背景:市场结构
        3.2.2 价格战中企业的主要竞争行为
        3.2.3 价格战后的市场绩效
    3.3 密集地进入
        3.3.1 密集进入期的背景:市场结构
        3.3.2 密集进入期的企业竞争行为
        3.3.3 密集进入后的市场绩效
第四章:管制放松后的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化
    4.1 井喷式增长
        4.1.1 井喷增长期的背景:市场结构
        4.1.2 井喷增长期的企业竞争行为
        4.1.3 井喷增长后的市场绩效
    4.2 品牌的扩散
        4.2.1 品牌扩散期的背景:市场结构
        4.2.2 品牌扩散期企业的主要竞争行为
        4.2.3 品牌扩散后的市场绩效
第五章: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化中的竞争均衡研究
    5.1 企业竞争和市场均衡
        5.1.1 企业的竞争行为
        5.1.2 竞争后的市场均衡
    5.2 产能约束和产量扩张
        5.2.1 产能约束下的竞争均衡
        5.2.2 产量扩张的竞争均衡
        5.2.3 企业产能扩张的动因
    5.3 进入选择和竞争优势
        5.3.1 进入壁垒与企业选择市场的关系
        5.3.2 成本优势是企业扩张的关键
        5.3.3 产品差异化的动因
    5.4 品牌扩散的优势和劣势
        5.4.1 品牌扩散造成原市场的竞争加剧
        5.4.2 品牌扩散对高端企业有利
第六章: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化的外部影响因素研究
    6.1 行政壁垒变化对产业组织演化的影响
        6.1.1 行政壁垒与产业结构
        6.1.2 项目审批制和产品目录登记制
        6.1.3 关税和配额
    6.2 产权关系变化对产业组织演化的影响
        6.2.1 横向关系
        6.2.2 纵向关系
    6.3 消费环境变化对产业组织演化的影响
        6.3.1 消费政策:从“限小”到“限污”
        6.3.2 市场体系:从“分割”到“融合”
    6.4 技术创新对产业组织演化的影响
        6.4.1 “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怪圈
        6.4.2 上汽模式和奇瑞模式
第七章 结论、趋势及政策建议
    7.1 结论和趋势
        7.1.1 主要结论
        7.1.2 发展趋势
    7.2 轿车企业需要注意的问题
        7.2.1 竞争手段的多样化
        7.2.2 合资战略还是自主战略
        7.2.3 品牌形象的建设
    7.3 产业政策仍要重视的内容
        7.3.1 产业管制的方向
        7.3.2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7.3.3 技术引进转向自主创新
    7.4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中文
    英文
后记

(9)中国银行业反垄断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 论
    一、 选题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二、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三、 本文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四、 本文主要创新
第一章 垄断的中国银行业危机四伏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垄断全景扫描
        一、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霸主地位
        二、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先天不足
        三、 民间金融的坎坷之路
    第二节 银行业垄断的微观负效应
        一、 降低商业银行经济效益
        二、 窒息商业银行创新能力
        三、 孽生巨额不良资产
    第三节 银行业垄断的宏观负效应
        一、 衰减货币政策传导效果
        二、 抑制货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三、 低效配置金融资源
    第四节 中国银行业旧体制的穷途末路
        一、 市场经济瓦解垄断根基
        二、 “入世”冲击垄断大堤
        三、 “反垄”是摆脱危机的惟一出路
        四、 反垄断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第二章 中国银行业垄断的历史轨迹及反思
    第一节 旧中国银行业的起源与反思
        一、 外国银行垄断时期
        二、 群雄纷争时期
        三、 双头垄断时期
        四、 对旧中国银行业的重新评价
    第二节 计划经济时期垄断格局的形成及反思
        一、 创建新中国银行业
        二、 强化独家垄断体制
        三、 改变垄断的初步尝试
        四、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银行业的特点
        五、 反思的新视角
    第三节 转轨时期银行业的“反垄”之旅
        一、 中央银行地位的加强
        二、 国有商业银行体系的形成
        三、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建立
        四、 外资银行的进入
        五、 “反垄”之路任重道远
第三章 中国银行业垄断的一般分析
    第一节 银行业垄断的一般界定
        一、 银行业垄断的定义
        二、 银行业垄断的分类
        三、 银行业垄断的判别标准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垄断的特征
        一、 垄断手段的行政性
        二、 垄断主体的复合性
        三、 垄断动机的多样性
        四、 垄断地位的两面性
    第三节 中国银行业垄断机理
        一、 体制基础
        二、 所有制基础
        三、 思想基础
        四、 法律基础
第四章 反垄断理论的评析与借鉴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垄断理论及启迪
        一、 马克思的垄断观
        二、 列宁的垄断观
        三、 邓小平的垄断观
        四、 对中国银行业反垄断的启迪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反垄断理论评析
        一、 传统竞争理论及局限性
        二、 现代竞争理论及其借鉴
        三、 金融自由化理论、实践及警示
    第三节 中国银行业反垄断理论的创新与不足
        一、 突破与创新
        二、 缺陷与不足
第五章 银行业反垄断的理论障碍
    第一节 反垄断与公有制
        一、 银行国有化的理论渊源
        二、 现实与理想的错位
        三、 银行功能与银行国有
    第二节 反垄断与国家安全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几个范畴的界定
        三、 决定金融安全的安全因子
        四、 反垄断与安全因子
    第三节 反垄断与市场经济秩序
        一、 市场经济无序的冲动与危害
        二、 市场经济秩序的涵义
        三、 垄断与市场经济秩序的冲突
        四、 反垄断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误区
    第四节 反垄断与银行规模经济
        一、 银行规模经济的界定
        二、 银行追求规模经济的动因
        三、 银行大规模与银行垄断的非同质性
第六章 培植反垄断的微观金融主体
    第一节 彻底改造国有商业银行
        一、 渐进转轨的困惑
        二、 “国有陷阱”之虞
        三、 改造的终极模式
        四、 退出的战略安排
        五、 非国有化与私有化
    第二节 加快催生民有银行
        一、 民有银行的涵义
        二、 民有银行的历史使命
        三、 生存空间的可行性分析
        四、 民有银行的框架设计
    第三节 大胆引进外资银行
        一、 外资银行是“破垄”的生力军
        二、 两种走极端的错误倾向
        三、 提高监管效率的途径
第七章 重塑政府与商业银行关系
    第一节 权力阴影下的政银关系
        一、 垄断背后的传统政银关系
        二、 转轨时期政银关系新走向
        三、 政银关系中看得见的手
    第二节 西方国家政银关系演变及启示
        一、 西方国家政银关系的演变
        二、 对我国政银关系的启示
    第三节 新型政银关系的确立依据
        一、 市场缺陷与政府强势
        二、 政府与市场的功能边界
        三、 政府干预的理性基点
    第四节 构建新型政银关系的路径
        一、 借助市场经济之力
        二、 加速分离政府职能
        三、 建立逆向追索问责制
结 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致 谢

(10)投资银行业创新与中国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第1章 国际投资银行业的发展演变
    1.1 投资银行业的产生
    1.2 投资银行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1.3 投资银行业的机构体制形式和类型
        1.3.1 机构体制形式
        1.3.2 机构组织类型
第2章 西方发达国家投资银行实务
    2.1 投资银行业务分析
    2.2 投资银行业务发展新趋势
    2.3 案例:国际着名投资银行——高盛成长发展历史
第3章 投资银行业和经济发展
    3.1 投资银行业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3.1.1 金融市场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3.1.2 投资银行业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和生力军
    3.2 投资银行业在——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2.1 媒介资金供求
        3.2.2 构造证券市场
        3.2.3 优化资源配置
        3.2.4 促进产业集中、产业的升级换代
    3.3 投资银行业与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
        3.3.1 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回顾
        3.3.2 投资银行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
        3.3.3 投资银行与当前国有企业改革
        3.3.4 投资银行业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
        3.3.5 投资银行与我国建立和完善多元化融资体系
        3.3.6 投资银行与上市公司发展
        3.3.7 投资银行与产权交易市场的活跃与规范
        3.3.8 投资银行与防范金融风险
        3.3.9 投资银行与科技创新
        3.3.10 投资银行与民营企业上市和发展壮大
        3.3.11 投资银行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第4章 中国投资银行业发展现状与比较
    4.1 中国投资银行业产生和发展现状
        4.1.1 中国投资银行业产生的时代背景
        4.1.2 投资银行从业机构发展过程
        4.1.3 目前投资银行分类及业务范围
    4.2 中国投资银行与西方典型投资银行比较
        4.2.1 公司治理结构比较
        4.2.2 内部组织管理结构比较
        4.2.3 资产规模比较
        4.2.4 资产结构比较
        4.2.5 业务种类比较
        4.2.6 品牌比较
        4.2.7 风险内控制度比较
        4.2.8 专业人才比较
        4.2.9 外部市场环境比较
第5章 中国投资银行业创新与新世纪发展战略构想
    5.1 新世纪中国投资银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5.1.1 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机遇
        5.1.2 入世面临的生存挑战
    5.2 中国投资银行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5.2.1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5.2.2 再造内部组织架构
        5.2.3 建立内部风险防范体系
        5.2.4 按市场化整合资源
        5.2.5 剥离非证券资产
        5.2.6 培养当代投资银行家
    5.3 中国投资银行业发展模式
        5.3.1 大中小规模并存以大型化为主流
        5.3.2 综合化和专业化并存以专业化业务为主流
        5.3.3 各种经济成分并存以国有为主流
        5.3.4 国内国际业务并举以国际化发展为主流
    5.4 中国投资银行业创新与发展战略构想
        5.4.1 证券公司:发挥各自优势、建成全能型和有特色的投资银行
        5.4.2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建成有不良资产处置专长的投资银行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以新体制迎接新世纪——赤峰联营公司走向股份制(论文参考文献)

  • [1]金砖国家经贸合作关系发展研究[D]. 张海峰. 东北财经大学, 2018(06)
  • [2]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D]. 燕志华. 南京大学, 2014(03)
  • [3]吉林省小企业生成发展机理研究[D]. 高兴野.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4]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研究[D]. 薛继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1)
  • [5]昆仑影业公司发展研究(1945-1952)[D]. 褚亚男. 上海大学, 2011(11)
  • [6]休息的革命——中国近30年旅游发展纪实(续)[J]. 王宏甲. 报告文学, 2009(04)
  • [7]中国资源型城市(地区)企业竞争力提升研究[D]. 李德江. 东北林业大学, 2007(06)
  • [8]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化研究[D]. 施中华. 复旦大学, 2006(02)
  • [9]中国银行业反垄断问题研究[D]. 杨大光. 吉林大学, 2004(04)
  • [10]投资银行业创新与中国经济发展[D]. 江建华. 东北财经大学, 2005(04)

标签:;  ;  ;  ;  ;  

以新制度迎接新世纪——赤峰联营公司走向股份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