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庆地区隐蔽油气藏探讨

虎庆地区隐蔽油气藏探讨

一、胡庆地区隐蔽油气藏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龙迪[1](2019)在《东濮凹陷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濮凹陷中央低凸起带沙河街组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在北部的濮卫、文留和南部的桥口、徐集、马厂、三春集等地区,均有工业油气产出。虽然经历了多年勘探,但中央低凸起带砂体的物源方向、成因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砂体分布规律也尚不清楚,这也困扰着下一步油气勘探方向。本论文以经典层序地层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利用地震解释、测录井及分析化验等多种资料,针对东濮凹陷沙河街组,建立了全区层序地层格架,分析了古地貌、古物源、古环境特征,研究了沙河街组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展布特征,在这些工作基础上,重点围绕中央低凸起带地区,分析了物源方向、砂体类型、砂体控制因素及砂体成因机制,明确了砂体分布规律。研究表明,东濮凹陷沙三段沉积时期气候炎热潮湿,古地貌特征主要受断层活动影响,现今位于构造高部位的中央低凸起带在沉积时期常位于沉积低部位,中央低凸起带物源主要来自盆地长轴方向,即盆地南部和北部,中央低凸起带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形成砂泥岩薄互层为特征的细粒沉积,并在北部地区发育岩盐。中央低凸起带砂体的成因类型主要包括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砂体、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滩坝砂体和重力流成因砂体,多种成因的砂体在纵向上叠置,横向连片。中央低凸起带处砂体的形成主要受频繁湖平面变化、可容空间与物源供给匹配关系、断层活动、古地貌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在湖平面频繁变化的背景下,枯水期,来自盆地南北两个方向的长轴物源在中央低凸起带上形成向盆地中心推进较远距离的三角洲沉积;洪水期,湖平面扩张,前期沉积的三角洲砂体被湖浪改造形成滩坝砂体。同时,因断层活动的影响,凹陷内普遍发育重力流成因砂体。这种“长轴物源”特征,是断层活动导致的中央低凸起带和其两侧洼陷带的可容空间大小的差异,以及长轴物源供给共同作用的结果。建立了枯水期、洪水期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模式,指出中央低凸起带为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滩坝砂体的有利勘探地区,而中央低凸起带两侧临近洼陷带的断层下降盘,为重力流成因砂体的有利勘探地区,可作为岩性油气藏勘探的目标。

胡涛[2](2019)在《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发育模式》文中指出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是含油气盆地中同一目的层或不同目的层内的不同构造部位广泛含有油气的一类油气聚集,具有“高点低点聚油气共存、高孔低孔含油气共存、高产低产含油气层共存、高压低压含油气层共存”等基本特征,资源潜力巨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连续型砂岩油气藏的成因机制和分布规律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针对我国陆相盆地多来源、多阶段、多动力形成的复杂油气成藏特点,还存在三大难题尚未解决,具体表现在:(1)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不同构造位置的油气来源差异大;(2)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不同构造位置的油气成藏时期差异大;(3)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不同构造位置的油气成藏动力和成藏过程差异大。搞清连续型砂岩油气藏的成因机制和分布规律对于提高勘探成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上述三个难题,本文选择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为研究目标,展开油气地质特征与成藏条件分析。针对不同构造位置的原油、泥页岩和砂岩储层开展取样测试,通过剖析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不同构造位置的油气充注时期差异、原油成熟度差异、烃源岩热演化史差异、原油和泥页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差异以及砂岩储层致密演化史差异,厘定油气来源、搞清成藏期次、明确运移动力、恢复成藏过程,最终建立连续型砂岩油气藏的分布发育模式。结果表明:(1)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是不同来源、不同阶段、不同动力和不同类别油气藏叠加复合的结果;(2)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构造高部位的油气具有聚集时间最早、油气来源埋深最大、油气运移距离最长的特征,它们主要是在浮力作用下形成的圈闭类油气藏;(3)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近洼位置的油气具有聚集时间较晚、油气来源埋深较大、油气运移距离最短的特征,它们主要是在生烃膨胀力作用下形成的深盆油气藏;(4)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斜坡位置的油气既具有聚集时间最晚、油气来源埋深较大、油气运移距离较短的特征,还具有聚集时间较早、油气来源埋藏最大、油气运移距离较长的特征,它们主要是在浮力和生烃膨胀力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类别油气藏的叠加复合。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建立了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的分布发育模式。这对于阐明含油气盆地中连续型砂岩油气藏的分布发育特征和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信凤龙[3](2018)在《东濮凹陷油气分布不均一性及其主控因素》文中研究说明以油气形成及分布理论为指导,系统归纳了研究区油气不均一分布的特征,并通过成藏要素的综合研究,剖析油气不均一分布主控因素,建立了油气不均一分布模式。东濮凹陷不同区带、不同层系油气富集程度差异性明显,总体上具有“北富南贫、纵向富集层系集中”的特征。平面上,油气主要富集于凹陷北部的中央隆起带和西部斜坡带;纵向上,集中富集于沙二段和沙三段,与渤海湾盆地其它凹陷油气多层系分布特征具有显着差异。中浅层以构造油气藏为主,深层主要以非构造油气藏为主。原油物性整体上随深度增加逐渐变好,但在盐岩发育区的物性变化区间较大。研究区不同类型天然气分布具有差异,油型气主要分布在沙三中、下亚段,平面上富集于生烃洼陷附近,且靠近生烃中心地区为干酪根裂解气分布有利区,近洼斜坡带为原油裂解气分布有利区;煤成气主要富集于北部文留地区沙四段,南部的马厂、白庙地区;混合气主要分布于气源断裂沟通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区域,具有多层系富集特征。东濮凹陷北部洼陷烃源岩生烃条件远远好于南部洼陷,洼陷生烃条件的差异从根本上控制了油气“北富南贫”的格局;北部地区发育五套盐岩,极好的封盖条件控制了油气纵向富集层位,使油气集中分布在沙一盐之下的沙二段和沙三段;构造背景和输导体系控制油气运移方向,是油气在不同构造带差异性聚集的关键。不同母质类型烃源岩的供烃、断层的输导和膏盐、泥岩盖层的配置条件控制了不同成因类型天然气的分布差异。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和沙三中、下亚段烃源岩分别是煤成气和油型气生成的物质基础,成藏期气源断层的活动为煤成气向上部层系运移提供了条件,不同地区、不同层位的断盖配置关系造成了油型气、煤成气和混合气富集层位的差异。温压条件控制了烃源岩与早期油藏所经历的热演化程度以及油气在不同运聚方式下的相态演化。随着埋深增加、温压升高,洼陷中心干酪根裂解成气,近洼斜坡的早期原油易于发生原油裂解和气侵富化;油气在向构造高部位运移过程中,随着埋深变浅、温压减小,油溶天然气出溶形成气藏或伴有气顶的油气藏。依据东濮凹陷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结合封盖条件、供烃层系、运移方式的差异,将研究区油气不均一分布划分为两种模式:南北分区-构造分带-油气差异分布模式、不同断盖-多成因类型-多相态油气差异分布模式。

万中华[4](2017)在《东濮凹陷濮卫地区盐湖相高压薄层油气藏成藏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为国内典型的第三系盐湖相富油气凹陷,主要发育薄层油气藏,其形成机理复杂。为揭示该区薄层油气藏形成机理,本研究以濮卫洼陷为重点研究对象,采用常规Rock-Eval、色谱-质谱、单体烃碳同位素技术与最新的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技术(ESI FT-ICR MS),结合地质、测井分析,对研究区不同类型的典型薄层油气藏形成机制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濮卫洼陷薄层油气藏主要包括四种类型:(1)斜坡中浅层常温常压盐下断层-岩性薄层油气藏;(2)濮卫洼陷深层高温高压盐下致密断层-岩性薄层油气藏;(3)濮卫洼陷浅层常温常压岩性薄层油气藏;(4)斜坡中深层高温高压盐间致密断层-岩性薄层油气藏。濮卫洼陷薄层油气藏原油具有典型的盐湖相成因特征,包括植烷对姥鲛烷优势显着、伽马蜡烷富集、升藿烷“翘尾”、β-胡萝卜烷与长链烷烃(nC37、nC38)较发育、甾烷异构化程度较低的“低熟油”较发育等;其单体烃碳同位素与咸水湖相相似、介于盐湖相与淡水湖相之间。利用ESI FT-ICR MS技术,首次检测了该区原油中有机硫化合物,揭示了盐湖相不同成熟度原油中此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及其热演化特征,确认低熟油与NSO等大分子化合物关系密切。油-油、油-岩对比表明,濮卫洼陷薄层油气藏原油可分为三种类型:(1)主要源自沙三下-沙四上亚段的文明寨-卫城等构造高部位原油,盐湖相成因显着,具有“低熟”及不同成熟度原油相混的混源特征;(2)主要源自沙三中亚段的洼陷带致密油气藏原油,如濮深20、卫42井区原油,中-高成熟度、母源岩咸水和/或水体分层现象减弱;(3)以沙三中为主、混有少量沙三下-沙四上亚段的濮城地区原油,中-低成熟度、含硫量相对较低。濮卫洼陷薄层油气藏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包括:烃源岩质量、膏盐岩空间分布、储层物性、砂体厚度、断层与相关裂隙发育等。不同类型薄层油气藏受控于不同的地质地球化学因素,烃源岩质量、储层物性、砂体厚度是控制深层高压致密薄层油气藏形成的关键因素。共建立了四种薄层油气藏成藏模式:(1)斜坡-下生上储为主-断-砂输导-多期充注-常温常压-不同成熟度原油混合成藏模式;(2)洼陷深层-局限流体动力场-自生自储为主-高温高压-致密油气藏成藏模式;(3)洼陷浅层-早期充注-断层+隐蔽通道输导-次生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4)斜坡-盐封堵-局限流体动力场+自由流体动力场-自生自储-高温高压-致密油气藏成藏模式。

唐令[5](2017)在《东濮凹陷沙三段岩性地层油气藏主控因素分析与有利区预测》文中提出古近系沙河街组是东濮凹陷油气资源最为富集的层位,目前已发现的油气藏大部分为构造油气藏,而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发现较少,勘探程度也比较低,同时以往的勘探方法也仅是通过圈闭刻画和储层预测结果来部署井位。本文选取研究区胡状集油田、白庙气田两个典型岩性地层油气藏进行解剖,分析其基本石油地质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表明:东濮凹陷沙三段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形成具备良好的近源烃源灶条件(S)、有利的沉积储集相带(D)、较低的界面势能(P)、优质的区域盖层条件(C)。烃源灶的排烃强度控制着岩性油气藏的物质来源,95%的岩性油气藏分布在排烃范围内;储集相带条件控制着岩性油气藏的储集性能,岩性油气藏85%的油气藏分布在滨浅湖和三角洲外前缘;低界面势能控制着岩性油气藏成藏的动力条件,绝大部分油气藏都分布在比较低的界面势能内;区域盖层控制着岩性油气藏的保存条件,90%的油气藏的区域盖层厚度都在50m以上。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岩性油气藏功能要素组合“T-CDPS”在主要成藏期的控藏模式,预测了东濮凹陷沙三上、中、下三亚段岩性油气藏成藏概率。85%的岩性地层油气藏都分布在成藏概率为0.75-1.0的范围内,为东濮凹陷岩性圈闭的勘探提供了一定的方向。

苏爱芹,郑宇霞,魏广仁,朱刚,余成林[6](2011)在《复杂小断块综合研究技术》文中认为针对胡庆油田低幅度构造油藏和小断层遮挡形成的微构造油气藏等复杂小断块油气藏识别难度大,滚动勘探开发风险高的特点,基于地震、测井等资料,应用全三维地震构造精细解释技术、地震相干体断层识别技术、重复地层测试(RFT)和高分辨率地层倾角测量(HDT)综合应用技术,综合分析了东濮凹陷胡庆油田复杂小断块特征,形成了一套复杂小断块油气藏构造综合研究方法。该方法通过多资料、多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避免了单项技术的多解性,可以有效提高复杂小断块油藏的预测精度,从而降低勘探风险。

慕小水[7](2011)在《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含盐层系油气成藏机理与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留地区是东濮凹陷北部盐岩分布的主要地区之一,勘探实践证实盐岩发育对油气成藏有重要影响。本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有限空间实验模拟技术等现代成烃、成藏研究最新方法技术和理论,在文留地区开展了盐湖环境烃源岩成烃机理、油气运聚机理、保存机理及成藏机理研究,总结了成藏模式,对该区勘探深入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沉积环境、生标特征等综合研究,将东濮烃源岩划分为北部含盐区好-优质烃源岩、北部无盐区中等-好烃源岩、南部无盐区差-中等烃源岩三种类型。含盐区地层沟鞭藻类化石丰富,保存条件有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利用有限空间实验模拟技术针对北部含盐区与无盐区湖相泥岩特点建立了生排烃模型,明确含盐区湖相泥岩生烃潜力明显高于无盐区,并且进入生烃高峰期较早。模拟实验得出的油气有效较长距离运移的临界压力差值(3MPa),是对油气成藏研究的重要贡献。通过文留地区温压场特征与油气运移、分布关系研究,结合油源对比、输导体系研究,将文留地区油气运聚单元划分为四个,即文东油气运聚单元、文中油气运聚单元、文西油气运聚单元、文南—刘庄油气运聚单元,不同单元表现出不同油气成藏特点。文留地区盖层、储层特征与盐岩发育密切相关。盐岩作为盖层突破压力一般在20MPa以上,是良好的区域盖层;盐岩发育形成异常高压可以明显减缓压实作用,抑制胶结作用,促进溶蚀作用进行和泥岩、砂岩裂缝的形成,利于深层储层物性的改善。通过成藏要素研究建立了盐湖环境油气成藏动态过程,明确了成藏机理。三个主要成藏期次成藏特点不同:沙二-东营沉积时期主要是以C—P系煤系源岩为气源岩,中央隆起带高部位文23盐下成藏;东营运动期是油气规模运聚期,主要以沙三段烃源岩为基础,油气多在构造高部位成藏;馆陶组—现今沉积期,断层封闭性变好,油气多在构造低部位成藏,异常高压对成烃抑制作用导致烃源岩晚期仍有大量油气生成,为低部位成藏提供了物质基础。构造低部位晚期成藏新观点为低部位勘探潜力挖掘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成藏机理研究基础上,文留地区划分四种成藏模式:①文东混源、多期、断层-砂体-盐控型成藏模式;②文西混源、多期、断层型成藏模式;③文中它源、单期、断层-砂体型成藏模式;④文南—刘庄混源、多期、断层-砂体型成藏模式。这四种成藏模式油气聚集特点不同,对相应地区的勘探有指导作用。

梁富康[8](2011)在《东濮凹陷南部沙三段沉积体系展布及岩性圈闭区带预测》文中研究指明东濮凹陷位于我国渤海湾盆地的南端,历经了30余年以构造圈闭为主的油气勘探历程。截至目前为止,该凹陷的石油探明储量达5.4×108t,天然气探明储量615×108m3,其中96%的石油和93.5%的天然气都分布在凹陷北部约2000km2的盐岩发育区内。东濮凹陷南部的面积大于北部(约3000km2),但已探明油气储量尚不足总储量的10%,主要勘探对象为构造圈闭。然而,经过近五年的勘探实践证明,东濮凹陷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前景良好,尤其表现在勘探程度较低的南部深洼区。本论文以层序地层学与储层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岩心、钻测井、地震以及各种分析化验数据,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构造发育状况,采用点(单井)→线(连井)→面(平面)→域(演化)的思路,分析了构造体系的发育特征,解释了地震层序格架,编制了沉积体系展布图件,体现了构造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突显了沉积体系的分布与演化对岩性圈闭勘探的指导作用。主要取得以下五点认识:1、在前期构造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调节带的理论,根据断层的组合关系,明确指出了东濮凹陷南部发育的调节带类型,分析与探讨了主要的调节带类型对沉积体系展布及砂体的控制作用,有效指导沉积相图的编制。2、通过研究区古地貌特征的恢复,认识到在沙三段沉积期,兰聊断层南段强烈活动,东南部形成沉积中心;随后,西部斜坡的断层系开始活动,“双断”格局形成,中央隆起带相应出现;最终,整体构造强度北强南弱,前梨园次洼与胡状集-海通集次洼厚度最大。沉积中心总体呈由南向北迁移的特点。3、系统确定沉积体系的类型及湖盆的演化。确定东濮凹陷南部共发育滨浅湖、深湖、扇三角洲、正常三角洲、浊积及滩坝共六种沉积类型,反映了地形坡度、物源体系、构造分区对沉积体系的发育类型与展布特征的控制作用。4、确定了东濮凹陷南部的沉积体系展布特征。东陡西缓的地形控制形成了“东扇西曲”的沉积格局。兰聊断层控制的陡坡带处发育毛岗、白庙等扇三角洲;西部的斜坡区地形较缓,发育分布广、粒度细的方里集三角洲和海通集三角洲等。5、系统总结岩性圈闭类型及其有利发育区带。研究区内可识别出五种岩性圈闭,分别为:砂岩上倾尖灭、砂岩透镜体、小型砂砾岩扇体、水道化孤立砂体以及断层—岩性复合型。三春集、东明—习城集、孟岗集深洼带是岩性圈闭的有利发育部位。

张云献[9](2011)在《东濮凹陷胡庆油田油藏地球化学与成藏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东濮凹陷胡庆油田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区油源关系不清、油气运移和油气成藏过程缺乏系统的研究以及油气成藏机制等问题,利用地质、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以及现代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手段对胡庆油田烃源岩、原油及储集层抽提物的物理性质和分子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油气类型划分、油/源关系研究和含油气系统问题的探讨。本文还利用分子地球化学技术、流体势分析、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及盆地模拟技术对胡庆油田原油的运移方向、油气成藏期次和成藏时间以及烃源岩的生烃演化史进行了研究,文章最后对胡庆油田油气的成藏规律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有利勘探方向。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胡庆油田古近系存在沙一段和沙三段两套烃源岩,两套烃源岩在有机质丰度、类型以及成熟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沙一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碳平均值大于1.0%,有机质类型为Ⅰ或Ⅱ型,但多数地区演化程度较低,还处于未熟-低熟阶段;沙三段有机质丰度中等,母质类型以过渡型为主,大部分地层正处于或已经历了生油高峰,综合评价为较好烃源岩。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表明研究区烃源岩主要形成于半咸水—咸水湖泊的还原环境中,物源输入为水生生物和陆源高等植物混合生源为主,沙三段烃源岩是胡庆油田目前投入开发原油的主要来源,沙一段烃源岩由于其演化程度低对原油的贡献不大。(2)根据原油的物理性质和族组成特点,将胡庆油田原油划分为三种类型:Ⅰ类原油属于低密度、低粘度轻质原油,多分布在长垣、邢庄断层下降盘及柳屯—海通集洼陷区,饱和烃含量高于70%,具有高饱和烃、低非烃+沥青质含量的特征,原油成熟度高;Ⅱ类原油属于中密度、中粘度中质原油,是胡庆油田主要油气类型,主要分布在胡状集、庆祖集的二台阶地区,原油成熟度较低;Ⅲ类原油属于高密度、高粘度重质稠油,主要分布在邢庄、石家集断层上升盘,部分原油遭受了生物降解作用,饱和烃含量低于50%,非烃+沥青质含量较高。(3)油源对比选取了反映源岩生源构成、沉积环境、成熟程度等几个方面从宏观分布到生标组成来进行,旨在总结那些指标可以有效地应用于胡庆油田进行油源关系研究。研究表明,胡庆油田具有就近生油成藏的特点,一般都分布在洼陷周边地区。胡庆油田长垣断层下降盘胡41块、邢庄断层下降盘胡96块等近洼带沙三中、下亚段原油成熟度较高,为其下覆源岩生成,属自生自储型油藏;胡状集—庆祖集Ⅱ台阶原油主要来自海通集洼陷沙三中段源岩和Ⅱ台阶本身源岩,部分地区捕获来自柳屯洼陷向南运移而来的油气;邢庄断层上升盘胡19块原油,成熟度较低,主要为马寨洼陷低熟烃源岩生成的产物。并根据烃源岩分布、储盖组合条件以及油源对比结果等以沙三2、3盐岩为界划分出含油气系统,分为盐上、盐下两个子系统,盐下沙三3、4段子系统是本区主要含油气系统,盐上沙一、沙二段、沙三1、2段子系统是次要含油气系统。(4)利用烷基二苯并噻吩作为油气示踪参数,结合地下流体势特征,确立了胡庆油田油气的整体运移方向。研究结果表明,靠近柳屯—海通集洼陷部位的流体势高,往斜坡带的流体势相对较低,洼陷为主要的供流区,斜坡带为泄流场所,在同一平面,流体势表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总体规律。对于盐上子系统,柳屯洼陷向南、向北是油气运移的主指向,向东、向西是次要运移指向,海通集洼陷向北、向东是主要运移指向,向西、向南是次要运移指向,尤其是向斜坡带方向只是在洼陷北部才有所显示。对于盐下子系统,马寨洼陷生成的油气部分朝南运移至胡19块聚集成藏;柳屯洼陷生成的油气受盐岩的封堵不能通过断层向上运移,早期生成的、成熟度较低的油气通过沟通的砂体向南运移至胡5块,晚期生成的、成熟度较高的油气被断层封堵在洼陷区聚集成藏;胡—庆地区二台阶,尤其是北段一方面接收海通集洼陷生成的油气,同时也接收二台阶本身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庆祖集地区有由南向北的运移趋势;海通集洼陷晚期生成的、成熟度较高的油气在近洼及洼陷区可被断层封堵聚集成藏。(5)利用流体包裹体技术及盆地模拟技术,并结合地层的埋藏史和古地温史,标定胡庆油田不同区带油藏的成藏时间和成藏期次。研究表明,一台阶主要发育早、晚两期油气充注过程,早期充注发生于19~10Ma,晚期充注发生时间为6~2Ma;二台阶的油气历经三期充注过程,其中第一期主要发生在30Ma左右,第二期主要发生于19~7Ma,第三期则主要发生于4Ma以来;三台阶主要为一期油气充注,发生于3Ma左右。相比之下,二台阶构造带内原油成藏时间相对较早,且自一台阶→二台阶→三台阶,同期次的油气充注时间有依次变晚的趋势。(6)以油藏地球化学理论方法为指导,建立胡庆油田油气成藏模式,划分出自源—砂体侧向运聚成藏模式、混源—砂体—断层侧向—垂向运聚成藏模式和它源—砂体—断层—不整合面侧向—垂向阶梯状运聚成藏模式三种类型。胡庆油田一台阶以自源—砂体侧向运聚成藏模式为主,易形成高温高压岩性或断层—岩性油气藏;二台阶以混合源—砂体—断层侧向—垂向运聚成藏模式为主,自源—砂体侧向运聚成藏模式为辅,形成多类型和复杂的油气藏,其油气最为丰富;三台阶基本上为它源—砂体—断层—不整合面侧向—垂向阶梯状运聚成藏模式,成藏条件较为苛刻,油气富集程度较低;总结了胡庆油田的油气成藏规律,指出了多个有利的油气勘探方向和潜在领域。

王清山[10](2010)在《辽河盆地西部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研究 ——以清水洼陷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水洼陷是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较大的生油洼陷,具有巨大的生油潜力和储油能力。论文综合运用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测井资料校正以及地震反演等方法,对清水洼陷的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储层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发现断层近50条、圈闭32个,新增加圈闭面积6.11km2,在此基础上重新评价认识辽河盆地西部凹陷的地质构造和油气储量。取得如下主要认识:1、研究区内目的层段断裂构造主要发育于沙三段至东营组沉积的早、中期,以沿断层面滑动的垂直运动为主,走向主要为东西或近东西向,断裂南倾,同生断裂比较发育,在断裂的下降盘易形成同生构造。沙一、二段的构造格局总体上表现为由北向南倾伏的斜坡,南北高差近两千米。以F1断裂为界,可将研究区分成两个构造区划:北部断块区和南部斜坡带。2、研究区内新生界沉积较厚,而且各组段储层沉积特征鲜明,成藏条件优越,油源充足,储层发育,盖层稳定,具备畅通的运移通道和有利的生储盖组合。3、稀疏脉冲反演方法及地震属性提取方法在三维地震储层中预测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预测结果也得到了钻井的证实。4、马圈子南部油田与双台子东部油田紧邻清水生油洼陷,为油气运移的指向区,建议对马圈子南部地区及双台子东部地区进行连片地震解释,可能会发现更多的有利储油构造。5、在研究区南部发育有许多类似三角洲前积的沉积体。建议在研究区开展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以地震储层预测为手段的隐蔽圈闭研究,可能会开拓油气勘探的新领域。

二、胡庆地区隐蔽油气藏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胡庆地区隐蔽油气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东濮凹陷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题目来源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研究现状
        1.3.2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概况
    2.2 构造特征
        2.2.1 构造单元划分
        2.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地层特征
第3章 层序地层学研究
    3.1 层序界面识别
        3.1.1 二级层序界面
        3.1.2 三级层序界面
        3.1.3 四级层序界面
        3.1.4 五级层序界面
    3.2 单井层序划分
    3.3 全区层序格架建立
    3.4 中央低凸起带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
第4章 古地貌、古物源、古气候研究
    4.1 古地貌
        4.1.1 残余地层厚度分析
        4.1.2 剥蚀量恢复
        4.1.3 去压实校正
        4.1.4 古水深校正
        4.1.5 古地貌恢复成果
    4.2 古物源
        4.2.1 重矿物分析
        4.2.2 砂岩矿物组分分析
        4.2.3 中央低凸起带物源综合分析
    4.3 古气候
第5章 中央低凸起带沉积体系研究
    5.1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沉积相类型
        5.1.1 分流河道砂体
        5.1.2 河口坝砂体
        5.1.3 滩坝砂体
        5.1.4 重力流砂体
    5.2 中央低凸起带沉积相展布特征
        5.2.1 沙四上亚段
        5.2.2 沙三下亚段
        5.2.3 沙三中亚段
        5.2.4 沙三上亚段
        5.2.5 沙二下亚段
        5.2.6 沙二上亚段
        5.2.7 沙一段
第6章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机制
    6.1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发育控制因素
        6.1.1 可容空间与物源供给的匹配关系
        6.1.2 高频湖平面变化
        6.1.3 构造运动和古地形地貌
        6.1.4 沉积微相
    6.2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分析
        6.2.1 前期三角洲河道与河口坝叠置
        6.2.2 后期波浪作用改造形成滩坝
    6.3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模式
        6.3.1 枯水期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模式
        6.3.2 洪水期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模式
第7章 中央低凸起带有利砂体分布规律
    7.1沙三下2砂组(7-6#)
    7.2沙三中8砂组(3-2#)
    7.3沙三中6砂组(6-4#)
    7.4沙三上8砂组(1-10#)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发育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1 东濮凹陷沙河街组油气藏成因机制研究现状
        1.3.2 连续型砂岩油气藏研究现状
        1.3.3 存在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工作量与主要成果
        1.5.1 资料收集与整理
        1.5.2 样品观察与实验
        1.5.3 图件编制与文章发表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与连续型砂岩油气藏分布特征
    2.1 地理位置与勘探现状
    2.2 构造沉积特征及其演化
    2.3 地层发育特征
    2.4 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地质特征
        2.4.1 油气藏分布特征
        2.4.2 油气藏类型
        2.4.3 油气分布规律
第3章 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油气来源
    3.1 烃源岩基本特征
        3.1.1 岩性
        3.1.2 有机质丰度
        3.1.3 有机质类型
        3.1.4 有机质热演化成熟度
    3.2 不同岩性泥页岩生排烃潜力对比
    3.3 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油气来源
        3.3.1 沙河街组有效烃源岩判识
        3.3.2 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不同构造位置与不同层位油气来源
第4章 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油气充注时期
    4.1 流体包裹体特征
        4.1.1 取样原则
        4.1.2 烃类流体包裹体岩相特征
        4.1.3 伴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确定烃类充注时间
    4.2 烃源岩生排烃史
第5章 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发育模式
    5.1 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成藏动力与过程
        5.1.1 砂岩储层基本特征及孔隙度演化史
        5.1.2 不同时期油气充注动力
    5.2 成藏过程与发育模式
        5.2.1 成藏过程
        5.2.2 分布发育模式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东濮凹陷油气分布不均一性及其主控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
        1.2.2 油气分布控制因素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层发育特征
    2.2 构造及演化特征
        2.2.1 主控断裂
        2.2.2 构造单元划分
        2.2.3 构造演化特征
第三章 油气分布不均一性
    3.1 不同地区油气分布特征
    3.2 不同层系油气分布特征
    3.3 油气藏类型及其分布
    3.4 原油物性及分布特征
    3.5 不同类型天然气分布差异
        3.5.1 油型气、煤成气及混合气分布特征
        3.5.2 原油裂解气和干酪根裂解气分布特征
第四章 油气分布不均一性主控因素
    4.1 生烃条件控制南北油气富集差异
        4.1.1 泥质烃源岩生烃特征对石油及油型气分布的控制
        4.1.2 煤系烃源岩生烃特征对煤成气分布的控制
    4.2 构造格局和输导体系控制不同区带油气富集差异
    4.3 断-盖配置控制油气富集层系
    4.4 温压条件控制油气相态演化差异
第五章 油气不均一分布模式
    5.1 南北分区-构造分带-油气差异分布模式
    5.2 不同断盖-多成因类型-多相态油气差异分布模式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东濮凹陷濮卫地区盐湖相高压薄层油气藏成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3.0 薄层油气藏的定义与油气藏类型
        1.3.1 岩性相关薄层油气藏的研究现状
        1.3.2 岩性相关油气藏油气运移与成藏的动力、通道与距离
        1.3.3 岩性相关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控制因素
        1.3.4 岩性相关油气藏成藏模式及分布预测
        1.3.5 研究区研究现状
        1.3.6 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案
        1.5.2 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7 主要认识与成果
第2章 石油地质概况
    2.1 地理与区域构造位置
    2.2 构造单元划分及其演化
    2.3 沉积与地层发育特征
    2.4 生储盖组合
    2.5 圈闭与油气藏类型
    2.6 油气勘探历程
第3章 样品与实验
    3.1 样品分布
    3.2 实验方法
第4章 濮卫地区薄层油气藏发育特征与形成条件
    4.1 薄层油气藏发育特征
        4.1.1 油气藏类型与分布特征
        4.1.2 油气藏流体与温压特征
        4.1.3 储层物性与含油气性特征
    4.2 薄层油气藏形成条件
        4.2.1 烃源岩条件
        4.2.2 储层条件
        4.2.3 圈闭条件
        4.2.4 油气输导条件
        4.2.5 油气运移流体动力场
第5章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类型
    5.1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5.1.1 原油物性与族组成特征
        5.1.2 原油链烷烃分布特征
        5.1.3 原油生物标志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1.4 原油芳烃组成与分布特征
        5.1.5 原油单体烃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5.1.6 高分辨质谱特征
        5.1.7 原油成因类型划分
    5.2 油气源分析
第6章 油气成藏机理——典型油气藏解剖
    6.1 濮卫洼陷深层高温高压盐下致密断层-岩性薄层油气藏——濮深20井
        6.1.1 油气来源
        6.1.2 主力烃源岩分析
        6.1.3 储集层特征
        6.1.4 油气成藏期
        6.1.5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6.1.6 油气运移与成藏模式
    6.2 濮卫洼陷浅层常温常压岩性薄层油气藏——沙一段油气藏
        6.2.1 油源对比
        6.2.2 主力烃源岩分析
        6.2.3 储集层特征
        6.2.4 油气成藏期
        6.2.5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6.2.6 油气运移与成藏模式
    6.3 斜坡中浅层常温常压盐下断层-岩性薄层油气藏——卫18-5井区
        6.3.1 油源分析
        6.3.2 主力烃源岩分析
        6.3.3 储集层特征
        6.3.4 油气成藏期
        6.3.5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6.3.6 油气运移与成藏模式
    6.4 斜坡中深层高温高压盐间致密断层-岩性薄层油气藏——卫42块
        6.4.1 油源分析
        6.4.2 主力烃源岩分析
        6.4.3 储集层特征
        6.4.4 油气成藏期
        6.4.5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6.4.6 油气运移与成藏模式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东濮凹陷沙三段岩性地层油气藏主控因素分析与有利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题目来源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3.1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1.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难点
    1.6 技术路线
    1.7 论文主要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研究区岩性油气藏的勘探现状
    2.3 研究区构造特征
    2.4 研究区地层特征
    2.5 研究区石油地质特征
        2.5.1 烃源岩条件
        2.5.2 储层条件
        2.5.3 盖层条件
        2.5.4 生储盖组合
第3章 沙三段典型岩性地层油气藏解剖
    3.1 胡状集油田胡96块油气藏解剖
        3.1.1 构造与地层特征
        3.1.2 圈闭特征
        3.1.3 生储盖组合特征
        3.1.4 储层流体及温压特征
        3.1.5 油气成藏特征
    3.2 白庙气田解剖
        3.2.1 地层和构造特征
        3.2.2 生储盖组合特征
        3.2.3 储层流体及温压特征
        3.2.4 油气成藏特征
第4章 东濮凹陷沙三段岩性地层油气藏主控因素分析及其定量表征
    4.1 烃源灶控油气藏分布特征及定量预测
        4.1.1 烃源灶控油气藏分布特征
        4.1.2 烃源灶控油气作用的定量表征
        4.1.3 烃源灶控油气应用
    4.2 沉积相控油气藏分布特征及定量预测
        4.2.1 沉积相控油气分布特征
        4.2.2 沉积相控油气作用定量表征
        4.2.3 沉积相控油气作用应用
    4.3 低势区控油气藏分布特征及定量预测
        4.3.1 低势区控油气分布特征
        4.3.2 低势区控油气作用定量表征
        4.3.3 低势区控油气作用应用
    4.4 区域盖层控油气藏分布特征及其定量表征
        4.4.1 区域盖层控油气分布特征
        4.4.2 区域盖层控油气作用定量表征
        4.4.3 区域盖层控油气作用的应用
第5章 东濮凹陷沙三段岩性地层油气藏有利区带定量预测
    5.1 油气成藏期次的确定
    5.2 有利成藏区带的定量预测
        5.2.1 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成藏指数(Icdps)的计算
        5.2.2 岩性地层油气藏有利成藏区带预测
    5.3 功能要素组合预测有利成藏区带的可靠性验证
        5.3.1 根据已发现油气藏的分布来验证
        5.3.2 根据已钻探井的结果来验证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复杂小断块综合研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全三维地震构造精细解释技术
2 地震相干体断层识别技术
3 RFT、HDT综合应用技术
    3.1 RFT测试资料的应用
        3.1.1 提高地层对比精度
        3.1.2 提高复杂断块构造认识
        3.1.3 初步评价储层性质
    3.2 HDT测井资料的应用
        3.2.1 同向正牵引的正断层
        3.2.2 反向正牵引的正断层
4 结论

(7)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含盐层系油气成藏机理与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和成果认识
2 文留地区构造演化及地层沉积特征
    2.1 研究区范围及构造位置
    2.2 构造发育特征及演化历史
    2.3 地层沉积特征及盐岩发育规律
3 烃源岩特征及生排烃模型
    3.1 盐湖环境有机质来源与保存
    3.2 盐湖环境烃源岩特征
    3.3 有限空间生排烃模型
    3.4 异常高压对烃源岩的抑制作用
4 温压场特征及油气运聚单元划分
    4.1 地温场特征与油气分布
    4.2 压力场特征与油气分布
    4.3 油气源对比与油气运移路径
    4.4 油气输导体系研究
    4.5 油气运聚单元划分
5 盐岩发育对盖层及储层条件影响
    5.1 盖层条件与盐岩发育
    5.2 盐岩发育对储层影响
    5.3 储盖组合类型及分布
6 油气成藏过程与成藏模式
    6.1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
    6.2 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6.3 油气成藏动态过程及机理
    6.4 油气成藏模式
7 油气富集规律及有利勘探方向
    7.1 油气富集规律
    7.2 有利勘探方向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东濮凹陷南部沙三段沉积体系展布及岩性圈闭区带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意义与目的
        1.1.1 选题意义
        1.1.2 研究目的
    1.2 目前的研究进展
        1.2.1 油气勘探历程
        1.2.2 目前研究进展
        1.2.3 当前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1.3.1 资料基础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特点
        2.1.1 大地构造背景
        2.1.2 区域构造演化
    2.2 构造发育特征
        2.2.1 断层体系分布
        2.2.2 构造单元划分
        2.2.3 构造演化规律
    2.3 新生界地层特征
        2.3.1 古近系
        2.3.2 新近系
        2.3.3 第四系
3 层序划分方案
    3.1 层序地层学简述
    3.2 层序划分依据
        3.2.1 测井响应特征
        3.2.2 钻井界面识别
        3.2.3 地震地层特征
    3.3 层序地层格架
        3.3.1 标志层的选取
        3.3.2 单井旋回划分
        3.3.3 连井层序格架
        3.3.4 地震层序格架
4 沉积体系展布
    4.1 沉积体系的控制因素
        4.1.1 构造调节带
        4.1.2 古地貌
        4.1.3 古气候及物源
    4.2 物源分析
        4.2.1 重矿物分析
        4.2.2 砂岩成分成熟度
        4.2.3 地震反射结构
    4.3 沉积体系的证据
        4.3.1 岩心观察与描述
        4.3.2 测井相的确定
        4.3.3 地震反射结构
    4.4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4.4.1 扇三角洲
        4.4.2 曲流河三角洲
        4.4.3 湖泊
        4.4.4 滩坝
        4.4.5 浊积
    4.5 沉积体系展布
        4.5.1 连井沉积相
        4.5.2 沉积充填模式
        4.5.3 沉积体系展布
5 岩性圈闭预测
    5.1 岩性圈闭的类型
    5.2 岩性圈闭的成藏模式
    5.3 有利岩性圈闭的分布
        5.3.1 三春集洼陷带
        5.3.2 东明—习城集洼陷带
        5.3.3 孟岗集洼陷带
        5.3.4 南湖洼陷带
6 结论与创新
    6.1 结论
    6.2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发表文章
    获奖情况

(9)东濮凹陷胡庆油田油藏地球化学与成藏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油藏地球化学研究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1.6 取得的主要进展与创新点
第2章 基本地质特征
    2.1 地层特征
    2.2 构造特征
        2.2.1 主断裂特征
        2.2.2 区带划分
    2.3 沉积与储层特征
        2.3.1 沉积特征
        2.3.2 储层基本特征
第3章 胡庆油田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1 烃源岩空间展布特征
    3.2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特征
        3.2.1 有机碳
        3.2.2 氯仿沥青“A”和总烃(HC)含量
        3.2.3 生油潜量(S1+S2)
    3.3 有机质类型
        3.3.1 干酪根镜下显微组份特征
        3.3.2 干酪根的元素组成
        3.3.3 烃源岩热解参数
        3.3.4 可溶有机质族组成特征
    3.4 有机质热演化特征
    3.5 烃源岩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
        3.5.1 饱和烃气相色谱特征
        3.5.2 甾、萜类特征
        3.5.3 芳烃组成特征
第4章 原油、储层抽提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4.1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4.1.1 胡庆油田原油物理性质
        4.1.2 原油族组成
        4.1.3 原油饱和烃馏分的组成特征
        4.1.4 原油芳烃馏份组成特征
    4.2 储层抽提物地球化学特征
        4.2.1 族组成特征
        4.2.2 生物标记化合物分布特征
    4.3 油源对比
        4.3.1 成熟度对比
        4.3.2 沉积环境对比
        4.3.3 生源构成对比
        4.3.4 碳同位素组成对比
    4.4 含油气系统
        4.4.1 含油气系统划分
        4.4.2 含油气系统特征
第5章 胡庆油田油气成藏史综合研究
    5.1 地层埋藏史
    5.2 源岩生烃史
        5.2.1 地温场
        5.2.2 热史
        5.2.3 有机质成熟史
        5.2.4 源岩生烃史
    5.3 油气充注史
        5.3.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和荧光特征
        5.3.2 有机包裹体成分分析
        5.3.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特征
        5.3.4 油气充注期次及时间
第6章 油气运移与成藏机制研究
    6.1 流体势分析
        6.1.1 压力场特征
        6.1.2 势能场特征
    6.2 油气运移方向与路径
        6.2.1 利用烷基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判断油气运移方向
        6.2.2 油气运移方向与路径
    6.3 油气成藏机制
        6.3.1 胡庆油田主要断层活动时间分析
        6.3.2 油源条件
        6.3.3 储盖组合关系
        6.3.4 输导条件
        6.3.5 圈闭条件
        6.3.6 主控因素
第7章 油气成藏规律及勘探方向
    7.1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
        7.1.1 油气藏类型
        7.1.2 油气藏分布特征
    7.2 油气成藏模式
        7.2.1 典型斜坡带油气成藏模式
        7.2.2 东濮凹陷胡庆油田油气成藏模式
    7.3 油气勘探方向
        7.3.1 油气资源潜力分析
        7.3.2 油气勘探方向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A 包裹体图版

(10)辽河盆地西部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研究 ——以清水洼陷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构造位置及地质演化
        2.1.1 烃源岩特征
        2.1.2 地层特征
    2.2 沉积特征及成藏条件
        2.2.1 沉积条件
        2.2.2 圈闭条件
第三章 构造特征及沉积特征
    3.1 小波变换处理
        3.1.1 基本原理
        3.1.2 基于小波变换的提高信噪比,提高分辨率的方法
    3.2 地震反射层系划分及标定
        3.2.1 层位标定
    3.3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方法
        3.3.1 断层解释
        3.3.2 层位对比追踪解释
        3.3.3 成图速度分析与求取
    3.4 断裂特征
        3.4.1 构造发育史
        3.4.2 构造演化及沉积特点
        3.4.3 断裂发育特征
    3.5 构造特征
    3.6 沉积特征
        3.6.1 沉积背景
        3.6.2 物源方向
        3.6.2.1 重矿物组合及其反映的物源方向
        3.6.2.2 砂岩百分含量及所反映的物源方向
        3.6.3 沉积相标志
        3.6.3.1 古生物标志
        3.6.3.2 岩石相类型及其特征
        3.6.3.3 沉积环境标志
        3.6.3.4 电性曲线特征
        3.6.3.5 粒度特征
        3.6.4 沉积微相划分及其分布特征
    3.7 圈闭特征
        3.7.1 马深1 井区沙三段内部圈闭
        3.7.1.1 马深1 井沙三段气层顶面(qd)
        3.7.1.2 马深1 井沙三段气层底面(qb)
        3.7.2 复合圈闭
        3.7.3 东营组东二段断鼻圈闭
第四章 三维地震储层预测
    4.1 波阻抗反演原理
    4.2 反演方法选取与实现措施
        4.2.1 地震资料精细解释
        4.2.2 地震资料加密采样
        4.2.3 测井资料精细校正
        4.2.4 子波提取
        4.2.5 储层标定
        4.2.6 反演剖面色标选定原则
    4.3 测井分析
    4.4 波阻抗储层反演
    4.5 储层预测
        4.5.1 地震精细解释
        4.5.2 储层预测
第五章 储层特征研究
    5.1 储层纵横向分布特征
        5.1.1 东营组储层纵横向分布特征
        5.1.2 沙河街组一+二段储层纵横向分布特征
        5.1.3 沙河街组三段储层纵横向分布特征
    5.2 储层的“四性”特征
        5.2.1 东营组储层的“四性”特征
        5.2.2 沙河街组一+二段储层的“四性”特征
        5.2.3 沙河街组三段储层的“四性”特征
第六章 成藏分析与井位部署
    6.1 成藏分析
        6.1.1 油源条件
        6.1.2 储层条件
        6.1.3 盖层条件
        6.1.4 圈闭条件
        6.1.5 油气运聚及保存
    6.2 井位部署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四、胡庆地区隐蔽油气藏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东濮凹陷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研究[D]. 李龙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2]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发育模式[D]. 胡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3]东濮凹陷油气分布不均一性及其主控因素[D]. 信凤龙.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4]东濮凹陷濮卫地区盐湖相高压薄层油气藏成藏机理研究[D]. 万中华.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5]东濮凹陷沙三段岩性地层油气藏主控因素分析与有利区预测[D]. 唐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6]复杂小断块综合研究技术[J]. 苏爱芹,郑宇霞,魏广仁,朱刚,余成林. 断块油气田, 2011(04)
  • [7]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含盐层系油气成藏机理与模式[D]. 慕小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
  • [8]东濮凹陷南部沙三段沉积体系展布及岩性圈闭区带预测[D]. 梁富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6)
  • [9]东濮凹陷胡庆油田油藏地球化学与成藏规律研究[D]. 张云献.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3)
  • [10]辽河盆地西部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研究 ——以清水洼陷地区为例[D]. 王清山.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标签:;  ;  ;  ;  ;  

虎庆地区隐蔽油气藏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