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心绿地规划探讨

大学中心绿地规划探讨

一、大学中心绿地规划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谭若楠[1](2021)在《西安市雁塔区城市居住街坊集中绿地布局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居住街坊集中绿地普遍存在指标配置不足,服务效率不高,无法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修规详细设计不合理、实际建设出现问题所导致集中绿地布局配置不合理;另一方面是由于控规层面城市居住用地开发强度和集中绿地配建之间产生了矛盾所导致集中绿地规模配置不合理。因此本研究针对城市居住街坊集中绿地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以西安市雁塔区155个居住街坊为研究对象,通过自上而下的数学模型和自下而上的实地调研进行居住街坊集中绿地的绩效分析,提出城市居住街坊集中绿地布局的优化策略。首先,通过对雁塔区155个居住街坊样本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大部分居住街坊的集中绿地存在现状指标不满足规范要求、功能设施不满足居民的使用需求、服务效率低等诸多问题。其次,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构建“集中绿地---容积率”单因子集中绿地规模区间模型,对155个居住街坊集中绿地进行绩效分析,发现大部分居住街坊集中绿地的当前绩效偏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控规中对开发强度的控制不足所导致。再次,选取基于数学模型下的集中绿地当前绩效为100%的居住街坊进行实地调研,对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自下而上地对居住街坊集中绿地进行绩效分析,发现居住街坊集中绿地整体服务绩效偏低,大部分居住街坊的集中绿地无法很好的保障居民平等地享有公共利益的权利,无法满足居民对集中绿地的使用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是修规设计存在问题导致集中绿地功能布局不合理、设施配置不完善、景观风貌不协调。最后,基于以上研究分析,提出西安市雁塔区城市居住街坊集中绿地布局的优化策略。在控规层面,集中绿地应与容积率、住宅建筑日照、建筑密度、住宅平均层数等相匹配,注重容积率与居住街坊集中绿地最小规模的配置关系,制作了对应控制的“居住街坊集中绿地规模——容积率”一览表。在修规层面,注重集中绿地功能布局、设施配置、景观风貌等方面的提升策略。在功能布局方面,丰富空间功能层次,提供迎合多元居民类型的活动空间;在设施配置方面,增补活动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水平,增加文体设施,力求满足多个年龄段人群的需求;在景观风貌方面,调整植物种植搭配,美化视觉效果,提高集中绿地吸引力。本研究对于保障居民的公共利益具有理论意义,对于城市居住街坊集中绿地的规划布局优化具有实践意义。

姜婷婷[2](2021)在《基于空间句法的大庆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居民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公共游憩场所,居民能否方便、快捷的到达公园绿地这一绿色基础设施,是衡量城市环境宜居的重要指标之一。公园绿地具有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公园绿地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中的热岛效应,净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阻隔噪音污染,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与生物质间能量流动,是城市中的绿洲;具有完善基础设施的公园绿地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是增进人与人之间交流与放松身心的良好去处,宜人且充满地域文化气息的公园空间环境也可通过自身优势吸引外来游客,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公园绿地发挥其功能作用的前提是居民能够方便快捷的到达此绿地空间,然而我国现有对公园绿地的评价指标是基于人均占有的公园绿地面积,仅是从宏观量的层面的考量,并不能对居民能否方便、快捷的到达公园绿地以及公园绿地实际的服务效率做出有效的评估,因此,对公园绿地布局与可达性的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大庆市中心城区作为研究范围,对其范围内的公园绿地展开研究,并以空间句法理论和方法为研究基础,结合sDNA、ArcGIS软件在技术上的支撑,整理现有公园绿地、交通网络、人口分布的资料并根据实地调查研究结果,建立公园绿地、人口、道路数据库并基于道路网络绘制空间句法线段模型,从整体与局部空间两个尺度展开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通过获取的城市POI数据对空间句法模型进行校核,选取空间句法模型最优半径用于对局部空间的分析研究,分别对大庆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的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感知可达性进行测度,最后针对公园绿地布局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以对后续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供借鉴意义并丰富了公园绿地评价体系。具体的优化策略:(1)优化城市道路网络体系,适当加强路网密度,增加局部道路网络与整体道路体系的连通性,提高公园绿地的空间可达性;(2)公园绿地规划结合人口密度,基于公园绿地性质与用地规模进行合理化建设,对于人口密度低的区域可建设综合公园与专类公园等规模较大公园绿地,分散人口密度高的区域的人流;对于人口密度高的区域,可建设社区公园或游园等小型公园绿地,做到土地利用的集约化;(3)公园绿地自身品质建设是影响公园绿地心理可达性的重要因素,应塑造公园绿地特色体现地域文化景观,做好公园绿地建设后的维护管理与服务工作,提高其自身吸引力从而提高公园绿地心理可达性。

边雨[3](2021)在《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自1949年发展至今,涌现了大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为了今后更好的前进,对这一段时期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动态的审视总结必不可少。众多反映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理论及实践演进印记的视角中,建筑类期刊是折射和管窥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的一个独特窗口。本文先对1949至今的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然后利用CKNI数据库,以建筑类期刊为主要检索文献来源,收集1949年至2019年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去重等整理,最后一共筛选收集论文3091篇。基于建筑类期刊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情况分析研究,确定本文的期刊统计范围。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依托Noteexpress等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和相关数据整理,主要通过对发表年份、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类型、研究主题与热点等方面对中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对主要时间段的内容进行信息与历史事件结合的整理,使用Citespace软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聚焦点,掌握当前研究现状,总结出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全文以阶段划分及特征描述的方式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7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年的住房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以及1998年至今的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通过对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相关政策、建筑类期刊中各个时期相关论文的记载情况的研究,总结出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演变历程,总结其发展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以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杨永佺[4](2021)在《基于热环境模拟的居住区绿地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持续的城市扩张刺激了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需求,随之产生的城市生态问题备受关注。城市微气候是人类生存环境、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适宜的规划与设计是改善微气候环境的基础。居住区绿地作为与城市居民休闲活动密不可分的空间载体,其生态效益与综合功能对改善居住区夏季微气候与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城市热环境为切入点,结合西安市居住区绿地的基本特征,运用微气候模拟软件ENVI-met对设置的不同居住区绿地情景进行模拟分析,探讨不同居住区绿地组合模式和绿地植物配置类型下的居住区绿地热环境状况以及夏季微气候环境特征。利用室外热环境舒适度评价指标UTCI对各种情景下的居住区绿地热环境进行评价。最后对所做的情景模拟进行相应的案例实证研究并结合一个实际案例,利用软件模拟的方法对现有居住区的绿地环境进行改造设计,通过对案例改造前后的模拟结果分析提出基于热环境改善的居住区绿地和植物搭配的优化设计策略。通过对微气候模拟方法和热环境评价方法的梳理研究,确定利用ENVI-met软件作为热环境模拟的研究工具,并选定通用热气候指数(UTCI)作为室外热环境舒适度的评价指标;然后结合对西安市主要建成区范围内居住区绿地情况的分类研究,总结归纳出居住区绿地的三种基本组合模式;依据这三种模式,结合居住区绿地植物的不同配置情况,共设置九种模拟情景进行模拟研究。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初始模拟条件下,“中心绿地+宅间绿地”的组合模式的夏季微气候环境状况较好,“组团绿地+宅间绿地”模式次之,“宅间绿地”模式效果最差;在植物配置方面,植物种类的复杂程度对绿地微气候的改善效果依次为“草坪、灌木和乔木”、“草坪和灌木”和“只有草坪”,且灌木对居住区绿地热环境舒适度的改善效果不显着。针对所选案例的实证研究表明,高开发强度的居住区绿地增温幅度更大,低绿地率的居住区空气温度较高且相对湿度低,而居住区绿地的空间位置则对绿地热环境影响较小。居住区绿地改造案例的模拟对比结果表明,居住区绿地的植物垂直空间配置对居住区绿地热环境有显着影响,且大乔木产生的作用明显。以此提出在进行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和植物种植搭配时,应该优先选用“中心+宅间”的绿地组合模式,并要充分考虑到植物对绿地热环境的改善作用,合理搭配,此外,还应该充分利用主导风向和其他气候因素,为居住区绿地营造舒适的通风环境。

万国欢[5](2021)在《哈尔滨市道外区生活圈居住区公共绿地布局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精神追求,近些年来,我国的城市发展逐步由物质空间建设走向生活空间的建设,在此环境之下,人民居住环境建设的挑战主要表现在追求实现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与公共服务质量的完善。在此研究背景之下,“生活圈”这一概念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了规划研究领域和相关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生活圈居住区理论的研究,基于2018年12月1日颁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以哈尔滨市道外区为例,从生活圈居住区层面,基于Open Street Map地图矢量数据、百度地图的POI数据等,以GIS为基础,应用网络分析法对哈尔滨市道外区进行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规划。随后对生活圈居住区下的公共绿地空间分布现状进行分析,应用GIS软件和缓冲区分析法研究哈尔滨市道外区下的公共绿地空间分布现状。主要从哈尔滨市道外区的市区和郊区两个角度,研究公共绿地在生活圈居住区下的密度,公共绿地在生活圈居住区下的面积,公共绿地在生活圈居住区下的人均面积,公共绿地在生活圈居住区下的空间分布,其他要素对公共绿地的影响性以及公共绿地在生活圈居住区下的可达性等现状,得到哈尔滨道外生活圈居住区公共绿地现状问题有:道路系统不完善;市区与郊区公共绿地空间分布的不均衡;各级生活圈居住区下公共绿地人均面积不足;公共绿地步行可达性较差等生活圈居住区公共绿地布局的现状问题。最后,对应生活圈居住区公共绿地布局现状特征提出合理性的优化策略如下:构建生活圈居住区的同时考量将居民步行出行可达距离涉及到的周边环境与地域;增加公共绿地建设与布局规划确保公共绿地满足居民的需求;鼓励空间共享;对公共绿地的建设要因地制宜;同时对于生活圈居住区公共绿地的规划,政府和居民都要积极参与,到生活圈居住区公共绿地的规划中来。希望能为哈尔滨市道外区生活圈居住区公共绿地布局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姚蕾[6](2021)在《科学堪舆理论“五项原则”对城市绿地规划布局的影响 ——以合肥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一个新城的总体建设规划中,绿地承担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对一个新的城市在进行绿地规划布局时,如何处理绿地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目前城市绿地布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在不断发展,但如何在保证绿地规划布局满足城市生态需求同时营建独具特色的城市绿地规划布局体系,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本文从科学堪舆理论角度出发,以一个创新视角去探讨其中之关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科学堪舆理论其中五项原则为主要理论依据,并以合肥市为例,通过在山水构架、生态结构、廊道规划布局、生态修复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对于中纬度地区小丘陵城市在进行城市绿地规划时一些建议,总结如下:对于先天便已经具备明显“负阴抱阳”格局优势条件的城市,在城市绿地布局上所要做的首要任务便是保持原有格局不因城市的扩展而被人为破坏,对于处于“龙脉”之上的山脉的保护应优先于规划,同时注重对于“水口”的保护。而对于地势平缓,不具备明显“负阴抱阳”格局的城市来说,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目光则是要重点放在防洪泄洪,即备水害之上,要更加注重市域内水系的梳理,要先保护,后规划;先远虑,再近建。

黄珈钰[7](2021)在《重庆高校校园中心景观更新后使用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高校是育人成才的重要场所,是知识传播的温床,优美的校园景观是高校学子开展校园生活的重要场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提出新的教学方式,对校园环境的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校园景观更新建设成为必然,校园中心景观是校园环境中的代表性景观空间,它包含丰富的景观要素,在为师生提供优美环境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所大学的整体风貌形象,成为校园文化的展示窗口,因此在校园景观更新建设过程中,校园中心景观的更新常受到广大师生和社会人士的广泛关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景观更新是一个“建设-使用-评价-更新-建设”不断循环的过程,使用后评价(POE)对于景观更新具有重要的意义。使用后评价通过采集使用者对于场地的使用数据,总结场地各个要素的现状情况,通过对使用状况数据的分析,使设计者更易发现场地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更加符合使用者需求的更新策略。因此本文利用使用后评价方法,采集师生对于更新后的校园中心景观的使用数据,提出高校校园中心景观进一步更新的策略。本文的研究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出发,结合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知识、景观更新和POE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从国内外相关文献中总结出关于高校景观更新、高校校园中心景观、各类城市公共空间的POE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初步总结了校园中心景观的特点为布局形式多样、景观资源集中等,高校景观更新的常见策略是通过对校园文化的提炼及物质形态的塑造等形式,城市公共空间POE评价的常用评价方法有AHP法、SBE法等,常用的指标因子包括地形地貌、植物景观、道路交通、管理维护等,为本文的现状调研内容和校园中心景观POE评价指标的确定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持。目前重庆市许多高校进行过校园中心景观更新,本研究依据差异性和特色性原则选取5所重庆高校的8处经过更新的校园中心景观,总体概况、植物配置、水体景观、交通流线、景观建筑及小品、服务设施等方面展开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从以上6个方面对重庆高校更新后校园中心景观使用状况进行评价,获得如下研究成果:重庆高校校园中心景观现状的特点有地形变化丰富;布局形式多样;文化气息浓厚,以校园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为主;植物景观各具特色,不同类型的中心景观植物配置形式不同,花园型和水景型中心景观配置形式偏向自然,广场型中心景观多以对植、列植的形式形成对称植物景观;水体景观的形式为自然式湖体或人工水池;交通流线设计通畅,层次清晰;景观建筑及小品种类丰富,景观建筑以亭廊为主,景观小品以文化雕塑为主;服务设施形式多样。同时中心景观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植物后期维护管理不到位,生长杂乱;水体景观水质较差,可见度不高;交通流线中部分游步道路幅宽度过窄,影响使用,铺装材料破损等;景观建筑及小品维护不足,材料破损;服务设施现状参差不齐,服务功能不完善。通过对六个方面的指标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其在功能特性、景观空间、游人使用等方面的特点,得出各指标的权重排序为A总体概况、B植物配置、D交通流线、C水体景观、E景观建筑及小品、F服务设施,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8个调研对象的各项指标分值,得分最高的是重庆师范大学三春湖,最低的是重庆邮电大学三教前景观。并通过游人需求度与满意度的对比分析,得出大部分因素现状平均满意度高于游人需求度,一些功能性或服务性要素与游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通过两者对比为重庆高校校园中心景观更新策略的提出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结合理论基础、现场调研资料和POE评价分析结果,提出校园中心景观更新设计的原则,通过分析重庆高校校园中心景观更新的特点,探索高校景观有机更新的合理方式,从生态性、美学性、功能性、特色性等方向提出普适性的更新策略,从现状场地中的优势提取可借鉴的更新方法,综合两者进行分析,从场地功能优化、校园文化的传承、景观要素的保护与利用、交通流线和服务设施的改善、美学提升等多个角度展开,提出普适性的校园中心景观更新设计策略。

汤晓宇[8](2021)在《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藻溪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化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我国现阶段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对小城镇绿地的重要性意识缺乏,在土地利用规划上同样也缺乏合理性。这些都需要预先进行有效、科学的建设规划,才能有效完善小城镇绿地体系建设。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运用可以有效地进行优先规划。因此本文立足于我国小城镇绿地发展的现实背景,以苍南县藻溪镇为例,对目前绿地系统规划方法进行多层次的地深入研究。试图解决藻溪镇在绿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以期为同类具有山地平原地貌特征的小城镇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提供参考。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指出城镇绿地系统规划未来趋势,其中融合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绿地规划前景广阔。对藻溪镇绿地建设现状以及小城镇现状绿地系统规划局限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城镇绿地分类、绿地布局和绿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2)根据藻溪镇2018年卫星影像等资料,对藻溪镇绿地现状进行景观格局研究,分析藻溪镇景观空间格局特征并提出空间要素优化建议,提出了优化“连接通道”建设,加强构建生态林网络构建的方法。(3)选择藻溪镇面积不小于0.5hm2的公园绿地,利用GIS网络分析方法,探讨不同出行方式下的公园绿地可达性。并结合藻溪镇人口分布特点,综合评价小城镇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公园绿地可达性优化建议。提出通过新建公园绿地等措施来消除公园绿地服务盲区和优化藻溪镇绿地布局方法。(4)根据藻溪镇现状条件,结合景观格局、绿地可达性及绿地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对策,确定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藻溪镇绿地系统规划目标,并针对镇域“中心控制区”、“连接通道”和“节点”提出具体的绿色空间优化方案。

苗延[9](2020)在《首都核心区居住片区公共绿地优化研究 ——以广安门外街道为例》文中指出在新时期城市面临着有限的存量土地、稀缺的可利用空间等约束下,首都核心区更新正接受新的挑战。在居住片区的更新改造过程中,忽视地块的整体特征而局部的“见缝插绿”现象频发,影响公共绿地的连续性和生态环境质量;传统绿地评价指标待完善、绿地指标的体系性不强、更新可行性分析不足,因此合理布局公共绿地需要系统的综合分析。国内外的公共绿地研究均指出人口数据体现了居民对公共绿地使用需求程度、可达性对公共绿地使用频率的影响,以及国外将土地价格、权属因素同样纳入到指标评价的标准中进行多标准评价,可见公共绿地规划应摒弃“见缝插绿”的盲目性,在选址上应综合考虑多因素影响,重视公共绿地的整体性。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基于首都核心区居住片区城市特征的公共绿地优化的综合分析法,这套方法包括三个步骤:根据适应性阶段与可行性阶段,综合分析确定公共绿地的选址和优化策略。首先,总结影响公共绿地规划的影响因子,再根据首都核心区居住片区的实际情况确定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两个主要层面和六个评价因子构建公共绿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技术的叠加分析通过覆盖所有的指标向量数据,精确化公共绿地的服务范围。其次,可行性阶段再结合土地的产权情况,选择优先度最高的区域建设新的公共绿地空间,从而及时补充公共绿地的空缺。最后,针对具体地块提出优化策略,例如广安门外街道属于首都核心区现阶段居住片区城市更新的典型地区,以广安门外街道为实践。用适宜性与可行性的综合分析方法,确定新增战略公共绿地和地区公共绿地共14处,总面积约为16.8公顷。并根据水体、建筑、街道周边不同类型的公共绿地提出具体优化策略和设计方案。希望以此探讨出一个解决此类居住片区更新下公共绿地优化的有效范式,生成城市公共绿地布局的优化标准,形成基于适宜性分析与可行性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使在首都核心区用地紧张的居住片区中,建设公共绿地更科学、高效。这种方法也为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其他城市发展提供借鉴。

蔡春雨[10](2020)在《基于GIS的北京市公园绿地空间格局及演变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中具有最为全面的综合服务功能的绿地类型,是城市绿地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城市公园绿地的发展对于推动城市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北京因其独特的社会地位、历史背景以及人文环境等因素,公园绿地发展演变过程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综上所述,对于北京市公园绿地空间格局的研究,以及如何科学合理的进行布局,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价值。本文以北京市主城区城市公园绿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记录的公园信息进行分析统计及实地调研,建立北京城市公园矢量数据库,基于GIS、Fragstats等软件,研究北京城市公园现阶段的空间格局、发展演变特征及其演变机制。研究大致分为4个阶段,阶段一为理论研究以及文献综述部分,梳理相关理论成果,为后期研究奠定基础;阶段二是对北京市的背景资料进行研究,明确研究范围,梳理总结北京市公园绿地发展规律以及现状建设情况;阶段三量化分析北京城市公园绿地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包括各个时期公园空间格局的变化,以及各个时期的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阶段四是总结梳理以上三个阶段的研究结果,从城市绿地空间格局演变机制出发,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并对北京市公园绿地空间格局发展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期未来能够对北京以及其他大型城市公园绿地的空间格局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

二、大学中心绿地规划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中心绿地规划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市雁塔区城市居住街坊集中绿地布局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集中绿地供与需矛盾初现
        1.1.2 集中绿地政策出台与落实
        1.1.3 集中绿地规划缺乏精细化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居住街坊
        1.2.2 集中绿地
        1.2.3 集中绿地布局绩效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框架
        1.4.3 研究方法
2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居住区集中绿地规划研究综述
        2.1.1 国外居住区集中绿地规划研究综述
        2.1.2 国内居住区集中绿地规划研究综述
    2.2 国内外居住区活动空间适老性更新研究综述
        2.2.1 国外居住区活动空间适老性更新研究综述
        2.2.2 国内居住区活动空间适老性更新研究综述
    2.3 国内外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研究综述
        2.3.1 国外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研究综述
        2.3.2 国内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研究综述
    2.4 本章小结
3 西安市雁塔区基本状况与居住街坊集中绿地配置现状
    3.1 雁塔区基本状况
    3.2 雁塔区相关规划与政策
        3.2.1 相关规划
        3.2.2 相关政策
    3.3 案例居住街坊集中绿地现状分析
        3.3.1 居住街坊概况与研究案例选取
        3.3.2 研究案例集中绿地现状
        3.3.3 案例居住街坊与公共配置状况
    3.4 案例居住街坊集中绿地现存问题
        3.4.1 集中绿地现状不满足规划要求
        3.4.2 集中绿地现状不满足实用需求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数学模型的案例居住街坊集中绿地布局绩效分析
    4.1 集中绿地的配建要求
    4.2 居住街坊集中绿地绩效模型构建
        4.2.1 “集中绿地——容积率”单因子模型构建
        4.2.2 模型简化
    4.3 基于数学模型的集中绿地布局绩效分析
        4.3.1 绩效的衡量与表达方式
        4.3.2 集中绿地布局绩效分析
    4.4 集中绿地绩效与实际指标差异分析
        4.4.1 差异分析
        4.4.2 原因初探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实地调研的案例居住街坊集中绿地布局绩效分析
    5.1 问卷调查与数据处理
        5.1.1 问卷设计与问卷调研
        5.1.2 现场访谈与整体概况
    5.2 集中绿地使用者行为分析
        5.2.1 使用者基本情况
        5.2.2 使用者活动时间规律
        5.2.3 使用者功能偏好分析
    5.3 集中绿地使用者满意度分析
        5.3.1 集中绿地功能布局
        5.3.2 集中绿地设施配置
        5.3.3 集中绿地景观风貌
    5.4 基于实地调研的集中绿地布局绩效分析
        5.4.1 绩效的衡量与表达方式
        5.4.2 集中绿地布局绩效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西安市雁塔区城市居住街坊集中绿地布局优化策略
    6.1 集中绿地与规划要求的匹配
        6.1.1 集中绿地与容积率之间的匹配
        6.1.2 集中绿地与其他开发强度控制指标的匹配
    6.2 集中绿地与实用需求的匹配
        6.2.1 集中绿地功能布局引导
        6.2.2 集中绿地详细设计引导
    6.3 居住街坊集中绿地规划保障策略
        6.3.1 基于控规层面的保障策略
        6.3.2 基于修规层面的保障策略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后续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案例居住街坊区位图
附录2 案例居住街坊现状总平面
附录3 案例居住街坊数据统计
附录4 案例居住街坊人均集中绿地数据统计
附录5 实地调研案例居住街坊日照分析结果
附录6 实地调研调查问卷
附录7 居住街坊集中绿地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2)基于空间句法的大庆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结论
    1.1 课题背景
        1.1.1 “健康中国”建设的需求
        1.1.2 “生态宜居”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需要
        1.1.3 城市用地发展模式的转变
        1.1.4 现有公园绿地评价体系的不足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进展
        1.3.2 空间句法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性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性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基础
    2.1 城市公园绿地相关概念
        2.1.1 城市公园绿地概念
        2.1.2 城市公园绿地的功能
        2.1.3 城市公园绿地的分类
    2.2 可达性的相关概念
        2.2.1 可达性的概念
        2.2.2 公园可达性的影响因素
        2.2.3 可达性的评价方法
    2.3 空间句法理论与方法
        2.3.1 空间句法理论概念
        2.3.2 空间句法理论的模型
        2.3.3 空间句法相关软件的运用
        2.3.4 空间句法相关参数运用
        2.3.5 公园可达性评价的主要句法参数
        2.3.6 空间句法理论对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的适用性
    2.4 空间句法与ArcGIS结合对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的适用性
        2.4.1 ArcGIS基础空间统计分析
        2.4.2 ArcGIS高级空间统计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大庆市中心城区空间句法模型构建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区域环境概况
        3.1.2 大庆市中心城区空间特征
        3.1.3 研究范围
    3.2 中心城区人口分布基本概述
    3.3 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基本概述
    3.4 中心城区空间句法模型绘制与校核
        3.4.1 大庆市中心城区空间句法模型绘制
        3.4.2 大庆市中心城区空间句法模型校核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公园绿地可达性评价
    4.1 大庆市中心城区空间形态研究
    4.2 大庆市中心城区道路可达性分析
        4.2.1 道路全局可达性分析
        4.2.2 道路局部可达性分析
        4.2.3 道路感知可达性分析
    4.3 大庆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
        4.3.1 公园绿地全局可达性分析
        4.3.2 公园绿地局部可达性分析
        4.3.3 公园绿地感知可达性分析
        4.3.4 公园绿地可达性总体评价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可达性评价的公园绿地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5.1 大庆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可达性问题分析
        5.1.1 城市道路网络对公园绿地可达性的影响
        5.1.2 公园绿地空间分布不均衡
        5.1.3 可达性水平与部分公园绿地类型不匹配
        5.1.4 公园自身质量缺乏吸引力
    5.2 大庆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布局优化策略
        5.2.1 完善城市道路网络建设,提高公园绿地可达性
        5.2.2 优化城市公园绿地布局,促进空间公平正义
        5.2.3 提升公园绿地品质增加公园吸引力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3)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住区的演进历程记录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1.1.2 国内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百花齐放,亟待梳理整合
        1.1.3 专业期刊是学科发展轨迹记载和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演变的研究现状
        1.3.2 建筑类期刊的研究现状
        1.3.3 期刊文献统计的研究现状
        1.3.4 小结
    1.4 相关概念释义
        1.4.1 住区及城市住区
        1.4.2 住区规划设计
        1.4.3 建筑类期刊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范围
    1.6 研究框架
2 我国建筑类期刊及其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研究
    2.1 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2.1.1 建筑类期刊的产生
        2.1.2 建筑类期刊的初步发展
        2.1.3 建筑类期刊的繁荣发展
        2.1.4 建筑类期刊的多元化发展
    2.2 建筑类期刊对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记载情况分析研究
        2.2.1 数据来源与筛选
        2.2.2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选取标准
        2.2.3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数量与分布
        2.2.4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的分类与统计
        2.2.5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研究主题的变化
        2.2.6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研究范围
    2.3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分析研究
        2.3.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2.3.2 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2.3.3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时区图谱
        2.3.4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分期
    2.4 本章小结
3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49-1977)
    3.1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3.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3.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3.1.3 研究阶段划分
    3.2 经济恢复与“一五”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57)
        3.2.1 工人住宅区的规划建设
        3.2.2 居住建筑布置方式的讨论
        3.2.3 居住小区规划思想的引入与实践
    3.3 “大跃进”与调整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探索与发展(1958—1965)
        3.3.1 城市人民公社对城市住区发展的影响
        3.3.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3.3.3 “成街成坊”的住区规划方法
        3.3.4 住宅区的改建
    3.4 “文革”及其影响阶段: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停滞与恢复(1966-1977)
        3.4.1 住宅标准的持续降低
        3.4.2 市郊工厂生活区的建设
        3.4.3 高层住宅的出现
    3.5 特征总结
        3.5.1 住区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初步形成
        3.5.2 注重住区物质空间形态
        3.5.3 为生产服务而配套建设
    3.6 本章小结
4 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
    4.1 “遍地开花”式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4.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4.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4.1.3 研究阶段划分
    4.2 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4.2.1 规划建设概况
        4.2.2 规划结构与规模
        4.2.3 规划布局特征
        4.2.4 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居住密度的强调
    4.3 居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4.3.1 综合开发模式
        4.3.2 区位特征
        4.3.3 规划结构与规模
        4.3.4 规划布局特征
        4.3.5 综合区的建设
    4.4 旧城区改造与更新阶段
        4.4.1 发展历程概述
        4.4.2 改造方式
    4.5 “试点工程”推动下的居住小区规划建设阶段
        4.5.1 规划建设概况
        4.5.2 规划布局特征
        4.5.3 规划结构的模式化与突破
        4.5.4 地方传统居住文化的借鉴
        4.5.5 社区的营造与物业管理兴起
    4.6 特征总结
        4.6.1 住区的建设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4.6.2 住区规划布局手法的多样化
        4.6.3 住区组织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4.6.4 从人的需求出发营造居住环境
        4.6.5 居住观念的改变促进了住区功能布局的更新
    4.7 本章小结
5 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98 年至今)
    5.1 多元化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5.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5.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5.1.3 研究阶段划分
    5.2 商品房住区的快速发展阶段
        5.2.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5.2.2 商品房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5.2.3 商品房住区的开发规模特征
        5.2.4 商品房住区的规划布局特征
        5.2.5 商品房住区的特色和风格塑造
        5.2.6 城市住区类型的多样化
    5.3 城市住区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5.3.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5.3.2 商品房住区的品质提升
        5.3.3 保障房住区的规划建设
        5.3.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5.3.5 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5.4 城市住区的转型发展阶段
        5.4.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5.4.2 城市住区在实践发展中的问题总结
        5.4.3 城市住区规划新模式的探索
        5.4.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5.5 特征总结
        5.5.1 从传统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5.5.2 城市住区空间分布的郊区化
        5.5.3 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集约化
        5.5.4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多元化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统计分析
        6.1.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6.1.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
    6.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特征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4)基于热环境模拟的居住区绿地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市化引发的严重环境危机
        1.1.2 日益增强的舒适人居环境需求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绿地热环境相关研究
        1.3.2 微气候模拟相关研究
        1.3.3 居住区绿地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和方案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微气候模拟和热环境评价
    2.1 微气候模拟方法
        2.1.1 微气候模拟方法应用
        2.1.2 微气候模拟软件介绍
        2.1.3 软件基本参数设置
        2.1.4 软件选用依据
    2.2 ENVI-met模拟软件的计算模型
        2.2.1 大气模型
        2.2.2 土壤模型
        2.2.3 植被模型
        2.2.4 地面和建筑物表面模型
        2.2.5 数值计算模型
    2.3 热环境评价方法
        2.3.1 热环境和人体热舒适
        2.3.2 湿球黑球温度(WBGT)
        2.3.3 室外标准有效温度(OUT_SET*)
        2.3.4 生理等效温度(PET)
        2.3.5 通用热气候指数(UTCI)
    2.4 室外热环境评价指标选取
        2.4.1 室外热环境评价指标比较
        2.4.2 室外热环境评价指标确定
    2.5 本章小结
3 居住区绿地分类研究
    3.1 居住区绿地概述
        3.1.1 居住区绿地的概念
        3.1.2 居住区绿地的分类
        3.1.3 居住区绿地的功能
    3.2 居住区绿地微气候
        3.2.1 微气候
        3.2.2 微气候构成要素
        3.2.3 居住区绿地影响因素
        3.2.4 居住区微气候设计
    3.3 居住区绿地分类研究
        3.3.1 研究区基本概况
        3.3.2 居住区绿地调研分析
        3.3.3 居住区绿地组合模式的基本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居住区绿地微气候模拟
    4.1 模拟方案制定
        4.1.1 设置模拟条件
        4.1.2 设置模拟情景
    4.2 “中心+宅间”绿地模式
        4.2.1 空气温度
        4.2.2 相对湿度
        4.2.3 风速
        4.2.4 热舒适度计算与分析
    4.3 “组团+宅间”绿地模式
        4.3.1 空气温度
        4.3.2 相对湿度
        4.3.3 风速
        4.3.4 热舒适度计算与分析
    4.4 “宅间绿地”模式
        4.4.1 空气温度
        4.4.2 相对湿度
        4.4.3 风速
        4.4.4 热舒适度计算与分析
    4.5 居住区绿地夏季微气候环境特征
    4.6 本章小结
5 居住区绿地热环境实证与优化策略
    5.1 居住区绿地热环境实证研究
        5.1.1 实证案例选择依据与标准
        5.1.2 高强度开发型居住区
        5.1.3 低绿地率型居住区
        5.1.4 中心绿地偏一隅型居住区
    5.2 居住区绿地热环境优化改造设计
        5.2.1 案例概况与问题
        5.2.2 案例改造设计与模拟模型
        5.2.3 模拟参数结果分析
        5.2.4 改造结果综合评价
    5.3 居住区绿地热环境改善优化策略
        5.3.1 择优选用居住区绿地的组合模式
        5.3.2 合理配置绿地植物的空间构成
        5.3.3 营造舒适的居住区绿地通风环境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1 图录
附录2 表录
附录3 西安市居住区绿地现状调研汇总
附录4 模拟结果原始数据
致谢

(5)哈尔滨市道外区生活圈居住区公共绿地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对居住区规划的新需求
        1.1.2 居民对居住区绿地的新需求
        1.1.3 哈尔滨对新规划的迫切需求
        1.1.4 哈尔滨市道外居住区的需求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2.3 生活圈与公共绿地布局国外研究进程
        1.2.4 生活圈与公共绿地布局国内研究进程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阐述
        2.1.1 生活圈
        2.1.2 居住区
        2.1.3 生活圈居住区
        2.1.4 公共绿地
        2.1.5 生活圈居住区公共绿地
    2.2 基础理论——生活圈理论研究
    2.3 相关理论研究
        2.3.1 绿地邻里单位理论
        2.3.2 中心地理论
        2.3.3 新城市主义理论
        2.3.4 圈层结构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哈尔滨道外区数据获取与数据库构建
    3.1 哈尔滨市道外区
        3.1.1 研究区域的选取
        3.1.2 哈尔滨总体概况
        3.1.3 哈尔滨总体规划
        3.1.4 哈尔滨行政区划
        3.1.5 道外区
    3.2 GIS数据库构建
        3.2.1 道外区街道行政区划数据集构建
        3.2.2 道外区街道人口GIS数据库构建
        3.2.3 道外区交通道路GIS数据库构建
        3.2.4 道外区点数据GIS数据库构建
        3.2.5 道外区公共绿地GIS数据库构建
        3.2.6 数据预处理
        3.2.7 数据库构建
    3.3 本章小结
4 哈尔滨市道外区生活圈居住区公共绿地布局现状分析
    4.1 哈尔滨市道外区生活圈居住区规划中心选取
        4.1.1 哈尔滨市道外区市区生活圈居住区规划中心选取
        4.1.2 哈尔滨市道外区郊区生活圈居住区规划中心选取
    4.2 哈尔滨市道外区人口密度分析
        4.2.1 道外区人口密度分析图
        4.2.2 道外区人口密度统计图
        4.2.3 道外区人口密度分析
    4.3 哈尔滨市道外区生活圈居住区构建
        4.3.1 构建geodatabase数据库
        4.3.2 应用网络分析工具构建服务区
        4.3.3 生活圈居住区的绘制
    4.4 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下的公共绿地布局现状
        4.4.1 五分钟生活圈下公共绿地密度空间现状
        4.4.2 市区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下公共绿地布局
        4.4.3 郊区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下公共绿地布局
        4.4.4 五分钟生活圈下公共绿地面积现状
        4.4.5 五分钟生活圈下公共绿地个数现状
    4.5 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下的公共绿地布局现状
        4.5.1 十分钟生活圈下公共绿地密度空间现状
        4.5.2 市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下公共绿地布局
        4.5.3 郊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下公共绿地布局
        4.5.4 十分钟生活圈下公共绿地密度空间现状
        4.5.5 十分钟生活圈下公共绿地个数现状
    4.6 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下的公共绿地布局现状
        4.6.1 十五分钟生活圈下公共绿地密度空间现状
        4.6.2 市区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下公共绿地布局
        4.6.3 郊区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下公共绿地空间分布
        4.6.4 十五分钟生活圈下公共绿地面积现状
        4.6.5 十五分钟生活圈下公共绿地个数现状
    4.7 生活圈居住区下其他要素对公共绿地的缓冲区与影响性分析
        4.7.1 生活圈居住区中心点对公共绿地的缓冲区与影响性分析
        4.7.2 生活圈居住区道路对公共绿地的缓冲区与影响性分析
    4.8 生活圈居住区下公共绿地可达性分析
        4.8.1 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下公共绿地可达性分析
        4.8.2 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下公共绿地可达性分析
        4.8.3 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下公共绿地可达性分析
    4.9 本章小结
        4.9.1 步行道路网络系统的不完善
        4.9.2 市区与郊区生活圈居住下公共绿地空间分布的不均衡
        4.9.3 各级生活圈居住区公共绿地人均面积远远不足
        4.9.4 生活圈居住区公共绿地步行可达性较差
5 哈尔滨市道外区生活圈居住区公共绿地布局优化策略
    5.1 哈尔滨市道外区生活圈居住区的划分优化与交通网络完善
        5.1.1 哈尔滨市道外区生活圈居住区的划分优化
        5.1.2 哈尔滨市道外区生活圈居住区的交通网络完善
    5.2 哈尔滨市道外区生活圈居住区市区公共绿地与广场用地布局优化
        5.2.1 加强公共绿地点状、线状、面状完整性公共绿地网络化配置
        5.2.2 公共绿地空间应用改造与共享进行存量空间的获取
        5.2.3 公共绿地与各生活圈文化特色相结合
        5.2.4 确保生活圈居住区下广场用地全覆盖
        5.2.5 在生活圈居住区下广场用地功能性的复合
        5.2.6 鼓励广场用地空间的开放共享
    5.3 哈尔滨市道外区生活圈居住区郊区公共绿地与广场用地布局优化
        5.3.1 生活圈居住区下的公共绿地空间整体的环境的共融
        5.3.2 分层级、多样化的郊区公共绿地空间配置
        5.3.3 鼓励居民对郊区公共绿地空间进行共建
        5.3.4 保障生活圈居住区郊区广场用地空间全覆盖
        5.3.5 鼓励郊区广场用地的开放共享
    5.4 生活圈居住区下公共绿地空间布局的上位规划与居民参与
        5.4.1 生活圈居住区下公共绿地空间分布的上位规划
        5.4.2 生活圈居住区下公共绿地空间分布的居民参与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6)科学堪舆理论“五项原则”对城市绿地规划布局的影响 ——以合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解析
        1.1.1 传统堪舆理论
        1.1.2 科学堪舆理论
        1.1.3 城市绿地
        1.1.4 城市绿地规划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引言
    2.1 选题背景
    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1 研究目的
        2.2.2 现实意义
    2.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2.3.1 研究内容
        2.3.2 研究方法
    2.4 论文框架
    2.5 技术路线
3 对“五项原则”与城市绿地规划布局的认知
    3.1 对“五项原则”的认知
        3.1.1 整体系统原则
        3.1.2 因地制宜原则
        3.1.3 负阴抱阳原则
        3.1.4 顺乘生气原则
        3.1.5 生态修复原则
    3.2 对城市绿地系统的认知
        3.2.1 城市绿地主要功能
        3.2.2 城市绿地重要性
    3.3 “五项原则”与城市绿地规划原则之关联
4 “五项原则”在城市绿地规划布局中的体现
    4.1 整体系统原则与城市绿地总体规划布局
    4.2 因地制宜原则与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建设
    4.3 负阴抱阳原则与城市绿地宜居环境建设
        4.3.1 呈坎古村落
        4.3.2 宏村
    4.4 顺乘生气原则与城市绿地廊道规划设计
        4.4.1 生态绿道与生态网络
        4.4.2 水系廊道与生态网络
        4.4.3 通风廊道与生态网络
    4.5 生态修复原则与城市绿地生态修复设计
5 “五项原则”对合肥城市绿地规划布局的影响
    5.1 合肥城市概况
    5.2 合肥城市绿地规划布局
        5.2.1 合肥市域绿地系统总体规划要求
        5.2.2 合肥市区绿地规划布局现状
    5.3 “五项原则”对合肥市城市绿地规划布局中的影响
        5.3.1 整体系统原则与合肥市域绿地系统布局
        5.3.2 因地制宜原则与合肥市域生态网络体系
        5.3.3 负阴抱阳原则与合肥市区绿地系统格局
        5.3.4 顺乘生气原则与合肥市城市廊道体系建设
        5.3.5 生态修复原则与合肥市域生态绿地建设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1.1 无明显“负阴抱阳”格局的城市绿地系统需——“备水害”
        6.1.2 预留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廊道应——“护水口”
    6.2 论文创新点
    6.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重庆高校校园中心景观更新后使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关于景观更新后使用评价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对象范围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高校中心景观更新及POE理论基础
    2.1 概念解析
    2.2 环境更新设计相关理论
    2.3 高校校园中心景观规划理论
    2.4 高校校园中心景观的类型、特征与功能
    2.5 使用后评价(POE)相关理论
    2.6 本章小结
3 重庆高校校园中心景观更新与设计现状
    3.1 重庆高校校园中心景观建设现状概述
    3.2 重庆高校校园中心景观现状调研及更新分析
    3.3 重庆高校中心景观现状与更新综合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重庆高校中心景观使用后评价体系的构建
    4.1 评价的目标
    4.2 评价模型总体设计
    4.3 调查问卷设计
    4.4 .高校中心景观评价体系权重计算
    4.5 本章小结
5 重庆高校校园中心景观更新后使用评价结果分析
    5.1 需求度调研分析
    5.2 游人基础信息分析
    5.3 现状满意度分析
    5.4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
    5.5 重庆高校校园中心景观评价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重庆高校校园中心景观更新设计原则和策略
    6.1 更新设计原则
    6.2 更新设计策略
    6.3 更新设计案例——以西南大学崇德湖为例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8)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藻溪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困境
        1.1.2 温州市行政区划调整——构建“1650”新格局
        1.1.3 苍南县“大花园”建设的积极推动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绿色基础设施
        2.1.2 小城镇
        2.1.3 小城镇绿地
        2.1.4 小城镇绿地系统
        2.1.5 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
        2.1.6 景观生态学
    2.2 国内外研究动态
        2.2.1 国外研究动态
        2.2.1.1 国外绿色基础设施发展历程
        2.2.1.2 国外城镇发展历程
        2.2.1.3 国外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发展现状
        2.2.2 国内研究动态
        2.2.2.1 国内绿色基础设施发展历程
        2.2.2.2 国内城镇发展历程
        2.2.2.3 国内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发展现状
    2.3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与绿地系统规划
        2.3.1 绿色基础设施的内容及构成
        2.3.2 绿色基础设施的基本特征
        2.3.3 绿色基础设施与绿地系统规划的关系
        2.3.4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绿地系统规划基本步骤
        2.3.5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绿地系统规划的优势
        2.3.6 小结
3 藻溪镇概况分析
    3.1 地理区位
    3.2 自然条件
        3.2.1 地形地貌
        3.2.2 土壤条件
        3.2.3 河流水系
        3.2.4 气候条件
        3.2.5 森林植被
    3.3 社会经济条件
        3.3.1 行政区划与人口
        3.3.2 国民经济现状
        3.3.3 交通现状
    3.4 历史人文
        3.4.1 历史发展沿革
        3.4.2 旅游资源
    3.5 藻溪镇绿地建设现状
        3.5.1 镇域范围绿化现状
        3.5.2 建成区范围绿化现状
        3.5.3 优势因素评价
        3.5.4 劣势因素评价
4 景观格局分析研究
    4.1 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4.1.1 研究数据来源
        4.1.2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与计算
        4.1.2.1 指数选取及生态意义
        4.1.2.2 指数的软件处理
        4.1.3 景观格局斑块分类
    4.2 景观格局分析
        4.2.1 景观斑块数据库的建立
        4.2.1.1 数据预处理
        4.2.1.2 数据库的建立
        4.2.2 斑块构成分析
        4.2.3 空间特征分析
        4.2.4 多样性分析
    4.3 景观格局分析总结评价
    4.4 景观格局优化建议
5 可达性分析研究
    5.1 可达性分析方法
    5.2 可达性分析
        5.2.1 建立数据库
        5.2.1.1 道路数据库
        5.2.1.2 公园绿地数据库
        5.2.1.3 人口数据库
        5.2.2 网络分析模型构建
        5.2.2.1 构建道路网络数据集
        5.2.2.2 构建公园绿地服务区
        5.2.2.3 不同出行方式对可达性分析的影响
        5.2.2.4 等时面数据分析
        5.2.3 人口密度分析
        5.2.3.1 构建人口密度分布图
        5.2.3.2 地形及人口对可达性分析的影响
        5.2.4 识别服务盲区
    5.3 可达性分析总结评价
    5.4 可达性优化建议
6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藻溪镇绿地系统规划
    6.1 规划范围
    6.2 规划分析
        6.2.1 藻溪镇景观格局分析
        6.2.2 藻溪镇可达性分析
        6.2.3 藻溪镇绿地系统规划分析
        6.2.3.1 绿地系统规划局限性分析
        6.2.3.2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绿地系统规划优化内容
    6.3 规划目标与规划原则
        6.3.1 规划目标
        6.3.2 规划原则
    6.4 规划布局结构
    6.5 中心控制区规划
        6.5.1 生态林建设规划
        6.5.2 森林防护规划
        6.5.2.1 有害生物防治
        6.5.2.2 森林防火
        6.5.2.3 森林资源监测
        6.5.3 特色产业规划
        6.5.4 湿地公园规划
    6.6 连接通道规划
        6.6.1 绿色通道规划
        6.6.1.1 镇域绿色通道建设规划
        6.6.1.2 建成区绿色通道建设规划
        6.6.2 生态水网建设
    6.7 节点规划
        6.7.1 森林村庄建设规划
        6.7.2 古树名木保护
        6.7.3 公园建设
    6.8 树种规划
        6.8.1 树种选择原则
        6.8.2 树种选择及分类规划
        6.8.2.1 公园绿地树种选择规划
        6.8.2.2 道路林网树种选择规划
        6.8.2.3 水系林网树种选择规划
        6.8.2.4 农田林网树种选择规划
        6.8.2.5 附属绿地树种选择规划
        6.8.2.6 景观林树种选择规划
        6.8.2.7 湿地树种选择规划
        6.8.2.8 荒地树种选择规划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图表索引
个人简介
致谢

(9)首都核心区居住片区公共绿地优化研究 ——以广安门外街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论文缘起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城市更新相关研究
        1.4.2 居住片区公共绿地相关研究综述
        1.4.3 研究总结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首都核心区居住片区公共绿地现状分析
    2.1 首都核心区居住片区公共绿地的基本特点
        2.1.1 空间特点
        2.1.2 公共绿地基本特点
        2.1.3 首都核心区与居住片区公共绿地的关系
    2.2 首都核心区公共绿地的基础研究
        2.2.1 首都核心区与世界城市核心区的公共绿地概况
        2.2.2 首都核心区公共绿地的数量与分布
        2.2.3 分析小结:首都核心区整体绿地数量有待提高
    2.3 首都核心区居住片区公共绿地发展的问题研究
        2.3.1 公共绿地数量问题
        2.3.2 公共绿地布局问题
        2.3.3 公共绿地可达性问题
    2.4 本章小结:需要综合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2.4.1 绿地评价指标待完善
        2.4.2 绿地指标体系性不强
        2.4.3 绿地规划综合性不高
        2.4.4 更新可行性分析不足
第3章 居住片区公共绿地优化实践方法研究与借鉴
    3.1 城市更新下的公共绿地优化案例
        3.1.1 日本东京—精细化调研和数据可持续性分析
        3.1.2 中国上海宝山区——借地建绿
        3.1.3 中国南京小西湖居住片区—基于产权的更新设计
        3.1.4 案例小结:城市更新中居住片区建绿的考虑因素
    3.2 公共绿地的优化方法分析
        3.2.1 绿地功能综合叠加分析
        3.2.2 多标准分析法
        3.2.3 有效绿化当量(EGE)
        3.2.4 公共绿地优先评价方法
    3.3 首都核心区居住片区对公共绿地优化方法的借鉴参考
        3.3.1 确立标准:公共绿地评价
        3.3.2 单因素:适宜性评价分级
        3.3.3 多因素:叠加分析评价结果
        3.3.4 可行性:产权影响下的绿地优化分析
    3.4 本章小结:公共绿地优化步骤
第4章 首都核心区居住片区公共绿地适宜性及可行性分析
    4.1 首都核心区居住片区公共绿地适宜性评价因素分析
        4.1.1 生态性因素分析
        4.1.2 景观因素分析
        4.1.3 人口密度因素分析
        4.1.4 可达性因素分析
        4.1.5 经济因素分析
        4.1.6 影响因素总结
    4.2 基于GIS的居住片区公共绿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公共绿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2.2 数据来源
        4.2.3 公共绿地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4.2.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3 GIS技术下的多因子适宜性叠加应用
        4.3.1 缓冲区分析
        4.3.2 空间叠加分析
        4.3.3 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应用
    4.4 首都核心区居住片区公共绿地优化可行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广安门外街道公共绿地更新优化实践
    5.1 研究区域概况
        5.1.1 地理位置
        5.1.2 行政区划
        5.1.3 历史沿革
    5.2 公共绿地现状分析
        5.2.1 广外地区的公共绿地规模及分布
        5.2.2 滨水公共绿地现状分析
        5.2.3 居民调查结果分析
        5.2.4 广外地区公共绿地现状问题总结
    5.3 广安门外街道公共绿地适宜性分析
        5.3.1 广安门外街道公共绿地评价指标体系
        5.3.2 基于GIS缓冲区分析的适宜性评价
        5.3.3 多因子叠加分析评价结果
    5.4 广安门外街道公共绿地可行性分析
        5.4.1 现状用地产权类型及分布特点
        5.4.2 基于产权的地块更新可行性分析
    5.5 公共绿地综合评估结果具体应用
        5.5.1 适宜性分析结果应用
        5.5.2 可行性分析结果应用
        5.5.3 确立新增公共绿地布局区域
    5.6 广安门外街道公共绿地优化策略
        5.6.1 整体规划结构优化
        5.6.2 公共绿地优化策略
        5.6.3 典型公共绿地优化示例
    5.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10)基于GIS的北京市公园绿地空间格局及演变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公园绿地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需求
        1.1.2 城市公园绿地发展对城市建设意义重大
        1.1.3 以北京作为样本对城市公园绿地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2 概念释义及相关研究综述
    2.1 概念释义
        2.1.1 公园
        2.1.2 公园绿地
        2.1.3 绿地空间格局
        2.1.4 演变机制
    2.2 国内外城市公园绿地空间格局相关研究综述
        2.2.1 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研究
        2.2.2 城市公园空间格局的研究
    2.3 遥感及GIS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2.4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域概述
    3.1 研究区域自然与社会概况
        3.1.1 自然情况概况
        3.1.2 社会资源概况
    3.2 研究区域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建设历程(建国后)
        3.2.1 发展初期(1949-1957)
        3.2.2 攻坚克难阶段(1958-1976)
        3.2.3 恢复发展期(1976-1999)
        3.2.4 开启城市公园绿地的新篇章(2000年至今)
    3.3 研究范围及研究所用数据来源
        3.3.1 研究范围
        3.3.2 研究数据来源
    3.4 研究区域城市公园绿地发展现状
        3.4.1 北京市主城区现状公园绿地数据统计
        3.4.2 北京市主城区现状公园绿地类型分类研究
        3.4.3 北京市公园绿地现状空间形态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GIS的北京城市公园绿地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研究
    4.1 北京城市公园绿地演变特征研究
        4.1.1 各个时期公园绿地数据统计
        4.1.2 各个时期北京市公园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4.1.3 各个时期公园绿地距离与方位分析
        4.1.4 各个时期公园绿地分类统计研究
    4.2 北京公园绿地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4.2.1 各个时期公园绿地分布模式统计研究
        4.2.2 各个时期公园绿地分布方向统计研究
        4.2.3 各个时期公园绿地分布密度统计研究
    4.3 本章小结
5 北京城市公园绿地演变机制及影响研究
    5.1 自然环境因素对北京市公园绿地演变的影响分析
    5.2 城市格局及城市规划对北京市公园绿地演变的影响分析
        5.2.1 古代城市格局的影响
        5.2.2 建国后城市规划的影响
    5.3 社会经济因素对北京市公园绿地演变的影响分析
        5.3.1 人口因素
        5.3.2 经济因素
        5.3.3 总结
    5.4 重大历史事件对北京市公园绿地演变的影响分析
        5.4.1 重大历史事件的概念
        5.4.2 重大历史事件的特征与分类
        5.4.3 重大历史事件的推动作用
    5.5 绿化方针政策对北京市公园绿地演变的影响分析
        5.5.1 北京城市绿地规划工作建设方针的演变
        5.5.2 城市绿化相关政策法规
    5.6 本章小结
6 北京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发展主要问题及优化意见
    6.1 北京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发展主要问题
        6.1.1 公园数量问题
        6.1.2 公园布局问题
        6.1.3 公园分类问题
    6.2 北京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发展优化策略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大学中心绿地规划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市雁塔区城市居住街坊集中绿地布局绩效研究[D]. 谭若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基于空间句法的大庆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D]. 姜婷婷.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3]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D]. 边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4]基于热环境模拟的居住区绿地优化设计研究[D]. 杨永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哈尔滨市道外区生活圈居住区公共绿地布局优化研究[D]. 万国欢.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6]科学堪舆理论“五项原则”对城市绿地规划布局的影响 ——以合肥市为例[D]. 姚蕾.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7]重庆高校校园中心景观更新后使用评价研究[D]. 黄珈钰. 西南大学, 2021(01)
  • [8]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藻溪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 汤晓宇.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9]首都核心区居住片区公共绿地优化研究 ——以广安门外街道为例[D]. 苗延.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10]基于GIS的北京市公园绿地空间格局及演变机制研究[D]. 蔡春雨.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大学中心绿地规划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