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丁对去势大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芦丁对去势大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一、芦丁对去势大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刘迪[1](2020)在《蕨麻黄酮对镉氧化毒性介导骨质疏松症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氧化应激作为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一个危险因素已受到高度重视。重金属镉(Cadmium,Cd),因其毒性可致细胞内离子稳态失衡、抗氧化系统损伤、线粒体受损,从而导致ROS增加。ROS的增加,可导致氧化应激效应,激活FoxO通路和抑制Wnt通路,导致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下降、骨质流失等骨质疏松症状。氧化应激诱发OP的主要机制有两个方面,一是离子稳态失衡、线粒体膜受损、线粒体依赖性通路激活,引起细胞凋亡;二是抑制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表达,激活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表达,活化破骨细胞,促进骨吸收。因此,应用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可能是防治OP的新靶点。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具有酚羟基结构,可与金属离子生成稳定的螯合物,阻止金属离子催化生成氧自由基,终止脂质过氧化反应;还可作为自由基的受体阻碍自由基连锁反应,从而起到抗氧化作用;有人报道,蕨麻黄酮类化合物(PAF)对食用油脂有较强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和抑制自由基产生,抗自由基能力优于维生素C和柠檬酸。由此,可推测PAF可能抑制Cd染毒引起的ROS过度蓄积,拮抗氧化应激,从而抑制FoxO信号通路因子、激活Wnt通路,发挥抗OP作用。目的:基于上述结果,本研究以ROS增加是OP发病的起因为主题,以氧化应激致OP发病的机制为主导,模拟骨细胞氧化应激和动物氧化应激性OP,建立Cd染毒细胞及OP动物模型。在梯度浓度PAF和NAC干预下,通过抗氧化、抗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骨质及其生物力学等实验研究,探讨PAF抗OP活性及其机制。为进一步认识OP发病机制、Cd骨氧化毒性以及OP防治提供实验依据,也为蕨麻的开发利用提供思路。方法:1.微波辅助乙醇提取法提取青海玉树秋季蕨麻的PAF。2.Cd梯度浓度染毒MC3T3-E1细胞、BALB/c雄性小鼠,建立Cd细胞毒性和OP动物模型,主要以BMD、骨组织形态计量学、骨生物力学的变化作为OP模型成功的评价指标,确定Cd造模剂量。3.体外抗氧化实验和MC3T3-E1细胞培养检测PAF抗氧化能力。4.显微和超微观察、比色法、CCK-8和流式细胞术、生化法、ELISA法、Western Blot、qRT-PCR等方法,观察和检测R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及磷酸化p66shc蛋白表达;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蛋白(Bone Gla Protein,BGP)、OPG、RANKL及人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水平;细胞生存率和凋亡率、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线粒体膜电位(MMP)、凋亡相关蛋白;成骨及成脂分化调控因子以及FoxO3a与Wnt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与蛋白的表达水平。5.检测BMD、骨组织形态计量学、骨生物力学变化;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骨组织结构变化。结果:1.微波辅助乙醇提取法提取青海玉树秋季蕨麻的PAF。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50%、料液比1:25、微波时间20 min、微波温度70℃。提取量:14.63±0.21mg/g。2.在体外,PAF在3.125 mg/L浓度即有抗氧化活性,而细胞内25 mg/L效果明显,并有明显的量-效关系。3.Cd梯度浓度染毒MC3T3-E1细胞,其终浓度达到30μM,ROS含量最高,Cd梯度浓度染毒BALB/c雄性小鼠,浓度达2 mg/kg出现BMD、骨组织形态计量学、骨生物力学的变化。4.PAF干预,可使Cd染毒细胞和骨质疏松动物模型GSH-Px、SOD和CAT升高,ROS、MDA含量及磷酸化p66shc蛋白表达降低;[Ca2+]i浓度明显下降、MMP恢复,Na+-K+-ATPase、Ca2+-Mg2+-ATPase及ATPase活性增加,Bcl-2表达增加、Bax表达降低,Bcl-2/Bax比值升高、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inducing factor,AIF)、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下降,细胞生存率增高、凋亡率下降;血清ALP、BGP、OPG及OPG/RANKL升高;而RANKL和TRACP5b表达降低;提高成骨分化、降低成脂分化相关调控因子表达;降低FoxO3a蛋白及Gadd45α基因的表达,同时提高Wnt信号通路中β-catenin蛋白及靶基因Axin2的表达。5.PAF干预,股骨BMD明显升高,骨小梁厚度、骨小梁体积分数显着增加,骨小梁间距变小;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显着升高;改善骨组织超微结构的损伤。结论:1.初次用微波辅助乙醇提取法提取青海玉树秋季蕨麻PAF,最佳条件下提取量为14.63±0.21 mg/g。2.初次利用Cd氧化毒性建立OP动物模型。Cd致毒剂量,细胞:CdCl2 30μM;小鼠:CdCl2 2 mg/kg,可分别用于建立细胞毒性和OP动物模型。3.PAF无毒性,有效抗氧化剂量,细胞6.2525 mg/L;小鼠1.5 mg/kg。4.Cd的骨毒性源于氧化应激反应、[Ca2+]i稳态失衡、细胞凋亡、激活RANKL/RANK/OPG信号通路,促进骨吸收,导致OP。PAF有较好的抗氧化、稳定离子平衡、保护骨细胞活性、抑制骨吸收,调节骨吸收与骨形成平衡,实现抗OP的作用。5.Cd毒性诱导凋亡的途径是线粒体依赖性凋亡通路。PAF通过保护线粒体膜、稳定ATP酶活性、升高Bcl-2/Bax比值,下调CytC、AIF、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调节线粒体依赖性凋亡通路。6.Cd骨毒性通过抑制负责成骨分化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FoxO3a转录因子及靶基因,诱导产生氧化应激,抑制骨形成,从而促进OP发生。PAF能够通过调控FoxO3a/Wnt信号通路发挥抗OP的作用。

赵雪琴[2](2020)在《宁夏枸杞叶及花的资源化学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分为四个章节,主要归纳如下:第一章文献研究本章通过搜集和整理相关文献,对枸杞叶及枸杞花进行本草考证,并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枸杞叶和枸杞花的资源价值挖掘与产品开发提供参考。第二章宁夏枸杞叶及花资源性化学成分评价与标准建立(一)为明确宁夏枸杞叶及花中资源性化学成分种类及含量,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UPLC-TQ-MS)等现代分析方法,对宁夏枸杞叶及花中的黄酮及酚酸类、糖类、核苷及氨基酸类、生物碱类成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宁夏枸杞叶及花中总酚酸的含量分别为10.64 mg/g与22.72 mg/g,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20.18 mg/g与62.36 mg/g;宁夏枸杞叶和花中分别检测到10种和7种酚酸与黄酮类化合物,花中新绿原酸含量相对较高(1.634 mg/g),叶中绿原酸(2.607 mg/g)和芦丁(4.943 mg/g)含量相对较高,且内蒙古地区的样本中绿原酸的含量均显着高于其他三个产地。宁夏枸杞叶中检测到中性多糖(18.99 mg/g)和酸性多糖(18.69 mg/g),花中也检测到中性多糖(22.22 mg/g)和酸性多糖(8.15 mg/g),并且叶和花中均含有果糖、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花中果糖(41.87 mg/g)和葡萄糖(47.42 mg/g)含量较高,叶中蔗糖(15.93 mg/g)含量较高,对于不同产地宁夏枸杞叶,来自甘肃省的样品中蔗糖含量显着高于其他三个产地。宁夏枸杞叶含有8种核苷类(总量为53.44μg/g)、12种氨基酸类成分(总量为384.7 μg/g),宁夏枸杞花中含有10种核苷类(总量为2.01 mg/g)、19种氨基酸类成分(总量为17.66 mg/g),叶中所测得的核苷类及氨基酸类成分总含量有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的趋势。宁夏枸杞叶中甜菜碱含量(47.83 mg/g)高于花中甜菜碱含量(18.78 mg/g),并且不同产地宁夏枸杞叶和花中甜菜碱含量并无明显差异。(二)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法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探讨果用与叶用宁夏枸杞叶的化学成分差异,鉴定指标性成分。结果表明,芦丁、绿原酸、山柰酚-3-O-槐糖-7-O-鼠李糖苷、山柰酚-3-O-葡萄糖-7-O-鼠李糖苷可用于作为区分果用与叶用宁夏枸杞叶的指标性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建立果用与叶用宁夏枸杞叶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并根据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果用与叶用宁夏枸杞叶的质量标准建立提供依据。结果显示,以果用枸杞叶中芦丁含量按平均值1.0365%下浮40%并取整为限,即芦丁含量不得少于0.6%为下限鉴定为果用宁夏枸杞叶;以叶用枸杞叶中绿原酸含量按平均值0.5832%下浮40%并取整为限,即绿原酸含量不得少于0.3%为叶用宁夏枸杞叶。第三章宁夏枸杞叶的资源价值发现及资源化利用研究(一)分别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法和Fe3+还原能力(FRAP)法评价宁夏枸杞叶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宁夏枸杞叶水提物(WL)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其IC50值为0.017±0.002 mg/mL,枸杞叶醇提物(EL)具有较强的清除ABTS自由基活性,其IC50值为0.351±0.025 mg/mL。在FRAP法中,EL的抗氧化活性最高,为0.020±0.001 mmoL FeSO4.根据上述结果,枸杞叶醇提物的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分别采用过氧化氢致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及脂多糖致PC12细胞炎症损伤模型,经过药物作用,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来评价枸杞叶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对过氧化氢致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EL、枸杞叶多糖提取物(DT)均有明显预保护作用,并呈现一定的浓度相关性,在相同浓度梯度下,该作用大小为EL>DT。山柰酚-3-O-芸香糖苷、隐绿原酸、新绿原酸、绿原酸、芦丁也有明显的预保护作用,其中芦丁的活性最强。对脂多糖致PC12细胞炎症损伤模型,WL、EL提取物在一定浓度下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呈现浓度相关性,而枸杞叶多糖提取物DT的保护作用则较弱,芦丁的保护作用最强。该结果可为枸杞叶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二)采用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建立二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枸杞叶水提物连续给药4周后,收集大鼠血液、尿液、肝脏、肾脏和胰腺组织,分别进行生化指标测定、组织病理学分析。生化指标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血糖血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尿蛋白水平异常。肝、肾、胰腺病理切片也显示模型组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治疗后血糖血脂、ALT、AST和尿蛋白水平趋于正常,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肝、肾、胰腺病理切片也显示各给药组的病理变化得到改善,提示枸杞叶水提物可不同程度地改善二型糖尿病引起的肝、肾损伤。采用UPLC-QTOF/MS技术,对二型糖尿病大鼠的血清、尿液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寻找差异代谢产物和潜在生物标志物,构建代谢通路并对其进行验证。通过代谢组学分析,在血清和尿液样本中共鉴定出22个潜在生物标志物(血清7个,尿液15个),涉及的代谢途径主要包括泛酸和辅酶a的生物合成、戊糖和葡萄糖醛酸盐的相互转化、烟酸和烟酰胺的代谢、花生四烯酸的代谢等,其中烟酸和烟酰胺代谢被认为是宁夏枸杞叶提取物参与的最重要的代谢途径,其影响值为0.2381。进而采用Western blot法对胰岛素受体转导通路以及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二型糖尿病大鼠肝脏中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紊乱,T2DM大鼠发生胰岛素抵抗和炎症反应。经过药物调节的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调,证实宁夏枸杞叶水提物可通过胰岛素受体转导通路以及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改善T2DM大鼠血糖。通过16S rRNA测序技术研究宁夏枸杞叶对二型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模型组与正常组之间有45个显着差异的属,在给药后有6个属向空白组方向回调,包括:PrevotellaceaeNK31group,Marvinbryantia,Blautia,Parasutterella,Ruminococcus1和Coprococcus2.肠道菌群代谢通路预测显示,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异常脂质代谢,以及糖生物合成与代谢通路发生紊乱,糖尿病大鼠肠道内环境失去平衡,提示宁夏枸杞叶提取物可缓解T2DM大鼠肠道菌群失调而改善糖尿病。利用R语言,对9个生化指标、22个代谢产物和47个差异菌属计算皮尔逊相关系数的相关矩阵,结果显示,各生化指标,代谢产物和差异菌属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影响二型糖尿病的发展。第四章宁夏枸杞花抗氧化及神经保护活性初步研究(一)分别采用DPPH、ABTS自由基清除法和FRAP法评价宁夏枸杞花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枸杞花醇提物(EF)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其IC50值为0.163±0.007 mg/mL,EF同时具有较强的清除ABTS自由基活性,其IC50值为0.380±0.018 mg/mL。在FRAP法中,EF的抗氧化活性最高,分别为0.021±0.001mmoL FeS04.根据上述结果,枸杞花醇提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二)分别采用过氧化氢致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及脂多糖致PC12细胞炎症损伤模型,经过药物作用,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来评价宁夏枸杞花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对过氧化氢致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枸杞花水提物(WF)、EF均有明显预保护作用,并呈现一定的浓度相关性,在相同浓度梯度下,该作用大小为EF>WF。对脂多糖致PC12细胞炎症损伤模型,WF、EF提取物在一定浓度下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呈现浓度相关性。该结果可为宁夏枸杞花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黄艳球[3](2019)在《牡蛎肉及其酶解产物对半去势雄性大鼠性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牡蛎是我国的主要海水养殖贝类之一,它富含蛋白质、多糖、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质元素等人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同时还含有牛磺酸、活性肽、生物碱、锌、硒等生理活性成分。牡蛎在典籍中有补肾壮阳效果的记载,现代临床医学试验研究也证实牡蛎有改善男性性功能的作用,但其改善性功能作用的功能因子和作用机理尚不清楚。近年来,男性性功能障碍(ED)已成为全球比较突出的一大男性疾病,而当前ED的药物治疗治愈率只有70%~80%,且副作用明显,迫切需要研究开发一种辅助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的保健食品。本研究以半去势大鼠为实验对象,探讨牡蛎肉、牡蛎酶解产物及其初步分离产物改善半去势大鼠性功能的作用效果,为研究开发一种以牡蛎为主要原料、辅助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的保健功能产品、提高牡蛎加工附加值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动物实验评价牡蛎肉和牡蛎酶解产物对半去势大鼠性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半去势导致大鼠的性功能下降,表现为性腺器官系数下降、性交配效率低、性活力下降、精子活力下降、血清性激素水平降低等。牡蛎肉和牡蛎酶解产物可以提高半去势大鼠精囊腺-前列腺(p<0.01)、睾丸系数(p<0.05)、血清T、LH、FSH水平(p<0.01)和精子数量及活率(p<0.01),这说明了牡蛎肉和酶解产物具有较强的雄激素样作用和生精特性;牡蛎肉和牡蛎酶解产物提高了半去势大鼠的IF(p<0.01)和MF,并缩短了IL、ML和EL(p<0.01),说明牡蛎具有提高大鼠性活力的作用;牡蛎肉和酶解产物提高了半去势大鼠阴茎组织NO含量(p<0.01),实验结果初步可表明,牡蛎肉和酶解产物可以通过增强NO的释放,增加平滑肌松弛而引起勃起。(2)通过超滤手段分离牡蛎酶解产物,分别收集<3 ku、3~5 ku和>5 ku这3种组分后进行基本化学组成分析。结果显示,牡蛎酶解产物及各超滤组分的分子量分布主要集中在<3 ku范围内,含量百分比高达53%~90%,且所含氨基酸构成比较完整。超滤组分中粗蛋白含量均比酶解产物高,说明超滤起到了浓缩蛋白的作用。>5 ku组分中,Mn、Fe、Zn含量较高,其次是<3 ku组分,3~5ku组分含量较低。Se和Cu元素<3 ku组分含量较高,其次是>5 ku组分,3~5 ku组分含量较低。(3)通过动物实验评价牡蛎酶解产物超滤组分对半去势大鼠性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显示,与半去势模型组相比,超滤组分显着缩短了大鼠的勃起潜伏期和IL(p<0.01)、增加了IF(p<0.01)和延长EL,说明超滤组分提高了大鼠的性活力和性效率;与半去势模型组相比,<3 ku睾丸系数和精囊腺-前列腺系数显着增大,3~5 ku精囊腺-前列腺系数显着增大(p<0.05),超滤组分均显着提高了血清T、LH、FSH、E2的含量(p<0.01),初步表明超滤组分具有一定的雄激素样作用;超滤组分均增加了精子数量(p<0.01)及提高了睾丸组织LDH、ACP、ALP酶活(p<0.01),表明超滤组分具有较强的生精能力;超滤组分均提高了阴茎组织NO、NOS含量,但c GMP含量无明显变化;超滤组分显着提高了睾丸组织GSH-Px活性(p<0.01),<3 ku组分显着降低了MDA活性(p<0.01),说明<3 ku超滤组分具有提高组织细胞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起到预防机体受自由基损伤的作用,进而起到保护生殖系统的作用。(4)通过Sephadex G-25凝胶层析色谱分离纯化<3 ku超滤组分,收集纯化得到的5个组分(OP-1、OP-2、OP-3、OP-4和OP-5),并对其进行TM3细胞增殖活性和睾酮分泌活性评价。结果显示,相比于空白组,OP-2组分在不同浓度(100、50、25μg/ml)下对TM3细胞均具有增强增殖活性和睾酮分泌活性的作用。在浓度为50μg/ml时,增殖活性最强,在浓度为100μg/ml时,促进细胞睾酮分泌活性最强。OP-1、OP-3、OP-4和OP-5组分浓度为100μg/ml和50μg/ml时,具有增强细胞增殖活性和促进睾酮分泌的作用。综上所述,牡蛎肉及其牡蛎酶解产物可以提高半去势大鼠精囊腺-前列腺、睾丸系数、血清T、LH、FSH水平和精子数量及活率,具有较强的雄激素样作用和生精特性,提高大鼠的性活力,通过提高了阴茎组织NO、NOS含量,增加平滑肌松弛而引起勃起,且增强TM3细胞增殖活性和睾酮分泌活性,具有改善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功能作用。

王畅[4](2017)在《芦丁干预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对荚膜多糖含量和结构的影响》文中认为2型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uis)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菌,形成生物被膜(biofilm,BF)后,细菌群体耐药性极强,在感染处难以全部清除,致使感染迁延不愈,因此,怎样抑制生物被膜形成以及减少生物被膜感染是兽医临床急需解决的难题,已成为海内外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2型猪链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过程非常复杂,其经过黏附、聚集、成熟、脱落后再次循环的过程,在细菌经过24 h培养后完成黏附过程,在6072h生物被膜成熟。黏附是生物被膜形成的第一步骤,并且是干预生物被膜的形成及减少生物被膜感染的关键环节。荚膜多糖作为2型猪链球菌的毒力因子,不但有抗吞噬、黏附和定植的作用,还可以调控黏附影响猪链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当荚膜多糖的含量下降时,促进了生物被膜的形成,但其结构改变对生物被膜影响尚不清楚。芦丁(rutin)是黄酮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价廉易得。而且本实验室前期发现丁香叶水提物对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具有很好的干预作用。通过灰色关联度和谱效关系分析,确定丁香叶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芦丁,但其对荚膜多糖含量和结构的影响尚不清楚。故本试验从荚膜多糖角度出发,在黏附阶段,研究其含量、结构变化与干预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关系。在芦丁干预下,在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黏附阶段,通过离心法和酶解法提取荚膜粗多糖,采用Sepharcryl S-300凝胶渗透层析柱纯化荚膜粗多糖后,通过苯酚-硫酸法测得对照组与芦丁组荚膜多糖的含量分别为50.54±2.69%和60.46±4.91%,芦丁干预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后荚膜多糖的含量显着升高(P<0.05)。经过薄层色谱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对照组与芦丁组荚膜多糖均含有半乳糖(Gal)、葡萄糖(Glc)、N-乙酰氨基葡萄糖(Glc N)、鼠李糖(Rha)和唾液酸(Neu5Ac)。对照组单糖的摩尔数比为:Rha:Gal:Glc:Glc N=1:2.12:1.09:0.71,芦丁组单糖的摩尔数比为:Rha:Gal:Glc:GlcN=1:2.26:0.95:0.73,芦丁干预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后荚膜多糖的单糖摩尔比值差异不显着(P>0.05)。通过核磁共振光谱(NMR)对对照组和芦丁组荚膜多糖与其对应脱唾液酸后的产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与芦丁组荚膜多糖的1H-NMR图谱相同,其脱唾液酸荚膜多糖产物的1H-NMR图谱也相同,说明芦丁干预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后与对照组相比荚膜多糖结构未发生改变。综上所述,芦丁在黏附阶段干预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后,导致荚膜多糖含量升高,降低了生物被膜的形成,故其是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黏附抑制剂。

董重阳[5](2019)在《蒙药蓝刺头调控FoxO/Wnt/β-catenin通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证实蒙药蓝刺头抗氧化应激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阐明其调控FoxO/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成骨细胞分化与骨形成的机理;明确蒙药蓝刺头抗氧化应激相关调控机制及效应靶点。为蒙医药基于“补暖补精-清镇赫依-固骨质壮骨”的经典理论、通过抗氧化应激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提供实验依据,丰富蒙医药基础理论现代化的内涵。方法:分组:6月龄SD系SPF级健康雌性未孕大鼠84只(体重250±20g),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组(OVX)、蒙药蓝刺头高剂量组(Echinops-H)、中剂量组(Echinops-M)、低剂量组(Echinops-L),中药对照组淫羊藿组(HEP)、西药对照组辅酶Q10组(Co-Q10)。造模: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法(去势)制备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1],阴道上皮角化实验、骨密度检测、子宫病理学检查验证造模成功。给药:术后90d,除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外,其余各组按照方案给予相应药物干预。标本采集:末次灌胃后,腹主动脉穿刺采血离心血清;处死剔除双侧完整股骨、胫骨,右侧股骨、胫骨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左侧股骨、胫骨-196℃液氮贮存罐保存。指标检测:ELISA法测定血清标骨钙素、护骨素等骨代谢相关指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等氧化应激指标。采用RT-PCR测定调节目标基因表达的核内受体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成骨细胞分化转录因子蛋白、破骨细胞抑制因子护骨素的基因表达。左侧股骨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骨组织中p-p66(S36)、p66、β-catenin、Wnt2、FoxO3a蛋白表达。右侧股骨采用骨密度仪测定离体骨骨密度,Micro-CT进行骨微结构的形态计量学测定。结果:1.大鼠骨密度、骨形态学计量测定结果:与Sham组比较,OVX组大鼠股骨近端BMD和股骨总BMD均明显降低(P<0.05);骨微结构的形态计量学表达上,OVX组骨微结构骨小梁立体网状结构异常,骨体积分数(BV/TV)、结构模型指数(SMI)、骨小梁体积(TBV,trabecular volume)、骨小梁宽度(Tb.W,trabecular width)、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厚度(Tb.th)均明显降低(P<0.05),骨小梁间距(Tb.Sp)增大(P<0.05)。与OVX组比较,蒙药蓝刺头高、中、低剂量组、中药对照组淫羊藿组、西药对照组辅酶Q10组、假手术组的BMD及骨微结构、骨形态计量学明显改善。2.大鼠骨组织学计量测定结果(HE染色):骨组织学检测结果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可见脂肪细胞密度与脂肪细胞直径显着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蒙药蓝刺头高、低剂量组脂肪细胞密度与脂肪细胞直径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蒙药蓝刺头中剂量组、淫羊蕾组脂肪细胞密度与脂肪细胞直径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其对抗骨质破坏效果显着。3.血清骨代谢指标变化:与假手术组(Sham)相比较,模型组(OVX)大鼠血清护骨素(OPG)含量明显降低,且骨钙素(BGP)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OVX组比较,蒙药蓝刺头高(Echinops-H)、中(Echinops-M)、低剂量组(Echinops-H)、中药对照组淫羊藿组(HEP)、西药对照组辅酶Q10组(Co-Q10)、Sham组的血清护骨素(OPG)含量明显降低,且骨钙素(BGP)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4.血清中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变化:与Sham组比较,OVX组大鼠血清抗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OVX组比较,蒙药蓝刺头各剂量组、中药西药对照组、假手术组抗氧化应激指标均明显增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5.Western blot法检测骨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与Sham组相比较,OVX大鼠β-catenin、Wnt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FoxO3a表达明显升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OVX组比较,Echinops-H、Echinops-M、Echinops-L、HEP、Co-Q10 组、Sham 组β-catenin、Wnt2 蛋白的含量均明显增高(P<0.05),FoxO3a蛋白的含量明显减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6.RT-PCR测定调节目标基因表达的相关因子表达:与Sham组相比较,OVX组大鼠Runx2、OPG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OVX 组 PPAR-γ明显升高(P<0.05)。与 OVX 组比较,Echinops-H、Echinops-M、Echinops-L、HEP、Co-Q10 组、Sham 组βRunx2、OPG 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PAR-γ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结果显示:蒙药蓝刺头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具有显着的抗骨质疏松症作用;蒙药蓝刺头能够显着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的氧化应激状态;蒙药蓝刺头可以交叉调控FoxO/Wnt/β-catenin通路,抑制氧化应激中FoxO的转录,上调Wnt的表达,促进模型大鼠骨组织成骨分化、骨形成;蒙药蓝刺头可以降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骨代谢高转换相关指标,抑制骨吸收。本研究表明:蒙医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补暖补精-固骨质壮骨”的生物效应可能通过促进骨组织成骨分化、骨形成的机制实现;蒙医药“清镇赫依-固骨质壮骨”的生物效应可能通过抗氧化应激机制实现。本研究丰富了蒙医“补暖补精-清镇赫依-固骨质壮骨”理论的科学内涵,从现代生物学角度揭示了此理论与治法的效应途径。

尹聪[6](2015)在《中西药品分析与评价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中西药品的种类复杂、品种繁多。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深入发展,中西药并用防治疾病的情况日趋普遍,从而中西药复方制剂的质量标准、规范研究成为热点。珍菊降压片是中西药复方降压制剂,收载于1998年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由野菊花、盐酸可乐定、氢氯噻嗪、芦丁、珍珠层粉等成分组成,其部颁标准仅有珍珠层粉和芦丁的定性鉴别,没有任何含量测定项,不能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本文以中西复方制剂珍菊降压片为研究对象,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珍菊降压片中盐酸可乐定、氢氯噻嗪和芦丁的含量,进一步为中西药复方制剂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该研究采用Agilent色谱柱ZORBAX Eclipse XDB C18(250mm×4.6mm 5μm),以流动相A为0.06mol·L-1磷酸二氢钾(磷酸调节pH值至3.0)-乙腈(94:6),流动相B为0.06mol·L-1磷酸二氢钾(磷酸调节pH值至3.0)-乙腈(50:50),梯度洗脱013min(100:0),1328min(100→60:0→4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0nm,柱温35℃。研究结果表明:盐酸可乐定、氢氯噻嗪、芦丁浓度分别在3.12031.170μg·mL-1、5.05050.540μg·mL-1、20.02200.19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7;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6.9%(RSD=1.1%)、97.3%(RSD=1.4%)、97.3%(RSD=1.7%)。可以看出,本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较好,可以用于珍菊降压片中盐酸可乐定、氢氯噻嗪和芦丁含量的同时测定。用该方法分析了10批样品中每片含有盐酸可乐定、氢氯噻嗪、芦丁的含量,得到的平均测定结果分别为28.8μg、5.1 mg、19.2mg。本论文所建立的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珍菊降压片中盐酸可乐定、氢氯噻嗪和芦丁的含量,为珍菊降压片全面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其中西复方制剂的质量分析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余新武,王清兰,唐艳强,肖海红,李思明,刘三凤[7](2014)在《芦笋的保健功能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芦笋含有多种功能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衰老、降血脂、增强免疫调节等多种特殊的生物学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论文就芦笋各种成分的功能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进展和前景做一概述。

王斯慧,黄琬凌,陈庆松,曾里,曾凡骏[8](2012)在《芦丁、槲皮素对α-淀粉酶抑制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α-淀粉酶为评价指标,探讨了芦丁和槲皮素的辅助降血糖功能。研究结果芦丁和槲皮素对α-淀粉酶抑制均呈阳性,表明芦丁和槲皮素都具有辅助降血糖的功能。芦丁溶液、槲皮素溶液和阿卡波糖对α-淀粉酶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0.258mg/mL、0.233mg/mL、0.095mg/mL。芦丁、槲皮素、阿卡波糖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大小顺序为:阿卡波糖>槲皮素>芦丁。

卢艳风[9](2012)在《芦丁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制备质量稳定的芦丁脂质体,并对脂质体的药物含量、包封率、粒径和稳定性进行评价。比较芦丁脂质体与芦丁水溶液对H2O2损伤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保护作用,初步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以包封率为主要指标,分别考察各单因素,并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化芦丁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同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芦丁含量和包封率测定;建立H2O2诱导HUVEC损伤模型,噻唑蓝比色(MTT)法检测H2O2诱导损伤HUVEC活力,试剂盒检测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量。结果:确定了薄膜分散法制备芦丁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以无水乙醇为有机相,pH=6.8的PBS为水相,且有机相﹕水相=1﹕1.5;药脂比=1﹕40;卵磷脂﹕胆固醇=5﹕1。制备的芦丁脂质体呈淡黄色,粒子均匀圆整,平均粒径为147.2nm,zeta电位为-20±5mv,平均载药量56.95μg·mL-1,平均包封率为66.5%;稳定性检查表明芦丁脂质体在4℃条件下放置6个月稳定性良好。建立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将芦丁与辅料分离良好,芦丁浓度在4~8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99.4%。芦丁脂质体与同浓度的芦丁水溶液的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比较,芦丁脂质体对H2O2损伤HUVEC细胞保护作用明显增强;检测其细胞培养液中的NOS量明显增加,而MDA和LDH量明显减少。结论:优化工艺的薄膜分散法适于制备性质稳定的芦丁脂质体;建立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芦丁脂质体药物含量及包封率的测定;制备的芦丁脂质体比同浓度的芦丁水溶液的抗氧化损伤能力明显增强。

姚娟[10](2012)在《芦丁的抗缺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建立PC12细胞缺氧模型,观察缺氧环境对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筛选芦丁作用于缺氧PC12细胞的最佳浓度,研究芦丁对缺氧PC12细胞的保护机制。2.建立H9c2细胞缺氧模型,观察缺氧环境对H9c2细胞的损伤作用,筛选芦丁作用于缺氧H9c2细胞的最佳浓度,研究芦丁抗H9c2细胞缺氧损伤的初步机制。3.观察芦丁对缺氧H9c2细胞NOS-NO-sGC-cGMP的影响,探讨芦丁激活NO信号途径保护H9c2细胞缺氧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1.缺氧培养PC12细胞,筛选芦丁作用于缺氧PC12细胞的最佳浓度,并观察缺氧前后细胞形态,测定细胞活力、LDH含量、细胞周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IF-la及Caspase-3mRNA的表达水平,提取总蛋白,Western-blot法检测HIF-la蛋白的表达。2.缺氧培养H9c2细胞,筛选芦丁作用于缺氧H9c2细胞的最佳浓度,并观察缺氧前后细胞形态,测定细胞活力、LDH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IF-la、 VEGF、HO-1、Caspase-3mRNA的表达水平。3.用L-NAME、Carboxy-PTIO和ODQ分别阻断eNOS、NO和sGC,观察芦丁对缺氧环境下未阻断和阻断后eNOS、NO、sGC和cGMP的变化,并检测各组LDH、CK、ATP的含量变化,使用实时定量PCR检测HIF-la、VEGF、 HO-1、Caspase-3、Bcl-2、Mb及Tn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缺氧环境对PC12细胞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缺氧培养48h时能够明显抑制PC12细胞的活性。芦丁作用于缺氧PC12细胞的终浓度为1×10-5mol·L-1时能够极显着提高其活力。芦丁作用于缺氧PC12细胞的终浓度为1×10-5mol·L-1时能够明显降低培养基中LDH的含量,具有保护缺氧细胞膜功能完整性的作用。缺氧48h后,PC12细胞G1期比例与正常组相比明显降低,S期细胞比例升高。与缺氧模型组比较,终浓度为1×10-5mol·L-1的芦丁作用于缺氧PC12细胞48h后G1期细胞比例升高、S期细胞比例下降。芦丁能够诱导缺氧PC12细胞HIF-lamRNA表达增高,芦丁组在缺氧12h、24h和48h后与缺氧模型组相比能够极显着提高HIF-lamRNA的表达水平;缺氧12h、24h和48h时芦丁组与缺氧模型组相比能够极显着降低Caspase-3mRNA的表达水平;缺氧处理48h后,HIF-la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芦丁组与缺氧模型组相比,芦丁组HIF-la蛋白的表达高于缺氧模型组。2.缺氧环境对H9c2细胞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缺氧48h时H9c2细胞的活性受到明显的抑制。芦丁作用于缺氧H9c2细胞的终浓度为1×10-5mol·L-1时能够极显着提高细胞的活力。芦丁作用于缺氧H9c2细胞的终浓度为1×10-5mol·L-1时与缺氧模型组相比培养基中LDH的含量明显降低。芦丁能够诱导缺氧H9c2细胞HIF-la和VEGF mRNA表达增高,提高缺氧环境下H9c2细胞HO-1mRNA的表达,降低Caspase-3mRNA的表达。3.缺氧可以诱导H9c2细胞中eNOS的活性明显上升,在缺氧12h、24h和36h时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缺氧12h时差异最为明显,缺氧12h时H9c2细胞中NO的含量极显着升高。芦丁作用于H9c2细胞的终浓度为1×10-5mol·L-1时,能够提高L-NAME阻断后缺氧H9c2细胞中eNOS的活性及eNOS蛋白的表达量,亦能升高NO的含量。芦丁能够升高经Carboxy-PTIO阻断后缺氧H9c2细胞sGC基因的表达水平,能够升高ODQ阻断后缺氧H9c2细胞cGMP的生成量。芦丁能够降低缺氧H9c2细胞培养上清中LDH和CK的含量,降低H9c2细胞中ATP的含量。芦丁能够提高HIF-la、VEGF和HO-1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Caspase-3mRNA的表达水平,对Bcl-2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能够升高缺氧H9c2细胞中Mb和Tnn 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1.芦丁具有显着抗PC12细胞缺氧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细胞活性、保护细胞膜功能完整性、影响细胞周期、在缺氧后期提高HIF-la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抗凋亡来实现的。2.芦丁对缺氧H9c2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抗缺氧机制可能与提高细胞活性、保护细胞膜功能完整性、在缺氧后期提高HIF-la、VEGF和HO-1mRNA的表达及抑制凋亡有关。3.芦丁对缺氧H9c2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eNOS-NO-sGC-cGMP信号通路引起的。

二、芦丁对去势大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芦丁对去势大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蕨麻黄酮对镉氧化毒性介导骨质疏松症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OP发病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
    2.氧化应激介导OP的机制
    3.Cd毒性与氧化应激
    4.中医学对OP病因病机的认识与防治
    5.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
    6.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
    7.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8.技术路线
实验一 微波辅助乙醇提取PAF工艺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与实验材料
        1.2 实验设备仪器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芦丁标准曲线
        2.2 定性结果分析
        2.3 实验方法评估
        2.4 LC-MS检测PAF结果
        2.5 PAF提取单因素结果分析
        2.6 正交试验结果
    3 小结
实验二 Cd的氧化毒性与OP动物模型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动物实验
        1.4 统计分析
    2.实验结果
        2.1 Cd染毒对MC3T3-E1细胞的影响
        2.2 Cd染毒致小鼠OP模型的建立
    3.小结
实验三 PAF体外抗氧化活性及细胞内药效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体外抗氧化实验方法
        1.3 PAF细胞内药效实验方法
        1.4 统计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PAF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
        2.2 PAF细胞内药效实验结果
    3 小结
实验四 PAF干预对Cd诱导MC3T3-E1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PAF干预对Cd染毒MC3T3-E1细胞活性的影响
        2.2 PAF干预Cd诱导MC3T3-E1细胞凋亡的影响
        2.3 PAF干预对Cd染毒MC3T3-E1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2.4 PAF干预对Cd染毒MC3T3-E1细胞[Ca~(2+)]i的影响
        2.5 PAF干预对Cd染毒MC3T3-E1细胞MMP的影响
        2.6 PAF干预对Cd染毒MC3T3-E1细胞FoxO/Wnt信号通路影响
    3 小结
实验五 PAF对Cd染毒小鼠骨质疏松的保护效应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一般观察
        2.2 PAF干预对Cd染毒小鼠骨密度和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2.3 PAF干预对Cd染毒小鼠骨生物力学的影响
        2.4 PAF干预对Cd染毒小鼠血清骨转换指标的影响
        2.5 PAF干预对Cd诱导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3 小结
讨论
    1.关于PAF提取方法与最佳提取条件
    2.关于PAF抗氧化药效及其作用机制
    3.关于Cd的氧化毒性与OP动物模型的建立
    4 关于Cd的氧化毒性及其致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5.PAF干预Cd致骨质疏松的途径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宁夏枸杞叶及花的资源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枸杞叶及花的本草学研究
        一、枸杞叶的本草学研究
        二、枸杞花的本草学研究
    第二节 枸杞叶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一、枸杞叶及花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二、枸杞叶及花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宁夏枸杞叶及花资源性化学成分评价与标准建立
    第一节 不同产地宁夏枸杞叶及花资源性化学成分评价
        一、黄酮类和酚酸类化学成分分析评价
        二、糖类化学成分分析评价
        三、核苷类及氨基酸类化学成分分析评价
        四、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分析评价
    第二节 宁夏枸杞叶质量标准研究
        一、基于植物代谢组学技术的果用与叶用宁夏枸杞叶的比较研究
        二、宁夏枸杞叶指纹图谱的建立与分析
        三、含量测定方法建立及标准制订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宁夏枸杞叶的资源价值发现及资源化利用研究
    第一节 宁夏枸杞叶抗氧化及神经保护活性研究
        一、宁夏枸杞叶体外抗氧化作用评价研究
        二、宁夏枸杞叶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瘤细胞(PC12)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第二节 宁夏枸杞叶对二型糖尿病大鼠降血糖作用评价及分子机制研究
        一、宁夏枸杞叶对二型糖尿病大鼠降血糖作用评价
        二、基于代谢组学的宁夏枸杞叶对二型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机制研究
        三、基于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宁夏枸杞叶对二型糖尿病大鼠的调节作用研究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宁夏枸杞花抗氧化及神经保护活性初步研究
    第一节 宁夏枸杞花体外抗氧化作用评价研究
    第二节 宁夏枸杞花的神经保护活性研究
    参考文献
结语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牡蛎肉及其酶解产物对半去势雄性大鼠性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说明
1 绪论
    1.1 香港牡蛎简介
    1.2 牡蛎的营养价值和改善性功能的作用
        1.2.1 牡蛎的营养成分及药用价值
        1.2.2 改善性功能的牡蛎加工产品开发现状
    1.3 天然活性物质改善性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
        1.3.1 男性性功能障碍
        1.3.2 勃起功能障碍治疗方式
        1.3.3 天然活性物质改善勃起功能障碍的评价方法
        1.3.4 阴茎勃起通路研究
    1.4 本论文立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1.4.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4.2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牡蛎肉及其酶解产物改善半去势雄性大鼠性功能的功效评价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原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牡蛎肉及其酶解产物试验样品的制备
        2.3.2 实验动物
        2.3.3 半去势模型构造
        2.3.4 动物分组
        2.3.5 交配实验
        2.3.6 附性腺器官脏器系数
        2.3.7 精子数量与活率
        2.3.8 性激素水平测定
        2.3.9 阴茎组织NO、NOS含量测定
        2.3.10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分析
        2.4.1 牡蛎对大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2.4.2 牡蛎对大鼠性行为的影响
        2.4.3 牡蛎对大鼠精子数量和活率的影响
        2.4.4 牡蛎对大鼠血清激素的影响
        2.4.5 牡蛎对阴茎组织NO、NOS含量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牡蛎酶解产物的初步分离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原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牡蛎酶解产物的制备
        3.3.2 超滤分级
        3.3.3 牡蛎酶解产物及其超滤组分分子量分布
        3.3.4 超滤组分基本化学组成测定
        3.3.5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牡蛎酶解产物及其超滤组分分子量分布
        3.4.2 牡蛎肉及其酶解产物以及超滤组分的基本化学组成
        3.4.3 微量元素含量
        3.4.4 氨基酸组成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牡蛎酶解产物初步分离组分对半去势雄性大鼠性功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原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牡蛎超滤产物制备
        4.3.2 实验动物
        4.3.3 半去势模型构造
        4.3.4 动物分组及给药
        4.3.5 阴茎勃起实验
        4.3.6 交配实验
        4.3.7 附性腺器官脏器系数
        4.3.8 精子数量
        4.3.9 性激素水平测定
        4.3.10 阴茎组织NO、NOS、c GMP含量测定
        4.3.11 睾丸组织酶LDH、ACP、ALP含量测定
        4.3.12 睾丸组织丙二醛含量测定
        4.3.13 睾丸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含量测定
        4.3.14 睾丸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测定
        4.3.15 数据处理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阴茎勃起实验
        4.4.2 对大鼠性腺脏器系数的影响
        4.4.3 对大鼠性行为的影响
        4.4.4 对大鼠精子数量的影响
        4.4.5 对大鼠血清激素的影响
        4.4.6 对大鼠阴茎组织NO、NOS、c GMP含量的影响
        4.4.7 对大鼠睾丸组织酶LDH、ACP、ALP含量的影响
        4.4.8 对大鼠睾丸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5.2.1 原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Sephadex G-25 凝胶层析分离纯化
        5.4.2 Sephadex G-25 分离组分对TM3 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5.4.3 Sephadex G-25 分离组分对TM3 细胞睾酮分泌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4)芦丁干预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对荚膜多糖含量和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细菌生物被膜概况
        1.1.1 细菌生物被膜定义和组成
        1.1.2 细菌生物被膜的结构
        1.1.3 细菌生物被膜形成机制
        1.1.4 细菌生物被膜检测方法
        1.1.5 细菌生物被膜耐药机制
    1.2 猪链球菌生物被膜
        1.2.1 猪链球菌生物被膜的研究进展
    1.3 细菌荚膜多糖研究进展
        1.3.1 细菌荚膜多糖概述
        1.3.2 细菌荚膜多糖功能与应用
        1.3.3 猪链球菌荚膜多糖研究进展
        1.3.4 荚膜多糖与生物被膜之间的关系
    1.4 芦丁研究进展
        1.4.1 芦丁的理化性质
        1.4.2 芦丁的药理作用研究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菌株
        2.1.2 药物
        2.1.3 试验试剂
        2.1.4 主要仪器
    2.2 方法
        2.2.1 猪链球菌ATCC700794生物被膜形成周期的测定
        2.2.2 猪链球菌荚膜多糖的提取
        2.2.3 芦丁对猪链球菌荚膜多糖含量和组成分析
        2.2.4 芦丁对荚膜多糖结构的分析
        2.2.5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猪链球菌ATCC700794生物被膜形成周期结果
    3.2 芦丁对荚膜多糖含量的影响
        3.2.1 荚膜粗多糖凝胶渗透柱层析结果
        3.2.2 荚膜多糖纯度测定
        3.2.3 荚膜多糖的含量测量
    3.3 芦丁对荚膜多糖单糖组成的影响
        3.3.1 荚膜粗多糖的薄层色谱结果分析
        3.3.2 荚膜多糖的柱前衍生液相色谱法结果分析
        3.3.3 荚膜多糖中唾液酸测定结果
    3.4 芦丁对荚膜多糖结构的影响
4 讨论
    4.1 黏附期的确定
    4.2 芦丁对猪链球菌荚膜多糖含量的影响
    4.3 芦丁对猪链球菌荚膜多糖组成的影响
    4.4 芦丁对猪链球菌荚膜多糖结构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蒙药蓝刺头调控FoxO/Wnt/β-catenin通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第二节 中蒙医药抗氧化应激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概述
        1. 氧化应激与雌激素缺乏
        2. PMOP与Fox O/Wnt-β-catenin通路
        3. 中医药与PMOP
        4. 蒙医药与PMOP
        5. 蒙药蓝刺头与PMOP
    第三节 课题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蒙药蓝刺头对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骨微结构的影响
        1. 实验材料及设备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实验设备
        1.4 主要实验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的建立
        2.3 造模是否成功的判定
        2.4 给药方法
        2.5 标本采集
        2.6 指标检测
        3. 实验结果
        3.1 实验过程中大鼠生命概况
        3.2 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大鼠去卵巢术前术后体质量变化
        3.3 骨密度(BMD)测定结果
        3.4 骨形态学计量(Micro-CT)骨微结构测定结果
        3.5 各组大鼠骨组织形态学观察(HE染色)
        3.6 各组大鼠骨组织学定量检测结果
        3.7 血清骨代谢指标测定结果
        4. 讨论
        4.1 实验相关检测指标分析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节 蒙药蓝刺头调控Fox O/Wnt/β-catenin通路抗氧化应激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实验设备
        1.1 造模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实验设备与器材
        1.4 主要实验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建立
        2.3 造模是否成功
        2.4 给药方法
        2.5 标本采集
        2.6 指标检测
        2.7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阴道上皮角化实验结果
        3.2 造模术后4周BMD检测结果
        3.3 造模术后8周子宫病理形态学检测结果
        3.4 血清中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测定结果
        3.5 Western blot检测骨组织抗氧化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
        3.6 RT-PCR测定调节目标基因表达的相关因子表达
        4. 讨论
        4.1 蒙医学对骨骼的认识
        4.2 蒙医学对骨质疏松的认识
        4.3 传统蒙医学“骨枯症”与现代医学“骨质疏松”理论契合点分析
        4.4 蒙医药传统疗法防治“骨枯症”的理论探讨
        4.5 蒙药蓝刺头的选药依据
        4.6 去卵巢骨质疏松模鼠模型选择依据
        4.7 实验中药对照和阳性对照药选择依据
        4.8 实验相关检测指标分析
        5. 结论
        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节 全文总结及研究结论
        1. 全文总结
        2. 本研究结果表明
        3. 结论
        4. 研究不足之处
        5. 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抗氧化应激调控Fox O/Wnt/β-catenin通路防治骨质疏松研究进展
        1. 氧化应激反应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
        1.1 氧化应激概述
        1.2 氧化应激与骨质疏松发病的相关性
        1.3 抗氧化剂对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
        2. FoxO/Wnt/β-catenin通路与骨质疏松
        2.1 叉头框蛋白Fox O与骨质疏松
        2.2 Wnt/β-catenin通路与骨质疏松
        3.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节 探讨蒙医药学对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影响的研究进展
        1. 骨质疏松症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概述
        2. 蒙医学对骨骼的认识
        3. 蒙医学对骨质疏松的认识
        4. 骨枯症发病机制与骨质疏松现代研究中寻找共同点是制定蒙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理论依据
        4.1 从蒙医对骨枯症发病机制方面判定
        5. 蒙医治疗骨质疏松的原则
        6. 蒙医传统疗法对“骨枯”病的预防与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理论探讨
        7.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三节 蒙药蓝刺头抗骨质疏松研究进展
        1. 蒙药蓝刺头概况
        2. 蒙药蓝刺头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3. 蒙药蓝刺头药理作用实验研究
        3.1 毒性试验
        3.2 镇痛作用
        3.3 保肝作用
        3.4 抗炎作用
        3.5 抗氧化作用
        3.6 骨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4. 蒙药蓝刺头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研究进展
        4.1 蒙药蓝刺头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研究内容
        4.2 蒙药蓝刺头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临床研究进展
        4.3 蒙药蓝刺头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
        5.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就
致谢
个人简介

(6)中西药品分析与评价新技术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中西复方制剂的应用与发展
        1.1.1 中西复方制剂的发展历史
        1.1.2 中西复方制剂的优劣分析
    1.2 珍菊降压片质量标准分析
        1.2.1 处方组成分析
        1.2.2 主要成分研究进展
        1.2.3 珍菊降压片的临床应用
    1.3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评价中的应用
        1.3.1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原理和特点
        1.3.2 按分离机理分类的色谱技术
        1.3.3 高效液相色谱及其联用技术在多指标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仪器与试剂
        2.1.1 仪器设备
        2.1.2 实验试剂及试药
    2.2 实验方法
        2.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3 色谱条件
    2.3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
        2.3.1 供试品提取溶剂
        2.3.2 供试品提取方法
        2.3.3 供试品提取时间
    2.4 色谱条件
        2.4.1 色谱柱选择
        2.4.2 流动相选择
        2.4.3 检测波长选择
    2.5 方法学验证
        2.5.1 专属性
        2.5.2 线性关系考察
        2.5.3 精密度
        2.5.4 稳定性
        2.5.5 重复性
        2.5.6 加样回收率试验
    2.6 珍菊降压片含量测定
        2.6.1 供试品溶液制备
        2.6.2 对照品溶液制备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3.1 供试品制备方法
        3.1.1 供试品提取溶剂的选择
        3.1.2 供试品提取方法的选择
        3.1.3 供试品提取时间的选择
    3.2 分析条件选择
        3.2.1 流动相的选择
        3.2.2 流动相p H值的选择
        3.2.3 检测波长的选择
        3.2.4 色谱柱的选择
    3.3 方法学验证
        3.3.1 专属性
        3.3.2 线性关系考察
        3.3.3 精密度
        3.3.4 稳定性
        3.3.5 重复性
        3.3.6 加样回收率试验
    3.4 珍菊降压片含量测定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芦笋的保健功能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芦笋功能成分的生物学作用
    1.1 黄酮类化合物
        1.1.1 槲皮素
        1.1.2 芦丁和山奈酚
    1.2 芦笋多糖
    1.3 其他
2 芦笋在畜牧生产中的作用
3 芦笋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前景

(8)芦丁、槲皮素对α-淀粉酶抑制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仪器
    1.1 原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2 实验原理和方法
    2.1 实验原理
    2.2 实验方法
        2.2.1 α-淀粉酶活力测定
        2.2.2 α-淀粉酶抑制作用测定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α-淀粉酶活性抑制曲线
        3.1.1 芦丁抑制曲线
        3.1.2 槲皮素抑制曲线
        3.1.3 阿卡波糖抑制曲线
    3.2 α-淀粉酶的半抑制浓度
4 小结与讨论

(9)芦丁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略语索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芦丁脂质体的制备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第二章 芦丁脂质体的抗氧化活性初步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成果附录
致谢

(10)芦丁的抗缺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研究内容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芦丁对PC12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主要材料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试剂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PC12细胞的培养
        2.2.2 PC12细胞形态观察
        2.2.3 MTT法检测缺氧环境对PC12细胞活性的影响
        2.2.4 MTT法检测芦丁对缺氧PC12细胞活性的影响
        2.2.5 芦丁对缺氧PC12细胞形态的影响
        2.2.6 芦丁对缺氧PC12细胞LDH的影响
        2.2.7 芦丁对缺氧PC12细胞周期的影响
        2.2.8 芦丁对缺氧PC12细胞HIF-1α、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2.2.9 芦丁对缺氧PC12细胞HIF-1α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2.2.10 统计学方法
    2.3 结果
        2.3.1 PC12细胞形态观察
        2.3.2 MTT法检测缺氧环境对PC12细胞活性的影响
        2.3.3 不同浓度的芦丁对缺氧PC12细胞活性的影响
        2.3.4 芦丁对缺氧PC12细胞形态的影响
        2.3.5 芦丁对缺氧PC12细胞LDH的影响
        2.3.6 芦丁对缺氧PC12细胞周期的影响
        2.3.7 芦丁对缺氧PC12细胞HIF-1α、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2.3.8 芦丁对缺氧PC12细胞HIF-1α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芦丁对H9C2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主要材料
        3.1.2 主要仪器
        3.1.3 主要试剂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H9c2细胞的培养
        3.2.2 H9c2细胞缺氧前后形态观察
        3.2.3 MTT法检测缺氧环境对H9c2细胞活性的影响
        3.2.4 MTT法检测芦丁对缺氧H9c2细胞活性的影响
        3.2.5 芦丁对缺氧H9c2细胞LDH的影响
        3.2.6 芦丁对缺氧H9c2细胞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2.8 统计学方法
    3.3 结果
        3.3.1 H9c2细胞缺氧前后形态观察
        3.3.2 MTT法检测缺氧环境对H9c2细胞活性的影响
        3.3.3 MTT法检测芦丁对缺氧H9c2细胞的活性影响
        3.3.4 芦丁对缺氧H9c2细胞LDH的影响
        3.3.5 芦丁对缺氧H9c2细胞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3.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芦丁对H9C2细胞一氧化氮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细胞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1.4 主要试剂配制
    4.2 实验方法
        4.2.1 缺氧环境对H9c2细胞eNOS活性的影响
        4.2.2 缺氧环境对H9c2细胞NO合成的影响
        4.2.3 芦丁对缺氧H9c2细胞NO信号转导实验的分组及干预
        4.2.4 芦丁对L-NAME阻断缺氧H9c2细胞eNOS活性的影响
        4.2.5 芦丁对L-NAME阻断缺氧H9c2细胞eNOS蛋白表达的影响
        4.2.6 芦丁对L-NAME阻断缺氧H9c2细胞NO合成的影响
        4.2.7 芦丁对Carboxy-PTIO阻断缺氧H9c2细胞sGC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46
        4.2.8 芦丁对ODQ阻断后缺氧H9c2细胞cGMP生成量的影响
        4.2.9 LDH含量检测
        4.2.10 CK含量检测
        4.2.11 ATP含量检测
        4.2.12 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
        4.2.13 统计学方法
    4.3 结果
        4.3.1 缺氧环境对H9c2细胞eNOS活性的影响
        4.3.2 缺氧环境对H9c2细胞NO合成的影响
        4.3.3 芦丁对L-NAME阻断缺氧H9c2细胞eNOS活性的影响
        4.3.4 芦丁对L-NAME阻断缺氧H9c2细胞eNOS蛋白表达的影响
        4.3.5 芦丁对L-NAME阻断缺氧H9c2细胞NO合成的影响
        4.3.6 芦丁对Carboxy-PTIO阻断缺氧H9c2细胞sGC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51
        4.3.7 芦丁对ODQ阻断后缺氧H9c2细胞cGMP生成的影响
        4.3.8 对LDH含量的影响
        4.3.9 对CK含量的影响
        4.3.10 对ATP含量的影响
        4.3.11 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
    4.4 讨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工作
致谢

四、芦丁对去势大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蕨麻黄酮对镉氧化毒性介导骨质疏松症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刘迪. 兰州大学, 2020(01)
  • [2]宁夏枸杞叶及花的资源化学研究[D]. 赵雪琴.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3]牡蛎肉及其酶解产物对半去势雄性大鼠性功能的影响[D]. 黄艳球. 广东海洋大学, 2019(02)
  • [4]芦丁干预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对荚膜多糖含量和结构的影响[D]. 王畅. 东北农业大学, 2017(04)
  • [5]蒙药蓝刺头调控FoxO/Wnt/β-catenin通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D]. 董重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6)
  • [6]中西药品分析与评价新技术新方法研究[D]. 尹聪. 北京理工大学, 2015(11)
  • [7]芦笋的保健功能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J]. 余新武,王清兰,唐艳强,肖海红,李思明,刘三凤. 家畜生态学报, 2014(09)
  • [8]芦丁、槲皮素对α-淀粉酶抑制活性研究[J]. 王斯慧,黄琬凌,陈庆松,曾里,曾凡骏.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2(03)
  • [9]芦丁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初步研究[D]. 卢艳风. 南华大学, 2012(01)
  • [10]芦丁的抗缺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 姚娟. 兰州大学, 2012(09)

标签:;  ;  ;  ;  ;  

芦丁对去势大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