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行山林业生态工程混交林建设探讨

山西省太行山林业生态工程混交林建设探讨

一、山西省太行山林业生态工程混交林建设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梁世杰[1](2020)在《青崖寨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动态分析及驱动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与无人机近地摄影分析1995-2016年两个时段青崖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村域—大会庄村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从自然与人文因素两个方面定量与定性研究引起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素,为保护区功能区的景观资源科学管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主要结论如下:(1)1995-2016年间,在保护区尺度上,通过对Landsat遥感影像分析研究区林地、耕地、建筑用地景观类型分别增加472.98 hm2、251.12 hm2、130.15 hm2;草地、水域、未利用地景观类型分别减少306.7 hm2、2.97 hm2、544.58 hm2。在保护区村级尺度上,利用无人机及实地踏勘,大会庄村林地、建筑用地、水域景观类型分别增加8.00 hm2、1.79 hm2、1.95 hm2;耕地、草地、未利用地景观类型分别减少9.81 hm2、0.37 hm2、1.56 hm2。(2)在景观水平上,保护区景观多样性得到增长和维持,在长期的自然演替与人类活动过程中整体景观结构单一性降低,呈现复杂化,形状不规则化,破碎化程度增加,空间异质性使连接度降低。1995-2006年间,保护区林地主要向草地退化,土地开荒及退耕还林政策影响耕地变化,草地流向耕地最多,水域主要向草地转入,未利用地开发和占用耕地是建筑用地增加的主要来源,未利用地主要流向林地与耕地;2006-2016年间,植被演替与退耕还林导致林地增加,耕地减少仍以政策为导向,草地向林地演替是减少的主要原因,水域增加因为草地的转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引起农民向城市流动,建筑用地荒置,资源开发是未利用地减少的重要原因。(3)从景观分析来看,大会庄村景观连接度下降,但内部结构紧密,破碎化程度逐渐降低,保护区成立后,人为干扰因素较少,单一性降低,景观多样性得到恢复。1995-2006年间,该村林地增加主要是耕地的转入,政策仍主导耕地减少,降水量影响草地向水域转化,建筑用地增加的主要来源为毁林开荒、占用耕地和未利用地开发;水域周边景观转入使面积增加,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是未利用地减少的重要原因;2006-2016年间,在林地流入量中耕地最多,占比82.56%,耕地减少主要为闲置撂荒,自然演替为林地,草地增加主要为耕地撂荒、水域的转化,水域与未利用地变化原因同上时期。(4)通过对6种景观类型的动态分析,说明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土壤、地形并不是影响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的唯一条件,社会经济水平中的地区生产总值、农民年收入和政策导向,如退耕还林政策、生态工程政策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只有从当地居民的利益出发制定符合研究区景观恢复和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才是根本所在。(5)基于研究结论,结合保护区实际情况,为功能区景观资源提供管护建议,充分发挥各功能区的作用。为了便于管护,将该区划分为保护区域和经营区域,保护区域包括核心区和缓冲区,同时实验区作为经营区域,适宜发展生产和经营服务。

张现武,刘道平,马鸿伟,楼毅[2](2020)在《山西省太行山绿化成效、问题和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系统分析了1983年太行山绿化工程启动以来,山西省太行山绿化工程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主要成效,根据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剖析了太行山绿化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按照问题导向原则,研究提出了加大投入力度、树立系统观念、优化森林结构和拓宽转换通道等对策建议,以期对太行山绿化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侯贵荣[3](2020)在《晋西黄土区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以晋西黄土区蔡家川流域内林龄相近的刺槐林(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油松林(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刺槐?油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以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栎类(Quercus dentata Thunb.)次生林为对照,基于林地调查和固定观测的方法获取林分结构(林分密度、树高、胸径、郁闭度、冠幅、叶面积指数、林分角尺度、林木竞争指数、林木大小比和林层指数)、基于吉县国家生态定位站定位观测设施获取不同林分结构对应的水土保持功能(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育功能和蓄水减沙功能)等基础数据,对四种林分的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进行特征分析及综合评价,确定急需开展林分结构优化的林分类型,在此基础上,开展低效林的判别、分类分级、低效成因以及林分结构优化配置研究。本文通过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的耦合关系判别出能够提高水土保持功能的可调控的林分结构因子,解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影响路径及影响强度,并量化林分结构因子的调控范围和阈值。本研究拟解决以调控林分密度为主的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关键技术,为实现晋西黄土区水土保持林林分结构精准调控、空间配置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就林分结构而言,刺槐林、油松林和刺槐×油松混交林等人工林林分密度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性,次生林林分密度分布较为均匀。四种典型林分结构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和较大的差异性,不同林分水平结构呈现较强的规律性,而垂直结构规律性较弱。混交林各林分结构因子分布特征比纯林更接近于次生林,宜营造混交林。(2)关于水土保持功能,四种典型林分中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最优,次生林土壤保肥功能高于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高于氨态氮、硝态氮和速效磷,次生林蓄水减沙功能优于人工林,混交林地水土流失量相对刺槐和油松较少。四种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急需对人工纯林开展林分结构优化,因刺槐属于速生树种,其森林生态系统变化大于油松林,应优先开展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3)刺槐林水土保持功能低效判别及分类分级。根据刺槐林林分结构因子与水土保持功能综合指数(SWBI,0~10)分布特征曲线,以水土保持功能为导向,本研究将刺槐林划分为正常林分(SWBI为6~10,面积占比为63.59%)和轻度低效林分(SWBI为4~6,面积占比为16.41%)、中度低效林分(SWBI为2~4,面积占比为13.33%)和重度低效林分(SWBI为0~2,面积占比为6.67%),其中,研究区三种低效林总面积占比为36.41%。(4)刺槐林水土保持功能低效成因。三种低效林对水土保持功能有显着影响的林分结构因子类型整体相似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刺槐林轻度低效的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包括:林分密度、树高、冠幅、叶面积指数;造成刺槐林中度低效的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包括:林分密度、郁闭度、林木竞争指数、树高、角尺度;而造成刺槐林重度低效的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包括:林分密度、郁闭度、树高、林木竞争指数、叶面积指数。不同等级低效林的结构和功能耦合结果还表明林分密度对其余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具有显着影响作用。三种低效林主要林分结构中除了树高因子随低效等级增加呈减少趋势,其余结构因子表现为两极分化趋势,不合理的林分结构配置造成了低效刺槐林。此外,在研究区气候条件持续暖干旱化、林地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低的综合影响下,刺槐林水土保持功能也每况愈下。(5)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轻度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为:林分密度=1698株·hm-2,树高=11 m,冠幅=7.52 m2,叶面积指数=2.35;中度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为:林分密度=1529株·hm-2,郁闭度=0.66,树高=9.86m,林木竞争指数=2.14,角尺度=0.62;重度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为:林分密度=1459株·hm-2,郁闭度=0.61,树高=9.39m,林木竞争指数=2.03,叶面积指数=2.13。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低效刺槐林优化后可比优化前其水土保持功能有望分别提高0.86倍、3倍和6倍,对不同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模型方程进行验证,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的林分结构优化模型方程可接受用于水土保持功能综合值的估算(APE<10%)。实践中,林分密度是容易直接调控的因子,而树高、冠幅、郁闭度、叶面积指数、林木竞争指数和角尺度是不易直接调控的林分结构因子,基于此,本研究又通过三种低效刺槐林的主要林分结构影响因子与林分密度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可通过调控林分密度实现其余林分结构因子的优化,并提出了不同程度低效刺槐林优化后的林分密度建议。(6)本研究通过刺槐林地土壤水分资源和土壤养分资源与林分密度的响应关系对低效林适宜林分密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晋西黄土区刺槐林适宜林分密度应控制在1400~1700株·hm-2之间。为了保证刺槐林的水土保持功能,应将刺槐林的林分密度控制在此范围内。

孙丽娜[4](2020)在《山西省森林生物量碳密度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全球变暖已经成为目前全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是引发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森林作为大气二氧化碳的陆地碳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区域森林碳储量的估算、森林碳密度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子分析,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热点之一,能够加深我们对陆地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认识,有助于一系列森林管理措施的实施,进而有效的减缓气候变化。山地森林是世界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到世界森林总面积的24.3%。山西省位于中国黄土高原东部,山地和丘陵占其总面积的80.3%,境内森林(尤其是天然林)绝大多数分布在山区,为我们研究山地森林生物量碳储量、碳密度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子提供较为理想的自然地理条件。本研究以山西省2010年和2015年森林清查资料为基础,通过生物量扩展系数法估算生物量碳密度和碳储量,综合Anselin Local Moran’s I、Local Getis-Ord G*和半变异函数分析等地统计学方法研究碳密度的空间格局,并采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法分析生物量碳密度的影响因子。主要结果如下:山西省森林总生物量碳储量为88.00Tg。平均生物量碳密度为19.95 Mg·hm-2,远低于全国森林平均生物量碳密度(44.91 Mg·hm-2)。生物量碳密度大于30 Mg·hm-2的样地主要分布在太岳山西南部的绵山—霍山,吕梁山北段的芦芽山、吕梁山中部的关帝山和吕梁山中南部的紫荆山和五鹿山。乔木林生物量碳储量以栎类林(18.15Tg)最大,其次为油松林(15.51Tg)。碳密度以云杉林(92.35 Mg·hm-2)最高,其次是落叶松林(38.56 Mg·hm-2)、栎类林(36.37 Mg·hm-2)、桦木林(31.35 Mg·hm-2)和油松林(25.77 Mg·hm-2)。乔木林生物量碳储量以中龄林(26.22Tg)最大,其次为近熟林(20.29Tg)和幼龄林(15.56Tg)。幼龄林(22.28%)与近熟林(29.05%)生物量碳储量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全国水平。乔木林生物量碳密度以近熟林(41.56Mg·hm-2)最高,中龄林(32.94 Mg·hm-2)和成熟林(36.67 Mg·hm-2)的生物量碳密度显着高于幼龄林(17.16Mg·hm-2)和过熟林(15.72 Mg·hm-2)。幼龄林和中龄林占到山西省乔木林的69.01%,预示着未来几十年山西省森林碳储量将持续增长。山西省天然乔木林天然林平均生物量碳密度为31.53 Mg·hm-2。天然落叶阔叶林和天然针叶林的生物量碳密度无显着差异,但针叶林生物量碳密度的变异系数大于落叶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相比,针叶林生物量碳密度最高(HS99s,平均碳密度47.86Mg·hm-2)的区域分布在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和降雨量较小的地区。多组结构方程模型中的7个因子(纬度、海拔、气温、降水、林分年龄、郁闭度和森林类型)能解释针叶林生物量碳密度变化的62.0%和落叶阔叶林生物量碳密度变化的51.6%。纬度和海拔对天然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生物量碳密度的影响均是间接影响,并且这两个因子对针叶林生物量碳密度的影响均明显大于落叶阔叶林。林分年龄和郁闭度对生物量碳密度的影响在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之间没有显着差异。而森林类型对针叶林生物量碳密度的影响大于落叶阔叶林,这主要可能归因于针叶林不同森林类型之间生物量碳密度的差异大于落叶阔叶林。气温和降水对山西省温带山地天然林生物量碳密度的影响远小于其他因子。山西省人工乔木林面积占到乔木林总面积的34.86%,碳储量占到乔木林总碳储量的33.45%。人工林平均年龄为25yr,年蓄积增长量为0.41 m3·hm-2·yr-1。人工林的主要类型包括油松林、华北落叶松林、刺槐林、杨树林和侧柏林,占到人工林总面积的74.18%。人工林平均生物量碳密度为23.13 Mg·hm-2,各主要类型的生物量碳密度以华北落叶松林最大,油松林次之,均大于刺槐林和杨树林,侧柏林最小。幼龄林和中龄林的面积占人工林总面积的73.55%,两者碳储量占到人工林总碳储量的70.72%。影响人工林生物量碳密度的因子按照其影响大小依次为林分密度,降水,海拔和林分年龄。人工林生物量碳密度的影响因子在各主要类型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相较于全部人工林,多元线性模型对除杨树林以外的各类型生物量碳密度的解释度均有所提高。热点分析结果表明,80%的人工林样地的生物量碳密度在空间上呈现随机分布的特点。本文基于508个针叶林样地数据,对天然针叶林和人工针叶林生物量碳密度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对比研究。空间分析的结果显示天然针叶林生物量碳密度呈现出北部地区较高、南部地区较低的分布趋势,而人工林生物量碳密度的空间格局与天然林表现出很大的不同。结构方程模型多组分析结果显示海拔(或者可作为海拔替代因子的气温)和林分年龄不管是对天然林还是人工林来说均是其生物量碳密度最重要的影响因子。与其他因子相比,纬度和海拔对生物量碳密度的影响在天然林和人工林之间的差异均较大。纬度通过海拔和林分年龄而对生物量碳密度产生的间接影响在天然林和人工林之间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然林和人工林生物量碳密度空间格局的差异。

张姜涛[5](2020)在《绿色发展理念下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代,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逐渐成为国家治理层中的关键问题。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遵循,已经成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行动指南。研究绿色发展理念下区域生态环境发展这一问题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文明及生态环境发展的研究为我们研究当代生态环境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和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文明思想为本文提供了理论基础。在该理论基础上,笔者对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安泽县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发展特点,规划了生态环境建设布局:府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唐城镇生态工业建设、良马乡生态园区建设、小飞田园综合体建设。经过一系列的生态规划和建设,安泽县城镇绿化水平不断提高,生态林业发展逐步推进,林木绿化率逐年提高,目前达到67.2%,居全省第一;生态农业发展有序进行,以优质玉米、中药材、草食畜、林果业四大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区域绿色优势产业经济体初步形成,加快了县域生态农业发展的步伐;生态旅游业发展凸显地方特色,打造极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游,以黄花岭、红叶岭、青松岭等自然景观为主体的全域旅游模式已经形成。虽然安泽县生态建设成效显着,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尚存在生态环境问题的反复性、绿色工程建设步伐缓慢、生态环保监管工作有待加强、绿色科技水平低且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就其成因来看,环保意识薄弱且参与水平低、绿色工程建设资金不足、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不健全、绿色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等是主要原因。为此,提出以下发展对策: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营造绿色发展氛围;践行绿色生态工程,促进生态环境持续良好发展;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该研究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方面,可以及时总结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为早日实现建设全国生态名县的宏伟目标探索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发展道路。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政府和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为其他县域生态环境建设贡献安泽智慧。

郝源[6](2020)在《山西安泽国家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公园是人类了解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的最佳载体。其资源保护与旅游发展共进的基本发展原则使得人们有机会感受优美的自然环境并深入体验大自然的无限乐趣,这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式,也是生态文明思想普及并深入人心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山西安泽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文献、现地踏查、科学考察等方法,以森林生态学、森林美学、景观生态学等理论为基础,结合研究区域资源禀赋,确定了公园的主题定位及总体布局,并进一步完成专项规划设计,形成了山西安泽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现得出以下结论。1.以森林生态学、森林美学、景观生态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相关规范规定为指导,结合山西安泽国家森林公园资源禀赋及社会经济条件,完成了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设计方案。2.为了达到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目的,公园被划分为四个功能区,其中生态保育区和核心景观区以资源保护为主要功能,一般游憩区和管理服务区主要承担旅游行为。3.森林公园规划方案着重设计了人文文化在森林公园中的体现,将自然教育和森林康养文化以旅游目的为形式,以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结合研究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在专项规划中加强了森林公园这种自然地与人文社会的联系。

杨建辉[7](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税嘉陵[8](2019)在《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明长城是中华民族发展变迁的见证者,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历史、科学信息,同时也具有独特的边塞风情和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但在晋北明长城沿线,人类历史上大兴土木、肆意破坏森林资源及现代不合理的土地开发行为,使该地区面临着严重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现象,这不仅不利于晋北明长城体系及周边遗产资源的保护,对生态环境平衡也有巨大威胁,曾经长城所带来的繁荣景象已不复存在。风景林的营建是改善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生态环境的重要工程,森林群落能够为长城沿线独立的遗产资源形成连续的保护屏障,有效减缓当地土地沙化及水土流失现象,并能传承区域植被景观特色,美化景观环境,协调当地经济发展。最终实现晋北明长城沿线自然生态与文化景观的平衡发展。但传统的风景林建设理论与营造模式仅仅局限于视觉效果或生态敏感度某一单方面的因素,忽略了其在遗产保护、生态修复、景观营造及经济振兴等方面的多重影响。因此本研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林业信息系统数据平台,以生态规划、水土保持、文物保护、林学等相关理论为支撑,针对晋北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与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的特殊性,探讨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的策略与方法。本研究合理统筹生态性、文化性、景观性及经济性四大目标,探讨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控制与界定的方法及风景林规划设计的细节;利用GIS技术对研究区进行遗产资源价值评价与分析、林地适宜性分析、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等,并进行加权叠加,以实现研究区风景林营造范围的选择及一般区域与重点景区的划分;结合传统造林与风景园林植物规划设计在空间规划与植物造景方面的方法,从晋北地区的林木生长立地条件出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从植被景观风貌划定、树种选择、群落构建及基于立地类型的细班规划四方面实现创造符合生态规律与景观美学的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最后以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为例验证该策略与方法的可实施性,探索出一套多元平衡的近自然地域性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

张慧娟[9](2019)在《山西省人工造林保存状况分析及科学管理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加快国土绿化放在重要位置,提出了加快经济转型发展、建设美丽山西的目标。因此近年来林业建设成效显着,但是仍旧存在动力不足,增速慢,质量不高,造林工程成活保存率低等问题。2011-2015年人工造林是“十三五”期间森林覆盖率增长最重要的后备资源,本文以山西省“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国省市县所有人工造林工程为研究对象,从基础数据出发,从人工造林保存的总体情况、分面积类型、分年度、分工程四个方面做了具体分析,得出了人工造林的保存现状、成林面积比例、幼林质量等关键数据,重点分析了的5年间人工造林的保存现状及导致失败的原因,通过分析得出人畜破坏是影响我省造林保存的最主要因素。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了科学管理措施,得出了四方面的结论:(1)全省人工造林质量不高,储备不足。必须加快造林速度,加强造林科学管理。(2)全省缺乏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造林地落实难、林牧矛盾,毁林开垦等现象严重。必须以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的生态观为总指导,由政府主导,做好全省的国土空间规划,加强部门合作,实行规模化造林,差别化投资,工程化管护。(3)全省人工造林工程管理不科学,工程造林体制不完善,应建立全省造林工程管理系统,加强造林工程过程管理,确保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规约束,实现全省造林工程的动态管理。(4)幼林管护不到位是导致造林失败的重要原因,做好幼林抚育管护及补植补造工作是保证造林成活成林的关键环节,应针对重点区域、重点工程,整合管护体系,加大抚育管护相关费用的投入力度,提高成林转化。

李迎超[10](2013)在《木本淀粉能源植物栓皮栎与麻栎资源调查及地理种源变异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ume.)与麻栎(Quercus acuti ssima Carr.)是两个比较古老且地理分布很广的树种,它们地跨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常常是暖温带阔叶林区域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北部和中部森林群落的建群树种,资源量十分丰富,也是很有发展前途的非粮木本淀粉能源植物,有望为生物燃料乙醇工业提供稳定、充足和多元化的原料保障。本文以栓皮栎与麻栎为研究对象,通过2009年到2012年对栓皮栎与麻栎全国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我国栓皮栎与麻栎的资源分布特征,完成了其现有林资源区划;对栓皮栎与麻栎不同产地种子主要经济性状地理种源变异规律进行了分析,选择出了经济性状优良的种源和区域。为栓皮栎与麻栎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栓皮栎与麻栎在我国分布区域广阔,其中:栓皮栎分布于北纬23°24’41°07’,东经97°29’126°06’之间,栓皮栎分布区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3个气候带,在我国的水平分布轮廓整体上呈东北、西南走向为直线,东部、南部为沿海岸线的“D”字形分布。在行政区域上包括18个省,4个直辖市以及广西、西藏两个自治区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其在我国分布西北界为吉林集安-辽宁岫岩-河北山海关-河北青龙-北京门头沟-河北蔚县-山西陵川-临汾-乡宁-陕西黄龙县-甘肃天水-四川省青川县-雅安市-云南德钦-维西-泸水、西藏察隅,南线为云南文山-蒙自-屏边-西双版纳;栓皮栎分布区地形地貌主要以中低山、丘陵为主,主要土壤类型为黄棕壤、棕壤、褐土、黄褐土、黄壤、红壤、紫色土、黄红壤、石灰土、燥红土等。麻栎地理分布范围为北纬18.40°24’40°48’,东经97°43’125°17’之间,麻栎分布区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3个气候带,麻栎在我国的水平分布与栓皮栎相似。在行政区域上包括18个省4个直辖市,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其分布界限为辽宁省宽甸-辽宁省凤城市-海城市-河北承德市-北京密云县;分布的西北线由南到北为:河北省蔚县-河北省石家庄市-山西省晋城市-永济市-陕西省黄龙县-甘肃省天水市-甘肃省文县;分布的西南线为:四川省青川县-雅安市-九龙县-云南腾冲县-盈江县;麻栎分布区地形地貌主要以中低山、丘陵为主,林下主要土壤类型为黄棕壤、棕壤、褐土、黄褐土、黄壤、红壤、紫色土、黄红壤、石灰土、燥红土等。(2)栓皮栎与麻栎与地理纬度间的关系均不显着,而与地理经度间的相关性较高,随着地理经度的增加其分布上下限均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3)依据不同分布区麻栎与栓皮栎的资源集中程度和资源量不同,将麻栎与栓皮栎资源分布区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集中分布区、次集中分布区、天然散生区和人工零星栽植区。栓皮栎天然分布区包括4个集中分布区和7个次集中分布区,其集中分布区为秦巴山地与陇南山地东部、伏牛山山地、桐柏山与大别山山地北部、太行山南段集中分布区;次集中分布区为辽南鲁东山地、黔桂南盘江红水河中低山河谷、鄂西北山地、冀北山地与太行山北段、泰山鲁山山地、皖南山地、江淮丘陵次集中分布区。麻栎共包括9个次集中分布区,集中分布区分别为桐柏山与大别山山地、伏牛山山地、辽南鲁东山地、秦巴山地与陇南山地东部、江淮丘陵、黔桂南盘江红水河中低山河谷、鄂西北山地、泰山鲁山立地亚区、皖南山地。(4)我国目前栓皮栎集中分布区和次集中分布区资源总面积为136.35×104hm2,麻栎次集中分布区资源总面积约为74.51×104hm2;栓皮栎与麻栎的集中、次集中分布区以中、幼龄林所占比例最大,中、幼龄林面积可占资源总面积的73.34%和88.29%。而近、成熟龄林资源比例较低,仅分别占资源总面积的23.65%和12.11%。另外,在不同分布区,各龄级林分所占比例不同。(5)在不考虑社会经济等限制因素的条件下,中国栓皮栎适宜分布区的乙醇总潜力为270.90×104t/a1204.11×104t/a,最低可满足我国目前E10乙醇汽油42.71%的需求。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栓皮栎最适宜和较适宜地区总潜力为261.37×104t/a。适宜种植区未利用地的面积仅占适宜总面积的1.47%,中国未利用地可生产栓皮栎无水乙醇可增加目前中国E10乙醇汽油0.88%左右,估计栓皮栎林实际面积约为133×104hm2160×104hm2,按栓皮栎生产乙醇的平均产量22900t/a计算,可满足我国目前E10乙醇汽油需求的0.63%,共解决E10乙醇汽油需求的1.51%左右。(6)不同种源间栓皮栎种子的纵径、横径、纵径/横径均差异极显着(p<0.01)。其中种子的横径与单果重间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横径与纵径/横径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纵径与单果重呈显着正相关(p<0.05)。纵径/横径与单果重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而种子其它性状间相关性均未达显着性水平(p≥0.05)。单果重与经度呈显着正相关(p<0.05),粗蛋白含量与年降水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种子性状与原产地地理生态因子间相关性较弱或没有关系(p≥0.05)。通过聚类分析,栓皮栎15个种源可以划分为3个类群,分别是大果高淀粉含量类群、小果低淀粉含量类群和中果中淀粉含量类群,其中陕西太白、湖南郴州、北京平谷、河南泌阳、河南窑店、陕西镇坪种源为品质优良种源。(7)不同种源间麻栎种子的纵径、横径、纵径/横径均差异极显着(p<0.01)。其中横径与单果重间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纵径与单果重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关系,横径与纵径/横径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纵径/横径与单果重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种子单宁含量与横径和纵径/横径间呈负相关关系,种子其它性状间相关性均未达显着性水平(p≥0.05)。通过聚类分析,15个麻栎种源可以划分为3大类群,大果高淀粉量类群,小果低淀粉含量类群和中果中淀粉含率类群,其中安徽金寨、北京妙峰山、河南南召和河南西峡4个种源为优良种源。

二、山西省太行山林业生态工程混交林建设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省太行山林业生态工程混交林建设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青崖寨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动态分析及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基础
        1.2.1 相关概念
        1.2.2 理论基础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1.3.2 景观格局驱动因素研究
    1.4 研究目的、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青崖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及评价
    2.1 青崖寨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2.1.1 数据来源
        2.1.2 地理位置
        2.1.3 历史沿革
        2.1.4 管理现状
    2.2 青崖寨自然保护区自然经济条件
        2.2.1 自然条件
        2.2.2 社会经济状况
    2.3 青崖寨自然保护区景观资源概况及评价
        2.3.1 景观资源概况
        2.3.2 功能区概况
        2.3.3 景观资源评价
第3章 青崖寨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3.1 基于Landsat影像的处理与解译
        3.1.1 景观系统分类体系
        3.1.2 数据获取
        3.1.3 遥感影像数据处理
        3.1.4 景观要素样本选择及界定标准
    3.2 景观格局时空演变
        3.2.1 景观类型面积变化
        3.2.2 景观类型分布变化
    3.3 景观格局空间变化与分析
        3.3.1 景观指数的选择与特征分析
        3.3.2 景观格局转移矩阵
    3.4 结论与讨论
第4章 青崖寨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因素研究
    4.1 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因素分类
        4.1.1 自然驱动因素
        4.1.2 人文驱动因素
    4.2 驱动因素模型选择与驱动因子构建
        4.2.1 GIS-Logistic回归模型及建立
        4.2.2 驱动因子指标层构建
        4.2.3 驱动因子的空间化
    4.3 景观格局动态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4.3.1 林地景观格局驱动因素分析
        4.3.2 耕地景观格局驱动因素分析
        4.3.3 草地景观格局驱动因素分析
        4.3.4 水域景观格局驱动因素分析
        4.3.5 建筑用地景观格局驱动因素分析
        4.3.6 未利用地景观格局驱动因素分析
    4.4 结论与讨论
第5章 保护区村级景观格局动态分析—基于三维沙盘的大会庄村参与式访谈..
    5.1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
        5.1.1 研究区概况
        5.1.2 参与式农村访谈方法
    5.2 电子沙盘的构建
        5.2.1 电子沙盘的概念
        5.2.2 电子沙盘的数据收集
        5.2.3 电子沙盘的数据分析
    5.3 大会庄村景观格局的变化
        5.3.1 景观类型的面积分布变化
        5.3.2 景观指数特征的变化
        5.3.3 转移矩阵的变化
    5.4 结论与讨论
第6章 青崖寨自然保护区景观资源管护建议
    6.1 功能区景观资源管护
        6.1.1 核心区管护
        6.1.2 缓冲区管护
        6.1.3 实验区管护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2)山西省太行山绿化成效、问题和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山西省太行山绿化成效
    1.1 资源总量大幅度增长,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1.2 林业产业稳步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
    1.3 国土绿化成为社会共识,林业生态建设氛围良好
    1.4 造林绿化技术不断完善,国土绿化质量明显提高
    1.5 凝结在工程中的太行精神,形成了宝贵的社会财富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资金投入不足,工程建设标准较低
    2.2 系统治理不够,明显影响建设成效
    2.3 造林树种单一,生态系统稳定性差
    2.4 产业结构欠佳,制约发挥经济功能
3 推动太行山绿化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加大投入力度,建设优质生态工程
    3.2 树立系统观念,山上山下综合治理
    3.3 优化森林结构,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3.4 拓宽转换通道,真正收获金山银山

(3)晋西黄土区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低效林研究现状
        1.2.2 林分结构与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1.2.3 刺槐人工林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2.研究区概况
    2.1 吉县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土壤
        2.1.4 气候
        2.1.5 水文
        2.1.6 植被
        2.1.7 社会经济
    2.2 蔡家川流域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气候特征
        2.2.3 水文和土壤特征
        2.2.4 地貌和植被特征
        2.2.5 社会经济
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2.1 典型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特征分析
        3.2.2 低效水土保持林判别、分类分级及对应林分特征分析
        3.2.3 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目标与调控措施
    3.3 研究方法
        3.3.1 标准样地设置
        3.3.2 林分结构调查
        3.3.3 水土保持功能定位监测
        3.3.4 低效林判别及分类分级
        3.3.5 水土保持功能低效成因分析
        3.3.6 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技术
        3.3.7 数据处理
    3.4 技术路线
4.典型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特征分析
    4.1 典型林分结构特征分析
        4.1.1 不同林分结构特征的变化规律
        4.1.2 林分结构整体特征
    4.2 典型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特征分析
        4.2.1 涵养水源功能对比分析
        4.2.2 保育土壤功能对比分析
        4.2.3 蓄水减沙功能对比分析
        4.2.4 典型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综合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5.低效刺槐林判别、分类分级及对应林分特征分析
    5.1 低效林界定
        5.1.1 水土保持功能综合指数构建
        5.1.2 低效林判定
    5.2 低效林分级
    5.3 低效林成因
        5.3.1 林分结构配置不合理
        5.3.2 林地土壤水分、养分资源不足
    5.4 低效林特征分析
        5.4.1 林分结构特征
        5.4.2 低效林自然地理分布特征
    5.5 讨论
    5.6 小结
6.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
    6.1 林分结构优化目标分析
        6.1.1 轻度低效
        6.1.2 中度低效
        6.1.3 重度低效
        6.1.4 优化目标验证
    6.2 林分结构调控措施分析
        6.2.1 封山育林
        6.2.2 抚育疏伐和更替补植
        6.2.3 适宜林分密度验证
    6.3 讨论
    6.4 小结
7.结论、展望和创新点
    7.1 结论
        7.1.1 典型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特征
        7.1.2 低效水土保持林判别、分类分级及其林分特征分析
        7.1.3 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山西省森林生物量碳密度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森林碳储量的估算方法研究
        1.2.2 森林碳储量的空间格局研究
        1.2.3 森林碳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1.2.4 人工林碳储量研究
        1.2.5 面临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和气候
        2.1.3 土壤条件
        2.1.4 植被分布
    2.2 数据收集
        2.2.1 森林调查数据
        2.2.2 气候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碳密度和碳储量估算
        2.3.2 样地气候数据插值
        2.3.3 碳密度空间分析
        2.3.4 碳密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2.3.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山西省森林碳密度与碳储量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3 结果分析
        3.3.1 森林碳储量与碳密度
        3.3.2 不同森林类型的碳储量与碳密度
        3.3.3 乔木林不同龄组的碳储量和碳密度
    3.4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天然针、阔叶林碳密度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子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3 结果
        4.3.1 针、阔叶林的碳密度
        4.3.2 针、阔叶林碳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4.3.3 不同因子对针、阔叶林碳密度的影响
    4.4 讨论
    4.5 结论
第五章 主要人工林的碳密度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人工林的年蓄积增长量
        5.3.2 人工林的碳密度和碳储量
        5.3.3 人工林碳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5.3.4 人工林碳密度的影响因子
    5.4 结论
第六章 天然与人工针叶林碳密度空间格局和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和方法
    6.3 结果分析
        6.3.1 天然与人工针叶林碳密度和碳储量的差异
        6.3.2 天然与人工针叶林碳密度空间格局的比较研究
        6.3.3 天然与人工针叶林碳密度影响因子的比较研究
    6.4 讨论
        6.4.1 天然与人工针叶林的碳密度和碳储量
        6.4.2 天然与人工针叶林碳密度的空间格局
        6.4.3 海拔与气温对针叶林碳密度的影响比较
        6.4.4 其他因子对针叶林碳密度的影响
    6.5 结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和意义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多群组分析代码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获奖情况、承担和参与课题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绿色发展理念下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绿色发展
        2.1.2 生态文明
        2.1.3 生态环境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
        2.2.2 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文明思想
3 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布局及其成效
    3.1 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的典型区域建设布局
        3.1.1 府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3.1.2 唐城镇生态工业建设
        3.1.3 良马乡生态园区建设
        3.1.4 小飞田园综合体建设
    3.2 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的成效显着
        3.2.1 生态林业发展逐步推进
        3.2.2 生态农业发展有序进行
        3.2.3 生态旅游业发展凸显地方特色
4 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1 生态环境问题的反复性
        4.1.2 绿色工程建设步伐缓慢
        4.1.3 生态环保监管工作有待加强
        4.1.4 绿色科技水平低且创新能力不足
    4.2 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环保意识薄弱且参与水平低
        4.2.2 绿色工程建设资金不足
        4.2.3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不健全
        4.2.4 绿色科技创新投入不足
5 推动安泽县生态环境进一步发展的路径
    5.1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营造绿色发展氛围
        5.1.1 政府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树立绿色政绩观
        5.1.2 企业转变发展思路,树立绿色生产观
        5.1.3 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树立绿色生活观
    5.2 践行绿色生态工程,促进生态环境持续良好发展
        5.2.1 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生活环境
        5.2.2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打造绿色乡村
        5.2.3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构建新型绿色产业体系
        5.2.4 优化能源发展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
        5.2.5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供绿色发展驱动力
    5.3 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5.3.1 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夯实生态治理制度保障
        5.3.2 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增强生态保护责任感
        5.3.3 加强环保执法建设,提高生态环境监管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山西安泽国家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家森林公园规划相关理论概述
    2.1 森林公园
        2.1.1 森林公园的类型
        2.1.2 森林公园的功能
        2.1.3 森林风景资源的类型
    2.2 森林生态
    2.3 森林美学
    2.4 景观生态学理论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资源禀赋研究
    3.1 自然条件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质地貌
        3.1.3 气候
        3.1.4 水文
        3.1.5 植物资源
        3.1.6 动物资源
        3.1.7 森林资源
        3.1.8 森林公园社会经济概况
        3.1.9 所在市、县社会经济概况
    3.2 森林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
        3.2.1 森林公园建设
        3.2.2 旅游现状
    3.3 森林风景资源调查
        3.3.1 地文景观资源调查
        3.3.2 水文景观资源调查
        3.3.3 生物景观资源调查
        3.3.4 人文景观资源调查
        3.3.5 天象景观资源调查
    3.4 森林风景资源评价
        3.4.1 山西安泽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
        3.4.2 区域环境质量检测
        3.4.3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3.4.4 旅游开发条件评价
        3.4.5 森林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价
    3.5 山西安泽国家森林公园植物资源专项调查
        3.5.1 森林公园植被与植物区系
        3.5.2 森林公园植被组成
        3.5.3 珍稀濒危及特有植物
    3.6 山西安泽国家森林公园发展建设条件分析
        3.6.1 发展优势
        3.6.2 发展劣势
        3.6.3 发展机遇
        3.6.4 面临挑战
    3.7 山西安泽国家森林公园发展战略
        3.7.1 基本发展战略
        3.7.2 特色发展战略
第四章 山西安泽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设计
    4.1 规划总则
        4.1.1 规划依据
        4.1.2 公园性质及定位
        4.1.3 规划期限
        4.1.4 规划指导思想
        4.1.5 规划原则
    4.2 总体规划
        4.2.1 功能分区
        4.2.2 分区建设项目及景点规划
    4.3 植物景观规划
        4.3.1 植被现状
        4.3.2 植物景观规划
    4.4 专项规划
        4.4.1 容量估算及客源市场预测
        4.4.2 森林生态旅游与服务设施规划
        4.4.3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8)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晋北明长城体系及其沿线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与现状情况
        1.1.2. 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对长城现状改善的意义
        1.1.3. GIS技术在生态环境评价、植树造林等领域的广泛利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释义及理论实践研究
    2.1. 相关概念释义
        2.1.1. 晋北明长城—研究范围
        2.1.2. 遗产廊道
        2.1.3. 风景林
        2.1.4. 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2.2.2. 风景林营建理论
    2.3. 国内外实践研究
        2.3.1. 遗产廊道研究概况
        2.3.2. 风景林研究概况
        2.3.3. 总结
3.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探讨
    3.1. 影响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的基本要素
        3.1.1. 自然地理要素
        3.1.2. 人工环境要素
        3.1.3. 社会环境要素
    3.2.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原则
        3.2.1. 系统优化原则
        3.2.2. 植物造景原则
        3.2.3. 凸显地域特色原则
        3.2.4. 生态位原则
    3.3.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
        3.3.1. 风貌保护策略
        3.3.2. 生态修护策略
        3.3.3. 景观营造策略
        3.3.4. 经济振兴策略
4.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
    4.1.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目标
        4.1.1. 保证长城及沿线遗产资源保护的原真性、完整性及高效性
        4.1.2. 维护长城沿线生态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4.1.3. 确保文化遗产与风景林的景观视觉质量
        4.1.4. 保障长城沿线城镇经济效益的提升
    4.2.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意义
    4.3.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方法
        4.3.1. 遗产保护角度-文化遗产资源价值评价与分析
        4.3.2. 生态修复角度-林地适宜性评价
        4.3.3. 景观视觉角度-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与可视域分析方法
        4.3.4. 经济发展角度-经济林范围选择
    4.4.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流程
        4.4.1. 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思路
        4.4.2. 控制风景林营造范围
        4.4.3. 界定风景林重点景区位置及范围
5.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规划设计研究
    5.1.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风貌控制
        5.1.1. 整体风貌控制
        5.1.2. 分区风貌控制
    5.2.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树种选择
        5.2.1. 树种选择的原则
        5.2.2. 树种选择的步骤
    5.3.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植物群落构建
        5.3.1. 植物群落设计的原则
        5.3.2. 植物群落营造模式选择
        5.3.3. 植物群落种植密度设计
        5.3.4. 植物群落种植点配置
        5.3.5. 植物群落营造模式表达方法
    5.4. 基于立地类型的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细班规划
        5.4.1. 一般区域风景林细班规划
        5.4.2. 重点景区细班规划
        5.4.3. 公路绿廊细班规划
6. 实例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为例
    6.1. 研究区概况
        6.1.1. 项目背景
        6.1.2. 区域位置
    6.2. 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控制与界定
        6.2.1. 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控制
        6.2.2. 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景区界定
    6.3. 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规划设计
        6.3.1. 风景林风貌控制
        6.3.2. 风景林树种选择
        6.3.3. 一般区域的植被群落与细班规划
        6.3.4. 重点景区的植被群落与细班规划
        6.3.5. 公路绿廊的植被群落与细班规划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山西省人工造林保存状况分析及科学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山西省造林工程基本情况
    2.1 山西省生态环境
    2.2 工程建设情况
        2.2.1 退耕还林工程
        2.2.2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2.2.3 三北防护林工程
        2.2.4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2.2.5 太行山绿化工程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主要指标
        3.2.1 术语定义
        3.2.2 指标计算
        3.2.3 技术标准
    3.3 调查方法
        3.3.1 落实工程计划任务
        3.3.2 收集整理自查材料
        3.3.3 组织调查样本
    3.4 开展实地调查
        3.4.1 资料收集
        3.4.2 数据准备
        3.4.3 现地调查
        3.4.4 数据分析
4 人工造林保存状况分析
    4.1 人工造林保存状况总体结果分析
    4.2 人工造林保存状况分面积类型结果分析
        4.2.1 计划任务面积分面积类型统计结果
        4.2.2 保存面积分面积类型统计结果
        4.2.3 未保存面积分面积类型统计结果
    4.3 人工造林保存状况分年度结果分析
    4.4 人工造林保存状况分工程结果分析
5 人工造林科学管理措施
    5.1 强化管理职责,实施规模造林
    5.2 合理下达计划,统一投资标准
    5.3 搞好作业设计,严格审核审批
    5.4 强化工程管理,提高施工质量
    5.5 加强林地管护,开展补植补造
    5.6 强化林地管理,实行责任考核
6 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10)木本淀粉能源植物栓皮栎与麻栎资源调查及地理种源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1.2.2 生态学特性
        1.2.3 地理分布
        1.2.4 良种选育
        1.2.5 资源培育
        1.2.6 综合利用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关键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国北方栎属植物资源调查与区划
    2.1 资源调查与研究方法
        2.1.1 调查范围
        2.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2.1.3 中国北方栎属植物资源区划
        2.1.4 数据整理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栎属植物在中国北方的水平分布范围
        2.2.2 栎属植物在中国北方的垂直分布格局
        2.2.3 中国北方栎属植物分布区资源区划结果
        2.2.4 不同区域栎属植物资源分布特征
    2.3 小结
第三章 麻栎与栓皮栎资源调查与区划
    3.1 资源调查与研究方法
        3.1.1 调查范围确定
        3.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麻栎、栓皮栎在我国分布规律
        3.2.2 麻栎、栓皮栎资源分布与区划
        3.2.3 我国麻栎与栓皮栎的总体分布特征
    3.3 小结
第四章 中国栓皮栎生产燃料乙醇的潜力及其空间分布
    4.1 研究方法
        4.1.1 试验材料与数据预处理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中国栓皮栎的空间适宜分布及评价
        4.2.2 中国未利用地栓皮栎的空间适宜分布及评价
        4.2.3 中国栓皮栎乙醇的生产潜力
    4.3 小结
第五章 不同种源栓皮栎种子表型与营养成分的变异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栓皮栎不同种源种子形态特征及营养成分含量比较
        5.2.2 不同种源间栓皮栎种子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5.2.3 不同种源间栓皮栎种子表型性状与营养含量的地理变异分析
        5.2.4 栓皮栎种子营养含量的趋势面分析
        5.2.5 栓皮栎不同种源种子表型特征和营养含量的聚类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不同种源麻栎种子表型与营养成分的变异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种源麻栎种子形态特征及营养含量比较
        6.2.2 不同种源间麻栎种子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6.2.3 不同种源间麻栎种子表型性状与营养含量的地理变异
        6.2.4 麻栎种子营养含量的趋势面分析
        6.2.5 麻栎不同种源种子表型特征和营养含量的聚类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2.1 利用表型与品质的相关性进行良种选择
        7.2.2 关于栓皮栎生产燃料乙醇潜力的探讨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四、山西省太行山林业生态工程混交林建设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崖寨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动态分析及驱动因素研究[D]. 梁世杰.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5)
  • [2]山西省太行山绿化成效、问题和发展对策研究[J]. 张现武,刘道平,马鸿伟,楼毅. 华东森林经理, 2020(03)
  • [3]晋西黄土区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研究[D]. 侯贵荣.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4]山西省森林生物量碳密度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研究[D]. 孙丽娜. 山西大学, 2020(02)
  • [5]绿色发展理念下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研究[D]. 张姜涛.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山西安泽国家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郝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7]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研究[D]. 税嘉陵.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9]山西省人工造林保存状况分析及科学管理对策研究[D]. 张慧娟.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10]木本淀粉能源植物栓皮栎与麻栎资源调查及地理种源变异分析[D]. 李迎超.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03)

标签:;  ;  ;  ;  ;  

山西省太行山林业生态工程混交林建设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