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士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助产士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一、产科助产士潜在的职业危险及防护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冯凯娜[1](2021)在《助产士职业倦怠、抗逆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调研临床助产士的职业倦怠、抗逆力和应对方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三者间的相互关系以探索助产士抗逆力、应对方式对职业倦怠的作用路径。为开展有效的助产士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提高抗逆力从而引导其掌握积极的方式应对工作压力与生活困境,缓解职业倦怠感,降低助产士职业倦怠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目的抽样选取15所三级甲等医院产房助产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20年6~11月。以中文版职业倦怠量表(MBI)、医护抗逆力量表和医护应对方式量表作为研究工具进行调查,共调查251位助产士,采用SPSS25.0和AMOS22.0软件分析职业倦怠、抗逆力、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探讨三者间的相互关系以探索职业倦怠、抗逆力、应对方式的关系模型的构建和影响路径。结果:1.本研究中助产士职业倦怠总分为(57.79±11.17)分,条目均分为(2.63±0.51)分,各维度得分情感耗竭(21.22±7.72)分、个人成就感(31.75±6.45)分、去人格化(5.87±3.70)分;抗逆力总分为(71.98±10.07)分,条目均分为(4.00±0.56)分,各维度得分决策应对(25.16±3.59)分、人际联结(16.90±2.26)分、理性思维(14.89±2.99)分、柔性自适(15.03±2.91)分;应对方式总分为(62.31±9.02)分,条目的均分为(2.43±0.37)分,各维度得分问题解决(22.43±3.43)分、情绪应对(21.80±4.20)分、回避应对(18.08±5.02)分。2.助产士职业倦怠在年龄、护龄、用工形式、职称、婚姻状况、月收入、通勤单程时间、每月夜班数、是否参加心理培训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点指出参加心理培训的助产士在个人成就感、理性思维、柔性自适得分高于未参加者,去人格化、消极情绪应对得分低于未参加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逆力在年龄、护龄、用工形式、学历层次、职称、月收入、夜班、心理培训、婚姻状况、通勤单程时间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对方式得分在年龄、婚姻状况、通勤单程时间、是否心理培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分析显示,助产士抗逆力各维度与职业倦怠的情感耗竭、去人格化维度呈显着负相关(P<0.01),与个人成就感呈显着正相关(P<0.01);应对方式问题解决维度与情感耗竭、去人格化维度呈负相关(P<0.05),与个人成就感维度呈显着正相关(P<0.01);消极情绪应对维度与情感耗竭、去人格化维度呈正相关(P<0.01),与个人成就感维度显着负相关(P<0.01);抗逆力各维度同应对方式的问题解决显着正相关(P<0.01),与消极情绪应对维度显着负相关(P<0.01),抗逆力人际联结维度与应对方式的积极情绪应对维度显着正相关(P<0.01)。4.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人际联结、消极情绪应对、通勤单程时间是影响情感耗竭的主要因素,有29.4%的解释能力;人际联结、问题解决、消极情绪应对是影响个人成就感的主要因素,有19.3%的解释能力;人际联结、问题解决、消极情绪应对是影响去人格化的主要因素,有29.5%的解释能力。5.助产士抗逆力对应对方式具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其效应值为0.424;抗逆力对职业倦怠具有直接负向预测作用,其效应值为-0.192;应对方式对职业倦怠具有直接负向预测作用,其效应值为-0.385;应对方式在抗逆力对职业倦怠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抗逆力可通过应对方式间接负向预测职业倦怠,抗逆力的间接效应为-0.134,占总效应的28.8%。结论:1.助产士的职业倦怠和抗逆力水平均处于较高的水平,但应对方式有所不足。2.助产士职业倦怠与年龄、护龄、用工形式、职称、婚姻状况、月收入、通勤单程时间、每月夜班数、是否参加心理培训有关;抗逆力与年龄、护龄、用工形式、学历层次、职称月收入、夜班、心理培训、婚姻状况、通勤单程时间有关;应对方式与年龄、婚姻状况、通勤单程时间、是否参加心理培训有关。3.助产士职业倦怠、抗逆力和应对方式三者间具有显着的相关性。4.人际联结、消极情绪应对、通勤单程时间是情感耗竭的主要影响因素;人际联结、问题解决、消极情绪应对是个人成就感主要影响因素;人际联结、问题解决、消极情绪应对是去人格化的主要影响因素。5.助产士抗逆力对其应对方式具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对职业倦怠具有直接负向预测作用,同时助产士应对方式对职业倦怠具有直接负向预测作用;助产士应对方式在抗逆力对职业倦怠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抗逆力可通过应对方式间接负向预测职业倦怠。

王瑶华[2](2020)在《晚清民国时期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研究(1902-1949)》文中研究指明西方史学界一直以来对于中国近现代科技史极为关注,尤其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身体史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近些年来,中国学者亦对相关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主要包括卫生与身体、医学与身体、身体政治、身体规训、女性身体研究等。但目前学界对于近代中国身体检查的研究分析还比较少,而体检问题的确是身体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领域。近代“身体检查”制度是西医生理解剖学身体观与检查机制的结合,旨在促进民众健康,同时协助安排重要的社会事件——入学、入伍、选择职业等。本论文即围绕近代中国的体检问题展开分析,结合医学化理论,对不同人群的体检过程做出详细梳理,并讨论它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期丰富中国近现代科技史、医学史的研究内涵。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和多学科研究视角的综合运用,以晚清民国时期的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作为考察对象,从医学化理论的两大层面——制度与知识层面展开讨论,聚焦于学生、职业人员、孕产妇三类人群,阐述西方体检模式和制度在中国发展的过程。论文由此探讨近代中国身体医学化和身体标准化的问题,分析体检被纳入民众日常生活与国家现代化叙事的方式与过程。论文主体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本文的理论基础,即近代中国体检是如何在医学化的理论视角下被阐述的。接下来三大部分分别论述体检制度与实践中的三类人群,其中学生和职业人员是从医学化的第一个层面,政策制度与组织管理展开讨论,孕产妇则是从医学化的第二个层面,医学知识与疾病认识论展开分析。第五部分为讨论,尝试分析了体检中的身体认知观念,西医体检知识和制度在进入中国后如何与各种要素发生关联与互动,以及体检在国家和民族层面对国民健康身份的构建三大问题。对近代中国体检制度与实践的研究,归根结底,是对一种身体知识与技术在近代中国出现、应用与发生转变的过程的研究。由此,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五个结论:第一,体检与医学化问题密切相关,即身体在经历西方生物学和解剖学概念解释,并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技术手段,逐步被纳入到医疗权力体系中,受到各种检查机制的管理。第二,医学化将体检由医院场域扩展到学校、军队、各种职业团体、孕产妇等特殊人群,甚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检成为一种标准化的活动和世俗化的制度安排,成为对某些“异常”身体进行构建和监管的技术手段。第三,体检制度在近代中国社会推广并逐渐成为由政府主导的行为,根本原因是身体认知观念的变化与检查身体方式的变化,即由中国传统取象类比,推求而得的观察方式,逐渐被遵循着科学语言的标准化检查方式所取代。第四,医学化两个层面在具体的体检实践中相互交叉,由此产生了背后复杂的互动网络。知识、技术、医护人员、潜在患者群体、各类相关机构等行动者的行为被叠加在一起,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得以显现。第五,体检在近代中国同整个国家和民族健康紧密联结在一起,它是一种国民健康身份认同技术。形形色色不同的身份正是在体检技术和与之相关的各种关系要素,以及国家民族现代性诉求的主流话语绘制下共同构建而成的。最后,在学术与现实意义上,期望本论文对于增进中国近代史、医学史、身体史等学术领域的研究能够有所贡献,并希望帮助我们分析当今社会体检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历史成因,反思当下身体是否过度医学化的现象。同时,也为当今学术界关于身体、医疗、卫生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可能的分析视角。

赵秀燕[3](2017)在《产科助产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近年医疗模式的转变、医疗水平的提高,对产科助产士工作能力提高更高要求。在特定环境中,助产士面临着各种危险。若不给予及时、有效的防护,将增加感染及职业暴露风险。因此,需强化助产工作危险因素分析,并制定有效措施防范,降低职业风险,保护母婴生命。基于此,本文从产科助产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出发,总结有效的防范措施。

卢明珠,周璇[4](2017)在《助产士职业暴露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发生针刺伤、锐器伤或破损皮肤黏膜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等,从而增加感染的机会[1]。助产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危群体之一[2],在最有职业危害的相关科室中,分娩室位于第2位。这是由于助产士的服务对象均为分娩的孕产妇,在进行各项操作时,容易接触到产妇的血液、体液、羊水以及分泌物。2011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提出需规范化加大培养临床专科护士,而目前我国每1 000人口

高铁杰[5](2017)在《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会受到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血源性传播疾病病毒的感染。产科医生、护士和助产士在产妇分娩管理中时刻都在接触产妇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等;在对产妇进行接产、会阴缝合、抽脐带血、注射催产素等操作时极易发生针刺伤,而这些使产科医务人员成为职业暴露高危群体。国外有研究显示:在有职业危害的相关科室中,分娩室排在第2位,如何提高产科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的防护能力是目前产科职业防护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对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常见原因及防护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

鄢玉娟[6](2017)在《临床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自我防护意义探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临床助产士在职业工作过程中面临的危险因素以及应采取的自我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对我市3家医院的30名助产士进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式,探寻当前临床助产士职业工作中面对的危险因素,分析临床助产士职业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改善对策。结果助产士面临化学物理因素、防护意识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等诸多危险因素。结论助产士自我防护措施对规避职业危险因素有重要意义。

董小琼,郑晶晶[7](2016)在《分娩室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与防护》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分娩室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管理措施。方法: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2名助产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比较分析实施防护措施前后各项危险因素的防护效果。结果:实施防护措施后各项危险因素防护效果明显优于实施防护措施前(P<0.05)。结论:对助产士实施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防护措施,能显着降低各项危险因素的发生情况,提升助产士生活和工作质量。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8](2016)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文中认为国卫办妇幼发[2016]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与管理,我委印发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为准确解读评审标准,我委组织制定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

王晓明[9](2014)在《导乐分娩模式下的助产士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文中研究说明综述了导乐分娩模式下的助产士职业危险因素如锐器损伤、体液血液接触、职业性腰背疼痛与下肢静脉曲张、化学消毒剂的危害,以及防护对策。

张霞[10](2013)在《助产士的护理风险与预防》文中研究指明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产科助产士也较其他护理人员面对更为复杂的风险,使助产士直接暴露于职业危险中。为此需要掌握助产工作中的诸多风险,以此建立预防保护措施,以此降低助产士职业暴露感染率,同时要提高助产士专业素质和服务质量,保障母婴平安。

二、产科助产士潜在的职业危险及防护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产科助产士潜在的职业危险及防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助产士职业倦怠、抗逆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职业倦怠与抗逆力
        1.2.2 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
        1.2.3 抗逆力与应对方式
    1.3 相关概念
        1.3.1 职业倦怠
        1.3.2 抗逆力
        1.3.3 应对方式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2.1.2 样本量的计算
    2.2 调查方法
    2.3 研究工具
        2.3.1 一般情况调查表
        2.3.2 中文版职业倦怠量表(MBI)
        2.3.3 医护人员抗逆力评价量表
        2.3.4 医护人员应对方式量表
    2.4 质量控制
        2.4.1 课题设计阶段
        2.4.2 课题调查阶段
        2.4.3 数据整理阶段
    2.5 统计分析
    2.6 伦理原则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助产士一般人口学资料
    3.2 助产士职业倦怠、抗逆力及应对方式得分情况
        3.2.1 助产士职业倦怠得分情况
        3.2.2 助产士抗逆力得分情况
        3.2.3 助产士应对方式得分情况
    3.3 不同组别助产士的职业倦怠、抗逆力和应对方式的差异比较
        3.3.1 医院类型方面的分析
        3.3.2 年龄方面的分析
        3.3.3 护龄方面的分析
        3.3.4 用工形式方面的分析
        3.3.5 学历层次方面的分析
        3.3.6 职称方面的分析
        3.3.7 婚姻状况方面的分析
        3.3.8 月收入方面的分析
        3.3.9 上班通勤单程时间方面的分析
        3.3.10 每月夜班数方面的分析
        3.3.11 接受心理培训方面的分析
    3.4 助产士职业倦怠、抗逆力和应对方式各变量间的相关性
        3.4.1 助产士职业倦怠与抗逆力的相关性
        3.4.2 助产士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3.4.3 助产士抗逆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3.5 助产士职业倦怠水平的多元回归分析
        3.5.1 变量赋值
        3.5.2 助产士情感耗竭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5.3 助产士个人成就感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5.4 助产士去人格化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6 抗逆力在助产士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间的中介作用。
第4章 讨论
    4.1 助产士职业倦怠、抗逆力与应对方式的现况分析
        4.1.1 助产士职业倦怠的现况分析
        4.1.2 助产士抗逆力的现况分析
        4.1.3 助产士应对方式的现况分析
    4.2 助产士职业倦怠、抗逆力与应对方式的单因素分析
        4.2.1 助产士职业倦怠的单因素分析
        4.2.2 助产士抗逆力的单因素分析
        4.2.3 助产士应对方式的单因素分析
    4.3 助产士职业倦怠、抗逆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4.3.1 助产士职业倦怠与抗逆力的相关关系
        4.3.2 助产士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
        4.3.3 助产士抗逆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
    4.4 助产士职业倦怠、抗逆力与应对方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5 助产士抗逆力在助产士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第5章 结论
第6章 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6.1 研究创新性
    6.2 研究局限性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助产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晚清民国时期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研究(1902-194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研究背景、内容与方法
    2.1 身体医学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2.1.1 国外学者对身体医学化问题的研究概况
        2.1.2 国内学者对身体医学化问题的研究概况
        2.1.3 小结
    2.2 近代中国医疗卫生史与身体观念研究综述
        2.2.1 近代中国医疗卫生史相关研究
        2.2.2 近代中国身体史的相关研究
        2.2.3 近代中国健康观念的相关研究
        2.2.4 近代中国体检兴起的相关研究
        2.2.5 小结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3.1 概念限定与说明
        2.3.2 研究内容
        2.3.3 研究方法
        2.3.4 选题意义
        2.3.5 创新性
3 身体医学化与近代中国的身体检查
    3.1 晚清民国时期体检在中国的发展概述
    3.2 近代中国体检中的身体观基础和技术基础
        3.2.1 机械论、解剖学身体观与近代中国体检
        3.2.2 科学度量观与近代中国体检
        3.2.3 身体影像技术与近代中国体检
    3.3 小结与研究思路
4 晚清民国时期学生体检制度与实践的发展
    4.1 清末学生体检制度观念的萌发与初步实践(1902-1911)
    4.2 北洋政府时期学生体检制度与实践的发展(1912-1927)
        4.2.1 各自为政时局下的学生体检制度与实践
        4.2.2 存在的问题与统一标准的呼声
    4.3 南京国民政府学生体检制度的正式建立与全面实施(1928-1937)
        4.3.1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学生体检制度的正式建立
        4.3.2 健康检查逐渐纳入学校行政体系
    4.4 地区性和全国性的学生健康检查统计
    4.5 全面抗战时期学生健康检查(1937-1945)
        4.5.1 战时学校健康(卫生)教育与健康检查
        4.5.2 战时学生营养问题与健康检查
    4.6 民国时期学生体检——以清华大学为例
        4.6.1 清华学堂和清华学校时期的学生体检(1911.4-1928.7)
        4.6.2 国立清华大学时期的学生体检(1928.8-1937.7)
        4.6.3 抗战时期中的清华学生体检(1937.8-1946.7)
        4.6.4 复员后的国立清华大学时期的学生体检(1946.8-1948.12)
    4.7 小结
5 民国时期职业人员体检制度与实践的发展
    5.1 民国初年至1933年职业人员体检
        5.1.1 1931年之前职业人员体检的初步发展
        5.1.2 应考公务人员体格检验制度的正式建立(1931-1933)
    5.2 1933年以后职业人员体检概况
        5.2.1 行政公务人员
        5.2.2 铁路服务人员
        5.2.3 其他从业人员
    5.3 特殊职业体检——以军人为例
        5.3.1 陆军体检
        5.3.2 空军飞行员体检
    5.4 小结
6 民国时期孕产医学化与产检
    6.1 孕产医学化:“异常”身体的建构
    6.2 民国时期妇婴卫生行政与产检事业概况
    6.3 产检:对“异常”身体的检测
        6.3.1 时间上的监测
        6.3.2 检查人员与场所的转变
        6.3.3 检查项目与内容
    6.4 基于产检的医学统计与研究
    6.5 小结
7 讨论
    7.1 体检与近代中国身体认知观念的转变
        7.1.1 中西医“身体检查”观之比较
        7.1.2 “健康检查”与“健康”认知观念
    7.2 体检之“网”: 认知观念与制度安排的互动
        7.2.1 实践中的技术: 北平公共卫生示范区中的体检
        7.2.2 北平示范卫生区中体检知识和技术网络的生成
        7.2.3 体检网络相关行动者行为链条分析
    7.3 近代中国的体检与健康身份认同
        7.3.1 从健康的身体到健康的国家
        7.3.2 健康检查与身体隐喻
        7.3.3 健康检查与身体、健康和身份的构建
    7.4 小结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产科助产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及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产科助产工作中的危险因素
    1.1 化学因素:
    1.2心理因素:
    1.3 生物因素:
    1.4 物理因素:
2 产科助产工作中的防护措施
    2.1 加强职业教育:
    2.2 加强心理教育:
    2.3 生物因素防护:
    2.4 物理因素防护:
    2.5 合理排班:
3 结论

(4)助产士职业暴露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助产士职业暴露现状
    1.1 职业暴露发生率高
    1.2 职业暴露危险性大
    1.3 职业暴露上报率低
2 助产士职业暴露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2.1 主观因素及应对措施
        2.1.1 主观因素
        2.1.2应对措施
    2.2 客观因素及应对措施
        2.2.1 客观因素
        2.2.2 应对措施
3 小结

(5)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职业暴露的常见原因
    1.1生物化学因素
    1.2职业风险防范意识与知识缺乏
    1.3意外皮肤黏膜暴露
    1.4社会环境因素
    1.5人力资源缺乏, 个人防护不到位
2职业防护对策
    2.1建立科学的职业防护管理体系
    2.2强化职业安全培训与教育
    2.3规范操作, 防止意外
    2.4锐器伤的预防
    2.5产科环境感染暴露控制
    2.6提升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意识

(6)临床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自我防护意义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治疗
2结果
3讨论

(7)分娩室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与防护(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危险因素和防护措施
        1.3.1 生物、物理和化学因素的防护
        1.3.2 心理和身体因素
        1.3.3 相关培训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9)导乐分娩模式下的助产士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论文提纲范文)

1导乐分娩模式下的助产士常见职业危险因素
2导乐分娩模式下的助产士常见职业危险因素防护对策

(10)助产士的护理风险与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1 助产士的职业风险
    1.1 助产士职业的生物风险
    1.2 助产士职业的物理性风险
    1.3 助产士职业的化学风险
    1.4 产妇和家属的不理解
    1.5 自我保护意识不足
2 预防措施
    2.1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2.2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2.3 化学消毒、噪声预防
    2.4 提高法律意识, 保持良好的心理

四、产科助产士潜在的职业危险及防护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助产士职业倦怠、抗逆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 冯凯娜. 南昌大学, 2021(01)
  • [2]晚清民国时期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研究(1902-1949)[D]. 王瑶华.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3]产科助产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及防范[J]. 赵秀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84)
  • [4]助产士职业暴露研究进展[J]. 卢明珠,周璇.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7(05)
  • [5]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J]. 高铁杰.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10)
  • [6]临床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自我防护意义探析[J]. 鄢玉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7(03)
  • [7]分娩室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与防护[J]. 董小琼,郑晶晶.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6(21)
  • [8]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J].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报, 2016(08)
  • [9]导乐分娩模式下的助产士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J]. 王晓明. 护理研究, 2014(07)
  • [10]助产士的护理风险与预防[J]. 张霞. 中国医药科学, 2013(02)

标签:;  ;  ;  ;  ;  

助产士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