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攀枝花地区采矿活动的环境地球化学

中国西南攀枝花地区采矿活动的环境地球化学

一、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of Mining Activities in Panzhihua Region, Southwestern China(论文文献综述)

贾中民[1](2020)在《渝西北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源解析与生态健康风险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关系生态系统健康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而影响人体健康,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有研究深入分析了城市和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并评价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态健康风险,有利于土壤环境质量的提高和人居环境的改善。然而重庆市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其城镇快速发展区土壤与农作物重金属污染水平、生态环境和健康风险评价的系统研究相对有限。重庆市西北部的潼南区、合川区、铜梁区和大足区是建设主城菜篮子基地、实现重庆市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区域之一,城郊特色效益农业潜力巨大,为重庆市民提供了大量的粮油、生猪、水产、蔬菜等主要农产品的供给保障,开展该区域土壤重金属的系统研究十分必要。为更好地了解渝西北地区(潼南区、合川区、铜梁区和大足区)土壤重金属生态环境风险及农产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4个区高密度采集了土壤样品1695件,采集水稻籽实101件、玉米籽实139件和叶类蔬菜88件,以及各类作物相同数量的根系土,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分析测试各类样品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部分土壤样品重金属7步形态和其他相关理化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地统计学理论、GIS技术、多元回归分析、污染评价与源解析及生态健康风险评价等多种方法,系统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1)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水平及空间分布特征;(2)土壤重金属污染种类、程度及范围,查明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贡献率;(3)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元素迁移累积特征及其安全性,并构建农作物超标重金属含量吸收模型;(4)表层土壤与农作物重金属元素的生态环境风险和健康风险水平。以期为当地土壤污染防治、农作物安全性及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风险管理等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渝西北表层土壤As、Cd、Cr、Cu、Hg、Ni、Pb和Zn平均含量分别为6.21、0.33、75.49、6.99、0.077、27.9、35.24和87.91 mg·kg-1。除Cr元素含量略低于背景值外,As、Cd、Cu、Hg、Ni、Pb和Zn元素平均值均超过背景值,7种重金属元素在表层土壤不同程度累积,Cd元素是背景值的3.01倍,累积效应最大,其余6种元素是背景值的1.07~1.28倍。2.空间变异分析结果表明Cd、Pb元素拟合为线性模型,As、Ni元素拟合为球状模型,其余元素理论模型拟合为指数模型。8种元素的块基比[C0/(C0+C)]介于0.40~0.71之间,属于中等程度空间自相关关系,说明它们的空间变异受到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的共同影响。克里格插值结果显示,研究区除Hg在东部含量较高外,Zn、Cd、Pb、As、Ni、Cu和Cr 7种元素在研究区西部含量较高,且元素含量空间分布与地层界线基本耦合,但Cd和Pb存在局部的高值区,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明显受控于成土母质及成土作用过程,而Cd、Hg和Pb元素还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3.研究区土壤Cr、Ni、Cu、Zn和As元素含量主要受地层(成土母岩)控制,更接近于强烈的空间自相关;而Hg受人为活动的影响更为明显,接近于很弱的空间自相关;Cd和Pb则受成土母岩和人为活动的共同影响。总体上,成土母质决定了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和空间分布,表生地球化学作用重塑了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分布的宏观趋势,强烈的人类活动(如工矿业活动、农业生产活动等)破坏了Hg、Cd和Pb等元素的自然分布规律。4.研究区地累积指数平均值均小于1,由大到小依次为Cd>Pb>As>Zn>Ni>Hg>Cu>Cr;单因子污染指数平均值也小于1,依次为Cd>Cr>Cu=Zn>Ni>As>Pb>Hg,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6;富集因子由大到小依次为Cd(3.03)>Hg(1.30)>As(1.26)>Ni(1.1)=Zn(1.1)>Pb(1.09)>Cu(1.04)>Cr(0.95)。3种评价方法结果虽略有不同,但总体结果基本一致。研究区总体上土壤污染程度较低,以无污染和轻微污染为主,存在一定程度的中-重度污染,即有一定数量的土壤点位中重金属Cd、Hg和As等具有较高的指数,这表明研究区已存在这些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或背景值较高,尤其是Cd污染最为突出。5.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绝对主成分分数-多元回归方程受体模型(PCA/APCS-MLR)分析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主要来源有自然源、工业源与农业源、大气降尘源。其中土壤Cu、Cr、Ni、Zn和As主要来源于自然源,对5种重金属的贡献率分别为85.51%、84.75%、86.78%、71.14%和83.95%,受地质背景(成土母质)控制明显;Cd主要来源于工农业活动源和自然源,贡献率分别为56.49%和43.51%,研究区工矿企业和农业活动造成的Cd输入明显,其生态效应需引起重视;Pb以工业活动源和农业活动源为主,贡献率为55.2%,同时自然源(成土母质)也是Pb的来源之一;而Hg以人为排放的大气降尘为主要来源,贡献率为86.9%。从源头上控制主要污染元素在农田土壤中的积累有助于降低农产品重金属富集风险,对研究区土壤Cd污染的控制应采取防止土壤酸化、减少工业活动排放和农业施肥输入等综合措施,土壤Pb主要是控制工业活动的排放,而控制煤炭燃烧产生的大气污染则是防治土壤Hg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6.水稻、玉米和叶类蔬菜的根系土中Cd和Ni的超标率分别为25.5%和20.6%、27.3%和30.2%、45.5%和15.9%,其他如As、Cr、Cu、Pb也有超标点位存在,总体上蔬菜地>玉米地>水稻田。而对应农作物仅水稻籽实和玉米籽实Cd有超过标准限制值的点位,超标率分别为9.90%和8.63%。生物富集系数以Zn和Cd较高,Hg在蔬菜中虽有最高的富集系数,但蔬菜中Hg含量未超过标准限制值。这说明研究区重金属Cd及Zn的生物有效性较强,而其他重金属生物有效性较弱,这也是农作物Cd超标的主要原因之一。7.水稻、玉米和叶类蔬菜及其根系土中重金属含量的对应关系可以看出,酸性条件下作物内Cd含量会出现较高的误判,即作物内重金属含量和土壤里重金属含量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需引入其他土壤关键因子进一步研究。利用Cd的生物富集系数并引入土壤其他因子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构建作物吸收模型显示,水稻籽实、玉米籽实和叶类蔬菜中Cd含量与土壤p H值呈负相关,土壤偏酸性会促进作物对Cd的吸收累积。同时土壤中Ca O对水稻籽实中的Cd累积、土壤K2O和S对玉米籽实和叶类蔬菜中的Cd累积具有抑制作用,而土壤中Si O2对水稻籽实Cd积累具有促进作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控制土壤酸碱度及相关因子含量来减缓重金属元素的生物有效性,提高研究区农产品质量。8.研究区表层土壤整体处于中等潜在生态风险等级,重金属危害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Cd>Hg>As>Pb>Cu>Ni>Cr>Zn,平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大足(184.9±57.6;平均值±S.D.)≈铜梁(182.0±90.8)>潼南(165.6±36.9)≈合川(165.4±71.3),Pb、Cu、Ni、Cr和Zn均为轻微生态危害等级,As基本处于轻微生态危害等级,Cd和Hg主要处于中等生态危害等级,二者可能造成的生态危害应引起重视。9.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环境无风险或可忽略(优先保护类)的点位占81%,可能存在环境风险但风险可控(安全利用类)的样点占19%,无明显环境污染风险区(严格管控类)。优先保护类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部和东北部,整体围绕安全利用类土壤呈连续性分布;安全利用类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部和南部,零星分布在中西部,主要呈不规则的斑块状分布。风险评估码(RAC)显示,除Cd外其他重金属元素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无环境风险或风险较低,而土壤Cd处于高风险状态,生物有效组分达到39.67%,与其他地区比较发现非地质高背景区土壤重金属Cd的生物活性明显高于地质高背景区。因此,研究区土壤环境风险主要由Cd元素及其较高的生物有效性引起。10.研究区可能存在由重金属引起的非致癌健康风险,除了膳食摄入重金属成人致癌风险高于儿童外,无论土壤重金属致癌、非致癌风险或膳食摄入重金属非致癌风险,儿童更容易受到潜在健康风险影响。土壤Ni元素对非致癌健康风险贡献率最大,且儿童的单一非致癌健康风险指数大于1;土壤Cr对致癌风险贡献率最大;农作物中As对非致癌贡献率最大,而Cd对致癌贡献率最大。土壤—农作物系统中8种重金属对成人和儿童的综合非致癌风险系数分别为0.397和2.17,成人没有显着的非致癌风险,儿童综合非致癌风险指数大于1,可能存在非致癌风险,主要是由Ni元素通过土壤皮肤接触产生的非致癌风险引起的。成人和儿童总致癌风险指数平均值处于10-6~10-4之间,处于可接受水平。综上所述,基于污染评价、生态环境和健康风险评价部分可知,研究区应将Cd、Hg和Ni列为优先控制的重金属元素,而As、Pb和Cu等重金属元素因某些点位含量超过GB15618-2018D的风险筛选值或者指数(Igeo、EF和RI)较高也不能忽视。因此,需重视研究区土壤Cd的安全利用问题,应积极采取农艺调控或筛选低累积品种进行替代种植等安全利用措施降低农产品超标现状,同时减少工矿业活动对Cd和Hg的排放及农业生产活动(如含高Cd磷肥的施用等)对土壤Cd的输入,并避免儿童过多地接触土壤以便消除儿童的非致癌健康风险。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首次系统评价为当地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了重要信息,评价提供的定量证据表明迫切需要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以保护居民免受排放到环境中重金属的危害。

梁国灏[2](2020)在《会理县茨坪宝鼎组花岗岩砾石与花岗岩体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四川省会理县茨坪地区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南东40 km一带,在大地构造上属于扬子地块西缘楚雄中生代前陆盆地中,或者位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带。近南北向断裂带控制了地层和岩浆岩的分布,区域上有着频繁的岩浆活动,比如说有新元古代,二叠纪以及中生代岩浆活动后形成的岩浆岩,它们在区域上的分布十分广泛,特别是与二叠纪峨眉山地幔柱有关的玄武岩-花岗岩系列岩浆活动对于区域构造演化有重要影响。研究区上三叠统宝鼎组分布广泛,其底部砾岩的研究程度较低,花岗岩砾石是否来源于下伏茨坪花岗岩体一直是一个长期争论的地质问题。通过实测宝鼎组剖面,对比研究宝鼎组砾岩之花岗岩砾石和茨坪花岗岩体的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等特征,探讨了两种花岗岩的岩石类型、岩浆源区特征和成因联系。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上三叠统宝鼎组的岩性为一套砾岩、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砂岩,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形成的组合,砾岩位于宝鼎组之底部,分为上下两段;岩性整体看呈正粒序,宝鼎组底部砾岩之花岗岩砾石的岩性为文象花岗岩。(2)茨坪花岗岩体所发现的花岗岩为中粗粒花岗岩,岩性包括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正长花岗岩,形成时代为中三叠世,其锆石U-Pb年龄为244.8±1.5 Ma。(3)宝鼎组砾岩之花岗岩砾石的形成时代为晚二叠世,其锆石U-Pb年龄为252.6±1.7 Ma。宝鼎组砾岩中的文象花岗岩砾石并非来自茨坪花岗岩体,宝鼎组与下伏茨坪花岗岩体为沉积不整合接触关系。(4)茨坪花岗岩体的铁族元素含量较低,K2O含量高,为高钾质岩石类型,属于铝过饱和岩石(A/CNK=1.06~1.10)。岩体轻稀土元素富集,具有中等程度负Eu异常(δEu=0.16~0.22),岩体的微量元素显示Ba、Sr、P、Ti,Nb显着亏损。(5)宝鼎组砾岩中花岗岩砾石的铁族元素显着亏损,K2O含量较高,为钾质岩石类型;属于钾质碱性岩石系列,铝轻微过饱和(A/CNK=1.01~1.06)。花岗岩砾石的轻稀土元素富集,具有强烈的负Eu异常(δEu=0.05~0.08)特征;在微量元素方面,Ba、Sr、P、Ti,Nb、Zr明显亏损,Ba、Sr、P、Ti的亏损程度相对茨坪花岗岩体更加显着。(6)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茨坪花岗岩体属于A2型花岗岩,宝鼎组砾岩之花岗岩砾石属于A1型花岗岩。两者形成的构造环境均为拉张伸展环境。(7)上三叠统宝鼎组砾岩中的晚二叠世文象花岗岩砾石,是二叠纪峨眉山地幔柱岩浆活动产物,属于攀西地区辉长岩-正长岩-花岗岩岩浆活动系列晚期形成的花岗岩,茨坪花岗岩体是印支期岩浆活动产物,是地壳熔融产生的花岗岩浆所形成,它可能对峨眉山地幔柱岩浆活动晚期的产物进行了物质继承,其岩浆源区可能受到峨眉山地幔柱岩浆活动的间接影响。

朱江[3](2019)在《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地幔柱动力学及其环境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幔柱动力学及其环境效应是当前地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为了研究地幔柱中再循环洋壳(榴辉岩)成分对地幔柱动力学以及全球气候变化起到的影响,我们在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开展了详细和系统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新的结果和认识:(1)对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出露的火山岩中沉积岩夹层(特别是峨眉山玄武质熔岩底部)开展了广泛和系统的野外调查研究,结合已发表的早期苦橄岩中橄榄石斑晶电子探针数据重建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火山喷发前期及同喷发期的地表地貌演化过程:(i)峨眉山地幔柱中含有约10%-20%高密度的再循环洋壳。基于热化学地幔柱模型,在大规模火山喷发之前峨眉山地幔柱产生的热浮力只能导致小幅度地表隆升(约200 m),这一预测结果与地质观察的结果是一致的;(ii)当大规模火山喷发时,峨眉山地幔柱会释放大量热量,从而导致其热浮力明显减小;但地幔柱中大量再循环洋壳产生的负浮力仍然存在,这会导致地表显着地下沉;(iii)除此之外,在大规模火山喷发早期,由于巨量的高密度玄武质熔岩迅速地加载到地表,其会导致强烈的岩石圈挠曲,从而诱导地表快速且持续的大幅度下沉。(iv)在火山喷发晚期,火山活动产生了大量的低密度火山岩(如凝灰质火山岩、凝灰岩),其会缓解岩石圈挠曲,从而阻止了地表的进一步下沉;(iv)这些低密度的火山岩持续堆积,可能会导致地表地貌的隆升。(2)在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东部地区的火山岩剖面采集了大量夹层的凝灰岩样品,其锆石的SIMS U-Pb测年结果表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主喷发期在258-259 Ma结束,且多期次小规模的火山喷发可能持续到252 Ma。大量岩浆锆石的δ18O值(最低值达到+3.0‰)低于正常地幔锆石的值,暗示有再循环高温蚀变洋壳可能加入到峨眉山地幔柱中。因此提出持续时间长的峨眉山活动可能是由于地幔柱中携带了大量的再循环洋壳(榴辉岩),其能形成粗壮地幔柱的尾巴,可以作为地幔物质的上升通道到大火成岩省形成之后。另外,晚期峨眉山火山喷发可能在华南地区end-Permian生物灭绝事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3)估算结果表明含大量再循环洋壳的峨眉山地幔柱及其产生岩浆促发的接触变质作用均能释放大量CO2和导致end-Guadalupian时期全球气候环境发生突变。但是,峨眉山地幔柱排气发生在接触热变质作用排气之前,其驱动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初始/早期爆发性火山喷发和end-Guadalupian生物间断;而接触热变质作用排气则是进一步加剧气候和环境的恶化。因此,峨眉山地幔柱排气是end-Guadalupian生物灭绝事件的主要驱动者。

郝丽婷[4](2019)在《钒污染地下水的微生物修复与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重金属钒污染已成为饮用水的安全隐患,钒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钒污染地下水,探讨不同接种体下微生物修复含钒地下水的性能,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探究锯末作为固相碳源时微生物连续除钒的可行性,并揭示功能菌还原五价钒的作用机理。钒矿区(钒钛磁铁矿、石煤、石油伴生矿和铀钒矿)土壤作为接种体时,五价钒平均去除效率(反应60 h)分别为92.0%、69.0%、91.0%和87.1%,表明钒矿区土壤可作为接种体用于含钒地下水的生物修复。微生物群落分析发现,AcidobacteriaceaeSubgroup1uncultured、Bryobacter和Microvirga等菌属在反应器中富集,可能有助于五价钒的还原。钒矿区周围农田土壤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危害商(HQ)值分别为0.69(钒钛磁铁矿矿区)、3.64(石煤矿区)、0.77(石油伴生矿矿区)和0.56(铀钒矿矿区),石煤矿区周围农田土壤中钒的非致癌风险较高。以矿区周边农田土壤样品为接种体时,五价钒去除率(反应60 h)为82.7%98.4%,且生物反应器细菌群落中以能够耐受或降低钒毒性的菌属(如Ruminococcaceaeincertaesedis、Trichococcus和Comamonas)为主导。以厌氧污泥为接种体、锯末为固相碳源时,合成地下水中五价钒去除率约90.3%,而在实际地下水中,五价钒去除率约为53.2%,微生物能够以锯末为碳源修复钒污染;添加麦饭石(4.0 g)和磷矿石(4.0 g)时,实际地下水中五价钒去除率升至82.6%,麦饭石和磷矿石的添加可强化微生物去除五价钒性能。以锯末为碳源的柱反应器实验结果表明,接种了驯化后的石油伴生矿矿区土壤和铀钒矿矿区周围农田土壤系统中,微生物能够迅速发挥持续的钒修复作用,而接种驯化厌氧污泥系统可更持久有效地去除实际地下水中的五价钒。研究发现屎肠球菌具有对五价钒的还原能力,其在15 d内可有效还原初始浓度为25.5254.7 mg/L的五价钒,且微生物还原速率随五价钒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屎肠球菌还可修复五价钒/六价铬复合污染,且五价钒对六价铬的还原有促进作用,而五价钒的去除却受到抑制。屎肠球菌的细胞粗提物、细胞膜组分和细胞内可溶物质均可还原五价钒,并证明了其在细胞内外均具有还原五价钒的能力。本研究揭示了不同接种体的含钒地下水生物修复过程及反应机理,为修复重金属钒污染地下水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为实际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孙君一[5](2019)在《川西拉拉矿区复合岩席的成因及对成矿作用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层状岩席的组装过程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近年来引起了强烈质疑。许多作者通过镁铁质岩席的研究认为层状岩席形成于多脉动岩浆组装过程,而用岩浆通道模型论述岩浆型矿床的成矿作用。本文首次报道了在川西拉拉矿区发现的一种含矿镁铁质岩席,它的深入研究可以为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提供进一步约束。野外观察表明,该镁铁质岩席可以划分出九个岩相带,相邻岩相带为侵入接触关系。九个岩相带以第五岩相带为中心,其岩相学特征向上、下两侧呈现镜像关系。从外到内,依次出现富球粒结构辉绿岩(YWS-1相带)、贫球粒结构辉绿岩(YWS-2相带)、富辉石斑晶辉绿岩(YWS-3相带)、贫辉石斑晶辉绿岩(YWS-4相带)和含白云母铁矿石(YWS-5相带)。这种岩相特征表明了镁铁质岩浆的近连续输入,前导性岩浆层中心的未固结部分成为后续岩浆运动的通道,富矿流体最晚输入。显微镜观察、粉晶X-射线衍射分析和CSD分析发现,各岩相带均具有显微斑状结构,说明各相带均具有至少两阶段固结历史,且最后一次为岩浆快速固结过程。斑晶矿物组合比较相似,主要为云母、角闪石、辉石、Ti-Fe氧化物、斜长石等;但各岩相带主要斑晶矿物及颗粒大小有较大区别:YWS1-2相带斑晶矿物主要为角闪石、云母和Ti-Fe氧化物;YWS-3相带的斑晶矿物除角闪石、云母外,还含有特征的大颗粒辉石;YWS-4相带含有小颗粒辉石及方解石斑晶。YWS-5相带斑晶为Ti-Fe氧化物、白云母、钾长石和石英。这种含水矿物斑晶表明所有岩相带都是挥发分(H2O+CO2)饱和或过饱和岩浆固结的产物,但各岩相带的岩浆具有不同的来源。对各相带代表性晶体进行了EMPA电子探针剖面分析,认为岩席中各相带角闪石均为钛闪石,结晶过程中岩浆成分较稳定;云母可分为两个不同晶体群,YWS1-4相带的云母属黑云母,YWS-5相带云母属白云母,形成于不同的岩浆房中;辉石来自于深部岩浆的循环晶,3种不同晶形、粒度的辉石,代表了3种不同的岩浆过程;磷灰石可分为两个不同晶体群:YWS-5相带的粒状、高P2O5、高F型;其他相带的针柱状、低P2O5、低F型;Fe-Ti氧化物以YWS-5相带含量最多且整体铁含量高于其他相带。据此认为YWS-5相带金属矿物与其他相带金属矿物来源不同,为富矿流体形成。岩石地球化学数据表明,岩席整体为碱性系列辉长岩类岩石。Sr、Nd同位素整体显示出岩石圈地幔源区特征,YWS1-4岩相带样品靠近PM区附近,说明其岩浆应来源于岩石圈地幔,YWS-5相带样品落于EMⅡ区,结合其富水特征,认为是由于后期岩浆脉动过程中壳源流体注入幔源岩浆所致。岩席整体形成于大陆裂谷构造环境。利用磷灰石LA-MC-ICP-MS U-Pb同位素方法,测得磷灰石反等时线图解年龄为278±28 Ma。结合上述各种特征认为岩席中的矿物晶体分属于不同的晶体群,主要为熔体、流体晶体群,存在少数固体晶体群。矿物结晶于不同的进化岩浆房,在岩浆多次脉动作用下,上升、侵位、迅速固结形成该岩席各个相带。拉拉岩席之下当时应存在一个多重岩浆房系统,这些岩浆房由不同成分的进化岩浆充填,可能富集了相应的成矿金属。当深部含矿流体输入该岩浆系统时,引起骨牌效应,导致各种含矿流体大规模释放。而该区的镁铁质岩席对成矿物质起到了屏蔽作用,使其大规模聚集形成超大型矿床。与攀枝花铁矿有相似的成矿机制。

郑析科[6](2019)在《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中伴生钴的富集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依托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委托成都理工大学承担的《攀枝花市钒钛磁铁矿中伴生稀散元素概况研究》项目,以最具综合利用价值的钴元素为主要研究对象,广泛搜集、整理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现有的地质资料和相关伴生元素研究成果;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采样分析,对攀枝花矿床、红格矿床、白马矿床所取代表性样品进行多元素化学分析和岩矿鉴定工作,大致查明了各矿区不同类型岩石、不同类型矿石中钴的含量,分析钴元素分布的基本特征及富集规律。得出以下的结论:(1)在攀枝花矿床层状岩体中,上部岩相带钴元素平均含量为41.645 ug/g,中部岩相带钴元素平均含量为73.750 ug/g,底部岩相带钴元素平均含量为124.795 ug/g,由上至下钴元素逐渐富集,符合攀枝花层状岩体韵律层韵律变化;在红格矿床各矿区岩矿石中,百草矿区钴元素含量最高,平均值为371.66 ug/g,在马鞍山矿区含量较低,平均值为111.6 ug/g;在白马矿床各岩相带中,从一矿带矿石钴元素平均值250.120 ug/g、二矿带矿石钴元素平均值208.110 ug/g到四矿带矿石中钴元素平均值185.492 ug/g,含量逐渐降低。(2)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不同岩石类型中,钴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为:磁铁岩、辉石岩、辉长岩、玄武岩、斜长岩、正长岩。钒钛磁铁矿矿石中钴元素含量普遍高于岩石中钴元素含量,表内矿石中钴元素含量高于表外矿石中钴元素含量,表明矿石铁品位较高有利于钴元素富集。且钴元素除了富集于磁铁矿石以外,还富集于硫化物相中。(3)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矿床中,钴元素与TiO2、TFeO、SiO2、MnO、MgO、Zn、Ga、V、Cu、Ni、Sr关系较为密切。其中与TiO2、TFeO、MnO、MgO、Zn、Ga、V、Cu、Ni正相关性较好、与TiO2、TFeO、Zn、Ga、V呈显着正相关;与SiO2、Sr负相关性好,呈显着负相关;钴元素与稀土元素无明显相关性。(4)攀西地区各矿区钒钛磁铁矿矿石中,钴元素在攀枝花矿床、红格矿床、白马矿床、新街矿床、黑谷田矿床中相对较高,综合利用价值较大,其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35.323 ug/g、158.71 ug/g、231.04 ug/g、138.05 ug/g、180.649 ug/g,其中在攀枝花矿床中含量最高。(5)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矿床中,钴元素在矿石中含量高,主要富集于磁铁矿、钛铁矿、硫化物等矿石矿物中,在选矿过程中主要进入铁精矿,可在铁矿进一步选冶过程中同步回收利用。

黄从俊[7](2019)在《扬子地块西南缘拉拉IOCG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拉拉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康滇地轴中段,矿体赋存于古元古界河口群落凼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大致顺层产出;矿石类型以网脉—角砾状、脉状矿石为主,次为浸染状-块状、条带状-似层状矿石;已探明矿床中矿石储量约200Mt,平均品位:铁15.28%,铜0.83%,钼0.03%,钴0.02%,金0.16g/t,银1.87 g/t,稀土0.14%。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整理分析,运用镜下显微岩/矿相学观察、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等手段对扬子地块西南缘拉拉IOCG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与认识:(1)系统查明了该矿床的矿物组成及矿物生成顺序,重新划分了该矿床的成矿期次与成矿阶段,认为矿床先后经历了火山喷发-沉积成矿作用,变质成矿作用,气成-热液成矿作用和热液成矿作用,其中气成-热液成矿期和热液成矿期为矿床的主要成矿期;并新发现了该矿床的热液成矿期存在磷灰石、独居石及辉钼矿等重要矿物。(2)利用稀土元素(REE)地球化学研究,提出河口群地层是由海底热水沉积岩和长英质岩浆岩经变质作用而成;火山喷发-沉积成矿期成矿流体中的REE来源于裂谷环境中碱性-钙碱性岩浆的演化;变质成矿期成矿流体中的REE来自于围岩,继承了火山喷发-沉积成矿期流体中REE地球化学特征;气成-热液成矿期成矿流体中的REE来源于同期中酸性岩浆的演化;热液成矿期成矿流体中REE来源于基性岩浆分异演化形成的中高温热液和/或河口群围岩。(3)借助于H-O、C、S等稳定同位素,揭示了拉拉IOCG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和矿化剂(C、S)的来源,认为变质成矿期以变质水为主,气成-热液成矿期主要为岩浆水,热液成矿期以岩浆水为主,但有大气降水参与;矿化剂C和S主要来自幔源。(4)利用Pb、Sr、Nd和Os等放射成因同位素示踪了成矿物质来源,提出拉拉IOCG矿床的成矿物质较复杂,具有壳、幔混合源特征,且不同成矿期,成矿物质的来源存在差异,同一时期不同成矿金属(Cu和Mo)的来源也有所不同。(5)采用独居石U-Pb、黑云母Ar-Ar、硫化物Re-Os、硫化物Pb-Pb定年等多种测年手段,精确测定了拉拉IOCG矿床的4期成矿作用时限,(1)古元古代末期的火山喷发-沉积成矿作用,成矿时限1725Ma-1647Ma,持续100Ma,主要为Fe-Cu-(L)REE矿化,发生成矿预富集或形成含Fe和Cu的矿源层;(2)中元古代中期的变质热液成矿作用,成矿时限1235Ma-1218Ma,持续约20Ma,矿源层中成矿元素重新分布、改造富集,主要为Fe-Cu-REE矿化,形成条带状、片理化矿石;(3)中元古代末期的大规模气成-热液成矿作用,成矿时限1097Ma-907Ma,持续200Ma,主要为Fe-Cu-Mo-REE矿化,形成角砾状、网脉状、脉状、浸染状和块状富矿石;(4)新元古代早-中期的热液成矿作用,成矿时限860Ma-816Ma,持续45Ma,主要为Fe-Cu-Mo-U-REE矿化,发生碱交代成矿作用,形成碱交代岩体和脉状矿石。认为拉拉IOCG矿床具有多期、长期持续成矿作用特征。(6)借助于流体包裹体研究,提出气成-热液成矿期成矿流体为高温高盐度中酸性岩浆出溶流体与低温低盐度盆地卤水/变质水的混合,流体混合及相分离-流体超压作用是该期成矿作用矿质沉淀的主要机制;热液成矿期成矿流体为岩浆出溶流体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混合作用是导致该期矿质沉淀的主要机制。(7)发现拉拉IOCG矿床的4期成矿事件与康滇地区元古宙时期的构造-岩浆-热事件时限一致,其中火山喷发-沉积成矿期对应于古元古代康滇大陆裂谷作用,变质成矿期和气成-热液成矿期与中元古末期板块俯冲作用相关构造-岩浆活动时限一致,热液成矿期则与新元古代康滇大陆裂谷作用时限一致,提出拉拉IOCG矿床的成矿作用是扬子地块西南缘元古宙时期壳幔相互作用的响应,认为拉拉IOCG矿床是狭义的IOCG矿床。

马比阿伟[8](2019)在《扬子陆块西缘中段前寒武纪岩浆成岩成矿作用及其构造背景》文中研究表明扬子陆块西缘是研究中国三大克拉通之一的华南克拉通的关键地区之一,广泛分布于其上的中—新元古代岩浆岩是理解扬子陆块及华南克拉通前寒武纪时期构造—岩浆演化等一系列科学问题的解剖窗口。同时,扬子陆块西缘在超大陆的聚合、裂解过程中形成了多期瞩目的成矿作用,在中段形成了会理岔河锡矿床、冕宁泸沽铁锡矿床等一系列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矿床。由于对扬子陆块西缘古老基底的组成、演化及相关成矿机理等一系列问题还不明朗,使得这一地区的前寒武纪地质问题长期以来备受瞩目。本论文在详细阅读分析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扎实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获得第一手地质资料,进而对扬子陆块西缘中段出露的岩浆岩开展了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Sm-Nd同位素体系等的研究,探讨了扬子陆块西缘中段前寒武纪岩浆岩的时代、成因、构造背景和区域构造—岩浆演化过程。同时总结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分析相关典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等。阐释了扬子陆块西缘中段在前寒武纪时期的成岩成矿作用及其构造背景,并进行了相关成矿远景区优选。获得了如下主要认识:对扬子陆块西缘中段前寒武纪岩浆岩开展了系统的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扬子陆块西缘中段存在三期前寒武纪岩浆记录,时代分别为中元古代晚期(1055 Ma1006 Ma)、新元古代早期(842 Ma772 Ma)和新元古代中期(750 Ma728 Ma)。首次将摩挲营花岗岩体的成岩时代划归为中元古代,同时进一步证实了康定岩群中存在原岩形成于新元古代的变质地层。研究并获取了摩挲营花岗岩体和兴隆辉长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Sm-Nd同位素等数据。认为中元古代摩挲营花岗岩形成于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引起地壳加厚的动力学背景,源岩为上地壳泥岩和其它碎屑岩。新元古代兴隆辉长岩形成于陆缘弧上,与板块俯冲作用有关,是幔源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混染早先存在的前寒武纪基底物质的结果。认为扬子陆块和华夏陆块在四堡/江南造山带西缘的碰撞拼合时限为中元古代晚期,时间上与全球性的格林威尔造山事件一致。重新厘定了扬子陆块西缘新元古代钾质花岗岩,将四川省冕宁—石棉交界处原认为陆陆碰撞形成的S型花岗岩识别为A型花岗岩。基于从地质特征、岩浆岩的岩石组合及时空关联、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等各方面的综合研究和系统的观察和思考,本文认识到这些A型花岗岩与―洋脊俯冲‖作用有关,并首次提出了用―洋脊俯冲‖和―板片窗‖的概念来解释扬子陆块西缘新元古代岩浆事件。研究区内摩挲营花岗岩体和泸沽花岗岩体分别与会理岔河锡矿和冕宁泸沽铁矿紧密相关。本次研究对两个岩体的侵位时代、岩石类型、构造背景等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和进展。通过这些研究成果,将岔河锡矿和泸沽式铁矿划分为分别在不同成矿时代,不同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下形成的岩浆汽成—高中温热液型硫化物锡矿床和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铁锡矿床。按照相关成矿区带划分依据与原则,结合本文对扬子陆块西缘前寒武纪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取得的研究进展,对扬子陆块西缘锡钨铁花岗岩成矿带进行了划分。通过进一步对典型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等的分析研究,圈定了―与中元古代陆陆碰撞背景下S型花岗岩有关的锡钨成矿区‖和―与新元古代洋脊俯冲背景下A型花岗岩有关的铁锡成矿区‖两个成矿远景区。

马圣钞,王登红,孙艳,李超,钟海仁[9](2019)在《我国西南部T1/T2粘土岩地质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粘土型锂矿的找矿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重庆、四川、贵州等地区的早、中三叠统地层界线(T1/T2)附近发育一套与火山喷发沉积有关的粘土岩层,其锂含量区域性富集.评价该套粘土层锂成矿潜力并确定粘土型锂矿的找矿方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地质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方法,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重庆温泉、四川谢家湾、贵州辅处、贵州马落菁界限粘土岩年龄为248.6±0.8Ma、242.5±0.7Ma、246.1±0.6Ma、248.1±0.8Ma,与早-中三叠世界限年龄相近(247.2Ma).全岩富Li、K2O,高MgO,亏损Na2O;相对富集不相容元素(Rb、W、Sn、Bi、Th、U),相对亏损相容元素(V、Cr、Co、Ni)等;Li与不相容元素(Sn、Ta、Ga等)呈正相关关系,总体上显示与流纹-英安岩具有亲缘性.图解分析显示界限粘土岩为中酸性火山喷发-沉积岩经粘土化蚀变作用后的产物,构造背景为印支早期扬子板块西南缘俯冲碰撞引起的火山喷发活动或峨眉大火成岩省岩浆作用后续热液-沉积活动.综合分析认为中酸性火山喷发-沉积岩成分继承造成了界限粘土岩高K、富Li的地球化学特征,粘土矿物吸附作用也对界限粘土岩锂富集有所贡献,蒸发沉积作用对大面积沉积粘土层锂富集有限.今后在寻找沉积粘土型锂矿时建议以中国西南部T1/T2界线附近火山喷发-沉积成因粘土层为重要找矿层位,以同时代古火山口盆地或类似的古地貌分布区为重要找矿区域.

高文元[10](2018)在《攀枝花层状侵入体中矿物微观结构和微量元素对成矿过程的指示》文中提出大火成岩省中与地幔柱活动有关的层状侵入体,是研究岩浆演化过程的重要窗口。同时,赋存着大规模钒钛磁铁矿的层状侵入体,也是揭示岩浆分异过程中Fe-Ti-V元素富集过程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在兰家火山矿区采集了一套地质样品,代表攀枝花层状侵入体下部的含矿岩体。在光学显微镜观察的基础上,主要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并结合电子探针、聚焦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先进手段,观察和表征了微米至纳米尺度矿物的微观结构特征,同时获得了不同微观结构中矿物原位微区成分特征,结合多种地质温压计约束了形成出溶结构的物理化学条件。在电子探针成分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仪获得矿物原位微区微量元素成分数据。以主要矿物的微观结构特征和微量元素特征为突破口,结合结晶学、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理论,分析讨论了研究区岩浆演化过程中的热事件的作用方式,获得了以下认识:(1)矿物微观结构中广泛出现的出溶结构包括:透辉石主晶出溶斜顽辉石片晶和Fe-Ti氧化物片晶,粒状钛磁铁矿出溶钛铁矿和镁尖晶石,以及富矿石中钛铁矿出溶赤铁矿等,代表了岩浆演化过程中结晶分异和亚固相再平衡过程。另外,陨硫铁中磁黄铁矿片晶可能代表硫化物的固相转变过程。(2)根据最佳相边界理论,计算得到透辉石主晶中斜顽辉石片晶的出溶压力为~2 GPa;根据两个地质温度计得到其出溶温度为1030-1100℃。根据得到的压力和温度条件,认为在下地壳岩浆房中岩浆从橄榄岩中继承了透辉石-斜顽辉石出溶结构;随后在同一个岩浆房<1100℃时透辉石出溶Fe-Ti氧化物片晶;在上地壳岩浆房<450℃时Fe-Ti 氧化物片晶中形成钛铁矿+铁尖晶石亚固相出溶体。(3)矿物的微观结构特征记录了由于岩浆分批注入引发的热事件对先结晶矿物的叠加改造。硅酸盐、氧化物、硫化物之间矿物边界上都存在固相改造特征。在二次熔体径迹中,单斜辉石分别与钛磁铁矿和斜长石形成后成合晶结构,细粒橄榄石具有较高的Fo值,都是热事件形成的二次熔体的结晶产物。(4)含水和含钾矿物的出现,无Ti磁铁矿的产出,针状和镶边状硫化物,以及硅酸盐和氧化物的交代假象结构、蠕虫状结构和发育的孔隙,都记录了层状侵入体岩浆期后的热液流体活动。(5)从岩石微量元素标准化的矿物微量元素点分析数据,以及矿物共生组合原位微区面分析结果中都可以看出,微量元素在硅酸盐-氧化物-硫化物矿物相之间的分配规律,指示了岩浆演化的过程和叠加作用的影响。钛磁铁矿中高场强元素之间强烈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岩浆来源于同一个深部岩浆房。但是,单斜辉石、橄榄石和钛磁铁矿中过渡金属元素之间形成不同的子趋势,表明侵入体经历了多次岩浆补充。由于岩浆补充引发了矿物中强烈的再平衡过程,导致钛铁矿中过渡金属元素形成不同的子趋势。综上所述,从矿物微观结构和微量元素的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形成攀枝花层状侵入体下部含矿岩体的岩浆起源于同一个深部岩浆房,并在浅部岩浆房中经历了多次岩浆补充过程。岩浆补充和岩浆期后热液流体活动改造了原生矿物的微观结构和微量元素特征,但是几乎没有影响矿石品位。本研究从矿物微观结构和微量元素特征的角度出发,加深了对层状侵入体成岩过程的认识,丰富了在深部岩浆演化过程中矿物学的研究内容,进一步完善了攀枝花层状侵入体成矿过程的模型。同时,获得的矿物微观结构特征和微量元素数据,在钒钛磁铁矿工艺矿物学的研究和应用中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of Mining Activities in Panzhihua Region, Southwestern 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of Mining Activities in Panzhihua Region, Southwestern 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渝西北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源解析与生态健康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
        1.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1.1.2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
        1.1.3 土壤重金属污染特点与危害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源解析
        1.2.1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1.2.2 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
    1.3 土壤重金属生态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价
        1.3.1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1.3.2 土壤重金属环境风险评价
        1.3.3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第2章 绪论
    2.1 选题依据和意义
    2.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2.2.1 研究目标
        2.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2.4 论文创新点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研究区的选择
        3.1.2 自然地理
        3.1.3 地质背景
        3.1.4 矿产资源
        3.1.5 土壤类型
        3.1.6 土地利用现状
        3.1.7 农业和农村经济
    3.2 样品采集与测试
        3.2.1 土壤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3.2.2 植物样品及根系土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3.2.3 土壤样品的测试与质量评述
        3.2.4 土壤形态分析样品测试与质量评述
        3.2.5 植物样品测试与质量评述
    3.3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第4章 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与空间分布
    4.1 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
    4.2 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
        4.2.1 半变异函数及其模型
        4.2.2 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分析
        4.2.3 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来源解析
    5.1 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分析
        5.1.1 地累积指数
        5.1.2 富集因子
        5.1.3 内梅洛污染指数
    5.2 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
        5.2.1 研究方法
        5.2.2 相关性分析
        5.2.3 主成分分析(APC)—重金属来源分析
        5.2.4 APCS—MLR源解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累积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6.1 研究方法
        6.1.1 土壤和作物安全性评价方法
        6.1.2 生物富集系数
        6.1.3 作物吸收重金属模型构建方法
    6.2 土壤—作物系统中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其累计规律
        6.2.1 根系土中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其安全性
        6.2.2 水稻、玉米和叶类蔬菜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安全性
        6.2.3 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迁移累积规律
    6.3 重金属元素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6.3.1 生态效应吸收模型
        6.3.2 数据异常值处理
        6.3.3 可预测性分析
        6.3.4 农作物吸收模型
    6.4 讨论
    6.5 小结
第7章 土壤与农作物重金属的生态环境和健康风险评价
    7.1 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特征与分析
        7.1.1 评价方法
        7.1.2 土壤重金属单项生态风险
        7.1.3 土壤重金属综合生态风险
    7.2 土壤重金属环境风险特征与分析
        7.2.1 评价方法
        7.2.2 土壤环境风险类型划分
        7.2.3 基于重金属生物活性的风险评估
    7.3 土壤与农作物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7.3.1 基于土壤重金属的健康风险特征与分析
        7.3.2 基于自产作物的健康风险特征与分析
        7.3.3 土壤和作物健康风险综合对比分析
    7.4 讨论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课题

(2)会理县茨坪宝鼎组花岗岩砾石与花岗岩体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宝鼎组沉积学研究现状
        1.3.2 花岗岩研究现状
        1.3.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地层
    2.3 构造
    2.4 岩浆岩
第3章 花岗岩砾石及茨坪花岗岩体的地质特征
    3.1 宝鼎组剖面特征
    3.2 茨坪花岗岩体的地质特征
    3.3 宝鼎组花岗岩砾石的地质特征
第4章 花岗岩砾石及茨坪花岗岩体的年代学特征
    4.1 测试方法
    4.2 茨坪花岗岩体的年代学特征
    4.3 宝鼎组花岗岩砾石的年代学特征
第5章 花岗岩砾石及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5.1 测试方法
    5.2 茨坪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5.2.1 主量元素特征
        5.2.2 微量元素特征
        5.2.3 稀土元素特征
    5.3 宝鼎组花岗岩砾石地球化学特征
        5.3.1 主量元素特征
        5.3.2 微量元素特征
        5.3.3 稀土元素特征
第6章 讨论
    6.1 岩石成因类型
    6.2 岩浆源区及演化过程
        6.2.1 岩浆源区
        6.2.2 岩浆演化过程
    6.3 茨坪花岗岩体和宝鼎组花岗岩砾石之间的关系
    6.4 岩石构造背景及构造意义
        6.4.1 岩石构造背景
        6.4.2 构造意义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3)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地幔柱动力学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现状和研究目的
        1.1.1 选题背景
        1.1.2 国际大火成岩省研究现状
        1.1.3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研究现状
        1.1.4 研究目标
    1.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完成工作量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完成工作量
    1.3 实验分析方法
        1.3.1 锆石制备
        1.3.2 SIMS锆石U-Pb测年
        1.3.3 SIMS锆石氧同位素测定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地层
    2.3 区域主要深大断裂带
    2.4 岩浆岩
    2.5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2.5.1 空间分布范围
        2.5.2 岩石类型及空间分布
        2.5.3 玄武质火山岩系厚度空间变化
        2.5.4 区域矿床类型及空间分布
        2.5.5 区域地球化学
        2.5.6 区域深部地球物理
第三章 峨眉山火山喷发的古环境特征
    3.1 火山喷发前期
    3.2 大规模火山喷发前夕
    3.3 大规模火山喷发早期
    3.4 火山喷发晚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峨眉山火山喷发类型及特征
    4.1 初始或早期爆发性喷发
    4.2 两阶段火山喷发与生物间断及碳同位素变化的关系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锆石U-Pb年龄及氧同位素特征
    5.1 锆石U-Pb年龄测试结果
        5.1.1 珠东剖面
        5.1.2 楼下剖面
        5.1.3 雄武剖面
        5.1.4 板桥剖面
        5.1.5 野马川剖面
        5.1.6 中寨剖面
    5.2 锆石氧同位素测试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峨眉山地幔柱中再循环洋壳含量与地幔柱动力学
    6.1 峨眉山地幔柱中再循环洋壳含量
    6.2 再循环洋壳对峨眉山地幔柱响应地表的影响
    6.3 再循环洋壳对峨眉山火山活动持续时间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环境效应
    7.1 对end-Guadalupian生物灭绝事件的影响
        7.1.1 地幔柱排气量
        7.1.2 接触热变质作用排气量
        7.1.3 估算δ13C的变化幅度
        7.1.4 地幔柱排气与生物间断的联系
    7.2 对end-Permian生物灭绝事件的影响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
    8.1 结论
    8.2 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
    附表1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苦橄岩中橄榄石斑晶的成分组成
    附表2 华南PTB凝灰岩的锆石O和 Hf组成

(4)钒污染地下水的微生物修复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地下水资源概况
        1.1.1 .地下水资源现状
        1.1.2 .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现状
    1.2 .钒的概况
        1.2.1 .钒的来源
        1.2.2 .钒的应用
        1.2.3 .钒的毒性与危害
    1.3 .钒污染的主要来源
        1.3.1 .大气和土壤钒污染的来源
        1.3.2 .地下水中钒污染的来源
    1.4 .含钒废水的主要修复技术
        1.4.1 .物理法
        1.4.2 .化学法
        1.4.3 .生物法
    1.5 .微生物修复含钒地下水研究
        1.5.1 .接种体的选择
        1.5.2 .碳源的选择
        1.5.3 .微生物还原五价钒的机理研究现状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第2章 钒矿区土壤污染特征及其作为接种体还原钒的可行性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2.3 .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土壤中钒的分布特征
        2.3.2 .微生物修复潜力分析
        2.3.3 .微生物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钒矿区周围农田土壤健康风险评估及其对钒的还原性能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分析
        3.2.2 .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3.2.3 .微生物钒污染修复实验
        3.2.4 .微生物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土壤样品中钒浓度及空间分布
        3.3.2 .健康危害评估
        3.3.3 .功能性微生物的鉴定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以锯末为碳源的含钒地下水修复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合成地下水中以锯末为碳源的五价钒去除
        4.3.2 .实际地下水中以锯末为碳源的微生物除钒
        4.3.3 .微生物分析
        4.3.4 .反应柱修复实际地下水中五价钒污染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功能菌还原五价钒的作用机理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菌种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2.3 .实验用水
        5.2.4 .实验方法
        5.2.5 .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钒的微生物还原
        5.3.2 .钒和铬复合污染的微生物还原
        5.3.3 .细胞组分的钒还原
        5.3.4 .屎肠球菌还原钒机理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个人简历
    主要学术成果
    获奖经历

(5)川西拉拉矿区复合岩席的成因及对成矿作用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关于镁铁质层状岩席
        1.1.2 镁铁质层状岩席与成矿作用
        1.1.3 关于岩浆及其作用过程的相关研究
    1.2 拉拉矿区研究进展及科学问题
        1.2.1 拉拉概况
        1.2.2 研究进展
        1.2.3 科学问题
    1.3 选题依据及工作方法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主要创新工作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2 区域构造
        2.2.1 构造褶皱
        2.2.2 构造断裂
    2.3 区域岩浆活动
第三章 复合岩体特征
    3.1 拉拉镁铁质岩席分布
    3.2 含矿镁铁质层状岩体地质特征
第四章 岩相学特征
    4.1 岩相带1特征
    4.2 岩相带2特征
    4.3 岩相带3特征
    4.4 岩相带4特征
    4.5 岩相带5特征
    4.6 定量化结构分析
        4.6.1 晶体粒度分布分析方法简介
        4.6.2 晶体粒度分布分析结果
    4.7 岩相特征小结
第五章 矿物学特征
    5.1 角闪石
    5.2 云母
    5.3 辉石
    5.4 磷灰石
    5.5 Fe-Ti氧化物
    5.6 小结
第六章 岩石地球化学分析
    6.1 全岩主、微量成分
        6.1.1 主量元素
        6.1.2 微量元素
    6.2 Sr-Nd同位素成分
第七章 年代学分析
    7.1 磷灰石LA-MC-ICP-MS U-Pb同位素测年方法简介
    7.2 磷灰石测年结果
第八章 讨论和结论
    8.1 成岩成矿条件分析
        8.1.1 角闪石形成条件
        8.1.2 云母形成条件
        8.1.3 辉石形成条件
        8.1.4 Fe-Ti氧化物形成条件
    8.2 深部岩浆房
        8.2.1 矿物晶体群划分
        8.2.2 与拉拉岩席相关的深部岩浆房
    8.3 岩席的多次脉动组装过程
    8.4 对成矿作用的启示
        8.4.1 对拉拉地区成矿作用的启示
        8.4.2 对攀西地区成矿作用的启示
    8.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6)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中伴生钴的富集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伴生钴矿床研究现状
        1.2.2 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伴生钴资源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与矿床地质特征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大地构造演化
        2.1.2 区域地层
        2.1.3 区域构造
        2.1.4 区域岩浆岩
    2.2 钒钛磁铁矿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2.2.1 攀枝花矿床
        2.2.2 红格矿床
        2.2.3 白马矿床
第3章 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3.1 攀枝花矿床中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3.1.1 朱家包包矿段中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3.1.2 纳拉菁矿段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3.2 红格矿床中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3.3 白马矿床中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3.4 攀西地区其他矿床中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3.4.1 新街矿床中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3.4.2 黑古田矿床中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3.4.3 太和矿床中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3.5 不同矿区钴元素分布特征对比
第4章 钴元素的富集规律及综合利用价值
    4.1 钴元素的相关分析
        4.1.1 钴元素与主量元素相关分析
        4.1.2 钴元素与微量元素相关分析
    4.2 钴元素的聚类分析
        4.2.1 钴元素与主量元素聚类分析
        4.2.2 钴元素与微量元素聚类分析
        4.2.3 钴元素与稀土元素聚类分析
    4.3 钴元素的富集规律
        4.3.1 攀枝花矿床中钴元素富集规律
        4.3.2 红格矿床中钴元素富集规律
        4.3.3 白马矿床中钴元素富集规律
    4.4 钴元素的综合利用价值探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7)扬子地块西南缘拉拉IOCG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依据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IOCG矿床研究现状
        1.2.2 IOCG矿床定义
        1.2.3 IOCG矿床时空分布特征
        1.2.4 IOCG矿床主要成矿环境
        1.2.5 IOCG矿床成矿流体及矿床成因
        1.2.6 中国的IOCG矿床
    1.3 拉拉IOCG矿床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3.1 研究现状
        1.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 论文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1.5.1 论文主要成果
        1.5.2 论文创新点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区域地层
        2.1.1 古元古界河口群
        2.1.2 古元古界大红山群
        2.1.3 古元古界东川群
        2.1.4 中元古界昆阳群
        2.1.5 中元古界会理群
        2.1.6 新元古界康定群
        2.1.7 震旦系
        2.1.8 古生界-新生界
        2.1.9 康滇地轴元古宇地层演化顺序
    2.2 区域构造
        2.2.1 褶皱构造
        2.2.2 断裂构造
    2.3 区域岩浆岩
        2.3.1 古元古代岩浆岩
        2.3.2 中元古代岩浆岩
        2.3.3 新元古代岩浆岩
    2.4 区域变质作用
    2.5 区域矿产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层
        3.1.1 赋矿层位河口群
        3.1.2 会理群
        3.1.3 白果湾组
    3.2 矿区构造
        3.2.1 褶皱构造
        3.2.2 断裂构造
    3.3 矿区岩浆岩
        3.3.1 基性侵入岩
        3.3.2 中酸性侵入岩
    3.4 角砾岩
    3.5 矿体特征
        3.5.1 矿体埋藏特征
        3.5.2 矿体产状、矿石品位及与围岩关系
    3.6 矿石类型及构造
        3.6.1 矿石类型
        3.6.2 矿石构造
        3.6.3 矿石矿物成分
        3.6.4 矿石化学成分
第4章 矿床成矿期、成矿阶段及矿物成生顺序研究
    4.1 矿床成矿期划分
        4.1.1 成矿期
        4.1.2 成矿阶段初步划分
    4.2 矿物世代
        4.2.1 矿石矿物
        4.2.2 脉石矿物
    4.3 矿床成矿阶段及矿物共生组合
        4.3.1 火山喷发-沉积成矿期
        4.3.2 变质成矿期
        4.3.3 气成-热液成矿期
        4.3.4 热液成矿期
        4.3.5 矿物生成顺序表
    4.4 与前人研究结果对比
第5章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5.1 围岩的REE地球化学特征
        5.1.1 样品及分析方法
        5.1.2 分析结果
        5.1.3 REE配分模式及指示意义
    5.2 含钙脉石矿物的REE地球化学
        5.2.1 样品及分析方法
        5.2.2 分析结果
        5.2.3 REE配分模式特征及指示意义
    5.3 REE来源及成矿流体演化特征
    本章小结
第6章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6.1 H-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6.1.1 样品及测试方法
        6.1.2 成矿流体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
        6.1.3 成矿流体来源与演化特征
    6.2 C-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6.2.1 样品及分析方法
        6.2.2 分析结果
        6.2.3 方解石沉淀影响因素及成矿流体中的C质来源
    6.3 S同位素地球化学
        6.3.1 样品及分析方法
        6.3.2 样品的S同位素组成
        6.3.3 S同位素分馏平衡及平衡温度
        6.3.4 气成-热液成矿期成矿流体总S同位素组成特征及硫源
    本章小结
第7章 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
    7.1 独居石原位U-Pb同位素测年
        7.1.1 样品及分析测试方法
        7.1.2 分析结果
        7.1.3 独居石U-Pb年龄指示意义
    7.2 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
        7.2.1 样品及分析方法
        7.2.2 分析结果
        7.2.3 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指示意义
    7.3 黑云母39Ar-40Ar同位素测年
        7.3.1 样品及分析方法
        7.3.2 分析结果
        7.3.3 黑云母39Ar-40Ar年龄指示意义
    7.4 黄铜矿的Pb-Pb及 Re-Os同位素测年
        7.4.1 黄铜矿的Pb-Pb等时线法测年
        7.4.2 黄铜矿Re-Os等时线法测年
    7.5 拉拉IOCG矿床成矿时代及指示意义
        7.5.1 拉拉IOCG矿床4 期成矿事件及指示意义
        7.5.2 对区域成矿作用的指示意义
    7.6 拉拉IOCG矿床(金属)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7.6.1 萤石的Rb-Sr和 Sm-Nd同位素地球化学
        7.6.2 金属成矿物质来源
    本章小结
第8章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8.1 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8.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及结果
    8.3 高盐度Ib型含石盐子晶多相包裹体的成因及指示意义
        8.3.1 含子晶包裹体的捕获条件及显微热力学行为
        8.3.2 拉拉IOCG矿床中Ib型含石盐子晶多相包裹体成因
        8.3.3 拉拉IOCG矿床中Ib型含石盐子晶多相包裹体的流体来源
    8.4 成矿压力与成矿深度估算
        8.4.1 气成-热液成矿期早阶段成矿压力与成矿深度估算
        8.4.2 气成-热液成矿期晚阶段成矿压力与成矿深度估算
        8.4.3 热液成矿期成矿压力与成矿深度估算
    8.5 成矿流体演化及矿质迁移沉淀机制
        8.5.1 拉拉IOCG矿床成矿流体演化特征
        8.5.2 流体超压机制及富矿角砾岩的形成过程
        8.5.3 矿质的迁移形式及沉淀机制
    本章小结
第9章 岩浆活动与拉拉IOCG矿床成矿
    9.1 康滇地轴元古宙岩浆活动
        9.1.1 古元古代岩浆活动
        9.1.2 中元古代岩浆活动
        9.1.3 新元古代岩浆活动
    9.2 古元古代双峰式岩浆活动与拉拉IOCG矿床火山-沉积期成矿作用
        9.2.1 扬子地块在Columbia超大陆旋回中的构造演化
        9.2.2 古元古代双峰式岩浆活动与扬子地块西南缘区域性IOCG矿化事件
        9.2.3 拉拉IOCG矿床古元古代火山喷发-沉积成矿期成矿作用过程
    9.3 中元古代中酸性岩浆活动与拉拉IOCG矿床气成-热液期成矿作用
        9.3.1 Rodinia超大陆拼贴与扬子地块西南缘中酸性岛弧岩浆事件
        9.3.2 拉拉IOCG矿床中元古代气成-热液成矿期成矿作用过程
    9.4 新元古代基性岩浆侵入活动与拉拉IOCG矿床热液期成矿作用
第10章 成果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扬子陆块西缘中段前寒武纪岩浆成岩成矿作用及其构造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来源
    1.2 研究现状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1.5 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第3章 研究区地质特征
    3.1 地层
        3.1.1 会理群
        3.1.2 登相营群
        3.1.3 康定群(Qb_2K)
        3.1.4 苏雄组(Qb_2s)
        3.1.5 开建桥组(Nh_2k)
        3.1.6 列古六组(Nh_3lg)
        3.1.7 观音崖组(Z_(1-2)g)
    3.2 构造
    3.3 岩浆岩
        3.3.1 中元古代岩浆岩
        3.3.2 新元古代岩浆岩
    3.4 变质岩
        3.4.1 区域动力变质岩
        3.4.2 区域动热变质岩
    3.5 矿产
第4章 采样地质体及样品岩相学特征
    4.1 摩挲营岩体
    4.2 会理群天宝山组火山岩
    4.3 兴隆岩体
    4.4 苏雄组
    4.5 康定岩群
    4.6 泸沽岩体
    4.7 石棉岩体
第5章 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5.1 概述
    5.2 分析方法
        5.2.1 样品靶制作和阴极发光(CL)图像
        5.2.2 锆石U-Pb定年
    5.3 分析结果
        5.3.1 摩挲营岩体
        5.3.2 会理群天宝山组
        5.3.3 兴隆岩体
        5.3.4 苏雄组
        5.3.5 康定岩群
        5.3.6 泸沽岩体
        5.3.7 石棉岩体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中—新元古代成岩构造动力学背景
    6.1 概述
    6.2 地质背景
    6.3 分析方法
        6.3.1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6.3.2 Sm-Nd同位素分析
    6.4 分析结果
        6.4.1 主量元素
        6.4.2 微量元素
        6.4.3 Sm-Nd同位素体系
        6.4.4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6.5 讨论
        6.5.1 岩石成因
        6.5.2 构造环境
        6.5.3 中—新元古代岩浆作用与区域构造演化
    6.6 小结
第7章 新元古代钾质花岗岩的重新厘定
    7.1 概述
    7.2 地质特征及样品描述
    7.3 分析结果
        7.3.1 主量元素
        7.3.2 微量元素
        7.3.3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7.4 讨论
        7.4.1 岩石成因
        7.4.2 构造意义
    7.5 小结
第8章 前寒武纪岩浆成岩成矿过程及成矿预测
    8.1 概述
    8.2 扬子陆块西缘锡钨花岗岩成矿带
    8.3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8.3.1 岔河锡矿床
        8.3.2 泸沽式铁矿床
    8.4 成岩成矿动力学
    8.5 成矿远景区预测
        8.5.1 成矿区带划分依据与原则
        8.5.2 成矿远景区优选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9)我国西南部T1/T2粘土岩地质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粘土型锂矿的找矿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 区域地质概况
2 样品采集及分析测试方法
    2.1 样品采集
    2.2 分析测试方法
3 样品测试结果及分析
    3.1 锆石U-Pb年龄
    3.2 地球化学特征
4 物源分析及锂异常探讨
    4.1 物源区岩石类型
    4.2 岩浆作用锂富集机制和构造环境
    4.3 界线粘土岩锂、钾元素异常
5 结论

(10)攀枝花层状侵入体中矿物微观结构和微量元素对成矿过程的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矿物缩写符号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攀西地区层状侵入体的特征
        1.1.2 攀西地区层状侵入体的成因
        1.1.3 矿物微观结构的研究进展
        1.1.4 矿物微量元素的研究进展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测试分析方法
    1.5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
        2.1.1 区域地层
        2.1.2 区域岩浆岩
        2.1.3 区域构造
        2.1.4 区域矿产
    2.2 矿区地质
        2.2.1 矿区地层
        2.2.2 矿区构造
        2.2.3 矿区岩浆岩
        2.2.4 矿物共生组合
        2.2.5 矿石结构
        2.2.6 矿石构造
    2.3 研究区的岩石特征
        2.3.1 采样位置和样品类型
        2.3.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2.3.3 矿物共生组合特征
第3章 矿物微观结构特征
    3.1 引言
    3.2 样品的微观结构特征
    3.3 硅酸盐矿物的微观结构特征
        3.3.1 长石
        3.3.2 单斜辉石
        3.3.3 橄榄石
        3.3.4 角闪石
        3.3.5 硅酸盐矿物的次生变化
    3.4 Fe-Ti氧化物的微观结构特征
    3.5 单斜辉石两组出溶片晶的纳米尺度研究
        3.5.1 斜顽辉石片晶
        3.5.2 最佳相边界理论确定辉石的出溶压力
        3.5.3 Fe-Ti氧化物片晶
        3.5.4 Fe-Ti氧化物片晶边界上的叠加作用
    3.6 硫化物的微观结构特征
    3.7 氧化物和硫化物的次生变化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矿物微量元素特征
    4.1 引言
    4.2 硅酸盐矿物
    4.3 金属氧化物
    4.4 金属硫化物
    4.5 微量元素分配模式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矿物特征对成矿过程的指示
    5.1 岩浆分异和结晶阶段
    5.2 热事件叠加阶段
    5.3 亚固相再平衡阶段
        5.3.1 相关系的岩石学意义
        5.3.2 单斜辉石中出溶片晶的地质意义
    5.4 流体改造阶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测试分析方法的细节
附录B 不同矿物的EPMA数据表
附录C 单斜辉石中出溶体的TEM图像
附录D 不同矿物的LA-ICP-MS数据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作者简历

四、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of Mining Activities in Panzhihua Region, Southwestern 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渝西北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源解析与生态健康风险评价[D]. 贾中民. 西南大学, 2020
  • [2]会理县茨坪宝鼎组花岗岩砾石与花岗岩体对比研究[D]. 梁国灏.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地幔柱动力学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 朱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4]钒污染地下水的微生物修复与机理研究[D]. 郝丽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5]川西拉拉矿区复合岩席的成因及对成矿作用的启示[D]. 孙君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6]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中伴生钴的富集规律[D]. 郑析科.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7]扬子地块西南缘拉拉IOCG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D]. 黄从俊. 成都理工大学, 2019
  • [8]扬子陆块西缘中段前寒武纪岩浆成岩成矿作用及其构造背景[D]. 马比阿伟.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9]我国西南部T1/T2粘土岩地质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粘土型锂矿的找矿意义[J]. 马圣钞,王登红,孙艳,李超,钟海仁. 地球科学, 2019(02)
  • [10]攀枝花层状侵入体中矿物微观结构和微量元素对成矿过程的指示[D]. 高文元. 东北大学, 2018

标签:;  ;  ;  ;  ;  

中国西南攀枝花地区采矿活动的环境地球化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