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发出可分解甲醛的催化剂

日本研发出可分解甲醛的催化剂

一、日本开发出可分解甲醛的催化剂(论文文献综述)

吴乐[1](2021)在《“存储-氧化”循环脱除甲醛和甲苯的研究》文中认为可挥发性污染物(VOCs)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也是形成PM2.5和臭氧的重要前驱物。甲醛(HCHO)和甲苯(C7H8)是两种典型的可挥发性有机物,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危害人体健康,因此VOCs的有效脱除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课题组提出的“存储-氧化”循环法是集吸附存储和氧化消除优点于一体的VOCs脱除法,室温存储接近零能耗,原位氧化再生则避免了多舱室运行的繁琐工艺,同时可以原位再生催化剂。上述优点使得这一方法更贴近推广应用的需求,但应用该方法的关键问题是:根据目标VOCs分子的化学性质,选择合适的存储材料及与存储性质相匹配的氧化再生方式。基于上述关键问题,本论文展开了以下研究工作:(1)针对小分子污染物甲醛(HCHO)的存储,关键是提升HCHO的化学吸附存储量。利用氮化硼(BN)热稳定性好、比表面积高的性质,设计并制备了不同结构的BN纳米材料。重点考察了BN-800催化剂在室温、有水存在条件下的HCHO存储性能及其等离子体氧化再生性能。通过XRD、拉曼及透射红外光谱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发现BN-800催化剂结晶度低,整体呈现相对无序性,并且表面含有大量的羟基和氨基。因此BN-800催化剂展现出优异的HCHO存储性能,在室温HCHO室温饱和存储量可达1.77 mmol/gcat。利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了HCHO在BN表面的存储机制,发现HCHO以二氧亚甲基(DOM)或甲酸盐的形式化学吸附在BN催化剂表面。BN-800催化剂表面存储的HCHO在室温等离子体放电条件下可被完全氧化。(2)针对甲苯的脱除,首先考察了钛硅(TS-1)分子筛上“存储-等离子体氧化”循环法脱除甲苯(C7H8)的性能。测试了不同厂家生产的TS-1的C7H8存储性能,选择C7H8存储性能较高的TS-1-E为载体,并负载Ag0.5Cu0.5对其进行改性。另外,考察了放电条件对催化剂再生效果的影响,优选出的放电功率、放电间隙分别为15 W、1.5 mm。通过改进催化剂制备工艺,发现以氨水络合吸附制备的Ag1.0Cu1.0/TS-1-E-NH3催化剂上C7H8存储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该催化剂在十次“存储-等离子体氧化”循环中脱除C7H8的稳定性良好。以上结果表明,钛硅分子筛是一种具有潜力的C7H8存储材料,适用于“存储-氧化”循环法脱除C7H8。(3)为进一步提升C7H8的存储量,选用孔道直径略大于C7H8动力学直径的β分子筛作为C7H8存储材料进行研究。考察了β分子筛的硅铝比、吸附气氛(干、湿气)及金属改性对C7H8在催化剂上存储及脱附的影响,并构建了PtxAgy/β分子筛催化剂应用于“存储-热氧化”法脱除C7H8。实验结果表明,纯分子筛上C7H8的吸、脱附与分子筛的极性及亲疏水性相关,硅铝比小的分子筛(极性强)与C7H8的键合相对较强,对应的C7H8脱附温度高。使用金属改性后,发现微量钠的存在(0.5 wt%)可增强β分子筛的极性,提高C7H8存储量;而银的加入则是引入了新的C7H8存储位点,使C7H8通过π络合吸附在Ag位点上,进而使C7H8脱附峰温向高温移动。由于C7H8在分子筛上的脱附温度低,完全氧化温度高,并且水的存在促进C7H8的脱附,所以必须添加贵金属Pt提升催化剂的催化氧化性能。对于β-25分子筛来说,Pt负载量为2 wt%的PtxAg0.5/β-25催化剂才能实现存储的C7H8干气完全氧化再生。而对于高硅铝比分子筛,由于C7H8的脱附温度低,需通过改变C7H8的存储位点来提升C7H8脱附温度。研究结果表明,在Pt1.0Ag5.0/β-50催化剂上可通过控制存储时间,使C7H8优先化学吸附存储在银位点上,即可实现湿气条件下存储的C7H8原位热氧化脱除。

张凯铭[2](2021)在《基于可逆键交联自修复有机硅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硅氧烷大分子材料因其化学构型的多样性,易于进行功能化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导电器件、特种涂层、医疗器械、能源材料、智能皮肤和机器人等领域。然而,弹性体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外来的物理破坏从而产生局部损伤,并由此造成使用寿命缩短和安全隐患。因此,研发自修复有机硅弹性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多种动态化学键为媒介,将可逆键引入到有机硅弹性体中,以形成由可逆键交联的自修复有机硅弹性体。通过引入灭菌活性化合物,赋予自修复弹性体抗菌能力。同时,通过引入改性导电纳米材料,成功制备了多种自修复有机硅应变传感器。系统探讨自修复有机硅弹性体及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自修复性能、热稳定性能、动态力学性能以及抗菌弹性体的灭菌能力和复合材料作为应变传感器的传感性能。本文具体内容如下:1.以α,ω-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对苯二甲醛(TA)和3-氨基苯硼酸(APB)为原料,通过席夫碱反应和脱水反应制备了一种有机硅自修复弹性。该弹性体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为2.54 MPa,断裂伸长率为275.3%。由于多种可逆键的存在,该材料可在多种条件下完成自愈合过程。其在室温下自愈率达91.6%,高温自愈率达95.1%,水中自愈率达85.5%。此外,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与聚合物体系复合,制备了可修复的导电复合材料,并进一步探索了其作为应变传感器的应用潜力。2.以天冬酰胺(Asn)和3,4-二羟基苯甲醛(DHBA)为原料,分别通过酯化反应和Schiff碱反应对MXenes和氨基官能化的聚硅氧烷(PDMS)进行改性,制备了改性MXene(A-MXene)和改性PDMS(D-PDMS)。随后将A-MXene与D-PDMS复合,制备自修复导电复合材料(A-MXenes/D-PDMS)。A-MXenes/D-PDMS中亚胺键和多种氢键的可逆性使其在无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和高效的自愈能力。含10wt%A-MXenes的复合材料的伸长率为81%,其机械强度可达1.81 MPa。修复后,其拉伸性能和电导率分别恢复到98.4%和97.6%。此外,还进一步评估了导电复合材料作为应变传感器的实际价值。即使经过断开-愈合的过程,导电复合材料仍然可以精确地检测到微小的人体运动,包括说话、吞咽和按压等。3.以3,4-二羟基苯甲醛(DHBA)对氨基官能化的聚硅氧烷(PDMS-NH2)和氨基官能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NH2)通过Schiff碱反应改性,制备了PDMS-DHBA和MWCNTs-DHBA。之后,将导电纳米材料与聚合物体系复合并通过加入氯化锌引入锌离子,开发出可自愈合的有机硅导电纳米复合弹性体(PDMS/MWCNTs-Zn2+)。弹性体可以通过氢键、金属-配体键和亚胺键的可逆性自发地实现有效的自愈行为。PDMS/10wt%MWCNTs-Zn2+的断裂伸长率为169%,机械强度可达4.39 MPa。修复24小时后,其拉伸性能可恢复到92.9%。此外,还对PDMS-MWCNTs作为应变传感器的可靠性和灵敏度进行了评价。在0%~160%应变下,其GF值高达3.7673。在自愈前后,弹性体均可以成功地用于监测人体的细微动作,包括微笑和说话等。4.以对苯二甲醛(TA)、3,4-二氨基呋扎(DAF)、α,ω-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氯化锌为原料,通过Schiff碱反应以及金属离子配位,制备了一种具有抗菌能力的自修复有机硅弹性体(PDMS-TA-DAF-Zn)。该有机硅抗菌材料在100℃下可以有效修复,首次修复率为89.5%。经反复修复后,其力学性能没有明显降低。用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PDMS-TA-DAF-Zn的抗菌性能进行评价,抗菌效率分别为99.9993%和99.9997%。5.以硫辛酸(TA)和氨基官能化的聚硅氧烷(PDMS-NH2)为原料,通过氨基与羧基的脱水反应制备了含有双硫键的有机硅网络。通过引入金纳米颗粒,构建了基于S-Au相互作用自修复导电复合材料。动态S-Au键能有效地耗散外力所产生的能量,提高导电弹性体的可拉伸性。此外,S-Au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光热效应,使弹性体在近红外辐射下迅速愈合,修复效率达到92%。我们进一步评估了导电弹性体作为应变传感器的性能。该样品能准确监测人体关节的弯曲和微小的肌肉状态变化。

孔令茹[3](2021)在《高效多孔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二十一世纪以来,化石能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造成了化石燃料的枯竭,同时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实现当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最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新型光催化技术可以利用太阳能分解水产生氢能,实现能源的可再生,以解决能源危机。此外,光催化技术还可以在不造成二次污染的前提下,利用太阳能光催化降解环境中的污染物,实现净化环境的目的。因此,光催化技术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最具前景的技术之一。第一代光催化剂二氧化钛(TiO2)是光催化领域研究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之一,其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然而,Ti O2的带隙较宽,导致光响应范围较窄,仅对紫外光有响应,这使得太阳能的利用率大大降低。从而Ti O2在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催化产氢及净化环境等实际应用中受到了限制。因此,开发对可见光有响应的高效光催化剂利用太阳能分解水产氢及净化环境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石墨相氮化碳(g-C3N4)是一种对可见光有响应的无机非金属聚合物半导体材料,拥有合适的带隙结构、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因此g-C3N4是最具潜力的光催化剂之一。但是,一般通过热处理工艺制备的原始g-C3N4比表面较小(≤10 m2 g-1),光催化分解水产氢及其它光催化反应的活性较低。鉴于此,本文以g-C3N4为研究对象,根据材料本身的属性,利用无模板法成功制备出高比表面积的多孔g-C3N4纳米结构,增强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我们利用化学手段对多孔g-C3N4纳米结构的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解释了相关的物化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有机酸处理含氮前驱体形成高分子聚合物的方法,通过无模板法与二步热处理法相结合的策略制备了多孔g-C3N4纳米片。我们详细的描述了制备工艺及形成机制。通过XRD数据分析得出有机酸的加入没有破环g-C3N4的晶体结构,通过SEM、TEM测试对所制备样品的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从电镜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出制备的g-C3N4呈多孔纳米片结构。通过氮气吸附-脱附实验对样品的比表面积进行了测试,制备的多孔g-C3N4纳米片的比表面积是原始g-C3N4的22倍。在可见光照射下,多孔g-C3N4纳米片光催化降解异丙醇产生丙酮的速率是原始g-C3N4的8倍。此外,我们还通过计算电荷分布情况发现多孔g-C3N4纳米片具有更强的电子空穴分离能力。因此我们制备的多孔g-C3N4纳米片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优异的载流子分离能力,这为光催化反应提供了更丰富的反应活性位点及更多能够有效利用的光生电子和空穴,从而增强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2)使用无机酸浓硝酸处理块状g-C3N4,成功制备了具有高催化活性的氮缺陷的多孔g-C3N4纳米片。通过SEM图可以清晰的看到浓硝酸的加入,使g-C3N4的表面形貌发生了改变,从TEM图中可以观察到纳米孔结构的存在。为了进一步确定多孔结构及缺陷的存在,我们对样品进行了氮气吸附-脱附曲线、EPR、XPS测试,发现经过硝酸处理后的g-C3N4的比表面积达到了52 m2 g-1,结合EPR、XPS数据分析得出缺陷原子是3-s-三嗪结构单元中C-N=C位置上的N原子。在降解异丙醇的光催化反应中,氮缺陷的多孔g-C3N4纳米片降解异丙醇产生丙酮的速率达到了46.76 ppm min-1是原始g-C3N4的9.5倍。缺陷和多孔结构协同作用提高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此外,我们通过理论计算验证了缺陷在g-C3N4结构中存在的具体位置与实验结论一致。(3)根据我们第一个工作使用有机酸处理含氮前驱体后成功获得了多孔g-C3N4纳米片,我们认为有机醛也具有类似的性质,随后我们使用乙二醛对含氮前驱体进行了二步热处理,成功获得了多孔g-C3N4纳米片,对使用有机酸和有机醛制备的多孔g-C3N4纳米片的光学性能和催化性能进行了比较,并在LED光源照射下进行了光催化降解甲醛气体的实验。使用有机酸和有机醛制备的多孔g-C3N4纳米片在光催化反应进行30 h后,对甲醛的去除率分别是56.32%和44.11%,均高于原始g-C3N4(25.22%)。多孔g-C3N4纳米片的光催化活性得到显着提高,其主要原因是甲醛分子更易于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的孔结构周围。形成的孔结构减少了载流子扩散的距离,并增加了甲醛分子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光催化反应的活性位点,并为反应物和产物提供了互通的扩散通道,促进了化学反应的发生。

汤小龙[4](2021)在《聚丙烯非织造布表面修饰及其气体净化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由颗粒污染物(PM)、挥发性有机物(VOC)以及臭氧(O3)等导致的复合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然而不同种类污染物去除机理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单靠一种结构难以达到同时去除多种污染物的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熔喷聚丙烯非织造布进行功能改性,制备集过滤-吸附-催化多种功能结构于一体的空气净化材料,用于同时去除PM、VOC以及O3。采用紫外辐照接枝和共沉积方法对聚丙烯非织造布(PP)进行表面改性,在非织造布表面引入叔氨基、羧基和伯氨/仲氨基团,结果表明接枝率为23.6%的表面带正电的叔氨基功能化非织造布(PP-g-DMAEMA)的PM过滤效率最佳,为76.4%,压降仅增加0.8 Pa。采用自组装方法将氧化石墨烯(GO)负载到PP-g-DMAEMA非织造布表面并用抗坏血酸将氧化石墨烯还原,制备石墨烯功能化PP非织造布(PP-g-DMAEMA/r GO)。当非织造布的增重率为6.3%时,PP-g-DMAEMA/rGO非织造布对甲苯、二甲苯和苯的吸附量分别为51.2 mg g-1、49.2 mg g-1和52.4 mg g-1。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MnOx催化剂并在制备过程中分别掺杂介孔SiO2与β-环糊精(β-CD),制备了MnOx-SiO2、MnOx-βCD,然后通过自组装将催化剂负载到PP-g-DMAEMA非织造布表面,得到负载锰氧化物催化剂的非织布。实验结果表明负载催化剂非织造布可实现对甲醛、臭氧等污染物的有效防护。采用复合方法将PP-g-DMAEMA非织造布与PP-g-DMAEMA/r GO非织造布进行功能组合,得到的吸附-过滤双层功能复合非织造布具有良好的芳香性气态污染物去除性能以及PM过滤性能;采用复合方法将MnOx-Si O2/PP-g-DMAEMA非织造布与PP-g-DMAEMA非织造布进行功能组合,制备的过滤-催化双层功能复合非织造布,能够实现对甲醛、臭氧以及PM等多种污染物的有效防护。采用复合方法将PP-g-DMAEMA/rGO非织造布、MnOx-SiO2/PP-g-DMAEMA非织造布以及驻极处理的PP-g-DMAEMA非织造布进行组合,得到的多层功能复合非织造布防护材料具有良好的多污染物去除性能,且实验结果表明负载到非织造布表面的功能粒子均不会脱落。多层功能复合非织造布防护材料具有优异的多组分污染物去除性能、良好的透气性以及安全性能,在个人防护以及密闭空间空气净化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并为研发多功能防护材料提供的新的思路。

代子荐[5](2020)在《多功能结构可控复合滤材的构建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发意识到健康的居住环境的重要性。然而,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在我国,每年有超过130万人因空气污染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而过早死亡。较差的室外空气环境也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不达标。目前,室内最主要的空气污染物是颗粒物和建筑装饰材料挥发的甲醛,并且两种污染物不是单独存在,而是在相互作用后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空气净化是目前最有效的去除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手段之一。但现有大部分空气净化器滤材只针对一种污染物有效,且功能较为单一。因此,设计并制备一种具有多功能且结构可控的空气过滤材料意义重大。在众多过渡金属氧化物中,二氧化锰(MnO2)被广泛地用于室温去除甲醛,其可将甲醛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在本论文中,设计了多种MnO2催化剂负载的多功能复合滤材,并研究了其在去除甲醛和颗粒物(PM)等室内污染物领域的应用。具体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别采用共沉淀和氧化还原法制备了四种不同晶型的MnO2晶体,并对四种MnO2晶体在室温下去除甲醛的性能进行系统评价。研究发现MnO2的晶型结构会影响甲醛的催化氧化性能,其中,层状结构的δ-MnO2对甲醛的去除效率最高。此外,随着锰缺陷含量的增多,MnO2表面吸附氧物种的含量和吸附氧的迁移率会提高,从而甲醛的室温催化性能得到提高。通过氧化还原法合成的δ-MnO2-2的锰缺陷含量最高,因此其在室温条件下去除甲醛的性能最优。2.利用热风穿透加固法制备了一种具有蓬松结构的MnO2/聚烯烃(PE/PP)初效复合滤材,并研究MnO2负载量对复合滤材的表面形貌、孔径结构、甲醛催化氧化性能以及颗粒物过滤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MnO2含量的增加,纤维表面粗糙度提高,复合滤材的孔径先增大后减小。随着MnO2负载量的增加,复合滤材在室温下的甲醛去除性能持续提高,且重复性良好。同样地,MnO2含量会显着影响MnO2/PE/PP滤材的过滤效率。当负载量达到8%时,滤材的过滤性能最佳,且过滤效率达到中效过滤器的使用要求。此外,PE/PP双组分纤维是良好的驻极体,利用该特性,MnO2/PE/PP经电晕充电驻极处理后,其过滤效率显着提升,最高可提升近25个百分点。经30天自然衰减后,复合滤材的过滤效率仅下降1个百分点,仍保持着较高的水平。由于MnO2/PE/PP复合滤材的制备工艺较为简单,可用于产业化生产,因此,该滤材在空气净化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3.通过优化MnO2共沉淀制备工艺,对ACF进行改性处理,制备同时具有甲醛吸附和催化能力的MnO2/ACF复合滤材。实验结果表明,ACF经MnO2改性后,复合滤材MnO2/ACF的表面氧还原性增强,活性氧的迁移率提高,氧化甲醛的能力显着提高。在去除甲醛的过程中,ACF和MnO2二者的协同作用效果显着。此外,MnO2的含量会影响MnO2/ACF复合滤材的表面形貌,孔径结构和比表面积,从而影响滤材在吸附甲醛过程中的穿透时间和穿透容量。随着MnO2含量的增加,MnO2/ACF复合滤材的甲醛去除效能先提高后下降。4.首先,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ALD)对PP熔喷滤材表面进行改性,得到金属氧化物(Al2O3,TiO2,ZnO)薄膜负载的PP滤材(MO/PP)。之后,利用水热合成法在上述MO/PP表面均匀生长MnO2,制备MnO2/MO/PP多功能复合高效滤材。系统研究了不同金属氧化物薄膜对MnO2的晶型、表面形貌、比表面积以及表面活性氧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生长在ZnO薄膜表面的MnO2晶体的均匀性和结构完整性最优,且MnO2晶体的表面活性氧含量最高,该条件下制备的MnO2/ZnO/PP复合滤材具有最高的甲醛去除率,可在60min内降解99.5%的甲醛。此外,MnO2/MO/PP复合滤材具有优异的颗粒物过滤性能,对PM2.5和PM10的过滤效率分别超过87%和98%。同时,材料经过驻极处理后,其过滤效率可提高至99.99%,这为制备多功能复合高效滤材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黄林[6](2020)在《基于三聚氰胺复合树脂的燃料电池非铂阴极催化材料的制备、表征和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是一种清洁、高效的新能源,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前途的车用动力电源之一。在PEMFC中的氧还原反应(ORR)对燃料电池整体发电性能起着关键作用,这是由于阴极氧气还原的速率比阳极中的氢气氧化反应慢几个数量级。为了提高燃料电池的整体性能,在催化ORR的过程需要使用大量的贵金属铂(Pt)。这是目前燃料电池制造成本过高的主要瓶颈之一,对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应用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因此,研发高活性、低成本的非铂阴极催化材料对于推动PEMFC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三聚氰胺复合树脂的合成与改性、非贵金属ORR催化材料的制备和燃料电池全电池性能测试等方面优化开展工作,以提高三聚氰胺复合树脂基燃料电池非贵金属催化材料的ORR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为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改进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与碳黑的混合方法,利用三聚氰胺和甲醛在固化之前形成的可溶性三羧甲基三聚氰胺树脂与表面改性的碳黑进行了充分混合,制备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的前驱体,通过一步热解法制备了催化剂,并对比研究了几种前驱体的分散情况、铁的含量、碳的含量、热解温度及时间对于催化剂的氧还原性能影响。在多孔碳黑负载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合成过程中,创造性地使用了表面活性剂(吐温80),使催化剂的活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测试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酸性和碱性电解液中均表现出显着的ORR活性,在25℃的0.1M高氯酸、900 rpm下的氧还原起始电位可以达到0.86 V(RHE),半波电位达到了 0.77V(RHE),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燃料电池氧还原催化材料。(2)采用三聚氰胺和对苯二甲醛合成了席夫碱聚合物,借鉴前期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基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工艺,通过两步热解法制备了席夫碱聚合物基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经过半电池测试比较分析可知,其氧还原活性明显高于基于“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制备的催化材料。该催化材料在25℃的0.1 M高氯酸、900rpm下的氧还原起始电位达到了1.02 V(RHE),半波电位达到了0.83 V(RHE),是目前文献报道过的燃料电池非贵金属催化剂材料中ORR催化活性最佳的催化剂材料之一。另外,还探讨了前驱物的主要原料三聚氰胺和对苯二甲醛在高温聚合前期的混合的方式、热处理温度等方面对氧还原活性的影响。基于席夫碱聚合物热解的催化剂制备了氢燃料电池的阴极,单电池功率密度最高可达790 mW/cm2。(3)考察添加维生素E对Fe/N-C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的半电池性能影响。通过设计了一组L9(34)的正交试验,来探讨Nafion含量、催化剂载量、水的含量以及维生素E含量这四个因素对催化剂氧还原催化性能和稳定性的协同作用,并试图找出一组这四个因素的最佳组合水平,推测出Nafion质量分数20 wt%、催化剂载量为1.14 mg/cm2、水体积分数为30 wt%以及维生素E在质量分数5 wt%时的催化剂浆料配方是兼具氧还原活性和稳定性的。(4)在利用Fe/N-C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制备催化剂层的时候添加适量的维生素E,并验证其全电池性能。由于维生素E存在于催化剂和Nafion树脂共混的多孔催化层,即便出现相分离的现象,也不会引起任何的膜机械稳定性和局部氢渗透过大问题,并能在在三相界面附近第一时间捕获超氧自由基和双氧水,进而最大程度地为催化剂和质子交换膜做好防护工作。试验证明,维生素E添加剂虽然会导致膜电极最高功率密度有所下降,但却显着地提高了 Fe/N-C催化剂基全电池的稳定性。

王天双[7](2020)在《三维反蛋白石结构氧化物半导体基气体传感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气体传感器作为物联网系统中气体信息的感知层,将在大气污染防治、空气质量监测、呼气诊断临床应用、新能源安全以及工业化生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中,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作为一类重要的全固态传感器,具有器件结构和制作工艺简单、易于小型化和集成化、适用于在线监测等优点,一直是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关注重点。而氧化物半导体传感材料是该类型传感器的基础和关键,其气敏特性直接决定了传感器的性能。可见,设计和制备高效氧化物半导体传感材料对于构建高性能气体传感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因此,本论文以改善纳米结构氧化物半导体的识别功能、转换功能和敏感体利用效率为研究目标,结合三维反蛋白石多孔结构的微纳空间优势,首先利用贵金属催化剂表面修饰,增强敏感材料的识别功能,实现灵敏度的提升;然后通过异质阳离子原位掺杂和微纳尺度异质接触功能改性方法与策略,调控上述各种传感功能,实现灵敏度和选择性的改善;最后,利用可见光照射代替热激发的方式,通过利用三维反蛋白石多孔结构的“光阱效应”和抑制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实现传感器室温下性能的提升,从而解决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本质安全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三维反蛋白石结构(3D IO)拥有周期性排布的孔阵列、薄壁型有序骨架以及三维互通孔道等结构特征,使其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通透性。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气体分子扩散和抑制纳米颗粒的团聚,能够显着改善敏感体利用效率,从而实现氧化物半导体气敏特性的提升。通过模板自组装辅助超声喷雾热分解法制备出平均直径约为750 nm的三维反蛋白石结构In2O3多孔微球,相比于实心In2O3微球,3D IO In2O3多孔微球基气体传感器对丙酮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较高的灵敏度。为了进一步提升传感器的性能,采用浸渍负载法将Pd O纳米颗粒均匀地负载在三维反蛋白石结构In2O3多孔微球的表面及孔道内部,实现纳米催化剂的表面修饰改性。气敏测试结果表明,三维反蛋白石结构Pd O@In2O3(Pd/In=8.09 at%)多孔微球基气体传感器在250℃时对100 ppm丙酮的灵敏度(S=50.9)是单一组分In2O3基气体传感器的3.9倍,且具有较低的检测下限(0.5 ppm)和优异的动态响应-恢复特性,这归因于Pd O纳米颗粒的催化敏化作用“溢流效应”以及Pd O-In2O3界面势垒的形成;二、结合反蛋白石多孔结构微纳空间的优势,通过异质阳离子原位掺杂的功能化改性技术,进一步优化氧化物半导体的识别功能、转换功能和敏感体利用效率,以实现三维反蛋白石结构氧化物半导体基气体传感器性能的大幅度提升。以表面磺化聚苯乙烯(S-PS)微球作为模板,通过超声喷雾热分解法制备了一系列镓离子(Ga3+)掺杂三维反蛋白石结构In2O3多孔微球((Gax In1-x)2O3,x=0.1、0.2和0.3)。Ga3+掺杂不仅能够减小晶粒尺寸,而且能有效调控费米能级位置和表面缺陷密度,增加表面吸附氧的浓度,以实现气敏性能的增强。气敏测试结果显示,3D IO(Ga0.2In0.8)2O3多孔微球基气体传感器在较低的工作温度下(200℃)对100 ppm甲醛具有较高的灵敏度(S=47.2±5)、较快的响应/恢复速度、优异的甲醛选择性(In2O3基气体传感器的甲醛选择性较差)、以及超低检测下限(50 ppb),这表明所制作的传感器在室内甲醛检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三、设计和制备由两种氧化物半导体组成的异质结构复合敏感材料,利用各组分之间的“协同效应”和界面“异质结效应”,调控复合敏感材料的能带结构、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显着提高气敏特性。在In2O3纳米敏感材料中引入第二组分Zn O后,相比单一组分3D IO In2O3多层薄膜,三维反蛋白结构Zn O-In2O3多层薄膜基气体传感器对100 ppm丙酮的灵敏度提高2.2倍,且具有高选择性与低检测下限(1 ppm)、以及较短的恢复时间(恢复速度提高2倍),这是由于Zn O-In2O3协同作用的同时,界面处异质结调控传感器初始电阻和能带结构;另外,采用一步自组装模板法制备出三维反蛋白石结构Sn O2-Zn O空心微球(3D IO Sn O2-Zn O HM),其由多个空心纳米球周期性排列而成。气敏测试结果表明,3D IO Sn O2-Zn O(Sn/Zn=1:1)HM基气体传感器能够在较低的工作温度(275℃)和高湿环境(98 RH%)下对低浓度(1.8 ppm)丙酮表现出高灵敏度(3.1)和快速响应与恢复(4 s/17 s)。并且该气体传感器在呼气诊断模拟测试中,可清晰地分辨出健康志愿者与糖尿病患者呼气样本之间的差异,这表明其在糖尿病呼气标志物检测方面具备潜在的应用。四、氧化物半导体敏感材料通常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够表现出传感功能,这主要是因为其催化活性需要热能来激发。这不仅导致高功耗,而且容易引爆可燃性气体。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提出采用光代替热能来激发氧化物半导体敏感材料的策略。设计和制备出由光催化剂和氧化物半导体复合的敏感材料,通过光生电子的产生和转移,增强表面氧化活性,实现低温(甚至室温)下对气体的检测。同时,光生载流子对表面吸附水的分解作用,显着降低了环境湿度对传感器特性的影响。一方面,通过调控Zn O-In2O3复合材料中各组分的比例将复合材料的激发波长调制至可见光区;另一方面,利用三维反蛋白石结构的“光阱效应”和复合材料的异质结结构,有效地抑制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以提高光利用率、改善光生电子的转移。在可见光激发下,相较于Zn O(或In2O3)基气体传感器(5 ppm NO2的S=8.6或13),三维反蛋白石结构Zn O-In2O3(Zn/In=1:1)多孔微球基气体传感器在室温下对NO2展示了较高的灵敏度(5 ppm NO2的S=160.8)、优异的选择性、较低的检测限(250 ppb)、较快的响应(188 s)、较好的抗湿性(80 RH%时,依然具有较好的响应-恢复特性)和长期稳定性。

吴之强[8](2020)在《Lewis酸催化的典型无溶剂有机合成反应及氮化碳基光催化剂制备与应用》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现代化的高速发展,工业化带来的环境破坏等问题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上世纪末,绿色化学理念的提出和发展能够友好的解决人类目前面临的多种挑战,如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等。它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在有机合成、催化转化、生物医学、分析检测等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应用。传统的催化有机合成方法通常存在催化剂价格昂贵和无法回收、使用有毒的试剂、产品收率低、后处理产生大量有毒废水等问题。绿色有机催化是解决传统合成化学中存在各种不友好的有效方法之一。首先,设计廉价、高效、可循环的催化剂是减少资源浪费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利途径。其次,采用绿色溶剂或无溶剂催化合成是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产能的手段。研究并设计出合理的催化剂体系和催化反应过程在有机催化转化中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首先从设计稳定、高效的催化剂体系入手,结合Kobayashi.S等人提出的Lewis酸-表面活性剂催化剂长期以来存在的污染等问题,合理的利用二氧化硅的负载和催化作用,设计了一种纳米“Lewis酸-二氧化硅-表面活性剂”复合催化剂体系。其次,从无溶剂绿色催化合成角度入手,结合机械研磨化学的独特优势,采用复合催化剂对双吲哚基甲烷、席夫碱以及不对称吲哚甲烷衍生物的合成进行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的高效催化活性和稳定的可循环使用性能。此外,同样基于无溶剂绿色合成理念,结合溶剂热方法,采用无外加溶剂和无催化剂方法构筑了碳-碳、碳-氮等具有生物活性的一系列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最后,鉴于酸催化材料的多样性以及催化材料与污水治理的内在关联性,以降解和处理含有染料的废水为研究对象,设计和制备了氮化碳基复合型光催化剂材料,并考察对茜素红、碱性品红和酸性品红等污水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能,有效的揭示了催化剂与染料废水的构-效关系,获得了有意义的结果。该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以构建稳定、高效的纳米催化剂和更为绿色、洁净的催化反应过程为目标,合理设计和成功制备了“Lewis酸-二氧化硅-表面活性剂”复合型催化剂体系(LASSC催化体系)。通过SEM、HRTEM、XPS、IR及TGA等表征手段揭示了复合型AlCl3·6H2O-SiO2-SDS催化剂空间体系中存在-Si-O-Al-,-OH-Al-等多元催化活性基团。其中催化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Lewis酸金属活性中心;二氧化硅的弱催化作用和表面活性剂与金属中心形成的配位效应则起到了辅助催化的作用。在无溶剂机械研磨作用下,利用优化的复合AlCl3·6H2O-SiO2-SDS催化剂在15~35 min内制备了一系列收率在71%~99%的双吲哚基甲烷化合物。催化反应过程和后处理简单,洁净。催化剂在重复使用10次以上仍保持高效的催化活性和循环周期。优异的催化性能和循环寿命归因于LASSC催化体系中三组分通过分子间作用和配位作用等形成相互交联的复合纳米纤维结构具有稳定活性中心基团和不易分解的特性。此外,通过原位捕获中间体实验,揭示了 3-吲哚芳香醇是吲哚甲基化反应的关键步骤。另外,将LASSC催化剂体系成功的应用于“一锅法”合成具有旋光特性的不对称吲哚甲烷衍生物,获得了收率在72%~92%的目标产物。催化剂独特的结构和活性依然保持,在重复使用8次后催化活性无明显的下降。综上结果表明,LASSC体系被证明是一种促进醛的亲电活化的廉价、绿色和高效的催化剂。与已报道的酸催化体系相比,该无溶剂催化体系不仅使产品分离更容易,且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稳定性和环境友好性,尤其是对抑制和减少有毒表面活性剂废水的产生等方面。(2)以设计无溶剂绿色合成具有生物活性有机分子为目标,利用溶剂热手段,在无溶剂和无催化剂条件下,实现了吲哚甲烷分子,喹唑啉酮、呫吨等具备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制备。成功构筑了无溶剂和无催化剂下的碳-碳、碳-氮等绿色催化反应过程。所有化合物收率均保持在80%以上,且操作过程和后处理更为简单和环保。尤为重要的是,这不仅有效的从源头上实现了资源节约、减少有机试剂对环境的污染,而且也易于实现量化制备,完全符合绿色化学的发展和要求。(3)以降解和处理染料废水为目标,设计和制备了系列氮化碳基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SEM、HRTEM、XRD、UV-vis-DRS及PL等表征揭示了质子化g-C3N4/β-SiC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g-C3N4与纳米β-SiC形成了有效的异质结,使得光生电子-空穴分离能力增强。UV-vis-DRS分析表明质子化的复合材料有效的增加了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同时使光生载流子的迁移速率得到提升。此外,将材料应用于光催化降解茜素红、碱性品红和酸性品红等染料废水,考察催化剂的光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其中P-g-C3N4/β-SiC样品在90min内对茜素红、碱性品红和酸性品红等污水的光降解效率分别在99%,89%和74%。材料P-g-C3N4/β-SiC的催化性能优于样品P-g-C3N4/α-SiC。此外,P-g-C3N4/β-SiC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在光催化降解污水实验中可以重复使用多次而催化活性无明显下降。此外,通过活性物种捕获实验证明了超氧自由基(·O2-)是P-g-C3N4/β-SiC参与光催化反应的主要活性物种。通过GC-MC确认了茜素红废水的最终降解产物之一主要是邻苯二甲酸。

李益民[9](2020)在《重组微生物全细胞催化高效合成丙谷二肽》文中提出丙谷二肽(L-Alanyl-L-glutamine,Ala-Gln)具有溶解度高、热稳定性好及分解速率快等优势,已经成为一种替代谷氨酰胺(L-Glutamine,Gln)的新型营养补充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医药等领域。α-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α-amino acid ester acyl transferase,Aet)能以丙氨酸甲酯盐酸盐(L-alanine methyl ester hydrochloride,AlaOMe)和Gln为底物直接合成Ala-Gln,基于表达Aet的微生物合成法因其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步骤少、反应条件温和、环境污染小且副产物少,可以作为工业化生产Ala-Gln的新方法。然而,Aet催化合成Ala-Gln过程存在反应时间长和底物转化率低等问题,限制了其在Ala-Gln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本论文的研究工作构建了异源表达Sphingobacterium siyangensis来源Aet(SsAet)的重组大肠杆菌和重组酿酒酵母,通过菌体的重复利用及絮凝自固定化技术,解决了上述问题,为实现Ala-Gln安全、绿色且高效生产奠定了基础。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构建异源表达SsAet的重组大肠杆菌高效合成Ala-Gln。以最常用的表达型宿主 BL21(DE3),构建了重组大肠杆菌 BL21(DE3)-pET29a-SsAET(BPA),发现 BPA表达了大量的包涵体,影响了其催化活性。通过更换有助于蛋白二硫键形成的宿主,提高蛋白的溶解性,其中Origami 2(DE3)-pET29a-SsAET(OPA)的SsAet可溶表达量最高,且催化活性是BPA的1.4倍。进一步优化了 OPA的诱导条件和全细胞催化合成Ala-Gln的反应条件,确定了最佳的诱导条件:温度16℃、诱导OD620=0.25、诱导时间12h及IPTG浓度0.6 mmol/L;最佳的反应条件:温度25℃、pH值8.5、反应溶液硼酸盐缓冲液及底物摩尔配比AlaOMe/Gln=1/2。在最优条件下,以OPA作为合成Ala-Gln的全细胞催化剂,反应过程最短可在5 min内完成,获得最高的底物转化率为94%,而比生产强度可高达1.78 g/L·min-1·OD620-1,是目前国内外文献中报道的最高水平。除此之外,OPA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经五个循环批次反应仍能维持80%以上的催化活性,实现了循环高效合成Ala-Gln。但是,在相同的细胞浓度和反应时间内,OPA全细胞的催化效率比裂解液降低了 21%,发现了物质扩散阻力的存在。其次,构建表面展示SsAet的重组酿酒酵母。为了克服物质扩散阻力和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潜在的生物安全问题,以生物安全性的酿酒酵母作为表达宿主,将SsAet以N端和C端锚定两种方式展示在酵母细胞表面,通过免疫荧光实验,证明了 SsAet已成功固定在酵母细胞壁上;综合比较菌株生长情况和催化活性,选择N端锚定作为SsAet在酵母表面展示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密码子优化提高了 SsAet表达量,发现经密码子优化的EBY100-pYD1-SsAETs(EPagaAs)在20 min时Ala-Gln合成量是未经密码子优化菌株的1.7倍;反应终点从40 min缩短至30 min,生产效率提高了 33%。但是,EPagaAs合成Ala-Gln的反应时间长,且底物转化率仅为OPA的58%,推测酵母表达系统中蛋白翻译后修饰可能影响了 SsAet的催化活性。然后,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了蛋白翻译后修饰对SsAet的影响。以糖基化程度低的毕赤酵母为表达宿主,通过密码子优化,提高蛋白表达量和催化效率,构建了分泌表达SsAet的重组毕赤酵母GS115-pPIC9-SsAETP(GPAP)。以GPAP为研究对象,对重组毕赤酵母的诱导条件和合成Ala-Gln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的诱导温度为26℃、诱导时间为3d及甲醇补加量(v/v)为1.5%;最佳的反应温度为28℃、反应pH值为8.5、反应底物为AlaOMe及底物摩尔配比AlaOMe/Gln为2/1。在最优条件下,GPAP的底物转化率仅为OPA的71%左右,再次验证了蛋白后修饰作用对SsAet催化活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胞内和分泌表达SsAet的重组毕赤酵母,发现胞内表达SsAet重组菌株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分泌表达的,其中胞内表达且去掉内源信号肽的菌株KM71-pPIC3.5K-SAETP1800(KP3.5KAP1800)合成Ala-Gln的底物转化率最高为80%,能达到OPA的90%左右,比分泌表达的对比菌株提高了 41%,阐述了胞内表达SsAet和去掉内源信号肽是提高酵母表达系统中SsAet催化活性的有效方法。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发现了分泌型SsAet分子量的增加;通过去糖基化酶的切除,证明了分泌型SsAet中糖基化修饰的存在;通过LC-MS证明了糖基化修饰发生在第442位Asn残基上;通过圆二色光谱仪鉴定了胞内和分泌型SsAet的二级结构,发现了两者的显着性差异,证明了糖基化修饰是影响SsAet结构和催化活性的重要因素。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构建了自固定化重组酿酒酵母高效合成Ala-Gln。使用高拷贝数质粒构建了胞内表达SsAet且去掉内源信号肽的EBY100-pRS424-SsAETs1800(EP424AS1800)。通过培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EP424AS1800能在5 min内获得高达74%的底物转化率,是表面展示重组菌EPagaAs的1.44倍,能达到OPA的83%以上;反应时间比EPagaAs缩短了 8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了 5倍;比生产强度高达1.28 g/L·min·1·OD600-1。通过导入絮凝基因FLOI,得到了毫米级絮凝颗粒且催化活性不受影响的EP424As1800-FLOI,实现了其在反应器内的自固定化。EP424AS1800-FLO1经过十次循环催化反应后仍能保持稳定的催化活性,实现了连续高效合成Ala-Gln。本论文的研究为Ala-Gln安全、绿色且高效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黄蒙蒙[10](2020)在《Pt负载SrBi2Ta2O9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氧化甲醛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甲醛(HCHO)是常见的室内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长时间暴露在甲醛气体中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高效催化剂的开发对去除室内甲醛至关重要。Pt基低温催化剂在HCHO催化氧化反应中具有低能耗、高活性与稳定性的特点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制备高效的Pt基催化剂进行低温催化氧化甲醛活性和稳定性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Pt负载的SrBi2Ta2O9(SBT)催化剂催化氧化甲醛采用光还原法在SrBi2Ta2O9基底上负载分布均匀的Pt纳米颗粒(NPs),用于低温催化氧化甲醛,铂的实际百分含量分别为0.44%、0.9%、1.5%和1.63%。催化剂活性测试结果表明,Pt含量为1.5%的1.5%-Pt/SBT催化剂催化氧化甲醛的性能最佳。然后,将1.5%-Pt/SBT样品在空气中进行煅烧,XPS表征表明煅烧前样品中Pt纳米粒子的价态组成为Pt0与Pt4+,煅烧之后有部分Pt0原子转化为了 Pt2+。HRTEM测试表明煅烧前后的样品上的Pt纳米粒子平均粒径均为2 nm左右。性能测试表明在400℃条件下煅烧的1.5%-Pt/SBT-400样品催化氧化甲醛活性最佳。利用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HCHO在1.5%-Pt/SBT-400样品上转化为CO2(g)的反应过程进行研究发现,HCHO首先转化为CO32-并吸附在Pt0活性位点上,然后邻近的Pt2+作为CO32-分解活性位点将CO32-转化为CO2(g)。反应过程中Pt2+避免了催化剂的O32-中毒现象。Pt0与Pt2+在反应过程中分别驱动不同的反应步骤,实现了串联催化效果。因此,本文制备的1.5%-Pt/SBT-400为串联型甲醛氧化催化剂。稳定性测试中,1.5%-Pt/SBT样品在680 min的降解甲醛实验后,催化活性仍未出现明显的下降,相比之下,无Pt2+的1.5%-Pt/SBT催化剂对HCHO的催化氧化活性仅保持了 40 min就完全消失。此外,本文制备的串联型催化剂对HCHO的降解性能优于Pt/钛白粉(TiO2)催化剂。综上所述,本文制备的串联催化剂可以有效地降解有机污染物。(2)甲醛在Bi3+-(OH)3-Pt界面的催化氧化研究认为金属-金属氢氧化物界面在催化反应中能表现出比传统的金属-基底材料界面更高的催化活性,因此,制备活性更高的金属-金属氢氧化物界面对HCHO催化剂的开发至关重要。在此,我们合成了具高活性金属-金属氢氧化物界面(Bi3+-(OH)3-Pt界面)的BiOH-Pt-SBT催化剂,并用于催化氧化甲醛。利用原位红外光谱观测催化反应过程后发现,BiOH-Pt-SBT催化剂中Bi3+-(OH)3-Pt界面其更佳的氧气活化能力使其催化氧化甲醛活性相比于只存在金属-基底材料界面的Pt-SBT催化剂有较大提升,且稳定性较好。Pt-SBT催化剂氧化甲醛的路径为:HCHO→HCOO-→CO32-→CO2,该反应路径主要发生在Pt-SBT催化剂中的Pt/SBT界面。BiOH-Pt-SBT催化剂中金属-金属氢氧化物界面的构建改变了甲醛氧化反应路径,Bi3+-(OH)3-Pt 界面驱动 的 甲醛氧化反应路径为:HCHO→HCOO-→CO→CO2。构建金属-金属氢氧化物界面用以提升催化剂催化氧化甲醛活性的方法也适用于Au-基与Ag-基贵金属催化剂。综上所示,本文在催化剂表面制备金属-金属氢氧化物界面的用以提升催化剂催化活性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二、日本开发出可分解甲醛的催化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开发出可分解甲醛的催化剂(论文提纲范文)

(1)“存储-氧化”循环脱除甲醛和甲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空气中可挥发性污染物甲醛和甲苯的来源与危害
        1.1.1 甲醛、甲苯的物理化学性质及来源
        1.1.2 甲醛、甲苯的危害
    1.2 空气污染物甲醛与甲苯的脱除技术
        1.2.1 源头控制减排法
        1.2.2 通风稀释脱除法
        1.2.3 植物吸收净化脱除法
        1.2.4 物理和化学吸附脱除法
        1.2.5 光催化氧化脱除法
        1.2.6 等离子体氧化脱除法
        1.2.7 热催化氧化法
        1.2.8 “存储-氧化”循环脱除法
    1.3 “存储-氧化”循环脱除法的研究进展
        1.3.1 “存储-氧化”循环脱除法的应用
        1.3.2 存储材料的选择
    1.4 本论文主要任务和研究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2.2 催化剂制备
    2.3 催化剂活性评价
    2.4 催化剂表征
        2.4.1 粉末X射线衍射XRD
        2.4.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
        2.4.3 氮气物理吸脱附BET
        2.4.4 拉曼光谱Raman
        2.4.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4.6 程序升温脱附TPD
        2.4.7 红外透射光谱FT-IR
        2.4.8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In situ DRIFTS
3 氮化硼用于甲醛“存储-等离子体氧化”循环脱除反应的研究
    3.1 引言
    3.2 催化剂制备及结构表征
        3.2.1 催化剂的制备
        3.2.2 XRD表征
        3.2.3 BET表征
        3.2.4 SEM表征
        3.2.5 拉曼表征
        3.2.6 透射红外光谱表征
    3.3 氮化硼材料的甲醛存储性能研究
        3.3.1 氮化硼的甲醛存储性能
        3.3.2 水的存在对BN-800 催化剂甲醛存储性能的影响
    3.4 BN-800 的甲醛“存储-等离子体氧化”循环脱除性能
        3.4.1 BN-800 的甲醛“存储-等离子体氧化”
        3.4.2 BN-800 的甲醛“存储-等离子体氧化”循环性能
        3.4.3 甲醛在BN-800 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存储-等离子体氧化”循环脱除甲苯的反应研究
    4.1 引言
    4.2 催化剂制备
    4.3 甲苯存储性能
    4.4 等离子体氧化参数的调节
        4.4.1 放电功率对等离子体氧化性能的影响
        4.4.2 放电间隙对等离子体氧化性能的影响
        4.4.3 金属的引入对等离子体氧化过程中二氧化碳选择性的影响
    4.5 甲苯的“存储-等离子体氧化”循环脱除
        4.5.1 负载方法对甲苯“存储-等离子体氧化”循环性能的影响
        4.5.2 甲苯的“存储-等离子体氧化”十次循环稳定性评价
    4.6 本章小结
5 Beta分子筛用于甲苯的“存储-氧化”循环脱除的反应研究
    5.1 引言
    5.2 催化剂制备
    5.3 催化剂的表征
        5.3.1 XRD表征
        5.3.2 SEM表征
        5.3.3 BET表征
    5.4 甲苯的存储性能
        5.4.1 不同硅铝比的β分子筛在干湿气氛下的甲苯存储
        5.4.2 金属改性β分子筛的甲苯存储
    5.5 甲苯的脱附性能
        5.5.1 不同硅铝比的 β分子筛的 C_7H_8-TPD
        5.5.2 金属改性β分子筛的C_7H_8-TPD
        5.5.3 干湿气氛对β分子筛C_7H_8-TPD的影响
    5.6 甲苯的“存储-氧化”脱除性能评价
        5.6.1 PtAg/β-25 用于甲苯的“存储-热氧化”脱除
        5.6.2 Pt_(1.0)Ag_(5.0)/β-50 用于甲苯的“存储-热氧化”脱除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基于可逆键交联自修复有机硅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文献综述
    1.1 有机硅超分子
        1.1.1 有机硅超分子概论
        1.1.2 发展历史简述
    1.2 有机硅超分子弹性体
        1.2.1 有机硅弹性体概论
        1.2.2 有机硅超分子弹性体的分类
        1.2.3 室温硫化硅橡胶的性能
    1.3 自修复有机硅弹性体
        1.3.1 自修复有机硅弹性体概论
        1.3.2 Diels-Alder(D-A)反应自愈机理
        1.3.3 π-π堆积自愈机理
        1.3.4 金属-配体键自愈机理
        1.3.5 二硫键自愈机理
        1.3.6 动态亚胺键自愈机理
        1.3.7 硼氧键自愈机理
        1.3.8 氢键自愈机理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2.可逆共价键交联自修复有机硅弹性体及应变传感性能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仪器
        2.1.3 PDMS弹性体的制备
        2.1.4 PDMS/MWCNTs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
    2.2 分析与表征
        2.2.1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FTIR)
        2.2.2 核磁共振测试(~1H NMR)
        2.2.3 拉伸性能测试
        2.2.4 动态力学性能测试(DMA)
        2.2.5 自修复性能测试
        2.2.6 流变性能测试
        2.2.7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2.2.8 热失重分析测试(TGA)
        2.2.9 应力-松弛测试
        2.2.10 邵氏硬度测试
        2.2.11 传感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DMS弹性体的结构表征
        2.3.2 PDMS弹性体的拉伸性能
        2.3.3 PDMS弹性体的动态力学性能
        2.3.4 PDMS弹性体的自修复性能
        2.3.5 PDMS弹性体的热分析和蠕变特性
        2.3.6 PDMS弹性体的耐溶剂性
        2.3.7 PDMS弹性体的可溶解性能
        2.3.8 PDMS/MWCNTs复合材料的应变传感性能
    2.4 本章小结
3.MXene/有机硅自修复弹性体的制备及应变传感性能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原料
        3.1.2 实验仪器
        3.1.3 A-MXenes的制备
        3.1.4 D-PDMS的制备
        3.1.5 A-MXenes/D-PDMS复合材料的制备
    3.2 分析与表征
        3.2.1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FTIR)
        3.2.2 拉曼光谱测试(Raman spectra)
        3.2.3 X射线衍射测试(XRD)
        3.2.4 Zeta电位
        3.2.5 热失重分析测试(TGA)
        3.2.6 拉伸性能测试
        3.2.7 自修复性能测试
        3.2.8 动态力学性能测试(DMA)
        3.2.9 流变性能测试
        3.2.10 X射线能谱(EDS)
        3.2.11 传感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A-MXenes和 D-PDMS的结构表征
        3.3.2 D-PDMS和 A-MXenes/D-PDMS的力学性能
        3.3.3 D-PDMS和 A-MXenes/D-PDMS的热力学性能
        3.3.4 D-PDMS和 A-MXenes/D-PDMS的自修复性能
        3.3.5 A-MXenes/D-PDMS的应变传感性能
    3.4 本章小结
4.MWCNTs/有机硅自修复弹性体的制备及应变传感性能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原料
        4.1.2 实验仪器
        4.1.3 MWCNTs-DHBA的制备
        4.1.4 PDMS-DHBA的制备
        4.1.5 PDMS-Zn~(2+)的制备
        4.1.6 PDMS/MWCNTs-Zn~(2+)复合材料的制备
    4.2 分析与表征
        4.2.1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FTIR)
        4.2.2 拉曼光谱测试(Raman spectra)
        4.2.3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XPS)
        4.2.4 Zeta电位
        4.2.5 热失重分析测试(TGA)
        4.2.6 拉伸性能测试
        4.2.7 自修复性能测试
        4.2.8 动态力学性能测试(DMA)
        4.2.9 流变性能测试
        4.2.10 X射线能谱(EDS)
        4.2.11 传感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MWCNTs-DHBA的结构表征
        4.3.2 PDMS-DHBA的结构表征以及PDMS/MWCNTs-Zn~(2+)薄膜的拉曼光谱图
        4.3.3 PDMS-Zn~(2+)和PDMS/MWCNTs-Zn~(2+)的力学性能
        4.3.4 PDMS/MWCNTs-Zn~(2+)的自修复性能
        4.3.5 PDMS/MWCNTs-Zn~(2+)的电性能和应变传感性能
    4.4 本章小结
5.可修复、可溶解有机硅弹性体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原料
        5.1.2 实验仪器
        5.1.3 PDMS-TA-DAF-Zn弹性体的制备
    5.2 分析与表征
        5.2.1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FTIR)
        5.2.2 核磁共振测试(~1H NMR)
        5.2.3 拉曼光谱测试(Raman spectra)
        5.2.4 X射线能谱(EDS)
        5.2.5 动态力学性能测试(DMA)
        5.2.6 热失重分析测试(TGA)
        5.2.7 拉伸性能测试
        5.2.8 自修复性能测试
        5.2.9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5.2.10 流变性能测试
        5.2.11 邵氏硬度测试
        5.2.12 抗菌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PDMS-TA-DAF-Zn的结构表征
        5.3.2 PDMS-TA-DAF-Zn的机械性能
        5.3.3 PDMS-TA-DAF-Zn自修复性能
        5.3.4 PDMS-TA-DAF-Zn的热分析与动态力学性能
        5.3.5 PDMS-TA-DAF-Zn的耐溶剂性
        5.3.6 PDMS-TA-DAF-Zn的溶解实验
        5.3.7 PDMS-TA-DAF-Zn的抗菌性能
    5.4 本章小结
6.纳米金/有机硅自修复弹性体的制备及应变传感性能研究
    6.1 实验部分
        6.1.1 实验原料
        6.1.2 实验仪器
        6.1.3 SiTAu-0 的制备
        6.1.4 自修复PDMS/金纳米颗粒导电弹性体的制备
    6.2 分析与表征
        6.2.1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FTIR)
        6.2.2 核磁共振测试(~1H NMR)
        6.2.3 拉曼光谱测试(Raman spectra)
        6.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XPS)
        6.2.5 Zeta电位
        6.2.6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6.2.7 拉伸性能测试
        6.2.8 自修复性能测试
        6.2.9 动态力学性能测试(DMA)
        6.2.10 流变性能测试
        6.2.11 X射线能谱(EDS)
        6.2.12 正电子湮没寿命谱
        6.2.13 传感性能测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SiTAu的结构表征
        6.3.2 SiTAu-15 的结构表征
        6.3.3 SiTAu弹性体的力学性能
        6.3.4 SiTAu弹性体的自修复性能
        6.3.5 SiTAu-15 的导电性能和应变传感性能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目录

(3)高效多孔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光催化技术
        1.2.1 光催化反应原理
        1.2.2 影响光催化反应的因素
    1.3 光催化剂
        1.3.1 紫外光响应型半导体光催化剂
        1.3.2 可见光响应型半导体光催化剂
    1.4 石墨相氮化碳
        1.4.1 石墨相氮化碳的简介
        1.4.2 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
    1.5 石墨相氮化碳的应用
        1.5.1 基于g-C_3N_4纳米结构驱动的光催化氧化还原反应(ORR)
        1.5.2 基于g-C_3N_4纳米结构驱动的氢气产生反应(HER)
        1.5.3 基于g-C_3N_4纳米结构的气敏特性的测量
        1.5.4 基于g-C_3N_4纳米结构的光催化还原CO_2
        1.5.5 基于g-C_3N_4纳米结构的光降解NO
        1.5.6 基于g-C_3N_4纳米结构的污水处理
    1.6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思路
第2章 实验及计算方法
    2.1 化学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g-C_3N_4光催化剂的制备
    2.4 光催化剂的表征
        2.4.1 X射线衍射测试(XRD)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4.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XPS)
        2.4.5 氮气吸附-脱附测试(BET、BJH)
        2.4.6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2.4.7 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
        2.4.8 光致发光光谱(PL)
        2.4.9 电子顺磁共振(EPR)
        2.4.10 反斯托克斯拉曼光谱(CARS)
    2.5 光催化性能评价
        2.5.1 光催化反应装置和光源
        2.5.2 光催化气相降解有机污染物
    2.6 理论计算方法
        2.6.1 密度泛函理论
        2.6.2 Thomas-Fermi模型
        2.6.3 Hohenberg-Kohn定理
        2.6.4 Kohn-Sham方程
        2.6.5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
    2.7 量化软件
第3章 有机酸处理含氮前驱体制备多孔g-C_3N_4纳米片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光催化剂的制备
        3.2.2 光催化剂的表征
        3.2.3 光催化性能测试
        3.2.4 理论计算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g-C_3N_4纳米片的晶体结构分析
        3.3.2 g-C_3N_4纳米片的形貌和微观结构分析
        3.3.3 g-C_3N_4纳米片的表面化学环境分析
        3.3.4 g-C_3N_4纳米片的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分析
        3.3.5 g-C_3N_4纳米片的光学性能研究
        3.3.6 g-C_3N_4纳米片的光催化性能表征
        3.3.7 理论计算分析
    3.4 结论
第4章 氮缺陷的多孔g-C_3N_4纳米片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
        4.2.1 g-C_3N_4的制备
        4.2.2 氮缺陷的多孔g-C_3N_4纳米片的制备
        4.2.3 光催化剂的表征
        4.2.4 光催化性能测试
        4.2.5 理论计算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氮缺陷的多孔g-C_3N_4纳米片的物相表征
        4.3.2 氮缺陷的多孔g-C_3N_4纳米片的形貌和微观结构表征
        4.3.3 氮缺陷的多孔g-C_3N_4纳米片的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
        4.3.4 氮缺陷的多孔g-C_3N_4纳米片的光学性能研究
        4.3.5 氮缺陷的多孔g-C_3N_4纳米片的结构分析
        4.3.6 氮缺陷的多孔g-C_3N_4纳米片光催化性能的分析
        4.3.7 氮缺陷的多孔g-C_3N_4纳米片的光学性质分析
    4.4 理论计算分析
    4.5 结论
第5章 有机酸和有机醛处理含氮前驱体制备多孔g-C_3N_4纳米片在光催化降解甲醛气体中的应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
        5.2.1 光催化剂的制备
        5.2.2 光催化剂的表征
        5.2.3 光催化性能的评价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多孔g-C_3N_4纳米片的物相分析
        5.3.2 多孔g-C_3N_4纳米片的形貌和结构分析
        5.3.3 多孔g-C_3N_4纳米片的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
        5.3.4 多孔g-C_3N_4纳米片的光吸收性能分析
        5.3.5 多孔g-C_3N_4纳米片的光催化性能测试
        5.3.6 多孔g-C_3N_4纳米片的降解机制
    5.4 结论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4)聚丙烯非织造布表面修饰及其气体净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空气污染物概述
        1.2.1 颗粒污染物来源
        1.2.2 颗粒污染物的危害
        1.2.3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来源
        1.2.4 挥发性有机物的危害
        1.2.5 臭氧的来源
        1.2.6 臭氧的危害
        1.2.7 复合空气污染物
    1.3 空气污染物去除研究
        1.3.1 颗粒污染物去除研究
        1.3.2 挥发性有机物去除研究
        1.3.3 臭氧去除研究
        1.3.4 复合污染物去除研究
    1.4 聚丙烯非织造布改性方法概述
        1.4.1 涂覆改性法
        1.4.2 化学改性法
        1.4.3 辐照改性
        1.4.4 等离子体改性法
        1.4.5 自组装改性法
    1.5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以及研究内容
        1.5.1 课题的提出与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叔氨功能化聚丙烯非织造布的制备及过滤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3 材料制备
        2.3.1 叔氨功能化聚丙烯非织造布的制备
        2.3.2 羧基、氨基功能化聚丙烯非织造布制备
    2.4 材料过滤性能测试
        2.4.1 不同Zeta电位材料的过滤性能测试
        2.4.2 不同接枝率的PP-g-DMAEMA非织造布的过滤性能测试
        2.4.3 水含量对改性前后聚丙烯非织造布过滤性能影响测试
    2.5 材料表征
        2.5.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2.5.2 X射线光电子能谱
        2.5.3 热场发射扫描电镜
        2.5.4 固体表面Zeta电位
        2.5.5 微孔孔径分布
    2.6 结果与讨论
        2.6.1 单体浓度对叔氨功能化聚丙烯非织造布的接枝率影响
        2.6.2 辐照时间对叔氨功能化聚丙烯非织造布的接枝率影响
        2.6.3 红外光谱分析
        2.6.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2.6.5 扫描电镜分析
        2.6.6 固体表面Zeta电位分析
        2.6.7 叔氨功能化聚丙烯非织造布微孔孔径分析
        2.6.8 材料表面Zeta电位对PM过滤性能的影响
        2.6.9 DMAEMA接枝率对PM过滤性能的影响
        2.6.10 气溶胶流速与压降的关系
        2.6.11 水含量对改性前后聚丙烯非织造布过滤性能影响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丙烯非织造布负载还原氧化石墨烯及吸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3 材料制备
    3.4 PP-g-DMAEMA/rGO非织造布吸附性能测试
        3.4.1 还原时间对PP-g-DMAEMA/rGO非织造布甲苯吸附性能影响
        3.4.2 rGO增重率对PP-g-DMAEMA/rGO非织造布甲苯吸附性能影响
        3.4.3 甲苯浓度对PP-g-DMAEMA/rGO非织造布吸附性能影响
        3.4.4 气体流速对PP-g-DMAEMA/rGO非织造布甲苯吸附性能影响
        3.4.5 PP-g-DMAEMA/rGO非织造布吸附不同类型的气态污染物
    3.5 PP-g-DMAEMA/rGO非织造布稳定性测试
    3.6 材料表征
        3.6.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3.6.2 X射线光电子能谱
        3.6.3 热场发射扫描电镜
        3.6.4 透射电子显微镜
        3.6.5 比表面积测定
    3.7 结果与讨论
        3.7.1 GO浓度对PP-g-DMAEMA/rGO非织造布增重率的影响
        3.7.2 红外光谱分析
        3.7.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3.7.4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3.7.5 热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
        3.7.6 比表面积分析
        3.7.7 还原时间对PP-g-DMAEMA/rGO非织造布甲苯吸附性能影响
        3.7.8 PP-g-DMAEMA/rGO非织造布增重率对甲苯吸附性能影响
        3.7.9 甲苯浓度对PP-g-DMAEMA/rGO非织造布吸附性能影响
        3.7.10 气体流速对PP-g-DMAEMA/rGO非织造布吸附性能影响
        3.7.11 PP-g-DMAEMA/rGO非织造布对常见VOC的吸附
        3.7.12 PP-g-DMAEMA/rGO非织造布稳定性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丙烯非织造布负载锰基催剂及其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3 材料制备
        4.3.1 硅掺杂锰氧化物MnO_x-SiO_2催化剂制备
        4.3.2 碳掺杂锰氧化物MnO_x-βCD催化剂制备
        4.3.3 MnO_x-SiO_2/PP-g-DMAEMA非织造布的制备
        4.3.4 MnO_x-βCD/PP-g-DMAEMA非织造布的制备
        4.3.5 MnO_x/PP-g-DMAEMA非织造布的制备
    4.4 负载锰基催化剂的聚丙烯非织造布臭氧催降解性能测试
        4.4.1 臭氧气体浓度对负载锰基催化剂聚丙烯非织造布催化性能影响..
        4.4.2 催化剂负载量对负载锰基催化剂聚丙烯非织造布催化性能影响..
        4.4.3 湿度对负载锰基催化剂聚丙烯非织造布臭氧催化降解性能影响..
    4.5 负载锰基催化剂聚丙烯非织造布甲醛催化降解性能测试
    4.6 负载催化剂聚丙烯非织造布安全性测试
    4.7 材料表征
        4.7.1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4.7.2 X射线衍射测试
        4.7.3 Raman光谱测试
        4.7.4 场发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
        4.7.5 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4.7.6 比表面积测定
    4.8 结果与讨论
        4.8.1 催化剂负载率的影响因素
        4.8.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4.8.3 X射线衍射分析
        4.8.4 Raman光谱分析
        4.8.5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4.8.6 热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
        4.8.7 比表面积分析
        4.8.8 催化剂臭氧降解性能评价
        4.8.9 臭氧浓度对负载催化剂聚丙烯非织造布催化降解效率的影响
        4.8.10 湿度对负载催化剂聚丙烯非织造布臭氧催化降解效率影响
        4.8.11 催化剂负载量对臭氧催化降解效率的影响
        4.8.12 催化剂甲醛催化降解性能分析
        4.8.13 负载催化剂聚丙烯非织造布甲醛催化降解性能分析
        4.8.14 负载催化剂聚丙烯非织造布安全性能评价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层功能复合非织造布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5.1 引言
    5.2 材料与设备
    5.3 材料制备
        5.3.1 双层功能复合非织造布的制备
        5.3.2 非织造布驻极
        5.3.3 吸附-过滤-催化多功能层复合非织造布的制备
    5.4 多层功能复合非织造布性能评价
        5.4.1 透气性
        5.4.2 PM过滤性能
        5.4.3 芳香类气态污染物吸附性能
        5.4.4 臭氧催化降解性能
        5.4.5 甲醛催化降解性能
        5.4.6 非织造布烟气过滤测试
    5.5 结果与讨论
        5.5.1 吸附-过滤双层功能复合非织造布的性能分析
        5.5.2 过滤-催化双层功能复合非织造布的性能分析
        5.5.3 驻极对非织造布过滤的影响
        5.5.4 多层功能复合非织造布防护性能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项目
    发表论文以及申请专利
    参加科研项目
致谢

(5)多功能结构可控复合滤材的构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室内空气环境
        1.2.1 室内空气主要污染来源
        1.2.2 改善室内污染的主要方法
    1.3 空气净化器的应用和滤材的研究现状
        1.3.1 空气净化器
        1.3.2 空气过滤材料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1.4.1 课题的研究意义
        1.4.2 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过渡金属氧化物二氧化锰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甲醛性能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2.2.2 MnO_2纳米晶体的合成
        2.2.3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MnO_2催化剂的XRD分析
        2.3.2 MnO_2催化剂的表面形貌分析
        2.3.3 MnO_2催化剂的物理吸附性能分析
        2.3.4 甲醛的催化氧化性能分析
        2.3.5 机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功能复合初效滤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3.2.2 MnO_2/PE/PP复合滤材的制备
        3.2.3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MnO_2/PE/PP复合滤材的表面形貌
        3.3.2 MnO_2/PE/PP复合滤材的红外及表面元素分析
        3.3.3 MnO_2/PE/PP复合滤材的甲醛催化氧化性能分析
        3.3.4 MnO_2/PE/PP复合滤材的颗粒物过滤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功能复合吸附滤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4.2.2 MnO_2/ACF复合滤材的制备
        4.2.3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MnO_2/ACF复合滤材的XRD和表面形貌分析
        4.3.2 MnO_2/ACF复合滤材的BET比表面积分析
        4.3.3 MnO_2/ACF复合滤材的甲醛吸附性能分析
        4.3.4 MnO_2/ACF复合滤材的表面化学元素分析
        4.3.5 甲醛的去除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功能复合高效滤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5.2.2 原子层沉积(ALD)薄膜改性PP熔喷非织材料的制备
        5.2.3 MnO_2晶体在MO/PP材料上的生长
        5.2.4 测试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MnO_2/MO/PP复合滤材的制备及XRD分析
        5.3.2 MnO_2/MO/PP复合滤材的表面形貌分析
        5.3.3 MnO_2/MO/PP复合滤材的BET比表面积分析
        5.3.4 MnO_2在MO/PP上的生长机理
        5.3.5 MnO_2/MO/PP复合滤材的表面化学元素分析
        5.3.6 MnO_2/MO/PP复合滤材的甲醛催化氧化性能分析
        5.3.7 MnO_2/MO/PP复合滤材的颗粒物过滤性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6)基于三聚氰胺复合树脂的燃料电池非铂阴极催化材料的制备、表征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燃料电池
        1.2.1 燃料电池分类及其应用
        1.2.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1.2.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面临的挑战
    1.3 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介绍
        1.3.1 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历史
        1.3.2 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4 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1.4.1 催化剂的氧还原活性问题
        1.4.2 催化剂的氧还原机理研究
        1.4.3 催化剂的合成路线选择
        1.4.4 催化剂的性能衰减问题
    1.5 本文的选题背景、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选题背景
        1.5.2 选题意义
        1.5.3 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原理
    2.1 主要原材料和仪器
        2.1.1 主要原材料
        2.1.2 实验仪器设备
    2.2 催化剂物理表征
        2.2.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2.2.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2.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2.5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表征(BET)
        2.2.6 热重分析(TG)
        2.2.7 ZETA电位
    2.3 催化剂材料的半电池性能表征
        2.3.1 旋转圆盘电极测试(RDE)
        2.3.2 氧还原(ORR)工作电极制备方法
        2.3.3 氧还原(ORR)活性测试方法
        2.3.4 氧还原(ORR)寿命测试方法
    2.4 催化剂材料的全电池性能表征
        2.4.1 膜电极MEA制备方法
        2.4.2 单电池组装方法
        2.4.3 全电池测试方法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三聚氰胺-甲醛复合树脂的催化材料的制备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3.2.2 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催化剂的电化学及物理表征
        3.3.2 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分析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三聚氰胺-对苯二甲醛复合树脂的催化材料的制备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催化剂的物理及电化学表征
        4.3.2 铁元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3.3 碳元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3.4 席夫碱树脂的组分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3.5 热解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3.6 催化剂的稳定性研究
        4.3.7 催化剂的全电池性能研究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维生素E复合Fe/N-C催化材料的制备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维生素E复合FE/N-C催化材料ORR电极(半电池)的制备
        5.2.2 维生素E复合FE/N-C催化材料的膜电极(全电池)的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ORR电极的正交实验测试数据
        5.3.2 ORR电极的正交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
        5.3.3 膜电极结构对膜电极性能的影响
        5.3.4 催化层中的NAFION树脂含量对膜电极性能的影响
        5.3.5 催化剂载量对膜电极性能的影响
        5.3.6 维生素E添加剂对膜电极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和奖励
致谢

(7)三维反蛋白石结构氧化物半导体基气体传感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气体传感器
        1.2.1 气体传感器简介
        1.2.2 气体传感器分类
    1.3 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
        1.3.1 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的概述和分类
        1.3.2 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的性能参数
        1.3.3 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的敏感机理
        1.3.4 影响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性能的关键要素与改进策略
    1.4 三维反蛋白石结构(3D IO)半导体金属氧化物
        1.4.1 3 D IO半导体金属氧化物的概述
        1.4.2 3 D IO半导体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1.4.3 3 D IO半导体金属氧化物气敏特性的研究进展及现状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3D IO Pd O@In_2O_3 多孔微球丙酮气体传感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样品表征
        2.2.3 胶体晶体模板的合成
        2.2.4 敏感材料的合成
        2.2.5 气体传感器的制作及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形貌和结构表征
        2.3.2 氮气吸/脱附测试分析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2.3.4 气敏性能测试
        2.3.5 丙酮敏感机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Ga~(3+)掺杂3D IO In_2O_3 多孔微球甲醛气体传感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样品表征
        3.2.3 敏感材料的合成
        3.2.4 气体传感器的制作及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形貌和结构表征
        3.3.2 氮气吸/脱附测试分析
        3.3.3 气敏性能测试
        3.3.4 甲醛气敏机制及增感机理的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3D IO复合材料传感器的制作及其气敏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3D IO ZnO-In_2O_3 多层薄膜丙酮气体传感器
        4.2.1 敏感材料的合成
        4.2.2 3D IO ZnO-In_2O_3 多层薄膜的表征与分析
        4.2.3 气敏性能测试与敏感机制研究
    4.3 基于3D IO SnO2-ZnO空心微球丙酮气体传感器
        4.3.1 敏感材料的合成
        4.3.2 气体传感器的制作及气体样本采集
        4.3.3 3 D IO Sn O2-ZnO空心微球的表征与分析
        4.3.4 气敏性能测试
        4.3.5 敏感机制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3D IO ZnO-In_2O_3 多孔微球可见光激发型气体传感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敏感材料的合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3 D IO ZnO-In_2O_3 多孔微球的表征与分析
        5.3.2 可见光激发NO2 气敏性能测试
        5.3.3 可见光激发增感机制的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Lewis酸催化的典型无溶剂有机合成反应及氮化碳基光催化剂制备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绿色化学与有机合成的发展与研究方向
    1.2 催化吲哚甲烷合成的研究进展
        1.2.1 催化合成对称型吲哚甲烷的方法简介
        1.2.2 不对称吲哚基甲烷的合成
    1.3 Lewis酸-表面活性剂催化剂(LASCs)的发展及其应用
    1.4 机械化学在有机合成中的研究发展
        1.4.1 机械化学构筑的碳-碳键(C-C)反应
        1.4.2 机械化学构筑的碳-氮键(C-N)反应
        1.4.3 机械化学参与的其他反应
        1.4.4 机械化学的优势与缺点
    1.5 无溶剂、无催化剂的有机合成发展
        1.5.1 无溶剂和催化剂在常规加热中的C-C、C-N键等反应构筑
        1.5.2 无溶剂、无催化剂在微波辐射下的有机合成反应
        1.5.3 无溶剂、无催化剂在机械化学/球磨合成法下的有机反应
    1.6 氮化碳及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发展
        1.6.1 介孔g-C_3N_4的制备及应用
        1.6.2 g-C_3N_4掺杂金属或非金属元素材料制备
        1.6.3 g-C_3N_4与其他材料复合构建异质结
        1.6.4 质子化g-C_3N_4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
    1.7 论文选题的意义、研究思路和内容
第二章 Lewis酸-表面活性剂无溶剂绿色合成双吲哚甲烷类化合物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2 反应条件筛选
        2.2.3 在无溶剂、室温体系下,反应底物的扩展
        2.2.4 在无溶剂、微波体系下,反应底物的扩展
        2.2.5 反应中间体获取实验
    2.3 催化剂的表征
        2.3.1 催化剂本征结构及分析
        2.3.2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
    2.4 催化反应机理研究
    2.5 小结
第三章 LASSC催化体系无溶剂合成不对称吲哚基甲烷衍生物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2 实验条件优化
        3.2.3 不对称产物的组成及结构确定
        3.2.4 LASSC催化不对称双吲哚基甲烷衍生物
        3.2.5 催化剂生命周期评价
        3.2.6 不对称双吲哚基甲烷化合物量化制备
    3.3 小结
第四章 无溶剂和无催化剂介导构建C-C、C-N等生物有机小分子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2.2 构筑C-C键的有机反应
        4.2.3 构筑C-N键的有机反应
        4.2.4 揭示Biginelli反应的催化过程
    4.3 小结
第五章 质子化g-C_3N_4/β-SiC催化剂制备及光降解茜素红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5.2.2 复合光催化剂材料的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光催化材料的结构表征及特性分析
        5.3.2 光催化性能评价
        5.3.3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及催化ARS的机理探究
    5.4 小结
第六章 不同前驱体制备氮化碳与SiC复合催化剂对染料废水的光降解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6.2.2 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6.3 结果与讨论
        6.3.1 不同前驱体制备的复合催化剂对染料废水的降解
        6.3.2 优化实验条件下,复合催化剂的结构及特性表征
        6.3.3 催化剂对不同染料废水的光降解性能及重复使用性
    6.4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重组微生物全细胞催化高效合成丙谷二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L-谷氨酰胺
        1.1.1 理化性质
        1.1.2 代谢及生理功能
        1.1.3 局限性及替代物
    1.2 丙谷二肽
        1.2.1 理化性质及应用优势
        1.2.2 合成方法及研究进展
        1.2.3 检测方法
    1.3 异源表达系统介绍
        1.3.1 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
        1.3.2 酿酒酵母真核表达系统
        1.3.3 毕赤酵母真核表达系统
    1.4 糖基化修饰
        1.4.1 N-糖基化修饰
        1.4.2 O-糖基化修饰
    1.5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1.5.1 选题背景及存在问题
        1.5.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异源表达SsAet重组大肠杆菌高效合成Ala-Gln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菌株和质粒
        2.2.2 试剂和仪器
        2.2.3 培养基和溶液
        2.2.4 引物
        2.2.5 分子操作技术
        2.2.6 分析验证方法
        2.2.7 异源表达SsAet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
        2.2.8 异源表达SsAet重组大肠杆菌诱导条件的优化
        2.2.9 全细胞催化合成Ala-Gln反应条件的优化
    2.3 结果与讨论
        2.3.1 Ala-Gln定性定量方法的确立
        2.3.2 异源表达SsAet重组大肠杆菌的表征
        2.3.3 可溶性表达SsAet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及筛选
        2.3.4 OPA催化方式及催化活性差异性的分析
        2.3.5 OPA诱导条件和全细胞催化反应条件的优化
        2.3.6 循环利用OPA全细胞合成Ala-Gln
    2.4 本章小结
3 表面展示SsAet重组酿酒酵母合成Ala-Gln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菌株和质粒
        3.2.2 试剂和仪器
        3.2.3 培养基和溶液
        3.2.4 引物
        3.2.5 分子操作技术
        3.2.6 分析验证方法
        3.2.7 表面展示SsAet重组酿酒酵母的构建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表面展示方式对SsAet催化活性的影响
        3.3.2 密码子优化对SsAet催化活性的影响
        3.3.3 表面展示SsAet重组酿酒酵母的絮凝化
    3.4 本章小结
4 糖基化修饰对SsAet结构和催化活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菌株和质粒
        4.2.2 试剂和仪器
        4.2.3 培养基和溶液
        4.2.4 引物
        4.2.5 分子操作技术
        4.2.6 分析验证方法
        4.2.7 异源表达SsAet重组毕赤酵母的构建
        4.2.8 产酶条件和催化反应条件的优化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异源表达SsAet重组毕赤酵母的表征
        4.3.2 糖基化修饰对SsAet催化活性的影响
        4.3.3 糖基化修饰的鉴定及对SsAet结构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胞内表达SsAet重组酿酒酵母的自固定化及高效合成Ala-Gln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菌株和质粒
        5.2.2 试剂和仪器
        5.2.3 培养基和溶液
        5.2.4 引物
        5.2.5 分子操作技术
        5.2.6 分析验证方法
        5.2.7 胞内表达SsAet重组酵母的构建
        5.2.8 胞内表达SsAet重组酵母培养条件的优化
        5.2.9 胞内表达SsAet重组酵母全细胞催化反应条件的优化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胞内表达SsAet重组酵母的催化活性
        5.3.2 胞内表达SsAet重组酵母的条件优化
        5.3.3 胞内表达SsAet重组酵母的自固定化及重复利用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10)Pt负载SrBi2Ta2O9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氧化甲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甲醛的去除方法
        1.2.1 吸附法
        1.2.2 植物净化法
        1.2.3 通风法
        1.2.4 光催化氧化法
        1.2.5 催化氧化法
    1.3 铁电材料简介
    1.4 贵金属基催化剂的金属-基底材料界面在催化反应中的作用
    1.5 研究课题目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创新性
        1.5.1 研究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课题创新性
2 实验仪器及材料表征方法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材料表征方法
    2.4 原位红外反应测试
    2.5 催化剂催化活性评价方法
    2.6 催化剂活性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2.7 在动态反应体系中催化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2.8 活化能测试
3 甲醛在1.5-Pt/SBT-400催化剂上的串联催化反应
    3.1 引言
    3.2 材料制备
        3.2.1 熔盐法制备SrBi_2Ta_2O_9(SBT)
        3.2.2 Pt负载SBT催化剂的制备
        3.2.3 浸渍法制备Pt/TiO_2
    3.3 低温催化氧化甲醛的活性与稳定性表征
    3.4 材料表面结构表征
        3.4.1 形貌表征
        3.4.2 材料表面化学状态表征
    3.5 原位红外表征
    3.6 催化氧化甲醛反应中O_2与H_2O的作用
    3.7 反应机理
    3.8 本章小结
4 甲醛在Bi~(3+)-(OH)_3-Pt界面的催化氧化
    4.1 引言
    4.2 材料制备
        4.2.1 SBT基底的制备
        4.2.2 负载型催化剂M-SrBi_2Ta_2O_9(M-SBT,M=Pt,Au,Ag)的制备
        4.2.3 原位生成Bi~(3+)化合物
        4.2.4 在SBT基底上原位生成Bi~(3+)化合物
    4.3 催化剂氧化甲醛性能评价
    4.4 单独的Pt纳米颗粒与基底材料催化氧化甲醛性能的评价
    4.5 BiOH-Pt-SBT中金属-金属氢氧化物界面的表征
    4.6 O 1s的XPS测试
    4.7 H_2-TPR测试
    4.8 原位红外测试
    4.9 机理总结
    4.10 金属-金属氢氧化物界面在Au基与Ag基甲醛催化剂上的制备
    4.11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日本开发出可分解甲醛的催化剂(论文参考文献)

  • [1]“存储-氧化”循环脱除甲醛和甲苯的研究[D]. 吴乐.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可逆键交联自修复有机硅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凯铭.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3]高效多孔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 孔令茹. 辽宁大学, 2021(02)
  • [4]聚丙烯非织造布表面修饰及其气体净化性能研究[D]. 汤小龙.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5]多功能结构可控复合滤材的构建及性能研究[D]. 代子荐. 东华大学, 2020(01)
  • [6]基于三聚氰胺复合树脂的燃料电池非铂阴极催化材料的制备、表征和性能研究[D]. 黄林. 南京大学, 2020
  • [7]三维反蛋白石结构氧化物半导体基气体传感器的研究[D]. 王天双. 吉林大学, 2020(08)
  • [8]Lewis酸催化的典型无溶剂有机合成反应及氮化碳基光催化剂制备与应用[D]. 吴之强. 宁夏大学, 2020(03)
  • [9]重组微生物全细胞催化高效合成丙谷二肽[D]. 李益民.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10]Pt负载SrBi2Ta2O9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氧化甲醛性能研究[D]. 黄蒙蒙.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日本研发出可分解甲醛的催化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