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电起搏治疗胃动力障碍的疗效观察

胃电起搏治疗胃动力障碍的疗效观察

一、胃电起搏治疗胃动力障碍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刘艳[1](2020)在《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在基础治疗(糖尿病健康宣教、糖尿病饮食处方、运动处方、维持原胰岛素降糖方案)的基础上,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试验组予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口服,总疗程4周。比较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评分及FBG、2h PG、GSP、胃排空率、胃泌素等医学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试验组改善FBG、2h PG、GSP及胃泌素水平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胃排空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在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及总积分差值上有明显差别(P<0.01);单项积分中,试验组在改善胃脘胀满、餐后饱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气及口干口苦症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疲乏无力及大便改变的症状改善方面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3.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试验组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4.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脾胃虚弱,湿热内蕴的病机特点,应用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以健脾和胃,清热化湿除痞,能显着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血糖及血清胃泌素水平,提高患者胃排空率,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阮婷婷[2](2020)在《疏郁健脾汤治疗肝郁脾虚型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疏郁健脾汤对肝郁脾虚型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评估其临床价值及安全性,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就诊于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肝郁脾虚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88例,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4例,对照组44例。在基础降糖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疏郁健脾汤,对照组选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30天。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胃排空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证候积分等基本资料在治疗前经数据比对分析,无显着的统计学差异,即(P>0.05),说明两组患者的数据具有可比性。2.临床症状方面,经数据统计及检验分析得出,两组患者饮食减少及早饱、脘腹胀满、嗳气反酸、疲乏无力、恶心呕吐、善太息、便秘的症状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对于上述临床症状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排空率比较,经秩和检验P<0.05,提示两组治疗前后具有显着性差异,在改善胃排空率情况方面的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经配对t检验P<0.05,提示两组治疗前后具有显着性差异,在改善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小时血糖(2hPG)情况方面的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通过统计分析可得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5%,治疗组为93.1%。通过对秩和检验对两组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治疗肝郁脾虚型糖尿病胃轻瘫上,疏郁健脾汤的总体疗效优于枸橼酸莫沙必利片。6.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治疗期间均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说明两组药物均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疏郁健脾汤治疗肝郁脾虚型糖尿病胃轻瘫疗效确切,在改善患者饮食减少及早饱、脘腹胀满、嗳气反酸、疲乏无力、恶心呕吐、善太息、便秘等症状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可有效改善患者胃排空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小时血糖(2hPBG)。

杨丽惠[3](2020)在《电针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胃肠功能恢复及相关脑肠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术后胃肠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PGD)是指手术后出现的以胃肠排空障碍为主的疾病,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后,以胃肠道手术为主,部分妇科手术后也可出现。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类疾病一旦发生,影响患者治疗及预后,增加患者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目前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机制尚不明确,其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现阶段,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以西医保守治疗为主,包括营养支持、促胃肠动力药、对症处理等,但多数治疗都存在不良反应且疗效有限,存在局限性,这种单一的防治手段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如何有效安全的促进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早日恢复是目前临床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当前,大量研究报道中医药在防治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疗效显着且经济安全,其以辨证论治、标本兼治、内外合治为理论依据,指导临床治疗。其中针灸作为外治法之一,直接作用于局部穴位,通过经络系统发挥疗效,达到治疗目的。针灸治疗简便效廉,安全副作用少、历史悠久,探究针灸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的疗效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科室近年来应用针灸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取得一定疗效,临床研究表明针刺治疗优于常规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刺激穴位促进胃肠蠕动、胃电活动相关。脑肠肽是近年消化系统疾病研究热点之一,相关文献报道胃癌术后出现的脑肠轴功能失调、脑肠肽分泌紊乱可能是胃肠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基于国内外文献报道及本科室前期临床研究结果,旨在通过动物实验探讨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相关疾病与脑肠肽水平的关系和针刺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相关脑肠肽的调节作用,以阐明电针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的作用及可能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目的:研究电针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通过观察大鼠一般状况、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和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TL)、胃促生长素(Ghrelin)三种脑肠肽水平,研究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模型大鼠发病机制与相关脑肠肽之间关系;探讨电针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的疗效和可能机制,为临床针灸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提供实验基础及科学依据。方法:将SD大鼠108只,雌雄各半,根据体重按随机数字表分组,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各12只,其余84只大鼠造模,造模结束后,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多潘立酮组、电针组;电针组,针刺足三里和三阴交,并予以电针干预,每次20min,每日1次,共12天;多潘立酮组予以多潘立酮片溶液灌胃,每日一次,连续12天;正常组、假手术、模型组每日捆绑固定20min,连续干预12天。每日记录各组大鼠体重、进食量、活动度。第12天治疗结束后,大鼠禁食不禁水24小时,予以酚红灌胃、麻醉取材,腹主动脉取血,取出胃、小肠、下丘脑组织,测量大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分别检测各组大鼠GAS、MTL水平,选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各组大鼠胃、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大鼠一般情况1.1行为学方面:造模前各组大鼠精神状态良好,活动正常;造模后,相比正常组大鼠,造模组大鼠出现精神萎靡、扎堆、蜷缩,活动度减少;干预治疗后,电针组、多潘立酮组大鼠精神状态均较前明显好转,活动度明显增加。1.2体重方面:造模前各组大鼠体重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造模后,与正常组相比,造模组体重下降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将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多潘立酮组、电针组体重均与之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组、电针组与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在体重方面多潘立酮组与电针组之间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符合模型要求。1.3进食量情况:造模前各组大鼠进食量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造模后,造模组大鼠进食量明显减少,与正常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将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多潘立酮组、电针组均与之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组、电针组,三者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符合模型要求。2.胃排空率治疗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其余各组胃排空率明显增加,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小肠推进率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在小肠推进率方面,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组和电针组在大鼠小肠推进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4.血清GAS和MTL水平4.1血清GAS水平:治疗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GAS水平降低,两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多潘立酮组、电针组血清GAS水平均显着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电针组和多潘立酮组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2血清MTL水平:治疗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MTL水平降低,两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多潘立酮组、电针组血清MTL水平均升高,具有显着差异(P<0.01),且电针组和多潘立酮组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5.胃和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自表达水平5.1胃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治疗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多潘立酮组、电针组胃组织中Ghreli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多潘立酮组、电针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5.2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多潘立酮组、电针组大鼠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电针组与多潘立酮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本实验以电针为干预因素,以胃肠功能障碍模型大鼠为干预对象,选用多潘立酮作为对照药物,根据造模后大鼠行为学方面变化、体重下降、进食量减少、胃排空减慢指标判断造模大鼠符合胃肠功能障碍疾病模型;经干预后,模型组大鼠血清GAS、MTL、胃和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电针组、多潘立酮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表明模型大鼠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可能与GAS、MTL、Ghrelin这三种脑肠肽水平分泌下降相关。2.经治疗后,发现电针及多潘立酮均可促进模型大鼠胃排空、促进胃肠动力,升高模型大鼠血清GAS、MTL水平,上调模型大鼠胃和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表明电针和多潘立酮促进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胃肠功能恢复与上调这三种脑肠肽水平有一定关系;另在胃排空率、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方面电针组优于多潘立酮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电针在促进胃排空和上调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方面优于多潘立酮,且电针较多潘立酮治疗安全不良反应小,因此,值得推荐电针作为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手段。3.本研究表明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发病机制与相关脑肠肽水平异常具有一定关系,电针和多潘立酮可能通过调节异常脑肠肽水平,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刘惠燕[4](2019)在《透刺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通过运用透刺穴位埋线为主的方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患者,探究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推广穴位埋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于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针灸科门诊、消化内科门诊、国医堂、胃镜室等科室纳入80例符合PDS患者病例。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表法,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40例使用透刺穴位埋线法,2周/次,2次/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40例口服吗丁啉(多潘立酮片)(国药准字:H10910003),10mg/片。用法:每次10mg,第1-4周3次/日,第4-8周1次/日。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疗程完成1个月时采用消化道症状体征乘积积分(见附录1.2)和SF-36健康调查简表评分(见附录3)作为疗效评估。运用SPSS20.0软件包统计分析,比较两组疗效的差异。结果:2个疗程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治愈10例,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4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治愈7例,有效9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治疗组治疗后消化道症状体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疗程完成后1个月时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40例,治愈12例,显效17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40例,治愈8例,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透刺埋线法有良好的远期疗效。结论:两组患者治疗后、疗程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症状体征积分、SF-36健康调查简表评分均较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经治疗之后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说明辨证透刺穴位埋线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远期疗效。该法具有简便易行、节约就诊时间,无副作用,远期作用良好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张豆豆[5](2019)在《润降利膈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胃阴不足型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胃排空率、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肝功能、肾功能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的变化,探究中成药润降利膈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胃阴不足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编号的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内分泌二科门诊及住院能确诊为糖尿病胃轻瘫胃阴不足型的患者64例,并且年龄范围在30-70岁之间,把这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分为32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一次1片,日3次,饭前服用;给予治疗组口服中成药润降利膈丸治疗,6g,日3次,4周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胃排空率、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疗效、肝功能、肾功能等变化,运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若满足正态分布,则用sx±表示计量资料,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比较需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则需用配对样本t检验。如若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秩和检验,用频数n(%)表示计数资料,总体有效率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将64例患者纳入实验观察,其中脱落4例,最后共纳入统计学分析为60例患者,运用统计学分析对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年龄(P=0.193)、病程(P=0.793)、性别(P=0.570)等数据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对纳入的60例糖尿病胃轻瘫胃阴不足型的患者进行临床实验观察,经过4周治疗后,得到的结果如下:(1)空腹血糖的比较:两组分别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空腹血糖与治疗前比较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未发生明显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2)餐后2h血糖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餐后2h血糖比较,血糖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8.23±0.67)优于对照组(8.56±0.3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糖化血红蛋白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无显着差异(p>0.05),说明两组药物对糖化血红蛋白无明显改善。(4)4h胃排空率的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排空率明显(71.33±15.81)高于对照组(60.67±22.6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均能使胃排空率较前提高,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5)中医症候积分的比较:通过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关于中医证候积分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的数据显示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明显(4.10±3.32)低于对照组(6.77±4.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临床症状,润降利膈丸组改善症状较明显。(6)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比较: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均与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对改善胃痛隐隐、大便秘结临床症状无明显的差异(P>0.05),但对早饱、腹胀、恶心呕吐、嗳气反酸、口干咽燥临床症状改善明显(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7)总有效率的比较:治疗组共有患者30例,其中被治愈的患者共有5例,显效的患者共有11例,有效的患者共13例,治疗无效的患者共1例,通过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共有患者30例,其中被治愈的患者共有2例,显效的患者共有8例,有效的患者共有14例,治疗无效的患者共有6例,通过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通过治疗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疗效显着。(8)安全性指标的比较:通过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的比较分析,两组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没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通过对临床研究数据结果的分析显示,润降利膈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胃阴不足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从中医症状方面来看,能够使DGP患者的早饱、恶心呕吐、嗳气反酸、口干咽燥、腹胀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从西医学的指标改善上来看,润降利膈丸可以使患者的血糖水平下降,胃排空率升高,且肝肾功能未出现异常表现,因此,临床上润降利膈丸治疗胃阴不足型糖尿病胃轻瘫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进一步深入研究。图0幅;表14个;参72篇。

杨琰,王志红,石振旺,陈军,杨律,宋江梅[6](2018)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胃电起搏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电活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胃电起搏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或病房就诊的60例FD患者,其中30例仅经胃电起搏治疗(单一治疗组),另30例经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胃电起搏治疗(联合治疗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胃电图检测,对胃电参数进行分析,并对两组患者进行症状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结果治疗12周后:(1)联合治疗组的胃电节律紊乱系数较单一治疗组的小[(12.08±2.23)分比(36.41±13.34)分,P<0.05)],慢波频率、餐后与餐前功率比值、慢波幅值、反应面积较单一治疗组的大[(3.12±0.39)CPM比(2.33±0.23)CPM,(1.24±0.78)比(0.63±0.23),(187.62±61.79)μV比(138.25±33.94)μV,(60.34±20.56)μV·S比(48.99±22.27)μV·S,均P<0.05]。(2)联合治疗组的临床症状评分较单一治疗组的评分显着降低[(3.07±1.87)分比(8.98±3.92)分,P<0.05],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单一治疗组的总有效率(56.67%比33.30%,P<0.05)。(3)联合治疗组的HAMA评分显着低于单一治疗的组评分[(12.23±9.56)分比(20.65±7.82)分,P<0.05)];联合治疗组的HAMD评分显着低于单一治疗组的评分[(13.20±7.76)分比(18.87±9.52)分,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胃电起搏可以改善胃电波形,迅速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

赵鲁卿[7](2017)在《健脾理气方治疗功能消化不良临床观察和激活Na+/HCO3-共转体NBCe1-B的机制》文中认为背景和目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最常见的内科疾病之一,患者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耗费大量医疗资源,是消化领域研究热点之一,目前西医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抑制胃酸、促胃肠动力、抗焦虑抑郁等治疗,但临床仍有很多患者疗效不能满意。尤其是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FD患者,症状反复加重,是困扰临床治疗的难题。FD是公认的中医治疗优势病种,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众多,但是中药对于同时伴有焦虑抑制症状的FD患者临床疗效如何,目前缺乏相应证据。健脾理气方是在继承名老中医经验和结合多年临床的基础上创制而成,并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前期试验证明该方能明显改善FD消化道症状及中医证候,在此基础上探讨该方对于同时伴有焦虑抑郁症状FD患者的疗效十分必要。FD为多因素致病的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传统观点认为,消化不良症状主要由胃产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十二指肠对酸、脂类的高敏及黏膜屏障受损在FD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医药治疗FD的疗效毋庸置疑,但是作用机制并不完全明确,目前的机制研究主要体现在对胃动力、胃肠激素等的影响,而从十二指肠的角度对其机制的探讨,尚未见相关报道。我们在前期健脾理气方治疗FD取得满意疗效的基础上,也对该方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该方可以有效调节FD大鼠内脏敏感性、胃顺应性,促进胃肠动力,同时可以增加5-HT、PGE2等神经递质的水平。为了进一步探索健脾理气方不同的治疗靶点,本课题拟从健脾理气激活Na+/HCO3-共转体NBCe1-B,恢复十二指肠的屏障功能的角度探讨治疗FD可能的作用机制。基于上述分析,本课题分为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两个部分。临床研究部分: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将60例同时伴有焦虑抑郁的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两组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随访1个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评估患者的消化道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m Scale,HAMD)评分等,综合评价健脾理气方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的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结果:①消化道症状积分:治疗4周,两组消化道症状积分分别为3.63±1.81和5.27±1.80(P=0.001),随访时两组消化道症状积分分别为4.30±2.02和6.30±2.31(P=0.001),治疗组消化道症状积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②中医证候积分:治疗4周,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8.37±2.06和10.90±2.60(P=0.000),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随访时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8.70±2.70和10.03±2.79(P=0.065),两组无明显差异。③HAMA评分:治疗4周,两组HAMA评分分别为4.60±2.34和6.23±2.95(P=0.021),随访时两组HAMA评分分别为4.67±2.26和6.70 ± 3.41(P=0.009),治疗组HAMA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④HAMD评分:治疗4周,两组HAMD评分分别为5.07±1.82和6.90±2.55(P=0.002),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随访时两组HAMD评分分别为7.13±1.20和7.57±1.68(P=0.254),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与安慰剂比较,健脾理气方治疗同时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的精神心理症状。基础研究部分:方法:动物实验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采用夹尾刺激的方法造模,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健脾理气方组,正常组和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健脾理气方组予以健脾理气方煎剂,灌胃7天。通过电子恒压器检测大鼠胃的敏感性和顺应性,PH试纸检测十二指肠PH,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十二指肠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和前列腺素 E2(prostaglandin E2,PGE2)组织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Na+/HC03-共转体NBCe1-B的表达及定位。细胞实验选用Caco-2作为细胞模型探讨5-HT和PGE2对NBCe1-B与IRIT结合的影响机制。免疫共沉淀法检测NBCe1-B和IRBIT结合的蛋白量,生物素标记提取膜蛋白的方法检测NBCe1-B的膜表达量。结果:健脾理气方降低FD大鼠胃的敏感性且增强胃的顺应性,提高了 PH精确试纸检测的十二指肠PH,可以增加十二指肠组织5-HT和PGE2含量,并且增加了十二指肠上皮细胞NBCe1-B膜定位。5-HT和PGE2预处理Caco-2/HA-IRBIT细胞,通过免疫共沉淀和生物素标记膜蛋白的方法检测,发现5-HT和PGE2协同促进Caco-2/HA-IRBIT细胞中IRBIT与NBCe1-B结合,并且增加NBCe1-B的细胞膜表达量。应用PKC抑制剂Go6850预处理可以明显降低5-HT和PGE2对NBCe1-B与IRBIT结合的促进作用。结论:健脾理气方对FD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十二指肠组织5-HT和PGE2分泌,促进细胞中IRBIT与NBCe1-B结合,增加NBCe1-B的分泌活性,进而恢复十二指肠黏膜屏障而实现的。

冉亚梅[8](2016)在《音乐胃电起搏治疗NERD重叠FD的疗效观察及其临床对照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和目的: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r reflux disease,NERD)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均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中FD发病率为20%30%,约占消化专科门诊的30%40%;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发病率为10%20%,其中NERD占50%70%;GERD重叠FD占7.5%-8.4%,且近年来,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NERD重叠FD的发病机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对NERD重叠FD患者,尚无特异有效的治疗措施,故探索有效的新治疗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有关胃肠起搏/电刺激、音乐及其电刺激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在功能性胃肠病及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本研究采用音乐胃电起搏(music gastric electrical pacing,MGEP),即类正弦基波叠加适宜的音乐电流为刺激波形来治疗NERD重叠FD患者。本文旨在观察MGEP对NERD重叠FD患者的临床症状、焦虑抑郁状态及食管动力学的影响;并对比研究MGEP与药物组(促动力药-枸橼酸莫沙必利)和(抗焦虑抑郁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NERD重叠FD患者临床症状、焦虑抑郁状态及食管动力学的影响。进而为NERD重叠FD的临床防治提供安全、有效的新途径。研究对象和方法:采用罗马III标准及胃食管反流病的蒙特利尔共识意见标准,选择来自门诊的NERD重叠FD的患者共128例,按随机方法分组:A组:音乐胃电起搏组60例,B组:枸橼酸莫沙必利组39例,C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即黛力新组29例。采用临床症状评分表对受试者进行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评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进行治疗前后其焦虑抑郁的评分,并采用高分辨测压法测定受试者治疗前后食管的动力学,采用以起搏类正弦基波叠加适当的音乐电流为刺激波形的MGEP进行治疗,1次/日,每次45min,餐后进行,疗程:15天。采用促胃动力药(枸缘酸莫沙必利)和抗焦虑抑郁药物(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比研究对受试者临床症状、焦虑抑郁状态及食管动力学的影响。结果:1.对比研究音乐胃电起搏、枸缘酸莫沙必利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N ERD重叠FD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1)临床症状评分的比较经15天治疗后,三组症状评分(除B组恶心症状外)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音乐胃电起搏组(A组)与枸缘酸莫沙必利组(B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C组)比较,上腹痛、烧心症状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C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睡眠评分,A组明显于低比B组,但与C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早饱、呃逆、恶心、反酸等症状,三组的疗效无显着差异。(2)治疗后有效率的比较治疗15天后,A组患者上腹痛、上腹饱胀、早饱、嗳气、呃逆、恶心、烧心、反酸(昼)、反酸(夜)、睡眠等10大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84.2%、89.6%、83.3%、87.9%、82.6%、87%、85.7%、78.4%、76.7%、85.7%。与B组、C组比较,上腹痛、上腹饱胀、嗳气、烧心及睡眠等症状,A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B组;而嗳气、烧心症状,A组显着高于C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饱、呃逆、恶心、反酸等症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能认为三种治疗方法疗效有显着差异。2.对比研究音乐胃电起搏、枸缘酸莫沙必利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N ERD重叠FD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在治疗前,三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无显着差异(P>0.05)。经15天治疗后,三组各组内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降低(P<0.05),说明治疗后焦虑抑郁的状况得到了改善。A组焦虑评分由14.10±0.96降低为9.19±0.87,抑郁评分由15.03±1.10降低为9.34±0.66,而B组焦虑评分由12.90±0.66降低为11.77±0.68,抑郁评分由12.44±0.69降低为11.67±0.66,C组焦虑评分由12.36±0.72降低为8.48±0.61,抑郁评分由13.81±1.01降低为9.00±0.84。A组、C组与B组比较,其焦虑、抑郁改善情况更为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C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对比研究音乐胃电起搏、枸缘酸莫沙必利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N ERD重叠FD患者食管动力学的影响治疗前,三组食管动力学指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食管下扩约肌静息压(19.42±2.30 vs.22.72±1.76)、食管远端波波幅(68.31±6.52 vs.80.57±7.44)、远端收缩积分(1205.39±142.04 vs.1394.60±146.11)均显着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蠕动波持续时间(2.88±0.12 vs.3.05±0.10)、蠕动波起始速度(4.50±0.31 vs.5.27±0.49)、蠕动百分比(76.56±5.78 vs.79.40±5.20)、同步收缩百分比(7.00±2.80 vs.10.84±3.65)、CFV(4.25±0.48 vs.4.70±1.02)、LES残余压(9.05±1.90 vs.10.25±0.89)、UES残余压(6.22±1.09 vs.6.07±1.07)、食团内部压力(3.15±2.10 vs.4.60±1.50)等指标,治疗前后未见显着差异。A组与B、C组相比,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食管远端收缩积分、蠕动波持续时间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ES残余压、蠕动百分比指标,A组与B组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音乐胃电起搏可明显改善N ERD重叠FD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上腹饱胀、嗳气等症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2.音乐胃电起搏能改善NERD重叠FD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其焦虑抑郁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3.音乐胃电起搏治疗可以增加LESP、食管远端波波幅、食管远端收缩积分等指标,改善食管动力,从而有效防止反流物对食管粘膜的损害。4.与药物组(枸缘酸莫沙必利组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相比较,音乐胃电起搏治疗对上腹痛、上腹饱胀、嗳气、烧心及睡眠等症状缓解作用更显着;对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食管远端收缩积分、蠕动波持续时间、LES残余压、蠕动百分比等指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而对焦虑抑郁状态的改善作用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无显着差异。该方法可能是NERD重叠FD疾病非药物治疗的一种新选择。

沈洋[9](2016)在《“胃瘫外敷方”穴位贴敷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寒证)的临床试验》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gastroparesis Syndrome, PGS)指消化系统肿瘤手术后以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功能性疾病,也是一种胃动力缺乏性疾病。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胃瘫发病率国内报道为0.6%-7%,国外报道为5%-10%。消化系统肿瘤在中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同时医学技术的进步也使得早期消化系统肿瘤患者手术后获得了较长的生存期,不适的症状和漫长的术后并发症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术后生活信心的恢复造成不良影响。现代医学治疗PGS的疗效有限。传统中医药治疗PGS的国内报道较多,不管采用中药内治法还是外治法,其治疗有效率普遍在80%以上,中医与西医治疗该病有效率差异明显。通过检索CNKI文献库与Pubmed文献库发现,尽管中药治疗PGS的中文报道较多,其缺点是诸多的研究结论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仅为病例回顾分析研究或简单的病例对照研究;而Pubmed上目前仍检索到外用中药治疗PGS的任何研究报道。因此,设计一个具有较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临床试验来证实中药治疗PGS的临床疗效,将有助于改善PGS的治疗现状,更好的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课题组前期对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患者的中医证型规律进行研究,局部辨证以“寒证”为主,以“温阳散寒、行气化瘀”为治法自拟“胃瘫外敷方”,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RCT临床课题设计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PGS,以期为中医中药治疗肿瘤术后PGS增加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继而使国内外更多的患者受益。[研究目的]1.探讨“胃瘫外敷方”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PGS的临床疗效;2.评价“胃瘫外敷方”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PGS安全性。[研究方法]本课题应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并且整个研究过程接受课题管理部门北京市科委所安排的北京岐黄药品临床研究中心进行第三方实时监察。在多次方案论证会后确定最终研究方案,完成患者招募前的准备工作,同时通过四个研究中心的伦理审查,进行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培训四个分中心的研究者,统一安排药物购入,制剂室根据循证医学中心提前审定的盲底筹备制作药品(包括试验药和安慰剂药)。随后根据入组标准招募肿瘤术后PGS患者,完成入组前筛选,包括胃肠镜、消化道造影、胸腹部CT或腹部立位片、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便常规+潜血检查、心电图等检查。根据患者入组次序分发每个中心已经完成设盲的药物,记录患者治疗第1、3、5、7、14天的胃动力恢复时间、胃瘫症状评分、胃引流及呕吐量,记录不良反应。患者治疗完成后进行出组检查(与入组时检查项目相同)后出组,同时按照患者愿望无偿领取2周的“胃瘫外敷方”真药继续治疗。所有病例数据录入后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锁定数据,在课题负责人和循证医学中心、第三方岐黄研究中心监察人员三方在场下揭盲,完成数据统计分析。最后明确“胃瘫外敷方”治疗肿瘤术后PGS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1.课题从启动、实施、完成到最后揭盲,均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完成,符合课题预期的质量控制标准。整个课题所开展并全部完成的质控项目有:伦理申报、上会讨论及审批、循证医学中心根据盲法要求设盲、药物统一购买、全程质量控制、制剂室根据研究项目书编写药品制备流程、在国际网站上进行临床试验登记注册、对内四个中心所有研究者进行培训、对外多渠道进行患者招募、第三方监察单位进行每月质量监察并出具报告、病例数达标后进行循证医学数据管理、两次标准化揭盲。细致规范的质控过程保证了该课题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2.本课题按要求招募120例肿瘤术后PGS患者入组,历时24个月,其中2例因不良反应事件提前终止试验,1例违背试验方案退出试验,12例受试者自动退出,共计105例患者完成本次研究,疗程为14天。基线分析示试验药组和安慰剂组在患者年龄、药物过敏史、术后留置鼻胃管、中药治疗史、术后胃瘫分级、胃瘫症状分级、肿瘤类型、肿瘤转移部位、手术名称、手术切口类型方面,P>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在人口学特征方面具有可比性。入组检查包括两组病人在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肝功能、肾功能、离子水平和心电图等方面,疗效基线分析方面包括入组时是否留置鼻胃管与入组胃瘫症状评分,以上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因此,两组PGS患者在入组基线上具有可比性,符合随机设计。3.根据课题设定的临床有效标准,FAS集中60例试验组患者中41例为临床有效,有效率为68.33%;60例安慰剂组患者中25例临床有效,有效率为41.67%,FAS集中两组病人在有效率上有统计学差异,试验药组有效率高于安慰剂组(P=0.003)。PPS集为全部与试验方案相符、依从性好、试验期内未服禁止药、顺利完成研究方案规定的随访过程、同时完成CRF表规定填写内容的病例,试验药组为45例,安慰机组为43例,其中试验药组有效35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7.78%;安慰机组有效19例,无效24例,有效率为44.19%,PPS集中两组病人在有效率上有统计学差异,试验药组有效率高于安慰剂组(P=0.001)。扣除中心效应后分析发现“胃瘫外敷方”治疗PGS的临床疗效与安慰剂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2)。4.次要结局指标包括两组治疗有效时间、鼻胃管引流量变化、胃瘫主要症状前后变化程度、胃瘫症状评分变化,研究发现①治疗有效时间使用生存分析比较两组差异。FAS集(P=0.017)和PPS集(P=0.006)中两组病人在治疗有效所需时间上均有统计学差异,试验药组治疗有效所需时间小于安慰剂组。②鼻胃管引流量变化在治疗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4天的组间差异,FAS集和PPS集中两组病人在胃管引流量上无统计学差异。③胃瘫主要症状前后变化程度方面,FAS集和PPS集中两组病人在胃瘫主要症状(不能正常量的进餐、餐后极度饱胀感)前后变化上有统计学差异,其余症状无统计学差异。④胃瘫症状评分变化方面,FAS集和PPS集中不同时间的胃瘫症状评分有统计学差异,两组病人在胃瘫症状评分上无统计学差异。5.试验药组发现3例不良反应患者,不良反应在53例试验药患者(不含脱落的7例)中发生率为5.66%;安慰剂组未发现不良反应中止治疗的患者。试验药组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244)。患者经过治疗后的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水平和心电图等检查出现异常值的发生率在两组中无明显差别(P>0.05)。[研究结论]1.在试验研究前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完成本次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课题设计严密、实施过程严谨,第三方监管严格,为循证医学提供高级别证据,结论真实可靠。2.主要结局指标分析发现,寒热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外敷能够提高消化系统肿瘤术后PGS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胃瘫外敷方与安慰剂治疗PGS的临床有效率有显着差别,胃瘫外敷方疗效确切。3.次要结局指标分析发现,胃瘫外敷方治疗有效所需时间小于安慰剂,且具有统计学差异;在治疗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4天的鼻胃管引流量变化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在胃瘫主要症状(不能正常量的进餐、餐后极度饱胀感)改善方面有统计学差异,胃瘫外敷方优于安慰剂,而在“恶心、干呕、呕吐、胃部胀满、没有食欲、腹部胀大、胃或腹部明显增大”这7个症状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在不同时间的胃瘫症状评分有统计学差异,但两组病人在胃瘫症状评分上无统计学差异。因此,在治疗后的鼻胃管引流量变化方面、治疗后“恶心、干呕、呕吐、胃部胀满、没有食欲、腹部胀大、胃或腹部明显增大”7个症状控制方面以及治疗后的胃瘫症状评分改善方面,不能认为胃瘫外敷方优于安慰剂。4.中药外敷治疗方式可以引起皮肤的过敏反应,使用“胃瘫外敷方”治疗PGS患者时皮肤过敏反应(1例中度干性脱皮水疱瘙痒,1例轻度皮肤瘙痒)发生率为5.66%,与安慰剂组比较未发现显着性差异(P=0.244)。与安慰剂相比,未发现“胃瘫外敷方”治疗PGS患者时增加患者血常规、生化检查(肝功能、肾功能、离子)、尿常规、便常规+潜血、心电图、胃镜、肠镜、消化道造影、腹部立位片、CT检查等指标的恶化风险。5.本研究证实“胃瘫外敷方”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PGS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安慰剂,治疗有效所需时间小于安慰剂,“胃瘫外敷方”可以让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属“寒证”的PGS病人获益。

邓家征,申洋,潘君,陈科,邓宏[10](2014)在《黛力新联合胃电起搏治疗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的疗效》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黛力新联合胃电起搏治疗胃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方法: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分成2组各60例。实验组予以黛力新联合胃电起搏治疗,对照组予以黛力新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胃电图检查和症状评估。结果:黛力新联合胃电起搏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下降(P<0.01),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后患者餐前胃电慢波百分比与治疗前相比无显着差异,餐后胃电慢波百分比则显着高于治疗前(P<0.01),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HAMD、HAMA评分均有明显降低。结论:黛力新联合胃电起搏治疗能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电节律紊乱和症状。

二、胃电起搏治疗胃动力障碍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电起搏治疗胃动力障碍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标准
        1.6 病例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性判定标准
        2.5 安全性评价标准
        2.6 统计分析方法
    3.研究结果
        3.1 治疗前可比性分析
        3.2 治疗后结果分析
        3.3 安全性指标
讨论
    1.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胃轻瘫的认识
        1.1 发病机制
        1.2 糖尿病胃轻瘫西医治疗
    2.中医学对糖尿病性胃轻瘫的认识
        2.1 古代医学对糖尿病胃轻瘫的认识
        2.2 现代中医对糖尿病胃轻瘫的认识
    3.导师对糖尿病胃轻瘫的认识
        3.1 对本病病机的认识
        3.2 对本病中医治疗的认识
    4.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各药现代药理分析
    5.实验数据分析
        5.1 治疗前两组可比性分析
        5.2 临床疗效分析
        5.3 安全性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2)疏郁健脾汤治疗肝郁脾虚型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1.一般资料分析
    2.疗效分析
    3.安全性分析
讨论
    1.中医对糖尿病胃轻瘫的认识
    2.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胃轻瘫的认识
    3.导师对糖尿病胃轻瘫的认识
    4.疏郁健脾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肝郁脾虚型的机理研究
    5.疗效分析
    6.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B
    附表1
    附表2
致谢
个人简介

(3)电针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胃肠功能恢复及相关脑肠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胃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胃癌最新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2. 胃癌和胃癌术后并发症
        3. 胃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相关疾病
    二、胃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中医学研究进展
        1. 中医认识
        2. 中医药防治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相关疾病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实验试剂与设备
        1.3 所需试剂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分组
        2.2 造模
        2.3 治疗
    3. 统计方法
    4. 实验结果
        4.1 大鼠一般情况(行为学、体重和进食量)
        4.2 对各组大鼠胃排空率的影响
        4.3 对各组大鼠小肠推进率的影响
        4.4 对各组大鼠血清GAS、MTL水平的影响
        4.5 对各组大鼠胃及下丘脑组织Ghrel in蛋白表达的影响
    5. 讨论
        5.1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相关疾病命名
        5.2 中医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的认识
        5.3 选用电针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的意义
        5.4 腧穴处方选用原则
        5.5 选用多潘立酮作为阳性对照药物的原因
        5.6 检测指标选择的目的和实验结果分析
        5.7 脑肠肽与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
        5.8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选择
    6. 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透刺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临床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病例选择标准
    1.3 一般资料
    1.4 治疗方法
    1.5 详细操作步骤
    1.6 疗效评定、观察指标
    1.7 统计学方法
    1.8 受试者状况
    1.9 治疗结果分析
    1.10 安全性分析
2 讨论
    2.1 西医对FD的认识
    2.2 FD的病因
    2.3 FD的的发病机制
    2.4 现代医学对PDS的认识
    2.5 PDS的鉴别诊断
    2.6 PDS的治疗
    2.7 中医对痞满的认识
    2.8 五脏与痞满的关系
    2.9 中药在治疗痞满中的运用
    2.10 针灸治疗痞满
    2.11 透刺穴位埋线治疗痞满的机理研究
3 问题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写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5)润降利膈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胃阴不足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诊断标准
        1.1.3 病例选择标准
        1.1.4 研究方法
        1.1.5 观察指标
        1.1.6 疗效评价
        1.1.7 统计学方法
    1.2 研究结果
        1.2.1 一般资料的比较
        1.2.2 两组患者FPG比较
        1.2.3 两组患者2hPG比较
        1.2.4 两组患者HbAlc比较
        1.2.5 两组患者4h胃排空率比较
        1.2.6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1.2.7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比较
        1.2.8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1.2.9 肝肾功能的比较
    1.3 讨论
        1.3.1 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病机理
        1.3.2 润降利膈丸的组方原理
        1.3.3 润降利膈丸方药的现代药理研究
        1.3.4 润降利膈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胃阴不足型的机理
        1.3.5 研究结果分析
        1.3.6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2.1 糖尿病胃轻瘫的传统医学研究
        2.1.1 古文文献对糖尿病胃轻瘫的记载
        2.1.2 现代医家对糖尿病胃轻瘫病因病机的认识
        2.1.3 糖尿病胃轻瘫的辩证论治
        2.1.4 糖尿病胃轻瘫的其他治疗手段
        2.1.5 小结
    2.2 糖尿病胃轻瘫的现代医学研究
        2.2.1 糖尿病胃轻瘫病因学研究
        2.2.2 糖尿病胃轻瘫的诊断方法
        2.2.3 糖尿病胃轻瘫临床表现
        2.2.4 糖尿病胃轻瘫的西医治疗
        2.2.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A 糖尿病胃轻瘫治疗的临床观察表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胃电起搏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电活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检查仪器
        1.2.2胃电图检查前准备
        1.2.3 检查方法
        1.2.4 检测指标
        1.2.5 症状改善及疗效评价
        1.2.5. 1 症状评分
        1.2.5. 2 焦虑抑郁症状评分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胃电参数表测量结果
    2.2 症状评分
        2.2.1 临床症状评分
        2.2.2 两组疗效比较
        2.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HAMA评分比较
3 讨论

(7)健脾理气方治疗功能消化不良临床观察和激活Na+/HCO3-共转体NBCe1-B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研究进展
        1 引言
        2 西医研究进展
        3 中医研究进展
        4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IRBIT研究进展
        1 IRBIT的结构
        2 IRBIT的分布
        3 IRBIT与目标蛋白的相互作用
        4 IRBIT的其他功能
        5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健脾理气方治疗伴有焦虑抑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观察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础实验 健脾理气方通过IRBIT激活Na~+/HCO3~-共转体NBCe1-B的机制
    1 引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结论
结语
创新点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音乐胃电起搏治疗NERD重叠FD的疗效观察及其临床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音乐胃电起搏治疗NERD重叠FD的疗效观察及其临床对照研究
    2.1 对比研究音乐胃电起搏、枸缘酸莫沙必利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NERD重叠FD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2.1.1 资料与方法
        2.1.2 结果
    2.2 对比研究音乐胃电起搏、枸缘酸莫沙必利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NERD重叠FD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
        2.2.1 资料与方法
        2.2.2 结果
    2.3 对比研究音乐胃电起搏、枸缘酸莫沙必利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NERD重叠FD患者食管动力学的影响
        2.3.1 资料与方法
        2.3.2 结果
    2.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胃电刺激/胃电起搏治疗FGID/DGIM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绩
致谢

(9)“胃瘫外敷方”穴位贴敷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寒证)的临床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流行病学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3. 检查与诊断
        4. 治疗
        5. 文献阅读体会
    (二)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传统医学研究进展
        1. 概述
        2.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概况
        3. 文献阅读体会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临床试验
    (一) 前言
    (二)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的选择
        2. 试验药物的制备
        3. 研究方法
        4. 结局指标
        5. 研究程序
        6. 统计分析
        7. 研究的伦理问题
        8. 研究路线图
第三章 研究结果
    (一) 课题实施的质量控制
        1. 课题启动阶段
        2. 课题实施阶段
    (二) 入组病人基线分析
        1. 病例入组及揭盲情况
        2. 入组病人的中西医诊断、分级及治疗史(FAS集)
        3. 疗效指标基线分析
        4. 脱落患者入组情况描述
        5. 小结
    (三) 主要结局指标分析(临床有效率)
        1. 临床有效率总体分析
        2. 中心效应评价分析
        3. 符合方案数据分析集分析
    (四) 次要结局指标分析
        1. 治疗有效时间
        2. 鼻胃管引流量变化
        3. 胃瘫主要症状前后变化程度
        4. 胃瘫症状评分变化
    (五) 安全性评价
        1. 因不良反应患者情况分析
        2. 检查结果分析
        3 安全性评价小结
讨论
    (一) 科学假说的提出
        1. 现代医学治疗PGS疗效有限
        2. 中医治疗PGS的国内报道疗效显着
        3. 循证医学时代,期待高质量的RCT研究推广中医药
    (二) 为什么使用“胃瘫外敷方”穴位贴敷治疗PGS?
        1. 中医对术后胃瘫的认识
        2. 精准辨证施治是取得临床疗效的关键
        3. 为什么选用“穴位贴敷”的中医外治法
        4. 为什么选用“温阳散寒、行气化瘀”为本病的治法
        5. “胃瘫外敷方”的选方用药依据
    (三) 本研究的结果分析
        1. 主要结局指标分析
        2. 次要结局指标分析
        3. “胃瘫外敷方”安全性评价分析
    (四) 对本研究的思考
        1. “胃瘫外敷方安慰剂”改善胃瘫症状的“安慰剂效应”分析
        2. 本研究采用中医循证医学研究方法有什么启示?
        3. 中医药治疗术后并发症可以成为未来快速康复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中药外敷的机理阐释
    (五) 小结
        1. 创新点
        2. 存在问题与不足
    (六) 本课题未来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各分中心研究合同(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为例)
    附件2. 研究中心伦理批文(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为例)
    附件3. 本研究的国际注册信息(来自ISRCTN官方网站)
    附件4. 研究者工作手册
    附件5: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患者指导于册
    附件6. 患者知情同意书
    附件7. 药品编盲操作程序及编盲记录
    附件8. 药物外敷操作规范培训视频
    附件9. 病例报告表(CRF)
    附件10. 岐黄监察课题进展报告(第17次)(本研究为课题3-1)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10)黛力新联合胃电起搏治疗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的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疗效判断标准
结果
讨论

四、胃电起搏治疗胃动力障碍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D]. 刘艳.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12)
  • [2]疏郁健脾汤治疗肝郁脾虚型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D]. 阮婷婷.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3]电针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胃肠功能恢复及相关脑肠肽的影响[D]. 杨丽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透刺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刘惠燕.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润降利膈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胃阴不足型疗效观察[D]. 张豆豆.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6]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胃电起搏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电活动的影响[J]. 杨琰,王志红,石振旺,陈军,杨律,宋江梅.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8(02)
  • [7]健脾理气方治疗功能消化不良临床观察和激活Na+/HCO3-共转体NBCe1-B的机制[D]. 赵鲁卿.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5)
  • [8]音乐胃电起搏治疗NERD重叠FD的疗效观察及其临床对照研究[D]. 冉亚梅. 第三军医大学, 2016(05)
  • [9]“胃瘫外敷方”穴位贴敷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寒证)的临床试验[D]. 沈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10]黛力新联合胃电起搏治疗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的疗效[J]. 邓家征,申洋,潘君,陈科,邓宏.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4(05)

标签:;  ;  ;  ;  ;  

胃电起搏治疗胃动力障碍的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