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的战略思考

搞好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的战略思考

一、关于搞好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的战略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博灵[1](2020)在《山仑与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研究探析(1950-2017)》文中指出提高粮食产量,是解决黄土高原农村贫困和治理水土流失问题的物质基础,重视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研究,能促进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山仑自1954年以来,扎根黄土高原,六十余年致力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研究,成功实现用科学技术改变农民广种薄收的困境,同时达成水土保持的双重目标。山仑既是我国最早倡导现代旱地农业研究和促进节水农业研究的专家之一,同时也是作物生理学家和作物栽培学家。他将植物生理与农业研究相结合,开拓了旱地农业研究中的生理生态新领域,为黄土高原旱地农业增产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新思路;对干旱逆境成苗的生理机制进行探究论证,研制出新型抗旱剂;证明有限水分亏缺对作物的补偿效应,为节水农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由于以上在农学研究领域的诸多重要科学贡献,山仑在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2001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本文基于翔实的史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概述山仑的农学研究生涯,着重论述山仑在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研究中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就,从一位杰出科学家一生兴农的视角展现新中国黄土高原农业发展、水土保持取得卓着成就的壮阔图景,以期为新时代我国旱地农业研究和节水农业研究提供些许历史借鉴。

忻州市人民政府[2](2020)在《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忻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忻政发[2020]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现将《忻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2020年1月10日(此件公开发布)忻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忻州——黄土丘陵、农牧交错、高原风光、千古文化。虽立地条件艰苦,但产业特色明显,享有中国杂粮之都、特优名品之乡等美名。特色产业基地、园区经济和农业的聚集功能不断提升,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建立新型产业链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张莉,熊波,滕飞,蒋彬,李治国,高娇,李传友[3](2016)在《北京市节水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对策调研》文中指出为全面深入了解北京市节水农业机械化现状,选取京郊重点产业具有代表性的节水农业机械化技术及设备作为研究对象,摸清现阶段北京市节水农业机械化技术、政策以及运行机制,并对节水农业机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两大主线,有针对性地提出节水农业机械化的政策建议和措施,为提高北京市节水农业机械化能力提供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持。

董亮亮[4](2016)在《凉州区旱作节水农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凉州区是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地区,水资源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凉州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农业作为用水大户,既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关键环节,也是节水潜力最大的行业。因此,发展旱作农业是凉州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本文围绕凉州区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目标,对该区旱作节水农业现状进行了调查,结合理论与实践研究,对凉州区旱作节水农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主要结果如下:1)凉州区农用地20.635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2.35%,包括西南部山地、中部走廊平原和东北部沙漠地带,其中张义镇、黄羊镇和黄羊河农业用地面积最多,分别为8252、7296、5822公顷。凉州区属于大陆性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石羊河水系是该地区的主要水源,水域面积为3986 km2。对凉州区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表明,凉州区已经形成了以政府大力支持为基础,以玉米和番薯为主要旱地农作物,以较为完善的实施方法及技术为支撑的旱作节水农业发展体系,实现了较快的发展速度。2)凉州区旱作节水农业调查发现,该区旱作农业技术的推广取得了巨大的成绩,2010年至2015年,累计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面积281385公顷,在节水、增产、增收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在推广过程中,存在补助较低、机械化水平较低、先进灌溉技术体系不完善及地膜污染土地等问题。3)为了进一步发展凉州区旱作农业,建议从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水利建设、推广多样化节水技术、提升良种培育能力、促进机械化水平、创新地膜覆盖技术等方面进行突破。

王晓峰,梁青,高建民[5](2013)在《赤峰市旱作节水农业的现状与思考》文中指出赤峰市近年来不断加大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通过几年来旱作节水农业新技术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初步建立了适合该地区大力推广的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模式,并对今后赤峰市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提出建议与对策。

靳亦冰[6](2013)在《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下,农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农业。在农业转型背景下,依靠资源消耗支撑的粗放型生产的聚落营建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的生产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人们居住理念发生转变,对于居住空间的要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的聚落空间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生活的需求,聚落的空间重构是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发展的必然趋势。西北旱作区是我国传统农业的发源地,以黄土高原为代表的西北旱作区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系统失调、社会经济落后等诸多严峻问题。在农业转型的现实背景下,在这样一个极其特殊区域中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如何协调建筑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内在矛盾,建立并发展符合该区域整体特征、生产生活规律的人居环境,尤其是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与发展模式的探索尤为迫切和重要。在现代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人居环境中的各种问题尤为突出,该地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普遍存在传统乡村聚落布局不适应当前生产方式、聚落营建资源消耗过度、缺乏科学的技术体系支撑、地域特色缺失等诸多问题,且矛盾日益突出,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相关研究十分迫切而必要。论文研究站在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人与资源关系和谐的高度,以西北旱作区为整体地理单元进行考察。选取西北旱作区典型传统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在农业转型视角下,就其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作为研究切入点,结合专业自身的特点,以人居环境学、农村经济学、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将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还原于生态系统的宏观背景之中,重点研究农业发展与聚落营建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寻、揭示农业发展不同阶段聚落形态演进的动力机制。深入挖掘该地区传统乡土建筑营建中蕴含的本土营建智慧,尝试优化聚落营建过程中的能源利用与技术支撑体系,探讨适宜的聚落营建模式,尤其对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探讨,为缓解西北旱作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人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研究探索构建西北旱作区聚落在农业转型期的营建基本理论框架,能够补充传统乡村聚落理论研究中农业视角研究的不足,对于探索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较为突出的科学意义。论文同时结合当代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归纳总结出适应该地区生态系统特征的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发展模式,为今后相关研究、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与方法。论文的创新点:从农业转型视角出发,以聚落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为研究目标,对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提出符合西北旱作区生产特征的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模式理论框架与适宜的技术支撑体系。本研究是对目前国内此领域研究的扩展,同时也是对现有传统乡村聚落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必要补充。1)研究的独特视角:从农业转型视角出发,以西北旱作区为整体地理单元进行分析探讨,以人居环境学、农村经济学、生态学学等为理论指导,研究“三农”问题最为突出的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2)注重旱作区的不同产业方式研究,营建模式理论与营建技术体系并重:在现代农业转型背景下,以聚落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为研究目标,从传统乡村聚落农业生产与聚落营建模式之间的关系入手,梳理农业发展不同阶段传统乡村聚落的形态特征,从理论层面对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模式深入剖析,尝试建立营建模式理论框架,同时优化营建技术体系,使营建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相统一。3)在农业转型视角下,结合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的不同产业发展方向,提出适应西北旱作区农业发展的三种聚落营建模式。

张芳蕊,张兴国[7](2013)在《借鉴国外技术发展黑龙江省高效节水农业的战略构想》文中提出借鉴国外技术,发展高效节水农业,黑龙江省逐步形成了推进旱作节水农业的配套技术,全面丰富了旱作节水农业栽培技术,稳步推进了旱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大力开展了农田水利节水设施建设。但与国外节水农业技术相比存在发展节水农业重要性的认识需要提升,相关配套政策需要健全,节水增粮行动电力配套困难,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灌区渠首工程老化水毁严重,泵站工程带病运行。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基本战略,进一步强化工程节水措施,挖掘农机农艺综合节水效能,逐步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加快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建立健全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陆琳[8](2010)在《云南机械化旱作农业的现状与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云南省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的现状、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简介、特点及创新以及发展机械化旱作农业的意义;提出了云南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发展对策。

程凌云,蒋振海[9](2010)在《柴达木盆地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调研》文中指出1基本情况1.1位置、面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下称海西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面积34.5万km2,而位于其中部着名的"聚宝盆"柴达木盆地则构成了海西州的主体。柴达木盆地座落于东经90°05′~99°45′,北纬35°02′~39°20′,东西长800km,南北宽300km,面积25.7万km2,占青海1基本情况

钱蕾[10](2009)在《郑州地区旱作节水农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文中指出郑州地处豫西山区向黄淮平原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年平均降水量650mm左右,且降水时空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常有干旱发生,属于半湿润易旱区,西部黄土岗地和低山丘陵无灌水条件,农业生产全靠天然降水。据统计,郑州市无灌溉条件的旱地占全市耕地面积的近50%,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是很强。特别是西部丘陵区(包括新郑、荥阳、新密的大部分、巩义东北部、登封中部及东部),虽然土层深厚,但受黄土性母质的影响,土壤质地多数为砂壤土,蓄水保水能力较差。因此,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型农业,是本地区农业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大力发展当地的旱作节水农业,专业技术人员针对郑州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了综合开发研究。到90年代末,己初步形成了以渠道防渗、平衡施肥、地膜覆盖、秸秆还田等构成要素的旱作节水农业栽培技术体系。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逐渐显露了出来:农业旱作节水认识不够,缺乏宏观调控;循环再利用水资源在农业上的应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旱作节水整体集成度低,技术落后,难以发挥整体节水效益。面对郑州早作节水农业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归纳国内外旱作节水农业经验,河南省旱作节水农业发展历程,结合郑州地区多年对早作节水农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了郑州地区发展早作节水农业的如下对策: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包括加强旱作节水农业的宣传、培训,建立激励机制;制定旱作节水农业宏观规划,指导节水农业的发展;注重开发地区结构性农业节水;加强劣质水的农田安全灌溉技术研究,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资源;改进旱作节水技术水平;加速发展旱田种植集成化模式,发挥整体效益。

二、关于搞好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的战略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搞好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的战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山仑与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研究探析(1950-201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山仑从事黄土高原旱地农业研究六十年历程概况
    第一节 勤奋求学奠定农业研究学术基础
    第二节 踏上艰难曲折的旱地农业研究之路
    第三节 开辟出作物抗旱生理生态研究新领域
    第四节 大力倡导节水农业
第二章 山仑在黄土高原旱地农业增产体系建构方面的建树
    第一节 实现旱地农业增产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第二节 关于深化旱地农业研究的思考和建议
第三章 山仑在旱地农作物生理生态研究方面的创新性成果
    第一节 对黄土高原地区主要作物及牧草抗旱性的研究
    第二节 揭示出干旱条件下植物成苗的生理机制
第四章 山仑力促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
    第一节 从植物生理生态学角度倡导节水农业的先行者
    第二节 做身体力行倡导节水农业的实践者
结语
附录 山仑从事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研究大事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凉州区旱作节水农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概况
        1.2.2 国内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概况
    1.3 本研究课题的提出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凉州区地理位置
        2.1.2 气候
        2.1.3 河流水系
        2.1.4 土地资源
        2.1.5 人口构成
        2.1.6 主要农产品
    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凉州区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凉州区旱作节水农业物种的发展现状
        3.1.1 种植结构调整情况概述
        3.1.2 凉州区旱作节水农业物种的推广应用
        3.1.3 凉州区近六年旱作节水农业主要作物面积变化
    3.2 凉州区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发展现状
        3.2.1 凉州区旱作节水农业主推技术
        3.2.2 近年来凉州区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推广概述
        3.2.3 凉州区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取得的成果
        3.2.4 凉州区旱作节水技术推广模式
    3.3 凉州区旱作节水农业面临的问题
        3.3.1 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成本过高,补助标准低
        3.3.2 高新灌水技术推广缓慢
        3.3.3 农业机械化水平还较低
        3.3.4 地膜回收不完善,造成土地污染
第四章 凉州区旱作节水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探讨
    4.1 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科学配水机制
    4.2 加强水利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条件
    4.3 推广多样化节水技术,提升旱作节水农业发展
    4.4 提升良种培育能力,促进良种技术的推广
    4.5 提升技术配套设施水平,促进旱作节水农业机械化
    4.6 加大地膜覆盖技术的创新,促进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赤峰市旱作节水农业的现状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赤峰市旱作节水农业工作的基本情况
2 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主要做法
    2.1 因地制宜, 发展多种节水灌溉形式
    2.2 坚持示范带动, 以点带面, 适度扩大规模的原则
    2.3 多渠道筹措资金, 增加农田节水投入
    2.4 明确产权, 规范管理
    2.5 做好工程规划,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旱作节水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 对策与建议
    4.1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
    4.2 将节水农业发展列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
    4.3 根据水资源状况和时空分布特点, 合理计划和调整种植结构
    4.4 因地制宜, 推广应用农艺节水技术
    4.5 科学发展各种节水农业模式, 坚持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有机结合,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4.6 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主攻方向应以节水、培肥地力为中心, 突出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的宗旨

(6)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来源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几个基本概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外乡村重建案例
        1.3.4 已有研究的不足
    1.4 研究的范围与内容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5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
    1.7 论文研究框架
    1.8 小结
2 中国农业发展与农业转型
    2.1 中国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2.1.1 原始农业
        2.1.2 传统农业
        2.1.3 现代农业
        2.1.4 农业发展三个阶段特征比较
    2.2 农业区划与农业类型
        2.2.1 农业区划
        2.2.2 中国农业气候区划
        2.2.3 农业类型
    2.3 干旱与旱作农业
        2.3.1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范围和界限
        2.3.2 旱作农业的概念
        2.3.3 中国旱作农业区特点与分布
        2.3.4 西北旱作区的农业特点
    2.4 土地制度与农业转型
        2.4.1 中国的土地制度发展与变迁
        2.4.2 中国农业转型
        2.4.3 西北旱作区农业转型
        2.4.4 农业转型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类型与特征
    3.1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历史演变概述
        3.1.1 传统乡村聚落的起源
        3.1.2 传统乡村聚落的历史演变
        3.1.3 传统乡村聚落的演进规律
    3.2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分类
        3.2.1 传统乡村聚落分类
        3.2.2 以地理环境为依托的三种传统乡村聚落
    3.3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特征
        3.3.1 总体分布特征
        3.3.2 聚落形态特征
        3.3.3 聚落文化特征
        3.3.4 聚落经济特征
        3.3.5 聚落生态特征
    3.4 影响传统乡村聚落演变的主要因素
        3.4.1 农业资源要素
        3.4.2 经济因素
        3.4.3 社会及文化因素
    3.5 本章小结
4 西北旱作区乡村聚落建设历程与现状
    4.1 我国乡村聚落建设历程
        4.1.1 乡村聚落数量发展演化
        4.1.2 乡村聚落建设发展的三个阶段
    4.2 农业转型期乡村聚落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4.2.1 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技术指导
        4.2.2 民居地域性特色缺失
        4.2.3 传统乡村聚落空废化现象严重
        4.2.4 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不完善
        4.2.5 问题总结
    4.3 农业转型期传统乡村聚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3.1 机遇与挑战
        4.3.2 聚落更新发展思路
    4.4 本章小结
5 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研究
    5.1 陕北黄土高原旱作区乡村聚落更新
        5.1.1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暖温带半干旱农业区概况
        5.1.2 陕北黄土高原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现状
        5.1.3 聚落形态、布局、存在问题比较分析
        5.1.4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聚落产业更新发展模式
        5.1.5 应对产业转型的聚落更新发展模式
    5.2 青海东部农业区乡村聚落更新
        5.2.1 青海东部低山丘陵半干旱偏旱农林牧区概况
        5.2.2 青海东部旱作农业区传统乡村聚落现状
        5.2.3 乡村聚落形态分类
        5.2.4 不同形态聚落分布特点
        5.2.5 青海东部农业区聚落产业更新发展模式
    5.3 面对产业转型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
        5.3.1 以现代旱作农业为主的聚落更新
        5.3.2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主的聚落更新
        5.3.3 以文化产业开发为主的聚落更新
    5.4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发展模式研究
        5.4.1 产业转型
        5.4.2 聚落更新营建类型
    5.5 本章小结
6 西北旱作区典型民居更新营建探索
    6.1 典型民居的类型与特征
        6.1.1 西北旱作区民居分类
        6.1.2 西北旱作区民居现状
        6.1.3 原因分析
    6.2 窑洞民居更新设计研究
        6.2.1 陕北窑洞民居现状
        6.2.2 窑洞民居更新营建
        6.2.3 窑洞民居更新策略
        6.2.4 窑洞民居更新实践案例
    6.3 庄廓民居更新设计研究
        6.3.1 河湟地区传统民居特征
        6.3.2 青海东部河湟地区民居营建探索
    6.4 庄廓民居更新营建保障措施
        6.4.1 更新建设指导原则
        6.4.2 政策措施
        6.4.3 实施措施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清洁能源利用的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探索
    7.1 概念的提出
        7.1.1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
        7.1.2 清洁能源利用及分类
    7.2 民居营建中清洁能源利用的必要性
        7.2.1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必要性
        7.2.2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意义
        7.2.3 清洁能源在乡村聚落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7.3 西北旱作区能源利用现状
        7.3.1 西北旱作区能源利用特点
        7.3.2 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太阳能
        7.3.3 清洁能源利用技术——沼气
    7.4 民居更新设计案例
        7.4.1 内蒙古园子沟村窑洞民居改造设计
        7.4.2 内蒙古园子沟村生土民居改造设计
    7.5 清洁能源利用的策略与方法
        7.5.1 利用网络化
        7.5.2 技术标准化
        7.5.3 推广模块化
    7.6 本章小结
8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探索
    8.1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发展
        8.1.1 城乡一体化理念及其对村镇建设的启示
        8.1.2 聚落规划原则
        8.1.3 聚落营建措施
    8.2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
    8.3 本章小结
9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1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2 岱海园子沟村调研问卷
附录 3 岱海园子沟村建筑调研测绘图

(7)借鉴国外技术发展黑龙江省高效节水农业的战略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外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主要模式及借鉴
    1. 以色列的喷灌、滴灌模式[1]
    2. 美国加大政府投入扶持模式[2]
    3. 印度蓄积雨水用于灌溉的模式[3]
二、黑龙江省高效节水农业取得的成效及问题
    (一) 取得的主要成效
        1. 逐步形成了推进旱作节水农业的配套技术
        2. 全面丰富了旱作节水农业栽培技术
        3. 稳步推进了旱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4. 大力开展了农田水利节水设施建设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发展节水农业重要性的认识需提升
        2.相关配套政策需健全
        3.节水增粮行动电力配套困难
        4.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5. 灌区渠首工程老化水毁严重
    6. 泵站工程带病运行
三、黑龙江省借鉴国外技术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几点思考
    1. 进一步强化工程节水措施
    2. 进一步挖掘农机农艺综合节水效能
    3. 逐步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4. 加快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5. 建立健全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8)云南机械化旱作农业的现状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云南省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现状
    1.1 地理特点
    1.2 水资源特点
        1) 基础设施薄弱, 缺水问题突出。
        2) 水土流失严重, 治理任务艰巨。
        3) 水的污染严重, 水质情况堪忧。
    1.3 机械化旱作现状
2 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的技术简介、特点及创新
    2.1 技术简介
    2.2 技术特点
    2.3 技术创新
        1) 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 坚持技术先进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2) 与先进的农艺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相结合。
        3) 多项技术的综合集成是旱作节水农业工程技术创新的重要方面。
        4) 实行农科教、产学研的一体化, 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3 发展机械化旱作农业的意义
4 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发展对策
    4.1 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 指导思想。
        2) 目标任务。
    4.2 发展对策
        1) 搞好产业结构调整, 统筹规划。
        2) 不断研究农艺和配套技术, 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机具。
        3) 加强组织领导, 搞好协调, 加大投入。
        4) 立足实际办实体。
        5) 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
        6) 创办股份合作制企业。
        7) 加大示范和宣传力度。

(9)柴达木盆地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情况
    1.1 位置、面积
    1.2 气候
    1.3 水资源
    1.4 农机化现状
2 存在的问题
3 建议
4 结语

(10)郑州地区旱作节水农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旱作节水农业研究背景
    1.2 世界水资源利用状况
    1.3 国外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状况
        1.3.1 以色列模
        1.3.2 美国模式
        1.3.3 澳大利亚模式
        1.3.4 印度模式
        1.3.5 保加利亚模式
        1.3.6 埃及模式
    1.4 国内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状况
        1.4.1 国内旱作区基本情况
        1.4.2 国内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成效
    1.5 河南省旱作节水农业发展历程
        1.5.1 河南干旱历史状况
        1.5.2 河南旱作农业发展历程
    1.6 郑州市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状况
        1.6.1 郑州地区旱作节水农业区划
        1.6.2 郑州地区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成果
        1.6.3 郑州地区旱作节水农业主推技术
    1.7 相关概念
        1.7.1 旱作农业
        1.7.2 节水农业
        1.7.3 旱作节水型农业
        1.7.4 工程节水技术
        1.7.5 农艺节水
        1.7.6 保护性耕作
2. 引言
3.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主要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法
        3.2.2 调研法
        3.2.3 实证分析法
        3.2.4 归纳分析法
        3.2.5 访谈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国外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特点
        4.1.1 大力推进适应性种植,注重提高生产力和改善生态环境技术同步发展
        4.1.2 重视农艺节水技术的应用,挖掘内在增产潜力
        4.1.3 资本替代劳动力,发展工业型农业经营模式
        4.1.4 节水农业技术产业化发展迅速
        4.1.5 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节水技术的实施
        4.1.6 建立综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注重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技术相结合
    4.2 国内外旱作节水农业差距分析
        4.2.1 在旱作节水基础研究领域方面
        4.2.2 在节水农业制度方面
        4.2.3 在先进灌溉技术应用方面
    4.3 郑州地区干旱特点分析
        4.3.1 郑州地区自然地理状况
        4.3.2 郑州地区水资源状况
        4.3.3 郑州地区干旱特点
    4.4 郑州市旱作节水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4.1 农业结构型节水缺乏宏观调控
        4.4.2 对旱作节水农业认识不到位
        4.4.3 循环再生水资源不能有效应用于农田灌溉
        4.4.4 节水技术应用落后
        4.4.5 旱作节水整体集成度低,难以发挥整体节水效益
    4.5 郑州地区旱作农业未来发展策略与建议
        4.5.1 制定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的宏观规划注重开发地区结构型农业节水
        4.5.2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4.5.3 加快循环再生水的农田安全灌溉技术研究
        4.5.4 提高田间旱作节水技术水平
        4.5.5 发展集成模式,发挥旱作节水农业整体效益
5 结论与讨论
    5.1 国外旱作节水农业对我国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的启示
        5.1.1 利用自然降水资源,建立符合我国水资源特点的节水种植结构
        5.1.2 以效益为中心确立有限水资源开发战略
        5.1.3 加速节水农业的技术创新
        5.1.4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节水农业投融资和管理体制
    5.2 郑州地区应着重发展旱作节水农业
        5.2.1 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是缓解郑州地区水资源紧缺的重大战略
        5.2.2 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确保郑州地区粮食安全
        5.2.3 发展旱作节水农业促进郑州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2.4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发展旱作节水农业
    5.3 讨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四、关于搞好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的战略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仑与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研究探析(1950-2017)[D]. 李博灵.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2]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忻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的通知[J]. 忻州市人民政府. 忻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0(02)
  • [3]北京市节水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对策调研[J]. 张莉,熊波,滕飞,蒋彬,李治国,高娇,李传友. 农业工程, 2016(S1)
  • [4]凉州区旱作节水农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董亮亮. 兰州大学, 2016(09)
  • [5]赤峰市旱作节水农业的现状与思考[J]. 王晓峰,梁青,高建民.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3(06)
  • [6]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D]. 靳亦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8)
  • [7]借鉴国外技术发展黑龙江省高效节水农业的战略构想[J]. 张芳蕊,张兴国. 世界农业, 2013(04)
  • [8]云南机械化旱作农业的现状与发展[J]. 陆琳. 中国农机化, 2010(05)
  • [9]柴达木盆地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调研[J]. 程凌云,蒋振海. 农业机械, 2010(S3)
  • [10]郑州地区旱作节水农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D]. 钱蕾. 河南农业大学, 2009(06)

标签:;  ;  ;  ;  ;  

搞好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的战略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