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毒软件行业:“价格战”从国内杀到国外

杀毒软件行业:“价格战”从国内杀到国外

一、杀毒软件业:“价格战”从国内杀到国外(论文文献综述)

张坤[1](2016)在《互联网行业反垄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行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富活力、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研究互联网行业中的反垄断问题,对于丰富反垄断法体系,解决我国反垄断法适用于互联行业所面临的障碍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逻辑在于直面互联网行业反垄断的特殊性和反垄断法规制的滞后性,立足于反垄断法规制的基础理论,针对互联网行业区别于传统行业的网络外部性、双边市场、兼容性和标准化、动态性和创新性型等特征,结合近年来国内外互联网行业中的反垄断典型案例,有针对性的分析反垄断法适用于互联网行业时,在相关市场界定、市场支配地位认定以及垄断行为的认定方面遇到的技术困境,并借鉴反垄断法发达的司法区域对互联网行业反垄断的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对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反垄断进行了实践评论与前瞻,提出了具有创建性的针对建议。互联网行业反垄断面临的技术困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互联网行业具有网络外部性、双边市场、兼容性和标准化、动态性和创新性等特征,不论是传统反垄断法的需求替代分析等定性方法,还是定量的SSNIP测试法都面临相关市场界定过窄的问题。第二,互联网企业市场支配地位的形成具有区别于传统行业的明显特征。互联网行业基于网络效应的影响,使得具有先发优势的互联网企业“赢者通吃”,并在互联网产品或服务的兼容性和标准化的影响下,使其市场支配地位得到强化。同时,互联网行业的创新竞争大于价格竞争、垄断与竞争同时双向运动的市场特点以及稳定性与易变性并存的市场结构,促使互联网企业市场份额的变动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致使运用传统方法难以认定互联网企业的市场支配地位。第三,互联网行业中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表现形式如价格滥用、排他性交易、拒绝交易和搭售等较传统行业更具复杂性,互联网行业的这些垄断行为既有促进互联网市场经济效率的合理性,又有妨碍互联网行业竞争秩序,产生排除、限制竞争的消极影响,常常使反垄断的执法面临困境。针对互联网行业反垄断面临的这些困境,本文认为应创新思路,突破观念和技术两个层面的障碍:一是在互联网行业相关市场界定上,应对传统的SSNIP测试方法进行改进,着力解决将SSNIP测试法适用于互联网行业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即基准价格的选择;鉴于双边的需求存在交叉网络外部性,是考虑其中一边的利润还是考虑两边的利润之和;是否允许假定垄断者调整价格结构。结合互联网行业的特征,尝试运用盈利模式测试法、产品性能测试法以及集群市场界定法、子市场界定法、从属市场界定法等来界定互联网行业的相关产品市场;在相关地域市场界定上,可以根据互联网产品的性质和竞争条件同质性采取分类界定法;应基于互联网行业快速技术创新、市场结构动态竞争,产品生命周期、知识产权密集等特征,将时间要素作为该行业反垄断考虑的必要因素。二是在市场支配地位认定上,应充分考虑互联网行业网络效应和锁定效应以及快速创新等因素的影响,对传统市场份额的计算方法予以改进,并考量互联网行业新型市场进入壁垒因素对市场进入的阻碍。三是在垄断行为的规制上,基于互联网行业创新技术更新快、行业动态性强的特点,产品或服务属于信息产品,知识含量高,其价格主要是由技术的先进性、消费者的认同程度决定的,合谋控制产品价格不仅不能限制互联网行业中企业之间的技术竞争,反而会导致更多的潜在竞争者的市场进入等因素,应淡化互联网企业的合谋控制,放松互联网经营者集中的控制,强化互联网行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控制。基于理论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研究精神,本文认为在互联网行业垄断行为规制原则选择上宜适用合理原则,在互联网行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规制和合并控制上,应当弱化结构主义规制带来的影响,强化行为主义的规制方式,,并针对我国互联网行业的竞争状况及发展趋势,结合近年来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典型反垄断案例,认为:第一,我国现行反垄断立法不能满足互联网行业反垄断的要求。我国现行竞争法律制度实行的是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分别立法的道路,这种分别立法建立的法律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便是其内容的交叉、重复,甚至矛盾;现行反垄断立法可操作性整体不强,我国《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相关市场界定的指南》的出台晚于欧美指南很多年,但也没有考虑到互联网行业网络效应、双边市场、快速创新等特点,致使反垄断执法机关在处理互联网行业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等案件时,有时手足无措。第二,现有执法机制不利于反垄断法的实施。我国的《反垄断法》在制度设计、实施机制等方面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在执法机构和执法程序方面存在制度性的问题。第三,现行民事诉讼规则不能适应反垄断审判实践的需要。相关市场界定中的举证责任分配仍不明确;相关市场界定中的证明标准缺失。对此,本文在借鉴美国、欧盟将反垄断法适用于互联网行业时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成果的基础上,以互联网行业反垄断为视角展望我国反垄断制度的构建。认为:应明确互联网行业反垄断的基本原则,即坚持竞争政策优先于产业政策的原则,坚持效率与公平兼顾原则;进一步完善反垄断规范体系;进一步优化反垄断实施机制;促进竞争文化的现代化。

姜宏[2](2010)在《全球价值链下中国软件产业竞争优势研究》文中认为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形成是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革命相结合的结果,这一结合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内涵,是在技术、管理、资本、市场、劳动力、自然资源、产品等要素组成的世界经济系统中,在制造和贸易全球一体化的条件下,诸多相关企业共同完成一种产品或在国际分工中从事同一产品的某些环节,从而建立起由分工和利益相联结的纽带关系。发展中国家利用发达国家将其非核心业务外包的契机,通过发展加工贸易嵌入到全球价值链的环节中,或者依靠竞争中形成的自身优势而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某些重要环节。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商业模式转变的重要创新力量,已成为决定21世纪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各国围绕软件新技术、新产品及新应用的竞争不断加剧。发达国家不断强化其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主导地位,力图在新一轮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扩大竞争优势,占据有利位置。发展中国家则将发展软件产业视为跻身信息技术强国和实现国家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纷纷加大对软件产业的扶持力度,力争在新一轮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迎头赶上。与发达国家跨国软件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组合战略优势资源相比,发展中国家软件企业仅仅根据要素禀赋原则组织生产在国际市场上并不具有优势。所以,发展中国家软件产业的发展,除了要发挥自身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外,还必须构筑自己的产业竞争优势,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持续地获得国际分工的利益。以往对于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发达国家主导的软件产业全球价值链上构筑竞争优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印度服务外包业的研究,对中国进行研究的文献很少。国内一些学者的相关研究则主要集中在信息产业或软件服务外包领域,针对软件产业进行完整而系统的研究成果不仅不多,而且其研究又局限于从国家层面探索如何创造有利的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讲,由于产业竞争的主体是企业,因此,对于产业竞争优势的研究仅从国家政策层面分析是不够的,必须探索如何使本国企业具备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同外国公司同场竞技的核心能力,这样才能将本国的产业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本文力图在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背景下,探索构建我国软件产业竞争优势的理论模型和实践路径。因此,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在系统研究全球价值链理论、产业优势理论和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构建打造发展中国家软件产业竞争优势的十要素“双钻石模型”,通过从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探索发展中国家软件产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丰富对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通过对中国软件产业竞争优势要素的分析,在构建的“双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打造中国软件产业竞争优势的“双元制路径”的政策建议。本文采用综合分析法,对中国软件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背景下如何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进行了研究,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提出研究的问题,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研究目标与方法、研究内容与框架。第二章构建了发展中国家软件产业竞争优势的“双钻石模型”,形成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对“外部钻石模型”的产业环境和“内部钻石模型”的企业能力进行了分析。第五章研究了中国软件产业目前的发展规模、市场结构及中国软件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在“双钻石模型”的基础上对中国软件产业进行了“十要素”探究,找出了中国软件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原因。第六章在“双钻石模型”的基础上剖析了美国、日本、印度、爱尔兰等软件产业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模式,总结了软件产业发达国家的成功要点及对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可借鉴之处。第七章提出了打造中国软件产业竞争优势的“双元制路径”。本研究得出的三个主要结论是:(1)全球软件产业价值链的形成使发展中国家有机会通过从事附加值较低的编码测试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参与国际分工,并通过跨国企业间技术扩散等途径,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优势环节并向价值链高端环节发展,形成本国产业竞争优势;(2)产业竞争优势是由产业环境和企业能力共同决定的,发展中国家软件产业竞争优势的构建,必须从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进行;(3)中国政府和软件企业不必要复制外国软件产业发展模式,可以根据国际国内产业环境和企业资源、能力的动态变化,探索适合本国和本企业软件产业的发展模式并构建竞争优势。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构建了全球价值链下发展中国家软件产业竞争优势的十要素“双钻石模型”;(2)提出了在全球价值链下打造中国软件产业竞争优势的“双元制路径”政策建议。

葛蔚[3](2010)在《电子政务软件企业品牌建设研究 ——以龙山公司为例》文中提出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全球企业界经历了一个从产品经营到品牌打造、品牌资产价值资本化的品牌运营阶段,从而进入了全新的品牌竞争时代,品牌成为资本价值和市场竞争的“原子核”。在国内,以新经济为代表的中国软件企业同样意识到产品、技术是可以模仿和学习的,唯独品牌是不可替代的。如何把握国家政策扶持,打破跨国巨头垄断,探索一条自主品牌建设之路,是众多从事电子政务软件研发的国内软件企业正在思考的问题。电子政务软件作为国内软件企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其地位和意义举足轻重。电子政务软件企业品牌竞争力包含企业形象、资源、能力、技术、管理、营销、服务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本文基于增强国内软件企业品牌竞争力,探讨电子政务软件企业品牌建设策略为目的。从传统行业的品牌建设理论入手,阐述了国内电子政务软件行业历史与现状以及其品牌建设的意义,同时充分考虑到政务软件行业市场环境、企业状况、客户需求这三方面特殊性,侧重于通过市场、企业、客户这三种品牌建设依赖的基本力量的深入分析,总结电子政务软件企业品牌建设的特殊模式,提出其品牌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并结合龙山公司实例,制定出符合行业自身发展特色的品牌规划。本文最后围绕有效实施龙山公司品牌建设规划,从品牌自主性、品牌内涵特殊性、品牌诉求指向性、品牌传播专业性等多个方面提出企业品牌建设的策略和建议,主要有六点:其一,基于政策动向专注细分市场。其二,基于全面质量提升企业声誉。其三,基于特色定位打造核心价值。其四,基于形象识别统一品牌传播。其五,基于持续发展制定品牌规划。其六,基于行业合作实现国家品牌。这些建议旨在对其它电子政务软件企业品牌建设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为推动国产软件企业自主品牌建设起到积极影响。同时也对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内区别于传统产业的品牌建设研究作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陈国川[4](2009)在《ALADDIN中国公司的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网络与信息系统在中国保持迅猛的发展势头,网络安全问题变得日益严重,信息安全厂商以及众多IT厂商都看到了这一商机,纷纷加大投资力度开发网络信息安全产品,涌现了大量的新的网络安全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同时也导致了这一领域激烈的市场竞争。作为一名在Aladdin中国公司长期从事信息安全产品市场营销工作的人员,通过EMBA课程的学习,系统掌握了营销理论知识,并尝试运用于Aladdin中国公司信息安全产品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希望提出一点自己的想法。本文首先概述了营销经典理论以及本文的理论依据;其次,对我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信息安全产品及企业特征、外部市场的基本状况,包括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及竞争环境等,以及对Aladdin中国公司的内部资源,包括公司现有品牌、产品竞争力、研发能力、客户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Aladdin中国公司信息安全产品的营销策略,以期为同行业相关企业提供营销指导。文章共分七个章节,第一章是导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三章是对我国信息安全企业的行业发展状况、信息安全产品及企业的特性、外部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分析的分析;第四章对Aladdin中国公司的内部资源进行详尽的SWOT分析;第五章提出了Aladdin中国公司的市场营销组合和策略;第六章在总结全文内容基础上,提出对于我国信息安全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建议。

覃超仙[5](2009)在《我国中小软件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软件业已经成为中国的战略性产业,软件业的发展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非常的重要作用;中国软件业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软件产业虽然己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整体上来看,产业整体规模仍然较小,与先进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为了能够保持其健康持续发展,就要加强软件技术创新,特别是软件企业的创新,而在我国作为软件产业主体的软件企业基本上仍为中小企业,所以主要是促进中小软件企业的发展。本文从高科技企业的一般发展规律出发,首先从中小软件企业发展的特点展开,然后联系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实际现状和制约中小软件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并结合中小软件企业融资现状等一系列问题,深刻剖析了中小软件企业发展障碍及其成因,同时比较借鉴国际经验,较为系统地提出了解决我国中小软件企业的若干创新性及非常实际的思路和建议。本文的意义在于从宏观和微观的两个角度来解决我国中小软件企业中的相关问题,进一步认清我国软件产业面临的挑战,把握国际软件共享运动带给我国的机遇,充分调动我国拥有的各种资源,提出兼具可行性和理想性的中小软件企业发展战略,对走出一条既适合国情又能占领知识经济制高点的企业发展道路提出相应的对策。

吴恩锋[6](2008)在《基于经济报道标题语料库的概念隐喻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基于由国内三大经济类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2003-2006年共62307条文章标题构成的经济报道标题语料库,采用Lakoff &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框架,结合实例对经济报道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实证性的研究,以期揭示经济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认知规律。本论文共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由四节构成。第一节为引言,介绍研究对象、方法和目标以及本论文的创新点。第二节为隐喻定义探讨,探析四部汉语词典及六部英语辞典对隐喻及相关术语的定义,并介绍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隐喻观和以Lakoff& Johnson为代表的认知隐喻观。第三节为我国隐喻研究概况,分析我国隐喻研究的热潮,对隐喻认知观和比喻修辞观的发展趋势进行对比,分析隐喻研究呈现出的多学科、跨学科的趋势。第四节为概念隐喻理论,回顾源远流长的隐喻研究,详细介绍Lakoff &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探讨概念隐喻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概况。第二章为经济报道中的方位隐喻,由三节构成。第一节探讨经济报道中的“上/下”方位隐喻,总结出“数字大或数量多是上;数字小或数量少是下/行政级别高是上;行政级别低是下/发展是上;衰退是下/处于某种状态或环境是上;离开某种状态或环境是下/优先或受重视的是上;置后或不重视的是下/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是上;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是下/力量强是上;力量弱是下/高端客户群体是上;低端客户群体是下/程度强是上;程度弱是下/评价好或名次高是上;评价差或名次低是下”等十个映射类型并对其认知基础进行分析。第二节重点探讨经济报道中的“高/低”方位隐喻,总结出“数字大或数量多是高;数字小或数量少是低/行政级别在上是高;行政级别在下是低/质量好、价格贵是高;质量差、价格便宜是低/程度强是高;程度弱是低/力量强是高;(力量弱是低)/评价好是高;(评价差是低)/(复杂的或明智的是高);简单的或弱智的是低/地位重要是高;(地位不重要是低)”等八个映射类型并对其进行了必要的认知分析。第三节为本章小结。第三章为经济报道中的本体隐喻,由四节构成。第一节为经济报道中的实体与物质隐喻,以“财富是金”隐喻和“财富是水”隐喻为例进行了语义分析和认知分析。第二节为经济报道中的容器隐喻,以“房屋”隐喻和“仓”隐喻为例进行了语义分析和认知分析。第三节为经济报道中的人体隐喻,分别对以“身”、“手”、“头”、“下肢运动”、“其他身体部位”、“生育”等相关概念为始源域的隐喻进行了语义分析和认知分析。第四节为本章小结。第四章为经济报道中的结构隐喻,由十一节构成。基于语料库的统计数据,我们总结出十个结构隐喻类型,按出现概率的大小顺序排列依次为:战争隐喻、交通隐喻、天气隐喻、戏曲隐喻、博弈隐喻、饮食隐喻、教育隐喻、体育隐喻、医药隐喻、婚恋隐喻等。我们分十节对这十个结构隐喻类型分别进行了语义分析和认知分析。第十一节为本章小结。第五章为结论,由两节构成。第一节总结经济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认知规律,第二节探讨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展望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顾兵[7](2007)在《产品总代的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海先驱电脑系统有限公司是典型的科技型小企业,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过挫折和困难,也品尝过成功的欣慰,在宏观环境的日益改善下,公司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摆脱困境,确定正确的战略将是经营者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本人作为公司主要的经营决策者,在论文中将结合MBA课程中的理论知识科学地分析公司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公司的转型战略,并根据这个战略提出具体的产品营销方案。本文分为两大块:第一部分在简单的论述了国内的信息化概况后就开始深入的分析了先驱公司的历史和存在的问题,发展的机遇和障碍,同时介绍了产品代理的理论和各种方式,利用波特的五项竞争力的原理来分析金山安全产品的竞争优势,通过SWOT模型选择公司的发展战略,将网络安全作为公司的另一个核心的竞争力来培育,通过安全产品的代理来为这个中心开拓一片新的领域第二部分,根据公司几个月来的试销数据来分析金山产品的销售策略,通过精细定位和差异化来最终确定金山产品中各个系列的销售模式文章最后为全文的总结,希望通过对先驱公司的分析对其它科技型小企业的发展有所借鉴。

本刊特别报道组[8](2005)在《活着,就是理由》文中认为国产应用软件发展过程中,政府重视,政策优惠,企业热情高涨,但其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软件产业发展战略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适合中国的软件发展模式。

崔辉[9](2005)在《我国软件产业发展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界定了软件与软件产业的定义与特征,详细阐述了软件产业的重要作用,指出软件产业不仅是数字化和信息化浪潮的基石,更在于它自身拥有的高成长特征所产生的对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带动和渗透作用,从而刺激国民经济的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论文结合国际软件产业的发展情况,分析了软件产业发达国家如美国、软件产业新兴国家如印度、爱尔兰以及韩日等国的软件产业的发展经验;论文同时也对我国软件产业自身的发展状况作了详细的阐述,内容包括我国软件产业的整体规模、结构比重、发展特点、存在问题等,并通过软件产业的国际对比分析其对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启示。论文分析了我国软件产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指出软件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符合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加强;论文同时指出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已经度过数量推进的发展阶段,步入质量推进的发展阶段,指出目前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要更多地依靠软件开发技术的进步、软件项目管理经验与能力的提高。论文通过国家政策环境、企业自身变革、软件市场培育三大方面阐述和分析了我国发展软件产业的对策和具体措施。

李英毅[10](2005)在《ZH公司CRM系统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笔者所在的一家从事信息化建设服务的IT公司——ZH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ZH公司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所存在问题的分析,应用客户关系管理模型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构建公司自身的CRM战略模型,并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以达到提高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的战略水平与实施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公司竞争优势,实现公司的利润增长目标,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研究过程中主要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着重研究借助于信息化技术基础上的CRM管理理念,结合企业文化、关系营销(客户细分、客户价值分析)、企业价值模式、竞争战略、组织架构、流程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绩效评估、供应链、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探讨,运用管理学领域中的波特理论,市场营销的关系营销与客户金字塔分析法,组织行为学中的企业文化与组织变革,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评等理论知识和方法,总结出中小型IT企业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的关键要点,以及中小型IT企业价值创造的模式、竞争战略的分类与客户关系类型的选择方法,最后依靠以CRM系统为核心的信息系统来固化和提升CRM战略。笔者根据CRM模型和公司市场、销售、服务体系的现状,结合当今国内外CRM领域中的先进的管理理论,从多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出ZH公司CRM战略可实施的解决方案,方案中着重讨论了ZH公司项目客户关系的管理与项目客户体验,并且通过CRM系统的分步实施,逐步提升的实施步骤使其更具可操作性,以此来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CRM战略,从而可以更加科学有效地开拓新市场,增加市场机会,赢得更多有价值的客

二、杀毒软件业:“价格战”从国内杀到国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杀毒软件业:“价格战”从国内杀到国外(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行业反垄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主要创新之处
    1.4 研究方法
        1.4.1 历史分析方法
        1.4.2 法律经济学分析方法
        1.4.3 比较研究方法
        1.4.4 案例分析法
第2章 互联网行业反垄断面临的挑战
    2.1 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与特征
        2.1.1 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
        2.1.2 互联网行业的特征
    2.2 互联网行业反垄断的必要性
        2.2.1 联网行业的竞争现状
        2.2.2 互联网行业反垄断的争鸣与评述
    2.3 互联网行业反垄断规制的困境
        2.3.1 互联网行业相关市场界定面临的困境
        2.3.2 互联网行业市场支配地位认定的困境
        2.3.3 联网行业垄断行为违法认定的困境
第3章 互联网行业反垄断相关市场界定方法的创新
    3.1 反垄断法中的相关市场界定
        3.1.1 相关市场的概念及内涵
        3.1.2 相关市场界定的价值
    3.2 互联网行业相关产品市场界定方法的创新
        3.2.1 相关产品市场界定的主要方法
        3.2.2 SSNIP测试法在互联网行业适用的困境
        3.2.3 互联网行业相关产品市场界定方法的新探索
    3.3 互联网行业相关地域市场界定方法的修正
        3.3.1 相关地域市场界定的含义及基本理论
        3.3.2 互联网行业相关地域市场界定的挑战
        3.3.3 互联网行业相关地域市场界定的路径
    3.4 互联网行业的相关时间市场界定
        3.4.1 相关时间市场的含义及界定价值
        3.4.2 联网行业反垄断需考虑时间要素
第4章 互联网行业支配地位滥用和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分析方法的选择
    4.1 互联网行业支配地位滥用反垄断规制方法的选择
        4.1.1 市场支配地位的法律界定及分类
        4.1.2 联网行业市场支配地位认定方法的调整
        4.1.3 互联网行业滥用市场支配行为的构成要件
        4.1.4 联网行业滥用市场支配行为的表现形式
        4.1.5 互联网行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规制原则与方法
    4.2 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控制方法的选择
        4.2.1 经营者集中的概念及典型立法
        4.2.2 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的竞争影响分析
        4.2.3 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控制的标准
        4.2.4 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控制考虑的因素
        4.2.5 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控制方法的选择
第5章 我国互联网行业反垄断制度的构建
    5.1 我国互联网行业的竞争状况及发展趋势
        5.1.1 我国互联网行业的诞生及其发展
        5.1.2 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市场竞争状况
    5.2 我国互联网行业反垄断的实践评论
        5.2.1 现行反垄断立法不能满足互联网行业反垄断的要求
        5.2.2 现有多元执法机制不利于及时规制互联网行业的垄断行为
        5.2.3 现行民事诉讼规则不能适应互联网反垄断审判实践的需要
    5.3 联网行业反垄断实践对完善我国反垄断制度的启示
        5.3.1 正确处理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
        5.3.2 进一步完善反垄断规范体系
        5.3.3 进一步优化反垄断法的实施机制
        5.3.4 竞争文化的现代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目录

(2)全球价值链下中国软件产业竞争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形成
        1.1.2 以软件为核心的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目标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4 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
        1.4.1 概念界定
        1.4.2 研究内容
    1.5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1.5.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1.5.2 本文存在的不足
2 全球价值链下发展中国家软件产业竞争优势的"双钻石模型"
    2.1 全球价值链理论述评
    2.2 产业优势理论述评
        2.2.1 比较优势理论述评
        2.2.2 产业竞争优势理论述评
        2.2.3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述评
        2.2.4 竞争优势理论修正与扩展述评
    2.3 发展中国家软件产业竞争优势的"双钻石模型"
        2.3.1 发展中国家软件产业环境的"外部钻石模型"
        2.3.2 软件企业能力的"内部钻石模型"
        2.3.3 发展中国家软件产业竞争优势的"双钻石模型"
3 "外部钻石模型"的产业环境分析
    3.1 发展中国家软件产业竞争优势形成的政府制度创新
        3.1.1 经济全球化推动转轨国家制度变迁
        3.1.2 产业扶持政策不可或缺
        3.1.3 政府政策扶持的途径
    3.2 发展中国家软件产业竞争优势形成的生产要素条件
        3.2.1 技术要素
        3.2.2 人力要素
        3.2.3 资本要素
    3.3 发展中国家软件产业竞争优势形成的需求条件
    3.4 软件产业竞争优势形成的产业集群
4 "内部钻石模型"的企业能力分析
    4.1 软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4.2 软件企业管理创新能力
    4.3 软件企业资源整合能力
    4.4 软件企业战略能力
    4.5 软件企业市场创新能力
        4.5.1 市场创新与市场创新能力
        4.5.2 市场创新的途径
    4.6 软件企业组织学习能力
5 中国软件产业的"双钻石模型"分析
    5.1 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
        5.1.1 中国软件产业的规模
        5.1.2 中国软件产业的结构特征
        5.1.3 中国软件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
    5.2 中国软件产业外部环境优劣势分析
        5.2.1 中国软件产业政府制度创新
        5.2.2 中国软件产业生产要素条件
        5.2.3 中国软件产业的市场需求
        5.2.4 中国软件产业集群发展
    5.3 中国软件企业能力短板分析
        5.3.1 难以实现的规模生产能力
        5.3.2 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5.3.3 管理未能与国际标准接轨
        5.3.4 市场创新能力不足
        5.3.5 战略能力缺乏
        5.3.6 资源整合能力不足
6 软件产业发展模式借鉴
    6.1 美国模式:以研发创新带动全面领先
        6.1.1 政府在研究开发与创新成果扩散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6.1.2 研究型大学在研究开发和创新成果扩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6.1.3 企业在研究开发和创新成果扩散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6.1.4 风险投资的动力保障作用
    6.2 日本模式:整机带动嵌入系统开发
        6.2.1 政府全盘统筹规划
        6.2.2 官产学合力推动技术的吸收应用与创新
        6.2.3 以电子商务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战略
        6.2.4 科技人才的培育与引进
    6.3 印度模式:以外包服务融入全球价值链
        6.3.1 政府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扶持
        6.3.2 以出口为导向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6.3.3 全球价值链低端切入向高端发展
        6.3.4 国际标准的质量保障体系
        6.3.5 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与培训
    6.4 爱尔兰模式:美国软件的欧洲集散地
        6.4.1 政府产业发展战略和扶持政策
        6.4.2 优质廉价的技术人力资源
        6.4.3 跨国公司带动的本土企业发展
        6.4.4 国家工业创新措施
    6.5 软件产业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6.5.1 中国不必要复制外国软件产业发展模式
        6.5.2 打造中国特色软件产业发展模式
7 "双元制路径"打造中国软件产业竞争优势
    7.1 "双元制路径"的含义与特征
    7.2 国家层面优化产业环境
        7.2.1 政府制度创新
        7.2.2 结合国际国内市场
        7.2.3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7.2.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7.2.5 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7.2.6 扶持规模骨干企业
        7.2.7 促进产业集群创新
    7.3 企业层面提升核心能力
        7.3.1 提升企业战略能力
        7.3.2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7.3.3 提升企业管理创新能力
        7.3.4 提升企业市场创新能力
        7.3.5 提升企业资源整合能力
        7.3.6 提升企业组织学习能力
    7.4 中国软件产业创新发展必须处理好两对关系
        7.4.1 国家创新与企业创新的关系
        7.4.2 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的关系
8 研究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8.1 研究结论
    8.2 未来研究方向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3)电子政务软件企业品牌建设研究 ——以龙山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推进我国政府信息化和软件产业化
        1.2.2 探索传统品牌建设理论在新兴产业中的应用
    1.3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关于品牌建设的相关研究
        2.1.1 品牌概念和内涵
        2.1.2 品牌的作用
        2.1.3 品牌建设理论研究
        2.1.4 品牌建设整合三角理论
    2.2 国内政务软件行业相关研究
        2.2.1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史
        2.2.2 发展电子政务对软件产业的意义
        2.2.3 电子政务软件国产化品牌化的意义
    2.3 研究总结
3 电子政务软件行业分析
    3.1 市场环境分析
        3.1.1 政策扶持空间巨大
        3.1.2 行业竞争趋于激烈
    3.2 企业状况分析
        3.2.1 国产政务软件企业发展机遇
        3.2.2 国产政务软件企业发展优势
        3.2.3 国产政务软件企业存在劣势
    3.3 客户需求分析
        3.3.1 政府信息化趋势
        3.3.2 政府用户关注的重点
        3.3.3 政府用户对合作伙伴的期望
        3.3.4 促成政府采购的核心要素
4 电子政务软件品牌分析
    4.1 电子政务软件品牌建设的特殊性
    4.2 电子政务软件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4.2.1 缺乏战略性品牌管理与规划
        4.2.2 缺乏自主核心技术而影响品牌美誉度
        4.2.3 缺乏品牌知名度且降低企业公信力
    4.3 电子政务软件品牌建设的突破口
        4.3.1 品牌设计自主性
        4.3.2 品牌定位特殊性
        4.3.3 品牌诉求指向性
        4.3.4 品牌传播专业性
5 龙山公司品牌建设案例分析
    5.1 龙山软件公司概况
    5.2 龙山软件品牌分析
        5.2.1 优势
        5.2.2 劣势
        5.2.3 机会
        5.2.4 威胁
    5.3 龙山软件品牌规划
        5.3.1 品牌定位
        5.3.2 品牌愿景
        5.3.3 品牌核心价值
        5.3.4 品牌中长期战略
        5.3.5 品牌机构和人才配置
        5.3.6 品牌传播和推广
        5.3.7 品牌维护的一致性
    5.4 龙山软件品牌建设策略
        5.4.1 过渡期策略
        5.4.2 产品策略
        5.4.3 销售策略
        5.4.4 渠道策略
        5.4.5 实施步骤
        5.4.6 策略效果
6 电子政务软件品牌建设策略建议
    6.1 基于政策动向专注细分市场
    6.2 基于全面质量提升企业声誉
    6.3 基于特色定位打造核心价值
    6.4 基于形象识别统一品牌传播
    6.5 基于持续发展制定品牌规划
    6.6 基于行业合作实现国家品牌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ALADDIN中国公司的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本文相关的营销理论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2 信息安全行业及其环境分析
    2.1 信息安全行业的发展
    2.2 信息安全产品及企业分析
    2.3 信息安全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2.4 我国信息安全行业的竞争环境分析
    2.5 总结
3 我国信息安全市场分类及客户需求分析
    3.1 信息安全产品市场分类
    3.2 信息安全产品市场特点
    3.3 我国信息安全市场顾客分析
4 ALADDIN公司内部资源分析
    4.1 ALADDIN公司简介
    4.2 ALADDIN公司的SWOT分析
5 ALADDIN公司营销策略
    5.1 产品策略
    5.2 价格策略
    5.3 渠道策略
    5.4 促销策略
    5.5 有形展示策略
    5.6 服务过程策略
    5.7 口碑营销策略
6 结论
    6.1 本文内容总结
    6.2 对我国信息安全公司营销策略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5)我国中小软件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在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创新
        1.3.1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3.2 创新和不足
第2章 中小软件企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定位
    2.1 软件企业发展的特点
        2.1.1 风险性
        2.1.2 知识性
        2.1.3 开发性
        2.1.4 引领性
    2.2 中小软件企业发展的特点
        2.2.1 规模小
        2.2.2 企业文化差异
        2.2.3 软件生产模式
        2.2.4 高层领导的专断决策
    2.3 我国中小软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定位
        2.3.1 我国中小软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2.3.2 我国中小软件企业的发展定位
第3章 我国中小软件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资金问题
        3.1.1 股权筹资困难
        3.1.2 银行贷款的限制
        3.1.3 融资问题困扰着中小软件企业发展壮大
    3.2 技术实力的问题
    3.3 人才竞争的问题
        3.3.1 人才培养层次不合理
        3.3.2 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
        3.3.3 人才分布不均,地区差异明显
    3.4 国家政策的问题
    3.5 管理策略问题
        3.5.1 企业发展战略问题
        3.5.2 开发人员管理问题
        3.5.3 关于财务管理问题
第4章 我国中小软件企业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措施与途径
    4.1 政府制定并落实各项扶持政策
    4.2 建立健全高效的投融资机制
    4.3 鼓励技术创新
    4.4 软件产业发展要走规模化、集团化的发展道路
    4.5 增强中小软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5.1 人才因素
        4.5.2 技术创新因素
        4.5.3 企业文化因素
        4.5.4 战略联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基于经济报道标题语料库的概念隐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引言
        一、研究对象、方法和目标
        二、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节 隐喻定义探讨
        一、四部汉语词典对隐喻及相关术语的定义
        二、六部英语词典对metaphor及simile的定义
        三、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隐喻观
        四、以Lakoff&Johnson为代表的认知隐喻观
    第三节 我国隐喻研究概况
        一、我国隐喻研究的热潮
        二、隐喻认知观与比喻修辞观的发展趋势对比
        三、隐喻研究呈现出多学科、跨学科的趋势
    第四节 概念隐喻理论
        一、源远流长的隐喻研究
        二、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
        三、概念隐喻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概况
第二章 经济报道中的方位隐喻
    第一节 经济报道中的“上/下”方位隐喻
        一、“上/下”方位隐喻的词条及其词频
        二、“上”方位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下”方位隐喻的语义分析
        四、“上/下”方位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二节 经济报道中的“高/低”方位隐喻
        一、“高/低”方位隐喻的词条及其词频
        二、“高”方位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低”方位隐喻的语义分析
        四、“高/低”方位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经济报道中的本体隐喻
    第一节 经济报道中的实体与物质隐喻—以财富隐喻为例
        一、“财富是金”隐喻的语义分析
        二、“财富是水”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财富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二节 经济报道中的容器隐喻—以“房屋”隐喻和“仓”隐喻为例
        一、“房屋”隐喻的语义分析
        二、“仓”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房屋”隐喻和“仓”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三节 经济报道中的人体隐喻
        一、以“身”相关概念为始源域的隐喻
        二、以“手”相关概念为始源域的隐喻
        三、以“下肢运动”相关概念为始源域的隐喻
        四、以“头”相关概念为始源域的隐喻
        五、以“其他身体部位”相关概念为始源域的隐喻
        六、以“生育”相关概念为始源域的隐喻
        七、人体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济报道中的结构隐喻
    第一节 经济报道中的战争隐喻
        一、战争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二、战争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战争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二节 经济报道中的交通隐喻
        一、交通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二、交通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交通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三节 经济报道中的天气隐喻
        一、天气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二、天气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天气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四节 经济报道中的戏曲隐喻
        一、戏曲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二、戏曲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戏曲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五节 经济报道中的博弈隐喻
        一、博弈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二、博弈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博弈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六节 经济报道中的饮食隐喻
        一、饮食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二、饮食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饮食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七节 经济报道中的教育隐喻
        一、教育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二、教育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教育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八节 经济报道中的体育隐喻
        一、体育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二、体育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体育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九节 经济报道中的医药隐喻
        一、医药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二、医药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医药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十节 经济报道中的婚恋隐喻
        一、婚恋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二、婚恋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婚恋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十一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经济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认知规律
        一、经济报道中概念隐喻的具体认知规律
        二、经济报道中概念隐喻的宏观认知规律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7)产品总代的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上海的信息化市场概述
    1.1 上海的计算机信息化建设概述
    1.2 安全类产品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发展、地位和趋势
    1.3 目前市场上安全产品的销售情况
    1.4 目前标杆企业的研究
第二章 公司的营业情况以安全产品竞争力分析
    2.1 公司概况
    2.2 业务情况及资源分析
    2.3 金山产品的行业竞争性分析
第三章 公司的SWOT 分析
    3.1 宏观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分析
    3.2 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内部因素的障碍
    3.3 公司SWOT 分析和经营战略的调整
    3.4 SWOT 矩阵的数据分析结论和相应战略选择
第四章 公司拟采取的营销策略
    4.1 合作渠道
    4.2 大项目销售和电话销售
    4.3 差异化和精细化的定位营销
第五章 已有销售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5.1 三个月以来的销售情况和分析
    5.2 不足之处及对策
第六章 对同类型科技型小企业发展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活着,就是理由(论文提纲范文)

生死篇中国应用软件生存调查
    办公软件:尴尬生存
    协同软件:如何“快半拍”
    杀毒软件:还有几分优势?
    管理软件:风光不再
    不做软件好多年
    缺乏发展战略
道路篇摆脱窘境生存有道
    产品化生存
    背靠Linux好乘凉
    专注外包
    扎根行业
    倒向互联网
    营造国产软件生存环境

(9)我国软件产业发展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综述
    第一节 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
    第二节 国外对软件产业的研究
    第三节 国内对软件产业的研究
第二章 软件产业基本理论概述
    第一节 软件的定义与特征
    第二节 软件产业的定义与特征
    第三节 软件产业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软件产业与技术的发展趋势与重点
第三章 国际软件产业的现状与特点
    第一节 美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状况
    第二节 印度软件产业的发展状况
    第三节 爱尔兰软件产业的发展状况
    第四节 韩、日软件产业发展状况
    第五节 国际软件产业的发展态势
第四章 我国软件产业的现状与特点
    第一节 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阶段与动因
    第二节 我国软件产业的规模与结构
    第三节 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特点与问题
    第四节 我国软件产业的国际对比及启示
第五章 软件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一节 软件产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
    第二节 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第三节 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第四节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第六章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第一节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第二节 创造良好环境加大扶植力度
    第三节 推动教育发展培育科技人才
    第四节 培育市场理念重视产品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10)ZH公司CRM系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导论
    1.1 CRM的理念与内涵
        1.1.1 客户关系管理产生的背景
        1.1.2 CRM不同的定义与理念
        1.1.3 CRM的误区
        1.1.4 全面理解 CRM的内涵
        1.1.5 CRM的类型
第2章 客户关系管理模型与中小型 IT企业CRM 实施要素分析
    2.1 客户关系管理模型
    2.2 IT企业的特征与分类
        2.2.1 IT行业的特征
        2.2.2 IT企业的分类
    2.3 中小型 IT企业客户关系管理战略选择
        2.3.1 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理念形成
        2.3.2 客户市场细分和客户价值
        2.3.3 客户关系营销策略的建立
        2.3.4 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竞争战略选择
    2.4 中小型 IT企业客户关系管理要素分析
        2.4.1 人员与组织
        2.4.2 流程管理
        2.4.3 客户管理活动
        2.4.4 客户体验
        2.4.5 信息技术
        2.4.6 成效评估
第3章 ZH公司概况及战略选择
    3.1 ZH公司概况
    3.2 公司市场环境
        3.2.1 公司外部环境
        3.2.2 内部环境分析
    3.3 ZH公司目前存在问题
    3.4 CRM——ZH公司竞争战略选择
第4章 ZH公司 CRM实施策略
    4.1 ZH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理念的形成与组织建立
    4.2 ZH公司的客户细分
    4.3 ZH公司 CRM环境下的营销策略
    4.4 CRM环境下 ZH公司的流程管理
    4.5 ZH公司的项目客户关系管理
    4.6 ZH公司的项目客户体验
第5章 ZH公司 CRM系统设计与分析
    5.1 ZH公司信息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
    5.2 ZH公司 CRM需求分析与实施目标
    5.3 ZH公司 CRM系统解决方案
        5.3.1 目前市场上的CRM产品
        5.3.2 CRM软件应具备的基础功能
        5.3.3 CRM产品应对未来发展的能力
        5.3.4 ZH公司CRM系统解决方案
第6章 ZH公司 CRM系统实施规划及关键步骤
    6.1 ZH公司CRM系统实施的规划
    6.2 客户关系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应用
    6.3 成熟CRM系统软件的选用与公司其它MIS系统的整合
    6.4 CRM与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的融合
第7章 CRM系统实施评估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杀毒软件业:“价格战”从国内杀到国外(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行业反垄断研究[D]. 张坤. 湖南大学, 2016(02)
  • [2]全球价值链下中国软件产业竞争优势研究[D]. 姜宏. 东北财经大学, 2010(08)
  • [3]电子政务软件企业品牌建设研究 ——以龙山公司为例[D]. 葛蔚. 浙江工业大学, 2010(03)
  • [4]ALADDIN中国公司的营销策略研究[D]. 陈国川. 复旦大学, 2009(S1)
  • [5]我国中小软件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 覃超仙. 湘潭大学, 2009(S2)
  • [6]基于经济报道标题语料库的概念隐喻研究[D]. 吴恩锋. 浙江大学, 2008(09)
  • [7]产品总代的营销策略研究[D]. 顾兵. 上海交通大学, 2007(04)
  • [8]活着,就是理由[J]. 本刊特别报道组. 软件世界, 2005(07)
  • [9]我国软件产业发展与对策研究[D]. 崔辉. 吉林大学, 2005(04)
  • [10]ZH公司CRM系统构建研究[D]. 李英毅. 电子科技大学, 2005(01)

标签:;  ;  ;  ;  ;  

杀毒软件行业:“价格战”从国内杀到国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