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油不皂化物治疗牙周病的药理作用

植物油不皂化物治疗牙周病的药理作用

一、植物油不皂化物治疗牙周病的药物性能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孙静涛,董娟,肖婧,史学伟[1](2013)在《转酯化-结晶提取棉籽油脱臭馏出物中植物甾醇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棉籽油脱臭馏出物中甾醇提取方法,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采用转酯化-结晶法对棉籽油脱臭馏出物中甾醇进行萃取,最佳萃取条件为:料液比为1/5(m/V),转酯化温度为60℃,催化剂使用量为35%,转酯化时间为4 h,甾醇提取率为54.80%,甾醇纯度达到82.10%。

朱莉[2](2011)在《超临界CO2萃取槟榔籽油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冷冻干燥后的槟榔籽为实验材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槟榔籽油,对所得的槟榔籽油进行了理化指标检测和抗氧化性研究,并对其脂肪酸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二氧化碳流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三个因素,以萃取得率为评价指标,对超临界CO2萃取槟榔籽油工艺条件进行正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槟榔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槟榔籽的粉碎粒度为20-40目,CO2流量20L/h,萃取时间90min,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45℃,分离压力7MPa,分离温度50℃。与索氏提取法对比,超临界C02萃取工艺操作简单、萃取时间短、效率高、产品无溶剂残留、无污染等。超临界C02萃取工艺在油脂提取中,脱色、脱酸、脱臭在萃取釜中一次完成,显示了其在天然油脂提取方面的广阔应用前景。2.对超临界CO2萃取出的槟榔籽油进行理化指标测定分析发现,油脂的酸值和过氧化值偏高,表明超临界C02萃取的槟榔籽油氧化稳定性较差,需进行深入研究。可能原因是实验原料开放式放置时间较长,油脂己经开始氧化,且超临界萃取出油脂后没有立即进行理化指标检测。但其确切原因值得进一步研究。3.通过考察在乙醇体系中清除2,2-二苯基-1-苦基肼(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 DPPH)自由基的能力,评价超临界萃取的槟榔籽油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在乙醇溶剂体系中槟榔籽油有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且随着槟榔籽油的浓度增加,其抗氧化活性增强。lmg/mL槟榔油溶液的DPPH的清除率为:80.44%。4.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超临界CO2萃取得到的槟榔籽油的成分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槟榔籽油的成分中饱和脂肪酸有十六烷酸(棕榈酸)9.1%、十八烷酸(硬脂酸)1.88%,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有角鲨烯5.45%、十八碳烯酸(油酸)11.26%、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15.46%。5.论文首次利用超临界C02萃取技术从槟榔籽中提取槟榔籽油,并对所提取到得槟榔籽油的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超临界CO2萃取得到的槟榔籽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将槟榔加工的废弃物一槟榔籽作为原料加以利用,延长了产业链,对挖掘槟榔活性成分利用价值,促进海南槟榔深加工产业发展有重要社会和经济意义。本课题得到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D76B03)的经费支持。

史学伟[3](2010)在《棉籽油脱臭馏出物中甾醇的提取及纯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棉籽油脱臭馏出物中甾醇提取方法,甾醇的结晶纯化及稳定性和抗氧化研究,同时制备了甾醇包合物,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采用SCF-CO2法和转酯化-结晶法对棉籽油脱臭馏出物中甾醇进行萃取,SCF-CO2法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为20Mpa,萃取温度为45℃,CO2流量为25L/h,萃取时间为3.0h,甾醇萃取率为81.3%,甾醇纯度达到83.24%。转酯化-结晶法最佳萃取条件为:料液比为1/5Wt/V,酯化温度为60℃,催化剂使用量为35%,酯化时间为4h,甾醇提取率为54.8%,甾醇纯度达到49.1%。所以选择超临界CO2萃取法比较合理。甾醇纯化工艺中,以甾醇得率为指标,最佳纯化条件为:结晶终止温度为-10℃,养晶时间为20h,料液比为1/20Wt/V,得出甾醇纯度为93.6%。甾醇稳定性研究表明:贮藏时间越长,甾醇稳定性越差,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甾醇稳定性下降,自然光下保存的甾醇的稳定性下降, ph值4~6之间甾醇相对比较稳定,各金属离子影响甾醇稳定的先后次序为:Cu2+>Ca2+>Fe3+>Na+>Zn2+。甾醇对油脂都有较好的抗氧化效果,在油脂的抗氧化过程中,不同的抗氧化剂对油脂抗氧化效果从强到弱依次为:EDTA>甾醇>维生素E>维生素C>柠檬酸,抗氧化剂之间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其中较佳的抗氧化剂组合为甾醇+EDTA,对油脂抗氧化效果最理想的剂量比为1/3(甾醇/EDTA)。甾醇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包合比为1/8,包合温度为50℃,搅拌时间为1.5h,得出包合率为93.9%。甾醇包合物即解决了甾醇稳定性的问题而且在抗氧化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

王仁才[4](2006)在《刺葡萄天然功效成分的提取、药理评价及果汁加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刺葡萄(Vitis davidii Foěx.)为葡萄科葡萄属东亚种群下的一个种,在湖南西部和南部的山区广泛分布,资源丰富。其果实酸甜、风味浓。目前多作为鲜食品种栽培。但果粒小,果皮厚,种子多,其加工制汁以及从果皮、种子提取天然活性物质的前景可能更为广阔。目前关于刺葡萄果实加工及其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较少。本论文对刺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提取与分离纯化技术,刺葡萄皮色素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能,刺葡萄果汁的加工特性及其加工技术,以及刺葡萄籽油的提取与功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超临界CO2萃取刺葡萄籽油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种子粉碎粒径、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压力、分离温度。正交试验结果显示,超临界CO2萃取刺葡萄籽油的实验室最佳工艺条件为:刺葡萄种籽粉碎粒径0.53mm,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35℃,分离温度55℃,分离压力12MPa。在此最佳萃取条件下,萃取刺葡萄籽油的产率为13.5%。通过对实验室最佳工艺的放大试验,其放大试验结果与实验室小试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了实验室小试实验数据和工艺参数具有可靠性和稳定性。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所提取的刺葡萄籽油与溶剂提取法相比,其籽油澄清、无沉淀、无异味,加热不变色,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87.71%)、碘价高(134.5gI2·(100g)-1)、皂化价高(195mg KOH·g-1)、酸价低(2.08mg KOH·g-1)、游离脂肪酸少、油脂质量好,无溶剂残留,能满足食品、药品等行业对产品高质量的要求。而溶剂法提取的刺葡萄籽油虽产率高(15%),但萃取工艺复杂,所得籽油油质浑浊,具异味,酸价高(5.02 KOH mg·g-1),质量差,且产品中溶剂残留量高(石油醚残留量18690mg·kg-1),还残留砷(0.18mg·kg-1)等有害物质。因此,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是提取刺葡萄籽油的最佳方法。同时,刺葡萄种子小(平均单粒重0.03g),但相对于赤霞珠、解百纳等品种,其种子含油量高,籽油碘价高,酸价及不皂化物低,其籽油质量更好,刺葡萄籽适于提取葡萄籽油。(2)在刺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提取中,采用溶剂提取刺葡萄原花青素的适宜工艺条件为70%乙醇溶剂、温度60℃、提取时间120min。在此条件下,刺葡萄籽原花青素的萃取率为51.2%,纯度43.8%。溶剂提取法虽然可获得较高的萃取率,但萃取工艺复杂,萃取时间长,产品纯度低。超临界CO2萃取刺葡萄籽原花青素的主要影响工艺因素为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料液比、夹带剂浓度。其实验室最佳萃取工艺条件是萃取压力为30MPa,萃取温度为55℃,料液比为1∶0.8,60%乙醇夹带剂。以该最佳萃取组合为试验条件,萃取刺葡萄籽原花青素的平均产率达17.33mg·(100g)-1,纯度为89.7%。同样组合条件萃取赤霞珠种子原花青素的产率为34.20mg·(100g)-1,纯度为70.1%。说明该最佳萃取组合条件为萃取刺葡萄籽原花青素的适宜条件。同时,超临界CO2萃取的刺葡萄籽原花青素的纯度比溶剂提取的高很多,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是提取葡萄籽原花青素很有发展潜力的方法。对超临界CO2提取的原花青素产品采用高效液相制备色谱进行分离提纯,制备高纯度刺葡萄籽原花青素。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流动相与流动相流速。以色谱分离峰高、峰面积、保留时间为分离效果衡量指标,确定以水∶甲醇∶正丁醇(86∶18∶5)为流动相,流速50mL·min-1为比较理想的分离制备条件。在此条件下,通过分离制备,获得纯度为96.6%的高纯度原花青素。(3)刺葡萄果皮色素溶剂提取的适宜条件是:80%乙醇水溶液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5,在80℃温度下提取1.5h,以该工艺提取色素产率为2.2%,色价22.77,色素含量高。对所提取色素的性能分析表明,该色素色价高,性质稳定,耐酸性、耐光性好,常温下不易变质;蔗糖及Vc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小,可用于食品及化妆品的添加剂,是具有较好开发前景的天然色素。(4)刺葡萄果汁风味浓,营养价值较高,单宁含量低,涩味较低,外观色泽较好,适合加工成果汁饮料,而且其果汁富含原花青素(22.76mg·mL-1),具有开发功能性饮料的潜力。刺葡萄汁加工工艺中,最佳护色工艺为在果汁打浆后采用短时热处理,以破坏氧化酶活性,防止果汁发生酶促褐变;最佳护色方案是70℃保温5min后,立即冷却;果汁加工的最佳澄清工艺为粗滤后的刺葡萄汁采用高速离心机在6000r·min-1的转速下离心10min。在此基础上通过配方试验,得到较好的刺葡萄果汁饮料配方,即白砂糖6%、柠檬酸0.05%、葡萄香精0.01%、苋菜红0.0001%、刺葡萄原汁25%。在此基础上,研制出刺葡萄果汁饮料,该饮料较市售康师傅葡萄汁饮料的感官评分更高。通过主要营养及功效成分分析发现,该饮料原花青素含量高达5.71mg·mL-1,而康师傅葡萄汁饮料中未检测到原花青素,说明刺葡萄汁饮料比康师傅葡萄汁饮料更具保健功效。(5)通过对超临界CO2萃取的刺葡萄籽油进行GC/MS成分分析研究表明,刺葡萄籽油的成分以脂肪酸为主,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87%,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含量为82.32%,明显高于赤霞珠籽油(65%),也高于国内外已有报道的葡萄籽油亚油酸含量。通过未经甲酯化刺葡萄籽油样品的GC/MS分析,在葡萄中首次发现刺葡萄籽油中含有较高的角鲨烯成分,在葡萄属植物尚未见含有角鲨烯成分的研究报道。刺葡萄籽油动物学药理研究表明,在高血脂动物模型成立的前提下,刺葡萄籽油在血清总胆固醇(TC)、HDL/LDL比率及甘油三酯(TG)检测中均呈阳性指标,证明刺葡萄籽油具有调节动物血脂的作用,且其效果优于山葡萄籽油,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临床学研究表明,服用刺葡萄籽油软胶囊其血脂中TG、TC、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而HDL-C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说明刺葡萄籽油在治疗人体高血脂症方面有明显效果。通过服用刺葡萄籽油软胶囊的各试验组血清SOD、GSH-Px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比较观察,服用刺葡萄籽油软胶囊后指标比服用前明显提高,而且显着高于其它试验组,其抗氧化疗效明确。因此,刺葡萄籽油具有良好的降血脂及提高人体免疫力等保健功效。综上所述,刺葡萄果实不仅可作鲜食,而且更适合于加工制汁,以及从果皮、种子提取天然功效成分。本研究结果不仅为刺葡萄功效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而且有利于促进刺葡萄的综合利用与产业化生产。

郭海山,张俊祥,冯翠萍[5](2001)在《牙周宁与强力霉素治疗青少年牙周炎疗效对比分析》文中指出

张根旺[6](2000)在《油料中功能性成分的研究开发与油脂工程技术的发展》文中认为植物油料是植物油脂与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油脂中所含的某些脂肪酸及某种结构的甘油酯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 ,近几年来 ,这方面的研究开发取得了重要进展。国内外的油脂工业主要是利用油料生产各种食用油脂 ,其次是获取植物蛋白制品。实际上 ,在油脂精炼及植物蛋白制取过程中产生的许多所谓“废料” ,长期以来未得到充分利用。近些年发现 ,在“废料”中很多伴随油脂的类脂物及伴随植物蛋白的植物化学品 ,具有独特的生理效能 ,因而这些高附加值的功能性成分的开发利用受到高度重视。由于油料中的功能性成分的特殊性 ,现有的油料加工工艺与装备不能适应其分离提取的要求 ,由此推动着油脂工程技术的发展和生物技术在功能性结构脂开发上的应用。

黄宗仁,袁诗芬,吴洁,毕震[7](1984)在《植物油不皂化物治疗牙周病的药物性能探讨》文中研究表明近20年来,牙周病局部因素的治疗和牙周手术方面有了显着的进展,但要寻找一种对牙周组织有良好的亲和力,并具有积极修复作用的全身药物是难得的.1958年Thiers等首次用玉米油不皂化物治疗多种疾病,发现它能改善牙周病,是一种良好的对症治疗药物.

黄宗仁,袁诗芬,吴洁,毕震[8](1981)在《植物油不皂化物治疗牙周病的药物性能探讨》文中指出 近20年来,牙周病局部因素的治疗和牙周手术方面有了显着的进展,但要寻找一种对牙周组织有良好的亲和力,并具有积极修复作用的全身药物是难得的。1958年Thiers等首次用玉米油不皂化物治疗多种疾病,发现它能改善牙周病,是一种良好的对症治疗药物。本文阐述玉米油和米糠油不皂化物的成分、作用、以及治疗牙周病的疗效。成分分析天然油脂中都含有不能皂化的物质,谷类植物油中含不皂化物较多,约为2~6%。而玉米油和米糠油中的不皂化物成分大致相同,只是含量不同而已(表1)。甾醇是两种植物油的主要成分。甾醇的各种成分中又以β-谷固醇为主,约占甾醇含量的50%。

郑州粮食学院油脂系[9](1978)在《植物油料综合利用》文中指出植物油料的种类很多,但其基本组成是油脂及其伴随物、蛋白质、醣类等。从目前的生产情况来看,进入油厂的是油籽,出厂的产品是油脂,其它如饼粕、皂脚、皮壳、脱色废漂土等成为初级付产品,作为废料而弃去。 油厂有个口号叫做多出油,出好油。诚然这应该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但必竟油脂含量一般仅占油籽内容物的百分之十几至百分之五十几,即大部份为非油物质。这部分物质如何充

二、植物油不皂化物治疗牙周病的药物性能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物油不皂化物治疗牙周病的药物性能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转酯化-结晶提取棉籽油脱臭馏出物中植物甾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
2 试验方法
    2.1 棉籽油脱臭馏出物成分分析
    2.2 转酯化-结晶提取甾醇
        2.2.1 转酯化反应原理
        2.2.3 脂肪酸转酯化率计算公示
    2.3 HPLC分析甾醇成分
3 结果与讨论
    3.1 脱臭馏出物的基本成分
    3.2 转酯化-结晶提取甾醇
        3.2.1 料液比对转酯化反应的影响
        3.2.2 转酯化时间对转酯化反应的影响
        3.2.3 催化剂使用量对转酯化反应的影响[10]
        3.2.4 转酯化温度对转酯化反应的影响
        3.2.5 转酯化试验优化
        3.2.6 甾醇定性分析
4 结论

(2)超临界CO2萃取槟榔籽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槟榔的综合利用及超临界萃取技术(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槟榔的综合利用及研究进展
        1.2.1 槟榔的营养及药用价值
        1.2.2 槟榔的加工利用概况
        1.2.3 槟榔食品的研究现状
    1.3 功能性油脂的研究进展
        1.3.1 油脂中的脂肪酸的组成和分类
        1.3.2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结构和功能
        1.3.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来源
        1.3.4 植物油脂的提取方法
        1.3.5 油脂成分分析方法
    1.4 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及其在植物油脂加工中的应用
        1.4.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概念及发展史
        1.4.2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原理
        1.4.3 超临界流体的选择及超临界CO_2流体
        1.4.4 超临界流体CO_2萃取的影响因素
        1.4.5 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在植物油脂加工中的应用
        1.4.6 展望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1.5.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1.4 超临界CO_2萃取装置及工艺流程
    2.2 实验内容及方法
        2.2.1 槟榔籽中的粗脂肪提取
        2.2.2 超临界CO_2萃取槟榔籽油的单因素试验
        2.2.3 超临界CO_2萃取槟榔籽油的正交实验
        2.2.4 槟榔籽油的品质分析
        2.2.5 槟榔籽油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2.2.6 槟榔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槟榔籽的粗脂肪含量(索氏提取)
    3.2 超临界CO_2萃取各因素对槟榔籽油萃取的影响
        3.2.1 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
        3.2.2 CO_2流量对萃取率的影响
        3.2.3 萃取温度对萃取率的影响
        3.2.4 萃取压力对萃取率的影响
        3.2.5 其它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
    3.3 槟榔籽油超临界CO_2萃取正交实验
    3.4 槟榔籽油的理化指标检测
    3.5 槟榔籽油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3.5.1 DPPH的吸收光谱
        3.5.2 DPPH标准曲线的绘制
        3.5.3 槟榔籽油浓度与清除DPPH自由基的影响
        3.5.4 槟榔籽油的DPPH的清除率
    3.6 槟榔籽油的成分分析
4 讨论
    4.1 超临界CO_2萃取槟榔籽油的工艺要点
    4.2 超临界CO_2萃取槟榔籽油的优势
    4.3 槟榔籽油的品质及抗氧化活性
    4.4 槟榔籽油的产品开发
    4.5 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展望
5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1.1 槟榔籽中油脂的提取方法
        5.1.2 槟榔籽油的超临界优化工艺
        5.1.3 槟榔籽油的抗氧化实验
        5.1.4 槟榔籽油的成分分析
    5.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棉籽油脱臭馏出物中甾醇的提取及纯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棉籽油脱臭馏出物概述
        1.1.1 棉籽油脱臭馏出物分离提纯方法研究
        1.1.2 棉籽油脱臭馏出物的甲酯化研究
        1.1.3 棉籽油脱臭馏出物主要用于制备生育酚、甾醇和脂肪酸甲酯
        1.1.4 棉籽油脱臭馏出物综合利用展望
    1.2 植物甾醇的提取工艺
        1.2.1 溶剂结晶法
        1.2.2 络合法
        1.2.3 分子蒸馏法
        1.2.4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
        1.2.5 吸附法
        1.2.6 干式皂化法
        1.2.7. 酶催化法
    1.3 植物甾醇的分析方法
        1.3.1 利用化学特征反应进行鉴定
        1.3.2 薄层层析法
        1.3.3 气相色谱法(GC)
        1.3.4 高效液相色谱(HPLC)
        1.3.5 红外光谱法(IR)
    1.4 植物甾醇的研究现状
        1.4.1 植物甾醇的存在形式及理化性质
        1.4.2 植物甾醇的生理功能
        1.4.3 植物甾醇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甾醇提取工艺研究
    2.1 试验材料
        2.1.1 主要试验材料与试剂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棉籽油脱臭馏出物成分分析
        2.2.2 转酯化-结晶提取甾醇
        2.2.3 超临界CO_2萃取甾醇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3.1 脱臭馏出物的基本成分
        2.3.2 转酯化-结晶提取甾醇
    2.4 结论
第三章 甾醇的结晶纯化
    3.1 试验材料
        3.1.1 主要试验材料与试剂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与原理
        3.2.1 结晶纯化原理
        3.2.2 结晶纯化工艺流程
        3.2.3 结晶纯化影响因素分析
        3.2.4 结晶纯化试验的优化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结晶溶剂的选择
        3.3.2 料液比对甾醇得率的影响
        3.3.3 结晶终止温度对甾醇得率的影响
        3.3.4 养晶时间对甾醇得率的影响
        3.3.5 结晶纯化的正交试验
        3.3.6 甾醇的色谱分析
    3.4 结论
第四章 甾醇稳定性及其抗氧化的研究
    4.1 试验材料
        4.1.1 主要试验材料与试剂
        4.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与原理
        4.2.1 甾醇稳定性的研究
        4.2.2 甾醇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甾醇的稳定性研究
        4.3.2 甾醇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4.4 结论
第五章 甾醇包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5.1 试验材料
        5.1.1 主要试验材料与试剂
        5.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5.2 试验方法
        5.2.1 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5.2.2 包合率测定方法及计算
        5.2.3 包合比例的确定
        5.2.4 包合温度对甾醇包合的影响
        5.2.5 搅拌时间对甾醇包合的影响
        5.2.6 甾醇包合试验的优化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1 包合比例的确定
        5.3.2 包合温度对包合效果的影响
        5.3.3 搅拌时间对包合效果的影响
        5.3.4 包合试验的优化
        5.3.5 甾醇包合物应用效果比较
    5.4 结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一、全文总结
    二、本文创新点
    三、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发表论文
在学期间主要参与的研究项目

(4)刺葡萄天然功效成分的提取、药理评价及果汁加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葡萄天然功效成分的提取与利用研究进展
    1 葡萄果实的天然功效成分
        1.1 不饱和脂肪酸与葡萄籽油
        1.2 原花青素
        1.3 花色素
        1.4 白藜芦醇
    2 葡萄天然功效成分的提取
        2.1 葡萄籽油的提取
        2.1.1 提取方法
        2.1.2 分析测定方法
        2.2 原花青素的提取
        2.2.1 提取方法
        2.2.2 测定方法
        2.3 葡萄皮花色素的提取
    3 葡萄天然功效成分的保健作用与利用
        3.1 不饱和脂肪酸与葡萄籽油
        3.2 葡萄原花青素
        3.2.1 药理作用
        3.2.2 开发利用
        3.3 葡萄皮花色素
        3.4 白藜芦醇
    4 葡萄果汁的研究
        4.1 果汁澄清研究
        4.1.1 物理澄清法
        4.1.2 化学澄清法
        4.1.3 生物学澄清法
        4.2 果汁护色研究
        4.3 其它研究
    5 刺葡萄特性
        5.1 植物学性状
        5.2 经济学性状
        5.3 分布与生态条件
        5.4 新品种‘紫秋’特性
    6 刺葡萄天然功效成分的提取与利用研究
        6.1 研究现状与论文研究的必要性
        6.2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6.2.1 研究内容
        6.2.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刺葡萄籽油的提取技术及理化特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仪器
        1.3 主要试剂
        1.5 试验方法
        1.5.1 种子特性及籽油含量测定
        1.5.2 超临界CO_2萃取籽油工艺研究
        1.5.3 籽油的溶剂提取
        1.5.4 籽油理化特性分析
        1.6 试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子特性及籽油含量测定
        2.2 超临界CO_2萃取籽油工艺研究
        2.2.1 预处理条件试验
        2.2.2 单因素试验
        2.2.3 正交试验
        2.2.4 工艺放大试验
        2.3 籽油的溶剂提取
        2.4 籽油理化特性分析
    3 讨论
        3.1 刺葡萄籽油的适宜提取方法
        3.2 超临界CO_2萃取刺葡萄籽油的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
        3.3 刺葡萄籽油的理化特性
第三章 刺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提取与分离纯化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仪器
        1.3 主要试剂
        1.5 试验方法
        1.5.1 超临界CO_2萃取原花青素的工艺研究
        1.5.2 原花青素的溶剂提取
        1.5.3 原花青素含量的测定与方法比较
        1.5.4 原花青素的分离提纯
        1.6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超临界CO_2萃取原花青素的工艺研究
        2.1.1 单因素试验
        2.1.2 正交试验
        2.2 原花青素的溶剂提取
        2.2.1 溶剂提取时间的确定
        2.2.2 不同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溶剂提取
        2.3 原花青素的含量测定与方法比较
        2.3.1 标准曲线的制备
        2.3.2 含量的测定及其测定方法比较
        2.4 原花青素的分离提纯
        2.4.1 高效液相制备色谱分离提纯的工艺条件
        2.4.2 原花青素的提纯制备
    3 讨论
        3.1 刺葡萄籽原花青素的超临界CO_2萃取
        3.2 刺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液相制备色谱分离提纯技术
第四章 刺葡萄皮花色素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能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仪器
        1.3 主要试剂
        1.4 试验方法
        1.4.1 提取工艺研究
        1.4.2 理化性能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刺葡萄皮花色素提取工艺研究
        2.1.1 乙醇浓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2.1.2 料液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2.1.3 提取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2.1.4 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2.1.5 提取产率及色价
        2.2 刺葡萄皮花色素理化性能分析
        2.2.1 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
        2.2.2 酸度对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2.2.3 氧化剂对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2.2.4 光照对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2.2.5 蔗糖对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2.2.6 抗坏血酸对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2.2.7 Fe~(3+)离子对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3 讨论
第五章 刺葡萄果汁的研究与利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
        1.4 试验方法
        1.4.1 果汁的加工性能研究
        1.4.2 果汁的加工工艺研究
        1.4.3 果汁饮料的配方筛选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果汁的加工性能研究
        2.2 果汁的加工工艺研究
        2.2.1 护色工艺试验
        2.2.2 澄清工艺试验
        2.3 果汁饮料的配方筛选
        2.3.1 最佳配方的确定
        2.3.2 主要营养及功效成分分析
    3 讨论
        3.1 刺葡萄果汁的功效成分与保健作用
        3.2 刺葡萄果汁的加工特性
        3.3 刺葡萄汁原花青素与果汁后浑浊问题
        3.4 刺葡萄汁饮料的护色工艺
第六章 刺葡萄籽油天然功效成分及其药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仪器
        1.3 主要试剂
        1.4 试验方法
        1.4.1 籽油功效成分分析
        1.4.2 动物急性毒性试验
        1.4.3 籽油动物学药理作用研究
        1.4.4 籽油软胶囊临床学研究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籽油功效成分分析
        2.1.1 脂肪酸组成分析
        2.1.2 籽油其它成分分析
        2.2 动物急性毒性试验
        2.3 籽油药理作用研究
        2.4 籽油软胶囊临床学研究
        2.4.1 籽油软胶囊治疗高脂血症试验
        2.4.2 籽油软胶囊在老年人中抗氧化效果观察
    3 讨论
        3.1 刺葡萄籽油的天然功效成分与药理作用
        3.2 刺葡萄籽油与高血脂症
        3.3 刺葡萄籽油与人体抗氧化作用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图版及图版说明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植物油不皂化物治疗牙周病的药物性能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转酯化-结晶提取棉籽油脱臭馏出物中植物甾醇的研究[J]. 孙静涛,董娟,肖婧,史学伟. 现代食品科技, 2013(03)
  • [2]超临界CO2萃取槟榔籽油的研究[D]. 朱莉. 海南大学, 2011(12)
  • [3]棉籽油脱臭馏出物中甾醇的提取及纯化研究[D]. 史学伟. 石河子大学, 2010(03)
  • [4]刺葡萄天然功效成分的提取、药理评价及果汁加工研究[D]. 王仁才. 湖南农业大学, 2006(01)
  • [5]牙周宁与强力霉素治疗青少年牙周炎疗效对比分析[J]. 郭海山,张俊祥,冯翠萍. 洛阳医专学报, 2001(03)
  • [6]油料中功能性成分的研究开发与油脂工程技术的发展[J]. 张根旺. 中国工程科学, 2000(03)
  • [7]植物油不皂化物治疗牙周病的药物性能探讨[J]. 黄宗仁,袁诗芬,吴洁,毕震. 油脂科技, 1984(S2)
  • [8]植物油不皂化物治疗牙周病的药物性能探讨[J]. 黄宗仁,袁诗芬,吴洁,毕震. 口腔医学, 1981(02)
  • [9]植物油料综合利用[J]. 郑州粮食学院油脂系. 油脂工业, 1978(S1)

标签:;  ;  ;  ;  ;  

植物油不皂化物治疗牙周病的药理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