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科技成果转化丛书问世

首批科技成果转化丛书问世

一、首套科技成果转化丛书问世(论文文献综述)

任梦凡[1](2019)在《科学社会学视角下中国科技奖励制度研究》文中认为罗伯特·金·默顿是科学社会学领域的泰斗,对科技与社会的相关研究颇有建树,他认识到科学界的独立和规范结构问题,默顿的科学社会学思想对中国科技奖励制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中国科技奖励制度通过科技奖励这一手段使科研工作者的科研心血得到认可,通过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达到社会和谐及发展的目的。人类社会每一次的更迭与变迁都与技术发展息息相关,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评判标准。科技奖励制度,是奖励在科学技术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而形成的规章体系。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科技奖励制度尚未形成体系,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奖励通过重建不断完善,形成系统化的奖励制度。但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由于形成时间较短,在很多方面依然不够全面,比如奖项设置不够合理,过多重视经济效益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阻碍了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本文致力于从默顿的科学社会学视角出发,通过对比国外科技奖励制度,深度剖析当下中国科技奖励制度中的存在的问题,以求提出完善路径。本文将从以下几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引言,主要论述了本文的选题依据、意义,对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同时对国内外研究科技奖励制度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以便更好地开展自身研究;本文第二章对科技奖励及对科技奖励制度的概念进行阐释,对科学发现的优先权、科学规范结构及科学家的精神气质进行简单介绍,以便后续从科学社会学视角下剖析中国科技奖励制度;第三章从中国古代科技奖励的源头开始梳理,对中国科技奖励做出简单的纵向分析进行比较,简单从国家级、省(部)级、以及社会力量三个层面设立的科技奖励做出介绍,分别指出其奖励的奖项及其特点,从当下中国奖励现状出发开始纵向描述,做出对比,对下文横向对比分析做铺垫;第四章简单论证科技奖励制度化规范后对科技本身及科研工作者的作用及意义,科技奖励制度对科技创新及科技产出的影响;第五章论通过案例剖析中国当下科技奖励中的困境,以及在科学社会学视角下科技奖励的一些未完善之处;第六章通过简单梳理国外现行的科技奖励制度,以美国、印度为例,通过横向比较来分析中国科技奖励体系,取长补短,师夷长技,并针对中国科技奖励制度提出科学社会学视角下其他的完善建议。本文主要对默顿的科学社会学思想及具有典型代表国家的科技奖励制度进行剖析。旨在探究默顿科学社会学存续的价值对中国科技奖励制度有何启示。将以默顿科学社会学的分析思路作为切入点,集中对当下中国科技奖励制度重心、制度导向性、局限性和未来发展趋向等问题进行系统深入地探讨,寻求科技奖励制度发展的新思路。

陆江月[2](2019)在《比尔·邓斯特零能耗设计思想与设计作品研究》文中认为不断加剧的能源危机和气候环境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国际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对全球能源使用和温室气体排放进行约束。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户,建筑业的节能减排刻不容缓。比尔·邓斯特是英国着名建筑师,20年来一直致力于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并在零能耗建筑设计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他建立了满足生态要求的零能耗标准,并提出具体的实现途径和方法策略,其作品遍布包括英国、中国在内的十几个国家,代表作有贝丁顿零能耗项目,2010年上海世博会零碳馆等国际知名作品。因为在建筑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杰出成就和巨大贡献,比尔·邓斯特在2010年获得英国女王授予的官佐勋章(OBE)。比尔·邓斯特是零能耗建筑设计的领航者,其完整的设计理论和丰富的建筑作品,对我国零能耗建筑设计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系统地梳理了比尔·邓斯特的成长背景和职业经历,总结了比尔·邓斯特零能耗设计思想形成的原因,并通过对比尔·邓斯特的科研成果和设计作品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出比尔·邓斯特零能耗设计思想的具体内涵。然后从规划布局、建筑设计、部品与施工设计、成本控制与经济效益四个方面研究了比尔·邓斯特的零能耗设计策略,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设计策略工具包。最后结合比尔·邓斯特的经典案例,探析零能耗建筑设计在设计理念、设计策略、技术措施以及表现形式上的创新,为我国零能耗建筑设计提供完整的借鉴和参考,深入挖掘我国建筑设计领域的节能减排潜力。

张坤[3](2019)在《祖国七十迎华诞 行业廿人谱华篇》文中研究说明徐克晋:奉献科研教育,自得满园桃李徐克晋,生于1928年11月,山东莱州人,任高等学校"起重运输与工程机械"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金属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他不仅是太原科技大学的教授,而且还是政府特殊津贴的获得者,他一直引以为傲的,是很多学生在他孜孜不倦的指导下,进入了起重运输机械行业,成了这个行业的生力军,也成为祖国的栋梁。

陈连增,雷波[4](2019)在《中国海洋科学技术发展70年》文中认为本文聚焦海洋调查、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技术与装备3个方面,梳理和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具有里程碑意义和国内外影响力的海洋科技成果,说明了海洋科技实力的大幅度提升,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海洋强国建设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

万亚男[5](2019)在《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占炜[6](2016)在《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线索研究 ——基于技术进步、商业利权、人文启蒙的三重视角》文中提出目前,学界对中国近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有一定的重视,在设计史认识和研究方法领域的探讨甚为活跃,也出现了一些较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和专着。但从国内检索出该领域文献的数量和质量、专题研究的深入程度等状况可以看出,学界对以工业产品为中心的近代设计研究不足,近代设计史相关研究着作中对工业设计的论述也偏少,关于我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历史的研究还是零星的,没有形成系统的论述。中国近代工业是在西方国家影响下发生的,其发展经历了由沿海到内陆不断深化、加剧的过程。中国近代工业并不是依靠自身技术变革或产业发展需要所进行的主动调整,而是传统的自然经济对西方先进生产方式侵入的被动回应。中国近代工业设计与近代工业是共时发展的,中国近代工业“被动”发生下的“主观性”和“跳跃性”模式对工业设计发展的影响颇深,总体上说,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呈现出一种失衡性、依附性和被动性的发展特征。根据近代工业和经济的发展特点,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发生期、发展期、繁荣期和停滞期。技术、商业和人文恰是设计本体中需要思考的三种关键要素,本文将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线索界定为三条:技术进步、商业利权和人文启蒙。这也可以理解为从三个视角审视中国近代工业设计的发展。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三条线索并不是平行对等的,三者间存在着依次递进的关系:技术进步在工业设计发展之初的作用显着,其关键作用贯穿于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全过程;商业利权是工业设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得以广泛重视,有效促进了工业设计的发展繁荣;作为一种修正力量,人文思想则是工业设计反思层面的考量,这种考量使工业设计发展逐渐迈向成熟。技术是工业设计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国家政策和企业行为都以实现技术的进步为目标,这期间未有完全独立的设计现象,设计师也没有成为独立的职业。在近代,作为后进国家的中国一直将技术当成工业发展的核心,要缩小中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技术发展是关键。本文将技术进步界定为“主干线”,该线索的论述更多是关注工业设计实践领域的事件和问题,是以一种微观视角对工业设计现象和行为进行考察。技术是产品研发和创新的基础,技术进步下的工业设计行为以“功效”为逻辑,设计往往是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的生存需求。本文技术进步线索下的工业设计发展广泛考察了国家战略性工业和民用工业。技术进步下的工业设计发展包括产品标准化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等关键问题。在中国近代,商业作为一种启蒙思想是伴随技术进步一起发展的。近代早期国家战略工业的发展,对技术引进和企业运作的商业化思考不足,这也使得相关企业缺乏持续发展和创新的动力,这种现象直到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才有所改观。因近代商业对工业设计的影响程度较技术的低,笔者将商业利权线索界定为“辅助线”,但这种界定并不否认近代商业线索的重要性。商业利权下的相关论述更关注工业设计发展中的策略问题,是以中观视角对工业设计发展的考察。商业竞争是工业设计发展繁荣的刺激因素,在此逻辑下,国家以促成利权、企业以追求利益为目标。本文商业利权线索的近代工业设计考察从政府、企业和相关中间组织三个层面展开。政府举办博览会、发起国货运动旨在促进本土工业产品的发展;国家战略工业企业在商业利权思想下改革重组,在华的外国企业重视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在此压力下,民营企业开始利用民族情感进行产品品牌建设和视觉推广;行会、同业公会和商会等相关中间组织也为抵制洋货,促进本土产品发展做出积极努力。工业设计的发展离不开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近代以来,政府颁布多部法律激励产品设计创新和规范品牌商标制度。中国近代思想启蒙与工业设计发展共时演进。人文思想对工业设计实践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因工业设计物(洋货)深度介入民众的生产、生活,其传播和使用改变了民众的生活方式,扩展了民众的视野,促进民众思想上的开明、开化,这使得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对思想启蒙有反向作用。该线索是将工业设计发展投射至人文社会中的宏观考察,因此,本文将人文启蒙线索界定为“投影线”。人文性思考是对工业设计整体发展的一种反思,其中夹带着对工业设计多层面的理想和期许,是使工业设计自我修复、迈向成熟的力量。人文思想在近代工业设计实践中有若干表征:理性思想启蒙下近代工业产品的实用主义倾向,民众审美观念变化下产品风格的变迁,文化碰撞下中西产品风格的融合;工业设计发展对近代人文启蒙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工业产品创新实践促进理性思维的形成,外来器物广泛使用促进现代生活方式的形成,城市公共交通等为大众的设计促进社会的民主意识,自行车、缝纫机等设计物的传播和使用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公平。从产品(技术)引进、仿制到融合、创新,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走出了特殊路径。近代早期产品技术引进运行效率低下和缺乏持续性,近代社会机制中缺乏“再创造”的动力,这些因素使得近代技术进步下的工业设计发展大打折扣;随着商业利权思想的深入,设计实践开始从“重商”发展到“重调查”,设计战略从政府政策扶持走向企业组织形态和管理模式的变革,这些都映射出工业设计的某些进步。在“效益”的追求下,技术进步和商业利权两条线索在工业设计发展中走向结合是必然的;由于近代特殊的国情,民族情感对工业设计的利权行为有积极促进作用;而在商业利权思想下,当时前卫的艺术和美学思想(形式)得以在设计中广泛传播。技术、商业、人文在工业设计发展初期以一种独立线索形式加以考量是为了理清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内在逻辑和问题根源,其对当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借鉴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当前,工业设计被认为是融合技术、商业、人文(美学)的一种重要介质,是人类走向诗意生活的推动力,此时,技术、商业、人文线索(逻辑)或将走向统一。

黄温钢[7](2014)在《残留煤地下气化综合评价与稳定生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残留煤资源储量巨大、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现有复采技术难以适用所有类型残留煤资源的条件,煤炭地下气化作为一种新型残留煤复采技术,可以与传统复采技术形成优势互补,对构建完善的残留煤复采技术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残留煤地下气化复采技术为背景,综合采用文献调研、实验室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工业性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国内残留煤资源量及分布特点、残留煤地下气化综合评价、不同注气工艺的地下气化特性以及燃空区围岩稳定性控制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1)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煤炭资源的平均采出率仅为34.45%,形成的残留煤资源量达到1266.44亿t,残留煤资源分布广泛。根据成因和特点,可划分为“三下”残留煤资源、薄煤层残留煤资源、保护性煤柱残留煤资源、因条件复杂而无法开采的残留煤资源、采空区残留煤资源等五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残留煤资源,构建了残留煤资源复采技术体系。(2)从资源条件、技术方案、经济效益、环境影响、安全保障、能耗水平等六个方面对残留煤地下气化可行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选取了89项因素作为煤炭地下气化项目可行性评价指标,构建了残留煤地下气化项目可行性评价的多层次结构模型,并建立了残留煤地下气化变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3)现场试验表明,变换注气工艺过程中,气化炉内状态会经历“平衡—破坏—再平衡”三个阶段,从而影响产气的稳定性,故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尽量维持注气工艺的稳定性。单纯改变鼓风速度对地下气化的产气效果影响有限,而提高氧气浓度能显着提升煤气热值,且配注蒸汽时效果更好,故富氧蒸汽连续法气化工艺适合于地下气化的产业化生产。此外,构建了一个适宜煤炭地下气化过程的半理论计算模型,可用于地下气化项目的前期研究。(4)在现有条带开采极限跨距预测方法基础上,引入热应力,并考虑地下气化高温对围岩的影响,推导出了地下气化条带的开采宽度计算公式。同时,基于统一强度理论(UST),建立了地下气化条带开采的煤柱极限强度、屈服宽度和煤柱宽度的统一计算公式。对地下气化燃空区超高水充填工艺进行了初步设计。提出了一种地下气化“条带+充填+跳采”开采工艺,可实现地下气化大规模生产时的围岩稳定性控制。(5)结合山脚树煤矿地下气化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合理的气化工艺和条带尺寸,并借助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地下气化条带开采后燃空区围岩的温度场、应力场和变形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火焰工作面向前推进,开切眼处围岩表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岩体内部约2m区域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但温度传导范围逐渐扩大。与常规条带开采相比,地下气化条带开采后,主断面处的煤柱承受载荷显着提高,顶底板所受压应力增大、拉应力减小、剪应力升高,同时燃空区附近区域的围岩变形量增大,但远离开采区域的岩体变形量却减小。

刘战雄[8](2013)在《基于生态技术的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实体性思维下的传统技术在造就人类辉煌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资源紧张、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生态化”成为技术演进和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发展关系性思维下的生态技术,培育“物质资源消耗少,综合效益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解决这一技术—环境“悖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的现实进路。本文应用社会建构论的原理和分析、比较与系统论等方法,以所搜集文献和调研资料为根据,从对生态技术的认知入手,以生态哲学、技术哲学、产业哲学和科技与社会等学科思想为依托,以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现存的问题为导向,旨在研究生态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社会和人工自然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态技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义,找出建构四者和谐耦合关系以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般路径,即各建构主体运用关系性思维,以人类中心环境整体论为理念,以科学发展为追求,针对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探明技术和产业发展规律与演进趋势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条件,并藉此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在技术、产业的发展规律规定的可能性边界内,既充分利用已有条件又实现对其限制的突破,以促进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顺利发展,建设宜人的生态文明。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简述选题背景和依据,并给出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以提纲挈领。第二章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主要介绍生态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两者的提出背景和内涵,并在一般性的阐释技术、产业、社会和人工自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找出两者之间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三章在实地调研基础上,主要介绍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为研究的深入提供现实依据。第四章根据前三章的研究进展,主要尝试给出基于生态技术的广东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构进路,指出各建构主体在其中的责任,即政府提供产业制度,发明家提供生态性产业技术,企业提供产业通道,消费者提供产业动力,服务组织提供产业服务。本研究不仅丰富了生态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内容,对广东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生态文明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马宝妹[9](2013)在《农业科教专题节目传播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三农”问题是制约全局的关键问题。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多管齐下、齐抓共管。电视作为政府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责无旁贷承担起提高农民科学素养、启迪农民观念、普及先进农业科技知识的责任。但目前我国农业科教专题节目不管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容乐观。本文以定量研究为主,发放1230份问卷对农业科教专题节目进行收视调查,了解节目的需求与满足情况,分析受众收视行为。以农业科教专题节目生存与发展的宏观社会环境为研究起点,探讨农业科教专题节目生存与发展的困境。以中央电视台《科技苑》为案例,探讨农业科教专题节目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农业科教节目面临的困境以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和分析了该类节目传播策略,提出了农业科教专题节目首先应该改变非公益性定位,由政府作为节目的主导者和投资者,从政策和经济上确保节目的正常运行;并根据电视传播特性和受众需求,传播适合线性传播的农业科技知识,严格把握节目的时效性与科学性,充分发挥影像视觉优势,采用“近、浅、简、准、活”的电视语言以及故事化和多元化创作手法,加强节目的传播效果。并着重探讨了新媒体格局下的农业科教专题节目的发展策略。

赖继年[10](2012)在《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1877年3月,清政府向英国派出了海军留学生,中国近代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民国时期,留英人数增多,规模也不断地扩大,“海军留英”及“庚款留英”是这一时期的特色。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制定了吸引留学生回国的政策,许多留英生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回国。建国初期,因为英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始终与美国一致,所以中国没有与英国建立外交关系,两国之间也没有教育交流活动。1954年6月,中英两国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1956年,中国向英国派出了3名留学生,新中国的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文革”爆发后,留英教育工作中止。1972年3月,中英两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留英教育得以恢复。这一年年底,中国向英国派出了16名留学生。此后,中国每年向英国派出少量留学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前。1979年4月17日,31名留学生赴英学习,这标志着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工作正式启动。此后,留英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80年代初,国家通过各种渠道向英国派遣留学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也应时而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运行十年,不但为中国培养了人才,而且也改善了中英关系。1986年,国家调整了留学政策,留英生的层次愈加高了,质量得到了保证。1990年代,国家继续向英国派遣留学生,并确立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这一时期,留英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后,自费留英生越来越多,成为留英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赴英国学习相对应的是留英生回国。留英生回国后参与了社会建设,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留英生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学科建设方面,他们对传统的专业进行改造,并引进了新的专业,建立了新型实验室和研究所。在高校教学方面,他们编写了新教材,开设了新课程,并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学术研究方面,他们不断地开拓进取,取得了优异的学术成绩。一些留英生还担任了中国重点大学的校长,他们在各自的学校进行了改革。留英生还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1980年代,中国的经济、教育、文化等正处在恢复发展阶段,科研条件较差,留英生开始了艰苦的科技创业。他们从组建实验室开始,将西方的先进知识引入中国,并发展之。中国的科技水平也逐渐恢复并有所提高。1990年代后,中国的科研条件有所改善,极大地方便了留英生的科技创业。留英生进一步引进新知识、新学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在这一时期,中国科学院推出了“百人计划”,入选“百人计划”的留英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留英生还在“863”计划、“973”计划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科技精英群体——留英院士群体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一样,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也积极向上、开拓进取。他们在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领域做出了贡献,推动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1980年代,一些留英生转变了观念,开始自主创业。1990年代,回国创业的留英生逐渐增多,他们从事的行业多种多样。进入21世纪后,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政策不断完善,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越来越多。在政府的引导下,留英生创办了许多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留学生创业园。社会各界与政府部门对留英生的创业行为进行了评价。留英生在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学术环境问题、创业园融资问题,创业园建设问题、子女上学问题。留英生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二、首套科技成果转化丛书问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首套科技成果转化丛书问世(论文提纲范文)

(1)科学社会学视角下中国科技奖励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比较分析法
        1.3.2 文本分析法
        1.3.3 案例分析法
2 科技奖励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科技奖励
        2.1.2 科技奖励制度
    2.2 科技奖励相关理论
        2.2.1 科学发现的优先权
        2.2.2 默顿科学规范结构
3 中国科技奖励制度的产生及发展
    3.1 中国科技奖励制度历史沿革
        3.1.1 中国古代科技奖励
        3.1.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技奖励
        3.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奖励制度
    3.2 中国科技奖励奖项类型及获奖情况
        3.2.1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3.2.2 国家自然科学奖
        3.2.3 国家技术发明奖
        3.2.4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3.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3.2.6 中国省(部)级科技奖励
        3.2.7 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励
4 科技奖励制度对科技的影响
    4.1 科技奖励制度对科技成果的影响
        4.1.1 合理的科技奖励制度促进科技申报成果增长
        4.1.2 合理的科技奖励制度提升科技成果质量
    4.2 科技奖励制度对科研人员的影响
        4.2.1 激励科学家产出科技成果
        4.2.2 引导科学技术发展导向
        4.2.3 由“马太效应”滋生的“越轨行为”
        4.2.4 一定程度上产生竞争心理
5 科学社会学视角下中国科技奖励制度困境
    5.1 由科技奖励引发的学术不端案例
        5.1.1 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道培诉弟子侵权
        5.1.2 李杨之争中的科学发现优先权冲突
    5.2 科学客观性与人的社会性矛盾冲突
    5.3 科技奖励制度与科技发展不同步
    5.4 科学规范过于理想化
    5.5 命名规则的不合理性
6 中国科技奖励规范完善路径
    6.1 国外科技奖励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6.1.1 美国科技奖励制度及特点
        6.1.2 印度科技奖励制度及特点
        6.1.3 国外科技奖励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6.2 重视物质奖励的同时不可忽视精神奖励
    6.3 科技奖励评审合理性建设
    6.4 “普遍主义”评价范式的运用
    6.5 科学行为应在监管之下
    6.6 完善青年科研奖励相关制度
7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2)比尔·邓斯特零能耗设计思想与设计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背景
        1.1.2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1.1.3 零能耗设计的典范——比尔·邓斯特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框架图
        1.3.4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意义
    1.5 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比尔·邓斯特的生活背景和职业经历
    2.1 比尔·邓斯特的生活背景
        2.1.1 时代背景——设计思潮的嬗变
        2.1.2 社会背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沃土
    2.2 比尔·邓斯特的职业经历
        2.2.1 蓄势期——设计思想的形成
        2.2.2 成熟期——设计思想的发展完善
    2.3 比尔·邓斯特的研究成果
        2.3.1 比尔·邓斯特的理论研究成果
        2.3.2 比尔·邓斯特的实践研究成果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比尔·邓斯特零能耗设计思想
    3.1 引导不同层面的环保生活
        3.1.1 推广零能耗建筑
        3.1.2 拓展零能耗设计领域
    3.2 全生命周期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
        3.2.1 建筑全生命周期相关概念
        3.2.2 强调全生命周期环境效益
        3.2.3 注重全生命周期经济效益
    3.3 “适度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需求”
        3.3.1 寻求多元高效的可再生能源供给
        3.3.2 降低全生命周期的能源需求
    3.4 推动建筑产业化快速发展
        3.4.1 建筑产业化相关概念
        3.4.2 促进建筑全产业链升级
        3.4.3 构建整合设计平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比尔·邓斯特零能耗设计策略
    4.1 实现全方位零能耗生活的规划布局方式
        4.1.1 土地高效利用
        4.1.2 功能混合的建设模式
        4.1.3 低碳交通规划
        4.1.4 适当提高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
        4.1.5 气候和环境适应性布局
        4.1.6 便利的基础设施规划
        4.1.7 分布式微型可再生能源系统规划
    4.2 性能好舒适度高的零能耗建筑单体设计
        4.2.1 节能舒适的平面设计
        4.2.2 环保建筑部品的选择
        4.2.3 低热损的围护结构设计
        4.2.4 适宜的建筑遮阳设计
        4.2.5 高效的能源和设备系统
    4.3 低环境影响的部品与施工设计
        4.3.1 环保材料的选择
        4.3.2 优良的部品性能设计
        4.3.3 工业化部品设计与装配式施工设计
        4.3.4 高效的能源设备系统
    4.4 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
        4.4.1 降低建设成本,带动区域经济
        4.4.2 渐进式升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典型案例综合分析
    5.1 贝丁顿零能耗项目
        5.1.1 贝丁顿零能耗项目规划布局
        5.1.2 零能耗建筑单体设计
        5.1.3 低环境影响的部品与施工设计
        5.1.4 成本控制与经济效益
    5.2 零能耗吊舱
        5.2.1 零能耗吊舱规划布局
        5.2.2 零能耗吊舱单体设计
        5.2.3 低影响的部品与施工设计
        5.2.4 成本控制与经济效益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思考
    6.1 比尔·邓斯特零能耗设计的先进性
        6.1.1 成果系统完善,理论实践互动
        6.1.2 整合设计,变革常规方法
        6.1.3 基于零能耗的设计美学创新
    6.2 本研究过程的总结
        6.2.1 本研究的创新点
        6.2.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6.3 结合我国实际的反思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零能耗标准1.0
附录B 比尔·邓斯特主要建筑作品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祖国七十迎华诞 行业廿人谱华篇(论文提纲范文)

徐克晋:奉献科研教育,自得满园桃李
过玉卿:投身起重事业,促进行业发展
管彤贤:峥嵘岁月,奋斗不息
顾迪民:起重机行业规范的奠基者
李明长:放弃安逸,负重前行
虞和谦:投身科研事业,助力行业发展
徐善继:工业车辆发展的促进者
张嘉善:斗轮堆取料机发展承前启后者
包起帆:抓斗大王让世界向中国看齐
张海乔:中国索道之父
陶德馨研以致用,学以育人
陆大明物流技术与应用的先驱
须雷起重机行业设计规范的先驱
徐格宁深入理论研究助力起重机械
周奇才从教育入手助推行业发展
张喜军从行业标准到国际标准
唐超统筹业内资源推动行业发展
孙吉泽物流仓储的追梦人
王顺亭起重运输机械行业的“安全卫士”
黄越峰中国客运索道领军人

(6)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线索研究 ——基于技术进步、商业利权、人文启蒙的三重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论题的界定和说明
        1.3.1 地域与时间的界定
        1.3.2 工业设计概念的界定
        1.3.3 本文考察的重点领域
        1.3.4 研究视角的界定
    1.4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1.4.1 同类研究
        1.4.2 相关研究
    1.5 本文的史料来源
        1.5.1 基本史料来源
        1.5.2 相关史料来源
    1.6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思路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1.7.1 研究的难点
        1.7.2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概况及线索界定
    2.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背景
        2.1.1 中国近代工业发生的地域分布及演变
        2.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典型特征
        2.1.3 中国近代社会消费方式和观念的转变
    2.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特点
        2.2.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的失衡性发展
        2.2.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的依附性发展
        2.2.3 中国近代工业和设计的被动性发展
    2.3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史学地位及阶段划分
        2.3.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史在中国设计史中的地位
        2.3.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划分依据
        2.3.3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四个阶段的发展特征
    2.4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线索及结构
        2.4.1 工业设计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影响因素
        2.4.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三条线索及结构关系
        2.4.3 线索的定位及关键信息界定
第3章 主干线——技术进步线索下中国近代工业设计的发展
    3.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中的技术逻辑与技术力量
        3.1.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与技术进步的逻辑关系
        3.1.2 影响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技术背景及技术形态
        3.1.3 促进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两股技术力量
    3.2 国家战略性工业技术进步下的产品研制和创新
        3.2.1 制造、化学等技术进步下的枪炮研制
        3.2.2 造船技术进步驱动下的现代轮船设计
        3.2.3 技术进步下近代陆空交通工具的发展
    3.3 民用工业技术进步驱动下的产品研制与创新
        3.3.1 木材加工技术进步下家具设计
        3.3.2 民营机器技术进步及产品设计
        3.3.3 技术进步下纺织、服装的设计和创新
    3.4 技术驱动下工业设计发展的关键问题
        3.4.1 产品生产制造中的标准化
        3.4.2 技术和创新人才需求的解决对策
第4章 辅助线——商业利权思想下中国近代工业设计的发展
    4.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商业逻辑和行为层次
        4.1.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中的商业利权逻辑
        4.1.2 中国近代的商业观念转变与商业环境
        4.1.3 商业利权下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三个层次行为
    4.2 政府行为——从博览会到国货运动
        4.2.1 清末政府为推销国产商品举办的商业展会
        4.2.2 民国时期政府主导的国货运动
    4.3 商业利权下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企业行为
        4.3.1 利权思想下国家战略性工业的改革
        4.3.2 新产品的引入与本土化发展
        4.3.3 企业产品开发与营销策略
        4.3.4 中国近代民族品牌创立及其视觉化策略
    4.4 商业利权下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中间组织行为
        4.4.1 行会行为——中间组织的初始形态
        4.4.2 同业公会——企业与市场间的桥梁
        4.4.3 商会——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
    4.5 商业利权下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产业政策
        4.5.1 政府的设计创新激励机制
        4.5.2 政府的产品商标制度
第5章 投影线——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与人文启蒙的交织演进
    5.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人文线索的界定及两者关系
        5.1.1 西方工业设计史中的人文思想视角
        5.1.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思想启蒙和人文环境
        5.1.3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与人文启蒙的相互促进
    5.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中人文思想的若干表征
        5.2.1 理性思想启蒙与实用性产品设计
        5.2.2 审美观念改变下设计形式的变迁
        5.2.3 中西文化碰撞下产品风格的融合
        5.2.4 艺术自由沁入设计之中
        5.2.5 基于民族情感的传统符号再生
    5.3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对近代人文启蒙的积极影响
        5.3.1 工业产品创新实践促进理性思想启蒙
        5.3.2 外来器物促进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形成
        5.3.3 近代城市公共交通促进社会民主意识
        5.3.4 设计物的传播和使用促进社会公平
第6章 余论
    6.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各线索的关键问题剖析
        6.1.1 从引进、仿制到改良、创新——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基本路径
        6.1.2 早期技术进步下产品研制和创新的局限
        6.1.3 中国社会机制缺乏“再创造”的动力——以西方为参照
    6.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线索的互动
        6.2.1 技术逻辑与商业逻辑在工业设计中的结合是一种必然
        6.2.2 三条线索走向统一——亦或是一种思考
    6.3 本文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残留煤地下气化综合评价与稳定生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图清单
表清单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目标
2 我国残留煤资源量、分布特征及分类
    2.1 残留煤资源的定义
    2.2 残留煤资源量及特征
    2.3 残留煤资源的类型划分及复采技术
    2.4 本章小结
3 残留煤地下气化可行性影响因素分析
    3.1 资源条件
    3.2 技术方案
    3.3 经济效益
    3.4 环境影响
    3.5 安全因素
    3.6 能耗水平
    3.7 本章小结
4 残留煤地下气化变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
    4.1 综合评价方法选择
    4.2 变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的基本原理与建模方法
    4.3 残留煤地下气化变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
    4.4 评价实例
    4.5 本章小结
5 不同注气工艺的地下气化特性
    5.1 资源条件与试验系统
    5.2 试验方法、过程及结果
    5.3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5.4 地下气化过程的计算模型
    5.5 本章小结
6 燃空区围岩稳定性的控制技术
    6.1 气化条带合理采留宽度
    6.2 燃空区充填工艺
    6.3 地下气化大规模开采方法
    6.4 本章小结
7 工程设计
    7.1 资源条件概况
    7.2 气化工艺
    7.3 气化条带采留宽度
    7.4 地下气化条带开采数值模拟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基于生态技术的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研究的理论视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生态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联性研究
    2.1 生态技术的提出背景与概念阐释
        2.1.1 生态技术的提出背景
        2.1.2 生态技术的基本内涵
    2.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背景与概念阐释
        2.2.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背景
        2.2.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与类型
    2.3 生态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在联系
        2.3.1 技术、产业、社会与人工自然的关系
        2.3.2 生态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产业领域确定产业布局逐渐明晰
    3.2 产业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全国领先
    3.3 政策陆续出台政府扶持逐渐完善
    3.4 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4.1 核心技术缺乏
        3.4.2 技术产业化受阻
        3.4.3 发展模式不合理
        3.4.4 产业政策、布局同质化严重
        3.4.5 区域产业发展不平衡
    3.5 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问题的原因
        3.5.1 对发展生态技术缺乏认识
        3.5.2 创新意识淡薄
        3.5.3 创新能力较差
        3.5.4 社会支持力度不够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构
    4.1 建构原则
        4.1.1 秉持产业生态文明理念建立绿色共识
        4.1.2 遵守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律避免浮躁冒进
        4.1.3 与“双转移”战略相协调实现协同发展
    4.2 建构路径
    4.3 建构内容
        4.3.1 政府的建构内容
        4.3.2 发明家的建构内容
        4.3.3 企业的建构内容
        4.3.4 消费者的建构内容
        4.3.5 服务组织的建构内容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农业科教专题节目传播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农业科教专题节目的的界定与调查
    2.1 农业科教专题节目的界定
    2.2 农业科教专题节目的收视调查
        2.2.1 调查样本的选择
        2.2.2 调查样本的基本特征
        2.2.3 收视行为及收视效果
        2.2.4 调查小结
第三章 农业科教专题节目的困境与问题分析
    3.1 对当前农业科教专题节目的困境分析
        3.1.1 非公益性定位导致节目生存困难
        3.1.2 “单干式”家庭联产承包制使节目缺乏系统性、实用性
        3.1.3 线性电视传播导致节目典型性宣传
        3.1.4 我国地域的复杂性导致节目采编困难
        3.1.5 专业性知识传播与非专业性传播者带来的节目困境
    3.2 对当前农业科教专题节目的问题分析
        3.2.1 节目多为典型性推介
        3.2.2 节目标准化生产不利于农业科技传播
        3.2.3 没有充分调动影像在科教传播中的直观优势
        3.2.4 缺乏专业主持人
        3.2.5 节目缺乏“故事”
第四章 农业科教专题节目重要性及传播对策
    4.1 农业科教专题节目重要性分析
        4.1.1 是政府公益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4.1.2 是农业技术成果推广的需要
        4.1.3 是培养农民科学精神、提高农民科学技术水平的需要
    4.2 农业科教专题节目的传播对策
        4.2.1 农业科教专业节目应走公益化道路
        4.2.2 提供满足需求与符合电视传播特性的节目内容
        4.2.3 充分发挥影像优势
        4.2.4 注重对节目的市场宣传与开发
第五章 新媒体格局下农业科教专题节目的传播策略
    5.1 农业科教专题节目应把握住电视的传播优势
        5.1.1 把握住节目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5.1.2 提高农业科教节目质量
    5.2 借助新媒体更有效传播节目
        5.2.1 实现电视点播服务
        5.2.2 向新媒体开放电视的内容资源
        5.2.3 通过新媒体与受众实现充分互动
        5.2.4 为节目提供业务应用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本文研究不足之处
    6.3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10)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四节 概念辨析与界定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留英教育
        一、 海军留英教育
        二、 其他留英教育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留英教育
        一、 北洋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第三节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一、 建国初期留英生回国
        二、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三、 留英生群体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
    第一节 留英教育工作的启动
        一、 邓小平的指示及新时期留学工作的启动
        二、 首批留英生的派遣
    第二节 留学政策的演变
        一、 中国公派留学政策的演变及中英教育交流与合作政策的演变
        二、 英国的外国留学生政策及吸引留学生的措施
    第三节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一、 留英教育的演变
        二、 留英学生统计
        三、 留英生的学习与生活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执行——兼述典型的留英生群体
    第一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背景
        二、 包玉刚与“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第二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实施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留英生的选派
        二、 留英生群体分析
        三、 留英生的留学生涯
    第三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影响
        一、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正是这些人才提高了中国的科研水平,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留学教育模式(为以后留英教育提供了经验,加强了华人华侨的联系,发展了中英关系)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留英生与中国的高等教育
    第一节 高等院校留英生群体分析
        一、 高等院校留英生回国原因分析
        二、 高等院校留英生情况介绍及其专业分析
        三、 高等院校留英生的群体特征
    第二节 留英生群体与高校发展
        一、 留英生与学科建设
        二、 留英生与高校教学
        三、 留英生与学术研究
    第三节 留英生与大学管理
        一、 留英回国的大学领导
        二、 留英校长与高校改革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留英生与中国科技
    第一节 留英生群体的科技创业
        一、 1980 年代的科技创业
        二、 1990 年代以后的科技创业
    第二节 留英生的重要科技角色
        一、 留英生与“863”计划
        二、 留英生与“973”计划
        三、 留英生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第三节 两院院士中的留英生
        一、 具有留英背景的院士群体统计
        二、 留英院士的科技贡献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留英生与人文社会科学
    第一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
        一、 留英生学科统计分析——以学科排名靠前的大学为中心
        二、 部份优秀留英生分析
    第二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留英生的成就
        一、 经济学与法学
        二、 历史学与社会学
        三、 哲学、文学及其它学科
        四、 留英生与当代艺术
    第三节 小结
第八章 留英生创业
    第一节 留英生的创业轨迹
        一、 留英生的早期创业
        二、 留英生创业的新时期
    第二节 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一、 深圳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二、 中关村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三、 其它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第三节 三个典型的留英创业者
        一、 张欣:优秀的留英创业人员
        二、 沈锟:回国卖鸡的留英双硕士
        三、 隋涛:一般的留英创业者
    第四节 留英生创业的评价
        一、 社会评价
        二、 政府评价
    第五节 小结
第九章 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第一节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及其对策
        二、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三、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学术腐败问题及其对策
    第二节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融资问题及其对策
        二、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创业园建设问题及其对策
    第三节 留英生面临的其它重要问题及其对策
        一、 留英生子女就学问题及其对策
        二、 留英生待业问题及其对策
    第四节 小结
第十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四、首套科技成果转化丛书问世(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学社会学视角下中国科技奖励制度研究[D]. 任梦凡.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8)
  • [2]比尔·邓斯特零能耗设计思想与设计作品研究[D]. 陆江月. 天津大学, 2019(01)
  • [3]祖国七十迎华诞 行业廿人谱华篇[J]. 张坤. 起重运输机械, 2019(17)
  • [4]中国海洋科学技术发展70年[J]. 陈连增,雷波. 海洋学报, 2019(10)
  • [5]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研究[D]. 万亚男. 江苏师范大学, 2019
  • [6]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线索研究 ——基于技术进步、商业利权、人文启蒙的三重视角[D]. 占炜.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5)
  • [7]残留煤地下气化综合评价与稳定生产技术研究[D]. 黄温钢.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4)
  • [8]基于生态技术的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D]. 刘战雄. 华南理工大学, 2013(S2)
  • [9]农业科教专题节目传播对策研究[D]. 马宝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3(06)
  • [10]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D]. 赖继年. 南开大学, 2012(06)

标签:;  ;  ;  ;  

首批科技成果转化丛书问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