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经贸委投资计划司副司长王东在“建设项目管理与总承包经验交流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国家经贸委投资计划司副司长王东在“建设项目管理与总承包经验交流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一、国家经贸委投资与规划司副司长王东在“建设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经验交流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论文文献综述)

朱厢炜[1](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认为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刘建城[2](2014)在《新时期党的科学技术思想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一直是人类历史舞台上两股最活跃的力量,而且两者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进入21世纪后,科技革命继续蓬勃发展,并以信息化、生态化和全球化的最新态势深刻地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考验后,继续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在中国,中国共产党带领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在向共产主义理想拼搏奋进的道路上实现着一个又一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奇迹。作为这两个伟大历史发展力量共同推动的一个结果,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在新时期也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作为二十世纪自然科学一个最新发展的系统科学和系统论,在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做出了新的继承和丰富的同时,也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方法论和崭新的思维方式,对社会科学领域问题的思考也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启发作用。新时期以来,我国的科技实力迅猛发展,实现了世界科技发展史上迅速崛起的伟大奇迹。基于我国新时期以来科技发展的事实,本文将尝试提出并分析的这样一个问题:新时期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实力为什么如此之快地实现其跨越式发展?这个发展的路径机制和路径是如何的?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围绕以上问题,本文将参考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现代发展——系统论方法之中的概念体系和思维方式,将我国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党的科技思想和理论、实践层面的科技战略、方针政策,以及科技思想和政策的科技实践成果,以明晰的形式对其组成要素和结构进行解读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新时期党的科技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演进的理论和逻辑脉络,并分析原因和总结经验。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在绪论中将细致介绍本文研究的出发点,主要考察的问题,应对问题的逻辑思路以及所要应用的方法论、主要的文献来源等,并对相关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最后介绍本文的若干创新点和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在文章的第二章将对本文所讨论的“新时期”,“科技思想”,“新时期党的科学技术思想”,及“演进”等核心概念进行了解析和界定,并对新时期党的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渊源进行了探索和梳理。最后,介绍了系统论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一方法论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中科学技术思想及科技事业的发展这一社会现象的可行性与优势。第三部分,包括文章的第三到第六章,也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部分将视野聚焦在在我国的政治和经济社会环境内,科技思想如何在理论和实践上驱动科技水平和实力快速提升的运行机制和路径上。考察新时期各个历史阶段中,科学技术思想如何具体化为各项科学技术政策,并最终得以实现在各项科技和经济社会成果之中。我党关于如何发展科学技术的观点和理论,构成了特定时期内科技思想的主体内容之一,而作为一个执政党的科技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策性的思想,与科学技术政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但同时又有明显的区别。因而,考察一定历史阶段内科技思想与科技政策的内在联系,以及科技思想如何演化为科技政策并最终在实践中结出累累硕果,是考察科技思想“演进”一个应有的纬度。第四部分,即第七章。对前述四章对新时期以来科技工作领域的运行机制,科技水平得以快速提升和科技成果得以实现的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的基础上,本章将对新时期科技思想理论作为一个整体,从科技理论的主体内容入手,分析理论整体中各主要组成要素在不同历史演化和继承发展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最后,文章从中概括出党的科学技术思想在新时期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所具有一般性的特征,以及科技工作中突显出的主要经验与启示。

刘敏[3](2012)在《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遗产“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越发凸显。同时,公众的民主意识、权益意识不断提高、市民社会持续进步,建筑遗产保护公共利益优先原则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和呼声逐渐加强。这既顺应了国际社会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趋势,也响应了国家政策的号召,是社会民主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是,由于我国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一边是建筑遗产不断受到蚕食、消失在城市开发改造中;一边是公众参与阻力重重,政府自利化趋势明显,导致缺乏公众参与保障机制、非政府组织和非赢利组织发展缓慢、公众参与无序、专家“御用化”趋势、企业趋利现象明显等诸多不良现象。面对如此局面,笔者在研究西方国家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从公共政策和市民社会的角度,对我国公众参与现状及困境加以解析,找出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不足,采用跨学科、走访、现场考察等方法,从法治机制、回应机制和教育机制三个方面对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公众参与机制加以研究与分析。其次,以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运动为例,通过对公众参与主体的采访、现场考察调研以及媒体报道分析等,对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历程加以分析研究,建立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一手档案。尤其重点分析研究了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可行性,结合天津市专门负责历史风貌建筑修缮的国有企业——“整理公司”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实例,对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优势和社会责任加以重点研究。同时结合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案例,采用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方法。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是一门专业性强、深层次、复杂的社会问题,仅凭单一学科很难解决全部问题。本文拟从社会学、文化经济学、城市管理学、历史学、法学、遗产保护等角度,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加以分析研究,从公众参与法治机制、回应机制和教育机制三个方面展开系统性全面的研究,探索“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建筑遗产保护制度化之路。

崔秀敏[4](2008)在《建设工程监理企业向项目管理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与政策研究》文中认为建设工程监理从1988年试行至今,不论是最初作为改革传统工程管理方式的一种专业化社会化的办法,还是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一种制度,都为促进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随着市场环境和我国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化,监理行业和监理企业都出现了新的问题和困难,行业中企业结构不合理现象加剧,企业之间恶性低水平竞争更加激烈。如何改变建设工程监理行业目前的结构不合理现象,引导企业健康合理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工程项目管理作为改革我国现有工程管理方式的重要举措,为建设工程监理企业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但企业的发展除了受企业内部因素影响外,更多的受到其所在环境的影响或制约,企业只能适应而不是改变它。因此对建设工程监理企业而言,认清影响企业发展的建筑市场环境及相关政策法规就变得十分必要。本论文以现有的项目管理和监理理论为基础,首先介绍了本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其次分析了本论文两大主体的建设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再次对建设工程监理企业向项目管理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与政策法规进行研究,其中在监理行业的竞争环境分析中,借鉴了战略管理理论中波特的“五力模型”;对监理和项目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建设研究中,借鉴了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均衡理论,认为相对市场的实际需求而言,建设工程监理制存在着制度过剩而项目管理存在着制度不足的问题。最后对完善建筑市场环境与政策提出了一些对策,认为要推动建设工程监理企业的健康合理发展,就应积极培育发展项目管理市场,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制度,进一步规范市场。并提出了建设工程监理企业向项目管理企业发展的一般方式。

勾敏[5](2007)在《单件定制生产管理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市场需求的个性化,单件定制生产将成为当今工业企业主要的生产方式之一。这种生产方式能够高度满足客户的定制需求,但同时由于难以形成批量也给生产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如反应能力差、交货期长、质量不稳定等。过去人们对单件生产的管理是基于已经设计好的产品,只是订单的数量和时间不确定,对客户定制的满足程度不够。因此,旨在提供客户全套服务,包括设计在内的全过程单件定制生产正在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单件定制生产内涵的分析,着重研究了在单一企业和联盟合作企业两种不同形式下,如何构建有效的生产管理系统,以便实现向客户提供包括设计在内的高质、高效、满意的定制服务。全文包含以下内容:在分析单件定制生产的内涵及其相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首先针对单一企业的单件定制生产管理重点和难点,提出其指导思想和基本构架,并从管理体系、组织体系、技术体系三个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在此基础上又构建了信息化平台,有效地解决客户信息的获取和企业各部门的沟通问题。接下来以联盟合作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单件定制生产管理重点和难点的分析,提出联盟合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构架,并对联盟合作企业单件定制生产管理系统的平台和模块功能进行设计,实现独立经营企业的协同定制与生产。最后对本文理论部分进行例证分析。通过对单一企业和联盟合作企业单件定制生产管理基本构架和管理系统的设计,实现本文的理论创新。同时,丰富了单件生产的理论体系,为单件定制生产企业提供参考价值。

孟春[6](2007)在《西安市建筑市场管理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基于“管理实践”的思想,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我国的经济转型期为背景,以市场经济等相关研究成果为理论基础,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对比国内外建筑市场实际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从西安市建筑市场的实际出发,通过调研,掌握了西安市建筑市场的客观统计数据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比较分析以及实证分析等分析方法,分析和研究了西安市建筑市场的统计和产业组织现状与特征,从而发现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并剖析产生的根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筑市场优化管理的建议。本文重点对西安市建筑市场的统计和产业组织现状与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在西安市建筑市场统计分析研究部分,笔者主要运用西安市建筑市场近几年的统计数据,对其进行图表对比分析以及相关的计算分析,从而得出西安市建筑市场所具有的十大统计特点;在西安市建筑市场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研究部分,笔者主要根据产业组织理论体系运用SCP分析框架对西安市的建筑市场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以及市场绩效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西安市建筑市场的产业组织特点。本文最后根据以上对西安市建筑市场的统计和产业组织现状与特征的分析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给出相应的西安市建筑市场优化管理的建议。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帮助西安市建筑市场的有关管理部门,了解和掌握一个客观真实的西安市建筑市场,分析市场中一些混乱现象的根源,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对西安市建筑市场的管理。本文通过对西安市建筑市场在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系统分析和研究,对把握市场现状,加强市场管理,进一步优化宏观经济环境,调整企业组织结构、经营方式,探讨地方建筑市场与国际建筑市场接轨都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黄天柱[7](2007)在《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总人口70%以上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农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46.9%,但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15.2%。改革开放以来,农业领域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迅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连续迈上几个新台阶,农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出现了局部农村繁荣,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深层次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三农”问题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发展农业经济,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未来农业的发展将更加依赖科技进步。我国每年约有6000-7000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仅为30-40%,多一半的科技成果不能为经济建设作贡献。为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把三科(科研与推广单位、农业教育机构以及国外的科技成果)与三农(农村、农业、农民)之间的“桥梁工程”高标准地建好。“桥梁工程”指的就是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科技推广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我国现行的农业推广是以政府农业推广机构为主体的单一推广模式,现已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农业科技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其优点是具备一定的推广条件,能较好地执行国家农业总体发展计划。但是,目前我国以政府推广机构为主体的农业推广体系“线断、网破、人散”,存在着科技推广机制不活,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科研、推广、生产三者之间衔接不紧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推广人员素质偏低,农民组织化程度差等诸多问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新型农业推广体系势在必行。基于以上思路,本文采用对比分析、实证分析和归纳演绎等方法,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别阐述了:1.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有关的推广理论。包括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农业科技推广的路径依赖,农业推广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以及需求理论、农民行为改变理论、教育理论、新技术扩散理论、农业踏板原理和内源发展理论,阐述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推广的关系。2.分析了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农民科技需求变化给我国农业科技供给提出的在推广方式、方法、理念等方面的创新和变革需求,进行了供求主体之间的协同分析。3.总结了我国现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现状、供给状况和弊端,提出了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体系的思路、创建原则、重点内容、主要措施和实施步骤。分析了世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基本特征,重点介绍了美国、日本推广体系的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4.经过对农业科技推广供求状况的分析和总结,探索和创建了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为主导,农业高校、科研院所、涉农企业、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等为供给主体,农业生产与推广、教育紧密结合,上下连贯、主体协同、功能齐全、运行有序、结构开放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以下简称“创新体系”),介绍了该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运行机制、保障措施和科技培训、网络、成果转化“三大平台”建设。5.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体系的政策建议与对策。重点介绍了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定量测评的指标体系与模型方法和农业科技成果的分类办法,对农业教育机构科技管理将起到借鉴作用。同时将软科学研究成果推广纳入体系创新之中。6.介绍了中国农科院机构改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校企联合办学实践和部分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的成功经验。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经过多次改革,现行推广体系在发展理念、组织体系以及推广内容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突破与拓展,但是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行政化的组织架构,公共科技推广的基本地位并没有得到解决。建立的“创新体系”将对优化、完善我国现存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温志军[8](2003)在《政府在推动建筑业施工人员培训中的作用》文中指出目前,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建筑业的繁荣,建筑市场的蓬勃发展为我国建筑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然而竞争的日趋激烈,尤其是加入WTO后,国外建筑企业的涌入,又使我国建筑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决定了我国建筑企业能否在国内外建筑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并与国外同行展开较量。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建筑业人才的问题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主要因素。 本论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建筑业在面临大好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提出对于工程项目施工人员的素质培养和教育成为影响整个行业发展的关键。着者在通过举证,分析了我国建筑业企业以及施工人员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建筑业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高级工程施工人员,尤其是具有国际水平的项目经理的缺乏是导致建筑企业效益不高、竞争力薄弱的根本原因,而提高素质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对建筑业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然后,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培训的责任主体,并重点论述了政府作为关键的责任主体在建筑业施工人员培训中应扮演角色。鉴于项目经理在整个施工项目中的重要地位,作者选取项目经理为主要对象,从项目经理的执业资格入手,详细阐述并分析了中、英政府各自对项目经理培训的管理,包括对项目经理执业资格的产生、管理、考核以及培训这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着者通过案例分析了英国建筑业培训委员会(CITB)的征税—税费返还体系的概念、操作过程和优点。 最后,作者总结并指出了英国项目经理执业资格以及征税——税费返还体系对我国政府对建筑企业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在包括规范行业的培训、重视教学过程管理、改变证书考核制度、加强评估员队伍的建设等方面的启示。

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9](2002)在《建设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经验交流暨表彰大会在京召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国家经贸委投资与规划司副司长王东在“建设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经验交流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经贸委投资与规划司副司长王东在“建设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经验交流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1)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1.2.1 课题研究目的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建筑历程层面
        1.3.2 地域建筑层面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1.4 国内研究现状
        1.4.1 建筑历程层面
        1.4.2 地域建筑层面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1.6 主要概念界定
        1.6.1 界定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1.7.2 阅读建议
2 建设背景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2.3 本章小结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3.1 我们为何建造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3.1.3 讨论:兴建设想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3.4 本章小结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4.2.3 讨论:后续进展
    4.3 本章小结
5 建筑创作回响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5.1.3 讨论:媒体关注
    5.2 大众的声音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5.4 获奖情况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5.5 本章小结
6 建筑评析
    6.1 建筑策划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6.2 建筑后评估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6.3 建筑设计竞赛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6.4 建筑设计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6.4.3 建筑设计师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6.5 建筑伦理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点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2)新时期党的科学技术思想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一、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和思路
    (二) 主要问题、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五) 研究意义
二、 新时期党的科技思想的界定及理论渊源
    (一) 新时期党的科学技术思想的界定
        1、 党的科技思想“新时期”发展的时间起点
        2、 新时期党的科技思想演进的阶段划分及依据
        3、 新时期科党的科技思想的内涵
        4、 “演进”概念的两层含义
    (二) 新时期党的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渊源
        1、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
        2、 毛泽东科技思想
    (三) 系统论简介
        1、 系统论的基本概念
        2、 马克思主义中的系统思想与方法
        3、 系统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四) 小结
三、 新时期党的科技思想的萌芽:1975-1978
    (一) 新时期科技思想孕育的政治经济形势
    (二)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形成
        1、 形成脉络与逻辑构成
        2、 科技属性的重新定位与科技工作规律的认识
        3、 科学技术的地位与功能
        4、 科技发展策略思想
    (三) 科技方针与政策的起步
        1、 文革前科技政策回顾
        2、 文革后初期科技工作的整顿与恢复
    (四) 新时期初期科技事业的恢复
        1、 1976 年科技战线的状况
        2、 1978 年自然科学技术人员普查
        3、 20 世纪 70 年代末的科技水平统计
    (五) 小结
四、 新时期党的科技思想的探索与发展:1979-1989
    (一) 科技体制改革启动的社会形势
    (二)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发展和成熟
        1、 科技作为解决问题的最主要条件
        2、 开拓人才培养渠道
        3、 科技体制改革思想
        4、 发展高技术的思想
        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 科技体制改革的酝酿与开展
        1、 “依靠 面向”的战略方针
        2、 “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
        3、 科技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人才政策
        4、 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和政策
    (四) 科技体制改革驱动科技实力快速提升
        1、 科技体制改革成效显着
        2、 年度数据分析:1988 至 1990 年
        3、 国家科技发展计划成果:六五和七五期间
    (五) 小结
五、 新时期党的科技思想的成熟:1990-2000
    (一) 新科技革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二) 江泽民科学技术思想
        1、 党工作重心的进一步战略转移——江泽民科技思想的着眼点
        2、 科教兴国战略——党的新的战略工作重心的具体展开
        3、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4、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5、 科技创新与进步的关键在人才
        6、 社会主义科技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
        7、 科技伦理思想
    (三) 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科技政策
        1、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落实
        2、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
        3、 新时期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展开
        4、 科技人才政策改革日益深化
        5、 教育事业的突飞猛进
    (四) 科技思想成果的全面进步
        1、 八五期间的主要科技成就
        2、 九五期间科技进步情况与 2000 年科技发展状况
    (五) 小结
六、 新时期党的科技思想的完善:2000-2010
    (一) 新世纪开篇的经济政治新形势
    (二) 21 世纪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胡锦涛科技思想
        1、 战略方针的深化和任务目标的提出——胡锦涛科技思想的出发点
        2、 胡锦涛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 新世纪的科技发展政策
        1、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提出
        2、 创新人才政策
        3、 新世纪国际科技合作政策
    (四) 小结
七、 新时期我党科技思想的主体内容演进分析与启示
    (一) 新时期社会环境的历史演变
        1、 科技思想历史转折实现的历史背景
        2、 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3、 世纪之交的科技发展新环境
    (二)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理论的逐步推进
        1、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提出
        2、 科学技术从“生产力”到“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和现实基础
        3、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三) 科技体制改革思想的不断深化
        1、 “双管齐下”的科技体制改革思路
        2、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科技体制改革思路
    (四) 科教兴国战略的酝酿与完善
        1、 科技教育两手抓
        2、 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五) 中国特色科技创新发展理论的演进
        1、 鼓励科技探索与创新
        2、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3、 从“国家创新体系”到“创新型国家”
        4、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科技强国梦
    (六) 新时期以来党的科技思想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1、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 坚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科学技术的优越性
        3、 坚持和深化科学技术领域的改革开放
        4、 坚持以人为本,坚定发展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0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附录 2 九五期间科技进步检测结果
    附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附录 4 十五期间科技进步基本状况评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上篇——基础理论篇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缘起
        1.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1.1.3 为什么以天津为例
        1.1.4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1.5 研究结构
    第二章 概念释义及西方国家公众参与概述
        2.1 概念释义
        2.1.1 公众参与
        2.1.2 建筑遗产
        2.2 西方国家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2.2.1 英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2.2.2 法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2.2.3 美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2.2.4 日本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2.3 小结
    第三章 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现状解析
        3.1 市民参与阶梯理论
        3.2 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现状概述
        3.3 公众参与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3.3.1 存在问题
        3.3.2 应对策略
        3.3.3 小结
        3.4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法律法规支持体系研究
        3.4.1 法律法规释义
        3.4.2 建筑遗产保护立法研究
        3.4.3 公众参与立法研究
        3.4.4 小结
        3.5 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非政府组织研究
        3.5.1 非政府组织(NGO)定义
        3.5.2 西方国家非政府组织分析
        3.5.3 我国非政府组织研究
        3.5.3.1 管理规定
        3.5.3.2 已注册登记建筑遗产保护组织
        3.5.3.3 未注册登记NGO组织
        3.5.4 小结
    第四章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4.1 概念释义
        4.2 公众参与法治机制
        4.2.1 知情权
        4.2.2 参与权
        4.2.3 监督权
        4.2.4 公益诉讼权
        4.2.5 小结
        4.3 公众参与回应机制
        4.3.1 定义
        4.3.2 相关规定
        4.3.3 存在问题
        4.3.4 应对策略
        4.3.5 小结
        4.4 公众参与教育机制
        4.4.1 定义
        4.4.2 相关规定
        4.4.3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教育
        4.4.3.1 大众教育
        4.4.3.2 专业教育
        4.4.3.3 职业教育
        4.4.4 小结
下篇——天津篇
    第五章 天津建筑遗产概述及现状研究
        5.1 天津建筑遗产简介
        5.2 天津建筑遗产现状概述
        5.3 建筑遗产保护情况
        5.3.1 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5.3.2 建筑遗产保护情况
        5.3.3 保护规划制定
        5.4 建筑遗产破坏情况
        5.5 小结
    第六章 天津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公众参与发展历程解析
        6.1 觉醒期(1980S——2003 年)
        6.2 发展期(2004 年——2009 年)
        6.3 瓶颈期(2010——今)
        6.4 小结
    第七章 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实践解析
        7.1 个人参与——天津市民张强先生
        7.1.1 张强先生简介
        7.1.2 呼吁保护历史街区的漫漫长路
        7.1.3 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方式介绍
        7.2 社团组织——天津市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
        7.2.1 穆森简介
        7.2.2 团队简介
        7.2.3 主要参与保护事件
        7.2.4 主要参与保护方式
        7.2.5 参与保护典型案例分析
        7.2.5.1 天津盛锡福旧址保护事件
        7.2.5.2 和平区五大道保护事件
        7.2.5.3 解放北路“原中国农工银行旧址”保护事件
        7.3 精英参与——专家学者
        7.3.1 旧城文化采风和抢救估衣街运动
        7.3.1.1 冯骥才先生简介
        7.3.1.2 旧城文化采风运动
        7.3.1.3 抢救估衣街运动
        7.3.1.4 比较分析
        7.3.2 天津浙江兴业银行旧址保护事件
        7.3.3 天津原盐业银行保护事件
        7.4 非政府组织空缺下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7.4.1 企业分类及其特征
        7.4.1.1 企业社会责任
        7.4.1.2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研究
        7.4.2 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可行性分析
        7.4.2.1 必然性分析
        7.4.2.2 问题分析
        7.4.3 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7.4.3.1 企业家参与——王可有先生
        7.4.3.2 非国有企业参与——天津老城厢改造
        7.4.3.3 非专门性国有企业
        7.4.3.4 专门性国有企业
        7.4.4 比较分析
        7.4.4.1 非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保护形势分析
        7.4.4.2 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保护优势分析
        7.4.4.3 建筑遗产保护专门性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7.5 小结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建设工程监理企业向项目管理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框架图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技术路线框架图
2 项目管理和建设工程监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少数发达国家项目管理及建设工程监理的现状
        2.1.1 美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情况
        2.1.2 英国工程监理咨询行业的情况
        2.1.3 部分发达国家工程咨询业资质管理及服务范围比较
    2.2 我国项目管理及建设工程监理发展概述
        2.2.1 我国项目管理实践发展现状概述
        2.2.2 建设工程监理制发展概述
        2.2.3 建设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的关系
    2.3 建设工程监理企业发展现状及向项目管理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3.1 我国建设工程监理企业发展现状
        2.3.2 工程监理企业向项目管理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 建设工程监理企业向项目管理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与政策分析
    3.1 建设工程监理行业市场环境与政策法规分析
        3.1.1 建设工程监理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3.1.2 建设工程监理的法律法规环境分析
        3.1.3 建筑市场相关制度建设分析
    3.2 项目管理行业市场环境与政策法规分析
        3.2.1 项目管理发展的市场需求环境分析
        3.2.2 项目管理发展的政策环境分析
        3.2.3 建设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3.3 政府对建筑市场监管和规范的保障性分析
        3.3.1 政府对建筑市场的监管和规范
        3.3.2 政府对建设工程监理市场的监管和规范
    3.4 建设工程监理企业向项目管理企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
        3.4.1 建设工程监理企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3.4.2 工程监理企业转型发展的可能性
4 完善建设市场环境及政策的对策研究
    4.1 培育发展项目管理市场
        4.1.1 加强市场宣传
        4.1.2 加强市场培育
        4.1.3 支持市场发展
    4.2 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政策
        4.2.1 明确项目管理的法律地位
        4.2.2 修订完善相关法规
        4.2.3 出台配套法规
    4.3 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
        4.3.1 加快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4.3.2 推行监理职业责任保险
        4.3.3 积极应对市场开放
    4.4 建设工程监理企业向项目管理企业发展方式
        4.4.1 扩大业务资质范围
        4.4.2 改变企业管理模式
        4.4.3 提高人员素质,充实开展项目管理业务的专业人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案例分析
附录B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单件定制生产管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有关研究发展现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现状述评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1.5 本文研究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概述
    2.1 基本概念
        2.1.1 单件定制生产内涵
        2.1.2 单件小批量生产/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2.1.3 大规模定制
        2.1.4 几个相近概念的比较分析
    2.2 相关理论概述
        2.2.1 项目管理理论概述
        2.2.2 并行工程理论概述
        2.2.3 网络化制造概述
    2.3 相关管理方法的比较分析
        2.3.1 项目管理与并行工程
        2.3.2 网络化制造下的并行工程与项目管理
第三章 单一企业的单件定制生产管理系统
    3.1 单一企业单件定制生产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3.1.1 单一企业单件定制生产管理的重点
        3.1.2 单一企业单件定制生产管理的难点
    3.2 单一企业单件定制生产管理的指导思想与基本模式
        3.2.1 单一企业单件定制生产管理的指导思想
        3.2.2 单一企业单件定制生产管理的基本模式
    3.3 单一企业单件定制生产管理系统设计
        3.3.1 系统目标
        3.3.2 系统总体设计
        3.3.3 信息化的定制设计平台
        3.3.4 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
        3.3.5 定制设计流程分析
第四章 联盟合作企业的单件定制生产管理系统
    4.1 联盟合作企业单件定制生产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4.1.1 联盟合作企业单件定制生产管理的重点
        4.1.2 联盟合作企业单件定制生产管理的难点
    4.2 联盟合作企业单件定制生产管理的指导思想及基本构架
        4.2.1 联盟合作企业单件定制生产管理的指导思想
        4.2.2 联盟合作企业单件定制生产管理的基本构架
    4.3 联盟合作企业单件定制生产管理系统设计
        4.3.1 系统目标
        4.3.2 联盟合作企业单件定制生产的组织形式
        4.3.3 联盟合作企业单件定制生产的技术支持
        4.3.4 联盟合作系统平台的总体结构
        4.3.5 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
第五章 例证分析
    5.1 单一企业单件定制生产管理系统例证分析
    5.2 联盟合作企业单件定制生产管理系统例证分析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6)西安市建筑市场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发达国家建筑业及建筑市场现状和水平
        1.2.1 日本的建筑业及建筑市场
        1.2.2 英国的建筑业及建筑市场
    1.3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存在的的问题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框架
        1.4.3 研究方法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西安市建筑市场统计分析研究
    2.1 建筑市场的含义
        2.1.1 建筑业的概念
        2.1.2 建筑市场的概念
    2.2 西安市建筑市场的统计分析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安市建筑市场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研究
    3.1 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3.2 市场结构分析
        3.2.1 行业结构集中度分析
        3.2.2 市场集中度分析
    3.3 市场行为分析
        3.3.1 关于阴阳合同的分析
        3.3.2 关于寻租行为的分析
    3.4 市场绩效分析
        3.4.1 利润率与市场结构诸因素的关系
        3.4.2 产值利润率
        3.4.3 资金利润率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优化建筑市场管理的建议
    4.1 宏观建议
        4.1.1 建筑业行业管理模式的总体思路
        4.1.2 行业管理模式的形成过程设想
    4.2 微观建议
        4.2.1 针对统计特点的建议
        4.2.2 针对产业组织特点的建议
    4.3 本章小结
结论
    本论文的基本研究结论
    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
        1.1.3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3 本文研究范围
        1.3.1 农业推广学的学科性质
        1.3.2 农业推广学科的研究内容
        1.3.3 本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业科技推广的基础理论
    2.1 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有关的基本概念
        2.1.1 现代农业科技推广
        2.1.2 农业科技成果
        2.1.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2.1.4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
        2.1.5 农业专业技术协会
        2.1.6 产学研结合办学思路
        2.1.7 软科学研究成果
    2.2 制度创新的基本原理
        2.2.1 制度转型
        2.2.2 诱致性创新原理
        2.2.3 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
        2.2.4 路径依赖与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
        2.2.5 路径依赖与我国农业科技推广运行机制变迁
    2.3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基本理论
        2.3.1 农业科技成果供求理论
        2.3.2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2.3.3 教育理论
        2.3.4 新技术扩散理论
        2.3.5 农业踏板理论
        2.3.6 内源发展理论(Endogenous Development)
第三章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需求分析
    3.1 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对科技推广的需求
        3.1.1 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的主要特征
        3.1.2 农业经济的发展对科技新的需求
    3.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科技推广的需求
        3.2.1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3.2.2 新农村建设对推广体系的需求
    3.3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对科技推广的需求分析
        3.3.1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经营的特点
        3.3.2 农民对科技需求的新变化
    3.4 新阶段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理念、制度、方式与方法变革的要求
        3.4.1 要求农业科技推广组织明确职能,科学定位
        3.4.2 要求农业科技推广组织面向市场和农民,自下而上开展推广工作
        3.4.3 要求推广的方式和方法创新
        3.4.4 要求用世界的眼光来认识和改革我国的农业科技推广
第四章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供给分析
    4.1 我国农技推广体系制度变迁
        4.1.1 上世纪50 年代初至50 年代末为形成期
        4.1.2 上世纪60 年代初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为低谷期
        4.1.3 上世纪80 年代初到90 年代中期为恢复发展期
        4.1.4 上世纪90 年代中期至今为调整重构期
    4.2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现状
        4.2.1 推广体系结构状况
        4.2.2 推广主体和职能划分
        4.2.3 经费状况
        4.2.4 供给主体职能发挥情况
        4.2.5 农业推广专业体系划分
    4.3 现行农业推广体系的主要特点和供给状况
        4.3.1 主要特点
        4.3.2 供给状况
    4.4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弊端分析
    4.5 软科学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的现状和问题
        4.5.1 软硬科学发展失衡
        4.5.2 软科学研究成果推广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世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经验与借鉴
    5.1 世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基本类型
    5.2 世界农业科技推广的发展趋势
    5.3 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推广的特点
    5.4 美国政府和农学院的农业合作推广体系
        5.4.1 美国农业科技推广概况
        5.4.2 美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5.5 日本农业科技推广改革的新动向
    5.6 世界农业科技推广对我们的启示
第六章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供求耦合: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
    6.1 农业科技推广供求主体间的协同分析
    6.2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的路径选择
    6.3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公共品属性与政府财政支持
    6.4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面向未来的改革与发展
    6.5 建立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体系
        6.5.1 指导思想
        6.5.2 创新原则
        6.5.3 创新内容
        6.5.4 重点领域选择
    6.6 创新过程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6.6.1 机构改革与设置
        6.6.2 人员配置和用人机制
        6.6.3 经费收支制度和管理体制变革
        6.6.4 非政府机构的参与
    6.7 创新体系的阶段目标和实施步骤
第七章 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体系的创建与运行
    7.1 农业科技推广供给主体间的博弈
    7.2 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体系“三大平台”建设
        7.2.1 创建的内容
        7.2.2 基本框架
        7.2.3 依托涉农企业创建科技示范E 平台
        7.2.4 依托农业高校建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平台
        7.2.5 依托科研院所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7.3 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
    7.4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特点
第八章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体系创建的政策建议与对策
    8.1 政策建议
    8.2 对策之一:建立农业科技成果分类管理体系
        8.2.1 把握农业科技成果的主要特点
        8.2.2 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分类管理
    8.3 对策之二:根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客观规律建立评价体系
        8.3.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
        8.3.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
        8.3.3 建立农业教育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体系
    8.4 对策之三:建立社会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第九章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案例
    9.1 科技推广供体改革案例——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体制改革
    9.2 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办学促进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
    9.3 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的成功经验
第十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政府在推动建筑业施工人员培训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背景
        1.1.1 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机遇
        1.1.2 目前建筑业存在的问题
        1.1.3 背景小结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1.2.1 本文研究的目的
        1.2.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及人员的现状
    2.1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现状
        2.1.1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效益普遍不高
        2.1.2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不强
    2.2 我国建筑业施工人员现状
        2.2.1 从业人员逐年攀升
        2.2.2 建筑队伍构成
        2.2.3 建筑企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2.2.4 建筑企业高级人才缺乏
    2.3 对建筑业施工人员培训的重要性
    2.4 政府在建筑业施工人员培训中的角色和作用
    2.5 我国项目经理的现状
        2.5.1 项目经理概述
        2.5.2 项目经理的选择
        2.5.3 我国项目经理的现状
    2.6 小结
3 中、英政府对项目经理培训的管理
    3.1 项目经理职业资格的产生
        3.1.1 我国项目经理资质认证的发展
        3.1.2 英国国家执业资格产生的背景
        3.1.3 英国国家执业资格(S/NVQ)介绍
        3.1.4 执业资格的背景对比
    3.2 项目经理执业资格的管理
        3.2.1 我国项目经理资质的管理部门
        3.2.2 我国项目经理资质的管理办法
        3.2.3 英国项目经理执业资格的管理部门
        3.2.4 英国项目经理执业资格的管理办法
        3.2.5 项目经理执业资格在管理上的对比
    3.3 项目经理执业资格的考核
        3.3.1 我国项目经理资质考核委员会
        3.3.2 我国项目经理资质等级和申请条件
        3.3.3 我国获取项目经理资质证书的方法
        3.3.4 英国项目经理资质考核委员会
        3.3.5 英国项目经理资质等级和资质标准
        3.3.6 在英国获取项目经理执业资格的方法
        3.3.7 在项目经理考核方面的对比
    3.4 项目经理执业资格的培训
        3.4.1 我国项目经理的培训
        3.4.2 英国项目经理的培训
    3.5 小结
4 CITB的具体做法--“征税--税费
    4.1 CITB概述
        4.1.1 CITB机构
        4.1.2 CITB的部门设置及其职责
        4.1.3 CITB的使命和战略目标
    4.2 CITB采用的“征税--税费返还”体系
        4.2.1 “征税--税费返还”体系简介
        4.2.2 征税的必要性
    4.3 征税--税费返还体系的具体运作方法
        4.3.1 征税回执单
        4.3.2 税费返还
        4.3.3 征税--税费返还体系案例
    4.4 征税--税费返还体系的优点
    4.5 启示
    4.6 小结
5 我国政府建筑业施工人员培训制度的建设与创新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国家经贸委投资与规划司副司长王东在“建设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经验交流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论文参考文献)

  • [1]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新时期党的科学技术思想演进研究[D]. 刘建城. 华南理工大学, 2014(12)
  • [3]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D]. 刘敏. 天津大学, 2012(05)
  • [4]建设工程监理企业向项目管理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与政策研究[D]. 崔秀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09)
  • [5]单件定制生产管理系统设计[D]. 勾敏. 沈阳工业大学, 2007(03)
  • [6]西安市建筑市场管理优化研究[D]. 孟春. 长安大学, 2007(02)
  • [7]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研究[D]. 黄天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8]政府在推动建筑业施工人员培训中的作用[D]. 温志军. 重庆大学, 2003(03)
  • [9]建设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经验交流暨表彰大会在京召开[J]. 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 化工设计, 2002(06)

标签:;  ;  ;  ;  ;  

国家经贸委投资计划司副司长王东在“建设项目管理与总承包经验交流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