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操科学健身探索

健美操科学健身探索

一、健美操科学健身探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天蒙[1](2021)在《自媒体线上直播有氧操教学对女性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 ——以如皋市蓝宝儿有氧操为例》文中提出现代社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各种高新技术应运而出,使得社会劳动生产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更多的人从体力劳动者投入到紧张的脑力劳动中,加快的生活节奏,导致各种慢性疾病的产生。人们对于体育运动的需要日益强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身体健康。2019年年底武汉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国家疫情防控期间,大众都居家隔离身体活动量减少。线上教学、直播平台因此得到爆发性发展,腾讯视频、钉钉、抖音短视频、一直播等线上直播平台,为教师与学生、教练与大众居家锻炼提供平台。有氧健身操作为时尚的健身项目,深受广大女性热爱。本研究对如皋市蓝宝儿有氧操线上学员随机抽取30人,进行自身对照线上有氧操锻炼对比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身体形态、身体成分及身体素质进行自身对比研究,心理方面通过POMS量表进行心理测量,通过对蓝宝儿线上学员进行12周有氧操课程练习,测量前后心境的水平,比较练习前后的变化,探讨自媒体线上有氧操教学对女性身体和心境的积极影响,为改善女性身心健康及线上自媒体直播有氧操教学的发展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实验结果:(1)实验前对受试者身体形态、身体成分、身体素质、身体机能进行测试结果分析,经过12周有氧操实验结束后,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可知:身体形态中身高、胸围、上臂围、大腿围、小腿围各项测量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体重、腰围、臀围、WHR测量指标有显着性差异(p<0.05)。身体成分中BMI、脂肪含量、体脂率、骨质、肌肉、骨骼肌、基础代谢等各项测量指标有显着性差异(p<0.05)。瘦体重、身体水分、蛋白质等各项测量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身体素质中试者的闭目单足站立、握力、坐位体前屈、1min仰卧起坐等各测试数据研究结果显示,闭目单足站立、握力、坐位体前屈、1min仰卧起坐都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身体机能中安静心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肺活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2)12周实验结束后,受试者前后锻炼心境状态的7个维度和情绪纷乱总分(TMD)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紧张”维度、“愤怒”维度、“疲劳”维度、“抑郁”维度、“精力”维度、“慌乱”维度、“自尊感”维度以及TMD中各项测量指标中,“紧张”维度、“愤怒”维度、“抑郁”维度以及TMD值等各项测量指标与锻炼前相比均下降且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其“疲劳”维度、“精力”维度、“慌乱”维度等各项测量指标较锻炼前下降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经过12周蓝宝儿有氧操学习,实验组自身对照在身体形态、身体成分、身体素质、身体机能中均有测量指标不同程度的改善。主要体现在身体素质和身体形态上,与锻炼前相比显着性强。(2)在12周蓝宝儿有氧操直播教学中,实验组学员的心境状况各维度均有不同程限的改善,主要体现在消极情绪上,其中紧张、愤怒、抑郁三个情绪维度效度最佳,明显优于锻炼前情绪状态。(3)线上直播教学对于女性的心理有积极的影响,对促进健康也非常有效果,因此线上有氧操直播教学应积极推广优化深入发展。

段豪爽[2](2020)在《我国广场舞推广套路动作编排研究》文中指出广场舞是群众自发地以健身为目的在开敞空间上进行的韵律性舞蹈。作为一项新兴的全民健身项目,广场舞以其风格多样性的特点,深受锻炼者的青睐。随着广场舞锻炼者人数的激增,国家体育总局适时推出了多套广场舞推广套路,不仅为爱好者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彰显了国家对全民健身的重视。动作编排质量直接影响着锻炼者练习效果与套路普及程度。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录像分析、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层次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广场舞推广套路的成套动作编排进行研究,解读广场舞竞赛规则、分析广场舞推广套路动作编排,剖析我国广场舞推广套路动作编排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广场舞推广套路动作编排的提升路径,以期对未来我国广场舞推广套路的动作编排提供借鉴。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于2015年、2017年和2018年共推出27套广场舞推广套路,推广套路各有其特色之处,可分为徒手健身操舞和持器械健身操舞两种类型,并且多以徒手健身操舞为主。广场舞规定套路评分包括完成和艺术两部分,自选套路评分包括编排和完成两部分,规定套路评分更强调完成,自选套路评分则是编排与完成并重。2.27套广场舞推广套路从运动时间来看,大多控制在3-4分钟左右,最长为5分20秒,最短为2分48秒;27套广场舞推广套路的平均运动速率为1.929拍/秒,2018年广场舞推广套路的平均运动速率最高,达2.030拍/秒,2017年广场舞推广套路的平均运动速率最低,为1.837拍/秒。不同运动时间、不同运动强度的广场舞推广套路为广场舞爱好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3.27套广场舞推广套路整体动作重复率较高,动作重复率高于70%的共有19套,2018年广场舞推广套路的动作重复率最高,2017年较之2015年的广场舞推广套路动作衔接更流畅,但重复率相对较高;27套广场舞推广套路是由3至6组的操化动作组合而成,涉及多个关节,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活动频率较高,头颈关节、肘关节活动频率则相对低一些。4.27套广场舞推广套路中多以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为主,以左前、左后、右前和右后4个方向为辅。对称方向的移动次数基本相同,这在规范动作的同时,降低了成套动作的难度。有19套广场舞推广套路的上肢对称动作次数大于上肢不对称动作次数,有9套广场舞推广套路的下肢对称动作次数大于下肢不对称动作次数。广场舞推广套路音乐风格多元化,贴近大众生活,动作编排与音乐风格相一致,但广场舞音乐的音乐素材选取较单一,音乐元素偏少。5.影响我国广场舞推广套路动作编排的影响因素归纳为准则层3个层面,即编排者层面、锻炼者层面和其他层面,指标层11个指标。编排者层面为音乐的选择与剪辑、编排者技术水平、学历层次和编排经验4个指标;锻炼者层面为年龄、锻炼者技术水平、活动空间和动作风格喜好4个指标;其它层面为资金保障、激励机制和宣传推广3个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准则层各指标权重值为:编排者(0.6267)、锻炼者(0.2797)和其他(0.0936),准则层中编排者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指标层11项指标中总排序为C2编排者技术水平(0.3184),C6锻炼者技术水平(0.1702),C4编排经验(0.1535),C1音乐的选择和剪辑(0.0968),C3学历层次(0.0580),C9资金保障(0.0512),C7活动空间(0.0485),C8动作风格喜好(0.0388),C11宣传推广(0.0323),C5年龄(0.0222),C10激励机制(0.0102);影响我国广场舞推广套路动作编排的因素主要为编排者技术水平因素、锻炼者技术水平因素、编排经验因素、音乐的选择和剪辑因素。6.我国广场舞推广套路动作编排提升路径为:进一步提升编排者特长与创编套路风格的契合度;充分考虑锻炼者技术水平;更加注重编排者经验的积累;尤其重视音乐的选取和剪辑。

孙小欢[3](2020)在《开封市高校体育专业师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与实施,我国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热情日益高涨,居民的体育锻炼与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但我国的社区体育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起步晚、群众体育社会化水平不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社区体育发展过程中对当下现有社会资源整合利用率不高。高校作为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厚的人才资源优势。如何将高校体育人才资源长期且有效的充分利用,提高高校体育专业师生社区体育服务的参与率,对我国社区体育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师生在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过程中面临哪些问题和困境?政府、高校、社区应该如何促进高校师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所以如何有效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已成为促进社区体育和国民体质健康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深入调查开封市高校体育专业师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与建议,为更好促进高校体育专业师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促进社区体育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研究结论如下:(1)开封市高校体育专业师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现状:高校体育专业师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参与率偏低;教师参与社区体育服务形式主要是社区邀请和单位组织,主要内容是体育活动组织,而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形式主要是志愿者,服务内容是体育健身指导;师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项目最多的是健身器械、乒乓球、羽毛球和健美操;时间主要集中在周末和节假日,每次1-2小时;在高校体育专业师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意向的选择时,多数教师有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意愿,部分教师完全能接受以无偿的方式参与社区体育服务,学生无偿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意愿较低。(2)开封市高校体育专业师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困境:师生主动参与社区服务意识较低,组织协调不够,导致师生难已介入社区体育服务队伍;服务时间在供需两端难以协调;在指导内容项目和场所方面,供给侧与社区居民实际需求结合不充分;师生参与社区服务经费短缺,影响社区体育开展和师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3)对策与建议:从高校和社区两端入手,提升师生参与服务意识的有效措施;加快建立高校与社区之间的服务信息平台,打通社区与高校师生之间的渠道障碍;推动构建社区体育服务信息反馈机制,缓解供给端服务信息不对称;设立社区体育服务专项资金,保障社区体育服务有序进行;建立社区体育服务监督机制,对社区体育服务进行绩效评价与管理;高校师生应在服务实践中加强学习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服务能力。

赵改秀[4](2020)在《普及与推广视域下中老年人武术传习方案设计与应用研究 ——以太极拳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健康中国2030”战略实施将健康、健身提升至国家高度,然而我国老龄化国情日趋明显的情况下,中老年群体的健康与健身问题将对“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起关键作用。武术作为我国传统体育的代表性项目,在中老年群体的健身与健康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武术供给与中老年群体需求不对称、武术传习缺乏系统性、趣味性及文化性等问题,影响了武术在中老年群体的普及与推广。本研究以中老年群体健身养生、娱乐交友、修身养性的武术需求为导向,依据中老年人身心发展规律,按自由进出机制,设计开发一套可以在社会上流传推广的武术传习方案,并通过实践验证及改进方案,为武术在中老年群体普及与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参考。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逻辑分析法,以泰勒原理、“少即是多”及“先见林再见树”理论为理论依据,进行了中老年人武术传习方案的设计;并通过实验法与逻辑分析法,以石家庄市藏龙福地社区符合条件的中老年人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四个半月的实验及一个半月的后期学习情况观察,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传习效果,运用数理统计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合传习对象日常学习表现,改进与完善传习方案,最后总结得出结论及建议。结论:(1)基于普及与推广视域下,设计的中老年人武术传习方案,以“强调健身养生,突出娱乐交友,寓学于乐,修身养性”为核心,包含传习目标、传习内容、传习程序、传习形式、传习用具、结业汇报、传习注意事项七个板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传习目标;选取以优秀传统武术中缓慢类拳种为主,包括多样练习内容与形式的传习内容;由“玩”到“练”再到“演”的传习程序;课堂教学与外出观摩体验多样化结合的传习形式;以硬件与软件多样化相结合的传习用具;技术展示与点评、师生分享与总结和专家评价与交流三个结构环节构成的结业汇报;综合中老年人个性与共性需求的传习注意事项)。(2)本研究设计的中老年人武术传习方案能够满足中老年人健身养生、娱乐交友及修身养性的武术需求(根据传习方案在社区中老人群中的实验结果与分析,学员对方案整体及七个板块都具有较高的满意度;由“玩”到“练”再到“演”的传习程序和硬件与软件传习用具的合理运用,有效激发并保持了中老年人武术学习兴趣;简单多样且内涵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结合课堂教学与外出观摩体验多样化结合的传习形式,提高了中老年人主观锻炼体验;以中老年人需求为导向,设计的以“强调健身养生,突出娱乐交友,寓学于乐,修身养性”为核心指导思想的方案,满足了中老年人需求,促进了中老年人继续学习)。建议:(1)为促进武术更好的在中老年群体更好的普及与推广,可将培训班与辅导站螺旋式结合,利用培训班的系统性、科学性,突出传习的专业性,依托辅导站的便利性、日常性,对培训班所学内容进行复习与巩固。(2)传习过程发挥或借用学员个人优势,争取使每位学员有用武之地,发挥集体最大优势,同时增强学员武术活动的参与感,提高学员对武术传习活动的参与度。(3)根据培训便利条件,建议对学习较好的学员颁发教练资格认证,激发与鼓励学员将自己所学武术内容与他人分享。(4)将武术融入广场舞、健步走等中老年群体普及与推广较好的项目,借其势促进武术的普及与推广。(5)传习过程中,注重技术动作寓意及内涵,更易激发中老年人武术传习兴趣。(6)针对武术项目的特性,以对中国传统文化、攻防技击或健身养生感兴趣的中老年人为重点普及与推广对象。

孙培乐[5](2020)在《广东省青少年跆拳舞健身操创编理论及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少年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被列为重点人群在关于促进我国体育活动的开展方面,《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也指出要大力开展关于培养青少年的体育技能的相关培训,以期让青少年能掌握2项以上的运动项目技能,国家也在重点提倡我国青少年务必要多参与体育锻炼。本论文为促进广东省青少年身体素质健康发展而创编出符合广东省青少年练习的广东省青少年跆拳舞健身操套路。以广东省青少年跆拳舞健身操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对广东省青少年跆拳舞健身操进行创编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广东省青少年跆拳舞健身操的创编理论主要包括创编依据、要素、原则和方法。创编依据是以科学健身、时代发展需求、不同对象和任务和娱乐性为依据;创编要素有动作、音乐、时间和空间;创编原则包括了健康性、针对性、创新性、科学性、统一性和观赏、娱乐性六个方面;创编方法主要包括:总体构思法、移植法、分布创编法和组合法。2.通过本套路的练习,对练习者的立定跳远、50米跑、坐位体前屈、女生800米跑和一分钟仰卧起坐、男生1000米跑、肺活量等体质测试指标有明显的提升,但是对男生引体向上无促进作用。3.实验对象中有81.8%的学生对本套路感兴趣,感兴趣的原因绝大部分同学是喜欢本套操的动作创编、内容简单易学、音乐的选配,并且认为本套路与自己息息相关。

胡培培[6](2020)在《昆明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认为2019年10月8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学生体育课程考核,不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者不能够毕业;同时要求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早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教体艺[2002]13号)(以下简称《纲要》)中,也明确要求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应该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因素,并且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评价中要淡化甄别和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和发展功能,把学生的学习成绩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当中。在《纲要》的指导下,昆明市普通高校对体育学习评价作出了改进,但仍不够全面和系统。健美操选项课作为大学体育课,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但在课程学习评价上还受传统评价思想的影响,评价内容不够全面,评价主体单一,所以,构建昆明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对全面、系统、科学的评价健美操选项课学生学习情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昆明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调查发现昆明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现状存在以下问题:评价内容过于强调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考核,忽略了学生情感、交往合作和意志因素的考查;评价方法简单,评价主体单一,以教师评价为主,忽略学生自评和互评,过于强调学习结果,缺乏对学习过程的有效评价。2.结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及昆明市普通高校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的实际情况,通过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问卷咨询后,对昆明市普通高校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最终构建出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52个三级指标。6个一级指标包括:学生体能(0.216)、运动知识(0.132)、运动技能(0.216)、学习态度(0.175)、情意表现(0.132)和交往合作(0.129)。3.昆明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的6个维度由15个二级指标构成,分别为:身体形态(0.0598)、身体机能(0.0585)、身体素质(0.0976)、健美操理论知识(0.0457)、体育保健知识(0.0421)、科学健身知识(0.0442)、基本技能(0.0821)、成套技能(0.1339)、课堂纪律(0.0656)、课中参与(0.0576)、课外体育锻炼(0.0518)、情感(0.0689)、意志品质(0.0631)、生生合作(0.07)、师生合作(0.059)。4.三级评价指标包含52项观测点,分别为身体形态2项、身体机能2项、身体素质6项、健美操理论知识4项、体育保健知识2项、科学健身知识3项、基本技能3项、成套技能5项、课堂纪律4项、课中参与3项、课外体育锻炼2项、情感6项、意志品质4项、生生合作4项、师生合作2项。5.根据三级评价指标的加权系数,最终构建昆明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评价量表,量表中每个观测点都给出了参考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和参考权重值,根据评价标准对评价内容进行评分。

朱亚成,朱亚奇,侯光定,王子朴[7](2019)在《第四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综述》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11月1-4日,由中国体育科学大会主办第四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在西安体育学院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大会主题为"科学健身,全面健康",主要涉及全民健身活动与群众体育赛事发展、全民健身文化新理念及竞技体育协同发展、不同人群全民健身活动、体质监测与科学健身理论、新时代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体医融合与健身损伤的预防等8个专题。本届大会旨在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和健康水平,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科技对体育事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倡导、组织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和群众体育工作者就新时期全民健身事业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交流经验,为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全民健身科学化水平、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开启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新征程。

周凯[8](2019)在《高等体育院校健美操专项课程核心素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时下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校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本研究以高等体育院校健美操专项课程核心素养为研究主体,构建出具有健美操专项特色的核心素养体系,以为此后的健美操核心素养的研究或具体某一体育项目的核心素养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以高等体育院校健美操专项课程核心素养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本研究进行资料收集与统计分析。研究以构建高等体育院校健美操专项课程核心素养两级指标为主要任务,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健美操专项课程核心素养指学生在健美操专项课程的学习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健美操专项特点的,适应自身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高等体育院校健美操专项课程核心素养由3个一级指标与9个二级指标构成,一级维度类别由团队精神与意识、成套创编与展现、教学指导与实践3个指标构成,二级核心素养由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奉献精神、动作编排、竞赛表演、运动能力、专项理论、教学能力、竞赛组织9个指标构成。(3)成套创编与展现、教学指导与实践是健美操专项课程核心素养的一级维度类别指标中更为重要的;运动能力、专项理论、教学能力是健美操专项课程核心素养的二级核心素养指标中得分最高的,其重要程度更高。(4)一级指标中团队精神与意识是学生自评中得分最高的,而成套创编与展现、教学指导与实践在学生自评中得分较低;学生在二级指标的得分中,协作精神、大局意识、奉献精神得分最高,而专项理论、运动能力、竞赛组织的得分最低。(5)在健美操专项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成套创编与展现、教学指导与实践方面,学生的实际能力值距离专家的期望能力值存在显着性差异;团队精神与意识方面,学生的实际能力值与专家的期望值较为接近,无显着性差异。(6)大局意识通过加强学习、把握重心、制定计划、组织实践、总结反思等实现;协作精神通过建设团队、设立目标、分工合作、消除隔阂等实现;奉献精神通过营造团队氛围、培养团队荣誉感、教师言传身教等实现;动作编排通过单一动作设计、组合动作设计、移动路线设计、难度动作选取、过渡与连接设计、音乐选择与剪辑、成套动作设计等实现;竞赛表演通过表现力训练、训练中的表演、成套动作排练、模拟比赛训练、参与竞赛表演等实现;运动能力通过基础体能训练、专项体能训练、专项技术训练等实现;专项理论通过理论课教学、技术课教学、自主学习等实现;教学能力通过基本理论与技术学习、教学组织与运用、领操训练、模拟教学、俱乐部代课等实现;竞赛组织通过了解竞赛程序、活动策划、裁判能力培养等实现。

余雪蓉[9](2019)在《玉溪市红塔区健身俱乐部健美操指导员职业素质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国民整体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全民健身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民生价值的认识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面对群众体育发展环境的改变,人们对体育健康指导的需求呈现出专业化、科学化、多元化的特点,这必然需要专业化、职业化和市场化的专业健身指导人才提供科学、高效、多层次的健身指导服务,这也必然对健身指导员人才的质量和结构提出新的要求。健美操指导员作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所具备优良的职业素质能力是稳步推动该运动发展的基础,对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发展社会体育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对推动全民健身有着重要科学指导意义。本文以玉溪市红塔区健身俱乐部健美操指导员职业素质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玉溪市红塔区健身俱乐部健美操指导员的形象结构、知识结构、职业能力结构、非智力结构、职业结构进行归纳与总结,并从中分析出相关影响因素及对策,最后得出结论并给出建议和解决方法。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玉溪市红塔区健身俱乐部健美操指导员年龄结构呈年轻化趋势,集中的年龄段是21-29岁;在性别结构中以女性健美操指导员为主,但通过调查得知近几年里男性健美操指导员数量逐渐成增加趋势。(2)玉溪市红塔区健身俱乐部健美操指导员文化层次中本科学历较多,且以有等级证书的指导员为主;技能知识获得的主要途径是由长期锻炼经历和体育院校专业中的学习与培训,且健美操指导员教龄普遍偏短。(3)玉溪市红塔区健身俱乐部健美操指导员形象结构状况较好,但在自信心、语言表达、个人魅力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知识结构整体相对较弱,其中的三个三级指标关系是呈递减趋势;能力结构整体情况良好,但创编能力、课堂感染控制能力方面需要提高;工作情况、服务态度及意识、体质等相关指标总体情况较好;职业结构中健美操指导员对自我未来有较好的职业规划,对该职业的前景都很看好。(4)目前人们对健美操指导员的认知程度不够高,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宣传手段与方式对健美操指导员进行宣传,提高社会对健美操指导员的认知程度。还要下功夫加强健美操指导员的质量、规模等建设,营造有利于健美操指导员队伍建设的环境和条件,促进健美操指导员队伍的健康、快速、有序发展。(5)深入贯彻依法治体理念,坚持依法治思维和依法治方式推进工作,不断完善玉溪市红塔区健身俱乐部健美操指导员工作的管理体制。强化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对于健美操指导员的宏观管理职能;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加强专门化管理。健身俱乐部内部也应该积极配合,严格遵守相关管理体系进行管理。(6)健美操指导员工作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需要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加强专门化管理。健身俱乐部内部也应该积极配合,严格遵守相关管理体系进行管理。加强对于申报健美操指导员的资格审核;加强对考评员和培训教师的审查和考核,适时对相关职业素质鉴定规范和标准进行修订。

管星星[10](2019)在《国家规定十二套广场舞运动强度与能量消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国家体育总局于2015年推出12套编排科学合理、简单易学的广场舞,广场舞锻炼的健身受益有赖于科学的健身计划,而运动强度是制订合理的个性化健身计划的核心。本研究试图对国家规定12套广场舞的能量消耗和运动强度进行客观分析与评定,以更准确把握大学生体力活动强度和运动过程中的能耗状况,为指导普通群众科学健身、为大学生体力活动强度的选择、制订合理有效的锻炼计划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方法:采用三轴加速度计Actigraph GT3X、Polar表和自我疲劳感觉量表(RPE)测试江西师范大学在校非体育专业本科生公共体育课程女生395人完成十二套广场舞后的心率(HR)、梅脱(MET)、能耗值及RPE,以评定十二套广场舞的运动强度及分析能量消耗特点。研究结果:1.女大学生完成国家推广的十二套广场舞整套操的最低心率区间在100112次/分,最高心率区间在135165次/分,平均心率区间在124148次/分,1分钟恢复心率在105120次/分之间,3分钟恢复心率在92108次/分之间,5分钟恢复心率在89104次/分之间。最大心率百分比(HRmax%)在6276%之间。2.十二套广场舞中除了《快乐舞步》MET值在2.63±0.46外,其他11套MET值均大于3小于6。其中《倍儿爽》的MET值最大4.39±0.8。3.十二套广场舞平均RPE值在9.713.4之间,其中《广场Style》的RPE值最高,为13.4。《快乐舞步》《今夜舞起来》《中国味道》RPE值小于10,其他8套RPE值均在1012之间。4.十二套广场舞中各套广场舞总能量消耗在1236kcal之间,《快乐舞步》和《今夜舞起来》两套操每分钟能耗分别为2.97 kcal/min,3.84 kcal/min,《倍儿爽》的每分钟能耗是9.08 kcal/min,其他9套均在每分钟能耗47kcal。研究结论:1.十二套广场舞时长在35分钟之间,由612套节段组成,动作结构融入了舞蹈步伐和民族特色舞蹈元素等。2、女大学生完成国家规定十二套广场舞的平均心率在124148次/分之间,最大心率百分比在6276%之间,MET值在25MET之间,RPE值在913之间,根据ACSM运动强度分级为中低强度运动。其中《今夜舞起来》、《中国味道》和《快乐舞步》的HRmax%、MET和RPE值在低强度范围内,为低强度运动。《倍儿爽》、《广场Style》和《中国美》部分节段HRmax%、RPE值在中大强度范围内,属于中大强度运动。其他六套广场舞的强度均在中等强度范围内,为中等强度运动。3、十二套广场舞总能量消耗在1236kcal之间,《快乐舞步》和《今夜舞起来》两套操每分钟能耗分别为2.97 kcal/min,3.84 kcal/min,属于小强度运动。《倍儿爽》的每分钟能耗是9.08 kcal/min,高于中等强度每分钟能耗。其他9套均在每分钟能耗47kcal内,属中等强度。4、综合心率、梅脱、RPE、能量消耗四个指标,低强度的曲目有《今夜舞起来》《快乐舞步》《中国味道》,中等强度的有《站在草原望北京》《小苹果》《最炫民族风》《微笑》《策马奔腾》《自豪的建设者》,中大强度运动的有《倍儿爽》、《广场Style》和《中国美》。

二、健美操科学健身探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健美操科学健身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自媒体线上直播有氧操教学对女性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 ——以如皋市蓝宝儿有氧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依据
        1.2.1 身体活动量减少引起人们对健康的关注
        1.2.2 有氧操项目丰富多样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1.2.3 自媒体直播时代的快速发展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有氧操的概念及特征
        2.1.2 线上直播
    2.2 国内有关有氧操锻炼的研究现状
    2.3 国外有关有氧操锻炼的现状研究
    2.4 自媒体直播国内外发展研究
        2.4.1 国内自媒体直播发展现状
        2.4.2 国外自媒体直播发展现状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实验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观察法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线上直播有氧操教学实验前后对女性的生理机能影响
        4.1.1 线上直播有氧操教学实验前后对女性的身体形态的影响
        4.1.2 线上直播有氧操教学实验前后对女性的身体成分的影响
        4.1.3 线上直播有氧操教学实验前后对女性的身体素质的影响
        4.1.4 线上直播有氧操教学实验前后对女性的身体机能的影响
    4.2 线上直播有氧操教学实验前后对女性的心理素质各指标的对比研究
        4.2.1 实验前对女性心理素质各指标数据的研究分析
        4.2.2 实验后对女性心理素质各指标数据的研究分析
        4.2.3 实验前后对女性心理素质各指标数据的对比研究分析
    4.3 线上直播教学对女性健康效果影响的研究分析
        4.3.1 基本情况
        4.3.2 直播课程内容与效果
        4.3.3 线上直播教学的特点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线上直播教学身体指标效益
        5.1.2 线上直播教学心境效益
        5.1.3 线上直播教学的隐身效益
    5.2 建议
        5.2.1 注重因势利导,促进线上锻炼
        5.2.2 加强直播教练培训,建立线上规划体系
        5.2.3 优化线上体育内容,推动体育特色化健身
参考文献
附录A 线上有氧操健身学员调查问卷表
附录B 线上有氧操教练问卷
附录C 简式POMS量表
附录D 效度检验专家评价表
致谢

(2)我国广场舞推广套路动作编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综述
        1.2.1 广场舞研究的知识图谱
        1.2.2 动作编排相关研究
        1.2.3 文献述评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录像分析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层次分析法
        3.2.6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我国广场舞推广套路基本情况及竞赛规则解读
        4.1.1 我国广场舞推广套路基本情况
        4.1.2 我国广场舞竞赛规则解读
    4.2 我国广场舞推广套路动作编排分析
        4.2.1 我国广场舞推广套路运动时间和运动速率分析
        4.2.2 我国广场舞推广套路动作重复节拍分析
        4.2.3 我国广场舞推广套路肢体关节活动频率分析
        4.2.4 我国广场舞推广套路肢体活动范围与路线分析
        4.2.5 我国广场舞推广套路音乐风格分析
    4.3 我国广场舞推广套路动作编排影响因素分析
        4.3.1 指标选取
        4.3.2 构建递归层次模型
        4.3.3 建立比较矩阵
        4.3.4 一致性检验
        4.3.5 层次单排序
        4.3.6 层次总权重排序
    4.4 我国广场舞推广套路动作编排提升路径
        4.4.1 进一步提升编排者特长与创编套路风格的契合度
        4.4.2 充分考虑锻炼者技术水平
        4.4.3 更加注重编排者经验的积累
        4.4.4 尤其重视音乐的选取和剪辑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8 致谢

(3)开封市高校体育专业师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依据
        1.2.1 政策支持促进社区体育不断发展
        1.2.2 高校具有服务社会的职能
        1.2.3 人才培养目标与社区体育服务人才需求相契合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相关概念
        1.4.2 国内社区体育服务的相关研究
        1.4.3 国外社区体育服务的相关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
        2.2.2 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逻辑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高校体育专业师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现状调查分析
        3.1.1 服务参与率调查分析
        3.1.2 服务形式调查分析
        3.1.3 服务内容调查分析
        3.1.4 服务项目调查分析
        3.1.5 服务时间、场所调查分析
        3.1.6 服务意愿调查分析
    3.2 开封市社区对高校体育专业师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需求状况调查分析
        3.2.1 接受体育健身指导状况调查分析
        3.2.2 接受有偿服务意愿调查分析
        3.2.3 服务内容需求状况调查分析
        3.2.4 服务项目需求状况调查分析
        3.2.5 服务时间需求调查分析
        3.2.6 服务场所需求调查分析
    3.3 高校体育专业师生在参与社区体育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困境
        3.3.1 师生社区服务参与率较低
        3.3.2 师生缺少丰富的参与渠道
        3.3.3 师生服务时间在供需端难以协调
        3.3.4 师生指导的内容及项目在供需端缺乏对实际需求的考虑
        3.3.5 师生意向指导场所难以满足当下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
        3.3.6 师生社区服务经费短缺
    3.4 高校体育专业师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建议及对策
        3.4.1 从高校和社区两端入手,提升改善师生服务意识的有效措施
        3.4.2 建立高校与社区服务信息平台,打通两者之间的渠道障碍
        3.4.3 构建社区体育服务信息反馈机制,缓解供给侧服务信息不对称
        3.4.4 设立社区体育服务专项资金,保障服务有序进行
        3.4.5 建立社区体育服务监督机制,进行绩效评价与管理
        3.4.6 高校师生应加强学习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服务能力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开封市高校体育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B 开封市高校体育专业师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研究调查问卷(高校教师问卷)
    附录C 开封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研究调查问卷(高校学生问卷)
    附录D 开封市高校体育专业师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研究调查问卷(社区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普及与推广视域下中老年人武术传习方案设计与应用研究 ——以太极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1 中老年人
        1.1.2 武术
        1.1.3 传习
        1.1.4 方案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中老年人身心发展的研究
        1.2.2 关于中老年人科学健身的研究
        1.2.3 关于武术在中老年群体传习现状的研究
        1.2.4 关于中老年群体武术需求的研究
        1.2.5 关于武术普及与推广的研究
        1.2.6 关于武术传习内容的研究
        1.2.7 关于方案设计与应用的研究
        1.2.8 小结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调查法
        2.2.3 实验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中老年人武术传习方案设计的理论依据
        3.1.1 泰勒原理
        3.1.2 “先见林再见树”理论
        3.1.3 “少即是多”理论
    3.2 中老年人武术传习方案的设计
        3.2.1 传习目的
        3.2.2 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
        3.2.3 方案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3.2.4 中老年人武术传习方案三要素
    3.3 传习方案在社区中老人群中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传习方案满意度分析
        3.3.2 武术学习兴趣分析
        3.3.3 主观锻炼体验分析
        3.3.4 提高班参加学习情况分析
    3.4 传习方案的改进策略
        3.4.1 传习人数以20-25 人为宜
        3.4.2 前期理论渗透技术,后期增加阶段性理论总结
        3.4.3 增加课下巩固复习环节
结论与建议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5)广东省青少年跆拳舞健身操创编理论及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以跆拳舞的发展为依据
        1.1.2 以健身操的发展为依据
        1.1.3 以国家的政策导向为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价值
        1.3.2 现实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跆拳道的相关研究
        2.1.1 跆拳道的定义
        2.1.2 跆拳道的相关价值功能
    2.2 健身操的相关研究
        2.2.1 健身操的定义
        2.2.2 健身操的价值功能相关研究
        2.2.3 健身操创编理论的相关研究
    2.3 跆拳舞的相关研究
        2.3.1 跆拳舞的定义
        2.3.2 跆拳舞的价值功能相关研究
        2.3.3 跆拳舞创编理论的相关研究
    2.4 综述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实验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逻辑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广东省青少年跆拳舞健身操创编与实践的前期分析
        4.1.1 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喜好程度分析
        4.1.2 对青少年学习压力情况分析
        4.1.3 对学校现有体育课程内容评价分析
        4.1.4 学生对跆拳舞认知程度调查分析
        4.1.5 对学生认为练习跆拳舞的收获认知调查分析
        4.1.6 学生对跆拳舞与健身操融合的接受程度分析
        4.1.7 学生对练习跆拳舞健身操锻炼目标的期望值分析
        4.1.8 学生对创编青少年跆拳舞健身操的期望值分析
    4.2 创编理论分析
        4.2.1 创编依据
        4.2.2 创编要素
        4.2.3 创编原则
        4.2.4 创编方法
        4.2.5 创编流程
    4.3 广东省青少年跆拳舞健身操创编内容分析
        4.3.1 广东省青少年跆拳舞健身操动作分析
        4.3.2 练习注意事项
    4.4 广东省青少年跆拳舞健身操套路动作图解
    4.5 广东省青少年跆拳舞健身操实践研究
        4.5.1 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测试结果分析
        4.5.2 实验前后身体机能指标测试结果分析
        4.5.3 广东省青少年跆拳舞健身操的实践反馈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 B 专家问卷
    附录 C 专家问卷效度调查表
    附录 D 实验问卷(一)
    附录 E 实验问卷(二)
个人简历

(6)昆明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国家有关部门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的重视
        1.1.2 高等学校体育学习评价改革发展的需要
        1.1.3 促进高校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评价
        2.1.2 学习评价
        2.1.3 体育学习评价
        2.1.4 健美操
        2.1.5 公共体育选项课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国外学习评价研究综述
        2.2.2 国内研究综述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与任务
        3.1.1 研究假设
        3.1.2 研究任务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资料法
        3.3.2 问卷调查法
        3.3.3 德尔菲法
        3.3.4 模糊综合评价法
        3.3.5 数理统计法
        3.3.6 逻辑分析法
第4章 昆明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现状分析
    4.1 昆明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开课基本情况调查
    4.2 昆明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现状
        4.2.1 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教师和学生对学习评价的认识
        4.2.2 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教师和学生对学习评价体系的满意度
        4.2.3 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内容
        4.2.4 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方法
        4.2.5 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主体
第5章 昆明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 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5.1.1 加德纳(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
        5.1.2 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
        5.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5.1.4 《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
    5.2 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5.2.1 全面性原则
        5.2.2 科学性原则
        5.2.3 针对性原则
        5.2.4 方向性原则
        5.2.5 客观性原则
        5.2.6 可行性原则
    5.3 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确立
        5.3.1 形成学习评价指标的初始框架
        5.3.2 评价指标的含义
        5.3.3 咨询专家的遴选
        5.3.4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过程
        5.3.5 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5.4 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及量表建立
        5.4.1 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系数的建立
        5.4.2 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各评价指标合成权重值
        5.4.3 昆明市普通高校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量表建立
        5.4.4 评价指标体系初步验证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第四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全民健身活动与群众体育赛事发展
    1.1“互联网+”体育科学健身
    1.2 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的研究
    1.3 全民健身和冬奥会背景下冰雪运动推广
2 全民健身文化新理念及与竞技体育协同发展
    2.1 全民健身文化新理念发展研究
    2.2 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研究
3 不同人群全民健身活动
    3.1 学生群体参与体育运动训练实证分析研究
    3.2 运动锻炼对身体形态的影响研究
    3.3 全民参与休闲健身服务的影响研究
4 体质监测与科学健身理论
    4.1 体质监控理论与方法
    4.2 科学健身理论与方法
    4.3 不同运动项目的科学健身研究
5 新时代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5.1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研究
    5.2 全民健身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研究
    5.3 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以及评估研究
6 全民健身激励机制、方法与体育健身组织
    6.1 全民参与体育健身的激励机制
    6.2 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体系新探究
    6.3 全民健身社会体育组织形式
    6.4 全民健身网络信息普及与推广路径
7 体医融合与健身损伤的预防、救治和康复
    7.1 体医融合的全民健身路径探究
    7.2 体医融合下全民健身运动损伤的预防
    7.3 体医融合下运动损伤康复研究
8 全民健身设施、场馆研究
    8.1 全民健身背景下基础体育设施研究
    8.2 中外体育基础设施的比较研究
    8.3 全民健身背景下公共场馆健身服务研究
9 小结
    9.1 本届学术大会的主要特点
        9.1.1 选题面广,体现了当前多角度多领域综合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鲜明特点。
        9.1.2 新理念、新观点涌现,时代性、先进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
    9.2 本届学术大会存在的不足

(8)高等体育院校健美操专项课程核心素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导论
    (一)选题依据
        1.核心素养为健美操的研究指引新方向
        2.全民健身对健美操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内、外核心素养的研究
        2.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3.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4.核心素养与健美操的结合研究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二 理论研究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核心素养的界定
        2.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
        3.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
        4.健美操专项课程核心素养的界定
    (二)全民健身对健美操人才的需求分析
    (三)健美操专项课程人才培养的特征分析
三 实证研究
    (一)健美操专项课程核心素养指标构建
        1.健美操专项课程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健美操专项课程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构建
        3.健美操专项课程核心素养指标体系验证
    (二)健美操专项课程核心素养的测评
        1.健美操专项课程核心素养的学生自评结果分析
        2.健美操专项课程核心素养学生自评的显着性分析
四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建议
    (三)健美操专项课程核心素养实现路径的探讨
        1.“团队精神与意识”的探讨
        2.“成套创编与展现”的探讨
        3.“教学指导与实践”的探讨
        4.拟建健美操专项课程核心素养三级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附件五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玉溪市红塔区健身俱乐部健美操指导员职业素质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社会体育的发展促进了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需要
        1.1.2 健美操指导员职业素质结构研究的必要性
        1.1.3 健身市场的发展变化使得健美操指导员职业素质结构不断优化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社会体育指导员
        2.1.2 健美操指导员
        2.1.3 健身俱乐部
        2.1.4 职业素质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内研究现状
        2.2.2 国外研究现状
第3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逻辑分析法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玉溪市红塔区健身俱乐部健美操指导员职业素质的构成研究
        4.1.1 健美操指导员素质结构体系确立的基本原则
        4.1.2 健美操指导员职业素质结构一级指标的评估指标内容的确立
        4.1.3 健美操指导员职业素质结构二级、三级指标的评估指标内容的确立
    4.2 玉溪市红塔区健美操指导员基本情况
        4.2.1 健美操指导员的性别、年龄结构情况
        4.2.2 健美操指导员的文化层次情况
        4.2.3 健美操指导员的技术等级结构情况
        4.2.4 健美操指导员来源构成情况
    4.3 玉溪市红塔区健美操指导员职业情况
        4.3.1 健美操指导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情况
        4.3.2 健美操指导员工作年限情况
        4.3.3 健美操指导员指导项目分布情况
        4.3.4 健美操指导员授课内容更换情况
        4.3.5 健美操指导员指导次数及指导时间情况
    4.4 玉溪市红塔区健美操指导员职业素质情况分析
        4.4.1 玉溪市红塔区健美操指导员职业形象结构调查与分析
        4.4.2 玉溪市红塔区健美操指导员知识结构调查与分析
        4.4.3 玉溪市红塔区健美操指导员职业能力结构调查与分析
        4.4.4 玉溪市红塔区健美操指导员非智力结构调查与分析
        4.4.5 玉溪市红塔区健美操指导员职业结构调查与分析
        4.4.6 影响玉溪市红塔区健身俱乐部健美操指导员职业素质提高的因素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优化健美操指导员职业素质结构
        5.2.2 充分认识健美操指导员的地位和作用
        5.2.3 加强健美操指导员职业素质的培训力度
        5.2.4 进一步明确健美操指导员工作的管理体制
        5.2.5 加强健美操指导员职业素质的监督与激励机制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国家规定十二套广场舞运动强度与能量消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广场舞的相关研究
    2.2 能量消耗的测量及应用研究
        2.2.1 能量消耗测量的研究
        2.2.2 体育运动项目的能量消耗研究
    2.3 运动强度的评定及应用研究
        2.3.1 运动强度的评定及分级标准
        2.3.2 体育项目运动强度的监控研究
    2.4 广场舞能量消耗和运动强度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验法
        3.2.3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十二套广场舞编排特点分析
    4.2 女大学生十二套广场舞运动过程中MET的变化
    4.3 女大学生十二套广场舞运动过程中心率的变化
        4.3.1 十二套广场舞最高、最低、平均和恢复心率分析
        4.3.2 十二套广场舞各节段最大心率百分比的分析
    4.4 女大学生十二套广场舞运动过程中RPE的变化
        4.4.1 十二套广场舞整体RPE情况分析
        4.4.2 十二套广场舞各节段RPE变化分析
    4.5 女大学生十二套广场舞运动过程中能量消耗的变化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四、健美操科学健身探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自媒体线上直播有氧操教学对女性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 ——以如皋市蓝宝儿有氧操为例[D]. 李天蒙.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我国广场舞推广套路动作编排研究[D]. 段豪爽. 苏州大学, 2020(03)
  • [3]开封市高校体育专业师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D]. 孙小欢. 河南大学, 2020(02)
  • [4]普及与推广视域下中老年人武术传习方案设计与应用研究 ——以太极拳为例[D]. 赵改秀.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广东省青少年跆拳舞健身操创编理论及实践研究[D]. 孙培乐.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 [6]昆明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胡培培.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第四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综述[J]. 朱亚成,朱亚奇,侯光定,王子朴. 浙江体育科学, 2019(05)
  • [8]高等体育院校健美操专项课程核心素养研究[D]. 周凯. 武汉体育学院, 2019(01)
  • [9]玉溪市红塔区健身俱乐部健美操指导员职业素质结构研究[D]. 余雪蓉.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国家规定十二套广场舞运动强度与能量消耗研究[D]. 管星星.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健美操科学健身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