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坚持农业调整,农民受益

夷陵区坚持农业调整,农民受益

一、夷陵区坚持农业调整农民得实惠(论文文献综述)

汪晓东,李翔,刘书文[1](2021)在《谱写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的华彩乐章》文中研究表明“让乡亲们过好光景,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初心使命,共产党就要把这件事情干好,不断交上好答卷。全党全国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奋发图强、自力更生,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更大胜利。”今年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市绥德县张家砭镇郝家

吴翔宇[2](2019)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研究》文中提出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的双重作用下,合作社在十年间实现了百万级的数量积累,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目前合作社在质量上的表现远不及数量,合作社服务功能效能发挥不足和合作社中的产权稀释问题滋生于蓬勃发展的合作社事业当中,合作社的发展质量备受质疑。与此同时,国家又在合作社发展尚未成熟时期将联合社纳入法律范畴,其合理性也有待商讨。虽然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视角对各类问题进行了探讨,但却缺乏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忽略了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此,本文以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为切入点,在对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以分工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组织制度合法性理论为核心,导入政策间断—均衡理论、供给—需求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关系产权理论、系统理论,综合运用超边际分析、理论推演、实证研究、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当前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的机理和模式,以及当前模式下服务功能演进的现实困境,对中国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从经济组织功能的本源出发,构建经济组织功能演进分析框架,识别合作社服务功能的演进脉络和当前的演进模式,从宏观层面探讨当前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的可能性、可行性和合法性问题。经济组织所处的社会化分工网络、资源交互网络和制度环境分别为其功能演进提供了可能性、可行性和合法性约束,共塑了经济组织功能演进的三重维度约束条件;政策过程的间断—均衡也决定了经济组织功能演进过程并非总是渐进式的,间断—均衡模式在经济组织功能演进中同样存在。将此带入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情境,本文从分工、资源、制度三个维度分别对合作社服务功能的本质进行界定,提出合作社服务功能即是一种中间产品,也是资源配置的结果,还是一种被制度所接受的组织行为;从不同维度对合作社服务功能的演进机理进行探讨,提出组织外交易效率和协调效率改进、利益相关者多样性增加,组织内交易成本和协调成本降低、可配置资源增加,以及组织内外的合法性加强都可对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起到推动作用;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变迁路径出发,提出当前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处于既定路径下的渐进式演进状态,属于均衡演进模式;结合当前合作社所处的社会化分工网络、资源交互网络、以及制度环境,论证出宏观层面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的可能性、可行性和合法性。其次,以合作服务功能演进中三重维度约束之间的冲突为切入点,对合作社服务功能效能发挥不足和合作社中的产权稀释问题作出解释。来自分工和资源维度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约束是由市场内生,而制度维度的合法性约束外生于市场,并滞后于市场,这必然会带来制度维度和分工维度之间、以及制度维度和资源维度之间的约束冲突。据此,本文深入探讨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中维度之间的约束冲突问题,构建出冲突发生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785份调查问卷,实证分析当前合作社服务供给效果有限、合作社服务供给与农户现实需求不匹配的合作社服务功能效能发挥不足问题,既对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的现实状况进行了审视,也对理论假设进行了验证;创新性的引用关系产权分析框架并对其进行拓展,以案例为佐证,对合作社中产权稀释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产权稀释是合作社将关键资源获取渠道纳入“圈内归属”而做出的理性选择。结果表明,制度维度和分工维度之间的约束冲突发生在于政府政策供给引发的合作社与农户服务需求之间、以及合作社与服务供给之间必要性关系弱化,进而导致合作社服务功能效能发挥不足;制度维度和资源维度之间的约束冲突发生来源于法律规定下的产权机制和合作社实际运营下制度逻辑之间的矛盾,进而导致合作社中的产权稀释问题。再次,基于合作社联合的联合路径,辨析联合社与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的关系。2017年新修订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在合作社发展问题凸显时期将联合社纳入法律范畴,其原因值得探讨。本文基于合作社的服务功能系统,识别出合作社联合的同服务区位联合、服务系统内联合和跨服务系统联合的三条联合路径;通过案例比较分析,归纳出各类联合社在联合目标确认、联合路径选择、联合举措上的差异性,以及在品牌打造、成员限制、科学规范组织管理和合理利益分配制度上的共性;通过对联合社与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之间关系的辨析,提出此时期发展联合社的依据在于降低交易、协调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效缓解制度维度和分工维度之间、以及制度维度和资源维度之间的约束冲突。因此,发展联合社并非表明当前合作社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而是一种促进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的手段。最后,结合理论和实证分析,从未来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中政府定位角度出发,分别从法律完善、政策供给方式和方向调整、联合社发展策略选择、农户合作意识培养几个方面提出促进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的相关策略。

刘俊[3](2019)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钟祥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多年以来一直关注的问题。为实现农业全面现代化、农民增收、农民生活富裕的目标,党在十九大上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口号。同时,为了尽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国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让农民有盼头,生活有希望,使得农民都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乡村振兴中职业农民是创业者,职业农民可以在乡村振兴中致富并实现身份的转变,培育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一。钟祥市位于湖北省内,是农业大市,也是湖北省较早开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地区之一。截止2017年,钟祥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已取得了良好成效,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对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培训工作对其日后农业生产活动中能更好地承担相关责任和义务、不断提高生产经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对钟祥市培训工作开展现状的调查和实地调研后,发现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很多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意愿不强、积极性不高。针对此现象,本文以钟祥市新型职业农民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数据收集,运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提升培训效果、推动钟祥市乡村振兴而提供对策与建议。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对乡村振兴背景下钟祥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及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为实证分析。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从钟祥市新型职业农民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培训认知以及培训需求这四个角度出发,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索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参与培训意愿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职业农民的年龄、文化程度、主动学习频率、家庭承包土地数量、培训经历、培训政策了解程度、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是否能够达到需求、培训老师满意度对其培训意愿有较为显着的影响。第五部分为结合调研数据和实证分析结果,从六个方面为提高钟祥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一是重视农业职业教育;二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三是制定训后优惠政策;四是加大培训宣传力度;五是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及形式;六是强化培训师资。第六部分为结论与展望。

冯志峰[4](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陶德凯[5](2018)在《基于农业现代化的平原地区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研究 ——以南京市溧水区为例》文中认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推动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加快现代生产组织方式嵌入,在创新农业生产技术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乡村社会分化和异质性的增强,传统意义上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维护功能于一体的乡村居民点体系将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呈现要素的分化和功能结构的重组。然而,长期以来,工业化和城镇化作为拉动乡村发展的主动力,使得以乡村空间发展为对象的理论研究不足,如农业现代化发展下乡村人口流动和乡村社会变迁导致乡村社会结构空心化、空间结构碎片化日益显着。因此,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乡村社会空间,尤其是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和运行机制研究,对于构建完善的乡村居民点空间发展理论体系,指导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力图借鉴已有研究成果,通过乡村居民点体系的演进过程、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乡村居民点体系变迁的影响因子及其内在运行机制和空间特征的深入分析,把握乡村居民点体系的演变规律。结合乡村居民点体系变迁的实践,从系统的思维出发,探索平原地区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的普适性规划理论,以科学指导未来农业现代化背景下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促进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首先,拓展研究视角,综合乡村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立足于乡村居民点体系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分析,历时态考察农耕文明时期和工业化初期中国乡村居民点体系的演化过程和空间特征,总结指出小农经济模式下乡村居民点体系的空间分布主要是分散性主导下的“大分散小集中”,小农经济模式、家族血缘关系、乡土文化传承和社会动荡等因素成为历时态下乡村居民点体系空间格局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工业化初期,尽管在农业生产方式、社会关系网络及城乡文化融合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迁,但以家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关系网络一直主导着历时态下乡村居民点体系“大分散小集中”的空间格局特征。其次,以农业现代化发展为线索,紧扣“乡村居民点体系是乡村人口生产、生活空间构成和映射”的核心要义,以若干平原农业地区乡村样本案例为对象,借助stata 14软件,结合乡村实践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乡村劳动力需求、就业构成、公共服务需求及社会关系的影响,指出农业现代化发展影响乡村人口流动性主要体现在:乡村人口在城乡之间流动和乡村社会内部流动两个方面。乡村人口的“两个流动性”为乡村居民点的空间重组创造必要条件。结合平原地区乡村居民点体系重组的空间实践,运用景观生态分析法,定量分析平原地区县域乡村居民点体系重组的空间问题及演化特征;运用层次分析法,借助spss、arcgis软件平台,定量分析农业现代化背景下,乡村居民点体系的空间格局与现代农业经济模式、业缘社会关系网络及户籍房产制度环境等影响因素的互动作用关系;结合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社会实践调查,解析农业现代化背景下乡村居民点体系重组的运行机制,构建经济模式变迁、社会关系网络重构及政策制度环境制约下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的动力框架模型。最后,结合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等交叉学科的系统研究,文章回归城乡规划学科的空间视角,借鉴城乡规划经典理论,归纳提炼平原地区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的理论模式及空间模型。结合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的理论模式构建,提出平原地区乡村居民点体系空间组织优化策略。

程欣[6](2018)在《基于生态环境和地质灾害孕贫模型的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消除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也是中国政府的第一要务。在中国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中,包括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移民库区和边境县地区等地区在内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已经成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解决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问题成为了中国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议题。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和移民工程项目,其建设和运行导致了库区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覆盖率低、地质灾害频发、水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大量的移民搬迁安置更是增加了库区生态和环境的压力。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地质灾害和贫困诸要素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内在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共存共荣协调发展的契合点和交集。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地质灾害与贫困问题,关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公共政策来应对。然而,目前三峡库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理模式已被实践证明“高投入、低效率”。因此,研究探索以减贫为中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生态和环境修复与地质灾害治理兼顾的系统性减贫和可持续发展策略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拟解决如下关键问题:(1)生态环境和地质灾害对以三峡库区为代表的库区贫困产生何种影响?(2)生态环境、地质灾害与贫困之间可能存在的反馈因果与生克关系是怎样的,他们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关系背后深层次的理论基础是什么?(3)库区贫困农户作为减贫的主体和政府减贫政策的受众,其减贫诉求又有哪些?(4)库区可持续发展机制是怎样的,是否能得到实证数据的检验?(5)贫困库区能否实现兼顾环境改善、灾害减轻与贫困减轻的系统性减贫和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将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有机结合:(1)首先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设计本研究的整体研究方案;(2)界定相关概念、梳理相关理论并进行文献综述分析;(3)对比整合主题建模与文献计量两种方法分析结果,在深度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生态-环境-灾害-贫困整合概念框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兼顾环保、减灾和减贫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模型,综合考虑了贫困人口的脆弱性、适应性、资源可获性和可持续性,探索了生态、环境、灾害和贫困之间核心关键的因果反馈关系;(4)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在微观层面结合文献分析和问卷访谈结果对三峡库区的环境灾害孕贫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中观层面根据区县年鉴数据对三峡库区25区县的发展概况进行了聚类分析,从而揭示各个区县发展的分布特征;(5)在区县层面,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Vensim软件)对万州库区在不同政策情境下的贫困、环境和灾害等核心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了仿真和模拟分析;(6)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文本挖掘技术和系统思维,提出了结合主题建模(TM)和系统动力学建模(SDM)的TM-SDM分析框架,并在区域层面以三峡库区为例进行了系统动力学建模和仿真模拟分析;(7)运用改进的熵值法,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自然资源、人民生活以及减灾环保五大方面对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潜力进行评价和分析;最后综合前面各章的研究和分析结果,提出了三峡库区系统性减贫策略和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通过上述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对策研究发现:(1)生态、环境与贫困存在复杂关联,灾害与贫困关系研究主要关注脆弱性等视角;(2)与贫困紧密关联的研究聚类包括生态系统、健康风险、自然资源等问题;(3)协调发展政策下适当增加灾害管理比重最有利于万州库区可持续发展;(4)教育和培训政策对于减贫和提高粮食产量效果最好;均衡发展组合政策更有利于系统性减贫和可持续发展;(5)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潜力指数总体呈较稳定的增长趋势;贫困人口在产业扶持、政策支持、社会保障、弱势群体提高增收能力等方面诉求强烈。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关注库区贫困人口的多元化诉求,注重对库区贫困人口的教育和培训,在关注库区均衡、协调发展的同时重点关注灾害治理,最终促进库区贫困人口与当地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构建了兼顾环保、减灾和减贫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模型。本研究综合考虑环境和灾害等因素构建了兼顾环保、减灾和减贫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模型。(2)开展了文本挖掘和系统建模有机结合的研究方法创新。本研究将演绎式与归纳式研究方法相结合,从可持续发展、文本挖掘和系统思维的新视角,提出了结合主题建模(TM)和系统动力学建模(SDM)的TM-SDM分析框架。(3)提出了库区系统性减贫策略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本研究综合运用建模方法分别针对三峡库区在区县和区域两个层面的相关案例,进行仿真分析和多种政策情境模拟,最终提出以三峡库区为代表的库区系统性减贫策略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江朦朦[7](2018)在《农业补贴政策经济效应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农业的公共品属性、弱质性、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世界主要国家均对农业实施支持保护政策。农业补贴政策是国家对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体系中最主要的政策工具。自2004年以来,党和国家取消农业税,先后制定和实施了以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为代表的农业补贴政策,各项政策均有其独特的细分目标,总体目标在于保障粮食安全,稳定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全面振兴。但农业补贴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则严重依赖于政策的实际执行情况。那么,农业补贴政策在实践中是如何执行的?是否与制定的一致?能否达到预期目标?以上问题得到了政界、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回答以上问题,对政府制定和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研究目标是:从理论上分析和讨论不同农业补贴政策的经济效应,归纳和梳理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的实际执行情况,探讨农业“三项补贴”的实际效果,为党和政府制定和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提供科学的研究依据。为达到以上目标,本文主要研究如下内容:(1)借鉴生产者行为理论和消费者行为理论,构建理论分析框架,探讨农业“三项补贴”的经济效应,并提出理论命题;(2)归纳和梳理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的实际执行情况,结合理论命题,提出实证研究假说;(3)运用2006-2015年湖北省县级面板数据,对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实际效果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实证研究假说。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三项补贴”发挥了积极作用。第一,农业“三项补贴”政策中的良种补贴政策对提高粮食单产(产量)具有显着正向影响。第二,农业“三项补贴”中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与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对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具有一定的正面积极作用。第三,“三项补贴”政策中的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对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都表明,农资综合补贴对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第四,“三项补贴”政策对提高农民收入都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2)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效应递减,效能在降低。第一,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已演变成农民的收入补贴,政策缺乏指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第二,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并未与农业(粮食)生产相挂钩,政策的效应递减,政策效能逐步降低。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调整完善三项补贴政策:提高政策的指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提高政策效能;保持补贴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保障广大农民的基本利益,通过“绿箱政策”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2)提高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推进涉农资金适当归并整合;实施差异化的补贴政策;拓宽补贴资金来源;扩大农业补贴对象;促进补贴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强化对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支持。(3)改进和创新农业补贴政策的补贴方式:按固定标准进行发放农业保护支持补贴;加强和增设强农补贴政策,补贴方式上以“绿箱”补贴为主;创新农业补贴发放方式,防止涉农补贴资金的漏损。(4)加强农业补贴政策的宣传和执行监督:采取多种渠道宣传农业补贴政策;加强农业补贴监督机制,推进农业补贴法制化。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构建全新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构建了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详尽而严谨地分析了“三项补贴”政策的经济效应,并提出了9个理论命题。(2)采用县级宏观数据和新的研究视角。既有文献多采用微观数据评估农业补贴政策的效果,存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本文采用2006-2015年湖北省县级宏观面板数据,丰富了既有文献,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王鑫[8](2018)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易地扶贫搬迁是促进农村扶贫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对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根本改善其生存和发展环境。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方略,易地扶贫搬迁被纳入精准扶贫体制机制之中,成为打赢新时期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也是“五个一批”工程中政策性最强、群众关注度最高的一项标志性工程。国家明确提出,自20162020年,全国要实现约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同时期,武陵山片区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任务数为103.83万人,占全国总任务量的10.38%。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总任务量来看,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中,武陵山片区的搬迁任务量高于平均水平,属于我国易地扶贫搬迁战略实施的重要阵地之一。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自武陵山区全面启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以来,片区各地易地扶贫进展到底如何,能否按计划如期完成任务?各地在推进政策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或障碍,必须予以解决?搬迁群众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实施效果感受如何,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2019年片区各地陆续脱贫“摘帽”后,面向搬迁户的各项优惠政策去留如何?带着以上问题研究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对于进一步做好我国扶贫开发工作,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国内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研究文献的分析,发现现有研究成果存在以下局限性:第一,对“十三五”时期精准扶贫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的研究成果总量不多,毕竟易地扶贫搬迁作为精准扶贫国家方略“五个一批”重要工程之一,在2016年才开始大规模铺开实施,近期内尚无针对整个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的专题研究;第二,许多研究成果的重点,关注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背景、实施举措的宏观解读和评价,对搬迁户个体微观层面的案例研究不多;第三,对搬迁户的个案分析过多关注其生产、生活物质层面的变化,侧重看硬件水平、比数字达标,而对搬迁户面对诸如生计活动转型和居住环境的改变所带来的移风易俗、文化冲突、社交焦虑等精神层面的问题描述和分析不足,人文关怀有待加强。基于上述分析,本文锁定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研究,兼顾宏观和微观角度,在系统梳理我国扶贫战略演变历史脉络,总结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和发展过程,分析易地扶贫搬迁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精准扶贫背景下武陵山片区各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推进现状、基层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搬迁户个案访谈、政策实施效果群众满意度评估、存在的问题及针对性对策建议等多个方面,对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展开深入地剖析、研究和总结,希望研究成果对相关部门出台进一步促进易地扶贫搬迁执行进度、扶贫深度、惠民广度相关政策措施具有借鉴意义。在研究方法上,本文注重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重视实证分析与调研考察相统一、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相结合。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国家扶贫战略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是限期必须完成的严肃政治任务,工作做得好不好,不能只参考各级政府、各部门的文件和报告,为了避免研究中受到“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可能状况的干扰,有必要到政策落地生根的地方去观察实情,倾听老百姓的心声。因此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研究,除了借助常规的文献分析方法外,最重要是对实地的调研,对政策实施具体实情的掌握,对搬迁户安置点巨大变化的细致观察,以及对贫困户实际生存状态变化的对比分析。为了让研究成果更接地气、更为可信,本文写作采取了实地考察、会议座谈、调查问卷和个别深度访谈等调查形式,连续3年利用高校寒暑假期多次赴武陵山区,利用各种机会参与政府机关与易地扶贫搬迁主题相关的会议,拜访发改委、扶贫办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实地踏勘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并入户访问,尽可能地掌握了大量真实、丰富的第一手调研材料,为论文撰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研究内容上,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集中阐述了包括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在内的中国扶贫战略体系完整的历史发展脉络,重点解释了精准扶贫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以及所涉及的政策配套体系,分析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从发端、成形、发展再到完善的政策发展历程,介绍了国际相关案例和经验。第二部分,“十三五”时期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现状及案例分析。首先对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阐述了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对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梳理归总了片区在“十三五”时期的易地扶贫搬迁总规模;其次从武陵山片区的湖北、湖南、贵州和重庆4个分片区入手,阐述了武陵山各个分片区部署落实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举措和总体进展,详细盘点了各分片区2016年搬迁实施方案的内容以及实际完成情况,介绍了2017年各分片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计划安排,从较大的空间尺度掌握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的整体情况;然后再将研究视角逐层下移,从省、市、县、乡镇各级政府的工作作为,再到易地扶贫搬迁户的主观感受,不断分析案例,总结经验,发现亮点,精准地描绘勾勒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在武陵山片区各地落地生根、发挥成效的过程。第三部分,从调查易迁户对搬迁政策的满意度展开,评估与分析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的实施效果,以发掘不足和尚待改善的之处。通过综合分析有关易地扶贫搬迁成效评估相关文献,提出基于多维贫困视角、反映综合减贫绩效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展开深入扎实的调研,并对搬迁群众调查问卷结果进行深入分析、解读和总结。第四部分,列举当前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破解难题、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向“稳得住、能致富”纵深方向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在对“十三五”以来各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进展情况进行全面、深入掌握的基础上,结合与田野调查结果的印证,归纳出8个必须予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随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建议的目的,着眼于提高易地扶贫搬迁的实施质量,帮助搬迁贫困户更为稳妥的实现“稳得住,能致富”。第五部分,给出全文研究的结论,并提出对易地扶贫搬迁“后时期”相关政策的研究展望。到2020年,武陵山片区虽然一定能够全面摘帽脱贫,但贫困因素并未完全消除,相对贫困始终存在,如何对刚刚脱贫的搬迁户、乃至更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扶上马、送一程”,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全面小康效果,也是应该予以思考的问题,所以就此做了一番展望。通过全面梳理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执行情况,结合对搬迁户展开的政策执行效果满意度调查,辅以田野调查中底层实情的印证,本文认为,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2016年工作首战告捷、2017年工作呈现良好开局”的阶段性成效,“搬得出”已经稳固实现、快速夯实,“稳得住、能致富”各已初见实效,各地都有成功案例,但也有问题暴露出来,需要进一步做深层处理,本文也针对性给出了对策建议,期望对政府相关部门出台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优化调整方案具有借鉴意义。

黄光学[9](2017)在《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及其提升对策研究 ——以宜昌市夷陵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民工作为新型生力军,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和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前,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新一轮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等重大国家战略正在深入推进,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唱响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在这一背景下,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状况及其改善也日益成为学术界和政界关注的焦点。因为农民工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体之一,他们的文化生活状况如何,他们文化生活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成效。因此,从理论和实证的层面研究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状况,分析农民工文化生活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探析农民工文化生活水平次相对处于较低水平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课题。本文第一章,从界定界文化的内涵、结构以及文化生活的内涵入手,在理论上探讨了文化生活的特点,文化生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文化生活具有的重要意义。论文指出,文化生活具有多样性、时代性、社会性、阶级性、发展性、超越性等特点。文化生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是: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文化生活的丰富程度,文化生活的丰富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文化生活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以下作用:文化生活能够丰富个体的内心世界;文化生活能够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文化生活能够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文化生活能够建构和谐的社会关系。第二章,以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对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的社会调查数据为依据,从物质享受状况、人际交往状况、精神生活状况、情感满足状况、人生价值追求五个方面揭示了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呈现低层次性、单一性、封闭性、矛盾性等特点;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存在的问题是,文化生活整体匮乏,群体内部存在差异,公共文化设施落后,公共文化活动参与度不高。第三章,对宜昌市夷陵区新时代农民工文化生活的制约因素进行分剖析,认为,物质上的因素主要有:经济收入水平的制约,居住环境的制约,公共文化设施的制约;制度方面的因素有:城乡二元户籍制的制约,社会保障制度的制约,就业制度的制约,教育制度的制约。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有:社会偏见与歧视因素的制约。精神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制约。农民工自身方面的因素有:农民文化科技水平的制约,文化需求的制约,思想观念的制约,心理素质的制约,行为习惯的制约。第四章,研究了提升夷陵区农民工文化生活水平的必然性、重要性和迫切性。从必要性看,提升夷陵区农民工文化生活水平是推进政治生态和经济生态进程的必然要求,是农民工自身素质的客观需要,是加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其重要性体现在:是贯彻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生动实践,是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本质体现;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其迫切性表现在:是顺应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时代潮流;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要求。第五章,提出了提升宜昌市夷陵区农民工文化生活水平的主要对策。从政府的主导作用方面看,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改变城乡二元户籍制,健全保障制度体系,强化物质基础,整顿文化市场等,是政府的主要责任。从企业的视角看,积极承担农民工接受文化教育的责任,提供充足的精神文化生活设施,推进文化产品服务农民工社区。社会的辅佐作用是:转变城市居民对于农民工的偏见与歧视,社区街道积极组织农民工参与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农民工的主体作用是: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提升参与文化生活的积极性,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文化审美能力。

李映[10](2016)在《马克思地租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农村土地征收研究 ——以湖北省宜昌市雾渡河山区土地征收为例》文中指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为了适应现代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镇一体化的发展需求,我国大量农村土地被征收,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由于政策、法律、制度滞后及执行等原因,导致农村土地征收中,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侵害了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使失地农民的生活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形成了新的贫困群体,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失地农民问题已引起党和国家、社会及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以湖北省宜昌市雾渡河山区土地征收为例,对我国农村土地征收现况问题与对策展开研究。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概括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以及意义。土地征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理论课题。本文以宜巴高速公路途经的雾渡河镇为例,对当年征收土地情况和失地农民现状开展调查研究,拟定调查方向、方法以及技术路线。并对土地征收相关概念做了界定。第二部分:马克思地租理论的基本内容。这部分阐述马克思地租理论的科学内涵,指出马克思地租理论在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中的应用,以及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地租理论体系的重要性。第三部分:农村土地征收中的困境与问题。用案例分析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调查研究方法,对湖北省宜昌市雾渡河山区的土地征收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系统地剖析农村土地征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法律制度的滞后,农民对土地征收认识不到位,社会保障措施不健全,农村土地制度不完善等等。第四部分:我国农村土地征收问题解决的基本对策。针对当前农村土地征收中的困境与问题,完善土地征收法律法规、制定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健全农民保障制度等这一系列化解问题的基本对策。第五部分:结语。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并简要说明论文的不足之处,同时对今后的研究作出积极的展望。

二、夷陵区坚持农业调整农民得实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夷陵区坚持农业调整农民得实惠(论文提纲范文)

(1)谱写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的华彩乐章(论文提纲范文)

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2)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3.1 关于合作社的相关研究
        1.3.2 关于合作社服务功能的相关研究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理论框架
    2.1 经济组织功能演进的分工内生性
        2.1.1 分工理论的导入
        2.1.2 分工演进的超边际分析模型
        2.1.3 分工维度下经济组织功能的本质和演进机理
    2.2 经济组织功能演进的资源依赖性
        2.2.1 资源依赖理论导入
        2.2.2 经济组织的资源交互网络建立
        2.2.3 资源维度下经济组织功能的本质和演进机理
    2.3 经济组织功能演进的制度合法性
        2.3.1 组织的制度合法性导入
        2.3.2 组织的制度合法性分析框架
        2.3.3 制度维度下经济组织功能的本质和演进机理
    2.4 经济组织功能演进的理论分析框架
        2.4.1 经济组织功能演进的三重维度约束条件
        2.4.2 经济组织功能演进的路径和模式
        2.4.3 经济组织功能演进的维度间冲突和结果
        2.4.4 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当前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的模式和条件分析
    3.1 当前合作社服务功能的演进模式分析
        3.1.1 合作社和合作社服务功能的界定
        3.1.2 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历史脉络
        3.1.3 中国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和服务功能演进模式
    3.2 分工维度下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的可能性
        3.2.1 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所处的社会化分工网络
        3.2.2 关于当前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的可能性探讨
    3.3 资源维度下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的可行性
        3.3.1 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所处的资源交互网络
        3.3.2 关于当前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的可行性探讨
    3.4 制度维度下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的合法性
        3.4.1 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所处的制度环境
        3.4.2 关于当前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的合法性探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中制度和分工维度间的冲突分析
    4.1 基于供需关系的维度间冲突分析框架
        4.1.1 分工维度下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的供需关系
        4.1.2 制度维度引发的供需关系必要性弱化
    4.2 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4.2.1 数据来源
        4.2.2 分析方法
    4.3 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
        4.3.1 样本描述和合作社成员特征分析
        4.3.2 当前农户的服务需求分析
        4.3.3 当前合作社的服务供给效果分析
    4.4 结果的讨论和推断的验证
        4.4.1 分析结果的讨论
        4.4.2 分析结果对冲突推断的论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中制度和资源维度间的冲突分析
    5.1 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中的产权分配冲突
        5.1.1 制度维度下合作社的产权机制
        5.1.2 资源维度下合作社的制度逻辑
    5.2 基于关系产权的分析框架构建
        5.2.1 关系产权的一般分析框架
        5.2.2 关系产权的拓展分析框架
    5.3 合作社中产权稀释问题的关系产权解释
        5.3.1 合作社中产权稀释的诱发原因
        5.3.2 产权稀释下农户的策略选择
        5.3.3 关键资源持有者身份带来的组织数量增长
        5.3.4 合作社中产权稀释的最终归宿
    5.4 关于研究结果的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联合社与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的关系辨析
    6.1 基于系统理论的合作社联合路径识别
        6.1.1 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界定
        6.1.2 合作社的服务功能系统构建
        6.1.3 合作社的联合路径识别
    6.2 基于合作社联合路径的联合社实证分析
        6.2.1 联合社的一般性分析框架
        6.2.2 各联合路径下的联合社案例
    6.3 基于联合社案例的联合路径差异性和共性比较
        6.3.1 各联合路径的差异性比较
        6.3.2 各联合路径的共性比较
    6.4 联合社与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的关系辨析
        6.4.1 分工维度下联合社对双重成本的改进
        6.4.2 资源维度下联合社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6.4.3 维度间冲突下联合社的冲突缓解作用
        6.4.4 联合社与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关系分析框架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促进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的相关策略
    7.1 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方向和政府定位
        7.1.1 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方向
        7.1.2 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中政府的定位
    7.2 以明晰的法律条款作为服务功能演进的准则
        7.2.1 以“清晰界定”代替“笼统概括”
        7.2.2 明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惩罚机制
    7.3 政府激励政策的供给方式和供给方向转变
        7.3.1 政策供给方式从“前端扶持”转向“中端扶持”
        7.3.2 政策供给方向从“全面性”转向“针对性”
    7.4 对联合社发展和农民合作意识培养的策略
        7.4.1 对联合社发展的治理策略
        7.4.2 对农民合作社意识培养的策略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乡村振兴背景下钟祥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
    1.6 研究的创新点
        1.6.1 研究视角创新
        1.6.2 研究方法创新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概念
        2.1.1 职业农民
        2.1.2 新型职业农民
        2.1.3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2.1.4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
    2.2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的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理性选择理论
        2.2.3 行为认知理论
3 乡村振兴背景下钟祥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乡村振兴背景下钟祥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
        3.1.1 钟祥市基本情况
        3.1.2 钟祥市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概况
        3.1.3 钟祥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
    3.2 乡村振兴背景下钟祥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
        3.2.1 培训意义认识不足
        3.2.2 培训扶持政策欠缺
        3.2.3 培训宣传不到位
        3.2.4 培训内容、形式无法满足需求
        3.2.5 师资力量薄弱
4 钟祥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1 样本来源与说明
        4.1.1 样本来源
        4.1.2 样本说明
    4.2 样本描述性统计
        4.2.1 培训意愿描述
        4.2.2 个体特征描述
        4.2.3 家庭特征描述
        4.2.4 培训认知描述
        4.2.5 培训需求描述
    4.3 研究假设
        4.3.1 个体特征对培训意愿存在影响
        4.3.2 家庭特征对培训意愿存在影响
        4.3.3 培训认知对培训意愿存在影响
        4.3.4 培训需求对培训意愿存在影响
    4.4 变量设定及说明
    4.5 培训意愿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
        4.5.1 实证模型的建立
        4.5.2 logistic模型运行的过程和结果
        4.5.3 回归结果分析
    4.6 结论
5 对策与建议
    5.1 重视农业职业教育
    5.2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5.3 制定训后优惠政策
    5.4 加大培训宣传力度
    5.5 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形式
    5.6 强化培训师资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致谢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一)现实问题聚焦
        (二)问题研究意义
        (三)问题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5)基于农业现代化的平原地区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研究 ——以南京市溧水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概念辨析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2.1 农业现代化的研究进展
    2.2 乡村居民点的相关研究
    2.3 乡村居民点建设的实践探索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乡村居民点体系的演化特征
    3.1 农耕文明时期乡村居民点体系的特征解析
    3.2 工业化时期乡村居民点体系的特征解析
    3.3 本章小结
4 农业现代化对乡村人口流动的影响分析
    4.1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与发展模式
    4.2 农业生产规模化对乡村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4.3 农业生产专业化对乡村劳动就业构成的影响
    4.4 农业运营市场化对乡村人际关系网络的影响
    4.5 农民公共服务需求提升对乡村居民点人口迁移的影响
    4.6 农业现代化影响下的乡村人口迁移特征
    4.7 本章小结
5 平原地区乡村居民点空间演化及影响因子分析
    5.1 2000年以来溧水乡村居民点空间演化与格局特征
    5.2 潜在影响因子及分析模型拟选
    5.3 分析过程及结果评估
    5.4 本章小结
6 平原地区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的动力机制
    6.1 农业经济模式变化的推动力
    6.2 农村制度环境的制约力
    6.3 乡村社会关系网络变化的双重作用力
    6.4 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的动力框架模型
    6.5 本章小结
7 平原地区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的理论模式
    7.1 思想基础
    7.2 乡村次区域自平衡模式
    7.3 乡村全网络多节点模式
    7.4 不同背景下乡村居民点组织模式比较
    7.5 本章小结
8 平原地区乡村居民点体系重组的空间策略
    8.1 测度识别乡村居民点体系的现状空间格局
    8.2 科学预测乡村人口流动的路径及集聚规模
    8.3 合理选择乡村居民点重组的空间优化模式
    8.4 因地制宜确定乡村居民点空间布局规划
    8.5 差异引导乡村居民点特色职能发展
    8.6 本章小结
9 结论及讨论
    9.1 结论
    9.2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附录2 附表
附录3 调查问卷

(6)基于生态环境和地质灾害孕贫模型的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列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生态和环境
        1.2.2 灾害和地质灾害
        1.2.3 贫困和扶贫减贫
        1.2.4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三峡库区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生态环境与贫困的关系研究
        2.1.1 生态环境与贫困关系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2.1.2 生态环境与贫困关系研究的深度分析
        2.1.3 生态环境与贫困关系研究评述
    2.2 灾害与贫困的关系研究
        2.2.1 灾害与贫困关系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2.2.2 灾害与贫困关系研究的深度分析
        2.2.3 灾害与贫困关系研究评述
    2.3 贫困人口减贫诉求和扶贫模式研究
        2.3.1 现有贫困致因、减贫诉求和扶贫模式
        2.3.2 创新性扶贫模式探析
    2.4 研究评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环境和地质灾害孕贫的理论模型构建
    3.1 生态环境和地质灾害孕贫研究背景
    3.2 主题建模和文献计量方法
        3.2.1 主题建模方法
        3.2.2 文献计量方法
    3.3 文本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3.3.1 文本数据的收集
        3.3.2 文本数据的处理
    3.4 主题建模方法的研究结果分析
        3.4.1 核心关键词分析
        3.4.2 主题结果分析
    3.5 文献计量方法的研究结果分析
        3.5.1 共被引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3.5.2 关键词共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3.6 主题建模和文献计量两种方法的比较与综合分析
        3.6.1 生态-环境-灾害-贫困整合概念框架的提出
        3.6.2 生态-环境-灾害-贫困整合概念框架的简要分析
    3.7 系统性环保、减灾和减贫理论模型的构建
        3.7.1 环保、减灾和减贫的系统性思考
        3.7.2 兼顾环保、减灾和减贫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模型的构建
    3.8 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构思
        3.8.1 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思路和逻辑结构
        3.8.2 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分析思路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峡库区发展现状和环境灾害孕贫因素分析
    4.1 三峡库区发展概况
        4.1.1 三峡库区基本情况
        4.1.2 三峡库区环境恶化和地质灾害发生情况
    4.2 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区县分布特征
        4.2.1 三峡库区各个区县的发展概况
        4.2.2 聚类分析方法的概述
        4.2.3 三峡库区各区县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聚类分析结果
    4.3 三峡库区环境灾害孕贫因素的微观调查分析
        4.3.1 农户调查和访谈问卷的设计
        4.3.2 样本的选择与数据的获取
        4.3.3 基于调查和访谈的环境灾害孕贫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库区综合减贫的系统动力学建模和仿真分析
    5.1 系统动力学方法和数据
        5.1.1 系统动力学方法概述
        5.1.2 案例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
    5.2 库区环境-灾害-贫困-可持续发展系统
        5.2.1 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5.2.2 系统结构分析
        5.2.3 因果关系图和流图
    5.3 模型的有效性和政策情境设定
        5.3.1 模型的有效性分析
        5.3.2 政策情境的设定和分析
    5.4 仿真结果和政策情境对比分析
        5.4.1 自然发展方案分析
        5.4.2 不同政策情境的对比分析
    5.5 敏感性分析及其政策含义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三峡库区系统性减贫与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
    6.1 TM-SDM综合分析框架的提出
        6.1.1 主题建模方法及其特征与优势
        6.1.2 系统动力学方法及其特征与优势
        6.1.3 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理论模型的TM-SDM分析框架
    6.2 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模型的结构分析
        6.2.1 指标构建和系统边界
        6.2.2 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
        6.2.3 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流图
    6.3 模型检验和政策情境设定
        6.3.1 模型有效性检验
        6.3.2 政策情境设定
    6.4 仿真结果和政策情境分析
        6.4.1 减贫相关指标仿真结果分析
        6.4.2 环保相关指标仿真结果分析
        6.4.3 农业发展相关指标仿真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与策略研究
    7.1 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
        7.1.1 综合绩效评价方法概述
        7.1.2 改进的熵值法及其评价过程
        7.1.3 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7.1.4 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和分析
    7.2 三峡库区贫困农户减贫诉求的综合分析
        7.2.1 三峡库区贫困农户减贫诉求的分析方法
        7.2.2 库区贫困农户减贫诉求的分析结果
    7.3 三峡库区的系统性减贫策略和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
        7.3.1 基于系统思维的三峡库区系统性减贫策略
        7.3.2 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主要研究创新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三峡库区调查问卷设计
    附件B 第三章主题建模分析结果
        B.1 EEP研究主题#2-#9主题模型的可视化及每个主题相应的重点关键词
    附录C 第五章系统动力学仿真的具体资料
        C.1 系统动力学模型设定和所有方程信息
        C.2 第五章其他补充资料
    附录D 第六章系统动力学仿真的具体资料
        D.1 第六章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流图的所有方程
        D.2 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主题模型前五个主题#2-#5的关键词及其可视化结果
        D.3 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逻辑结构
        D.4 三峡库区BAU情境下核心指标仿真值与实际值对比结果和误差

(7)农业补贴政策经济效应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文献综述
        1.2.2 农资综合补贴政策文献综述
        1.2.3 良种补贴政策文献综述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数据来源
    1.6 可能的创新
2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政策实践
    2.1 农业补贴政策的概念界定
        2.1.1 农业补贴政策的内涵
        2.1.2 农业补贴政策的分类
        2.1.3 农业补贴政策的基本特征
    2.2 实施农业补贴政策的理论依据
        2.2.1 农业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2.2.2 农业的基础性地位
        2.2.3 农业弱质产业扶持理论
    2.3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实践
        2.3.1 农业补贴政策的演变历程
        2.3.2 现行主要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
        2.3.3 农业补贴政策实施特征
    2.4 本章小结
3 农业补贴政策经济效应理论分析框架
    3.1 概念界定与假设
    3.2 基准均衡
        3.2.1 等成本线
        3.2.2 等利润线
        3.2.3 基准均衡
    3.3 农业补贴政策下的均衡Ⅰ:成本类政策
        3.3.1 等成本线的变动
        3.3.2 等利润线
        3.3.3 成本类政策下的新均衡
    3.4 农业补贴政策下的均衡Ⅱ:收入类政策
        3.4.1 等成本线的变动
        3.4.2 等利润线
        3.4.3 收入类政策下的新均衡
    3.5 农业补贴政策下的均衡Ⅲ:技术改进类政策
        3.5.1 等成本线
        3.5.2 等利润线的变动
        3.5.3 技术改进类政策下的新均衡
    3.6 本章小结
4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经济效应分析
    4.1 政策实践与研究假说
        4.1.1 政策实践
        4.1.2 研究假说
    4.2 粮食直接补贴对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
        4.2.1 描述性证据
        4.2.2 模型与变量
        4.2.3 计量结果与讨论
    4.3 粮食直接补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4.3.1 描述性证据
        4.3.2 模型与变量
        4.3.3 计量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农资综合补贴政策经济效应分析
    5.1 政策实践与研究假说
        5.1.1 政策实践
        5.1.2 研究假说
    5.2 农资综合补贴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
        5.2.1 描述性证据
        5.2.2 模型与变量
        5.2.3 计量结果与讨论
    5.3 农资综合补贴对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
        5.3.1 描述性证据
        5.3.2 模型与变量
        5.3.3 计量结果与讨论
    5.4 农资综合补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5.4.1 描述性证据
        5.4.2 模型与变量
        5.4.3 计量结果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良种补贴政策经济效应分析
    6.1 政策实践与研究假说
        6.1.1 政策实践
        6.1.2 研究假说
    6.2 良种补贴对粮食单产的影响
        6.2.1 描述性证据
        6.2.2 模型与变量
        6.2.3 计量结果与讨论
    6.3 良种补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6.3.1 描述性证据
        6.3.2 模型与变量
        6.3.3 计量结果与讨论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三项补贴”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
        7.1.2 “三项补贴”的政策效能逐步降低
    7.2 政策建议
        7.2.1 调整完善“三项补贴”政策
        7.2.2 提高农业补贴政策资金的使用效率
        7.2.3 改进和创新农业补贴政策的补贴方式
        7.2.4 加强农业补贴政策的宣传和执行监督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博士)
致谢

(8)精准扶贫背景下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对象
        (三) 研究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主要内容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扶贫
        (一) 我国扶贫开发的历程
        (二) 我国扶贫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三) 我国扶贫存在的问题、不足和对策探讨
    二、精准扶贫
        (一) 精准扶贫的内涵
        (二) 精准扶贫的基本内容
    三、易地扶贫搬迁
        (一) 易地扶贫搬迁的基本概念界定
        (二) 易地扶贫搬迁与生态移民的关系辨析
    四、易地扶贫搬迁的配套政策体系
        (一) 搬迁农户住房建设的支持政策
        (二) 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支持政策
        (三) 易地扶贫搬迁的土地支持政策
        (四) 搬迁户生计重建的支持政策
        (五) 产业发展与就业支持政策
    五、易地扶贫搬迁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主义人口迁移理论
        (二) 生态价值理论
        (三) 生态贫困理论
        (四) 生态文明理论
        (五)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章 我国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实践和国际经验借鉴
    一、我国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发展历程
        (一) 初步探索阶段(1982~1990)
        (二) 常规化与扩展阶段(1991~2000)
        (三) 整体推进阶段(2001~2010)
        (四) 政策强化阶段(2011~2014)
        (五) 精准扶贫阶段(2015年至今)
    二、易地扶贫搬迁的国际经验借鉴
        (一) 国外生态移民安置的主要做法
        (二) 国外生态移民搬迁的经验启示
第三章 精准扶贫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现状及案例分析
    一、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的意义及总体规模
        (一) 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差异分析
        (二) 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意义
        (三) 武陵山片区“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总体规模
    二、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的现状
        (一) 武陵山片区省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部署落实情况
        (二) 武陵山片区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及完成情况
        (三) 武陵山片区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计划安排
    三、经典案例分析及其模式、经验
        (一) 武陵山片区各地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的具体案例
        (二) 易地扶贫搬迁户深度访谈案例
        (三) 武陵山片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创新模式
        (四) 武陵山片区有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的特色经验
第四章 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效果评估与分析
    一、易地扶贫搬迁效果评估文献分析
    二、基于多维贫困视角的易地扶贫搬迁效果评估分析框架
        (一) 综合减贫绩效分析框架的理论基础
        (二) 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三、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的实证分析
        (一) 调研设计与实施概况
        (二) 搬迁群众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效果的认同度分析
        (三) 调查问卷分析结论及相关建议
第五章 当前易地扶贫搬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当前易地扶贫搬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搬迁后脱贫产业发展乏力
        (二) 征地费用高,县级财政压力大、农户自筹资金难
        (三) 对象精准识别存在遗留问题亟待解决
        (四) 集中安置各有限制,搬迁方式选择难
        (五) 项目审批手续繁,工程招标提速难
        (六) 分散安置点建房安全监管不到位
        (七) 拆旧复垦落实难,且与传统村落保护相矛盾
        (八) 社区管理有漏洞,基层治理存隐患
    二、易地扶贫搬迁向“稳得住、能致富”纵深推进的对策建议
        (一) 精准对接产业,助推搬迁扶贫
        (二) 积极报告呼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三) 优化创新搬迁模式,分类保障农户生计
        (四) 简化项目审批,加快工程招投标进度
        (五) 强化分散安置点建房安全监管
        (六) 加大拆旧复垦执行力度
        (七) 狠抓新型社区治理,化解基层搬迁纠纷
        (八) 在易地搬迁中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
第六章 结论及易地扶贫搬迁后时期相关政策研究展望
    一、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二、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三、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后时期相关政策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B: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调查问卷
附录C: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调查访谈提纲

(9)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及其提升对策研究 ——以宜昌市夷陵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与研究价值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概述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化生活及其对个人与社会的重要价值
    第一节 文化的内涵和结构
        一、文化的基本内涵
        二、文化的内在结构
    第二节 文化生活的类型及特点
        一、文化生活的类型
        二、文化生活的特点
    第三节 文化生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文化生活的丰富程度
        二、文化生活的丰富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第四节 文化生活对人的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
        一、文化生活能够丰富个体的内心世界
        二、文化生活能够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文化生活能够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
        四、文化生活能够建构和谐的社会关系
第二章 宜昌市夷陵区农民工文化生活调查
    第一节 夷陵区农民工文化生活现状
        一、物质享受状况
        二、人际交往状况
        三、精神生活状况
        四、情感满足状况
        五、人生价值追求
    第二节 夷陵区农民工文化生活的基本特征
        一、夷陵区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呈现低层次性
        二、夷陵区农民工的文化生活体现为单一性
        三、夷陵区农民工的文化生活表现为封闭性
        四、夷陵区农民工的文化生活显示为矛盾性
    第三节 夷陵区农民工整体文化生活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生活整体匮乏
        二、群体内部存在差异
        三、公共文化设施落后
        四、公共文化活动参与度不高
第三章 宜昌市夷陵区新时代农民工文化生活的制约因素
    第一节 物质方面的因素
        一、经济收入水平的制约
        二、居住环境的制约
        三、公共文化设施的制约
    第二节 制度方面的因素
        一、城乡二元户籍制的制约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制约
        三、就业制度的制约
        四、教育制度的制约
    第三节 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
        一、社会偏见与歧视因素的制约
        二、精神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制约
    第四节 农民工自身方面的因素
        一、文化科技水平的制约
        二、文化需求的制约
        三、思想观念的制约
        四、心理素质的制约
        五、行为习惯的制约
第四章 提升夷陵区农民工文化生活水平的历史定位
    第一节 提升夷陵区农民工文化生活水平的必然性
        一、推动政治生态和经济生态进程的必然要求
        二、提高新时代农民工自身素质的客观需要
        三、加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第二节 提升夷陵区农民工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性
        一、贯彻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生动实践
        二、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本质体现
        三、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措施
    第三节 提升夷陵区农民工文化生活水平的迫切性
        一、顺应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时代潮流
        二、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三、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要求
第五章 提升宜昌市夷陵区农民工文化生活的有效途径
    第一节 充分发挥夷陵区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改变城乡二元户籍制
        三、健全保障制度体系
        四、强化物质基础
        五、整顿文化市场
    第二节 充分发挥夷陵区企业的阵地作用
        一、积极承担农民工接受文化教育的责任
        二、提供充足的精神文化生活设施
        三、推进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入农民工社区
    第三节 充分发挥夷陵区社会的辅佐作用
        一、转变城市居民对于农民工的偏见与歧视
        二、社区街道积极组织农民工参与文化生活
        三、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第四节 充分发挥夷陵区农民工的主体作用
        一、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二、提升参与文化生活的积极性
        三、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四、增强文化审美能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宜昌市夷陵区农民工文化生活调查问卷(样卷一)
附录: 宜昌市夷陵区农民工文化生活调查问卷(样卷二)
附录: 宜昌市夷陵区农民工文化生活调查问卷(样卷三)
附录: 宜昌市夷陵区农民工文化生活调查问卷(样卷四)
附录: 宜昌市夷陵区农民工文化生活调查问卷(样卷五)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马克思地租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农村土地征收研究 ——以湖北省宜昌市雾渡河山区土地征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1、关于地租理论的研究
        2、关于土地征收目的研究
        3、关于土地征收程序的研究
        4、关于土地征收补偿的研究
    (三) 研究方案、方法与技术路线
    (四) 相关概念界定
        1、地租
        2、土地征收
        3、土地征用
二、理论溯源:马克思地租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 地租的产生与实现
    (二) 地租的分类
    (三) 地租的形成与运用
        1、级差地租在土地征收中的形成
        2、绝对地租在土地征收中的应用
    (四) 土地价格理论
三、实践透视:我国农村土地征收中的困境与问题
    (一) 湖北省宜昌市雾渡河山区土地征收概述
        1、土地征收情况
        2、征地补偿安置情况
        3、失地农民现状
    (二) 农村土地征收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1、法律制度的滞后
        2、我国征地补偿范围过窄,标准太低
    (三) 农村土地征收制约因素
        1、农户对土地征收认识不到位
        2、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带动效应差
        3、社会保障措施不健全
        4、农村土地征收制度不完善
四、我国农村土地征收问题解决的基本对策
    (一) 明确公共利益界定
    (二) 完善土地征收程序
    (三) 完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
        1、提高农地补偿标准
        2、实行土地经营权入股制安置
    (四) 健全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1、“一路带农”建立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平台
        2、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3、弱化土地的保障功能
        4、发展二、三产业,降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
        5、建立失地农民技能素质培养机制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夷陵区坚持农业调整农民得实惠(论文参考文献)

  • [1]谱写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的华彩乐章[N]. 汪晓东,李翔,刘书文. 人民日报, 2021
  • [2]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研究[D]. 吴翔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3]乡村振兴背景下钟祥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 刘俊. 武汉轻工大学, 2019(01)
  • [4]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5]基于农业现代化的平原地区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研究 ——以南京市溧水区为例[D]. 陶德凯.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3)
  • [6]基于生态环境和地质灾害孕贫模型的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D]. 程欣.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7)
  • [7]农业补贴政策经济效应评估研究[D]. 江朦朦.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8]精准扶贫背景下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研究[D]. 王鑫.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9]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及其提升对策研究 ——以宜昌市夷陵区为例[D]. 黄光学.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10]马克思地租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农村土地征收研究 ——以湖北省宜昌市雾渡河山区土地征收为例[D]. 李映.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夷陵区坚持农业调整,农民受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