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帕金森病2例报告

家族性帕金森病2例报告

一、家族性帕金森病2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李书娟[1](2021)在《帕金森病患者相关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临床表型相关性的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作为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神经疾病,发生于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前后的临床特征多达几十种,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目前PD被认为受衰老、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随着对PD人群遗传学的深入研究,发现许多遗传变异与家族性或散发性PD相关,其中LRRK2、SNCA、GBA和Parkin基因已被证明是较常见的危险因素,并且这些基因存在不同位点的变异体。许多研究重点筛查PD人群相关基因的变异位点而缺少其与临床症状相关性的研究,这些基因突变与PD机制的关联仍是未知的,若能补充基因多态性和临床表现之间相关性的研究,将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PD的潜在发病机制和表型异质性。目的:探索本地区汉族散发性PD患者LRRK2 R1628P、LRRK2 G2385R、GBA L444P、SNCA rs356219和Parkin S/N 167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s)及其与PD临床表现的关联,并分析部分位点的变异与P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连续两年收录就诊于本院的165例散发性PD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及同期于本院体检的94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PCR法对PD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进行LRRK2 R1628P、LRRK2 G2385R、GBA L444P位点多态性分析,Sanger DNA测序法对165名PD患者进行SNCA rs356219和Parkin S/N 167位点多态性的检测。对PD病人的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使用相应的量表进行评估。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的不同位点突变基因携带情况,分析PD患者不同基因位点多态性与临床症状的关系。结果:1、本研究纳入的165例PD病例组与94例对照组在年龄和性别组成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并且所检测的各基因位点基因型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2、病例组与对照组LRRK2 G2385R位点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在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OR=5.257,P=0.003),其中病例组突变基因“A”的携带率(14.5%)明显高于对照组(3.2%)(P=0.004)。但两组间LRRK2 R1628P和GBA L444P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未见明显差异。3、病例组LRRK2基因G2385R位点突变基因携带者(GA+AA)的平均年龄及起病年龄均显着小于非携带者(P=0.028;P=0.014)。同时携带者与非携带者之间的性别比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5),携带者中男性所占比例(29%)明显低于非携带者(54%)。Logistic回归后发现性别对该位点多态性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OR=0.351,P=0.032)。4、165例病例组检测出5例GBA基因L444P位点突变基因携带者,分析该5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后发现除了均有便秘症状外未找到其他特点。5、SNCA基因rs356219位点三种基因型PD患者间的PSQI评分和FSS评分均有显着差异(P=0.013;P=0.001),组间比较后发现AA基因型患者FSS评分显着高于GG和GA基因型PD患者(P<0.01;P=0.003),GA和AA基因型PD患者的PSQI评分高于GG基因型组(P=0.032;P=0.021)。6、Parkin S/N 167位点不同基因型PD患者之间的SCOPA-AUT评分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4),AA基因型组的SCOPA-AUT评分显着高于GG基因型组PD患者(P=0.004)。对SCOPA-AUT评分的影响因素进行校正分析后发现Parkin S/N 167位点多态性仍显着影响SCOPA-AUT评分(P<0.001)。按运动表型将PD患者分组后发现混合型PD患者的突变基因携带率(90.9%)明显高于PIGD型(66.7%)和TD型(62%)PD患者(P<0.001)。7、165例病例组有17例未携带所检位点突变基因、65例携带其中一种突变基因、83例患者合并携带两种以上突变基因(其中71例携带两种,12例携带三种)。将PD患者分为上述三组后,分析发现三组间NMSQ评分与FSS评分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43;P=0.019),其中只有一种突变基因的携带者和合并两种以上突变基因的携带者NMSQ评分与FSS评分显着高于未携带突变基因的PD患者。结论:1、LRRK2 G2385R位点多态性可能是本地区散发性PD发病的危险因素,其突变基因A增加了PD的发病风险。女性PD患者可能更容易发生LRRK2 G2385R位点变异。2、SNCA基因rs356219位点AA基因型患者相比于GG和GA基因型患者疲劳症状更重,SNCA基因rs356219位点突变基因携带者在睡眠障碍方面的风险高于非携带者。3、本地区散发性PD患者Parkin S/N167位点A/A基因型患者在自主神经功能症状方面的风险要高于G/G基因型;该位点突变基因“A”可能是混合型PD的危险因素。4、携带所检位点突变基因的PD患者非运动症状多于非携带者,且疲劳症状重于非携带者。但非运动症状的种类和疲劳症状的严重程度并不与携带突变基因的个数呈正相关。

陈玲,陈曦,黎锦如,李冰华,巢银霞[2](2004)在《中国家族性帕金森病的遗传和临床特点(附28个家族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研究家族性帕金森病 (PD)的遗传和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近 5 0多年以来国内报道的所有PD家系的资料 ,分析 2 8个PD家族的起病年龄、遗传方式、临床表现等特点。结果 家族性PD的发病年龄早于人群平均发病年龄 ,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同一家族的患者症状和体征大多相似 ,以震颤为主(6 0 7% ) ,部分家族有早发的遗传特征。结论 临床工作中应注重对PD患者Ⅰ、Ⅱ级亲属的询问和体检 ,以有利于家族性PD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周金华,王蕾,刘庆新[3](2001)在《家族性帕金森病2例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陈曦,黎锦如,黄俭,陈玲,潘勇辉,陈仰昆,巢银霞[4](2003)在《帕金森病一家系五例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陈成雨,韩风珍,郑先振,刘琨[5](1997)在《家族性帕金森病一家系调查》文中研究指明

白飞玲[6](2020)在《PARK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豫北地区汉族人群DEACMP易感性关系的再验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CMP)后幸存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该脑病是一组以急性痴呆、帕金森症、认知障碍、行为障碍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综合征。在ACMP患者中的发生率为10%30%。以中老年人多见,无性别差异,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脑动脉硬化症,并发症多、预后不良,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国内外学者对DEACMP在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疾病发展规律、神经影像学、血液及脑脊液的生化水平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病它可能有遗传易感性。本研究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和小样本验证结果的基础上,筛选PARK2基因2个SNP位点(rs1784594和rs9364635)在新的较大样本上进行再次验证,目的是为了确定DEACMP是否具有遗传易感性。目的研究PARK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784594和rs9364635)与DEACMP的相关性,探讨DEACMP的发病易感基因。方法1.研究对象为豫北地区汉族人群(样本收集从2006年11月至2019年4月)。根据《内科学(第八版)》及赵向智等关于DEACMP的诊断标准,共纳入414例DEACMP患者;同时根据《国家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GBZ23-2002》,共纳入783例ACMP患者。其中rs1784594位点共纳入豫北地区汉族DEACMP患者411例(男性241例,女性170例),同时纳入豫北地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未发生DEACMP的患者(以下简称ACMP组)775例(男性410例,365例)为对照组;rs9364635位点共纳入豫北地区汉族DEACMP组410例(男性241例,女性169例),同时纳入豫北地区ACMP组患者776例(男性413例,女性363例)作对照。所有入组者年龄≥40岁。2.所有入组者均于空腹时用EDTA抗凝管采集肘静脉外周血标本3ml。DEACMP组患者入院第2天68时采血,ACMP组患者于抢救成功完全清醒后24h内采血,均保存于-80℃低温冰箱中。3.本研究筛选出与DEACMP相关的PARK2基因的2个SNP位点(rs1784594和rs9364635)作为研究的易感基因位点,使用Mass Array质谱检测技术对PARK2基因2个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检测。4.对所得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拟合优度χ2检验法验证PARK2基因的2个SNP位点(rs1784594和rs9364635)基因型的分布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检验进行组间关联分析。结果1.PARK2基因rs1784594位点:DEACMP组和ACMP组的基因型分布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3),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143)。在共显性遗传模型(P=0.113)、显性遗传模型(P=0.880)下rs1784594位点基因型与DEACMP发病无明显相关;对于隐性遗传模型,P=0.040,OR=1.305,95%CI=1.012-1.683,rs1784594位点与DEACMP显着相关。按性别分层后,两组女性患者rs1784594位点各基因型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8),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673);两组男性患者rs1784594位点各基因型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7,P=0.026,OR=1.294,95%CI=1.031-1.625)。ACMP组男女患者之间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4),DEACMP组男女患者之间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77 P=0.041,OR=2.038,95%CI=1.113-3.730),且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4.231,P=0.040,OR=1.345,95%CI=1.014-1.785)。2.PARK2基因rs9364635位点:DEACMP组和ACMP组的基因型分布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2),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941)。对于共显性遗传模型(P=0.382)、显性遗传模型(P=0.431)、隐性遗传(P=0.401),rs9364635位点基因型与DEACMP均无显着相关。按性别分层后,两组女性之间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1),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828);两组男性之间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9),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807)。ACMP组男女患者之间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2),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766)。DEACMP组男女患者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8),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540)。结论1.PARK2基因rs1784594位点多态性与DEACMP有关联,且等位基因A可能增加男性ACMP发生DEACMP的风险;2.尚未发现PARK2基因rs9364635位点多态性与DEACMP关联的证据,无法支持PARK2基因rs9364635位点作为DEACMP的易感基因。

李旻颖[7](2020)在《基于“从阳论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肌强直的临床研究与机制探索》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通过对近5年针灸结合多巴胺效能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探求针灸辅助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的循证医学证据。2.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通过设立“从阳论治”针灸方案针灸治疗组和安慰针灸对照组,评价基于“从阳论治”治疗帕金森病肌强直的临床疗效,并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对疗效进行客观量化的评价,同时应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Webster症状评分和帕金森病生存质量量表(PDQ-39)等指标评价该方案治疗帕金森有效性及安全性。3.通过血尿酸、血同型半胧氨酸(homocysteine,Hcy)、甘油三酯(total glycerin trilaurat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的检测,试从氧化应激和脂质代谢角度探索针灸治疗帕金森病可能的机制。方法:第一部分文献评价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F)、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ails、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自2014年12月3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公开发表的文献,对针灸辅助治疗帕金森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评价针灸辅助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1.检索策略中文检索词:帕金森、震颤麻痹、颤证、颤病、针灸、针、针刺、艾灸、灸、热敏灸、电针、头针、腹针、体针、耳针。英文检索词:Parkinson disease、Parkinson’s disease、Paralysis agitans、Parkinsonism、Shaking palsy、acupuncture、moxibustion、electroacupuncture、auriculoacupuncture、needle、moxa。上述检索词以主题词、自由词和关键词结合,通过OR和AND为连接词进行运算检索。2.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所制作的“偏倚风险评估”工作表进行质量评价,评估和筛选过程由两名独立研究者分别进行,在评估和筛选过程中,两名研究者如有意见不一则协商决定,如协商仍无法达成一致,则由第三名研究者分析决定。3.统计分析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绘制漏斗图,根据文献分散程度检测发表偏倚。使用比值(OR)、相对危险度(RR)进行对二分类变量资料进行描述,使用均数差值(MD)或标准化均数差(SMD)对连续性变量进行描述,设CI可信区间为95%,P<0.05时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若异质性较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若异质性较大则先进行亚组分析,若行亚组分析后异质性仍较大,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临床研究通过广东省中医院招募有肌强直症状的原发性帕金森病受试者,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生成受试者随机号和分组结果,按1:1 比例将60例受试者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针灸组用“从阳论治”针灸方案治疗,对照组用安慰灸、安慰针、安慰埋针治疗,治疗期间维持原多巴胺效能药物服药方案。1.干预方案(1)针灸组①取穴:精灸:第一组穴位:膀胱经从天柱到膀胱俞每穴、绝骨穴(双);第二组穴位:督脉从风府到腰阳关每穴、涌泉穴(双);两组交替。针刺:百会、头维、外关(双)、足临泣(双)、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廉泉、三阴交(双);埋耳穴皮内针:取耳穴心、肝、肾区,左右交替。穴位定位参照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与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3734-2008)《耳穴名称与定位》。②操作:患者仰卧位,医者进行常规消毒后,使用套迭针具,先针双侧外关、足临泣、三阴交,后针百会、头维、廉泉,最后针刺引气归元,刺入后行提插捻转至患者得气即止,留针30min。出针后俯卧位或坐位行精灸治疗,直径0.2mm、高0.3mm的艾炷用万花油粘附在穴位上,点燃至艾柱剩1/3-1/4时将其移去,每穴2壮。艾柱精灸后埋耳针,嘱患者留针3天,感觉不适时可自行取下。(2)对照组①取穴:同针灸组②操作:医生嘱患者仰卧位,医者进行常规消毒后,使用套迭针具,针刺顺序同针灸组,但使用一次性平头针,仅碰触患者皮肤,不刺入皮下,安慰针留针30min。患者出针后嘱其俯卧位或坐位行安慰精灸治疗,在穴位上涂较多万花油浸湿艾柱使其无法点燃,余操作同针灸组。埋安慰耳针,在针尖下垫—橡皮膏,使针尖完全平贴其上而不直接刺入受试者皮肤,余同针灸组。2.疗程总疗程为12周,每周行2次治疗,每次治疗间隔不小于48h,共24次,完成80%即为有效病例。3.评价指标及时点主要评价指标:UPDRS强直评分次要评价指标:SWE技术所测得四肢肌肉杨氏模量值;UPDRS评分、改良Webster症状评分量表评分、PDQ-39评分;其他观察指标:尿酸、TC、TG、LDL-C、HDL-C、Hcy、用药记录、安全性评价、依从性评价、蒙蔽效应评价量表、不良反应等。评价时点:选取第0、6、12周共3个时点作为评价时点,时点①:SWE检查、量表评价(包括UPDRS评分、Webster改良量表评分、PDQ-39评分)、生化指标检测(包括血脂、尿酸、同型半胱氨酸);时点②:SWE检查、量表评价;时点③:SWE检查、量表评价、依从性评价、盲法蒙蔽效应评价量表;随时记录: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等。4.数据统计采用SPSS22.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数据性质类型(分类、有序、计量等)选择适应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若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且方差齐,则采用方差分析,自身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若不满足则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分类资料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多时点的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若交互作用显着,则行简单效应分析,若交互作用不显着,则看主效应结果。所有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基线比较和疗效组间比较检验水平α=0.05。剔除和脱落病例方面需统计各组脱落病例人数和组内占比,对脱落和剔除原因进行描述。安全性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并对不良反应/事件与针灸治疗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文献评价结果通过文献检索、阅读标题和摘要后初步筛选中英文文献192篇,经过阅读全文后最终纳入中文23篇、英文4篇,共27篇,所含病例数为1951例。纳入文献均为临床的随机对照研究。在针灸结合多巴胺效能类药物与单用多巴胺效能类药物对照的文献中,以临床有效率为结局指标的文献共17篇,经异质性检验P=0.80,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MD=3.49,CI=(2.59,4.70),在8.21,P<0.00001],提示针灸结合药物治疗优于单用药物治疗。以UPDRS总分为结局指标的文献有11篇,共纳入828例,异质性较大(P<0.00001;I2=91%),选用随机效应模型得P<0.00001;亚组分析显示疗程<12周的研究异质性较小(P=0.80,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得[MD=6.14 CI=(4.26,8.02),Z=6.41,P<0.00001],而≥12周的研究异质性仍较高(P<0.00001;I2=89%),分析异质性来源剔除异质性大的文献后同质性较高(P=0.96,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得[MD=10.36 CI=(8.77,11.94),Z=12.81,P<0.00001],提示针灸结合药物治疗优于单用药物治疗,且疗效可能与疗程相关。在UPDRS各部分评分方面,4个部分分别纳入(4、4、7、4篇)文献,检验结果均显示两种干预疗效有差异(P<0.05),提示在改善UPDRS各部分评分方面,针灸结合药物治疗优于单用药物治疗。报道了 Webster症状评分量表评分的研究有4项,异质性较高(P<0.00001;I2=98%),分析异质性来源,剔除了异质性来源文献后结论反转,且异质性仍偏高(P=0.10;I2=56%),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得[MD=2.89 CI=(1.21,4.58),Z=3.36,P=0.0008],针灸结合药物治疗优于单用药物治疗,但结果不稳定。在针灸联合药物与安慰针灸联合药物方面,UPDRS日常生活活动评分纳入2篇文献、UPDRS运动功能评分纳入4篇文献,PDQ-39总分纳入3篇文献,结果均显示两种干预手段疗效差异不显着,提示针灸组与安慰针灸组在这几个方面疗效相当。结果表明,针灸结合多巴胺效能类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疗效优于单用多巴胺效能类药物治疗,针灸结合药物与安慰针灸结合药物治疗对PD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方面的改善疗效相当。2.临床试验结果(1)一般人口学资料:本研究中共纳入有效病例52例,其中针灸组28例,对照组24例,两组治疗前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身高、体重、帕金森病程、肌强直病程、既往是否接受针灸治疗、用药情况、肌张力障碍情况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2)肌强直程度①UPDRS强直评分方面组内比较方面,针灸组治疗第6周和治疗后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第6周和治疗结束时评分较治疗前无显着差异(P>0.05),组间比较方面,治疗前、治疗第6周和治疗后两组评分差异均无显着差异(P>0.05),差值比较方面,两组治疗前后UPDRS强直评分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SWE检查结果方面治疗前两组肱二头肌、肱桡肌、股直肌和小腿三头肌杨氏模量值均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肱二头肌杨氏模量值方面,针灸组治疗第6周和治疗结束后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第6周和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针灸组在降低肱二头肌杨氏模量值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肱桡肌方面,针灸组治疗第6周和治疗结束后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第6周和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针灸组在降低肱桡肌杨氏模量值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股直肌方面,针灸组治疗第6周和治疗结束后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第6周和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针灸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经股直肌杨氏模量值治疗前后差值比较,针灸组下降较对照组显着(P<0.05),针灸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小腿三头肌方面,两组治疗第6周与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显着差异(P>0.05),组间比较两组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在降低小腿三头肌杨氏模量值方面均无显着疗效。(3)UPDRS 评分在总分方面,针灸组治疗第6周和治疗结束后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第6周和治疗结束时评分与治疗前无明显下降(P>0.05)。针灸组在降低UPDRS总分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I精神、行为和情绪方面,针灸组治疗第6周和治疗结束后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针灸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Ⅱ日常生活活动方面,针灸组治疗第6周和治疗结束后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评分无显着差异(P>0.05)。Ⅲ运动功能方面,针灸组治疗第6周和治疗结束后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针灸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Ⅳ治疗并发症方面,针灸组治疗第6周和治疗结束后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评分无显着差异(P>0.05)。(4)改良Webster症状量表评分治疗前两组Webster症状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针灸组治疗第6周和治疗结束后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第6周和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结束时组间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差值比较方面治疗前后两组评分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在Webster症状评分降低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5)PDQ-39 评分在改善整体生活质量方面,针灸组治疗第6周和治疗结束后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第6周和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针灸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经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比较,针灸组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显着(P<0.05),在改善整体生活质量方面,针灸组有一定疗效,对照组疗效不显着,与对照组相比针灸组疗效有一定优势。在①运动功能、②日常生活行为、④耻辱感和⑦社交方面,针灸组和对照组均无显着疗效(P>0.05)。在③精神情感、⑥认知方面,针灸组治疗第6周和治疗结束后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第6周和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结束时组间比较两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⑤社会支持和⑧身体不适方面,针灸组治疗第6周和治疗结束后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第6周和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针灸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6)血液生化指标治疗前两组尿酸、Hcy、TG、TC、HDL-C、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各指标均无显着变化(P>0.05),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针灸组和对照组对尿酸、Hcy、TG、TC、HDL-C、LDL-C水平均无显着影响。(7)相关性分析治疗前后测得肱二头肌杨氏模量值差值及4块肌肉杨氏模量值总和差值,与UPDRS强直评分、UPDRS总分和第Ⅲ部分运动功能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呈正相关(P<0.05),股直肌差值与UPDRS总分差值低度正相关(P<0.05)与UPDRS强直评分和第Ⅲ部分运动功能评分差值无显着相关性(P>0.05),肱桡肌和小腿三头肌差值与UPDRS强直评分、UPDRS总分和UPDRS运动功能评分差值均无显着相关性(P>0.05)。(8)盲法蒙蔽效应评价对照组受试者在针刺、精灸、埋耳针以及对整体治疗的认可度上与针灸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盲法蒙蔽效应较好。(9)用药情况研究期间3例受试者服药方案有更改,其中针灸组1例,对照组2例。结论:1.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结合多巴胺效能类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疗效优于单用多巴胺效能类药物治疗,针灸结合药物与安慰针灸结合药物治疗对PD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方面的改善疗效相当,纳入研究较少,结论不一致,异质性较大。2.“从阳论治”针灸方案可有效改善帕金森病肌强直症状,可降低肱二头肌、肱桡肌和股直肌肌肉的僵硬程度,但对小腿三头肌肌肉硬度未见显着影响,安慰针灸未见显着疗效。3.“从阳论治”针灸方案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症状,主要表现在运动功能和精神、行为和情绪方面,其症状的改善与肌强直的改善有关;本方案可改善帕金森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主要体现在身体不适、精神情感、社会支持和认知方面,安慰针灸疗效不显着。4.当前研究未发现针灸治疗帕金森病效应与氧化应激和脂质代谢机制的关联。

张伟,黄远桃,王娟[8](2017)在《8家系家族性Fahr病的影像诊断及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8家系家族性Fahr病家系患者的影像和临床特点。方法搜集8个家族性Fahr病家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颅脑CT及MRI改变、临床表现与基底节钙化灶体积,总结家族特点与遗传规律。结果有症状患者13例和无症状患者22例中,CT检查分别发现双侧苍白球钙化13例(100%)、22例(100%),双侧尾状核钙化8例(53.8%)、6例(27.2%),双侧壳核钙化6例(46.1%)、2例(9%),双侧大脑灰白质交界区钙化4例(30.8%)、1例(4.5%),双侧小脑齿状核及小脑皮层钙化8例(61.5%)、1例(4.5%),有症状患者双侧丘脑钙化8例(61.5%),双侧半卵圆中心钙化3例(23.1%)。脑内钙化灶形态大致双侧对称,因钙化部位不同而形态不一。以运动受损为主患者苍白球和壳核钙化灶体积(1.748±0.622)cm3,以精神症状为主患者苍白球和壳核钙化灶体积(0.392±0.276)cm3,二者比较t=2.518,P=0.028,有显着性差异。无症状患者苍白球和壳核钙化灶体积(0.59±0.38)cm3,二者比较t=1.151,P=0.034,无显着性差异。脑内钙化区在MRI图像表现为等、稍短T1信号,等、稍短、稍长T2信号,异常信号较CT图像显示的钙化区范围缩小,信号特征无特异性。结论 8家系患者首发症状与钙化灶大小、部位密切相关,CT对钙化灶的显示有绝对优势,是Fahr病早期发现的重要方法。

刘彩霞[9](2016)在《家族性皮质肌阵挛震颤性癫痫一家系的临床特点分析和遗传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验背景家族性皮质肌阵挛震颤性癫痫(Familial cortical myoclonic tremor with epilepsy,FCMTE)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又称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性癫痫(Benigh adult familial myoclonic epilepsy,BAFME),成年期发病,主要表现为四肢细微震颤或肌阵挛,以远端为着,伴或不伴癫痫发作,情绪紧张、光刺激或睡眠剥夺时易被诱发,抗癫痫药物可有效控制癫痫发作,而饮酒或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无效,病程为非进展性。躯体诱发电位显示肌阵挛或震颤来源于大脑皮质。迄今,已有一百多个FCMTE家系被报道,以日本和意大利两国居多,我国所做的相关报道屈指可数。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离子通道缺陷有关,也有人认为可能与小脑-丘脑-皮质投射环路中GABA受体的缺陷导致皮质的兴奋性增高有关。目前,国内外遗传分析已经发现了5p15.31-p15、2p11.1-q12.2、3q26.32-3q28、8q23.3-24.1和10p15等多个该病致病基因位点,并且已经对DRPLA基因、CSMD3基因、ACMSD基因等多个候选基因进行研究,但目前仍未发现该病的致病基因。虽然我国对该病的遗传学研究有个别报道,却也只是凤毛麟角。实验目的我实验室对临床发现的一个拟诊的家族性皮质肌阵挛震颤性癫痫大家系进行临床特点分析和遗传学特征研究,尝试定位或发现这一家系的致病基因,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识别疾病的易感基因,从而对风险人群生活方式及环境因子进一步调整和干预,有利于指导该病的临床治疗。实验方法与家系成员沟通,征得受试者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后,收集相关临床信息,主要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测,对收集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总结该家系的临床特点,确定其遗传方式并绘制受试者的家系图谱。采FCMTE家系患病成员及健康对照者外周静脉血,利用血液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拟诊的FCMTE家系受试者基因组DNA,选择STR多态性标记物,针对国内外已报道的5个染色体区段(2p11.1-q12.2、5p15.31-p15、8q23.3-q24.1、3q26.32-3q28及10p15对应短臂2-8M区段)进行连锁分析,明确上述染色体区段中是否存在该FCMTE家系的致病基因位点。最后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以及PCR产物测序法,对先证者BASP1基因、SEMA5A基因和CTNND2基因进行初步筛查,明确上述基因是否存在突变,从而推测其是否可能为该家系的致病基因。实验结果根据详细的病史采集、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确定我们发现的家系为家族皮质肌阵挛性癫痫家系。该家系4代46人中,8例患病(女6例,男2例),1例(男)可疑,大部分患者伴随头痛症状。该家系患病成员符合FCMTE的诊断标准: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成人发病倾向;呈良性病程;表现为四肢远端的震颤或肌阵挛运动,以双手为着;伴随癫痫发作,表现为强直-阵挛发作;服用β受体阻滞剂或酒精治疗无效,应用抗癫痫药物有效;神经电生理检查提示震颤或阵挛来自大脑皮质。将家系受试者就国内外已报道的候选染色体片段进行STR多态性标记物连锁分析发现,选择多个STR标记分别对2p11.1-q12.2、3q26.32-3q28、8q23.3-q24.1、10p15对应短臂2-8M区段进行连锁分析时,当θ=0.0时,LOD值均小于-2,从而否定连锁,说明上述4个染色体区段不是我们所研究的FCMTE家系的致病基因位点。选择12个STR标记针对5p15.31-p15进行连锁分析,结果显示其中两个STR标记即D5S1957和D5S2095在θ=0.0时,LOD值分别为2.16和1.34,支持致病基因位于该区段。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PCR产物测序法,对先证者BASP1基因、SEMA5A基因和CTNND2基因进行初步筛查时,BASP1基因PCR未扩增出相应产物,故不能对该基因进行突变检测。而对SEMA5A基因和CTNND2基因PCR扩增产物测序的结果均未发现明确的突变。实验结论通过对家系的临床特点综合分析明确了此家系为FCMTE家系,利用基因连锁分析方法,将其致病基因位点初步确定为5p15.31-p15染色体区段。但目前该家系未发现位于5号染色体上的SEMA5A基因和CTNND2基因存在突变。因FCMTE具有遗传异质性,是否会有其他的致病基因位点或致病基因仍是亟待进一步解决的难题。但此家系的发现为探索FCMTE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一份很好的研究资料。

出良钊[10](2014)在《贵州省一家族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家族性CNS HB家系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阐述诊治方法的可行性,探寻发病机制。方法(1)对一个家族性CNS HB的38名家族成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体格检查和影像学筛查。(2)对该家族中7名CNS HB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诊断治疗方法、随访进行描述和分析。(3)应用光镜、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4例进行手术的CNS HB患者的肿瘤组织和6例外伤脑组织(作为对照)进行病理学检查。(4)抽取该CNS HB家系共38位成员及3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提取DNA和RNA,用PCR方法扩增VHL基因外显子1及2并进行测序;用Real-time PCR法测定外周血细胞中VHL mRNA表达水平。(5)对所获取的CNS HB的肿瘤组织和对照组正常脑组织进行蛋白质提取、酶解,应用Label-free蛋白组学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对筛选出的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分析。结果(1)该家系成员中现存有7例发病,年龄14~53岁,平均36.5岁,外显率10/38(26.3%),男性发病比女性多见(6:4),CNSHB占90%,且多发性HBs占20%;遗传可能来自父系(I2成员)。(2)7例患者均未合并其它部位病变,其中6例为实质性肿瘤,2例为囊性肿瘤;5例患者的肿瘤位于小脑半球、延髓和脑干旁,1例位于颈部脊髓,1例位于视网膜;4例患者共进行7次显微手术,切除血管母细胞瘤10枚,术后随访8年;先证者在术后6年异位复发,未予处理,继续随访;1例进行激光治疗视网膜血管瘤;2例症状不明显进行随访在随访中未见新发病灶,原病灶也未增大;复发率为42.8%(3/7)。(3)病理学特征:HE染色可见肿瘤由丰富的毛细血管和间质细胞构成,胞浆呈空泡状或泡沫状,未见异型核的瘤细胞。波形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α抑制素、烯醇化酶染色在HB间质细胞均呈强阳性表达; CD31、CD34及vimentin在HB内皮细胞均呈强阳性表达;但是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角蛋白抗原、上皮膜抗原染色在CNS HB表达均呈阴性。Ki-67标记指数,除1例第二次手术为2%,余均为l%。电镜观察:可见内皮细胞呈扁平形,较幼稚,细胞核较大,染色淡,胞浆内可见到Weibel-Palade小体;周细胞位于内皮细胞外侧,靠近血管腔,体积较内皮细胞小,核呈卵圆形,细胞浆较少,细胞周围有一层完整的基底膜包绕。间质细胞呈椭圆形,表面不规则,细胞核大,染色深,细胞浆中有丰富的脂滴空泡。(4)在此CNS HB家系成员中,7位发病者在VHL外显子1均测出位为5’端非编码区第19位核苷酸发生A→G的突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VHL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其中家系成员中已发病者VHL基因mRNA表达水平(0.062)与未发病者(0.26)比下降更为明显。(5)分离鉴定出CNS HB组可信蛋白和肽段分别为385和2195个;正常组可信蛋白和肽段分别是663和3662个。定量分析、差异匹配筛选出差异蛋白只在CNS HB中表达的有3个(vimentin、TPM4及SERPING1);在HB和对照组织中都表达的13个蛋白质中,有3个蛋白在HB组织中表达上调(HBB、ALB及HBD)、11个蛋白表达下调(如HSP、ATP、PEBP1、FTL、SOD2、PARK7、KRT1Keratin、Putative等);只在对照组织中表达的有3个蛋白(Tubulin beta-4chain、14-3-3及CA1)。在GO功能分析中,参与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分析提示,生物学过程正负调控、刺激应答、生物粘附、免疫系统过程的功能明显增强和代谢过程、发育过程、信号传递、细胞进程功能的降低与家族性CNS HB形成有关。在基因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分析得出,生物趋化活性功能只在肿瘤组出现;而翻译调节活性功能在肿瘤组中缺失;在细胞成分分析(CC)结果显示在CNS HB组织中细胞外区、细胞外基质中的蛋白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神经突触部分和神经元突触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应用COG分析(蛋白相邻类的聚簇)得出结果是:“核染色质结构和动力学”(B类)与“细胞动力学”(N类)功能只在CNS HB组织中发现;但是“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分裂”和“染色体分解”(D类)、“辅酶的转运和新陈代谢”(H类)、“次级代谢生物合成”和“转运及分解代谢”(Q类),这些功能只在正常对照组中出现,因此我们推测家族性CNS HB的发生、发展、易反复复发可能与B类和N类功能表达上调,D类的失控、H类和Q类的功能异常相关。同时发现高迁移率族蛋白1、组蛋白H2A、SERPING l、原肌球蛋白α-4、波形蛋白仅在CNS HB中表达,这5个蛋白可能是直接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高迁移率族蛋白1和原肌球蛋白4可能是通过促进细胞迁移、分化和树突状细胞的高表达、调节蛋白酶活性等来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及复发;H2A高表达和PCBPl的调节活性的丧失,激活缺氧信号通路,上调HIF-la,促使间质细胞向外分泌EPO及VEGF和α-珠蛋白mRNA的不稳定,促进HB的形成。SERPINGl基因在CNS HB中显着上调可能是促进该肿瘤生长及瘤周水肿的原因之一。PURA所起到的转录、翻译调节活性在CNSHB中的缺失或失调,导致细胞增殖、生长异常、神经元变性坏死、血管平滑肌和α-肌动蛋白基因的转录活性不能被抑制,而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结论(1).家族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是严重危害患者及其家族成员的一种具有遗传性的VHL病;发病年龄较轻,多发病灶,易复发,对于每个怀疑有家族史的CNSHB患者都要对其家系成员进行普查,包括影像学、基因生物学及蛋白组学检测。(2).家族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即VHL病的正确诊断需要结合家族史、临床表现、MRI检查和病理学检测以及VHL基因检测。一旦确诊为VHL病,则要终生随访。(3).家族性CNS HB患者的发病与VHL基因的突变有关,外周血VHL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下降可能可做为该病的诊断依据及预后判断指标之一。(4).显微手术切除是CNS HB主要治疗手段,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作为补充治疗方法,无明显临床症状的、病灶小的可进行密切追踪随访,生物免疫靶向治疗研发可能是一种理想的辅助治疗方法。(5).在CNS HB组织的生物活动过程中正负调控、刺激应答、生物粘附、酶调节活性、结构分子活性、免疫系统进程等功能明显上调,而且化学趋化活性、核染色质的结构和动力学、细胞运动功能只存在于CNS HB肿瘤中;但是翻译调节活性、细胞周期控制、代谢过程、发育过程、信号传递、细胞和染色体分裂等功能却较正常脑组织是下调或丧失。在参与这些功能信息中最有代表性、并且是首次发现与CNS HB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蛋白有: HMGB1、TPM4、H2A、PCBPl、SERPINGl、PURA;另外Vimentin的高表达与CNS HB致病的关系密切,他与CNS HB干细胞起源有关,这与文献报道相似。(6).家族性CNS HB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多通路共同作用的复杂病理过程。

二、家族性帕金森病2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族性帕金森病2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帕金森病患者相关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临床表型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二)资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基因检测
    3、临床资料的收集
    4、统计学方法
(三)结果
    1、基因检测结果及Hardy-Weinberg平衡分析
    2、PD病例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的比较
    3、PD患者LRRK2基因G2385R位点突变基因携带者与非携带者临床特征的比较
    4、PD患者GBA基因L444P位点突变基因携带者临床特点分析
    5、SNCA基因rs356219位点不同基因型PD患者临床特征的比较
    6、Parkin S/N 167位点不同基因型与PD患者临床特征的关联
    7、合并携带不同数量突变基因PD患者的统计描述及其临床特征比较
(四)讨论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综述 帕金森病相关致病基因的多态性及表型特点在中国人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2)中国家族性帕金森病的遗传和临床特点(附28个家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发病年龄分布
    1.3 遗传特点
    1.4 临床表现
2 讨 论

(3)家族性帕金森病2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介绍
2 讨论

(4)帕金森病一家系五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讨论

(6)PARK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豫北地区汉族人群DEACMP易感性关系的再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诊疗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7)基于“从阳论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肌强直的临床研究与机制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帕金森病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1.1 帕金森病的定义
        1.1.2 帕金森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1.1.3 帕金森病的危害
        1.1.4 帕金森病的病因和机制
        1.1.5 帕金森病的诊断
        1.1.6 帕金森病肌强直
        1.1.7 帕金森病的西医治疗
    1.2 帕金森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1.2.1 帕金森病的中医病名及源流
        1.2.2 帕金森病的病因病机
        1.2.3 帕金森病的中医治疗现状
    1.3 “从阳论治”针灸方案治疗帕金森病肌强直
    1.4 小结
第二章 针灸辅助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的meta分析
    2.1 资料与方法
        2.1.1 文献检索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及整理
        2.1.5 偏倚风险评估
        2.1.6 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文献检索结果
        2.2.2 文献一般特征
        2.2.3 偏倚风险评估
        2.2.4 结果分析
        2.2.5 讨论
第三章 临床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病例来源
        3.1.2 诊断标准
        3.1.3 病例选择
        3.1.4 研究设计
        3.1.5 样本量估算
        3.1.6 分组和盲法
        3.1.7 干预措施
        3.1.8 伦理学考量
        3.1.9 评价指标及观测时点
        3.1.10 不良反应/事件处理
        3.1.11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3.1.12 技术路线图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一般资料及分析
        3.2.2 各观察指标分析
    3.3 讨论
        3.3.1 研究意义
        3.3.2 “从阳论治”的中医理论基础
        3.3.3 “从阳论治”针灸方案的制定
        3.3.4 对照组的选择
        3.3.5 结局指标的选择
        3.3.6 疗程的选择
        3.3.7 机制探索指标的选择
        3.3.8 结果讨论
        3.3.9 创新点
        3.3.10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8)8家系家族性Fahr病的影像诊断及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影像检查设备及方法
    1.3 钙化灶的测量和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讨论

(9)家族性皮质肌阵挛震颤性癫痫一家系的临床特点分析和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遗传疾病常用的基因学检测方法和原理
        1.1.1 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
        1.1.2 连锁分析
        1.1.3 全基因组扫描
    1.2 家族性皮质肌阵挛震颤性癫痫研究概况
        1.2.1 发病机制
        1.2.2 神经病理改变
        1.2.3 临床表现
        1.2.4 辅助检查
    1.3 家族性皮质肌阵挛震颤性癫痫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第2章 家族性皮质肌阵挛震颤性癫痫家系的遗传特征和临床特点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家系调查
        2.2.2 辅助检查资料
    2.3 家系调查结果
    2.4 讨论
    2.5 家系临床资料收集心得与小结
第3章 家族性皮质肌阵挛震颤性癫痫家系致病基因位点连锁分析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对象与样品采集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试剂
        3.2.4 生物信息数据库网址及软件
        3.2.5 实验步骤
        3.2.5.1 微卫星标记的筛选
        3.2.5.2 基因组DNA的提取
        3.2.5.3 PCR反应
        3.2.5.4 PCR产物处理、毛细管电泳及结果收集
        3.2.5.5 基因型分析
        3.2.5.6 连锁分析
    3.3 结果
        3.3.1 紫外分光光度计下DNA检测结果
        3.3.2 基因分型结果
        3.3.3 连锁分析结果
    3.4 讨论
    3.5 实验心得与小结
第4章 家族性皮质肌阵挛震颤性癫痫家系候选基因筛查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试剂
        4.2.4 生物信息数据库网址
        4.2.5 引物设计与合成
        4.2.6 实验流程
        4.2.7 实验步骤
        4.2.7.1 基因组DNA提取
        4.2.7.2 PCR检测
        4.2.7.3 电泳分析
        4.2.7.4 PCR产物割胶回收并进行纯化
        4.2.7.5 基因突变检测
    4.3 结果
        4.3.1 DNA提取
        4.3.2 PCR检测
        4.3.3 候选基因生物学分析
        4.3.4 SEMA5A、CTNND2基因突变检测
    4.4 讨论
    4.5 小结与展望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贵州省一家族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贵州省一家族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流行病学调查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结论
第二部分 贵州省一家族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个体化临床诊治及随访研究
    2.1 一般资料和临床表现
    2.2 辅助检查
    2.3 治疗方法
    2.4 治疗结果
    2.5 讨论
    2.6 结论
第三部分 贵州省一家族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蛋白组学研究
    前言
    3.1 材料与方法
    3.2 实验流程
    3.3 实验步骤
    3.4 结果
    3.5 讨论
    3.6 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本文创新点
Abstract
致谢
英文缩写词索引
综述
    参考文献
博士学习期间已完成的发表文章和参编的着作情况
博士学习期间负责和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博士学习期间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会议及获得荣誉情况
附录

四、家族性帕金森病2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帕金森病患者相关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临床表型相关性的研究[D]. 李书娟.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2]中国家族性帕金森病的遗传和临床特点(附28个家族分析)[J]. 陈玲,陈曦,黎锦如,李冰华,巢银霞.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4(03)
  • [3]家族性帕金森病2例报告[J]. 周金华,王蕾,刘庆新.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1(01)
  • [4]帕金森病一家系五例报告[J]. 陈曦,黎锦如,黄俭,陈玲,潘勇辉,陈仰昆,巢银霞.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3(03)
  • [5]家族性帕金森病一家系调查[J]. 陈成雨,韩风珍,郑先振,刘琨. 新医学, 1997(01)
  • [6]PARK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豫北地区汉族人群DEACMP易感性关系的再验证[D]. 白飞玲. 新乡医学院, 2020
  • [7]基于“从阳论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肌强直的临床研究与机制探索[D]. 李旻颖.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8]8家系家族性Fahr病的影像诊断及临床分析[J]. 张伟,黄远桃,王娟.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7(12)
  • [9]家族性皮质肌阵挛震颤性癫痫一家系的临床特点分析和遗传学研究[D]. 刘彩霞. 吉林大学, 2016(08)
  • [10]贵州省一家族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 出良钊. 贵阳医学院, 2014(07)

标签:;  ;  ;  ;  ;  

家族性帕金森病2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