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性能

滚动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性能

一、滚动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刘世杰,尹应德,朱冬生,叶周,涂爱民,莫逊[1](2021)在《双缸转子压缩机变频空气源热泵制冷性能测试》文中指出对双缸旋转式压缩机变频空气源热泵在蒸发温度(Te)为-10~15℃范围内,冷凝温度(Tc)为40℃,压缩机频率(f)在25~110 Hz范围内的制冷性能进行实验测试分析,重点研究了不同蒸发温度(Te)和压缩机频率(f)对空气源热泵的制冷量(Qc)、消耗功率(Pc)和能效比(COPc)的影响。研究表明:当Tc=40℃时,Te从-10℃升高到15℃,制冷量的增幅达137.25%;随着压缩机频率的升高,其制冷量也逐渐增大,且增幅明显。当Tc=40℃时,Te从-10℃升高到15℃,其消耗功率的变化范围-4.49%~2.56%之间;而压缩机频率的变化对热泵消耗功率影响显着。当Tc=40℃时,Te从-10℃升高到15℃,COPc值从2.84升高到7.05,升幅达148.24%;当f=50 Hz时,COPc值达到最大值。实验测试表明,双缸旋转式压缩机应用于变频空气源热泵,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吉江[2](2021)在《有阀线性压缩机单向阀组多参数影响规律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国家空间探测任务的发展战略,液氦温区深低温制冷系统是实现空间探测任务的基础。根据深空探测不同的需求,探测器工作所需的制冷温度差异也比较大。机械式制冷机技术的迅速崛起使得大量的制冷机在空间探测任务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由线性压缩机驱动的氦工质Joule-Thomson(J-T)制冷机凭借着高效率、结构紧凑、高可靠性等诸多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有阀线性压缩机则是在线性压缩机吸排气孔处设置一组进排气阀,通过阀片的单向截止作用,将工质的交变流动状态转换为单向流动。同时利用单向阀片力的平衡方程建立高低压力差,使得整个系统达到一定的压比,满足JT节流制冷对压比的需求。作为线性压缩机中的关键部件,对于单向阀结构参数、表面应力、运动特性等的研究对有阀线性压缩机性能和可靠性的提升尤为重要。据此,本文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系统地阐述了线性压缩机和气阀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对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有限元仿真方法进行了概述。并从线性压缩机和气阀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气阀的基本要求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作为有阀线性压缩机的关键部件,气阀设计的好坏对压缩机的输出特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首先,理论分析了流经气阀的阻力损失的来源以及影响压力损失大小的主要因素,从气阀升程和阀孔直径两方面展开对阀座流通面积和阀隙流通面积的研究。模拟计算了阀片不同升程和阀孔尺寸下,流经气阀的阻力损失,并通过静力学分析了气阀升程对其表面应力分布产生的影响。实验研究了不同气阀升程和阀孔直径对流经气阀的压力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阀片升程下,压缩机压力损失降低了36.4%,与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得到的规律保持一致。得到在设计气阀时,应合理考虑气阀升程和阀孔直径,尽可能增加气阀的流通面积,提高吸排气效率的结论。为了研究压缩机热力过程中流体工质压力的变化以及气阀的运动情况,本文基于气阀刚性体特征建立了流固耦合计算模型。实现了对压缩机热力过程的流固耦合求解计算,获得了循环过程中压缩机气缸内的压力、质量流率、气阀表面压差以及气阀位移的变化情况。并且通过实验验证了压缩机循环流固耦合模型能够完整的模拟压缩机工作过程的热力循环过程。流固耦合方法的建立为揭示气体流动和气阀运动耦合关系的求解以及合理的气阀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和方法。基于流固耦合计算得到的气阀表面压力变化情况,运用瞬态动力学计算了阀片在打开和关闭过程中的位移和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依据计算得到的阀片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可以判断阀片在启闭过程中与升程限制器的碰撞反弹过程以及阀片是否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通过分析不同刚度的阀片其运动特性曲线的差异,得出了从减小阀片颤振、改善阀片延时关闭现象、降低吸气过程气体回流损失、提高吸气进气量等方面考虑,本文研究的阀片的刚度应设置在478.7N/m左右的结论。搭建了气阀刚度对压缩机性能影响规律探究的实验台,发现刚度为478.7N/m的进气阀片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达到较大的压比和流量。其在表面压差作用下,能够迅速打开并及时关闭,具有较好的压缩机输出性能,与模拟分析的结论一致。

李玲珊,刘阳,初琦[3](2021)在《2020年度中国压缩机市场发展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02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新冠疫情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正确领导下得到有效控制,国民经济和消费得以明显复苏,压缩机企业积极为整机企业年末促销备货做好准备,出货形势实现逆势反弹。但国外疫情形势急剧恶化,受疫情封锁影响,海外很多制冷设备整机工厂不能正常开工,全球供应链的紧张局面推动产业链向中国回流,激增的制冷设备出口需求有效拉动了上游压缩机出货,成为下半年压缩机市场大幅反弹的重要推动因素。

蔡振伟,王俊彪[4](2021)在《小容量制冷压缩机技术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小容量制冷压缩机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得冰箱、空调等家电产品走入千家万户,使容易腐败的农产品和新鲜肉制品进行远距离运输成为可能。由于小容量制冷压缩机在我国存在广阔的市场,近年来我国对小容量制冷压缩机的技术研究更加频繁。文章主要介绍了当前小容量的分类情况,阐述了当前主要的小容量制冷压缩机技术类型的应用情况与市场情况,分析了未来一段时间内小容量制冷压缩机的发展方向。

庞菁男[5](2021)在《R507A制冷系统湿压缩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活塞式压缩机多适用于中小型冷库,由于制冷设备破旧,因此存在安全风险。在压缩机的实际运行中,热负荷、几台压缩机开启、供液调节阀、回汽阀的变化、充注制冷剂过量,都会引起压缩机湿压缩,更严重时会产生液击。液击轻者损坏压缩机吸排气阀片,严重时会损坏压缩机连杆、活塞和曲轴,对压缩机产生巨大损伤。因此,对活塞式压缩机的湿压缩特性的研究刻不容缓,为以后可以通过自动控制来防止液击的产生具有重大意义并且为湿压缩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对R507A制冷系统湿压缩特性进行研究,将不同节流条件下正常运行和湿压缩运行时的制冷系统参数进行对比,对R507A活塞压缩机湿压缩工况的气液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并与R22制冷系统进行对比,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以流体力学、传热学理论等为基础,建立R507A和R22冷库制冷系统压缩机湿压缩(气液两相流动)的物理及数学模型。(2)利用两相流理论,分析适用于湿压缩两相流流型的判定方法。根据流型判别方法对R507A冷库制冷系统压缩机湿压缩工况气液两相流流型进行判定。(3)运用CFD软件对R507A和R22冷库内活塞压缩机湿压缩工况的气液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气缸内工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无论是R507A还是R22,湿压缩工况吸排气压力和温度均小于正常工况;无论是湿压缩还是正常工况,R507A吸排气压力和温度都略高于R22。(4)研究了制冷系统正常运行工况和湿压缩工况时压缩机吸排气压力、吸排气温度和电流变化规律。分析了湿压缩时压缩机的比熵、吸气比焓、排气比焓、冷凝器出口比焓、压缩机吸排气干度、系统COP和压缩机耗功等的变化。结果表明:湿压缩耗功大于制冷系统正常运行时,COP小,同时R507A的耗功小于R22,COP大于R22,说明R507A制冷效果更好,制冷量更大。

潘飞,黄之敏,初琦,刘阳,李玲珊[6](2020)在《2019年度中国压缩机市场发展分析》文中研究指明2019年,我国制冷压缩机行业受到宏观经济下行、投资放缓、库存攀升等因素影响,整体市场增长较上一年有所放缓。在国家大力推行节能环保政策以及市场对产品品质要求逐步提高的背景下,压缩机企业面临来自降低制造成本与提高产品能效两方面的压力,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行业利润不断下降。

景洲[7](2020)在《速冻食品双级螺杆制冷机组的研发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速冻食品产业的蓬勃发展使人们对产品冻结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立足实际需求,研发双级螺杆压缩机组(以75HP机组为例),并对其运行结果进行分析。首先,对系统的负荷构成进行分析并计算出总负荷为59.07kW,在此基础上选择了 75HP压缩机。通过对单、双级压缩的热力计算发现,双级压缩单位质量制冷能力提高39%,理论耗功率降低18%,符合预期要求。其次,对机组的主要部件及循环系统进行整机研发设计。设计出换热面积1.5m2板式经济器一台、换热面积1.92m2管壳式油冷却器一台、直径257mm的油分离器一台、容积0.16m3高压储液器一台,冷凝器选取排热量为280kW的蒸发式冷凝器。选取了制冷剂、冷冻油循环管路及其管路阀件,研发出一套单机双级压缩循环系统。对设计机组实际的运行参数进行分析。在机组运行期间(2018年12月到2019年8月),压缩机吸气压力在-0.1bar~0.1bar之间波动,蒸发温度在-45℃±2℃范围内波动,排气温度<70℃,冷冻油供油压差<1bar,机组运行稳定。结合运行参数,拟合出中间压力与蒸发、冷凝压力的关系式。吸气压力变化时,高压级压缩比的变化比低压级压缩比大50%,吸气压力变化对高压段影响更为显着。运行数据表明:2018年12月到2019年3月,月平均小时能耗约38 kW·h。2019年4到7月,月平均小时能耗增大到43.49 kW·h。机组COP在冬、春季节(2018年12月到2019年5月)约为1.7;在夏季(2019年6到7月),COP减小为1.4。分析影响COP的因素发现:COP与蒸发温度呈正相关关系,与冷凝温度、湿球温度及中间压力呈负相关关系,并且蒸发温度对COP的影响大于冷凝温度对COP的影响。对比相同工况(-45℃蒸发,36℃冷凝温度下)不同类型压缩机的COP发现:双级螺杆压缩机的COP比双级活塞压缩机大20%,是单级涡旋压缩机的2.6倍。

韩祥涛[8](2020)在《R290房间空调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变工况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温室效应问题愈加严峻且制冷剂替代已进入“基加利修正案”时间的背景下,作为一种制冷性能优良的环保工质,R290很可能成为未来房间空调器常用制冷剂,且当前房间空调器主要采用滚动转子式压缩机。为了推进R290在房间空调领域的市场化进程,有必要对R290专用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展开变工况特性研究。论文主要工作如下:将R290和目前国内房间空调器常用制冷剂进行热力学性质、经济性和物性等方面的对比与分析,并分析了它们各自在空调工况和变工况下的循环性能;同时,对R290滚动转子式压缩机进行了热力学与动力学分析;最后,搭建了R290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台,分别研究在压缩机吸气温度15~41℃、压比2.67~3.85、蒸发温度3~12℃、过冷度4.3~12.3℃变工况范围内R290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通过对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发现:压缩机的吸气温度越高,功率越低,而压缩机制冷量、COP、排气温度、电效率、综合效率系数的值越大,容积效率基本不随吸气温度的升高而发生变化;对于变蒸发温度工况,压缩机制冷量、功率、排气温度随蒸发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压缩机COP、容积效率、电效率及综合效率系数均随蒸发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变压比工况下,压缩机排气温度随压比的升高而升高,功率在变冷凝压力工况下随压比的升高而增大,而在变蒸发压力工况下随压比的升高而缓慢降低,压缩机制冷量、COP、容积效率、电效率以及综合效能系数均随压比的增大而减小;变过冷度工况下,过冷度的增加使制冷量及COP升高而对容积效率、电效率以及综合效率系数等性能参数没有影响。此外,根据实验结果,对R290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性能优化提出建议并通过压缩机专用设计模拟软件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减薄缸盖排气阀座以及降低气缸高度均会使压缩机性能得到提升,而对于排气孔直径大小则需要探寻最优值以使压缩机性能达到最优。

吴宇[9](2020)在《恒温恒湿试验箱制冷系统的仿真模拟及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针对单级压缩制冷不能满足低温情况下的恒温恒湿箱中的复合环境要求,本文在节能减排的原则下,确定了 R507A/R23复叠制冷循环为研究对象。制冷循环各部件的结构尺寸和换热效果影响整个系统的空间布置,运行状态和经济效益,因此计算机仿真结合正向设计以及局部结构模拟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手段。计算机仿真提供产品性能给正向选型设计,正向选型设计为建立仿真试验台进行铺垫,局部结构模拟有利于仿真中复杂结构参数的获取。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为了研究该复叠制冷系统特性和搭建试验台提供基础,利用正向常规设计和MATLAB GUI,完成对总体的快速设计,即确定了低温环境可达-50℃的minicool恒温恒湿箱的结构参数和型号。通过GUI进行COP分析,吻合度较高,能满足快速设计的需要。(2)采用分布参数法建立了适用于环境的蒸发器、冷凝器模型等,对微元进行分析,给出了其控制方程以及迭代方法的具体算法流程等。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压缩机模型,给出了输气系数等。利用MATLAB中的S函数建立了 R23等制冷剂模型,使物性参数的调用更加准确和迅速。利用MATLAB中的level 2 M S函数建立了蒸发器,冷凝器,蒸发冷凝器等的可视化模块,便于研究单相区,两相区的换热流动。由仿真结果可知,制冷剂侧换热系数在单相区较低,在两相区总体呈下降趋势,空气侧换热系数较为平稳。基于顺序模块法,通过Simulink建立系统整体仿真,在试验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改变箱内基本环境条件,将试验测得数据与仿真结果相比较。对比分析可知,设定温度越低,整体性能降低,仿真误差越大。试验验证模型精确度后,改变模型中的结构参数,观察其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外管直径增大,整体换热量都会增大,翅片间距增大,总换热量增大,但换热系数减小。翅片厚度增大,换热总量缓慢增大。对具体冷凝器分布参数模型而言,观察每微元,发现制冷剂侧换热系数整体随流程增大减少,空气侧换热系数变化微弱,热流密度在过热区、两相区增大,过冷区减少。(3)采用Ansys,Fluent软件对水泡冷凝器壳程冷凝相变流动进行模拟,采用Lee模型,得出的结果表明:流体呈“Z”字型,经折流板后流速增加,折流板后死区存在较多凝液。图[70]表[23]参[85]

吴玉琴[10](2020)在《冷库活塞压缩机湿压缩模拟及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型冷库都采用活塞压缩机,不少制冷设备都已经出现老化,存在严重的安全风险。当压缩机处于工作状态,系统热负荷、供液调节阀、回汽阀等发生明显变化,或者当制冷剂充注量过大,都会造成压缩机湿压缩,甚至还会出现液击现象。轻微的液击将会压碎吸排气阀,而严重的液击则将造成压缩机的活塞、连杆或曲轴变形,甚至造成气缸盖损坏。正是在上述的大背景下,开启的本篇论文的研究工作。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深入研究活塞压缩机湿压缩机理,力求为以后通过自动控制来避免液击提供理论依据,与此同时,为了减小湿压缩造成的影响,需对制冷系统进行改造优化,进而减小压缩机耗功,提高系统COP。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以理论为基础,确定压缩机湿压缩运行时气液两相流型,从介观热力学角度分析整流作用,论证了活塞压缩机吸气管道处增设整流结构的可行性。(2)基于CFD技术,模拟活塞压缩机湿压缩工作过程,并分析各种工况下湿压缩过程中压缩机气缸内的工质变化规律。(3)研究了压缩机正常工作、湿压缩工况整流前后吸排气压力、压比、吸排气温度、热力膨胀阀出口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风机出口温度、电流以及声音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压缩机正常工作时,整流效果不好,当湿压缩越明显时,整流越能改善湿压缩。(4)分析了压缩机正常工作、湿压缩工况时吸气前整流前后的比熵、冷凝器出口比焓、吸气比焓、排气比焓、压缩机吸排气干度、压缩机耗功以及系统COP的改变情况。结果发现无论是压缩机正常工作还是湿压缩工况,整流均可减小压缩机耗功,提高系统COP。

二、滚动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滚动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双缸转子压缩机变频空气源热泵制冷性能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双缸旋转式压缩机工作原理
2 实验装置与方法
    2.1 实验装置
    2.2 测试工况
    2.3 数据分析方法及测量精度分析
3 测试结果与讨论
    3.1 名义工况下的测试结果
    3.2 制冷量(Qc)
    3.3 消耗功率(Pc)
    3.4 能效比(COPc)
4 结论

(2)有阀线性压缩机单向阀组多参数影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压缩机气阀的应用
        1.1.2 气阀面临的研究难点
    1.2 研究现状
        1.2.1 线性压缩机国内外研究概况
        1.2.2 线性压缩机气阀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1.2.3 有限元方法的发展概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线性压缩机和气阀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1 线性压缩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2.1.1 线性压缩机的基本结构
        2.1.2 线性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2.1.3 压缩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2.2 气阀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2.2.1 气阀的基本结构
        2.2.2 气阀的工作原理
        2.2.3 气阀的基本要求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气阀压力损失的研究
    3.1 气阀对压力损失影响的理论分析
        3.1.1 流经气阀的压力损失
        3.1.2 气阀的通流面积
        3.1.3 气阀升程的选取
    3.2 流经气阀的阻力损失的有限元仿真
        3.2.1 仿真计算模型和边界条件的设置
        3.2.2 气阀升程模拟结果分析
        3.2.3 阀孔尺寸模拟结果分析
    3.3 气阀表面应力分析
        3.3.1 结构静力学分析基础
        3.3.2 材料属性设定
        3.3.3 载荷及约束的施加
        3.3.4 气阀静力学计算结果
        3.3.5 网格无关性验证
    3.4 气阀压力损失的实验研究
        3.4.1 测试系统及误差分析
        3.4.2 气阀升程的影响分析
        3.4.3 阀孔流通直径的影响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气阀刚性体的流固耦合研究
    4.1 流固耦合方法介绍
        4.1.1 有限元分析理论
        4.1.2 流场控制方程
        4.1.3 结构场控制方程
        4.1.4 网格划分技术
    4.2 压缩机热力学与气阀动力学的流固耦合模拟
        4.2.1 流固耦合计算模型
        4.2.2 边界条件的处理
        4.2.3 流固耦合计算结果分析
    4.3 流固耦合方法的实验验证
        4.3.1 气缸内的变化
        4.3.2 气阀表面的压力分布
        4.3.3 压缩机的质量流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气阀动力学研究
    5.1 气阀运动特性研究
        5.1.1 气阀动力学分析基础
        5.1.2 网格划分与单元选择
        5.1.3 接触关系的处理
    5.2 气阀动力学计算结果分析
        5.2.1 阀片启闭过程的运动特性分析
        5.2.2 气阀刚度对阀片运动特性的影响
    5.3 实验结果分析
        5.3.1 气阀的刚度
        5.3.2 气阀刚度的影响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2020年度中国压缩机市场发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压缩机整体市场发展情况介绍
2 按压缩机产品类型分析
    2.1 转子式压缩机市场分析
        2.1.1 2020年转子式压缩机市场情况
        2.1.2 转子式压缩机在冷冻冷藏领域的应用
        2.1.3 转子压缩机未来市场发展
        2.1.4 转子式压缩机重点企业及产品
    2.2 全封活塞式压缩机市场分析
        2.2.1 2020年全封活塞式压缩机市场情况
        2.2.2 全封活塞式压缩机未来市场发展
        2.2.3 全封活塞式压缩机重点企业及产品
    2.3 涡旋式压缩机市场分析
        2.3.1 2020年冷冻冷藏涡旋式压缩机市场情况
        2.3.2 冷冻冷藏涡旋式压缩机未来市场发展
        2.3.3 涡旋式压缩机重点企业及产品
    2.4 半封活塞式压缩机市场分析
        2.4.1 2020年半封活塞式压缩机市场分析
        2.4.2 半封活塞式压缩机未来市场发展
        2.4.3 半封活塞式压缩机重点企业及产品
    2.5 半封螺杆式压缩机市场分析
        2.5.1 2020年冷冻冷藏半封螺杆式压缩机市场情况
        2.5.2 冷冻冷藏半封螺杆式压缩机市场未来发展
        2.5.3 半封螺杆式压缩机重点企业及产品
    2.6 工业制冷压缩机市场分析
        2.6.1 2020年工业制冷压缩机市场分析
        2.6.2 工业制冷压缩机市场未来发展
        2.6.3 工业制冷压缩机重点企业及主流产品

(4)小容量制冷压缩机技术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小容量制冷压缩机的分类
2 小容量制冷压缩机技术和市场概况
    2.1 活塞压缩机
    2.2 滚动活塞压缩机
    2.3 线形压缩机
3 小容量制冷压缩机的发展前景
    3.1 环保冷媒技术的使用
    3.2 变频和变容技术更加普及
    3.3 容量拓宽与重叠
4 结束语

(5)R507A制冷系统湿压缩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湿压缩的研究进展
        1.2.1 压缩机湿压缩进展
        1.2.2 不同工质湿压缩进展
        1.2.3 湿压缩理论研究进展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2 活塞压缩机R507A湿压缩理论研究
    2.1 制冷剂概述
    2.2 制冷剂基本参数计算
    2.3 R507A/润滑油混合物性分析
    2.4 湿压缩气液两相流模型
        2.4.1 气液两相流基本参数
        2.4.2 湿压缩两相流判定
    2.5 本章小结
3 R507A湿压缩实验分析
    3.1 湿压缩制冷系统的设计
    3.2 湿压缩制冷系统的准备试验
        3.2.1 湿压缩制冷系统的吹污试验
        3.2.2 湿压缩制冷系统的气密性试验
        3.2.3 湿压缩制冷系统制冷剂的充注
        3.2.4 湿压缩制冷系统的开机试运行试验
    3.3 湿压缩实验所用的检测装置
    3.4 R22制冷系统压力、温度分析
        3.4.1 压缩机吸排气压力分析
        3.4.2 压缩机吸排气温度分析
        3.4.3 制冷系统其他温度分析
    3.5 R22压缩机的电流、声音分析
        3.5.1 压缩机电流分析
        3.5.2 压缩机声音分析
    3.6 R22压缩机结霜分析
    3.7 R22压缩机整体温度扫描分析
    3.8 R507A实验装置的改进
        3.8.1 更换膨胀阀
        3.8.2 润滑油更换
        3.8.3 制冷系统运行
    3.9 R507A制冷系统压力、温度分析
        3.9.1 压缩机的吸排气压力分析
        3.9.2 压缩机的吸排气温度分析
        3.9.3 制冷系统其他温度分析
    3.10 R507A压缩机的电流、声音分析
        3.10.1 压缩机电流分析
        3.10.2 压缩机声音分析
    3.11 R507A压缩机结霜分析
    3.12 R22和R507A对比分析
        3.12.1 吸排气压力对比
        3.12.2 吸排气温度对比
        3.12.3 其他温度对比
        3.12.4 压缩机电流对比
        3.12.5 压缩机声音对比
    3.13 制冷系统热力计算分析
    3.14 本章小结
4 活塞压缩机湿压缩动态模拟
    4.1 活塞压缩机湿压缩模型的建立
        4.1.1 湿压缩气液两相流的计算模型
        4.1.2 控制方程
        4.1.3 湍流模型
    4.2 活塞压缩机湿压缩动态模拟
        4.2.1 动态模拟的物理模型
        4.2.2 网格的划分与求解器的设置
    4.3 活塞压缩机动态模拟结果及分析
        4.3.1 R22正常工况气缸内工质状态变化
        4.3.2 R22湿压缩工况气缸内工质状态变化
        4.3.3 R507A正常工况气缸内工质状态变化
        4.3.4 R507A湿压缩工况气缸内工质状态变化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2019年度中国压缩机市场发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压缩机整体市场发展情况介绍
2 按压缩机产品类型分析
    2.1 2019—2020年转子式压缩机市场分析
        2.1.1 转子式压缩机在冷冻冷藏领域的应用
        2.1.2 R404A转子式压缩机喷液毛细管选型研究
        2.1.3 喷液对压缩机的影响
        2.1.4 毛细管流量计算模型
        2.1.5 毛细管流量计算模型
        2.1.6 喷液量模型的验证
        2.1.7 喷液率的确定
        2.1.8 喷液率确定原则
        2.1.9 喷液率取值
        2.1.1 0 喷液毛细管尺寸计算
        2.1.1 1 转子式压缩机重点企业及产品
    2.2 2019—2020年全封活塞式压缩机市场分析
        2.2.1 全封活塞式压缩机未来市场发展
        2.2.2 全封活塞式压缩机重点企业及产品
    2.3 2019—2020年涡旋式压缩机市场分析
        2.3.1 冷冻冷藏涡旋式压缩机未来市场发展
        2.3.2 涡旋式压缩机重点企业及产品
    2.4 2019—2020年半封活塞式压缩机市场分析
        2.4.1 半封活塞式压缩机未来市场发展
        2.4.2 半封活塞式压缩机重点企业及产品
    2.5 2019—2020年半封螺杆式压缩机市场分析
        2.5.1 冷冻冷藏半封螺杆式压缩机市场未来发展
        2.5.2 半封螺杆式压缩机重点企业及产品
    2.6 2019—2020年工业制冷压缩机市场分析
        2.6.1 工业制冷压缩机市场未来发展
        2.6.2 工业制冷压缩机重点企业及主流产品

(7)速冻食品双级螺杆制冷机组的研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技术路线
2 热力计算及主要设备选型
    2.1 课题背景
    2.2 负荷构成分析及计算
    2.3 制冷循环理论计算
    2.4 主要部件设计选型
    2.5 本章小结
3 制冷系统研发设计
    3.1 制冷系统整体设计
    3.2 制冷剂循环系统研发设计
    3.3 冷冻油循环系统研发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实际运行分析
    4.1 数据采集与处理
    4.2 运行参数变化分析
    4.3 系统能耗与COP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8)R290房间空调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变工况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房间空调压缩机用制冷剂研究现状
        1.2.1 中国房间空调制冷剂的替代进程
        1.2.2 中国房间空调制冷剂的相关研究
    1.3 房间空调压缩机的发展现状
    1.4 主要研究工作
        1.4.1 研究基础
        1.4.2 本文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R290与当前房间空调器常用制冷剂对比
    2.1 房间空调常用制冷剂的热力性质
        2.1.1 热力学性质方面的对比与分析
        2.1.2 经济性及其它方面的对比
    2.2 空调工况下制冷循环性能对比
        2.2.1 理论循环的假定
        2.2.2 理论循环特性指标的计算
        2.2.3 理论循环计算结果及分析
    2.3 变工况下制冷循环性能对比
        2.3.1 变工况下单位质量制冷量的变化
        2.3.2 变工况下单位容积制冷量的变化
        2.3.3 变工况下压比的变化
        2.3.4 变工况下排气温度的变化
        2.3.5 变工况下比功及COP的变化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R290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热力学与动力学分析
    3.1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结构特点
    3.2 R290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主要热力性能参数
        3.2.1 容积效率η_V
        3.2.2 制冷量Q
        3.2.3 电效率η_(el)
        3.2.4 功率
        3.2.5 性能系数COP与循环效率η_(com)
    3.3 动力学分析及R290压缩机主要结构参数特点
        3.3.1 转子的受力分析
        3.3.2 滑片的受力分析
        3.3.3 主要结构参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R290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台的搭建
    4.1 压缩机性能测试方法及原理
        4.1.1 性能测试方法的规定
        4.1.2 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及制冷剂液体流量计法的原理
    4.2 压缩机性能测试系统的组成及工况控制
        4.2.1 压缩机性能测试系统的组成
        4.2.2 压缩机性能测试系统的主要工况及控制
    4.3 实验所用压缩机性能测试平台的搭建
        4.3.1 本课题用实验台制冷剂循环系统图
        4.3.2 R290压缩机的环境控制系统
        4.3.3 电气测量及控制系统
        4.3.4 计算机及测量软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变工况特性测试实验研究
    5.1 实验方案的设计
        5.1.1 变吸气温度的实验工况
        5.1.2 变压比实验工况
        5.1.3 变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实验工况
        5.1.4 变过冷度实验工况
    5.2 实验过程
        5.2.1 实验前的运行准备
        5.2.2 实验台的运行与测试
        5.2.3 制冷剂回收以及压缩机的处理
    5.3 实验结果处理及分析
        5.3.1 本论文考察的压缩机性能参数
        5.3.2 变吸气温度工况下实验结果的分析
        5.3.3 变压比工况下实验结果的分析
        5.3.4 变蒸发温度工况下实验结果分析
        5.3.5 变过冷度工况下性能参数的分析
    5.4 压缩机性能的优化
        5.4.1 缸盖排气阀座减薄对压缩机的性能影响
        5.4.2 排气孔直径变化对压缩机的性能影响
        5.4.3 气缸高度降低对压缩机性能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恒温恒湿试验箱制冷系统的仿真模拟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环境试验箱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试验箱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试验箱的研究现状
    1.3 制冷系统仿真技术的进展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2 R507A/R23复叠制冷机组的设计
    2.1 R507A/R23复叠制冷机组
        2.1.1 复叠制冷机组的特点及运行模式
        2.1.2 复叠制冷机组的理论分析
    2.2 R507A/R23复叠制冷机组的设备选型
        2.2.1 压缩机选型
        2.2.2 蒸发器设计
        2.2.3 蒸发冷凝器设计
        2.2.4 冷凝器设计
        2.2.5 辅助设备的选型设计
    2.3 基于Matlab GUI的快速选型
    2.4 本章小结
3 制冷循环建模分析与仿真
    3.1 系统仿真技术的定义和特点
    3.2 压缩机模型
        3.2.1 模型的建立
        3.2.2 算法设计
        3.2.3 可视化模块
        3.2.4 模型的验证
    3.3 冷凝器模型
        3.3.1 模型的建立
        3.3.2 算法设计
        3.3.3 可视化模块
        3.3.4 模型验证
    3.4 蒸发器模型
        3.4.1 模型的建立
        3.4.2 算法设计
        3.4.3 可视化模块
        3.4.4 模型验证
    3.5 膨胀阀模型
        3.5.1 模型的建立
        3.5.2 可视化模块
    3.6 蒸发冷凝器模型
        3.6.1 模型的建立
        3.6.2 算法设计
        3.6.3 可视化模块
    3.7 恒温恒湿箱热负荷模型
        3.7.1 模型的建立
        3.7.2 可视化模块
    3.8 制冷剂热物性参数模型
        3.8.1 制冷剂状态方程
        3.8.2 算法设计
        3.8.3 制冷剂参数分析及对比
    3.9 制冷系统模块的建立
    3.10 试验平台的搭建
        3.10.1 试验系统的介绍
        3.10.2 试验系统的调试
        3.10.3 测试系统的构建
        3.10.4 结果分析
    3.11 本章小结
4 基于cfd的水泡冷凝器壳程相变模拟
    4.1 数学计算模型的建立
    4.2 建立模型与求解参数
        4.2.1 建立模型
        4.2.2 前处理网格划分
        4.2.3 边界条件与求解设置
    4.3 模拟结果分析
        4.3.1 水泡冷凝器的流场模拟分析
        4.3.2 壳侧凝液体积分布模拟分析
        4.3.3 壳侧温度场模拟分析
    4.4 本章总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10)冷库活塞压缩机湿压缩模拟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压缩机湿压缩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2 冷库活塞压缩机湿压缩理论研究
    2.1 活塞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2.2 活塞压缩机气缸容积的数学模型
    2.3 活塞压缩机湿压缩两相流动模型的建立
        2.3.1 气液两相流的基本参数
        2.3.2 压缩机湿压缩气液两相流流型的判定
    2.4 整流作用的热力学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冷库活塞压缩机湿压缩动态模拟
    3.1 活塞压缩机湿压缩模型的建立
        3.1.1 压缩机湿压缩气液两相流的计算模型
        3.1.2 基本方程
        3.1.3 湍流模型
    3.2 活塞压缩机湿压缩动态模拟
        3.2.1 湿压缩动态模拟的物理模型
        3.2.2 网格模型的建立和求解器的选用
    3.3 活塞压缩机湿压缩动态模拟结果与分析
        3.3.1 正常运行工况未整流工质状态的变化
        3.3.2 正常运行工况整流工质状态的变化
        3.3.3 湿压缩运行工况未整流工质状态的变化
        3.3.4 湿压缩运行工况整流工质状态的变化
    3.4 本章小结
4 冷库活塞压缩机的湿压缩整流实验分析
    4.1 冷库制冷系统整流实验设计
        4.1.1 制冷系统的设计
        4.1.2 整流结构的设计
    4.2 湿压缩整流实验的准备试验
        4.2.1 湿压缩整流实验的吹污试验
        4.2.2 湿压缩整流实验的气密性试验
        4.2.3 湿压缩整流实验制冷剂的充注
        4.2.4 湿压缩整流实验的开机试运行试验
    4.3 湿压缩整流实验所用的检测装置
    4.4 整流实验的压力、温度分析
        4.4.1 压缩机的吸排气压力分析
        4.4.2 压缩机的吸排气温度分析
        4.4.3 制冷系统其他温度分析
    4.5 压缩机的电流、声音分析
        4.5.1 压缩机的电流分析
        4.5.2 压缩机的声音分析
    4.6 压缩机整体温度扫描分析
    4.7 制冷系统热力计算分析
    4.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滚动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 [1]双缸转子压缩机变频空气源热泵制冷性能测试[J]. 刘世杰,尹应德,朱冬生,叶周,涂爱民,莫逊. 太阳能学报, 2021(09)
  • [2]有阀线性压缩机单向阀组多参数影响规律研究[D]. 吉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1(01)
  • [3]2020年度中国压缩机市场发展分析[J]. 李玲珊,刘阳,初琦. 制冷技术, 2021(S1)
  • [4]小容量制冷压缩机技术现状与展望[J]. 蔡振伟,王俊彪.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1(02)
  • [5]R507A制冷系统湿压缩特性研究[D]. 庞菁男.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1
  • [6]2019年度中国压缩机市场发展分析[J]. 潘飞,黄之敏,初琦,刘阳,李玲珊. 制冷技术, 2020(S1)
  • [7]速冻食品双级螺杆制冷机组的研发与应用[D]. 景洲.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8]R290房间空调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变工况特性研究[D]. 韩祥涛. 南昌大学, 2020(01)
  • [9]恒温恒湿试验箱制冷系统的仿真模拟及试验研究[D]. 吴宇.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10]冷库活塞压缩机湿压缩模拟及优化研究[D]. 吴玉琴.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滚动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性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