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_2CO_3、NaHCO_3与盐酸反应速率及应用探讨

Na_2CO_3、NaHCO_3与盐酸反应速率及应用探讨

一、关于Na_2CO_3、NaHCO_3与盐酸反应速率及应用的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柳张凤,吴云,张贤金,黄莉,张小丹[1](2021)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化学与生活深度融合的教学——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应用”为例》文中提出当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教学中,注重2者性质的分析比较,缺少对2者在生活应用的关注和亲身实践,学生无法切身感受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实用价值。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化学教学应注意与生活深度融合。通过课前设置项目式学习和实践;课中汇报实践成果、进行实验探究、解决真实情境问题,使化学与生活深度融合,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应用",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要求。

陈廷俊[2](2021)在《元素化合物认知模型的建构》文中研究表明从元素化合物的模型认知和学习进阶论述建构元素化合物认知模型的必要性;根据学习进阶水平,建构"类别-价态-应用、宏观-微观-符号、位置-结构-性质、方向-速率-平衡"四种认知模型;提出建构元素化合物认知模型要科学把握知识逻辑与学生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独特功能,积极推进元素化合物与化学原理的深度融合。

裴传友,马善恒,杨芹[3](2021)在《应用温度传感器探究物质变化过程中的热效应》文中认为对于能量变化不明显的实验,用传统仪器难以准确测量物质变化时的热效应。借助温度传感器设计实验可以呈现物质变化时的各种热效应,增强学生的定量实验意识,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

郭王彪[4](2021)在《微藻三维亚微结构解析及扰流锥闪光反应器研制促进烟气CO2减排研究》文中认为面向“碳达峰、碳中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微藻减排烟气CO2国际学术前沿,研究突破高效固碳藻种、光生物反应器和固碳工艺等关键核心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微藻细胞内三维亚微结构不清晰,跑道池反应器内藻细胞闪光频率低,传统曝气器CO2利用效率低等瓶颈问题限制了微藻固碳产业发展。本文揭示了核诱变蛋白核小球藻的高分辨率三维亚细胞器结构,研制了交错排列扰流锥跑道池反应器强化微藻细胞闪光效应促进生长固碳,开发多孔泡沫镍碳酸化反应器将气态CO2转化为液态HCO3-离子革新了微藻固碳技术工艺。为了解决微藻细胞内三维亚微结构不清晰、导致无法直接观测核诱变微藻细胞器结构差异的科学问题,采用聚焦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获得蛋白核小球藻原位状态下的三维高清细胞器结构形态,采用冷冻聚焦离子束连续切割技术及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获得蛋白核小球藻细胞高分辨率的三维亚细胞器结构。核诱变蛋白核小球藻的细胞体积和表面积分别提高了 1.2倍和70%,这主要归因于Rub i s c o酶的表达量大幅上调以及光合代谢互作网络增强。为了解决传统跑道池反应器垂直流速低导致微藻细胞闪光频率低、漩涡流场发展弱导致光传输距离短、混合传质差导致CO2利用率低的技术难题,设计了交错排列扰流锥跑道池光生物反应器。采用流体力学CFD计算模拟扰流锥反应器内漩涡流场以及微藻颗粒的运动轨迹,实验测试了气液混合传质和CO2气泡生成演变规律。当扰流锥的相对间距为3.0、相对高度为0.6时,涡量和湍动能分别增加了 6和14倍,气泡生成时间减少了 26%,气液传质系数增加了 34%,藻细胞的闪光频率提高了 1倍。交错排列扰流锥跑道池反应器内的螺旋藻平均实际光化学效率提高了 13%,螺旋藻光合生长速率提高了 40%。为了解决烟气CO2通过传统曝气器直接通入光生物反应器中的气泡停留时间短导致微藻细胞接触概率低,CO2反应压力小导致HCO3-目标产物的转化效率低,CO2容易大量逸出导致利用效率低经济性差的工程难题,研制了鼓泡式碳酸化反应器和多孔泡沫镍碳酸化反应器系统,将气态CO2分子转化为液态HCO3-离子革新了微藻固碳技术工艺。使得CO2分子向HCO3-离子的转化效率提高至80%,螺旋藻生物质固定CO2速率提高了 1.1倍,Rubisco酶表达量提高了 3.5倍。将实验室研制的交错排列扰流锥和碳酸化反应器应用于660 m2跑道池中,试验发现扰流锥跑道池内螺旋藻固定CO2速率提高了 42%,采用碳酸化反应器培养螺旋藻使其生长速率提高了 25%。为微藻减排烟气CO2技术的规模化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助力国家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贾光弟,田雅玲,艾进达,熊华,卢天宇[5](2021)在《利用高吸水树脂优化3个中学化学实验》文中研究指明尝试利用高吸水树脂对"酸碱中和反应、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稀盐酸反应、探究分子运动现象"这3个实验进行创新改进,充分利用了高吸水树脂特殊的结构作用,使3个实验的现象更加显着。改进实验操作简便,高效简洁,值得推广到一线化学课堂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

蔡天意[6](2020)在《高效钠基脱碳吸收剂开发及反应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温室效应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等问题正越来越严重地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何控制和减少CO2排放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之一。在众多CO2减排技术中,钠基固体吸收剂脱碳技术因其原料成本低、理论脱碳量高、再生能耗低、对设备无腐蚀、无二次污染、易对现行电厂改造等优势,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反应活性低、吸收速率慢等问题阻碍了该技术的发展。针对钠基固体吸收剂的上述问题,本文进行了相应研究:(1)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下分析纯碳酸钠(Na2CO3)及分析纯碳酸钾(K2CO3)的碳酸氢化反应动力学、热力学特性。浸渍析出、高温焙烧等制备条件对Na2CO3晶型没有影响,但影响晶面暴露情况、晶粒尺寸和颗粒孔结构,进而影响碳酸氢化反应性。试验及理论计算表明Na2CO3吸湿性差,碳酸氢化反应可认为是纯气固非催化反应,反应速率低;而K2CO3吸湿性强,碳酸氢化反应过程中存在表面溶解现象,即发生气-液-固离子反应,反应速率高。(2)系统研究了Na2CO3碳酸氢化微观反应机理。发现不论在低指数面或高指数面、低表面水分子浓度或高表面水分子浓度条件下Na2CO3表面碳酸氢化反应均易于发生,即表面成核过程快。体相碳酸氢化反应过程易于以离子扩散形式而非分子扩散形式发生,主要分为产物层(碳酸氢钠,NaHCO3)表面碳酸氢根及质子生成、产物层质子空穴/间隙Na+对流扩散、反应物层(Na2CO3)Na+空穴/间隙质子缺陷对生成等三个过程,其中产物层Na+扩散慢及反应物层缺陷对形成难是限制体相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3)提出并证实了高温掺杂锂(Li+)或钾(K+)及低温掺混K2CO3或纳米羟基氧化钛(n-Ti O(OH)2)能提高Na2CO3碳酸氢化速率及吸收容量。Li+的高温掺杂可实现完全的体相掺杂,降低Na2CO3中缺陷对形成能,提高了体相反应速率;K+的高温掺杂表现为部分体相掺杂与部分表面掺混,进入Na2CO3体相的K+可促进晶胞破裂而表面的K+能增强吸湿性,进而提高Na2CO3反应性;低温掺混K2CO3或n-Ti O(OH)2均可提高吸收剂吸湿性,增加离子反应可能性及占比,促进碳酸氢化反应进行。(4)系统研究了NaHCO3热再生及催化热再生反应机理。宏观上,n-Ti O(OH)2掺混可使NaHCO3热再生起始温度降低,但随着反应进行,催化效果减弱;动力学分析表明F1和R2机理均可以解释NaHCO3的热再生过程。微观上,NaHCO3本征热再生过程由体相内C-O键随机断键触发发生,符合F1机理;表面再生过程则由次表面氢原子向表面跃迁过程控制,符合R2机理;Ti O(OH)2在NaHCO3表面起到输运氢原子作用,替代次表面氢跃迁过程,进而降低的再生能垒,促进表面再生。(5)系统研究了等量浸渍法制备的负载型钠基吸收剂的形貌特点及构效关系。随负载量增加Na2CO3逐渐由单层分散向小晶粒过度;由于载体(γ-Al OOH)孔道丰富且表面活性位点均匀,Na2CO3晶粒分散性好且不发生过度生长;生长初期Na2CO3晶粒优先附着于载体内部孔道而保障外孔通畅;生长后期载体表面依旧保留大量羟基。Na Al HX系列吸收剂中Na Al H29性能最优,最大吸收量达2.30 mmol·g-1,吸收量稳定达2.25 mmol·g-1。(6)系统研究了过量浸渍法制备的负载型钠基吸收剂的形貌特点、构效关系并验证了掺混K2CO3和n-Ti O(OH)2对吸收-再生过程的促进作用。浸渍液浓度低时Na2CO3不易负载于小孔而优先于载体外孔处析出造成孔堵塞;提高浸渍液浓度或增加浸渍次数可使Na2CO3负载更均匀,减轻堵孔效果,提高吸收剂反应性;但浸渍液浓度过高或浸渍次数过多则Na2CO3晶粒增长及颗粒团聚现象明显,吸收剂性能反而下降。42Na30Al H因较高的负载量、较小的晶粒尺寸、较好的活性组分分散度而表现出最佳反应性,反应初期存在扩孔活化作用,十次循环后吸收性能稳定;特别地,水预处理可提高42Na30Al H前450s左右的吸收量。K2CO3掺混后吸收剂在高浓度CO2作用下表现出二次活化,使吸收剂脱碳性能进一步提升;n-Ti O(OH)2掺混对吸收过程促进作用不明显,但可促使再生反应提前发生。

薛玉丽[7](2020)在《CO2碳化碳酸盐型盐湖卤水相图构建与单盐分离》文中认为碳酸盐型盐湖卤水中存在丰富的有价元素,通过自然蒸发可以对其进行初步分离,然而在蒸发中后期,盐类呈现复杂的析晶规律,钠钾易形成钾钠复盐,碳酸锂与钾盐同时分散析出,富集空间较小。针对这一系列难题,本文选取扎布耶盐湖为研究对象,提出引入CO2改变体系的端员组分的方法,将原有的碳酸盐体系转化为碳酸氢盐体系,简化了碱金属化合物的析出种类及盐析顺序,旨在实现钠、钾、锂、硼等有价元素的高效分离,为我国碳酸盐型盐湖卤水的综合利用及有价元素的分离提供了解决方案。本文首先研究了K2CO3-Na2CO3-H2O三元体系碳化前后的相行为,绘制了碳化前K2CO3-Na2CO3-H2O体系298.2K温度下的相图以及碳化后KHCO3-NaHCO3-H2O体系298.2K和313.2 K温度下的相图,测定了溶液的组成、密度、电导率和pH值。通过对比发现碳酸盐体系中含有以Na2CO3·K2CO3·xH2O(x=6-12)固溶体形式存在的复盐,碳酸氢盐体系则为简单三元体系,不存在复盐结晶区,且二者的结晶区受温度影响明显。这些发现为CO2碳化法能够实现钠钾的有效分离提供了依据。通过碳化、蒸发、升温等操作实现了钠钾分离,最终钾盐的回收率达到了30.5%,纯度达到了99%,,与仅通过蒸发法提取钾单盐相比,回收率提高了将近6倍。利用CO2碳化和蒸发法联合工艺分离Li2CO3-K2CO3-H2O体系中的锂盐和钾盐。探究了碳化前后体系中物相和溶液组成变化,其中纯碳酸锂(Li2CO3)溶液碳化所得碳酸氢锂(LiHCO3)溶液中锂离子的最大溶解度为14.1g/L,而LiHCO3和KHCO3共饱溶液中,锂离子最大溶解度为5.8g/L。对碳化后溶液进行蒸发浓缩,最终锂离子最大富集浓度为16g/L。绘制了等温蒸发碳化后溶液的结晶路线图,即Li+,K+//CO32-,HCO3--H2O体系介稳平衡相图,测定了锂的最大富集浓度和碳酸氢钾的结晶区。通过CO2碳化-蒸发工艺,在有效分离锂盐钾盐的同时实现了锂的富集。引入硼元素,研究了从扎布耶盐湖碳酸盐岩型卤水中连续提取钾、硼、锂的工艺,得到了适合上述工艺的初始卤水中硼的浓度范围。当硼(以B2O3表示)在卤水中的质量分数为w(B2O3)=0.66%至w(B2O3)=4.24%时,可采用溶剂萃取法从碳酸化溶液中萃取硼。当w(B2O3)为0.66%时,萃取效率(E%)最大可达98%。硼的回收率为80.26%。热分解和蒸发温度分别为70°C和25°C。锂和钾的回收率分别为80.31%和75.33%。研究了Li+,K+//CO32-,B4O72--H2O四元体系碳化后的相变过程,以及硼对碳酸盐岩体系碳化过程的影响。最终确定了Li+,Na+,K+//CO32-,B4O72--H2O复杂体系中有价元素的分离方案。

申艳秋[8](2020)在《化学 综合实验探究》文中研究说明重难点解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究是考生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化学学习中,考生不仅要掌握化学基础知识,还要掌握"实验技能",形成"实验思维"。实验探究题以基础实验、生活实际、工农业生产或社会热点问题等为背景,命题方式灵活多变,能够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猜想能力、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力、实验方案的设计

孙宇红,耿亚萍[9](2020)在《基于POE教学策略和比较思维的教学——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为例》文中提出以POE教学策略组织教学,尝试用比较思维方法学习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并设计多组实验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结构、性质等,以期学生学会用比较思维和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郭慧娟[10](2019)在《不同盐碱胁迫下棉花离子组响应特征及离子稳态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棉花对不同盐碱胁迫(NaCl、Na2SO4和NaHCO3+Na2CO3)的离子组响应特征,探讨盐碱胁迫下棉花离子组和生理代谢的关系,阐明不同耐盐性棉花品种(基因型)Na+转运的分子机理,并初步从转录组学的角度揭示盐碱胁迫下棉花的离子稳态机制,为盐渍土壤棉花的离子调控和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棉花耐盐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包括种子发芽试验,盆栽试验和土柱试验三个部分。种子发芽试验于2015年进行,试验设置三种盐分类型,分别为:NaCl、Na2SO4、Na2CO3+NaHCO3,每种盐碱类型设置5个溶液浓度水平,并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CK)。棉花品种共6个:新陆早45、新陆早61、鲁棉研24、鲁棉研28、中棉所73、中棉所92(分别用X61、X45、L24、L28、Z73和Z92表示)。每个处理重复4次。发芽试验主要探讨盐碱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盆栽试验于2016年进行,供试棉花品种和盐分类型同发芽试验。NaCl胁迫处理的土壤添加盐量(占干土重)设5个水平:0、0.1%、0.2%、0.3%、0.4%;Na2SO4为:0、0.1%、0.3%、0.5%、0.7%;碱性盐(Na2CO3+NaHCO3)胁迫处理的土壤溶液pH分别为:7.8、8.5、8.7、9.0、9.5(相应的土壤添加盐量分别为(Na2CO3:NaHCO3=1:1):0、0.10%,0.15%,0.20%,0.25%);每个处理重复3次。主要探讨不同盐碱胁迫对棉花生长和生理的影响,比较不同棉花品种对3种类型盐碱的耐盐特性的差异,在此基础上筛选出耐盐特性和生理机制存在明显差异的棉花品种(基因型),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土柱试验于2017年进行,供试棉花品种2个:耐盐型和盐敏感型;盐分类型为:NaCl、Na2SO4和Na2CO3+NaHCO3。土壤盐(碱)度设置3个水平:非盐渍土壤、轻度盐(碱)、中度盐(碱)。每个处理重复6次。主要研究不同盐碱胁迫下棉花植株体内盐分养分变化情况,探索元素-元素、元素-耐盐生理之间的关系,揭示不同盐碱胁迫下棉花离子组响应特征。并结合转录组学的手段探明棉花应对不同盐碱胁迫的离子平衡机制。【结果】(1)在盐碱胁迫下,6个品种棉花的发芽系数、日均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发芽势和相对发芽率均随盐碱胁迫浓度的増大呈降低趋势。中性盐胁迫下,相同盐分浓度的Na2SO4处理对种子发芽的胁迫比NaCl更严重。在Na2CO3+NaHCO3胁迫下,当pH=10.47时种子不再萌发。隶属函数分析表明NaCl和Na2CO3+NaHCO3胁迫下优势品种为L24;Na2SO4胁迫下优势品种为Z92,排位第二的品种为L24;NaCl胁迫下Z73受抑制作用最大;Na2SO4和Na2CO3+NaHCO3胁迫下X61受抑制作用最大。(2)随着盐碱浓度增加,6个品种棉花的出苗率、株高和生物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从棉花品种来看,L24出苗率、株高和相对生物量最高,X45最低。棉花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随NaCl和Na2CO3+NaHCO3胁迫程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是低浓度Na2SO4胁迫会增加叶绿素的含量;REC和MDA均随盐碱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增加,REC增加的幅度表现为:NaCl>Na2SO4>Na2CO3+NaHCO3,MDA增加的幅度表现为:Na2CO3+NaHCO3>Na2SO4>NaCl。因此Na2SO4和NaCl主要以渗透胁迫为主,Na2CO3+NaHCO3以氧化胁迫为主。SOD活性随NaCl和Na2CO3+NaHCO3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随Na2SO4胁迫程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盐碱胁迫增加棉花叶片Pro含量,但是在高浓度NaCl胁迫下,Pro含量低于对照。棉花叶片GB含量随盐碱胁迫程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从品种上看,L24的SOD、POD、CAT活性和Pro含量最高,通过对棉花苗期耐盐碱胁迫能力综合评价得出:L24对盐碱胁迫的耐性较好,为耐盐品种;X45受盐碱抑制作用最强,为盐敏感品种。(3)盐胁迫和碱胁迫对棉花生长的抑制在地上和地下部表现不同,中性盐胁迫(NaCl和Na2SO4)在低浓度以抑制地上部生长为主,高浓度胁迫对地上部和根系生长的抑制均显着。但是碱胁迫无论低浓度还是高浓度均会抑制棉花地下部和地上部的生长。说明棉花根系生长对碱胁迫更敏感。盐碱胁迫下,棉花根茎叶中的Na离子浓度均显着提高。NaCl胁迫降低棉花根中K,Cu,B和Mo的含量,叶中Mg和S的含量;Na2SO4胁迫降低根中K,Ca,Cu,B和Mo的含量和叶中Ca的含量;碱(Na2CO3+NaHCO3)胁迫降低根K,Ca,S,Cu,B和Mo的含量和叶中Ca,Mg,S和Mo的含量;与中性盐胁迫相比,碱胁迫更多的抑制棉花对元素的吸收及转运,而盐胁迫只减少个别元素在棉株体内的含量,主要影响元素的分布、转运及平衡。Na2SO4(由于SO42-的大量存在)和碱胁迫均会导致棉花整株Ca元素的缺乏。综合三种盐胁迫对比两个品种,耐盐品种L24会在根系维持较高的K含量,但是会将Na向地上部转运并储存在叶片中,此外L24会将大部分元素转运到地上部,具有更强的矿质元素转运能力。相较于X45而言,NaCl胁迫下L24会在叶片中积累更多的Cu,Mo,Si,P和B;Na2SO4胁迫下L24会在叶片中积累更多的B,Cu,P和Zn;碱胁迫下L24会在叶片中积累更多的Cu,Fe,B,Zn和Si。(4)棉花叶片中Na+调控相关的基因(GhSOS1、GhNHX1、GhHKT和GhAKT1)在中性盐胁迫中的表达量要大于碱胁迫(除了L24中GhAKT表达量外);但在根中,GhSOS1和GhNHX1这两个基因的表达量在盐和碱中的差异不大,GhHKT和GhAKT1的表达量和叶中一样在盐胁迫中略高于碱胁迫。两个中性盐胁迫下Na+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相似;比较两个品种,L24的Na+区隔化能力高于X45,X45的Na+外排能力高于L24。(5)对耐盐型(L24)和盐敏感型(X45)棉花品种的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36.12Gb的纯净数据,各样品的纯净数据均达到6.02 Gb,Q30碱基百分比在85.00%及以上。比对效率从76.19%到83.11%不等。对不同盐碱胁迫下差异基因分析得出:NaCl胁迫下X45和L24分别共有807(303-up/504-down)和382条(197-up/185-down)基因差异表达;碱性盐胁迫下X45与L24分别共有773(229-up/544-down)和194(99-up/95-down)条基因差异表达。选择18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实时定量PCR(qRT-PCR)分析,结果与转录组(Illumina)测序结果趋势一致,表明转录组测序结果可靠。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两个品种对盐碱胁迫的响应完全不同,主要区别体现在转运活性上。无论在盐胁迫还是碱胁迫中,大部分与离子转运相关的基因(ABC转运蛋白,Eam-like转运蛋白家族,POT家族等)在L24中均为上调表达,而在X45中则下调或不表达,并且这些基因在盐胁迫的上调幅度要大于碱胁迫。说明L24比X45的离子转运能力更强,碱胁迫比盐胁迫更能影响离子的运输功能。【结论】盐碱胁迫降低棉花的发芽率、出苗率、株高和生物量。中性盐胁迫(NaCl和Na2SO4)在低浓度时主要抑制棉花地上部生长,对根系影响不大,只有高浓度胁迫才会对根系产生抑制;但是碱胁迫无论低浓度还是高浓度均会抑制棉花地下部和地上部的生长。对棉花来说,中性盐胁迫(Na2SO4和NaCl)主要产生的危害是渗透胁迫,碱性盐胁迫(Na2CO3+NaHCO3)主要产生的是氧化胁迫。与中性盐胁迫相比,碱胁迫更多的抑制棉花对元素的吸收及转运,而盐胁迫只降低棉花各组织中少量元素的含量,更多的影响元素的分布、转运及平衡。不同品种的棉花有不同的耐盐方式,耐盐型品种L24的Na+区隔化能力高于盐敏感品种X45,但X45的Na+外排能力强于L24。无论面对中性盐胁迫还是碱胁迫,棉花都以尽量维持叶片中离子稳态为主要耐盐机制,通过将Na+区隔化在液泡中,以及向地上部转运更多的矿质元素来实现。

二、关于Na_2CO_3、NaHCO_3与盐酸反应速率及应用的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Na_2CO_3、NaHCO_3与盐酸反应速率及应用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核心素养视域下化学与生活深度融合的教学——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应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教学主题内容及教学现状分析
    1.1 教学主题内容
    1.2 教学现状分析
2 教学思想与创新点
3 教学目标
4 教学流程(见表1)
5 教学实录
    5.1 课前项目式学习和实践
    5.2 实践成果的汇报
    5.3 实验探究性质,深化本质认识
        5.3.1 热稳定性
        5.3.2 溶液的碱性
        5.3.3 与酸反应
    5.4 解决情境问题,学以致用
    5.5 作业布置
6 教学效果与反思

(2)元素化合物认知模型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构元素化合物认知模型的必要性
    1.明确元素化合物的模型认知
    2.遵循元素化合物的学习进阶
二、建构元素化合物认知模型的认识视角
    1.基于“类别-价态-应用”认识物质的性质与转化(水平1、4)
    2.基于“宏观-微观-符号”认识物质的结构与变化(水平2)
    3.基于“位置-结构-性质”认识物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水平2)
    4.基于“方向-速率-平衡”认识反应条件的选择与调控(水平3、4)
三、教学启示

(3)应用温度传感器探究物质变化过程中的热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和反应的热效应
二、液态物质汽化时的热效应
三、固态物质溶解过程中的热效应
四、固体Na2CO3和Na HCO3分别与盐酸反应的热效应
五、结晶过程的热效应

(4)微藻三维亚微结构解析及扰流锥闪光反应器研制促进烟气CO2减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前言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微藻减排燃煤烟气CO_2的背景意义
    1.2 微藻细胞三维亚微结构研究现状
    1.3 微藻光生物反应器研究现状
        1.3.1 开放式光生物反应器
        1.3.2 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
        1.3.3 贴壁式光生物反应器
        1.3.4 各种反应器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1.4 微藻减排CO_2技术工艺研究现状
        1.4.1 光生物反应器内的CO_2原位直接补碳
        1.4.2 碳酸化反应器内的CO_2离位间接补碳
    1.5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1.5.1 本文研究目的
        1.5.2 本文研究内容
2 仪器设备及实验计算方法
    2.1 实验材料:固碳藻种和培养基
    2.2 实验计算仪器设备
        2.2.1 冷冻三维大体量全尺寸细胞器结构测试系统
        2.2.2 原位冷冻高分辨三维亚细胞器结构测试系统
        2.2.3“天河二号”模拟计算系统
        2.2.4 涡流闪光反应器内三相流动混合传质测试系统
        2.2.5 涡流闪光反应器内CO_2气泡生成演变在线测试系统
        2.2.6 微藻细胞生长过程光合效率动态测试系统
    2.3 试验过程方法
        2.3.1 冷冻三维大体量全尺寸微藻细胞器结构测试方法
        2.3.2 冷冻三维原位高分辨微藻亚细胞器结构测试方法
        2.3.3 核诱变微藻蛋白及代谢组学定量测试方法
        2.3.4 涡流闪光反应器内混合传质系数测试方法
        2.3.5 反应器内CO_2气泡生成直径及停留时间测试
        2.3.6 微藻细胞生长过程中PSII光合参数测试
        2.3.7 藻液中碳氮磷营养盐浓度测试
3 核诱变小球藻冷冻原位亚细胞器的高分辨三维结构解析
    3.1 引言
    3.2 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揭示核诱变后小球藻细胞体积增大
    3.3 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发现诱变后藻细胞类囊体膜间距增大
    3.4 蛋白组及代谢组学揭示诱变后藻细胞光合路径加强
    3.5 小结
4 设计模拟扰流锥强化跑道池漩涡流场提高微藻细胞闪光频率
    4.1 引言
    4.2 设计交错排列扰流锥结构建立三维计算模型
        4.2.1 设计交错排列扰流锥结构
        4.2.2 微藻细胞和CO_2气泡存在下光传输数值计算模型
        4.2.3 水平及垂直方向的漩涡流场模型建立
        4.2.4 光暗循环闪光频率计算
    4.3 交错排列扰流锥强化跑道池内漩涡流场的数值计算
        4.3.1 扰流锥增大漩涡直径提高漩涡中心位置
        4.3.2 扰流锥增大流场涡量和湍动能
        4.3.3 扰流锥在跑道池内产生自旋流和漩涡流
    4.4 扰流锥跑道池内光强分布数值计算
        4.4.1 增加藻细胞浓度加剧光衰减速度
        4.4.2 增大CO_2气泡直径减小体积分数提高光区占比
        4.4.3 提高入射光强促进光传输能力
        4.4.4 扰流锥增强跑道池内微藻细胞的光区分布及闪光频率
    4.5 交错排列扰流锥促进螺旋藻固定高纯浓度CO_2速率
    4.6 小结
5 研制交错排列扰流锥促进跑道池混合传质提高光化学效率
    5.1 引言
    5.2 交错排列扰流锥跑道池研制及测试方法
        5.2.1 构造交错排列扰流锥跑道池测试系统
        5.2.2 跑道池内 ζ 电位及表面张力测试
        5.2.3 藻细胞形态测试
    5.3 加强扰流锥跑道池内混合传质促进CO_2气泡生成停留
        5.3.1 降低混合时间增加气液传质系数
        5.3.2 降低气泡生成直径增加气泡停留时间
    5.4 强化扰流锥跑道池内微藻细胞实际光化学效率
        5.4.1 提高螺旋藻细胞实际光化学效率和电子传递速率
        5.4.2 提高小球藻细胞光暗适应后的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
    5.5 促进扰流锥跑道池内藻液营养盐吸收提高微藻生长固碳速率
        5.5.1 提高藻液表面张力和 ζ 电位
        5.5.2 藻液内HCO_3~-和氮磷营养盐吸收速率增加
        5.5.3 增大螺旋藻藻丝螺距和小球藻细胞直径
        5.5.4 交错排列扰流锥促进蛋白核小球藻固定烟气CO_2速率
    5.6 小结
6 研制泡沫镍碳酸化反应器系统提高微藻固定烟气CO_2效率
    6.1 引言
    6.2 研制鼓泡式和泡沫镍碳酸化反应器系统
        6.2.1 研制鼓泡式碳酸化反应器
        6.2.2 研制泡沫镍碳酸化反应器系统
        6.2.3 数值模拟泡沫镍碳酸化反应器系统内组分分布
        6.2.4 泡沫镍碳酸化反应器系统内CO_2转化效率计算
    6.3 研制鼓泡式碳酸化反应器转化气态CO_2为液态HCO_3~-
        6.3.1 碳酸化效率随反应时间逐渐增加
        6.3.2 碳酸化效率随反应压力逐渐增加
        6.3.3 碳酸化效率随Na_2CO_3底物浓度先增后减
        6.3.4 碳酸化效率随填料高度比逐渐减小
    6.4 研制泡沫镍碳酸化反应器系统提高微藻固定烟气CO_2效率
        6.4.1 优化泡沫镍碳酸化反应器系统提高烟气CO_2固定效率
        6.4.2 数值计算泡沫镍碳酸化反应器系统CO_2气体分布
        6.4.3 微藻细胞生长过程中光化学效率及电子传递速率强化
        6.4.4 微藻细胞光合及碳代谢通路加强
    6.5 小结
7 交错排列扰流锥及碳酸化反应器应用于 660m~2跑道池工程现场
    7.1 引言
    7.2 微藻固碳产业化工程的现场条件
        7.2.1 交错排列扰流锥应用于螺旋藻固定烟气CO_2工程现场
        7.2.2 碳酸化反应器系统应用于螺旋藻固定烟气CO_2工程现场
        7.2.3 微藻固定烟气CO_2效率测试计算
    7.3 扰流锥在 660 m~2跑道池螺旋藻固定烟气CO_2工程现场应用
        7.3.1 扰流锥跑道池提高螺旋藻的藻丝长度及固定CO_2速率
        7.3.2 扰流锥跑道池促进碳氮磷等营养盐吸收
    7.4 碳酸化反应器系统在 660 m~2跑道池中促进微藻固碳速率
        7.4.1 碳酸化反应器系统提高螺旋藻固定烟气CO_2速率
        7.4.2 高光强、高温和高pH值提高Na_2CO_3/NaHCO_3质量比
    7.5 小结
8 全文总结和展望
    8.1 主要研究成果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5)利用高吸水树脂优化3个中学化学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改进实验1:酸碱中和反应
    1.1 “中和反应”改进设计
    1.2 实验操作步骤
    1.3 实验现象及分析
    1.4 改进优点
    1.5 实验注意事项
2 改进实验2: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
    2.1 “Na2CO3、NaHCO3分别与盐酸反应”改进设计
    2.2 实验操作步骤
    2.3 实验现象及分析
    2.4 改进优点
3 改进实验3:探究分子运动现象
    3.1 “分子运动现象”实验的改进设计
    3.2 实验装置设计
    3.3 实验步骤
    3.4 实验现象及分析
    3.5 改进优点
4 反思与启示

(6)高效钠基脱碳吸收剂开发及反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温室效应的影响及现状
        1.1.2 碳减排形势及应对措施
    1.2 燃煤电厂主流二氧化碳捕集技术
        1.2.1 燃烧前脱碳技术
        1.2.2 燃烧中脱碳技术
        1.2.3 燃烧后脱碳技术
    1.3 钠基固体吸收剂脱碳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1.3.1 技术的提出
        1.3.2 技术的兴起
        1.3.3 技术的现状
        1.3.4 研究的不足
    1.4 本文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试验及模拟方法
    2.1 引言
    2.2 试验样品及制备方法
        2.2.1 化学试剂及气体
        2.2.2 纯碳酸盐/碳酸氢盐及其改性样品
        2.2.3 负载型钠基吸收剂及其改性样品
    2.3 试验平台及试验方法
        2.3.1 固定床试验平台及试验流程
        2.3.2 改进固定床试验平台及吸湿性试验流程
        2.3.3 热重试验平台及热再生试验流程
        2.3.4 试验性能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2.3.5 刚玉及载体的反应性测试
    2.4 表征手段及操作参数
    2.5 量子力学、密度泛函理论及分子力学简介
        2.5.1 量子力学基本概念
        2.5.2 密度泛函理论基本概念
        2.5.3 分子力学基本概念
    2.6 计算化学概念及计算模块简介
        2.6.1 主要计算性能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2.6.2 计算模块及用途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碳酸钠碳酸氢化特性
    3.1 引言
    3.2 方法与模型介绍
        3.2.1 样品制备与试验流程
        3.2.2 表征手段
        3.2.3 计算模型及参数设置
    3.3 碳酸钠结构特性
        3.3.1 碳酸钠标准晶型
        3.3.2 不同制备条件下碳酸钠的结构差异
    3.4 碳酸钠、碳酸钾宏观碳酸氢化特性
        3.4.1 碳酸钠碳酸氢化特性
        3.4.2 碳酸钾碳酸氢化特性
        3.4.3 碳酸钠、碳酸钾反应差异性原因预测
    3.5 碳酸钠、碳酸钾表面溶解特性
        3.5.1 碳酸钠、碳酸钾吸湿性能测试
        3.5.2 碳酸钠、碳酸钾表面模型构建
        3.5.3 碳酸钠、碳酸钾表面单一水分子吸附
        3.5.4 碳酸钠、碳酸钾表面多水分子吸附
        3.5.5 碳酸钠、碳酸钾表面溶解过程模拟
    3.6 碳酸钠表面碳酸氢化特性
        3.6.1 碳酸钠的晶胞模型精修
        3.6.2 碳酸钠Wulff晶粒模型
        3.6.3 碳酸钠表面吸附CO_2和H_2O
        3.6.4 碳酸钠表面碳酸氢根的形成
        3.6.5 碳酸钠高水汽条件下表面碳酸氢化反应
    3.7 碳酸钠体相碳酸氢化特性
        3.7.1 体相反应机理预测
        3.7.2 分子扩散机理
        3.7.3 离子扩散机理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掺杂(混)改性对碳酸氢化的促进机制
    4.1 引言
    4.2 方法与模型介绍
        4.2.1 样品与试验平台
        4.2.2 表征手段
        4.2.3 计算模型与参数设置
    4.3 体相掺杂改性
        4.3.1 体相掺杂性能预测
        4.3.2 体相掺杂材料表征
        4.3.3 Li~+掺杂样的碳酸氢化特性
        4.3.4 K~+掺杂样的碳酸氢化特性
        4.3.5 Ca~(2+)/Mg~(2+)掺杂样的碳酸氢化特性
    4.4 表面掺混改性
        4.4.1 不同材料的表面吸湿性
        4.4.2 Li~+掺混样的碳酸氢化特性
        4.4.3 K~+掺混样的碳酸氢化特性
        4.4.4 Ti~(4+)掺混样的碳酸氢化特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碳酸氢钠非催化/催化再生特性
    5.1 引言
    5.2 方法与模型介绍
        5.2.1 样品与试验平台
        5.2.2 计算模型及参数设置
    5.3 催化效应确认与掺杂量筛选
        5.3.1 惰性掺杂的影响
        5.3.2 n-TiO(OH)_2掺杂量的筛选
    5.4 碳酸氢钠热再生及催化热再生动力学
        5.4.1 非等温动力学模型
        5.4.2 动力学模型拟合
    5.5 NaHCO_3高温热再生机理
        5.5.1 NaHCO_3晶胞结构优化
        5.5.2 NaHCO_3板层模型建立
        5.5.3 NaHCO_3高温热再生AIMD模拟
    5.6 NaHCO_3表面热再生机理
        5.6.1 表面非催化再生
        5.6.2 表面催化再生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等量浸渍法制备负载型钠基吸收剂及其性能
    6.1 引言
    6.2 方法与模型介绍
        6.2.1 样品与试验平台
        6.2.2 表征测试手段
        6.2.3 表面Na_2CO_3浓度计算公式
    6.3 NaAlHX吸收剂形貌变化规律
        6.3.1 活性组分形貌变化规律
        6.3.2 活性组分分布规律
        6.3.3 吸收剂形貌变化中的载体效应
    6.4 NaAlHX吸收剂碳酸氢化性能
        6.4.1 负载量对碳酸氢化性能的影响
        6.4.2 NaAlH29吸收-再生循环稳定性
        6.4.3 碳酸氢化温度对碳酸氢化性能的影响
        6.4.4 水蒸汽浓度对碳酸氢化性能的影响
        6.4.5 相对湿度对碳酸氢化性能的影响
        6.4.6 CO_2浓度对碳酸氢化性能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过量浸渍法制备负载型钠基吸收剂及其性能
    7.1 引言
    7.2 方法与模型介绍
        7.2.1 样品与试验平台
        7.2.2 表征测试手段
    7.3 mNa30AlH(n)系列吸收剂筛选及构效分析
        7.3.1 mNa30AlH(n)系列吸收剂碳酸氢化性能初筛
        7.3.2 mNa30AlH(n)系列吸收剂形貌差异及构效关系
    7.4 42Na30AlH吸收剂性能分析
        7.4.1 反应初期扩孔对42Na30AlH吸收剂的活化作用
        7.4.2 水蒸气预处理对42Na30AlH吸收剂的影响
        7.4.3 反应温度对42Na30AlH吸收剂的影响
        7.4.4 反应气氛对42Na30AlH吸收剂的影响
        7.4.5 42Na30AlH吸收剂的循环稳定性
    7.5 K_2CO_3掺混的协同脱碳作用
    7.6 n-TiO(OH)_2掺混的协同脱碳作用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进一步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7)CO2碳化碳酸盐型盐湖卤水相图构建与单盐分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盐湖卤水相平衡研究现状
        1.2.1 水盐体系相图与相平衡
        1.2.2 水盐体系相图与相平衡研究进展
        1.2.3 碳酸盐型盐湖卤水相平衡研究进展
    1.3 碳酸盐型盐湖有价元素分离现状
    1.4 利用CO_2碳化盐湖卤水提取单盐的可行性分析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选题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方法
        2.1.1 模拟卤水的配制
        2.1.2 等温蒸发实验
        2.1.3 CO_2碳化实验
    2.2 实验仪器与实验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3 分析方法
        2.3.1 CO_3~(2-)、HCO_3~-的测定方法
        2.3.2 K~+测定方法
        2.3.3 液相物化性质分析方法
        2.3.4 固相鉴定方法
    2.4 相图绘制方法
第3章 K_2CO_3-Na_2CO_3-H_2O体系碳化实验及相平衡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实验原理
        3.3.2 K_2CO_3-Na_2CO_3-H_2O体系相平衡实验及碳化实验
        3.3.3 钠钾分离工艺路线的确定
        3.3.4 液相物化性质变化趋势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Li_2CO_3-K_2CO_3-H_2O体系碳化实验及相平衡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实验原理
        4.3.2 碳化温度的确定
        4.3.3 Li_2CO_3-K_2CO_3-H_2O体系碳化前后相转变研究
        4.3.4 Li~+,K~+//CO_3~(2-),HCO_3~--H_2O体系介稳相平衡实验
        4.3.5 溶液物化性质变化规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CO_2碳化-萃取联合工艺分离卤水中有价元素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方法
        5.2.2 硼的测定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实验原理
        5.3.2 萃取提硼实验
        5.3.3 从模拟盐水中提取钾、锂、硼的实例
        5.3.4 硼酸盐对CO_2碳化过程的影响
        5.3.5 Li~+,Na~+,K~+//CO_3~(2-),B_4O_7~(2-)-H_2O体系有价元素分离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8)化学 综合实验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重难点解析
    一、实验探究试题的基本要素
    二、综合实验探究题解题策略
试题演练

(9)基于POE教学策略和比较思维的教学——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教学内容分析
2 教学现状分析
    2.1 教学设计方面
    2.2 实验改进方面
3 教学思想与创新点
4 教学目标
5 教学流程(见表3)
6 教学实录
    6.1 立足生活情境,初学比较迁移
    6.2 运用POE策略,预测组成性质
    6.3 设计多组比较,深化本质认识
    6.4 回归问题解决,知识运用升华
7 教学后记

(10)不同盐碱胁迫下棉花离子组响应特征及离子稳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我国盐渍土资源现状
        1.2.2 盐碱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3 盐碱胁迫对植物生理和代谢的影响
        1.2.4 盐碱胁迫对植物离子平衡的影响
        1.2.5 棉花的耐盐碱机制研究进展
        1.2.6 离子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2.1 种子萌发试验
        2.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2.1.2 测试项目与方法
    2.2 土培试验
        2.2.1 盆栽试验
        2.2.2 土柱培养试验
        2.2.3 测试项目与方法
        2.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不同盐碱胁迫对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
    3.1 种子发芽系数
    3.2 种子日均发芽率
    3.3 种子相对发芽势
    3.4 种子相对发芽率
    3.5 种子相对发芽指数
    3.6 种子相对盐害率
    3.7 种子耐盐碱胁迫能力综合评价
    3.8 讨论
    3.9 小结
第四章 不同盐碱胁迫下棉花耐盐特性研究
    4.1 不同盐碱胁迫对棉花生长的影响
    4.2 不同盐碱胁迫对棉花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的影响
    4.3 不同盐碱胁迫对棉花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的影响
    4.4 不同盐碱胁迫对棉花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4.5 不同盐碱胁迫对棉花叶片渗透调节物的影响
    4.6 棉花苗期耐盐碱胁迫能力综合评价
    4.7 讨论
    4.8 小结
第五章 不同盐碱胁迫下棉花离子组响应特征
    5.1 棉花生长
        5.1.1 地上部生物量
        5.1.2 根系生物量及根系形态
    5.2 棉花生理响应特征
    5.3 棉花离子组响应特征
        5.3.1 棉花离子组对NaCl胁迫的响应
        5.3.2 棉花离子组对Na2SO4 胁迫的响应
        5.3.3 棉花离子组对Na HCO3+Na2CO3 胁迫的响应
    5.4 不同盐碱胁迫下离子组差异比较
    5.5 相关性分析
        5.5.1 Na与其它元素的关系
        5.5.2 叶片离子组与耐盐生理的关系
    5.6 讨论
    5.7 小结
第六章 不同盐碱胁迫下棉花维持离子稳态的分子机制
    6.1 Na~+转运调控基因表达分析
        6.1.1 GhSOS1 基因表达
        6.1.2 GhNHX1 基因表达
        6.1.3 GhHKT基因表达
        6.1.4 GhAKT1 基因表达
    6.2 转录组测序质量评估
    6.3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6.4 棉花响应盐(碱)胁迫的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6.5 盐(碱)胁迫下棉花叶片离子转运与平衡相关的基因表达
    6.6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分析
    6.7 讨论
    6.8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四、关于Na_2CO_3、NaHCO_3与盐酸反应速率及应用的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核心素养视域下化学与生活深度融合的教学——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应用”为例[J]. 柳张凤,吴云,张贤金,黄莉,张小丹.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19)
  • [2]元素化合物认知模型的建构[J]. 陈廷俊.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21(15)
  • [3]应用温度传感器探究物质变化过程中的热效应[J]. 裴传友,马善恒,杨芹.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1(08)
  • [4]微藻三维亚微结构解析及扰流锥闪光反应器研制促进烟气CO2减排研究[D]. 郭王彪. 浙江大学, 2021
  • [5]利用高吸水树脂优化3个中学化学实验[J]. 贾光弟,田雅玲,艾进达,熊华,卢天宇.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01)
  • [6]高效钠基脱碳吸收剂开发及反应机理研究[D]. 蔡天意. 东南大学, 2020
  • [7]CO2碳化碳酸盐型盐湖卤水相图构建与单盐分离[D]. 薛玉丽. 吉林大学, 2020(08)
  • [8]化学 综合实验探究[J]. 申艳秋. 招生考试通讯(中考版), 2020(05)
  • [9]基于POE教学策略和比较思维的教学——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为例[J]. 孙宇红,耿亚萍.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0(01)
  • [10]不同盐碱胁迫下棉花离子组响应特征及离子稳态机制研究[D]. 郭慧娟. 石河子大学, 2019(05)

标签:;  ;  ;  

Na_2CO_3、NaHCO_3与盐酸反应速率及应用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