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税收征管效果及相关问题研究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税收征管效果及相关问题研究

一、关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税政实施效应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徐乐怡[1](2021)在《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日渐提升的背景下,科技新城作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需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依托以及全球竞争力重塑的平台和载体,其重要性日显突出。近年来,关于科技新城的概念、内涵和理论分析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但系统性研究仍有待完善,尤其是关于科技新城的定量测度、空间分布、形成机理、与企业共生绩效和区域空间效应的研究相对匮乏,因此,进一步加强科技新城的系统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确定“科技新城”这一研究对象,首先梳理相关的文献,并结合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等理论构建了科技新城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运用美国硅谷、日本筑波和杭州未来科技城三个案例阐述科技新城国内外模式,并总结了经验启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科技新城定量测度指标,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分析科技新城空间演化格局,探讨了科技新城空间演化特征和规律;再次,基于市级层面和省级层面两个地理维度,运用Logit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了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随后,运用双重差分DID方法研究了科技新城与企业的共生绩效;最后,从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两方面,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了科技新城的区域空间效应。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第一,科技新城建设开发模式有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以及政府-市场协作型,开发类型主要分为:地理交通型、自然资源型、产业集群型。关于科技新城选择机理,在宏观层面,科技新城应注重政府主导功能,在微观层面,科技新城开发可采用企业主导型模式。第二,科技新城在集聚上呈现以苏南、浙北和上海相交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核心的区域特征,同时呈现由东部地区带动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演化特征。科技新城的国家级空间联系网络表现出由单中心逐渐向均衡型的复杂网络结构过渡的特征,且科技新城数量和空间联系总量均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本文从人民生活、科技企业状况和土地资源状况三个方面构建了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直接排序法计算指标结果,并进行排序。第三,针对科技新城形成机理的研究得出结论。在市级尺度下,工业基础、人口城镇化、交通设施和创新要素都对科技新城形成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另外,创新服务的影响作用具有一定的空间异质性。在省级尺度下,互联网+、政府主导、市场主导、经济基础、区域科技金融、对外开放水平和企业家精神这些因素对科技新城的设立和空间联系总量均有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第四,科技新城与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共生绩效,科技新城的设立对经济集聚、人才吸引和产出提升均具有明显正向效应,且存在一定的时间异质性。其一,针对经济集聚效应,科技新城的设立会显着提升科技新城周围区域内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形成集聚效应,促进产业发展。其二,针对人才吸引效应,科技新城的设立会显着提升科技新城周围区域内的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形成人才吸引效应,促进要素的聚集发展,推动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其三,针对产出提升效应,科技新城能够助推企业产出,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从而促进产业间良性互动和区域经济发展。科技新城的经济集聚效应和人才吸引效应大致经历了一个先变大、后变小再逐渐稳定的一个动态过程,产出提升效应具有较强的波动性。第五,科技新城能提升当地创新能力,却对临近地区具有负向效应;科技新城无法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却能促进周围区域经济增长。科技新城的空间效应与设置的地理距离阈值有关,数据表明科技新城的建立对周围地区的创新提升具有负向影响,呈现“倒U”形关系,但科技新城的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存在一定的空间衰减特征。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三点政策启示:第一,构建以政府和市场结合的科技新城资源配置模式,资源分配需要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政府可以采取政策手段助力科技新城的建设,保护市场制度,促进科技新城的发展,并打造以科技新城为核心的创新源和经济增长极,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第二,构筑以产城融合为核心的科技新城发展模式,加强科技新城与当地的产业联系,科技新城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土壤和物质基础,同时保证高品质的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促进产城融合;第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发展的重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新城的良性共生发展;第四,各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优势产业,促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程梦云[2](2020)在《武汉东湖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徐浩[3](2020)在《不同融资方式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却面临着金融供给总量不足、融资方式单一等问题。与此同时,我国金融领域又存在着“脱实向虚”、“服务实体经济不足”等矛盾。如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协同创新发展,发挥金融的产业支持效应,走产融结合的道路,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实施背景下的重要课题。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基础上,首先对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方式、金融支持效应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继而梳理和总结融资相关理论,进而运用产融结合理论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金融支持之间的作用机制及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机理与要素进行分析;然后,在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及其分行业发展和融资方式现状基础上,结合武汉东湖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选取以直接融资为主要支持体系的美国为代表和以间接融资为主要支持体系的日本为代表进行研究,总结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经验,进一步揭示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问题;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构建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从内源融资、银行信贷、股权融资、债券融资、政府补贴等融资方式,实证分析不同融资方式对高新技术产业及其分行业发展的支持效应。整体效应的实证结果显示,内源融资方式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正向支持效应,敏感度最高,其他融资方式支持效应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分行业效应的实证结果显示,六大分行业的五种融资方式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具有较大的行业差异性,其中,内源融资对我国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影响为负,不同于其他行业。最后,本文从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和分行业两个角度,提出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效应的对策建议。产业整体提升思路主要从政府、资本市场、金融机构等角度着手,包括完善政策性融资体系、做强商业银行主体功能、发挥股权融资支持作用、优化债劵融资补充功能、完善风投运行机制、创新担保方式和信用制度等内容;分行业提升思路主要是针对分行业的金融支持效应差异,提出应做强行业发展的主导融资方式,同时发挥多元化融资方式的支持效应,提供精细化的金融支持服务。

安格[4](2020)在《武汉城市圈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开发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武汉城市圈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也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战略支点。武汉城市圈开发区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产业结构同化、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技术水平不高、资源利用效率欠佳等问题。探究武汉城市圈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及其背后的影响机理,为转型升级中的开发区建设提供政策依据,对更好地推动武汉城市圈乃至湖北省和全国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梳理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和武汉城市圈开发区的相关研究进展,发现有关武汉城市圈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的研究存在盲点,接着本文描述了武汉城市圈发展历程和武汉城市圈开发区发展现状,确定以武汉城市圈47家省级及以上开发区为本文研究对象。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研究以规模经济、产业集聚、增长极和经济增长等理论为基础,随后利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分析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的演化特征和动力源泉,主要结论包括:(1)静态分析方面,武汉城市圈2011-2016年47家省级及以上开发区的静态综合技术效率整体距离最佳生产前沿面仍然有一定距离,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纯技术效率促进综合技术效率改善,而规模效率偏低阻碍了综合技术效率进一步提高。综合技术效率的空间格局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高值区域集中在武汉城市圈中部和西部,在东部零星分布。综合技术效率分解后发现,纯技术效率的空间格局表现出由东向西过渡的趋势,规模效率分布较纯技术效率更发散与均衡。(2)动态分析方面,从整体层面看,在研究期间武汉城市圈开发区全要素生产率年均改善了 0.6%,技术进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改进,并且综合技术效率下降拖累了技术进步发挥更大的正向作用。开发区综合技术效率改善首先源于纯技术效率改善,其次是规模效率提升。从区域层面看,不同地区开发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幅度和动力源泉存在异质性。从级别层面看,国家级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表现更优。本文再借助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探究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发现开发区工业企业规模、政府干预、外向经济、科学技术对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均为正向;土地投入则表现为负向影响,反映出研究期间开发区可能存在土地粗放投入,有必要限制开发区盲目扩张以进一步提高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文章的最后提出3点政策建议:第一,培育科技创新环境,促进科学技术研发和转化。第二,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提升资源利用和规模效应。第三,分类制定优惠政策,保证因地制宜和区域协同。

乔冰彬[5](2020)在《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研究 ——探索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区域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形式。产业集群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应对挑战、打造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核心。当前,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及国际经济形势复杂背景下,大力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不仅是落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更是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占领国际竞争新高地的必要举措。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通过多维度、深层次、嵌合式融通,实现跨界融合、优势互补成为推动产业集群转型与升级的重要路径。湖北省位于长江经济带和中南腹地中心位置,对促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起着不可替代的纽带作用。研究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路径,促进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不仅能够助力企业竞争力提升,更是打造区域竞争高地、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落实“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举措。因此,文章以湖北省12家国家级高新区、16家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112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陆续对十堰市、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荆州市、仙桃市、武汉市、宜昌市、咸宁市、恩施州、随州市、襄阳市、孝感市等省域范围内近40个颇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和近60家集群代表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和访谈,深入总结湖北省产业集群及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阶段性特征。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尽管近年来,湖北省产业集群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集群“集”而不“群”、规模较小、同质化现象突出,集群层次较低、创新能力较弱、配套发展滞后等,集群内大中小企业间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融通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总结归纳国内外先进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模式和经验,立足湖北省实际,分别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出发,就顶层设计、体制机制、资金、技术、创新、产业链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对新时期湖北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及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胡馨元[6](2019)在《湘西州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园区是二战之后许多国家为发展经济和改善城市布局而开发建设的一种重要模式,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平台,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全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集中财力、物力和智力大力兴办工业园区,纷纷鼓励工业企业“进区入园”,以园区为载体,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作为湖南西部民族地区,在“十二五”期间,湘西州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实施项目带动、加快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和推进产业升级的重要基地,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推进园区开发建设,湘西州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但发展缓慢。“十三五”时期是湘西州工业园区夯实发展基础、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在我国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战略背景下,园区发展既面临新的机遇,也存在更多挑战,对于湘西州来说,寻找一种适合的、有效的、具有当地特色的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实现工业园区又好又快发展是十分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以湘西州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为主题,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梳理、园区实地走访调研获取本文研究所需资料。首先,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体叙述,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如何开展研究的思路以及创新之处。其次,通过界定工业园区及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概念,归纳其内涵及演变,分析传统粗放型、循环经济型、产业集群型、产城融合型、创新型园区五种国内典型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类型及特征,梳理总结了产业集群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创新理论、增长极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等,为后期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再次,对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进行了现实考察,了解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及演变,根据湘西州工业园区的特征及条件进行分类分析,通过确定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影响因素重要程度综合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影响因素权重的实证分析,然后从政府机制、竞争机制、耦合机制分析了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作用机制,进而总结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存在的瓶颈问题,最后借鉴了武汉东湖高新技术产业园、苏州工业园区、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并总结对湘西州工业园区的启示。最后,植根于本文的理论基础,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科技创新、招商服务、绿色发展五个方面提出优化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对策,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不足之处以及研究展望。

罗嘉玥[7](2019)在《中国高新区人才政策研究 ——以国内五大高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国内城市和高新区的快速发展,城市与高新区内部之间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而高新区人才政策是规范高新区人才资源结构,促进产业和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为何有的高新区能汇聚国内外优秀人才、发展势头迅猛,有的高新区的人才吸引却始终乏力,是我国高新区平衡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因此,分析高新区人才政策实施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成为优化高新区人才政策体系的前提和关键。本文主要比较分析了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州高新区五个高新区的人才政策现状。本文在“理论—方法—实证—分析—总结”研究思路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价值和意义,界定了关键概念,并重点梳理国内外研究高新区人才政策的文献综述,包括人才政策的具体内容、地位、区域差异、机制和效能评估等的研究。其次,梳理和总结各高新区人才政策,从政策工具和政策目标、政策制定的部门协同、政策的适用范围和特点比较角度,对人才政策进行了文本分析,从而探寻高新区人才政策的规律性和特点。其次,基于高新区发展统计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的方式,结合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从区域竞争力、人才资源开发状况和人才环境改善状况三个方面对五个高新区的人才政策进行了效果评估。通过人才政策内容和政策效果进行分析,结合访谈和问卷数据,总结了人才政策在制定、执行和评估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优化国内高新区人才政策体系的建议。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了本文的局限与不足以及后续研究方向。

邹鑫[8](2019)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国家高新区法治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的理论法学的研究方法,分六大部分展开研究。总体结构为:导论部分,结合国家高新区30年来的发展成绩和自己熟悉的高新区行政管理工作,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包括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在综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我国学者在高新区立法研究、区域法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目前研究之不足,提出本论文研究的问题,即本文研究的理论问题,是地方法治、区域法治的基本范畴、动力机制、价值取向和对高新区立法、执法经验的理论反思;本文研究的实践问题,是如何实现高新区的立法和执法的法治化,力图在地方(区域)法治理论与高新区法治实践之间的目光逡巡中寻找法治中国建设的真知。第一章,围绕地方法治、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和产生的学术争议,笔者区分了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的概念和不同类型,提出了对区域法治进行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和正当性。以此为基础,论证了高新区是区域的表现形式,高新区法治是我国区域法治的组成部分,高新区法治研究应当借鉴区域法治理论等基本观点。在对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区域法治理论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将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作为区域法治的理论维度,用以指导论文研究。第二章,以地方法治的动力机制和价值取向为研究对象,在评述地方法治竞争理论、政府推进型法治发展道路理论的局限性的基础上,借助区域经济学关于区域要素聚集动力机制理论的研究成果,提出地方法治服务于聚集经济、是聚集经济的产物,聚集经济推动法治发展的观点。提出创新是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高新区法治的基本精神的观点。第三章,围绕高新区的立法活动,研究了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在规范高新区设立、管理活动中的政策、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的制定、修改过程,指出了我国高新区政策与立法的特点和不足;通过对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高新区立法经验的总结,对完善我国目前高新区立法提出了若干建议。第四章,围绕高新区的行政法治,通过裁判文书网的司法大数据,分析了高新区管委会的行政主体地位(包括行政诉讼主体资格);从与行政体制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我国现有的行政体制改革的措施入手,将高新区行政体制类型化为“促进型行政体制”而非“管理型行政体制”,讨论了在“促进型行政体制”类型下高新区管委会在科技、人才、金融、投资、税收和培养中介机构等方面的政策制定中的角色,提出了改革高新区行政执法体制的方向。第五章,从区域法治理论反思的角度,论证了我国高新区法的部门法属性,总结了我国高新区“先行先试”的立法经验,提出为避免国内高新区“立法雷同”而应当在跨域立法调研中应当采取的正确步骤。

韩文思[9](2019)在《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运营研究》文中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是我国在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立的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集聚区。近年来,高新区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且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其孵化科技企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在我国高新区快速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领域,例如普遍存在的“高经济发展、低科技创新”,“重人才引入、轻人力内生”等现象,严重削弱了其孵化科技企业的核心功能。而专职孵化科技企业的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存在同质化严重、对接渠道缺失等诸多问题。只有摈弃传统孵化器模式,将高新区各种资源整合到一起,形成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才能真正提供科技企业诞生壮大的各种要素,充分发挥其孵化科技企业的核心功能。基于上述分析,本文综合应用企业孵化理论、科技企业创业网络理论、高新区管理运作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尝试从孵化科技企业视角去研究高新区,构建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研究如何运营孵化网络,并验证该运营方法的有效性,使人才、资金与技术等资源能精准对接科技企业,促进科技企业的衍生和持续成长。全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依据平台理论、孵化理论、创业网络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把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看做一个大的孵化器,对其内涵进行了理论界定,建立了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的理论框架;其次,从时间、空间和社会资本三方面,剖析了如何组建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分析了其结点、相关关系和特征;根据客户价值理论,分析了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的价值网,深入探讨了内部和外部价值网络的结点、联接方式和流通介质;再次,分析了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运营的学习、演化和商业三种机理,发现孵化网络中集体学习和知识融合的重点是内生性知识的储备,提出了多主体互动下的网络流动与优化渠道;构建出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全生态圈,阐述其资本运作的具体模式;其后,根据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运用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SOM)对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发展模式进行聚类判断,进而对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运营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并运用BP神经网络构建了仿真预测系统,搭建理论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最后,分别借助模糊评价法和马尔科夫链法,构建了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运营效率静态和动态评价模型,以武汉东湖高新区为例,从多个角度对其科技企业孵化网络运营效率进行评价分析,并基于评价结论提出了网络运营效率的提升途径。营机理,发现了知识资本促进科技企业孵化的重要效应,进一步优化了其运营方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运营过程的仿真模型,发现了社会资本与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能力的螺旋上升关系,并进行了仿真预测。通过构建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运营效率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评价模型,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新区建设,充分发挥其孵化科技企业功能提出了新的思考方向和科学工具。

王宏玉[10](2019)在《武汉市工业用地扩张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正处于快速的工业化时期,工业用地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经历了快速化和持续化的扩张进程,由其催生出的耕地资源被侵占、工业用地粗放利用和生态环境质量退化等一系列问题仍不容忽视。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增长等要求下,科学认知工业用地扩张特征,对高效开展工业用地扩张管控,实现工业用地内涵式和高质量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基于此,本文在系统梳理和总结已有建设用地及工业用地扩张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中部地区特大城市——武汉市为研究区,深入开展工业用地扩张特征研究,分析扩张格局形成的驱动因素,提出工业用地扩张优化调控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为了详细刻画武汉市工业用地扩张特征,基于工业用地出让这一政府行为的视角,从工业用地出让数量、面积和成交价格的时空分异特征切入,集成了核密度估计、基尼系数和标准差椭圆等模型和方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工业用地扩张规律。(2)2006-2017年间,武汉市工业用地扩张经历了从快速的“外延扩张”向“集聚化”和“紧凑化”模式的转变。具体来看:第一,“外延扩张”的显着特征是工业用地以“东北-西南”为主要方向,由中心城区向两端进行延伸;远城区的阳逻、盘龙、纸坊、蔡甸、汉南、临空港等卫星城镇发展较为迅速,成为工业园区布局的热点区域;且这些热点区域的工业园区对周边小规模、零散的工业园区形成了较为明显的“集聚效应”,扩张模式趋于“理性”。第二,工业用地出让数量、面积和成交价格的基尼系数在2010-2013年这一阶段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784、0.733和0.752,是分布最不均衡的阶段,而2014-2017年这一阶段的基尼系数略有下降,不均衡性有所好转。第三,工业用地扩张的重心在不断向北迁移,扩张的重点区域向东西湖-黄陂-新洲等北部远城区靠近,标准差椭圆长半轴和短半轴比值在不断降低,方位角发生明显变化,扩张格局趋于“紧凑化”。第四,在工业用地扩张的范围方面,工业用地出让数量扩张的范围最广,其次为工业用地出让面积,工业用地出让成交价格的扩张范围最小。(3)从交通条件、科学技术、城市规划和土地政策等方面分析了工业用地扩张的驱动因素。其中,交通条件通过提升工业用地可达性合工业原材料的需求程度驱动工业用地不断扩张;科学技术则依赖R&D等科技活动指标的提升,借助武汉科技密集型城市的独特优势,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工业的发展力度,促进工业用地更多地用以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城市规划是通过六轮《武汉城市总体规划》的出台,依托特定时期的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对工业用地的布局进行阶段性的规划,逐步促成现阶段武汉市工业用地布局;土地政策驱动则是武汉市近年来出台的“工业倍增计划”、“工业强市”、“远城区千亿板块计划”等政策,促进工业用地发展由“利用效率提升”向“远城区扩散”再到“高质量扩张”模式转变。(4)根据武汉市工业用地扩张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状况,基于工业用地扩张优化调控的目标和集聚性、层次性、生态学和系统性等基本原则,提出武汉市工业用地扩张优化调控建议和策略:要合理促进工业用地向较远城区扩散,疏解中心城区压力;推动工业用地扩张格局分层分区化,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努力提高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度,强化产业集聚效应;协调工业用地扩张与生态环境保护,助力美丽城市建设。

二、关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税政实施效应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税政实施效应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和篇章安排
    1.4 创新点和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研究的发展回顾
        2.1.1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理论的提出和早期研究
        2.1.2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理论发展和后期实证研究
    2.2 区域政策和创新研究的发展回顾
        2.2.1 创新集群研究进展
        2.2.2 区域创新系统研究进展
        2.2.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2.3 开发区和科技新城研究的发展回顾
        2.3.1 产城融合研究进展
        2.3.2 开发区与高新区研究进展
        2.3.3 科技新城研究进展
    2.4 研究评述
3 科技新城发展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3.1 科技新城开发建设模式的理论基础
        3.1.1 科技新城建设开发模式的定义与内涵
        3.1.2 科技新城开发模式的区域经济学分析
        3.1.3 科技新城开发模式的生态经济学分析
    3.2 科技新城的开发类型和核心主体
        3.2.1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
        3.2.2 科技新城核心主体
    3.3 科技新城建设开发类型的选择机理
        3.3.1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的选择依据
        3.3.2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的选择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国内外科技新城案例研究
    4.1 国外模式借鉴:美国硅谷科技新城
        4.1.1 美国硅谷科技新城的优势条件
        4.1.2 美国硅谷科技新城的经验分析
    4.2 国外模式借鉴:日本筑波科学城
        4.2.1 日本筑波科学城的发展条件
        4.2.2 日本筑波科学城与硅谷比较
        4.2.3 日本筑波科学城的经验分析
    4.3 国内模式借鉴:杭州未来科技城
        4.3.1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规划布局
        4.3.2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运行机制
        4.3.3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优劣势分析
        4.3.4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总结分析
    4.4 国内外模式对比启示
        4.4.1 国内外模式对比分析
        4.4.2 国内外模式对比的相关启示
5 科技新城空间分布与空间联系格局研究
    5.1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分析
        5.1.1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构建
        5.1.2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结果分析
    5.2 科技新城的空间分布研究方法
        5.2.1 核密度分析
        5.2.2 科技新城空间联系网络模型
        5.2.3 数据来源
    5.3 科技新城的空间分布及和核密度特征
        5.3.1 科技新城空间分布
        5.3.2 科技新城集聚的核密度分析
    5.4 科技新城的空间联系特征
    5.5 科技新城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科技新城形成机理研究
    6.1 地市级尺度下科技新城形成机理分析
        6.1.1 理论假说
        6.1.2 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6.1.3 结果分析
    6.2 省级尺度下科技新城形成机理分析
        6.2.1 理论假说
        6.2.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2.3 描述性分析与平稳性检验
        6.2.4 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科技新城与企业共生绩效研究
    7.1 研究设计
    7.2 变量说明与指标选取
    7.3 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7.4 共生绩效的时间效应分析
        7.4.1 经济集聚的时间效应分析
        7.4.2 人才吸引的时间效应分析
        7.4.3 产出提升的时间效应分析
    7.5 稳健性检验
        7.5.1 共同趋势假设检验
        7.5.2 反事实检验
    7.6 本章小结
8 科技新城的空间效应研究
    8.1 理论假说的提出
    8.2 模型、方法与数据
        8.2.1 空间杜宾模型
        8.2.2 变量说明
    8.3 实证检验
        8.3.1 整体回归结果
        8.3.2 分区域回归结果
        8.3.3 分城市群回归结果
        8.3.4 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8.4 本章小结
9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不同融资方式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金融支持文献综述
        1.2.2 金融支持产业发展文献综述
        1.2.3 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效应评价文献综述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安排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内容安排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2章 融资方式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2.1 基本概念
        2.1.1 高新技术产业
        2.1.2 融资方式
        2.1.3 金融支持效应
    2.2 融资方式相关理论
    2.3 产融结合理论
        2.3.1 金融与产业相互作用机制分析
        2.3.2 金融支持产业发展机理与要素分析
第3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融资方式现状:统计描述与主要问题
    3.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3.1.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3.1.2 高新技术产业行业分布
    3.2 高新技术产业及其分行业的融资方式分析
        3.2.1 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方式分析
        3.2.2 高新技术产业的分行业融资方式分析
    3.3 国内典型案例分析—武汉东湖高新区
        3.3.1 融资结构不断完善
        3.3.2 金融支持体系逐步健全
        3.3.3 政府金融支持力度逐年加大
    3.4 国外实践经验做法——以美日为例
        3.4.1 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体系
        3.4.2 日本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体系
        3.4.3 国外实践经验启示与借鉴
    3.5 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3.5.1 内源融资依赖与多元化融资渠道不畅
        3.5.2 间接融资主体功能不强
        3.5.3 资本市场融资短板突出
        3.5.4 风投资金有限
        3.5.5 抵押和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
第4章 不同融资方式对高新技术产业支持效应:实证分析与效应评价
    4.1 融资方式对高新技术产业支持效应的模型构建
        4.1.1 模型的设定及思路
        4.1.2 变量的选取及说明
        4.1.3 样本选取及依据
        4.1.4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1.5 变量相关性分析
    4.2 不同融资方式对高新技术产业支持效应实证分析
        4.2.1 高新技术产业整体效应的实证分析
        4.2.2 高新技术产业分行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4.2.3 稳健性检验
    4.3 实证结论分析
        4.3.1 实证结论
        4.3.2 进一步的问题揭示
第5章 结论、对策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效应的对策建议
        5.2.1 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效应的整体对策建议
        5.2.2 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效应的分行业对策建议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武汉城市圈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研究
        1.2.2 武汉城市圈开发区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2 武汉城市圈开发区发展现状
    2.1 武汉城市圈发展历程
    2.2 武汉城市圈开发区发展现状
3 理论基础
    3.1 规模经济理论
    3.2 产业集聚理论
    3.3 增长极理论
    3.4 经济增长理论
4 武汉城市圈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静态和动态分析
    4.1 模型介绍
        4.1.1 DEA数据包络分析法
        4.1.2 Malmquist指数法
    4.2 投入和产出指标选取
    4.3 数据来源和处理
    4.4 实证结果分析
        4.4.1 静态分析
        4.4.2 动态分析
5 武汉城市圈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5.1 变量选择
    5.2 模型检验
    5.3 实证结果分析
6 政策建议
    6.1 培育科技创新环境,促进科学技术研发和转化
    6.2 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提升资源利用和规模效应
    6.3 分类制定优惠政策,保证因地制宜和区域协同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研究 ——探索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1.5 文献综述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第3章 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问题
    3.1 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3.2 新型工业化产业集群
    3.3 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3.4 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主要模式
    3.5 湖北省产业集群存在问题
第4章 湖北省重点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及案例
    4.1 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
    4.2 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典型案例
第5章 国内外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经验与启示
    5.1 美国“硅谷”协同创新模式
    5.2 有色金属(稀土新材料)·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技术开发区特色发展模式
    5.3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协同创新模式
    5.4 广东家电制造产业的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
    5.5 对湖北产业集群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启示
第6章 湖北省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对策建议
    6.1 政府层面
    6.2 企业层面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6)湘西州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研究思路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工业园区的概念和分类
        二、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内涵及演变
        三、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类型及特征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产业集群理论
        二、增长极理论
        三、比较优势理论
        四、循环经济理论
        五、创新理论
第三章 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现实考察
    第一节 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一、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二、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演变
    第二节 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特征和条件解析
        一、湘西州工业园区分类
        二、综合优势类园区发展模式特征及条件
        三、特色资源优势类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特征及条件
    第三节 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影响因素综合评价
        一、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二、运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三、各园区指标数据统计归类
        四、结果分析
    第四节 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存在的瓶颈问题
        一、科技投入强度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
        二、产业结构趋同,产业特色不明显
        三、园区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四、招商引资竞争激烈,园区企业融资困难
        五、园区生产要素稀缺,综合实力弱
    第五节 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作用机制
        一、政府协调机制
        二、竞争机制
        三、耦合机制
第四章 国内几种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一、园区概况
        二、经验借鉴
    第二节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
        一、园区概况
        二、经验借鉴
    第三节 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
        一、园区概况
        二、经验借鉴
    第四节 对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启示
        一、注重集聚创新资源,建立特色产业格局
        二、注重政策导向,坚持规划先行
        三、整合资源配置,发挥特色优势
        四、优化政务服务,完善服务体系
第五章 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外部环境方面
        一、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提升园区承载力
        二、政府主导,坚持合理科学的规划先行
    第二节 内部环境方面
        一、加速提升园区工业化水平,建立园区产业集群
        二、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优化产业发展政策体系
        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
    第三节 科技创新方面
        一、推进多种形式创新,全面激发园区活力
        二、优化创新要素配套环境,形成良好创新生态系统
    第四节 招商服务方面
        一、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提升工业园区软环境
        二、坚持“三全招商理念”,构建立体化的招商格局
    第五节 绿色发展方面
        一、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注重生态循环发展
        二、提高能源效率清洁生产,推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一、主要结论
    二、不足之处
    三、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A 湘西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7)中国高新区人才政策研究 ——以国内五大高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价值和意义
    1.4 概念界定
    1.5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6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6.1 研究方法
        1.6.2 数据来源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人才政策纵向回顾研究
    2.2 人才政策横向区域比较研究
    2.3 人才政策效能评估研究
    2.4 人才政策的问题和改善措施研究
    2.5 高新区人才政策研究
    2.6 文献述评
第3章 高新区人才政策研究的理论框架
    3.1 高新区人才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
        3.1.1 高新区人才政策内容分析的理论基础
        3.1.2 高新区人才政策效果评估的理论基础
    3.2 高新区人才政策研究的框架
        3.2.1 高新区人才政策内容研究的框架
        3.2.2 高新区人才政策效果研究的框架
第4章 五大高新区人才政策内容比较
    4.1 五大高新区人才政策回顾
        4.1.1 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才政策
        4.1.2 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才政策
        4.1.3 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才政策
        4.1.4 苏州高新区人才政策
        4.1.5 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才政策
        4.1.6 各高新区人才政策回顾小结
    4.2 五大高新区人才政策的政策工具和目标分布
    4.3 五大高新区人才政策制定的部门协同
    4.4 五大高新区人才政策的适用范围
    4.5 五大高新区人才政策特点比较
        4.5.1 五大高新区人才政策共同点
        4.5.2 五大高新区人才政策差异
        4.5.3 五大高新区人才政策特点小结
第5章 五大高新区人才政策效果比较评估
    5.1 人才政策在区域科技竞争力提升方面的贡献比较
        5.1.1 模型构建
        5.1.2 数据处理
        5.1.3 人才政策对区域科技竞争力提升方面的贡献——总效应
        5.1.4 各高新区人才政策对当地科技竞争力提升方面的贡献——区域效应
        5.1.5 各高新区人才政策对当地科技竞争力提升方面的贡献对比
        5.1.6 反事实检验
    5.2 人才政策在促进人才资源开发状况方面的贡献比较
        5.2.1 人才政策对人才数量的贡献比较
        5.2.2 人才政策对人才经济效益的贡献比较
    5.3 人才政策在人才环境改善方面的贡献比较
        5.3.1 人才政策落实效果比较
        5.3.2 人才政策目标达成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五大高新区人才政策问题比较分析
    6.1 人才政策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6.1.1 人才政策内容维度趋同
        6.1.2 人才政策内容侧重点趋同
    6.2 人才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6.2.1 相同点一:政策宣传贯彻均不够深入
        6.2.2 相同点二:部分政策的制定和落实缺乏衔接
        6.2.3 相同点三:资金投入过多易导致不良竞争
    6.3 人才政策评估机制存在的问题
第7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对策建议
        7.2.1 人才政策内容方面的对策建议
        7.2.2 人才政策执行方面的对策建议
        7.2.3 人才政策评估方面的对策建议
第8章 评价与研究展望
    8.1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
    8.2 本文的局限与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五大高新区人才政策梳理
附录B 高新区人才吸引政策访谈提纲(政策制定者)
附录C 高新区人才吸引政策访谈提纲(政策执行者)
附录D 高新区人才吸引政策访谈提纲(政策受益者)
附录E 高新区人才政策执行情况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和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缘起
        二、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对高新区法治的研究综述
        二、国内对高新区法治的研究综述
        三、对国内外高新区法治研究的评价
    第三节 论文的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
        一、论文的结构和研究方法
        二、论文创新
第一章 区域法治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与概念探析
        一、“地方法治”或“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
        二、“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的概念探析
    第二节 区域法治研究的基本框架
        一、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区域法治理论
        二、区域法治的理论维度
第二章 高新区法治的动力机制和价值取向
    第一节 区域法治动力及动力机制的一般理论
        一、地方法治竞争理论及其局限性
        二、政府推进型法治发展道路理论
        三、要素聚集动力机制理论借鉴
    第二节 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
        一、科技是高新区聚集经济的发展动力
        二、创新是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
        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高新区法治的基本精神
第三章 高新区法治的立法建构
    第一节 高新区立法的历史检视
        一、国家高新区发展历程及政策、立法变迁
        二、高新区立法的现实检讨
        三、我国高新区立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第二节 高新区立法的域外经验
        一、域外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方面的立法实践
        二、域外立法实践对我国高新区立法的启示
第四章 高新区的行政法治
    第一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行政主体地位
    第二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综合执法
    第三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促进型行政
第五章 高新区法治的理论反思
    第一节 高新区立法的部门法属性
        一、区域立法的概念评判
        二、高新区地方立法的部门法定位
    第二节 高新区立法与“先行先试”的立法经验
        一、“先行先试”立法模式的界定
        二、法治试验的功能及其完善
    第三节 高新区立法的复制与推广
        一、问题的提出
        二、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价值探寻:比较法学的视角
        三、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基本功能:比较方法的转向
        四、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步骤设计:功能比较的运用
附录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9)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运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孵化理论相关研究
        1.2.2 科技企业创业相关研究
        1.2.3 高新区运作相关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的结构与功能
    2.1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的概念界定
        2.1.1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的内涵
        2.1.2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的特征
        2.1.3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与近似概念的区别
        2.1.4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的主体
    2.2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的构成要素
        2.2.1 时间网络构成的要素
        2.2.2 空间网络构成的要素
        2.2.3 社会资本网络构成的要素
    2.3 高新区科技企业网络的价值网结构
        2.3.1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内部价值网结构
        2.3.2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外部价值网结构
    2.4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功能定位
        2.4.1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功能概述
        2.4.2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系统功能解析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运营机理
    3.1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学习机理
        3.1.1 高新区内集体学习的组织依赖与社会属性
        3.1.2 高新区知识共享网络促进科技企业孵化模型
        3.1.3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知识融合与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
    3.2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演化机理
        3.2.1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演化过程
        3.2.2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内部网络演化机理
        3.2.3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外部网络演化机理
    3.3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商业机理
        3.3.1 高新区科技企业的商业特征
        3.3.2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商业圈
        3.3.3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资本运作模型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运营仿真
    4.1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运营要素提取
        4.1.1 自组织神经网络概述
        4.1.2 样本数据选取
        4.1.3 仿真结构模型构建
    4.2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运营过程仿真
        4.2.1 自组织SOM算法概述
        4.2.2 基于SOM算法的仿真模型建立
        4.2.3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运营模式聚类
        4.2.4 运营过程仿真模型输出与结论
    4.3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运营预测数值模型构建
        4.3.1 BP神经网络概述
        4.3.2 预测模型建立
        4.3.3 预测输出与验证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运营效率评价
    5.1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的运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5.1.1 网络运营效率的内涵
        5.1.2 网络运营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5.2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运营效率的静态评价模型
        5.2.1 网络运营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2 网络运营效率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5.2.3 网络运营效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5.3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运营效率的动态评价模型
        5.3.1 网络运营效率动态评价模型的选择
        5.3.2 网络运营效率动态评价模型的建立
    本章小结
第6章 案例研究——东湖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及其运营
    6.1 东湖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分析
        6.1.1 东湖高新区发展概况
        6.1.2 东湖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的现状分析
        6.1.3 东湖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运营的机理分析
    6.2 东湖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运营效率评价
        6.2.1 东湖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运营效率静态评价
        6.2.2 东湖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运营效率的动态评价
    6.3 东湖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运营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6.3.1 理论模型与数据分析
        6.3.2 估计结果与经验分析
        6.3.3 稳健性检验
    6.4 东湖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运营效率的提升策略
        6.4.1 完善东湖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集体学习的软硬件环境
        6.4.2 优化东湖高新区人力资本知识共享与融合结构
        6.4.3 创新东湖高新区金融网络的演化升级
        6.4.4 加强知识资本融合的网络建设
        6.4.5 推动孵化网络的商业化资本运作平台建设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研项目与发表论文
附录 Ⅰ:东湖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运营基本情况调查提纲
附录 Ⅱ:东湖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运营效率评价调查表
附录 Ⅲ:东湖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运营效率评价标准化数据
附录 Ⅳ:国家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运营过程仿真归一化数据
附录 Ⅴ:国家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运营过程仿真程序
附录 Ⅵ:国家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运营过程预测程序

(10)武汉市工业用地扩张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建设用地扩张研究进展
        1.3.2 工业用地扩张研究进展
        1.3.3 工业用地扩张驱动因素研究进展
        1.3.4 研究现状的简要评述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4.4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与特色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工业
        2.1.2 工业用地
        2.1.3 工业用地扩张
        2.1.4 工业用地扩张管控
    2.2 基础理论
        2.2.1 区位理论
        2.2.2 中心地理论
        2.2.3 地租地价理论
        2.2.4 城市发展理论与新城市主义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行政区划
        3.1.2 地理环境
        3.1.3 社会经济
        3.1.4 开发区建设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工业用地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第四章 武汉市工业用地扩张特征分析
    4.1 武汉市工业用地扩张概况
    4.2 武汉市工业用地扩张特征刻画方法
        4.2.1 核密度分析法
        4.2.2 基尼系数法
        4.2.3 标准差椭圆法
    4.3 武汉市工业用地扩张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4.3.1 武汉市工业用地扩张分布格局分析
        4.3.2 武汉市工业用地扩张均衡性分析
        4.3.3 武汉市工业用地扩张集聚-分散特征分析
第五章 武汉市工业用地扩张驱动因素分析
    5.1 交通条件驱动因素:客观基础
        5.1.1 武汉市交通设施发展现状
        5.1.2 武汉市交通基础设施与工业用地扩张关系分析
    5.2 科学技术驱动因素:技术驱动
    5.3 城市规划驱动因素:重要引导
        5.3.1 武汉市城市规划发展与演变历程
        5.3.2 各阶段城市规划对工业用地扩张的驱动效应
    5.4 土地政策驱动因素:外部环境
        5.4.1 中国工业用地发展阶段及政策背景
        5.4.2 政策驱动下的武汉市工业用地扩张格局分析
第六章 工业用地扩张布局优化调控方案及策略
    6.1 调控目标及基本原则
        6.1.1 调控目标
        6.1.2 基本原则
    6.2 工业用地扩张优化调控对策建议
        6.2.1 合理促进工业用地向较远城区扩散,疏解中心城区压力
        6.2.2 推动工业用地扩张格局分层分区化,提升城市综合功能
        6.2.3 努力提高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度,强化产业集聚效应
        6.2.4 协调工业用地扩张与生态环境保护,助力美丽城市建设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关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税政实施效应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D]. 徐乐怡. 浙江大学, 2021(01)
  • [2]武汉东湖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程梦云. 武汉工程大学, 2020
  • [3]不同融资方式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效应研究[D]. 徐浩.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2)
  • [4]武汉城市圈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研究[D]. 安格.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研究 ——探索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D]. 乔冰彬. 长江大学, 2020(02)
  • [6]湘西州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研究[D]. 胡馨元. 吉首大学, 2019(03)
  • [7]中国高新区人才政策研究 ——以国内五大高新区为例[D]. 罗嘉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8]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D]. 邹鑫. 武汉大学, 2019(06)
  • [9]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运营研究[D]. 韩文思.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1)
  • [10]武汉市工业用地扩张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D]. 王宏玉.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税收征管效果及相关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