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羟基扁桃酸的合成研究

对羟基扁桃酸的合成研究

一、对羟基扁桃酸的合成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谭旭[1](2021)在《多酶级联转化L-酪氨酸生产D-对羟基苯甘氨酸》文中研究指明D-对羟基苯甘氨酸(D-HPG)作为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被广泛用于制备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和氨羟苄头孢菌素等。目前,D-HPG的生产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法以及海因酶转化法。化学法需要多步骤的工艺流程、苛刻的反应条件以及昂贵的前体物质,而海因酶转化法则存在生产强度低和光学纯度低的问题。本研究报道了一条新型D-HPG合成路线,该路线以廉价的L-酪氨酸为底物,依次经过L-氨基酸脱氨酶(L-AAD)、4-羟基扁桃酸合酶(Hma S)、(S)-扁桃酸脱氢酶(MDH)和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DAPDH)的催化最终生成D-HPG。然后通过蛋白质工程改造提高了DAPDH的还原胺化活性并通过启动子工程优化了路径酶的蛋白表达水平,最终提高了该级联反应的D-HPG合成效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设计、构建并验证D-HPG合成级联路径。首先,筛选到Proteus mirabilis来源的L-AAD(Pm L-AAD)、Streptomyces ambofaciens来源的HmaS(Samb HmaS)、Pseudomonas aeruginosa来源的MDH(Pa MDH)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来源的DAPDH突变体(CgDAPDHBC621)作为级联反应的路径酶,并通过体外反应验证了该级联路径的可行性;随后,通过体外转化实验,鉴定了低催化活性的CgDAPDHBC621是该级联反应的限速酶。(2)蛋白质工程改造CgDAPDHBC621提高还原胺化活性。根据DAPDH催化酮酸还原胺化反应的反应机理,推测出D-HPG与CgDAPDHBC621之间的氢原子转移距离(d C6HDAP-C4NNADP)不满足催化距离的要求;基于此猜想,设计了“构象旋转”的蛋白质改造策略,筛选得到最佳突变体T4(CgDAPDHBC621/D120S/W144S/I169P),与亲本酶T0(CgDAPDHBC621)相比,T4的比酶活提高37倍,kcat/Km值提高119倍;分子对接表明:(1)D-HPG的酚羟基与残基之间的空间冲突得到了缓解,并为D-HPG提供了构象旋转的空间;(2)突变加强了D-HPG与蛋白之间的氢键作用并消除了D-HPG与W144残基之间的π-π堆积作用;(3)dC6HDAP-C4NNADP由3.5(?)缩短至2.7(?);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突变体蛋白的整体稳定性得到提高,有利于还原胺化反应的进行。(3)四酶组装合成D-HPG。构建最佳突变体T4与PmL-AAD、SambHma S和Pa MDH的共表达菌株,并通过启动子调控策略优化了Pa MDH和CgDAPDHBC621的表达水平得到菌株Escherichia coli 05;然后,通过产酶条件优化,确定了E.coli 05的最佳产酶条件:最适起始诱导菌体浓度OD600值为4,最适诱导剂种类为IPTG,最适诱导温度为25oC,最适诱导时间为15 h;通过转化条件优化,确定了E.coli 05转化L-酪氨酸生成D-HPG的最佳转化条件为:50 g·L-1 L-酪氨酸,20 g·L-1全细胞催化剂,最适转化温度30oC,最适转化p H 8.5;将反应放大到3-L发酵罐水平进行规模化制备,20 h内将50 g·L-1L-酪氨酸转化生成42.69 g·L-1 D-HPG,转化率达到92.5%。

陶宇丞,吕旭冰,程圣杰,王彦雯,王文峰,焦朕,王鹏超[2](2021)在《大肠杆菌高效合成L-苯甘氨酸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自然界存在着多种氨基酸,除用于蛋白质合成的20种外,大量用于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多个领域。其中,非天然芳香族氨基酸L-苯甘氨酸作为一种重要的组成单元广泛的应用于盘尼西林、维吉霉素S、原始霉素I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生物合成当中。目前L-苯甘氨酸主要通过化学法合成,但该方法合成收率低、污染大,且不易得到单一手性的化合物。由于生物合成L-苯甘氨酸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物立体选择性好的优势,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通过对L-苯甘氨酸两条生物合成途径的解析,合成所需相关酶的筛选及辅因子平衡再生等,逐步形成了以苯乙酮酸、扁桃酸和L-苯丙氨酸为底物的合成线路。主要对L-苯甘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及生物合成策略展开综述,为研究者提供优化方向,以期为高效工业化生物合成L-苯甘氨酸提供理论参考。

徐文[3](2020)在《氨基酸及酸性手性药物的分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手性化合物的分离是研究较为广泛的课题,色谱拆分是一种重要的分离检测手段,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往往在实验中受到阻碍,寻求手性化合物的最佳拆分条件显得尤为重要。部分氨基酸和手性药物的拆分对制药和化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合成了R-(3,3’-二苯基-1,1’-二萘基)-20-冠-6,将其涂覆于反相C18硅胶制成固定相。系统地研究了苯甘氨酸、对羟基苯甘氨酸、蛋氨酸的色谱峰分叉现象,实验结果表明:流动相的pH、溶解样品的pH、进样量和不同种类酸是色谱峰分叉的影响因素。(2)合成了直链淀粉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将其涂覆于5种不同衍生化的大孔硅胶制成固定相。考察了4种流动相对5种酸性手性化合物的拆分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5种酸性手性化合物在涂渍在反相硅胶的固定相上拆分效果较好,其中扁桃酸、DNB-亮氨酸、酮洛芬在正相流动相下拆分效果较好;布洛芬、氟比洛芬在反相流动相下拆分效果较好。(3)合成了纤维素三(4-甲基苯甲酸酯),将其涂覆于5种不同衍生化的大孔硅胶制成固定相。考察了4种流动相对5种酸性手性化合物的拆分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5种酸性手性化合物在氨基化硅胶下拆分效果较好,其中扁桃酸、DNB-亮氨酸、酮洛芬在正相流动相下拆分效果较好;布洛芬、氟比洛芬在反相流动相下拆分效果较好。

王洪朝[4](2019)在《3-甲氧基-4-羟基扁桃酸高效氧化催化剂研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香兰素是一种应用最广泛且可直接添加到食品中的香料。此外,香兰素在医药、精细工业等领域也是重要的工业中间体。因此,全球对香兰素的需求增长越来越快。但香兰素多为化学氧化产物,均相体系中氧化剂用量较大。香兰素生产的均相反应面临催化剂回收、环境污染、高成本建筑材料等诸多难题。在此背景下,香兰素工业的多相催化将有助于香兰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乙醛酸法制备香兰素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该方法原料易得,反应步骤少,收率高,副产物少;产生的三废相对容易处理。通过对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摩尔比、反应溶液的p H值以及铝离子的用量等实验数据确定了缩合阶段的最优生产方案。在氧化阶段选择使用了一种新的催化剂并对这种催化剂的使用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还对这种催化剂的催化机理进行了解释。通过实验发现,愈创木酚的比例越高产生的副产物越少,考虑到愈创木酚回收成本的问题最终将愈创木酚与乙醛酸的比例控制在1.3:1;由于碱性条件下乙醛酸会发生分解反应综合考虑将p H值控制在11.5。通过对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铝离子用量的数据的考察,最终确定在缩合阶段将反应温度控制在20℃,反应18 h。实验发现反应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离子可以减少副产物的选择性,当加入愈创木酚摩尔量10%的铝离子时产物的选择性变化不在变化。在最优条件下,产物3-甲氧基-4-羟基扁桃酸的选择性85%以上,副产物2-羟基-3-甲氧基-1,5-二扁桃酸的选择性能降低到5%以下。采用多种尖晶石型复合金属氧化物为催化剂对3-甲氧基-4-羟基扁桃酸进行氧化,并对氧化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反应液在p H值为11,温度为90℃,氧分压为0.1 Mpa,反应时间为3小时的条件下能使香兰素的选择性和收率达到最高。通过结果比较选出了催化效果比较好的CuFe2O4/SiO2和NiCo2O4/SiO2,通过XRD、N2吸附-脱附、TEM和SEM等不同的方法对CuFe2O4/SiO2和NiCo2O4/SiO2进行了表征。N2吸附-脱附模式表明,表明负载SiO2之后抑制了CuFe2O4和NiCo2O4纳米颗粒的聚集。同时还考察了不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CuFe2O4/SiO2催化剂的用量为3-甲氧基-4-羟基扁桃酸质量的10%之后催化效果最佳能使3-甲氧基-4-羟基扁桃酸的转化率和香兰素选择性分别达到98%和96%。通过in-situ ATR-FTIR和1H NMR研究了CuFe2O4/SiO2催化氧化扁桃酸的作用机制。更重要的是,证明了脱羧反应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而不是在常规的酸性条件下进行的。NiCo2O4/SiO2催化剂用量为3-甲氧基-4-羟基扁桃酸质量的12%之后催化效果最佳能使3-甲氧基-4-羟基扁桃酸的转化率和香兰素选择性分别达到98.5%和96.5%。由于这类催化剂制作方便,价格便宜非常适合乙醛酸法制备香兰素的工业生产。

段颖,王颖,陶为华,董明锋[5](2018)在《碱性树脂对对羟基扁桃酸溶液的吸附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通过静态吸附实验,以大孔树脂XAD-4为参照,探讨了弱碱阴离子交换树脂D301、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D201和聚乙烯吡啶树脂PVP等3种树脂对对羟基扁桃酸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4种树脂对对羟基扁桃酸的吸附量均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热力学研究表明,ΔH<0,ΔG<0,ΔS<0,吸附为自发进行的熵减小的放热过程。树脂吸附对羟基扁桃酸的最佳p H值在24范围内。在无机盐存在下,与大孔弱碱性树脂D301、强碱性树脂D201和大孔树脂XAD-4相比,PVP吸附对羟基扁桃酸的性能几乎不受无机盐的影响;D301和D201树脂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吸附对羟基扁桃酸,而PVP树脂是通过氢键作用吸附对羟基扁桃酸的。动力学研究表明,PVP树脂对对羟基扁桃酸的吸附更符合准一级动力学过程。

郑亿[6](2018)在《邻羟基扁桃酸的合成》文中指出邻羟基扁桃酸是合成香料、农药与医药等的重要中间体,尤其在合成绿色农药嘧菌酯的前体苯并呋喃酮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采用乙醛酸和苯酚缩合可以制备羟基扁桃酸,但由于乙醛酸与苯酚反应更倾向于在对位发生结合,在一些特定条件下甚至会生成二取代或乙醇酸等物质,这使得合成和分离精制邻羟基扁桃酸的过程具有挑战性。本文分别对乙醛酸和苯酚缩合合成邻羟基扁桃酸,邻羟基苯乙酮氧化合成邻羟基扁桃酸和借鉴邻羟基苯甲醇的合成过程,利用苯酚和硼酸进行脱水合成苯硼酸酯,并以此为原料与乙醛酸酯缩合合成邻羟基扁桃酸三种路线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利用乙醛酸和苯酚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发现,低温碱性无金属离子催化条件时,在电子云密度的重排及空间位阻等共同作用下易生成对位产物;且无论怎样改变反应条件,将产物进行液相色谱分析时均在目标物附近出现相邻小峰,这表明反应只生成了少量邻位产物。基于苯酚中的酚羟基为第一类定位基,理论上可以生成邻位产物的想法,改变了乙醛酸、苯酚合成过程中的温度、溶液酸碱性和催化剂。对照实验发现:高温酸性有金属离子催化时,酚羟基邻位活化占优,二者反应生成邻羟基扁桃酸。此外,研究中使用的酸碱调节剂(碱金属水合物)的金属离子的原子半径越大(如Ru、Cs等)越有利于合成邻位产物,金属离子的原子半径越小(如K、Na等)越有利于合成对位产物。正交试验后的邻位优势反应条件为:苯酚75.3 g、乙酸酸水溶液14.8 g、硫酸铝3.3 g、三正丁胺7.6 g,溶液pH控制在4~4.5,反应温度80 ℃,反应8 h,邻位收率达62%。但该法存在苯酚和无机碱的用量偏大,且后期回收不易等缺点。此外,利用碱环境下邻羟基苯乙酮羟基被保护,而酮基进一步发生氧化生成羧酸也成功制备出邻羟基扁桃酸。实验发现,在非质子极性溶剂和金属氧化物作为催化剂时选择可获得较优的结果。优化反应后的反应条件为:n(邻羟基苯乙酮):n(二氧化硒)=1:0.06,二氧六环40mL,反应温度100 ℃,反应时间12 h;产物收率达35%,纯度达85%。同样,该法在制备时虽然控制了催化剂的量,但其仍然无法在反应结束后得到回收,对环境存在潜在威胁。最后,本文以苯酚为核心原料,利用其与硼酸在高温脱水生成苯硼酸酯,且苯硼酸酯能够与醛、酯进行较好的发生邻位缩合反应的特性,首次制备出邻羟基扁桃酸等类似化合物。该法的原料(苯酚、硼酸)价廉易得;酯类可以在反应过程中与苯硼酸酯进行酯交换生成目标产物,同时脱去的等摩尔醇可在下一步反应中继续与酸生成酯进行后续反应,即整个过程中并无醇的消耗。此外,该路线整个流程均无除水外的其他物质外排,符合绿色无污染、原子利用率高等新合成要求。但由于时间和研究水平等限制,该法的收率仍有提升空间。

李晓林,周威,庄以彬,路福平,殷华[7](2017)在《3,4-二羟基扁桃酸在大肠杆菌中的生物合成》文中研究表明3,4-二羟基扁桃酸是许多药物和香料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旨在实现3,4-二羟基扁桃酸在大肠杆菌中的从头合成。通过在大肠杆菌MG1655/ΔA中过表达来源于天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oelicolor)的对羟基扁桃酸合酶(HmaS)和大肠杆菌的羟化酶(HpaBC)基因,实现了以葡萄糖为原料生物合成3,4-二羟基扁桃酸;并经IPTG和蛋白诱导温度初步优化后,摇瓶发酵36 h 3,4-二羟基扁桃酸的产量达到240 mg/L。

陶为华,陶冶,董明锋[8](2016)在《碱性树脂对对羟基扁桃酸溶液的吸附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对羟基扁桃酸被普遍应用在医药、农药、香料等化工领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间体[1-4]。目前国内生产对羟基扁桃酸的产率较低,工艺不够完善。由于对羟基扁桃酸的广泛应用与不完善的合成工艺导致对羟基扁桃酸工业废水越来越多,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或简单处理后排放,必然会对水源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一定危害,而且浪费了废水中对羟基扁桃酸等原料。因此,科学有效地处理对羟基扁桃酸工业废水已经成为国

叶盼盼,金耀来,郑土才,潘向军,郭宇欣,王吉[9](2015)在《芳乙酸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I》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芳乙酸类化合物的特性,总结了零碳取代芳烃与两碳原子及以上单元直接或间接合成芳乙酸的方法,具体按照芳烃与2个碳原子单元反应法、芳胺经吲哚酮或吲哚醌合成法、卤代芳烃一步引入2个及以上碳原子的合成法合成芳乙酸进行讨论,叙述了这些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刘双平[10](2015)在《大肠杆菌中L-苯甘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架构及系统改造》文中指出L-苯甘氨酸是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虽不参与蛋白质合成,但它是合成普那霉素、维吉霉素等抗生素的重要前体,也是艾滋病病毒蛋白酶抑制剂和抗癌药物紫杉醇的合成前体。工业上主要采用化学合成法合成苯甘氨酸消旋体,再手性拆分生产D或L-苯甘氨酸,此生产方法成本较高,污染严重。目前,许多化工合成的化合物已可通过生物合成法生产,生物合成法具有原料廉价易得、环境友好、产物纯度较高等优点。本论文研究以搭建L-苯甘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为主要目的,同时探讨了L-苯甘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影响因素,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为L-苯甘氨酸生物合成工艺的开发奠定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筛选获得扁桃酸氧化酶和以L-苯丙氨酸为氨基供体的L-苯甘氨酸转氨酶,形成盒式循环合成途径根据现有-羟基酸氧化酶家族主要成员乙醇酸氧化酶、扁桃酸脱氢酶和细胞色素b2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特点,总结获得扁桃酸氧化酶可能具有的结构特征,通过基于结构的蛋白筛选(序列比对、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过程得到可能具有扁桃酸氧化酶活力的蛋白Hmo,有效减少工作量;通过原核表达和功能验证,成功获得了扁桃酸氧化酶Hmo。Hmo存在于细胞质中,并且以氧气为最终电子受体,能够高效催化扁桃酸产生苯乙酮酸。相比东方拟无支酸菌(Amycolatopsis orientalis)来源的HmoAO,天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oelicolor)来源的HmoSC具有更高的底物亲和力、催化效率和热稳定性。通过分析Hmo所在基因簇,发现了可能具有L-苯甘氨酸转氨酶活力的蛋白HpgT,并功能性表达和分离纯化来源于A. orientalis的HpgTAO,通过同源建模、分子对接和动力学分析证明HpgTAO以L-苯丙氨酸为氨基供体。HpgTAO将氨基转移到苯乙酮酸后产生一份子的L-苯甘氨酸和一份子的苯丙酮酸,苯丙酮酸作为扁桃酸合酶HmaS的底物,可再次参与到L-苯甘氨酸生物合成中,形成了以L-苯丙氨酸为前体的L-苯甘氨酸盒式循环生物合成途径,此途径对前体具有最高的利用率,是最为理想的L-苯甘氨酸合成途径。但是仅仅将此途径导入到野生型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未发现有产物积累。L-苯丙氨酸作为氨基供体和苯丙酮酸供体,它的合成受到反馈抑制和反馈阻遏的严格调控,要实现L-苯甘氨酸的生物合成,须解除L-苯丙氨酸合成途径中的反馈调节。2、在系统代谢水平上构建L-苯丙氨酸基座菌株根据L-苯丙氨酸合成代谢途径的调控特点,从全局出发设计了L-苯丙氨酸基座菌株的系统代谢育种策略,成功构建了高效积累L-苯丙氨酸的菌株E. coli W14(pR15BABKG)。(1)通过温度开关精细控制合成途径中重要基因pheAfbr、aroG15、ydiB、aroK和tyrB的表达,使代谢合成途径更通畅,同时减小延滞期菌体负担,缩短延滞期。通过对六种AroG抗反馈抑制突变体的比较,筛选获得高效率热稳定性突变体AroG15。通过增强基因aroG15、ydiB和aroK的表达,弥补了高效率热稳定性突变体PheAfbr底物亲和力下降的弊端。首次采用了热稳定的高效率突变体组合,打通L-苯丙氨酸合成途径。通过替换tyrB编码区上游的TyrR Box,顺利解除tyrB所受的反馈阻遏。通过温敏启动子PL和PR控制目的基因表达,实现了一步变温开关L-苯丙氨酸合成,克服了延滞期较长和无法使用组成型启动子的问题,同时又不必添加化学诱导剂。(2)降低葡萄糖吸收速率,减少过流代谢。对大肠杆菌葡萄糖吸收系统(PTS系统)进行代谢改造,比较了基因ptsG、ptsI和crr缺失后菌株生长、葡萄糖消耗和乙酸生成的变化。E. coli W2(△crr)具有较低的葡萄糖吸收速率,较低的过流代谢,使比葡萄糖消耗量和比乙酸浓度最低,同时延滞期最短,生物量最高。(3)采用tyrA缺陷型菌株,减少分支酸分流,通过培养基中L-酪氨酸的浓度控制生物量,防止菌体过度生长。通过采用tyrA缺陷型菌株顺利克服菌体过量积累的现象,在发酵到25h左右,L-酪氨酸耗尽,菌体被强制转入平衡期,形成无生长的发酵菌体,有效提高转化率。通过crr—和tyrA—的联合运用,糖酸转化率由E. coli W3110(pR15ABK)的18.8%提升到E. coli W14(pR15ABK)的25%。(4)增强产物L-苯丙氨酸的胞外运输,降低胞内高L-苯丙氨酸浓度对细胞代谢的影响。通过温度开关控制yddG的表达,使yddG的表达量显着提升,L-苯丙氨酸的分泌速率显着增加,胞内浓度显着降低,胞内最终L-苯丙氨酸浓度由原始菌株的0.4g L-1降低到0.3g L-1。E. coli W14(pR15BABKG)糖酸转化率高达25.2%,是理论转化率的93%,仅有少量乙酸(1.06g L-1)生成,L-苯丙氨酸浓度达到47g L-1,是未优化发酵条件下的最高水平,此菌株为L-苯甘氨酸等芳香族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奠定基础。3、功能性表达L-苯甘氨酸合成基因簇,建立L-苯甘氨酸生物合成方法,将L-苯丙氨酸基座菌株改造为L-苯甘氨酸合成菌株实现了L-苯甘氨酸合成基因簇的温控表达,并整合L-苯甘氨酸合成基因簇到L-苯丙氨酸基座菌株中,首次实现了L-苯甘氨酸的生物合成。比较了L-苯丙氨酸转氨酶基因tyrB、aspC和ilvE缺失对L-苯甘氨酸积累的影响,基因tyrB缺失(E. coli B)可以有效实现L-苯甘氨酸的积累,但此时仍具有较高L-苯丙氨酸浓度。基因tyrB和aspC的缺失(E. coli BC)能够进一步提高L-苯甘氨酸的产率,并有效减少L-苯丙氨酸的合成。扁桃酸合酶活力较低是L-苯甘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主要限制性步骤,它的活力仅是Hmo的3.8%。通过高拷贝质粒增强hmaS的表达后,L-苯甘氨酸浓度显着增加,同时L-苯丙氨酸和苯丙酮酸产率降低。通过进一步增强hmo和hpgT的表达后,L-苯甘氨酸的产率提升为E. coli B(pBSOT)的211倍,达到48.7mg DCW-1(16mg L-1)。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报道了L-苯甘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搭建及影响因素,形成了以L-苯丙氨酸为前体的L-苯甘氨酸盒式循环生物合成途径,此途径对前体具有最高的利用率,是最为理想的L-苯甘氨酸合成途径。之后,从系统水平上设计代谢改造策略,构建了L-苯丙氨酸基座菌株,此菌株在以L-苯丙氨酸为指标的发酵中达到了工业应用标准。最后,通过整合L-苯甘氨酸盒式循环生物合成途径到L-苯丙氨酸基座菌株中,首次实现了L-苯甘氨酸的生物合成,并探讨了L-苯丙氨酸转氨酶及扁桃酸合酶活力对L-苯甘氨酸生物合成的影响。本论文研究为L-苯甘氨酸的生物合成工艺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对羟基扁桃酸的合成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羟基扁桃酸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多酶级联转化L-酪氨酸生产D-对羟基苯甘氨酸(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概述
        1.1.1 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应用
        1.1.2 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合成研究进展
    1.2 L-酪氨酸的生物催化衍生化的研究进展
        1.2.1 L-酪氨酸的侧链衍生化反应
        1.2.2 L-酪氨酸的α-羧基衍生化反应
        1.2.3 L-酪氨酸的α-氨基衍生化反应
        1.2.4 L-酪氨酸的多基团衍生化反应
    1.3 不对称还原胺化合成伯胺的研究进展
        1.3.1 L-亮氨酸脱氢酶
        1.3.2 苯丙氨酸脱氢酶
        1.3.3 L-赖氨酸脱氢酶
        1.3.4 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
    1.4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及意义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质粒和菌株
        2.1.2 引物
        2.1.3 试剂和酶
        2.1.4 仪器
        2.1.5 培养基
    2.2 突变体的设计与构建
        2.2.1 DNA基本操作技术
        2.2.2 同源建模与分子动力学模拟
        2.2.3 分子对接
        2.2.4 突变体菌株的构建与筛选
    2.3 分析测定方法
        2.3.1 酶活检测
        2.3.2 核酸电泳及蛋白电泳
        2.3.3 HPLC分析
    2.4 重组共表达菌株的生产与转化能力评价
        2.4.1 发酵产酶条件优化
        2.4.2 全细胞转化条件优化
        2.4.3 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规模化制备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D-对羟基苯甘氨酸合成级联路径的设计与构建
        3.1.1 D-对羟基苯甘氨酸合成级联路径的设计
        3.1.2 D-对羟基苯甘氨酸合成级联路径的体外构建
        3.1.3 D-对羟基苯甘氨酸合成级联路径的体外验证
        3.1.4 限速步骤的鉴定
        3.1.5 小结
    3.2 蛋白质改造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提高催化活性
        3.2.1 突变体的理性设计
        3.2.2 突变体的构建与筛选
        3.2.3 突变体的酶学性质研究
        3.2.4 突变体提高催化活性的机制解析
        3.2.5 小结
    3.3 四酶组装合成D-对羟基苯甘氨酸
        3.3.1 级联路径的体内构建
        3.3.2 级联路径的体内优化
        3.3.3 全细胞转化L-酪氨酸生产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体系优化
        3.3.4 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规模化制备
        3.3.5 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大肠杆菌高效合成L-苯甘氨酸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L-苯甘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及优化策略
    1.1 分支酸途径及优化策略
    1.2 扁桃酸途径及优化策略
    1.3 苯乙酰辅酶A途径及优化策略
2 苯甘氨酸的生物酶法合成
    2.1 以苯乙酮酸为底物的酶法合成
    2.2 以扁桃酸为底物的酶法合成
    2.3 以苯丙氨酸为底物的酶法合成
3 总结

(3)氨基酸及酸性手性药物的分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手性
        1.1.1 手性与手性化合物
        1.1.2 手性分离的方法和意义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
        1.2.1 高效液相色谱仪简介
        1.2.2 高效液相色谱的手性拆分机理
        1.2.3 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
    1.3 手性冠醚
        1.3.1 手性冠醚的概述
        1.3.2 冠醚手性固定相的种类
    1.4 多糖及其衍生物
        1.4.1 多糖及其衍生物的概述
        1.4.2 多糖及其衍生物固定相的种类
    1.5 氨基酸及酸性手性药物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2章 冠醚手性柱对苯甘氨基酸、对羟基苯甘氨酸、蛋氨酸的拆分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2 R-(3,3'-二苯基-1,1'-二萘基)-20-冠-6的合成
        2.2.3 R-(3,3'-二苯基-1,1'-二萘基)-20-冠-6固定相的涂覆及柱填装
    2.3 结果与讨论
        2.3.1 4种手性固定相的表征
        2.3.2 手性柱对氨基酸的拆分结果
        2.3.3 不同样品来源对氨基酸拆分的影响
        2.3.4 不同涂覆量对氨基酸拆分的影响
        2.3.5 不同种类酸溶液溶解氨基酸样品对拆分的影响
        2.3.6 流动相pH和溶解样品pH对氨基酸拆分的影响
        2.3.7 进样量对氨基酸拆分的影响
        2.3.8 温度对氨基酸拆分的影响
        2.3.9 不同流速对氨基酸拆分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直链淀粉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柱对五种酸性化合物的手性拆分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3.2.2 直链淀粉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的合成
        3.2.3 手性固定相基质的制备
        3.2.4 ADMPC固定相的涂覆及装柱
        3.2.5 高效液相色谱的拆分条件与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手性固定相的表征
        3.3.2 CSP-A~CSP-E五种手性固定相对扁桃酸的拆分结果
        3.3.3 CSP-A~CSP-E五种手性固定相对DNB-亮氨酸的拆分结果
        3.3.4 CSP-A~CSP-E五种手性固定相对布洛芬的拆分结果
        3.3.5 CSP-A~CSP-E五种手性固定相对酮洛芬的拆分结果
        3.3.6 CSP-A~CSP-E五种手性固定相对氟比洛芬的拆分结果
        3.3.7 5种酸性手性化合物的最佳拆分条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纤维素三(4-甲基苯甲酸酯)手性柱对五种酸性化合物的手性拆分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4.2.2 纤维素三(4-甲基苯甲酸酯)的合成
        4.2.3 手性固定相基质的制备
        4.2.4 纤维素三(4-甲基苯甲酸酯)固定相的涂覆及装柱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手性固定相的表征
        4.3.2 CSP-A~CSP-E五种手性固定相对扁桃酸的拆分结果
        4.3.3 CSP-A~CSP-E五种手性固定相对DNB-亮氨酸的拆分结果
        4.3.4 CSP-A~CSP-E五种手性固定相对布洛芬的拆分结果
        4.3.5 CSP-A~CSP-E五种手性固定相对酮洛芬的拆分结果
        4.3.6 CSP-A~CSP-E五种手性固定相对氟比洛芬的拆分结果
        4.3.7 5种酸性手性化合物的最佳拆分条件探讨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3-甲氧基-4-羟基扁桃酸高效氧化催化剂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香兰素简介
    1.2 国内外香兰素的研究与发展
    1.3 香兰素的制备方法
        1.3.1 天然提取法
        1.3.2 生物合成法
        1.3.3 化学合成法
    1.4 尖晶石型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结构和特点
    1.5 研究内容与目标
第二章 3-甲氧基-4-羟基扁桃酸的制备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计算和分析
        2.2.1 3-甲氧基-4-羟基扁桃酸含量的测定
        2.2.2 愈创木酚含量的测定
    2.3 实验研究内容
        2.3.1 3-甲氧基-4-羟基扁桃酸的制备
        2.3.2 愈创木酚回收
        2.3.3 3-甲氧基-4-羟基扁桃酸的纯化
    2.4 缩合反应阶段结果与讨论
        2.4.1 反应机理
        2.4.2 实验结果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uFe_2O_4/SiO_2 催化氧化3-甲氧基-4-羟基扁桃酸制备香兰素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计算与分析
        3.2.1 香兰素含量的测定
    3.3 实验研究内容
        3.3.1 CuFe_2O_4/SiO_2 催化剂的制备
        3.3.2 CuFe_2O_4/SiO_2 催化氧化3-甲氧基-4-羟基扁桃酸
        3.3.3 香兰素制备实验流程图
    3.4 产品的表征
        3.4.1 产品核磁共振氢谱(~1H-NMR)
        3.4.2 产品红外光谱
    3.5 氧化反应阶段结果与讨论
        3.5.1 pH对选择性和收率的影响
        3.5.2 反应时间对选择性和收率的影响
        3.5.3 反应温度对选择性和收率的影响
        3.5.4 氧分压对选择性和收率的影响
        3.5.5 CuFe_2O_4/SiO_2 催化剂用量对选择性和收率的影响
    3.6 催化剂的表征
        3.6.1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3.6.2 X-射线光电子能谱
        3.6.3 比表面积测试
        3.6.4 X射线衍射
        3.6.5 拉曼光谱
        3.6.6 催化剂稳定性考察
    3.7 CuFe_2O_4/SiO_2 催化氧化可能的机理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3-甲氧基-4-羟基扁桃酸制备香兰素催化剂的优选
    4.1 实验内容
        4.1.1 NiCo_2O_4/SiO_2 催化剂的制备
        4.1.2 Co-C_3N_4催化剂的制备
        4.1.3 MnNi_2O_4催化剂的制备
        4.1.4 催化氧化3-甲氧基-4-羟基扁桃酸
        4.1.5 香兰素的制备流程图
    4.2 不同催化剂对香兰素选择性和收率的影响
    4.3 NiCo_2O_4/SiO_2 催化剂的表征
        4.3.1 扫描电镜和投射电镜
        4.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
        4.3.3 X射线衍射
        4.3.4 比表面积测试
        4.3.5 NiCo_2O_4/SiO_2 的拉曼光谱
        4.3.6 催化剂稳定性考察
    4.4 NiCo_2O_4/SiO_2 催化剂用量对选择性和收率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待发表的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

(5)碱性树脂对对羟基扁桃酸溶液的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2.2 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2.3 溶液p H值对吸附的影响
    2.4 溶液中无机盐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2.5 吸附动力学实验
3 结果与讨论
    3.1 对羟基扁桃酸在4种树脂上的吸附等温线
    3.2 pH值对树脂吸附对羟基扁桃酸的影响探究
    3.3 树脂对对羟基扁桃酸的吸附热力学探究
    3.4 溶液中无机盐浓度对树脂吸附行为的影响探究
    3.5 动力学研究
4 结论

(6)邻羟基扁桃酸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乙醛酸物性与应用
    1.2 扁桃酸物性与应用
        1.2.1 邻羟基扁桃酸物性与应用
        1.2.2 对羟基扁桃酸物性与应用
    1.3 邻羟基扁桃酸合成进展
        1.3.1 苯酚缩合法
        1.3.2 羰基还原法
        1.3.3 呋喃分解法
    1.4 对羟基扁桃酸合成进展
        1.4.1 苯酚乙醛酸法
        1.4.2 缩合水解法
        1.4.3 氰醇水解法
        1.4.4 对氨基扁桃酸水解法
        1.4.5 对羟基扁桃酸酯水解法
        1.4.6 氧代乙酸水解法
        1.4.7 生物酶法
    1.5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目的
        1.5.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操作及分析方法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 合成步骤
        2.2.1 对羟基扁桃酸的合成
        2.2.2 邻羟基扁桃酸的合成
        2.2.3 苯硼酸酯的合成
    2.3 产物的表征与分析
        2.3.1 HPLC分析
        2.3.2 GC-MS分析表征
        2.3.3 FT-IR分析表征
        2.3.4 ~1H NMR分析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对羟基扁桃酸制备的工艺优化
    3.1 前言
    3.2 对羟基扁桃酸工艺优化
        3.2.1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3.2.2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3.2.3 原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
        3.2.4 溶液酸碱度对反应的影响
    3.3 正交优化实验
    3.4 产物的表征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乙醛酸法合成邻羟基扁桃酸及优化
    4.1 前言
    4.2 乙醛酸缩合法的优化
        4.2.1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4.2.2 配体对反应的影响
        4.2.3 溶液pH对反应的影响
        4.2.4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4.2.5 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4.2.6 苯酚回收套用
    4.3 正交优化试验
    4.4 邻/对位的分离
    4.5 产物的表征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羟基苯乙酮氧化法合成邻羟基扁桃酸
    5.1 前言
    5.2 合成的优化
        5.2.1 氧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5.2.2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5.2.3 配比对反应的影响
    5.3 合成方案的选择
        5.3.1 以收率为考察基准
        5.3.2 以选择性为考察基准
        5.3.3 以分离难易程度为考察基准
        5.3.4 合成路线的确定
    5.4 产物的表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苯硼酸酯的合成及优化
    6.1 前言
    6.2 苯硼酸酯合成优化
        6.2.1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6.2.2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6.2.3 脱水剂对反应的影响
        6.2.4 原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
        6.2.5 苯硼酸酯的邻位缩合
    6.3 产物的表征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合成策略初探及机理研究
    7.1 前言
    7.2 邻/对位合成控制
        7.2.1 邻/对位合成概述
        7.2.2 邻/对位合成初探
    7.3 乙醛酸苯酚缩合机理
        7.3.1 金属催化的耦合过程
        7.3.2 乙醛酸水合/脱水
        7.3.3 对位产物合成机理
        7.3.4 邻位产物机理
        7.3.5 副反应机理
    7.4 羟基苯乙酮氧化机理
    7.5 酯交换制备邻羟基扁桃酸机理
    7.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7)3,4-二羟基扁桃酸在大肠杆菌中的生物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和质粒
        1.1.2 试剂及培养基
    1.2 方法
        1.2.1 基因扩增
        1.2.2 质粒及重组菌构建
        1.2.3 重组菌发酵培养
        1.2.4 3,4-二羟基扁桃酸HPLC、LC-MS分析鉴定
        1.2.5 3,4-二羟基扁桃酸标准曲线制作
        1.2.6 发酵条件优化及液体发酵产量变化
2 结果
    2.1 载体p Trc His B-hpa BC-hma S的构建及验证
    2.2 3,4-二羟基扁桃酸重组菌MG1655/ΔA/p Trc-BCS的构建
    2.3 发酵液中3,4-二羟基扁桃酸HPLC检测及LC-MS鉴定
    2.4 蛋白诱导温度和诱导剂IPTG对产量的影响
    2.5 重组菌MG1655/ΔA/p Trc-BCS的发酵试验
3 讨论
4 结论

(9)芳乙酸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I(论文提纲范文)

1零碳取代芳环与2个及以上碳原子单元连接法
    1.1芳烃与2个碳原子单元反应
        1.1.1芳烃与卤乙酸或卤乙腈的直接反应法
        1.1.2芳烃与草酰氯单酯的傅克酰化、还原反应法
        1.1.3活泼芳烃与乙醛酸缩合、还原反应法
        1.1.4芳烃与二氯乙酰氯的傅克酰化、重排、 还原反应法
    1.2芳胺经吲哚酮合成邻氨基芳乙酸
    1.3卤代芳烃1步引入2个及以上碳原子单元反应
        1.3.1卤代芳烃与卤乙酸酯或卤乙酰胺的直接偶联反应法
        1.3.2卤代芳烃与草酸酯的格氏加成、还原反应法
        1.3.3卤代芳烃与烯丙基溴的格氏偶联、断裂氧化反应法
        1.3.4卤代芳烃与丙二酸酯和氰乙酸酯的亲核取代反应法

(10)大肠杆菌中L-苯甘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架构及系统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L-苯甘氨酸概述
    1.2 L-苯甘氨酸化学合成方法简述
    1.3 L-苯甘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设计
    1.4 对羟基扁桃酸合酶
    1.5 FMN 依赖的 -羟基酸氧化酶家族
    1.6 磷酸吡哆醛依赖的氨基酸转氨酶
    1.7 L-苯丙氨酸的生物合成及其调节
        1.7.1 莽草酸合成途径及调节
        1.7.2 L-苯丙氨酸专一途径
        1.7.3 反馈阻遏调节蛋白
    1.8 L-苯丙氨酸生产基座菌株的育种策略
        1.8.1 莽草酸途径的代谢改造
        1.8.2 L-苯丙氨酸专一途径的代谢改造
    1.9 苯丙酮酸过量积累菌株的构建
    1.10 葡萄糖吸收途径的育种策略
    1.11 立题依据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苯甘氨酸合成关键酶扁桃酸氧化酶的理性筛选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2.2.2 分子生物学常规实验方法
        2.2.3 菌株和质粒
        2.2.4 引物
        2.2.5 基于蛋白结构特征的理性筛选及表达纯化
        2.2.6 亲和层析纯化 Hmo
        2.2.7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2.2.8 扁桃酸及苯乙酮酸浓度和扁桃酸氧化酶活力测定方法
        2.2.9 扁桃酸氧化酶的催化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2.2.10 扁桃酸氧化酶的三维结构模拟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基于结构的扁桃酸氧化酶筛选及基因簇分析
        2.3.2 扁桃酸氧化酶三维结构特征
        2.3.3 扁桃酸氧化酶的过量表达及验证
        2.3.4 扁桃酸氧化酶的催化特性
        2.3.5 扁桃酸氧化酶动力学分析
        2.3.6 扁桃酸氧化酶热稳定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苯甘氨酸合成关键酶转氨酶的筛选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3.2.2 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
        3.2.3 菌株和质粒
        3.2.4 引物
        3.2.5 分子对接及表达纯化
        3.2.6 苯甘氨酸浓度及苯甘氨酸转氨酶活力测定方法
        3.2.7 苯甘氨酸转氨酶的催化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L-苯甘氨酸转氨酶的过量表达及分离纯化
        3.3.2 L-苯甘氨酸转氨酶与氨基供体的分子对接
        3.3.3 L-苯甘氨酸转氨酶氨基供体确认
        3.3.4 L-苯甘氨酸转氨酶产物构型确认
        3.3.5 L-苯甘氨酸转氨酶的动力学分析
        3.3.6 L-苯甘氨酸转氨酶的氨基供体谱
        3.3.7 L-苯甘氨酸转氨酶的催化特性
        3.3.8 L-苯甘氨酸转氨酶的稳定性
        3.3.9 L-苯甘氨酸生物合成途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roG 和 PheA 的高效率热稳定突变体筛选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菌株和质粒
        4.2.2 引物
        4.2.3 基因扩增条件
        4.2.4 培养基
        4.2.5 表达载体构建方法
        4.2.6 荧光定量 PCR 测定表达水平
        4.2.7 抗代谢类似物生长能力测定
        4.2.8 摇瓶发酵及分批补料发酵
        4.2.9 发酵诱导及细胞破碎
        4.2.10 圆二色谱热敏性(Tm 值)分析
        4.2.11 发酵过程的测定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蛋白 PheA~(fbr)反馈抑制的解除
        4.3.2 基因 pheA~(fbr)过表达验证
        4.3.3 基因 pheA~(fbr)抗反馈抑制功能验证
        4.3.4 蛋白 PheA~(fbr)催化特性
        4.3.5 基因 pheA~(fbr)的发酵性能
        4.3.6 蛋白 AroG 反馈抑制的解除
        4.3.7 突变体 AroG 积累 L-苯丙氨酸性能
        4.3.8 突变体 AroG 的热稳定性
        4.3.9 突变基因 aroG15 的组成型表达
        4.3.10 基因 ydiB 和 aroK 的过量表达及发酵特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代谢水平构建 L-苯丙氨酸基座菌株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5.2.2 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
        5.2.3 菌株和质粒
        5.2.4 引物
        5.2.5 基因敲除方法
        5.2.6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5.2.7 基因 tyrB 反馈阻遏的解除
        5.2.8 温度开关表达载体构建方法
        5.2.9 胞内 L-苯丙氨酸浓度测定方法
        5.2.10 温敏启动子表达水平测定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基因 pheAfbr和 aroG15 的温控表达
        5.3.2 基因 ydiB 和 aroK 的温控表达
        5.3.3 葡萄糖吸收系统改造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5.3.4 葡萄糖吸收系统及酪氨酸缺陷对 L-苯丙氨酸发酵的影响
        5.3.5 增强 L-苯丙氨酸转氨酶及胞外运输
        5.3.6 基因 tyrB 和 yddG 的表达水平
        5.3.7 过表达 yddG 对胞内及胞外 L-苯丙氨酸浓度影响
        5.3.8 质粒 pR15ABK 与 pR15BABKG 分批补料发酵过程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延伸基座菌株代谢途径合成 L-苯甘氨酸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6.2.2 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
        6.2.3 菌株和质粒
        6.2.4 引物
        6.2.5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6.2.6 苯丙酮酸合成基座的构建方法
        6.2.7 苯甘氨酸合成基因簇构建方法
        6.2.8 苯甘氨酸合成载体的构建方法
        6.2.9 酶活测定方法
        6.2.10 浓度测定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温控表达质粒的构建
        6.3.2 L-苯甘氨酸合成基因簇的构建
        6.3.3 L-苯甘氨酸在大肠杆菌中的代谢合成
        6.3.4 L-苯丙氨酸基座菌株中转氨酶活力弱化
        6.3.5 L-苯丙氨酸转氨酶基因缺失菌株的生长特性
        6.3.6 L-苯丙氨酸转氨酶基因缺失对 L-苯甘氨酸合成的影响
        6.3.7 L-苯甘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限制性步骤
        6.3.8 扁桃酸合酶表达量对 L-苯甘氨酸合成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论文结论与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对羟基扁桃酸的合成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多酶级联转化L-酪氨酸生产D-对羟基苯甘氨酸[D]. 谭旭. 江南大学, 2021(01)
  • [2]大肠杆菌高效合成L-苯甘氨酸的研究进展[J]. 陶宇丞,吕旭冰,程圣杰,王彦雯,王文峰,焦朕,王鹏超. 生物技术通报, 2021(03)
  • [3]氨基酸及酸性手性药物的分离研究[D]. 徐文.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3-甲氧基-4-羟基扁桃酸高效氧化催化剂研制与应用[D]. 王洪朝.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19(02)
  • [5]碱性树脂对对羟基扁桃酸溶液的吸附性能研究[J]. 段颖,王颖,陶为华,董明锋. 离子交换与吸附, 2018(06)
  • [6]邻羟基扁桃酸的合成[D]. 郑亿. 北京化工大学, 2018(01)
  • [7]3,4-二羟基扁桃酸在大肠杆菌中的生物合成[J]. 李晓林,周威,庄以彬,路福平,殷华. 生物技术通报, 2017(01)
  • [8]碱性树脂对对羟基扁桃酸溶液的吸附性能研究[A]. 陶为华,陶冶,董明锋. 中国化学会第18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6
  • [9]芳乙酸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I[J]. 叶盼盼,金耀来,郑土才,潘向军,郭宇欣,王吉. 化工生产与技术, 2015(01)
  • [10]大肠杆菌中L-苯甘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架构及系统改造[D]. 刘双平. 江南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对羟基扁桃酸的合成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