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季铵盐消毒剂对HBsAg破坏作用的实验观察

复方季铵盐消毒剂对HBsAg破坏作用的实验观察

一、复合季铵盐消毒剂对HBsAg破坏效果的试验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陶梦婷[1](2021)在《三类典型消毒剂对青海弧菌Q67的联合毒性评估及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消毒剂对于控制传染病和病毒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消毒剂的大量使用,由其引发的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开始暴露。目前已有关于消毒剂对环境中非靶标生物具有毒性的报道。因此,以三类常用的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胍类消毒剂和含氯消毒剂):苯扎溴铵(BEN)、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ID)、度米芬(DOM)和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TET),醋酸氯己定(CHD)、氯已定(CHL)和聚六亚甲基胍(POL),次氯酸钙(CAL),为研究目标,以青海弧菌Q67(Vibrio-qinghaiensis sp.-Q67,Q67)为测试生物,并应用时间微板毒性分析法(t-MTA)系统分析了8种消毒剂及其混合物在不同暴露时间点(0.25、2、4、8和12 h)的毒性特征。直接均分射线法(Equ Ray)和均匀设计射线法(UD-Ray)分别用来设计消毒剂的代表性二元和多元混合物体系。此外,各混合物体系的毒性相互作用应用浓度加和(CA)模型进行评估。绝对残差(d CA)模型用来评估相互作用强度。采用扫描电镜观测8种消毒剂及其混合物对Q67细胞结构和形态的影响,考马斯亮蓝法和二苯胺显色法测定Q67细胞的蛋白质和核酸的泄露情况。最后,采用紫外光谱法测定8种消毒剂及其混合物在一定浓度下(EC50-12h)对Q67的核酸和蛋白质结构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初步判定8种消毒剂及其混合物的毒性机理。研究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8种消毒剂对Q67的毒性呈现出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且毒性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出现变化,均具有较强的长期毒性。4种季铵盐类消毒剂和3种胍类消毒剂的主要毒性作用位点位于细胞膜,其可显着破坏Q67细胞结构,并导致DNA和可溶性蛋白外流。在4种季铵盐类消毒剂和3种胍类消毒剂作用下,Q67细胞开始变形,且培养液中DN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并使Q67细胞内DNA变性。CAL可明显破坏Q67细胞结构,并导致DNA和可溶性蛋白外流,同时可致细胞内DNA和蛋白质破坏。(2)4种季铵盐类消毒剂的二元、三元和四元混合物的毒性依赖于单个组分,且各混合物射线对Q67均具有明显的毒性(p EC50>4.6)。4种季铵盐类消毒剂的二元、三元和四元混合物组分间的毒性相互作用主要为加和作用和协同作用。对于呈现协同作用的混合物,其组分间的协同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和浓度比依赖性,即协同作用强度随暴露时间和暴露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各混合射线最大协同作用主要出现在暴露初期和中间浓度区域,效应增大20%~40%。(3)3种胍类消毒剂的三元混合物的毒性依赖于单个组分,且各混合物射线对Q67均具有明显的毒性(p EC50>4.7)。3种胍类消毒剂的三元混合物组分间的毒性相互作用主要为拮抗作用,且效应减小40%~60%。(4)CAL与季铵盐类消毒剂二元混合物的毒性依赖于单个组分,且各混合物射线对Q67均具有明显的的毒性(p EC50>3)。CAL与季铵盐类消毒剂二元混合物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毒性有变化,但不显着。各二元混合物射线的毒性具有明显的浓度比依赖性。CAL与季铵盐类消毒剂二元混合物之间具有较明显的拮抗作用,也有部分射线表现了弱协同作用。各混合射线的毒性相互作用集中在中高浓度区域,效应分别增大或减小20%和30%~40%。CAL与季铵盐类消毒剂五元混合物中各射线对Q67具有明显的毒性(p EC50>3.9),表现出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和浓度比依赖性毒性。在不同浓度比和不同暴露时间下,CAL与季铵盐类消毒剂五元混合物体系的毒性相互作用有一定变化,但整体以加和作用为主,部分射线在一定暴露时间下才会产生弱协同和弱拮抗作用。(5)CAL与胍类消毒剂二元混合物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毒性有变化,但不显着,二元混合物射线的毒性具有浓度比依赖性。CAL与胍类消毒剂之间能产生较明显的拮抗作用,效应减小70%~80%。CAL与胍类消毒剂四元混合物各混合射线对Q67均具有明显的毒性(p EC50>3),且CAL与胍类消毒剂四元混合物之间也能产生较明显的拮抗作用,且效应减小70%~80%。(6)CAL与两类消毒剂八元混合物各混合射线对Q67均具有明显的毒性(p EC50>3.6),CAL与季铵盐类消毒剂五元混合物体系的毒性还具有一定的浓度比和时间依赖性。CAL与两类消毒剂八元混合物代表射线的毒性相互作用以拮抗作用为主,且效应减小70%。(7)机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4种季铵盐类消毒剂混合物、3种胍类消毒剂混合物和CAL与两类消毒剂各混合物均可以破坏细胞结构,导致核酸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外泄,同时消毒剂进入细菌体内后可致Q67的DNA变性。含CAL的混合物还可致Q67的蛋白质变性。

张蒙蒙[2](2021)在《复方季铵盐泡沫消毒剂处方研制及消毒效果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消毒剂作为阻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有效方法之一,可杀灭或清除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从而切断病原体的传播。由于我国与国外相比养殖场环境相对较差,且存在消毒剂种类相对单一,单方消毒剂杀菌谱窄或刺激性大等问题。故本研究选择季铵盐类中的苯扎溴铵和癸甲溴铵与戊二醛复配而研发的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溶液型兽用泡沫消毒剂,并通过建立HPLC法对苯扎溴铵进行含量测定,然后对消毒效果及影响因素等进行评价,旨在为养殖业预防疫病传播提供有效的消毒产品。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1.处方研制:根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采用枯草芽孢杆菌作为试验指示菌进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比较各组比例下试验菌的杀菌消毒效果以确定最佳杀菌药物比例,通过综合筛选确定最佳组方,并对辅料进行筛选。结果显示,筛选出最佳杀菌药物的比例为戊二醛:苯扎溴铵:癸甲溴铵为2:1.5:3;处方主成分为2%戊二醛、1.5%苯扎溴铵、3%癸甲溴铵,并辅以部分醇类作为助溶剂,0.3%D-异抗坏血酸钠和0.2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分别作为抗氧化剂和表面活性剂,另附含3%癸基葡萄糖苷和3%的甘油混合液作为泡沫乳化剂。2.复方消毒剂中苯扎溴铵含量测定:依据《中国兽药典》(2015版)和《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对消毒剂中苯扎溴铵进行含量测定。对苯扎溴铵建立HPLC法,并通过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灵敏、准确、耐用性良好。最终测定3批复方季铵盐泡沫消毒剂中试样品中苯扎溴铵的含量为98.51%-99.46%,均在标示量90%-110%的范围内。3.实验室消毒效果评价:按照国家标准《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和《兽用消毒技术规范》(1992版)采用悬液定性、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复方季铵盐戊二醛溶液和百毒杀两种市场常用消毒剂与本消毒剂进行消毒效果比较,结果显示本消毒剂在1:9000、1:30000、1:30000和1:2的有效稀释倍数下,对大肠杆菌8099、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乙型溶血性链球菌32210和枯草芽孢杆菌63501作用1 min、5 min、5 min和60 min后,消毒效果均合格。对病毒杀灭试验结果显示,400倍稀释作用3 min,杀灭率达100%,与复方季铵盐戊二醛溶液对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和猪瘟病毒Thiveral株的消毒效果相近,比百毒杀杀细菌芽孢的消毒效果较优。影响因素和物品毁坏试验结果显示,温度可有效提升对枯草芽孢杆菌63501的消毒效果,本消毒剂对铜具有轻微腐蚀性,对其它金属无腐蚀性,对纺织品有漂白作用,对乳胶制品有轻微着色,几乎无毁坏作用,说明本消毒剂消毒性能良好。综上所述,本研究研制的复方季铵盐泡沫消毒剂,使用简单、泡沫丰富、消毒效果良好,适合在畜牧养殖中做进一步临床评价和示范推广。

刘元元[3](2020)在《新型环境消毒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简称KMPS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固体消毒剂,在国内外畅销30多年,因技术垄断及行政保护的原因,国内很长一段时间无类似产品上市。由于粉剂比表面积大,易吸潮、涨袋,流动性不佳,水产应用中不易沉入水底,影响了粉剂的使用。颗粒流动性好,比表面积小,稳定性更好,因此更安全和更方便临床使用。本研究进行了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质量及稳定性研究、临床试验等研究,研究表明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现对其总结如下:1处方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筛选、正交试验进行了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处方研究,通过对不同工艺的验证,考察了在不同条件下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稳定性,确定了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处方为过硫酸氢钾复合盐5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六偏磷酸钠20.9%,包被氯化钠2%,氨基磺酸8.0%,TX-10 4%,苋菜红指示剂0.1%,酸碱成分分开制粒后混合,中试成品率可达95%以上,质量稳定,可用于大生产。2质量研究开展了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产品性状、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方法学研究,并制定了质量标准草案和起草说明。通过对三批次中试产品的质量研究,形成了系统的质量控制方法,此方法具有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单的特点,可用于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质量检测及控制。3药物稳定性研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5年版一部附录《兽药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同时遵照《兽用化学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要求进行了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结果表明: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在模拟上市包装条件下,加速放置6个月,长期放置24个月,性状、p H值和溶解性基本无变化,含量略有降低,但均在规定的范围内,全部符合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质量标准草案。表明研制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稳定性好,有效期至少2年。4临床试验与评价4.1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实验室杀菌效果试验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验证了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杀菌效果。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1:200稀释液在室温下作用2 min可将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全部杀灭;1:400稀释液在室温下作用30 min杀菌率可达100.0%;1:600以及1:800稀释液在室温下作用10 min及以上杀菌率可达90.0%。试验结果证明研制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杀菌效果与virkon基本一致,呈现良好的杀菌效果。4.2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抗有机物干扰杀菌试验在实验室内测定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消毒剂杀灭含有机干扰物的悬液中细菌繁殖体所需剂量,以验证其实际不受有机物干扰杀菌剂量。由试验结果可知,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1:200稀释液杀菌效果可不受有机物干扰,1:400稀释浓度作用30 min不受有机物干扰。同稀释度的杀菌效果优于卫可和自制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4.3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对特定细菌的表面现场消毒效果研究进行了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对特定细菌的表面现场消毒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浓度下,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与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对特定细菌的表面现场消毒效果相似。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及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对革兰氏阴性菌的表面现场消毒效果要优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表面现场消毒效果。对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表面现场消毒推荐浓度为1︰400;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表面现场消毒应选择浓度为1:200;对芽孢杆菌表面现场消毒应选择浓度为1:200。4.4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现场消毒效果研究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现场消毒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对畜禽舍的地面消毒,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溶液高浓度(1:100)消毒10min后,中浓度(1:200)消毒30min后,以及对照消毒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溶液(1:200)消毒30min后,杀菌率均可达99%以上;对畜禽舍的空气消毒,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溶液高浓度(1:100)和中浓度(1:200)消毒10min后,以及对照消毒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配成的溶液(1:200)消毒10min后,杀菌率均可达到99%以上。

吴伯梅[4](2020)在《五种消毒剂对鸭场常见细菌的杀菌效果分析》文中认为养鸭业在我国农业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养殖业的发展,以农村散养传统养鸭模式逐渐转变为集约化养殖。由于集约化养鸭养殖密度大,规模鸭场环境卫生不达标、水污不能分离、粪污依靠自然沉淀降解、鸭舍场地潮湿和通风不良等因素易导致细菌性疾病多发,一旦发生疫病将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防控细菌性疾病养鸭场通常会使用大量消毒剂来进行环境消毒,选择消毒剂类型单一并重复使用,不仅造成环境污染,也会导致细菌极易产生耐药性,从而降低消毒剂的杀菌效果。本研究对贵州省某舍饲鸭场环境(空气、粪便、垫料及饮水)进行菌落总数测定,并采用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方法对粪便、垫料及饮水进行微生物多样性及丰度分析,掌握舍饲鸭场环境微生物的结构与组成;选用市场上销售的五种消毒剂(聚维酮碘、苯扎溴铵、月苄三甲氯铵、复方戊二醛、戊二醛癸甲溴铵)对鸭场五种常见细菌(大肠杆菌、鸭疫里默氏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进行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并设计15对消毒剂耐药相关基因的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相关基因片段,分析这5种病原菌携带耐消毒剂基因情况,掌握细菌对消毒剂的抗性。运用五种消毒剂对鸭场进行现场消毒试验及消毒效果分析,研究结果为养鸭场消毒规程的制定和消毒措施的执行提供参考。1.贵州省某舍饲鸭场环境微生物的检测与分析为了解鸭场微生物的多样性及丰度,采集鸭场空气、粪便、垫料及饮水进行菌落总数测定,针对细菌16S r DNA基因V4~V5高变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对采集鸭场粪便、垫料及饮水样品进行PCR扩增及测序。结果:空气菌落总数为3.79×104CFU/m3,粪便菌落总数为2.67×107CFU/g,垫料菌落总数为3.7×106CFU/g,饮水菌落总数为12 CFU/m L。基于16S r DNA高通量测序结果:鸭场粪便、垫料及饮水9个样品共获得有效序列总数为406145,优化序列的总数为336727,平均测序读长在319~529 bp之间;在97%的相似度水平下共产生有效OTUs个数为4375,共有的数量为24;群落组成结构中有41门、44纲、82目、137科、311属、250种的菌群被鉴定;在细菌属水平,检测出里氏杆菌属、埃希菌属、沙门菌属、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等潜在动物病原菌。2.五种消毒剂对鸭场常见细菌的杀菌效果及消毒剂耐药基因检测与分析选用五种消毒剂(聚维酮碘、苯扎溴铵、月苄三甲氯铵、复方戊二醛、戊二醛癸甲溴铵),对鸭场分离出的五种常见细菌(大肠杆菌、鸭疫里默氏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进行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测定,并配制这五种消毒剂的最小杀菌浓度对大肠杆菌进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观察这五种消毒剂对大肠杆菌的杀菌最短作用时间。设计15对消毒剂耐药基因(ade G、ade J、fab I、amv A、ade T1、ade T2、abe D、abe M、ade B、car O、qac E?1、qac A/B、qac C、qac G、qac J)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分析这5种病原菌携带耐消毒剂基因情况。结果:聚维酮碘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的MICs/MBCs均为1:4,对鸭疫里默氏杆菌及巴氏杆菌的MICs/MBCs均为1:8;苯扎溴铵对这5种病原菌的MICs/MBCs分别为1:200、1:25;月苄三甲氯铵对这5种病原菌的MICs/MBCs分别为1:1920、1:960;复方戊二醛对这5种病原菌的MICs/MBCs分别为1:1200、1:600;戊二醛癸甲溴铵对这5种病原菌的MICs/MBCs分别为1:1000、1:500。复方戊二醛在MBC下作用1 min可对大肠杆菌的杀灭率达100%;聚维酮碘、月苄三甲氯铵、戊二醛癸甲溴铵在MBC下作用3 min可对大肠杆菌的杀灭率达100%;苯扎溴铵在MBC下作用5 min可对大肠杆菌的杀灭率达100%。在1株大肠杆菌、1株葡萄球菌、1株鸭疫里默氏杆菌中检测出耐消毒剂基因qac E?1,阳性率为30%(3/10),其他14种耐消毒剂基因未检测出。3.五种消毒剂对鸭场进行现场消毒试验分别配制最小杀菌浓度的苯扎溴铵、月卞三甲氯铵、复方戊二醛及戊二醛癸甲溴铵4种消毒剂,采用雾线、喷洒消毒方法对舍饲鸭场空气、漏缝地板、料槽、蛋框及运输车车轮进行现场消毒,配制最小杀菌浓度的聚维酮碘,对鸭子脚部皮肤进行涂抹消毒,测定这五种消毒剂消毒前后的菌落总数变化,计算这5种消毒剂对细菌的消亡率。结果:戊二醛癸甲溴铵对鸭舍空气细菌消亡率最高,为34.85%;复方戊二醛对漏缝地板细菌消亡率最高,为96.78%;戊二醛癸甲溴铵对料槽细菌消亡率最高,为74.35%;复方戊二醛对蛋框细菌消亡率最高,为81.31%;复方戊二醛对运输车车轮细菌消亡率最高,为87.5%;聚维酮碘对鸭子脚部皮肤细菌的消亡率为72.45%。结论:1.鸭场中空气细菌菌落数为3.79×104CFU/m3,超出NY/T 388-1999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限值(25000 CFU/m3);饮水菌落总数为12 CFU/m L,符合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00 CFU/m L);粪便菌落总数为2.67×107CFU/g,超出国标关于粪便处理标准(1×106CFU/g);垫料菌落总数为3.7×106CFU/g,超出了国标规定的清洁土壤数值(1×104CFU/g)。2.基于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成功地检测了鸭场(粪便、垫料及饮水)细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获得了全面且深入的菌群信息。9个样品共获得有效序列总数为406145,优化序列的总数为336727,平均测序读长在319~529 bp之间;在97%的相似度水平下共产生有效OTUs个数为4375,涵盖了41门、44纲、82目、137科、311属、250种的细菌菌群。3.聚维酮碘溶液在稀释比为1:4,至少作用3 min可表现出较好杀菌效果;苯扎溴铵溶液在稀释比为1:25,至少作用5 min可表现出较好杀菌效果;月苄三甲氯铵溶液在稀释比为1:960,至少作用3 min可表现出较好杀菌效果;复方戊二醛溶液在稀释比为1:600,至少作用1 min可表现出较好杀菌效果;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在稀释比为1:500,至少作用3 min可表现出较好杀菌效果。4.在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鸭疫里默氏杆菌中均检测出qac E?1耐消毒剂基因,且阳性率为30%(3/10)。5.通过配制最小杀菌浓度的五种消毒剂对鸭场进行现场消毒试验中,复方戊二醛对漏缝地板、蛋框、运输车车轮的细菌消亡率最高,戊二醛癸甲溴铵对鸭舍空气、料槽的细菌消亡率最高,聚维酮碘对鸭子脚部的细菌的杀灭效果良好。

罗致茜[5](2020)在《猪场消毒剂效果评价及细菌对消毒剂抗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消毒是防控传染病最重要、高效、经济的措施,消毒剂的广泛应用为养殖场提高效益、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消毒剂大量使用,导致细菌对其产生耐药性,使消毒效果出现下降,目前少见此方面的研究报道,给养殖场消毒带来困惑,因此,开展养殖场细菌对消毒剂的敏感性调查,对高效消毒剂选择,提高养殖场消毒效果和强化疾病防控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调查贵州省5个规模化养猪场的细菌污染情况及消毒剂的耐药情况,采集猪场猪肛门拭子样品300份、皮肤拭子样品100份,按照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分离鉴定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分离菌对常用的二氯异氰脲酸钠、聚维酮碘、戊二醛、氢氧化钠、过氧乙酸、复合酚、苯扎溴铵、百毒杀、月苄三甲氯铵9种消毒剂的MIC值,采用酚系数法测定对这9种消毒剂进行消杀效果研究,以评价目前常用消毒剂对猪场的消杀作用;并应用PCR方法对QACs消毒剂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1)五个养殖场常用的消毒剂主要有卤素类(二氯异氰脲酸钠、聚维酮碘)、戊二醛、氧化剂类(过氧乙酸)、碱类(氢氧化钠)、酚类(复合酚)、季铵盐类(苯扎溴铵、百毒杀)。(2)常用9种消毒剂在推荐浓度下对标准菌株大肠杆菌(ATCC2592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具有相同的杀灭活性,其MIC值分别为二氯异氰脲酸钠2048mg/L、聚维酮碘1024mg/L、戊二醛512mg/L、氢氧化钠1024mg/L、过氧乙酸512mg/L、复合酚16mg/L、苯扎溴铵4mg/L、百毒杀8mg/L、月苄三甲氯铵32mg/L。9种消毒剂使用酚系数测定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6538)杀菌效力评价的结果表明:不同消毒剂对细菌的杀菌效力存在一定的差别,且季铵盐类消毒剂的消毒效果最好,酚系数按大小顺序排列为:百毒杀>苯扎溴铵>月苄三甲氯铵>复合酚>氢氧化钠>过氧化氢>戊二醛>聚维酮碘>二氯异氰脲酸钠,推荐优先使用季铵盐类消毒剂。(3)从猪场分离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9种消毒药的MIC值:复合酚128mg/L,MIC90值高于标准菌株8倍;过氧乙酸2048mg/L,MIC90值高于标准菌株4倍;二氯异氰脲酸钠4096mg/L,MIC90值高于标准菌株2倍;聚维酮碘2048mg/L,MIC90值高于标准菌株2倍;戊二醛1024mg/L,MIC90值高于标准菌株2倍苯扎溴铵8mg/L,MIC90值高于标准菌株2倍;百毒杀16mg/L,MIC90值高于标准菌株2倍;月苄三甲氯铵64mg/L,MIC90值高于标准菌株2倍;氢氧化钠1024mg/L,MIC90值与标准菌株相同。表明除氢氧化钠外分离菌株对常用消毒剂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耐药性。(4)在分离菌种中检测到qac E?1、qac A/B、qac E、qac F、qac G、qac H、sug E(c)、sug E(p)、mec A 9种QACs消毒剂耐药基因,其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肠球菌中sug E(c)基因检出率最高,分别为87.23%、93.55%、88.16%;qac F检出率最高为67.44%,且耐药基因谱最广;qac A/B基因仅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仅检出,检出率为6.98%;qac E?1、qac E、qac F、sug E(c)、sug E(p)基因在4种细菌中普遍流行。结论:常用9种消毒剂在推荐使用范围内有杀菌效果,对标准菌株的均有较好的杀灭效果,但4种猪场分离菌株对除氢氧化钠以外的8种消毒剂呈现2-8倍的耐药,被调查猪场推荐使用氢氧化钠和二氯异氰脲酸钠,谨慎使用过氧乙酸,多数猪场不推荐使用复合酚制剂。消毒剂耐药基因在养猪场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普遍流行,应当引起重视。

王渊[6](2014)在《高聚碘的制备、结构和性质及其在抗菌材料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高聚碘是含有聚碘离子的一类化合物,它具有安全高效的消毒特性,在消毒杀菌、抗菌保鲜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而吸引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研究。但是,迄今为止高聚碘的制备规律、结构、关键性质及其杀菌性能和机理还不完全清楚,加之其消毒成本较高,这些均严重制约着高聚碘的广泛应用。本论文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以四乙基钱高聚碘、四正丁基铵高聚碘、三阳离子季铵盐高聚碘和尼龙6高聚碘为体系,研究高聚碘的制备规律、结构、关键性质及其杀菌性能和机理;另一方面,为了降低高聚碘的使用成本,设计并首次研制出2种可重复使用的高聚碘消毒材料:通过偶联基团将季铵盐和高聚碘两类消毒剂键合到石英砂材料表面,制成非溶出性可重复使用的高聚碘表面消毒复合材料,并对这些材料的成分、结构、溶出性、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其杀菌性能,讨论了其杀菌机理。(1)四乙基铵高聚碘的研究以I2和Et4NI为原料,以乙醇为溶剂研究了四乙基铵高聚碘的合成规律;通过化学分析、Raman光谱、TG/DTG/DSC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产物成分、结构、溶出性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并利用高斯软件的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可能存在的四乙基铵高聚碘的热力学性质,分析和讨论了其形成机理。测定了四乙基铵高聚碘的杀菌性能,讨论了杀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液相反应,通过改变反应物配比,只能合成出两个稳定结构的四乙基铵高聚碘Et4NI3(Cwca,Ⅰ)和Et4NI7(Cmca,Ⅱ),其中Ⅱ是Et4NI7的未见报道同质多晶型。而另一种未见报道的四乙基铵高聚碘Et4NI5只能通过Et4NI3和Et4NI7以摩尔比1:1在80℃下的固相反应才能制备出来。高聚碘晶体的形成不仅与生成高聚碘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有关,而且还与高聚碘晶体的库仑势作用有关。四乙基铵高聚碘在乙醇和水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I2和I-,其水溶液的杀菌能力与其固态聚合度的关系不大,而主要决定于其水溶液中溶出的碘单质含量。(2)四正丁基铵高聚碘的研究以I2和n-Bu4NI为原料,以乙醇为溶剂研究了四正丁基铵高聚碘的合成规律,并对产物成分、结构、溶出性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然后,通过设计了相关杀菌实验,研究了四正丁基铵高聚碘的杀菌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当n(I2):n(n-Bu4NI)=1和2时,其产物分别为n-Bu4NI3和n-Bu4NI5.0;当n(I2):n(n-Bu4NI)≥ 3 时,其产物均为n-Bu4NI5.4。四正丁基铵高聚碘属于难溶性的高聚碘,其杀菌作用来源于两部分贡献:一是微量溶于水的高聚碘产生的杀菌作用,二是高聚碘固体颗粒表面的杀菌作用;对于n-Bu4NI3,其表面杀菌作用的贡献较大,而n-Bu4NI5.0和n-Bu4NI5.4是溶出部分杀菌作用的贡献较大。(3)三阳离子季铵盐高聚碘的研究首次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三阳离子季铵盐——八甲基二乙烯三碘化铵,并以该季铵盐和I2合成了 5种未见报道的高聚碘(Ⅴ~Ⅸ),其最高聚合度可达15。其中Ⅴ~Ⅶ中含有最高聚合度的高聚碘离子的结构是不对称的I3-,Ⅶ和Ⅸ含有最高聚合度的高聚碘离子的结构是I5-,I3-和I2在Ⅶ~Ⅸ均能组成U型或Z型I82-,随着U型I82-开口方向不同使碘链堆积成三维碘链晶体结构。三阳离子季铵盐高聚碘的稳定性主要是由阳离子的形貌所决定的。(4)尼龙6高聚碘的研究首次采用冰乙酸溶剂法合成出尼龙6高聚碘,其含碘量决定于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随着反应物n(I2):n(KI)摩尔配比和时间的增加以及反应温度的降低,产物尼龙6高聚碘的含碘量增加。尼龙6高聚碘是I3-与I2-的混合物,其熔点随含碘量的增加而降低。尼龙6高聚碘的水溶性很小,但表现出较强的杀菌性能。(5)高聚碘/有机硅季铵盐/石英砂表面复合抗菌材料的研究以微米级石英砂为载体,采用“接枝到”(Grafting on to Surface)的方法,通过多种有机硅季铵盐偶联剂,将高聚碘键合到载体表面,首次制成高聚碘/有机硅季铵盐/石英砂表面复合抗菌材料。并通过热重和Raman光谱对其成分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抗菌材料属于非溶出杀菌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较强的杀菌性能。(6)高聚碘/聚4-乙烯基吡啶季铵盐/KH570/石英砂表面复合材料的研究采用微米级石英砂为载体,通过活化和KH570改性,然后以“从表面接枝出”(Grafting from Surface)法进行表面原位接枝聚合4-乙烯基吡啶,并以度米芬分子中的两条不同烷基链溴代物对其进行季铵化,最后再键合不同聚合度的高聚碘,首次制备出新型高聚碘/聚季铵盐/偶联剂/石英砂复合材料,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然后对该复合材料的结构、热稳定性、溶出性、杀菌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条件制备的该复合材料均含有I3-和V型I5-结构;随着反应液中碘单质含量的增大,产物中I5-比重相对增加;该复合材料属于非溶出杀菌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该复合材料具有很强的杀菌性能,一方面归因于该方法极大地提高了高聚碘的表面键合量,另一方面归因于该材料表面引入了度米芬分子的药效团。该复合材料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杀灭能力比革兰氏阴性菌大,可归因于这两类细菌的细胞膜外组织结构不同。另外,该复合材料还可重复杀菌,大大降低使用成本。该复合材料杀菌作用决定于其电极电势,表面高聚碘平均聚合度越大,电极电势越高,表面氧化性越强,对微生物细胞膜表面组织影响越大,杀菌率越大。本论文系统地阐明了高聚碘的制备规律、结构、关键性质及其杀菌性能和机理,并且提供一种制备可循环使用高聚碘消毒材料的新方法。其研究成果对于改变传统的消毒观念、阐明无残留化学消毒机理和创立新的化学消毒技术将是一个崭新的尝试。

刘文帅,王春华,侯桂革,孙居锋[7](2013)在《季铵盐的抗菌活性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季铵盐在医药、化妆品和环保等行业的应用日趋广泛,特别是与壳聚糖结合后的产物在药物载体方面的应用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季铵盐的性质以及近几年来季铵盐的应用,并对季铵盐今后在医药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前景展望。

陈郑礼,唐洪泰,王光毅,常菲,刘嘉楠,夏照帆[8](2013)在《几种消毒剂对烧伤创面清创作用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复合季铵盐、0.1%醋酸氯己定、0.5%碘伏对烧伤创面清创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6~9月收治的120例需要清创的烧伤科门诊或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配至复合季铵组、醋酸氯己定组和碘伏组,每组各40例患者。清创前后取样行细菌培养并计算单位面积菌落数及各组清创剂对不同细菌的有效率。清创时行疼痛程度评分,随访观察不良反应。对数据行卡方检验、秩和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本次试验烧伤创面细菌培养结果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复合季铵盐组的清创有效率(93.75%)显着高于醋酸氯己定组(70.59%)和碘伏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季铵盐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的清创有效率高于其他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在清创时的疼痛评分无显着差异(P>0.05)。120例患者试验期间均未见与清创剂使用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在烧伤创面使用复合季铵盐消毒剂消毒能更有效地清除致病菌,相较于传统的消毒剂,其对创面表面的耐药菌可能有更好的清创效果。

张盼[9](2013)在《新型消毒剂对中水回用做循环冷却水的腐蚀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中水处理站二沉池出水为研究对象,根据中水作为循环冷却水使用的水质要求,通过投加不同类型的消毒剂进行消毒。根据参考文献和前人的实际经验,通过大量试验,研究消毒剂最佳投加量及消毒后水质对循环冷却水设备腐蚀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通过检测水样中的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验证消毒效果,确定消毒剂投加量范围。在消毒的同时,对消毒后的水样进行水质检测观察相应水质的变化。水样经消毒之后,采用静态试验的方法,在不同反应条件下观察设备的腐蚀情况。在进行静态腐蚀试验的同时,为了弥补静态腐蚀试验时间短,数据片面的缺点,利用已有的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装置进行5d的不间断监测,得出连续的腐蚀数据。动态试验显示了二氧化氯消毒剂对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腐蚀特性变化规律。整个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无机消毒剂二氧化氯消毒后的中水对系统的腐蚀为轻度腐蚀,有机消毒剂季铵盐和异噻唑啉酮对系统腐蚀很小,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温度对腐蚀具有促进作用,流速对腐蚀的影响效果根据消毒剂的不同而不同。对腐蚀影响最大的还是消毒剂的投加量,浓度与温度、流速两两组合会进一步促进腐蚀速率的增大。响应曲面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浓度最大、温度最高、流速最快可导致二氧化氯消毒剂消毒后的水样腐蚀速率最大。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是(1)将响应曲面(RSM)和中心复合设计(CCD)的方法引入外界因素对循环冷却水腐蚀的研究是本文的创新。与正交试验不同,中心复合设计试验方法在保证确定显着因素的同时,利用响应曲面的方法形象的表达了两两因素之间对腐蚀速率的影响效果;(2)不同消毒剂消毒后中水水质的变化对腐蚀速率的影响规律;(3)不同离子对冷却设备产生腐蚀的影响因素和腐蚀机理研究。

唐维英[10](2013)在《陕西省某猪场常见细菌病及消毒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环境控制成为疫病预防的重要手段,消毒是环境控制的主要内容之一,本试验通过研究陕西省某猪场常用化学消毒剂对猪源致病菌的消毒效果,为生产使用兽用消毒剂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一、陕西省某猪场常见细菌病发病情况调查在实习期间,通过座谈、查阅防疫生产记录、实验室诊断等方法,统计了从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所发生的主要细菌性疾病,其中以大肠杆菌病、仔猪副伤寒、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以及猪葡萄球菌病等6种疾病病例偏高,为该场猪只较为常见细菌性疾病,分析这6种细菌病的发病原因,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为使用消毒剂预防猪场常见细菌性疾病提供一定的参考。二、陕西省某猪场猪舍外围环境消毒效果评价本试验目地在于评价该场车辆、人员活动频繁的猪舍外围区域的消毒效果。选择8处区域进行消毒前后采样,培养细菌,统计菌落数,计算菌落标准偏差,分析消毒前后菌落数降少率,发现该场猪舍外围大部分区域消毒效果比较理想,但有些区域消毒效果不理想,这与消毒前的清除工作有关,提出合理的消毒建议,为评价整个猪场消毒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三、第三代季铵盐消毒剂对猪源致病菌的杀菌效果研究为了研究第三代季铵盐消毒剂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6种猪场常见致病菌的杀灭效果,并测定该消毒剂对上述常见致病菌的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按照GB15981-1995规定的液体消毒剂消毒效果评价方法与标准进行试验研究。该消毒剂与上述常见致病菌作用13min后,全量培养,杀菌率能达到100%,以及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杀菌浓度均为200mg/L,对巴氏杆菌、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的最小杀菌浓度均为20mg/L,表明该消毒剂对猪场常见致病菌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该消毒剂在兽医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二、复合季铵盐消毒剂对HBsAg破坏效果的试验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合季铵盐消毒剂对HBsAg破坏效果的试验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三类典型消毒剂对青海弧菌Q67的联合毒性评估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说明清单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来源
    1.2 选题背景
    1.3 季铵盐类消毒剂概况及其生物毒性
    1.4 胍类消毒剂概况及其生物毒性
    1.5 含氯消毒剂概况及其生物毒性
    1.6 消毒剂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及其时间毒性的研究进展
    1.7 消毒剂的联合毒性研究进展
    1.8 研究目的和内容
        1.8.1 研究目的
        1.8.2 研究内容
    1.9 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1.9.1 创新点
        1.9.2 技术路线与实验流程图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药剂
        2.1.2 实验菌种与培养过程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时间微板毒性分析法
        2.3.2 混合物设计
        2.3.3 浓度-效应数据拟合
        2.3.4 混合物毒性相互作用评估
        2.3.5 毒性机理的探究
第三章 季铵盐类消毒剂对Q67 的联合毒性及机理初探
    3.1 引言
    3.2 单个季铵盐消毒剂对Q67 的毒性特点
    3.3 季铵盐类消毒剂二元混合物对Q67 的联合毒性
        3.3.1 季铵盐类消毒剂二元混合物的浓度比
        3.3.2 季铵盐类消毒剂二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
    3.4 季铵盐类消毒剂三元混合物对Q67 的联合毒性
        3.4.1 季铵盐类消毒剂三元混合物的浓度比
        3.4.2 季铵盐类消毒剂三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
    3.5 季铵盐类消毒剂四元混合物对Q67 的联合毒性
        3.5.1 季铵盐类消毒剂四元混合物的浓度比
        3.5.2 季铵盐类消毒剂四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
    3.6 季铵盐类消毒剂混合物对Q67 的毒性机理
        3.6.1 季铵盐类消毒剂及其混合物代表射线对Q67 细胞结构的影响
        3.6.2 季铵盐类消毒剂混合物代表射线对Q67 的DNA和可溶性蛋白溶出量的影响
        3.6.3 季铵盐类消毒剂混合物代表射线对Q67 的DNA和蛋白质结构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胍类消毒剂对Q67 的联合毒性及机理初探
    4.1 引言
    4.2 单个胍类消毒剂对Q67 的毒性特点
    4.3 胍类消毒剂三元混合物对Q67 的联合毒性
        4.3.1 胍类消毒剂三元混合物的浓度比
        4.3.2 胍类消毒剂三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
    4.4 胍类消毒剂混合物对Q67 的毒性机理
        4.4.1 胍类消毒剂混合物代表射线对Q67 细胞结构的影响
        4.4.2 胍类消毒剂混合物代表射线对Q67 的DNA和可溶性蛋白溶出量的影响
        4.4.3 胍类消毒剂混合物代表射线对Q67 的DNA和蛋白质结构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次氯酸钙与两类消毒剂对Q67 的联合毒性及机理初探
    5.1 引言
    5.2 CAL对Q67 的毒性特点
    5.3 CAL与季铵盐类消毒剂二元混合物对Q67 的联合毒性
        5.3.1 CAL与季铵盐类消毒剂二元混合物的浓度比
        5.3.2 CAL与季铵盐类消毒剂二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
    5.4 CAL与季铵盐类消毒剂五元混合物对Q67 的联合毒性
        5.4.1 CAL与季铵盐类消毒剂五元混合物的浓度比
        5.4.2 CAL与季铵盐类消毒剂五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
    5.5 CAL与胍类消毒剂二元混合物对Q67 的联合毒性
        5.5.1 CAL与胍类消毒剂二元混合物的浓度比
        5.5.2 CAL与胍类消毒剂二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
    5.6 CAL与胍类消毒剂四元混合物对Q67 的联合毒性
        5.6.1 CAL与胍类消毒剂四元混合物的浓度比
        5.6.2 CAL与胍类消毒剂四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
    5.7 CAL与两类消毒剂八元混合物对Q67 的联合毒性
        5.7.1 CAL与两类消毒剂八元混合物的浓度比
        5.7.2 CAL与两类消毒剂八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
    5.8 CAL及其与两类消毒剂混合物对Q67 的毒性机理
        5.8.1 CAL与两类消毒剂混合物代表射线对Q67 细胞结构的影响
        5.8.2 CAL及其与两类消毒剂混合物代表射线对Q67的DNA和可溶性蛋白溶出量影响
        5.8.3 CAL及其与两类消毒剂混合物代表射线对Q67的DNA和蛋白质结构的影响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A:部分 8 种消毒剂混合物的 Weibull 函数拟合结果及其统计量
附图B:8 种消毒剂部分混合物各混合射线的相互作用评估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复方季铵盐泡沫消毒剂处方研制及消毒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戊二醛消毒剂的研究进展
        1.1.1 理化性质
        1.1.2 杀菌机理及影响
    1.2 季铵盐类消毒剂的研究进展
        1.2.1 理化性质
        1.2.2 杀菌机理及影响
    1.3 复方消毒剂的发展及应用
        1.3.1 复方消毒剂的发展现状
        1.3.2 复方消毒剂的应用优势
    1.4 复方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1.4.1 仪器分析法
        1.4.2 化学分析法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为非洲猪瘟防控提供有效控制的技术手段
        1.5.2 开发一种新型的泡沫型消毒剂
第二章 复方季铵盐泡沫消毒剂处方研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试验结果
        2.2.1 中和剂鉴定
        2.2.2 戊二醛与季铵盐配比试验
        2.2.3 苯扎溴铵与癸甲溴铵配比试验
        2.2.4 处方综合筛选
        2.2.5 溶液体系筛选
        2.2.6 不同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2.2.7 抗氧化剂含量考察
        2.2.8 泡沫乳化剂的筛选
    2.3 讨论
        2.3.1 处方筛选分析
        2.3.2 表面活性剂与抗氧化剂的筛选
        2.3.3 癸甲溴铵的溶解性
        2.3.4 泡沫消毒剂的应用优点
    2.4 小结
第三章 复方季铵盐泡沫消毒剂中苯扎溴铵含量测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试验结果
        3.2.1 系统适应性试验
        3.2.2 方法专属性试验
        3.2.3 线性及范围
        3.2.4 检测限与定量限
        3.2.5 精密度试验
        3.2.6 准确度试验
        3.2.7 溶液稳定性试验
        3.2.8 方法耐用性试验
        3.2.9 含量测定
    3.3 讨论
        3.3.1 消毒剂中苯扎溴铵HPLC法的建立
        3.3.2 色谱柱选择
        3.3.3 耐用性试验
    3.4 小结
第四章 复方季铵盐泡沫消毒剂实验室消毒效果评价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试验结果
        4.2.1 杀菌效果评价试验
        4.2.2 消毒效果影响因素试验
        4.2.3 对猪瘟病毒的灭活试验
        4.2.4 消毒剂对物品毁坏试验
    4.3 讨论
        4.3.1 中和剂筛选与鉴定
        4.3.2 杀菌效果评价试验
        4.3.3 消毒效果因素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新型环境消毒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引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消毒剂概述
        1.消毒剂的分类及消毒方法
        2.各种消毒剂的发展历程及功能概述
        3.消毒剂的正确使用及发展展望
    第二章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类消毒剂研究概况
        1.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概述
        2.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的抗菌作用
        3.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制剂的抗菌作用机制
        4.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的安全性
        5.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的国外应用现状
        6.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在我国畜禽和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现状
        7.开发新型环境消毒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篇 试验研究
    第一章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制备
        1.试验材料
        2.试验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5.小结
    第二章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质量研究
        1.试验材料
        2.试验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5.小结
    第三章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实验室模拟杀菌效果试验
        1.试验材料
        2.试验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5.小结
    第四章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对表面现场的消毒效果试验
        1.试验材料
        2.试验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5.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致谢

(4)五种消毒剂对鸭场常见细菌的杀菌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研究进展
    1 化学消毒发展简史
    2 消毒剂的种类
    3 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菌机理
    4 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
        4.1 环境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4.2 消毒剂对细菌的杀灭效果
        4.3 消毒剂对病毒的杀灭效果
        4.4 消毒剂对寄生虫的杀灭效果
    5 消毒剂的耐药性
    6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前言
试验研究
    第一章 贵州省某舍饲鸭场环境微生物的检测与分析
        1 材料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1.3 舍饲鸭场基本情况
        2 方法
        2.1 鸭场环境(空气、粪便、垫料及饮水)菌落总数测定
        2.2 鸭场环境(粪便、垫料及饮水)菌群16SrDNA高通量测序
        2.2.1 DNA文库构建
        2.2.2 文库定量及测序
        3 结果
        3.1 鸭场空气、粪便、垫料及饮水中的菌落总数测定结果
        3.2 鸭场粪便、垫料及饮水菌群16SrDNA高通量测序结果
        3.2.1 鸭场粪便、垫料及饮水样本PCR扩增结果
        3.2.2 基于16SrDNA高通量测序结果
        4 讨论
        4.1 鸭场细菌菌落总数分析
        4.2 基于16SrDNA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
        5 小结
    第二章 五种消毒剂对鸭场常见细菌的杀菌效果及消毒剂耐药基因检测与分析
        1 材料
        1.1 试验菌株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菌悬液的制备
        2.2 中和剂鉴定试验
        2.3 五种消毒剂对鸭场常见五种病原菌的MIC测定
        2.4 五种消毒剂对鸭场常见五种病原菌的MBC测定
        2.5 悬液定量杀菌试验
        2.6 耐消毒剂基因检测
        3 结果
        3.1 中和剂鉴定结果
        3.2 五种消毒剂对鸭场常见病原菌的MICs测定结果
        3.3 五种消毒剂对鸭场常见病原菌的MBCs测定结果
        3.4 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结果
        3.5 耐消毒剂基因检测结果
        4 讨论
        4.1 五种消毒剂消毒效果的比较
        4.2 细菌的耐药性分析
        5 小结
    第三章 五种消毒剂对鸭场进行现场消毒试验
        1 材料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采样
        2.2 菌落总数统计
        2.3 消亡率的计算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鸭场消毒规程的制定
附录二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猪场消毒剂效果评价及细菌对消毒剂抗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猪场疾病现状
    1.2 猪场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对策
    1.3 消毒剂的作用与应用
        1.3.1 消毒剂分类
        1.3.2 消毒剂在防疫中的地位
        1.3.3 消毒剂应用现状
        1.3.4 消毒剂研究进展
        1.3.5 消毒剂应用存在的问题
    1.4 细菌对消毒剂的耐药现状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试验材料
    2.1 标准菌株
    2.2 试验仪器
    2.3 试验药品与试剂
3 试验方法
    3.1 采样及细菌分离鉴定
        3.1.1 样品采集
        3.1.2 细菌分离鉴定
    3.2 细菌对消毒剂的MIC测定
        3.2.1 菌悬液制备
        3.2.2 消毒剂稀释液配制
        3.2.3 MIC测定板制备
        3.2.4 MIC值测定
        3.2.5 MIC值结果判定
    3.3 消毒剂消杀效果评价
        3.3.1 酚系数测定法
        3.3.2 消毒剂酚系数测定
    3.4 消毒剂相关耐药基因的检测
        3.4.1 DNA模板的制备
        3.4.2 引物
        3.4.3 PCR扩增
4 结果与分析
    4.1 采样及分离鉴定结果
        4.1.1 大肠杆菌分离鉴定结果
        4.1.2 沙门氏菌分离鉴定结果
        4.1.3 肠球菌分离鉴定结果
        4.1.4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鉴定结果
    4.2 消毒剂MIC结果
        4.2.1 标准菌株MIC值
        4.2.2 不同消毒剂在不同浓度下菌株占比情况
        4.2.3 QL养殖场细菌对消毒剂MIC分布情况
        4.2.4 YX养殖场细菌对消毒剂MIC分布情况
        4.2.5 JH养殖场细菌对消毒剂MIC分布情况
        4.2.6 LS养殖场细菌对消毒剂MIC分布情况
        4.2.7 RQ养殖场细菌对消毒剂MIC分布情况
        4.2.8 分离菌株对消毒剂的MIC50和MIC_(90)
        4.2.9 各养殖场细菌对消毒剂的MIC_(90)
    4.3 酚系数测定结果
    4.4 消毒剂相关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4.4.1 消毒剂耐药基因PCR检测结果
        4.4.2 消毒剂耐药基因百分比
        4.4.3 QACs消毒剂耐药基因谱
        4.4.4 QL养殖场细菌QACs消毒剂耐药基因流行情况
        4.4.5 YX养殖场细菌QACs消毒剂耐药基因流行情况
        4.4.6 JH养殖场细菌QACs消毒剂耐药基因流行情况
        4.4.7 LS养殖场细菌QACs消毒剂耐药基因流行情况
        4.4.8 RQ养殖场细菌QACs消毒剂耐药基因流行情况
5 讨论
    5.1 消毒剂使用调查
    5.2 消毒剂MIC结果
    5.3 酚系数测定结果
    5.4 消毒剂相关耐药基因流行情况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高聚碘的制备、结构和性质及其在抗菌材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选题
    1.1 碘的研究概述
        1.1.1 碘的发现历史背景
        1.1.2 碘的基本化学特点
        1.1.3 碘单质、碘离子和碘代烃类的超分子相互作用
        1.1.4 碘及含碘化合物的应用
        1.1.5 小结
    1.2 碘及含碘消毒剂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碘及含碘消毒剂分类和研究现状
        1.2.2 影响碘类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因素
        1.2.3 碘及含碘消毒剂杀菌机理
        1.2.4 碘及含碘消毒剂发展趋势
        1.2.5 小结
    1.3 高聚碘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1.3.1 高聚碘的定义与分类
        1.3.2 高聚碘的制备方法
        1.3.3 高聚碘的表征
        1.3.4 高聚碘的应用
        1.3.5 碘的稳定化技术与高聚碘
        1.3.6 小结
    1.4 抗菌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4.1 抗菌及其相关术语辨析
        1.4.2 抗菌技术和抗菌材料概述
        1.4.3 抗菌材料的分类
        1.4.4 非溶出抗菌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4.4.1 非溶出抗菌材料的发现历史背景和定义
        1.4.4.2 非溶出抗菌材料的分类和研究现状
        1.4.4.3 非溶出抗菌材料的杀菌机理研究
        1.4.4.4 抗菌技术的研究发展趋势
        1.4.5 小结
    1.5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1 选题依据
        1.5.2 研究目标
        1.5.3 研究内容
    1.6 研究本课题的科学意义与应用前景
        1.6.1 科学意义
        1.6.2 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四乙基铵高聚碘的合成、表征、形成机理与杀菌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
        2.2.1 实验所用主要药品及仪器
        2.2.2 四乙基铵高聚碘的合成步骤
        2.2.3 产物含碘量分析
        2.2.4 晶体结构测定
        2.2.5 Raman光谱分析
        2.2.6 TG/DTG/DSC分析
        2.2.7 UV-Vis漫反射光谱分析
        2.2.8 UV-Vis光谱分析
        2.2.9 碘、四乙基碘化铵及其高聚碘物种结构的高斯优化与频率计算
        2.2.10 四乙基铵高聚碘的杀菌性能研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四乙基铵高聚碘的合成结果
        2.3.2 四乙基铵高聚碘的热稳定性
        2.3.3 四乙基钱高聚碘的晶体结构
        2.3.4 四乙基铵高聚碘固体的漫反射光谱
        2.3.5 四乙基铵高聚碘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
        2.3.6 高聚碘的形成机理
        2.3.7 四乙基铵高聚碘杀菌性能及其机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四正丁基铵高聚碘的合成、表征与杀菌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
        3.2.1 实验所用主要药品及仪器
        3.2.2 四正丁基铵高聚碘的合成步骤
        3.2.3 产物含碘量分析
        3.2.4 晶体结构测定
        3.2.5 Raman光谱分析
        3.2.6 TG/DTG/DSC分析
        3.2.7 UV-Vis光谱分析
        3.2.8 四正丁基铵高聚碘的杀菌性能研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四正丁基铵高聚碘合成结果
        3.3.2 四正丁基铵高聚碘的分子结构
        3.3.3 四正丁基钱高聚碘的晶体结构
        3.3.4 四正丁基铵高聚碘的热稳定性
        3.3.5 四正丁基铵高聚碘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与溶出量
        3.3.6 四正丁基铵高聚碘的杀菌性能及其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三阳离子季铵盐高聚碘的合成与表征
    4.1 引言
    4.2 实验
        4.2.1 实验所用主要药品及仪器
        4.2.2 三阳离子季铵盐及其高聚碘的合成步骤
        4.2.3 红外光谱分析
        4.2.4 晶体结构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三阳离子季铵盐及其高聚碘合成结果
        4.3.2 三阳离子季铵盐Ⅳ的晶体结构
        4.3.3 三阳离子季铵盐高聚碘Ⅴ的晶体结构
        4.3.4 三阳离子季铵盐高聚碘Ⅶ的晶体结构
        4.3.5 三阳离子季铵盐高聚碘Ⅶ的晶体结构
        4.3.6 三阳离子季铵盐高聚碘Ⅷ的晶体结构
        4.3.7 三阳离子季铵盐高聚碘Ⅸ的晶体结构
        4.3.8 三阳离子季铵盐高聚碘的形成机理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尼龙6高聚碘
    5.1 引言
    5.2 实验
        5.2.1 实验所用主要药品及仪器
        5.2.2 不同制备条件下尼龙6高聚碘合成步骤
        5.2.3 产物含碘量分析
        5.2.4 Raman光谱分析
        5.2.5 熔点测定
        5.2.6 水中溶碘量的测定
        5.2.7 TG分析
        5.2.8 尼龙6高聚碘的杀菌性能研究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同制备条件对尼龙6高聚碘含碘量的影响
        5.3.2 尼龙6高聚碘的结构
        5.3.3 尼龙6高聚碘的熔点和在水中溶碘量
        5.3.4 尼龙6高聚碘的热稳定性
        5.3.5 尼龙6高聚碘的杀菌性能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高聚碘/有机硅季铵盐/石英砂表面复合抗菌材料
    6.1 引言
    6.2 研究方案
        6.2.1 复合材料的设计
        6.2.2 复合材料的制备路线
    6.3 实验
        6.3.1 实验所用主要药品及仪器
        6.3.2 石英砂的活化
        6.3.3 有机硅季铵盐/石英砂表面复合材料的制备
        6.3.4 高聚碘/有机硅季铵盐/石英砂表面复合材料的制备
        6.3.5 石英砂表面羟基含量的测定
        6.3.6 有机硅季铵盐/石英砂表面复合材料表面季铵根含量的测定
        6.3.7 红外光谱分析
        6.3.8 Raman光谱分析
        6.3.9 TG分析
        6.3.10 粒径分析
        6.3.11 UV-Vis光谱分析
        6.3.12 表面复合材料的杀菌性能研究
    6.4 结果与讨论
        6.4.1 石英砂的活化结果
        6.4.2 有机硅季铵盐/石英砂表面复合材料表面季铵根的定性分析
        6.4.3 红外光谱分析
        6.4.4 Raman光谱分析
        6.4.5 热稳定性分析
        6.4.6 产物的粒径分析
        6.4.7 表面复合材料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与溶出量
        6.4.8 表面复合材料的杀菌性能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高聚碘/聚4-乙烯基吡啶季铵盐/KH570/石英砂表面复合抗菌材料
    7.1 引言
    7.2 研究方案
        7.2.1 复合材料的设计
        7.2.2 复合材料的制备路线
    7.3 实验
        7.3.1 实验所用主要药品及仪器
        7.3.2 石英砂的表面改性
        7.3.3 石英砂表面原位接枝聚4-乙烯基吡啶
        7.3.4 石英砂表面聚4-乙烯基吡啶的季铵化
        7.3.5 高聚碘/聚季铵盐/KH570/石英砂表面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
        7.3.6 石英砂表面改性后双键含量的测定
        7.3.7 聚季铵盐/KH570/石英砂表面复合材料表面季铵根含量的测定
        7.3.8 Raman光谱分析
        7.3.9 TG/DTG分析
        7.3.10 粒径分析
        7.3.11 UV-Vis光谱分析
        7.3.12 电极电势测定
        7.3.13 复合抗菌材料的杀菌性能研究
    7.4 结果与讨论
        7.4.1 石英砂表面改性、接枝及季铵化的结果
        7.4.2 Raman光谱分析
        7.4.3 热稳定性分析
        7.4.4 产物的粒径分析
        7.4.5 表面复合材料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与溶出量
        7.4.6 表面复合材料的杀菌性能
        7.4.7 表面复合材料的杀菌机理讨论
    7.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的独创性说明

(7)季铵盐的抗菌活性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季铵盐简介
2 季铵盐的发展历程
3 季铵盐的分类及抗菌活性
    3.1 单链季铵盐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
    3.2 复合季铵盐和双链季铵盐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
        3.2.1 对细菌的杀灭作用
        3.2.2 对病毒的杀灭作用
4 季铵盐的抑菌机理
5 季铵盐的用途
    5.1 壳聚糖季铵盐在抑菌方面的应用
    5.2 季铵盐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5.2.1 在抗菌纺织物中的应用
        5.2.2 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5.2.3 在造纸方面的应用
6 展望

(8)几种消毒剂对烧伤创面清创作用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药物来源:
    3. 清创方案及细菌学检测:
    4.观察和评价方法:
    5.统计学处理:
结果
    1.基础资料 (表1) :
    2.细菌检出阳性率比较 (表2) :
    3. 消毒剂清创有效率的比较 (表3) :
    4. 清创时疼痛的比较 (表4) :
    5. 用药后不良反应:
讨论

(9)新型消毒剂对中水回用做循环冷却水的腐蚀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水回用应用现状与存在问题
        1.1.1 水资源现状
        1.1.2 中水利用现状
        1.1.3 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
    1.2 消毒剂在中水回用过程中的应用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3.1 课题的背景
        1.3.2 研究目标
        1.3.3 试验内容
第二章 响应面方法基本理论
    2.1 响应面方法概述
        2.1.1 响应面基本定义
        2.1.2 响应面分析近似函数
        2.1.3 RSM二次模型设计
    2.2 采用中心复合设计的响应面方法建立模型
    2.3 Design-Expert软件在响应面方法中的应用
第三章 消毒剂投加量的确定
    3.1 新型消毒剂
        3.1.1 二氧化氯消毒剂
        3.1.2 季铵盐类消毒剂
        3.1.3 异噻唑啉酮消毒剂
    3.2 灭菌试验分析及测定方法
        3.2.1 大肠杆菌群的测定
        3.2.2 细菌总数的测定
        3.2.3 水质测定
    3.3 试验过程和结果分析
        3.3.1 大肠杆菌灭活结果分析
        3.3.2 细菌总数灭活结果分析
        3.3.3 水质变化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中水在动静态试验中的腐蚀效果试验研究
    4.1 循环冷却水系统简介与腐蚀基本原理
    4.2 中水消毒后腐蚀静态试验
        4.2.1 试验方法与结果
        4.2.2 分析与讨论
    4.3 动态试验分析
        4.3.1 试验方法
        4.3.2 试验结果与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利用响应面方法建立腐蚀影响因素模型
    5.1 腐蚀速率优化模型三要素的选择
    5.2 单因素分析
        5.2.1 消毒剂浓度和腐蚀速率之间的关系
        5.2.2 温度和腐蚀速率之间的关系
        5.2.3 转速和腐蚀速率之间的关系
        5.2.4 小结
    5.3 响应面分析模型
        5.3.1 二氧化氯响应面分析模型
        5.3.2 季铵盐响应面分析模型
        5.3.3 对比分析
    5.4 分析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
致谢

(10)陕西省某猪场常见细菌病及消毒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猪场环境消毒研究进展
        1.1 猪场消毒概况
        1.1.1 猪场消毒现状
        1.1.2 猪场消毒存在误区
        1.1.3 消毒建议
        1.2 猪场常见细菌病及其消毒概况
        1.2.1 副猪嗜血杆菌病
        1.2.2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1.2.3 猪支原体肺炎
        1.2.4 猪链球菌病
        1.2.5 猪大肠杆菌病
        1.2.6 仔猪副伤寒
        1.3 兽用消毒剂研究进展
        1.3.1 兽用消毒剂发展历程
        1.3.2 兽用消毒剂作用过程
        1.3.3 细菌对消毒剂的耐药性
        1.3.4 兽用消毒剂协同杀菌作用
        1.3.5 检测消毒剂效果方法
        1.3.6 影响消毒剂消毒效果因素
试验研究
    第二章 陕西省某猪场常见细菌病发病情况调查
        2.1 材料
        2.1.1 调查背景
        2.1.2 主要培养基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仪器
        2.1.5 试验动物
        2.2 方法
        2.2.1 临床调查法
        2.2.2 实验室检测法
        2.3 结果
        2.3.1 临床调查结果
        2.3.2 实验室检测结果
        2.4 讨论
        2.4.1 陕西省某猪场细菌性疾病发病情况分析
        2.4.2 发病原因
        2.4.3 防治措施
        2.5 小结
    第三章 陕西省某猪场猪舍外围环境消毒效果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点
        3.1.2 主要培养基
        3.1.3 主要试剂
        3.1.4 主要仪器
        3.1.5 方法
        3.2 结果
        3.2.1 消毒室(气雾室、鞋底踩踏消毒池)消毒前后结果
        3.2.2 饲料车车轮消毒前后菌落计数结果
        3.2.3 空气消毒前后菌落计数结果
        3.2.4 地磅消毒前后菌落计数结果
        3.2.5 营业室消毒前后菌落计数结果
        3.2.6 生猪展览室消毒前后菌落计数结果
        3.2.7 大门消毒池更换消毒液前后的菌落计数结果
        3.2.8 各区域菌落减少率结果
        3.3 讨论
        3.3.1 消毒效果
        3.4 小结
    第四章 第三代季铵盐消毒剂对猪源致病菌的杀菌效果研究
        4.1 材料
        4.1.1 试验菌
        4.1.2 主要培养基
        4.1.3 主要试剂
        4.1.4 主要仪器
        4.1.5 消毒剂
        4.2 方法
        4.2.1 菌落总数测定
        4.2.2 菌悬液制备
        4.2.3 中和剂配制
        4.2.4 消毒剂浓度选择试验
        4.2.5 中和剂选择试验
        4.2.6 消毒剂定量杀菌试验
        4.3 结果
        4.3.1 菌落总数测定结果
        4.3.2 消毒剂杀菌浓度选择结果
        4.3.3 中和剂选择结果
        4.3.4 消毒剂定量杀菌试验结果
        4.4 讨论
        4.4.1 菌落总数测定
        4.4.2 消毒剂杀菌浓度选择试验
        4.4.3 中和剂选择试验
        4.4.4 消毒剂定量杀菌试验
        4.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复合季铵盐消毒剂对HBsAg破坏效果的试验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类典型消毒剂对青海弧菌Q67的联合毒性评估及机理研究[D]. 陶梦婷. 安徽建筑大学, 2021
  • [2]复方季铵盐泡沫消毒剂处方研制及消毒效果评价研究[D]. 张蒙蒙. 宁夏大学, 2021
  • [3]新型环境消毒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D]. 刘元元. 吉林大学, 2020(03)
  • [4]五种消毒剂对鸭场常见细菌的杀菌效果分析[D]. 吴伯梅. 贵州大学, 2020(02)
  • [5]猪场消毒剂效果评价及细菌对消毒剂抗性研究[D]. 罗致茜. 贵州大学, 2020(03)
  • [6]高聚碘的制备、结构和性质及其在抗菌材料中的应用[D]. 王渊. 太原理工大学, 2014(05)
  • [7]季铵盐的抗菌活性与应用研究[J]. 刘文帅,王春华,侯桂革,孙居锋. 山东化工, 2013(11)
  • [8]几种消毒剂对烧伤创面清创作用的比较研究[J]. 陈郑礼,唐洪泰,王光毅,常菲,刘嘉楠,夏照帆.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22)
  • [9]新型消毒剂对中水回用做循环冷却水的腐蚀影响研究[D]. 张盼. 华北电力大学, 2013(S2)
  • [10]陕西省某猪场常见细菌病及消毒效果研究[D]. 唐维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标签:;  ;  ;  

复方季铵盐消毒剂对HBsAg破坏作用的实验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