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文化意象翻译

成语中的文化意象翻译

一、习语中文化意象的翻译(论文文献综述)

于琳德[1](2020)在《学生口译员应对文化缺省现象研究 ——以五届全国口译大赛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五届全国口译大赛中学生口译员汉英交替传译音视频为语料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撰写成学术性研究论文。本论文主要是针对汉英交传中文化缺省现象进行相关语料研究。“文化缺省”(cultural default)作为同一文化背景、使用同一文化的人在交际中对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现象,往往会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交际双方出现语义空白,使得跨文化交流不能顺利进行。文化缺省常会导致学生口译员在口译实践中出现漏译和误译。本文通过选取语料中典型案例,着重分析了文化信息如何在口译理解过程中产生缺失,并在图式理论、释义理论和关联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其补偿策略。本研究首先对五届全国口译大赛汉英交传决赛音频进行收集整理,从中标记出汉英交传中文化缺省部分典型案例,将汉英交传中文化缺省分为以下四类:三/四字格词、专有名词、诗词、习语类。并着重通过对习语部分选手口译的分析,总结出其口译中常用的补偿方法:直译、意译、省略及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综合策略。通过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分类以及对学生口译员补偿策略的分析,希望可以为译者解决汉英口译文化缺省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使译者做出更高质量的译文,为口译实践与教学以及相关翻译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王伟[2](2020)在《《哈利·波特》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文中提出英国作家J.K.罗琳创作的Harry Potter风靡全世界,被翻译成80种语言,所有版本的总销量超过5亿册,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小说之一。本研究依据译介学理论、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操纵”和“重写”理论、接受理论和副文本理论对Harry Potter在中国的译介展开全面、系统的描述性个案研究,探讨了该作品是如何被译介到中国以及在进入中国后该作品在中国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者群体中的传播、接受现状,分析了《哈利·波特》中译本在中国的定位和目标读者群体的接受错位问题,并从副文本与文本转换过程分析了《哈利·波特》中译本中的翻译问题。通过对《哈利·波特》中译本在中国出版发行的历时性描述分析,本研究发现Harry Potter这部通俗文学作品能够进入中国主要是与当时的社会接受环境紧密相关。通俗文学,又称之为大众文学,一直处在中国文学系统的边缘。长期以来,通俗文学的娱乐消遣功能与中国传统的“文以载道”文学观念相悖,通俗文学往往被视为严肃文学、纯文学的对立面。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国内开始大规模地译介外国通俗文学作品,通俗文学开始从文学系统的边缘向中心运动,长期被压抑和禁锢的文学娱乐消遣功能终于得到释放。随着中国1992年成为《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的成员国,中国对外版权贸易得到迅速发展,开始不断从国外引进通俗文学作品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国内不少出版社开始摆脱行政化束缚,以市场为导向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人民文学出版社积极转变观念,从国外获取最新商业出版资讯,Harry Potter就这样走进了人文社的编辑眼中。2000年8月底,人民文学出版社鏖战数月后赢得了《哈利·波特》中文版权。Harry Potter被引进到中国之后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销售成绩,成为一部非常畅销的流行读物。Harry Potter进入中文世界后,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者对该作品的接受各自呈现出不同的接受特征。中国奇幻文学读者群体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对《哈利·波特》这部作品的接受经历了“文本—影像—文本”和“影像—文本”两种文学接受过程。在Harry Potter进入中国之前,中国大陆的普通读者对于奇幻文学还是比较陌生,即使有奇幻文学作品的存在,在当时也是被当成童话被译介到中国。在新世纪开始之前的这段时间,中国大陆并不存在奇幻文学所能接受的土壤或环境,因此也就没有奇幻文学读者群体的存在。而随着The Lord of the Rings和Harry Potter等系列作品陆续被国内出版社引进译介,再加上国内义务教育的蓬勃发展和一系列的教育制度改革,新时期的中国读者在文化程度、知识深度、阅读广度上有很大幅度提高,国内逐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奇幻读者群体,他们热爱阅读和接受各种西方奇幻文学作品。同时,新世纪大众传媒尤其是由奇幻文学改编的同名电影在中国热映,使众多读者在欣赏奇幻大片的同时,感受到了奇幻文学作品的魅力,部分读者是看完纸质作品之后去电影院欣赏改编的同名电影(影像),然后再对该奇幻文学作品的纸质书籍(文本)进行深度阅读;也有不少读者是观看完奇幻文学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影像)后购买纸质书籍(文本)阅读。“文本—影像—文本”和“影像—文本”构成了中国普通读者对外国奇幻文学作品的两种文学接受过程。而与普通读者对《哈利·波特》的接受不同的是,中国的专业研究者对《哈利·波特》并不是特别重视,在我国主流核心学术刊物上刊载有关“哈利·波特”研究的文章数量相对有限。尽管通俗文学开始从文学系统的边缘开始向中心运动,但是严肃的学院派研究者却并不十分关注《哈利·波特》这种通俗文学作品。究其缘由,一方面,纯文学或者说精英文学才是中国专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对文学作品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这更符合当下时代的主旋律,而外国通俗文学作品“走进来”的译介研究则很难引起他们的关注。与Harry Potter系列作品在英语世界的接受状况相比,《哈利·波特》中译本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在英语世界,Harry Potter系列一开始定位是儿童文学,面向儿童读者群体,但因为该作品深受青少年读者和成人读者的喜爱,英语世界的出版社很快就灵活地改变该作品目标读者群体定位,扩大其读者群体范围。而在中文世界,赞助人(人文社)从一开始就一直把该作品定位为儿童文学,并自始至终操纵着《哈利·波特》中译本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从副文本视角对《哈利·波特》中译本进行分析,无论是从书籍的开本设计、封面装帧、插图、书签还是内页版式设计,人文社都是按照儿童文学作品的定位进行设计和出版发行的,儿童才是其目标读者群体。因此,人文社对《哈利·波特》中译本的定位和中国读者对该作品的接受之间产生错位,部分中国读者对人文社的儿童文学定位和译文质量不满,三种新型读者群体出现:批评型读者、作为译者的读者和精英型读者。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新型读者群体在网络空间中对人文社《哈利·波特》中译本的翻译质量展开网络文学翻译批评,或者另起炉灶自己开始翻译并在网络空间中分享译文。随着《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和同名电影的完结,精英型读者群体开始涌现,他们从各个视角、细节、主题对这部作品展开全新的网络文学翻译批评,具有一定的学术素养和敏锐的批评意识。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使中国读者的角色从单一走向多重化,在文学文本选择和文本意义建构上由“失语者”变成了“建构者”。新型读者群体展开的网络文学翻译批评对人文社和译者形成了“良性监督”,加强了读者和出版社之间的互动,这些都构成了《哈利·波特》在中国的接受史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Harry Potter被译介到中文语境后,“显性”赞助人(人文社)的意识形态、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自始至终都对译者的翻译工作进行着操纵,同时“隐性”赞助人(儿童读者群体)也迫使译者适当调整翻译策略使译文符合儿童读者阅读。因此,人文社在对Harry Potter进行文本转换的过程中因为误译、漏译产生了一系列的偏差和变形。因为原文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原作者根本没有预料到的接受语境,作家J.K.罗琳精心创作的大量文化特色词汇、人物形象、“文字游戏”和习语在经过译者的翻译转换之后,原着中的人物形象、性格在中译本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扭曲和变形,大量“文字游戏”蕴含的预期效果没有被完美地呈现出来。同样地,原着中大量巧妙构思、精心创作的习语并没有被译者进行异化处理,这使得习语中独有的文化意象和语言特色在中译本中丢失,影响和阻碍了中国读者阅读的连贯性和好奇心。本研究推动《哈利·波特》进入更多学术界研究者的视野,进一步丰富了《哈利·波特》在中国的学术研究,让更多严肃学院派研究者认识到通俗文学翻译的影响和特殊研究价值,也为该作品走向经典做出了一定努力;同时基于该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过程中遇到的新型读者群体的网络文学翻译批评以及中译本在文本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本研究亦可为外国通俗文学作品的翻译以及中国通俗文学作品外译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和借鉴。

弋丹[3](2020)在《《国家宝藏》特色用语汉译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宝藏》是2017年由央视推出的一档文博类节目,央视与故宫博物院等九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合作,在文博领域进行探索。到目前为止共播出了2017、2018年两季就已经深受大众喜爱。《国家宝藏》从一开始就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结合古代传统文化和现代先进文化,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引导社会更多的年轻人去关注,也让更多的历史在新时代焕发了新的生命力,真正做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文化类节目的出现在当今无疑是一剂强心剂,让那些优秀传统文化重新回归到青年一代人的视野当中。本文以《国家宝藏》中具有代表性的特色用语为研究对象,包括成语、俗语、文物专名、色彩类词语、古诗文等。对其进行分类及翻译分析研究,发现特色用语的翻译具有“非对应性大于对应性”的特征,在忠实原文、文化传递、简洁通顺的原则基础上提出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总结分析各类特色用语的翻译方法,提出对于《国家宝藏》中特色用语的翻译可尝试走出传统翻译方法的圈子,从俗、雅、白三个视角出发。本文发现特色用语在翻译过程中存在文化意象不对等、词汇不对应以及译者素养的问题,并通过分析研究认为对于《国家宝藏》中特色用语的翻译,要求翻译成果在准确传达出语言的表面意义的同时,也要传递能够容易接受的文化信息和内涵,更要使译语对象领会其交际意图。而翻译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语码转换,更是一种多维度、多空间的活动,需要从多维度出发寻找最合适的译文。最后结合生态翻译学理论针对《国家宝藏》中特色用语的翻译提出创新的“三个三”,既空间之“三维”——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方法之“三译”——俗译俗、雅译雅、白译白;以及启示之“三论”——异化为主、意义优先、文化补偿。以期通过研究能够丰富文化类节目的翻译实践,让文博类节目能够更好地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除前言与结语外,本文分为五章。前言部分,主要从研究意义与价值、研究现状与动态、研究方法与路径、创新之处进行阐述,通过归纳总结学者们对特色用语本体研究、特色用语的翻译研究以及对传统文化用语的翻译研究,为后文的思路及写作提供参考与帮助。正文部分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国家宝藏》节目与特色用语及分类。第二章归纳总结《国家宝藏》中特色用语的翻译策略、原则及方法。第三章对《国家宝藏》中的特色用语翻译状况进行概述,探讨特色用语的文学性之别、可译性限度以及分析总结这类特色用语在翻译时产生的问题和可能的诱因。第四章本章节在对《国家宝藏》中的特色用语进行归纳总结、实践翻译、问题探讨环节的基础上提出“三维”“三译”的观点。第五章结合前两章提出关于《国家宝藏》特色用语翻译“三论”的启示。本文前一章的“三维”与“三译”以及本章的“三论”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和重点所在。结语部分,对以上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全文的安排及思路,以及写作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之处。

胡良玉[4](2020)在《文化意象视角下英语习语的教学实践与影响因素研究 ——以中职英语翻译课堂教学为例》文中提出对于如何学习英语习语,人们已经进行了多方面探究,但是鲜有研究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用合适的方法处理英语习语中的文化意象。本研究旨在调查大学英语习语翻译教学情况。研究问题为:(1)中职生英语习语学习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2)如何解决英语习语教学中的这些问题?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研究以英语习语教学为中心,翻译课堂教学为背景,选取药学专业一年级两个班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组,在英语习语教学过程中,对所涉习语中蕴含的文化意象进行详细导入,以此为基础指导学生灵活采取不同的策略处理习语的文化意象理解问题;另外一个班作为对照组,不提供任何文化背景的学习,进行常规模式的习语教学。学期结束,通过观察法,比较法和自拟的《习语测试》对研究对象学习效果进行评测。结果表明:(1)引入了习语文化背景教学的班级学生成绩明显优于普通教学的班级学生,文化差异影响学生有效学习习语;(2)应该加强文化意识的教学,在翻译课堂的教学实践中适时导入相应文化背景知识,并通过保留、替换或舍弃等方法灵活处理文化意象问题,有助于提高英语习语翻译的质量,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习语翻译水平。本研究的发现对习语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根据英语习语的分类,可以采取保留、替代、省略等策略来提高学生的习语翻译能力。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康喆文[5](2019)在《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构建及翻译模式探究 ——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4-2018)及俄译本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块是一种形式固定、表达完整语义的预制性序列,在语言运用中能够被整体存储、提取和使用。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语码的转换,更涉及语码背后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语块作为具有心理预制特点的语言单位和思维单位,在翻译活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效应。本文以语块为切入点,立足于中央文献翻译,开展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构建及翻译模式研究。本文对2014年至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中央文献核心语块及俄语译文进行了界定和提取,并尝试提出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任务、研究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综述,包括语块研究的相关理论概述、国内外语块研究综述、中央文献对外翻译研究综述。第二章从语块理论出发,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的特点,完成了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界定和提取工作,并确立了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序列层级。本文认为,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是由连续的或非连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成的、具有固定语义的预制性序列,在中央文献中可被整体储存和提取;其内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为主,涵盖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防、外交、党建等各个方面。中央文献核心语块包括一级语块、二级语块和三级语块。一级语块为词级语块,包括搭配和固定语;二级语块为框架级语块,包括短语框架和述语框架;三级语块为句级语块,包括谚俗语、格言警句和句群。第三章探讨了认知视角下的语块翻译。文中分别概述了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的主要观点及与翻译的关系,阐释了不同学者的认知翻译观。本文认为,认知翻译观为研究语块的翻译提供了两点启示:一是模拟认知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模型探讨语块双语的转换进程;二是从翻译活动的参与者、双语产生的现实等多重视角探讨语块的翻译。在此基础上第三章提出了语块翻译的认知加工流程图。第四章从以往经典的翻译理论模式出发,结合第三章的理论基础,拟构了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该模式凸显了源语语块及对应译语作为整体翻译单位在记忆加工系统中的优势效应;反映了源语世界与译语世界的语言符号认知、逻辑思维认知、语境关系认知、社会文化认知及主体间性认知等多维认知层对语块翻译目标、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随后本章结合具体译例,对每一认知层级的内容做了详细分析,对拟构模式进行了论证。第五章为结束语,展望了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构建的应用前景,并拟提出本课题后续的研究思路。总之,本文借鉴语块理论及认知翻译的相关研究成果,围绕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探讨了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构建和翻译模式问题,拟构了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创新意义。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规范中央文献中重要概念的翻译,推动中央文献翻译的自动化、机器化进程。

黄雅洁[6](2019)在《归化翻译策略指导下英语经济类报刊文本中实译与虚译的应用 ——以《经济学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学人》创刊于1843年,堪称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是传播国际经济新闻的重要报刊杂志。报告选取《经济学人》2018年以来关于“中美贸易战”的5篇财经类评论文章,讨论在归化翻译策略的指导下,如何运用实译法和虚译法解决经济类报刊文本中遇到的一些翻译问题。报告根据《经济学人》用语严谨有深度、文化内涵浓厚的特点,将主要翻译难点集中在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语言层面的翻译难点主要体现在抽象词的翻译上,《经济学人》的特点之一是在有限的篇幅内传递给读者足量的信息,所以句型结构复杂,用语凝练抽象,在翻译实践中需要将抽象词中隐含的意义具体化。另一方面,对于文化层面的翻译难点,报告主要讨论了修辞和习语的翻译,为使表达更为生动、增添趣味性,《经济学人》中修辞手法和习语使用频率较高,这些修辞和习语往往带有具有鲜明文化色彩的具体意象,在翻译实践中需要将这些文化意象引申译为抽象概念,所以笔者采用虚实译法,尝试解决这两类语言现象的虚实转化问题,以使译文清晰准确地传递原文信息。报告首先介绍了翻译项目选材的背景和意义,接着综述了前人对经济类文本翻译的研究现状,之后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归化翻译策略和虚实译法的概念以及在本翻译项目中的适用性,然后结合项目典型译例,讨论了实译与虚译法的应用方法及使用效果,最后对报告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不足之处。报告认为经济类报刊的翻译策略应以归化为主,力求为读者扫清理解障碍,提高信息传递效率,而文章中语言和文化方面的翻译难点,应采用实译和虚译法灵活处理,以提高译文的可读性,降低读者的理解成本。

张蓓[7](2019)在《变异修辞视角下的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英译再现研究》文中指出基于国内文体学界对“语言风格”界定的“总和特征论”和“常规变异论”以及黎运汉对“作家语言的个人风格”的界定,本研究尝试将“作家语言的个人风格”界定为作家一系列作品中反复而持续出现的涉及调音、遣词、择句、设格、谋篇等方面的变异修辞现象的总和。鉴于此,本研究以变异修辞为切入点,对沈从文小说中反复而持续出现的涉及上述各方面的变异修辞现象的再现进行考察,以期对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的整体再现情况作出评价。笔者发现,在汉语变异修辞研究中,相关论述就“变异修辞”这一核心概念的界定并不充分,对“变异参照系”的认定众说纷纭,无法为变异修辞方式的判定提供可操作的指导原则和统一的判定依据,此外,相关研究对变异修辞方式的分类所依据的标准也不甚统一,从而导致了变异修辞方式的归属性混乱。可以说,这些变异修辞研究大都各自为阵,尚未形成统一的变异修辞理论体系,因而不能直接用来对本选题研究对象进行有效的理论指导和实证分析。然而尽管如此,这些研究均结合大量实例对众多变异修辞方式的结构和修辞效果进行了细致的描述,所有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沈从文小说中变异修辞现象的结构和修辞效果的分析乃至再现效果的评价都不乏一定的指导意义。基于上述分析,本论文引入了陈望道在其构建的汉语修辞理论体系中提出的“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概念,指出其与“常规修辞”和“变异修辞”之间存在着对等关系。在此前提下,本研究通过将“常规修辞”即“消极修辞”指定为变异修辞的变异参照系,将陈望道所构建的“积极修辞”纲领移用为“变异修辞”纲领,从而将陈望道的汉语修辞理论体系中的“积极修辞”部分改造为“变异修辞”研究框架的基本架构,并以统一的变异参照系和“变异修辞”纲领为依据,对汉语变异修辞研究中归纳出的变异修辞方式的变异性进行了重新判定,同时根据改造后的汉语“变异修辞”研究框架的基本架构,将本研究中所认定的变异修辞方式进行整合和分类,从而形成一个博采众家之长的开放式变异修辞研究框架,以此作为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英译再现研究的理论及结构框架。在该理论框架的指导下,笔者对沈从文小说及其英译本进行了比对性细读,从中挑选出反复且持续出现的涉及调音、遣词、择句、设格这四个方面的六种变异修辞现象,将其设定为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英译再现的考察参数。译例分析表明:在“词语的超常搭配”的英译过程中,译者所关注的多为其基本语义的传递,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超常搭配所蕴含的独特的美学或诗学意义的再现。以“同词相应”的英译为例,只有43.8%的译文兼顾了原文用词的呼应性再现及构成呼应关系的词语/词素语义的传递。另以“乡土语言”再现为例,在“方言詈辞”的转换过程中,译者大多只关注方言詈辞的字面或语用意义的传递,忽略了其詈骂功能及其他语用功能的再现,而在“地方俗语”的转换过程中,仅有36%的译文兼顾了其语言表达形式移译和语用意义传递。再如“叙事语言中的押韵现象”的翻译,押韵现象的转换率则更是不足17%,而即便有译者尝试进行照应,其译文也存在不少问题,从而较大程度地偏离了作者的用韵风格。在“比喻”的再现方面,对于“A像B,C型”比喻的英译,尽管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再现率高达83.3%,但由于延伸主词英译失当,译文中比喻或难以成立,或无法与原文比喻实现对等或近似对等的修辞效果;对于“联喻”的英译,译文在各分喻语义信息的传递和修辞手法及修辞效果的再现方面,在各分喻之间相关性和呼应性的再现以及各分喻配合使用所实现的组合修辞效应的再现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就“飞白”的英译而言,只有22.2%的译文通过在译入语中重造飞白再现了与原文飞白在修辞效果方面的对等。上述分析表明,多数译者更注重变异修辞现象语义信息的传递,忽略了表达形式和修辞效果的再现。由此,我们认为,从变异修辞视角来看,不少情况下,沈从文小说的语言风格并未得到充分再现。译者在变异修辞现象的翻译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翻译倾向一方面反映了莫娜·贝克所总结的翻译文本的普遍性特征如“明晰化”、“去模糊化和简化”、“传统语法规范化”、“避免重复”以及“夸大译入语特征”等,另一方面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译文在目标语文化的社会和文学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对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产生的影响。当译文在该系统中居于次要地位时,译者往往倾向于以现有的目标语文化规范为依据进行翻译策略选择,从而导致不充分的译文的产生。此外,这种翻译倾向还与以下因素存在着密切关联:一、译者普遍对沈从文小说的语言风格缺乏整体性认识,未能意识到变异修辞转换之于沈从文小说整体语言风格再现的重要意义;二、英语母语译者即便拥有良好的中英文读写能力,较之汉语母语译者,也依然缺乏对汉语敏锐的感知力,因而无法对各类变异修辞现象及其所蕴含的诗学意义进行透彻的理解和传递;汉语母语译者尽管能够更好地识别各类变异修辞现象,在转换过程中,却往往因缺乏应有的语感及相应的表达能力而同样无法传递出变异修辞手段所承载的风格信息;三、英汉两种语言系统上的差异性也为变异修辞现象的再现及其所蕴含的美学意义的传递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们认为,要充分再现沈从文小说的语言风格,译者应对沈从文小说进行认真细读,从而获得对其作品中种种变异修辞现象等反映原作风格的语言现象的敏锐感知力。在此基础上,若能采用中西合璧的翻译模式,既充分发挥汉语母语译者在识别原作中的变异修辞现象和理解其所蕴含的美学意义方面的优势,又充分发挥英语母语译者在英语表达方面的优势,以变异译变异,充分再现原作中变异修辞现象的修辞效果,并传递出变异修辞现象所承载的风格信息,则有望将沈从文这位蜚声中外的小说家的风采展现于英语世界。

梁飞云[8](2019)在《功能对等理论下汉语习语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深入开展,本文把汉语习语中文化意象的翻译当做习语翻译的专门问题进行研究,通过阐释文化意象的内涵,举例分析了习语文化意象在英译过程中不对等的表现,提出了在坚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立场的前提下,探讨在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指导下习语英译时文化意象有效对接的翻译策略,提高汉语习语的可接受度,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李丽[9](2019)在《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文化缺失研究》文中指出综观中国期刊网,有关《红楼梦》文化翻译的论文虽不胜枚举,但这个论题仍存在可研究的空间,已发表文章在底本选择和研究方法上尚有值得商榷之处,也未能突出“文化”研究。为此,本文从文化角度出发,以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合作翻译的《红楼梦》中的典型文化元素的缺失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化翻译理论分析文化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缺失现象,并从主客观方面对造成文化缺失的原因及补偿策略进行探讨。本文选取中国文化特有的尊谦称谓、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俗语和极具中国特色的宗教文化为案例,从整体分析这些文化缺失现象的主客观原因。本文由绪论、理论框架、论文主体三部分构成。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创新点。第一章包括《红楼梦》的英译本介绍,目前有关《红楼梦》文化翻译研究现状以及对杨宪益与戴乃迭合译的《红楼梦》相关介绍。第二章是论文主体,介绍了文化翻译的概念和文化翻译中的文化缺失现象,运用文化翻译理论对杨戴译本中尊谦称谓、富有文化特色的俗语和宗教文化进行分析。第三章从主客观方面分析了造成文化缺失的原因及补偿策略。

王涛[10](2018)在《英汉习语翻译中的文化缺失与补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翻译涉及语言的转换和文化的传递,由于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英汉习语翻译常常遭遇文化缺失的尴尬。在翻译习语时,译者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采取不同的文化补偿策略,把习语翻译中的文化缺失程度降到最低,尽可能使译入语读者获得与源语读者相似的文化感受,实现文化传播的同时促进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

二、习语中文化意象的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习语中文化意象的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1)学生口译员应对文化缺省现象研究 ——以五届全国口译大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文章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文化缺省的定义
    2.2 国内外文化缺省现象翻译研究
    2.3 总结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文化图式理论
    3.2 释义理论下的口译研究
    3.3 关联理论下的口译研究
第四章 语料中文化缺省现象分析
    4.1 语料说明
    4.2 语料中文化缺省的分类
        4.2.1 三/四字格词
        4.2.2 专有名词
        4.2.3 习语
        4.2.4 诗词
第五章 语料中学生口译员翻译补偿策略
    5.1 直译
    5.2 意译
    5.3 省略
    5.4 综合法
    5.5 失误案例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 部分源文和引文对照表

(2)《哈利·波特》在中国的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Harry Potter及其作者J.K.罗琳简介
    二、研究缘起、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Harry Potter在中国的翻译史
    一、Harry Potter在中国的出版概况
    二、《哈利·波特》中译史
    三、小结
第三章 《哈利·波特》在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者中的接受
    一、接受土壤的形成和奇幻文学读者群体的勃兴
    二、《哈利·波特》中译本评介史
    三、小结
第四章 赞助人对译本的操纵和目标读者接受错位——新型读者群体出现
    一、赞助人对《哈利·波特》中译本生产和流通过程的操纵
    二、Harry Potter和《哈利·波特》中译本的读者群定位
    三、新型读者群体出现
    四、小结
第五章 从副文本视角与文本转换过程看《哈利·波特》中译本的偏差
    一、副文本视角下的《哈利·波特》:儿童文学定位导向引发部分读者不满
    二、误译、漏译导致《哈利·波特》中人物形象的扭曲和变形
    三、“文字游戏”在转换过程中出现偏差:预期效果缺失,影响读者理解
    四、《哈利·波特》中的习语翻译:适度异化才可保留异域文化意象
    五、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3)《国家宝藏》特色用语汉译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0.1 研究目的与意义
    0.2 研究动态与现状
    0.3 研究方法与路径
    0.4 创新之处
    0.5 生态翻译学之“三维转换”
第一章 《国家宝藏》特色用语简述及分类
    1.1 《国家宝藏》简介
    1.2 特色用语概述
    1.3 《国家宝藏》特色用语分类
第二章 《国家宝藏》特色用语翻译策略、原则及方法
    2.1 翻译策略
    2.2 翻译原则
    2.3 翻译方法
第三章 《国家宝藏》特色用语翻译述要
    3.1 文学与非文学之别
    3.2 可译与不可译探讨
    3.3 《国家宝藏》特色用语翻译问题
    3.4 《国家宝藏》特色用语翻译诱因
第四章 《国家宝藏》特色用语“三维”与“三译”
    4.1 《国家宝藏》特色用语之“三维”
    4.2 《国家宝藏》特色用语之“三译”
第五章 《国家宝藏》特色用语翻译启示之“三论”
    5.1 异化为主,归化为辅,择优而用
    5.2 意义优先,形式兼之,因材各选
    5.3 提升文学素养,加大文化补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维吾尔文国际音标对照表
附录2
    《国家宝藏》特色用语微语料库
致谢
作者简介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4)文化意象视角下英语习语的教学实践与影响因素研究 ——以中职英语翻译课堂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and Motivation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English Idioms
        2.1.1 Definition
        2.1.2 Sources of English Idioms
        2.1.3 Features of English Idioms
        2.1.4 Classification of English Idioms
    2.2 Brief Review of Studies of Idiom Learning and Teaching
        2.2.1 Studies from a Purely Linguistic Point of View
        2.2.2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2.2.3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agery
    2.3 Summary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
    3.1 Research Questions
    3.2 Research Subjects
    3.3 Research Instruments
        3.3.1 Design of Questionnaire
        3.3.2 Idiom Translation Test
        3.3.3 Teaching Modes in Practice
    3.4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Results and Analysis
        4.1.1 Overall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4.1.2 Result Analysis
        4.1.2.1 Analysis of th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naire
        4.1.2.2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Scores for Idiom Test
        4.1.2.3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diom Test
    4.2 Main Problems and Causes in English Idiom Learning
        4.2.1 Main Problems
        4.2.1.1 Idioms and their Meanings in Disproportion
        4.2.1.2 Semantic Vacancies
        4.2.2 Main Causes of the Problems
        4.2.2.1 Lack of Cultural Knowledge
        4.2.2.2 Poor Linguistic Competence
        4.2.2.3 Unfamiliarity with Translation Methods
        4.2.2.4 Cultural Imagery Instruction in Urgent Need
    4.3 How to Cope with the Problems
        4.3.1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Imagery
        4.3.2 Substitution of Cultural Imagery
        4.3.3 Omission of Cultural Imagery
        4.3.4 Flexibility in Dealing with Cultural Imager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5.3 Limitations
    5.4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es
References
Appendix Ⅰ Questionnaire
Appendix Ⅱ English Idioms Test

(5)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构建及翻译模式探究 ——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4-2018)及俄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任务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任务
        1.2.2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语块研究的相关理论
        1.3.2 语块理论国内外研究综述
        1.3.3 中央文献对外翻译研究综述
    1.4 研究价值及创新点
第二章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构建
    2.1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本体研究
        2.1.1 语块的定义及分类
        2.1.2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界定
    2.2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提取
        2.2.1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识别原则
        2.2.2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提取的基本方法
    2.3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构建
        2.3.1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构建过程
        2.3.2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序列层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认知翻译视角下的语块翻译
    3.1 翻译研究的认知转向
        3.1.1 认知科学与翻译
        3.1.2 认知视角下的翻译观
    3.2 语块翻译的认知加工
        3.2.1 语块翻译的认知加工过程
        3.2.2 语块翻译的认知加工策略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
    4.1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构图
        4.1.1 翻译理论模式
        4.1.2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图
    4.2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阐释
        4.2.1 语言符号认知
        4.2.2 逻辑思维认知
        4.2.3 主体间性认知
        4.2.4 社会文化认知
        4.2.5 语境关系认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构建的应用前景
    5.2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词典
Реферат
附录Ⅰ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中俄对照表
附录Ⅱ NLPIR汉语分词词性标记对照表
附录Ⅲ 汉语分词词性标注示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6)归化翻译策略指导下英语经济类报刊文本中实译与虚译的应用 ——以《经济学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翻译项目介绍
第二部分 翻译稿
第三部分 翻译研究报告
    第1章 翻译项目与研究报告概述
        1.1 项目简介
        1.2 报告概述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方法
        1.2.4 报告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英语报刊语言特征翻译研究
        2.2 英语报刊文化特征翻译研究
        2.3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基本概念
        3.2 归化翻译策略
        3.3 实译法和虚译法
    第4章 翻译实例分析
        4.1 实译法应用
        4.1.1 抽象名词的实译
        4.1.2 抽象形容词的实译
        4.1.3 抽象副词的实译
        4.1.4 动词do的实译
        4.2 虚译法应用
        4.2.1 拟人的虚译
        4.2.2 隐喻的虚译
        4.2.3 反讽的虚译
        4.2.4 习语的虚译
        4.3 小结
    第5章 结论
        5.1 归化翻译策略的适用性
        5.2 虚实译法的应用
        5.3 报告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7)变异修辞视角下的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英译再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沈从文小说英译研究综述
        1.1.1 文献搜集及宏观分析
        1.1.2 各主题研究现状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学术价值
        1.3.2 现实意义
第2章 变异修辞与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的英译再现研究
    2.1 中、西方修辞研究发展历程概述
    2.2 汉语修辞的定义及分类
        2.2.1 汉语修辞的定义
        2.2.2 汉语修辞的分类
    2.3 汉语常规修辞与变异修辞
        2.3.1 汉语常规修辞与变异修辞的界定
        2.3.2 汉语变异修辞研究述评
    2.4 汉语变异修辞再定义及汉语变异修辞研究框架的重构
        2.4.1 汉语变异修辞再定义
        2.4.2 汉语变异修辞研究框架的重构
    2.5 重构后的汉语变异修辞研究框架对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英译再现研究的启示
        2.5.1“语言风格”的定义
        2.5.2 语言风格与变异修辞的关系
        2.5.3 重构后的汉语变异修辞研究框架对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英译再现研究的启示
第3章 沈从文小说中辞的意味的英译再现
    3.1 词语的超常搭配的英译再现
        3.1.1 词语的超常搭配的定义
        3.1.2 词语的超常搭配的译例分析
        3.1.3 词语的超常搭配的英译再现情况小结
    3.2 同词相应的英译再现
        3.2.1 同词相应的译例分析
        3.2.2 同词相应的英译再现情况小结
    3.3 乡土语言的英译再现
        3.3.1 方言詈辞的英译再现
        3.3.2 地方俗语的英译再现
第4章 沈从文小说中辞的音调的英译再现
    4.1 沈从文小说中辞的音调的英译再现
        4.1.1 辞的音调的定义及分类
        4.1.2 沈从文小说对辞的音调的运用
    4.2 叙事语言中押韵句的译例分析
    4.3 叙事语言中押韵句的英译再现情况小结
第5章 沈从文小说中辞格的英译再现
    5.1 比喻的英译再现
        5.1.1“A像B,C型”比喻的英译再现
        5.1.2 联喻的英译再现
    5.2 飞白的英译再现
        5.2.1 飞白的定义
        5.2.2 飞白的译例分析
        5.2.3 飞白的英译再现情况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6.3 本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9)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文化缺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方法
    三、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第一章 《红楼梦》英译情况
    第一节 《红楼梦》的英译情况
    第二节 《红楼梦》文化翻译研究现状与研究趋势
    第三节 杨宪益戴乃迭与《红楼梦》翻译
第二章 杨戴译本文化翻译研究
    第一节 文化翻译与文化缺失
    第二节 称谓文化翻译
    第三节 俗语文化翻译
    第四节 宗教文化翻译
第三章 文化缺失的原因与补偿策略
    第一节 文化缺失的原因与补偿策略
    第二节 杨戴译本文化缺失的原因
    第三节 杨戴译本的翻译补偿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英汉习语翻译中的文化缺失与补偿(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文化翻译观与习语翻译
3 习语翻译中的文化缺失
    3.1 历史和地理环境差异
    3.2 社会习俗差异
    3.3 宗教信仰差异
4 习语翻译中文化缺失的补偿
    4.1 直译加注
    4.2 意译加注
    4.3 直译加意译
    4.4 修饰与补充词语
    4.5 借用文化意象
5 结语

四、习语中文化意象的翻译(论文参考文献)

  • [1]学生口译员应对文化缺省现象研究 ——以五届全国口译大赛为例[D]. 于琳德. 延边大学, 2020(05)
  • [2]《哈利·波特》在中国的译介研究[D]. 王伟.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7)
  • [3]《国家宝藏》特色用语汉译维研究[D]. 弋丹. 伊犁师范大学, 2020(12)
  • [4]文化意象视角下英语习语的教学实践与影响因素研究 ——以中职英语翻译课堂教学为例[D]. 胡良玉. 扬州大学, 2020(06)
  • [5]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构建及翻译模式探究 ——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4-2018)及俄译本为例[D]. 康喆文.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9(02)
  • [6]归化翻译策略指导下英语经济类报刊文本中实译与虚译的应用 ——以《经济学人》为例[D]. 黄雅洁.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8)
  • [7]变异修辞视角下的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英译再现研究[D]. 张蓓.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8]功能对等理论下汉语习语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J]. 梁飞云. 祖国, 2019(07)
  • [9]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文化缺失研究[D]. 李丽. 温州大学, 2019(01)
  • [10]英汉习语翻译中的文化缺失与补偿[J]. 王涛. 英语广场, 2018(02)

标签:;  ;  ;  ;  ;  

成语中的文化意象翻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