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麦岭磷矿采场边坡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

黄麦岭磷矿采场边坡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

一、黄麦岭磷矿采场边坡稳定性模糊综合评判(论文文献综述)

陈威[1](2020)在《硬质围岩采空区顶板稳定性分析研究 ——以新浦磷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硬质围岩采空区顶板的稳定性是其完整性、变形特性、强度及受力状态的综合反映,其影响因素繁多,影响机理复杂。因此,硬质围岩采空区顶板稳定性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研究,须考虑诸多条件。本文以新浦磷矿为例,分析研究了硬质围岩采空区顶板的稳定性影响因素、破坏模式和破坏机理,分析研究了新浦磷矿硬质围岩采空区顶板的安全厚度和极限跨度计算方法以及顶板的稳定性评价等问题。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同类型硬质围岩采空区顶板的研究具有参考意义。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采空区顶板稳定性的影响因素、顶板的破坏模式和破坏机理,分析研究了新浦磷矿硬质围岩采空区顶板,得到新浦磷矿硬质围岩采空区顶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采空区几何参数中的顶板跨度和厚度,主要破坏形式为脆性破坏,破坏模式为筒冒型破坏模式。(2)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顶板岩石的物理力学参数,采用结构力学梁板理论法、厚跨比法、荷载传递线交会法和普氏拱理论法四种计算方法,分析研究了了新浦磷矿硬质围岩顶板安全厚度和跨度的关系,绘制了顶板安全厚度和跨度的关系曲线图。通过分析新浦磷矿采空区的实际开采情况,得到了新浦磷矿采空区各中段顶板的安全厚度和极限跨度。(3)根据新浦磷矿的实际开采情况,建立了采空区顶板地质模型,将地质模型转换成数值模型,通过软件模拟反演了矿层开采后顶板的应力分布,得到顶板中部会出现明显的拉应力集中现象。分析模拟结果后认为,随着采空区顶板跨度增大,顶板中部拉应力逐渐增大;随着顶板厚度增大,顶板的极限跨度也随之增大。通过分析模拟结果,绘制了顶板跨度与其所承受的最大拉应力曲线图,以顶板岩层的抗拉强度作为破坏基准,确定了顶板的极限跨度。分析研究了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结果,认为结构力学梁板理论计算方法更适合新浦磷矿硬质围岩采空区顶板的安全厚度和极限跨度计算。(4)综合分析研究了理论和数值模拟结果,认为顶板的稳定性取决于其跨度,在顶板处于当前跨度的情况下,顶板跨度满足安全要求,顶板是稳定的。而-120m中段和-200m中段的顶板发生局部塌陷,在研究区地表形成塌陷坑。分析研究这两个中段的实际开采情况及顶板的稳定性,推测地面塌陷原因是矿柱受到地下采矿、爆破活动以及周边建筑工程活动的影响,部分相邻矿柱发生破坏从而失去支撑能力,导致顶板达到了极限跨度并发生了局部塌陷破坏,在地表形成了漏斗状的塌陷坑。

任从坡[2](2019)在《备战铁矿露天转井下开采平稳过渡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分析研究露天采矿现状,对其经济技术方面展开总结归纳,并通过构建矿山过渡期关键技术分析平台、应用合理的数学优化方法及对过渡期露天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从而优化采矿方法和过渡期采矿计划,为矿山提供技术支持,实现露天转地下的平稳过渡。1)通过现场调研及备战铁矿提供的基本地质资料,系统总结了矿山地质条件、矿体赋存条件、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与水文地质,对矿山开采技术条件以及其上部露天边坡的矿岩物理力学方面性质展开了深入探究和总结分析。2)构建了备战铁矿露天转地下过渡期技术分析平台,分析了露天境界内过渡期可利用资源量。对上部露天境界、地下主体工程区以及挂帮矿开采区域进行了划分,确定了过渡期最优的时间和空间节点。3)以矿山现有的开采现状及地质资料为依据,以经济、安全和高效为目标,分析影响备战铁矿露天转地下过渡期采矿方法选择的影响因素,选取合理的评价指标、构建权重体系,从而采矿方法通过利用分析层次结构法以及密切值的方式进行优化与选取。4)依托于FLAC3D数值仿真模拟技术建立模拟计算的平台,从而对过渡时期露天挂帮与边坡矿的开采进行分析总结。通过该软件的仿真模拟,总结得出露天边坡的大面积拉伸破坏原因并不是都在于备战铁矿石挂帮矿的开采,并且得到在采矿挂帮矿石时边坡居于稳态。图18幅;表8个;参56篇。

靳天成[3](2018)在《Ⅳ级围岩铁路隧道超挖对围岩及支护结构受力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既有和在建的隧道中,由于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施工技术等原因,超欠挖现象较为普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超挖造成的衬砌质量缺陷,势必对围岩稳定性及支护结构的受力产生影响,其影响程度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调研、工程实测数据分析以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了超挖对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影响。以铁路客运专线隧道为工程背景,对比分析了在不同埋深、不同超挖部位和不同超挖量情况下,围岩变形、围岩应力及支护结构受力的变化规律,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超挖现象在各级围岩中都比较普遍,且相当一部分已超过了规范中的规定值,拱顶和拱肩是比较容易出现超挖的位置。(2)采用有限元方法,分别研究了拱顶、拱肩部位超挖对围岩变形和围岩应力的影响。总结了在不同埋深、不同超挖高度和超挖角度的情况下,围岩的拱顶沉降、水平收敛、掌子面挤出位移、围岩应力分布、受拉破坏区以及塑性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拱顶超挖对拱顶沉降和掌子面挤出位移的影响较大,拱肩超挖对边墙水平位移也有一定影响。拱顶超挖对围岩第一应力的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上导拱顶和拱肩部位,拱肩超挖对围岩第一主应力的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上导拱肩和拱腰。另外,超挖对围岩破坏区域的影响较为复杂,存在应力集中问题,使围岩受拉破坏区和塑性区深度有所增加,受力状态更为不利。埋深增大时,超挖对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影响程度更大。(3)通过分析拱顶、拱肩部位超挖对支护结构受力的影响,得到了在不同超挖高度和超挖角度的情况下钢拱架的受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超挖改变了钢拱架的受力情况,导致超挖区压应力减小,超挖区两侧部位压应力增大。随着超挖高度的增加,超挖区两侧的压应力值会随之增大。随着超挖角度的增加,最大压应力值先增大后减小。未超挖时,拱架受力情况整体处于安全状态,出现超挖时,部分工况的拱架最大应力会超过许用应力值,导致拱架处于危险状态,超挖高度和角度不同时,钢拱架发生破坏的位置也有所不同。

吕哲[4](2018)在《差异风化型炭质页岩路堑边坡破坏机理及稳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炭质页岩是一种软岩,广泛分布于我国广西等西南部地区,由于其特殊的理化性质,炭质页岩极易发生风化,对于炭质页岩路堑边坡而言,边坡风化后很容易导致变形失稳,但对于差异风化型炭质页岩路堑边坡,由于风化程度差异导致抗风化能力不同所形成的边坡岩体和坡体结构的特殊性,导致此类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复杂,稳定性评价较为困难。因此,对差异风化型炭质页岩边坡破坏机理及稳定性分析十分有必要且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从炭质页岩岩体外观、结构和力学性质三方面出发,建立了风化分级的指标体系,研究了炭质页岩物理力学指标和风化等级之间的关系,创建了风化等级的分级标准,综合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理论,对炭质页岩边坡岩体的风化程度进行了评判,结果表明该炭质页岩边坡岩体存在着严重的差异风化。(2)从炭质页岩水理性质出发,分析不同风化程度炭质页岩耐崩解性及矿物成分组成,得出强风化炭质页岩遇水更易崩解,并提出了在“楔裂力”作用下产生竖向裂缝的概念,分析了差异风化型炭质页岩边坡破坏机制及破坏方式。(3)基于正交试验设计,选取代表性的稳定性影响因素:边坡高度、强风化岩层距坡脚与坡顶垂直距离比、边坡角、强风化岩层倾角,共有25组边坡计算数值模型,利用FLAC 3D计算软件,求出边坡安全系数,以此判断边坡稳定性,最后得到影响该边坡稳定性各因素敏感性大小排序。(4)以K21+450处差异风化型炭质页岩边坡为研究对象,模拟边坡以不同开挖坡比及每级不同开挖深度稳定性情况,结果表明,边坡开挖坡比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最为敏感,坡率越缓,安全系数越大,反之越小;结合数值分析结果对该处边坡以最优方式进行开挖,并分析开挖后边坡变形及稳定性,最后选用预应力锚索的方法对差异风化型炭质页岩边坡进行加固处理,结果表明,该加固处理方式有效的提高了边坡稳定性,达到了加固的效果。

夏龙,郝兵元,钱翰飞[5](2017)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在矸石山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在矸石山边坡稳定性的评价方面,传统的"确定型"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更科学合理的对矸石山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在总结现有边坡稳定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矸石山边坡稳定性层次分析结构模型,以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因素的权重,选择"岭形"隶属函数确定隶属度,采用多层次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最终给出评价结果。将该评价模型应用于屯兰矿矸石山的稳定性评价中,对模型的准确性加以工程验证。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此模型可以更全面的评价矸石山边坡的稳定性,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十分吻合。本评价方法简单,可信度高,可以为今后类似的评价工作提供良好的参考。

陈将宏,宛良朋,李建林,金晶,曹毅[6](2017)在《岸坡稳定性影响因子分析及权重确定》文中提出库水和雨水长期反复渗入和渗出严重影响三峡库区滑坡体的稳定性。为研究不同库水升降速率和不同降雨强度下滑坡局部稳定性和整体稳定变化,将降雨、库水位升降、岩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容重等因素作为影响岸坡稳定的主要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各主要因素权重的获取不再通过工程经验或专家打分,而是在工程本身地质模型分析基础上,通过不同因子对滑坡稳定性的敏感性来定义的。量化分析得到滑体和滑带岩土体材料强度对滑坡稳定的控制作用,实现了对三峡库区库岸边坡稳定的客观评价。

韩光[7](2017)在《露天矿顺层岩质高边坡稳定性及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露天矿而言,保持边坡稳定始终是矿山企业实现高效开采的最重要的安全保障。但由于矿山开采条件的千差万别,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露天矿,各有各的特点,为达此目的,必须掌握目标矿山边坡稳定性特有的规律并确定专门的处治方案。本文即以赞比亚穆利亚希露天铜矿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研究手段,实现了对矿山边坡的安全性分区,在此基础上,针对频繁滑塌的南帮顺层边坡的稳定性展开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边坡保稳的综合处治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保证了矿山的安全生产。本文获得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采用AHP层次分析原理和Fuzzy模糊评价原理,建立了边坡岩体质量分级的层次结构模型,获得了能表征边坡岩体物理力学特性的参数,重新计算了边坡静力条件下的安全系数,并由此确认:原设计安全系数储备不足是造成边坡滑塌的主因,且与现场情况相符。(2)断续节理岩桥破坏主要受倾角、间距、重叠量等节理几何参数影响,可分为四类破坏模式,是由矿物颗粒间黏结张拉破坏为主的微破裂引起,声发射事件计数与破裂强度均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函数。(3)该矿边坡塌方以台阶状破坏为主要特征,主要由断续节理端部间岩桥破裂贯通带及原生节理构成,滑体各部位尽管形状各异,但形态相同。(4)研究表明,爆破荷载加剧了南部边坡的剪切塑性变形,爆破荷载极易引起顺层边坡软弱过渡层发生剪切塑性变形,从而影响边坡的整体稳定性。(5)综合考虑经济、技术、政治等因素,针对典型边坡提出了削坡减载方案,验算得到边坡处治后的安全系数在静力及爆破振动作用下均满足规范要求。针对已出现的滑坡区域,提出了“压脚阻水”处治方案综合措施建议。本文取得了如下创新性研究成果:(1)建立了边坡岩体质量分级的层次结构模型,形成了边坡岩体质量综合评价辨识方法,为《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在边坡岩体质量评价方面的工程应用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2)建立了断续节理岩体细观分析模型及岩桥破坏分类模式,揭示了单轴压缩条件下的断续节理岩体破裂规律及机理,探究了顺层断续节理岩质边坡破坏特征。(3)推导了考虑高程放大效应的质点振速公式,建立了边坡爆破振动分析模型,揭示了爆破荷载作用下顺层边坡动力响应规律及损伤特征。总之,本文研究方法及相关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及工程应用价值。

陈强,王东,彭艾鑫,周群[8](2016)在《公路高陡边坡稳定性模糊评判》文中研究表明在分析影响雅康路高陡边坡稳定性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高陡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高陡边坡稳定性评价的模糊层次分析模型,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判,并采用Matlab程序编制了高陡边坡稳定性快速分级系统,实现边坡稳定性判定的可视化。实例表明,模糊理论评价结果较真实的反映了边坡所处的稳定状态,评判程序简便可行,实现了高陡边坡稳定性的快速评判。

宛良朋[9](2016)在《水—岩作用下典型岸坡安全生命周期诊断方法研究 ——以三峡库区木鱼包滑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依托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岸坡安全生命周期诊断评价与防护新技术示范”,以三峡库区沙镇溪镇内的库岸段木鱼包滑坡为典型案例,综合采用地质资料和监测资料分析、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研究等方法,对研究区域内典型滑坡的成因机理、变形特征及演化规律、岩土体力学参数时效性劣化模型、岸坡稳定性预测模型、岸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岸坡安全生命周期诊断评价系统和诊断方法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剖析了木鱼包滑坡的重力背斜形成机理,根据滑坡的演化规律,预测木鱼包滑坡将逐渐演化成顺向堆积体滑坡;结合库水位循环升降不同时段的特点,分阶段分析了各监测点的水平向月平均位移随时间的变化特征,比较了各监测点在不同时段的排序情况,进而系统的研究了岸坡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滑坡变形特征,提出了以横裂缝和纵裂缝的发育状况作为边坡变形破坏识别的工作方法。(2)分别分析了库水位升降对消落带岩土体的干湿效应、高温季节裸露岩体受高温-降雨反复作用、昼夜交替作用下的热湿效应,对岩石强度的影响;根据已有资料,采用数据统计手段,统计了 2006年-2012年期间,库水位升降作用频率为1次/年、夏季昼夜交替作用循环频率为40次/年,高温与降雨循环作用年发生频率为11次/年,以此为基础,分析建立了岩石抗剪强度参数随时间的劣化模型。(3)引用邓华锋教授的室内土石混合体试验成果,建立土石混合体抗剪强度参数劣化量与含水率的对应关系,以及考虑水压作用下的岩石干-湿循环模拟试验成果,建立了水-岩耦合作用下,岩石抗剪强度参数的劣化模型,通过反分析法,建立了岩石抗剪强度参数劣化模型与岩体抗剪强度参数劣化模型的关系,并应用于岸坡稳定性分析中。(4)开展了在高温作用下泡水和吸水两种热湿环境下的砂岩直剪试验,统计了两种热-湿循环条件下,岩石质量和吸水率的变化规律和裂隙发育规律,建立了岩石抗剪强度参数随两种热-湿条件循环作用次数的劣化规律,并提出等分法和等效法两种方法,将岩石劣化规律应用于实际岩体工程中,另外,重点分析了岩体强度受风化作用的深度效应和时间效应,为本试验成果合理应用于工程提供依据。(5)根据库水位升降、降雨作用下,岩体渗流场的变化,对坡体受不同影响因素的影响范围进行区域划分;建立了各区域岩体抗剪强度参数随时间的劣化等效模型;,开展了不同工况下,木鱼包滑坡在自然状态下和运行状态下的瞬态稳定性诊断,建立了相应稳定性预测模型。(6)根据水-岩作用下,木鱼包滑坡不同影响区域的稳定性分析结果以及潜在滑移模式的变化,将蓄水以后的木鱼包滑坡安全生命周期划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水-岩作用区域(后文称为研究区域)岩土体材料抗剪强度参数综合劣化比例为0~40%、40%~70%、70%~80%及80%至边坡安全生命周期终结,通过各阶段潜在的破坏模式分析可以看出,滑坡复活时间取决于阻滑段阻滑功能的消弱程度;提出基于经典理论公式推导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对木鱼包滑坡安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节点,开展影响滑坡稳定的粘聚力,内摩擦角,重度,滑裂面坡角及孔隙水压力等内在诊断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得出不同阶段各内在诊断因素的敏感度值;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得出了不同阶段节点时,外在诊断因素的敏感度值。(7)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结合诊断因素的劣化规律,建立了具有时效性因素的岸坡安全生命周期诊断系统,选取合理评价因素后,按一定属性进行归类,通过敏感度值量化各因素权重,对木鱼包滑坡在不同阶段节点,进行安全生命周期综合稳定性诊断,形成较为完整的岸坡安全生命周期诊断链。

张建华,李泽安,周乐静怡[10](2015)在《矿山爆破效果的可拓学评价》文中提出针对目前矿山爆破效果评价的特点,引进可拓理论对黄麦岭磷矿某台阶爆破效果进行评价。选取爆破质量、爆破安全和爆破技术经济效益3个方面作为一级评价指标,松散系数、大块率、根底率、前冲情况、后冲情况、爆破震动、飞石距离、炸药单耗和每米崩矿量等9个方面作为二级评价指标。计算结果表明:该次矿山爆破爆破质量处于良的范围内,爆破安全、爆破经济效益和最终的爆破效果都处于"优"的范围内。最后将此次爆破效果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比较,得到其与实际情况相一致。因此,将可拓学理论运用到矿山爆破效果评价中是可行的,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二、黄麦岭磷矿采场边坡稳定性模糊综合评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麦岭磷矿采场边坡稳定性模糊综合评判(论文提纲范文)

(1)硬质围岩采空区顶板稳定性分析研究 ——以新浦磷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2.2 研究区开采历史和开采现状
3 采空区顶板稳定性影响因素及破坏机理分析
    3.1 采空区顶板稳定性影响因素
    3.2 采空区顶板破坏模式与机理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采空区顶板安全厚度和极限跨度计算研究
    4.1 顶板岩石物理力学参数测定
    4.2 顶板安全厚度和极限跨度计算
    4.3 本章小结
5 采空区顶板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5.1 模型的建立
    5.2 模拟结果分析
    5.3 顶板稳定性综合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备战铁矿露天转井下开采平稳过渡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期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1.1.1 露天矿山转地下开采的发展现状
        1.1.2 露天转地下平稳顺延的安全生产技术探讨经验
        1.1.3 露天转地下开采采矿方法的优选
        1.1.4 露天转地下过渡期的技术难点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2.3 技术路线
第2章 备战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技术条件分析
    2.1 矿山开采现状
    2.2 矿区水文地质
        2.2.1 自然地理条件
        2.2.2 含(隔)水层(段)特征
        2.2.3 矿坑充水因素分析
        2.2.4 矿坑充水因素分析
    2.3 矿区工程地质
        2.3.1 工程地质岩组划分
        2.3.2 矿岩物理力学性质及顶底板稳固性评价
    2.4 矿区环境地质
第3章 露天、地下及过渡区三维模型建立及时空划分
    3.1 露天转地下过渡期三维可视化分析平台
        3.1.1 地表及露天终了境界模型
        3.1.2 矿体模型
        3.1.3 主开拓系统模型
        3.1.4 挂帮矿开拓系统模型
        3.1.5 复合三维分析平台
    3.2 过渡期区域的确定
        3.2.1 空间节点的确定
        3.2.2 过渡期时间节点的分析
第4章 备战铁矿采矿方法优化选择
    4.1 采矿方法优选的必要性
    4.2 采矿方法优选分析平台
    4.3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4.3.1 采矿计划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4.3.3 密切值法确定优劣
    4.4 采矿方法构成要素
第5章 挂帮矿与露天采场同时开采的稳定性分析
    5.1 矿岩物理力学参数
    5.2 挂帮矿露天边坡稳定性分析
        5.2.1 概述
        5.2.2 采场结构参数
        5.2.3 分析方法
        5.2.4 建模原则
        5.2.5 物理及力学模型
        5.2.6 模拟结果分析及结论
    5.3 对于矿山的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3)Ⅳ级围岩铁路隧道超挖对围岩及支护结构受力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超欠挖问题研究现状
        1.2.2 衬砌背后空洞研究现状
        1.2.3 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2.4 钢拱架支护作用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存在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超欠挖分布规律及本文研究方法
    2.1 超欠挖规律分布特点
    2.2 隧道超挖模型建立与计算说明
        2.2.1 有限单元法简介
        2.2.2 岩土材料屈服准则
        2.2.3 隧道超挖数值模型计算说明
3 隧道拱顶部位超挖对围岩变形及受力状态影响分析
    3.1 浅埋工况下超挖影响分析
        3.1.1 隧道拱顶超挖高度影响分析
        3.1.2 隧道拱顶超挖角度影响分析
    3.2 深埋工况下超挖影响分析
        3.2.1 隧道拱顶超挖高度影响分析
        3.2.2 隧道拱顶超挖角度影响分析
    3.3 小结
4 隧道拱肩部位超挖对围岩变形及受力状态影响分析
    4.1 浅埋工况下超挖影响分析
        4.1.1 隧道拱肩超挖高度影响分析
        4.1.2 隧道拱肩超挖角度影响分析
    4.2 深埋工况下超挖影响分析
        4.2.1 隧道拱肩超挖高度影响分析
        4.2.2 隧道拱肩超挖角度影响分析
    4.3 小结
5 隧道超挖对支护结构受力影响分析
    5.1 拱顶超挖对钢拱架受力状态影响分析
        5.1.1 超挖高度影响分析
        5.1.2 超挖角度影响分析
    5.2 拱肩超挖对钢拱架受力状态影响分析
        5.2.1 超挖高度影响分析
        5.2.2 超挖角度影响分析
    5.3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差异风化型炭质页岩路堑边坡破坏机理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炭质页岩路堑边坡岩体风化分级研究
    2.1 引言
    2.2 炭质页岩边坡岩体风化分级指标选取
    2.3 风化程度变化对物理力学参数影响
    2.4 炭质页岩岩体的风化程度评判
    2.5 差异风化型炭质页岩边坡岩体风化等级评价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差异风化型炭质页岩边坡破坏机理分析
    3.1 差异风化问题概述
    3.2 差异风化型炭质页岩物理力学特性分析
    3.3 差异风化型炭质页岩边坡破坏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差异风化型炭质页岩路堑边坡稳定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4.1 差异风化型炭质页岩边坡稳定性正交试验设计
    4.2 FLAC3D数值模拟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差异风化型炭质页岩边坡合理开挖及加固稳定性研究
    5.1 引言
    5.2 数值模拟建立及参数选取
    5.3 不同开挖深度对边坡稳定性影响
    5.4 差异风化型炭质页岩边坡的防治研究
    5.5 差异风化型炭质页岩路堑边坡开挖及加固稳定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课题目录)

(5)模糊数学综合评价在矸石山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
    1.1 方法与步骤
    1.2 矸石山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
    1.3 模糊综合评价
        1.3.1 隶属函数的确定
        1.3.2 权向量的确定
        1.3.3 综合评价
2 工程实例
    2.1 隶属度与权向量的计算
    2.2 评价结果
        2.2.1 初级评价结果
        2.2.2 二级评价结果
3结论

(6)岸坡稳定性影响因子分析及权重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岸坡稳定性影响因子分析及权重确定方法
    1.1 库岸边坡稳定性敏感性分析
    1.2 评价因素敏感度与权重的转化
2 工程背景
    2.1 地质背景及边坡破坏模式
    2.2 白水河滑坡
        2.2.1 地质条件
        2.2.2 后期变形特征分析
3 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及致灾因子分析
    3.1 初始力学参数
    3.2 敏感性分析工况
    3.3 敏感性分析结果
        3.3.1 静态水位工况
        3.3.2 评价因素敏感度与权重的转化
4 结语

(7)露天矿顺层岩质高边坡稳定性及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岩体力学参数研究方法
        1.2.2 岩质边坡破坏特征
        1.2.3 边坡稳定性研究方法
        1.2.4 边坡爆破振动效应研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工程概况
    2.1 程背景
    2.2 程地质条件
        2.2.1 自然地理
        2.2.2 矿区地层
        2.2.3 水文地质
        2.2.4 构造特征
        2.2.5 岩体结构面
    2.3 边坡地层勘探
        2.3.1 地层揭露
        2.3.2 边坡岩性
        2.3.3 边坡地质模型
    2.4 工程地质分区
    2.5 本章小结
3 边坡岩体质量评价及静力稳定性研究
    3.1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3.1.1 试验方法
        3.1.2 试验结果
    3.2 边坡岩体质量综合评价
        3.2.1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3.2.2 边坡岩体质量AHP-Fuzzy综合评价方法
        3.2.3 边坡岩体质量AHP-Fuzzy综合评价结果
    3.3 边坡静力稳定性研究
        3.3.1 极限平衡分析
        3.3.2 有限差分计算
    3.4 本章小结
4 断续节理岩体及边坡破坏特性细观研究
    4.1 岩质边坡应力场分布特征
    4.2 断续节理岩体及边坡细观研究方法
        4.2.1 颗粒流基本原理
        4.2.2 颗粒体模型
        4.2.3 光滑节理模型
    4.3 断续节理岩体力学特性细观研究
        4.3.1 计算方案设计
        4.3.2 计算细观力学参数标定
        4.3.3 力学特性细观分析
    4.4 顺层断续节理岩质边坡破坏细观研究
        4.4.1 计算模型构建
        4.4.2 破坏特性细观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边坡爆破振动力学响应及控制研究
    5.1 爆破荷载作用下边坡岩体动力响应特征
        5.1.1 爆破振动的特点
        5.1.2 爆破地震波在岩体中的传播规律
        5.1.3 爆破动力作用下岩质边坡的动应力分布
    5.2 爆破振动现场监测
        5.2.1 爆破振动监测技术
        5.2.2 爆破振动现场测试
        5.2.3 爆破振动测试结果分析
    5.3 爆破振动高程放大效应研究
        5.3.1 量纲分析
        5.3.2 动力响应时程分析
    5.4 边坡爆破岩体损伤特征分析
        5.4.1 计算原理及模型构建
        5.4.2 计算结果分析
    5.5 边坡爆破振动稳定性及控制技术措施
        5.5.1 边坡爆破振动稳定性研究
        5.5.2 边坡爆破振动控制技术措施
    5.6 本章小结
6 边坡综合处治方案研究
    6.1 边坡处治方案原则
        6.1.1 露天矿滑坡防治原则
        6.1.2 露天矿滑坡防治方法
        6.1.3 边坡处治方法选取
    6.2 2号坑南帮边坡处治方案
        6.2.1 处治方案概述
        6.2.2 处治方案验算
    6.3 3号坑南帮边坡处治方案
        6.3.1 处治方案概述
        6.3.2 处治方案验算
    6.4 滑坡区域处治方案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公路高陡边坡稳定性模糊评判(论文提纲范文)

1 建立高陡边坡稳定性模糊综合层次评判模型
    1.1 构建高陡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
    1.2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1.3 评价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1.3.1 离散型指标隶属度
        1.3.2 连续型指标隶属度
    1.4 确立指标评判集
    1.5 高陡边坡模糊层次综合评判
    1.6 评价指标的处理
2 建立高陡边坡稳定性快速分级系统
3 工程应用
    3.1 相对隶属度计算
    3.2 模糊综合评判
4 结论

(9)水—岩作用下典型岸坡安全生命周期诊断方法研究 ——以三峡库区木鱼包滑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分析
    1.3 主要研究任务与研究方法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1.5 稳定性分析理论基础
    1.6 本章小结
2 三峡库区典型滑坡形成机理及诊断因素分析
    2.1 木鱼包滑坡解剖
    2.2 木鱼包滑坡变形规律及滑坡机理分析
    2.3 岩土体变形及破坏的影响因素分析
    2.4 库区干湿循环作用年发生次数统计
    2.5 本章小结
3 水对岩石(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劣化规律研究
    3.1 含水率对土石混合体抗剪强度参数劣化规律研究
    3.2 水-岩耦合作用下变幅带砂岩强度劣化规律试验研究
    3.3 本章小结
4 热-湿循环作用下岩体劣化规律试验模拟研究
    4.1 采样、制样及试验设备介绍
    4.2 试验内容、试验目的及试验方案
    4.3 试验结果及岩石强度劣化规律分析
    4.4 岩石风化深度、时间效应研究及岩石强度热湿效应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水-岩作用下库岸边坡安全生命周期瞬态稳定性诊断
    5.1 库岸边坡水-岩作用影响区域划分研究
    5.2 各研究区域岩土体劣化模型研究
    5.3 水-岩作用下库岸边坡瞬态稳定性诊断及预测模型
    5.4 本章小结
6 库岸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6.1 影响库岸边坡稳定性内在诊断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
    6.2 影响库岸边坡安全生命周期内在诊断因素敏感性分析
    6.3 影响库岸边坡安全生命周期的外在诊断因素敏感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水-岩作用下库岸边坡安全生命周期稳定性综合诊断
    7.1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库岸边坡安全生命周期综合稳定性诊断系统
    7.2 库岸边坡安全生命周期诊断指标选择
    7.3 内在诊断因素研究
    7.4 外在诊断因素研究
    7.5 库岸边坡安全生命周期诊断及正确性验证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建议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
致谢

(10)矿山爆破效果的可拓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爆破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2爆破效果的可拓综合评价模型
    2. 1爆破效果评价标准的建立
    2. 2爆破效果可拓综合评价建模过程
3实例分析
    3. 1确定经典域Rj和节域RU
    3. 2确定待评价物元
    3. 3计算关联度
    3. 4计算评价对象的综合关联度
    3. 5结果分析
4结语

四、黄麦岭磷矿采场边坡稳定性模糊综合评判(论文参考文献)

  • [1]硬质围岩采空区顶板稳定性分析研究 ——以新浦磷矿为例[D]. 陈威.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2]备战铁矿露天转井下开采平稳过渡关键技术研究[D]. 任从坡.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3]Ⅳ级围岩铁路隧道超挖对围岩及支护结构受力影响分析[D]. 靳天成.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1)
  • [4]差异风化型炭质页岩路堑边坡破坏机理及稳定性研究[D]. 吕哲. 长沙理工大学, 2018(01)
  • [5]模糊数学综合评价在矸石山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J]. 夏龙,郝兵元,钱翰飞.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17(10)
  • [6]岸坡稳定性影响因子分析及权重确定[J]. 陈将宏,宛良朋,李建林,金晶,曹毅. 水力发电, 2017(03)
  • [7]露天矿顺层岩质高边坡稳定性及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 韩光. 北京科技大学, 2017(05)
  • [8]公路高陡边坡稳定性模糊评判[J]. 陈强,王东,彭艾鑫,周群. 四川建筑, 2016(03)
  • [9]水—岩作用下典型岸坡安全生命周期诊断方法研究 ——以三峡库区木鱼包滑坡为例[D]. 宛良朋. 武汉大学, 2016(07)
  • [10]矿山爆破效果的可拓学评价[J]. 张建华,李泽安,周乐静怡. 金属矿山, 2015(11)

标签:;  ;  ;  ;  ;  

黄麦岭磷矿采场边坡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