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综合康复治疗

66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综合康复治疗

一、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66例的综合康复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孙慧,许坚[1](2021)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的干预效果》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脑卒中偏瘫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各33例。观察两组干预前后NIHSS、FMA与MBI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10 d、1个月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FMA、MBI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FMA、MBI评分评分均上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而促进其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显着。

陈颖,郄淑燕,王丛笑,张健[2](2020)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周围神经电生理学和形态学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分析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周围神经电生理学和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全部病例资料来源于本院2017年7月-2018年2月康复科门诊、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100例,根据康复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康复组(n=65,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和对照组(n=35,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以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彩超仪分别进行周围神经电生理学和形态学评估,并采用量表工具评定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康复组偏瘫侧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经、肩胛上神经及下肢胫神经、腓神经波幅明显升高,即运动神经功能改善更明显(P<0.05);同时偏瘫侧正中神经腕横纹上方6 cm、肱骨内上髁上4 cm、肱骨中点位置及尺神经肘管入口、肱骨中点位置CSA明显大,即神经形态改善更明显(P<0.05)。此外,治疗3个月后康复组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有助于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电生理指标及神经形态改善,继而可有效提高运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魏利娇[3](2020)在《基于ITHBC的健康教育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以ITHBC为理论依据的健康教育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干预效果,意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和日常生活能力,使患者尽可能回归正常生活。方法1.选取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5月-11月脑病科患者,严格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确定研究对象,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3例。干预组患者进行基于ITHBC的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进行医院常规健康教育。分别于干预前、出院4周、出院12周时采用脑卒中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功能锻炼依从性评估;干预前、出院12周时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估。2.本研究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研究数据由双人进行核对录入。采用的统计学方法主要有描述性统计、t检验、卡方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α=0.05(双侧)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66例患者,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3例,干预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3例,最终共有61例用于统计分析,干预组31例,对照组30例。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功能锻炼依从性、身体锻炼依从性、锻炼监测依从性、主动寻求建议依从性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出院4周及出院12周,干预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得分(45.77±2.578)分、(36.71±2.085)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得分(41.40±1.812)分、(34.33±1.953)分,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间效应、干预效应、时间和干预的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出院4周及出院12周,干预组患者身体锻炼依从性得分(25.84±0.898)分、(21.00±0.966)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身体锻炼依从性得分(23.17±0.913)分、(19.77±1.331)分,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间效应、干预效应、时间和干预的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出院4周及出院12周,干预组患者锻炼监测依从性得分(10.32±1.013)分、(8.03±0.948)分均高于对照组锻炼监测依从性得分(9.00±0.910)分、(7.20±0.961)分,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间效应、干预效应、时间和干预的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出院4周及出院12周时,干预组患者主动寻求建议依从性得分(9.61±1.116)分、(7.68±0.979)分均高于对照组主动寻求建议依从性得分(9.23±0.935)分、(7.37±1.066)分,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效应、时间和干预的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出院12周,干预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得分(66.13±5.433)分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56.50±5.7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基于ITHBC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身体锻炼依从性、锻炼监测依从性和日常生活能力。2.基于ITHBC的健康教育未能够提高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主动寻求建议依从性。

廖源,孙光华,封蔚彬,彭婷,罗敷,宁鹏云,王娟,李康,曾国锋,蹇芝[4](2020)在《强调呼吸训练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回顾性研究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3例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病例资料,其中脑梗死97例、脑出血66例。年龄33~86岁,平均(63.71±11.296)岁,共治疗20 d。所有脑卒中患者入院后按康复医学科常规护理,健康宣教指导良肢位摆放,给予传统康复治疗(针刺、红外线照射、手指点穴、穴位贴敷治疗)、运动疗法、作业治疗、悬吊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治疗前后均给予康复评定,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er量表、Brunnstrom量表、Ashworth量表对病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Barthel指数、Berg评分较治疗前显着提高(P<0.01),上肢Fugl-Meyerer评分及Ashworth肌张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而经治疗后下肢Fugl-Meyer、肌张力Ashworth及上肢、手、下肢的Brunnstro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可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

张增瑞,张美英[5](2019)在《中医内外治法联合应用治疗中风偏瘫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临床研究显示80%的中风患者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功能缺陷,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和生活负担。中医在偏瘫治疗中有显着优势,通过查阅分析相关文献,结果表明中医内外治法联合应用治疗中风偏瘫比单纯运用某种疗法更有优势。

马甜[6](2019)在《应用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肩痛的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疼痛、关节活动度、上肢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关节活动度、上肢运动功能及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可以更有效改善肩关节活动度与上肢运动功能,减轻肩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崔耀春[7](2019)在《基于足底压力传感器的下肢综合康复评分》文中指出康复评定是康复医疗的核心,具有评价患者康复效果的意义。康复治疗在康复评定的基础上制定、实施、修改、完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改善障碍情况,使其重新走向家庭、工作和社会。目前下肢的康复评定,功能量表法较为繁琐且费时,仪器测量法主要通过比较健康人群和下肢功能障碍人群的特征参数来进行,缺乏对个体的总体评价。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下肢的综合康复评分方法,用于评估患者下肢功能康复情况。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课题组研发的智能鞋设计了数据采集实验方案,介绍了下肢特征参数的定义,包括步态参数和站立平衡参数,并针对步态参数难以从数据中直接提取的问题,提出了步态时相检测算法。(2)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健康组内特征参数在左右侧、性别间、年龄组间的显着性,对于在年龄组间有显着差异的特征参数,再分析其与年龄的相关性,筛选出不受左右侧、性别和年龄影响的特征参数。并分析健康组和下肢功能障碍组之间的特征参数差异,筛选出受疾病影响的特征参数。利用这两种筛选方法,建立适用于康复评定的特征参数筛选表。(3)建立下肢的综合康复评分方法,并建立其与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下肢部分的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验证了综合康复评分方法的有效性。(4)建立综合康复评分的最小可测变化值,用于排除随机测量误差的影响,判断患者康复训练前后的得分变化是否具有临床意义。(5)初步完成康复评定软件。

曾庆云[8](2006)在《中、西医综合康复方案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偏瘫的影响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包括文献研究和临床研究两个部分。文献研究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系统回顾了历代中医药治疗偏瘫的主要成就,并对中、西医治疗的原则和方法的现代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通过分析既往偏瘫综合康复方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吸纳现代康复医学理念和功能评价方法、保留中医证候和辨证康复的观点、保持和丰富中医独特的综合康复技术等,是发挥中西医康复医学的优势、建立偏瘫中医综合康复方案的重要途径。临床研究目的:通过观察中、西医不同康复方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和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分析中、西医康复方案临床疗效的异同。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对两种康复方案进行对比研究,探讨控制康复医疗成本的有效途径。方法:运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55例缺血性脑卒中(证属中风病中经络之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患者分为中康组27例和西康组28例。中康组采用缺血性脑卒中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西康组采用规范的西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治疗4周后,从临床疗效和实验室检查两个部分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临床疗效评定包括观察两组临床综合疗效、中医主要症状、中医证候积分、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认知功能等治疗前后的改变,及康复训练依从性和并发症情况。实验室检查部分包括观察治疗前后血脂、血流变、免疫学指标等的改变。两组的卫生经济学研究采用成本-效果分析的方法。结果:中康组和西康组两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相若(P>0.05)。与西康组相比,中康组康复治疗的依从性较好,对提高中医综合疗效、改善中医主要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运动功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减少卒中后并发症、调节免疫系统的紊乱等方面的作用均有显着优势(P<0.05)。两组患者的成本-效果比显示中康组显着低于西康组。结论:中、西医综合康复方案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均有确切的疗效。与西医康复方案相比,中医综合康复方案可明显提高中医综合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提高康复训练依从性、减少卒中后并发症,而且成本-效果比最低,因此可认为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偏瘫康复治疗方案。

孙珊[9](2021)在《综合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质量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卒中发病率总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推测,2030年我国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将比2010年升高约50%。已有的临床资料显示,脑卒中后遗症会导致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失去自理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康复治疗作为干预脑卒中及其后遗症的必要手段,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脑卒中患者预后情况。因此,使用康复治疗手段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干预十分必要。目前,常规康复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言语治疗)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研究报道,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肌电生物反馈、中医针刺等)可表现出更理想的康复效果,但缺少更多的实验支持。因此,进一步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的干预效果,有其临床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以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质量与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以评价综合康复治疗效果。研究目的:探究12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以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积极干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选取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脑卒中患者64例(年龄在50-80岁之间,无明显并发症),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2,男24例,女8例)和实验组(n=32,男26例,女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实验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干预12周,每周5天。在12周干预前后,两组分别通过Brunnstrom肢体功能评定、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估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采用Barthel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以及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同时通过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脂蛋白(a)、总胆红素、尿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白蛋白、血钙、c反应蛋白等相关生化指标评估脑卒中患者独立影响因素水平、脂代谢水平、营养水平以及炎症水平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力求达到改善脑卒中患者增进体质健康水平的目的。研究结果:1.综合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在12周实验后,(1)对照组患者Brunnstrom患侧上肢、Brunnstrom患侧手、Brunnstrom患侧下肢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FMA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有显着性提升(p<0.05),实验组患者Brunnstrom患侧上肢、Brunnstrom患侧手、Brunnstrom患侧下肢评分都有所升高,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FMA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有显着性提升(p<0.05)。(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后的实验组患者的FMA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有显着性提升(p<0.05)。说明12周综合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2.综合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在12周实验后,(1)对照组患者Barthel量表评分有显着性提高(p<0.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有所下降,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评分有显着性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Barthel量表评分有非常显着性提高(p<0.01),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有显着性下降(p<0.05),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评分有显着性下降(p<0.05)。(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后的实验组患者Barthel量表评分有显着性上升(p<0.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评分均有显着性下降(p<0.05)。说明12周综合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3.综合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通过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脂蛋白(a)、总胆红素、尿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白蛋白、血钙、c反应蛋白反应评估脑卒中患者独立影响因素、脂代谢、营养、炎症等方面的变化。(1)综合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独立影响因素的影响:在12周实验后,(1)对照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脂蛋白(a)、总胆红素、尿酸的水平有显着性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脂蛋白(a)、总胆红素、尿酸的水平有显着性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后的实验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脂蛋白(a)、总胆红素、尿酸有显着性降低(p<0.05)。(2)综合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脂代谢指标的影响:在12周实验后,(1)对照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无显着性变化(p>0.05),实验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有显着性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有所上升,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有所下降,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后的实验组患者甘油三酯水平有显着性降低(p<0.05)。(3)综合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营养指标的影响:在12周实验后,(1)对照组患者白蛋白、血钙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患者白蛋白、血钙水平有所升高,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后的实验组患者白蛋白、血钙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4)综合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炎症指标的影响:在12周实验后,(1)对照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有显着性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后的实验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有显着性降低(p<0.05)。说明12周综合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相关生化指标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研究结论:12周综合康复可对脑卒中患者产生积极的干预效果,具体表现在其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显着提升、生活质量的显着提高和相关生化指标的显着改善。

赵宁,韩雄,郭好战[10](2017)在《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6月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6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依据建档顺序分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采用综合康复训练,两组均持续干预1个月。对比干预前后两组下肢功能评分(FMA)、平衡能力评分(BBS)、步行能力评分(FAC)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FMA、BBS、F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指标评分均较干预前增高,且研究组FMA(61.37±13.55)分、BBS(4 2.2 1±9.1 9)分、FAC(3.54±0.69)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NIHSS评分及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NIHSS评分(14.21±10.68)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69.23±9.19)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综合康复训练效果显着,可有效改善下肢功能、平衡能力、步行能力,提高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推广价值。

二、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66例的综合康复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66例的综合康复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的干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NIHSS评分
    2.2 FMA与MBI评分
3 讨 论

(2)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周围神经电生理学和形态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入选与排除标准
    1.3 治疗
        1.3.1 康复组
        1.3.2 对照组
    1.4 观察指标
        1.4.1 周围神经电生理学评估
        1.4.2 周围神经形态学评估
        1.4.3 量表工具评估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2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偏瘫侧周围神经电生理学评估比较
    2.2 2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偏瘫侧周围神经形态学评估
    2.3 2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量表工具评估
3 讨 论

(3)基于ITHBC的健康教育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意义
        3.1 理论意义
        3.2 实践意义
    4 理论依据
    5 概念界定
    6 理论框架
    7 研究假设
    8 技术路线
研究设计
    1 研究类型
    2 研究对象
        2.1 研究对象来源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脱落标准
        2.5 样本量确定
    3 研究工具
        3.1 一般资料调查表
        3.2 脑卒中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Questionnaire of Exercise Adherence, EAQ)
        3.3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4 研究内容
        4.1 文献回顾
        4.2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4.3 制定干预方案
        4.4 实施干预
        4.4.1 对照组
        4.4.2 干预组
    5 资料收集
    6 质量控制
    7 统计分析
    8 伦理原则
结果
    1 研究对象情况
    2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3 两组患者相关资料的基线比较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基线比较
        3.2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评价指标基线比较
    4 干预效果评价
        4.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比较
        4.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各维度比较
        4.2.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身体锻炼依从性比较
        4.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锻炼监测依从性比较
        4.2.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主动寻求建议依从性比较
        4.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讨论
    1 基于ITHBC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
    2 基于ITHBC的健康教育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分维度的影响
        2.1 基于ITHBC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身体锻炼依从性
        2.2 基于ITHBC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锻炼监测依从性
        2.3 基于ITHBC的健康教育未能提高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主动寻求建议依从性
    3 基于ITHBC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结论
局限性与展望
    1 局限性
    2 展望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研究现状
    1 我国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现状
    2 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影响因素
    3 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干预性研究
    4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强调呼吸训练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有效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2.1 传统康复治疗方案
        1.2.2 物理治疗方案
        1.2.3 物理因子治疗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2 结 果
    2.1 综合康复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Berg评分比较
    2.2 治疗前后肢体Fugl-Meyer评分比较
    2.3 治疗前后患者肌张力Ashworth评分比较
    2.4 康复治疗前后患者Brunnstrom分期比较
3 讨 论

(5)中医内外治法联合应用治疗中风偏瘫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联合中医外治法
    1.1 中药联合针灸
    1.2 中药联合推拿
2 中医外治法的联合运用
    2.1 针灸联合穴位敷贴
    2.2 针灸联合中药熏洗
    2.3 针灸联合穴位注射
    2.4 针灸联合药透
    2.5 针灸联合康复
    2.6 针灸联合中药药敷
    2.7 针灸联合推拿
3 中医康复联合内外治法
    3.1 中医内服外治联合康复
    3.2 中医综合康复法
4 中医结合运动疗法
5 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

(6)应用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肩痛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7)基于足底压力传感器的下肢综合康复评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康复与康复评定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仪器测量法的下肢康复评定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智能鞋硬件设计
    2.2 智能鞋软件设计
        2.2.1 数据收发机制
        2.2.2 数据接收与实时显示
    2.3 智能鞋可靠性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特征参数提取
    3.1 特征参数定义
        3.1.1 步态时间参数
        3.1.2 步态时相比例参数
        3.1.3 步态对称性参数
        3.1.4 步态变异性参数
        3.1.5 站立平衡参数
    3.2 数据采集实验
        3.2.1 实验目的
        3.2.2 实验对象
        3.2.3 实验方案
    3.3 特征参数提取
        3.3.1 步态时相检测算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特征参数筛选
    4.1 研究目的
    4.2 统计学方法
        4.2.1 配对样本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
        4.2.2 单因素方差分析
        4.2.3 Spearman相关性系数
    4.3 健康组特征参数分析
        4.3.1 健康组步态时间参数分析
        4.3.2 健康组步态时相比例参数分析
        4.3.3 健康组步态对称性参数分析
        4.3.4 健康组步态变异性参数分析
        4.3.5 健康组站立平衡参数分析
    4.4 偏瘫组与健康组特征参数对比
        4.4.1 偏瘫组和健康组步态时间参数和时相比例参数对比
        4.4.2 偏瘫组和健康组步态对称性参数对比
        4.4.3 偏瘫组和健康组步态变异性参数对比
        4.4.4 偏瘫组和健康组站立平衡参数对比
    4.5 特征参数筛选总结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综合康复评分
    5.1 综合康复评分
        5.1.1 主成分分析
        5.1.2 康复评分建立
        5.1.3 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下肢评分与康复评分的线性回归方程
    5.2 最小可测变化值
        5.2.1 综合康复评分的最小可测变化值
    5.3 康复评分软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中、西医综合康复方案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偏瘫的影响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研究
    第一章 中医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及其康复的认识
        第一节 历代中医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认识的源流
        一、历代医家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一) 唐宋以前,以正虚邪中为主要病因病机
        (二) 金元时期,倡火、风、气、痰内因为患
        (三) 明清时期,主虚、风、瘀致病说
        二、历代医家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治法的探讨
        (一) 中药汤剂疗法
        (二) 偏瘫其他疗法
        第二节 现代中医药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的研究概状
        一、缺血性脑卒中中药临床研究概况
        (一) 缺血性脑卒中治则治法研究
        (二) 缺血性脑卒中辨证论治研究
        (三) 缺血性脑卒中辨病论治研究
        (四) 缺血性脑卒中经方研究
        (五) 缺血性脑卒中自拟方研究
        (六) 缺血性脑卒中中成药静脉制剂研究
        二、缺血性脑卒中针灸治疗研究概况
        (一) 头针疗法
        (二) 体针疗法
        (三) 电针疗法
        (四) 择时取穴针刺法
        (五) 其他
        (六) 针刺与现代康复疗法结合
        (七) 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机理探讨
        三、缺血性脑卒中推拿治疗研究概况
        (一) 推拿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早期的治疗
        (二) 推拿对中风恢复期的治疗
        (三) 推拿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合并症的治疗
        (四) 推拿与现代医疗技术结合
        (五) 推拿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理探讨
        四、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熏洗疗法研究概况
    第二章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及其康复的认识
        第一节 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的研究
        一、现代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
        (一) 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
        (二)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本质的认识
        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原则和措施概述
        (一) 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原则
        (二) 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措施
        第三节 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康复机制及治疗的研究
        一、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康复机制
        (一) 卒中后大脑皮质功能的重建——神经可塑性理论
        (二) 卒中后脑内的生理生化改变——神经可塑性机制与影响因素
        (三) 卒中后脑的可塑性与功能康复
        二、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的研究
        (一) 康复治疗的原则
        (二) 康复训练的时间
        (三) 康复治疗的方法
    第三章 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综合治疗近况研究
        第一节 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研究
        一、辨证口服中药与静脉中药制剂合用
        二、中药与针灸合用
        三、中药加手法推拿
        四、中药、针灸、推拿等中医康复疗法综合应用
        第二节 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西医综合治疗方案研究
        一、脑梗死西医内科治疗
        二、西医内科加康复训练
        三、西医内科治疗加理疗
        四、西医内科加外科及介入治疗
        五、卒中单元治疗模式
        第三节 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研究
        一、中西药物结合康复方案
        二、中西药物配合中医推拿针灸等康复治疗方法
        三、中西药物配合西医康复、理疗等治疗方法
        四、中西药物配合中西医综合康复疗法
    小结与体会
临床研究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
        (一) 诊断标准
        (二) 病例纳入标准
        (三) 病例排除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 随机分组
        (二) 治疗方法
        三、一般资料分析
        (一) 病例来源
        (二)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三) 中康组与西康组患者治疗前可比性检测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临床疗效比较
        (一) 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二) 中医综合疗效评定及主要症状、证候积分情况比较
        (三)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比较
        (三) 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比较
        (五) 认知障碍水平(MMSE 积分)及3 个月后血管性痴呆(VD)发生率比较
        (六) 生存质量比较
        (七) 临床常见并发症发病率比较
        (八) 卫生经济学指标分析
        (九) 患者依从性情况比较
        (十) 实验室指标及安全性监测
    第三节 研究结论
    第四节 讨论
        一、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病因病机探讨
        二、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治则治法探讨
        三、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综合治疗思路的确立
        四、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早期中医综合康复方案的建立
        (一) 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急性期口服汤药的选用
        (二) 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急性期静脉用中药制剂的选用
        (三) 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急性期熏洗方药分析
        (四)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针灸方案的确立
        (五) 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推拿康复方案的制定
        (六) 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急性期中医特色心理康复方案的确立
        五、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免疫功能调整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关系探讨
        六、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价及其意义
        七、缺血性脑卒中偏瘫两种综合康复方案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八、缺血性脑卒中偏瘫中医康复原则探讨
        (一) 在脑卒中偏瘫康复中引入中医证候学指标
        (二) 以辨证论治和整体康复作为脑卒中康复的重要指导思想
        (三) 发挥中医独特康复疗法的优势
        (四) 将现代康复医学的有关理论作为脑卒中康复理论体系的有益补充
        九、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
    附录Ⅱ 中风病主要症状分级量化表
    附录Ⅲ 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995)
    附录Ⅳ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附录Ⅴ 简式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法(SFMA 量表)
    附录Ⅵ Barthel氏指数法(BI)
    附录Ⅶ 简明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 量表)
    附录Ⅷ WHO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表
致谢
详细摘要

(9)综合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质量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1 脑卒中概述
        1.1.1 脑卒中的概述与临床表现
        1.1.2 脑卒中的诊断标准
        1.1.3 脑卒中的典型症状
        1.1.4 脑卒中对患者的影响
        1.1.5 脑卒中的发病机制
        1.1.6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1.1.7 脑卒中的干预研究
    1.2 .康复治疗手段对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2.1 常规康复治疗
        1.2.2 物理康复治疗
        1.2.3 综合康复疗法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1.2.2 问卷调查法
        1.2.3 实验法
        1.2.4 数理统计法
    2 研究结果
        2.1 康复治疗前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指标的对比
        2.2 康复治疗干预后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变化
        2.3 康复治疗干预后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
        2.4 康复治疗干预后脑卒中患者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
    3 讨论
        3.1 综合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3.2 综合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3.3 综合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 纳入研究前伴有脑部器质性损伤者;
    1.4 方法
        1.4.1 对照组
        1.4.2 研究组
    1.5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FMA、BBS、FAC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2.2两组NIHSS评分及BI评分变化比较
3 讨论

四、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66例的综合康复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的干预效果[J]. 孙慧,许坚. 贵州医药, 2021(02)
  • [2]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周围神经电生理学和形态学的影响[J]. 陈颖,郄淑燕,王丛笑,张健.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20(05)
  • [3]基于ITHBC的健康教育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应用研究[D]. 魏利娇.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强调呼吸训练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有效性[J]. 廖源,孙光华,封蔚彬,彭婷,罗敷,宁鹏云,王娟,李康,曾国锋,蹇芝.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04)
  • [5]中医内外治法联合应用治疗中风偏瘫的研究进展[J]. 张增瑞,张美英. 内蒙古中医药, 2019(09)
  • [6]应用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肩痛的效果研究[J]. 马甜. 中国社区医师, 2019(25)
  • [7]基于足底压力传感器的下肢综合康复评分[D]. 崔耀春. 苏州大学, 2019(04)
  • [8]中、西医综合康复方案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偏瘫的影响的对比研究[D]. 曾庆云.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6(02)
  • [9]综合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质量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D]. 孙珊.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10]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赵宁,韩雄,郭好战.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12)

标签:;  ;  ;  ;  ;  

66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综合康复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