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剥离调查

新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剥离调查

一、新疆国有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资产情况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殷婕[1](2021)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不良资产价值庞大,种类丰富,部分是错放、闲置的宝贵资源。当前我国进入经济转型升级期,高效地处置不良资产,让资源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能精准地降低资源消耗、消化闲置资产。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其持有的不良资产占到了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持有的不良资产总额的83%,科学、合理、高效地处置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能降低金融机构持有的不良资产份额,同时能为经济发展带来一轮高峰。历史上,我国通过设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整体政策性剥离银行不良资产,为银行参与现代化经济发展和股份制改革卸下包袱,而如今,我国经济稳中有增,不良资产处置应该从特殊时期的特殊措施变化为常态化工作,因此,当下的不良资产处置要提高法治化水平,以法治来优化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环境。研究发现,目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存在的法律障碍主要是由商业银行主体特殊性和不良资产债务和抵押物特殊性引发的,具体而言,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内外部监管严格,监管过剩,激励不足;不良资产债权和抵押物总价值巨大但是价格过低,且多以房产为担保物,担保物、担保人与债务人之间法律关系紧密且复杂,这些特殊性贯穿于所有处置方式始终。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最常用的方式有:诉讼追偿、资产重组、债转股、不良资产多样化出售、不良资产证券化,存在的法律问题有立法方面的:未建立不良资产处置法律体系,适用《民法典》处置不良资产不符合实际需求,《公司法》与不良资产处置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未对不良资产证券化中主体和行为进行法律界定;也存在实务方面的法律问题:一级市场开放度低、不良资产持有人穷尽救济仍然不能实现债权、不良资产估值随意性强、债转股法律关系不确定、不良资产投资权利保障削弱等。针对以上法律问题,提出从数据融通、风险预警前置、信用恢复三方面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从源头减少不良资产,同时鼓励失信主体主动恢复信用,继续参与市场活动;从划定包容性强的不良资产类别,分别确定税率和降低不良资产交易税率两方面合理降低不良资产处置税收成本,调和国家财政和不良资产处置之间关于税收的矛盾;从减少政府指定债转股现象以及转为优先股的合理性和权利范围两方面提高债转股中双方的自主权,进一步弱化不良资产处置行政色彩;立法重心从重监管惩戒向完善规则转变,建立专门的不良资产证券化法律体系,夯实法治基础,提高处置效益;从加大法院执行追偿力度,创新强制执行手段,促进不良资产所有权人之间债权债务抵销两个方面提升诉讼追偿效果,提升公力救济的效果和司法权威。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需要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联合发力,多措并举,才能切实提高不良资产处置的安全性,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促进市场活跃。

邱晟[2](2020)在《资产管理公司金融不良资产包处置分析 ——以PF银行N市分行不良资产包为例》文中认为自1999年我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以来,我国不良资产处置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政策性阶段、商业化转型和全面商业化阶段。进入全面商业化阶段以来,各类资产管理公司不断涌现,不良资产管理和处置的手法也在不断丰富。随着不良资产市场政策的放开,参与者不仅在数量上越来越多,在层次上也越来越丰富,越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不良资产行业中对参与机构的资产精细化处理能力要求也与日俱增。在这一背景下,笔者选择了D资产管理公司已经收购并处于管理和处置中的典型银行不良资产包作为研究对象,对案例资产包中债权债务结构的不良原因和银行信贷管理漏洞进行分析,在银行信贷发放以及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包的处置上给出一定的建议。案例选取的资产包涉及多户债权,主要可以根据抵质押担保情况被分为四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拥有共同的债权人和抵押物提供保证担保;第二部分债权主要为应收账款质押担保;第三部分抵押物为工业土地和专用生产设备;第四部分的抵押物为商业地产。该资产包是资产管理公司日常收购的小规模金融不良资产包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在日常对该类资产包的经营和处置上通常采用诉讼追偿的传统处置方法,这种方法在操作上已经有着一套完整的流程和步骤,有着较小的操作风险,但却有回收率低、回收周期长的不足。细看该类资产包,其中的部分资产作为商业地产能够产生稳定的现金流且有着较低的贬值风险,且在收购的时候往往仅需付出远比正常市场更低的对价,使其有了更大的可操作空间。为探索更好的资产处置方式,本文选取该资产包对资产的现实处置方案展开分析,并创新性地尝试采用资产证券化的方法处该不良资产包。在证券化的方案中,笔者采用信托模式的资产证券化方式将收益证券涉及为优先级高级、优先级中级、次级(权益层)三个层级,并使用蒙特卡洛仿真对证券存续期内的资产价格和现金流量等关键参数进行仿真,根据仿真结果采用风险定价的方法对拟对外发售的优先级证券进行定价。相比现实处置方案,加入资产证券化手段的方案无论在回收比率的低值还是高值上都有着更好的表现。并且因为加入了资产证券化手段的运用,在债权的处置和抵押物的处置上实现了时间的分离,使得资产管理公司能够更快地处置债权回收资金,抵押资产也因处置时间和拉长减少了因交易摩擦带来地贬值。此外,笔者结合文章涉及案例和自身从业经验,指出了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业务中设计的估价和处置、银行自身贷款风险防范上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对应的改进建议。

张秀豪[3](2020)在《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及其优化研究 ——基于三种模式的比较》文中认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大,我国企业债务问题和银行不良资产诱发的系统性风险引发持续关注。对适合银行未来发展的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及其优化展开研究,对指引不良资产风险管控和科学处置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对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梳理,提出以清收、呆账核销和以资抵债等为代表的不良资产传统处置模式存在金融风险积聚、资产加速贬值、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探寻以风险隔离理论、看涨期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的解决思路,指出针对传统模式的不足应主要发展不良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重组和互联网平台化三种优化模式。其次,本文针对三种优化模式展开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通过对三种模式的发展概况进行研判,提出各优化模式发展存在的现实障碍,并基于此提出各模式如何解决问题的发展方向。同时,本文选取“19工元”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华菱钢铁市场化债转股和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平安自建AMS平台等案例,分析各案例及对应模式的特点,为三种模式优化的对比研究提供现实证据和案例支撑。然后,本文着重对不良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重组和互联网平台化三种优化模式在应用分布、资产特征、效率效益和存在的风险等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银行和AMC(以及AIC)在不良资产证券化和不良资产重组两个业务范畴分别具体突出优势,且互联网平台化的发展可以帮助前两种模式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同时,由于三种模式应用的区域和行业存在差异,为分区域和分行业制定模式发展策略提供现实依据。此外,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不良资产证券化和互联网平台化的信息披露要求较不充分、各模式中投资者面临的流动性风险最为突出等结论。最后,针对三种模式的案例分析和对比分析,提出关于法制建设和信息披露、资本市场体系、不良资产基金、律师角色转变以及各方式结合应用等方面的政策建议,对不良资产行业健康发展做出一定的边际贡献。

张玲[4](2020)在《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规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受结构调整、金融去杠杆的影响,经济形势逐渐步入增速放缓的“新常态”。随着经济监管要求越来越严格,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数量持续猛增,预计不良资产的增量会持续提高。那么有关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在处置中的法律规制问题将成为接下来的重要议题。本文所称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不仅包括商业银行本身固有的不良资产,还包括商业银行通过转让方式继而由资产管理公司处置的不良资产。本文首先介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概念特点以及分析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发展趋势,为下文探讨如何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进行法律规制做好铺垫。其次,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现状以及在处置过程中运用的处置方式,来探究处置过程中面临的具体法律问题。最后,本文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上述问题的法律对策,以更好的优化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处置中,债权转让环节出现诸多监管不力的问题,如在债权转让过程中滥用权力、拍卖过程中假公济私等问题;此外不良资产在处置过程中还存在诉讼处置周期长、缺少专门适用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法规、处置方式单一化、市场参与主体门槛较高等处置难题。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困境要从根本上解决,本文提出了如下对策建议:一要建立债权转让监管机制。通过建立动态监管债权转让的机制和提高从业人员的违法成本,建立起规范的法律体系以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二要简化诉讼处置程序。通过对催收送达程序简易化、鼓励通过特别程序实现担保物权以及借助法律共同体力量平衡法官在审判执行工作中的强度,实现不良资产案件繁简分流,提高司法处置效率。三要针对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因缺少专门的法律法规适用问题,建立专门适用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法规体系。四要通过建立完善个人破产制度及社会信用体系,在社会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从源头上降低贷款不良率。希望通过各方努力稳步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和质量,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健康发展,有效化解金融风险。

黄蓉[5](2020)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企债转股的研究 ——以中国重工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中国经济已经正式进入新常态时期,面对不一样的经济环境,国家和政府号召社会各部门开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此经济背景下,为了解决我国国有企业一直存在的产能过剩和高杠杆等实际问题,助推国企成功完成改革任务,市场化债转股作为供给侧改革的一种手段和工具被提出。本轮市场化债转股与1999年实施的政策性债转股不同,它强调在实施中要遵循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国企在市场化债转股出台后,陆续实施债转股解决自身债务问题,中国重工作为军工国企中第一个成功实施债转股项目的大型国企,其成功经验可为其他面临相同困境的国企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首先对债转股的制度背景进行对比分析、对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债转股形成了一个全面而基础的认知。然后,针对当前国企实施债转股的背景、国企实施债转股的动因、国企债转股的运作模式和国企债转股的实施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文章选取中国重工债转股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在案例分析部分,首先介绍案例公司并阐述债转股的具体方案,然后分析中国重工进行债转股的动因,并研究债转股的实施路径以及实施债转股对中国重工造成的财务效果和非财务效果。研究得出,通过实施债转股,中国重工解决了债务问题,成功完成“去杠杆”任务,在有效降低财务成本的情况下,债转股对提高中国重工的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有积极作用,通过债转股资金的定向配置,帮助中国重工剥离低效产能,促进自身产业升级。中国重工债转股的“两步走”模式有别于传统的“一步走”模式,探索了一条新的债转股运作模式,该模式不仅保持了对标的公司的控制权,而且成功设置了股权的退出渠道,为后续其他准备实施债转股的企业提供了新思路。最后,文章基于案例分析的内容,提出了合理建议,促进债转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中国重工市场化债转股的研究分析和经验总结可为陷入困境的国企提供一些参考。在市场化债转股中,要充分根据企业的现实状况和实际需求,选择专业性的实施机构;然后在债转股的实施过程中,要保持对标的企业的控制力;最后要注意债转股完成后的股权退出问题。经过研究,市场化债转股在短期可以帮助企业去杠杆、去产能,但企业始终不能忘记科学的治理和有效的经营才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

张亚[6](2020)在《基于不良资产管控视角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力度加大,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也在日益增加。在一系列风险中,不良资产是其主要的问题,尽管国家从政策方面进行了宏观调控,银行自身也在进行积极的整改,尽最大可能降低不良资产现象的发生,但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依旧存在,并且深深地影响着银行的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本文在研究的时候引入了案例分析方法。第一步总结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特点以及现实情况,并说明了现在不良资产管控的主要方式及存在的问题;第二步以B银行河北分行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该行的基本情况,着重阐述了该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管控的主要方式,并分析了不良资产管控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根据对B银行河北分行不良资产管控的剖析得到了启示,并结合国外管控不良资产的先进经验,从外部环境和内部制度两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控的建议。本文希望这些建议可以帮助提升我国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风险控制水平。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例研究,最终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我国商业银行要加强信贷管理;第二,我们国家关于不良资产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稳定和改进;第三,传统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情况,我国商业银行要积极探索运用创新手段;第四,提高人员的专业性。

李雯[7](2019)在《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多元化战略优化研究》文中认为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内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内及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都愈发激烈。同时,为了适应国内金融行业分业经营及分业监管的模式,建立多元化经营的金融控股集团逐渐成为国内大型金融机构的选择。对于国内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而言,在国家赋予的政策性不良资产任务处置完成后,都选择了多元化经营战略作为其商业化转型的出路。从四大AMC近20年的商业化经营成果来看,多元化经营对其自身发展、提高资产规模、利润水平及其在金融市场、金融业务创新方面的话语权带来的正向效应是极其显着的。因此,AMC多元化经营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基于文献分析法,在积极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PEST分析模型、波特五力模型等分析工具,以国内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的长城资产的多元化战略为研究对象,总结长城资产多元化战略的经营成果和存在问题,分析长城资产目前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分析长城资产的多元化战略优化的必要性,并据此提出优化原则、优化目标和优化方案,同时在本文的最后提出了多元化战略优化的保障条件。首先,在导论和相关理论部分,概述了本文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的思路及方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国外实践及国内研究现状、多元化战略基础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为本文研究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其次,对长城资产的基本情况、其多元化战略的经营成果和存在问题进行介绍;并运用PEST分析模型对长城资产面临的外部宏观环境进行分析,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对其面临的竞争环境进行分析,同时从内部资源和内部能力两方面对内部环境进行分析。最后,基于上述分析得出长城资产多元化战略优化的必要性,并据此提出优化原则、目标以及具体方案,同时也提出了保障战略优化的相关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些许弥补学术界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多元化战略个案的研究空白,同时对长城资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同行业其他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战略优化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珑[8](2019)在《地方金融资产交易所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研究》文中认为自2011年以来,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双升”态势已持续整整七年,逾期、欠息贷款及关注类贷款也快速增加。在风险频发、不良资产攀升的大环境下,处置不良资产成为中国银行业工作的一大重点。对于存量不良资产,除传统处置模式之外,不良资产证券化、“债转股”、创新型处置方式等逐渐成为热门话题。如何有效控制不良资产规模继续扩大,科学合理处置存量不良资产,把商业银行不良率控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是各方都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本文聚焦于地方金融资产交易所,地方金融资产交易所作为一个平台,侧重交易,通过交易整合资源、盘活资产、方便融资。本文从不良资产处置现状及理论的概述出发,借鉴了发达国家不良资产处置的措施和方法,对地方金融资产交易所的现状概述之后,从四个地方金融资产交易所不良资产处置模式案例分析各自的优势及局限性出发,然后对地方金融资产交易所模式创新思路进行了整理,最后设计改良出地方金融资产交易所不良资产处置可行的方案。可行方案包括前置委托交易、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模式、互联网平台模式、不良资产并购基金模式,通过这些模式拓宽地方金融资产交易所业务,更深入参与不良资产处置,完善地方金融资产交易所业务种类,期望为地方金融资产交易所模式创新提供参考。本论文的研究对于不良资产处置各方在今后的不良资产处置操作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肖飞[9](2019)在《A农商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良资产清收处置直接影响着银行的平稳运行、效益提升和健康发展。根据银保监会统计数据:近几年银行累计处置不良资产3.48万亿元,但“前清后增”现象表明其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截至2018年12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03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89%,较2017年12月末的1.74%上升0.09个百分点,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呈现增长趋势。不良资产问题的不断恶化加剧了银行的正常经营难度,为保障银行的可持续运营,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刻不容缓,化解之道是一方面要强化风险管理,另一方面则需要提高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效率,重新拟定合理的清收处置方案,构建健康有效的清收处置模式,从而克服传统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的弊端,实现银行可持续发展基本目标。本文立足于银行不良资产管理的相关理论,对A农商行不良资产管理问题展开研究;在掌握历年来A农商行信息披露资料的基础之上,对A农商行不良资产现状进行了客观的描述,立足现状对A农商行不良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予以归纳、梳理、揭示;深入剖析贷款风险集中度较高、不良贷款数额庞大、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困难问题的成因;针对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提出了A农商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的构建方案和对策建议。

何一春[10](2019)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创新研究 ——以MS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创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周期性放缓,供给侧改革及去产能、去杠杆的推进,债务违约频发,银行业资产质量迅速承压,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呈双升趋势。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83%,不良贷款余额超过2万亿元。在不良风险持续暴露、不良成因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传统处置手段已难以对不良资产进行高效化、批量化的处理,亟需创新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和产品。首先,本文在参考前人研究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收集大量数据,利用数据分析法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历史和最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不良资产的现状特征。针对这些特征,以不良资产处置创新相关理论为指导,分析不良资产处置创新的内外因,说明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参考国际先进经验,提出不良资产处置的新渠道、新模式。其次,以MS银行为具体案例,通过对MS银行不良资产现状的定量定性分析、创新处置路径的构想及产品创新——鸿富2017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深入剖析,揭示在本轮不良资产处置周期,商业银行创新不良处置可能的手段和方向,为同业提供借鉴。最后,结合前述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从完善外部环境和内部优化两个层面,对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创新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希望为创新不良处置、提高资源利用率、维护金融稳定提供有益启发及实践参考。

二、新疆国有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资产情况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国有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资产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学术价值
        (二)应用价值
    三、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小结
    四、论文结构安排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实证研究法
第一章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概述
    第一节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概念
        一、不良资产
        二、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
        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特点
    第二节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
        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内涵
        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方式
第二章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案例分析
    第一节 农信社处置T房地产相关不良资产的途径
        一、拍卖
        二、变卖
        三、协议转让
    第二节 农信社处置T房地产相关不良资产的困难
        一、房地产项目各贷款人、担保人之间关系复杂
        二、查封扣押的财产价格评估困难
第三章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问题
    第一节 诉讼追偿的法律问题
        一、败诉的法律风险
        二、穷尽法院救济仍不能实现债权的风险
        三、查封扣押行为不利于提高债务人偿债能力
    第二节 资产重组的法律问题
        一、法律禁止商业银行直接参与不良资产重组
        二、银行内部监管要求与资产重组需求相悖
    第三节 债权转股权的法律问题
        一、进入一级市场的门槛高
        二、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债转股法律关系存在争议
        三、涉及外部第三方的法律对债转股限制多
    第四节 不良资产多样化出售的法律问题
        一、非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企业、自然人无权交易
        二、不良资产估值无统一标准
    第五节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
        一、法律没有对真实出售做出要求
        二、SPV设立、经营与《公司法》规定冲突
        三、基础资产转让条件不清晰
第四章 促进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路径
    第一节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一、打破数据壁垒,实现融通共享
        二、深化信用体系,前置风险预警
        三、消灭不良记录,激励信用恢复
    第二节 合理降低不良资产处置税收成本
        一、划定包容性强的不良资产类别并分别确定税率
        二、降低不良资产交易的税率
    第三节 债转股中体现双方自主性
        一、减少政府指定债转股现象
        二、优先股的权利范围和合理性
    第四节 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专门立法
        一、立秩序法而非惩戒法
        二、不良资产证券化专门立法应包含的内容
    第五节 提升诉讼追偿效果
        一、加大法院执行追偿力度
        二、促进不良资产所有权人债权债务抵销
总结
参考文献
    专着类【M】
    期刊类【J】
致谢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2)资产管理公司金融不良资产包处置分析 ——以PF银行N市分行不良资产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金融不良资产处置
        1.2.2 国内金融不良资产处置
        1.2.3 不良资产证券化
        1.2.4 相关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4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
2 国内不良资产业务的历史沿革与现实背景
    2.1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业务
        2.1.1 银行不良资产
        2.1.2 银行不良贷款业务
    2.2 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
        2.2.1 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的历史沿革
        2.2.2 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现实背景
3 不良资产业务、资产证券化、风险定价理论
    3.1 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
    3.2 资产证券化
        3.2.1 资产证券化概念
        3.2.2 资产证券化理论
        3.2.3 资产证券化的主要流程
        3.2.4 资产管理公司在资产证券化上的积极探索
    3.3 风险定价理论
4 不良资产包处置:现实方案的介绍及分析
    4.1 资产包购入方D资产管理公司简介
    4.2 不良资产包收购的背景
    4.3 不良资产包内资产的基本情况及现实处置方案
        4.3.1 资产包内基本情况
        4.3.2 资产包现实处置方案
    4.4 不良资产包的现实处置方案的分析
    4.5 不良资产包反映的银行信贷风险控制问题
        4.5.1 授信审批中资产评估的委托代理问题
        4.5.2 关于设备抵押授信额度审批的问题
        4.5.3 对于应收账款抵押的贷款审批问题
5 不良资产包处置:引入证券化手段的优化方案的设计
    5.1 入池资产基本情况
    5.2 交易结构设计
    5.3 现金流的安排和测算
    5.4 风险的测算与证券的定价
    5.5 证券化处置不良资产的收益和与原方案的对比
        5.5.1 优化处置方案部分的收益与原方案收益对比
        5.5.2 优化后的整体收益与原方案的对比
    5.6 本章小结
6 不良资产包收购及处置案例的启示与建议
    6.1 不良资产包投前估价过程的问题与建议
    6.2 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改进与创新
    6.3 银行与企业在风险控制建议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参考城市商用房产价格
附录2 :参考城市商用房产价格走势的测量与分析(代码)
附录3 :资产支持证券的蒙特卡洛模拟(代码)
致谢

(3)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及其优化研究 ——基于三种模式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不良资产成因研究
        1.2.2 不良资产处置研究
        1.2.3 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逻辑框架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不足之处
2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及其优化方向
    2.1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现状与发展趋势
        2.1.1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现状
        2.1.2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发展趋势
    2.2 银行不良资产传统处置模式及其现实问题
    2.3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相关概念界定
        2.3.1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2.3.2 不良资产重组的概念
        2.3.3 互联网平台化的概念
    2.4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优化方向
        2.4.1 优化方向一:缓解金融风险积聚
        2.4.2 优化方向二:克服资产加速贬值
        2.4.3 优化方向三:降低信息不对称
        2.4.4 优化方向的不确定性
3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优化及其实践:不良资产证券化
    3.1 不良资产证券化概况
    3.2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实障碍
    3.3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方向
        3.3.1 稳步提升投资者的认购信心
        3.3.2 科学组合基础资产的贷款分布
        3.3.3 强化证券化中银行的主导地位
    3.4 不良资产证券化实践:以“19工元”为例
4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优化及其实践:不良资产重组
    4.1 不良资产重组概况
    4.2 不良资产重组的现实障碍
    4.3 不良资产重组的发展方向
        4.3.1 丰富市场化参与主体
        4.3.2 加强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协调
        4.3.3 完善投资者现金回流和退出机制
    4.4 不良资产重组的实践:以“华菱钢铁”为例
5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优化及其实践:互联网平台化
    5.1 互联网平台化概况
    5.2 互联网平台化的现实障碍
    5.3 互联网平台化的发展方向及实践
        5.3.1 债权人处置机制和管理体制创新:平安模式
        5.3.2 不良资产服务商催收产业链创新:青苔模式
        5.3.3 AMC和互联网平台战略合作创新:“AMC—阿里模式”
6 三种优化模式的比较研究
    6.1 三种优化模式的应用分布比较研究
        6.1.1 发起主体的性质和优势
        6.1.2 参与主体的数量和标准
        6.1.3 实施的动因和政策支持
    6.2 三种优化模式的资产特征比较研究
        6.2.1 债权的类型和质量分布
        6.2.2 债权的区域和行业分布
    6.3 三种优化模式的效率效益比较研究
        6.3.1 处置周期和信息披露
        6.3.2 处置成本和社会效益
    6.4 三种优化模式的风险比较研究
        6.4.1 投资主体面临的风险
        6.4.2 发起主体面临的风险
        6.4.3 其他主体面临的风险
7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行情况(截至2019/12/12)
附录二 市场化债转股典型案例汇总(2016-2019年)
附录三 文中简称与全称对应表

(4)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四、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一)创新点
        (二)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概述
    第一节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概念及特点
        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概念
        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特点
    第二节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
        一、银行外部原因
        二、银行内部原因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现状及存在的法律问题
    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现状
        一、诉讼追偿
        二、不良资产转让
        三、不良资产重整
        四、债权转股权
        五、不良资产证券化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存在的法律问题
        一、债权转让监管不力
        二、诉讼处置周期长
        三、法律法规不健全
第三章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对策
    第一节 建立债权转让监管机制
        一、动态监管债权转让程序
        二、提高从业人员违规操作成本
    第二节 简化诉讼处置程序
        一、催收送达简易化操作
        二、鼓励通过特别程序实现担保物权
        三、平衡法官审判执行工作强度
    第三节 建立并完善法律法规
        一、制定专门适用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规范
        二、完善债权转让通知适用的法律规范
        三、完善诉讼时效、保证期间适用的法律规范
    第四节 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
        一、建立并完善个人破产制度
        二、建立并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企债转股的研究 ——以中国重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框架
        1.2.2 研究方法
    1.3 创新与不足
        1.3.1 研究创新
        1.3.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不完备的契约理论
        2.1.2 费雪债务周期理论
        2.1.3 预算软约束理论
    2.2 债转股制度背景
        2.2.1 债转股概念界定
        2.2.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
        2.2.3 两轮债转股对比
    2.3 文献综述
        2.3.1 债转股研究概况
        2.3.2 企业债转股动因
        2.3.3 企业债转股模式
        2.3.4 企业债转股效果
        2.3.5 企业债转股风险研究
        2.3.6 文献评述
第三章 国企债转股机理分析
    3.1 国企债转股制度背景分析
        3.1.1 国企债务现状分析
        3.1.2 国企债务成因分析
        3.1.3 国企债转股现状及趋势分析
    3.2 国企债转股动因分析
        3.2.1 国企角度动因分析
        3.2.2 银行角度动因分析
    3.3 国企债转股运作模式分析
        3.3.1 发股还债模式
        3.3.2 永续债模式
        3.3.3 定向增发模式
        3.3.4 直接转股模式
        3.3.5 资本公积转股模式
    3.4 国企债转股实施效果分析
        3.4.1 国企实施债转股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3.4.2 国企实施债转股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3.4.3 国企实施债转股对国企改革的影响
第四章 中国重工债转股案例介绍
    4.1 案例选择原因
    4.2 案例公司概况
        4.2.1 公司简介
        4.2.2 中国重工股权结构
        4.2.3 中国重工经营状况
    4.3 中国重工债转股方案设计
        4.3.1 参与主体达成意向
        4.3.2 中介机构展开尽职调查
        4.3.3 明确债转股方案并开始实施
        4.3.4 实现股权退出
第五章 中国重工债转股动因及运作模式分析
    5.1 债转股动因分析
        5.1.1 中国重工债转股动因
        5.1.2 中船财务债转股动因
    5.2 中国重工债转股模式分析
        5.2.1 中国重工子公司债转股
        5.2.2 中国重工发股回购
        5.2.3 中国重工债转股模式优点
        5.2.4 中国重工债转股模式缺点
第六章 中国重工债转股实施效果分析
    6.1 中国重工债转股实施的财务效果分析
        6.1.1 中国重工偿债能力分析
        6.1.2 中国重工盈利能力分析
        6.1.3 中国重工营运能力分析
        6.1.4 中国重工成长能力分析
    6.2 中国重工债转股实施的非财务效果分析
        6.2.1 中国重工实施债转股对国企改革的影响
        6.2.2 中国重工实施债转股对企业战略的影响
        6.2.3 中国重工实施债转股对股权及治理结构的影响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1.1 债转股对象企业的选择应符合指导意见要求
        7.1.2 实施债转股可帮助国企推动改革
        7.1.3 中国重工债转股运作模式有借鉴意义
    7.2 研究建议
        7.2.1 市场化债转股方案优化设计
        7.2.2 实施债转股须合理审慎地选择对象企业
        7.2.3 实施债转股须服务供给侧改革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不良资产管控视角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研究综述评析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本文的创新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念
        2.1.2 不良资产概念
        2.1.3 不良资产分类
    2.2 理论基础
        2.2.1 金融脆弱性理论
        2.2.2 资产风险管理理论
        2.2.3 资产客户关系理论
        2.2.4 资源配置理论
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概况
    3.1 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出现的问题
        3.1.1 国有商业银行的问题
        3.1.2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问题
        3.1.3 地方城市商业银行的问题
    3.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
    3.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产生原因
        3.3.1 从宏观经济环境角度
        3.3.2 从主要贷款对象角度
        3.3.3 从政府角度
        3.3.4 从社会信用环境角度
        3.3.5 从商业银行自身角度
    3.4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控的主要方式
        3.4.1 重组盘活
        3.4.2 依法清收
        3.4.3 债权转让
        3.4.4 呆账核销
        3.4.5 不良资产证券化
        3.4.6 债转股
    3.5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控存在的问题
        3.5.1 传统处置手段存在局限性
        3.5.2 市场主体参与度不够
        3.5.3 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
        3.5.4 法律环境相对滞后
    3.6 国外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控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3.6.1 美国管控银行不良资产的方式方法
        3.6.2 英国管控银行不良资产的方式方法
        3.6.3 日本管控不良资产的方式方法
        3.6.4 对我国的启示
4 B银行河北分行不良资产管控现状的案例分析
    4.1 B银行河北分行的基本情况
    4.2 B银行河北分行不良资产概况
        4.2.1 按五级分类划分不良资产情况
        4.2.2 按贷款构成划分不良资产情况
        4.2.3 按行业分类划分不良资产情况
    4.3 B银行河北分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
        4.3.1 外部原因
        4.3.2 内部原因
    4.4 B银行河北分行不良资产管控的主要方式
        4.4.1 严控贷前调查
        4.4.2 全力风险化解
        4.4.3 诉讼清收
        4.4.4 呆账核销
        4.4.5 批量转让
        4.4.6 债转股
    4.5 B银行河北分行不良资产管控存在的问题
        4.5.1 不良资产管理方面
        4.5.2 不良资产处置方面
5 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控的建议
    5.1 外部管控的建议
        5.1.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优化社会信用体系
        5.1.2 加快资本市场建设,推进贷款保险制度
        5.1.3 放宽核销政策,降低不良资产处置成本
        5.1.4 构建协同处置工作机制
    5.2 内部管控的建议
        5.2.1 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测分析
        5.2.2 合理投放信贷的行业和区域
        5.2.3 建立严格的贷款审批制度
        5.2.4 加大对失信违约行为的打击力度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7)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多元化战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内容
    1.5 可能的创新
2 相关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2.1.2 金融控股集团
        2.1.3 多元化战略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文献综述
        2.2.1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国外实践情况和国内研究现状
        2.2.2 多元化战略研究现状
        2.2.3 文献述评
3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多元化战略定位、经营成果及存在问题
    3.1 长城资产基本情况
    3.2 长城资产多元化战略的制定
        3.2.1 长城资产制定多元化战略的背景
        3.2.2 长城资产的多元化战略定位
    3.3 长城资产多元化战略的经营成果
        3.3.1 形成了完备的经营体系和良好的创利格局
        3.3.2 扩大了公司业务范围,提高了经营业绩
        3.3.3 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3.4 长城资产多元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3.4.1 业务扩张偏离战略初衷,主业地位待加强
        3.4.2 盲目扩张,业务范围全而不精
        3.4.3 母子公司缺乏配合,协同效应不明显
4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面临的环境分析
    4.1 外部环境分析
        4.1.1 PEST分析
        4.1.2 竞争环境分析
    4.2 内部环境分析
        4.2.1 内部资源分析
        4.2.2 内部能力分析
5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多元化战略优化分析
    5.1 长城资产多元化战略优化的必要性
        5.1.1 监管政策充分引导和支持AMC回归不良资产主业
        5.1.2 经济结构调整为不良资产行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5.1.3 行业竞争加剧要求长城资产必须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
    5.2 长城资产多元化战略的优化原则及目标
        5.2.1 多元化战略优化的原则
        5.2.2 多元化战略优化的目标
    5.3 长城资产多元化战略的优化方案
        5.3.1 回归以主业为基本支撑开展相关多元化
        5.3.2 回归以自身资源和能力为基础的多元化
        5.3.3 控制盲目扩张,适度多元化
6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多元化战略优化的保障措施
    6.1 调整业务结构,聚焦不良资产经营管理主业
        6.1.1 继续做大做强金融不良资产收购业务
        6.1.2 大力拓展非金融不良资产收购业务
        6.1.3 创新主业模式,整合平台资源市场化地运作主业
        6.1.4 利用平台资源加快发展资本节约型业务
    6.2 提高业务协同能力,充分发挥协同效应
    6.3 继续推进引战上市,提升公司治理能力
    6.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
    6.5 紧密关注国家战略,加强政府合作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在学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8)地方金融资产交易所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海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4.2 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关于不良资产
        2.1.2 关于不良资产处置
        2.1.3 不良资产现状
    2.2 理论基础
        2.2.1 金融创新理论
        2.2.2 资产重组理论
        2.2.3 资产证券化理论
3 地方金融资产交易所不良资产处置业务模式现状
    3.1 地方金融资产交易所整体现状
    3.2 地方金融资产交易所处置模式典型案例
        3.2.1 前交所不良资产“跨境转让”模式
        3.2.2 广东金交不良资产“跨境转让”模式
        3.2.3 天金所“不良资产结构化”交易模式
        3.2.4 招银前海金交“银行+平台+淘宝网”不良资产交易模式
    3.3 地方金融资产交易所处置业务模式的局限性
4 地方金融资产交易所模式创新思路
    4.1 地方金融资产交易所业务拓展的机遇与挑战
    4.2 .地方金融资产交易所业务创新的条件与优势
        4.2.1 地方金融资产交易所业务创新的条件
        4.2.2 地方金融资产交易所业务创新的优势
    4.3 .地方金融资产交易所业务创新的方向
5 地方金融资产交易所不良资产处置方案设计
    5.1 前置委托交易模式
    5.2 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模式
    5.3 互联网平台模式
    5.4 不良资产并购基金模式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9)A农商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综述
    1.4 本文的框架和主要内容
        1.4.1 本文的框架
        1.4.2 本文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银行不良资产管理的相关理论
    2.1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概念及分类
        2.1.1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概念
        2.1.2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分类
    2.2 农商行不良资产的特征
    2.3 农商行不良资产的管理模式及处置方式
        2.3.1 不良资产管理模式
        2.3.2 常见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
第三章 A农商行不良资产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A农商行不良资产现状
        3.1.1 A农商行简介
        3.1.2 A农商行不良资产的现状
        3.1.3 A农商行不良资产管理模式的现状
    3.2 A农商行不良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3.2.1 走访调研设计与结果分析
        3.2.2 主要问题分析
    3.3 A农商行不良资产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3.3.1 头脑风暴法的运用
        3.3.2 成因分析
第四章 A农商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的构建
    4.1 A农商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的框架思路
        4.1.1 A农商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的总体思路
        4.1.2 A农商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构建的指导原则
    4.2 A农商行不良资产传统处置模式比较
        4.2.1 分散处理模式
        4.2.2 集中处理模式
        4.2.3 不良贷款出售模式
        4.2.4 不同模式的比较
    4.3 A农商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的构建与创新
        4.3.1 不良资产交易平台模式
        4.3.2 债转股模式
第五章 完善A农商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的对策建议
    5.1 完善A农商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的外部建议
        5.1.1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5.1.2 与监管部门共同应对
    5.2 完善A农商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的内部建议
        5.2.1 健全不良资产管理目标考核体系
        5.2.2 创新不良资产处置方式
        5.2.3 强化清收处置队伍建设
        5.2.4 成立资产定价小组及不良资产处置委员会等审批机构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创新研究 ——以MS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创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1 不良资产的界定
        2.1.2 不良资产的分类
        2.1.3 不良资产处置的理论基础
    2.2 不良资产的处置原则
        2.2.1 快速处置原则
        2.2.2 公开化原则
        2.2.3 市场化原则
        2.2.4 专业化原则
        2.2.5 动态性原则
    2.3 文献综述
        2.3.1 国外文献
        2.3.2 国内文献
        2.3.3 文献评述
第三章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处置分析
    3.1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分析
        3.1.1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趋势分析
        3.1.2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行业特征
        3.1.3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区域分布
    3.2 现行不良资产处置的主要方式
        3.2.1 重整授信
        3.2.2 诉讼清收
        3.2.3 以物抵债
        3.2.4 呆账核销
        3.2.5 资产转让
第四章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创新分析
    4.1 不良资产处置创新的理论基础
        4.1.1 金融创新理论
        4.1.2 资源配置理论
        4.1.3 资产组合理论
    4.2 不良资产处置创新的动因分析
        4.2.1 不良资产处置创新的内因
        4.2.2 不良资产处置创新的外因
    4.3 不良资产处置的国际经验
    4.4 不良资产处置创新的探讨
        4.4.1 渠道创新
        4.4.2 模式创新
第五章 MS银行处置创新案例分析
    5.1 MS银行不良资产现状
        5.1.1 MS银行基本情况
        5.1.2 MS银行不良资产分析
        5.1.3 MS银行传统处置措施
    5.2 MS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路径创新
        5.2.1 国内同业不良资产处置创新情况
        5.2.2 同业模式存在问题及可借鉴之处
        5.2.3 MS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新路径:管理、运营、投资
    5.3 鸿富2017 不良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
        5.3.1 总体介绍
        5.3.2 产品设计
        5.3.3 资产池估值的基础、方法及结果
        5.3.4 产品优势
        5.3.5 证券兑付情况
        5.3.6 创新成果及案例意义
第六章 推进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创新的对策建议
    6.1 优化不良资产处置创新的内部机制
        6.1.1 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改进贷款制度
        6.1.2 完善配套设施,优化不良资产证券化
        6.1.3 多角度破局债转股,推进项目落地
        6.1.4 利用金融科技,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
        6.1.5 协同资源,构建不良资产生态圈
    6.2 完善不良资产处置创新的外部环境
        6.2.1 强化监管,防范金融创新风险
        6.2.2 加速立法,完善相应法律法规
        6.2.3 加快征信体系建设,打击失信行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新疆国有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资产情况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法律问题研究[D]. 殷婕.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资产管理公司金融不良资产包处置分析 ——以PF银行N市分行不良资产包为例[D]. 邱晟.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5)
  • [3]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及其优化研究 ——基于三种模式的比较[D]. 张秀豪. 浙江大学, 2020(02)
  • [4]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规制[D]. 张玲.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8)
  • [5]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企债转股的研究 ——以中国重工为例[D]. 黄蓉. 苏州大学, 2020(03)
  • [6]基于不良资产管控视角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D]. 张亚. 河北经贸大学, 2020(07)
  • [7]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多元化战略优化研究[D]. 李雯. 海南大学, 2019(05)
  • [8]地方金融资产交易所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研究[D]. 李珑. 贵州财经大学, 2019(03)
  • [9]A农商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研究[D]. 肖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创新研究 ——以MS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创新为例[D]. 何一春. 东南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新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剥离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