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赤壁赋》美学分析

《千赤壁赋》美学分析

一、《前赤壁赋》美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彭宇璇,胡红梅[1](2021)在《浅析苏轼《前赤壁赋》的“中和之美”》文中研究指明苏轼在宋代文坛乃至中国文学史上都享有盛誉,其散文《前赤壁赋》也具有很高的文学地位,作品所蕴含的天人合一、淡然超脱的思想境界与含蓄典雅的"中和之美"有着很高的契合度。本文试图从文化溯源、文本表征和审美价值三个方面来探讨《前赤壁赋》中的"中和之美"。

王嘉乐[2](2021)在《苏轼形象及其作品在题画文学中的传播与接受》文中提出本文围绕历代涉及苏轼的题画文学作品进行论述,从而探讨苏轼形象及其文学作品在图像领域的传播与接受,继而反映出苏轼形象在题画文学中的塑造与嬗变,以及苏轼经典文学作品的文图演绎与多重解读。本文第一章交待了历代画家对苏轼形象及其作品的创作情况。涉苏绘画作品自宋代以来代不绝衰,并渐次增多,苏轼成为了我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典范意象。这种现象的形成与我国文人画所展现的审美理想与人文追求密切相关。第二章归纳整理了肖像画、故实画、诗(文)意画的题写概况,并纵向分析了涉苏题画文学的发展阶段。涉苏题画文学在宋元时期为萌芽与发展阶段,明清时期为繁荣与高峰阶段。这既与题画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相统一,亦是苏轼其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受尊崇的写照。第三章着眼于苏轼形象在历代题画文本中的塑造情况,苏轼形象在宋元时期、明代以及清代主要被塑造为“坎坷坚毅的士大夫形象”“超然洒脱的坡仙形象”以及“风雅自适的士人楷模”。以题画文学中的苏轼形象为线索,揭示出正史、笔记、轶事、诗文、戏曲小说等领域苏轼形象的造型情况,反映着苏东坡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所折射出的审美理想。第四章立足于苏轼经典作品的文图演绎与多重解读。在苏轼的经典作品中,以赤壁文学最具代表性。在对赤壁文学的图文演绎中,原文的意境美以及接受主体的主观情况均对图文演绎产生了重要影响。文人在题咏《赤壁图》时常蕴含着感叹人生须臾、抒写怀才不遇、礼赞苏轼人格的深远寄托。除《赤壁图》外,题画诗人对东坡诗韵的追和亦折射出苏诗在清代诗坛的地位,推动着苏诗的经典化历程。在综合探究涉苏题画文本的基础之上,第五章内容论述了涉苏题画作品于“苏轼形象的符号化”“文学批评的价值”“诗画关系的会通发展”三个方面所包含的文化价值,以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张雨晴[3](2021)在《基于“四文合一”视阈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 ——以苏轼《赤壁赋》教学为例》文中指出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也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重视。然而在当下的文言文教学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如只重文言字词等基础知识,忽略历史背景、文学文化内涵的教学内容,或只运用串讲、逐一翻译的教学方式,造成文言文教学课堂的枯燥乏味。根据以上情况,本论文基于“四文合一”视阈,以苏轼《赤壁赋》教学为例,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和教学实践展开研究,从文言文的“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四个层面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此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包括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以及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涉及三章内容。第一章是对苏轼的《赤壁赋》进行调研:其一,分析《赤壁赋》在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编写情况,依据《赤壁赋》所在单元的单元导读、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提炼出教学点。其二,利用实习机会,分析学生完成的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了解当下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现状与高中语文教师教授文言文的现状,为本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其三,整理分析语文高考试卷中的书法试题和文言文阅读试题,从试题设置和文本内容等方面的考查,为文言文教学策略和实践提供建议。第二章从《赤壁赋》的四个层面深入挖掘教学内容,即从“文字——文章——文学——文化”这四个方面,提炼出“追根溯源,辨识文言字词;情景交融,理解文章内容;展示美感,体现文学价值;文心书意,彰显文化内涵”的教学策略。其中加入了解文言字词的甲骨文字形、欣赏苏轼《赤壁赋》的书法作品、比较作者同时期的“一词两赋”和书法作品以及练习楷书书写和创作文言游记等教学活动,发挥文言文教学的最大价值。第三章展开苏轼《赤壁赋》的教学实践,基于文言文教学的“四文合一”这一视角,根据第二章研究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设计,并完成课堂教学实录和教学案例的分析与反思。通过分析教学设计、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情况,验证本研究教学策略的合理性。第三部分是结语,主要是对前文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并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局限,以及论文有待完善的地方。总之,论文以苏轼《赤壁赋》教学为例,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展开研究,通过调查、分析、诊断,再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进行教学实践,证明研究的可行性。因此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都需要考虑如何进一步完善文言文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效率。本研究从文言文的“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即“四文合一”视角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希望为高中文言文教学提供一种参照。

苏叶[4](2021)在《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文中研究说明文化增殖属于传播学的范畴,文化传播中的增殖既有对原文化的拓殖,也有对原文化的升华。本文聚焦苏轼赤壁二赋,讨论二赋传播过程中文本、书法、绘画的互释关系,以二赋书画作品的接受与增殖为主,重点讨论二赋在传播过程中衍生出的新的文化意义价值,进而探究文学艺术作品经典化的过程与规律。东坡九次游览黄州赤壁,留下了经典的赤壁二赋文。其一生亲书赤壁二赋近二十次,并多持赠友人。作品保存形式多样,墨迹、刻帖、碑刻均有流传。史上多载有东坡为同一友人数次书写二赋存世,《晚香堂苏帖》与《景苏园帖》收录的苏轼书《前后赤壁赋并跋》即为例证。因崇宁年间苏轼书迹大都被毁,二赋墨迹只有一件行书《赤壁赋》得以保存,小楷《赤壁赋》以及《后赤壁赋》均已失佚。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苏轼书《赤壁赋》墨迹应是进入内府之前为梁清标重裱本,且墨迹卷前补书者为文彭并非文徵明。《馀清斋法帖》收录的苏轼书《赤壁赋》摹勒底本为未损本苏轼行书《赤壁赋》,后被黄履常所藏。从帝王到文人多有临摹或重书赤壁二赋,南宋二帝曾亲书《后赤壁赋》,他们对二赋的推崇促使影响甚剧的二赋经典化。与南宋同期的金朝以及之后的元代,文人崇尚苏轼,多有学苏轼诗文书画之人。明代初期,因帝王推崇程朱理学,从统治者到文人都淡忘了苏轼,然中后期却多有书赤壁二赋者。清帝王也多有重书苏轼二赋以及临摹他人书二赋作品。究其原因,除了政治导向外,或出于对苏轼的欣赏,或者对他人所书《赤壁赋》的喜好。清代由于帝王崇董、崇赵风尚的引导,苏轼书风并未引领时代潮流,但苏书的影响却一直存在,文人也多书二赋。《赤壁赋图》为赤壁赋文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文中将《赤壁赋图》分为全景分段式《赤壁赋图》和单景主题式《赤壁赋图》。因赤壁二赋自身的文学性不同,《前后赤壁赋图》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后世《赤壁赋图》是在对二赋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前赋文中描写的场景比较单一,大都是对苏子与客泛舟江上的描绘,因而《前赤壁赋图》大都围绕着“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展开。《后赤壁赋》文蕴含的故事性强于前赋,突出人物活动与故事情节,因而《后赤壁赋图》多有长卷传世。文人们热衷以赤壁二赋为母题创作《赤壁赋图》,不管是逐渐趋于程式化构图的明代,还是将创作《赤壁赋图》作为文人趣味的清代以及宋元时期文人的不同目的,二赋以图文的形式频频出现在历代文人笔下,这促进了二赋的经典化。在《赤壁赋图》中存在着较多的题跋,画家以赤壁二赋为题材创作《赤壁赋图》,接受者又将观赏《赤壁赋图》的感悟创作成文学作品,并以书法的方式题写于画面上,形成了书画文的交互。在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中,题跋文字基于图像产生,并通过书法得以呈现,三者之间的互动为作品的经典化打下了基础。从文学上看,文人们借题跋这一特殊的文体创作了题《赤壁赋图》诗文,试图围绕《赤壁赋图》与苏轼进行情感交流和精神对话。从艺术上看,图画与文字相融、互相映衬,是对画面的延伸,最终共同重创出一幅完整的作品,是对二赋文多重意蕴的呈现,并在图像意义上诠释着赤壁二赋的经典化过程。对东坡形象的描绘是对东坡精神的追寻,呈现的是文人心中的东坡样貌。在《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已经升格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寥寥几笔却可见东坡风神。东坡的真实形像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模糊,绘画中的东坡形象却逐渐符号化,成为中国文人精神的象征。明清文人篆刻的兴起与兴盛使得篆刻创作主体身份发生转变,文人们用篆刻的方式来遣兴。明代文人多有取赤壁二赋中语入印,这为印章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使得篆刻的独立性得以凸显。而清代不仅印文内容选取二赋语,还多有通体印石镌刻《赤壁赋图》的现象。文房中的摆件等也多镌刻以东坡与友人泛舟的主题,且材质选择趋向多样。不仅限于石头,在玉、石、木、竹等材质上刻二赋,镌刻《赤壁赋图》的现象多有存在。这充分显示文人篆刻家浓厚的东坡情结与赤壁偏好。对苏轼的追慕不仅仅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日本、韩国文人同样钦慕苏轼。日本文人对二赋的接受主要表现在题《赤壁赋图》诗文、举行赤壁会与寿苏会上以及画《赤壁赋图》上。他们对赤壁二赋的接受或是因二赋中的禅意。且他们对苏轼的理解又不仅仅限于形式上的模仿,在举行“寿苏会”时往往会陈列一些以二赋为题材的中、日文人的书画作品。日本在继承中国绘画的基础上与本国文化相融,呈现出相似而又不同的画面。他们绘制《赤壁赋图》不仅仅表达对苏轼的崇尚,对中国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而且更注重描写历史战争场景。韩国对二赋的接受则表现在基于赤壁二赋创作诗文。他们对赤壁二赋的接受影响着朝鲜王朝的文学发展,催生了“赤壁文学”。文人们在诗文中或化用二赋中词句,或引用原句,或仿作二赋。李朝文人对二赋既有承袭也有发展,在本国文化生态下赋予了二赋新的内涵,并在接受二赋思想的基础上,衍化出更多的文学作品。韩国文人效仿苏轼进行赤壁游,也是他们接受二赋的方式。“拟把汉江当赤壁”,七月既望、十月既望的赤壁游使得朝鲜文人更关注东坡的《赤壁赋》,大众也形成了赤壁游的习俗。二赋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文化价值,影响着海内外文学与艺术的发展。文人们用书、画、文等方式为二赋本身增加新的文化意义和价值。从文学到书法、绘画、题跋的二度创作,时间的沉淀与层累堆积成就了赤壁二赋的经典化。这一过程充分地体现了二赋文的文化增殖。

高辉[5](2021)在《尚意书风影响下的苏轼楷书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苏轼作为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性人物,其书法主张与艺术成就影响整个宋代及后世。在当代对与苏轼书法艺术研究者众多,这些着述中更多的是探讨其行书风格与美学思想,但对苏轼的楷书艺术却少有论及。苏轼楷书作为苏轼书法艺术的一部分,可以说受楷书实用性的影响一直伴随他一生。现今遗留下来有苏轼在人生不同时期的楷书作品,对这些作品研究梳理可以让我们看到,在尚意书风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作为宋代书法领军人物其楷书作品的风格源流、面貌特征以及印证其书学思想对楷书的影响,可以为当下的书法创作提供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苏轼对楷书非常重视,认为楷书是学书入门的途径、通会其意的基石。将苏轼楷书与同时代的书家进行比较,如欧阳修、蔡襄、黄庭坚、米芾等人,更能显示出苏轼在楷书上的成就。从苏轼遗留下来的楷书作品进行了整理,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年为积淀期、中年创变期、晚年成熟期,对具体的作品进行了评说及分析。通过对笔法、结体、章法的详尽分析,总结其楷书艺术特征主要为:雄劲古厚、端庄流丽、质朴天真。从苏轼楷书的风格成因来看主要是受,楷书发展趋势、楷书的取法渊源、时代风尚之影响以及苏轼个性创造的意识等方面的影响。苏轼楷书风格也对后世影响深远,历代书家受其楷书风格影响着较多。同时对当代的楷书创作发展也有着很好的借鉴与启示意义。苏轼楷书对我本人的创作有着极大的作用,无论是“守法出新论、字外修养论”的书学观,还是其楷书的风格特征,都对我的楷书创作起到了积极影响,通过研究理论进而依托苏轼楷书艺术进行创作,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理论促创作,又以实践来深化理论。

赵紫文[6](2020)在《晚明草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是探究特定历史时期内特定书体发展的研究型论文,即以“晚明”为时间限定,以“草书”为研究对象。其中,“晚明”是社会发展及审美意识的重要转型期,“草书”是极具个性及表现力的书体。两者的交融,无论是形体还是审美,都形成了诸多极具特殊性的艺术现象。本文试以形体发展、审美风格、理论批评等问题为探究视角,根据史料文献及图版资料,在前贤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晚明社会变迁的迹象与草书发展的特性之间的关联性为切入点,深入晚明草书的表现形态及细节变化,阐释其嬗变与流变的规律。并试图深化对其发展特徵的认识,揭示影响这一时期草书发展的成因、变化及旨趣。文章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是对晚明草书发展的背景,及基于本体的诸多形态所进行的研究。所涉内容为:绪论部分是对晚明草书领域的学术研究情况所进行的梳理。同时,对相关概念、范围、方法等进行简要的阐释;第一章总体论述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背景及基本形态,从社会生态、书体生态、承袭的观念及途径等方面进行论述;第二章主要讨论晚明草书笔法形态的正统探索与个性延展的相关问题,从历代笔法流变中审视晚明草书家对笔法谱系的吸取情况,并探究晚明草书“正统笔法”观念的细微构成,以及各位书家之间笔法理念的差异化。同时对笔法的实践条件、类型、特徵等进行阐释,并对“个性化线变”的利弊进行辩证分析;第三章是针对晚明草书墨法形态的维度开拓与创造的研究,从晚明之前的墨法运用及理论中,总结墨法流变的规律与规约,并阐释晚明至清代对墨法突破与总结的特徵。以此考察墨法在晚明“泛化”的成因,并对晚明草书“创造性墨变”的维度及特徵进行探索;第四章主要涉及晚明草书字法形态的择用与形体再草化的问题。在深入草书字法的发展内涵,及晚明草书字法的发展状态中,对符号草法和形体字法的改造予以细致探究,总结了晚明草书草法中的一些形变规律和特点;第五章以晚明草书结体形态的奇异形变及空间特徵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梳理从晋唐到晚明草书结体空间的流变,从单字、字组、长字组、纵向行形等角度,探讨草书结体空间的异变及奇异性;第六章主要讨论晚明草书章法与势的表现提升,及审美视域的拓展,通过设定参照系与测算参数的方式,对晚明草书章法的字间距问题进行寻绎。同时,对章法的欹正关系进行考察,通过“横中心倾角线”和“横行线律动”的方式进行尝试性阐释,得出数据和相关结论以辅助论述。另,对草书章法的区域对比与表现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笔势、体势等进行探究;第七章是从明代文艺思想与书学理论的同步关系出发,结合明代前期、中後期,书学理论的变化与特徵,对晚明草书相关的理论进行讨论。并以此为基础对晚明草书的历史地位进行重新分析。下编是为配合正文研究所编《晚明草书字形汇编》,收集了晚明董其昌、邢侗、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以及傅山等书家的草书作品共420件,分为4100余个字头,共32220个草书字形。

韩一哲[7](2020)在《徐渭书画相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书画相通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人们对其认识经历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当二者于内在的艺术规律层面相通的时候,就是自觉远离模仿客体外形而发扬人的创造力来塑造书画意象。伴随着这一过程,笔墨形式作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语言,逐渐成熟并独立出来。徐渭的书画作品属于文人书法和文人画体系,强调自律而反对他律。书画相通是文人画的重要特质,书画不但笔法相通,而且取物造象的思想也相通。都不是描摹自然万物之外形,而是采用抽象性与形象性相结合的方式,塑造意象来传达情感。徐渭生逢晚明时期个性大解放潮流,加之其天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因此其文艺理论强调表现自我,尊重个体的情感。文人画在明代逐步由小写意向大写意演变,在沈周的作品中趋向豪放,至陈淳则书与画都是进一步豪放,徐渭便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开创了大写意书画。除笔墨豪放之外,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扬弃模仿,而以独立的笔墨形式来大胆而主动地构建意象。徐渭具有优秀的思维品质,果敢的思维勇气使其具有自觉地创新意识,能够高质量处理信息并且能够迅速把握不同表象的事物内含的共同本质。丰富的想象力使他能突破现有经验的束缚,创造出新的书画意象。丰富的联想力使其对己有表象进行重组和改造,进而亦是产生新的书画意象。徐渭思维具有的深刻思辨性,不断开拓其眼界和心胸。成就其自我面貌并且能融汇儒、释、道三家的学理,也使徐渭在诗、文、书、画多个领域融汇贯通。徐渭思维具备良好的悟性,使其拥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意识和本末意识,并且能够抽象把握事物核心要素。这样就方便领悟和感受不同事物所拥有的审美通感,在此基础上书画之间的审美同构得以顺利生发。徐渭的书画创作均明确要求以神驭形,将神放置在首要位置,根据神的需要来造形。也就是意在笔先,其优点是可以有的放矢。书画意象均是以毛笔的运用做为基石,毛笔在中国文化中既有工具层面的意义,又在文化层面具有独特的内涵。徐渭在笔性、笔意、笔法三个层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并且在这三个层面详细阐释书画意象的构建问题。正是徐渭成熟的意象理论,使其大胆地冲破形似和传统字形的束缚,主动以笔墨形式营构书画意象,来传达无限意蕴。徐渭的书画意象具有鲜活的生命情趣,亦得益于其因“兴”而处于亢奋状态。这种状态需要解衣盘礴的自由舒适做为前提条件。这种特殊的状态使徐渭的潜能高效地迸发出来,不但感官系统变得敏锐,而且以律动的方式运笔、泼墨。因此其物化在纸面的书画意象活力四射、神采照人。同时徐渭以势造形,这样一是使书画意象充满律动感,二是以有限的意象传达出无限的意蕴。徐渭自觉的形式意识和强烈表现真实情感的欲望,使其深谙形式与情感的对立关系,创作出奋发、愤懑、野逸三种情感类型的书画意象。采用豪健的形式元素、迅捷的视觉节奏,郁勃的组合方式来构建出劲健的书画意象,来表现其奋发有为的精神。采用乖戾的形式元素、急促的视觉节奏、紧密与交叉的组合方式来营构出峥嵘的书画意象,来宣泄其愤懑之气。采用圆润的形式元素、舒缓的视觉节奏、疏朗的组合方式来建构出萧散的书画意象,来抒发其野逸的情怀。徐渭书画相通所结硕果被后世继承并发扬光大。在创作方面文人画更加脱离形似而追求不似之似,书法之笔法与墨法均进一步发展,作者能够根据不同的情感而采用相应的笔墨形式。在书画理论方面,不断深化对书画相通意义的认识,更加重视主动思考对于书画相通的重要作用,对于“兴”在书画创作中所起作用亦有新的认识,并提出在音乐感很强的状态下创作,对于形式与情感的对应关系亦有更新的认识。另外,徐渭的书画创作对于当代书画教学,在要领意识、主体意识、正气意识、严谨意识、律动意识方面均有启示意义。

孔德玉[8](2020)在《古代山水游记的个人化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水游记中体现的个人化倾向是山水游记文学发展中独特的文学现象,也是山水游记文学独具魅力的原因。本文通过对山水游记个人化现象的成因及表现进行梳理分析,探究其背后的文学创作规律,力图为山水游记文学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第一部分论述了创作主体与山水游记个人化现象之间的关系。主体的个人化倾向在游记创作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山水游记创作的动因“山水意识”逐渐由群体性意识向个人化意识演进,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创作主体在文本中的呈现程度。第二部分论述了两种不同的游记模式中山水游记创作客体的个人化现象的表现。地质类山水游记中创作客体的个人化表现主要体现在对创作客体范围和深广程度的扩展上,小品类山水游记中创作客体的个人化倾向则体现在不同时代不同作家对不同类型山水自然的偏好和关注上。第三部分论述了山水游记文学表现形式的个人化现象。山水游记文学形式上的个人化主要体现在游记文体的丰富性与自由性,游记文本中文学语言的个人化特色和“私语”性特征。第四部分主要从两个部分探讨山水游记文学个人化现象形成的根本原因。一是梳理总结古代文论中山水游记创作及批评理论的发展情况,及此种情况对游记个人化想象的综合影响,二是从文化角度探究山水游记个人化现象的成因。

赵艺璇[9](2020)在《历史再现与国族认同:许鞍华电影研究(1990-2017)》文中认为本文主要研究香港导演许鞍华在1990年代以来的电影中对国族身份认同的建构与呈现,并试图揭示电影中所包含的历史化阐释路径。20世纪90年代作为中国当代历史的重要分期,一方面可作为全球化条件下对社会主义现代性的考察与塑造,另一方面也成为划分革命世纪和后革命世纪的历史分期,本文将运用历史分析的方式揭示并阐释这一时期相关电影所蕴含的复杂历史身份认同。本文的工作方法主要以霍米·巴巴的“身份认同”概念作为全文的界定与起点,聚焦于詹姆逊提出的“历史化阐释”路径中的三个主要问题:一、历史的再现问题——实质上是叙事的问题,可以用来再现历史的任何叙事框架的充足性问题;二、与此相关的历史叙事中的“人物”问题——更准确地说,是社会阶级地位问题,以及它在这种集体的历史叙事中作为“历史主体”的可行性;三、基于前两者之上的、具体的第三世界历史与阶级文本呈现的寓言问题——即第三世界文本中的政治隐喻与民族寓言。以此对《客途秋恨》(1990)、《女人,四十。》(1995)、《男人四十》(2001)、《姨妈的后现代生活》(2006)、《天水围的日与夜》(2008)、《桃姐》(2012)、《黄金时代》(2014)、《明月几时有》(2017)等八部电影进行解读,达成对影片中“政治无意识”的挖掘与呈现。本文主体部分第一章阐述《客途秋恨》中历史的意识形态作用与乌托邦冲动的双重功能,并以风景与个人记忆作为“中介”,揭示《男人四十》、《女人,四十。》、《姨妈》中呈现的香港与中国内地特殊历史时期的历史再现问题;第二章通过“可塑性”的概念阐述《女人,四十。》、《姨妈》、《天水围的日与夜》、《桃姐》四部电影中可感知的阶级表述,并揭示其中“边缘化”作为“意识形态素”在中国内地与香港产生的政治共鸣与阶级意识;第三章通过细读《黄金时代》与《明月几时有》,讨论在全球化与殖民历史的语境中,“第三世界寓言”观照下影片的历史维度与超越性身份体验。通过三个章节的论证,本文试图说明,许鞍华1990年代以来电影中折射出的政治身份认同,是在对于中心有一定张力与滑动的经验差异下,在同一个完整中国的感观与情感上完成的身份叙述与国族认同。

邓航君[10](2020)在《“情理结构”视角下《亦壁赋》研究及教学设计》文中认为苏轼作品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代表作《赤壁赋》被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收录其中,成为语文教学中的“定篇”。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解读大多陈旧,在文言文基础知识上下大工夫,却忽略了文本深层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在这样的教学下,苏轼的形象只是简单地被概括为“旷达”两字,这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要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了解学界关于苏轼研究的新动向,从中找到教学契合点,将新的研究内容化为教学所用。“情理结构”就是近年来解读苏轼作品的新角度。以“情理结构”为视角理解《赤壁赋》,能在抓住《赤壁赋》教学重点的同时,理解苏轼“寄托生命深情于万物”的达者形象。针对“‘情理结构’视角下《赤壁赋》研究及教学设计”这一研究课题,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涉及研究缘起和意义、思路和方法、研究现状等论文的基本问题,重点探究该课题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与意义。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内容。第一章主要基于李泽厚的相关论述,借鉴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探讨“情理结构”的内涵;第二章以“情理结构”为视角看苏轼跌宕坎坷的一生,从中发现苏轼最大的精神价值,为之后《赤壁赋》的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提供方向;第三章是对《赤壁赋》教学现状的调查;第四章对《赤壁赋》进行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以期为现实教学提供某些改进思路;第五章对“情理结构”视角下古代散文的教学思路进行迁移应用——以“情理结构”为视角解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及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最后在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写作内容进行总结。

二、《前赤壁赋》美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前赤壁赋》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浅析苏轼《前赤壁赋》的“中和之美”(论文提纲范文)

一、苏轼“中和之美”思想的文化溯源
二、《前赤壁赋》中“中和之美”的审美表征
    (一)审美对象的多样性统一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天人合一
    (三)情感的调和适中
三、苏轼“中和之美”思想的审美价值

(2)苏轼形象及其作品在题画文学中的传播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关于苏轼形象的研究
        (二)关于苏轼诗文传播及其经典化的研究
        (三)与苏轼相关的图像研究
        (四)题画文学研究
第一章 苏轼形象及其作品的图像化概述
    1.1 历代涉苏图像概述
        1.1.1 宋元时期
        1.1.2 明清时期
    1.2 苏轼的人格精神与其形象的图像化
        1.2.1 儒者情怀
        1.2.2 坡仙之逸
第二章 历代涉苏题画文学的题写类型与发展阶段
    2.1 涉苏图像的题写类型
        2.1.1 题写肖像画
        2.1.2 题写故实画
        2.1.3 题写诗(文)意画
    2.2 涉苏题画文学的发展阶段
        2.2.1 宋元时期:萌芽与发展
        2.2.2 明清时期:繁荣与高峰
第三章 苏轼形象在题画文学中的塑造与嬗变
    3.1 宋元时期:坎坷坚毅的士大夫形象
    3.2 明代:超然洒脱的坡仙形象
    3.3 清代:风雅自适的士人楷模
第四章 苏轼经典作品的文图演绎与多重解读
    4.1 赤壁文学的文图演绎
        4.1.1 原文意境与文图演绎
        4.1.2 接受主体与文图演绎
    4.2 历代题《赤壁图》的人文寄托
        4.2.1 感叹人生须臾
        4.2.2 悲惜怀才不遇
        4.2.3 礼赞苏轼人格
    4.3 清代题画诗“和东坡诗韵”现象的盛行与苏诗的经典化
第五章 涉苏题画作品的价值与影响
    5.1 促成苏轼形象的符号化
    5.2 体现文学批评的价值
    5.3 推动诗画艺术的会通融合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基于“四文合一”视阈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 ——以苏轼《赤壁赋》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四、文献综述
第一章 《赤壁赋》教学的调研分析
    第一节 教材中《赤壁赋》编写情况分析
        一、单元导读的分析
        二、学习提示的分析
        三、单元学习任务的分析
    第二节 教学现状问卷调查的分析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过程
        三、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四、现状总结与需求分析
    第三节 语文高考试题的测评分析
        一、书法试题的测评分析
        二、文言文试题的测评分析
第二章 “四文合一”视阈的《赤壁赋》教学策略
    第一节 追根溯源,辨识文言字词
        一、文言字词教学的作用
        二、文言实词的教学
        三、文言虚词的教学
    第二节 情景交融,理解文章内容
        一、品味诗性语言,体会情感变化
        二、通览书法全卷,感知心情波动
    第三节 展示美感,体现文学价值
        一、景、情、理相结合的手法
        二、优美形象的语言
        三、和谐上口的音韵
    第四节 文心书意,彰显文化内涵
        一、书作比较,走近历史文化
        二、文艺展示,提升文化修养
第三章 “四文合一”视阈的《赤壁赋》教学实践
    第一节 《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
        一、课堂教学实录一
        二、课堂教学实录二
    第二节 教学实践的分析与反思
        一、教学设计的分析与反思
        二、课堂表现的分析与反思
        三、课后作业的分析与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赤壁赋》教学设计
致谢

(4)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选题缘起
    三、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设想和预期结果
    六、研究意义
第一章 从文到书:苏轼黄州经历与赤壁二赋的书文一体
    第一节 扁舟草履,放浪山水:二赋文本的创作过程与自我调适
        一、文本的创作环境:黄州赤壁位置再讨论
        二、文本的灵感来源:东坡赤壁游考
        三、文本的情感基础:东坡的山水情
        四、文哲之思:从矛盾苦闷到融通万物
    第二节 超绝古今,慨然怀古:二赋意脉分析
        一、同中有异:二赋文本再读
        二、古今之思:二赋文背景重探
        三、羽化登仙:理想与超越
    第三节 二赋文的图像化述说:东坡亲书赤壁二赋考
        一、版本概述与对比
        二、现存墨迹考证
    小结
第二章 以书释文:赤壁二赋传播中的书法艺术增殖
    第一节 宋金时期帝王对苏书的喜好与文人书二赋
        一、二赋经典化的里程碑:南宋二帝书《后赤壁赋》
        二、基于二赋的书法创作
    第二节 元代以赵孟頫为中心的二赋再书写
        一、赵孟頫笔下的二赋
        二、俞和与鲜于枢的二赋书法
    第三节 文董的东坡情结与明代二赋的书法
        一、文徵明家族的二赋收藏与再创作
        二、文氏子弟与祝枝山等“吴门书家”的二赋创作
        三、董其昌的二赋情结与晚明书家再创作
    第四节 清王室好苏之风与二赋书写
        一、清代对苏书的刊刻与崇苏风气
        二、康乾的二赋临摹
        三、清代文人基于二赋的五体创作
    小结
第三章 以画释文:赤壁二赋传播中的绘画艺术增殖
    第一节 《赤壁赋》的叙事化:《赤壁图》画面分段研究
        一、多段式全景《赤壁赋图》
        二、主题式单景《赤壁赋图》
    第二节 《赤壁赋图》题跋研究
        一、基于《赤壁赋图》的文学创作
        二、基于《赤壁赋图》书法创作
    第三节 东坡写真与《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的符号化
        一、颧高少髯黑痣:东坡写真像
        二、《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的符号化:东坡写意
    第四节 文玩中的《赤壁赋图》:东坡形象的延伸
        一、印章中的《赤壁赋图》
        二、文玩雅器上的《赤壁赋图》
    小结
第四章 文图互释:赤壁二赋在东亚传播中的文图增殖
    第一节 赤壁二赋在日本的接受与二度创作
        一、东坡着述的传入与东坡文化的兴起
        二、“赤壁会”与“寿苏会”
        三、日本的《赤壁赋图》
    第二节 赤壁二赋在韩国的接受与“赤壁文学”
        一、二赋的传播与“赤壁文学”的产生
        二、对二赋的解构与重构
        三、七月既望的泛舟游与《赤壁赋图》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5)尚意书风影响下的苏轼楷书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3、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苏轼楷书观与楷书作品简介
    1.1 苏轼的楷书价值观
        1.1.1 学书入门的途径
        1.1.2 通会其意的基石
    1.2 苏轼楷书与时人之异同
    1.3 苏轼不同时期的楷书作品
        1.3.1 早年时期(1037—1079)
        1.3.2 中年时期(1079—1089)
        1.3.3 晚年时期(1091—1101)
第二章 苏轼楷书艺术风格分析
    2.1 苏轼的楷书艺术特征
        2.1.1 用笔特征
        2.1.2 结构特征
        2.1.3 章法特征
    2.2 苏轼楷书艺术风格
        2.2.1 雄劲古厚
        2.2.2 端庄流丽
        2.2.3 质朴天真
第三章 苏轼楷书风格成因的探究
    3.1 楷书发展趋势使然
        3.1.1 秦汉萌芽
        3.1.2 魏晋兴起
        3.1.3 隋唐鼎盛
    3.2 苏轼楷书的师法渊源
        3.2.1 家学渊源
        3.2.2 二王书风的影响
        3.2.3 徐浩书法的影响
        3.2.4 颜真卿书法的影响
    3.3 时代风尚之影响
        3.3.1 文化制度——誉录制的实行
        3.3.2 科学技术——印刷术的发展
        3.3.3 学书环境——尚意书风兴起
    3.4 个性创造意识驱使
        3.4.1 敢于突破成法
        3.4.2 追求无法之法
        3.4.3 崇尚以意运法
第四章 苏轼楷书艺术对后世的影响
    4.1 苏轼楷书艺术历代书家的影响
        4.1.1 苏楷对黄庭坚的影响
        4.1.2 对赵孟頫楷书的影响
        4.1.3 对吴宽楷书的影响
        4.1.4 对张之洞楷书的影响
    4.2 对当代楷书艺术创作的影响
        4.2.1 当代楷书创作的现状
        4.2.2 对当代楷书借鉴与启示
第五章 苏轼楷书对我创作的影响
    5.1 苏轼书学思想对我创作的启示
        5.1.1 守法出新论
        5.1.2 字外修养论
    5.2 基于苏轼楷书风格的创作实践
        5.2.1 临摹取法阶段
        5.2.2 创作实践阶段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毕业创作部分
附录 (苏轼楷书作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6)晚明草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上编:专题研究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 晚明草书的特质需要多维探索与系统研究
        (二) 晚明草书的深入研究需要“书体”与“字体”理论相结合
        (三) 研究中的“过誉”与“误读”需要以批评的视域重新思考
        二、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一) 书法史论中涉及晚明草书研究的成果
        (二) 草书体研究中涉及晚明草书研究的成果
        (三) 以晚明草书家为研究对象的成果
        三、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一) “晚明”的界定及研究书家的范围
        (二) “草书”的界定及研究材料的范围
        四、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框架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背景及基本形态
        第一节 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社会生态
        一、繁荣与衰飒——经济结构变化下的社会转型
        二、僭越与世俗——政治力量失衡下的士人行为转变
        三、彰异与抒发——文艺思想与美学观念下的草书“抒情化”倾向
        四、递传与趣尚——文人圈层对刻帖及草书鉴藏的关注
        第二节 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书体发展背景
        一、草书形体潦草化的滥觞阶段
        二、草书的发生与形成阶段
        三、草书的形定与调整阶段
        四、草书的标准确立与突破阶段
        五、草书风格的延展与探索阶段
        第三节 晚明草书继承的观念及途径
        一、法崇魏晋独宗羲献——晚明草书继承的理想观念
        二、融合汉唐延扩宋元——晚明草书继承的实践途径
        三、汲取同代承延为继——晚明草书对明前中期草书特徵的汲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晚明草书笔法形态的正统探索与个性延展
        第一节 古法再造:草书笔法的流传及明代对笔法谱系的接受
        一、草书笔法的流变述略
        二、明代对草书笔法谱系的接受
        第二节 晚明草书“正统笔法”观念及其构成
        一、董其昌、邢侗草书笔法正统意识的构建及坚守
        二、张瑞图、倪元璐、黄道周草书笔法正统观念的构建
        三、王铎、傅山的草书笔法正统观念的多维构成
        第三节 晚明草书家个体笔法理念的差异化
        一、“平淡”与“雄强”——董其昌与王铎草书笔法理念的比较
        二、董其昌的“疑问”——董其昌对张瑞图新型笔法的态度
        三、“遒”“媚”之间——倪元璐与黄道周笔法理念的侧重
        四、“用笔”与“信笔”——关于王铎与傅山草书笔法理念中“随意性”的探讨
        第四节 晚明草书笔法的实践延展
        一、晚明草书实践条件与笔法的关联性
        二、晚明草书笔法实践的类型及特徵
        三、晚明草书笔法“个性化线变”的价值与缺失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晚明草书墨法形态的维度开拓与创造
        第一节 聚墨成形:魏晋至晚明时期墨法理念流变的阶段性
        一、魏晋至唐对墨法观念的基础构建
        二、唐代墨法的整体渐变
        三、元至明前中期的自觉反思与调试
        四、晚明至清代对墨法的突变及总结
        第二节 晚明草书墨法在实践中“泛化”的成因
        一、物体条件方面的因素
        二、草书家主观能动方面的作用
        第三节 晚明草书“创造性墨变”的维度及特徵
        一、“淡墨”非“淡”
        二、“浓重焦渴”施以“力感”
        三、“涨墨”与“破墨”的利弊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晚明草书字法形态的择用与再草化
        第一节 美草法之最奇:草书字法的内涵及晚明字法的特徵
        一、晚明之前草书字法的发展状态
        二、晚明草书字法意识及特徵
        第二节 晚明草书符号草法的择用与改造
        一、主要符号
        二、其他符号
        第三节 晚明草书形体字法再草化的类型
        一、极简草化
        二、极繁草化及楷行化
        三、异写形变及奇异草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晚明草书结体形态的奇异形变及空间特徵
        第一节 因时相传:晋唐到晚明草书结体空间演化规律述略
        一、从“简炼组合”到“缭绕连绵”
        二、从“衡匀合度”到“矛盾对冲”
        三、从“点线结合”到“点线成面”
        第二节 晚明草书单字结体的形变与奇异性
        一、字形:展大与形扩
        二、部件:位移与逾越
        三、结体:缭绕与支离
        四、空间:疏密与缩放
        第三节 晚明草书字组结体的构成类型及特徵
        一、均称平衡类
        二、动态变化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晚明草书章法与势的表现提升及审美视域的拓展
        第一节 晚明草书章法的字间距构成问题寻绎
        一、设定参照系与参数的测算方法
        二、以参数视角考察晚明草书章法的字间距情况
        第二节 晚明草书章法的欹正关系探微
        一、“横中心倾角线”和“横行线律动”
        二、从横向律动角度看晚明草书的欹正对立
        第三节 晚明草书章法的区域对比与表现力
        一、区域平衡的逐步突破
        二、微观与宏观空白的营造
        第四节 晚明草书势的嬗变与审美视域的拓宽
        一、晚明草书势的类型及特徵
        二、晚明草书审美视域拓宽的成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晚明草书理论形态的构建及其历史地位
        第一节 明代文艺思想与书学理论的关系
        一、文艺思想对明代书学理论的影响
        二、明代前期及中後期书学理论的特徵
        第二节 承袭与转化:晚明草书相关理论述评
        一、新古两极:徐渭、项穆
        二、遵古纳新:董其昌、邢侗、赵宦光、李日华
        三、依古反思:王铎、黄道周、傅山
        第三节 推崇与思索:晚明草书的历史地位
        本章小结
    附表:《本文研究所见晚明草书作品表》
    参考文献
        一、图版资料
        二、古代文献
        三、现代着作
        四、学位论文
        五、期刊文章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後记
下编:《晚明草书字形汇编》
    一、介绍
    二、凡例
    三、索引
    四、正文

(7)徐渭书画相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徐渭书画相通的形成
    1.1 文人画体系中的徐渭书画
        1.1.1 文人画的特征
        1.1.2 徐渭的文人书、画态度
    1.2 徐渭书画相通的历史因素
        1.2.1 晚明时期文化特征
        1.2.2 徐渭文艺理论的特征
        1.2.3 徐渭性情对其书画的影响
        1.2.4 徐渭书画意象的历史承接
    1.3 徐渭书画相通所需要素
        1.3.1 本质意识与一般规律意识
        1.3.2 清晰的表现原则
        1.3.3 亢奋状态
        1.3.4 兼善多种路数
    1.4 徐渭书画相通的贡献
        1.4.1 以笔墨形式主动创造意象
        1.4.2 开创多种风格类型书画意象
第二章 徐渭书画相通的思维机制
    2.1 果敢的思维勇气
        2.1.1 创新精神
        2.1.2 丰富的想象力
        2.1.3 丰富的联想
    2.2 深刻的思辨性
        2.2.1 思维的广阔性
        2.2.2 思维的辩证性
    2.3 良好的悟性
        2.3.1 思维的深度
        2.3.2 审美通感
        2.3.3 审美同构
第三章 徐渭书画之表现原则
    3.1 神采为上
        3.1.1 动静如生悦性弄情——徐渭言神采
        3.1.2 深识书者唯观神采
        3.1.3 画尽意在以全神气
    3.2 意在笔先
        3.2.1 意前笔后者胜
        3.2.2 徐渭的笔性、笔意与笔法
    3.3 意象表达
        3.3.1 意象传统
        3.3.2 嚼之不已更有余味——徐渭诗文意象
        3.3.3 能书者发其笔意——徐渭书法意象
        3.3.4 不求似而有余——徐渭绘画意象
第四章 徐渭书画之艺术传达
    4.1 解衣盘礴
        4.1.1 先散怀抱
        4.1.2 忌讳拘谨
        4.1.3 以酒助力
    4.2 乘兴展开
        4.2.1 贵于词者兴——徐渭言兴
        4.2.2 乘兴挥毫作书
        4.2.3 乘兴泼墨作画
    4.3 以势造形
        4.3.1 势范畴及徐渭的势意识
        4.3.2 传统书论言势
        4.3.3 书要认势——徐渭书法之势
        4.3.4 传统画论言势
        4.3.5 总看奔逸势——徐渭绘画之势
第五章 徐渭多种类型的书画意象
    5.1 奋发类书画意象
        5.1.1 徐渭奋发类书画作品的特征
        5.1.2 形式元素的特征——豪健
        5.1.3 形式元素的节奏——迅捷
        5.1.4 形式元素的组合——郁勃
    5.2 愤懑类书画意象
        5.2.1 徐渭愤懑类书画作品的特征
        5.2.2 形式元素的特征——乖戾
        5.2.3 形式元素的节奏——急促
        5.2.4 形式元素的组合——紧密、交叉
    5.3 野逸类书画意象
        5.3.1 徐渭野逸类书画作品的特征
        5.3.2 形式元素的特征——圆润
        5.3.3 形式元素的节奏——舒缓
        5.3.4 形式元素的组合——疏朗
第六章 徐渭书画相通性对后世的影响
    6.1 后世书画创作继承与发展徐渭书画
        6.1.1 绘画更加脱离形似的束缚
        6.1.2 书法之笔法与墨法进一步发展
        6.1.3 书画创作自觉使用多种风格
    6.2 后世对书画相通的继续思考
        6.2.1 深化对书画相通意义的认识
        6.2.2 注重思对于书画相通的重要作用
        6.2.3 深化对“兴”的认识
        6.2.4 深入探究形式与情感的对应
    6.3 徐渭书画相通性对当代书画教学的启示
        6.3.1 要领意识
        6.3.2 主体意识
        6.3.3 正气意识
        6.3.4 严谨意识
        6.3.5 律动意识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8)古代山水游记的个人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四)研究意义
一、创作主体的个人化倾向
    (一)主体山水意识的个人化演进
    (二)创作主体个人化倾向在游记文本中的表现
二、创作客体的个人化倾向
    (一)地志类游记对创作客体的扩展
    (二)山水小品文的客体选择
三、山水游记形式的个人化倾向
    (一)文体的丰富多样
    (二)山水游记中文学语言的个人化特色
四、山水游记文学个人化现象成因
    (一)创作理论与评价体系的自由与延展
    (二)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对立交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历史再现与国族认同:许鞍华电影研究(1990-201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背景:许鞍华1990年代以来电影与历史的互动
        一、香港电影的“90年代”
        二、许鞍华1990年代以来电影的路径转向
    第二节 研究综述:许鞍华1990年代以来电影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家国情怀及中国身份认同
        二、电影形式与现实主义美学风格
        三、女性意识及女性形象问题
        四、访谈资料及其他
    第三节 研究方法:身份认同与历史化阐释
        一、以“身份认同”为起点
        二、关于“历史化阐释”
第二章 历史的再现
    第一节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双重功能
        一、意识形态作用:“家庭认知”与“故乡祛魅”
        二、乌托邦冲动:作为“集体”的个人主体
    第二节 作为“中介”的风景与记忆
        一、内地风景的“调和”功能
        二、内地革命历史记忆
第三章 阶级意识与可塑的阶级表述
    第一节 “可塑性”的日常生活
        一、个体情感与知觉:关于吃饭的统觉反应
        二、阶级意识的沉淀:政治共鸣与身份认同
    第二节 “边缘化”作为意识形态素
        一、边缘化的劳动力
        二、边缘化的空间
        三、街区权力结构的乱象
第四章 形式的意识形态
    第一节 历史的叙述:个人与民族命运的隐匿关系
        一、向历史敞开的萧红:史料性的独白
        二、黄金时代的“警钟”:进不去的延安
    第二节 历史材料的选择性重建:茅盾与《黄昏》文本的切割
        一、茅盾《黄昏》:文本的选择性切割
        二、彬仔的人物设置:香港主体的内卷性叙述
        三、香港抗战经验:内部的独特叙述与反殖民诉求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许鞍华电影资料汇编
后记

(10)“情理结构”视角下《亦壁赋》研究及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一、《赤壁赋》研究现状分析
        二、“情理结构”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情理结构”与古代散文教学
    第一节 “情理结构”的内涵
        一、主体性:积淀是“情理结构”的关键
        二、动态开放性:“中道”是“情理结构”的追求
        三、日常性、体验性:“空而有”是“情理结构”的价值建构方式
        四、小结
    第二节 “情理结构”视角下的古文教学
        一、“情理结构”是散文的内在生命
        二、“情理结构”视角下的古文教学策略
第二章 “情理结构”视角下的苏轼解读
    第一节 “情理结构”视角下苏轼的青年时期
        一、成长起点:丰厚的文化积淀
        二、儒者精神:奋励有当世之志
        三、佛老感悟:雪泥鸿爪的体会
    第二节 “情理结构”视角下苏轼的黄州时期
        一、身体力行:此心安处是吾乡
        二、寄寓态度:闲者便是主人
        三、向空而有:又恐琼楼玉宇,何似在人间
    第三节 “情理结构”视角下苏轼的岭海时期
        一、走向民间: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
        二、深入佛道:平生笑罗什,神咒真浪出
        三、写诗和陶:劝我师渊明,力薄且为己
第三章 《赤壁赋》教学情况调查分析
    第一节 调查目的及其他
        一、调查目的
        二、其他
    第二节 调查情况分析
        一、教师情况
        二、学生情况
        三、小结
第四章 “情理结构”视角下的《赤壁赋》教学
    第一节 “情理结构”视角下《赤壁赋》文本解读
        一、感知体验,感受哲理
        二、理生于情,理解理的情感化
        三、向空而有,感悟苏轼的超越与回归
    第二节 “情理结构”视角下《赤壁赋》教学设计
        一、第一课时: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二、第二课时:围绕“人境”,分析情场、意阵
        三、第三课时:结合资料,积淀文化精神力量
    第三节 “情理结构”视角下《赤壁赋》教学特点
        一、体验情境,过程开放
        二、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三、立足素养,深度学习
第五章 “情理结构”视角下的其他散文教学
    第一节 “情理结构”在苏轼作品教学中的迁移——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
        一、第一课时:一切景语皆情语
        二、第二课时:感悟“闲”的审美内涵
    第二节 “情理结构”在其他作家作品中的迁移——以《醉翁亭记》为例
        一、第一课时:反复诵读,感受“人境”
        二、第二课时:围绕“人境”,体验醉翁之游
        三、第三课时:理解“醉”和“醒”,向往精神境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前赤壁赋》美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苏轼《前赤壁赋》的“中和之美”[J]. 彭宇璇,胡红梅. 今古文创, 2021(29)
  • [2]苏轼形象及其作品在题画文学中的传播与接受[D]. 王嘉乐. 山西大学, 2021(12)
  • [3]基于“四文合一”视阈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 ——以苏轼《赤壁赋》教学为例[D]. 张雨晴.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D]. 苏叶. 西南大学, 2021(01)
  • [5]尚意书风影响下的苏轼楷书艺术研究[D]. 高辉. 成都大学, 2021(07)
  • [6]晚明草书研究[D]. 赵紫文. 吉林大学, 2020(04)
  • [7]徐渭书画相通性研究[D]. 韩一哲. 西北大学, 2020(07)
  • [8]古代山水游记的个人化现象研究[D]. 孔德玉.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9]历史再现与国族认同:许鞍华电影研究(1990-2017)[D]. 赵艺璇.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10]“情理结构”视角下《亦壁赋》研究及教学设计[D]. 邓航君.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千赤壁赋》美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