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万小林[1](2021)在《防栓方的拆方研究及其精减方预防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使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将防栓方拆方分组,观察防栓方各拆方组预防妇科盆腔手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leg deep venous thrombosis,LDVT)形成的效果,筛选出其预防血栓形成的主要药味,从而得到防栓方的精减方,探讨防栓方二次开发的疗效及对LDVT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L12(211)正交表对防栓方进行拆方分为12个组,设立低分子肝素钙(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alcium,LMWHC)组作为对照组,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妇产科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具有发生LDVT中、高危因素的妇科盆腔手术病人为纳入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组,按组别每组口服相应的中药汤剂,一日三次,每次一袋,术后24h开始服用,术后24h以内、72h、120h检测相关指标,观察防栓方各拆方组预防LDVT发生的疗效,筛选出防栓方的精减方。结果:(1)防栓方全方组与LMWHC组比较,两组患者PT、APTT术前和术后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凝血参数(FIB、D-二聚体、FDP)组内比较,术后24h与术前相比较均升高(P<0.05),术后72h、120h较术后24h降低(P<0.05);组间比较,术后120h LMWHC组D-二聚体比防栓方全方组下降明显(P<0.05),术后72h及术后120h LMWHC组FDP较防栓方全方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粘度高切200、血浆粘度)组内比较,术后24h均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72h、120h较术后24h降低(P<0.05);组间比较,术后72h及术后120h LMWHC组红细胞聚集指数较防栓方全方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2)正交试验结果:含有党参、枳实、酒大黄的拆方使血清PT值下降,含有赤芍、川牛膝、桃仁、红花的拆方使血清PT延长(P<0.05);含有党参、枳实、酒大黄的拆方使血清APTT值降低,含有当归、红花、川牛膝的拆方使血清APTT延长(P<0.05);含有党参、枳实的拆方使血清FIB值升高,含有丹参、当归、红花的拆方能降低血清FIB值(P<0.05);含有黄芪、枳实、党参、酒大黄的拆方使D-二聚体值升高,含有丹参、红花、川芎、川牛膝的拆方能降低血清D-二聚体值(P<0.05);含有黄芪、酒大黄、党参、枳实的拆方使血清FDP值升高,含有丹参、当归、桃仁、红花、川芎的拆方使血清FDP值降低(P<0.05);含有黄芪、酒大黄、党参、枳实的拆方使PLT值升高,含有丹参、当归、桃仁、红花、川芎、川牛膝的拆方可降低血中PLT值(P<0.05);含有枳实、酒大黄的拆方使全血黏度高切值升高,含有丹参、赤芍、川芎的拆方可降低全血黏度高切值(P<0.05);含有黄芪、党参、枳实、酒大黄的拆方使血浆黏度值升高,含有丹参、当归、红花、川芎、川牛膝的拆方使血浆黏度值降低(P<0.05);含有党参、枳实、酒大黄的拆方可使红细胞聚集指升高,含有丹参、赤芍、当归、桃仁、川芎、川牛膝的拆方在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值上有显着效果(P<0.05)。(3)各组接受盆腔手术的患者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妇科盆腔手术后的患者血液处于高凝、高粘状态,防栓方全方能够通过改善血液高凝、高粘状态、调节纤溶系统,降低血浆粘度、改善红细胞聚集性从而预防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LDVT发生。(2)防栓方及LMWHC预防术后LDVT安全有效,可于临床推广运用。(3)防栓方预防血栓形成的主要药味为丹参、赤芍、牛膝、当归、桃仁、川芎、红花。

张倩倩[2](2020)在《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分析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情况,为临床早期预防和早期诊断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提供临床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病例的其中1000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8例合并静脉血栓栓塞,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BMI、合并疾病、肿瘤类型、肿瘤分期、肿瘤治疗史、血栓发生情况、手术史、是否使用激素、是否中心静脉置管、是否卧床、是否感染、是否使用止血药、是否输血等一般资料,对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抗核抗体、血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血浆凝血酶时间等实验室指标进行检测,采用单因素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结果1.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患者与单纯恶性肿瘤患者比较发现,在年龄、BMI、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卧床、激素的应用、抗核抗体、手术史、中心静脉置管、血同型半胱氨酸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患者中深静脉血栓形成58例,肺栓塞12例,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18例,累及上肢10例,下肢66例,主要表现为肢体肿胀、疼痛、咳嗽、咳痰等,给予抗凝治疗后,好转50例,无效28例,死亡10例。3.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OR=5.335)、白细胞计数(OR=2.341)、血小板计数(OR=7.215)、血红蛋白(OR=4.325)是恶性肿瘤合并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BMI、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是恶性肿瘤合并VTE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白细胞计数升高是风险相关性最强的危险因素。2.部分恶性肿瘤合并VTE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并无异常,可能与血栓发生的时间长短也有关,所以应重视临床表现及相关影像学检查,因此不能完全依赖风险评估量表。

张春晓,綦惠娟[3](2019)在《丹红注射液预防妇科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评价》文中指出目的 :分析临床给予行妇科肿瘤术治疗者丹红注射液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DVT)有效性。方法 :将2016年7月—2017年10月期间入院行妇科肿瘤术治疗的73例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入院时间分组,以2016年7月—2017年2月期间入院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弹力袜+低分子肝素钙),以2017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入院的37例患者为观察组(加用丹红注射液),比较不同预防措施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下肢疼痛、肿胀、血栓形成),对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因子[D-二聚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FIB)、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差异进行检测,比较两组血栓发生程度(轻、中、重度),组间比较两组术后胃肠道出血发生及术后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值,对术前、术后两组患者下肢周径、血流速度进行检测,观察手术前后指标差异。结果 :入院时、术后1 d两组D-二聚体、APTT、FIB、PT指标水平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5 d观察组凝血因子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VT发生率为2.7%低于对照组11.1%(P<0.05),观察组下肢疼痛、肿胀发生率为2.7%、2.7%,对照组为5.6%、8.3%,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重度血栓患者,但观察组轻中度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值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胃肠道出血发生率为2.7%,与观察组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两组血流速度、下肢周径比较无差异(P>0.05),同时术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血流速度高、下肢周径短(P<0.05)。结论 :临床行妇科肿瘤术治疗的患者术后给予丹红注射液,术后患者血流速度减慢较弱,能有效改善机体高凝状态,减轻血栓程度,减少DVT发生,用药安全性高,不易造成出血、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可临床推广应用。

李财云[4](2019)在《通脉益气祛湿方预防股骨头坏死全髋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自拟中药通脉益气祛湿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全髋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效果,评估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中西医联合使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01月至2019年01月之间在因股骨头坏死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住院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筛选符合纳入标准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医生行手术治疗。对照组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预防治疗,实验组使用通脉益气祛湿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预防,其余治疗措施无差异,观察疗程均为10天。2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11天分别检测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IB)、VAS评分、健、患侧大腿周径差,术后行下肢血管彩超评估深静脉血栓情况与用药安全性评价等,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深静脉血栓发生:术后第11天入组60例患者在均行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共有1例发生DVT,总发生率1.67%。发生在对照组,实验组无DVT发生病例。(2)术后第1天D-dimer和FIB值进行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1天D-dimer和FIB值进行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与第11天上述结果分别进行组内对比,差距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大腿周径差及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11天大腿周径差及VAS评分进行组间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1天与第1天数据进行组内对比差异明显(P<0.05);(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自拟中药通脉益气祛湿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和单纯使用低分子肝素钙都能有效的预防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药干预能更好地降低D-dimer和FIB水平,降低DVT发生风险。(2)中药干预能更好的缓解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肿胀、疼痛症状。(3)中药干预不增加用药风险,用药安全性高。

甘茗昊[5](2019)在《丹红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THA术后下肢DVT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丹红注射液(DHI)联合利伐沙班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术(TH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在预防骨科较大创伤的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治疗方面,既发挥了中医药优势作用,也证实了中西医结合在减少骨科术后危险因素中的作用,为THA术后围手术期用药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05月至2018年11月入住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创伤科55-75岁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过样本量估算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后进入研究队列均行单侧THA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第1d开始口服利伐沙班联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两周,对照组则口服利伐沙班。观察两组患者凝血指标(APTT、PT、D-Ⅱ聚体)、HGB、大腿周径差值、DVT发生率、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及用药安全情况。所有研究数据均通过SPSS 25.0统计软件分析。测量计量数据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x±s),t检验用于比较有方差齐性或(和)属于正态分布的数据,秩和检验用于比较不属于正态分布或(和)没有方差齐性的资料。卡方检验用于比较计数资料。重复测量数据通过重复测量方差方法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术前两组一般基线比较:诸如性别、身高、体重、年龄、手术部位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这表明测试数据具有可比性。2、两组术后APTT、PT、D-II聚体浓度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第1、7、14d组内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APTT、PT术后第7、14天均比术前高,D-II聚体浓度比术前低。组间比较:术前两组间和术后第1天两组间APTT、D-II聚体相比,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天两组间和术后第14天两组间相比,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14天观察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术前两组间、术后第1天两组间和术后第7天两组间相比,P>0.05,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第14天两组间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4天观察组PT水平低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大腿周径差值组内比较:术后第1、7天与术后第14天组内两两相比,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7、14天大腿周径差值均降低。组间比较:两组术后第1天和第7天无显着差异(P>0.05),术后第14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天观察组大腿周径差值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4、两组患者组内HGB比较:术后2组病人第1、7、14天和术前相比,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7、14天HGB较术前均降低,说明手术创伤及术后引流等因素导致患者出现血红蛋白下降;但术后第7、14天HGB较术后第1天呈上升趋势,以术后第14天上升趋势明显。两组患者组间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及术后第1天HGB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7天和第14天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4天观察组HGB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丹红注射液不仅增加患者术后血红蛋白含量,改善术后患者贫血状态,而且利于术后康复。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具有可比性;术后引流量两组间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联合丹红注射液不仅能活血,而且减少术后出血量,增大安全性。6、观察组1例并发DVT;对照组2例并发DVT;两组DVT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患者在研究过程中没有发生消化系统出血、胃肠系统异样等不良事件,肝功与肾功抽血检测都未发生显着变化。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THA术后患者运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不仅能明显延长术后APTT、PT,降低血浆D-二聚体,可有效改善术后血液高凝、高黏滞状态,减少DVT发生率。而且与单纯使用利伐沙班相比,联合运用丹红注射液能明显促进血红蛋白(HGB)恢复,减少术后引流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席亚平[6](2018)在《D-二聚体用于评估妇科肿瘤术后并发VTE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初步探讨D-二聚体对妇科肿瘤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诊断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依据研究主题进行检索。计算机检索万方、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ucture,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lsevier、Web of Science数据库,辅以手工检索并追踪纳入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应用EndNote X3软件对文献进行筛选管理,根据诊断试验质量评价标准(quality assessment of diagnosis accuracy studies,QUADAS)判断标准初步评价入选文献的质量。利用Revman 5.2软件收纳的QUADAS-2再次对纳入的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利用Meta-Disc 1.4软件首先进行异质性检验,然后计算灵敏度、特异度、阴性似然比(the 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NLR)、阳性似然比(the 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PLR)及诊断比值比(diagnostic odds ratio,DOR),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ummary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结果:检索出相关的中英文文献共610篇,共纳入15个临床研究(含2940例研究)。1.15个临床研究meta分析的灵敏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0.919、0.582及0.7868。2.D-二聚体临界值的meta分析:(1)以0.5μg/ml为临界值的灵敏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0.950、0.399和0.7574;(2)以>0.5μg/ml、<5μg/ml为临界值,其灵敏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0.965、0.589和0.7245,其NLR为0.096<0.1;(3)以≥5μg/ml为临界值的灵敏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0.638、0.841及0.7924。3.D-二聚体检测方法的meta分析:(1)ELISA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0.882、0.549及0.7493;(2)免疫比浊法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0.888、0.540及0.7169;(3)其他方法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0.951、0.384及0.7853。4.D-聚体检测时间的meta分析:(1)术前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0.945、0.395及0.7008;(2)术后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0.921、0.570及0.8215。5.VTE诊断参考标准的meta分析:(1)多普勒彩超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0.956、0.357及0.7106;(2)静脉造影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0.874、0.654及0.7818;6.以0.5μg/ml为临界值亚组分析时诊断比值比的I2=34.3%(P=0.179),其他亚组meta分析的I2均>50%。结论:1.从D-二聚体的临界值、检测方法和检测时间,以及诊断VTE的金标准方面来分析,D-二聚体可作为妇科肿瘤术后并发VTE的初筛工具。2.D-二聚体以>0.5μg/ml、<5μg/ml为临界值,提示D-二聚体排除妇科肿瘤术后并发VTE的可能性显着增加。

杨名宇,廖革望,尹桃[7](2017)在《尿素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防治妇科肿瘤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尿素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防治妇科肿瘤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00例行腹腔镜妇科肿瘤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尿素激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血流、血清抗凝血因子Xa活性(抗-FXa)、抗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清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含量变化,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下肢静脉血栓1例,观察组患者无;术后治疗10天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下肢周径和下肢血流显着优于对照组,血清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抗-FXa、PT及APTT值显着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小分子肝素和尿素激酶在妇科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防治中联用,疗效显着,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胡述德,叶虹[8](2015)在《探讨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与治疗》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3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血管造影或者彩色多普勒予以诊断,而后结合患者自身病情予以针对性治疗。结果髂-股静脉血栓患者共有7例,主要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2例使用手术将栓子取出,5例则使用抗凝与溶栓疗法。26例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局限于小腿,确诊依据为临床症状与体征,均给予一般性处理。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接受妇科肿瘤手术的患者应做好预防工作,同时及时诊断与治疗,降低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几率。

王宁[9](2012)在《脉痹汤配合西药治疗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38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渗水利湿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自愿参加本次调查的76例妇科手术后并发LED-V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脉痹汤(黄芪、丹参、猪苓、茯苓、当归、焦山楂、地龙、桃仁、川芎等)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8.9%(30/38),治疗组总有效率94.7%(36/38),治疗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11.8±2.6)d,短于对照组的(20.1±4.5)d,差异有显着性(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出现压疮、继发性出血、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本法能提高妇科术后并发LEDVT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无明显不良反应。

曾玉霞[10](2021)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中医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用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中医药的临床治疗在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方剂是中医药临床应用的主要形式。对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进行研究和总结,是传承中医药防治疾病方法的重要内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而目前对该病处方用药及作用机制研究的相关文献较少。因此,本研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用药规律,并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推测药物-疾病作用靶点及相关通路。方法采用主题词与关键词相结合的检索方式,检索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等4个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医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具备完整的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指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依据研究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诊断标准,筛选得到目标文献。然后将文献中的文章标题、数据来源、方剂名称、中药处方及剂量等录入微软办公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制定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文献调查表。在研究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前,统一和规范方剂的中药名称及药量。利用平台的统计报表、数据分析功能,对纳入研究的处方进行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统计,再运用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获得高频药物组合和新处方。最后,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等平台,对高频药对主要活性化合物进行筛选及靶点预测,探寻药物成分-靶点-通路作用机制。结果1.总体:共纳入文献357篇,方剂393首,桃红四物汤运用的最多,用药以活血化瘀类、清热类、利水渗湿类、补益类、理气类为主。四气以温为主,五味以苦为主,归经以肝经居多。当归-川芎是高频药对及核心药物组合。2.层次:湿热下注证中,四妙散与四妙勇安汤运用最多,高频药物为川牛膝、当归、黄柏,药性以寒、苦为主,归肝、心、脾胃经居多,聚类分析演化出新的药物组合7条。血瘀湿阻证最常用药物为当归、川芎、红花等,性味偏于温、甘,药物归经以肝为主,获得药物新组合7条。脾肾阳虚证中,除黄芪、当归、川芎外,附子、肉桂、山茱萸、淫羊藿、茯苓、白术出现频次较多,多属温性、味甘,主要归肝脾两经,演化出药物新组合4条。外用药物中,以当归、川芎、红花等活血化瘀类药物为主,芒硝、冰片运用较多,药性温、寒,味苦、辛,归肝、心、脾经,获得新方12个。3.高频药对的作用机制分析:当归-川芎有效活性化合物作用靶点64个,疾病靶点1653个,药物与疾病相关靶点34个。GO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涉及30种生物功能,76条通路。推测当归-川芎可能通过影响基因转录、细胞凋亡过程、氧化应激反应、激素水平等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发挥治疗作用。结论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与数据挖掘技术相结合,可以对疾病的处方用药进行规律总结和分析,预测药物与疾病作用的共同靶点及通路,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防栓方的拆方研究及其精减方预防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临床研究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预防妇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3)丹红注射液预防妇科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凝血因子指标差异比较
    2.2 术后DVT发生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血栓程度比较
    2.4 两组患者预防性用药安全性比较
    2.5 两组患者血流速度、下肢周径比较
3 讨论

(4)通脉益气祛湿方预防股骨头坏死全髋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DVT认识
        1.1 DVT形成机制认识
        1.2 DVT的危险因素
        1.3 诊断DVT辅助检查
        1.4 下肢DVT的诊断流程
        1.5 下肢DVT分期分型及临床表现
        1.6 现代医学对DVT的预防
    2 中医对 DVT 的研究及干预
        2.1 中医对DVT的理论认识
        2.2 中医药防治DVT现状
    3 中医对股骨头坏死认识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病例诊断、纳入、排除及终止临床试验标准
        1.3 分组
        1.4 入组病例基本情况
    2 研究方法
        2.1 术前准备
        2.2 手术操作
        2.3 术后干预
        2.4 观察指标及评判方法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实验室指标
        3.2 临床观察指标
        3.3 术后DVT发生
        3.4 安全性评价
    4 结果分析
    5 讨论
        5.1 下肢深静脉血栓与髋关节置换术联系
        5.2 通脉益气祛湿方方解和药理学研究
        5.3 综合分析
        5.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5)丹红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THA术后下肢DVT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股骨颈部解剖和骨折分类概述
    2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3 传统医学对骨折的认识
    4 传统医学对骨折的治疗
        4.1 手法复位及固定
        4.2 中医治疗
    5 传统医学对DVT的认识
    6 祖国医药对DVT的治法
        6.1 清利湿热,活血祛瘀
        6.2 益气通脉,活血化瘀
        6.3 温经通阳,活血祛瘀
        6.4 养阴生津,活血化瘀
        6.5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7 现代医学对DVT的认识
        7.1 DVT的发生机制
        7.2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7.3 下肢DVT对患者的危害
    8 下肢DVT的防治
        8.1 中医辨证治疗
        8.2 药物治疗
        8.3 手术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2.3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标准
        2.4 下肢DVT的超声诊断标准
    3 病例选择标准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3.3 剔除或脱落标准
    4 研究方法
        4.1 分组方法
        4.2 观察指标
    5 治疗方式
        5.1 术前准备
        5.2 术前沟通
        5.3 手术过程
        5.4 术后处理
    6 术后试验用药
    7 观察指标
    8 统计方法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一般情况资料比较
    2 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试验结果比较
    3 两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
    4 两组血浆D-Ⅱ聚体(D-D)浓度检查结果比较
    5 两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大腿周径差值比较
    6 两组血红蛋白(HGB)检测结果比较
    7 两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和术后引流量的差值比较
    8 两组术后DVT发生率比较
    9 有效性指标比较分析
第四部分 讨论
    1 丹红注射液的研究
        1.1 丹红注射液及其药理研究
        1.2 丹红注射液临床应用
    2 流行病学研究
    3 联合运用丹红注射液的安全性分析
第五部分 结语
    1 结论
    2 本次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D-二聚体用于评估妇科肿瘤术后并发VTE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汇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1.2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文献质量评价
    1.4 数据提取
    1.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D-二聚体在妇科肿瘤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作者简介

(7)尿素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防治妇科肿瘤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8)探讨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与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特点
    1.3 临床诊断
    1.4 临床治疗
2 结果
    2.1 髂-股静脉血栓
    2.2 小腿深静脉血栓
3 讨论
    3.1 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
    3.2 诊断
    3.3 治疗
    3.4 预防

(10)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中医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下肢DVT研究现状及分析
    2 数据挖掘技术与中医学术传承
第二部分 课题研究
    1 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1 总体挖掘结果分析
    2 层次挖掘结果分析
第四部分 当归-川芎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当归-川芎作用机制分析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Wells 评分表
    附录二 中药药名规范表
    综述 中医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防栓方的拆方研究及其精减方预防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D]. 万小林.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2)
  • [2]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分析[D]. 张倩倩.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3]丹红注射液预防妇科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评价[J]. 张春晓,綦惠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6)
  • [4]通脉益气祛湿方预防股骨头坏死全髋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D]. 李财云.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丹红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THA术后下肢DVT的临床研究[D]. 甘茗昊.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D-二聚体用于评估妇科肿瘤术后并发VTE的Meta分析[D]. 席亚平. 遵义医学院, 2018(01)
  • [7]尿素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防治妇科肿瘤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J]. 杨名宇,廖革望,尹桃.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7(08)
  • [8]探讨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与治疗[J]. 胡述德,叶虹. 中外医疗, 2015(02)
  • [9]脉痹汤配合西药治疗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38例[J]. 王宁. 陕西中医, 2012(07)
  • [10]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中医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用药规律研究[D]. 曾玉霞.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