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运通捐款修复纪念碑

美国运通捐款修复纪念碑

一、运通公司捐款修复古迹(论文文献综述)

程诗晴[1](2021)在《四川宜宾滇南会馆的修缮与文化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滇南会馆处于历史上西南丝绸之路重镇——宜宾,这里一度商贸云集,人文底蕴深厚。自清光绪年间建馆之初,滇南会馆就承载着川滇两地商贾人文交流的历史,其建筑至今保留两地民族特色,故有“川南第一馆”之称,斑驳沧桑的滇南会馆历经修缮也仅存山门、戏台、东西厢房及书楼、文星楼部分建筑遗存。由于可参考资料缺失一直是文化遗产保护修缮的棘手问题,本题注重一手文献搜集、实地田野调查以及相关专业人士访谈,从时间、空间上尽可能的还原滇南会馆本身的修缮历史、滇南会馆不同时期的建筑功能转变以及社会变迁;尤其对建筑遗存、当代修缮痕迹做一个客观的记录,进而促进滇南会馆更好的保留与活化。文章从四个方面展开,第一章绪论,重点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创新点、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文献综述。根据这些数据,制定可行性的研究路线。第二章主要对滇南会馆历史文化背景进行了梳理,包括地理位置、交通发展、商业贸易等方面,再对滇南会馆的修筑历史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以滇南会馆为立足点,构建出宜宾商业历史的文化概况。第三章对滇南会馆现存建筑、一期修缮工程进行了记录,以图文的方式对滇南会馆的修缮、现状及其修缮后的建筑做一个系统的梳理。第四章主要是通过重庆“湖广会馆”、自贡西秦会馆以及缅甸曼德勒云南会馆的修缮与当代功用,谈当代会馆建筑的保护和转型,从而思考滇南会馆修缮中的得与失。再从艺术管理的角度分析和展望滇南会馆在当代修缮的新机缘,以期推动滇南会馆二期、三期的修缮,促进后续的文化保护。

王春悦[2](2021)在《弗利尔搜集中国文物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九世纪中后期以来,国际间的文物流通越发频密,大量中国文物流散至各国,与之对应,海外中国艺术品收藏也渐成规模,美国着名东亚文物收藏家查尔斯·朗·弗利尔即是其中翘楚。弗利尔接续受到惠斯勒、费诺罗萨、劳费尔等艺术家、汉学家、考古学家的影响,经历了视野从欧洲移动到东方、由日本关注到中国的过程,并分别在1895年、1907年、1909年和1910至1911年四次赴华旅行和考察。笔者拟通过对弗利尔日记、史密森尼学会藏档案等相关文献史料加以分析,并结合弗利尔美术馆藏文物等实物资料,梳理弗利尔的学术背景、在华旅行史和收藏史,整理其旅行、收藏和考察的活动轨迹,对其所收购的文物之流散经历按图索骥,分析以弗利尔为代表的近代收藏家与学术界、文物市场之间的关系,呈现文物外流与收藏的模式和运作机制,展示海外中国文物收藏形成的过程及考古学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文章主要从以下五个章节进行论述:绪论部分回顾了弗利尔的收藏史概况,对中外学人对弗利尔数次中国旅行、收藏和考察活动和弗利尔的中国文物收藏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爬梳,整理、分析研究现状与研究空间,阐明文章的研究意义、思路和方法。第一章分析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的东亚艺术研究与文物收藏的情况,以此为基础,论述弗利尔投身于文物收藏的肇始、社会背景和审美偏好。第二章以时间为线索论述受到惠斯勒和费诺罗萨的美术学、考古学理论的影响,分别于1895年、1907年两次在中国的旅行和文物收藏活动及相关成果。第三章依照时间线索论述弗利尔在1909、1910-1911年间在中国的旅行、收藏和考察活动,通过弗利尔在华期间与端方和福开森等人的交往情况、文物收藏情况、馆藏编号为F1917.396.1的玉器流散过程、对龙门石窟和巩县石窟等史迹的游览考察等内容进行分析,展现弗利尔在华旅行、收藏和考察的情况,呈现弗利尔中国文物的收藏模式与运作机制及其所受到的考古学的影响。结语部分对文章的研究结果进行整体的梳理、归纳和总结。

栗文娜[3](2020)在《旅游企业善因营销中契合度和熟悉度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文中提出在当下社会日益高涨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背景下,因旅游企业经营问题引发的社会问题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重视。旅游业是一项涉外性的经济事业,常被视为一个地区的窗口行业,攸关地区形象,因此公众对旅游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出较高的要求。善因营销是在满足旅游企业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通过向慈善组织捐赠来获得社会大众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认同。慈善组织作为与企业有直接联系并对消费者响应产生直接影响的一个要素,会对旅游企业从事善因营销产生一定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实验场景模拟的方法,重点考察慈善组织的两个维度在善因营销中对消费者响应的作用机制,即企业与慈善组织的契合度、消费者对慈善组织的熟悉度。本文将实验法与问卷法相结合,探究契合度(旅游企业与慈善组织)和熟悉度(消费者对慈善组织)对消费者响应的主效应,随后进一步探讨契合度和熟悉度对消费者响应的交互效应。首先通过两个预实验选择出代表不同熟悉度的慈善组织和不同契合度的旅游产品;其次采用2×2的组间设计实验,虚拟出四种实验场景,运用SPSS22.0和AMOS22.0软件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假设检验。实验结果表明,善因营销中旅游企业与慈善组织的契合度对消费者响应有显着正效应,即旅游企业与慈善组织的契合度越高,消费者对企业的态度、对企业捐赠动机的认同和购买意愿越高;消费者对慈善组织的熟悉度对消费者响应有显着正效应,即熟悉度越高,消费者对企业的态度、对企业捐赠动机的认同和购买意愿越高;同时,契合度和熟悉度有显着的交互效应,在高契合度场景下,消费者对慈善组织的熟悉度越高,消费者对企业的态度、对企业捐赠动机的认同和购买意愿越高,在低契合度场景下,熟悉度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并无显着差异。

李小庆[4](2019)在《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文中认为“下河”是指淮扬运河以东、黄海以西、运盐河以北、废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域,在明清行政区划上隶属淮扬二府。明嘉靖中叶以后,下河地区经济整体趋于衰败,同时局部地带却保持着持续性商业繁兴,对此经济现象,学界尚乏系统考察。与以往基于环境、灾伤、漕运、盐业等视角的专题研究只是旁涉下河地区不同,本文以下河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地方社会与民生视角,正面考察该地水利、农业、商业、盐业及百姓生活情状等历史面相,清晰呈现地区经济面貌的具像图景与变迁轨迹,藉以提炼影响下河经济演变的诸种要素,追问形塑该地经济格局的根由。最后以下河为个案,试就帝制后期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稍作申说。大致结论为:明中叶以来下河水利环境的恶化是国家政策逐步推演实践的结果。明代治黄以保运为先,造成淮河入海通路被侵占,遂使淮扬运道、祖陵与下河地区同罹水患。鉴于祖陵、运道对皇室与国计的特殊意义,下河被迫成为排泄区。清廷虽曾积极救治下河水利,却未能变更下河作为排泄区的角色设定,主要原因在于固守保运通漕政策,而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能力及有效的统筹管理机制,则进一步削弱了下河水利的治理效能。由于水利环境难以根本改善,灾伤频发,使得作为下河主导产业与经济命脉的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阻碍,具体表现在田地大量损毁、耕作效率低下、种植制度与节奏变动引发的产能减损、再投入能力弱化等多个层面。就农业收成评估,晚明多属欠年,清代黄河北徙前欠年亦占据近半光景,下河农业根基被彻底动摇。下河发达的内外交通网络,为商品流通与贸易开展提供了便捷条件,商业得以发展。但其发展也面临着运河商贸波动、商品附加值低、商品生产缺乏稳定性等限制性因素。尤其是生产稳定性的缺乏直接导致了下河商品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的双重萎缩,商业发展只能更多地倚赖交通优势带来的规模性商品流通与人员集聚形成的强劲消费。这不仅导致下河经济与商业活动空间龟缩一隅,也放大了商业发展的潜在风险。下河部分人口、土地资源被规定用作盐业生产,但在国家政策框架下,下河百姓却难以从盐业中获利。无论是“食盐”还是“肩挑背负”政策,皆属蝇头微利;盐商通过善举将部分盐利分润于下河,但却不构成对下河经济的有效“反哺”;下河百姓以及外来人群的勾连贩私,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地秩序的稳定。从付出与回报角度考量,盐业并不因下河“所有”而构成天然的优势发展资源。资源对于资源所在地的意义主要取决于国家对资源的利用与分配机制。由明入清,下河百姓承担的赋、役负担皆有所减轻。依托于宽广的水面,以及河工、盐业、漕运释放出来的工作机遇,失地百姓尚有多种谋生途径可供选择,但大多数生活贫苦。国家的蠲赈举措虽能缓解灾伤引发的民生伤害,却无力兜底因政策性致灾造成的民生窘境,亦无法扭转下河整体衰败、贫困的命运。下河士绅曾力图改变地方的生存窘境。在水利方面,他们虽明了致灾缘由并有所申说,但却深知事涉国计,并未对国家泄水行为本身进行强烈抗拒,终难达成整体改善水利的目标。赋税减免的努力成效则基本取决于国家财力是否许可。可见下河士绅面对水利环境恶化及由此引发的地方窘境及衰变命运,实属无能为力。整体而言,环境、国策与地方士绅构成了理解下河经济演变的要素。环境是下河经济演变的基础。该地交通、稻作、盐业等优势皆基于环境生成,这既构成了下河经济演变的底色,也成为国家与下河发生关联的背景条件。下河因运道、盐业与国家经济密切关联,成为国家财赋的核心承载区域,这让下河经济演变在环境禀赋之外,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下河因保运政策被迫成为泄水区,农业因之衰败,地区经济失去了自主造血的能力。基于漕运政策带来的商品流通与人员集聚带动了商业的勃兴,但同时泄水也让下河失去了强大的商品生产能力,难以充分利用交通优势构筑起广泛的商品交流,商业繁兴局促一隅。最终,基于国家政策形成的局部商业繁荣与政策性泄水引发的下河农业衰败交织共存,构成了地方经济发展的两层皮现象。下河被规定为盐业生产提供资源,但却被排斥在盐利分配格局之外,纯然成为盐课提取地。而维护运道及驿递供给则给下河百姓带来了极大负担。另一方面,国家治水形成的间歇性水文环境改善、漕盐运带来的谋生机会以及国家的积极蠲赈举措,则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农业衰败引发的生存危机,社会秩序得以稳定。但国家政策造成的消极恶果与积极成效不可等量齐观,毕竟在国家政策的作用下,下河百姓陷于普遍贫困,地区经济也因此衰败沦落。国家的积极作为只是履行维系地方秩序、保障民生最低生存底线的职责,而非助力地方摆脱贫困状态。下河士绅试图改善地方生存窘态,然收效甚微,根本无力左右该地的经济面貌与发展态势。对明清下河经济而言,国家政策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下河的历史演变,构成了帝制时代基于国家政策与行为所引发的社会经济变迁的典型个案。这提示区域经济受制于国家大的经济结构,多扮演国家既定性经济角色,本身并不具备脱离国家而独立演进的能力与途径,所以区域史研究需放置于全国性经济结构中进行审视,充分考量“国家”要素。下河士绅在地方事务中发挥的自主性与能动性有限,并未表现出对地方的支配性影响,下河因此绝非“士绅社会”。如此,在对帝制后期国家与社会关系解读时,既不可强行谋求统一的解释模式,也不可将单一区域模式推演、默认成全国模式。至于何为帝制后期地方社会的支配力量,可能还需更多的个案呈现,方能周至论说。

周博[5](2019)在《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旅行是人的一种空间流动形式,既能够呈现人和时空的互动关系,又可在旅行观念和旅行实践的演化中审视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窥探时代变迁的特征。因而,由“旅行”这一视角切入,一方面可从历史人文地理的视角概观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地关系的时空变化,另一方面又可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考察现代旅行观的内容要素,以及旅行作为一种现代性生活方式的生成过程。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这种转型在城市中尤为显着,其中学校教师、编辑、记者、公务员、企业家、律师等新知识群体的生活方式呈现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典型特征。本文的研究时段限定于民国中期,即1927—1936年,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因民国前期军阀混战不断,国内旅行事业发展受限,未能形成较为完整的旅行文献体系;二是《旅行杂志》创刊于1927年,此后的“黄金十年”,国民政府在经济、交通、新生活运动等方面进行国家建设,旅行事业得以正常而快速地发展;三是抗战爆发后,国内旅行虽未中断,但受时局影响,旅行被赋予了“救国”“挽救经济国难”等政治意义,与休闲旅行形成较大差别。故而,民国中期是研究休闲旅行的最佳时段。本文以1927—1936年间的《旅行杂志》及大约同时期其他报刊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为核心文献,重返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的生活场域,以时人笔录的旅行观感探究其旅行动机、旅行路线、旅行感悟等,将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相结合,力图真实地描述民国中期的国内旅行活动,借以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生活状态以及观念变化。本文主体框架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探究旅行者之游兴、游踪及游观,每篇各含三章,全文共由九章组成。上篇游兴之第一章,通过分析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国内游记的作者身份、与作者同游者的身份,以及游记中所记载作者在旅行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及经历,发现此时期旅行者群体有四种特征:第一,在职业类型上,主要是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出版社和报社之编辑、记者,政府公务员,工商、金融实业界之企业家及从业者,以及医生、律师、画家和作家等自由职业者;第二,在教育背景上,多接受过现代新式教育,尤其多具有现代高等教育背景;第三,在出国经历上,大部分有出国留学、海外考察及海外任职等经历;第四,在生活地点及旅行出发地上,多为当时中东部地区沿海沿江之都市。这一群体正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即城市新知识群体。上篇游兴之第二章,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国内游记中作者所记录的出行原因与主观动机进行分析和归纳。出行原因最主要的是休闲游览,此类游记篇数最多,其次是公务考察、返乡探亲的途中兼事游览。关于休闲游览的主观动机则种类繁多,有“嗜好游览”、“偿久慕之情”、“消此闲暇”、“避暑养疴”、“蜜月”等多种类型。上篇游兴之第三章,在对游记作者的主诉旅行动机种类的归纳基础上,探究旅行动机产生之宏观和微观原因。通过游记文本对比可知,动机产生的宏观原因主要是现代化与城市化,具体而言包括城市娱乐的兴盛、“都市病”的出现、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新职业划分下的公务考察频繁化,以及西方人在中国的旅行示范所引领的休闲游览新风尚;微观原因则是个人爱好、“海外亲历”、“借地消遣”、健康预期等。中篇游踪之第四章,对所搜集整理的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536篇国内游记的游踪分布进行历时性统计分析,并对其中游踪在一省范围之内的465篇游记进行空间布局分析,发现当时旅行者的游踪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特征是以江浙地区为中心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从而可将全国之游踪范围划分为中心区、扩散区和边疆区。中篇游踪之第五章,通过对前文所述全国游踪分布特征进行图像分析后,发现其分布呈点状、线性及圈层三种特征。点状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多集中于山、水、古迹所在地;线性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沿公路、铁路交通线及沿江、沿海分布;圈层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以城市为中心向外呈现圈层扩散,且分布密度由近及远呈现递减趋势。中篇游踪之第六章,探究前文分析所得之全国游踪分布的时空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和推动要素,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游览目的地开发建设、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二是新式交通的发展;三是新式旅馆的兴起和住宿设施多样化,以及专门的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下篇游观之第七章,在游程结束后,旅行者常伴随有对旅行体验的感悟和旅行意义的思索。通过游记文本分析,民国中期旅行者对于旅行的认知既有继承于古人之传统认知,如旅行之于教育、社会和健康等方面的价值,此外亦有城市化背景下对医治“都市病”之功效的体悟和特殊国情背景下对“爱国”意义的思索。下篇游观之第八章,随着民国中期旅行活动的兴盛发展,旅行事业开始引起民国学人的重视。民国学人认为发展旅行事业乃是“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可“谋文化之推广”和“兴起进取的精神”、“登临凭吊”能激发爱国热情。此时民国学人积极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原因,在理论上乃是受西方旅行话语之影响,在实践上是出于“挽救经济国难”之目的,期待以旅行事业的发展吸引海外游人来华游览,亲眼见证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中国人民之良善,借此回应“反宣传”,以获取近代国家资格。下篇游观之第九章,民国学人积极探索中国发展旅行事业之价值和意义,先后经历了对他国发展旅行事业的现象描述和经验总结阶段、对发展旅行事业的多重价值和具体路径(宣传、招徕、接待)的探讨阶段、以佘贵棠为代表的旅行理论总结等三个阶段,最终初步完成了中国化的旅行理论体系构建。综上,本文在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进行量化统计和质性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国内旅行活动的游兴、游踪、游观,旨在探究现代旅行活动中所折射出的人地互动,从“旅行”的底层视角管窥中国现代性生活方式的一种生成路径。

罗冰[6](2018)在《皖江流域历史佛教地理研究》文中指出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其对中国的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的中国化研究也一直是学界所关注的热点。而要全面地理清这一问题,做好不同区域的佛教地方化过程的研究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皖江流域早在东汉时期就沾染佛法,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片区域的佛教发展具有很强的特色,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对于中国佛教影响深远。皖山地区是佛教中国化早期的重要区域,在这里来自古天竺的菩提达摩禅法同大乘禅法相融合,使皖山地区成为中国禅宗的滥觞之壤。九华山地区是中国佛教高度世俗化的典型代表,佛教在这里同民众的希冀、精神的信仰相融合,使九华山成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因此,皖江流域应当成为研究佛教地方化的标本区域之一。本文旨在研究历史时期佛教的主要因子在皖江流域的地理分布变迁及其原因,并试图划分不同时期皖江流域的佛教文化区,初步总结其演变规律。在因子选择上,由于规模宏大之寺院,造诣高深之僧侣,影响深远之佛法,虔诚狂热之檀越是构成佛教传承与佛教文化的主要部分。因此,本文以皖江流域地方志为基础史料,选取寺院、僧人、佛教学术、居士与檀越四个因子,来具体分析历史时期皖江流域佛教的发展情况。第一章选取寺院这一角度,通过对基础数据的整理,按东汉至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两宋时期以及元明清时期的寺院的分布与变迁情况做了全景式的考察,分析寺院分布规律及特征,并对影响佛寺分布的重大事件与政策进行了适当的分析。第二章则选择僧人这一因子,通过分析往来于皖江流域传法僧人的籍贯来理顺不同时期皖江流域佛法的主要来源;通过梳理皖江流域内本土僧人的籍贯地与成长地,来具体分析流域内各地区佛教的发展程度以及皖江流域僧人对于其他地区佛教发展的影响情况。第三章选择学界较少使用的居士与檀越这一指标,分析史料中明确记载的不同时空间的俗家信众的活动情况,并具体分析各地民间奉佛的浓淡程度,以了解佛教世俗化的变迁情况。第四章通过统计同皖江流域相关的佛教着作的分布情况,探究皖江流域佛教学术的地理分布情况及其发展程度,并通过分析不同时空佛教典籍的流传情况,明晰皖江流域佛教经典的传播情况。第五章作为全文的总结,在以上四章的基础上对不同时期皖江流域佛教文化区进行了划分,并勾勒了其主要特征。同时重点关注了佛教文化的重心——皖山地区与九华山地区的具体发展情况。最后综合分析了皖江流域的自然地理以及历史上的人口、交通、政治、宗教等因素对佛教各要素分布与变迁的影响。

王晓芬[7](2018)在《旅游情境下的驻客沙溪与乡土守护 ——大理沙溪古镇的个案研究》文中提出文化旅游作为实现乡土经济振兴诉求的主要力量,是诸多少数民族地区正在引入的外部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乡村必定会吸引大众游客,关键在于乡土社会是否存续着特殊的“乡土景观”遗产。在大规模的旅游产业展开之前,需要从文化遗产保护、乡土景观维系出发,通过文化的普查和研究,重建当地人的文化自信心。沙溪古镇以“茶马古道上惟一幸存的古集市”的身份被外界发现之前,是“盐马古道”上一个重要的集市。本文从“旅游人类学”的学科视域,关注沙溪古镇文化变迁的具体过程,特别是文化变迁中“驻客”与古镇文化形貌的形成与变迁。以马帮为主的商帮群体、沙溪复兴工程项目工作组和在文化旅游情景中入驻沙溪的客栈、酒吧、咖啡馆等服务人群提供了我们以“驻客”视角,观察沙溪乡土景观形成、复兴和重建的基础。通过沙溪自身的生态特性、族群特点和文化特征体现出的家园遗产,以及驻客在新遗产运动中的知识生产实践,让我们看到村落保护与发展过程中乡村振兴的另一种轨迹。在旅游情境下守护乡土应注重三个方面:首先,我们要确立乡土价值的根本,也是乡村旅游的乡土基础,即要保持完好的自然生态、历史传承下来的特色传统习俗。其次,以旅游的发展激发经济活力,通过增强本地人的能力建设,实现乡村振兴主体的回归。最后,在文化旅游产业的打造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多听取“驻客”群体的建议,作为从游客身份演变而来的驻客,更能从他者之眼光,体悟到当地人文风情、自然景观之特点,为文化旅游开发提供基本思路。

黎慧[8](2013)在《基于城市发展的圆明园遗址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圆明园遗址前身是我国清代皇家名园圆明园。由于圆明园在国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遗址的保护历来广受关注,但也颇多争议。在当下,圆明园遗址处于城市建成区包围中,城市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遗址保护需要关注的重点,从城市发展层面研究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遗产保护和城市规划基本理论为指导,采用理论综合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侧重从城市发展层面对遗址的保护展开研究。首先,广泛收集了圆明园遗址保护相关的文献材料,研究了圆明园遗址保护的发展历程。通过整理分析,梳理了圆明园遗址的历史进程;归纳了有关圆明园遗址保护的四大类主要观点:重建、保持原状、部分整修和发展生态;并总结了目前圆明园遗址保护在保护原则和保护方法措施方面的基本共识。其次,在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基础上,研究圆明园遗址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对比了圆明园遗址和北京城市的发展历史,分析出二者的关系经历了从“城市主导-相互促进-共同衰落-背离发展-共赢探索”的变化,得出了遗址的遗产价值形成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的判断。然后,从历史、生态和文化三方面,分别阐述了圆明园遗址对城市所具有的遗产价值,提出遗址可以从历史积淀、生态改善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对城市发挥积极作用。最后,在前文研究认知的基础上,对圆明园遗址保护的若干问题展开探讨。其一,遗址保护的可行性探讨,以遗产保护的核心理念和城市发展现状为条件,分析比较四类保护观点的可行性。其二,遗址保护原则探讨,从城市角度对遗址保护原则进行若干补充。其三,遗址保护策略探讨,以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共赢为目标,对遗址保护策略进行若干补充。

赵鹏飞[9](2013)在《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综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元初,大运河经过截弯取直后开始流经山东,历史上将这部分河段称为山东运河,其临清至济宁一段,亦称会通河。元朝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会通河全线开通,标志着京杭大运河基本形成。山东运河的贯通,极大促进了该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大发展,催生出各种不同类型的与运河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建筑,这些传统建筑具有明显的地理区域性和文化区域性的特征,是典型的地域性建筑。本文以传统建筑作为运河研究的切入点,从建筑学、历史学、地理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聚居学等多角度进行综合研究,通过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的地域特征和表现模式探求其深层次内涵。本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论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方法和内容,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论文的研究框架和创新点。第二章分析了大运河与沿岸传统聚落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发展关系。根据属性和规模不同,把山东运河沿线聚落的划分为城市、市镇和村落,并对它们发展的整体环境和表现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三章对山东运河传统居住建筑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生土民居、商业街巷、庭院民居和宅邸园林四种类型都直接受到运河文化的影响,具有运河区域的独特风貌和明显的地域特征。第四章结合具体的传统公共建筑实例,探讨了山东运河对衙署建筑、会馆建筑、寺庙建筑、书院建筑这四种建筑类型的深远影响,反映出运河文化和传统公共建筑的长期互动。第五章通过对山东运河的河闸、桥梁、码头、堤坝等水工建筑及其遗迹的考察和研究,总结出山东运河的治河方略和河工技术,探讨了传统水工建筑这一特殊建筑形式的发展历程及其价值延伸。第六章分析了山东运河作为文化线路的特质,指出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的衰败现状和原因,并提出了保护原则和策略。最后结合实际案例,综合论述了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的保护利用实践。

卜琳[10](2012)在《中国文化遗产展示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遗产展示是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即普及与弘扬)紧密相关,它对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价值和巨大作用,因此,对于文化遗产展示的研究意义重大。国际文化遗产领域一直都关注文化遗产的展示,并且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和完善的文化遗产展示理论与方法体系,中国文化遗产展示虽然一直遵循相关的国际法理,但由于东西方存在文化差异性,所以,产生并发展、成熟于西方土壤的国际文化遗产展示理念与方法,在某些情况下与中国文化遗产不对应,并呈现出许多问题。中国文化遗产事业起步晚、发展水平低,目前还处在向外学习和借鉴、向内尝试和探索的发展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体系,尤其是对文化遗产展示体系的关注和研究还不全面、不深入,文化遗产诠释与展示实践中还存在很多技术问题和社会问题。中国以往的文化遗产工作重发掘、重保护,轻展示、轻利用,这一工作传统使得目前中国对文化遗产展示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价值和作用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和意识。在进入国际文化遗产领域后的近三十年间,中国文化遗产事业正在积极努力地向前迈进,2011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了要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大决定,不仅为中国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而且为更进一步审视和研究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理念与方法给予了极大支持和强大动力。在这样的国际国内文化事业发展背景下,对中国文化遗产展示做综合系统的研究,将有助于中国文化遗产展示体系的建立,从而为中国文化遗产管理工作提供指导。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与走访、实证研究、对比研究、归纳综合等方法,对中外文化遗产诠释与展示的理念与方法、中国文化遗产展示的现状与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和解决途径等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构建中国文化遗产展示体系做了一些初步探索。本文的结论和成果要有:一、本文针对文化遗产展示的概念和原则、价值和作用、理念和方法,对国际国内相关的标准性文献(包括法律、法规、法案、宪章、公约、准则、原则、指南、文件、宣言、重大会议决议和建议及备忘录、章程等)进行了较全面的梳理、分类整理和综合研究。二、根据东西方文化和建筑传统差异,对比研究了东西方在文化遗产展示理念与方法上的不同,得出中国文化遗产展示要根据不同类别遗产的特性和现状,以区别于西方文化遗产展示的理念与方法,辩证地遵循“不改变原状”的国际原则,采用最小干预的手段,有选择地以各种可达的物理和公众参与的方式,对文化遗产本体及其非物质文化因素和周边环境进行展示的认识。三、根据中国文化遗产解说系统现状和存在问题,指出其核心问题在于文化遗产管理工作缺乏站在社会公众立场、以公众需求为出发点的服务意识。四、根据中国文化遗产展示工作现象,分析了其中存在的深层社会问题,指出价值观和体制问题导致的片面追求文化遗产的直接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是这些问题的本质原因,建立并遵循正确的遗产价值观、以健康的体制为文化遗产事业护航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五、从文化遗产展示工作的角度,分析了文化遗产地利益相关者的成分、特点及其在文化遗产展示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明确了文化遗产展示与解说应赢得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激发和提升社会公众的遗产保护意识和责任感,进而使公众自觉自发地投身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六、通过对上述问题研究的综合和提炼,进行了构建中国文化遗产展示体系的探索:(一)文化遗产展示理念,即文化遗产展示要保证遗产安全,要具备真实、完整、可达、和谐、可持续和可再展示性,要使社会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二)文化遗产展示方式,即包含遗产展示、遗产解说及公众参与。

二、运通公司捐款修复古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通公司捐款修复古迹(论文提纲范文)

(1)四川宜宾滇南会馆的修缮与文化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框架
2 滇南馆现存建筑规模与历史文化概况
    2.1 以滇南馆为中心的水陆运输集群
        2.1.1 临街半包围式陆上交通遗存——走马街、栈房街、信义街
        2.1.2 官方商贸集散——铜关码头
        2.1.3 日常运输码头——南岸青草坝
    2.2 走马街的前世今生
    2.3 川滇商贸——刻在西南丝绸之路上的历史
        2.3.1 西南丝绸之路上的宜宾古城
        2.3.2 “搬不完的昭通,填不满的叙府”
        2.3.3 清至民国时期宜宾的商帮、行会与会馆
        2.3.4 以茶会客
        2.3.5 滇南会馆与滇商
    2.4 滇南会馆的修筑与历史
        2.4.1 滇南会馆随考
        2.4.2 滇南会馆的功用及其文化演进
    本章小结
3 滇南馆的修缮工程与文化保护理念
    3.1 遗存琐记
    3.2 滇南会馆建筑一期工程的当代修缮理念
        3.2.1 传统建筑形制结构的复原加固与去伪存真
        3.2.2 装饰材料与工艺的“修旧如旧”
    3.3 木质雕刻和灰塑的修缮特征与文化记录
        3.3.1 修缮前建筑装饰中木雕的损毁情况
        3.3.2 修缮后的戏曲人物题材木雕
        3.3.3 建筑构造中的灰塑、瓷片镶嵌工艺以及石材雕塑
    3.4 后续修缮进程的裹足不前
    本章小结
4 会馆保护思路的拓展与滇南会馆保护的新机缘
    4.1 西南-东南亚地区会馆保护的思路
        4.1.1 重庆“湖广会馆”建筑群的修缮和功能延续
        4.1.2 四川自贡西秦会馆的保护与文化定位
        4.1.3 云南会馆文化在东南亚的辐射
        4.1.4 会馆功用的当代转化
    4.2 滇南馆修缮的得与失
    4.3 现代滇南会馆修缮与保护的新机缘
    4.4 滇南会馆的修缮建议及其文化属性的当代诠释
        4.4.1 文星楼、书楼现状调查及修缮建议
        4.4.2 滇南馆艺术文化展览的可行性规划
        4.4.3 基于视觉形象与展程视角的笔者设计
        4.4.4 滇南馆建筑装饰木雕线稿及其延伸文创设计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弗利尔搜集中国文物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第二节 学界现有研究情况综述
        一、关于弗利尔四次赴华旅行、收藏和考察的研究现状
        二、关于弗利尔其他方面的研究现状
        三、小结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弗利尔收藏之肇始
    第一节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的东亚艺术研究与艺术品收藏
        一、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的东亚艺术研究和收藏与欧洲的关系
        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的东亚艺术研究和收藏与日本的关系
    第二节 弗利尔的收藏肇始
        一、弗利尔的生平与收藏起始
        二、收藏的转折:弗利尔与惠斯勒的结识与来往
第二章 弗利尔的第一次、第二次在华旅行和收藏活动(1895、1907)
    第一节 惠斯勒的艺术理论与弗利尔的第一次在华旅行和收藏活动
        一、惠斯勒的艺术理论及其对弗利尔的影响
        二、弗利尔的第一次亚洲旅行和在华旅行与文物搜集活动
    第二节 费诺罗萨的考古学、美术学理论与弗利尔的第二次在华旅行和收藏活动
        一、费诺罗萨的考古学、美术学理论及对弗利尔的影响
        二、弗利尔的第二次亚洲旅行和在华旅行与文物搜集活动
第三章 弗利尔第三次、第四次在华旅行、收藏与考察活动(1909、1910-1911)
    第一节 弗利尔1909、1910-1911 年在华旅行、收藏与考察梗概
        一、1909 年在华旅行、收藏与考察活动轨迹
        二、1910-1911 年在华旅行、收藏和考察活动轨迹
    第二节 弗利尔在华期间的文物收藏活动
        一、中外鉴藏家与文物商和弗利尔的交往及影响:以端方和弗利尔为例
        二、弗利尔在第三次、第四次在华旅行期间的收藏文物情况
        三、F1917.396.1 的流散个案:文物收藏之步骤及与考古学的关系
    第三节 弗利尔在华的史迹旅行与考察
        一、弗利尔在洛阳、杭州、大连、旅顺等地史迹的旅行与考察概况
        二、弗利尔的洛阳旅行与考察所受西方考古学界研究之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弗利尔生平年表
    附录二 底特律自由通讯(Detroit Free Press)1890年3月30 日刊登对弗利尔拜访惠斯勒之采访
    附录三 弗利尔与游筱溪等人的部分通信档案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旅游企业善因营销中契合度和熟悉度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慈善组织发展现状
        1.1.2 旅游企业营销观念的变化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路线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研究
        2.1.1 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2.1.2 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现状
    2.2 善因营销的相关研究
        2.2.1 善因营销的概念和分类
        2.2.2 善因营销的运作方式
        2.2.3 善因营销的研究概况
    2.3 消费者响应的相关研究
        2.3.1 消费者响应的概念
        2.3.2 消费者响应的影响因素
        2.3.3 消费者响应的测量
    2.4 契合度与熟悉度的相关研究
        2.4.1 契合度的相关研究
        2.4.2 熟悉度的相关研究
    2.5 理论基础
        2.5.1 归因理论
        2.5.2 图式理论
        2.5.3 精细加工可能模型
第3章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3.1 研究假设
        3.1.1 契合度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
        3.1.2 熟悉度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
        3.1.3 交互效应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
    3.2 研究模型
    3.3 变量的操作性定义与测量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实验的前期准备
        4.1.1 预实验1
        4.1.2 预实验2
    4.2 实验过程
    4.3 问卷预调研
    4.4 数据收集
第5章 实证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信度和效度检验
    5.3 操纵检验
    5.4 假设检验
    5.5 分析结果汇总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启示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预实验 1 调查问卷—关于慈善组织的熟悉度调查
    附录二 :预实验2调查问卷
    附录三:正式实验问卷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4)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 研究时段与“下河”概念界说
    三 研究现状综述
    四 研究框架及内容
    五 文献系统
第一章 晚明下河地区的经济转衰
    一 明中叶以前下河发展的优、劣势——基于环境的考察
    二 下河由盛转衰的时间节点及缘由
        (一)明中前期的经济恢复
        (二)下河地区的衰败:时间节点及原因
    三 晚明下河水害的生成机制
    小结
第二章 国计与民生:清代下河水利问题的延续与治理
    一 明末清初下河水利失治
    二 下河水利治理历程:康熙二十三年至雍正年间
    三 下河水利治理历程:乾隆至嘉道年间
    四 国策、财力与管理机制:下河水利治理成效的影响因素
    余论
第三章 难尽地力:水利“不治”、灾伤与下河农业根底的损毁
    一 清代下河灾伤的数理统计及分析
    二 灾伤与下河农业生产
        (一)耕地面积与使用率
        (二)农业生产与投入
    三 下河农业收成评估
    小结
第四章 交通、商业发展与下河经济
    一 发达的内外交通条件
        (一)下河内部的水陆交通网络
        (二)下河的对外交通线路
    二 下河地区的商品生产与流通
        (一)商品生产与售卖
        (二)下河商品的集散模式
    三 基于杂税、市镇看下河地区的商业发展
        (一)杂税税额变动
        (二)市镇的数理统计及解读
    四 下河商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一)运河贸易本身受到诸多限制
        (二)下河商品的低附加值
        (三)农业收获量的起伏不定
    小结
第五章 蝇头微利:盐业与下河社会
    一 灶户与荡地的管控
        (一)灶户的佥派与管控
        (二)荡地的管控
    二 地方的盐利分配(上):二府食盐
        (一)明代淮扬二府的盐业政策
        (二)清代淮扬二府的盐业政策
    三 地方的盐利分配(下):肩挑背负
    四 盐商资本的使用与地方社会
        (一)资金使用项目与地域空间分布
        (二)对商人捐输报效行为的解读
    五 私盐贩卖与地方秩序
    小结
第六章 下河百姓的赋役负担及生存状态
    一 折银、雇募与劳役负担
        (一)运河维护
        (二)驿站负担
    二 晚明以来下河百姓的赋税负担
        (一)晚明下河赋税沉重
        (二)清代田赋加增与蠲免的常态化
    三 下河百姓的谋生途径与生存境遇
    四 灾伤下的民生惨状
        (一)人口死亡、买卖与流徙
        (二)灾荒赈济与百姓生活
    小结
第七章 下河士绅改变生存窘态的努力及成效
    一 改善水利环境的主张与实践
        (一)减轻上游来水的努力
        (二)排泄来水:下河水网与海口的开浚
        (三)下河水利治理的系统方案举要
    二 轻减赋税的努力——以晚明泰州与兴化为例
        (一)泰州赋税减免的努力
        (二)兴化粮额调整及改折努力
    三 下河士绅的作用申说
结论
    一 明清下河经济变迁的历史面貌
    二 下河经济变迁的要素解析
    三 下河个案所见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附录
    一 明清下河水、旱(蝗)、潮(江、海)灾统计及蠲赈一览表
    二 清代下河农业收成统计资料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上篇:游兴
    第一章 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第一节 游记作者之身份特征
        一、职业类型
        二、教育背景及留学经历
        三、居住地及旅行出发地
        第二节 游记作者之游侣身份特征
        一、与友人相偕同游
        二、与同寅相偕同游
        三、与家人相偕同游
        四、与同学相偕同游
        第三节 游记作者旅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游记作者出行原因及主诉动机
        第一节 休闲游览之动机
        一、“性本好游”:视旅行为乐事,事旅行成习惯
        二、因“久慕”而发之游兴
        三、逃离城市:逃离喧嚣环境和枯燥工作
        四、“消此闲暇”与“借地消遣”
        五、养疴避暑:对身体康健的追求
        六、“蜜月旅行”:受西方影响的时髦事物
        第二节 兼事游览:公务、考察、探亲旅行中之主诉动机
        一、考察旅行
        二、公务旅行
        三、返乡探亲
        四、其他旅行中的游览动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游记作者之游兴动机产生的原因
        第一节 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一、城市化、现代化与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二、休闲旅行:城市娱乐新风尚
        三、旅途中呈现之城市生活现代性
        第二节 城市生活的不快体验:拥挤、喧嚣与压力
        一、拥挤:城市化与城市人口增多
        二、喧嚣:工业化与城市环境污染
        三、压力:八小时工作制与超负荷工作
        第三节 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
        一、星期休息制与日常休闲旅行
        二、公共假期与假日休闲旅行
        三、师生专享假期:暑假、寒假、春假之旅行
        第四节 新职业和新机会:公务考察旅行
        一、“公务”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二、“交通运输业”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三、“自由职业”群体中新闻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四、“自由职业”群体中教育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五、工商实业界的考察旅行机会
        六、参加学会、学社、研究会主办会议之旅行机会
        第五节 “海外亲历”与“本土示范”引领旅行新风尚
        一、留学生目睹与亲历之海外旅行游览热潮
        二、在华外国人的旅行示范
        三、海外来华旅行团的旅行示范
        本章小结
中篇:游踪
    第四章 1927—1936年《旅行杂志》国内游记游踪之时空分布
        第一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时间分布
        一、1927—1928年间分布统计
        二、1929—1932年间分布统计
        三、1933—1936年间分布统计
        第二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空间分布
        一、中心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二、扩散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三、边疆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踪分布特征
        第一节 点状分布特征:山、水、古迹
        一、山:游山与山居避暑
        二、水:从江河湖泊到海滨
        三、古迹:访古而思今
        第二节 线性分布特征:沿水陆交通线分布
        一、沿陆路交通线分布
        二、沿水路交通线分布
        第三节 圈层分布特征:以城市为中心的发散
        一、由沪杭宁平津出发之游踪分布
        二、由其他城市出发之游踪分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游踪分布特征产生之原因
        第一节 新式交通拓展旅行之时空范围
        一、空间不变,时间缩短
        二、时间不变,空间扩展
        第二节 住宿设施的现代化与多样化
        一、新式旅馆的兴起与发展
        二、传统之逆旅、客店、客栈等住宿设施
        三、传统之寺庙与道观等住宿设施
        四、多样化的住宿设施
        第三节 政府主导游览地之开发建设
        一、城市公园与游憩地的开发建设
        二、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建设
        第四节 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与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一、地方官绅的捐款和兴建
        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第五节 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
        一、客源地之旅行服务
        二、目的地之旅行服务
        三、连接客源地与目的地之交通服务
        本章小结
下篇:游观
    第七章 由传统行为到现代意识:旅行意义认知中的新与旧
        第一节 传统旅行意义认知的继承和发展
        一、“旅行是活学问”之教育意义
        二、体察民情之社会意义
        三、调节身心之健康意义
        第二节 对旅行意义的新体悟
        一、激发爱国热情与树立文化自信
        二、医治“都市病”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由休闲活动到旅行事业:对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认知
        第一节 民国学人视域中发展旅行事业的价值
        一、“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
        二、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
        三、“谋文化之推广”,“兴起进取的精神”
        四、“登临凭吊”而知“祖国的可爱”
        第二节 积极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的原因
        一、“西学东渐”之一部
        二、“挽救经济国难”
        三、回应“反宣传”,获取“近代国家资格”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由实践探索到理论自觉:近代中国旅行事业之理论生成
        第一节 对西方旅行事业的话语引入和经验分析(1930—1935)
        一、旅行话语的引入方式及其对经济价值的关注
        二、民国学人对海外旅行事业兴盛发展原因的经验分析
        第二节 对发展旅行事业具体路径的探讨(1936—1940)
        一、全面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
        二、深入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路径
        第三节 构建本土化的旅行话语理论(1941—1949)
        一、构建旅行话语之理论体系
        二、构建旅行话语之目的在于指导战后经济重建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目录(536篇)
附录二: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作者信息(部分)
附录三: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主要省区游踪分布示意图
附录四: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之游踪出发地与目的地关系示意图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皖江流域历史佛教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文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 文化地理学研究成果
        (二) 历史宗教地理学相关研究成果
        (三) 皖江流域历史佛教地理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创新点及不足
        (一) 研究方法
        (二) 论文结构
        (三) 创新点及不足
    四、研究背景
        (一) 概念界定
        (二) 自然与人文背景
第一章 皖江流域佛教寺院的地理分布
    第一节 东汉至南北朝时期
    第二节 隋唐五代时期
    第三节 两宋时期
    第四节 元明清时期
第二章 皖江流域僧人籍贯与活动空间的分布
    第一节 僧人籍贯的分布
        一、东汉至南北朝时期
        二、隋唐五代时期
        三、两宋时期
        四、元明清时期
    第二节 僧人的活动频率
        一、东汉至南北朝时期
        二、隋唐五代时期
        三、两宋时期
        四、元明清时期
    第三节 僧人的游徙空间
        一、隋唐五代时期
        二、两宋时期
        三、元明清时期
第三章 皖江流域佛教居士与檀越的分布及其地域差异
    第一节 发端与滋长——东汉至南北朝时期
        一、早期居士与檀越的活动情况
        二、两晋南北朝时期居士与檀越的奉佛活动与地理分布
    第二节 扩散与繁荣——唐宋时期
        一、唐宋时期皖江流域居士檀越的分布轮廓
        二、唐代居士与檀越的地理分布
        三、两宋居士与檀越的地理分布
    第三节 世俗化地鼎盛——明清时期
        一、明清时期皖江流域居士檀越的分布轮廓
        二、各地区分布的具体情况
第四章 皖江流域佛教学术文化的区域发展及其时空差异
    第一节 皖江流域佛教学术着作的地理分布
        一、佛教学术着作分布的基本轮廓
        二、佛教学术着作分布的时空差异
    第二节 佛教经典的传习及其地理分布
        一、历史时期皖江流域佛教经典分布的轮廓
        二、各时期佛教经典分布的主要特点
        三、各地区佛教经典传习简况
第五章 皖江流域佛教文化区域与重心的历史变迁及其影响条件
    第一节 皖江流域佛教文化区域的历史变迁
        一、皖江流域佛教文化区域的划分原则
        二、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皖江流域佛教文化区域的格局
        三、唐宋时期皖江流域佛教文化区域的演变
        四、明清时期皖江流域佛教文化区域的扩大
    第二节 皖江流域佛教文化重心的历史变迁
        一、中国禅宗的滥觞——皖山地区
        二、佛教世俗化的典范——九华山地区
    第三节 影响皖江流域佛教地理分布的条件
        一、自然地理条件
        二、交通条件
        三、人口条件
        四、经济条件
        五、政治条件
        六、宗教条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文献所见宋至清时期皖江流域寺院分布详表
    附录二: 文献所见元明清时期皖江流域居士(檀越)分布详表
    附录三: 文献所见区内高僧游徙简表
致谢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7)旅游情境下的驻客沙溪与乡土守护 ——大理沙溪古镇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乡土沙溪
    第一节 生态: 一山一沙一溪
    第二节 生命: 沙溪的诗与会
    第三节 生养: 八大碗、辞娘席与金花服
    第四节 生计: 农耕传统
    第五节 生业: 茶马贸易与古镇旅游
第三章 游与居: 盐马古道与沙溪古镇
    第一节 盐之言: 滇西四大盐井
    第二节 盐之路: 盐马古道的历史印记
    第三节 游与居: 马帮商旅与沙溪人家
第四章 古与真: “沙溪复兴工程”的景观重建
    第一节 发现沙溪: 外来者心中的“香格里拉”
    第二节 修旧如真: 沙溪复兴工程的原则与措施
    第三节 古与真: 沙溪复兴工程的成果与问题
第五章 主与客: 乡土景观与遗产旅游
    第一节 乡里人的村: 古镇沙溪
    第二节 城里人的村: 驻客沙溪
    第三节 遗产旅游中的主客互动
第六章 结论: 驻客沙溪与乡土守护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8)基于城市发展的圆明园遗址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前人研究成果概述
        1.3.1 关于遗址保护的研究
        1.3.2 关于圆明园遗址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1.4.1 概念界定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1.4.4 研究框架
第2章 园明园遗址保护的发展历程
    2.1 圆明园遗址的历史进程
        2.1.1 遗址的形成
        2.1.2 遗址的持续破坏
        2.1.3 遗址的保护尝试
    2.2 圆明园遗址保护的主要观点
        2.2.1 重建
        2.2.2 保持原状
        2.2.3 部分整修
        2.2.4 发展生态
    2.3 圆明园遗址保护的基本共识
        2.3.1 保护的原则
        2.3.2 保护的方法措施
第3章 圆明园遗址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3.1 截至 1707 年的城市主导
        3.1.1 城市职能的转变
        3.1.2 城市区位的变化
        3.1.3 城市景观特征的改变
    3.2 自 1707 年至 1860 年的相互促进
        3.2.1 城市水环境的改造
        3.2.2 城市建设重心的转移
        3.2.3 城市政治中心的转移
    3.3 自 1860 年至 1949 年的共同衰落
        3.3.1 城市建设层面的转向
        3.3.2 城市规划层面的忽视
        3.3.3 城市管理层面的混乱
    3.4 自 1949 年至 1980 年的背离发展
        3.4.1 城市遗产保护的边缘化
        3.4.2 城市遗产处置的简单化
    3.5 自 1980 年至今的共赢探索
        3.5.1 城市外部环境的改善
        3.5.2 城市遗产保护理念的发展
        3.5.3 城市发展成果的支持
    3.6 小结
第4章 圆明园遗址的城市价值再认识
    4.1 城市历史的见证价值
        4.1.1 城市盛期成就的代表
        4.1.2 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
        4.1.3 城市现代化进程的见证
    4.2 城市生态的护卫价值
        4.2.1 城市生态屏障组成部分
        4.2.2 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涵育地
        4.2.3 城市防灾减灾的阵地
    4.3 城市文化的传承价值
        4.3.1 治国思想
        4.3.2 造园艺术
        4.3.3 建筑艺术
    4.4 小结
第5章 圆明园遗址保护探讨
    5.1 城市背景下可行性探讨
        5.1.1 各方观点核心理念
        5.1.2 遗产保护层面
        5.1.3 城市发展层面
        5.1.4 相对可行方式
    5.2 城市视角的保护原则探讨
        5.2.1 发展地理解“真实性”
        5.2.2 正视城市环境的变化
        5.2.3 适度地开发
    5.3 协调城市发展的保护策略探讨
        5.3.1 重塑城市地标地位
        5.3.2 融入城市生态体系
        5.3.3 适应城市自然状况
        5.3.4 考虑城市功能需求
    5.4 小结
结论
    主要研究结论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相关概念
        1.1.1 研究背景
        1.1.2 相关概念
    1.2 研究现状
        1.2.1 传统地域性建筑的研究状况
        1.2.2 相关学科对山东运河的研究成果
        1.2.3 建筑学领域对山东运河的研究动态
    1.3 研究意义与方法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创新点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山东运河传统聚落研究
    2.1 大运河与沿岸传统聚落的互动发展
        2.1.1 春秋至隋前
        2.1.2 隋唐至北宋
        2.1.3 元明清时期
        2.1.4 清末民初时期
    2.2 山东运河传统聚落发展的整体环境
        2.2.1 自然环境
        2.2.2 社会环境
    2.3 山东运河传统聚落的表现模式分析
        2.3.1 城市——从军事重镇到商业中心
        2.3.2 市镇——县级城市与运河连接的纽带
        2.3.3 村落——运河聚落的基层单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山东运河传统居住建筑研究
    3.1 生土民居
        3.1.1 茅草土屋
        3.1.2 囤顶土屋
        3.1.3 山东运河生土民居的价值与内涵分析
    3.2 商业街巷
        3.2.1 运河商业街巷的历史沿革
        3.2.2 山东运河商业街巷的形态特征
        3.2.3 山东运河商业街巷的特色与内涵分析
    3.3 庭院民居
        3.3.1 店铺民居
        3.3.2 宅院民居
        3.3.3 山东运河庭院民居的建筑特色分析
    3.4 宅邸园林
        3.4.1 历史沿革
        3.4.2 荩园考略
        3.4.3 山东运河宅邸园林的价值与内涵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东运河传统公共建筑研究
    4.1 衙署建筑
        4.1.1 运河管理的制度文化
        4.1.2 山东运河衙署建筑的特点分析
        4.1.3 山东运河衙署建筑的价值与内涵分析
    4.2 会馆建筑
        4.2.1 山东运河商业会馆概述
        4.2.2 山运河商业会馆的建筑形制和艺术特色——以聊城山陕会馆为例
        4.2.3 山东运河商业会馆的价值与内涵分析
    4.3 书院建筑
        4.3.1 山东运河区域书院的发展与分布
        4.3.2 山东运河区域书院建筑的形制分析
        4.3.3 山东运河区域书院建筑的价值与内涵分析
    4.4 寺庙建筑
        4.4.1 外来宗教建筑——清真寺
        4.4.2 本土寺庙建筑——河(海)神庙
        4.4.3 山东运河区域寺庙建筑的价值与内涵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东运河传统水工建筑研究
    5.1 山东运河的水工建设
        5.1.1 山东运河的河道治理
        5.1.2 山东运河的水源治理
    5.2 山东运河水工建筑及其价值分析
        5.2.1 山东运河传统水工建筑的类型
        5.2.2 山东运河传统水工建筑的价值延伸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6.1 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的保护分析
        6.1.1 山东运河作为文化线路的特性分析
        6.1.2 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的衰败现状分析
        6.1.3 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的保护原则和方法
    6.2 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的保护利用实践研究
        6.2.1 开放式博物馆——临清中洲运河老城区保护
        6.2.2 考古遗址公园——运河南旺枢纽考古遗址保护
        6.2.3 文化遗产保护的现代解读——台儿庄运河古城复建
    6.3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中国文化遗产展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依据
    1.3 研究内容及范围
    1.4 研究方法
    1.5 预期成果及意义
第二章 文化遗产展示研究发展状况
    2.1 国际研究
    2.2 国内研究
    小结
第三章 文化遗产展示的界定及相关概念
    3.1 文化遗产展示的界定
    3.2 文化遗产展示的原则
    3.3 文化遗产展示的对象和成份
    3.4 文化遗产展示的价值和作用
    小结
第四章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展示现状
    4.1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4.2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展示现状
    小结
第五章 中国文化遗产展示与解说的理念与方法问题研究
    5.1 中国文化遗产展示理念与方法——东西方比较研究
    5.2 中国文化遗产展示辅助解说系统——国际原则与中国问题
    小结
第六章 中国文化遗产展示社会问题研究
    6.1 社会问题的基本表现
    6.2 社会问题的原因分析
    6.3 社会问题的解决途径
第七章 构建中国文化遗产展示体系
    7.1 中国文化遗产展示理念
    7.2 中国文化遗产展示方式
    7.3 中国文化遗产展示解说系统
    7.4 中国文化遗产展示公众参与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运通公司捐款修复古迹(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川宜宾滇南会馆的修缮与文化保护研究[D]. 程诗晴. 成都大学, 2021(07)
  • [2]弗利尔搜集中国文物过程研究[D]. 王春悦. 兰州大学, 2021
  • [3]旅游企业善因营销中契合度和熟悉度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D]. 栗文娜.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4]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D]. 李小庆.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5]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D]. 周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皖江流域历史佛教地理研究[D]. 罗冰. 安徽大学, 2018(09)
  • [7]旅游情境下的驻客沙溪与乡土守护 ——大理沙溪古镇的个案研究[D]. 王晓芬. 厦门大学, 2018(07)
  • [8]基于城市发展的圆明园遗址保护研究[D]. 黎慧. 北京建筑大学, 2013(S2)
  • [9]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综合研究[D]. 赵鹏飞. 天津大学, 2013(12)
  • [10]中国文化遗产展示体系研究[D]. 卜琳. 西北大学, 2012(05)

标签:;  ;  ;  ;  ;  

美国运通捐款修复纪念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