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二滩电站发电144.69亿千瓦时

2003年:二滩电站发电144.69亿千瓦时

一、2003:二滩电站发电144.69亿度(论文文献综述)

赵志鹏[1](2020)在《西南梯级水电站群调度复杂约束建模及求解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西南地区横跨中国地形三大台阶,地势落差大且河流密布,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近20年来,西南地区相继建成以金沙江、澜沧江、雅砻江、乌江、大渡河、红水河等干流梯级水电站为代表的巨型梯级水电站群。这些梯级水电站群呈现出大规模、高水头、大容量、巨型机组、面临复杂调度需求,面临灵敏水力耦合等复杂特征。这些特征进一步加剧了西南地区水电优化调度问题约束建模与求解难度。为此,本文以西南地区水电优化调度突出的四个重难点问题,即高维耦合约束下的大规模水电站调度问题,高度非凸非线性特征曲线下的大规模水电站调度问题,灵敏水力耦合的梯级水电站调度问题、复杂不规则振动区的水电机组组合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并从复杂约束建模和求解角度予以解决。主要成果如下:1.水电站调度时空耦合约束将各水电站各时段状态变量联结为一个整体,使大规模水电优化调度呈现出严重的“维数灾”现象。为解决该问题,首先采用惩罚函数法将原约束优化调度问题转化为以各水电站各时段水位作为优化变量的无约束优化问题。之后,采用逐步优化算法将原高维多阶段问题在时间耦合方向上解耦为若干低维两阶段子问题。转化后的两阶段子问题以水位为优化变量的无约束优化问题。之后引入改进的离散梯度下降法对该子问题进行求解。最后在西南地区澜沧江流域的应用结果显示该方法的高效性。2.西南地区巨型水电站非凸非线性特征曲线突出,增加了大规模问题求解难度。为此,首先利用约束聚合技术将水电站特征曲线聚合为单一的发电函数三维曲面约束。之后利用矩形栅格化技术将曲面栅格化,并采用SOS2约束建模方法对栅格化后的近似曲面建模。最后采用二进制分支模式对SOS2约束进行重构。在西南地区澜沧江流域的确定性优化模型和两阶段随机优化模型的应用展示了该方法的高效性。3.回水顶托是广泛存在于西南水电站群系统中的灵敏水力耦合现象。为实现对回水顶托约束的建模,将有回水顶托水电站非线性约束聚合为顶托等效动力函数四维超曲面约束,提出基于SOS2约束建模方法的顶托等效动力函数四维超曲面约束建模方法。在西南地区某受回水顶托影响的梯级水电站系统对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和高效性。通过对比无回水顶托和有回水顶托模型计算结果说明考虑回水顶托效应的必要性。4.不规则振动区现象广泛存在于西南地区巨型水电机组之中,严重影响水电站和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成为制约西南水电安全经济运行的技术瓶颈。为此,提出基于几何关系约束表达的振动区约束,振动区模型误差约束以及振动区跨越约束的通用数学表达。并基于各约束通用数学表达,先后提出基于最优凸剖分和凸分析理论的不规则振动区自动建模方法,基于闵可夫斯基求和方法的振动区自动修正方法,以及基于图论的振动区跨越约束自动建模方法。上述模型在西南地区某含有不规则振动区的巨型水电站群的调峰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振动区问题相关约束均被有效考虑,充分发挥了水电的调峰能力。以上建模方法均由程序自动化实现,无需人工处理,适应于调峰、调频和电力市场化交易等一般性问题,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通用性。

郭鑫宇[2](2019)在《耦合多安全约束的水电站运行优化调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电站运行安全事故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隐患。如何防患于未然,针对各类安全问题做好水电站应对措施,是本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鉴于此,本研究针对水电站运行期间存在的泄洪诱发振动安全问题、下游水力安全问题和引尾水系统安全问题提取调控安全约束,分别建立优化调控模型并从时间、空间角度给出相应调控策略。基于上述调控策略提出水电站运行调控准则,并以此为基础开展耦合多安全约束的水电站运行多目标优化调控研究并提取调控策略。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构建了耦合泄洪诱发振动安全约束的两阶段对冲水电站优化调控模型,分析了不同等级上游来流量以及预报不确定性下的向家坝水电站最优泄洪调控策略。得到结论如下:(1)最不利闸门开度和水库水位组合条件下竖直方向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安全限值所对应的向家坝水电站振动安全流量上限为13900m3/s。(2)优化调控模型以保证水库不发生漫坝为前提,主要针对现阶段面对较大洪量的洪水退水过程,提供最小化泄洪诱发振动安全问题风险的调控策略,最优泄洪调控策略相对传统泄洪策略可降低泄洪诱发振动安全问题风险约6.95%,提高水电站发电量约0.78%。(3)通过上述模型得到泄洪宏观调控策略如下:当洪水来流量规模较大时(泄洪振动安全流量剩余空间<6.6亿m3),基于“对冲理论”的保证泄洪振动安全流量剩余空间对两阶段目标边际效益相等的调控策略为最优;当洪水来流量规模很小时(泄洪振动安全流量剩余空间>6.6亿m3),均匀泄洪调控策略为最优。(4)洪水预报不确定性越大,现阶段所分配的泄洪振动安全流量剩余空间所占比例越高,现阶段泄洪流量量级越小。(2)根据下游水力安全指标提取闸门开度组合安全约束,以此为基础开展了耦合下游水力安全约束的水电站泄洪优化调控研究。应用到桐子林水电站,主要结论如下:(1)引入泄洪闸明渠安全流量概念来保障下游水力安全。应用到研究对象上具体量化为在总泄洪流量小于6000m3/s时,只利用河床段闸门参照试验结果建议泄洪;在总泄洪流量大于6000m3/s时,以“明渠安全流量”为依据启闭明渠段闸门最大化分担河床段闸门泄洪压力,利用河床段泄洪闸门开度组合对河床段导墙临底流速进行控制。最终求得保证下游区域冲蚀淘刷安全的最优泄洪闸门开度组合安全约束。(2)针对日调节水电站上游来流量量级及波动较大情况,由于日调节水电站本身调节能力较弱,主要利用上游枢纽水库对其来流量进行削峰处理,每日调用1亿m3以下调蓄库容可削减洪峰约2000m3/s。(3)调控模型优化前和优化后闸门总体调控工作总量减少了60%以上,其中明渠段闸门调控工作量减少量占总体减少量的40%。(4)与以洪水削峰为优化导向的调控方案相比,以最小化闸门调控工作量为优化导向的调控方案河床段中孔闸门降低的闸门调控工作量占总体降低的闸门调控工作量的40%。因此河床段中孔闸门在减小闸门调控工作量时作为主要控制对象进行调控。(5)以闸门调控工作量最小为优化导向的调控方案比以洪水最大化削峰为导向的调控方案上游枢纽水库调蓄库容调用率小29%。(3)提取了引水系统“一管双机”运行模式安全约束、尾水调压室运行安全约束。构建了耦合上述引尾水系统安全约束的水电站优化调控模型并采用双层嵌套方式对模型进行求解,该求解模式可降低决策变量维度(维度从6480降为270)和整体模型求解难度。将其应用到锦屏一级和二级水电站,通过分析水库特征以及电站运行特性得出电站调控准则。将上述调控准则嵌入到优化调控模型中优化得到覆盖各种上游来流量及水库起调水位组合的调控方案,通过总结上述方案得到电站长短期调控策略和针对上述安全约束的调控策略。(4)建立了耦合多安全约束的梯级水电站运行多目标优化调控模型。综合水电站运行振动安全、水力防冲安全调控策略和电站运行特性得到电站调控准则。进一步分别设置对梯级水电站泄水量“先优化后分配”和“先分配后优化”的调控方式对模型进行优化。应用到锦屏梯级水电站得到结论如下:(1)锦屏一级电站运行调控准则为在泄洪期采取低水位运行,泄洪振动安全流量剩余空间分配准则调整为各等级洪水均利用对冲准则进行调控。如此可使电站防洪风险降低,并可增大机组最大发电流量分担泄洪压力。锦屏二级电站运行调控准则为调控过程中水位高于1643m,可保证在中高流量泄洪时机组分担泄洪压力、机组出力受阻风险小、水库闸门有较高泄流能力。(2)“先优化后分配”调控方式比“先分配后优化”调控方式在提升4%泄洪诱发振动安全度、1%下游水力防冲安全度的基础上提升水电站发电量9%。(3)各等级洪水调控策略为最大和次大等级洪水需要在汛末时将枢纽水库蓄水至正常蓄水位,在洪水期后均匀缓慢下泄。现阶段需在满足生态流量需求的条件下最大化地分配泄洪振动安全流量剩余空间。第三和第四等级洪水枢纽水库水位在洪水期末恢复至汛限水位。未来阶段分配超过57.1%的泄洪振动安全流量剩余空间。按照每时段电站泄水总流量和发电水头最大化分配发电流量,利用启发式优化算法得到最小化波动程度的泄洪流量序列。

康宇[3](2017)在《四川省雅砻江中下游河段水电开发社会环境影响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电开发给建设当地和供电区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对社会环境具有持续的影响。随着雅砻江水电开发建设的深入,水电开发对流域社会环境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成为政府、业主、当地居民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雅砻江是金沙江最大的支流,干流河道全长1535km,其中1369km流经四川省境内。雅砻江中游及下游河段均已完成水电规划,经过两河口牙根河段开发方案调整,目前总共设置12个梯级,下游二滩已经建成发电,此外中游下游河段还有5个梯级处于建设期或前期筹建期。本文采用了实地查看、入户调查、政府部门座谈、专家访谈等多种形式,获取了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调查研究相结合、整体研究和重点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雅砻江中下游河段水电开发的社会环境影响进行后评价,所得结论如下所示:(1)水电开发对雅砻江中下游社会环境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且负面影响通过政策调整可以明显减小和消除。(2)电站建设总体将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利用偏差-份额分析法可知,雅砻江中下游水电开发联合运行总体将将加快第一产业增长趋缓的进程,并明显促进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长。(3)经过研究,针对雅砻江中下游水电开发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从不同方面给出了作者认为可行的对策,包括对移民的安置、对地方产业的互动、对环境保护的联动等。水电开发不仅仅是一个短期内的经济社会活动,它将长期的与影响区域产生联系,所以,水电开发的建设与运行应当更加科学、可持续的兼顾开发运行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

郑晓光[4](2017)在《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文中认为本文对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开发进行了历史考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利水电事业,注重延揽、重用民国时期有留美背景的水电科技精英群体,派遣优秀青年赴苏联学习水电工程科技,同时注重自行培养人才,为水电科技精英从事水电开发创造了一系列良好的条件。从而激励起水电科技精英群体为国为民奉献、掀起水电建设新高潮的热情和干劲,新中国大中型水电站建设迅速迎来高潮,取得卓越的成就。本文着重探讨水电科技精英的学术养成、科技实践分布、群体特征、科研创新活动及成果,评述水电科技精英在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开发中的历史作用。力图以水电科技精英群体的实践活动为主线,从一个新的视域展示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事业发展的脉络,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本文认为,民国时期培养的水电人才为新中国水电开发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基础;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科技精英在水电开发体制的创立、政策的制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水电科技精英在河流泥沙、高速水流、高含沙水流等水电基础科研方面,成果卓越,部分科技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水电科技精英在岩溶等复杂地质环境下,主持建造多种坝型的高坝,使中国坝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在水电科技精英的艰苦创业、不懈努力下,中国自行建造的大中型水电站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为改革开放后水电开发更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薛秀[5](2016)在《库水及降雨作用下二滩金龙山Ⅰ区滑坡的变形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库岸边坡特别是近坝库岸边坡的稳定与水库大坝的运行安全戚戚相关。在水电工程灾难中,1963年发生在意大利瓦伊昂水库的特大滑坡具有历史性的深刻教训,随后国内外学者开始对库岸稳定进行关注。金龙山谷坡属于二滩水电站的近坝库岸边坡,其变形及稳定与否对水库的正常运营意义重大。故以二滩金龙山Ⅰ区滑坡为工程背景,以其长达二十多年的原位监测成果为基础,结合数值模拟计算,针对其变形机理开展研究。首先,在充分认识地质原型的基础上,依据地表及深部变形监测资料,分四个阶段(蓄水前、快速蓄水、试运行期、正常运行期)阐述了滑坡变形的时间特征以及空间特征;运用Geo-Studio软件,对蓄水前、库水骤升、库水骤降、降雨、库水骤升联合降雨这五种工况条件下的渗流场,进行了二维模拟计算;在此基础上,对五种工况下的应力—形变场(主应力、塑性区、位移)进行了渗流和应力耦合下的二维模拟计算。最后结合渗流力学理论,对金龙山Ⅰ区滑坡的变形原因及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目前主要取得了以下五点研究成果:1.蓄水前,滑坡的坡表变形受降雨影响明显。快速蓄水期,滑坡地表及滑面的变形速率均明显增大,且变形具有滞后性;试运行期,坡体地表及滑面位移速率均在1998年9月开始降低,随后位移以小速率呈线性增长;正常运行期,滑坡地表及深部位移速率进一步降低,地表位移与降雨存在关联性,而旱季库水下降与滑坡滑面变形量的增加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表明库水下降会促进坡体变形。2.滑坡地表变形以水平向为主,前缘隆起变形。地表变形与高程相关,即高程低的滑坡前部变形大于高程高的中后部位。且随着库水位的上升,坡体地表变形范围快速向坡后扩大。由坡体深部变形可知,滑坡体沿着粘土岩顶部顺滑坡向整体蠕滑变形。3.库水位快速上升时,库水入渗坡体的浸润线先呈现“倒流”趋势,随后逐渐变缓。滑坡的孔隙水压力在库水上升、降雨及二者联合工况下都会增大,而库水位下降时孔隙水压力则会降低。并且,库水位变动时,水位附近的坡体渗流速度及水力梯度也最大,这与客观规律相吻合。4.滑坡在降雨、库水位上升、下降工况下应力场变化集中在坡体前部,且位移场发生了变化,塑性区也相应增大。库水位上升和下降引起的坡体变形,主要是库水与坡体的渗流作用产生的浮托力和渗流力共同作用导致的,加上库水对滑坡岩土体的力学性质的弱化,使得坡体稳定性系数下降。与降雨相比,库水波动的渗流作用对滑坡的变形起到了更为重要的影响。5.从影响深度来看,降雨对均匀介质坡体地表的影响更大。降雨弱化一定深部内岩土体的力学性质,故抗滑力降低;而被雨水浸润后的岩土体容重增大,坡体下滑力增大,因而稳定性系数相应降低。事实上,滑坡体并不是数值模拟中的均匀介质,其内部存在着诸多裂隙,降雨会顺着裂隙流到滑面处,弱化滑面力学性质,滑面变形量相应增大。

艾江鸿[6](2011)在《考虑网损的发电商垄断行为及其规制竞价机制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很多国家均处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时期,随着电力工业垄断体制的改变,电力监管模式也相应的发生改变。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电力监管者所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设计良好的电价机制抑制发电商的市场力行为。我国发电产业正处于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垄断与竞争、市场与政府各种力量错综复杂并存于发电产业改革中,均衡的发电市场结构有待形成。作为市场主体的发电企业而言,其市场行为主要表现为对不同竞价行为或竞价策略的选择,而这种选择在很大程度内影响着市场结构的稳定与调整。因此,在分析电力市场中发电市场结构的同时,研究发电企业的竞价策略,并基于发电市场结构与发电企业策略性竞价行为互动进行政策分析,不但对发电产业改革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也为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对国内外电力市场改革动态与有关研究现状做了较系统的综述。结果表明:我国发电市场尚处于初始阶段,竞争性发电市场有待形成;有关电力产业改革方面的研究不少,但对发电市场结构进行模型化研究、考虑多部分报价的电力竞价策略方面研究仍有待深入。同时,对电价机制的研究现状及设计理论进行综述,找出影响发电商市场力的几个重要因素。通过对发电商实施市场力的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了市场力的自然垄断因素和机制因素,发现信号传递是影响发电商实施市场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然后从信号传递角度对当前的主要电价机制进行了再次综述分析,认为信号干扰度越大,电价机制中发电商实施市场力能力越弱。机制中信号干扰度研究属有限理性理论研究的范畴。为了更好地定义机制信号干扰度这一概念,论文对有限理性建模方法进行综述分析,发现基于摩尔自动机的有限理性建模方法较难解决存在信息不完全和多人参与的博弈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米兰自动机的有限理性建模方法,相应的,构建了一种基于米兰自动机的经济学仿真框架。为了干扰发电商之间的共谋信号,提出一种发电商准随机匹配电价机制,在新的仿真框架中对该电价机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实验表明电价机制可以使发电商实施市场力能力降低。实验结果论证了从增加机制对信号干扰度对电价机制进行设计是可行的。论文的主要特色及创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在系统分析发电产业传统经济特征基础上,引入有效竞争与可竞争市场理论,论文提出构建寡头有效竞争发电市场模式;该模式既保证了发电企业最优规模的实现,又保证发电市场在一定程度内开展竞争;论文认为在电网互联的前提下,允许跨区电力交易对有效竞争发电市场的建立非常关键。②对基于有限自动机的有限理性建模理论进行了扩展,使其更有利于实现多人有限理性博弈行为建模。在该建模理论的指导下,论文对发电商的组织行为进行了建模。采用有限自动机来描述发电商决策,可以更好的表示决策复杂度。决策越复杂,发电商之间的共谋越难达成,这为设计抑制发电商市场力的电价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③构建了一种基于信号传递的电能与环境协调激励电价机制。该机制从两方面对发电商达成默契共谋的信号进行干扰。一方面采用准随机匹配的方式,使发电商无法得到其它发电商的成交价,也无法预测市场出清价,从而增加其达成共谋的难度。另一方面,在电力市场的中引入单位减排量的概念,使电力产品产生差异化,构成了两个产品的市场,政府可以在不同的市场中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从而在进一步干扰发电商之间的信号传递,达到抑制发电商的市场力行为和减少电能生产过程中排污量的目的。采用论文提出的一种基于米兰自动机的有限理性建模方法,发现发电商的决策模型复杂度增加。因此可以断定,发电商之间的共谋难度加大,也就是发电商实施市场力的行为得到抑制。通过仿真实验说明该机制在解决电能与环境协调激励问题上是有效的。

魏法[7](2008)在《四川省力丘河金顶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能源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能源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在电网中具有独特调峰优势的水电显得更加短缺。按“十一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西电东送”计划正在抓紧进行,西部的一些单机容量为500MW以上的大型水电站列入计划或开始建设。本文详细论述了四川省力丘河金顶水电站的工程概况和工程建设方案。考虑水文气象、地质、环境等因素,对整体的工程进行规划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综合论述水资源概况、目前我国电力市场和社会需求,并论述四川省电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综述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2)详细分析金项水电站建设的工程环境及概况、工程的区域地质概况、库区地质工程条件和枢纽主要建筑物的地质工程状况,得出一些结论和建议;(3)综合分析并设计金顶水电站的工程布置及其主要建筑物,其中主要论述厂房型式的比选以及首部枢纽主要建筑物的布置和相关设计计算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4)综述金顶水电站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对水电站工程建设做出经济评估,最终得出金顶水电站的综合评价和结论。通过系统的论述以及计算分析,本文最终提出了建设四川省力丘河水电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结论。

谭智慧[8](2008)在《促进水电行业发展税收政策研究 ——基于增值税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条件之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在不断推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能源问题愈来愈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优先发展水电能源是对能源资源最大的节约,是保证能源工业持续发展,满足构建和谐社会能源需求的必然选择。但从目前水电开发和运行来看,水电发展不尽如人意。初步分析,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大水电影响大涉及面广,项目的决策、立项合规划长期而又艰难;二是水电开发建设前期资金投入巨大,回报期长,投资风险大;三是当前的电价定价体制使水电价格不适当的低;四是水电站的社会功能成本缺乏分摊机制;五是对水电开发的财税政策支持不够。水电行业的税收政策是本文讨论的主要问题。通过列举当前水电行业的相关税收和税收优惠,对水电行业的涉税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选取了八家具有代表性的水电企业的税负情况进行了测算,推导出水电行业的税负概况和增值税税负是水电行业税负重要组成部分两个结论。根据增值税的原理和种类以及水电行业分税制前后、同其他电力、其他能源以及营业税的比较提出现行增值税政策对水电行业的实际情况不相适应,不符合我国优先发展水电的政策方向;提出适应国家政策导向的水电行业增值税的完善方案。这些方案包括:用消费型增值税替代生产型增值税;扩大税基,完整链条;调整税率;对水电行业增值税减半征收的税收优惠。

陈立伟[9](2008)在《攀矿煤矸石洁净燃烧发电的工程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攀枝花煤矸石燃烧发电利用问题,分析了国内外煤矸石利用研究现状和攀枝花煤矸石燃烧发电和综合利用现状,研究了攀枝花煤矸石的理化性能,并分析了发展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的潜力;在此基础上,对攀煤电厂2×135MW循环流化床机组进行了设计,研究了攀枝花煤矸石在CFB锅炉中的燃烧特性,并对煤矸石发电环境污染与能源浪费进行了量化分析,最后提出了对发展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的政策建议。本研究对攀枝花煤矸石燃烧发电利用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减少固体污染物的排放,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其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显着。论文研究得到的重要结论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根据煤矸石的化学指标与岩石的类型和矿物组成,对煤矸石进行了分类;并指出了攀枝花煤矸石中含有的有害杂质主要是硫化物和碳酸盐类混合物及有害杂质的危害性。(2)研究发现攀枝花煤矸石铝硅比小于0.5,不适宜做陶瓷原料使用;攀枝花煤矸石中有机质随含煤量的增多而增多;且发热量较高,硫分较低,适合于矸石电厂发电和CFB方式燃烧;燃烧后的灰渣活性高,适宜用作建筑材料及矸石砖、水泥添加料。(3)指出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对于减少SO2污染的良好性能;比较了“福斯特.惠勒”型和“奥斯龙”型两种炉型燃烧系统及设备配置特点,为循环流化床锅炉选型提出了依据。(4)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炉内受热面和灰循环系统炉墙的磨损、煤矸石破碎难度大和热效率低、循环流化床燃烧效率、启动运行中点火难和易结焦等一些技术难题,提出了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法。(5)在设计煤种7种工况条件下,温度场沿炉膛高度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由于燃烧室水冷受热面非均匀布置,炉内温度分布出现有规律的波动。(6)随着床温的增加,SO2排放在减小到一定程度后又开始增高;炉膛中部压力较高时,NOx排放浓度较低。因此合理地选择钙硫比、设计一二次风比例和二次风位置也有利于NOx排放的减少。(7)计算分析出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攀枝花劣质煤的综合效益。(8)在使用等量资源的条件下,现行“掺好煤”的排放烟尘、SO2和能源浪费折合标准煤比“炉前分离方案”要高;提出了解决煤矸石发电环境污染与能源浪费的途径。(9)提出了发展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的发展方向和原则、建立准入机制、制定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发展规划的政策建议。

丁伟斌[10](2008)在《中国电力交易制度构建研究 ——内涵、动力与机制设计》文中指出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电力体制改革,以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要求。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电力交易制度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而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电力交易制度,因此研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力交易制度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试图从内涵、动力与机制设计三个递进的视角对中国电力交易制度构建进行系统分析,具体研究层次及内容如下:首先,是一个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状况的概述,作为后继研究的一个基础,对本研究所涉及的相关研究对象、主体、关键概念进行科学和规范化的界定,尤其是关于电力体制改革、电力交易制度的概念与内容的阐述。尝试对电力体制改革进程下的我国电力交易制度构建的内涵进行经济学范式分析。其次,在初步解决了我国电力交易制度构建的内涵问题后,再从解除管制和电力竞争两个方面对电力交易制度构建的动力进行分析,针对我国电力交易制度构建的效率进行系统的论述。最后,在上述基础上对电力体制改革进程下的我国电力交易制度构建的制度设计进行规范性(Normative)分析,借助类似于路线图(Road Map)的分析范式,提出构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电力交易制度的原则与构想。最后针对若干我国电力交易制度中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关键问题进行进一步阐述。全文共有九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2、3章,主要是研究的概述性部分;第二部分包括第4、5、6、7、8章:第4章主要对我国电力交易制度构建的内涵进行分析,第5、6章是对我国电力交易制度构建的动力进行分析,第7、8章是对我国电力交易制度进行制度设计;第三部分为第9章,主要是研究的总结、政策建议和展望。本文主要创新点和研究结论可归纳为内涵、动力与机制设计三个方面:关于电力交易制度构建的内涵方面:(1)本研究从系统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出发,结合对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交易制度构建的理解,创新性地提出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四个发展元:社会元(S)、经济元(E)、环境元(H)、政治元(P),并指出电力交易制度构建在发展内涵上的双重兼容性,建立了对我国电力交易制度构建内涵的认识框架。基于电力发展目标的多元性,本研究建立一个考虑CO2排放约束的整合资源规划模型,来分析环保要求会对电力供给规划产生的影响。将电力交易制度构建与电力体制改革制度化关联的历时结构的演进机制理解为一种重叠嵌入,并分为过渡性嵌入和移植性嵌入两种方式分别进行解释,极为形象地揭示了本研究所要讨论的电力体制改革进程下我国电力交易制度构建的内涵;同时论证了我国电力交易制度构建会形成一个新的决策集。新的决策集形成的决策或者某种变异性决策,单独看并不合算,但如果一种具体制度以外已经有了一种互补性制度,或者参数发生了变化,那么两个制度之间的相互支持会使得新决策获得强大的推力。关于电力交易制度构建的动力方面:(2)将改革红利的共同诉求的理论引入对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交易制度构建的动力分析当中,论证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动力可以归结为:各主体获得改革红利仍然是电力改革的主要动力;各主体对改革的激励构成电力改革的推动力;日益对外开放的中国对于电力改革产生外部压力;改革的法制化成为电力改革的内在张力。将电力交易制度改革理解为一种“共有信念的自我维系系统”。指出电力交易制度不是凝固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电力市场的发展和消费者要求的提高,进行创新性的适应和构建。因此多样性的电力交易制度均衡也提供了相互学习、不断试验的机会和机遇等,从而保证了电力交易制度的构建保持创新能力。(3)利用价值链理论、小生境理论进行产业层面的电力交易制度构建的动力分析,丰富了论证的理论深度和完整性。利用Panzar-Rosse模型对我国电力行业的竞争态势进行实证分析,Panzar-Rosse模型作为一种非结构性方法,无需事先知道每个企业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就可以定量评价市场结构与竞争程度的高低。利用Translog生产函数,结合浙江样本数据,对我国配售电业的最小有效规模进行了分析。(4)由于中国实际上并不存在真正的电力交易价格,因此从定价效率的角度论述我国电力制度构建的动力存在一定的难度,传统的文献分析中,大多是一种定性的概括论述。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避开具体价格数据的束缚,利用峰谷定价模型,通过构建四种市场竞争结构模型进行电力定价效率的博弈均衡分析,结论是:如果我国电力行业的售电侧市场不开放,仅仅开放发电侧市场,并不会有定价效率的提升和社会福利的提高,所以发电侧的开放能带来的改革红利甚少,这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符合。如果逐步开放售电侧市场,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不断增加,那么定价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都会有明显的改善,从而在理论上阐明了电力交易制度构建的动力源泉。关于电力交易制度的机制方面:(5)我国电力交易制度的构建一定是一个渐进的、分阶段推进的进程。我国电力交易制度构建的阶段性方案可以是:着力进行区域性与全国性电力市场体系的初步构建,全面开放发、输、配电业,允许电力代输以及直供电力等交易模式。在由原有国家电力公司继续承担电力最后供应义务和调度义务的前提下,开放民营公司进入各类电力业务经营。在阶段性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和自由竞争的程度,最终将区域性和全国性的电力市场垂直分割为发电、输电、配电以及售电业四种电力企业,并采取类似电力池的交易模式或双向合约交易模式,成立集中交易的电力交易所PX及配以电力的场外交易,成立独立系统调度制度(ISO)。(6)输电体制改革(假定已经将售电环节分离),应在已经基本完成的我国输电网络的功能性分割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结构性分割,可以要求电网公司在成立控股公司的安排下,将其业务作结构性的分割,分别成立输电与配电公司,其中输电公司负责电力调度与输电网络的规划、运转与维护,并且仍需建立公平的调度机制,而其它部门则回归市场竞争。(7)国家三级电力市场是电力交易制度构建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一直以来,没有文献系统地阐述电力市场的分层机理以及需要区域性电力市场作为一个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基石的理论问题。本研究利用古诺二期博弈模型的推理来分析形成不同层次电力市场的内涵,这就从理论上阐明了电力市场的分层机理以及需要区域性电力市场作为一个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基石的理论问题。

二、2003:二滩电站发电144.69亿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二滩电站发电144.69亿度(论文提纲范文)

(1)西南梯级水电站群调度复杂约束建模及求解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西南梯级水电站群优化调度问题
        1.1.1 西南水电特征
        1.1.1.1 梯级水电站规模庞大
        1.1.1.2 高坝大库
        1.1.1.3 面临灵敏水力耦合
        1.1.1.4 面临复杂调度需求
        1.1.2 西南地区长中短期水电站调度方式
        1.1.3 梯级水电站群优化调度基本问题
        1.1.4 西南地区水电站优化调度问题约束复杂特性
        1.1.4.1 高维耦合特征
        1.1.4.2 非凸非线性突出
        1.1.4.3 不连续性突出
    1.2 本文关注的西南地区水电站优化调度约束建模及求解技术难点
        1.2.1 中长期梯级水电站调度高维耦合约束下的维数灾问题研究
        1.2.1.1 问题描述
        1.2.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中长期梯级水电站调度非凸非线性特征曲线约束建模研究
        1.2.2.1 问题描述
        1.2.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3 短期梯级水电站调度灵敏水力耦合约束研究
        1.2.3.1 问题描述
        1.2.3.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4 短期调度巨型水电机组不规则振动区几何关系约束研究
        1.2.4.1 问题描述
        1.2.4.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
2 中长期调度高维耦合约束下的离散梯度逐步优化算法
    2.1 引言
    2.2 基本调度模型
        2.2.1 目标函数
        2.2.2 约束条件
        2.2.3 基于罚函数法的无约束优化模型
    2.3 逐步优化算法框架
    2.4 离散梯度逐步优化算法
        2.4.1 梯度下降法
        2.4.2 离散梯度计算
        2.4.3 搜索步长的确定
        2.4.4 停止准则
        2.4.5 DGPOA算法总体求解流程
    2.5 案例分析
        2.5.1 工程背景及参数设置
        2.5.2 不同精度下的优化结果分析
        2.5.3 不同精度下的求解效率分析
        2.5.4 不同初始解下的结果分析
        2.5.5 不同来水条件下的结果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中长期调度水电站非凸非线性特征曲线约束线性化方法
    3.1 引言
    3.2 梯级水电调度确定性优化模型
        3.2.1 目标函数
        3.2.2 线性约束
        3.2.3 非线性约束
    3.3 两阶段随机优化模型
    3.4 非线性约束聚合
    3.5 线性化处理方法
        3.5.1 基于SOS2约束的分段线性化
        3.5.2 基于BBS的分段线性化方法
    3.6 案例分析
        3.6.1 案例1
        3.6.2 案例2
        3.6.3 案例3
    3.7 本章小结
4 短期调度灵敏水力耦合四维超曲面约束建模方法
    4.1 引言
    4.2 基本调度模型
        4.2.1 目标函数
        4.2.2 线性约束
        4.2.3 非线性约束
        4.2.4 边界条件
    4.3 非线性约束聚合
        4.3.1 无回水顶托水电站约束聚合
        4.3.2 有回水顶托水电站约束聚合
    4.4 等效动力函数线性化方法
        4.4.1 SOS2约束
        4.4.2 常规等效动力函数线性化
        4.4.3 顶托等效动力函数线性化
    4.5 案例分析
        4.5.1 工程背景与模型参数设置
        4.5.2 结果分析
        4.5.3 调峰效果分析
        4.5.4 回水顶托效果分析
        4.5.5 计算效率与精度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短期调度巨型机组不规则振动区几何关系约束自动化建模方法
    5.1 引言
    5.2 水电机组组合问题基本模型
        5.2.1 目标函数
        5.2.2 常规约束
        5.2.3 常规约束构建方法
    5.3 振动区相关约束及其构建方法
        5.3.1 振动区约束
        5.3.1.1 一般形式
        5.3.1.2 构建方法
        5.3.2 振动区模型误差约束
        5.3.2.1 一般形式
        5.3.2.2 构建方法
        5.3.3 振动区跨越约束
        5.3.3.1 一般形式
        5.3.3.2 构建方法
    5.4 案例分析
        5.4.1 最优凸剖分结果分析
        5.4.2 振动区规避效果分析
        5.4.3 考虑振动区模型误差约束效果分析
        5.4.4 考虑振动区跨越约束效果分析
        5.4.5 调峰效果分析
    5.5 与以往研究对比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耦合多安全约束的水电站运行优化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电站泄洪安全优化调控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水电站发电安全优化调控国内外研究进展
        1.2.3 水电站运行多目标优化调控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耦合泄洪诱发振动安全约束的水电站泄洪优化调控研究
    2.1 引言
    2.2 耦合泄洪诱发振动安全约束的两阶段对冲优化调控模型
        2.2.1 泄洪调控模型目标函数
        2.2.2 泄洪调控模型约束条件
    2.3 模型求解步骤和方法
        2.3.1 模型求解步骤
        2.3.2 两阶段对冲泄洪优化调控模型解析解
        2.3.3 泄洪调控优化求解方法
    2.4 模型应用实例
        2.4.1 泄洪振动安全流量约束指标提取
        2.4.2 耦合振动安全约束的泄洪调控策略提取
        2.4.3 模型预报不确定性敏感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耦合下游水力安全约束的水电站泄洪优化调控研究
    3.1 引言
    3.2 耦合下游水力安全约束的水电站泄洪优化调控模型
        3.2.1 泄洪调控模型目标函数
        3.2.2 泄洪调控模型约束条件
        3.2.3 决策变量
    3.3 模型求解步骤以及闸门开度组合安全约束
        3.3.1 模型求解步骤
        3.3.2 闸门开度组合安全约束提取方法
    3.4 模型应用实例
        3.4.1 闸门开度组合安全约束提取
        3.4.2 耦合下游水力安全约束的优化调控模型结果分析
        3.4.3 枢纽水电站调控策略提取
        3.4.4 调控结果敏感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耦合引尾水系统安全约束的水电站发电优化调控研究
    4.1 引言
    4.2 耦合引尾水系统安全约束的水电站发电优化调控模型
        4.2.1 发电调控模型目标函数
        4.2.2 发电调控模型约束条件
    4.3 模型求解步骤以及引尾水系统安全约束
        4.3.1 双层优化调控模型求解步骤
        4.3.2 引水系统“一管双机”运行模式安全约束
        4.3.3 尾水调压室运行安全约束
    4.4 模型应用实例
        4.4.1 锦屏一级、二级电站引尾水系统安全约束
        4.4.2 锦屏一级、二级电站发电调控准则设定
        4.4.3 锦屏一级电站月尺度调控策略提取
        4.4.4 锦屏二级电站日尺度调控策略提取
        4.4.5 引水系统“一管双机”运行模式安全调控策略
        4.4.6 尾水调压室安全运行机组调控策略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耦合多安全约束的梯级水电站运行多目标优化调控研究
    5.1 引言
    5.2 耦合多安全约束的梯级水电站运行多目标优化调控模型
        5.2.1 调控模型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5.2.2 水电站运行安全因子
        5.2.3 两种调控方式决策变量的确定
    5.3 模型求解步骤和调控准则提取方法
        5.3.1 梯级水电站运行调控准则提取
        5.3.2 模型求解步骤
    5.4 模型应用实例
        5.4.1 水电站运行安全约束提取
        5.4.2 梯级水电站运行调控准则设定
        5.4.3 耦合多安全约束的梯级水电站调控策略提取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四川省雅砻江中下游河段水电开发社会环境影响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及其重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重点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雅砻江中下游河段流域概况
    2.1 流域范围
    2.2 水电规划及开发现状
    2.3 资源概况
        2.3.1 土地资源
        2.3.2 水资源
        2.3.3 矿产资源
        2.3.4 旅游资源
    2.4 经济概况
第3章 二滩水电站对社会环境影响调查评价
    3.1 二滩水电站开发建设对区域发展条件的影响回顾调查
        3.1.1 对资源条件的影响
        3.1.2 对生产条件的影响
    3.2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电站开发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3.3 二滩水电站移民安置情况调查
        3.3.2 移民分布与安置方式
        3.3.3 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情况
        3.3.4 移民收入情况
    3.4 二滩水电站开发建设对民俗文化及文物的影响调查
        3.4.1 水电站开发建设对民俗文化的影响调查
        3.4.2 水电站开发建设对文物的影响调查
    3.5 二滩水电站开发建设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调查
    3.6 结论与建议
        3.6.1 区域发展条件
        3.6.2 移民安置
        3.6.3 文物古迹保护
        3.6.4 人群健康
第4章 中下游河段水电开发社会环境影响回顾性调查研究
    4.1 中下游河段资源条件及变化趋势
        4.1.1 水土资源
        4.1.2 旅游及文化资源
    4.2 中下游河段水电开发建设前区域社会环境历史调查情况回顾
        4.2.1 下游及中游宗教及民俗文化
        4.2.2 旅游业发展
        4.2.3 基础设施与社会事业
        4.2.4 下游及中游流域移民安置
    4.3 下游河段水电开发建设期社会环境调查
        4.3.1 宗教及名俗文化
        4.3.2 础设施与社会事业
        4.3.3 移民安置
    4.4 中下游河段水电开发前后对比分析与影响评价
        4.4.1 对非物质文化的影响
        4.4.2 对旅游发展的效应
        4.4.3 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水平
        4.4.4 移民情况
        4.4.5 小结
    4.5 下游河段水电开发建设期社会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情况回顾及存在的问题
        4.5.1 中下游河段水电开发建设期社会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情况回顾
        4.5.2 下游河段水电开发建设期社会环境保护措施存在的不足
    4.6 优化对策建议
        4.6.1 加强库区文化保护
        4.6.2 依托水电站开发建设加快发展旅游业
        4.6.3 建立水电开发与民生投入联动机制
        4.6.4 着力提高移民自我发展能力
    4.7 中下游联合运行期对区域社会环境的综合效益预测
        4.7.1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中下游水电联合运行经济影响定量预测
        4.7.2 中下游水电联合运行的社会效益预测
第5章 社会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研究
    5.1 雅砻江中下流域水电开发社会环境保护政策执行回顾
        5.1.1 雅砻江中下流域水电开发移民政策执行回顾
        5.1.2 雅砻江中下流域水电开发其他社会环境敏感对象保护政策执行回顾
    5.2 雅砻江中下流域水电开社会环境保护措施存在的不足
        5.2.1 目前移民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5.2.2 目前其他社会环境敏感对象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5.3 雅砻江中下游水电开发社会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的主要结论
        5.3.1 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5.3.2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5.3.3 对移民的影响
        5.3.4 对宗教、民俗文化的影响
    5.4 雅砻江中下游流域水电开发社会环境保护措施优化布局的对策建议
        5.4.1 移民政策的优化建议
        5.4.2 其他社会环境敏感对象保护政策的优化建议
        5.4.3 完善雅砻江流域水电资源开发的利益分享机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相关研究述评
    三、本论题研究方法和主要依据的资料
    四、本论题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新中国水电开发事业肇始的人才基础
    第一节 民国时期水电科技精英的学术养成、工程实践
    第二节 国民政府与美国合作培养水电人才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培养水电人才的发端
第二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事业的起步
    第一节 水电科技精英参与新中国水电事业的始创
    第二节 培养新中国的水电人才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建设中的探索
    第四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建国初期水电科技创新
第三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
    第一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水主火辅”政策的出台
    第二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大跃进”及调整时期的水电科技创新
第四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的余波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初期水电科技精英群像
    第二节 水电科技精英参与三线建设中的水电开发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水电建设中的成就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库水及降雨作用下二滩金龙山Ⅰ区滑坡的变形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滑坡体变形影响因素及规律特征
        1.2.2 降雨对滑坡的影响研究
        1.2.3 库水位变动对滑坡的影响研究
        1.2.4 水-岩耦合作用下滑坡体变形机理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及滑坡特征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降雨及气候
    2.2 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水文地质条件
    2.3 古滑坡基本特征
        2.3.1 古滑坡发育特征
        2.3.2 物质组成及物理力学特征
第3章 滑坡变形特征研究
    3.1 概述
    3.2 主要监测成果
        3.2.1 降雨监测成果
        3.2.2 库水位监测成果
        3.2.3 地表位移监测成果
        3.2.4 滑面位移监测成果
    3.3 滑坡时间变形特征分析
        3.3.1 蓄水前变形特征
        3.3.2 快速蓄水期变形特征
        3.3.3 试运行期变形特征
        3.3.4 正常运行期变形特征
    3.4 滑坡空间变形特征分析
        3.4.1 地表变形特征
        3.4.2 深部变形特征
    3.5 小结
第4章 库水及降雨作用下滑坡地下水渗流特征
    4.1 概述
    4.2 建模
        4.2.1 计算模型
        4.2.2 计算工况
        4.2.3 参数选取
        4.2.4 边界条件设置
    4.3 渗流场模拟结果
        4.3.1 模拟结果与实际结果的拟合分析
        4.3.2 库水位变动下的渗流场分析
        4.3.3 降雨作用下的渗流场分析
        4.3.4 库水位及降雨联合作用下的渗流场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库水及降雨作用下滑坡变形机理研究
    5.1 概述
    5.2 模型
    5.3 模拟结果
        5.3.1 库水位变动作用下应力场及位移场分析
        5.3.2 降雨作用下应力场及位移场分析
        5.3.3 库水位及降雨作用联合下应力场及位移场分析
    5.4 滑坡变形机理研究
    5.5 小结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考虑网损的发电商垄断行为及其规制竞价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1.2.1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2.2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1.3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综述
    2.1 电力产业的技术特征
        2.1.1 电力系统与负荷的特性
        2.1.2 发电技术组合与短期产量(容量)约束
        2.1.3 电网、输电容量约束与电力市场竞争的不充分性
    2.2 国外电力市场改革动态
        2.2.1 美国的电力市场改革
        2.2.2 英国的电力市场改革
        2.2.3 日本电力市场改革
    2.3 中国电力市场化进程
        2.3.1 “国家垄断经营”阶段(1949~1985 年)
        2.3.2 “集资办电”阶段(1985~1997)
        2.3.3 “部分省市的电力市场试点”阶段(1997~2002)
        2.3.4 “厂网分开,电力市场化改革全面推进”阶段(2002 至今)
    2.4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2.4.1 电力市场结构研究现状综述
        2.4.2 发电企业策略性竞价研究现状综述
    2.5 本章小结
3 发电产业经济特性分析
    3.1 发电产业公共品属性分析法
        3.1.1 公共品属性含义
        3.1.2 发电产业公共品属性分析
    3.2 发电产业规模性分析
        3.2.1 规模经济的涵义
        3.2.2 发电产业规模经济分析
    3.3 发电产业自然垄断性分析
        3.3.1 自然垄断理论及其发展
        3.3.2 发电产业自然垄断分析
    3.4 关于发电产业经济特征分析的有效竞争发电市场模式选择
        3.4.1 有效竞争理论与可竞争市场理论述评
        3.4.2 有效竞争发电市场模式选择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能源禀赋与产业布局的发电企业垄断博弈模型
    4.1 中国电能生产资源背景
        4.1.1 煤炭资源概况
        4.1.2 水力资源概况
        4.1.3 核能资源概况
    4.2 中国电力产业布局
        4.2.1 中国发电结构现状分析
        4.2.2 中国电力产业的环境约束分析
    4.3 基于市场交易的电价机制研究综述
        4.3.1 统一出清价格电价机制
        4.3.2 按报价支付电价机制
    4.4 基于能源禀赋与产业布局的发电产业垄断博弈模型
        4.4.1 博弈模型构建的基本思想
        4.4.2 电力市场中发电商垄断博弈仿真模型
    4.5 本章小结
5 考虑网损的发电商垄断博弈仿真分析
    5.1 复杂适应系统与SWARM 仿真
        5.1.1 复杂适应系统
        5.1.2 Swarm 仿真平台及结构特征
        5.1.3 Swarm 仿真及其在电力市场研究中的应用
    5.2 电力市场中存在市场力的自然垄断因素仿真分析
        5.2.1 考虑电网约束的发电商博弈模型构建的基本思想
        5.2.2 考虑电网约束的发电商博弈决策模型
        5.2.3 考虑电网约束的发电商博弈仿真实验及相关数据
        5.2.4 考虑电网约束的发电商博弈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5.2.5 结论及建议
    5.3 电力市场中存在市场力的机制因素仿真分析
        5.3.1 PAB/MCP 两种主要电价机制中的市场主体博弈过程概述
        5.3.2 PAB/MCP 电价机制的博弈模型
        5.3.3 两种电价机制仿真实验及相关数据
        5.3.4 两种电价机制的博弈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5.3.5 对两种主要电价机制的比较分析及启示
    5.4 本章小结
6 抑制发电商市场力的激励电价机制设计
    6.1 基于行为复杂度的有限理性建模方法研究及应用
        6.1.1 基于有限自动机的有限理性博弈研究
        6.1.2 用于构建博弈模型的有限自动机
        6.1.3 采用有限自动机构建重复博弈模型
        6.1.4 采用有限自动机构建演化博弈模型
        6.1.5 简单述评
    6.2 基于有限理性建模的经济学仿真框架
        6.2.1 一种基于Mealy 自动机的有限理性行为描述
        6.2.2 基于Mealy 自动机的有限理性博弈的相关概念及性质
        6.2.3 基于有限理性建模的经济学仿真框架的构建
        6.2.4 基于有限理性建模的经济学仿真框架的特点
    6.3 抑制发电商市场力的电价机制设计
        6.3.1 抑制发电商市场力的准随机匹配电价机制基本思想
        6.3.2 抑制发电商市场力的准随机匹配电价机制模型
        6.3.3 发电商准随机匹配电价机制仿真实验及相关数据
        6.3.4 发电商准随机匹配电价机制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6.3.5 结论及政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四川省力丘河金顶水电站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水资源概况
        1.2.1 全球水电能资源
        1.2.2 水电能源的特性与我国水电能资源开发
        1.2.3 我国四川地区水电能资源
    1.3 电力市场和社会需求
        1.3.1 电力系统现状
        1.3.2 电力市场需求
    1.4 水电开发规划
    1.5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金顶水电站建设的工程环境及概况
    2.1 工程环境概况
        2.1.1 流域概况
        2.1.2 气候特征概述
        2.1.3 水文基本情况
        2.1.4 径流特性
        2.1.5 暴雨、洪水特性
        2.1.6 流域泥沙概况
    2.2 工程概况
    2.3 工程地质概况
        2.3.1 区域地质概况
        2.3.2 库区地质工程条件及评价
        2.3.3 枢纽主要建筑物地质工程分析
    2.4 本章小结
        2.4.1 结论
        2.4.2 建议
第三章 金顶水电站的工程布置及设计
    3.1 工程等别和洪水标准
        3.1.1 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3.1.2 洪水标准
        3.1.3 地震设计烈度
    3.2 工程选址
        3.2.1 引水线路选择
        3.2.2 厂址选择
    3.3 厂房型式比选
        3.3.1 地下厂房方案
        3.3.2 地面厂房方案
        3.3.3 窑洞式厂房方案
        3.3.4 浅埋式地下厂房方案
        3.3.5 方案比选
    3.4 枢纽总布置
        3.4.1 工程总体布置
        3.4.2 主要建筑物型式
    3.5 首部枢纽
        3.5.1 首部枢纽布置
        3.5.2 引水防沙
        3.5.3 设计计算
    3.6 引水建筑物
        3.6.1 引水隧洞
        3.6.2 调压室
        3.6.3 压力管道
        3.6.4 水力计算
    3.7 结论和建议
        3.7.1 结论
        3.7.2 建议
第四章 金顶水电站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1 首部枢纽工程
        4.1.1 主要施工特性
    4.2 引水隧洞施工方法
        4.2.1 施工特性
        4.2.2 支洞布置及开挖
        4.2.3 临时支护
        4.2.4 洞内通风排水
        4.2.5 混凝土浇筑及衬砌
        4.2.6 隧洞回填、固结灌浆
    4.3 厂区枢纽工程
        4.3.1 主要施工特性
        4.3.2 地下洞室施工支洞布置
        4.3.3 土方开挖
        4.3.4 地下洞室开挖
        4.3.5 主变室
        4.3.6 尾水隧(支)洞、尾水调压室交通洞及尾水调压室
        4.3.7 土石方回填
        4.3.8 浆砌石
    4.4 主要施工设备
    4.5 施工通风、散烟布置
    4.6 施工排水
第五章 金顶水电站可行性研究的综合评价
    5.1 工程建设条件
        5.1.1 地理位置
        5.1.2 水文、气象条件
        5.1.3 地质条件
        5.1.4 场内交通条件
        5.1.5 建材及水、电等供应
    5.2 工程规划
    5.3 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
    5.4 环境保护
    5.5 工程投资估算
    5.6 工程效益及经济评价
        5.6.1 工程效益
        5.6.2 经济评价
        5.6.3 工程可行性研究结论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工作简历

(8)促进水电行业发展税收政策研究 ——基于增值税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论文研究的方法思路
2 发展水电行业的重要性
    2.1 电力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水电行业主要技术经济特点
    2.3 新形势下,水电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2.4 我国水电站的建设及水电业的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困难
3 现行水电行业税收政策环境分析
    3.1 现行水电行业涉及的税种与税率
    3.2 现行水电行业涉及的税收优惠等
    3.3 现行水电行业总体税负评价
4 现行水电行业增值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 增值税设计原理及类型
    4.2 相关行业增值税税负比较分析
    4.3 现行水电行业的增值税的弊端
    4.4 现行增值税政策对水电行业的消极影响
5 完善水电行业增值税的建议
    5.1 用消费型增值税替代生产型增值税
    5.2 扩大税基,完整链条
    5.3 调整税率
    5.4 对水电行业增值税减半征收的税收优惠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9)攀矿煤矸石洁净燃烧发电的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煤矸石利用研究的现状分析
        1.2.1 国外煤矸石利用研究的现状分析
        1.2.2 国内煤矸石利用研究的现状分析
        1.2.3 循环流化床(CFB)燃烧煤矸石的技术研究现状
        1.2.4 煤矸石发电的基本现状
    1.3 攀枝花煤矸石燃烧和综合利用
        1.3.1 攀枝花煤矸石综合利用的条件
        1.3.2 攀枝花煤矸石综合利用状况
        1.3.3 攀枝花煤矸石发电存在的问题
        1.3.4 攀枝花建设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电站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煤矸石的理化性能分析与攀枝花煤矸石的特点
    2.1 煤矸石的分类
    2.2 煤矸石的工艺物理性质
    2.3 煤矸石中的有害杂质
    2.4 煤矸石的化学组成特征
    2.5 煤矸石的化学成分分析
    2.6 攀枝花煤矸石的特点
    2.7 本章小结
3 发展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的潜力分析
    3.1 煤矸石资源优势
    3.2 煤矸石综合利用的政策扶持
    3.3 煤矸石发电市场前景
    3.4 本章小结
4 攀煤电厂2×135MW循环流化床机组设计
    4.1 厂区平面布置
        4.1.1 厂址环境地质条件
        4.1.2 厂址场地布置方式
        4.1.3 厂址场地布置的特点与节约用地措施
    4.2 主机选型
        4.2.1 锅炉选型及主要技术参数
        4.2.2 汽轮机选型及主要技术条件
        4.2.3 发电机选型及主要技术条件
    4.3 锅炉系统
        4.3.1 汽水流程
        4.3.2 烟风系统
        4.3.3 物料循环过程
        4.3.4 煤、石灰石的供给及排渣系统
        4.3.5 膨胀系统
        4.3.6 吹灰系统
    4.4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工作原理
    4.5 锅炉主要参数及本体结构
        4.5.1 锅炉的主要参数
        4.5.2 锅炉本体结构
    4.6 锅炉辅助系统
        4.6.1 燃烧系统
        4.6.2 主要辅机配置
        4.6.3 辅助系统
    4.7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的一些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
    4.8 本章小结
5 攀枝花煤矸石(或劣质煤)在CFB锅炉中的燃烧特性分析
    5.1 锅炉流化特性分析
    5.2 点火特性分析
        5.2.1 现场冷态点火
        5.2.2 试烧各状态点火特性
    5.3 燃烧特性分析
        5.3.1 额定负荷下的炉温分布
        5.3.2 灰渣性分析
    5.4 循环流化床燃烧攀枝花劣质煤的综合效益
    5.5 本章小结
6 煤矸石发电环境污染与能源浪费的量化分析和解决途径
    6.1 环境污染与能源浪费的量化分析
    6.2 解决煤矸石发电环境污染与能源浪费的途径
    6.3 本章小结
7 对发展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的政策建议
    7.1 明确发展方向和原则
    7.2 建立准入机制
    7.3 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发展规划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攀枝花煤矸石理化性能分析与综合利用电厂的潜力分析方面
        8.1.2 在攀煤电厂循环流化床机组设计研究方面
        8.1.3 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特性分析方面
        8.1.4 在煤矸石发电环境污染与能源浪费的量化分析和政策建议方面
    8.2 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0)中国电力交易制度构建研究 ——内涵、动力与机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动机与目的
        1.2.1 研究动机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限制
    1.4 研究路线
2 文献与研究综述
    2.1 电力市场化改革文献综述
    2.2 电力市场机制设计方案国际比较的研究综述
    2.3 电力市场化改革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关联性文献综述
    2.4 电力行业产业组织文献综述
    2.5 电力峰谷定价理论文献综述
    2.6 电力行业效率研究文献综述
    2.7 配售电业最小有效规模研究文献综述
    2.8 电力交易远期与期货交易制度文献综述
3 电力体制改革与电力交易制度构建:概念界定与国际比较
    3.1 世界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
        3.1.1 世界各国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
        3.1.2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结构与组织的构建
    3.2 电力交易制度及其基本架构
        3.2.1 电力交易制度概念
        3.2.2 电力交易制度的基本架构
    3.3 市场化改革与电力交易制度构建的国际比较:经验与教训
        3.3.1 电力交易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3.3.2 电力交易制度的新进展:英国的新电力交易制度
4 我国电力交易制度构建的内涵:系统与制度关联
    4.1 我国电力交易制度构建内涵的诊释:系统经济学观点
    4.2 CO2排放约束下的电力供需多目标规划分析观点
    4.3 电力交易制度构建与电力体制改革关系的制度分析
        4.3.1 电力交易制度构建与电力体制改革的共时性制度化关联
        4.3.2 电力交易制度构建与电力体制改革的历时性制度化关联
5 我国电力交易制度构建的动力:来自解制与竞争的力量
    5.1 放松管制与改革红利的诉求:电力交易制度构建的原动力
        5.1.1 政府放松管制:经济秩序与经济管制的价值取向
        5.1.2 政府放松管制:契约自由与经济秩序
        5.1.3 政府放松管制:竞争与竞争机制创造价值
        5.1.4 改革红利的共享诉求:电力交易制度构建的一种动力解释
    5.2 我国电力交易制度构建的动力:来自产业与组织再造的价值创造
        5.2.1 “共有信念系统”与电力交易制度构建
        5.2.2 电力行业价值链再造视角下的电力交易制度构建
        5.2.3 “小生境思想”视角下的电力交易制度构建
    5.3 我国电力市场竞争态势的实证分析:基于PANZAR-ROSSE模型的考察
        5.3.1 研究模型的选择背景
        5.3.2 研究模型的建立
        5.3.3 指标的确定和数据处理
        5.3.4 实证分析结果
        5.3.5 结论与建议
6 我国电力交易制度构建的动力:来自效率的力量
    6.1 效率的分解:从德布鲁到法玛
        6.1.1 德布鲁效率分解
        6.1.2 法玛效率分解
    6.2 基于SFA的我国发电企业技术效率分析:以电力上市公司为例
        6.2.1 技术效率主要估计方法及比较
        6.2.2 研究方法
        6.2.3 数据来源与模型设定
        6.2.4 实证研究结果
        6.2.5 结论与建议
    6.3 基于TRANSLOG函数的配售电业最小有效规模研究:浙江样本的实证分析
        6.3.1 研究模型
        6.3.2 实证分析
        6.3.3 结论与建议
7 我国电力交易制度构建的机制设计
    7.1 我国电力交易制度的架构与主体的重新界定
        7.1.1 我国电力交易制度构建的原则
        7.1.2 我国电力交易制度构建的路线图设计
        7.1.3 我国电力交易制度构建的阶段性目标
        7.1.4 我国电力交易制度构建的最终目标
        7.1.5 我国电力交易制度构建的可能问题
    7.2 发电侧改革与独立电厂(IPP)重新定位
        7.2.1 发电侧开放竞争的管制经济学基础
        7.2.2 目前我国IPP电厂的现状
        7.2.3 我国发电侧IPP电厂的重新定位
    7.3 开放电网下的电力直供与夏售
        7.3.1 我国电力交易的改革路径
        7.3.2 电力交易调度中心的功能定位
        7.3.3 省级及以下电网公司趸售业务的新定位
        7.3.4 输电制度的重新设计
    7.4 我国电价制度及其构建
        7.4.1 两部制电价
        7.4.2 我国新电价改革方案
        7.4.3 我国电价体制改革的长期目标
8 我国电力交易制度构建的机制设计:进一步的讨论
    8.1 关于一个我国多层次的三级电力交易体制构想的讨论
        8.1.1 理想的我国三级电力交易体制的分层机理:古诺二期博弈均衡模型
        8.1.2 我国构建三级电力交易体制的背景分析
        8.1.3 我国三级电力市场体系的方案分析
    8.2 我国电力交易制度构建的金融合约交易问题
        8.2.1 电力市场中的金融合约
        8.2.2 我国电力交易制度中引进电力期货合约的可行性
        8.2.3 电力期货合约的可行性:电价的混沌分形特征的影响
    8.3 我国电力交易制度构建的法制化保障
        8.3.1 竞争机制、自由化与法规范
        8.3.2 我国电力交易制度构建的监管重新定位
9 全文总结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本研究主要创新
    9.4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四、2003:二滩电站发电144.69亿度(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南梯级水电站群调度复杂约束建模及求解方法研究[D]. 赵志鹏.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2]耦合多安全约束的水电站运行优化调控研究[D]. 郭鑫宇. 天津大学, 2019(01)
  • [3]四川省雅砻江中下游河段水电开发社会环境影响后评价[D]. 康宇. 西南交通大学, 2017(10)
  • [4]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D]. 郑晓光.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5]库水及降雨作用下二滩金龙山Ⅰ区滑坡的变形机理研究[D]. 薛秀.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
  • [6]考虑网损的发电商垄断行为及其规制竞价机制研究[D]. 艾江鸿. 重庆大学, 2011(12)
  • [7]四川省力丘河金顶水电站可行性研究[D]. 魏法. 西南交通大学, 2008(06)
  • [8]促进水电行业发展税收政策研究 ——基于增值税的分析[D]. 谭智慧. 重庆大学, 2008(06)
  • [9]攀矿煤矸石洁净燃烧发电的工程应用研究[D]. 陈立伟. 重庆大学, 2008(06)
  • [10]中国电力交易制度构建研究 ——内涵、动力与机制设计[D]. 丁伟斌. 浙江大学, 2008(07)

标签:;  ;  ;  ;  ;  

2003年:二滩电站发电144.69亿千瓦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