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认知模型研究

空间认知模型研究

一、空间认知模式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涵宁[1](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的汉字组块破解认知模式分析及行为表现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脑是自然界中功能最为强大、结构最为复杂的器官之一,是人类产生自我意识、创造力和想象力等高级认知活动的基础。随着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技术的普及化,借助任务态f MRI对大脑高级认知活动的分析已经成为了近些年来的研究热点。作为诸多高级认知任务中的一种,顿悟由于其充分激活了创造性思维过程,因此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与实际意义。汉字组块破解是一种特殊形态的顿悟问题,它是指把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完整认知组块分解成基本元素并加以重组和利用的过程。以往的汉字组块破解研究已经表明大脑中的额叶、顶叶和枕叶会随着组块紧密度的变化而选择性地激活。然而,这些研究的关注点仅仅局限于孤立脑区的内部神经机制,忽略了大脑这一高度交互且极为复杂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全尺度关联模式。因此,如何从复杂的全脑网络出发揭示汉字组块破解的认知模式以及预测其行为表现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综上,本文以脑网络信息交互的角度从群体推断和个体预测两个方面对汉字组块破解认知任务进行了全面地解读。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点:第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神经工作空间理论建模汉字组块破解认知模式的方法。由于先前汉字组块破解研究中所采用的功能分离策略忽略了大脑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本文依据全局神经工作空间理论提出在分解组块的过程中多个特定脑区必须相互协作以完成目标为导向的心理过程。基于此假设,本文采用β序列相关的方法构建全脑无向网络并使用复杂网络的方法建模全脑认知模式。最终,本文发现了一个由全局工作空间和局部处理元构成的大尺度脑网络,包括眶额皮质、顶上/下小叶、海马和丘脑。本文推测丘脑作为一个全局工作空间整合了脑功能模块间的信息交互,眶额皮质则实时地追踪了组块破解的心理状态,顶上/下小叶共同完成了分解组块的操作,海马建立起问题和答案之间的关联关系。此外,组块的紧密度不仅与视觉系统中的局部处理元有关,还导致了右侧额上回和左侧中央前回的脑功能模块间连接增加。综上所述,本文揭示了组块破解的全脑认知模式以及在额叶和枕叶中与组块紧密度相关的脑区。第二,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功能模体一致性指纹预测汉字组块破解行为表现的方法。鉴于以往的研究都是从群体的角度来理解汉字组块破解的神经机制而缺乏对个体行为表现多样性的探索,因此本文从全脑有向网络中提取了复杂脑网络的高阶局部描述符,然后使用弹性网络筛选高维描述符以解决其难以用于普适化预测的问题,最后在个体水平上基于梯度提升树建立了从神经影像特征到行为表现的映射。总体而言,该方法在预测个体行为表现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平均绝对误差为0.365。个体水平下的预测结果揭示了认知问题越难个体间的认知差异越大。综上所述,本文从个体预测的角度进一步阐明了汉字组块破解认知任务个体水平上的差异,为深入理解汉字组块破解的心理过程提供了新的见解和研究思路。

李姝[2](2021)在《留学生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习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是现代汉语词汇中较为特殊的一类词,即单音节形容词和双音节形容词必须含有一个相同的成词语素,如:“沉——沉重、黑——黑暗”。受其形式和语义特点的影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接触使用其中部分词语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混淆。通过学习这类特殊词语,第二语言学习者能够更深入了解汉语词语的引申,对其扩充词汇量及提升语言输出的精准性有一定帮助。本文以易混淆的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为调查对象,结合词语的难度等级、使用频率、单双音节词的语义联系等因素在《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词汇等级划分大纲》中共筛选出二十组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词组。全文从本体和习得两个方面出发探究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方面产生的偏误。在本体研究方面,主要从句法功能与语义这两大方面对这一类词进行研究;在偏误方面,根据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偏误情况,制作调查问卷来考察第二语言学习者当下对这一类词的掌握情况。为了进一步探究学习者产生偏误的原因,本文考察对外汉语词汇大纲和对外汉语教材中这些词的收录编排情况,发现教材中存在词语覆盖率低、词组出现不完整、部分词语解释不全面、单双音节词采用同一注释、部分词语在教材中的等级与《等级划分》大纲中的等级不对应等问题。最后,从教材编写和教学策略两个层面出发,针对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教学提出具体建议:合理收录及编排、完善教材词语释义方式、提升易混淆词复现和练习频率、培养语素与词语引申意识、归纳总结与多角度对比相结合,以期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过程中有所帮助。

毛伟[3](2021)在《汉日认知模式比较研究——以空间内外转换类和动作结果类事件的认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汉日语言对相同事件的不同编码源于语言主体对客观事件认知模式的差异。在空间内外转换类事件和动作-结果类事件中,汉语对客观事件的认知呈现顺序动态扫描的特点,语言主体对前后两个空间以及动作和结果的认知相对独立,属于离散型认知模式。而日语对两客观事件的认知呈现总体静态扫描的特点,日语将起点空间和终点空间、动作和结果看成一个连续的整体,语言主体对两个空间以及动作与结果的认知相互关联,属于综合型认知模式。不同的认知模式导出不同的概念结构和语义结构,最终编码为不对称的语言形式。

姜瑞[4](2021)在《基于社交媒体的森林公园生境空间特征识别与偏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森林公园是公众开展森林游憩活动,认知自然栖息地的重要场所。随着森林旅游的普及,森林游憩活动增多,森林生境面临的压力增加,国家森林公园的发展伴随着机遇与挑战。本研究选取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地区范围内的四个国家森林公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网络评论数据的挖掘与分析,探究国家森林公园使用者人群游憩特征、生境质量、空间结构与观赏方式的偏好,归纳中微观尺度的生境空间类型,为国家森林公园中游憩空间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依据。首先,论文对森林公园生境、景观认知、文化服务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社交媒体下的使用者游憩行为及其数据分析方法,归纳森林游憩空间的三类认知因子。其次,对黑龙江省国家森林公园进行预调研,选取了五营、溪水、兴安、茅兰沟四个国家森林公园获取网络评论数据;通过对文字评论内容的分词处理、高频词统计与正负面情感识别,确定使用者的游憩行为与森林公园文化服务水平。再次,根据生境质量、空间结构、观赏方式三类因子,使用成分代用法对使用者分享的图片数据进行识别,将复杂图片内容转化为具体认知特征;明确生境认知的内容与方式,比较不同森林公园使用者的认知差异。最后,使用聚类分析归纳生境空间类型,探索生境认知聚类谱系,探究生境认知的影响因素,提出游憩空间设计优化与管理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国家森林公园中的生境空间共15类模式,偏好程度依次为林间溪流、人工场地、滨水中景、林下道路、林下自然、林缘道路、动植物细部、滨水远景、道路单体、驻点单体、红松细部、建筑障景、岩壁道路、森林观景台、岩壁观景台;生境认知模式依次由围合度、森林空间关系、空间属性、观赏方式等因子划分;使用者分别偏好高质量生境、线性步道空间与水体主导的多样观赏方式;森林公园使用者群体受游憩体验、可达性、价格等导向划分;美学价值与情绪调节在空间模式的选择上具有一致性,空气质量感知的峰值位于较低的生境质量,而自然感知在生境质量上的分布呈U型。基于生境空间认知的三种导向,总结典型森林生境空间模式,为优化森林公园的游憩活动与文化服务提供参考和建议,对森林公园生境的生态教育评估有指导作用,对优化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陈晓光[5](2020)在《时空隐喻之“日源说”绝对时间认知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汉语时空隐喻存在“前”、“后”时间矛盾指向,如“前天”(过去)与“前途”(未来)、“后天”(未来)与“往后看”(过去)。一直以来,这种矛盾指向都是研究的难点问题(Alverson,1994;Yu,1998,2012;Radden,2011;戴浩一,1991;张建理,2003;蔡淑美,2012;王灿龙,2016)。本学位论文在认知语言学视域下,以汉语时空隐喻“前”、“后”时间矛盾指向为切入点,对汉语时空隐喻展开全面、系统性的研究,以期提出一个能够对不同时空隐喻表达形式作出统一解释的时间认知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解决前后时间矛盾指向问题。为解决这一难点问题,本研究在已有认知理论模式,如“自我在动(Moving Ego)”/“时间在动(Moving Time)”和“自我参照点(Ego Reference Point)”/“时间参照点(Time Reference Point)”模式的基础上,特别吸收Levinson(1996,2003)绝对空间参照框架,提出时间表征中也存在与之相对应“绝对时间认知模式”。绝对时间具有自身运动规律,不受观察者(Ego)和视角(Perspective)影响,其运动方向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绝对时间在心理上表征为心理时间线(Mental Timeline),在社会生活中表征为日历、钟表等计时系统。已有研究显示绝对时间系统对时间认知有很大影响(Sinha et al,2011;Richmond et al,2012;Duffy,2014),而学界对绝对时间认知模式的内涵、演变过程、语言表征及与其他已有时间认知模式的关系都缺乏足够关注。追根溯源,绝对时间的源头是太阳,太阳是绝对时间的具现。本文将这种时间称之为“源于太阳的绝对时间”,将表征这种时间的模式命名为“日源说”绝对时间认知模式。这种时间认知模式的语言表征是以“时间”为动体,如“时间即将进入21世纪”的时空隐喻。“绝对时间”是已有不同模式关联的核心。具体看,“自我在动”模式的动体并非单纯观察者,而是绝对时间与全体观察者共同运动,观察者只是附属于其上,如“我们即将进入21世纪”中主语必须为集合名词,且句子所表时间不能停止,这都说明“自我在动”模式的底层意义为绝对时间。在绝对时间前提下,“自我在动”模式才能转化出“时间在动”模式,“时间在动”模式的时间运动方向是从未来到现在再到过去,是人类主观构拟。两种模式的转换机制是:观察者与绝对时间共同向着未来运动,此时观察者静止并想象未来时间向自己运动,如“21世纪马上就要到了”。“时间参照点”模式表达的是时间的序列性,其顺序不因视角的改变而改变,如“元旦在春节之前”,其实质是绝对时间的排序。从认知体验角度看,太阳运动事件为时空隐喻时间方位指向提供认知理据。太阳运动事件包含动静两种意象图式。动态图式中,太阳前方未走空间隐喻为未来,其后己走空间隐喻为过去;静态图式中,太阳运动轨迹组成不同空间点排列,太阳先经过的空间点为“前”为“早”,后经过的为“后”为“晚”。这一前后定位理据基于汉语空间前后认定时采用相对参照框架中的反射模式(郭锐,2004)。太阳上升为“上午”、太阳下落为“下午”,“上午”早于“下午”,因此汉语中“上”表早,“下”表晚。汉语“来/去”时空隐喻以话语时间“现在”为参照,观察者将视角置于“现在”,可以想象绝对时间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如“自古以来”、“自今以去”,或想象绝对时间从未来到现在再到过去,如“来年”、“去年”。“往/过”时空隐喻的认知理据是绝对时间从某个时间点到另外一个时间点;“远/近”时空隐喻指靠近话语时间“现在”的绝对时间,无方向性,因此“近日”既可指过去也可指未来。绝对时间设定了前后上下时间线,在此基础上,人类将主观能动性附加其上,表现为在心理上的时间旅行(Time Travel),我们可以将视角在时间轴上任意移动。简言之,以太阳作为实体化时间表征的绝对时间在人类的时间认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可以在其基础上加入人类主观性演化出其他时空隐喻表达。在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日源说”绝对时间认知模式不仅对汉语“前/后”、“上/下”、“来/去”、“往/过”、“远/近”以及“往前/后看/说”等汉语时空隐喻表达能给予了一个统一的解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汉语深层的时间认知机制。

蔡依良[6](2020)在《跨文化视角下国家旅游形象形成的心理机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化语境下,其他国家对中国的看法越来越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发展潜力。而国家对声誉、形象的关注,已经逐渐超越传统的安全领域,向经贸旅游等领域拓展,使得国家旅游形象的相关研究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然而,现有研究多从本国视角关注国家旅游形象的建构和传播,对国家旅游形象的形成缺乏系统的关注。本研究基于现有研究文献,系统梳理了国家旅游形象研究的发展和起源,厘清国家旅游形象概念,梳理了跨文化视角下的国家旅游形象研究,并基于研究空白点,探索国家旅游形象的形成机制。论文试图从旅游者信息互动中形成的文化网络中寻找研究问题的答案。本研究通过搜集各旅游网站上旅游者的游记,应用扎根理论这一探索性技术探究国家旅游形象的形成过程。得到的结论如下:国家旅游形象心理形成机制包括要素识别过程、信息获取过程、心理过滤程序以及国家旅游形象生成四个过程:(1)要素识别过程是对三大类要素信息(旅游要素、国家特征和人民特征)的识别,此时旅游者对目的地国家的认识处于初步感知和初步了解的阶段;(2)信息获取过程反映了旅游者如何将形象要素的信息导入到心理程序之中。旅游者通过感官体验、人际互动和信息选择3种方式获取信息;(3)认知过滤程序反映了旅游者如何对导入的形象要素信息进行处理,旅游者在面对与本研究化有着较大差异的形象信息,才会进一步激活心理过滤程序。由于识别到的旅游信息是多元的,为了将兼具广泛性和复杂性的信息进行简化处理,旅游者会调动认知模式,对形象要素进行比较,而对于超出认知模式的、现有知识经验不相匹配的,会被执行要素想象程序,进行更为积极的形象生产。(4)形象生成:对现有的认知模式进行深化、调节和重建,达到认知稳定的状态,形成了认知形象。认知形象对旅游者的情感和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形成了情感形象和意动形象。国家旅游形象由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意动形象构成。最后基于扎根分析得出的模型,研究者从跨文化的视角出发,结合现有的理论进一步展开讨论,并提出对国家旅游形象推广的启示。

黄颖捷[7](2019)在《汽车内饰空间模式与空间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车内饰(Car interior)是实现汽车产品功能以及用户体验汽车产品的主要场所,在形态上呈现出一种空间的特征,汽车内饰从本源上说是一个物所构成的人造空间。物属于空间,空间又是物的存在方式。本文研究范畴属于工业设计中造型设计的领域,造型必然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中,造型是空间设计的途径,汽车内饰空间设计的本质是对造型存在方式的把握。本文选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课题,依托973计划项目子课题以及863计划项目子课题中对于造型设计问题的研究基础,结合笔者参与的多个汽车内饰设计项目,聚焦于汽车内饰造型设计的空间设计问题。研究问题主要有两点:第一,汽车内饰空间的定义是什么,在认知层面上与造型层面上如何定义。第二,探究构成汽车内饰空间的空间元素如何在设计中得以体现。汽车内饰设计涉及诸多领域,本文主要对汽车内饰设计中的空间设计问题进行研究。包括三个研究目标:第一,定义汽车内饰空间的认知要素,研究各认知要素与汽车内饰空间的构成关系;第二,明确汽车内饰空间中各个认知要素在设计中的具体表征,探究设计师与普通用户对于各个设计要素的认知差异。第三,依据本文对空间认知以及设计要素的研究,构建汽车内饰空间设计方法。本文依理论与事实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实验实证、实地调研、统计与空间句法计算分析作为本文的实际研究手段。本文涉及到的实验实例主要有:1)汽车内饰空间认知访谈调研;2)汽车内饰的空间特征认知差异实验;3)汽车内饰空间布局感知实验;4)汽车内外饰空间造型认知差异实验。本文涉及到的设计实践主要项目有:(1)《中国重汽HOWO中型卡车设计》;(2)《中国重汽HOWO轻卡设计》;(3)《艾盛电动车内饰概念造型设计》;(4)《E200电动车内饰设计》;(5)《中车株机美学战略手册设计》;这些实验与项目研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数据以及事实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东西方普适空间哲学的分析并结合本文研究对象,提出“物与非物”的空间构架,作为本文研究的空间观。对比分析15种经典空间认知模型,选取最契合大众对物质空间结合汽车内饰空间的客观构成特性,提出汽车内饰空间关系模型,为汽车内饰空间提供宏观的认知框架;也是一种产品空间的认知。对设计师与普通用户关于内饰空间认知访谈调研,结果表明不论是设计师还是普通用户,皆认为汽车内饰是一个由车身外覆件所围合的封闭空间,汽车内饰中的部件是汽车内饰的空间构成以及空间认知的基本单位;座椅对内饰空间中乘员活动和交流的影响最为显着,座椅排布方式不但影响乘员的活动与交流,也影响人们对汽车内饰空间布局认知。在具体的空间认知路径上,设计师和普通用户两个群体表现出了认知差异,设计师偏向于概括性关联式认知,即通过对构成汽车内饰空间的各个元素进行概括性描述来认知汽车内饰空间;而普通用户偏向于细节分散性认知,即通过汽车内饰空间中若干个空间元素进行逐一认知进而构建对汽车内饰空间的整体认知。综合上述关于汽车内饰空间的构成与认知层面的研究,提出以空间特征、空间布局与空间形态作为汽车内饰的空间设计研究基础,构建汽车内饰空间的框架模型。2.明确了设计师与普通用户对汽车内饰空间特征的认知差异以及汽车内饰空间特征属性。通过汽车内饰空间认知差异实验,探究了普通用户与有专业背景的设计师对汽车内饰空间特征线和交界线的认知差异。通过实验获取对汽车内饰特征线及交界线的认知的相关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考察不同职业背景人群对汽车内饰造型特征的认知差异。结果表明两个群体对于造型特征中的特征识别总量不具有差异性;而对于特征线与交界线的识别而言,普通用户存在差异性,设计师不存在差异性。基于结果可知两个群体对于汽车内饰造型信息的获取量基本一致;普通用户对于特征线认的知敏感度高于交界线,而设计师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敏感度偏向。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普通用户与设计师关于汽车内饰空间特征识别模型。通过内饰设计实例,展现此认知差异如何在设计实践中影响汽车内饰空间的特征造型生成。通过对汽车内饰发展沿革实地调研,结合一般产品属性认知理论以及产品创新模式的研究,提出汽车内饰特征推衍模型,并将此推衍模型运用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为汽车内饰设计提供一个可信的汽车内饰特征生成设计辅助工具。3.汽车内饰中座椅的布局是影响人在内饰空间中活动以及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因素。通过汽车内饰空间布局感知实验考察汽车内饰空间座椅布局对人与汽车内饰空间的关系,以座椅排布方式相异的7种不同车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车型内饰空间的流通性与私密性。汽车内饰是一个“微型”的载人空间,从空间“构形”的角度,采用“空间句法”对与上述实验中相同的实验样本进行拓扑计算,对获得的相应的深度值、连接值、全局整合度和标准化集成度值进行分析,研究了这些参数与汽车内饰空间的流通性与私密性等特性的关联。结果表明,采用空间句法工具对汽车内饰空间流通性与私密性的计算结果与汽车内饰空间布局实验获得的结果是一致的。就汽车内饰空间的流通性和私密性而言,空间句法作为汽车内饰设计的辅助工具是可行的,可为汽车内饰空间设计提供一个新的辅助工具和方法。4.设置了汽车内外饰空间造型认知差异实验,为汽车内外饰造型认知一致性提供了实验依据;同时探究了普通用户与设计师群体对汽车外形与内饰形态之间关联特性的认知差异。阐明汽车内饰空间形态的内涵,明确了构成汽车内饰空间形态的三个要素:空间尺度、空间张力和空间表意。空间尺度并不是指的物理学上的尺寸概念,而是汽车内饰的空间尺度,它并非空间尺寸,与空间比例、空间的界面处理和内饰空间体量有关。空间张力是一种非物理概念上的力,而是一种关于形态和感觉的描述,是空间或形态的实在的、可量化描述的变量;表意则是描述空间的意义,在设计学层面上是汽车内饰空间设计意图的表达。基于汽车内饰空间设计属性与汽车内饰造型的关联分析,提出空间理论下汽车内饰空间要素映射关系以及汽车内饰空间造型沟通模式;构建了汽车内饰空间设计模式框架。本文从“求真”以及“求用”两个层面进行研究。从“求真”角度而言,本文基于文献调研以及分析,对空间问题进行研究进而定义本文的空间范畴,结合前人对汽车内饰空间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汽车内饰空间的构成与认知范式,将汽车内饰设计从部件造型设计向空间整体设计方向推进。从“求用”的角度而言,本文构建了汽车内饰空间设计模式框架,为设计师从空间角度下进行汽车内饰设计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设计方法。此框架还整合了设计信息物化所需的若干设计工具、模型以及理论,从这一角度而言,此框架亦是设计师在设计实践中的一个可操作性强的辅助工具。

王璨[8](2020)在《基于生态认知的北京高校雨水花园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自2014年11月住建部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以来,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至今已有三批30个城市成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海绵城市大兴建设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公众参与的缺乏导致市民质疑海绵城市的成效并阻碍其推广,已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的最大障碍。公众参与的实现依靠公众宣教,作为海绵城市重要的非工程措施,公众宣教在美国、瑞士等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为国民提供了认知海绵城市的途径与渠道。我国海绵城市公众宣教发展缓慢,前进之路道阻且长。在校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基础力量,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宣教,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校园雨水花园以可视化雨水路径表达雨水生态,展示雨水循环的复杂过程、低影响技术措施的工作原理及功能,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海绵城市宣教的有力工具。生态教育是雨水花园的重要功能,本文以北京高校学生在已建成的校园雨水花园中的生态认知效果为导向,进行高校雨水花园设计策略研究。本文通过对生态认知与空间认知相关理论的研究,从生态认知在雨水花园中的表达、认知主体的心理行为特征和雨水花园认知环境构成三方面,构建雨水花园生态认知框架。结合对北京7所高校建成雨水花园的实地调研,构建生态认知效果评价因子集,从空间特征生态认知要素、空间对象生态认知要素和空间符号生态认知要素角度将其分为12组,共38项因子。选取其中4所高校雨水花园作为样点发放调查问卷,利用IPA分析法研究空间特征要素的生态认知效果,从生态美学认知、雨水知识认知、生态道德认知角度研究空间对象要素的生态认知效果,以满意度分析法研究空间符号要素的生态认知效果,研究要素在提高认知识别度、加强信息展示和传达等方面的手段和效用。根据调研结果分析,从空间生态可视化优化,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优化和生态宣教设施优化三个角度提出高校雨水花园设计策略,为以生态认知为导向的雨水花园设计提供思路,并以北京交通大学信息中心雨水花园方案设计的形式进行策略响应。

马晓辉[9](2019)在《基于VR的医院应急疏散认知实验与时空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虚拟地理实验、人群疏散时空行为分析是当前地理信息科学的研究热点。虚拟疏散认知实验可以提供一个可控的实验感知与测量环境,通过设计和控制不同的情景变量,获取详细客观的人群行为动态实验数据,进而发现人群在虚拟火灾环境下的疏散认知行为规律;同时,研究结果可以进一步被应用于人群疏散建模研究,为制定与优化实际应急疏散预案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基于虚拟地理实验理论,以某医院为例,通过虚拟现实、眼动追踪技术结合,提出了虚拟疏散认知实验研究框架与设计原则,开展了面向三种室内疏散空间认知模式的虚拟火灾疏散认知实验;使用统计分析、可视化分析、时空行为分析等方法,研究医院火灾疏散背景下个体面向应急标识、安全疏散地图以及真人-智能体协同的疏散认知行为规律。本文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如下:(1)基于虚拟地理实验与虚拟地理认知实验理论方法,提出了“虚拟疏散认知实验”概念框架与设计原则,从面向人的认知视角探索三种室内疏散空间认知模式(空间对象认知、空间结构认知、人群互主体认知)的微观人-地关系问题,以真人控制化身参与实验的方式,探索在人群疏散与空间场所感知背后的时空行为模式;(2)构建了虚拟疏散认知实验平台,以医院为案例区域,创新设计并开展了应急标识眼动感知实验、安全疏散地图认知实验、真人-智能体协同疏散实验,为应急环境下人群疏散行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3)定量地获取虚拟医院火灾疏散背景下与时空行为、感知行为相关的客观实验数据,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应急标识眼动感知实验有助于优化应急疏散标识的布局以及符号设计。实验发现三种场景类型(无标识无烟气、有标识无烟气、有标识有烟气)在疏散时间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应急标识、烟气、逃生起始位置对疏散时间有显着影响;逃生起始位置附近的室内通道微观环境不同对初始疏散方向、安全出口的选择具有较大影响;该医院应急疏散标识布局较为合理,通道墙贴标识的感知率最高、悬挂标识的感知率最低,应急疏散标识关注重点大多位于起始位置以及安全出口附近,但在安全出口附近时视觉注意力热点在安全门而非悬挂安全出口标识,因此需要增加悬挂标识的数量以及悬挂安全出口标识的视觉吸引力。·安全疏散地图认知实验有助于提高个体短时记忆下的空间认知效果。实验发现二维安全疏散地图对疏散时间有显着影响,有助于个体在三维环境中疏散;观看安全疏散地图后能够有效提升个体的空间认知效果,其中空间形状的认知效果提升最为显着。·真人-智能体协同疏散实验从定量的角度验证了个体的从众行为。实验发现智能体群体对疏散时间、视线水平角有显着影响;真人参与者受已知安全出口的智能体群体影响,产生了积极的从众行为从而更快疏散。

刘超[10](2019)在《中国人实用思维的理论研究》文中指出在现代学术语境下,文化和思维是其中的重要关键词,思维是特定文化的组成部分和深层内涵,是人们用以处理信息和感知周遭世界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元认知模式。中国人喜欢追问“这有什么用”,表现出注重实用的思维模式。本研究主要研究中国人的实用思维,主体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炼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定义、基本特征、发展阶段和主要表现。本研究将实用思维定义为一种重视现实致用的思维模式。中国人实用思维表现出三个重要特征:从个体价值追求的角度看,比较重视此岸世界现实满足,轻视彼岸世界来世追求;从理论与应用孰重孰轻的角度看,中国人一向重应用探究,轻理论建构;从个体参照的时间框架看,更重视当前之用,轻视长远之用。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发展阶段沿着从生物适应到文化选择的理路演进,历经萌芽、发生、形成和确定四个阶段。中国人实用思维在知识、关系和宗教三个领域体现较为明显,普遍将知识、关系和宗教视为工具性和手段性存在。第二部分,梳理实用思维产生的文化缘由,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即:“一个世界”观,重“行”之知行观与以“人”为中心之天人观,以及重视机会获得与恐惧物质匮乏的传统心态。(1)“一个世界”观将人生的目标追求置于此岸世界,关注现实性目标追求,忽视超越性目标追求。(2)重“行”之知行观与以“人”为中心之天人观的观念传统强调“知”要能够服务于“行”,强调“人”的中心地位,这一观念传统分别解构了“知”的重要性与对象性,使得中国人重视以人的需要为导向的应用研究,轻视理论研究。(3)重视机会获得和恐惧物质匮乏的传统心态使得中国人偏好近期利益。第三部分,主要阐明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形成机制。作为一种复杂的存在,实用思维涉及相关的价值观和认识论。这一部分从实用价值观、实用认识论以及言语模式形塑思维三个方面对实用思维的形成机制进行微观探讨。中国文化已经形成重视个体和群体生存与发展的实用价值观,形成关注现实致用的实用认识论。言语模式促使文化中已经存在的实用价值观和实用认识论自觉地进入个体的思维之中。中国人喜好追问“这有什么用”和“如何做”:“这有什么用”使得个体倾向于从“用”的角度看事观物,激发个体形成现实性目标追求,促发个体形成作用-功能认知模式;“如何做”强调方法技术的寻求与现实问题的解决,回避理论解释。在特定言语模式的引导下,中国人的思维倾向于追求实用。第四部分,从实用思维的角度解答“李约瑟难题”中两个基本问题,即“现代科学为何产生于西方”和“现代科学为何未能产生于中国”。(1)对“现代科学为何产生于西方”的回答需要追溯至两希文明,两希文明分别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了认知因素与人格因素。在古希腊传统的影响下,西方人形成了概念化的形式逻辑,倾向于用元素-结构认知模式来认知事物,用数来描述与演绎自然存在,古希腊传统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了智识上的准备。在希伯来传统的影响下,西方人形成了超越性的目标追求,积极进行着自我与意义寻求,希伯来传统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了动力上的准备。现代科学是超越实用的结果,是人类智识力量和人格力量拒斥实用思维的双重超越。(2)对“现代科学为何未能产生于中国”这一问题的心理学解答也可以从认知因素和人格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原因的寻求。在实践取向的影响下,中国人擅长运用类比推理和相关逻辑,这种思维方法将一切事物都联系起来,人与自然形成整体的存在格局,故未能成功地将人与自然进行切分,古代中国人倾向于采用作用-功能认知模式看待自然客体,对于中国人而言,数是指导实践活动的工具和手段,总体看来,中国人未能有效地形成现代科学产生所必要的认知因素。在儒道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热衷于现实性的目标追求,持趋乐避苦的性格特征,主动求乐,被动受苦,难以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人格因素。中国人的心理羁绊于一种现实致用的思维之中,被双重的实用寻求所束缚。不论是从认知上看,还是从人格上看,古代中国人都不具备产生现代科学所必要的智识性条件和动力性条件。实用思维提升中国人适应艰辛环境的能力,对外来文化保持开放心态,增强中国人对新事物的接纳能力。由于过于重视效用和功能,中国人漠视不能尽快致用的理论研究,回避超越性目标追求。中国人如果想要更好地实现心理的现代化,需要进一步提升理论思维的水平,而中国人如果想要实现人性的更高层次的发展,则需要传承本民族文化传统中的超越性要素,深彻理解希伯来传统中的超越性要素,使得超越性目标成为中国人总体目标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空间认知模式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空间认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复杂网络的汉字组块破解认知模式分析及行为表现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磁共振成像技术概述
    1.3 汉字组块破解
    1.4 脑网络研究进展与汉字组块破解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组织结构
第二章 研究方法及理论基础
    2.1 大脑网络的构建
        2.1.1 大脑图谱
        2.1.2 基于β序列相关的全脑无向网络
        2.1.3 基于稀疏回归动态因果模型的全脑有向网络
    2.2 脑功能模块
        2.2.1 全局神经工作空间理论
        2.2.2 Infomap模块检测算法
    2.3 复杂网络分析方法
        2.3.1 参与系数和模块内连通度
        2.3.2 功能模体一致性指纹
        2.3.3 网络连通性判别方法
    2.4 统计分析方法
        2.4.1 配对样本T检验
        2.4.2 单因素方差分析
        2.4.3 基于网络的统计方法
    2.5 模型评估与超参数搜索
        2.5.1 交叉验证
        2.5.2 网格搜索
        2.5.3 回归评价指标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全局神经工作空间理论揭示组块破解全脑认知模式.
    3.1 研究背景
    3.2 被试信息概述
    3.3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3.4 研究方法
        3.4.1 全脑无向网络构建
        3.4.2 认知模式建模
        3.4.3 认知子网络识别
    3.5 研究结果
    3.6 结果讨论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功能模体指纹预测汉字组块破解行为表现的管道设计
    4.1 研究背景
    4.2 研究方法
        4.2.1 行为表现数据的统计分析
        4.2.2 有向全脑网络的构建
        4.2.3 功能模体一致性指纹的提取
        4.2.4 基于弹性网络的特征选择方法
        4.2.5 弱分类器——分类回归树
        4.2.6 基于CART的集成学习器——梯度提升树
    4.3 研究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工作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留学生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研究状况简介
        1.2.1 同素近义词研究
        1.2.2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词形容词本体相关研究
        1.2.3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词形容词习得研究
        1.2.4 小结
    1.3 本文的研究理论、方法和材料
        1.3.1 研究理论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材料
第二章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本体研究
    2.1 本文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2.2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句法功能比较
        2.2.1 作定语
        2.2.2 作谓语
        2.2.3 作状语
        2.2.4 作补语
    2.3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意义比较
        2.3.1 词义色彩
        2.3.2 语义透明度
    2.4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认知模式比较
        2.4.1 双音化现象
        2.4.2 隐喻转喻
    2.5 小结
第三章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习得考察
    3.1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偏误分析
        3.1.1 偏误类型及成因
        3.1.2 偏误统计
    3.2 调查问卷设计
        3.2.1 调查目的
        3.2.2 调查对象
    3.3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习得调查
        3.3.1 调查文本说明
        3.3.2 对调查问卷的具体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词汇大纲与教材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情况调查与分析
    4.1 《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词汇分析
    4.2 《博雅汉语》词汇分析
        4.2.1 词语覆盖率
        4.2.2 词语新授
        4.2.3 大纲与教材词汇难度对比
    4.3 小结
第五章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教学建议
    5.1 关于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建议
        5.1.1 合理收录及编排
        5.1.2 完善教材词语释义方式
        5.1.3 提升易混淆词复现和练习频率
    5.2 关于教学方法建议
        5.2.1 培养语素意识
        5.2.2 归纳总结与多角度对比相结合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词表
附录B 留学生使用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情况调查
致谢

(3)汉日认知模式比较研究——以空间内外转换类和动作结果类事件的认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空间内外转换类事件的认知差异与转换
    1.1 汉日表达的不对称
    1.2 语义结构分析
    1.3 概念结构分析
    1.4 认知模式分析
2“动作+结果”事件的认知差异与转换
    2.1 汉日表达的不对称
    2.2 语义结构分析
    2.3 概念结构分析
    2.4 认知模式分析
3讨论
4结语

(4)基于社交媒体的森林公园生境空间特征识别与偏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森林公园的发展伴随着机遇与挑战
        1.1.2 森林资源保护亟需理论支持
        1.1.3 智慧景区的发展与优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森林生境相关研究
        1.3.2 认知偏好相关研究
        1.3.3 社交媒体数据应用相关研究
        1.3.4 国内外研究综述简析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森林公园生境
        2.1.2 景观认知理论
        2.1.3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
    2.2 社交媒体下的游憩行为
        2.2.1 游憩者的网络评论行为
        2.2.2 森林游憩的评论数据结构
        2.2.3 评论内容分析方法
    2.3 森林游憩空间认知因子
        2.3.1 生境质量
        2.3.2 空间结构
        2.3.3 观赏方式
    2.4 研究方案
        2.4.1 研究区域选取
        2.4.2 数据获取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森林公园生境的空间类型与特征
    3.1 主体数据统计
        3.1.1 人群属性特征
        3.1.2 游憩行为偏好
        3.1.3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
    3.2 数据结果统计
        3.2.1 生境质量因子
        3.2.2 空间结构因子
        3.2.3 观赏方式因子
    3.3 森林公园生境的空间类型划分
        3.3.1 聚类谱系
        3.3.2 空间描述
        3.3.3 认知方式
    3.4 森林公园生境的空间认知差异
        3.4.1 公园差异
        3.4.2 季节差异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森林公园生境的空间认知与优化
    4.1 森林公园生境的空间认知偏好
        4.1.1 空间认知偏好的因子分析
        4.1.2 游憩行为与认知偏好的关系
        4.1.3 文化服务与认知偏好的关系
    4.2 森林公园生境的空间认知的影响因素
        4.2.1 生境质量影响因素
        4.2.2 空间结构影响因素
        4.2.3 观赏方式影响因素
    4.3 森林公园典型生境的空间优化策略
        4.3.1 基于景观资源引导使用者的视点与视角
        4.3.2 基于空间结构丰富景观层次
        4.3.3 基于观赏方式使景观设施的利用多元化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5)时空隐喻之“日源说”绝对时间认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定位
    1.2 研究对象
    1.3 选题缘由
    1.4 研究问题
    1.5 研究概览
    1.6 全文构架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0 引言
    2.1 哲学时间观
        2.1.1 中西哲学时间观概述
        2.1.2 麦克塔加的A/B系列时间理论
        2.1.3 伯格森的“绵延”时间概念
    2.2 时间本体的相关问题:形状和属性
        2.2.1 时间的形状:循环时间和线性时间
        2.2.2 时间的四种属性
    2.3 时间和空间
        2.3.1 两种时空观:时空隐喻观和时空—体观
        2.3.2 神经认知层面时空关系证据
    2.4 认知语言学视野下的时空隐喻研究综述
        2.4.1 概念隐喻理论下的时空隐喻研究
        2.4.2 以Levinson空间参照框架为蓝本的时间参照框架理论
        2.4.3 时空隐喻表达的多样性
        2.4.4 前人时空隐喻理论所面临的问题
    2.5 认知语言学基本理论框架
        2.5.1 体验哲学及意象图式(Image Schema)理论
        2.5.2 识解中的视角(Perspective)和顺序扫描理论
        2.5.3 参照框架理论
    2.6 小结
第3章 绝对(度量)时间及其概念化历程
    3.0 引言
    3.1 绝对(度量)时间和事件时间
    3.2 绝对(度量)时间的认知体验基础:外在和内在节律性
    3.3 来自两种少数民族语的证据—Hopi语和Amondawa语
    3.4 汉语绝对(度量)时间系统的发展和演变
    3.5 绝对(度量)时间是从事件中剥离的结果
    3.6 时间心理线(mental timeline)与文化人造物(cultur Artifacts)
    3.7 时空隐喻模式是多个域的混合体
    3.8 小结
第4章 汉语时空隐喻之“日源说”绝对时间认知模式
    4.0 引言
    4.1 “日源说”绝对时间认知模式
    4.2 “日源说”绝对时间运动模式与Time-RP模式
    4.4 “日源说”绝对时间认知模式下的ME模式定位
    4.5 “日源说”绝对时间认知模式下的(E)MT模式定位
    4.6 小结
第5章 :“日源说”绝对时间认知模式下的“前”、“后”“上”、“下”方位认知理据
    5.0 引言
    5.1 两种“前”、“后”空间定位原则:定向原则与定型原则
    5.2 “日源说”绝对时间认知模式下的两种“前、后”意象图式
    5.3 “日源说”绝对时间认知模式下的“上”、“下”时间方位认知理据及表达
    5.4 “日源说”绝对时间认知模式下以太阳表时间的其他语言证据
    5.5 小结
第6章 :“日源说”绝对时间认知模式下的“来、去、往、过”时空隐喻
    6.0 引言
    6.1 “来”、“去”的空间认知特征及模式
    6.2 双向运动时间线:从过去(早)到未来(晚)和从未来(晚)到过去(早)
    6.3 汉语“来去式”时空隐喻的认知理据
    6.4 汉语“过往式”时空隐喻的认知理据
    6.5 汉语“远近式”时空隐喻的认知理据
    6.6 小结
第7章 时空隐喻中的视点位移
    7.0 引言
    7.1 “(向/朝)往前/后看”时空隐喻的视点位移
    7.2 “往前/后说(想)”时空运动隐喻的视点位移
    7.3 “往前/后推”时空运动隐喻的视点位移
    7.4 两种易混淆“前、后”时间表达分析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
    8.1 研究发现
    8.2 研究结论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跨文化视角下国家旅游形象形成的心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1 国家旅游形象相关研究综述
        2.1.1 国家尺度下的目的地形象研究
        2.1.2 旅游领域的国家形象研究
        2.1.3 国家形象与目的地形象的整合研究
        2.1.4 国家旅游形象的定义与内容辨析
    2.2 国家旅游形象的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综述
        2.2.1 从供给方角度解释形象形成过程
        2.2.2 从个体感知角度解释形象研究过程
        2.2.3 小结
    2.3 跨文化视角的国家旅游形象相关研究综述
    2.4 研究述评
第3章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资料收集
    3.1 扎根理论
        3.1.1 扎根理论概述
        3.1.2 本研究的方法调整
        3.1.3 QSR-NVivo的运用
    3.2 研究的实施
        3.2.1 研究技术路线图
        3.2.2 资料的收集
        3.2.3 理论抽样
第4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国家旅游形象形成的心理机制分析
    4.1 开放式编码
    4.2 主轴编码
        4.2.1 发现范畴与主范畴之间的联系
        4.2.2 主范畴间关系和因果归类
    4.3 选择编码
    4.4 理论饱和度检验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5.1 研究的主要结果
    5.2 结果讨论
        5.2.1 国家旅游形象的本质是跨文化感知
        5.2.2 结合现有理论对心理过滤过程的进一步讨论
        5.2.3 国家旅游形象的感知的文化主体性
        5.2.4 文化差异对国家旅游形象形成的影响
        5.2.5 游记中国家旅游形象的具体呈现
    5.3 对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推广的启示
        5.3.1 扭转刻板印象依赖国际旅游营销的持续投入
        5.3.2 国家旅游形象的营销应注重文化主体性
        5.3.3 减少语言带来的跨文化沟通障碍
        5.3.4 国家旅游形象应充分利用感官营销手段
    5.4 研究的创新点
    5.5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7)汽车内饰空间模式与空间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设计研究背景
        1.1.1 汽车内饰造型设计:从设计师意识表达到用户体验诉求
        1.1.2 汽车内饰的空间及其认知研究
        1.1.3 论文的基本概念、术语和关键问题
    1.2 文献综述
        1.2.1 汽车内饰设计发展:车型进化与空间演变
        1.2.2 汽车内饰感观质量分析与测量
        1.2.3 设计领域的空间问题
    1.3 选题背景
        1.3.1 论文研究的国家科研项目背景
        1.3.2 论文研究的实际设计和研究项目背景
        1.3.3 论文研究的国际交流背景
        1.3.4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组织结构
        1.4.1 论文研究方法
        1.4.2 本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空间模式与空间设计
    2.1 概述
    2.2 汽车内饰的空间设计问题
        2.2.1 中国古代空间观念---四方宇宙与浑天说
        2.2.2 西方空间观—形而上学、物理科学和主体向度
        2.2.3 空间的构成
    2.3 汽车内饰空间认知理论基础
        2.3.1 经典空间认知模型
        2.3.2 汽车内饰空间关系模型
        2.3.3 汽车内饰-一种载人空间
    2.4 汽车内饰设计空间的研究框架
        2.4.1 汽车内饰空间要素
        2.4.2 汽车内饰空间研究框架
        2.4.3 汽车内饰空间认知访谈调研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汽车内饰的空间特征
    3.1 概述
    3.2 汽车内饰的空间特征与演变
        3.2.1 汽车内饰空间演变与空间特征实地调研
        3.2.2 汽车内饰空间特征线与交界线
    3.3 汽车内饰空间特征认知差异实验
        3.3.1 汽车内饰空间特征认知差异实验设计
        3.3.2 实验流程
        3.3.3 汽车内饰特征与特征线识别认知差异性分析
        3.3.4 汽车内饰空间特征的识别模型与造型风格
    3.4 汽车内饰空间的特征设计
        3.4.1 内饰空间特征属性
        3.4.2 汽车内饰的空间设计驱动要素
        3.4.3 汽车内饰空间特征推衍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汽车内饰的空间布局
    4.1 概述
    4.2 空间布局
        4.2.1 空间布局问题的提出
        4.2.2 空间布局与空间关系
    4.3汽车内饰的空间布局研究及感知实验
        4.3.1 汽车内饰空间布局的内涵
        4.3.2 汽车内饰的功能布局
        4.3.3 汽车内饰空间布局感知实验
    4.4 汽车内饰空间布局的“空间句法”分析
        4.4.1 空间句法:一种空间构型的图解方法
        4.4.2 汽车内饰的空间构型空间句法计算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汽车内饰的空间形态
    5.1 概述
    5.2 汽车外饰与内饰空间形态的关联性研究
        5.2.1 汽车外饰与内饰空间形态关联
        5.2.2 汽车内外饰空间造型感知差异实验
    5.3 汽车内饰的空间形态要素
        5.3.1 汽车内饰空间尺度
        5.3.2 汽车内饰的空间张力
        5.3.3 汽车内饰的空间表意
    5.4 汽车内饰空间形态与空间设计主题
        5.4.1 汽车内饰空间设计主题
        5.4.2 主题与造型意象
        5.4.3 新趋势下的移动空间形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汽车内饰空间设计方法
    6.1 概述
    6.2 汽车内饰空间认知模式
        6.2.1 汽车内饰空间造型的认知属性
        6.2.2 汽车内饰空间布局的设计属性
        6.2.3 汽车内饰的空间造型属性
    6.3 空间理论下汽车内饰设计方法
        6.3.1 汽车内饰空间元素关系解释
        6.3.2 汽车内饰空间造型的沟通模式
        6.3.3 汽车内饰空间设计模式框架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
附录C 图3.2详图
附录D 图3.14 详图
致谢

(8)基于生态认知的北京高校雨水花园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海绵城市中暴露的公众教育问题
        1.1.2 高校是生态教育的核心场所
        1.1.3 雨水花园是易认知的生态教育工具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绵城市公众教育
        1.2.2 生态认知
        1.2.3 校园环境认知
        1.2.4 高校雨水花园
        1.2.5 雨水花园建成环境评价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范围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论文框架及技术路线
        1.5.1 论文框架
        1.5.2 技术路线
2 生态认知在雨水花园中的表达
    2.1 雨水花园相关理论研究
        2.1.1 雨水花园的概念与分类
        2.1.2 雨水花园的组成要素
        2.1.3 雨水花园的生态教育
    2.2 生态认知相关理论研究
        2.2.1 认知心理学理论研究
        2.2.2 生态认知的概念
        2.2.3 生态认知的组成
        2.2.4 生态认知的途径
    2.3 空间认知相关理论研究
        2.3.1 认知空间的分类
        2.3.2 空间认知模式的分类
    2.4 生态认知主体在雨水花园中的行为和心理
        2.4.1 人的行为活动与生态认知
        2.4.2 人的心理需求与生态认知
    2.5 雨水花园中的生态认知
        2.5.1 生态认知的过程
        2.5.2 生态认知的作用
        2.5.3 生态认知的层次
    2.6 雨水花园生态认知环境的构成
        2.6.1 雨水花园非物质环境
        2.6.2 雨水花园物质环境
        2.6.3 生态认知环境之间的关系
    2.7 雨水花园生态认知空间的分类
        2.7.1 感知空间
        2.7.2 认知空间
        2.7.3 符号空间
    2.8 雨水花园生态认知框架
    2.9 本章小结
3 北京高校建成雨水花园的生态认知效果调研方案设计
    3.1 调研背景
        3.1.1 北京市降水情况与雨水利用需求
        3.1.2 北京高校雨水收集利用可行性分析
        3.1.3 北京高校雨水花园建设情况
    3.2 调研方案
        3.2.1 调研对象
        3.2.2 调研内容
        3.2.3 调研方法
        3.2.4 数据收集与整理
        3.2.5 数据分析
    3.3 基于生态认知的北京高校雨水花园的生态认知要素研究
        3.3.1 空间特征的生态认知要素
        3.3.2 空间对象的生态认知要素
        3.3.3 空间符号的生态认知要素
    3.4 北京高校雨水花园的生态认知效果评价
    3.5 本章小结
4 北京高校建成雨水花园的生态认知效果研究
    4.1 调研概况
    4.2 问卷样点的校园建成雨水花园现状分析
        4.2.1 选址分析
        4.2.2 雨水管理目标分析
        4.2.3 生态认知要素分析
    4.3 问卷调研结论
        4.3.1 问卷调研结果汇总
        4.3.2 生态认知效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生态认知的北京高校雨水花园设计策略
    5.1 空间生态可视性优化策略
        5.1.1 景观要素指引雨水路径
        5.1.2 空间地形生态可视化
        5.1.3 植物配植渲染生态氛围
        5.1.4 动态水景塑造生态活力
    5.2 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的优化策略
        5.2.1 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的选择策略
        5.2.2 基于生态认知的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的提升策略
    5.3 生态宣教设施优化策略
        5.3.1 完善标识解说系统
        5.3.2 景观小品设施的宣教
    5.4 设计策略的应用——以北京交通大学信息中心雨水花园为例
        5.4.1 空间生态可视性优化策略应用
        5.4.2 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优化策略应用
        5.4.3 生态宣教优化策略应用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基于VR的医院应急疏散认知实验与时空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章节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虚拟地理实验研究现状
        2.1.1 虚拟地理环境
        2.1.2 虚拟地理实验
    2.2 空间认知研究现状
        2.2.1 地理空间认知
        2.2.2 认知实验发展现状
        2.2.3 眼动追踪方法
    2.3 人群疏散研究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虚拟疏散认知实验研究框架与设计原则
    3.1 虚拟疏散认知实验理论框架
        3.1.1 虚拟地理实验研究框架
        3.1.2 虚拟地理认知实验研究框架
        3.1.3 虚拟疏散认知实验研究框架
    3.2 虚拟疏散认知实验设计原则
        3.2.1 理论原则
        3.2.2 实践原则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VR的医院虚拟疏散认知实验
    4.1 虚拟疏散认知实验准备
        4.1.1 实验目的
        4.1.2 实验环境建模
        4.1.3 实验主体建模
    4.2 实验1:面向空间对象认知的应急标识眼动感知实验
        4.2.1 实验目标
        4.2.2 实验设计方案
    4.3 实验2:面向空间结构认知的安全疏散地图认知实验
        4.3.1 实验目标
        4.3.2 实验设计方案
    4.4 实验3:面向人群互主体认知的真人-智能体协同疏散实验
        4.4.1 实验目标
        4.4.2 实验设计方案
    4.5 数据预处理
        4.5.1 数据处理
        4.5.2 数据可视化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个体疏散认知行为数据分析
    5.1 应急标识眼动感知实验数据分析
        5.1.1 疏散时间分析
        5.1.2 应急标识感知程度
        5.1.3 应急标识布局合理性评价
        5.1.4 疏散轨迹分析
    5.2 安全疏散地图认知实验数据分析
        5.2.1 疏散时间分析
        5.2.2 认知草图评分标准
        5.2.3 空间场所认知效果分析
        5.2.4 疏散轨迹分析
    5.3 真人-智能体协同疏散实验数据分析
        5.3.1 疏散时间分析
        5.3.2 视线方向分析
        5.3.3 疏散轨迹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6.1.1 研究成果
        6.1.2 论文新意与创新点
    6.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中国人实用思维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现状
    1.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第一部分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定义、基本特征、发展阶段与表现
    2“实用”与“思维”的内涵解读
        2.1“实”与“用”的涵义解读
        2.2“实用”的内涵解读
        2.2.1 实际效用
        2.2.2 现实应用
        2.2.3 符合当下需要
        2.3“思维”的内涵解读
    3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3.1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定义
        3.2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基本特征
        3.2.1 重视此岸现世满足,轻视彼岸来世追求
        3.2.2 关注应用探究,轻视理论构建
        3.2.3 注重近期之用,忽视长远之用
    4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发展阶段与主要表现
        4.1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发展阶段
        4.1.1 萌芽阶段
        4.1.2 发生阶段
        4.1.3 形成阶段
        4.1.4 确定阶段
        4.2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主要表现
        4.2.1 知识
        4.2.2 关系
        4.2.3 宗教
第二部分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文化缘由
    5“一个世界”观为核心的意义系统
        5.1“一个世界”观与“两个世界”观的比较
        5.1.1 思想来源
        5.1.2 基本内涵
        5.1.3 关系
        5.1.4 目标追求
        5.2“一个世界”观使得中国人追求现实性目标
        5.2.1 物质性导向的目标追求
        5.2.2 社会性导向的目标追求
        5.2.3 情感性导向的目标追求
        (1)人际之情:和谐的人际关系
        (2)物我之情:圆融的物我关系
    6 重“行”之知行观与“人”为中心之天人观的观念传统
        6.1 重“行”之知行观
        6.1.1 中西知行观差异之一:重“行”与重“知”
        6.1.2 中西知行观差异之二:“知行合一”与“知行二分”
        6.2“人”为中心之天人观
        6.2.1 中西天人观差异之一:“人”为中心与“天”“人”各为中心
        6.2.2 中西天人观差异之二:“人天合一”与“天人二分”
        6.2.3 中西天人观差异之三:有情之天与有理之天
        6.3 传统知行观与传统天人观使得中国人重视应用性研究
        6.3.1 未能建立起理论研究兴趣
        6.3.2 重视应用性知识系统
        6.3.3 形成重视现实应用的“学”“术”传统
    7 重视机会获得和恐惧物质匮乏的传统心态
        7.1 重视机会获得
        7.2 恐惧物质匮乏
        7.3 两个传统心态使得中国人偏好近期利益
        7.4 中国人重近期利益的表现
第三部分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形成机制
    8 中国人实用思维形成的总体机制图
    9 中国人的实用价值观
        9.1 个人/家庭层面的实用价值观
        9.1.1“好死不如赖活着”:寿(健康长寿)
        9.1.2“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富(物质财富)
        9.1.3“势大面子宽”:贵(社会权势)
        9.1.4“家和万事兴”:和(家庭和谐)
        9.2 国家/天下层面的实用价值观
        9.2.1“治国”:国家富强、社会安定
        9.2.2“平天下”: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10 中国人的实用认识论
        10.1 实用自然认识论
        10.1.1 自然的三个维度
        10.1.2 功能本体是中国古代实用自然认识论的认知基础
        10.1.3 实用自然认识论影响下形成应用性/操作型知识体系
        10.2 实用道德认识论
        10.2.1 道德的两重性
        10.2.2 修齐治平是中国古代实用道德认识论的社会需要
        10.2.3 实用道德认识论影响下形成道德践履操作系统
    11 语言及其话语模式影响实用思维的形成
        11.1 语言及其话语模式形塑思维方式的理论基础
        11.1.1 思维支配语言
        11.1.2 语言形塑思维
        11.2 中国式提问将中国人的思维导向“实用”
        11.2.1 问题之一:这有什么用
        (1)“这有什么用”激发个体形成现实性目标追求
        (2)“这有什么用”促发个体形成作用-功能认知模式
        11.2.2 问题之二:怎么办/怎么样/如何做
        (1)怎么办/怎么样/如何做引导“术”(方法与动作)的寻求
        (2)怎么办/怎么样/如何做满足于解决生产问题和生活问题
        11.2.3 中国式提问的逻辑后果
        (1)“这有什么用”提问方式的逻辑后果
        (2)“怎么办/怎么样/如何做”提问方式的逻辑后果
第四部分 从实用思维的角度回答“李约瑟难题”
    12“李约瑟难题”的文献回顾与解析
        12.1“李约瑟难题”的阶段性
        12.1.1 17世纪初-19 世纪末:以德梅朗和巴多明等法国学者为代表
        12.1.2 20世纪初-20 世纪中叶:以任鸿隽和梁启超等中国学者为代表
        12.1.3 20世纪中叶-20 世纪80年代:李约瑟对难题的研究
        12.1.4 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学者的努力
        12.2“李约瑟难题”的跨学科性与学科中心偏移
        12.2.1 “李约瑟难题”的跨学科性
        12.2.2 “李约瑟难题”的学科中心偏移
        12.3“李约瑟难题”研究中展现的三个问题
        12.3.1 问题之一:“李约瑟难题”的内涵问题
        12.3.2 问题之二:“伪问题”说是否挑战“李约瑟难题”的合法性?
        12.3.3 问题之三:现代科学移植中国是否挑战“李约瑟难题”研究的必要性?
    13 心理学的努力:以往心理学研究者对“李约瑟难题”的解答
        13.1 陈立:“中国科学不发达的原因便必为心理的”
        13.2 尼斯贝特、彭凯平和侯玉波:辩证思维与整体思维的解答
        13.3 皮亚杰:认识的心理发生
        13.3.1 动作:一般认识发生的心理基础
        13.3.2 超越动作:科学认识发生的心理基础
        13.3.3 皮亚杰理论对“李约瑟难题”解答的启发
    14 从实用思维的角度回答“李约瑟难题”
        14.1 现代科学为何产生于西方
        14.1.1 希腊传统奠定科学产生的认知条件
        (1)概念化的形式逻辑
        (2)元素-结构认知模式
        (3)“数”的描述机能与演绎机能
        14.1.2 希伯来传统奠定科学产生的人格因素
        (1)超越性的目标导向与动机激发
        (2)自我与意义寻求
        14.2 现代科学为何未能产生于中国
        14.2.1 实践取向难以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提供认知条件
        (1)相关逻辑和类比推理
        (2)作用-功能认知模式
        (3)“数”在实践中起指导功能
        14.2.2 儒道文化难以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人格因素
        (1)现实性的目标导向与动机激发
        (2)求乐避苦的性格特征
第五部分 反思、评价与结论
    15 对中国人思维研究的反思
        15.1 以心理学为中心学科,关注思维研究的跨学科视野
        15.2 以研究中国文化的思维为基本,同时关注思维研究的文化差异
        15.3 宜从方法上把握思维研究的三个层次
    16 对中国人实用思维的评价
        16.1 实用思维提升中国人对环境的适应性
        16.2 实用思维阻碍中国人理论兴趣的形成
        16.3 实用思维阻碍中国人超越性目标的形成
        16.4 改善中国人思维的策略
    17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7.1 本研究的创新
        17.2 本研究的不足
    18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四、空间认知模式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复杂网络的汉字组块破解认知模式分析及行为表现预测研究[D]. 郭涵宁. 兰州大学, 2021(09)
  • [2]留学生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习得研究[D]. 李姝.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汉日认知模式比较研究——以空间内外转换类和动作结果类事件的认知为例[J]. 毛伟.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21(02)
  • [4]基于社交媒体的森林公园生境空间特征识别与偏好研究[D]. 姜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5]时空隐喻之“日源说”绝对时间认知模式研究[D]. 陈晓光.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6]跨文化视角下国家旅游形象形成的心理机制[D]. 蔡依良.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8)
  • [7]汽车内饰空间模式与空间设计[D]. 黄颖捷. 湖南大学, 2019
  • [8]基于生态认知的北京高校雨水花园设计策略研究[D]. 王璨.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9]基于VR的医院应急疏散认知实验与时空行为研究[D]. 马晓辉.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2019(06)
  • [10]中国人实用思维的理论研究[D]. 刘超.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空间认知模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