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蜡叶标本制备的改进与应用

植物蜡叶标本制备的改进与应用

一、植物蜡叶标本制法的改进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亚非[1](2018)在《环保复合高分子书画材料的研制》文中提出目前市场上的复合高分子写画材料主要有蜡笔、油画棒等,服装行业也大量使用划衣粉等复合高分子写画材料作为服装裁剪划线。传统的这些写画材料具有书画痕迹不能被擦除、书画手感不顺滑、在粗糙度小的版面上不容易出色、涂色不均匀和遮盖力差等缺点,且多采用无机矿物颜料,颜料通常含有重金属元素。荧烷染料是一种不含偶氮基团、重金属含量达标的环保染料,满足环境友好、无三废、可以降解等要求且可水擦褪色。本论文用荧烷染料代替无机矿物颜料来制备市场上占有量大的荧烷油画棒,并通过改变蜡脂比、棕榈油占比、滑石粉占比以探究对荧烷油画棒热学性能、水擦褪色性能、力学性能、和顺滑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荧烷油画棒的最佳配方。第一章:书画笔的环保性和可擦性是现在研究的热点,高分子书画笔材料随着材料化学的发展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本章概述了书画笔的发展和分类,详细介绍了高分子书画笔主要分类和材料,并提出了课题的立题意义和研究内容。第二章:本章通过以荧烷染料代替无机矿物颜料和改变乳化蜡与代可可脂的配比制备荧烷油画棒,并分别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配比大于等于4/6这个比例热学性质最佳;配比为40%、60%、70%、80%、90%时褪色时间适中;配比大于等于40%时抗折载荷性能最好;配比40%-50%其顺滑性最好。综上所述,乳化蜡与代可可脂的配比为4/6时各项性能最优。第三章:本章通过以荧烷染料代替无机矿物颜料和改变棕榈油占比制备荧烷油画棒,并分别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占比小于等于30%这个比例热学性质最佳;占比为5%-25%时褪色时间适中;占比为5%-15%时抗折载荷性能最好;占比15%-30%其顺滑性最好。综上所述,棕榈油占比为15%时各项性能最优。第四章:本章通过以荧烷染料代替无机矿物颜料和改变滑石粉占比制备荧烷油画棒,并分别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占比为10%-25%时热学性质最佳;占比为5%-20%时褪色时间适中;占比为15%、20%、30%、35%时抗折载荷性能最好;占比15%-20%其顺滑性最好。综上所述,滑石粉占比为15%-20%时各项性能最优。通过二、三、四章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乳化蜡与代可可脂之比为4/6、棕榈油占比为15%、滑石粉占比为15%-20%时制备出的荧烷油画棒综合最优。

程金凤,姜在民,常朝阳[2](2016)在《基于播客腊叶植物标本“植物学”教学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植物学"是生物学的基础课程,也是农业院校的核心课程,特点是基础性和实践性较强。文章主要探讨了基于播客的腊叶植物标本"植物学"教学的思路。

张锋,倪大鹏,朱彦威,单成钢,王志芬[3](2013)在《药用植物腊叶标本采制技术规程》文中指出药用植物腊叶标本是在适当的季节,采集药用植物全株或一部分,经过压制,待植物体完全干燥后,经消毒、装订到台纸上的一种植物标本,这种标本不仅可以使植物保持其基本特征,而且制作简便,是教学和科研生产中常用的资料,也是药用植物分类工作的基础,在中草药鉴定以及中药科研、教学和生产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舒伟,张兴国,龙晓枝,杨言琛,陈雷[4](2012)在《中药材原色标本制作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地道药材不同药用部位为实验材料,综述了近年来地道药材原色标本制作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指出并分析了道地药材原色标本制作的关键技术问题,介绍了道地药材原色标本制作新技术。

侯江,李庆奎[5](2011)在《近代中国生物标本制作掠影》文中认为近代中国的生物标本制作技术属于传统标本制作范畴。专门从事生物标本制作的主要有"南唐北刘"两派。南派1896年始于福建,采用欧式技法;北派1908年始于北京,采用日本技法。其中最有名的是南派,以唐启旺(即唐旺旺)为代表的福建唐氏标本世家。生物标本制作多服务于包括有自然方面内容的博物馆、生物学研究机构、学会和学校生物系中,如亚洲文会博物院、上海科学仪器馆、京师大学堂制造博物品实习科、农事试验场、直隶省商品陈列所、清黎阁制造标本处、福建博物研究会、中国南方生物学会、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福建省立科学馆、静生生物调查所、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国西部科学院、福建协和大学以及天津市立师范学校等,并有专门的标本制作机构,如吉林省博物标本制造所、教育部博物标本制造所、江苏省博物标本制造所、中华博物标本制造所等,甚至在出版界也曾出现过,如商务印书馆。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40年代中后期,生物标本制作的书刊陆续出版。

董素静[6](2010)在《中学理科实验探究教学新模型研究 ——基于部分理科师生调查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自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迄今为止,初中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将近10年的改革历程,高中课改从2004年开始到目前也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本次课程改革提出的核心理念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开展探究教学为突破口,特别是物理、化学、生物等以实验为主的理科课程,倡导开展实验探究教学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我们广大的一线科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以本学科知识为依托的实验探究教学的积极尝试与探索。根据不同的学科内容,摸索出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科学探究教学模式,有些实验探究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然而,目前在中学科学课程教学实践中,实验探究教学的开展状况不容乐观,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出现了实验探究教学的异化现象,如有些教师缺乏对探究实验教学的真正理解和把握,认为将原来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学生实验,就实施了实验探究教学;有些教师对探究实验教学缺乏应有的指导,将实验探究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放任学生“自由”探究,出现了所谓“放羊现象”;有些教师将探究实验教学等同于科学家搞研究,倡导单纯化的科学实验,刻意追求正确性和技术效率,使得科学教学局限于小规模的研究框框之中,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像科学家搞研究那样学习科学,脱离了探究教学多样性的特点;甚至有些教师不开展实验探究教学而单独传授科学方法,让学生机械地背诵实验探究的几个主要步骤,出现了实验探究教学的异化和僵化倾向。究其原因,我们不难看出,学校的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等条件尚不完全具备,班额过大,课时有限,教师缺少培训,评价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然而这些因素基本上都是制约实验探究教学开展的外部原因。究其内因,科学教师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对实验探究教学内涵及意义的理解、对其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对为什么要开展探究教学缺乏深刻的认识和学理上的思考;对实验探究教学的理解缺乏科学认识论和科学哲学等上位理论的反思,是造成目前科学教育中开展实验探究教学不够普遍和积极,以及出现异化和机械化现象的不容忽视的深层次原因。本研究从科学认识论和科学哲学的角度对实验探究教学进行了学理上的分析,阐述了理科实验探究教学的内涵和发展轨迹;探讨了理科实验探究教学的意义和作用,针对实验探究教学的核心要素进行了分析;科学教师所持有的科学本质观水平对开展实验探究教学将会产生重要影响,来自科学认识论、科学哲学和科学教育的学者对科学本质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不同学者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存在着差异,但对现代科学本质观的主要内涵基本达成共识:即科学知识是以经验为基础的本质;科学中的观察、推论和理论本质;科学理论和科学规律的功用及其之间的关系;科学知识的创造性和想象性本质;科学知识的负载理论本质;科学知识的暂定性本质以及科学植根于社会和文化背景之中等七个方面基本达成一致认识。本研究以这七个方面为基础,针对部分理科教师和学生的现代科学本质观水平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针对教师科学本质观水平与开展实验探究教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上了解了我国中学理科实验探究教学的现状: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存在着差距,与国际水平相比存在着差距,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相比存在着差距。基于此,以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为基础,构建了实验探究教学的新模型,与原有模型进行了初步比较,针对新模型的适用性对部分专家进行了访谈,在实践中进行了应用并给出了教学案例。为促进实验探究教学的开展,笔者从政策上、为开展探究教学创设基本条件、对科学教师素质要求等方面给出了几点建议。本论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实验探究教学的内涵及发展轨迹。首先对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介绍了实验探究教学理论;第三对实验探究教学的发展轨迹进行了梳理:实验探究在科学发展中的萌芽时期,实验方法的提出及缓慢发展时期,实验方法的确立和快速发展时期,科学教育开始进入中小学校课程以及美国科学教育方法改革中探究教学的提出、发展和走向成熟。介绍了我国科学课程的改革历程及实验探究教学的发展:从我国科学课程的引进时期,解放后科学教育的发展时期,到当前课程改革时期探究教学思想的提出,同时阐述了实验探究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第二部分论述了理科实验探究教学的意义、作用以及对其核心要素进行了探讨。首先论述了实验探究教学的意义;其次阐述了实验探究教学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最后针对探究教学的核心要素进行了探讨。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中学理科实验探究教学的现状。首先针对部分理科师生进行了调查;第二针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最后针对现状进行了阐述: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存在着差距,与国际水平相比存在着差距,与科学发展的要求相比存在着差距,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相比存在着差距。第四部分构建实验探究教学的新模型。以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为基础,构建了实验探究教学的新模型以及针对其适用性进行了专家访谈和实践研究。第五部分本研究的结论、不足与展望。包括:本研究的结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今后有待研究的问题。

闫海忠,王璟,李冬冬,缪漪,苏丹[7](2010)在《现代植物标本采集技术》文中认为植物标本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大量信息,在生物学教学及科学研究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标本制作的环节较多,在采集、加工和保管等众多复杂过程中,采集是所有工作的基础,关系到标本质量和保存价值。采集技术也同其他技术一样,随着社会发展和需求不同提高,也得到发展和改进,开始进入现代化时代,一些重要变革改变了传统标本采集与制作的方法和手段。这不仅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还增加了标本信息的准确度,提高了采集速度,改变了植物标本传统使用模式。本文将结合野外工作和经验,介绍现代植物标本采集和制作技术的一些变革。

宋红,张雪莹,孙士琪,邓硕[8](2009)在《植物标本制作工艺的改良》文中研究说明用于教学的植物标本主要有浸液标本和腊叶标本。蜡叶标本在使用过程中破损严重,浸液标本因其笨重的外形不适用于大范围的教学研究。现通过叶片含水量检测、植物种子超干实验等一系列对比实验,针对教学标本工艺进行改良,以册的形式,对标本进行整理归纳,形成适应普通教学的简易植物标本数据库。

陈志娟,高静,赵杨,张坚,孙秀岩[9](2009)在《药用植物标本制作、保存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植物标本主要有干性植物标本(包括蜡叶标本和种子标本)和浸渍植物标本(包括防腐浸渍标本和原色浸渍标本)2种,主要对蜡叶植物标本和原色浸渍植物标本的制作和保存技术进行研究,并对相关实验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植物标本的制作及保存技术提供了参考。

李载荣[10](2004)在《《本草纲目》版本流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草纲目》是中国明代医学科学家李时珍的传世之作,是中国古代着作中论述中药最全面、最丰富、最系统的典籍,它对中国医学乃至世界医学都曾产生过巨大影响。 从的第一个版本金陵本开始,以后陆续又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版本,至今已超过100 个。这些版本可以依据图版的不同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版本系统:江西本系统、杭州本系统和合肥本系统。研究《本草纲目》不同版本的意义在于:理清源流,取得善本,最终达到存学术之真的目的。 除此之外,《本草纲目》还广传于中国以外的国家,不管是近在咫尺的朝鲜半岛与日本列岛,还是远隔千山的欧、美大陆,都对这部煌煌巨着进行过极其广泛的研究。英国着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中称赞李时珍为“中国博物学家中的无冕之王”,并将《本草纲目》推崇为“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 最后,让我以一首小诗来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东璧声名闻天下, 纲目版本逾百家。 一源三歧图版划, 本草大作传欧亚。

二、植物蜡叶标本制法的改进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物蜡叶标本制法的改进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环保复合高分子书画材料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高分子书画材料和分类
    1.2 划衣粉的分类和材料
        1.2.1 普通划衣粉的材料
        1.2.2 苯甲酸隐迹划衣粉的材料
        1.2.3 甲氧基萘隐迹划衣粉的材料
        1.2.4 硬脂酸锌隐迹划衣粉的材料
        1.2.5 硫酸钙隐迹划衣粉的材料
    1.3 蜡笔的分类和材料
        1.3.1 检修蜡笔的材料
        1.3.2 清香型蜡笔的材料
        1.3.3 荧光蜡笔的材料
        1.3.4 抗菌蜡笔的材料
        1.3.5 升华蜡笔的材料
        1.3.6 天然色素蜡笔的材料
    1.4 油画棒的分类和材料
        1.4.1 油溶性油画棒的材料
        1.4.2 水性油画棒的材料
        1.4.3 纳米颜料油画棒的材料
        1.4.4 炫彩棒的材料
    1.5 立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立题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蜡脂比对荧烷油画棒性能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实验步骤
        2.2.3 热学性质的测试
        2.2.4 褪色性能的测试
        2.2.5 抗折载荷性能的测试
        2.2.6 顺滑性能的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乳化蜡与代可可脂比例对荧烷油画棒热学性质的影响
        2.3.2 乳化蜡与代可可脂比例对荧烷油画棒褪色性能的影响
        2.3.3 乳化蜡与代可可脂比例对荧烷油画棒抗折载荷性能的影响
        2.3.4 乳化蜡与代可可脂比例对荧烷油画棒顺滑性能的影响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棕榈油占比对荧烷油画棒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实验步骤
        3.2.3 热学性质的测试
        3.2.4 褪色性能的测试
        3.2.5 抗折载荷性能的测试
        3.2.6 顺滑性能的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棕榈油占比对荧烷油画棒的热学性质的影响
        3.3.2 棕榈油占比对荧烷油画棒褪色性能的影响
        3.3.3 棕榈油占比对荧烷油画棒抗折载荷性能的影响
        3.3.4 棕榈油占比对荧烷油画棒顺滑性能的影响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滑石粉占比对荧烷油画棒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实验步骤
        4.2.3 热学性质的测试
        4.2.4 褪色性能的测试
        4.2.5 抗折载荷性能的测试
        4.2.6 顺滑性能的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滑石粉占比对荧烷油画棒的热学性质的影响
        4.3.2 滑石粉占比对荧烷油画棒褪色性能的影响
        4.3.3 滑石粉占比对荧烷油画棒抗折载荷性能的影响
        4.3.4 滑石粉占比对荧烷油画棒顺滑性能的影响
    4.4 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2)基于播客腊叶植物标本“植物学”教学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腊叶植物标本与播客概述
    (一)腊叶标本简介
    (二)播客的特点
二、基于播客的植物学教改的意义
三、基于播客的腊叶植物标本教学改革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二)教学思路
四、教学成效

(4)中药材原色标本制作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叶类及全草类地道药材原色标本制作技术
    1.1 绿色入药部位浸制标本保色保存
    1.2 非绿色入药部位浸制标本保色保存
2 根及根茎、皮类入药地道药材原色标本制作技术
3 花类、果实类入药地道药材原色标本制作技术
    3.1 红色或粉红色花朵和果实的浸制保色保存
    3.2 黄色或黄绿色花朵和果实的浸制保色保存
    3.3 黑色、红紫色、紫色花朵和果实浸制保色保存
    3.4 白色及其他颜色花朵和果实浸制保色保存
4 地道药材浸制原色标本待解决的问题
    4.1 制作问题
    4.2 成本问题
    4.3 储藏运输问题
5 地道药材原色标本制作的新技术
6 结语

(6)中学理科实验探究教学新模型研究 ——基于部分理科师生调查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与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部分 理科实验探究教学的内涵及发展轨迹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1. 对"探究"的理解
        2. 实验
        3. 验证性实验
        4. 探索性实验
    二、实验探究教学理论
        1. 作为科学教学的验证性实验
        2. 作为科学教学的实验探究的内涵和要求
        3. 实验探究或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
        4. 实验探究教学的指导思想
    三、实验探究教学的发展轨迹
        (一) 实验在科学发展中的萌芽时期
        (二) 实验方法的提出及缓慢发展时期
        (三) 实验方法的确立和在科学上的快速发展时期
        (四) 科学教育开始进入中小学校课程
        (五) 美国科学教育方法改革——探究教学的提出、发展和走向成熟
        (六) 我国科学课程的改革历程及实验探究教学的发展
第二部分 理科实验探究教学的意义、作用与核心要素分析
    一、实验探究教学的意义
        1. 开展实验探究教学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2. 开展实验探究教学是国际科学教育发展趋势的要求
        3. 开展实验探究教学是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实验探究教学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
        1. 通过实验探究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知识
        2. 通过实验探究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研究过程和掌握科学方法
        3. 通过科学探究利于学生体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4. 通过探究教学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理科实验探究教学的核心要素分析
        1. 问题
        2. 假说
        3. 求证
第三部分 我国中学理科实验探究教学的现状
    一、针对部分理科师生所做的调查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假设和设计意图
        (三) 针对部分理科教师的调查
        (四) 针对部分中学生的调查
    二、针对教师的调查统计与分析
        1. 针对教师科学本质观的调查统计与分析
        2. 针对不同科学教师的背景差异检验分析
        3. 针对在职教师与师范院校准教师之间的差异检验分析
        4. 探讨教师的科学本质观与开展实验探究教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三、针对学生的调查统计与分析
        1. 针对学生科学本质观水平的调查统计与分析
        2. 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差异显着性分析
    四、发展差距
        1. 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存在着差距
        2. 与国际水平相比存在着差距
        3. 与科学发展的要求相比存在着差距
        4. 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相比存在着差距
第四部分 构建实验探究教学的新模型
    一、以波普尔科学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
        (一) 波普尔的主要科学哲学思想
        (二)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对现代科学本质观的影响
        (三)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对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二、实验探究教学新模型的构建
        1. 波普尔的四阶段理论与实验探究教学的核心要素对比分析
        2. 根据波普尔的四阶段理论构建实验探究教学的新模型
    三、新模型的适用性研究及应用案例
        1. 新模型与原有模型的初步比较研究
        2. 新模型的适用性研究
        3. 实验探究新模型应用案例
第五部分 本研究的结论、不足与展望
    一、本研究的结论
        (一) 政策上要给予大力支持
        (二) 为开展实验探究教学创设基本条件
        (三) 开展实验探究教学对科学教师素质的要求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1. 本研究的调查取样方面存在的问题
        2. 新模型的适用性缺乏进一步的实践研究
    三、今后有待研究的问题
        1. 科学教师培训者的有关课程设置
        2. 实验探究教学与学生科学本质观发展的实践研究
        3. 新模型的完善需要长期的实践研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现代植物标本采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标本的采集
    1.1 植物标本及其采集的意义和作用
    1.2 野外条件的改善对采集工作的意义
    1.3 采集工具的革新
    1.4 采集制作流程的变革
    1.5 现代植物标本的数字信息采集
2 植物标本的制作
    2.1 植物标本的压制
    2.2 植物标本的保色
3 植物标本的保存
    3.1 防虫保存的技术改进
    3.2 标本使用模式的改变
4 结语

(8)植物标本制作工艺的改良(论文提纲范文)

1 对浸液标本保色配方的验证及改良
    1.1 保绿溶液加热温度的实验
    1.2 保红溶液改变药品剂量的实验
    1.3 红、绿色共同保存实验
2 干标本实验
    2.1 标本含水量对干标本的影响
        2.1.1 实验原理
        2.1.2 实验步骤
        2.1.3 实验结论
    2.2 种子干标本改良
        2.2.1 种子超干实验
        2.2.2 种子脱水速度
        2.2.3 不同含水量种子经50℃高温老化
3 标本外观的改良
4 结 论

(9)药用植物标本制作、保存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蜡叶植物标本
    1.2 固绿
    1.3 压制标本
    1.4 装订标本
    1.5 标本的保存
2 原色浸渍植物标本
    2.1 整形与消毒
    2.2 固绿固绿方法同腊叶植物标本。
    2.3 保存
    2.4 封口

(10)《本草纲目》版本流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 概说
二、 东璧声名闻天下
    (一) 时珍其人
    (二) 《纲目》其书
三、 《纲目》版本逾百家
    (一) 祖本研究
        1 、金陵本出版历程
        2 、金陵本版本特点
    (二) 传承系统
        1 、“三大”版本系统
        2 、《纲目》版本汇集
四、 “一源三歧”图版划
    (一) 图版划分出三个版本系统
    (二) 三个版本系统的图版异同
五、 本草大作传欧亚
    (一) 《纲目》之东被
        1 、《纲目》传入朝鲜半岛
        2 、《纲目》传入日本列岛
    (二) 《纲目》之西渐
        1 、《纲目》传入欧洲
        2 、《纲目》传入美国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植物蜡叶标本制法的改进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环保复合高分子书画材料的研制[D]. 李亚非. 山西大学, 2018(04)
  • [2]基于播客腊叶植物标本“植物学”教学初探[J]. 程金凤,姜在民,常朝阳.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6(09)
  • [3]药用植物腊叶标本采制技术规程[J]. 张锋,倪大鹏,朱彦威,单成钢,王志芬.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13(04)
  • [4]中药材原色标本制作技术的研究及应用[J]. 舒伟,张兴国,龙晓枝,杨言琛,陈雷. 安徽农业科学, 2012(33)
  • [5]近代中国生物标本制作掠影[J]. 侯江,李庆奎. 安徽农业科学, 2011(03)
  • [6]中学理科实验探究教学新模型研究 ——基于部分理科师生调查的分析[D]. 董素静. 西南大学, 2010(08)
  • [7]现代植物标本采集技术[J]. 闫海忠,王璟,李冬冬,缪漪,苏丹. 科技资讯, 2010(09)
  • [8]植物标本制作工艺的改良[J]. 宋红,张雪莹,孙士琪,邓硕. 生物信息学, 2009(04)
  • [9]药用植物标本制作、保存技术的研究[J]. 陈志娟,高静,赵杨,张坚,孙秀岩. 甘肃中医, 2009(07)
  • [10]《本草纲目》版本流传研究[D]. 李载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4(01)

标签:;  ;  ;  ;  ;  

植物蜡叶标本制备的改进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