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靖江段古裂扇遥感分析及成因研究

长江靖江段古裂扇遥感分析及成因研究

一、长江荆江河段古决口扇遥感专题分析及成因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青硕[1](2017)在《河套地区全新世黄河古河道迁移演化规律及其成因机制》文中认为古河道的迁移摆动记录着河流系统的自身发育历史,同时又反映古地理环境与地貌的演变过程。黄河古河道是河套平原区第四纪水文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新世河套平原地貌演化的重要证据,而全新世黄河古河道的迁移摆动则对反演河套盆地水系演化、气候变迁及新构造运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通过Landsat8遥感影像解译、1:5万野外地质地貌调查、钻孔资料分析,结合剖面实测、物探等技术手段,精准的圈定了黄河地表及埋藏古河道的分布位置;采用OSL与14C测年较精确地确定了黄河古河道的年代,对全新世黄河古河道进行分期,以此获得了本区古河道丰富的古地理信息,并最终对黄河古河道迁移演化的成因机制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全新世以来黄河古河道可分为五期:Ⅰ期古河道,分南北两支,南支分布在复兴镇西北部,埋深26m,北支分布于呼勒斯太中南部,埋深8.29m,时代为9.937.4kaB.P.;Ⅱ期古河道,河道主体分布在色尔腾山山前,埋藏于现今乌加河古河道下部411m处。在塔尔湖区分布有同一期的古河道,埋深79m,时代7.44.1kaB.P.;Ⅲ期古河道,呼勒斯太中部、塔尔湖中南部及复兴镇南部都曾发育,但河道主体为塔尔湖区的古河道,埋深29m,时代为4.11.2kaB.P.。Ⅳ期古河道,埋藏深度为2.54m,主体分布在复兴镇地区,自西南向东北并折向东南,时代为1.20.4kaB.P。Ⅴ期古河道(现今黄河),沿鄂尔多斯北缘断裂自西而东流,河道游荡形成了宽约45km东西向河道区域,近期经人类修筑,河道趋于稳定,时代为0.2kaB.P至今。近万年来,黄河在河套地区频繁改道,迁移的整体路径呈现由阴山山前逐渐向南迁移、最后摆动至现今河道的趋势。迁移的具体过程为早全新世的南北两支古河道向南微弱的迁移趋势,且分散为南、中、北三支河道;至晚全新世早期的以塔尔湖为中心的大范围网格状河道水系,到晚全新世中期的古河道又减少为南北两支,且北支逐渐由主流级别降为支流,最后晚全新世晚期至今的北部北支河道干涸,形成南支为主流的现代黄河形态。河道迁移演化的其主控因素为活动断裂及古地震活动导致的地表不稳定,同时全新世的气候干湿多变导致的水文变化及后期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是黄河古河道迁移的重要影响因素。

夏非[2](2016)在《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环境演化》文中提出海洋氧同位素5阶段(Marine Isotope Stage 5,MIS 5)以来,中国海岸海洋地貌与沉积环境的演化主要受控于全球性海面升降旋回背景下的复杂的海陆交互作用。辐射沙脊群正是在这样环境背景下,由长江、黄河、淮河等大中型河流在南黄海西部陆架形成的巨型砂质堆积体,是中国东部海陆交互作用的重要产物。西洋是辐射沙脊群北部最大的潮流通道,由潮滩海岸与沙脊夹持而成,是研究江苏中部海陆交互带沉积层序与演化的典型区域。本研究基于可控制整个西洋的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剖面和西洋南段的07SR01孔等第一手资料,并搜集西洋及邻区做过深入沉积学研究的钻孔和剖面,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地震地层和钻孔地层分析与对比。与此同时,为弥补现有钻孔研究的不足,尝试借助废黄河口近岸的已有认识来外推西洋北段浅层地震单元U3的沉积环境和形成年代,进而完成了整个西洋钻孔与浅层地震的层序对比分析,最后初步建立MIS 3以来西洋的层序地层格架,并宏观演绎该区的沉积演化历史。形成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西洋自海底向下可识别出5个浅层地震单元,并且约以33°19’N为界,西洋南、北段的沉积层序存在一致性差异。其中,U1单元多发育在侵蚀与堆积作用兼具的地区,以前积、平行、亚平行等反射结构为特征,多为现代水下沙脊和潮道底部充填等沉积,可能形成于AD 1128年废黄河影响苏北海岸以来。U2单元在全区稳定分布,向南似有加厚趋势,以复杂的切割-充填反射结构为特征,多为河口/潮流沙脊、潮道沉积,可能形成于全新世海侵及高海面以来。U3单元仅在北段稳定分布,向南厚度减薄直至尖灭,以连续性好、振幅较弱和频率高的平行、亚平行反射结构为特征,应为滨岸、浅海泥质沉积,可能形成于9-5 kaBP。U4单元在全区稳定分布,以亚平行及微波状为主、兼切割-充填反射结构为特征,多为低海面时期(MIS 3末期至MIS 2)形成的河湖相洪泛平原沉积,发育硬黏土层,部分地区还包括末次冰消期的滨海湖沼沉积。U5单元仅在少数剖面中可以明确识别,其空间分布特征尚不清楚,南段揭示此单元为潮汐河口边滩、河床沉积,与U4单元反射特征类似。(2)MIS3以来西洋的层序地层格架如下:此时期发育类型Ⅰ层序,以硬黏土层顶面或古河谷下切面为层序界面,之上发育冰后期层序(Sq1),之下发育末次间冰阶层序(Sq2)。其中,Sq1层序可识别海侵和高位体系域,且两者间的最大海侵面,在西洋北段可置于构成海侵体系域主体的滨岸、浅海泥质沉积中,其上高位体系域主要是潮下沙脊-潮道沉积;在西洋南段应在潮下沙脊-潮道沉积中。Sq2层序尚可识别高位和强制海退楔体系域,且难以区分两个层序间的低位进积楔和强制海退楔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在西洋南段主要为潮汐河口边滩、河床等沉积,在北段尚不明确;强制海退楔体系域在整个西洋基本为河湖相的洪泛平原或下切小河谷沉积。(3)MIS 3以来西洋的沉积演化过程如下:西洋南段在39 cal ka BP前后的末次间冰阶高海面时期发育了潮汐河口边滩、河床沉积(北段可能类似)。MIS3末期海面波动下降,26 cal ka BP前后已发育河湖相洪泛平原沉积,并经历MIS 2低海面阶段,可能会持续至末次冰消期海侵影响之前,亦有下切小河谷层序发育。LGM结束后,约15 cal kaBP进入末次冰消期,受全球融冰水事件影响,海面阶梯式急剧上升。西洋约在11.8-11.4caIkaBP形成海侵侵蚀面;约在11.4~9.6 cal kaBP发育滨海湖沼及冰后期海侵的基底泥炭,风暴沉积记录较多;约在9.5-9.2calkaBP彻底被海水淹没沦为滨海。西洋在约9kaBP之后形成滨、浅海环境,但南、北两段经历了不同的沉积演化过程,北段先后发育滨、浅海泥质沉积和潮下沙脊-潮道等环境,转换时间约在5kaBP,而南段则一直处于潮下沙脊-潮道环境。AD 1128年之前发育的沙脊为水深较大的暗沙,并未出露海面,尚处在沙脊-潮道的不断调整变动之中。AD 1128-1855年,黄河南徙经苏北入海,西洋接受废黄河南下大量泥沙并持续被充填,暗沙成长为明沙。AD 1855年至今,黄河北归入渤海,苏北近岸的直接供沙被切断,动力作用恢复为主导因素,西洋逐渐开始遭受强烈的侵蚀冲刷,一度不断刷深和南移,但至本世纪初,增幅已显着降低,并且冲刷出来的泥沙供给西洋周围潮滩和沙脊的淤长。

李燕,金振奎,李桂仔,高白水,石良[3](2014)在《江西省鄱阳湖信江决口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实地考察、浅钻孔、探槽及卫星影像等方法,对鄱阳湖信江决口三角洲进行了系统研究。该决口三角洲是洪水冲破信江西岸天然堤流入附近的河漫湖泊形成的,其平面形态为鸟足状,总体延伸方向与主河道近垂直。在横切剖面上整个决口三角洲沉积体呈透镜状覆盖在早期的湿地或河漫湖泊沉积之上。鄱阳湖信江决口三角洲可分为3个亚相:决口三角洲平原、决口三角洲前缘和决口前三角洲。决口三角洲平原主要发育决口河道、决口天然堤、废弃决口河道和湿地,其中决口河道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决口水道、边滩、汊口滩;决口三角洲前缘主要发育河口坝、支流间湾。河漫湖泊规模小、深度浅、波浪能量弱,对河口坝和决口河道砂体的改造较弱,不易形成连片分布的席状砂;决口前三角洲不发育。决口三角洲沉积受河流作用和河漫湖泊作用的共同控制,其演化可以划分为主河道天然堤生长阶段、决口初期阶段、进积分汊阶段及分汊—废弃阶段4个阶段。

徐继山[4](2012)在《华北陆缘盆地地裂缝成因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地裂缝既是一种以地面破裂变形为显着特征的宏观地质现象,又是一种对地表土体直接破坏的表生地质灾害,在华北平原地区乃至整个华北板块区域发育之广、危害之大,世属罕见。随着人类工程实践活动向自然领域拓展,地质活动也愈加反作用于人类自身,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地裂缝等灾种的危害日益突出。本质而言,地裂缝是致裂因素在一定介质中按照某种法则演进而成的地表破裂现象,反映了连续性时空对非连续性地质事件或工程事件的突变响应关系。本次研究以“华北平原地面沉降地裂缝调查与监测”项目为依托,探讨华北地裂缝成因本质的相关理论问题,旨在摸清地裂缝活动规律、破解地裂缝孕发机理、探寻地裂缝减灾措施,为农业生产、民居民生、工程建设、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本文利用地质调查、勘探、测绘、监测、试验等工程手段,以及事实归纳、理论分析、模型演绎、逻辑论证等理论方法,从深部与表部、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等角度,对华北陆缘拗陷盆地——华北平原地裂缝全面展开研究,得出六个方面的成果:1)通过调查研究,新近查明了华北地裂缝分布现状。华北地裂缝分布格局为“一带四区”,即太行山前地裂缝发育带、冀中拗陷地裂缝发育区、沧县隆起地裂缝发育区、临清拗陷地裂缝发育区,以及其他零散发育区,在构造上基本布于太行山前断裂以东、沧东断裂以西、燕山褶皱带以北这一带状区域;具有扩展方向性、分布群集性、构造关联性、形成复杂性、活动周期性等五个属性。2)通过理论研究,全面阐释了华北地裂缝孕裂机理。华北平原地裂缝的孕育、成生和演化联系于一定的时空环境,包括大尺度的构造环境和小尺度的局部环境。从微观上看,地裂缝是土体介质材料连续性的中断,土体所处环境发生变化,造成了维持土体平衡状态的固有条件改变而诱发土体微观结构重新分布,当变化累积到极限而发生破坏。从宏观上看,地裂缝作为一种地质要素,与其他空间地质要素、动力地质要素、时间地质要素形成一个有机的、相互联系的体系,地裂缝的形成是这一体系自身变化、演化的结果。从地裂缝的孕裂环境的要素组成来看,地层结构是地裂缝形成的介质因素,地质结构是其构造因素,现代构造应力和现代地壳变动是其动力因素,块体演化是其时间因素。3)通过事实研究,重点分析了华北地裂缝启裂机理。地裂缝在长期缓慢的变化过程中因某些因素的突变,而使在一定深度和范围内的土体持力性质发生弱化,破裂活动被较大规模、较大速度地启动并扩展,最终在地表显化。构成地裂缝的启裂条件包括深部构造拱裂作用、基底伸展抻裂作用、断层活动错裂作用、水体活动渗裂作用、埋藏地貌陷裂作用、岩溶构造蚀裂作用、采掘活动塌裂作用等七个方面。4)通过勘探研究,首次归纳了华北典型地裂缝成裂模式。地裂缝的形成过程包括孕育、开启、发展、演化、休止、复活等环节,这些环节并非由简单因素始终控制,而是糅合了内动力、外动力因素的复杂过程。华北平原典型地裂缝成裂模式可以划分为盆缘断裂牵动式(邯郸)、断块升降位错式(隆尧)、隐伏断裂蠕动式、深部剪切开花式(河间)、地震活动响应式(唐山)、抽水作用加剧式、表水渗透潜蚀式、埋藏地貌沉陷式(大名)、内外动力耦合式等九种模式。5)通过区域研究,尝试探讨了华北地裂缝群发机制。在板块尺度上,华北地区地处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汇地带,被燕山隆起、太行山隆起及泰山隆起围限。青藏高原隆升带来的远程效应及太平洋板块南北偏移带来的阻挡效应,造成深部物质运动并向地表转化,形成华北地区近EW向拉张应力场,共同促生了地裂缝的群发现象,表现为时空选择发育特征。6)通过评价研究,初步划分了华北地裂缝危险区域。利用层次分析法将华北地区地裂缝危险区划分为四个等级——高度区、中高度区、中度区及轻度区,其中太行山前断裂、沧东断裂及冀中拗陷西缘断裂带为地裂缝监测、预报的重点区。最后,地裂缝的理论价值在于解释已发现事实、预测未知事实,更多新事实的探索、更新、验证,不仅有助于科学认识的深入,也有助于工程实践的推进。

秦慧杰[5](2011)在《不同地貌类型区遥感影像信息容量的空间差异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息容量是评价图像质量的有效指标,能反映图像相邻像元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且评价结果和人类的视觉效果相一致;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地貌类型区遥感影像的灰度特征和纹理结构都与信息容量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构建了信息容量的计算模型,探索信息容量在不同地貌类型区的差异性及其形成原因。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在充分研究信息容量数学内涵的基础上,探索并建立了遥感影像信息容量的计算模型,确定了针对不同地貌类型区遥感影像信息容量的约束区域。(2)分析信息容量、分形维数和信息熵的关系,探索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信息容量、分形维数和信息熵都有很好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都在0.9以上。(3)探索分析了不同地貌类型区信息容量的空间差异性。研究表明,信息容量在不同的地貌类型区具有差异性,一般地,在地表形态结构越复杂的地区,信息容量的值越大,在地表形态结构越单一的地区,信息容量的值越小,即遥感影像的信息容量和地貌类型结构及地表形态特征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4)分析不同地貌类型区信息容量的空间差异性成因。研究从遥感影像的成像机理、信息容量的计算原理及信息容量的影响因子三方面入手,分析信息容量在不同地貌类型区的差异性。综上所述,本论文的研究为遥感信息理论在地理学上的应用提供了借鉴,也为地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

周增坡,程维明,周成虎,张洪岩[6](2009)在《基于DEM的火山口地貌识别方法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吉林省靖宇县西南部的龙湾火山群为例,进行了火山口地貌图像识别方法探讨。在提取过程中,根据研究区内火山口均位于熔岩台地上的特点:首先,将研究区划分为平原和山地等地貌类型;然后,将生成的坡度数据与DEM高程数据相乘,实现对DEM数据按照地形高低起伏的加权,以突显火山口在高程数据上的表现。根据火山口"中间低,四周高"的形态特点及在DEM上的表现,建立了火山口识别模板,对火山口进行识别。最后,参照研究区内的遥感影像,对提取的结果进行验证和修改。

周增坡[7](2009)在《基于多源数据的典型地貌形态特征提取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地貌学研究现状和信息提取方法的基础上,以典型地貌形态特征提取为主要研究内容。介绍了地貌形态自动/半自动提取过程中刻画地表形态特征的高程、坡度、坡向、剖面、起伏度、地表切割深度等参数,总结了地貌形态提取的三种方法:1)几何形态与地形环境相结合的地貌类型提取方法;2)专家知识支持的多尺度面向对象的地貌类型提取方法;3)遥感影像与数字高程模型相结合的地貌类型提取方法。然后使用遥感和DEM数据对吉林省靖宇县西南部的龙湾火山群和松花江哈尔滨段的阶地进行了形态特征提取。在提取火山口的过程中,根据研究区内火山口仅位于熔岩台地上的特点,首先将研究区划分为平原和山地。然后,将生成的坡度与DEM高程数据相乘,这就类似对DEM数据按照地形的高低起伏进行了加权,更能突显火山口在高程数据上的表现。根据火山口“中间低,四周高”的形态特点及在DEM上的表现,建立了火山口识别模板对火山口进行识别。最后还要根据遥感影像对提取的结果进行验证和修改。对阶地的提取是基于专家知识的面向对象地貌类型提取方法,首先将遥感影像分为水体和陆地两类。然后按照地理相关法提取出三角洲、低河漫滩、高河漫滩、阶地和平原。阶地和平原在遥感影像上表现出较高的相似性,很难进行区分,因此要进一步区分,还要使用DEM数据,对划分出的阶地和平原进行剖分。在形态特征提取的基础上,还要对各个图斑内的最大高程进行分级分类,根据地质数据对地貌的成因、次级成因和物质组成进行判别,从而最终形成能用于地貌制图的地貌数据。使用遥感和DEM进行地貌形态提取,首先要对研究区进行比较深入的了解,然后总结出提取目标在遥感影像和DEM上的表现,选择能最佳刻画地貌形态的指标进行提取。同时提取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利用空间实体的空间展布规律和组合规律,进行分类。对最终的提取结果除了要进行平滑和概括外,还要根据有经验的专家的意见进行修改。

许栋[8](2008)在《蜿蜒河流演变动力过程的研究》文中提出作为构成蜿蜒河流的基本要素,形状规则而又极其相似的河弯形态蕴涵着深层次的动力机制。蜿蜒河流的河弯随时间变化而不断地蠕动、迂回和迁移,这种运动称为河弯动力过程或蜿蜒河流演变动力过程。河弯动力过程的研究对河流开发与治理工程、跨河桥梁及沿河交通设施的选址、油气资源勘探以及河流生态修复等均有着重要意义。河弯问题的研究涉及到多种时间和空间尺度、以及多个学科内容,本文从水动力学、河流动力学以及地貌动力学的角度对冲积性蜿蜒河流河弯问题进行多角度、交叉学科研究,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有:对自然界中大型蜿蜒河流的平面形态进行多尺度分析和几何分形分析,建立了对河弯形态识别、概化以及特征量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与弯曲度参数相比,分形维数能够更好地描述大型河流平面形态的蜿蜒性和不规则性,河流平面形态小尺度的分形维数主要反映河弯的发育情况,而大尺度的分形特征则反映流域地形的不规则性。建立了模拟明渠水流运动的三维数学模型,研究了弯曲度、水深、河宽、床面形态等因素对弯道水流运动特性的影响;对弯道水流运动各特征量进行量级分析,为基本方程向二维和一维简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数值试验结果表明,自然河流河弯中的主流、二次环流和流速重分布特征是与自然河弯的特殊几何形态特征、水深条件紧密相连的,水深越小则流速沿横向的重分布越为显着;河宽越小则水流动力轴线在凹岸的顶冲点越为提前。自然河流流量的非恒定性是对河弯演变过程的一种强烈扰动,本文建立了弯曲河道中非恒定水流运动的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对该扰动展开了初步研究。基于河弯水流运动的线性理论以及地形沉积的概念模型建立了河弯运动和地形沉积发展的耦合数学模型,模型中对传统的线性河岸侵蚀模式进行改进,建立了非线性的河岸侵蚀模型。根据大量的模拟结果,揭示了在一定条件下河流具有消除外界施加的随机扰动的河道滤波功能。利用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弯道水流泥沙运动特性以及模型河流造床特性、河弯演变特性;作为另外一项创新性工作,本文根据模型试验测量的需要,研制了基于粒子跟踪技术(PTV)的表面流场测速系统和高效的断面地形测量系统。

王岸,王国灿[9](2005)在《构造地貌及其分析方法述评》文中研究指明构造地貌是指受构造内动力作用控制,通过内外地质动力的相互作用所奠定的能够反映一定构造特征的地貌形式。构造地貌学的研究内容为:地貌与构造的关系、构造地貌发生和发展过程以及构造地貌过程所揭示的地球内部构造动力过程;其分析方法可归纳为构造地貌格局分析法、构造地貌形态分析法、构造地貌相关沉积分析法和构造地貌年代分析法。构造地貌学从地形地貌的角度来分析构造过程,涉及不同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响应了当前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思路,可以预见,构造地貌学将在圈层作用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朝着信息化、定量化的方向发展。

刘章勇[10](2004)在《江汉平原涝渍地生态恢复与开发利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江汉平原现有涝渍地76.4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40.6%。尽管该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但由于大量涝渍地的存在使其农业生产长期处于大起大落且不高不稳的状态之中,生态环境退化趋势明显。本研究通过长期定位试验、野外调查和文献查阅等途径获取了大量数据,运用点面结合及系统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江汉平原涝渍地的成因及涝渍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探讨了涝渍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学机制,并从防灾减灾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两方面提出了涝渍地生态恢复与资源优化利用的途径和技术模式。主要结果如下: (1) 江汉平原的涝渍灾害是由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大平小不平的地貌条件、特殊的气象和水文变化等自然因素和过度围垦及不合理的种植制度等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江汉平原涝渍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是:气候变率加大,分布更加不均;涝渍相随,旱涝并存,且发生愈来愈频繁,水质劣变速度也在加快:土壤潜育化、湖泊沼泽化趋势加重,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变差;生物资源出现衰退趋势,土地生产力逐步下降;涝渍地域相对贫困人口增加,血吸虫疫区不断扩展等。 (2) 江汉平原涝渍地的演变过程主要由地质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和围湖垦殖、筑堤修坝、农业政策等人为因素共同驱动。湖泊在江汉平原涝渍生态环境的演变中起着特殊重要的调控和指示作用,近代大规模的围湖垦殖大大加快了涝渍地的形成速度。 (3) 江汉平原涝渍地域在地势、水文、土壤、气候、生物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梯度分异规律。按照地面高程、地下水位、水域面积等8个主要因素对潜江市的涝渍地域进行了综合分类和分区;通过在6个不同类型的典型涝渍微地域上实施的各具特色的开发利用技术试验示范,表明对涝渍地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开发利用可以取得良好的效益。 (4) 对南方易涝易渍地区而言,采用除涝、排渍两个独立标准进行排水规划设计是不完善的,本研究将除涝与排渍作为一个连续过程,研究了涝渍地主要作物持续受渍的排水控制指标和在涝渍综合胁迫下的排水控制指标。结果显示,在持续受渍状态下,地下水超标水位和持续时间的累积值(SEW30)与棉花、大豆和油菜的相对产量Ry(或减产幅度Rf)之间显着相关;在涝渍胁迫条件下,涝渍综合超标水位累积值(SFEW80)与棉花和大豆的相对产量Ry(或减产幅度Rf)显着相关。 (5) 除了涝渍地域的分类开发利用之外,在涝渍微地域上实施梯级开发模式和适度退田还湖也是其生态恢复与开发利用的有效手段。在碟形涝渍微地域上可以实施梯级开发模式,即在碟形洼地的底部实施退田还渔方案,在中下部利用水生和湿生经济生物进行开发利用,在中上部结合田间排水降渍工程技术因地制宜选用各种优化种植模式,在上部发展庭园经济、设施农业等;在滨湖涝渍微地域上可以适度退田还湖,退田还湖控制高程应在22.0 m~26.0 m之间,退田还湖的对象是未列入重点垸、蓄洪垸的一般垸,可以采取退人不退耕的“单退”和既退人又退耕的“双退”两种方式。

二、长江荆江河段古决口扇遥感专题分析及成因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荆江河段古决口扇遥感专题分析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河套地区全新世黄河古河道迁移演化规律及其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地理及地质概况
    2.1 地理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行政区划及交通概况
        2.1.3 人文经济状况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区域地层概述
        2.2.2 区域构造概况
第3章 河套地区黄河古河道分布特征
    3.1 地表古河道的分布特征
        3.1.1 遥感解译在地表古河道探测中的应用
    3.2 埋藏古河道的分布特征
        3.2.1 探地雷达对埋藏古河道分布的探测
        3.2.2 钻探法在埋藏古河中揭露中的应用
第4章 钻孔岩芯揭示古河道沉积物特征
    4.1 野外考察及钻孔岩芯获取
    4.2 光释光样品处理及结果
    4.3 碳十四样品处理及结果
    4.4 沉积物粒度分析及结果
    4.5 沉积物中石英砂微观形态特征
第5章 河套地区黄河古河道的期次划分
    5.1 划分标志和依据
    5.2 五期黄河古河道
        5.2.1 Ⅰ期古河道
        5.2.2 Ⅱ期古河道
        5.2.3 Ⅲ期古河道
        5.2.4 Ⅳ期古河道
        5.2.5 Ⅴ期河道
第6章 河套地区黄河古河道迁移过程与成因机制的探讨
    6.1 迁移过程
    6.2 迁移机制的探讨
        6.2.1 构造因素
        6.2.2 气候因素
        6.2.3 人为因素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2)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层序地层学在晚第四纪研究的有关应用
        1.2.2 辐射沙脊群的晚第四纪地层与沉积演化
    1.3 选题构思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2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1.3.3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地貌背景
        2.1.1 地质构造基础
        2.1.2 第四纪古地理背景
        2.1.3 现代地貌与沉积特征
    2.2 气候与沿岸河流水文概况
    2.3 近岸海洋动力环境
        2.3.1 潮汐与潮流
        2.3.2 波浪
        2.3.3 风暴潮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实验分析
    3.1 研究材料
        3.1.1 西洋潮流通道浅层地震剖面
        3.1.2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代表性钻孔和剖面
    3.2 实验分析
        3.2.1 浅层地震剖面数据处理
        3.2.2 粒度分析
        3.2.3 磁化率分析
        3.2.4 宏体和微体古生物鉴定
        3.2.5 AMS ~(14)C测年
        3.2.6 轻矿物和黏土矿物分析
        3.2.7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第四章 西洋潮流通道的浅层地震地层分析
    4.1 西洋潮流通道的浅层地震剖面分析
        4.1.1 西洋典型横向浅层地震剖面的分析结果
        4.1.2 西洋典型纵向浅层地震剖面的分析结果
        4.1.3 西洋横、纵向浅层地震剖面的对比分析
    4.2 西洋潮流通道的主要浅层地震单元、反射界面和层序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的钻孔地层分析
    5.1 西洋潮流通道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钻孔地层分析
        5.1.1 西洋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主要钻孔分析结果
        5.1.2 西洋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主要钻孔对比分析
        5.1.3 西洋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钻孔地层层序
    5.2 西洋潮流通道南段及邻区的钻孔地层分析
        5.2.1 西洋中部07SR01孔的钻孔地层综合分析
        5.2.2 西洋南段及邻区的其他主要钻孔分析结果
        5.2.3 西洋南段及邻区的主要钻孔对比分析
        5.2.4 西洋南段及邻区的钻孔地层层序
    5.3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的主要钻孔地层单元及地层界面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演化分析
    6.1 西洋潮流通道浅层地震单元U3的沉积环境判别
        6.1.1 废黄河口BH系列钻孔地层的分析结果及邻区对比
        6.1.2 废黄河口BH系列钻孔与浅层地震剖面的对比分析
        6.1.3 浅层地震单元U3在西洋北段与废黄河口近岸的成因关联
    6.2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钻孔与浅层地震的层序对比分析
    6.3 MIS 3以来西洋潮流通道的层序地层格架
        6.3.1 MIS 3以来西洋的层序及体系域界面
        6.3.2 MIS 3以来西洋的层序地层格架
    6.4 MIS 3以来西洋潮流通道的沉积环境演变过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07SR01钻孔地质编录信息
附录2 07SR01钻孔腹足类、双壳类化石图版及说明
附录3 07SR01钻孔沉积物13种常量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附录4 07SR01钻孔全样矿物X射线衍射半定量分析结果
硕博连读期间的学术成果与教学科研经历
致谢

(3)江西省鄱阳湖信江决口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概况
2研究方法
3决口三角洲沉积特征
    3. 1 决口三角洲平原
        3. 1. 1 决口河道
        3. 1. 2 决口天然堤
        3. 1. 3 废弃决口河道
        3. 1. 4 湿地
    3. 2 决口三角洲前缘
        3. 2. 1 河口坝
        3. 2. 2 支流间湾
    3. 3 决口前三角洲
    3. 4 决口三角洲垂向序列
4沉积模式
    4. 1 主河道天然堤生长阶段
    4. 2 决口初期阶段
    4. 3 分汊进积阶段
    4. 4 分汊—废弃阶段
5结论

(4)华北陆缘盆地地裂缝成因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背景及现状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及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技术路线
        1.4.1 指导思想
        1.4.2 研究思路
        1.4.3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及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华北平原地裂缝发育状况
    2.1 华北平原地裂缝的分区分类
        2.1.1 华北平原地裂缝分区
        2.1.2 华北平原地裂缝分类
    2.2 华北平原地裂缝的展布特征
        2.2.1 整体特征
        2.2.2 平面特征
        2.2.3 剖面形态
    2.3 华北平原地裂缝的灾害特征
第三章 华北平原地裂缝孕裂环境
    3.1 华北地区孕裂地层因素
        3.1.1 华北地层划分
        3.1.2 华北地层特征
        3.1.3 地层孕裂规律
    3.2 华北地区孕裂构造因素
        3.2.1 断裂构造分布
        3.2.2 断裂活动特征
        3.2.3 断裂孕裂规律
    3.3 华北地区孕裂动力因素
        3.3.1 构造应力场
        3.3.2 现代地壳变动
        3.3.3 构造地震活动
    3.4 华北地区孕裂演化因素
        3.4.1 块体演化基础
        3.4.2 盆地演化阶段
        3.4.3 断块演化结果
第四章 华北平原地裂缝启裂条件
    4.1 华北地区深部构造拱裂机理
        4.1.1 深部模型分析
        4.1.2 数值模拟分析
        4.1.3 拱裂机理分析
    4.2 华北地区基底伸展抻裂机理
        4.2.1 基底模型分析
        4.2.2 数值模型分析
        4.2.3 抻裂机理分析
    4.3 华北地区断层活动错裂机理
        4.3.1 断层模型分析
        4.3.2 断层试验分析
        4.3.3 错裂机理分析
    4.4 华北地区水体活动渗裂机理
        4.4.1 水体因素分析
        4.4.2 地面沉降分析
        4.4.3 渗裂机理分析
    4.5 华北地区埋藏地貌陷裂机理
        4.5.1 埋藏地貌分析
        4.5.2 陷裂机理分析
    4.6 华北地区岩溶构造蚀裂机理
        4.6.1 岩溶特征分析
        4.6.2 蚀裂机理分析
    4.7 华北地区采掘活动塌裂机理
        4.7.1 塌陷特征分析
        4.7.2 塌裂机理分析
第五章 华北平原典型地裂缝成裂机理
    5.1 顺义地裂缝
        5.1.1 整体规律分析
        5.1.2 典型特征分析
        5.1.3 槽探资料分析
        5.1.4 钻探资料分析
        5.1.5 物探资料分析
        5.1.6 成因机理分析
    5.2 河间地裂缝
        5.2.1 发育规律分析
        5.2.2 成裂机理分析
    5.3 隆尧地裂缝
        5.3.1 基本特征分析
        5.3.2 探槽资料分析
        5.3.3 物探资料分析
        5.3.4 成裂机理分析
    5.4 大名地裂缝
        5.4.1 整体特征分析
        5.4.2 成因机理分析
第六章 华北平原地裂缝群发机制
    6.1 华北地裂缝群发特征
        6.1.1 空间联系性
        6.1.2 时间联系性
    6.2 华北地裂缝群发背景
        6.2.1 现今构造应力环境
        6.2.2 现今大陆构造变动
    6.3 华北地裂缝群发机理
        6.3.1 数值模型分析
        6.3.2 理论模型分析
    6.4 华北地裂缝群发预测
        6.4.1 评价方法
        6.4.2 评价因子
        6.4.3 评价结果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不同地貌类型区遥感影像信息容量的空间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遥感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1.1.2 遥感信息及其地学理解
        1.1.3 遥感信息在地貌研究中的应用
        1.1.4 遥感影像信息容量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研究现状及进展
    1.4 研究概述
        1.4.1 项目来源
        1.4.2 研究内容与目标
        1.4.3 研究创新点
        1.4.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框架结构
第二章 研究基础
    2.1 实验数据说明
    2.2 实验样区选取
    2.3 研究区概况
        2.3.1 秦巴山地概况
        2.3.2 山东丘陵概况
        2.3.3 华北平原概况
        2.3.4 陕北黄土高原概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地貌类型区遥感影像的信息容量
    3.1 信息容量理论基础
        3.1.1 一维直方图
        3.1.2 二维直方图
        3.1.3 信息容量
        3.1.4 信息容量的约束区域
    3.2 基本地貌类型区遥感影像的信息容量
        3.2.1 平原地区遥感影像的信息容量
        3.2.2 丘陵地区遥感影像的信息容量
        3.2.3 山地区遥感影像的信息容量
    3.3 黄土高原区遥感影像的信息容量
        3.3.1 黄土塬区遥感影像的信息容量
        3.3.2 黄土梁区遥感影像的信息容量
        3.3.3 黄土峁区遥感影像的信息容量
    3.4 信息容量的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遥感影像信息容量和分形维数及信息熵的相关性分析
    4.1 遥感影像的分形维数
        4.1.1 遥感影像分形维数的计算原理
        4.1.2 基本地貌类型区分形维数
        4.1.3 黄土高原样区分形维数
        4.1.4 分形维数的结果分析
    4.2 遥感影像的信息熵
        4.2.1 遥感影像信息熵的计算原理
        4.2.2 样区信息熵结果分析
    4.3 不同地貌类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遥感影像信息容量的差异性分析
    5.1 不同地貌类型区信息容量的空间差异性
    5.2 不同地貌类型区信息容量的差异性分析
        5.2.1 不同地貌类型区遥感影像的成像机理
        5.2.2 信息容量的计算原理
        5.2.3 信息容量的影响因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论文总结
    6.2 存在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
        6.2.1 不足之处
        6.2.2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基于DEM的火山口地貌识别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区背景与方法
    2.1 地理背景
    2.2 火山地貌提取方法
3 基于DEM的地貌类型制图
    3.1 基本地貌类型图的生成
    3.2 以DEM模型提取火山口
    3.3 识别结果评价与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7)基于多源数据的典型地貌形态特征提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地貌与数字地貌
        1.1.1 地貌与地貌研究
        1.1.2 地貌学研究进展
        1.1.3 数字地貌
        1.1.4 数字地貌的重点研究内容
    1.2 火山地貌与河流阶地地貌概述
        1.2.1 火山地貌
        1.2.2 河流阶地地貌
    1.3 数字地貌提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目标
第二章 地貌信息自动/半自动提取的主要方法
    2.1 地貌形态信息自动/半自动提取主要参数
    2.2 基于DEM和遥感数据的地貌信息自动/半自动提取方法
        2.2.1 几何形态与地形环境相结合的地貌类型提取方法
        2.2.2 基于专家知识的多尺度面向对象的地貌类型提取方法
        2.2.3 遥感影像与数字高程模型相结合的地貌类型提取方法
第三章 火山熔岩地貌形态的自动提取
    3.1 研究区概况
    3.2 数据源及技术流程图
    3.3 研究区基本地貌类型提取
        3.3.1 宏观地貌单元提取
        3.3.2 基本地貌类型提取
    3.4 基于地貌图与专家知识的修正
    3.5 火山锥的形态及在DEM和遥感影像上的表现
    3.6 火山口在DEM上的提取
    3.7 基于专家知识的遥感解译
    3.8 提取结果的评价与分析
第四章 河流阶地的提取
    4.1 研究区概况
    4.2 河流阶地的技术流程
    4.3 河流阶地提取的方法和步骤
        4.3.1 水体和陆地的分类
        4.3.2 河漫滩和阶地的提取
        4.3.3 阶地提取的结果与修正
    4.4 提取结果的评价与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蜿蜒河流演变动力过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河流健康与蜿蜒河流动力过程
    1.2 蜿蜒河流动力过程研究的意义和理论范畴
    1.3 蜿蜒河流动力过程研究进展
        1.3.1 蜿蜒河流纵向河床变形研究进展
        1.3.2 蜿蜒河流横向演变理论的研究进展
        1.3.3 河弯演变数值模拟与河流地貌研究进展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蜿蜒河流的几何形态分析
    2.1 河弯形态的Frenet 标架
    2.2 自然河弯几何形态的概化描述
        2.2.1 正弦派生曲线
        2.2.2 非对称Kinoshita 派生曲线
    2.3 大型河流河弯形态多尺度分析
        2.3.1 多尺度小波分析理论基础
        2.3.2 黄河河流形态多尺度分析
    2.4 蜿蜒河流平面形态的几何分形分析
    2.5 蜿蜒河流河弯形态特征统计分析
    2.6 小结
第三章 弯道水流动力特性的三维数值模拟
    3.1 明渠水流运动的基本方程
        3.1.1 三维水流运动的雷诺方程
        3.1.2 紊流模型
        3.1.3 自由水面运动方程
    3.2 数值计算方法
        3.2.1 网格系统
        3.2.2 控制方程的离散
        3.2.3 离散后方程的求解
        3.2.4 数值稳定条件
    3.3 三维水流模型试验验证
        3.3.1 顺直水槽内部水流特性试验验证
        3.3.2 弯道水槽表面流场试验验证
    3.4 弯曲河道水流动力特性影响因素的数值试验
        3.4.1 河道弯曲度对水流动力特性的影响
        3.4.2 水深对弯道水流动力特性的影响
        3.4.3 河宽对弯道水流动力特性的影响
        3.4.4 床面地形对弯道水流动力特性的影响
    3.5 非恒定瞬变流在弯曲河道中的传播
    3.6 小结
第四章 弯曲河道中非恒定水流运动的平面二维数学模型
    4.1 顺直河段溃坝水流运动和床面变化的平面二维数学模型
        4.1.1 溃坝水流运动的控制方程及其离散
        4.1.2 溃坝中的河床冲淤计算
        4.1.3 溃口附近的溃坝水流泥沙计算
        4.1.4 下游障碍物附近的溃坝水流泥沙计算
    4.2 溃坝波在弯曲河道中传播的二维数值模拟
        4.2.1 曲线坐标下溃坝水流运动的控制方程
        4.2.2 控制方程的离散
        4.2.3 溃坝水流在半圆形弯道中传播过程的验证
        4.2.4 连续弯曲渠道中溃坝水流模拟
    4.3 小结
第五章 河弯演变动力过程及地形沉积发展的数值模拟
    5.1 弯道水流与床面耦合作用的线性理论
        5.1.1 基本假定和控制方程
        5.1.2 方程的展开和简化
        5.1.3 任意曲率弯道中方程的线性理论解
    5.2 河岸侵蚀模型
    5.3 河弯运动作用下的地形沉积演化模型
    5.4 河弯运动和地形沉积耦合数学模型的建立
        5.4.1 基本方程的数值解法
        5.4.2 数学模型的程序实现
        5.4.3 弯道水流和床面形态计算结果与分析
    5.5 数学模型的应用
        5.5.1 河弯演变的动力过程分析
        5.5.2 初始形态对河弯演变动力过程的影响
        5.5.3 河岸侵蚀模式对河弯演变动力过程的影响
    5.6 小结
第六章 弯道水流泥沙运动特性及河弯演变规律模型试验研究
    6.1 试验内容、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6.1.1 试验内容
        6.1.2 试验装置
        6.1.3 试验方法
    6.2 弯道中水流泥沙运动的特性
        6.2.1 试验内容
        6.2.2 弯道内的水流运动特性
        6.2.3 弯道内的床面形态变化特征
        6.2.4 弯道输沙能力分析
    6.3 河弯演变的自然模型试验
        6.3.1 试验内容及河流模拟的自然模型法
        6.3.2 模型河流河岸的运动
        6.3.3 模型河流演变的试验现象及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7.2 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一 大型河流河弯统计表
附录二 河工模型试验表面流场粒子跟踪测速系统研制
附录三 断面地形测量仪研制
致谢

(9)构造地貌及其分析方法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构造地貌及构造地貌学发展历史
2 构造地貌分析方法
    2.1 构造地貌格局分析法
    2.2 构造地貌形态分析法
        2.2.1 水系结构形态分析
        2.2.2 地形形态分析
    2.3 构造地貌相关沉积分析法
    2.4 构造地貌年代分析法
3 构造地貌研究发展趋势
    (1)圈层作用的研究
    (2)信息数据的开发利用
    (3)定量化发展

(10)江汉平原涝渍地生态恢复与开发利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1.3.1 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相关研究进展
        1.3.2 湿地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
        1.3.3 受损水域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研究进展
        1.3.4 涝渍地生态恢复与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5.1 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江汉平原涝渍地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2.1 江汉平原涝渍地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
        2.1.1 气候资源丰富,但变率较大,分布不均
        2.1.2 水资源相对充足,但涝渍相随,旱涝并存,水质变劣
        2.1.3 土壤潜育化、湖泊沼泽化趋势加重,养分有效性差
        2.1.4 生物资源出现衰退趋势,土地生产力逐步下降
        2.1.5 涝渍地域相对贫困人口增加,血吸虫疫区仍在扩展
    2.2 江汉平原涝渍地的涝渍成因分析
        2.2.1 独特的地质地貌条件
        2.2.2 特殊的气象和水文变化
        2.2.3 不合理的区域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2.2.4 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江汉平原涝渍地农业生态系统的演替
    3.1 江汉平原涝渍生态环境的演变历程
        3.1.1 江汉平原湖泊的演变与水生植物群落的变化
        3.1.2 江汉平原涝渍地域土地类型的演替
    3.2 江汉平原涝渍地生态系统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3.2.1 自然驱动力
        3.2.2 非自然驱动力
        3.2.3 综合驱动作用
    3.3 江汉平原涝渍地生态演替过程的一般规律
        3.3.1 山-河-湖-海互动规律对涝渍地生态演替的作用
        3.3.2 长江中游平原湿地的自然演替过程
        3.3.3 江汉平原涝渍地的生态演替过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江汉平原涝渍地生态恢复与重建机理
    4.1 江汉平原涝渍地地下水位、水分平衡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4.1.1 地下水位与耕地面积
        4.1.2 地下水位与土壤质地
        4.1.3 地下水位与土壤潜育化程度的关系
        4.1.4 地下水位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4.2 江汉平原涝渍地土壤分布、肥力状况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4.2.1 涝渍地土壤分布规律
        4.2.2 涝渍地土壤肥力的变异特征
        4.2.3 土壤有机质质量与土壤涝渍程度的关系
        4.2.4 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涝渍地土壤肥力的影响
    4.3 涝渍地排水改良的相关技术指标研究
        4.3.1 涝渍地主要作物持续受渍的排水控制指标
        4.3.2 作物在涝渍综合胁迫下的排水控制指标
        4.3.3 涝渍地排水工程规划研究
        4.3.4 涝渍地排水小区农道建设与土地平整工程优化模型
    4.4 江汉平原涝渍地域分异规律
    4.5 涝渍地域分类标准
    4.6 适度退田还湖的依据
        4.6.1 过度围垦使调蓄能力减弱是洪涝渍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之一
        4.6.2 退田还湖的调蓄机理
        4.6.3 退田还湖的地质环境适宜性分析
    4.7 江汉平原涝渍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体系
        4.7.1 江汉平原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基本思路
        4.7.2 江汉平原涝渍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主要技术
        4.7.3 低洼湖区避灾生态农业的一般模式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涝渍地生态恢复与改良利用的关键技术
    5.1 涝渍地田间排水工程技术
        5.1.1 涝渍地田间排水的相关技术指标
        5.1.2 暗管排水试验示范工程及其效果评价
    5.2 适度退田还湖
        5.2.1 退田还湖的范围和方式
        5.2.2 退田还湖对调蓄洪水的作用
        5.2.3 退田还湖工程的经济效益
    5.3 涝渍地域分区开发利用试验示范
        5.3.1 涝渍地域分区开发试验的总体思路
        5.3.2 潜江市涝渍地域分区开发示范
    5.4 碟形涝渍微地域的梯级开发模式
        5.4.1 碟形涝渍微地域土壤剖面的结构递变
        5.4.2 碟形涝渍微地域的土地利用现状
        5.4.3 碟形洼地底部的退田还渔
        5.4.4 碟形洼地中下部的水生和湿生经济生物开发
        5.4.5 碟形洼地中上部的优化模式开发利用
        5.4.6 试验区实施梯级开发模式的效益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问题讨论
        6.2.1 关于江汉平原涝渍地农业生态系统的退化
        6.2.2 关于涝渍地主要作物的排水控制指标
        6.2.3 关于退田还湖
        6.2.4 关于涝渍地域分异规律与梯级开发模式的应用
        6.2.5 关于涝渍地恢复利用与湿地保护的关系
        6.2.6 关于江汉平原涝渍地研究的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长江荆江河段古决口扇遥感专题分析及成因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套地区全新世黄河古河道迁移演化规律及其成因机制[D]. 周青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2)
  • [2]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环境演化[D]. 夏非. 南京大学, 2016(07)
  • [3]江西省鄱阳湖信江决口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模式[J]. 李燕,金振奎,李桂仔,高白水,石良. 古地理学报, 2014(02)
  • [4]华北陆缘盆地地裂缝成因机理研究[D]. 徐继山. 长安大学, 2012(07)
  • [5]不同地貌类型区遥感影像信息容量的空间差异性研究[D]. 秦慧杰. 西北大学, 2011(08)
  • [6]基于DEM的火山口地貌识别方法探讨[J]. 周增坡,程维明,周成虎,张洪岩.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9(06)
  • [7]基于多源数据的典型地貌形态特征提取方法研究[D]. 周增坡.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2)
  • [8]蜿蜒河流演变动力过程的研究[D]. 许栋. 天津大学, 2008(07)
  • [9]构造地貌及其分析方法述评[J]. 王岸,王国灿. 地质科技情报, 2005(04)
  • [10]江汉平原涝渍地生态恢复与开发利用技术研究[D]. 刘章勇.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标签:;  ;  ;  ;  ;  

长江靖江段古裂扇遥感分析及成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