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货币乘数下降的原因及改善方法

日本货币乘数下降的原因及改善方法

一、日本货币乘数下降的原因和提高的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冯文芳[1](2020)在《金融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影响机制及其监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产价格泡沫和高杠杆在历史上反复出现,但次贷危机后的资产价格泡沫形成机制和高杠杆作用机理更加复杂;现代金融技术发展产生的影子银行和金融衍生品等不但空转套利推高金融杠杆,而且让问题复杂化;内嵌于银行体系的表外业务严重期限错配以及中国经济转型期结构中存在的各种扭曲现象,使得金融杠杆过度膨胀导致的资产价格泡沫演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原有传统理论都无法较好解释经济中的资产价格泡沫现象。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的重要关口,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开始转为中高速增长,但是金融杠杆仍在不断攀升,金融杠杆增长与经济发展错配现象严重,资本市场的过度繁荣引致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和系统性金融风险不断膨胀和累积。金融危机后上述问题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首先,通过阅读和归纳国内外关于金融杠杆、资产价格泡沫和经济增长等方面的经典着作和前沿文献,厘清选题的发展脉络、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争论焦点和研究盲点等,为后期研究顺利展开提供文献支撑和理论基础。其次,准确定义资产价格泡沫是研究的逻辑起点,遵循目前国内外经济学界的三种主流观点,对资产价格泡沫的涵义进行明确界定并分析了其一般特征;从理论角度和影响因素角度剖析了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理;运用ADF、SADF、GSADF和RADF等资产价格泡沫识别方法,对资产价格泡沫的存在性、存在周期、出现频率和程度大小等进行了识别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在样本研究期内显着存在周期性资产价格泡沫;并且运用协整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提取了资产价格泡沫。第三,以金融杠杆经济本质研究作为切入点,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分别定义和度量了金融杠杆,揭示微观金融杠杆与宏观金融杠杆背离的原因和实质;采用债务收入比法和即时拆分法(TD)测算了我国的金融杠杆;重点揭示和研究了金融加杠杆的根源、实质、动力、渠道、特点和成因等;不但构建了金融杠杆驱动的资产价格泡沫模型,从理论上厘清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而且把滚动宽窗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和Bootstrap统计检验结合,从实证上验证了金融杠杆和资产价格泡沫相互动态影响机制的程度、频率与方向以及与经济事件之间的关系。第四,高杠杆和资产价格泡沫仅是表象,隐藏其背后的实质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失衡,因此加入经济增长因素,从表象分析上升到实质研究,进一步揭示金融杠杆、资产价格泡沫与金融、经济之间的影响效应。具体内容包括:(1)运用差分广义矩估计(DGMM)和门限效应,对国内16家上市银行从两个阶段检验了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杠杆机制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可以通过杠杆率对银行风险承担产生显着影响;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存在双重杠杆率门限效应;(2)运用傅里叶变换和频谱分析法研究了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周期联动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资产价格泡沫和经济增长的周期联动关系较复杂,并且两者在周期联动上更多的存在背离现象;(3)基于R&D模型,加入金融杠杆因素,研究了不存在和引入资产价格泡沫时经济增长的均衡结果,并推断出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共容的条件。(4)运用MCMC算法和SV-TVP-SVAR模型从时期与时点两个角度对金融杠杆、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时变关系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三个经济变量之间具有非常显着的时变特征。最后,高杠杆下去杠杆是必然选择,准确定义去杠杆的涵义并对目前去杠杆存在的误区做了澄清;分别探索了实体去杠杆和金融去杠杆的路径;运用合成控制法(SCM)检验了限贷政策能否抑制房地产泡沫?实证结果表明:在4个研究样本中,限贷政策对3个样本的商品房销售价格无法起到降低的作用;囿于传统资产价格泡沫监控研究方法与模型的缺陷,尝试运用人工智能中的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和BP神经网络(BPNN)技术构建了资产价格泡沫监控系统,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很好逼近与诠释样本历史数据所蕴含的内在规律,有效实现监控功能。根据上述主要研究结论,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1)拓展宏观货币政策调控目标范围,把资产价格纳入中央银行决策信息集,构建货币和信贷流动以及资产价格泡沫监控系统;(2)减少或消除刚性兑付和不必要的政府隐性担保,实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商业银行行为市场化,政府职能回归公共管理本质;(3)坚持中性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适度的货币流动性,建立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和对金融体系资产实施穿透管理,对影子银行进行有效管理;(4)精准掌控“结构性去杠杆”的节奏、力度、时间、主体,有条不紊降低杠杆率。

李秀萍[2](2019)在《中国高货币之谜探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的广义货币供给量M2持续走高,截至2018年底已高达183万亿元,伴随着超高的广义货币供给量,M2/GDP的比值也从1990年的0.32上升到2018年的2.03左右。然而,如此高的经济货币化水平却没有出现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反而出现通货紧缩的趋势,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经济增速更是出现不断下滑的趋势,着名的经济学家麦金农形象的将这种现象称为“高货币之谜”(Mckinnon 1993)。就我国的货币化水平是否偏高的问题,国内外学者们都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如何深度解读我国的M2/GDP比率是否偏高问题,成为理解当前中国经济问题的关键。基于此,本文将系统地对我国的高货币化之谜成因进行深入探究。就我国的M2/GDP水平是否偏高的问题,国内外学者们都给出了不同的解释:经济货币化进程说、货币沉淀说、金融抑制说、外汇储备说、储蓄率高、不良贷款率高、产业结构、收入差距、社会保障程度不完善、金融市场不发达等,这些解释都有不同程度的说服力,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我们知道,M2从理论上是指基础货币通过银行信贷循环创造派生后形成的广义货币量,即货币创造需要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共同参与,而货币流向则需要地方政府和企业等经济主体的参与进而对GDP产生贡献。本文基于货币的信贷传导机制分析,通过理论和实证发现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行为对高货币之谜的产生有重要影响,为我国高货币之谜的研究提出了新的分析视角,也为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理论支撑和政策支持。本文以博弈论和产业经济学学科为指导,采用规范和实证分析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比较与系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央行行为、商业银行行为、地方政府的行为与高货币之谜的关联性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的分析。我们的研究思路在于:首先,通过国际比较分析发现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影响了M2/GDP的水平,构建起央行独立性对高货币之谜的影响机理;其次,从博弈论角度出发,在央行独立性基础上引入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的信贷传导机制,研究央行独立性、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的信贷行为之间的关联性和互动机理;然后,通过分析商业银行的行为,发现商业银行的存款竞争行为以及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性扩张影响了M2的增加,从而间接推高了M2/GDP水平,并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验证了结论;再次,通过分析地方政府的行为,发现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和助推信贷错配的行为影响了M2/GDP水平的升高,通过数理模型分析构建地方政府行为影响高货币之谜的机制,并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探讨其因果关系;最后,根据理论和实证结果提出一些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第一,央行独立性和货币政策稳定性影响M2/GDP水平。本文首先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从国际上看央行独立性较强的国家M2/GDP变动相对平稳,从时间上看每一次货币政策冲击都会引发中国M2/GDP水平的攀升。理论结果也表明央行的独立性与货币政策稳定性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的助推信贷投放行为,最终导致M2/GDP水平的不断升高。央行独立性和货币政策稳定性的提升,可以通过以下几种路径:一是优化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的人员结构,使得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方面的决策权得以加强;二是提高中央银行的行政级别,使其可以自主实施货币政策,兼顾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速;三是可以将政策目标多元化,单一的追求经济增长容易导致通货膨胀和金融不稳定,且通过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不是长久之策,容易引发更大的风险。第二,商业银行的存款竞争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行为影响M2/GDP水平。首先,根据中央银行关于广义货币的统计口径,通过测算可以看到广义货币的快速增长可以用广义货币中的准货币部分高速增长来解释,而准货币的高速增长又可用公众的储蓄存款的增长来解释。基于此,本文首先通过博弈论解释广义货币M2的增长,以便给中国的“高货币之谜”提出一种新的分析视角。其次,通过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影响广义货币供给进行微观机理分析,认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性扩张会影响广义货币供给,利用2005-2017年的季度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性扩张对广义货币供应量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成为推高M2/GDP的重要因素。在金融市场逐步完善下,有效监管金融机构的存款竞争行为,防止恶性竞争成为当务之急;拓展公众的投资渠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直接融资模式的发展;加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管理,提高资产端的资金利用效率,从而有效缓解M2/GDP比值过高的现状。第三,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和助推信贷错配的行为成为推高M2/GDP的重要因素。首先,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动态数理模型,以地方政府的晋升激励与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来解释货币之谜,发现地方政府在锦标赛制度的晋升机制下,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M2/GDP水平的升高。其次,通过构建包含异质性企业、地方政府和中央部门的三阶段动态数理模型,从理论上解释了在面对经济冲击时,当前的晋升体制如何扭曲了地方政府的行为,导致货币政策失效,并通过城市面板数据实证验证了这一假说。未来,重塑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建立多指标、多角度衡量官员晋升的制度,不再以经济增长为单一考核指标,会一定程度上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使得信贷错配效应得到缓解。总体而言,与现有的文献相比,本文基于货币的信贷传导机制角度,通过分析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行为对高货币之谜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和探究。本文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创新:(1)构建高货币之谜的系统性分析框架。本文基于货币的信贷传导机制,通过货币源头——中央银行——货币循环——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地方政府——企业的链条,以三大经济主体的互动模式展开,并分别分析各行为主体在货币循环和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系统论证高货币之谜的产生机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2)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从经济主体的行为角度出发,首先从中央银行独立性和货币政策稳定性出发研究高货币之谜产生机制,然后通过分析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的行为进一步对高货币产生机制进行了系统性分析;(3)研究方法的创新。本文以博弈论和产业经济学等学科为基础,构建相关数理模型和实证分析,通过对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的行为机理进行剖析和验证,从而对高货币之谜的产生机制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杨斌[3](2019)在《利率走廊调控国际经验与中国目标模式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货币金融领域出现中国特有的货币现象。在市场总体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银行间市场出现“钱荒”和“资产荒”,而中小企业较难申请到贷款,通过民间借贷资金成本又很高,金融市场“量宽价高”问题突出,反映了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加速背景下,货币内生属性增强,数量型调控难度加大,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数量目标和价格目标难以兼得,有必要构建利率走廊调控框架,实现价格稳定。后凯恩斯主义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认为货币供给内生于实际经济活动,利率则外生地由中央银行设定的政策目标利率决定,早已“预言”了利率走廊调控的必然性。马克思货币理论对利率由两大资本家阶级分割社会平均利润率决定的论述对利率走廊调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启示意义在于,中央银行可以综合运用利率走廊调控和宏观审慎政策控制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和非息收入,使银行业取得社会平均利润率,有助于让金融回归本职,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因此构建利率走廊调控必须坚持马克思货币理论的指导地位。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银行从最早的直接信贷控制转变到当前间接货币总量调控,还初步尝试构建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由于当前货币政策目标过多,缺乏对价格的有效调控,无法平抑市场利率波动,利率走廊的可信度和中央银行的信誉度受到挑战,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通过分析我国微观货币创造机制,发现在我国经济金融领域中货币的内生属性和利率的外生属性都有增强的趋势,数量调控难度加大,价格调控可能性提高。英美两国货币政策发展史的路径差异表明货币政策框架的选择与一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金融发展程度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向稳态增长逼近,利率走廊调控建设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快利率走廊调控建设,克服数量型调控框架固有缺陷,实现向价格型调控框架转型。发达国家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的建立一般需要具备以下基础条件:具有基准性的政策目标利率,合理设定的走廊宽度,能与价格型调控相配合的公开市场操作和具有流动性管理功能的准备金制度。在人民银行推动下,持续的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使我国初步具备构建利率走廊调控的基础条件,但价格型调控框架的完全建立也存在一定的阻碍因素,特别是经济和金融结构扭曲,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中梗阻”,对利率走廊调控建设构成挑战。为完善我国价格型调控框架,在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转轨经济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利率走廊调控目标模式。通胀目标制具有规则性和透明性,能够加强中央银行与公众沟通,有利于形成和引导公众预期,因此构建利率走廊调控目标模式首要的是要实行通胀目标制。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具有市场性、基础性和主导性,利率走廊调控要以SHIBOR作为基准利率,以有效引导市场利率走向。利率走廊宽度通过改变机会成本改变商业银行的微观行为,因此最优利率走廊宽度的设定要充分考虑调控成本、央行容忍度和外生冲击类型。在我国转轨经济特征背景下,人民银行具有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双重目标,利率走廊还需要余额准备金制度相配合才能实现最终目标。针对存在的问题,一要增强利益诱导的有效性。强化SHIBOR的基准性;完善合格担保品框架,提高融资可得性并;改变准备金制度的期间平均考核方式,实行自愿准备金制度。二要强化中央银行的预期引导。构建通胀目标制+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调控框架;提高中央银行独立性和货币政策透明度。三要健全顺畅的货币政策传导。加强金融市场建设,构建有效的微观市场主体行为,还应提高分析预测能力应对货币政策时滞问题。

张喜艳[4](2019)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全球经济深受其害,世界经济至今仍陷入泥潭,复苏受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逐渐成为不确定性的主要表现形式,它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引起了研究学者与政策制定者的高度关注与重视。经济周期波动是宏观经济领域永恒的话题,减缓经济周期波动,推动人类经济平稳、持续、健康发展,是我们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视角,研究其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可进一步丰富已有经济理论,为寻找平抑各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良方提供新思路,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形成融合、包容、多元的世界经济格局提供经验支撑。因此,本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可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存在明显的溢出效应。然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溢出方向和大小具体如何,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是否存在异质性,国内外传导机理分别如何,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差异对国际经济周期协同的影响如何,采用何种方法进行论证,少有文献提及。对这些问题的追问,恰好找到了本选题的逻辑起点,同时也是本文可以拓展创新的地方。从国内传导和国际传导两个角度进行理论分析,全方位、多层次剖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传导机理。从国内传导来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主要通过实物期权效应、金融摩擦效应、预防性储蓄效应等改变经济行为主体的预期,从而影响其经济决策,导致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的波动,最终影响经济周期波动。从国际传导来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通过影响本国开放经济部门,再通过进出口贸易传导至国外开放经济部门,再通过产业链扩散波及国外非开放经济部门,同时加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溢出效应,影响到国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水平,在国内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双重夹击下,产生明显的乘数效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后果更为严重。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来看,近三年全球指数大起大落,波动频率和波动幅度远超历史水平,我们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不确定性难题。整体而言,美日英等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呈现明显趋同,联动效应显着。金砖国家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水平远高于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抵抗能力整体上不如发达国家。采用HP滤波法提取周期性成分,由测度结果可知,全球经济周期的波谷深度远大于波峰,呈现明显的“陡降缓升”特征,经济由繁荣转为衰退的收缩阶段较为急促,由衰退转为繁荣的扩张阶段较为缓慢。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波动的相关性分析可知,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国与国之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为了进一步定量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国内传导,本文利用G20集团中14个主要国家2003年1季度-2018年2季度的数据,采用PVAR模型和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了实证论证。结果发现:(1)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其经济周期波动对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短期影响的响应时间与响应幅度均存在一定差异,收缩期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幅度最大,持续时间较长。(2)滞后4阶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最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1年之后明显加剧了经济周期波动。(3)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程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前者约是后者的2.42倍。(4)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扩张期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不大,主要在收缩期加剧了经济周期波动,证实了Fajgelbaum et al.(2017)所说的“不确定性陷阱”的存在。(5)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即期的正向影响,财政政策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滞后的正向影响,且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强度远大于财政政策不确定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存在明显的溢出效应,该溢出效应的大小与方向分别如何,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借鉴Diebold&Yilmaz(2012)广义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思想,测算了2003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美国、英国、中国、法国等14国家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溢出效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溢出效应主要体现为波动溢出形式,测度得到的总体溢出指数为48.09%,美国对其他成员的溢出效应最大,中国对其他成员的溢出效应高于来自其他成员的溢出效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溢出效应呈现出明显的时变性,发达国家的整体溢出效应明显强于发展中国家,该溢出效应可能对突发的大事件较为敏感,而对于可预期的世界大事则较为迟钝。为了深入细致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国际传导过程,以溢出效应最大的国家——美国为例,采用GVAR模型,进行了相应论证。由实证结果可知,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周期波动对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主要体现为长期的负向响应,个别国家存在明显的正向响应,但持续时间很短暂。与主要发达国家(地区)相比,金砖国家和新钻国家等发展中国家对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的响应速度更快,响应幅度更大,波动程度更剧烈。经济周期协同作为经济周期的主要特征之一,它是共同执行国际货币政策的先决条件。本文主要采用联立方程模型,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差异(即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相对值)的视角,研究了其对国际经济周期协同的影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差异主要通过改变投资、贸易的流动方向,从而影响两国之间的经济周期协同。由实证结果可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差异对经济周期协同和双边贸易具有显着负向影响,对双边直接投资强度具有显着正向影响,通过贸易渠道和投资渠道对经济周期协同的间接影响为正。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连年攀升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难题,导致各类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同时扰乱公众预期,损害经济系统的平稳运行。特别是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溢出效应的存在,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其宏观经济影响后果易于从一国蔓延至另一国,导致“一损俱损”的局面出现。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加强立法制度建设,注重经济政策的稳定性与持续性等手段,以降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水平;通过推动实体产业发展,促进创新等方式,以增强抵抗不确定冲击的能力,双管齐下,稳定预期,确保经济系统的平稳、健康、持续运行。

洪昊[5](2018)在《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 ——兼论宏观政策组合应对结构性困境的效力》文中认为现阶段,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一种结构性困境:流动性的释放难以充分进入实体经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难以有效调节企业投资经营需要。基于这样的困境,本文尝试将融资配置过程对国有和民营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纳入到产能周期波动的理论分析框架,探索利率管制、融资偏向和产能失衡的微观基础,并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对利率管制、融资偏向等造成的企业投资非对称效应展开分析,力图将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研究从微观领域拓展至宏观领域。这项研究是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对许多内生变量和不同外生冲击的动态模拟,不同货币政策操作的效果差异比较以及对产权异质企业产能利用率不同影响的学术处理。为此,本文将分析视野拓展至财政政策领域和宏观审慎政策领域,试图通过构建基于新凯恩斯主义框架的DSGE模型,模拟不同外生冲击对产权异质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试图构建开放经济条件下含有金融加速器的多部门DSGE模型,并依据民营企业将房产作为抵押品应对融资非对称效应的现实,分析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本文有以下主要分析结论:第一,利率管制和融资偏向是导致企业产能过剩和不足的重要原因,放松利率管制和纠正融资偏向是改变这种局面的重要途径;第二,当经济面临技术冲击,价格型货币政策操作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国有企业投资,但提高利率水平会紧缩消费,数量型货币政策操作在抑制过度投资和化解产能过剩等方面的效果更好;第三,当经济面临消费偏好冲击,数量型货币政策操作会进一步抑制民营企业投资,加剧民营企业的产能不足问题,而价格型货币政策操作不仅可以紧缩国有企业投资,而且可以促进民营企业投资,在应对产能的结构性失衡方面效果更好;第四,当经济面临货币政策冲击,增加政府消费可以弥补冲击造成的影响,有效缓解产能过剩问题,增加政府投资虽然在短期形成需求,暂时缓解产能过剩,但最终会形成产能供给,滞后性的产能过剩将更加严重;第五,通过审慎的抵押品政策和资本资产杠杆率监管来稳定经济,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冲基于企业产权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关于第一个分析结论,本文第三章通过对融资可得性在不同产权企业的非对称性分析,讨论了利率管制和融资偏向导致企业产能过剩和不足的形成机制;关于第二、第三个分析结论,本文第四章在对基于企业产权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进行比较静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分别对数量型货币政策操作和价格型货币政策操作的效果展开了解说;关于第四个分析结论,本文第五章分析了政府行为对供给和需求的影响,重点讨论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所造成的结构性偏向问题,并对财政政策执行中的掣肘因素进行了研究;关于第五个分析结论,本文第六章依据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影响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针对经济出现过热、资产价格膨胀、贷款迅速扩张等情形展开了以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为中心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是通过对我国现状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的,这些结论的论证散见于各章节的交叉之中。客观地说,这些结论在有着可继续探讨分析价值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难以驾驭的内容。为检验这些结论的成色,本文根据模型分析结果进行了国际经验比较,对欧、美、英、日等发达经济体在后危机时代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实践展开比较分析,并检验了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效力,从而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提出了以本文为依据的政策建议和主张。与先前的相关研究相比,本文有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下几方面:第一,引入异质企业模块,将DSGE建模方法用于分析基于企业产权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 VARs方法的缺陷;第二,将产能失衡纳入基于企业产权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分析视野,动态考察了不同货币政策操作的效果差异;第三,重点研究了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效应,提出采用审慎的抵押品政策与资本资产杠杆率监管相融合来熨平经济波动的主张,是一种解决基于企业产权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政策尝试;第四,研究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在解决基于企业产权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方面的可行性,就政策执行的总体框架构建而言,有着基础理论支撑的分析意义。本文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对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所展开的研究,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随着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的充分发展,这些问题的机理揭示和实证分析很可能不像本文描述的那样混沌,甚至在某些方面表明本文的不科学,这有待后期的研究。

李翠兰[6](2018)在《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生产力水平得到较快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以年平均约9.63%的速度增长,在全球经济体中居世界第二的水平。在社会生活方面,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总体上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与提升。在2017年“十九大”的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变,一方面肯定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社会生产力得到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则说明当前在我国存在发展不充分与不平衡(区域、城乡)的现状,使得人们在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本质上就是旺盛的需求与供给的不足和不均衡之间的矛盾。具体来说,居民的消费能力总体在提升,消费结构随之升级,但与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相匹配的供给却不足;特别是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的不均衡使居民无法得到满足。如何化解这一供需矛盾成为我国当前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问题。财政的基本职能决定了财政在国家治理中具有基础和重要的支柱作用。在“促增长,保民生”的发展思路引导下,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调整对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与行业的发展,引导技术创新以提升产品的质量,从而弥补当前产品供给的不足,满足当前居民消费的需求;可以通过采用倾斜性财政支出政策增加社会公共产品及服务的供给来弥补城乡间与区域间的不均衡现状,提高农村及落后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可以通过扩大教育,医疗与社会保障的投入来减少居民预期不确定性支出;可以通过政府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共同促进居民消费需求得以满足,使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得以满足和实现。多年来,我国主要以投资拉动经济的增长。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所扩大内需作为基本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启动4万亿的投资驱动,主要包括增加民生建设支出,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加环境保护建设投资等,通过以政府为主体的投资来拉动国内居民消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2015年后,我国改变经济改革思路是在需求管理的基础上,从供给方面(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要素)入手,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通过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最终达到全方位地促进居民消费的目的。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二十年间,财政支出政策的执行效果如何,是否促进居民消费成为大家所关注的问题。从理论层面分析财政支出政策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一直存在(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主义两种不同流派的争论,对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抑或挤入效应之争没有统一的结论。同时在实务界财政支出的扩大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际效果没有一致的定论。因此在我国“新常态”时期的背景下,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当下,本文基于当前居民消费的现状,结合我国多年来财政支出的发展与现状,从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的角度考察和分析我国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途径和效果,为更好地促进居民消费提出财政支出的建议与对策。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主要理论,从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入手,从理论上说明了政府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然后介绍了我国居民消费与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结构的现状;再次,通过多年来财政支出规模及其结构对居民消费实际影响情况进行实证研究,验证目前我国的财政支出规模及其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冲击程度和动态及空间影响大小,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出促进居民消费的经验,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促进我国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优化政策建议。本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介绍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理论和理论杠架,分析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现状的分析主要包括两方面,居民消费现状与财政支出的现状。前者主要从居民消费水平与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城乡居民与不同区域间居民消费的差异,最后归纳出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在对我国财政支出现状分析时,分别将近三十年来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的发展变化进行描述与分析。在实证分析部分,立足于我国居民消费的整体水平与城乡、区域差异,从财政支出规模和财政支出结构分别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来分析。在财政支出规模影响居民消费的研究中,首先利用时间序列数据采用VAR方法检验了 1978-2015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对居民消费的冲击效应与影响程度;接着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对1998-2015年的地方财政支出与东、中、西部居民和城乡居民消费进行空间动态影响实证分析。在研究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时,选用1978-2006年的数据,采用VAR方法实证检验了全国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冲击效应,再运用动态和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 2007-2015年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居民,东、中、西部居民消费的影响。关于财政支出规模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结论。第一,从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冲击影响结果来看,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以下几组关系: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是互为格兰杰原因,他们之间存在互相作用的关系。财政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就业人口和利率都会产生影响,证明乘数效应、利率效应在我国是有效的。居民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也存在着双向格兰杰因果的关系,两者相互作用与影响。第二,从脉冲函数分析与方差分解的结果看出,居民消费对自身产生了最大的正向冲击影响,消费习惯和上期收入对居民消费起重要影响。第三,从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动态影响来看,我国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动态效应,从总体上来看是产生了挤入效应,但存在城乡差异,财政支出规模对城镇居民产生了挤入作用,农村居民消费受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不显着。第四,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效应还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居民受财政支出规模影响作用为显着的正向作用,财政支出有利于东部居民消费的提升,财政支出以对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的影响并不明显,同时对西部地区居民的消费还产生了负向作用。第五,从空间计量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存在着明显的外溢作用,财政支出不仅作用于本地区居民消费,同时还会影响邻近地区居民消费;从作用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来看,直接效应作用还是更为明显,效果更好。第七,无论是从动态面板模型还是空间模型分析出的结果得出居民消费水平决定于当期居民收入和前期居民消费,这两个作用效果特别的明显。关于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的研究结论。第一、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冲击影响的结果是,维持性支出,经济性支出都是居民消费的格兰杰原因。社会性支出与居民消费是呈负相关,维持性支出和经济性支出与居民消费呈正相关关系。第二,从脉冲函数和方差分解中看出,仅居民消费和维持性支出对居民消费有正向的冲击,经济性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冲击并不明显,社会性支出则有负向的冲击作用。各类财政支出对居民的消费都存在滞后影响,同时消费习惯是对居民消费的冲击影响是最大的因素,维持性支出的影响程度也较大,贡献率最小的是经济性支出。第三,从动态面板模型分析的结果看,维持性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抑制着居民消费,而经济性支出与社会性支出都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入效应,具有促进作用。从其他控制变量可以看出,居民收入,税负,抚养比和预期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都有显着的影响,其中居民收入的影响作用最大。第四,从城乡居民消费差异来看,维持性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都产生了挤出作用,而社会性支出则对城乡居民都产生了挤入作用。经济性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效用有所不同,它对城镇居民消费作用为负,且不显着,而对农村居民消费则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第五,从区域差异来看,东、中、西部地区的维持性支出都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社会性支出对各地区的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有所不同的是,经济性支出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作用为负,仅对西部地区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第四,从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结果来看,维持性支出与社会性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但是经济性支出更多有益于本地区居民消费的增加。基于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对比的基础上,借鉴以美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财政支出促进居民消费的经验,带给我国的启示包括如下几点:加大对社会性支出的投入,增强居民消费的信心;控制经济性支出规模,这类支出的效果作用时间短,不具备可持续性;注重对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的引导,使产业结构与居民消费结构相匹配;注重地区间与城乡间的平衡发展,采用倾斜发展模型促进居民消费的增加。最后一部分是基于前面的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提出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政策建议,主要从政策建议与优化途径两个方面提出。在财政支出政策方面,立足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之间)和当前居民消费不足的现状,提出财政支出政策的优化应从需求与供给两个方面共同作用,分别做好需求的提振与供给的调整,由此共同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在具体的优化途径方面从四个方面提出建议,合理的安排适度的财政支出规模,优化维持性支出的结构,调整经济性支出结构和增加对社会性支出投入,以期达到促进居民消费的目的。

吴明州[7](2018)在《利率调控体系构建与货币政策传导》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先对央行政策利率向货币市场利率的传导进行深入分析;其次,探讨了“流动性效应”和“预期效应”对市场利率水平和流动性水平的影响,以及不同阶段、不同的的货币政策调控对汇率波动和资本流动的传导;最后,基于银行监管,对利率型与数量型货币政策对我国银行风险承担的传导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首先,由不同期限的逆回购利率,按投放数量得出的加权利率的上升,会引起货币市场利率的上升;SLF与逆回购加权利率的调整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受银行个体流动性水平、逆回购操作概率的变化的影响,且逆回购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接近50%,SLF的影响较弱,但影响不断上升;政策利率对DR001的传导最顺畅,可作为央行利率操作目标。其次,连续下调法定准备金率会引起货币乘数快速上升,抵押贷款(如MLF)投放基础货币对流动性调节更加灵活,能避免货币乘数的变动;市场“流动性效应”有所下降,而“预期效应”不断上升;资本流动对汇率变动冲击的反应最大,对流动性冲击的反应很不稳定,对利率冲击的反应在8%左右,并不断上升,利率变动对流动性水平、汇率的影响不断上升。最后,2008年至2016年间,我国银行监管能有效限制银行的流动性创造,且对表内的影响更明显;数量型宽松货币政策使银行的流动性创造上升,价格型宽松货币政策导致银行表内流动性创造下降,但表外流动性创造上升;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监管能有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对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都能起到逆周期调节的作用。

黄小英[8](2017)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转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进入“新常态”,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加速,理财产品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如火如茶,商业银行非标和委外放量增长,资产证券化盛行,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等影响了我国传统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环境,数量型货币政策效力下降,宏观调控难度加大,货币政策面临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型压力。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数量型货币政策为何失效,各种金融创新和产品创新对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削弱途径和机理,建立什么样的货币政策框架能够有效规避上述局面,政策利率如何更有效的传导到金融市场、实体经济,以及配套的相关体制机制改革和监管政策等问题意义重大。本文顺应货币政策转型趋势,尝试从银行同业业务发展、互联网金融、利率市场化、资产证券化等角度来深入探索其影响货币政策的背后机理,在借鉴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和货币政策转型经验上,提出构建利率走廊等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建议,并提出货币政策转型应完善的各项体制机制和监管措施建议。研究要点如下:首先,梳理了货币政策相关文献和理论基础,着重区分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的差异,提出货币政策主流分析框架。第二,回顾了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实践,梳理我国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借鉴发达国家的利率市场化和货币政策转型经验,指出我国货币政策从“数量”向“价格”转型趋势,打造新型货币政策框架的必要性。利率市场化是货币政策转型的必要前提,有利于化解金融窖藏、产业空心化,具有改善经济结构,引导金融“脱虚向实”作用。第三,深入研究了各种金融创新、制度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1)通过建立GMM模型,将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纳入货币政策研究框架,发现其通过影响中介目标、政策工具和传导机制,显着影响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且不同性质商业银行存在异质性效应;(2)发现资产证券化业务将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出表进而盘活了资产,产生乘数效应,增强了信贷投放能力,抵消了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信贷市场和信贷结构的传导作用;(3)大额存单能拓宽银行资金来源,提升信贷投放能力、主动负债管理能力和产品定价能力,是商业银行应对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工具;(4)存款保险制度是金融机构市场化运作的托底制度,引导资金在不同规模和体制的金融机构之间分流,提升了大中型银行的政策敏感性,影响了货币传导有效性;(5)互联网金融通过现金替代、降低凯恩斯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增大货币弹性需求进而影响了货币需求;通过拓展了货币边界、小额贷款、P2P等延伸了信用创造功能,模糊了基础货币和社会货币总量乘数关系,影响了货币供给;通过拉长信用链条影响金融产品定价,拓展了传统金融服务的长尾市场进而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第四,探讨了新型货币政策框架的构建和应用。首先是引导建立更加市场化的存贷款利率决定机制,打造更加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和更宽的汇率浮动范围。其次重点探讨了利率走廊的运行机制及配套措施、传导机制,分析了利率走廊具有缓解商业银行流动性冲击、降低商业银行流动性囤积需求、分离货币数量和利率调控、降低公开市场操作幅度和频次等优势、探索了利率走廊上下限和最优走廊宽度、以及政策目标利率的决定机制和影响因素。再次,梳理了典型国家利率走廊实施经验,分析了利率走廊成功实施的配套措施和制度要求,基于利率走廊时间序列数据建立GARCH证实了利率走廊能够降低市场利率波动性,提出打造利率走廊的政策建议。第五,重点分析了新型货币政策框架下利率、汇率传导机制及不同经济制度对利率传导效力的影响。(1)构建开放型DSGE基准模型,基于居民、企业、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外国部门五个经济主体及各自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推导出各自最优决策行为模式,得出存款市场、贷款市场、债券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等国内市场局部均衡条件,将投资、利率、货币需求、央行货币供给、利率调整和央行Woodford目标函数纳入模型中,运用MATLAB和Dynare计量工具,测算出政策利率变动(加息和降息)对债券市场、存款市场和贷款市场等金融市场的传导效果;(2)在基准模型上,进一步拓展研究了不同经济制度和机制对政策利率传导效果的影响,发现不同的存款准备金率、巴塞尔资本充足率影响政策利率传导效果;(3)在开放模式下,研究了外需冲击和汇率冲击对政策利率传导的影响;(4)对比不同货币政策下社会福利损失效应,发现在我国当下尚未完全利率市场化时期,混合型货币政策最能稳定产出和通胀波动,政策调控福利损失最小;(5)深入分析了利率通过银行体系、债券市场的传导机理,测试了我国银行资产负债端的利率市场化程度,详析了银行内部存贷款市场化定价流程和机制,分析了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在利率传导中的作用、我国债券市场的现状和不足,提出加强利率传导效果的政策建议。最后,给出研究总体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1)指出货币政策转型的必然性,揭示利率走廊是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的重要机制,不同经济制度会显着影响利率传导效率;(2)建议继续深入推进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完善债券市场结构、打造基准收益率曲线,加大产品创新;(3)指出利率市场化后时代货币政策转型的路径和思路,并指出进一步研究方向。本文创新之处,一是构建贷款决策模型,将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纳入货币政策研究框架,发现同业业务具有顺经济周期效应,对不同金融机构形成资金分流趋势,同业业务作为表外的信贷渠道,具有信用创造功能,通过影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弱化了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二是发现利率市场化会推升利率,影响消费和投资占比,有助于产业空心化和金融“脱实向虚”难题,是货币政策转型的前提。三是发现各种金融创新会影响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如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具有乘数效应、互联网金融会增大投资的货币需求弹性、大额存单提升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存款保险制度能引导社会资金分流影响不同金融机构对货币政策敏感性。四是在CMR(2007)和马俊等(2014)货币政策模型上,创新性地把金融加速器、风险溢价、价格粘性引入厂商决策函数,把商业银行巴塞尔资本金要求、法准率要求、同业拆借、央行再贷款、投资组合调整成本引入商业银行决策函数,发现不同的经济制度(法准率、资本充足率)会显着影响利率等价格型政策工具对金融市场、实体经济的传导效果。最后本文提出继续推进商业银行产品定价市场化、打造基准利率体系,规范和完善Shibor基准利率形成机制、构建收益率曲线,丰富债券市场、加大债券市场衍生品创新、完善债券担保品种和范围,继续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等政策建议。

王林元[9](2016)在《中国国债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债与货币的关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引人注目,国债对货币供应量有什么影响,央行如何利用国债调节货币供应量,如何充分发挥国债在财政货币政策协调中的作用,都是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也正是本文力求要回答的问题。本文将国债和货币供应量纳入统一分析框架,深入研究国债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深入研究国债在财政货币政策协调中的作用,力求解决中国国债发展不足以及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难的问题,并为化解中国经济难题、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出谋划策。本文首先尝试将国债与货币纳入统一理论分析框架,构建国债与货币理论模型,夯实理论基础。采用一般均衡经济分析方法,构建包括政府、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企业、家庭五个部门的封闭经济理论模型,并基于理论模型,分析国债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以及对储蓄、消费、投资等经济变量的影响。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实证研究中国国债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首先专章论述中国国债发展历程及功能定位(第四章)和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及对经济的影响(第五章),然后构建包含国债变量的货币供应量计量模型(第六章)。第四章介绍中国国债发行、余额及交易变化情况,明确国债有弥补消费性支出、覆盖资本性支出、调节货币供应量、调节市场利率四大功能,分析中国国债对财政运行和金融体系的影响。第五章介绍中国货币供应量的规模变化情况,探讨中国高货币化率的原因,分析中国货币供应量的结构,分析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中国现行货币供应机制及其不足进行论述。第六章建立货币供应量计量模型,在弗里德曼-施瓦兹模型、卡甘模型和乔顿模型等经典货币供应量模型基础上,引入国债变量。先对回归变量进行单位根和协整检验,然后分别以M2、M1和货币乘数为应变量进行计量回归。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国债发行额和国债余额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甚微。为了全面地研究国债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本文还对主要经济体国债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第七章)。第七章论述国债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的有关国际经验,主要选择美国、日本、欧元区三个经济体。论述完三个经济体国债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后,基于国际经验分析,总结几点对中国的启示。一是国债规模的增加并不会直接导致货币供应量超发,二是国债规模取决于国家信用的强弱,三是货币供应有助于国债规模扩大,四是国债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结合中国情况及国际经验,化解中国难题。第八章主要论述中国国债规模扩大的意义、必要性和可行性,进一步探讨中国国债规模增长的空间。在对中国及主要经济体国债与货币供应量关系实证研究基础之上,进一步建立中国、美国、日本、欧元区和英国国债与货币供应量的面板模型,论述国债规模扩大对货币供应量扩大的影响。面板模型显示国债规模增加1,货币供应量增加0.44。如果货币乘数为5倍,则国债净发行额转化为基础货币的比例不足10%,国债余额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十分微弱。我国的国债规模远低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国债规模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企业债务水平高企,企业降杠杆的进程将会持续;家庭债务水平较高,极大地制约了消费增长,家庭杠杆水平难以进一步上升。只有政府加杠杆,才能缓解整个经济去杠杆的进程,终止债务通缩的恶性循环,及早将经济拉出需求不足、经济萧条、通货紧缩的漩涡。从我国国债与GDP之比、与M2之比、国债利息支付占财政收入之比、政府投资规模、减税及财政收支平衡等不同维度估算,我国国债规模增长空间巨大。本文还论述了如何发挥国债在财政货币政策协调中的作用(第九章)。在对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历史回顾基础上,分析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化解这些问题,要求充分发挥国债协调财政货币政策的桥梁作用,要求货币政策应当呵护国债市场的发展。国债发行应作为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可选方式,存量国债应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金融工具,国债还应该在调控市场利率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最后,本文总结出几条结论并提出几点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国债并不是货币供应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中国国债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甚微,中国国债规模与经济发展程度不相匹配,中国国债发展不足是财政货币政策缺乏协调的重要原因。同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全面推进减税降费;培育完善的国债流通市场,提高国债流动性;重视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发挥国债的桥梁作用;推进我国国债国际化,助推人民币国际化;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国债功能定位。

周翔[10](2016)在《人民币发行方式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自从1994年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并轨以来,由于汇率制度不够灵活,使得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呈现顺差局面,而且我国实施的是结售汇制度,中国人民银行需要买入巨额的外汇资产,以外汇占款形式投放相应数额的人民币,买外汇成为人民币的主要发行方式。外汇占款逐年大幅上升,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2014年末,我国外汇占款共计27.07万亿元人民币,相对于2000年末的1.43万亿元,提升了约20倍。由于中国的外汇占款长期处于上升通道,导致以外汇作抵押被动超发人民币的情形仍将持续,通胀隐患持续存在。近两年,经济增速开始放缓,买外汇发人民币的方式开始制约政府可选择的政策空间,因为经济低迷,需要增加人民币供给来缓解,但是国际收支顺差减少,甚至转成逆差,人民币供给不仅难以增加,甚至还会减少。可见,要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缓解管理层调控的困难,则必须对人民币的发行方式进行深入研究,找出人民币发行方式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使之既不会带动经济持续增长,又不会造成经济的深幅调整,更不会束缚管理层调控的手脚。本文的研究从人民币的源头——发行方式开始,首先分析人民币发行方式的概况,包括演变、现状、理论依据,制度支撑等,然后介绍发达国家与地区的货币发行方式,包括美元、台币和港币等,这些国家货币的基本操作,主要理论、配套制度与运行机制,并将人民币发行方式与其进行比较,为后面的理论分析做好铺垫;随后,逻辑上分析人民币发行方式影响通货膨胀的机理,并从货币和汇率这两个渠道分别实证研究人民币发行方式对我国通货膨胀走势的影响,从中找出人民币发行方式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当前中国经济金融的环境出发,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民币发行方式改革的目标,设计人民币发行方式转轨的路径与步骤,选择合适的转轨时机。本文研究人民币发行方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在实证分析过程中主要得出以下几个结论:第一,买外汇发行人民币的方式会造成人民币发行过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买外汇发人民币的方式会导致国际收支顺差长期存在;其次,买外汇发行人民币的情形下,出口成本上升也会带动人民币发行增长;再次,买外汇发行人民币的情形下,货币乘数将无法趋于收敛;最后,在买外汇发行人民币的情况下,行政当局会迫使央行多发人民币。第二,买外汇发行人民币的方式会造成汇率逆动。在我国实行买外汇发行人民币的前提下,国际收支顺差并不一定促使人民币汇率上升,而国际收支逆差也并不能促使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汇率的运行方式同经典论断描述的规律并不一致,人民币汇率会发生逆理而动的现象。第三,人民币汇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要从不同阶段来分析。如果人民币升值,在前期会促进通货膨胀率上升,但在后期则会促使通货膨胀率下降。相反,如果人民币贬值,在前期会促进通货膨胀率降低,但在后期会促使通货膨胀加剧。到了后期,国际收支顺差会促使外汇占款和货币发行量同时增加,货币供给增多必然引发更严重的通货膨胀。另外,通货膨胀对外汇占款的累积脉冲响应曲线也证实了这一点,外汇占款的增长会引发通货膨胀,而且这种影响持续时间较长,影响程度也越来越大。第四,人民币发行方式通过货币渠道影响通货膨胀的传导路径为“外汇占款—货币发行量—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外汇占款的增加可以通过货币发行渠道促使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进而推动物价水平的上涨,即使央行采取各种货币政策手段也很难消除外汇占款给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我国现行的货币发行职能主要是由外汇占款承担的,这直接将外汇占款和货币发行量捆绑在了一起,这也是造成通货膨胀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五,人民币发行通过汇率渠道影响通货膨胀的传导路径为“外汇占款—货币发行量—人民币名义汇率—通货膨胀”。在买外汇发行人民币的机制下,我国外汇占款上升,兑换外汇的人民币需求量也会增加,并且我国央行实施结售汇制,外汇兑换人民币需求的增加同时会带动人民币供给增加,被需求增长拉高的人民币汇率会被打压回去,因此难以促使人民币汇率及时升值到位。如果人民币升值不到位,在短期会可能会抑制通货膨胀的加剧,但长期来看会促使通货膨胀加剧。

二、日本货币乘数下降的原因和提高的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货币乘数下降的原因和提高的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影响机制及其监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符号变量的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3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1.3.1 论文创新
        1.3.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资产价格泡沫的含义及其形成机理研究综述
        2.1.1 理性预期理论
        2.1.2 行为金融理论
        2.1.3 以分形和混沌理论为代表的非线性理论
        2.1.4 信贷理论
        2.1.5 金融发展理论
    2.2 资产价格泡沫的存在性检验及测度研究综述
        2.2.1 资产价格泡沫的存在性检验
        2.2.2 资产价格泡沫存在性的检验方法
        2.2.3 资产价格泡沫的测度方法
    2.3 金融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关系研究综述
        2.3.1 金融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关系
        2.3.2 金融杠杆与房地产泡沫的影响关系
    2.4 资产价格泡沫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综述
        2.4.1 资产价格泡沫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2.4.2 资产价格泡沫对经济增长的不利作用
        2.4.3 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的周期联动效应
    2.5 资产价格泡沫监控研究综述
        2.5.1 主张从市场层面入手监控资产价格泡沫
        2.5.2 从货币政策角度监控资产价格泡沫
        2.5.3 利用托宾税监控资产价格泡沫
    2.6 对现有文献的评述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资产价格泡沫形成机理及其检验研究
    3.1 资产价格泡沫的理论界定
        3.1.1 资产
        3.1.2 资产价格泡沫的载体类型
        3.1.3 资产价格泡沫涵义界定
    3.2 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理分析
        3.2.1 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理论基础
        3.2.2 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影响因素
    3.3 资产价格泡沫的检验
        3.3.1 检验方法
        3.3.2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3.3.3 检验结果及其分析
    3.4 资产价格泡沫的提取
        3.4.1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3.4.2 资产价格泡沫提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融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机制研究
    4.1 金融杠杆的经济本质及度量
        4.1.1 金融杠杆的经济本质
        4.1.2 金融杠杆的度量
    4.2 金融加杠杆的机理分析
        4.2.1 金融加杠杆的根源
        4.2.2 金融加杠杆的实质
        4.2.3 金融加杠杆的内在驱动力
        4.2.4 金融加杠杆的实现路径
        4.2.5 金融加杠杆的特征与成因
    4.3 基于金融杠杆驱动的资产价格泡沫模型构建
        4.3.1 理论分析
        4.3.2 基于金融杠杆驱动的资产价格泡沫模型
    4.4 金融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影响关系的实证分析
        4.4.1 滚动宽窗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
        4.4.2 变量说明与数据检验
        4.4.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金融杠杆和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效应研究
    5.1 金融杠杆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效应研究
        5.1.1 理论分析
        5.1.2 研究假设与变量定义
        5.1.3 动态面板模型和门限检验方法
        5.1.4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5.2 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的周期联动效应研究
        5.2.1 频谱分析方法
        5.2.2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5.2.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5.3 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的共容效应研究
        5.3.1 模型基本假设
        5.3.2 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的共容条件
    5.4 金融杠杆、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的时变效应研究
        5.4.1 SV-TVP-SVAR模型
        5.4.2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5.4.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金融去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监控系统研究
    6.1 去杠杆的范畴界定及认知
        6.1.1 去杠杆的范畴界定
        6.1.2 去杠杆的正确认知
    6.2 实体去杠杆路径研究
        6.2.1 “去杠杆”与“稳增长”的困境
        6.2.2 实体去杠杆的路径
    6.3 金融去杠杆路径研究
        6.3.1 金融去杠杆的阶段和政策
        6.3.2 金融去杠杆的路径
    6.4 限贷政策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的效应研究
        6.4.1 合成控制法
        6.4.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6.4.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6.5 资产价格泡沫监控系统研究
        6.5.1 SVR模型与股市泡沫监控系统研究
        6.5.2 BP神经网络与房地产泡沫监控系统研究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2)中国高货币之谜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货币之谜的理论基础
        1.1.2 高货币之谜追本溯源
        1.1.3 高货币之谜影响中国经济增速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方法
    1.6 可能的困难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中国高货币之谜相关研究
        2.1.1 高货币之谜产生原因
        2.1.2 高货币化之谜潜在风险
        2.1.3 高货币化之谜演进趋势
    2.2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高货币之谜
        2.2.1 国内研究进展
        2.2.2 国外研究进展
    2.3 商业银行行为与高货币之谜
        2.3.1 商业银行存款行为与高货币
        2.3.2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与高货币
        2.3.3 商业银行信贷投放与高货币
    2.4 地方政府行为与高货币之谜
        2.4.1 地方土地财政与晋升机制
        2.4.2 信贷资源错配与高货币
    2.5 文献评述
第三章 高货币之谜产生的理论机制分析
    3.1 广义货币增速与经济增速不匹配效应
        3.1.1 传统货币数量理论适用性
        3.1.2 经济增速放缓机制
    3.2 货币政策冲击不对称效应
        3.2.1 外部冲击影响货币当局的反应机制
        3.2.2 货币当局的稳增长约束机制
    3.3 信贷传导机制阻滞效应
        3.3.1 商业银行的风险规避机制
        3.3.2 地方政府的助推信贷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央行独立性与高货币之谜:影响机理
    4.1 引言
    4.2 研究假说
    4.3 理论模型
        4.3.1 中央银行反应函数
        4.3.2 商业银行反应函数
        4.3.3 地方政府反应函数
    4.4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商业银行行为与高货币之谜:影响机理
    5.1 引言
    5.2 存款竞争与高货币供给
        5.2.1 基础模型
        5.2.2 拓展模型
    5.3 资产负债表扩张影响货币供给
        5.3.1 微观机理分析
        5.3.2 实证分析
        5.3.3 计量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地方政府行为和高货币之谜:影响机理
    6.1 引言
    6.2 数理模型
        6.2.1 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
        6.2.2 锦标赛机制助推高货币
    6.3 实证分析
        6.3.1 数据与实证模型
        6.3.2 基本回归结果
        6.3.3 稳健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
致谢

(3)利率走廊调控国际经验与中国目标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回顾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利率走廊调控概念与理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货币政策与货币政策操作框架
        二、数量型调控框架与价格型调控框架
        三、利率走廊调控
    第二节 西方利率走廊调控相关理论基础
        一、早期价格型调控下的真实票据理论与银行贴现率理论
        二、数量型调控下的货币数量论与外生货币供给理论
        三、现代价格型调控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马克思货币理论对中国构建利率走廊调控的指导意义
        一、构建利率走廊调控必须坚持马克思货币理论的指导地位
        二、马克思货币理论及其对利率走廊作用机制的分析
        三、银行业利润率与社会平均利润率
第二章 中国货币政策的演变、发展与转型
    第一节 早期货币政策实践:信贷规模控制
        一、中国货币政策的产生
        二、信贷规模控制
        三、直接调控为间接调控创造条件
    第二节 当前货币政策实践:间接数量调控
        一、1998 年至今的间接货币总量调控
        二、为应对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
        三、间接数量调控的特点
    第三节 数量调控向价格调控转型
        一、数量调控的局限性——转型必要性分析
        二、数量调控下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转型必然性分析
        三、数量调控下利率决定的外生性——价格调控的可能性分析
第三章 中国构建利率走廊调控的现实条件与障碍因素
    第一节 利率与汇率市场化改革为实施利率走廊调控奠定基础条件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二、汇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
        三、利率传导机制日益顺畅
    第二节 央行利率调控体系向有利于价格型调控框架转变
        一、央行流动性调节与预期管理能力提高
        二、创新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三、建立健全合格担保品框架
    第三节 实施利率走廊调控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一、构建面向价格型调控的框架还不完善
        二、中央银行调控能力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三、经济金融领域存在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对转型构成挑战
第四章 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的国际经验借鉴
    第一节 英国和美国货币政策框架的对比分析
        一、英国与美国货币政策框架的历史路径
        二、数量调控还是价格调控-基于Poole模型的分析
        三、不同发展阶段下的框架选择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第二节 现代价格型调控模式:利率走廊调控
        一、欧洲中央银行
        二、加拿大银行
        三、美国联邦储备银行
    第三节 国际利率走廊调控经验借鉴
        一、合理设定准备金制度
        二、创设常备借贷与存款便利工具
        三、协调公开市场操作
        四、具备市场性、基准性和可控性的目标利率
第五章 中国利率走廊调控目标模式构建
    第一节 实施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双目标
        一、建立通胀目标制
        二、兼顾金融稳定目标
    第二节 基准利率与政策目标利率的选择
        一、选择SHIBOR作为基准政策利率
        二、以常备借贷便利为上限,合理确定利率走廊宽度
    第三节 实行余额准备金制度
        一、准备金制度的争议
        二、模型建立
        三、参数校准
        四、模型分析
        五、结论
第六章 构建中国利率走廊调控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增强利益诱导的有效性
        一、增强SHIBOR的基准性
        二、降低常备借贷便利准入门槛,提升商业银行的融资可得性
        三、余额准备金制度下是期间平均还是自愿准备?
    第二节 强化中央银行的预期引导
        一、构建通胀目标制+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调控框架
        二、提升央行独立性的具体对策
        三、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
    第三节 健全顺畅的货币政策传导
        一、加强金融市场建设
        二、构建有效的微观市场主体行为
        三、应对货币政策传导中的时滞问题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综述
    2.1 经济不确定性的识别
        2.1.1 实体经济不确定性的测度
        2.1.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测度
    2.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经济波动的传导机理
        2.2.1 Hartman-Abel效应传导机制
        2.2.2 增长期权传导机制
        2.2.3 实物期权传导机制
        2.2.4 金融摩擦传导机制
        2.2.5 消息和信任传导机制
        2.2.6 预防性储蓄传导机制
    2.3 经济不确定性影响经济波动的实证研究
        2.3.1 实体经济不确定性影响经济波动的实证研究
        2.3.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经济波动的实证研究
    2.4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溢出效应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分析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3.1.2 经济周期波动
    3.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基础
        3.2.1 预期理论
        3.2.2 经济周期理论
    3.3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传导机理
        3.3.1 理论模型
        3.3.2 传导过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波动的现状分析
    4.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测度与现状分析
        4.1.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测度方法说明
        4.1.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现状分析
    4.2 经济周期波动的测度与特征分析
        4.2.1 经济周期波动的测度方法说明
        4.2.2 数据处理与样本说明
        4.2.3 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分析
    4.3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波动的相关性分析
        4.3.1 相关程度分析
        4.3.2 单位根检验
        4.3.3 协整检验
        4.3.4 格兰杰因果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国内传导实证分析
    5.1 基于PVAR模型的国内传导实证分析
        5.1.1 面板单位根检验
        5.1.2 最优滞后阶数选择
        5.1.3 PVAR模型构建及检验
        5.1.4 脉冲响应分析
    5.2 基于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的国内传导实证分析
        5.2.1 计量模型设定
        5.2.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5.2.3 主要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5.2.4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5.2.5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国内经济周期波动的异质性影响
        5.2.6 稳健性检验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国际传导实证分析
    6.1 引言
    6.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溢出效应测度
        6.2.1 溢出效应测度方法说明
        6.2.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标描述统计分析
        6.2.3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溢出指数估计与分析
    6.3 溢出效应形成机理的实证检验
        6.3.1 计量模型设定
        6.3.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6.3.3 计量结果分析
        6.3.4 稳健性检验
    6.4 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他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实证分析
        6.4.1 GVAR模型介绍
        6.4.2 变量描述
        6.4.3 其他国家对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的脉冲响应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差异影响经济周期协同的实证分析
    7.1 引言
    7.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差异影响经济周期协同的传导机制分析
        7.2.1 投资传导机制
        7.2.2 贸易传导机制
    7.3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7.3.1 模型设定
        7.3.2 变量选取
    7.4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降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减缓经济周期波动的政策建议
    8.1 减缓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政策建议
        8.1.1 充分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
        8.1.2 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8.1.3 促进国际经济周期协同
    8.2 平抑国内经济周期波动的政策建议
        8.2.1 加强立法制度建设
        8.2.2 提升抵抗不确定性冲击的能力
        8.2.3 构建稳定的信息公开与数据发布制度
        8.2.4 科学把握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
        8.2.5 谨慎推行经济政策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5)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 ——兼论宏观政策组合应对结构性困境的效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安排
第四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可能的创新点
    一、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综述
第一节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理论争论
    一、货币中性的相关理论
    二、货币短期非中性的相关理论
    三、货币超中性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相关理论和典型案例
    一、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实证研究
    二、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原因分析
    三、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分类
    四、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典型案例
第三节 基于企业产权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相关研究综述
    一、企业产权结构的相关理论
    二、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 宏观经济学建模发展对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的启示
    一、宏观经济学建模发展的简单回顾
    二、宏观经济学模型的主要缺陷
    三、宏观经济学建模发展方向及启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融资非对称效应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融资非对称效应的比较静态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模型分析
第三节 基于企业产权融资非对称效应的动态均衡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模型分析
第四节 产业结构动态变动与金融结构需求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模型求解
    三、参数校准
    四、基于动态均衡模型的模拟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下货币工具选择与搭配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基于企业产权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比较静态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模型分析
第三节 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参数校准
    三、脉冲响应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下财政政策选择与搭配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财政政策效应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参数校准
    三、脉冲响应分析
    四、方差分解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影响的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影响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模型稳态值
    三、参数校准和估计
    四、脉冲响应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国际经验及应对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启示
第一节 后危机时代主要发达经济体结构性货币政策实践
    一、欧元区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
    二、美国定期贷款拍卖
    三、英国融资换贷款计划
    四、日本贷款支持计划
    五、后危机时代主要发达经济体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启示
第二节 结构性货币政策的融资媒介研究——以欧央行为例
    一、欧央行抵押品资格标准的调整情况
    二、欧央行抵押品资格标准调整手段及影响分析
    三、全球三大央行抵押品政策框架比较
    四、抵押品资格标准调整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启示
第三节 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实践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脉冲响应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统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
    二、构建和完善央行合格抵押品政策框架
    三、进一步推动债券市场发展改革
    四、完善聚焦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政策
    五、支持民营企业融资平稳健康发展的配套措施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线性状态转移方程组推导 附录二: DSGE模型部分参数估计基础数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6)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相关理论分析
    第一节 相关概念概念范畴的界定
        一、财政支出的相关概念界定
        二、居民消费的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理论依据
        一、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基础理论
        二、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理论框架
    第三节 财政支出作用于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分析
        一、维持性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
        二、经济性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
        三、社会性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
第二章 居民消费现状与特征分析
    第一节 居民消费水平总体特征
        一、居民消费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二、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低于投资对经济的贡献
        三、居民消费水平增长速度低于居民收入的增长
        四、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相差明显
        五、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均低于东部地区
    第二节 居民消费的结构特征
        一、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逐渐降低
        二、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显着
        三、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缓慢
    第三节 形成我国居民消费现状的成因分析
        一、收入水平
        二、预期的不确定性
        三、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能力与水平
        四、城乡间、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
        五、消费环境
第三章 财政支出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财政支出规模现状分析
        一、财政规模总量的衡量指标
        二、财政支出规模的绝对规模持续增加
        三、财政支出规模的相对量呈U型变化
    第二节 财政支出结构现状分析
        一、维持性支出变动波动大
        二、经济性支出随经济变化而波动
        三、社会性支出逐渐增多
第四章 财政支出规模影响居民消费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财政支出规模影响居民消费的冲击效应分析
        一、财政支出规模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
        二、模型的选择与介绍
        三、实证检验与分析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影响居民消费的空间动态分析
        一、理论模型
        二、模型介绍与设定
        三、变量选择与说明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财政支出结构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冲击效应分析
        一、模型选择与设定
        二、变量的选择与说明
        三、实证结果与证明
    第三节 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空间动态影响
        一、模型设定
        二、模型的变量设定与数据处理
        三、实证分析与基本结论
第六章 财政支出对促进居民消费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第一节 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国际比较
        一、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占比处于世界较低水平
        二、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与其他国家差异明显
        三、我国居民消费率处于世界较低水平
        四、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处于较低层次
    第二节 对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的国际借鉴
        一、美国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政策及成效
        二、德国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政策及成效
        三、日本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政策及成效
    第三节 国外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经验与启示
        一、发达国家的主要经验
        二、给我国的启示
第七章 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总体结论
        二、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影响居民消费的研究结论
        三、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影响居民消费的研究结论
    第二节 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政策
        一、增加居民消费的能力与意愿
        二、提高产品的有效供给
    第三节 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优化途径
        一、合理安排财政支出规模,有效促进居民消费
        二、优化维持性支出结构,奠定居民消费的良好基础
        三、调整经济性支出结构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四、加大社会性支出投入以减少居民预期支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利率调控体系构建与货币政策传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回顾
    第一节 中国货币市场利率及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演变研究评述
        (一) 货币市场作用及金融危机中创设的货币政策工具
        (二) 公开市场操作与利率走廊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
        (三) 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利率调控框架的发展及我国利率调控体系构建研究评述
        (一) 利率调控框架的发展
        (二) 中国利率调控体系构建过程研究评述
    第三节 利率调控方式选择与货币政策传导研究评述
        (一) 货币政策利率调控中流动性效应与预期效应研究评述
        (二) 货币政策调控对汇率与资本流动传导研究评述
        (三) 中国汇率波动,资本流动与央行货币政策传导研究评述
        (四) 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对我国银行风险承担的传导
第三章 中国货币市场利率和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演变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中国货币政策操作演进
        (一) 中国基础货币投放的变迁
        (二) 中国公开市场操作特征
        (三) 中国利率走廊的构建:政策利率和利率走廊上下限
        (四) 中国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走廊演化的三个阶段
        (五) 中国利率传导:政策利率、货币市场基准利率、货币市场利率
    第三节 中国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中国货币市场发展
        (二) 中国货币市场利率和基准利率
        (三) 货币供给及中国基础货币投放结构
        (四) 公开市场操作货币净投放
        (五) 中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规模与结构
        (六) 货币市场交易量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
第四章 常备借贷便利与逆回购操作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模型分析
        (一) 理论模型
        (二) 模型推论分析
    第三节 不同货币调控方式对货币市场利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 变量选取及描述
        (二) 先验参数假定及估计结果
        (三) 时变脉冲响应
        (四) 时变方差分解
    第四节 不同货币市场利率对央行利率变动冲击的实证分析
        (一) 上海银行同业拆放利率变动分析
        (二) 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变动分析
    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附录
第五章 汇率波动,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传导——基于流动性效应与预期效应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模型构建分析
        (一) 银行贷款数量变动理论模型分析
        (二) 利率,银行流动性水平,汇率与国际资本流动传导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 实证模型的建立与结论分析
        (一) 实证模型描述
        (二) 变量选取及描述
        (三) 先验参数假定及估计结果
        (四) 时变脉冲响应
        (五) 时变方差分解分析
    第四节 本节结论与政策建议
    附录
第六章 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对我国银行风险承担的传导——基于银行监管与流动性创造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变量构造
        (一) 模型设定
        (二) 变量选择说明
        (三) 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四节 实证分析
        (一) 银行监管和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实证分析
        (二) 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和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实证分析
        (三) 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本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附录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启示与建议
参考文献
博士学习期间的科研活动
致谢

(8)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路线、方法和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货币政策目标理论 2.2
    数量型货币政策相关理论 2.3
    价格型货币政策相关理论 2.4
    货币政策主流分析框架——“新凯恩斯”模型 第3章
    我国货币政策实践、利率市场化进程和国际经验 3.1
    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3.2
    我国货币政策趋势与转型 3.3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3.4
    发达国家的利率市场化经验 3.5
    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的影响 3.6
    利率市场化是货币政策转型的前提 3.7
    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成功经验 3.8
    过渡期“价”“量”结合的混合型货币政策 第4章
    各种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 4.1
    宏观环境对数量型货币政策支持力度下降 4.2
    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4.3
    资产证券化对数量型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4.4
    大额存单对数量型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4.5
    存款保险制度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4.6
    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第5章
    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及其应用 5.1
    由市场化决定的存贷款利率 5.2
    决定机制更加市场化的汇率制度 5.3
    市场利率的如来佛神掌-利率走廊 5.4
    利率走廊系统运行先决条件 5.5
    利率走廊系统优势 5.6
    利率走廊国际实践和中国试验 5.7
    利率走廊降低利率波动性的实证研究 5.8
    利率走廊完善建议 第6章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6.1
    利率传导机制的动态模拟 6.2
    不同货币政策的效果比较 6.3
    政策利率通过银行体系的传导 6.4
    政策利率通过债券市场的传导 6.5
    提高利率传导效率的途径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货币政策转型路径的方向与建议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科研成果 后记

(9)中国国债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金融经济危机乌云弥漫
        1.1.2 主权债务危机影响金融体系稳定
        1.1.3 世界性的通货紧缩和积极财政货币政策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相关概念范畴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
    1.5 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
        1.5.1 主要创新
        1.5.2 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货币供应量相关理论研究
        2.1.1 有关货币需求的理论研究
        2.1.1.1 货币数量论
        2.1.1.2 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
        2.1.1.3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2.1.2 有关货币供给的理论研究
        2.1.2.1 外生货币供给理论
        2.1.2.2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
    2.2 国债相关理论研究
        2.2.1 国债功能
        2.2.2 国债与税收
        2.2.3 国债的金融效应
    2.3 国债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相关研究
        2.3.1 国债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的理论研究
        2.3.2 国债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的实证研究
3 国债与货币理论模型
    3.1 理论假设
    3.2 理论模型及推导
    3.3 理论模型分析
        3.3.1 国债与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分析
        3.3.2 国债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分析
        3.3.3 国债对储蓄、消费、投资等经济变量的影响分析
4 中国国债发展历程及功能定位
    4.1 中国国债发行、余额及交易情况
        4.1.1 中国国债发行情况
        4.1.1.1 中国国债发行的历史
        4.1.1.2 中国国债发行的现状
        4.1.1.3 中国国债发行的影响因素
        4.1.2 中国国债余额变化情况
        4.1.2.1 中国国债托管余额持续增长
        4.1.2.2 中国国债占比变化
        4.1.3 中国国债交易情况
    4.2 国债的功能
        4.2.1 弥补政府消费性支出
        4.2.2 覆盖政府资本性支出
        4.2.3 调节货币供应量
        4.2.4 调节市场利率
    4.3 中国国债对财政运行和金融体系的影响
        4.3.1 国债对财政运行的影响
        4.3.1.1 财政收支变化情况
        4.3.1.2 国债对财政收支的影响
        4.3.2 国债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5 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及对经济的影响
    5.1 中国货币供应量规模
        5.1.1 中国货币供应量规模变化
        5.1.2 中国高货币化率的原因
        5.1.2.1 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
        5.1.2.2 低消费高储蓄
        5.1.2.3 低货币流通速度
    5.2 中国货币供应量结构
        5.2.1 中国M2供应量结构
        5.2.2 中国基础货币供应量结构
    5.3 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5.4 现行货币供应机制的不足
        5.4.1 现行货币供应机制
        5.4.2 货币供应机制的不足
6 中国国债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数据和模型
        6.1.1 数据
        6.1.2 模型
    6.2 国债和货币供应量数量关系及相关性分析
        6.2.1 国债和货币供应量数量关系
        6.2.2 国债和货币供应量相关性分析
    6.3 变量单位根和协整检验
        6.3.1 变量单位根检验
        6.3.2 变量协整检验
        6.3.2.1 以LNM2为应变量的协整检验
        6.3.2.2 以LNM1为应变量的协整检验
        6.3.2.3 以m为应变量的协整检验
    6.4 国债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的回归分析
        6.4.1 国债对M2影响的回归分析
        6.4.2 国债对M1影响的回归分析
        6.4.3 国债对m影响的回归分析
        6.4.4 国债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的实证结论
7 国债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的有关国际经验
    7.1 美国国债与美元供应量
        7.1.1 美国国债的变化情况
        7.1.2 美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情况
        7.1.3 美国国债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7.2 日本国债与日元供应量
        7.2.1 日本国债的变化情况
        7.2.2 日本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情况
        7.2.3 日本国债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7.3 欧元区成员国政府债务与货币供应量
        7.3.1 欧元区成员国政府债务的变化情况
        7.3.2 欧元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情况
        7.3.3 欧元区成员国政府债务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7.4 国际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7.4.1 国债规模的增加并不会直接导致货币供应量超发
        7.4.2 国债规模取决于国家信用的强弱
        7.4.3 货币供应有助于国债规模扩大
        7.4.4 国债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
8 中国国债规模扩大与货币供应机制完善
    8.1 国债与货币供应量面板模型
    8.2 扩大中国国债规模是化解中国难题的必然选择
        8.2.1 中国的家庭、企业和政府债务水平
        8.2.2 去杠杆与债务通缩
        8.2.3 政府加杠杆
    8.3 中国国债规模扩大有助于货币供应机制完善
    8.4 中国国债规模增长的空间测算
        8.4.1 根据国债与GDP之比国际经验测算
        8.4.2 根据国债与M2之比国际经验测算
        8.4.3 根据国债利息支付占财政收入之比国际经验测算
        8.4.4 根据政府投资规模测算
9 发挥国债在财政货币政策协调中的作用
    9.1 现有财政货币政策协调中存在的问题
        9.1.1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历史回顾
        9.1.2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问题
    9.2 货币政策应重视呵护国债市场的发展
    9.3 主动发挥国债作用推进宏观调控体系的完善
        9.3.1 国债发行作为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可选方式
        9.3.2 存量国债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金融工具
        9.3.3 充分发挥国债调控市场利率的作用
10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10.1 研究结论
        10.1.1 国债并不是货币供应量增长的主要原因
        10.1.2 中国国债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甚微
        10.1.3 中国国债规模与经济发展程度不相匹配
        10.1.4 中国国债发展不足是财政货币政策缺乏协调的重要原因
    10.2 政策建议
        10.2.1 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全面推进减税降费
        10.2.2 培育完善的国债流通市场,提高国债流动性
        10.2.3 重视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发挥国债的桥梁作用
        10.2.4 推进我国国债国际化,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10.2.5 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国债功能定位
参考文献
后记

(10)人民币发行方式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人民币发行方式的相关理论
        1.2.2 通货膨胀的相关理论
    1.3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人民币发行方式的相关概述
    2.1 人民币发行方式的历史
        2.1.1 人民币发行方式的历史演变
        2.1.2 人民币发行方式的历史剖析
    2.2 人民币发行的理论依据
    2.3 现阶段人民币发行的概况
        2.3.1 人民币发行的基本原则
        2.3.2 人民币的发行机构
        2.3.3 人民币发行的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货币发行方式的比较
    3.1 美国货币的发行方式
        3.1.1 美国货币发行的现状
        3.1.2 美国和中国货币发行方式的比较
    3.2 台币发行方式
        3.2.1 台币发行的现状
    3.3 港币的发行方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民币发行影响通货膨胀的货币供给渠道研究
    4.1 现有货币发行方式导致人民币发行过多
        4.1.1 购买外汇是发行人民币的主要渠道
        4.1.2 外汇占款和人民币发行的现状
        4.1.3 人民币发行过多的机理分析
    4.2 人民币发行影响通货膨胀的机理
        4.2.1 人民币发行影响货币供给的理论分析
        4.2.2 买外汇发人民币会加剧我国的通货膨胀
    4.3 人民币发行影响通货膨胀的货币渠道计量分析
        4.3.1 相关文献回顾
        4.3.2 数据收集与SVAR模型构建
        4.3.3 SVAR模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民币发行影响通货膨胀的汇率渠道研究
    5.1 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历史演变进程
        5.1.1 高度管制的汇率政策
        5.1.2 双轨汇率下的汇率政策
        5.1.3 汇率并轨后的汇率政策
        5.1.4 汇率改革后的汇率政策
    5.2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情况
        5.2.1 计划经济时期的人民币汇率走势(1949-1979)
        5.2.2 经济转轨时期的人民币汇率走势(1980-1993)
        5.2.3 经济调整时期的人民币汇率趋势(1994-2004)
        5.2.4 汇制改革之后的人民币汇率趋势(2005—2014)
    5.3 人民币发行方式通过汇率渠道影响通货膨胀的机理
        5.3.1 买国债发行货币方式影响汇率的机理
        5.3.2 买外汇发行货币方式影响汇率的机理
        5.3.3 人民币汇率影响通货膨胀的机制
    5.4 人民币发行影响通货膨胀的汇率渠道计量分析
        5.4.1 模型构建
        5.4.2 实证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人民币发行方式转轨的目标和步骤
    6.1 主要结论
    6.2 人民币发行方式转轨的目标与基本条件
        6.2.1 人民币发行方式转向购买国债
        6.2.2 扩大内需,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6.2.3 培育供求相当的外汇市场
        6.2.4 完善监督机制,健全公共财政
        6.2.5 完善法律规定,明确产权制度
    6.3 人民币发行方式转轨的步骤
        6.3.1 调整货币政策目标
        6.3.2 实现财政收支总量和结构的均衡
        6.3.3 理顺规范央行的资产负债结构
        6.3.4 消除市场分割,培育真正基准利率
        6.3.5 解除存贷款比例,规范准备金制度
    6.4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日本货币乘数下降的原因和提高的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影响机制及其监控研究[D]. 冯文芳. 东南大学, 2020(02)
  • [2]中国高货币之谜探究[D]. 李秀萍. 东南大学, 2019(01)
  • [3]利率走廊调控国际经验与中国目标模式构建研究[D]. 杨斌.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研究[D]. 张喜艳. 湖南大学, 2019(07)
  • [5]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 ——兼论宏观政策组合应对结构性困境的效力[D]. 洪昊. 浙江工商大学, 2018(01)
  • [6]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研究[D]. 李翠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7]利率调控体系构建与货币政策传导[D]. 吴明州. 厦门大学, 2018(12)
  • [8]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转型研究[D]. 黄小英. 中央财经大学, 2017(07)
  • [9]中国国债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研究[D]. 王林元.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6(03)
  • [10]人民币发行方式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D]. 周翔.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日本货币乘数下降的原因及改善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