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陶艺的批判视角与文化选择

中国当代陶艺的批判视角与文化选择

一、中国当代陶艺的批评视角与文化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认为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王琼[2](2021)在《泥性表征的重构:现代陶艺“当代性”艺术范式的审美语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日本“走泥社”与美国“奥蒂斯”相继提出对于传统陶艺的革新和对新时代陶瓷艺术创作的新理念,引发了世界陶瓷史的一次大转折。打开了新的陶艺领域,促使陶艺成为了一个活跃的现代艺术门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现代陶艺逐步向“当代性”转向,接受了当代艺术创作方法论,以陶瓷材料的物性与物空间展现出当代性艺术哲学观,表现出强有力的开放性和跨界综合性。在近二十年,中国现当代陶艺创作凭借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不懈地追求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世界陶艺家纷纷关注中国陶艺界的动向,东西方陶艺家在创作理念和材料技术等方面发生着广泛的交流,在这样的一个积极艺术语境下,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创作群体中也出现了大量或急功近利或借鉴模仿或流于形式的作品现象,而实际内在是对陶艺当代性艺术本质的概念认知模糊。针对于此,文章立足于现代陶艺发展历程的整体性认识,理性分析陶艺当代性艺术范式审美语言的观念重构和高熵值所带来的机遇与困惑,探究其开放性的艺术特征,为更全面客观地认识现代陶艺审美语言当代性转化产生的独立价值,建构较为充分的理论依据。文章以现代陶艺的审美语言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厘清现代陶艺的发展脉络,展开对在现当代陶艺创作观下的材料语言、当代审美表现、工艺技法实践等作品的细致分析,论证陶艺的创造性和丰富的表现力需要陶艺家思维观念的参与、情感的投入和心灵轨迹的自然流露,构成艺术形态的核心并不是工艺,而是由人生价值所支撑的艺术创作观。在此理论框架搭建的基础上,继而重点剖析了本文的核心议论——审美语言重构。运用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跨学科研究法重点论述了现代陶艺审美语言当代性的三个关键点,即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的审美语言差异、现代陶艺物性语言特征与现代陶艺审美语言表现,指出现代陶艺审美语言逐步向当代性艺术范式转化,揭示现代陶艺审美语言当代性转化产生的独立价值。文章的研究内容在“艺术熵状态”的艺术批评理论基础之上,为现代陶艺当代性建构问题提供更具开阔性的探索路径。

陈静泉[3](2021)在《“古风时期”科林斯陶瓶物性的审美表达》文中提出现代以来,物的意义跟以往产生了极大的不同,在物数量大爆炸的时代,物的主体地位逐步加强,着名现代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甚至都曾对物进行理解与反思,所以我们有必要加强对物的深层次理解。物的错综复杂程度不输人性,物不仅有单纯的物理特质,在特殊的文化历史进程中更具丰富的人文意义。陶瓶作为器物除了拥有用性外,还有美学价值。陶器的出现并非偶然,作为远古时期的重要生活器具,它对人类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公元前3000~2000年古希腊人已定居科林斯,科林斯文化盛行。科林斯作为古希腊重要的城邦,其最重要原因是因为它占领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与希腊的交合点,历经萨罗尼科斯和科林西亚湾,直通爱奥尼亚海,交通、贸易双管齐下。古风时期以来,科林斯便是古希腊重要的贸易中心。古风时期的科林斯在陶瓶商贸的繁荣盛况下,也成了古希腊经济最发达、国家实力最雄厚的城邦。本文通过资料收集法+案例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的方式来研究科林斯陶瓶中的物性。本文以四个现代哲学家的文艺理论为基准,以四个不同角度对科林斯陶瓶物性进行分析。经过分析后发现发现:在科林斯陶瓶中,多重性的聚集就是“壶的本质”,也就是物之为物,聚集性作为一种存在召唤着天、地、人、神,显现着其自身。科林斯陶瓶中以线条、色彩组成的平面的、容易记忆的形式,其最朴实的本真,就是瓶画的本体语言。由于知觉和身体偶然性的参与到物品中,物品得以在作品与观众的交流关系中得以识别,物品会在特定地点和空间中发生变化,所以现象的作品是不能被预知的,只能在作品与观众的交流互动中得到辨别。科林斯陶瓶在材料与精神的相互建构中,为观众开启了隐藏于器具之下的全新世界。科林斯陶瓶的物性特征以及表达对当代艺术以及陶瓶艺术具有重要启示。

方李莉[4](2021)在《人类学与艺术在后现代艺术界语境中的相遇》文中指出"后现代艺术界"是由西方人类学家提出的,其含义:它是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旅游业的发展,世界艺术贸易的日益增长而出现的一个现象。所谓的"后艺术界"不仅是一个包罗艺术家、经纪人、画廊、媒体等等的一个完整的体系,还包括了被膨胀的国际化艺术市场牵扯进来的土着艺术家,人类学家也被卷入其中,结成了一个社会网络中的想象"共同体"。这一"共同体"的出现,为传统的土着民族创造了全新的政治,以及新的文化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将使其原生文化受到挑战。中国是否也在面临这一情况?作者通过梳理指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当代艺术无疑也受到了这种思潮的影响,但中西方的后现代艺术界最大的不同是:西方是从遥远的"异文化"寻找差异来重构自己的主体文化和主体艺术,而中国是从关注自身的文化历史,尤其是对民间艺术的重新认识来进行自己的艺术自觉,并试图由此创作出具有本土原创性的当代艺术来与世界对话,同时推动民族文化复兴的进一步发展。

刘木森[5](2020)在《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美国西海岸发生了影响世界的“奥蒂斯陶艺革命”,一种“新陶艺”理念从此诞生。20世纪80年代初,在日益活跃开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新陶艺”思潮伴随着西方现代艺术大潮涌入中国,刺激了中国陶艺的“现代性”探索。“新陶艺”进入我国以后,我国学界习惯称其为“中国‘现代陶艺’”。虽然它与西方的“新陶艺”理念一脉相承,在陶艺的形态、创作手法、内涵等方面基本相通,但在文化与审美等方面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又与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在审美形态、审美特质等方面迥然有异。本论文即以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审美角度切入并采用历史与逻辑、个案分析与理论阐释、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试图对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审美重构、审美特质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等问题做出系统而深入的审视和探究。在概念厘定的基础上梳理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中国“现代陶艺”是一种以陶瓷材料为创作媒介,以个性化手法表现人的个性、情感、观念、心理、意识以及审美等理念的艺术形式。它所挖掘的不只是客观世界,更是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意识。在美日现代陶艺的冲击下和自身创新变革的需求中,中国“现代陶艺”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70年代。20世纪末进入发展阶段,起初主要表现为对西方陶艺的吸纳和借鉴。进入发展阶段后,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彰显,将深厚的中国文化与现代陶艺结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陶艺审美文化。从审美重构入手分析中国“现代陶艺”的形态特征。“解构”是西方陶艺的理论支撑基础,中国“现代陶艺”同样表现为对已有传统陶瓷艺术的“分解”“打碎”和“重构”。中国“现代陶艺”打破了统治传统陶瓷艺术千百年来形成的材料观、造型观、装饰观、烧成观、审美观等,不再强调完美无缺的造型和精美的纹饰,而是追求理念上的解放和形式上的创新,消解了传统陶瓷艺术的种种范式。因此,“重构性”成为中国现代陶艺的基本特征。深入探讨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在理念特质方面,传统陶瓷艺术注重技术审美,而中国现代陶艺则注重观念表达,这完成了从技术至上到观念至上的华丽转身;在创作特质方面,“现代陶艺”摒弃了批量生产的创作方式,更注重个性化表现;在语言特质方面,不再强化它的规范严谨,而是表现为得意忘言,“抽象性”成为现代陶艺艺术语言的首要特征;在情感特质方面,摆脱了实用主义的束缚,更注重陶艺家心灵宣泄的情感表达,“象为心声”成为陶艺家情感表达的写照;在材质特质方面,表现为超越泥性,追求多种极限表达方式;在美感特质方面,表现为偶然天成,呈现出“残缺美”“含蓄美”“模糊美”等特殊的美学特色。中西“现代陶艺”的审美比较突出了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征。西方现代陶艺主要得益于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推波助澜,而中国现代陶艺面临着西方化与本土化、传统与现代的二元难题。虽然在“器”的反叛、“手工”的重生、“范式”的突破、“陌生化”的美学追求等方面存在着共通性,但中西现代陶艺发生发展的语境不同,西方陶艺的陌生化探索更为极端,例如“怪怖艺术”的另类美学追求、“实验性”激发的形式探索等,中国现代陶艺更趋向于强化中国符号、文化印记,表现为对重塑本土风格,引领民族文化需求的历史使命的担当。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与理论构建为其未来发展寻求突破。一是“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包括陶艺装置的方兴未艾、环境陶艺的风生水起、实验陶艺的新探索和科技介入的新融合。二是尝试建立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的基本理论框架。针对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重讨论了现代陶艺的审美批评方法、审美批评意识和主题选择。现代陶艺更加关注当下社会生活状态,其理论建构必将推动中国“现代陶艺”的人文担当和指向。三是首次提出陶艺的“烧成美学”“陶艺生态学”等概念。现代陶艺的烧成出现了科技含量高、多元烧制、体验式烧制等态势,同时也存在对返璞归真烧制效果的追求。不同的烧制方法呈现出不同美学效果,如柴烧的素朴之美、坑烧的原始之魅、熏烧的水墨之美、乐烧的体验之乐、复烧的凝重之美、窑变的异象之美等。经过研究,本文提出了两个须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一是“一体创作观”,即从配泥、配釉、制模到制作、烧制等所有工艺环节由一人完成,以实现以陶艺家为主体的原创性创作与审美的统一。二是民族文化的回归,切实坚守民族文化之根,用好中国元素,强化现代陶艺的中国特色。总之,现代陶艺这种泥与火的艺术承载了现代人的生命体验和文化思考,必将在现代转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光明,越走越宽广。

宋哲琦[6](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提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张俣晴[7](2020)在《论当代陶艺创作中材料语言的表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代艺术中,艺术家们越来越注重艺术材料的运用,在深度挖掘材料的特性后,用合适的材料来表达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内涵。陶瓷材料在当代艺术中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原因是陶瓷材料很容易与人类、自然、生命、社会、科学之间建立联系。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当代陶艺中的材料与当代艺术如何转型是需要共同思考的。在传统陶瓷艺术与当代陶艺的创作中,对于陶瓷材料语言的探索从古至今从未中断,并推动着陶艺创作的发展。受当代艺术影响的陶瓷材料开始偏向于纯粹的艺术语言,陶瓷材料介入当代艺术后就脱离了实用价值,仅仅用来承载个人观念与时代精神的载体,所创作的陶艺作品也是陶艺家人格力量的外化,即将内在的个体意识、思想观念等借助陶瓷材料表现出来。在陶瓷材料的创作中伴随着偶然性,因此陶艺家需要反复的实验与探索,感悟泥性,运用实验性的手法打破陶瓷工艺的束缚,形成独特个性的陶瓷材料语言,从而挖掘陶瓷材料更多的可能性,能够准确的表达陶艺作品所蕴含思想观念与文化内涵。本文从当代陶艺创作中材料语言的表达为讨论核心,并从材料怎么去表达?材料表达什么?基于这些问题来展开讨论。当代陶艺家需要从陶瓷材料釉火土语言表达,并与其他材料结合创作出符合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并站在当代文化的语境下角度,去思考历史、社会、人生等问题,挖掘陶瓷材料在当代陶艺创作中更多的可能性。所创作的艺术品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个人体验展示了当代人对陶瓷材料的更全面的解读与发展。

吴极[8](2020)在《解构思潮下的中国当代陶艺创作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解构思潮传入中国并渗入到各个学科领域以此来探讨解构意识对中国当代陶艺的影响。通过对解构主义概念的界定以及大量案例来论述解构主义在各艺术领域中的应用,以此来系统分析解构思潮对中国当代陶艺的影响,并在理论的指导下以创作实践来加深对解构主义的理解和思考。研究发现解构主义思潮所具有的开放性、实验性、反叛性的思维方式消解了长期以来的精英主义文化并促进了消费时代下大众文化的繁荣,其反二元对立与消解中心的观点正适应于当下多元化社会的时代特征,解构主义自由独特的视角为当代陶艺的创作拓宽了道路,将陶艺放置在当代文化的视野中看待并接入当代艺术之中,对各学科领域和材料媒介界限的消解以达到观念与创作中的跨界融合。然而对意义的过度消解将使解构主义步入虚无主义的境地,本文将分析解构主义积极与消极的影响来重建意义,并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牢牢把握住自身的民族特性与时代精神。

贾玥[9](2020)在《当代陶艺与影像结合的表现方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数字全球化的到来“图像时代”正在转向“影像时代”,数字媒体技术的革新作为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加速推动了大众文化的演变进程,也给当代艺术和当代视觉文化带来巨大冲击。技术改变着艺术的形态、展示方法、传播途径和接受方式。陶艺与影像的结合正是艺术与技术的碰撞,传统的陶瓷材料被赋予了新的技术语言。新技术的不断更迭,调动艺术家的探索精神致使陶艺创作的形式、呈现的内容不断更新。本文运用理论阐述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影像介入陶瓷艺术的类型分为陶瓷影像和影像陶艺两种。影像陶艺作为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文章详细阐述了影像介入陶艺不仅拓展了陶艺创作的空间维度,还延展了创作主体的情感观念。并且打破了架上陶艺原本单一的展示空间,给观者带来交互式、沉浸式的感知觉体验。当代陶艺具有多元的、综合的、个体的、鲜明的时代特征,影像以静态和动态两种形式与陶艺结合,每一种结合方式都为艺术家创作带来全新的视角,让陶艺创作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展示更立体全面。而两种媒介的跨界组合也引发出新的问题,材料边界的模糊与作品难以归类,陶艺与影像的结合在带来新形式的同时也产生出新的接受美学。

兰雅淇[10](2020)在《中国波普陶艺研究》文中认为波普陶艺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现象,它是把文化实践和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以流行大众文化中图像和符号以及形象作为表现方式的陶瓷艺术。波普陶艺的发展离不开民族、环境和时代因素,它在中国更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变化。本文探讨的是中国波普陶艺发展历程及其背后所包含的历史、群体和整个文化的关系,它的发展是对中国社会直观的镜像映射。全文分为五章进行论述,第一章采用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探讨了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以及研究现状等,并对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以中国波普陶艺的发展历程为叙述主题,探讨了影响其发展的时代因素,以及陶艺家、陶艺作品和公众构成的生态机制;第三章从题材、形态以及装饰方面讨论了中国波普陶艺的视觉呈现,以陶艺的独特视角为展开点,详细论述了中国波普陶艺的表现形式;第四章从中国当代陶艺的视角再次审视波普陶艺的出现因素,并对波普陶艺在创作中的应用进行反思,以及探索未来波普陶艺发展的可能性;第五章为中国波普陶艺的发展历程及其视觉呈现的研究结论。论文将波普陶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深度挖掘发展背后的社会背景及其影响因素,从题材、形态、装饰探讨了中国波普陶艺独特的视觉呈现。

二、中国当代陶艺的批评视角与文化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当代陶艺的批评视角与文化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一、背景:设计育人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泥性表征的重构:现代陶艺“当代性”艺术范式的审美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之处
        1.4.3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2 现代陶艺艺术范式理论框架搭建
    2.1 艺术史中的现代陶艺
        2.1.1 艺术叙事的变迁与重构
        2.1.2 现代陶艺物性观的觉醒
        2.1.3 现代陶艺的当代性艺术范式
    2.2 中国现代陶艺发展中的理论探索
3 现代陶艺“当代性”艺术范式的审美语言表征
    3.1 陶艺的传统与现代艺术范式对比研究
        3.1.1 传统陶瓷艺术范式的发展脉络
        3.1.2 传统陶瓷艺术范式的美学特征以宋代为例
        3.1.3 现代陶艺艺术范式的美学特征
    3.2 现代陶艺材料物性语言审美表征
        3.2.1 泥性的质感语言
        3.2.2 釉性的肌理语言
        3.2.3 火性的情感语言
    3.3 现代陶艺技艺物性语言审美表征
        3.3.1 陶瓷传统技艺的当代性表达
        3.3.2 新技术在陶艺创作中的介入
4 现代陶艺“当代性”艺术范式的审美语言重构
    4.1 现代陶艺当代性审美语言的观念重构
        4.1.1 生命形式的重构
        4.1.2 文化符号的重构
        4.1.3 社会价值的重构
    4.2 现代陶艺当代性审美语言的高熵值
        4.2.1 形式上的陌生化
        4.2.2 思维上的反叛
        4.2.3 风格上的原创性
5 中国现代陶艺“当代性”转向的现状与反思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论文图片来源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古风时期”科林斯陶瓶物性的审美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5 本文创新点
    1.6 相关文献综述
2.科林斯陶瓶起源与发展
    2.1 古风时期概况
    2.2 科林斯地区概况
        2.2.1 地理条件
        2.2.2 土壤条件
    2.3 陶瓶发展
        2.3.1 东方风格
        2.3.2 黑绘风格
        2.3.3 红绘风格
3.科林斯陶瓶的物性特征
    3.1 马丁.海德格尔物性思想与科林斯陶瓶存在
        3.1.1 科林斯陶瓶之聚集性
        3.1.2 科林斯陶瓶之有用性
    3.2 格林伯格现代主义观念下与科林斯陶瓶图式意义
        3.2.1 科林斯陶瓶绘画平面性
        3.2.2 科林斯陶瓶绘画媒介性
    3.3 弗雷德对极简主义的批判与科林斯陶瓶人物场景
        3.3.1 科林斯陶瓶人物场景剧场性
        3.3.2 科林斯陶瓶人物场景在场性
    3.4 日本物派视野下的“物性表达”与科林斯陶瓶的原生态
        3.4.1 科林斯陶瓶的自然呈现
        3.4.2 科林斯陶瓶的生命呈现
4.科林斯陶瓶物性表达
    4.1 科林斯陶瓶美感表达
        4.1.1 图形与视觉直观性
        4.1.2 情节与知觉趣味性
    4.2 科林斯陶瓶情感表达
        4.2.1 质感之朴素
        4.2.2 形式之意味
5.科林斯陶瓶物性启示
    5.1 与实用融合,平衡物性和审美的关系
    5.2 与商业融合,坚持做到创新永恒
    5.3 与生活融合,重视融入情感体验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人类学与艺术在后现代艺术界语境中的相遇(论文提纲范文)

一、何谓后现代艺术界?
二、为什么人类学和当代艺术
三、人类学开始进入艺术写作
四、发生在中国的具体案例
    (一)当代艺术策展人的人类学视角
    (二)艺术家的人类学实践
    (三)来自人类学家的艺术写作与策展体验
五、最后的思考
    (一)什么是后现代社会的特征
    (二)艺术为什么会成为讨论文化再生产和知识再生产的焦点
    (三)中国当代艺术步入后现代语境中的价值与意义

(5)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中国“现代陶艺”审美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一) 中国“现代陶艺”概念内涵的争议
        (二) 中国“现代陶艺”审美问题研究的学术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方法、结构和意义
        (一) 主要研究方法
        (二) 论文组织结构
        (三) 论文研究意义
第一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现代陶艺”概念的辨析
        一、“陶瓷工艺美术”与“现代陶艺”
        二、“陶瓷艺术”与“现代陶艺”
        三、“当代陶艺”与“现代陶艺”
        四、“现代陶艺”与“现代性”
    第二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催生因子
        一、传统陶瓷的创新需求
        二、美日现代陶艺的冲击
    第三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分期
        一、萌芽时期
        二、兴起时期
        三、发展时期
第二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重构
    第一节 材料重构
        一、木材介入的返璞归真之美
        二、金属介入的冷峻刚烈之美
        三、玻璃介入的纯净典雅之美
        四、纤维介入的自然轻盈之美
        五、有机物介入的奇思妙想之美
    第二节 造型重构
        一、传统造型的解构之美
        二、形式构造的自由之美
        三、拼贴塑型的再造之美
    第三节 装饰重构
        一、自然元素的植入
        二、陶瓷画布的延伸
        三、肌理语言的强化
    第四节 工艺重构
        一、基于传统的工艺重构
        二、颠覆传统的工艺重构
        三、科技革新引发的重构
第三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
    第一节 理念特质:观念至上
        一、从技术至上到观念至上
        二、现代陶艺对观念的推崇
    第二节 创作特质:个性化表现
        一、从批量化生产到个性化表现
        二、现代陶艺创作方式的个性化表现
    第三节 语言特质:得意忘言
        一、中国“现代陶艺”的抽象语言特征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抽象语言表现
    第四节 情感特质:象为心声
        一、传统陶瓷求实用
        二、现代陶艺尚心象
    第五节 材质特质:超越泥性
        一、从表现泥性到超越泥性
        二、超越泥性的极限表达
    第六节 美感特质:偶然天成
        一、现代陶艺的“缺陷美”
        二、现代陶艺的“含蓄美”
        三、现代陶艺的“模糊美”
第四章 中西“现代陶艺”的审美比较
    第一节 中西现代陶艺生成语境的差异
        一、影响西方陶艺诞生的文化因素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二元难题
    第二节 中西陶艺审美的共通性
        一、“器”的反叛
        二、“手工”的重生
        三、“范式”的突破
        四、“陌生化”的美学追求
    第三节 中西陶艺审美的差异性
        一、西方陶艺的自由性与极限探索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文化印记与民族情结
第五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走向及未来发展
    第一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新方向
        一、陶艺装置的新形式
        二、环境陶艺的新发展
        三、实验陶艺的新探索
        四、科技介入的新融合
    第二节 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理论的构建
        一、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现状与问题
        二、现代陶艺审美批评方法
        三、现代陶艺审美批评意识
    第三节 “烧成美学”的初步构想
        一、柴烧的质朴之美
        二、坑烧的原始之魅
        三、熏烧的水墨之美
        四、乐烧的体验之乐
        五、窑变的异象之美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7)论当代陶艺创作中材料语言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当代陶艺的相关论述
    第一节 当代陶艺的认识
    第二节 陶瓷材料的认识
    第三节 陶瓷材料介入当代艺术的现状
第二章 当代陶艺创作中材料语言的实验观
    第一节 当代陶艺创作中材料实验的现状
    第二节 材料的实验性对于当代陶艺创作的意义
        一、打破材料的工艺限制
        二、选择独特的材料语言
第三章 当代陶艺创作中材料的表达
    第一节 探究陶瓷材料本体语言的表达
        一、泥性语言的丰富与多变
        二、窑火温情的神秘与创造
        三、釉色效果的迷离与多样
    第二节 陶瓷材料与其他材料的结合
        一、与金属结合
        二、与有机物结合
第四章 陶瓷材料构建思想与观念
    第一节 与古为新——古今陶瓷材料的审美追求
    第二节 泥性对话人性
    第三节 陶瓷材料承载当代艺术的观念
    第四节 当代文化中陶瓷材料的走向
第五章 我的创作实践
    第一节 陶瓷材料的实验性探究
    第二节 陶瓷材料中的思想内涵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解构思潮下的中国当代陶艺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参考文献综述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2 解构思潮与当代陶艺综述
    2.1 解构思潮概述
        2.1.1 解构思潮的源起
        2.1.2 解构思潮传入中国
    2.2 当代陶艺概述
    2.3 中国当代陶艺发展现状
    2.4 解构思潮在艺术领域中的应用
        2.4.1 解构主义在绘画艺术中的应用
        2.4.2 解构主义在建筑中的应用
        2.4.3 解构主义在设计领域的应用
3 解构思潮对当代陶艺的影响
    3.1 解构思潮对当代陶艺观念的渗入
        3.1.1 精英意识形态的解构
        3.1.2 消费时代的人文关怀
        3.1.3 开放性思维与实验艺术
    3.2 解构主义在当代陶艺创作中影响
        3.2.1 表现形式的突破与创新
        3.2.2 综合媒材的介入与碰撞
    3.3 解构主义在个人陶艺创作中的实践
        3.3.1 解构手法在造型上的应用
        3.3.2 创作实践总结和反思
4 由解构思潮引发的当代陶艺思考
    4.1 自由多元的时代理念
    4.2 “人,诗意的栖居”:重建诗性空间
    4.3 后殖民主义下中国当代陶艺的民族自觉
    4.4 解构与建构: 当代陶艺的反思与延续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9)当代陶艺与影像结合的表现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来源与依据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5 概念界定
        1.5.1 当代陶艺的概念界定
        1.5.2 影像的概念界定
2 影像艺术与陶瓷艺术结合的两种类型
    2.1 陶瓷影像
        2.1.1 塑造国家形象
        2.1.2 挖掘地域文脉
        2.1.3 个人创作纪实
    2.2 影像陶艺
        2.2.1 影像陶艺的发展形态
        2.2.2 国内外发展概况
3 影像对陶艺创作及展出的突破
    3.1 陶艺创作空间维度的拓展
        3.1.1 从三维到多维
        3.1.2 从静态到动态
        3.1.3 从现实到虚拟与现实
    3.2 情感具象化的视听呈现
        3.2.1 叙事行为的延展
        3.2.2 创作过程的外化
        3.2.3 情感意识的延伸
    3.3 深度参与作品交互
        3.3.1 作品中的动态交互
        3.3.2 观者的沉浸式体验
    本章小结
4 影像介入当代陶艺的方式
    4.1 静态影像与陶艺的结合
        4.1.1 创作过程的瞬时记录
        4.1.2 形成过程的动态定格
    4.2 动态影像与陶艺的结合
        4.2.1 多屏影像与陶艺的结合
        4.2.2 叙事影像与陶艺的结合
        4.2.3 观念影像与陶艺的结合
    4.3 影像与陶艺结合方式的探索
        4.3.1 内容上的深度关联
        4.3.2 形式语言上的互补
        4.3.3 技术与观念的平衡
    本章小结
5 影像介入当代陶艺的影响
    5.1 两种媒材艺术界限的模糊
    5.2 新的交互方式的探寻
        5.2.1 艺术家与作品之间的交互
        5.2.2 作品与观者之间的交互
        5.2.3 艺术家与观者之间的交互
    5.3 新的接受美学的形成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中国波普陶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本研究主题范围内已有的文献综述
        1.2.1 关于波普艺术
        1.2.2 关于波普陶艺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本论文相关的概念界定
        1.4.1 当代陶艺的概念
        1.4.2 波普陶艺的界定
    1.5 小结
2 中国波普陶艺的发展历程
    2.1 波普陶艺在中国的发展概观
        2.1.1 九十年代的波普陶艺(1990-1999)
        2.1.2 新世纪初期的波普陶艺(2000-2009)
        2.1.3 近十年以来的波普陶艺(2010-2019)
    2.2 影响中国波普陶艺发展的时代因素
        2.2.1 急速转型的中国社会
        2.2.2 全球语境中的民族身份
        2.2.3 渗透现实生活的大众文化
    2.3 构成中国波普陶艺的生态机制
        2.3.1 消费社会中陶艺家创作的个人经验
        2.3.2 读图时代下陶艺作品的视觉再现
        2.3.3 流行文化里公众的生存观照
    2.4 小结
3 中国波普陶艺的视觉呈现
    3.1 波普陶艺的题材选择
        3.1.1 重构政治符号
        3.1.2 描摹商业社会
        3.1.3 阐释日常生活
    3.2 波普陶艺的形态塑造
        3.2.1 仿造现成品
        3.2.2 综合材料装置
    3.3 波普陶艺的装饰语言
        3.3.1 传统古典纹样
        3.3.2 大众流行图像
        3.3.3 多样金属釉色
    3.4 小结
4 关于中国波普陶艺的辩证思考
    4.1 中国波普陶艺的再审视
    4.2 中国波普陶艺创作的应用反思
    4.3 探索未来中国波普陶艺的发展
    4.4 小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中国当代陶艺的批评视角与文化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泥性表征的重构:现代陶艺“当代性”艺术范式的审美语言研究[D]. 王琼.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3]“古风时期”科林斯陶瓶物性的审美表达[D]. 陈静泉. 湖北美术学院, 2021(09)
  • [4]人类学与艺术在后现代艺术界语境中的相遇[J]. 方李莉.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2)
  • [5]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D]. 刘木森. 山东大学, 2020(01)
  •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7]论当代陶艺创作中材料语言的表达[D]. 张俣晴.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1)
  • [8]解构思潮下的中国当代陶艺创作研究[D]. 吴极.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2)
  • [9]当代陶艺与影像结合的表现方式研究[D]. 贾玥.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2)
  • [10]中国波普陶艺研究[D]. 兰雅淇.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中国当代陶艺的批判视角与文化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