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初中物理课堂辅导的效果最大化

如何让初中物理课堂辅导的效果最大化

一、如何获得初中物理课堂导学的最大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李想[1](2021)在《初中英语教师集体备课实践研究 ——以G中学为例》文中认为

王博[2](2020)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部于2010年制定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及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第一次将“教育信息化”列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之中,2014年推出的《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中,明确要求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更进一步共享优质资源,推动教育公平,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以新课程理念和特点为基础,对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信息化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一线教师和学生开展访谈、问卷调查活动,并进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过程、教学过程等进行论述,对信息化教学方式前后的教育现状、课堂观察情况的对比分析,信息化教学有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升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按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信息化教学提出建议。因此设计了动画型、真实案例型信息化教学资源,此类信息化教学资源以学生为核心主体,运用大量情景式案例视频和有趣的动画视频,这样的课程资源富有趣味性而且生动形象,更容易激发学生知识探索的欲望。信息化教学资源是时代进步与技术进步在教育领域的资源体现,作为一种重要教学资源形式,目前已经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认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信息化学习形式的应用中,做好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和教学工作,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深化教材内容、落实课标要求、推进教育创新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康宁[3](2020)在《思维导图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职业教育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它为各行各业提供了相当大比例的技术人才。随着中国经济走向世界,需要更多工作在一线的技能人才,职业教育更受关注。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赢得了更好地发展。伴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也积极开展改革。本论文针对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将思维导图应用到课堂教学,以探求一种更适合培养中职学校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式。本论文基于已有研究结果,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等对本校18级计算机专业的两个班级进行实验研究。最初,本人调查研究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然后,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接下来,进行实验教学研究。将使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教学的班级作为实验班;将使用传统板书和PPT课件进行课堂教学的班级作为对照班。最后,经过三个月的教学实践,分析两个班级实验前、后计算机测试成绩和调查问卷的数据,结果表明:第一,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使学生清晰地掌握知识结构,熟练操作技能,更有效的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学习效果,提高学生本门课的学习成绩,减少学习困难生的形成。第二,基于思维导图的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但对于记忆能力的培养与传统教学方法的贡献是一样的。第三,基于思维导图的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以上结论的得出,说明了在实际教学使用思维导图,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成绩,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策略,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

王钰彪[4](2020)在《K12教师机器人教育接受度模型建构与实证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更甚以往,我国的教育改革也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不断发生着变化。作为发展AI的重要载体,机器人教育由于能有效培养学生的“21世纪技能”而备受青睐。然而机器人教育能否在基础教育阶段成功实施并广泛推广,在一定程度会受到教师接受度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在参照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探究了影响江西地区K12教师机器人教育接受度的关键因素及其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开展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梳理和归纳了国内外机器人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接受度已有国内外文献和技术接受理论模型,结合机器人教育领域专家建议,提出影响K12教师对机器人教育接受度的主要因素。(2)依据各因素间的关系,以技术接受与使用整合理论(UTAUT)作为研究框架,构建出K12教师机器人教育接受度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15个模型假设。(3)在参考已有成熟量表的基础上,制定了测量维度,设计并编制了K12教师机器人教育接受度调查问卷,并选取江西省各地区接触过机器人教育的教师填写问卷,最终回收有效问卷580份。(4)采用SPSS22.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AMOS22.0软件检验了理论模型和模型假设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得到最终模型和假设检验结果。研究结果显示:(1)绩效期望、努力期望对接受程度有直接影响;(2)创新期望和促进条件对努力期望有显着影响;(3)感知愉悦性对接受程度有直接影响,且创新期望对其影响显着;(4)社群影响对绩效期望有影响,且感知愉悦性对其影响显着;(5)不同性别、信息技术精通程度的教师在创新期望、接受程度上存在显着差异性;(6)不同教龄的教师在绩效期望上存在显着性差异。为提升K12教师对机器人教育的接受程度,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做好顶层设计,加快建设课程体系;注重教龄差异,探索激励与评价机制;搭建教学平台,完善设备资源的建设;拓展内容形式,增加实践培训的趣味性;加强示范引领,关注创新能力的提升。

张孟月[5](2020)在《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后进生问题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也是教育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高考背景下,在学生面对高中思想政治课选考和学考的新形势下,主要研究新高考视角下高中思想政治课上的后进生。再加上思想政治课本身有德育教育的功能,在转化后进生问题上有一定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教师座谈会上谈到思政教师在学生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肩上有责任更有义务做好思想政治课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使思想政治课重燃新的生机。本人担任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五年,后进生问题一直是我研究关注的焦点。2018年我所在的湖北省正式开始新高考改革,这一年我正好作为第一批面对新高考改革的思想政治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观察,课后对学生的走访谈话,主要运用文献法、访谈法、案例研究法。并结合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形成了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原因及转化策略的一些思考。本文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包括四项内容。首先是研究依据和意义,介绍选这个题目的依据,有何理论和现实意义,为研究找到理论和实践的支撑;其次是文献综述,通过文献法,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后进生的研究做一个概括总结,再通过研究现状评述总结已有研究的优缺点,为自己的研究找到突破点;再次是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最后是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第二部分是论文中核心概念的界定。通过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相关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为论文的写作界定清楚基本概念。第三部分是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成因,主要从学生、教师、学科、家庭四个方面多角的寻找原因。第四部分是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转化策略,针对原因找对策,这是本文的重点。但在上述策略中,我认为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应该在后进生转化中担任主要角色,所以本文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更侧重于当前教师应该怎么办,新高考中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学考、选考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因材施教;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开发课程资源;教学模式的主动求变;教学方法的以退为进;新时代下,要增强教师的教学情怀;教学的同时要加强管理,因此要探索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教学管理的新方法;同时作为后进生同学,要养成好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最后在家长家庭教育的配合下逐步转变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第五部分是结语,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我们探索转化后进生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也还有一些问题需要直面,但是我们不能停止探索,要有信心更要有毅力。最后第六部分是参考文献和致谢。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在新高考中探索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使我们的思想政治科目在新高考中逐步改变现状,为奋战在一线的广大教育人打开一扇窗,让思想政治教师在新高考的路上,一抬头就能看到希望。

张丽娜[6](2019)在《教学方式、课堂学习环境对高中生自我调节学习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学方式深刻地影响着课堂学习环境的营造、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结果。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注重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关注学生知识的理解与建构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投入、自我调节学习、合作学习、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以往有有关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的培养与训练研究大多采用的是短期的实验干预方法,缺乏在真实自然的教学条件下对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的长期的教学干预研究。在我国,高中课堂教学方式转变面临的困境是,一方面国家在倡导并不断地推进包括高中在内的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方式的改革,另一方面,在高考升学的压力下,绝大多数的高中课堂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法占据主导地位。高中课堂教学的主要关注点是学生的学业成绩与高考升学率。大部分的高中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也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主要目标的,而把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作为高中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的研究是难得一见的。本研究首先对高中课堂教学方式、课堂学习环境的基本结构进行理论建构,编制了《高中生感知到的课堂教学方式量表》和《高中生感知到的课堂学习环境量表》并进行了信效度检验,然后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中介模型建构等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实验,探索了高中课堂教学方式、课堂学习环境对高中生自我调节学习的影响。该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教学方式、课堂学习环境和自我调节学习的相关理论研究,而且对于进一步推进高中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促进高中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研究1编制《高中生感知到的课堂教学方式量表》和《高中生感知到的课堂学习环境量表》并进行信效检验。研究1a在建构《高中生感知到的课堂教学方式量表》基本结构并编制包含49个题目的初始问卷的基础上,选取了共计1752名高中生进行了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构效度、效标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等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高中生感知到的课堂教学方式量表》由20个题目组成,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两个分量表,其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探究学习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学习两个维度,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包括以教师为中心的直接教学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提问两个维度,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研究1b在建构《高中生感知到的课堂学习环境量表》基本结构并编制了包含36个题目的初始问卷的基础上,选取共计1981名高中生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构效度、效标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等信效度检验,结果显示:《高中生感知到的课堂学习环境量表》包括16个题目,三个维度,分别为自主支持学习环境、小组合作学习环境、竞争性学习环境,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研究2选取1143名高中生对课堂教学方式、课堂学习环境和自我调节学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自主探究学习教学方式与高中生的自我效能、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学业情绪、内部动机、同伴学习维度得分和自我调节学习总分呈显着正相关,且自主探究学习教学方式对自我效能、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学业情绪、内部动机、同伴学习维度以及自我调节学习总分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直接教学方式与高中生的外部动机呈显着正相关,且直接教学方式对外部动机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2)自主支持学习环境和小组合作学习环境与自我调节学习各维度均呈显着正相关,且自主支持学习环境对自我调节学习各维度均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小组合作学习环境对学业情绪、内部动机、同伴学习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3)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探究学习教学方式和合作学习教学方式与课堂学习环境各维度呈显着的正相关,且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探究学习教学方式和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对课堂学习环境各维度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与竞争性学习环境呈显着正相关,其中,提问教学方式对竞争性学习环境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4)高中生感知到的合作学习环境、自主支持学习环境在自主探究学习教学方式影响自我调节学习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3在自然的学校教学情境中采用准实验设计探索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是否会影响学生感知到的课堂学习环境,进而促进自我调节学习水平提高。首先设计了高中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方案,实施前对授课教师进行培训,实施过程中由专家和授课教师开展研讨。选取了260名一年级高中生为实验班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实验。结果表明,相比采用常规教学的对照组,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方式的改革实验,采用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1)能够显着增加学生感知到的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水平,显着降低学生感知到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提问等教学方式的水平;(2)能够显着地增加学生感知到的自主支持学习环境、小组合作学习环境,显着地减少学生感知到的竞争学习环境;(3)能够显着地提升实验组学生的认知策略、内部动机、同伴合作学习策略水平以及自我调节学习总体水平。

马欣研[7](2019)在《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研究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当代教育正经历着一场伟大而深刻变革。这场变革最为直接的动力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为教育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新目标与新要求,同时也为达到这一目标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工具。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为信息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目标是目前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挑战。国际组织与世界各国学者从实践中发现,在这场教育变革中,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至关重要。只有通过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不断提升,才能完善其知识结构、增强其教学能力、实现其专业发展,有力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最终培养出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合格公民。本研究从探究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入手,分析当代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发展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并以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基础,探究信息时代教师专业素养的重构以及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在对国内外教师信息素养理论与实践探索进行回顾与借鉴的基础上,研究从构成、特点、内容框架、发展路径与影响因素等方面对教师信息素养进行理论探究,并通过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水平调研,考察我国目前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整体水平与缺失之处,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分类与剖析,进而在此基础上探究提升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实践路径。研究围绕着“如何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两个层面共同推进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发展”这一中心问题,沿着理论与实践两条主线将研究推向深入。在理论研究方面,研究首先以教育学与教师专业发展为视角,重新审视与考量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问题。信息时代要求我们以“技术为镜”,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与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价值问题。教育信息化的加速发展促使教师原有素养发生巨大变化,对于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应从尊重人主体性与个体价值的“教育学视角”来考察信息技术带给教师的机遇与挑战,进而研究教师应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中扮演的角色与发挥的作用。研究对当代国内外教师信息素养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与解读。各国际组织与教育先进国家对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于各项信息素养标准与各国出台的教师信息素养政策(项目)之中。研究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等组织与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瑞典、新西兰、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教师信息素养标准与政策进行回顾与分析,从中归纳出相关规律与值得借鉴之处。同时,对我国教师信息素养标准与国家政策进行分阶段、分类解读。在确定研究视角与经验借鉴的基础上,论文对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进行理论探寻。在对公民信息素养概念与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结合教师专业特点,对教师信息素养进行内涵、构成与特点的剖析,提出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的六大维度与三大阶段,并对其发展路径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此为依据,构建教师信息素养分析框架。在实践探索层面,研究通过调查问卷与访谈,了解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并进行原因剖析。问卷与访谈覆盖我国东、中、西部10个省、市、自治区的城乡地区。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教师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包括: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问题、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的创新性问题、信息伦理道德意识与传授能力问题、教师专业学习与专业发展能力问题与信息素养发展区域间与年龄间发展不平衡问题等。研究针对调研暴露出的问题,从职前教育、在职培训、教师意识、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教师专业发展周期等方面进行原因剖析。研究针对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现状,以及调研揭示出的问题与原因,提出了改革与提升策略。策略主要包括:注重教师职前教育中信息知识的获得与在职培训中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动态更新教师信息素养标准;关注教师职业生涯中信息素养的发展;强调各类政策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引领等。

曲茜茜[8](2018)在《区域内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均衡发展的精准化路径与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教育领域的影响方兴未艾。教师作为教育信息化2.0进程中的中坚力量,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举足轻重。面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均衡的新需求,区域内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均衡发展成为教师在质量层面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实施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进机制大多是面向能力整体而开展的自上而下的培训路径,面向更为微观的能力目标指向、更为复杂的影响因素的提升路径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基于以上背景与问题,本研究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研究对象,将区域内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均衡发展作为研究目标,将方法策略定位在“精准发展促均衡”的战略框架下,以更为微观的能力目标指向、更加细致的影响因素研究、更为精准的路径策略体系构建及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作为有效推进区域内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均衡发展的行动方略。围绕这一线索,笔者逐一进行了以下几个问题的具体研究: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均衡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阐释与分析;区域内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均衡发展的现状与阻碍;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均衡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研究;区域内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均衡发展的精准化路径策略体系研究;区域内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均衡发展的协同创新机制研究;路径与机制的实践探寻等。在研究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综合运用各种量化与质性的研究方法,具体包括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因子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系统分析法、路径分析法及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这种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使得出的研究结论更加合理可靠。研究发现与结论主要包含如下几方面:1.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均衡发展具有双重的二维内涵结构,即时间维度上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发展问题;空间维度上的不同区域表现出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均衡问题。区域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均衡发展是发展问题和均衡问题的二维融合。2.“精准发展促均衡”是从根本上解决区域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可持续均衡发展的科学战略决策。以发展来促均衡,均衡是目标,发展是手段和路径,即立足于“精准发展促均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与实践。本研究中路径的“精准化”体现在精准的能力目标指向、基于影响因素与各能力维度相关性分析的精准路径策略体系以及对发展主体的双重考量等三个方面。3.区域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均衡发展同时受自我效能、技能基础、区域政策与学校制度、信息化建设与培训、区域文化与应用氛围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影响显着程度依次为区域政策与学校制度、信息化建设与培训、自我效能、区域文化与应用氛围、技能基础。4.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五个具体能力维度分别与不同的影响因素相关,且存在着相关性强弱之分。研究依据各影响因素对各能力维度的影响方向及影响强弱的相关性分析,验证并推导出促进各能力维度均衡发展的精准提升路径。技术素养受信息化建设与培训、技能基础显着影响;计划与准备受区域政策与学校制度、信息化建设与培训、自我效能、区域文化与应用氛围显着影响;组织与管理受区域政策与学校制度、信息化建设与培训、自我效能显着影响;评估与诊断受区域政策与学校制度、信息化建设与培训、自我效能显着影响;学习与发展受信息化建设与培训、自我效能显着影响;教师的自我效能受区域文化与应用氛围显着影响;技能基础受自我效能显着影响。5.区域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均衡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动态复杂系统,具有要素多样性、结构交互性、发展动态性及力量耗散性等特征,需要均衡发展各方主体力量的整合与协同,研究最终构建了“四位一体三协同”的协同创新机制。本研究在研究问题的视角、理论观点推导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创新性。研究首次选择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这个面向信息化时代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素养来研究均衡的路径和机制问题,是在质量层面研究师资均衡发展问题的一次大胆尝试与探索,为师资质量层面的均衡问题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创造性地构建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均衡发展的理论框架、验证并推导出各能力维度均衡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升路径及协同创新机制,实现了理论观点的新突破;研究过程综合地运用了各种量化与质性的分析方法,实现对各种复杂研究方法的融合运用与突破。研究结论也将有利于各地区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师资均衡的相关实践,同时也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刘亚同[9](2018)在《电子书包在贫困地区学校推广应用的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贫困地区特殊的办学条件和教育环境,使其在开展基础教育信息化时可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了深入了解电子书包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中的应用现状、推广方式和遇到的问题,本研究选取了河南省某贫困县一所正在应用电子书包教育教学的初级中学进行田野调查,通过目的性抽样确定了五位任课教师,他们分别具有不同的电子书包教学经验、学历层次、年龄特征和学科背景等特点。研究以五位教师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深入探究,结合对其他利益主体的观察和访谈收集质性材料,以求综合呈现电子书包在中学推广应用的过程。运用叙事研究法,以电子书包在学校中的推广应用为故事“明线”,以五位教师的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为故事“暗线”,从教师的角色身份展开刻画教师群体和个体在关键事件、课堂教学、集体事件和典型事件中的不同表现,呈现五位教师在电子书包应用推广中的成长变化过程。通过叙事建构电子书包推广应用的系列场景后,结合教学结构理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和创新推广理论,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对访谈内容、课堂观察记录等原始材料进行编码分析,梳理五位教师在电子书包推广过程中的不同表现,挖掘并解释电子书包在贫困地区学校的推广意义、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研究对电子书包在实验中学的推广历程进行了回顾,目前共经历了五个阶段:改革发展、殷切盼望的了解阶段;全员参与、热情尝试的计划与准备阶段;实践探索、稳步提升的决策和投入阶段;问题凸显、能手诞生的实施阶段;教师出现分化、亟待寻找进一步发展出路的确认阶段。电子书包在推广应用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电子书包为这所贫困地区的学校带来了发展改革希望的同时,电子书包产品在使用中出现了资源平台较差、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教师在电子书包推广应用过程中无法得到足够的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指导;实验中学在传统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碰撞中,出现了困扰电子书包教与学的难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难、教学应用中容易出现技术倾向、忽视教学结构的变革使教学改革不彻底;电子书包在实验中学推广以来,对学校教学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信息时代为学校教育改革提出了整体性和全面性的要求。研究从电子书包硬件、软件资源和教学实践三个层面梳理了重要发现:电子书包为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带来可能,但产品设计存在不足;数字资源作为信息化教学的核心,实践中缺乏系统优质的资源;在贫困地区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意义非凡,师生信息素养实现提升,但电子书包有效应用模式需要进一步探索,教师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学校整体准备存在不足。最后研究提出了电子书包在贫困地区应用和发展的建议:(一)丰富电子书包理论体系与行业标准;(二)建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环境;(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培训力度;(四)加大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帮扶力度;(五)完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体制机制建设。

张兰婷[10](2017)在《中小学合作学习案例分析与理性审视》文中提出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合作学习日益渗透到学校课堂领域。合作学习倡导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师生关系的互助性,符合新课改教学理念,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但合作学习的系统运用源于国外,我国引进合作学习后,对合作学习缺乏深刻的认识,出现了许多认识误区,导致合作学习实践面临诸多困境。基于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重新认识并反思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的主体内容包括四章:第一章,合作学习:历程、内涵及价值。从历史的角度梳理合作学习的发展历程,结合前人已有研究,界定了合作学习的内涵: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对话为基本开展机制,以相应的合作技术技能为支撑,灵活开发和运用学校各种教学资源,调动教学场域内所有相关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在全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每位学生个体发展的一种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合作学习的重要价值:实现知识的差异共享、凸显教学的情意功能、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师生关系内涵等。第二章,中小学合作学习的案例分析。针对合作学习目前存在的现实困境,呈现了三所学校开展合作学习的实践案例,即生本课堂下的合作学习、“技术导向”下的合作学习、云课堂下的合作学习,并概括了各自的实践特色。这是下文理性反思合作学习的现实基础。第三章,范畴思维下合作学习的理性审视。运用范畴思维的方法,围绕六对基本范畴,即立场规限、小组构建、机制展开、方式习得、手段选择、目标定位,对合作学习展开理性反思。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合作学习的理论体系。第四章,合作学习的实践展望。结合案例分析及其理性思考,对合作学习提出了改进建议。要取得合作学习的实效,需要对合作学习的展开进行一体化设计,包括积极寻求合作路径、合作引领学校愿景、建设教师合作团队、树立课程协作思想、重视合作“双技”培训、建立合作评价体系等。

二、如何获得初中物理课堂导学的最大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获得初中物理课堂导学的最大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2)初中《道德与法治》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3.4 创新之处
    1.4 相关概念及指导理论
        1.4.1 教学资源
        1.4.2 信息化教学资源
        1.4.3 道德与法治的信息化教学
        1.4.4 相关指导理论
2.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资源现状及需求分析
    2.1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资源现状调查
        2.1.1 调查设计
        2.1.2 调查分析
        2.1.3 教师访谈及结果分析
    2.2 初中道德与法治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需求分析
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原则及策略
    3.1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资源设计开发原则
    3.2 初中道德与法治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开发流程
        3.2.1 故事型视频或动画资源设计开发流程
        3.2.2 讲解型教学视频资源设计开发流程
    3.3 初中道德与法治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开发策略
        3.3.1 整体化策略
        3.3.2 故事化、情景化策略
        3.3.3 讲解型教学视频中讲解者身份选择和形象呈现、理解指向线索呈现方面要得当
        3.3.4 案例的选取
4.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案例
    4.1 需求分析
        4.1.1 教材分析
        4.1.2 教学目标
        4.1.3 学情分析
        4.1.4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
    4.2 道德与法治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
        4.2.1 内容及课标分析
        4.2.2 学生分析
        4.2.3 教学资源的获取
    4.3 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案例
        4.3.1 基本步骤
        4.3.2 “正确看待青春期的变化”课程故事型视频资源的开发
        4.3.3 “直面内心的矛盾”课程故事型视频资源的开发
    4.4 信息化资源教学实施效果前后对比
        4.4.1 实施前后学生成绩变化的情况
        4.4.2 课堂观察
    4.5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使用建议
5.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信息化教学运用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 教学设计
致谢

(3)思维导图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实验研究法
        1.5.3 问卷调查法
        1.5.4 访谈研究法
2 思维导图的概述和理论基础
    2.1 思维导图的概述
        2.1.1 思维导图的概念
        2.1.2 思维导图的特征
        2.1.3 思维导图的用途
    2.2 理论基础
        2.2.1 学习金字塔理论
        2.2.2 脑科学理论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 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3.1 现状调查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内容
        3.1.3 调查实施
    3.2 调查结果及分析
        3.2.1 课堂教学现状综合调查及分析
        3.2.2 学生学习现状综合调查及分析
        3.2.3 教师访谈结果及分析
    3.3 存在问题分析
        3.3.1 教学目标片面,缺乏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3.3.2 教学内容重知识,缺乏对学生实践操作的强化
        3.3.3 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3.4 教学评价不合理,缺乏对学生整体素质的考核
    3.4 总结
4 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
    4.1 教学设计原则
        4.1.1 启发创造原则
        4.1.2 有序性原则
        4.1.3 开放性原则
    4.2 教学内容分析
    4.3 教学目标分析
        4.3.1 全面掌握知识与技能,提高学习成绩
        4.3.2 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4.3.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策略
        4.3.4 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
        4.3.5 提升学生信息社会责任
    4.4 教学方法分析
        4.4.1 基于思维导图的“任务驱动”法
        4.4.2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组合作”法
    4.5 教学设计思路
        4.5.1 指导思想
        4.5.2 课堂活动流程设计
    4.6 课堂教学评价分析
        4.6.1 评价方式要多元
        4.6.2 评价方法要多样
5 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实验研究
    5.1 实验准备
        5.1.1 实验目的
        5.1.2 实验对象
        5.1.3 实验变量
    5.2 实验环境
        5.2.1 硬件环境
        5.2.2 软件环境
    5.3 教学实施案例(一)
        5.3.1 课程分析
        5.3.2 学情分析
        5.3.3 教学实施过程
    5.4 教学实施案例(二)
        5.4.1 课程分析
        5.4.2 学情分析
        5.4.3 教学实施过程
    5.5 实验后期数据分析及结论
        5.5.1 计算机测试卷的数据分析及结论
        5.5.2 学生学习现状综合调查的数据分析及结论
        5.5.3 思维导图使用效果调查的数据分析及结论
6 总结与反思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反思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K12教师机器人教育接受度模型建构与实证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工智能推动教育技术革新
        1.1.2 机器人教育成时代变革焦点
        1.1.3 K12 机器人教育现状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核心概念的界定
        1.5.1 机器人教育
        1.5.2 接受度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机器人教育理论基础
    2.2 技术接受理论模型
    2.3 感知愉悦性相关理论
    2.4 创新期望相关理论
    2.5 机器人教育现状
        2.5.1 机器人教育教学现状
        2.5.2 机器人教育研究现状
    2.6 教师信息化教学接受度研究现状
第3章 K12 教师机器人教育接受模型构建
    3.1 K12 教师机器人教育接受模型变量确定
        3.1.1 因变量的设置
        3.1.2 自变量的设置
        3.1.3 背景变量的设置
    3.2 K12 教师机器人教育接受模型的分析与假设
        3.2.1 影响接受程度的因素
        3.2.2 影响努力期望的因素
        3.2.3 影响绩效期望的因素
        3.2.4 影响社群影响的因素
        3.2.5 影响感知愉悦性的因素
        3.2.6 背景变量的相关假设
    3.3 K12 教师机器人教育接受模型呈现
        3.3.1 研究假设归纳
        3.3.2 研究变量定义汇总
        3.3.3 研究变量测量维度制定
        3.3.4 机器人教育接受模型
第4章 K12 教师机器人教育接受度问卷设计与修正
    4.1 问卷的设计过程与结构
    4.2 预测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4.3 预测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4.3.1 预测问卷信度分析
        4.3.2 预测问卷效度分析
    4.4 正式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第5章 K12 教师机器人教育接受度实证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1.1 样本的特征分析
        5.1.2 样本其它信息分析
        5.1.3 核心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测量模型的信效度检验
        5.2.1 测量模型的信度检验
        5.2.2 测量模型的效度检验
    5.3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5.3.1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5.3.2 初始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5.3.3 模型拟合度检验
        5.3.4 模型修正
    5.4 差异分析
        5.4.1 性别在各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5.4.2 教龄在各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5.4.3 信息技术精通程度在各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5.4.4 任教单位在各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5.5 假设检验结果及分析
第6章 研究结果与建议
    6.1 研究结果讨论
        6.1.1 教师特点分析
        6.1.2 教师对机器人教育接受度及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6.1.3 教师对机器人教育接受度及影响因素特点分析
    6.2 提升教师对机器人教育接受度的策略与建议
        6.2.1 统筹顶层设计,加快建设课程体系
        6.2.2 注重教龄差异,探索激励与评价机制
        6.2.3 搭建教学平台,完善设备资源的建设
        6.2.4 拓展内容形式,增加实践培训的针对性
        6.2.5 加强示范引领,关注创新能力的提升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创新之处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依据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依据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关于后进生问题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后进生问题的研究
        (三)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后进生概念的概括
    二、本篇论文中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概念的界定
        (一)界定时,要抛开“差生”的提法
        (二)界定时,要以人性化的观点来看待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的学科特点
        (一)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多呈现浅阅读状态
        (二)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原理理论理解呈现碎片化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学习不背书或死记硬背现象严重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对思想政治课本身缺乏兴趣
        (五)与语数外学科相比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的转化相对较易
第二章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成因
    一、学生自身因素
        (一)学考和选考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存在认知偏差
        (二)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学习习惯差,学习信心不足
        (三)走班教学中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自制力差,易受干扰
    二、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课堂低效、方法素质有待提高
        (一)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效果低效甚至无效
        (二)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三)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能力素养有待提高
    三、学科面临新高考,高中思想政治课地位尴尬,选考人数最少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成为新高考选考人数最少的科目
        (二)学考制度下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兴趣不高
        (三)新高考制度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和组织教学难度增加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社会地位尴尬
    四、家庭教育不重视高中思想思想政治科目,过分溺爱
第三章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转化策略
    一、针对学考、选考合理制定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教学目标,因材施教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要从后进生的实际出发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要注重目标的统一性和有序性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要处理好与学考、高考目标要求的关系
    二、精心安排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合理开发课程资源
        (一)对于一些后进生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的运用
        (三)合理开发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主动求变
        (一)同堂异构
        (二)同课异构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以退为进
        (一)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一起读书
        (二)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一起质疑
        (三)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一起共鸣
    五、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情怀
        (一)政治要强情怀要深
        (二)思维要新
        (三)视野要广
        (四)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六、探索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教学管理的新方法
        (一)实行行政班主任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教师共同负责制
        (二)实行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教学小组管理负责制
        (三)建立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教学的信息化管理支撑系统
    七、难得糊涂——改善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八、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答题技巧
        (一)牢固基础,善于联系,突出重点,击破难点,建立体系,灵活应用
        (二)重视学科思维方式的培养、审题解题方法的总结
    九、转变态度——家庭教育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形成合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教学方式、课堂学习环境对高中生自我调节学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教学方式
        1.1 教学方式的概念界定
        1.2 教学方式的类型
        1.3 教学方式的测量
        1.4 国外有关教学方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1.5 国内有关教学方式转变的理论观点及实证研究
    2.课堂学习环境
        2.1 课堂学习环境的概念界定
        2.2 课堂学习环境的测量
        2.3 课堂学习环境的有关研究
    3.自我调节学习
        3.1 自我调节学习的概念界定
        3.2 自我调节学习的测量
        3.3 自我调节学习的理论模型
        3.4 自我调节学习的影响因素
        3.5 自我调节学习的教学与干预训练
        3.6 自我调节学习的研究趋势
    4.教学方式、课堂学习环境与自我调节学习的关系
        4.1 教学方式与课堂学习环境的关系
        4.2 教学方式与自我调节学习的关系
        4.3 课堂学习环境与自我调节学习的关系
        4.4 教学方式、课堂学习环境与自我调节学习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1.研究背景与意义
    2.本研究的目标和研究假设
    3.研究内容与设计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1.研究1:高中生感知到的课堂教学方式量表与课堂学习环境量表的编制
        1.1 研究1a:高中生感知到的课堂教学方式量表的编制
        1.2 研究1b高中生感知到的课堂学习环境量表编制
    2.研究2:高中生感知到的教学方式、课堂学习环境与其自我调节学习之间的关系
    3.研究3:高中课堂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的实验研究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
    4.1 高中生感知到课堂教学方式与课堂学习环境的结构与量表编制
    4.2 影响高中生自我调节学习的课堂教学条件和环境条件
    4.3 高中生感知到的课堂学习环境在教学方式对自我调节学习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4.4 高中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实践与实验研究
    4.5 本研究的创新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未来研究展望
第五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后记

(7)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研究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源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源起
        (二)研究意义
    二、概念解析与概念辨析
        (一)素养
        (二)信息素养
        (三)教师信息素养
        (四)相关概念辨析
    三、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第一章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研究的基础与需求
    第一节 研究起点: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挑战
        一、教育本质与教育的发展
        二、教育中信息技术的价值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
    第二节 现实需求: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阶段
        二、当代教育信息化发展新动向
        三、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信息素养
    第三节 理论基础: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理论
        一、教师专业发展及其相关理论
        二、信息素养融入教师专业素养
        三、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标准与政策综述
    第一节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标准研制
        一、关注发展、着眼全球的UNESCO标准
        二、动态更新、不断完善的美国标准
        三、体现差异、注重调研的英日标准
        四、聚焦应用、突出国情的中国标准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政策措施
        一、新加坡教师信息素养政策规定
        二、瑞典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项目
        三、新西兰提升教师信息素养行动
        四、加拿大教师信息素养培训项目
    第三节 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政策分析
        一、政策文本类别与政策发展阶段
        二、教师信息素养的政策文本要求
        三、我国教师信息素养的政策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理论探寻
    第一节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基本构成与特性
        一、公民信息素养要素与定义
        二、教师信息素养构成与内涵
        三、教师信息素养的六大特性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特点与分析维度
        一、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特点
        二、教师信息素养的分析维度
        三、教师信息素养的内容框架
    第三节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分析框架的构建
        一、实现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的三条路径
        二、影响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的四类因素
        三、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分析框架解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透视
    第一节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调研设计
        一、问卷编制与发放
        二、访谈类型与实施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特点
        一、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总体情况
        二、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分维度考察
        三、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个体差异
    第三节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问题讨论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问题
        二、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的创新性问题
        三、信息伦理道德意识与传授能力问题
        四、教师专业学习与专业发展能力问题
        五、信息素养发展中的区域与年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
    第一节 职前培养更加注重知识获得
        一、重审信息时代教师知识构成
        二、强化信息素养课程模块设置
        三、整合技术类课程与专业课程
    第二节 在职培训坚持能力为本导向
        一、信息技术融入教师专业能力
        二、能力为导向的在职培训方式
        三、“基于问题的学习”培训模式
    第三节 制定并动态更新信息素养标准
        一、基于学生信息素养及其要求
        二、师生信息素养的匹配性关系
        三、建立教师信息素养标准体系
    第四节 培养培训贯穿教师职业生涯
        一、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与特点
        二、基于生涯理论的信息素养发展
        三、以合作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水平
    第五节 政策引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一、加强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的引领
        二、发挥地方教育政策的精准作用
        三、强化教师校本培训的关键责任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调查问卷
    附录二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8)区域内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均衡发展的精准化路径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新时代发展的新特征
        (二)能力提升工程
        (三)现实审视
    二、研究问题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区域
        (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均衡发展
        (四)路径与机制
    四、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五、论文框架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构建
    一、相关理论基础的多视角解读
        (一)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三)教育信息化理论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五)教育均衡发展理论
    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综述
        (一)内涵
        (二)发展阶段
        (三)指标体系
        (四)发展取向
    三、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均衡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阐释与分析
        (一)内涵及其均衡发展观
        (二)发展阶段
        (三)测算方法
        (四)发展水平
    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均衡发展的路径综述
        (一)路径的归类与总结
        (二)均衡战略的总结与分析
        (三)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一)研究内容阐释
        (二)研究内容框架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概述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
    四、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三章 区域内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均衡发展现状分析
    一、能力发展水平与均衡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研框架的确立
        (三)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二、基础性能力均衡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各能力维度发展水平及均衡分析
        (三)综合分析
    三、发展性能力均衡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各能力维度发展水平及均衡分析
        (三)综合分析
    四、结论
第四章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均衡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分析
    一、影响因素假设模型
        (一)影响因素文献分析
        (二)影响因素的质性访谈与开放题问卷调查
        (三)影响因素模型及研究假设
    二、影响因素模型的验证
        (一)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二)问卷的质量分析
        (三)问卷的因子分析
    三、影响因素与能力均衡发展相关性分析
        (一)影响因素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均衡发展相关性分析
        (二)影响因素与各能力维度均衡发展相关性分析
    四、结论
第五章 区域内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均衡发展的精准化路径
    一、“精准发展促均衡”的战略选择与策略取向
        (一)源于教育精准扶贫的启示
        (二)精准发展促均衡:造血式的均衡战略
    二、路径的“精准化”解读
        (一)精准的能力目标指向
        (二)基于相关性分析的精准路径策略体系
        (三)发展主体的双重考量
    三、路径设计的整体思路与方法模型
        (一)路径整体设计的构成要素
        (二)路径与均衡发展阶段的关系
        (三)五个能力维度的层级关系
        (四)基于影响因素的精准化策略
    四、各能力维度的均衡发展路径
        (一)技术素养均衡提升路径
        (二)计划与准备均衡提升路径
        (三)组织与管理均衡提升路径
        (四)评估与诊断均衡提升路径
        (五)学习与发展均衡提升路径
第六章 区域内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均衡发展的协同机制
    一、均衡发展系统的复杂性分析
        (一)要素的多样性
        (二)结构的交互性
        (三)发展的动态性
    二、均衡发展主体力量的耗散性分析
        (一)纵向衔接不够
        (二)横向协调不够
        (三)行动同步不够
    三、均衡发展的力量整合
        (一)发展主体的力量整合
        (二)发展客体的力量整合
        (三)资源的整合
        (四)协同创新:推进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四位一体三协同”的均衡发展协同机制
        (一)“四位一体”协同要素
        (二)宏观:战略协同
        (三)中观:组织协同
        (四)微观:知识协同
第七章 路径与机制的实践探寻——基于案例的研究
    一、自上而下的培训类路径——基于“国培计划”的案例分析
        (一)项目基本情况
        (二)路径分析
        (三)项目评价
        (四)项目改进方向
    二、自下而上的发展类路径——基于“中西部基层教师教育信息化草根共同体”的案例分析
        (一)项目基本情况
        (二)路径分析
        (三)项目评价
        (四)项目改进方向
    三、“研产培用”多维联动——基于“东师理想一体化引领”的案例分析
        (一)项目基本情况
        (二)机制分析
        (三)项目评价
        (四)项目改进方向
    四、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发现与结论
        (一)研究发现
        (二)研究结论
    二、研究创新之处
        (一)研究问题的新视角
        (二)理论观点的新突破
        (三)研究方法的新探索
    三、研究的局限性
    四、后续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电子书包在贫困地区学校推广应用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电子书包:减负与增负的对话
        (二)推广与应用:各方力量的博弈与考验
        (三)回归实践:探寻技术应用于贫困地区的症结所在
        (四)寻求超越:电子书包应用发展的出路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视角
        (四)创新之处
    三、探访电子书包的推广应用: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获取”电子书包应用推广的鲜活材料
        (二)“呈现”推广应用过程中的关键事件
第二章 确定电子书包在贫困地区推广应用的研究起点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电子书包
        (二)贫困地区
        (三)电子书包的推广应用
    二、文献回顾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相关理论概述
        (一)教学结构理论
        (二)创新推广理论
        (三)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第三章 电子书包推广应用的教师叙事故事
    一、初相遇,常在我心——对学校教改的初步印象
        (一)贫困地区的“大工程”
        (二)有序的电子书包自习课
        (三)电子书包阶段总结会掠影
    二、相识与相知——五位教师的成长故事
        (一)一位“佼佼者”的工作经历与反思
        (二)摸索中成长前行的“技术流”
        (三)被技术时代“抛弃”的人
        (四)新手的热忱与成长
        (五)融入其中——记一次数学观摩课
第四章 叙事背后的思考:历程回顾与问题分析
    一、电子书包推广应用的历程回顾
        (一)了解阶段:改革发展、殷切盼望
        (二)计划与准备阶段:全员参与、热情尝试
        (三)决策与投入阶段:实践探索、稳步提升
        (四)实施阶段:问题凸显、能手诞生
        (五)确认阶段:教师分化、寻求出路
    二、电子书包推广应用的问题思考
        (一)电子书包为贫困地区带来的喜与忧
        (二)推广应用过程中的教师专业发展
        (三)传统教学与现代技术的碰撞
        (四)时代呼唤整体性的教育变革
第五章 电子书包推广应用的深化与超越
    一、研究的主要发现
        (一)电子书包产品的意义与问题
        (二)软件资源建设的作用与现状
        (三)信息化教学探索的方法与实践
    二、电子书包在贫困地区应用与发展的建议
        (一)丰富电子书包理论体系与行业标准
        (二)建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环境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信息化培训力度
        (四)完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体制机制建设
        (五)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帮扶力度
    三、研究反思
        (一)过程与方法的反思
        (二)研究伦理
        (三)信效度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访谈提纲
    附录B 七年级数学示范课导学案
    附录C 七年级数学示范课课堂实录
    附录D 七年级数学示范课教学讨论
    附录E 调研日志节选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中小学合作学习案例分析与理性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理由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合作学习:历程、内涵及价值
    一、合作学习的历程回溯
    二、合作学习的内涵界定
    三、合作学习的价值澄清
第二章 中小学合作学习案例分析
    一、个案选择依据
    二、生本课堂下的合作学习
    三、“技术导向”下的合作学习
    四、云课堂下的合作学习
    五、小结
第三章 关系思维下合作学习的理性审视
    一、立场规限:教学活动还是教学理念
    二、小组构建:异质小组还是同质小组
    三、机制展开:他人对话还是自我对话
    四、方法获取:自然习得还是“双技”培训
    五、手段选择:传统手段还是信息技术手段
    六、目标定位:全体发展还是个体发展
第四章 合作学习的实践展望
    一、因校制宜,积极寻求合作路径
    二、顶层设计,合作引领学校愿景
    三、师师合作,建设教师合作团队
    四、师生合作,树立协商课程思想
    五、全员合作,重视合作“双技”培训
    六、及时反馈,建立合作评价体系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如何获得初中物理课堂导学的最大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英语教师集体备课实践研究 ——以G中学为例[D]. 李想. 四川师范大学, 2021
  • [2]初中《道德与法治》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研究[D]. 王博.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3)
  • [3]思维导图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D]. 康宁.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K12教师机器人教育接受度模型建构与实证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D]. 王钰彪.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5]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D]. 张孟月. 西南大学, 2020(01)
  • [6]教学方式、课堂学习环境对高中生自我调节学习的影响[D]. 张丽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7)
  • [7]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研究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视角[D]. 马欣研.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8]区域内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均衡发展的精准化路径与机制研究[D]. 曲茜茜.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9]电子书包在贫困地区学校推广应用的叙事研究[D]. 刘亚同. 河南大学, 2018(01)
  • [10]中小学合作学习案例分析与理性审视[D]. 张兰婷.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如何让初中物理课堂辅导的效果最大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