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造船业现状与发展探讨

浙江省造船业现状与发展探讨

一、浙江省船舶工业现状与发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浦寅龙[1](2021)在《军民融合背景下浙江省船舶工业“民参军”的困境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熊辛格[2](2020)在《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嬗变(1840-1937)》文中指出物流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活动,指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流通过程。物流业则是按照他人的物流需要,有偿提供物流服务的行业。中国近代物流业可以根据它在不同领域所具备的功能不同,分为两大类,即以运输为主的企业和以运输代理及相关业务为主的企业,主要包括公路物流业、铁路物流业、航运物流业、航空物流业和货栈业等。在列强物流企业凭借条约特权占据支配地位的情况下,我国民族物流业经历了从衰败到曲折发展的嬗变过程,形成了以码头货栈业、航运物流业、公路物流业和铁路物流业为主体的体系,为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近代物流类不平等约章的订立为列强入侵我国近代物流业提供了特权庇护。对外扩张物流业,是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了实现侵略野心,尽快在中国建立政治及经济上的支配地位,订立物流类约章成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侵华的首要策略。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列强,通过武装入侵和外交讹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为外商物流业入侵我国经济创造了特权上的基础。根据不同内容,近代中外物流类约章可以分为货物税率类、码头货栈类、物流交通设施类与电信通讯类四种。随着对华入侵的增强,欧美各国将提高货物流通速率、降低运输成本和增加货物数量等问题视为辅助各国势力的重要步骤。无论是货物税率类,还是码头货栈类和交通设施类约章,都体现了列强在中国扩大近代物流业的野心。通过税率类约章,列强攫取了协定关税特权,降低了进出口及内地税税率,为外商在华扩大商品运输量创造了条件。码头货栈类约章的订立,使得外商在通商口岸广泛建立商品集散地,推动物流运输业向内地扩张。除此之外,良好的物流交通设施作为基础条件,也是近代外商物流业在中国迅速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列强通过不平等约章,不仅攫取了修筑公路和铁路的权利,也获得了在我国沿海及内河航行的权利,为外商物流交通的入侵创造了条件。而电信类准条约的签订,令外商获得在华设立现代通讯机构的权利。随着外商在华水线和陆线铺设的完成,提高了商业信息流通效率,为外商在华物流业的扩张创造更多便利。在物流类约章特权的庇护下,外商物流业在我国逐渐占据了支配地位,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体系。列强控制了我国内地及进出口商品的流通量,为外商货栈业及物流运输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外商码头货栈业逐渐成为支配我国货物流通的主要势力,经历了从沿海蔓延至内河通商口岸的过程。受码头货栈业的推动,外商轮船公司也逐渐占据了我国沿海及内河水域航运物流业市场的主导权,不仅加速了我国传统航运物流业的衰败,而且为列强进一步加深侵略创造了条件。于此同时,外商陆路物流交通运输业也逐渐形成主导势力。修筑公路设施是公路物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租界成为列强入侵我国公路物流的前哨,在工部局的规划和监督下,不仅出现了新式公路,而且还引进了汽车,使外商公路运输处于优势地位,并随着租界的增加而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铁路投资权则为列强侵略我国铁路物流业创造了基础设施上的条件。通过各类筑路合同,各国不仅攫取了我国铁路的经营权,而且还聘请客卿、购买器材和设计线路等,进一步促进了在我国铁路物流业规模的形成。在外商物流业的刺激下,我国民族物流业经历了从传统到近代化的演变过程。中国传统物流业的衰败以及与外商争利的诉求,是推动近代民族物流业兴起的主要原因。首先发生转变的是近代航运物流业。以轮船招商局为代表的官办航运物流企业率先摒弃传统的帆船运输方式,依靠自身努力逐渐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势力。华商企业也纷纷采用轮船参与航运物流,在长江、珠江及黑龙江流域都形成了初步的规模,并推动了码头货栈业的发展。码头货栈业是我国近代民族货栈业的先导者。不管是轮船招商局,还是华商航运公司,均在各大通商口岸基本设立了初具规模的码头货栈,为我国货物的流转提供了必要的设施。随着民族电信业的逐渐完善,使华商实现信息互通有无具备一定条件,电报和电话遂成为物流公司的配套设置,促进了民族物流业的发展。无独有偶,公路的修筑和汽车的引入,为我国近代民族公路物流初步规模的形成创造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在经济建设、军工筑路和地方自治等因素的影响下,各省逐渐认识到汽车运输的重要性,从而推动了公路物流业格局的形成。广泛筑路的兴起与铁路机构的成立,促进了我国近代民族铁路物流初步规模的形成。随着关税自主权的收回、谋划航权自主运动的深入和收回邮权运动的发展,南京国民政府出台一系列必要的措施,推动了我国近代民族物流业体系的形成。裁厘加税是实现关税自主的前提条件之一,其中货物通过税的裁撤,促进了铁路和公路物流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巩固自身航业实力,提高码头货栈能力,则是保障我国顺利收回航权的前提之一。受此谋划的影响,我国民族航运物流业及码头货栈业也获得进一步发展。我国民族电信业在此浪潮中亦获得长足进步,不仅电信辐射范围扩大,而且物流商业用户对其依赖剧增,遂成为民族物流业体系形成的重要辅助。因此,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运营规模,都显示了南京政府时期我国近代民族物流业体系的形成。受中外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影响,中国近代物流业呈现出半殖民地与半封建,近代化与封建传统杂糅的格局。在外商物流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我国民族物流业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及商业、交通比较发达的地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商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近代化的进程,但整体依然处于依附的地位,无法实现独立发展。

乙安顺[3](2019)在《浙江省海洋人才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的分析》文中提出浙江临近东海,是国家开发东海海区的重要基地,也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不仅仅是为了发展浙江经济社会,同时也关系到国家实施海洋发展战略的目标。海洋事业需要大量的科学性人才,所以培养大量的充足的海洋人才并有效的使用海洋人才,是发展海洋经济事业的基础,也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根本保证。本文结合浙江省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文献查阅法,以官方公布的规划和统计年鉴为主要数据来源,分析了浙江省海洋类人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对策。首先,从人才结构、人才供应情况和人才分布情况三个角度详细阐述了浙江省海洋类人才的现状;其次,从国家政策环境变化、人才供应、海洋教育和涉海就业人员方面分析了浙江海洋类人才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主要的问题:供不应求、年龄层次不一、地区分布不均。最后,针对上述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政府、高校和相关教育机构、和涉海企业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这样可以弥补在海洋类人才培养及海洋事业开发上的一些不足,对浙江省海洋事业的快速发展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徐启薇[4](2019)在《建设项目用海面积控制指标体系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指出国家严令停止围填海新项目审批的政策,对存量建设用海的节约集约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项目用海面积控制指标体系的目的是严格控制建设项目用海的填海规模与占用岸线长度,提高海域开发利用效率,力求海域空间资源消耗的最小化与海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化,促进海域与海岸线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本文阐述了建设项目用海面积控制指标体系的内涵,通过对指导原则、政策依据的把握,结合对全国建设项目用海总体概况的分析,认为控制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当符合实际,同时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前瞻性。通过梳理现行政策的控制指标并结合文献研究的方法,初步获得研究的指标对象,并使用构建DPSIR模型的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建设项目用海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及响应五个相互关联环节的内涵以及对应的指标,以此来确定控制建设项目用海面积的主要指标项。最后以浙江省为例作应用研究,通过样点调查与统计方法,测算控制指标的建议值。其中样本测算出的投资强度平均值偏高、无法直接利用;而投资强度与经济水平成正相关,因而选用层次分析法横向比对了浙江省在11个沿海地区中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以此作为投资强度指标的取值参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浙江省建设项目用海面积控制指标体系。

于磊[5](2019)在《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工业遗产的科技价值是工业遗产区别于其他文化遗产的特殊之处,也是工业遗产重要的核心价值。工业遗产的保护绕不开对不同行业工业遗产的分类研究,不同工业行业的历史发展、工业科技与工业流程、与之对应的有价值的物证实物都不同。科技价值是工业遗产的一项重要价值,但目前国内对其的分析和探讨不足,缺乏分门别类的研究,相关的技术史,尤其是系统的技术史与工业考古学研究匮乏,丧失了对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重要基础,导致了工业遗产保护的主次与依据不明晰,保护往往本末倒置,拆除了最具有价值的物证载体,遗产完整性保护的层级与范畴也同样不明晰。本文基于科技价值的视角,以近代十个行业为例,研究与探讨工业遗产的分行业评价与保护。文章首先系统深入研究了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标准与体系,尤其是英国,其制定了目前世界上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与保护最详细的文件,研究发现英国对工业遗产价值评定导则会细分深入到不同行业工业遗址与建筑物的探讨中,并十分重视各行业工业技术史与工业流程的研究。本文以国外为对比参照,重点研究国内自身的问题,以科技价值为切入点,基于科技价值与完整性的视角,以近代的采煤业、钢铁冶炼业、船舶修造业、棉纺织业、棉印染业、丝绸业、毛纺织业、麻纺织业、水泥业与硫酸工业十个行业为例,分门别类的研究了各工业行业的近代发展历程、有价值的遗存现状、近代工业技术与设备、近代工业流程与对应的物证实物、各门类工业遗产关键技术物证、各门类工业遗产完整性保护的层级与范畴等,基于工业史与技术史的研究,分行业具体阐释不同行业科技价值认知与评价的关注点,分行业分析不同行业工业遗产保护中的关键物证实物,包括了各行业在评价与保护中的核心实物物证、辅助生产的相关配套物证、以及与完整性相关的工业产业链等。这些结论与成果可为工业遗产的评价与保护、保护规划的制定,以及遗存的再利用等提供理论支撑与参考。

王林[6](2019)在《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创新已成为一种潮流汹涌而来,正在影响着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基于智慧专业化理论,通过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智慧专业化追求区域创新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益,重点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以优势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智慧专业化的空间分布是指不同区域之间创新资源定向投入和政策定向支持,以及区域产业的竞争优势评价。智慧专业化在发展比较优势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在确立未来比较优势和区域专业化战略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成果方面影响较为深远。通过界定区域智慧专业化产业空间分布的特征,以31个省份的权威统计面板数据为基础,从4个维度15个指标出发,运用改进的信息熵权TOPSIS法,构建了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评价指标体系与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评价模型。以智慧专业化理论为基础,基于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发展水平评价和智慧专业化指数得分,对比国外智慧专业化的发展现状及特征,结合国内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区域智慧专业化的研究内容。中国东中西部区域智慧专业化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省份区域智慧专业化水平都较高,广东省的智慧专业化水平最高,西部省份区域智慧专业化水平都较弱,且智慧专业化发展水平高的区域与发展水平一般的区域存在较大的极化现象。智慧专业化的空间效应表现为聚集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创新投入对区域自身的自我强化效应,在外部创新环境的作用下,将会聚焦于该区域的经济生产效率的提升,产生区域智慧专业化的聚集效应。从投入产出维度、供给需求维度两方面,构建了区域智慧专业化的空间分布的影响体系,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投入要素、区域产业结构、区域政策因素四个层面,选取了人均GDP、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研发经费支出、省区前三年专利授权量之和、制造业占GDP比重、FDI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政府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共计7个变量指标。以中国31个省份2014-2016年的数据为基础对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影响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科研创新的资金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科技创新基础对于省域范围内智慧专业化发展水平都会存在积极促进作用。通过区位熵识别各区域的智慧专业化产业集合,构建了区域智慧专业化测度值评价体系,分析了各区域智慧专业化测度值以及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与时空格局演变。智慧专业化测度值具有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区间内区域间的差异性在增大,东部地区是智慧专业化测度值的高值区;智慧专业化测度值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关系,智慧专业化测度值强的区域其邻近区域测度值也相对较强;同类型空间关系的区域呈现出了较为明显得连片分布特征,H-H区域由东南沿海地区向长江沿线区域扩展,而西部地区连片的L-L区域没有发生改变;智慧专业化产业发展水平、智慧专业化产业促进能力、智慧专业化产业关联度以及智慧专业化产业发展环境的差异性,对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测度值呈现出不均衡的空间分布类型产生重要影响。构建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变化趋势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之上运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预测近五年区域智慧专业化指数的变化与趋势,以探索性空间分析法对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模式进行分析。当前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格局整体呈现出东强西弱的特征,这一格局在未来五年将会继续保持,但是区域之间智慧专业化差异将会趋于收敛;区域智慧专业化将会呈现出正向的空间关系,但正相关的强度将会减弱;局部空间自相关演化将会呈现出西部的部分地区将会继续处于L-L型,但东部沿海以及中部部分区域将会演化为H-H型。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不仅能够影响区域自身发展,同时也关系到临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在区域智慧专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制定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总体规划、建立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选择和培育体系、重视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空间布局、强化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一体化发展,最终实现区域间和区域内的协同发展。通过协同发展来缩小区域智慧专业化发展之间的差距,从总体上提升区域智慧专业化的发展水平,推动和促进区域智慧专业化的均衡发展。

王俏丽[7](2019)在《浙江省沿海地区PM2.5和VOCs源成分谱构建及大气复合污染来源解析》文中研究表明大气复合污染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尤其以颗粒物和臭氧为主的大气污染事件频发,对社会经济、公众健康、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均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污染源成分谱是大气污染防治研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能够直接反映污染源的污染特征,明确污染源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并能够辨识出指示唯一污染源的特征污染因子,同时还是开展空气质量模拟研究和来源解析的重要基础数据。大气污染数值模拟来源解析能够定量计算模拟区域内各类污染源的贡献值和分担率,是大气复合污染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浙江省沿海地区为研究区域,结合区域内形成的特色行业污染源的辨识,开展PM2.5和VOCs源成分谱研究,同时为精准大气污染来源解析提供基础保障。构建了城市扬尘、土壤风沙尘、道路尘和施工扬尘等本地化的PM2.5开放源成分谱;煤烟尘、垃圾焚烧尘、金属冶炼尘和具有区域特色的五金制造、固废拆解、污泥处置、船舶修造、橡胶制造等行业的PM2.5固定源成分谱;以及垃圾焚烧、船舶修造、石油化工、油品存储、加油站、印染、水产加工、污水处理、橡胶制造和燃煤电厂等行业的VOCs源成分谱。如船舶修造行业是沿海地区典型的重要临港工业,其尘样中Fe、Zn和EC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分,约占PM2.5总量的0.2473、0.0942和0.0848 g·g-1;其VOCs有组织排放组成中以烷烃和芳烃为主,分别占总量的62.35和34.37 g·g-1。同时,建立了浙江沿海地区主要VOCs排放源的OFPs(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s,臭氧生成潜势)谱,工艺过程源对VOCs排放量和OFPs量贡献最大,分别占40.90%和44.26%。结果较为完整地填补了该区域的污染源成分谱基础数据,也为进一步研究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特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素材。针对CMB模型在解析开放源时常遇到的共线性问题,将城市扬尘视为环境受体,并引入富集因子以放大不同类型尘源之间的差异,通过对环境样品和城市扬尘的两次模拟解析,提出改进的CMB模拟解析技术,顺利分离出土壤尘、道路尘、施工扬尘和城市扬尘各自的贡献,最终获得更为详细精准的PM2.5来源解析结果,道路尘、土壤尘、施工扬尘和机动车尾气尘对PM2.5的贡献分别为0.47%、2.24%、0.09%和21.91%。利用WRF-CMAQ模型搭建了三层嵌套模拟平台,针对该区域某代表性城市(ZS市)开展大气污染模拟研究,并开展PM2.5及O3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利用ISAM源追踪算法获得ZS市PM2.5、O3、VOCs、NO2、SO2及NH3的来源解析结果。结合CMB对一次源解析较为精准及CMAQ可以解析多种污染物的优势,建立了一套CMB-CMAQ联用模型的解析技术,在保留CMB模型对PM2.5一次源解析较高的准确性的基础上,实现了CMB结果中二次源的再分配,从而获得了包括一次源贡献和二次源贡献的综合的更为精准可靠的结果,外来源贡献最大,为28.30%,其次为船舶源和道路移动源,分别为14.62%和11.59%,工业燃烧源和工艺过程源贡献分别为5.27%和7.96%。最后,结合以上研究结果和本课题组相关的其他研究成果,以区域发展及减排规划为导向,从区域和重点排放源的不同尺度提出了开展大气复合污染防治策略。利用情景模拟分析方法,预测了不同减排情景下的污染形成情况,从而在大尺度宏观上提出大气复合污染防治策略。针对不同领域重点排放源,利用全过程控制的案例分析可知,沿海地区应在交通运输领域应重点开展船舶排放的管控;工业领域燃煤烟气应加快超低排放的推行,且NOX排放是优先需要控制的污染物;农业领域中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再利用可以作为未来减少煤耗,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发展方向之一。最终通过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分析可知基于本研究提出的大气复合污染防治策略在当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中成效显着。

刘静[8](2019)在《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人文社会学科“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影响下,以“空间”作为切入点重新思考历史与文化问题,成为介入许多研究问题的重要逻辑起点与研究策略。中国从1880年外国商人在华设立租界并创办工厂开始,近代工业拉开帷幕,此后历经近百年抗争、奋斗,逐渐改变了传统手工业时期的工业空间格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工业空间格局,同时也改变着国家以及区域的经济、城市等要素的空间结构。然而近代工业空间的现有研究基础却较为薄弱,传统研究多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的视角观察,对象多集中在对一些行业及典型区域、案例城市或单体建筑的研究,缺乏涉及多种行业的、全国与区域等宏观尺度的关于近代工业空间的整体性认知,且研究方法多囿于传统文献解读,注重历史描述,缺乏新的可以整合多元数据,进行量化与空间分析,并形成可视化研究成果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面对既有的研究不足,本文尝试引入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针对宏观尺度的中国近代工业空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尝试。文中运用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结合近代工业史研究中对近代工业空间的理解与表述诉求,融合大数据思维,以及GIS、地理学、城市规划、历史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关注“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现象,并从这两条线索出发,选取全国至城市尺度的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尝试从多个角度切入,揭示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基本空间特征。在空间问题解读的同时也进行研究方法的探索,包括了总系统框架下空间人文学方法体系的运用,以及针对不同章节中所涉及的全国至城市尺度上不同的工业专题数据具体的采集、管理、分析与可视化方法的探索。首先,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既往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资料以及研究展开的整体性框架。其次,第二章至第六章从“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两条线索出发,选取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中国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是在全国尺度上对近代工业的生产活动空间展开讨论,分三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二章选取近代工业史、资料集等文献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企业点数据集、铁路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值、平均中心、方向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展现近代完整时段的工业演化历程与整体分布模式,提取主要的工业集聚区,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第三章深入到工业产业特征层面,结合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结构分析指数,选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系列工业调查,创建全国尺度的工业产业特征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等方法,解读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工业发展的部门结构构成、生产与销售、工人劳动与收支、工会组织等主要产业特征指标的空间分布状况;第四章结合工业区位理论与时空间行为研究理论,利用奏稿集、近代史资料集、企业史等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布局历程中不同阶段代表性人物的工业布局行为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初步展现在西方外来冲击与中国内因共同作用下,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特征。“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城市空间变迁”是在全国尺度近代工业生产活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在区域尺度层级上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且资料相对丰富的工业集聚区作为典型案例,对近代工业发展与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第五章选取传统手工业丰富,近代工业起步较早、较为发达,且工业经济数据相对齐全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地方志、实业志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工业行业分布点数据集、商路线数据集与贸易联系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比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发展历程中工业经济空间态势的演化;第六章选取近代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工业空间结构典型,且城市工业资料较为丰富的旧直隶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人口史、地名志、工业志、规划志及城市历史地图集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城市规模点数据集与市级尺度的工业企业点数据集、工业空间规划面数据集、城市历史地图栅格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叠加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最后,第七章从“全国尺度上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整体分布模式、近代工业的产业特征、近代工业布局的区位选择与区域尺度层级上近代工业发展同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基本特征”和“引入空间人文学方法,构建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形成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数字空间图史,有效支撑了解释观点的形成,对传统文献研究方法进行了补充”两个方面归纳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及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

章雯昶[9](2018)在《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浙江省港航业与金融业联动发展的研究》文中提出浙江省是我国的海洋资源大省,2003年浙江省就提出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其中港航业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撑,促进港航业和金融业的联动发展,对浙江省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提高发展质量,推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浙江省两大产业联动发展的研究,对于提升整个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能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并且能够为其他沿海省份发展海洋经济提供有效借鉴。本文通过对港航业和金融业发展特点和关联性的分析,认为两大产业虽然内容和形式不同,但彼此间存在着较好的联动发展理论基础和内生动力,并且高水平的联动发展有助于提升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然后通过对发达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港航业和金融业联动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印证了两大产业的内在关联性,并总结了如何推动两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经验。考虑到港航业与金融业都是多层次的复杂系统,两大产业之间相互作用存在着随机性、不确定性和变化性,同时,这两大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有效数据的样本较小,数据反映的信息具有灰色性,因此,在对浙江省两大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计算了浙江省港航业和金融业相关指标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并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加以辅助验证。根据定量计算得出的数据,对比发达国家、地区和城市的经验,提出了加强政府引导、加快港航产业链发展等对策建议。

郝俊[10](2018)在《区域船舶工业产业关联动态演化及结构优化升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产业发展理论、产业集聚理论、产业关联理论等为依据,选取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区域船舶工业作为研究对象,在了解区域船舶工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之上,对各区域船舶工业与区域经济间的溢出反馈效应、产业关联效益进行分析。通过构建三维评价体系,对区域船舶工业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调整策略和建议,以期促进区域船舶工业产业可持续发展。首先,对区域船舶工业发展现状的分析,要明确产业定位、战略规划等,对其地区分布、产业布局及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区位商、空间基尼系数等衡量船舶工业专业化程度和集聚程度,结合分析结果从产业链协调发展的角度指出存在的问题。其次,为解决区域船舶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需要对船舶工业在区域经济网络中所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借助两部门菲得模型,对区域船舶工业对区域经济的溢出及反馈效应进行分析,并量化区域船舶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程度。此外,利用I-O投入产出模型对船舶工业与其他关联产业的融合性和互动性进行评价分析。结合区域1992-2012的投入产出数据,对船舶工业与关联产业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所呈现的动态特征进行总结提炼,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基于以上分析,建立包括产业关联、要素投入和经济效率三个维度的区域船舶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体系。确定与船舶工业相关联产业在三维体系中所处空间位置,并以此确定船舶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路径。最终,提出符合区域发展特色的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对策。

二、浙江省船舶工业现状与发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省船舶工业现状与发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嬗变(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近代中外物流类约章订立的缘起
    第一节 西方近代物流业的兴起
        (一)西方近代物流业的产生与形成
        (二)辅助外贸扩张的西方近代物流业
    第二节 列强侵华的物流需求
        (一)对华贸易扩张的需求
        (二)外商物流运输违规的行为
        (三)英国武力订约的诉求
    第三节 清政府的对策
        (一)清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
        (二)中国社会物流现状
        (三)传统的御夷之策
第二章 近代中外物流类约章的内容
    第一节 货物税率类约章
    第二节 码头货栈类约章
    第三节 物流交通设施类约章
        (一)公路类约章
        (二)航运类约章
        (三)铁路类约章
        (四)航空类约章
    第四节 电信通讯类准条约
第三章 不平等条约特权与外商在华物流业体系的形成
    第一节 协定关税特权扩大货物流量
        (一)协定关税前后的货物流量
        (二)进出口税制度与货物流量
        (三)协定内地关税制度与货物流量
    第二节 沿海及内河航权与外商航运物流业的形成
        (一)沿海航运物流业
        (二)内河航运物流业
    第三节 通商口岸设栈与外商码头货栈业的形成
        (一)外商货栈入侵沿海口岸
        (二)外商货栈业在内河口岸的扩张
    第四节 租界筑路权与外商公路物流业的形成
        (一)租界道路规划
        (二)租界公路物流的形成
    第五节 铁路筑路权与外商铁路物流业的形成
        (一)筑路权益的实现
        (二)铁路物流业的入侵
        (三)外商铁路物流规模的形成
    第六节 经营电线特权与外商电信业的形成
        (一)列强电报系统的建立
        (二)租界电话网络的建立
第四章 不平等条约体系下中国近代民族物流业的雏形
    第一节 中国传统物流业的衰败
    第二节 近代民族航运物流业的初步规模
        (一)对外商航运物流的认识
        (二)官办航运物流业的兴起
        (三)商办航运物流业的兴起
    第三节 近代民族码头货栈业的初步规模
        (一)自主设栈意识的萌发
        (二)招商局码头货栈业
        (三)华商码头货栈业
    第四节 近代民族铁路物流业的初步规模
        (一)对铁路权益的认识
        (二)早期筑路的尝试
        (三)铁路物流业的初步规模
    第五节 近代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初步格局
        (一)对租界公路物流的认识
        (二)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兴起
        (三)公路物流业初步规模的形成
    第六节 近代民族电信业的初步规模
        (一)对电信权益的认识
        (二)近代民族电报业的初步规模
        (三)近代民族电话业的初步规模
第五章 收回主权运动与中国近代民族物流业体系的形成
    第一节 关税自主的实现与民族铁路物流业的形成
        (一)裁厘促进民族铁路物流的发展
        (二)强烈的铁路主权意识
        (三)民族铁路联运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关税自主的实现与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形成
        (一)裁撤厘金促进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发展
        (二)民族公路联运物流网络的形成
        (三)民族公路物流运输的经营情况
    第三节 航权自主的筹划与民族航运物流业的形成
        (一)收回航权须发展民族航运业
        (二)航运政策与机构的统一
        (三)民族水陆联运体系的形成
        (四)民族航运物流网络的扩大
    第四节 航权自主的筹划与民族码头货栈业的形成
        (一)实现航权自主的前提
        (二)招商局码头货栈业体系的形成
        (三)华商码头货栈业体系的形成
    第五节 收回电信权的筹划与民族电讯通信体系的形成
        (一)收回电信权须发展民族电信业
        (二)民族电报业体系对物流业的影响
        (三)民族电话业体系对物流业的影响
第六章 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格局
    第一节 占主导地位的外国在华物流业
        (一)外商在华物流业规模
        (二)外商物流业的优势地位
    第二节 具有双重性质的民族物流业
        (一)民族物流业的近代化转型
        (二)近代民族物流业的规模
        (三)近代与封建性质的杂糅
        (四)依靠国外技术发展
    第三节 中国近代物流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一)促进商业的发展
        (二)促进工业的发展
        (三)促进商业信息的传播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3)浙江省海洋人才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1.6 本文的结构框架
第二章 浙江省海洋类人才的背景现状
    2.1 浙江省海洋人才结构分析
        2.1.1 专业分布结构
        2.1.2 就职结构分析
        2.1.3 产业结构分析
    2.2 浙江省海洋人才供应情况
        2.2.1 浙江省海洋人才总量
        2.2.2 浙江省海洋人才储备数量及相关比重
    2.3 浙江省海洋类人才分布情况
        2.3.1 浙江省海洋人才地区分布
        2.3.2 浙江省海洋人才就业分布
第三章 浙江省海洋类人才存在的问题
    3.1 国家政策环境变化的影响
    3.2 浙江省海洋类人才供应不足
    3.3 海洋教育情况
        3.3.1 青年个人与海洋事业
        3.3.2 教育输出赶不上市场需求
    3.4 沿海区域及企业涉海就业人员情况
        3.4.1 年龄层次不一
        3.4.2 地区分布不均
第四章 针对浙江省海洋类人才问题的对策
    4.1 浙江省相关政府的对策
        4.1.1 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
        4.1.2 优化海洋人才结构
        4.1.3 要加强海洋科技队伍建设
        4.1.4 制定有利于人才辈出的政策
    4.2 浙江省相关教育学院与机构的对策
        4.2.1 优先发展海洋教育,提高海洋从业者素质
        4.2.2 完善对海洋类人才的具体培养方案
        4.2.3 政教企联合培养,协同创新
        4.2.4 浙江省海洋类人才自身的发展
    4.3 浙江省相关海洋企业及海洋区域的对策
        4.3.1 浙江省海洋企业
        4.3.2 浙江省海洋区域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建设项目用海面积控制指标体系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境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建设项目用海
        2.1.2 建设项目宗海
        2.1.3 建设项目用海面积
        2.1.4 建设项目有效岸线
        2.1.5 建设项目用海面积控制指标
    2.2 建设项目用海面积控制指标体系内涵
        2.2.1 建设项目用海面积控制指标体系的定义
        2.2.2 建设项目用海面积控制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
        2.2.3 建设项目用海面积控制指标体系的意义
    2.3 建设项目用海面积控制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
        2.3.1 自然资源价值理论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3 区位理论
        2.3.4 生态承载力理论
        2.3.5 系统理论
3 建设项目用海面积控制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依据与技术思路
    3.1 全国建设项目用海总体概况
        3.1.1 海域开发利用强度不断增强
        3.1.2 围填海管控初见成效
        3.1.3 海域使用强度和结构不均衡
        3.1.4 存在主要问题
    3.2 原则
        3.2.1 科学性原则
        3.2.2 可操作原则
        3.2.3 海陆统筹原则
        3.2.4 节约集约原则
        3.2.5 保护岸线原则
    3.3 依据
        3.3.1 海域使用管理政策
        3.3.2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3.4 技术思路
4 建设项目用海面积控制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4.1 现行的相关控制指标梳理
        4.1.1 《河北省主要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2012年)
        4.1.2 《浙江省工业等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2014年)
        4.1.3 《福建省海洋产业用海控制指标办法(试行)》(2015年)
        4.1.4 《建设项目用海面积控制指标(试行)》(国家海洋局2017年)
        4.1.5 《天津市建设项目用海面积控制指标》(2018年)
        4.1.6 指标梳理结果
    4.2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DPSIR模型法
        4.2.1 DPSIR模型法概述
        4.2.2 DPSIR模型法指标内涵
    4.3 基于DPSIR模型法的建设项目用海面积控制主要指标
        4.3.1 体现驱动力的指标
        4.3.2 体现压力的指标
        4.3.3 体现状态的指标
        4.3.4 体现影响的指标
    4.4 本章小结
5 建设项目用海面积控制指标体系应用实例
    5.1 浙江省建设项目用海概况
        5.1.1 海洋自然属性
        5.1.2 利用现状
        5.1.3 存在问题
    5.2 控制指标及取值的确定
        5.2.1 控制指标的选择
        5.2.2 控制指标的取值
        5.2.3 主要控制指标值结论
    5.3 投资强度指标值的确定
        5.3.1 层次分析法
        5.3.2 评价模型与权重系数
        5.3.3 评估与计算结果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5)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研究视角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1.1 时间范畴的界定
        1.2.1.1.1 时间的界定
        1.2.1.1.2 范畴的界定
        1.2.1.2 十个行业的选取
        1.2.1.2.1 工业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
        1.2.1.2.2 现存遗留所占比例的较高性
        1.2.2 研究视角
        1.2.2.1 科技价值的视角
        1.2.2.2 完整性的视角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1.1 从文化遗产到工业遗产的保护
        1.5.1.2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起源及发展
        1.5.1.3 国外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1.3.1 英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1.3.2 美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1.3.3 加拿大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1.3.4 日本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1.5.2.1 近代中国工业史与技术史的研究
        1.5.2.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的起源及发展
        1.5.2.3 国内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2.3.1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与构成研究
        1.5.2.3.2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方法与体系研究
        1.5.2.4《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的建立
        1.5.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6 关于工业遗产完整性的思考与近代动力设备的发展
        1.6.1 对于工业遗产完整性的思考
        1.6.2 近代动力设备的发展历程
    1.7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1.8 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说明
    1.9 未尽事宜
第2章 近代重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2.1 近代采煤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2.1.1 近代采煤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2.1.1.1 近代采煤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2.1.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采煤业工业遗产
        2.1.1.3 小结
        2.1.2 近代采煤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2.1.2.1 近代采煤的完整工艺流程
        2.1.2.2 近代采煤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2.1.2.2.1 开拓系统工艺技术与关键物证
        2.1.2.2.2 采煤系统工艺技术与关键物证
        2.1.2.2.3 矿井提升与运输及其关键物证
        2.1.2.2.4 矿井通风与排水及其关键物证
        2.1.2.2.5 煤的洗选与炼焦及其关键物证
        2.1.2.2.6 煤矿的动力系统及其关键物证
        2.1.2.2.7 露天采矿与矿井照明
        2.1.2.3 小结
        2.1.3 采煤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2.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2.1.3.2 采煤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2.1.3.2.1 萍乡安源煤矿工业建筑群
        2.1.3.2.2 本溪湖煤矿工业建筑群
    2.2 近代钢铁冶炼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2.2.1 近代钢铁冶炼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2.2.1.1 近代钢铁冶炼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2.2.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钢铁冶炼业工业遗产
        2.2.1.3 小结
        2.2.2 近代钢铁冶炼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2.2.2.1 近代钢铁冶炼的完整工艺流程
        2.2.2.2 近代炼铁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2.2.2.3 近代炼钢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2.2.2.4 近代钢铁加工工艺与关键技术物证
        2.2.2.5 小结
        2.2.3 钢铁冶炼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2.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2.2.3.2 钢铁冶炼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2.2.3.2.1 鞍山钢铁有限公司工业建筑群
        2.2.3.2.2 本溪湖钢铁工业建筑群
    2.3 近代船舶修造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2.3.1 近代船舶修造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2.3.1.1 近代船舶修造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2.3.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船舶修造业工业遗产
        2.3.1.3 小结
        2.3.2 近代船舶修造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2.3.2.1 近代船舶修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2.3.2.2 近代船舶修造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2.3.2.2.1 近代船舶修造工业技术
        2.3.2.2.2 船舶修造关键技术物证
        2.3.2.3 小结
        2.3.3 船舶修造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2.3.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2.3.3.2 船舶修造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2.3.3.2.1 福建马尾船政工业建筑群
        2.3.3.2.2 天津市船厂(原大沽造船厂)工业建筑群
第3章 近代轻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一)
    3.1 近代棉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3.1.1 近代棉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3.1.1.1 近代棉纺织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3.1.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棉纺织业工业遗产
        3.1.1.3 小结
        3.1.2 近代棉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3.1.2.1 近代棉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3.1.2.1.1 棉纺工艺
        3.1.2.1.2 棉织工艺
        3.1.2.2 近代棉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3.1.2.2.1 近代棉纺机具
        3.1.2.2.2 近代棉织机具
        3.1.2.2.3 近代纺织动力设备
        3.1.2.2.4 近代棉纺织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3.1.2.3 小结
        3.1.3 棉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3.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3.1.3.2 棉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3.1.3.2.1 中纺公司天津第一纺织分厂
        3.1.3.2.2 石家庄大兴纺织染厂工业建筑群
        3.1.3.2.3 西安大华纱厂工业建筑群
    3.2 近代棉印染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3.2.1 近代棉印染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3.2.2 近代棉印染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3.2.2.1 近代棉印染的完整工艺流程
        3.2.2.2 近代棉印染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3.2.2.3 小结
        3.2.3 棉印染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3.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3.2.3.2 棉印染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3.2.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三印染厂
        3.2.3.2.2 中纺公司上海第四印染厂
第4章 近代轻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二)
    4.1 近代丝绸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4.1.1 近代丝绸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4.1.1.1 近代动力机器缫丝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4.1.1.2 近代动力机器丝织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4.1.1.3 近代动力机器丝绸印染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4.1.1.4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丝绸业工业遗产
        4.1.1.5 小结
        4.1.2 近代丝绸业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4.1.2.1 近代缫丝、丝织与丝绸印染的完整工艺流程
        4.1.2.1.1 近代缫丝工艺
        4.1.2.1.2 近代丝织工艺
        4.1.2.1.3 丝绸印染工艺
        4.1.2.2 近代丝绸业的关键技术物证
        4.1.2.2.1 近代缫丝机具
        4.1.2.2.2 近代丝织机具
        4.1.2.2.3 近代丝织物染整机具与动力设备
        4.1.2.2.4 近代丝绸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4.1.2.3 小结
        4.1.3 丝绸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4.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4.1.3.2 丝绸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4.1.3.2.1 上海第一丝厂
    4.2 近代毛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4.2.1 近代毛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4.2.1.1 近代毛纺织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4.2.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毛纺织业工业遗产
        4.2.1.3 小结
        4.2.2 近代毛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4.2.2.1 近代毛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4.2.2.1.1 毛纺工艺
        4.2.2.1.2 毛织工艺
        4.2.2.1.3 毛织物整理工艺
        4.2.2.2 近代毛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4.2.2.2.1 近代毛纺、毛织机具
        4.2.2.2.2 近代毛整理机具与动力设备
        4.2.2.2.3 近代毛纺织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4.2.2.3 小结
        4.2.3 毛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4.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4.2.3.2 毛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4.2.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二毛纺织厂
        4.2.3.2.2 中纺公司上海第三毛纺织厂
    4.3 近代麻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4.3.1 近代麻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4.3.2 近代麻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4.3.2.1 近代麻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4.3.2.2 近代麻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4.3.2.3 小结
        4.3.3 麻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4.3.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4.3.3.2 麻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4.3.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二制麻厂
第5章 近代化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5.1 近代水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5.1.1 近代水泥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5.1.2 近代水泥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5.1.2.1 近代水泥制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5.1.2.2 近代水泥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5.1.2.3 小结
        5.1.3 水泥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5.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5.1.3.2 水泥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5.1.3.2.1 川沙水泥厂
    5.2 近代硫酸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5.2.1 近代硫酸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5.2.2 近代硫酸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5.2.2.1 近代硫酸制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5.2.2.1.1 二氧化硫的制取
        5.2.2.1.2 近代铅室法制酸工艺
        5.2.2.1.3 近代接触法制酸工艺
        5.2.2.2 近代硫酸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5.2.2.3 小结
        5.2.3 硫酸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5.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5.2.3.2 硫酸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5.2.3.2.1 梧州硫酸厂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4 论文创新点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3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概述
    3.1 智慧专业化概念
    3.2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理论
    3.3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实践
4 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评价
    4.1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产业选择与测度
    4.2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4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发展水平的实证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影响因子
    5.1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影响因子的模型构建
    5.2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影响因子的研究假设
    5.3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影响因子的实证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类型格局
    6.1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类型格局的模型构建
    6.2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类型格局的实证结果
    6.3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类型格局的时空演化
    6.4 本章小结
7 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
    7.1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变化趋势的模型构建
    7.2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变化趋势的实证结果
    7.3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变化趋势的格局预测
    7.4 本章小结
8 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政策启示
    8.1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总体规划的政策启示
    8.2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选择和培育的政策启示
    8.3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空间布局的政策启示
    8.4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启示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2 计算机软件着作权登记证书
附录3 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产业测度一览表

(7)浙江省沿海地区PM2.5和VOCs源成分谱构建及大气复合污染来源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清单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成分谱研究
        1.2.1. PM_(2.5) 源成分谱研究
        1.2.2. VOCs源成分谱研究
    1.3. 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
        1.3.1.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
        1.3.2. 化学质量平衡模型
        1.3.3. AERMOD模型
        1.3.4. CALPUFF模型
        1.3.5. CMAQ模式
        1.3.6. CAMx模式
        1.3.7. OBM模型
        1.3.8. VOCs源解析模型
        1.3.9. 模型联用
    1.4. 大气复合污染研究
        1.4.1. PM_(2.5) 形成研究
        1.4.2. O_3 形成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PM_(2.5) 成分谱构建及特征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研究区域
        2.2.2. PM_(2.5) 采样及分析
    2.3. PM_(2.5) 污染源成分谱构建
        2.3.1. 煤烟尘
        2.3.2. 垃圾焚烧尘
        2.3.3. 工艺过程尘
        2.3.4. 土壤风沙尘
        2.3.5. 道路尘
        2.3.6. 施工扬尘
        2.3.7. 城市扬尘
    2.4. PM_(2.5) 成分谱特征分析
    2.5. 本章小结
3.VOCS成分谱构建及优先控制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VOCs采样分析
        3.2.2. 优先控制分析
    3.3. VOCS成分谱构建
        3.3.1. 垃圾焚烧
        3.3.2. 船舶修造
        3.3.3. 石油化工
        3.3.4. 油品存储及加油站
        3.3.5. 其他工艺过程
        3.3.6. VOCs成分谱汇总
    3.4. VOCS排放清单
    3.5. 优先控制分析
    3.6. 本章小结
4.基于改进的CMB模型PM_(2.5)源解析方法
    4.1. 引言
    4.2. CMB模型及其改进方法
        4.2.1. CMB模型
        4.2.2. 改进的CMB模型
    4.3. 解析结果
    4.4. 结果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5.基于CMAQ模型及CMB-CMAQ联用模型的大气复合污染研究
    5.1. 引言
    5.2. 模型应用及模拟平台搭建
        5.2.1. 模拟平台搭建
        5.2.2. 模式验证
        5.2.3. CMB-CMAQ联用模型
    5.3. CMAQ空气质量模拟结果
        5.3.1. PM_(2.5) 模拟结果及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5.3.2. 臭氧模拟结果及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5.4. 基于CMAQ的大气复合污染来源解析
        5.4.1. 臭氧来源解析
        5.4.2. VOCs、NO_2、SO_2及NH_3来源解析结果
    5.5. 基于CMB-CMAQ联用模型的大气复合污染来源解析
    5.6. 本章小结
6.沿海地区大气复合污染防治策略
    6.1. 引言
    6.2. 基于发展和减排计划的情景设置
        6.2.1. 情景一
        6.2.2. 情景二
        6.2.3. 情景三
    6.3. 不同减排情景预测结果与环境空气质量评估
        6.3.1. 情景一及情景二预测及评估
        6.3.2. 情景三预测及评估
    6.4. 污染物减排措施和大气复合污染防治策略
        6.4.1. 交通领域大气污染防治策略
        6.4.2. 工业领域大气污染防治策略
        6.4.3. 农业领域大气污染防治策略制定
        6.4.4. 大气复合污染防治策略成效分析
    6.5. 本章小结
7.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中国近代工业史的研究进展
        1.2.2 空间人文学的研究进展
        1.2.3 近代工业空间常规路径下的研究不足以及空间人文学视角与方法的引入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界定
    1.5 研究视角与方法解析
        1.5.1 空间人文学的定义
        1.5.2 空间人文学的空间研究范式
    1.6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
    1.7 研究资料与方法
        1.7.1 研究资料与数据
        1.7.2 研究方法
    1.8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1840-1949年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2.1 .研究时段的选取
    2.2 研究理论、数据与方法
        2.2.1 地理学第一定律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3 分析方法
    2.3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2.3.1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分期
        2.3.2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变历程
        2.3.3 中国近代工业的整体地理分布特征与模式
    2.4 小结
第三章 中国近代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对产品生产、销售、工人劳动、工会等要素的分析
    3.1 研究时段的选取
    3.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3.3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
        3.3.1 工业部门结构分析
        3.3.2 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概况
        3.3.3 工人劳动与收支概况
        3.3.4 工会组织概况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分析——通过典型人物对近代国家工业布局演变的考察
    4.1 研究理论
        4.1.1 工业区位理论
        4.1.2 时空间行为研究
    4.2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主要历程与区位决策群体
    4.3 区位决策代表性人物的选取与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3.1 代表性人物的选取
        4.3.2 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4 近代工业布局不同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
        4.4.1 政府为投资主体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李鸿章为例
        4.4.2 民间资本开始介入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张謇为例
        4.4.3 民间资本成为近代工业化重要力量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荣氏兄弟为例
    4.5 小结
第五章 近代工业转型与区域工业经济空间重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5.1 研究区域与研究时段的选取
        5.1.1 研究区域
        5.1.2 研究时段的选取
    5.2 山东工业经济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5.3 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3.1 清时期山东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3.2 民国时期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4 小结
第六章 近代工业发展与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旧直隶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6.1 研究区域
    6.2 近代工业发展与旧直隶城市群体空间结构变迁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2 清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6.2.3 民国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6.2.4 近代工业对直隶城市群体空间格局的影响
    6.3 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外部、内部空间结构变迁——天津个案研究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3.2 天津近代各时期的工业发展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6.3.3 天津近代工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拓展
        6.3.4 天津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工业空间及其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构建的技术方案
    一、建设目的与意义
    二、参考的标准规范
    三、技术架构
    四、建设方案
        (一)中国近代工业历史地理数据库建设
        (二)中国近代工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附录B 本文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国近代工业遗产历史价值分析的初步尝试
    一、全国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工业遗产历史价值的初步分析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的进一步解读
        (一)山东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各时期留存的工业遗产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时间分布分析
        (三)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行业分布与产业链关系分析
        (四)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五)小结
附录C 中国近代重要工业厂、矿名录整理表
附录D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数据
    D-1省级一级工业行业职工人数整理表
    D-2市县级一级行业厂数、资本总数、工人人数、产品总值整理表
    D-3主要城市工会数量及会员人数整理表
附录E 山东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
    E-1方志中出现的部分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E-2《中国实业志·山东省》中出现的主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附录F 天津近代重要工业企业名录整理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发表的论文
    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9)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浙江省港航业与金融业联动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港航业和金融业关联性的研究现状
        1.2.2 灰色关联度分析理论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1.4 主要内容创新点和不足
第2章 港航业与金融业联动发展关系
    2.1 金融业对港航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2.1.1 提供资金来源
        2.1.2 管理港航风险
        2.1.3 应对港航市场波动
    2.2 港航业对金融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2.2.1 融资需求促进投资
        2.2.2 结算需求促进资金流动
        2.2.3 信息优势促进供应链金融
    2.3 国际港航业和金融业联动发展的典型案例
        2.3.1 英国伦敦
        2.3.2 新加坡
        2.3.3 挪威
        2.3.4 中国香港
    2.4 小结
第3章 浙江省港航业和金融业发展情况
    3.1 浙江省港航业发展情况
        3.1.1 发展基础
        3.1.2 港口发展情况
        3.1.3 航运发展情况
        3.1.4 延伸业务发展情况
    3.2 浙江省金融业发展情况
        3.2.1 金融业总体发展情况
        3.2.2 航运金融发展情况
第4章 浙江省港航业与金融业灰色关联分析
    4.1 灰色关联分析概述
        4.1.1 基本原理
        4.1.2 适用性分析
        4.1.3 分析步骤
    4.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4.3 灰色关联度计算
    4.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4.4.1 基本原理
        4.4.2 检验过程
    4.5 计算结果分析
    4.6 可能存在的问题分析
        4.6.1 政府规划引导不够
        4.6.2 港航产业链较为低端
        4.6.3 港航市场没有形成聚集效应
        4.6.4 金融业主动挖掘港航市场力度不足
        4.6.5 联动发展的层次水平不高
        4.6.6 相关人才较为匮乏
第5章 浙江省港航业与金融业联动发展的建议
    5.1 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发挥作用
        5.1.1 加强规划和引导
        5.1.2 加快市场经济改革
        5.1.3 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5.2 加快港航产业链发展
        5.2.1 巩固港口优势
        5.2.2 拓展航运服务
        5.2.3 推动大宗商品储运交易加工等业务
    5.3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5.3.1 加大融资支持
        5.3.2 发展航运保险
        5.3.3 创新金融服务
    5.4 发展航运KG基金
    5.5 加强复合型人才培育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10)区域船舶工业产业关联动态演化及结构优化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产业结构调整
        1.3.2 产业关联分析
        1.3.3 产业集聚培育
        1.3.4 研究综合评述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船舶工业的内涵及特征
        2.1.1 船舶工业的内涵
        2.1.2 船舶工业的特征
    2.2 产业经济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产业发展理论
        2.2.2 产业集聚理论
        2.2.3 产业关联理论
        2.2.4 产业结构理论
    2.3 研究方法简介
        2.3.1 菲得模型
        2.3.2 投入产出模型
第3章 区域船舶工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区域船舶工业发展特点
        3.1.1 专业化程度
        3.1.2 集聚化程度
    3.2 区域船舶工业发展状况
        3.2.1 造船完工量
        3.2.2 新接订单量
        3.2.3 手持订单量
    3.3 区域船舶工业发展效果
        3.3.1 主营业务收入
        3.3.2 GDP贡献数额
        3.3.3 从业人员数量
        3.3.4 关联产业发展
    3.4 区域船舶工业发展问题
        3.4.1 自主研发能力薄弱
        3.4.2 核心竞争能力缺乏
        3.4.3 技术设施建设落后
        3.4.4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第4章 区域船舶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溢出与反馈机制分析
    4.1 两部门菲得模型构建
        4.1.1 假设前提
        4.1.2 模型推导
    4.2 区域船舶工业对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
        4.2.1 指标选取
        4.2.2 数据处理
        4.2.3 结果分析
    4.3 区域船舶工业对经济的反馈效应研究
        4.3.1 行业选取
        4.3.2 数据处理
        4.3.3 结果分析
第5章 区域船舶工业关联效应演化及结构变动成因解析
    5.1 投入产出模型
        5.1.1 指标选取
        5.1.2 因素分解
        5.1.3 数据选择
    5.2 区域船舶工业关联效应动态演化
        5.2.1 船舶工业融合性分析
        5.2.2 船舶工业互动性分析
        5.2.3 船舶工业对经济的影响
    5.3 区域船舶工业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产业结构变动发展效果分析
        5.3.2 产业结构变动差异效果分析
第6章 区域船舶工业产业结构路径调整
    6.1 三维评价体系数据测度
        6.1.1 能源经济效率测度
        6.1.2 产业关联程度测度
        6.1.3 生产要素投入测度
    6.2 三维评价体系构建
        6.2.1 空间象限划分
        6.2.2 三维体系构建
    6.3 产业结构路径分析
        6.3.1 优先发展产业确定
        6.3.2 积极调整产业分析
        6.3.3 淘汰转型产业确定
        6.3.4 结构优化升级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浙江省船舶工业现状与发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军民融合背景下浙江省船舶工业“民参军”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 浦寅龙. 东华大学, 2021
  • [2]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嬗变(1840-1937)[D]. 熊辛格.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浙江省海洋人才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的分析[D]. 乙安顺.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3)
  • [4]建设项目用海面积控制指标体系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D]. 徐启薇. 浙江大学, 2019(01)
  • [5]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D]. 于磊. 天津大学, 2019(06)
  • [6]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研究[D]. 王林.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7]浙江省沿海地区PM2.5和VOCs源成分谱构建及大气复合污染来源解析[D]. 王俏丽. 浙江大学, 2019(04)
  • [8]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D]. 刘静. 天津大学, 2019(06)
  • [9]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浙江省港航业与金融业联动发展的研究[D]. 章雯昶. 厦门大学, 2018(02)
  • [10]区域船舶工业产业关联动态演化及结构优化升级研究[D]. 郝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标签:;  ;  ;  ;  ;  

浙江省造船业现状与发展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