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的繁殖和引进季节

蝎子的繁殖和引进季节

一、蝎种的选育和引种季节(论文文献综述)

史晓玲[1](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郭孟齐[2](2019)在《中国特有植物南荻的地理分布及生态效应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南荻(Miscanthus lutarioriparius Liu ex S.L.Chen&Renvoize)是我国特有的芒属植物,也是极具开发潜能的生态修复植物和生物质原料,其具有生物质产量高、光合效率强、纤维素含量高和耐贫瘠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南荻这一生态友好型植物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青睐,但迄今为止南荻在我国详细的地理分布及其规模化种植可能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生态风险还不清楚。为探究“南荻分布在哪里”及“南荻规模化种植产生的生态效应如何”这两个科学问题,本文对南荻的地理分布特征、生境限制因子、潜在分布区范围、规模化种植的生态效益和生态风险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南荻的地理分布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南荻主要分布在我国湖南、湖北、浙江、安徽、江苏、江西、河南和上海的8个省份和直辖市的252个县(市),其水平分布范围为东经111.17°~121.74°,北纬26.47°~33.97°,垂直分布范围为-1~299 m。从植物区系上看,南荻分布在华东植物区系中的黄淮平原亚地区(ⅢD9a)、江汉平原亚地区(ⅢD9b)、浙南山地亚地区(ⅢD9c)和赣南-湘东丘陵亚地区(ⅢD9d)以及华中植物区系中的秦岭巴山亚地区(ⅢD10a)和川、鄂、湘亚地区(ⅢD10c)。从南荻的地理分布特征来看,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是南荻分布的中心区域。2.南荻的生境特征南荻的生境类型较丰富,“喜水”是其主要的生境特点,其中81.83%的南荻生长在水边,18.17%的南荻生长在离水源较远的生境中;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鸡矢藤(Paederia scandens)、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和狗尾草(Setaria viridis)是南荻主要的伴生植物,此外南荻生长的土壤类型多为pH接近中性的贫瘠土。南荻分布区的年均气温为14.13~18.15°C,均值为16.33°C,年降雨量为763.00~1817.00 mm,均值为1162.97 mm;但在不同南荻分布的植物区系内,水分因子的差异性较大,其次是热量因子,而光照因子的差异性较小,根据水分因子的不同可将南荻分布的植物区系划分为3种类型(高湿润性、中湿润性和低湿润型)。南荻野生居群的表型性状变异幅度大,遗传多样性丰富,其变异系数范围为17.05%~78.98%,遗传多样性指数(H’)变异范围为1.61~1.78。最冷季节平均温度(Bio11)、温度季节性变化方差(Bio4)和最干季度平均温度(Bio9)是南荻分布的主要生境限制因子,其次是最暖季节降雨量(Bio18)和最湿季度降雨量(Bio16);而影响南荻株高和产量的主要土壤因子是土壤速效钾含量和有机质含量。3.南荻潜在的分布区用Maxent模型预测南荻潜在分布时,最佳样本量是120,预测结果较精准。南荻潜在适生范围狭小,其中高适生区主要集中在江汉平原亚地区、黄淮平原亚地区和川鄂湘亚地区;此外南荻的适生总面积为6.658×105 km2,占国土总面积的6.96%。4.南荻规模化种植的生态效益南荻具有较强的固碳能力,其净初级生产力为1.34~15.55 kg·m-2·a-1,固碳能力为0.59~6.79 kg·m-2·a-1;在南荻分布的核心区域中,洞庭湖区域的南荻固碳能力较强(0.89~6.79 kg·m-2·a-1),年固碳量较多(7.12×106~5.43×107 t),而太湖区域南荻的固碳潜能则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规模化种植南荻可较显着地提升土壤的养分含量,对土壤全氮含量的提升率最大为12.74%,其次是全磷(11.91%)和有机质含量(6.63%),而对土壤全钾含量的影响较小;种植南荻对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要好于碱性土壤,对0~20 cm土层的改良效果要好于20~40 cm的土层。5.南荻规模化种植的生态风险通过文献法与专家咨询法确立分布特征、扩散特征、繁殖特征、遗传特征、适应特征、危害特征和被控制特征7个方面共计33个与能源草生态风险评价相关的指标。然后通过yaahp10.1软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赋值,进而构建相应的生态风险评价体系。最后选取10种已知生态风险等级的高大禾草对该体系进行检验,并依据检验结果对评价体系的生态风险等级层次进行划分。结果表明所构建的体系可以有效地辨别出不同物种的生态风险等级,并将风险等级层次划分为高危生态风险(系统评分>74.5),一定生态风险(系统评分在54.5~74.5),基本无生态风险(系统评分<54.5)。基于能源草生态风险评价体系,对芒、五节芒、荻、南荻和奇岗的生态风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芒、五节芒、荻、南荻、奇岗的生态风险值(R)依次是71、60、66、53和52分,即规模化种植的生态风险趋势为芒>荻>五节芒>南荻>奇岗;依据能源草生态风险评价体系划定的评判标准,奇岗和南荻为无生态风险的芒草种类,而五节芒、荻和芒为具有中低生态风险的芒草种类。

党赛[3](2019)在《甘蓝型油菜在西藏林芝的引种及抗逆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通过对区外引进的甘蓝型油菜品种引种,对其生育周期、农艺性状等进行分析,筛选出适合在西藏推广的产量较高、耐湿性较强、耐旱性良好、耐盐碱较好的品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区外引进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系)进行农艺性状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这11个品种(系)株高、主花序有效角果数、茎粗具有显着差异,第一有效分枝数、有效分枝起点高度、主花序有效长度、每株有效角果数无显着差异,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顺序为:株高>千粒重>每株有效角果数>茎粗>主花序有效角果数>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有效长度>有效分支起点高度。11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中产量最高的为2016P71-8母,产量为2844.44 kg/hm2。2.随着水淹时间的延长,浸泡液电导率和单位电导率急剧升高,成苗率耐湿指数、根长耐湿指数、茎长耐湿指数、鲜重耐湿指数、干重耐湿指数和活力指数急剧下降。11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中,耐湿性最好的为华油杂701。3.11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在25%浓度PEG胁迫下没有种子发芽,故25%浓度为11个甘蓝型油菜致死浓度。华油杂701的耐旱性表现最好,2017P71-6母、华油杂707、2017兰P7-7母、华油杂9号的表现也较好。4.11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在240mmol/L浓度碳酸钠胁迫下没有发芽,该浓度为致死浓度。在11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中,耐碱能力都比较一般,其中相对较好的是华油杂701,其次是华油杂708、华油杂707、2016P71-8母、2017P71-6母。5.11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在不同浓度氯化钠胁迫下的CAT活性除了华油杂701以外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11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在不同浓度氯化钠胁迫下的POD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11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的耐盐能力都非常好,即使在浓度最高的240mmol/L浓度氯化钠胁迫下,也全部发芽,综合比较,华油杂701的耐盐性最佳优秀。

亓军红[4](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夏诗书[5](2018)在《伊犁地区杂交杨引种适应性及叶面肥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伊犁州林木良种繁育近年从辽宁引种杂交杨,试从中选育适宜于立地条件的优良树种,进行驯化推广,解决新疆杨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品种单一退化、抗性差等问题,优化新疆造林体系,同时丰富杨树种质基因库。引种杂交杨需科学合理培育,通过研究引种杂交杨微观宏观生理生态响应,判断其在当地的适应性。2017年7月-8月以引种杂交杨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光合指标、生长指标以及叶面施肥下光合生长表现和吸收利用效率,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杂交杨光合参数存在显着差异。LD-3、LX-2、DS-07-122、84-306、93-8-18、D5-26、中绥12#光合能力较强,93-8-17、D5-20、93-8-18、CD-2、TL-13、DX-08-1水分利用效率高且蒸腾耗水少。Gs、PAR、RH、WUE、Tr和Tl促进杂交杨品系Pn,Ci、Ca、WUE、RH和Tl对Pn有抑制作用。(2)采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光合-光响应参数,LX-2、84-306、I-262、D5-20光合潜力大,CL-6、LX-6、LX-1、108光合潜力稍弱。CL-6、93-8-18、108、93-8-17、LX-6的适应低光能力强;多数杂交杨光能转化效率较高;CL-6、93-8-18、108、LX-6有机物的转化积累能力更强,I-262、LX-2、D5-20则需要消耗更多有机物。(3)杂交杨各生长特性指标差异显着,84-306、LX-1、LD-3、108、LD-2、93-8-17等树高优势明显,LD-3、84-306、LD-2、LX-6、DX-08-8等地径优势明显;各品系生长速生期多集中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不同生长时期生长量增幅差异显着。LX-1、84-2、D5-26、LX-2、I-262叶绿素含量较高。CD-2、DM-9-16、LX-2、中绥12#、I-262叶面积较大,TL-13失叶率较大,轻微受病虫害影响,其余品系均属健康状态。(4)不同浓度叶面肥对93-8-18、108、DM-9-16的光合生长特性具有不同的效应,同一浓度叶面肥对不同品系产生的效应不同,喷施适宜浓度叶面肥能够提高杂交杨的光合能力、生长量及叶绿素含量。综合光合参数、生长量和叶绿素含量,93-8-18、108和DM-9-16分别在4.5 g·L-1、3 g·L-1、4.5 g·L-1浓度下光合生长表现最佳。(5)不同时间叶面施肥对树高的影响大于对地径的影响,21:00施肥组光合参数、生长量、叶绿素含量最高,11:00施肥组生物量最大,20:00施肥组全钾含量最高,10:00施肥组全钾积累量及全钾贮存量最高,19:00施肥组全钾利用效率最高,营养器官全钾分配率表现为叶>茎>根。(6)根据杂交杨引种适应性综合分值聚类结果,选出LX-2、LD-3和DX-08-1引种适应性表现为优的3个杂交杨,适宜在伊犁地区进行推广。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1:00叶面施肥利于光合生长的提高,10:00叶面施肥利于促进植株对钾肥的吸收与利用,综合而言,21:00施肥组综合分值最高,在21:00进行叶面施肥利于杂交杨的生长及钾肥吸收利用。综上,LX-2、LD-3和DX-08-1引种适应性好,适宜推广;21:00进行叶面施肥利于杂交杨生长及肥效利用。

王楠琪[6](2018)在《不同李种质资源的光合特性与光合效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的资源类型丰富、适应性广,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为驯化下,形成了不同种源和来源的栽培品种,按照种源分包括中国李(Prunus salicina L.)、杏李(Prunus simonii Carr.)、美洲李(Prunus americana Marsh.)、欧洲李(Prunus domesticaL.)、樱桃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黑刺李(Prunus spisonaL.)等,此外,还有大量种间杂交品种。光合作用是植物的能量来源和物质基础,研究果树的光合作用对果树的栽培育种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器的普及,人们对李的光合特性有了一定的研究,但对于不同种源和来源的李资源的光合生理研究较少。本研究以不同李资源为材料,对其5月下旬、8月上旬)、10月上旬三个时期的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研究,同时比较不同李资源的植株形态差异,结果表明:1、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22个不同李种质资源的生长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芙蓉李’、‘太阳李’、‘圣玫瑰’、‘大石中生’和‘大石早生’的排序位置靠前,植株比较高大,冠层结构丰富;而‘香扁’、‘大玫瑰’、‘从化三华李’、‘携李’和‘阿鲁恰’的排序位置靠后,树形矮小,生长势较弱。灰色关联度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所得的等权与加权评判结果评判结果总体一致,适用于李种质资源的生长指标评价。2、大部分李种质资源5月下旬的净光合速率日积分值(DIV ofPn)和表观量子效率(4QY)最高,其他两个时期因资源差异有所不同;蒸腾速率日积分值(DIV of Tr)表现为8月上旬>5月下旬>10月上旬,水分利用效率(WUE)为8月上旬最低;光饱和点(LSP)在三个时期中呈“低-高-低”变化趋势,光补偿点(LCP)在三个时期中无明显变化规律。对22份资源的种源和来源进行分析,欧洲李和美洲李资源的净光合速率日积分值(DIV ofPn)和表观量子效率(AQY)8月上旬较5月下旬降幅较大,说明这两类资源不适应华东地区夏季高温高湿气候;黑刺李和杂交李资源各项指标在三个时期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表现出较强的光合能力;中国李地方品种间光合能力差异较大,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并呈现一定的南北地域差异规律。3、不同李资源之间荧光参数差异达到极显着,大部分李资源的F0、Fm、ΦPsn和qP在5月下旬和8月上旬的处于较高水平,10月下旬处三个时期最低值,表明春夏季节为李旺盛生长时期。Fv/Fm在三个时期差异不大,8月上旬略有降低,其中‘香扁’、‘Damas-1869’和‘大玫瑰’的Fv/Fm较低。8月上旬的NPQ和ETR处三个时期最高值,说明李可以通过增加热耗散的形式抵御夏季强光破坏,以‘美洲李’和‘长李15号’8月上旬的NPQ增幅最显着。相关性分析显示,荧光参数中ΦPSH和qP的相关系数最高,光合有效辐射、环境温度与ETR的相关系数较大,达到0.759和0.781,类胡萝卜素与荧光参数之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4、对光合参数进行数值分类,并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定分析。22份李种质资源按净光合速率可划分为高、中、低光合速率3类;按水分利用效率可划分为高、较高、中、低水分利用效率4类。进一步主成分分析,确定净光合速率日积分值(DIV ofPn)、蒸腾速率日积分值(DIV of Tr)、气孔导度(G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为影响李光合生理的主导因子。根据DIV of Pn、DIV of Tr、Gs、WUE4个指标进行系统聚类,22份李资源被聚为3类。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6个综合光合性状较优的资源(黑刺李‘Damas-1869’,欧洲李‘大玫瑰’,中国李‘芙蓉李’、‘嘉庆子’,杂交李‘安哥诺’、‘圣玫瑰’),可用于李的高光效育种。

徐兴兴[7](2018)在《矮牡丹的遗传多样性及栽培牡丹起源研究》文中提出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其中矮牡丹(Paeonia jishanensis)是牡丹组中珍贵的种质资源。中国不仅是野生牡丹的原产地,也是牡丹栽培品种的起源和发展中心,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针对矮牡丹的遗传多样性等尚无全面系统的研究,关于栽培牡丹的驯化起源一直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因此本研究利用核SSR分子标记和叶绿体基因组间隔区序列分析了矮牡丹野生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并结合MaxEnt生态学模型对其潜在分布区进行了预测,从而对矮牡丹引种及野生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采用核SSR及cpDNA分子标记深入研究牡丹栽培品种和野生种间遗传演化关系,为揭示栽培牡丹起源提供更加有力的科学证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SSR遗传多样性与居群遗传结构采用21对多态性高的EST-SSR引物,对选取的10个矮牡丹野生居群共236个样本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矮牡丹在细胞核上维持着中等水平的遗传多样性(HE=0.340),其不同居群间存在着显着的遗传分化(GST=0.327;FST=0.335)。综合Structure分析、主成分分析PCoA和邻接法NJ等分析,将矮牡丹划分为与地理起源相关的四个组:陕西北部组,山西稷山组,陕西、河南和山西交界组,河南济源组。Mantel test(r=0.873,P<0.0001)揭示地理隔离阻碍了矮牡丹居群间的基因交流,从而形成了居群间较大的遗传分化。2.cpDNA遗传多样性及谱系地理结构采用3个叶绿体非编码区accD-psaI,psbE-petL和petB-petD片段对10个矮牡丹居群共99个个体进行了检测。联合片段共检测出10个变异位点和3种单倍型。矮牡丹在物种水平上的单倍型遗传多样性(Hd)为0.473,核苷酸多样性(π)为2.56x10-3,表明矮牡丹在cpDNA水平上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基于单倍型谱系图和系统发育树将矮牡丹划分为分布在黄河中下游以北与陕西北部野生居群的北部组和分布在陕西省中东部的南部组。AMOVA分析显示,矮牡丹10个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993,说明矮牡丹cpDNA遗传变异主要来自居群间(FST=0.993),居群内部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很小。IBD分析表明矮牡丹居群间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呈显着正相关(r=0.464,P<0.05),由于地理隔离,居群间的基因流较小,具有较高的遗传分化。基于BEAST软件推算矮牡丹的北部组与南部组分化的时间约为0.188Mya,失配分布分析显示北部组居群发生过群体扩张。3.基于MaxEnt生态学模型对矮牡丹潜在适宜区进行预测将12个环境因子和21个矮牡丹地理分布数据通过MaxEnt模型预测矮牡丹在当代和未来2070年的适宜引种区分布范围和面积。依据选取的12个环境因子影响矮牡丹潜在分布的贡献率推测紫外线、年平均降水量和温度季节性变化方差是影响矮牡丹分布的最主要因子。矮牡丹最适宜生长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国秦巴山区及陕甘黄土高原地区,至2170年,矮牡丹在潜在适生区总面积缩小,并将有向北部和西部地区迁移的趋势。4.栽培牡丹驯化起源综合34对核SSR分子标记和3条叶绿体间隔区片段(accD-psaI,psbE-petL和petB-petD),对本研究选取的栽培牡丹和革质花盘亚组野生种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演化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栽培牡丹遗传多样性呈中等水平(Ho=0.632;HE=0.612),说明牡丹在驯化过程中保存着丰富的遗传变异。同时推测杨山牡丹、紫斑牡丹和卵叶牡丹可能是栽培牡丹最主要的祖先种;并揭示了栽培牡丹最可能的驯化历史:即栽培牡丹最初可能是通过将杨山牡丹野生种直接驯化后,再与紫斑牡丹、卵叶牡丹等野生种自然杂交形成的。

石晓华[8](2017)在《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逐步增加和耕地面积的急剧减少,粮食生产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对于产量的有效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国育种工作者为生产上提供了多批优良新品种,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多次品种更换。外来种质资源的利用对中国新品种改良起到了重要作用,充实了作物品种的遗传基础,增加了品种的遗传构成的复杂性。本文以水稻为例,采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理念,采用遗传学、农学、农业经济学与管理学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遗传构成的变化,分析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为政府制定有效引进、管理和利用外来种质资源,提高农作物单产和稳产的政策建议提供科学依据。为达到上述目标,本研究共采用了五套数据。一是收集了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福建、四川、重庆、贵州和云南共16个水稻主产省1982-2011年的所有至少一年在一个省份种植面积超过6666.7公顷的水稻品种信息及其种植面积;二是所有上述水稻品种详细的系谱信息,每一个品种追述至最老的亲本或来自国外的亲本为止;三是每一个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审定年份、育成单位等信息;四是水稻生产的投入和产出数据;五是水稻产量、干旱和洪涝灾害数据。本研究首先梳理了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历程,总结了品种改良成果,通过构建种质资源遗传贡献指数和遗传贡献率,分析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及其变化;实证分析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影响,同时结合种子产业改革等制度变量,研究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构建不同的遗传多样性指标,研究其对中国水稻生产及产量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引进、管理和利用外来种质资源,促进中国水稻农作物单产和稳产的政策建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取得了巨大成就,主栽品种中新育成品种占93.5%。(2)新育成品种的产量潜力、品质等经济性状显着改善。(3)国外稻种资源引进和利用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贡献率为25%-40%。(4)中国育种科研人员成功利用国外资源于新品种改良。(5)种业改革激励了育种人员培育水稻新品种的积极性,增加了田间水稻的遗传多样性。然而,却导致水稻品种市场的多乱杂,未能明显提高水稻的产量。(6)水稻单产与水稻遗传多样性呈倒U型关系,产量变异与水稻遗传多样性呈负相关。在理论上,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关于遗传多样性与产量有正相关和负相关的争论。遗传多样性越大稳定性越高,品种的高度一致性会增加遗传基础脆弱性。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几点主要政策建议:(1)制定详细的国外资源引进与利用策略与政策,促进研究单位与企业对国外资源的研究与利用。(2)规范和加强作物遗传资源的研究和应用,为企业新品种选育提供优质服务。(3)改变现行高等学校和农科院系统为主体的育种体制,政府部门退出商业化育种,扭转水稻品种市场多乱杂的局面。(4)实行品种与种子质量的企业负责制,使缺乏育种能力的企业退出品种选育。

晁帆[9](2017)在《柏科植物资源调查和部分品种繁殖及越冬适应性的研究》文中指出柏科植物种植资源丰富,国内外对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已取得较多成果,我国虽有丰富的资源,但所做的选育工作较少。为丰富园林绿化材料,近年来国内引进部分柏科植物资源,尤其是低矮和彩色叶的品种。由于引进的品种扦插生根难易不同,且部分品种存在年龄效应,因此,如何提高这些品种无性繁殖系数是推广应用的核心。本论文对国内原产及引进的柏科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并重点跟踪调查了北方地区广泛应用的沙地柏的变异类型,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变异类型的沙地柏及引进的部分品种的扦插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初步分析了插穗解剖结构与不同品种生根难易和年龄效应的关系。对于其中越冬适应性较差的’金叶疏枝’欧洲刺柏,通过嫁接和栽培措施进行了提高适应性的初步探索。该研究对柏科植物种质资源的选育和推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主要结果如下:1.柏科植物种质资源调查:(1)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考察共记录国内原产和引进的柏科植物共10属、173种(包含变种和品种),并对其中性状变异类型丰富的株型、叶型和叶色进行了调查和分类;(2)对国内沙地柏的叶色变化情况进行了跟踪记录:沙地柏表现3种不同的叶色,多数叶色为绿色(143-A),部分常年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黄绿色(1-D)、蓝绿色(111-D),不同叶色类型的沙地柏,自然越冬下有各自的叶色变化趋势。2.部分柏科针叶树的嫩枝扦插繁殖的研究:(1)对3种不同叶色变异类型的沙地柏进行了扦插,结果显示:IBA处理显着影响不同叶色类型沙地柏生根,黄绿色变异类型沙地柏在IBA850mg/L、1h时生根率最高达73.33%;而IBA450mg/L、30min条件下,蓝绿色变异类型和绿色沙地柏生根情况最好。(2)对5个引进柏科针叶树品种进行了扦插繁殖,结果表明:适宜的IBA浓度和插穗浸泡时间的筛选可显着提高不同品种的扦插生根水平,不同的是,’矮生’铺地柏扦插生根过程中产生较多的愈伤,但未见愈伤组织转化为生根,最优处理生根率仅达46.67%。(3)‘金叶疏枝’欧洲刺柏和’金叶’鹿角桧扦插生根年龄效应不同,在生根速度和生根率等中均有表现,其中12年生的’金叶疏枝’欧洲刺柏生根率仍达到83.3%,而’金叶鹿角桧’生根率仅达6.7%。3.对7个3年生的柏科植物品种,和其中2种年龄效应不同的品种进行了生根进程的解剖学观察,探究解剖结构与生根难易和年龄效应的关系:(1)在生根位置类型上,’波尔瓦’花柏的根原基发生在皮层,属于易生根的类型,其余6个品种的根原基均起源于形成层与韧皮部区域,生根相对较慢;(2)不同品种和年龄的插穗生根,均受到根原基外侧厚壁细胞层数和排列疏密程度的影响,厚壁细胞层数越多,排列越紧密,根原基发生越困难,甚至完全阻碍生根;(3)木质部和髓部等的相对厚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根,当其所占的比例高时,生根较困难。4.为提高’金叶疏枝’欧洲刺柏的越冬适应性,研究了嫁接和栽培措施对其越冬的影响,其中:(1)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嫁接成活率达到72%,嫁接苗在生长和越冬表现上均优于同龄扦插苗。(2)不同的栽培措施在越冬过程中,植物叶片相对电导率、Fv/Fm、ΦPSII值和叶片中营养物质含量均发生变化,以减轻植物越冬胁迫,但提高越冬适应性的程度有差异。其中覆透膜保护效果最优,植株全部安全越冬,仅发生叶色上的变化,其它处理翌年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枝叶干枯,进一步说明干旱对植物越冬存活有决定性的作用。根据植物自身的越冬适应性,可选择不同的越冬保护措施。

任杰[10](2015)在《红花槭的良种选育与转色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花槭是北美洲分布最为广泛的优良彩叶乔木,其繁育技术及变色机理是影响其引种及良种选育、应用的关键。本论文通过8年的引种试验、生态选育、无性扩繁,在安徽省选育了5个具有独特观赏性状的适生红花槭良种,并通过变色关键物质分析、转录组测序等方法,对其叶色转化机理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我国园林植物多样性提供种质资源及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繁殖红花槭的种子兼具初生休眠及次生休眠的特性。种子采收后置于冰箱中低温贮藏,至翌年春,低温沙藏42d的种子出芽率可达65.8%。红花槭生长速度较快。乡土树种青枫作砧木嫁接红花槭的亲和性较好,嫁接成活率达94%,但接穗的生长速度明显大于砧木的生长速度,并从第3年开始产生嫁接瘤。连栋温室嫩枝扦插结果表明,红花槭的扦插深度应以5cm生根效果最好。8月下旬,红花槭插穗生根率最高,达82.3%,5月次之。生根效果以基质含水量为65%、80%的处理最高,扦插后期,应适当降低基质水分。红花槭嫩枝以100mg·L-1ABT1#或200 mg·L-1NAA浸泡6h为最佳。(2)引种适应性在安徽中部,红花槭3月下旬、4月初萌芽并吐露花苞,4月上旬可见红色翅果。4月中旬展叶,5月初翅果成熟,并很快脱落。10月中下旬,叶色逐渐变为金黄、紫红、红色等颜色。11月上中旬是观叶的最佳时期。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叶片脱落,进入休眠期。红花槭的生长期比原产地渥太华约延长80d,年生长量大。经20072014年观察,红花槭适应性及抗性强。2011年初,试验基地连续130天无降雨,4年生的植株能够安全度过干旱期。2013年7月初至8月底,试验地遭遇连续极端高温干旱天气,累计38天最高温度达到35℃以上,最高温度40℃,红花槭安全越夏,但夏季叶片多为黄绿色,且灼伤严重。在新生境,从北美引进的红花槭良种常因栽培环境的改变达不到预期的观赏效果。(3)良种选育红花槭为杂性异株,实生苗后代叶色等观赏性状变异大。通过生态选育、无性扩繁的方法培育了适应新生境的良种。经专家决选、区域化试验,红叶色系‘中国红’、‘艳红’,黄叶色系‘金色秋天’、‘橙之梦’,叶色特异表达品系‘金脉红’等5个良种通过安徽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5年以上观察,在安徽省这些良种的叶色等观赏性状表现相对稳定。另外,一个三叶品系、3个早变色优良株系进入扩繁期。(4)叶色转化的机理(生物化学水平)叶色转红与花青素苷含量上升密切相关。对红花槭实生群体中的红叶、绿叶、黄叶分析表明,花青素苷的浓度依次为:红叶>绿叶>黄叶,叶绿素的浓度依次为:绿叶>红叶>黄叶,且差异显着;红叶、黄叶的类胡萝卜素浓度低于绿叶;不同叶色叶片可溶性糖及pH值差异不显着。以红叶色系‘艳红’、黄叶色系‘金色秋天’为材料,对其变色前后叶片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显示,转色后,‘艳红’的花青素苷含量显着升高,而‘金色秋天’的花青素苷含量变化不显着;‘艳红’、‘金色秋天’的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含量均显着下降。(5)红花槭‘艳红’叶色转化期转录组解析对‘艳红’变色期的红叶与绿叶进行了转录组Illumina双端测序,分别获得了4730 M、4734 M的原始数据;Q20百分比分别为98.15%、98.11%;GC含量分别为43.15%、43.33%。对测序产生的短序列进行拼接,从红叶、绿叶数据库分别获得了143862、175150个重叠群(contig),平均长度分别为304nt、295nt。通过Trinity软件分别组装了73556、87482个unigenes,unigenes平均长度为583nt、579nt。N50分别为1109nt、1127nt。注释到NR,NT,Swiss-Prot,KEGG,COG,GO库的Unigene分别是45637,34538,31065,29243,23039,32414个,所有注释上的Unigene是48245个。其中花青素苷合成途径相关基因14个,类黄酮合成相关基因219个。KEGG Pathway分析表明,红叶相对绿叶有2089个Unigene表达量上调、3410个Unigene表达量下调。(6)‘艳红’花青素苷合成途径分析及关键基因挖掘在变红的‘艳红’叶片中,花青素苷合成途径中14个基因中的5个表达可能上调;类黄酮途径中219个基因中的53个可能上调。花青素苷合成3大途径关键基因F3H、F3′H、F3′5′H及DFR,均在转录组数据库中找到,显示了红花槭‘艳红’具有花青素苷合成的3大途径。花青素苷合成上游基因CHS、CHI,合成基因ANS,后修饰基因3AT等的表达可能协同上调。花青素在中性pH下不稳定,后修饰能提高其稳定性和转运性。在转录组数据库中,仅找到花青素糖基化基因3AT、UGT75C1,烷基化基因FMT等少量后修饰基因。与其它物种花瓣花青素后修饰基因相比,糖基化基因种类较少,可能造成花青素不完全糖基化。相关基因及酶活性有待进一步定量分析、验证。本研究可为红花槭叶色的分子改良提供参考。

二、蝎种的选育和引种季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蝎种的选育和引种季节(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中国特有植物南荻的地理分布及生态效应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南荻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1.1.1 南荻的生物学特征
        1.1.2 南荻的分类和分布
        1.1.3 南荻的生理特性
        1.1.4 南荻的细胞学与分子生物学
        1.1.5 南荻的繁育及栽培管理
        1.1.6 南荻的逆境适应性
        1.1.7 南荻的综合应用
    1.2 植物规模化种植的生态效应评价
        1.2.1 植物规模化种植的生态效益评价
        1.2.2 植物规模化种植的生态风险评价
    1.3 立项依据
        1.3.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3 研究可行性分析
第二章 南荻的地理分布与生境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南荻地理分布图的制作
        2.1.2 南荻野生居群生境特征的分析
        2.1.3 南荻潜在分布区预测的数据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南荻的地理分布特征
        2.2.2 南荻的生境特征
        2.2.3 南荻潜在分布区的预测
    2.3 讨论
        2.3.1 南荻地理分布范围的变化
        2.3.2 南荻生境多样性的探讨
        2.3.3 南荻生境限制因子的分析
        2.3.4 南荻潜在分布区的预测分析
        2.3.5 南荻种质资源的保护措施
    2.4 结论
第三章 南荻规模化种植的生态效应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生态效益评价的试验设计
        3.1.2 生态风险的评价体系与评估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南荻规模化种植的生态效益评价
        3.2.2 南荻规模化种植的生态风险评价
    3.3 讨论
        3.3.1 南荻规模化种植产生的生态效益分析
        3.3.2 南荻规模化种植产生的生态风险分析
    3.4 结论
第四章 全文总结
    4.1 全文总结
    4.2 研究创新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在读期间学术论文成果
附录1 南荻种质资源分布点
附录2 南荻部分标本图片
附录3 不同生境下的南荻照片

(3)甘蓝型油菜在西藏林芝的引种及抗逆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及世界油菜生产概况
        1.1.1 我国油菜生产概况
        1.1.2 国外油菜产量现状
    1.2 油菜的生长发育特征
        1.2.1 油菜的感温性
        1.2.2 感光性
        1.2.3 营养需求
    1.3 油菜的用途
        1.3.1 食用植物油压榨
        1.3.2 家畜饲料生产
        1.3.3 肥料肥田
        1.3.4 旅游业发展
        1.3.5 工业原料
    1.4 油菜在西藏种植情况
        1.4.1 油菜引种的关键因素
    1.5 油菜引种需注意的问题
        1.5.1 合理制定引种计划,做好引种材料收集工作
        1.5.2 对引种材料进行检疫
        1.5.3 引种材料的试验鉴定及评价
    1.6 西藏油菜引种的概况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7.1 油菜湿害影响
        1.7.2 油菜干旱影响
        1.7.3 油菜盐渍影响
        1.7.4 油菜盐碱地影响
        1.7.5 引种意义
        1.7.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甘蓝型油菜在林芝的引种表现
    2.1 引种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数据分析
    2.2 实验结果
        2.2.1 生育期
        2.2.2 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
        2.2.3 各品种间的株高方差分析
        2.2.4 各品种间的一次有效分枝数方差分析
        2.2.5 各品种间的有效分枝起点高度方差分析
        2.2.6 各品种间的主花序有效角果数方差分析
        2.2.7 各品种间的主花序有效长度方差分析
        2.2.8 各品种间的每株有效角果数方差分析
        2.2.9 各品种间的茎粗方差分析
        2.2.10 产量
    2.3 灰色关联度分析
        2.3.1 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简介和步骤
        2.3.2 产量与农艺性状的考察
        2.3.3 灰色关联度分析
    2.4 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关联系数和关联度
        2.4.1 试验方法的总结
        2.4.2 试验结果的总结
    2.5 反思和展望
第三章 甘蓝型油菜的耐湿性表现
    3.1 耐湿性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3 数据处理
    3.2 甘蓝型油菜耐湿反应
        3.2.1 水淹处理12h后活力指数
        3.2.2 水淹处理24h后活力指数
        3.2.3 水淹处理36h后活力指数
        3.2.4 水淹处理后活力指数
    3.3 小结
    3.4 讨论
第四章 甘蓝型油菜种子及幼苗的耐旱性表现
    4.1 耐旱性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2 甘蓝型油菜耐旱性表现
        4.2.1 甘蓝型油菜在不同浓度PEG胁迫下的发芽率
        4.2.2 甘蓝型油菜在不同浓度PEG胁迫下的性状
        4.2.3 甘蓝型油菜在不同浓度PEG胁迫下的相对电导率
    4.3 小结
    4.4 讨论
第五章 甘蓝型油菜的耐碱性表现
    5.1 耐碱性实验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1.3 数据处理
    5.2 甘蓝型油菜耐碱性表现
        5.2.1 甘蓝型油菜在不同浓度碳酸钠胁迫下发芽率
        5.2.2 甘蓝型油菜在不同浓度碳酸钠胁迫下性状
    5.3 小结
    5.4 讨论
第六章 甘蓝型油菜的耐盐性表现
    6.1 耐盐性实验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材料
        6.1.2 实验方法
        6.1.3 数据处理
    6.2 甘蓝型油菜耐盐性表现
        6.2.1 甘蓝型油菜在不同浓度氯化钠胁迫下的发芽率
        6.2.2 甘蓝型油菜在不同浓度氯化钠胁迫下的性状
    6.3 生理指标测定
        6.3.1 甘蓝型油菜品种在不同浓度氯化钠胁迫下的CAT活性
        6.3.2 甘蓝型油菜品种在不同浓度氯化钠胁迫下的POD活性
    6.4 小结
    6.5 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历史背景
    第四节 自然背景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造林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录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5)伊犁地区杂交杨引种适应性及叶面肥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杂交杨综述
        1.2.2 引种生理生态响应研究综述
        1.2.3 光合特性辅助选择
        1.2.4 植物叶面施肥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区概况、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2 实验地自然条件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2.3.1 光合日变化实验方案
        2.3.2 光合-光响应曲线实验方案
        2.3.3 生长特性实验方案
        2.3.4 叶面施肥实验方案
        2.3.5 综合评价方法
3 引种杂交杨光合参数日变化
    3.1 环境因子日变化
    3.2 光合参数日变化
        3.2.1 净光合速率日变化
        3.2.2 蒸腾速率日变化
        3.2.3 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
        3.2.4 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限制值日变化
    3.3 光合参数日均值比较
    3.4 引种杂交杨光合作用影响因子分析
        3.4.1 引种杂交杨光合参数相关性分析
        3.4.2 引种杂交杨光合参数逐步回归分析
        3.4.3 引种杂交杨光合参数通径分析
    3.5 本章小结
        3.5.1 讨论
        3.5.2 小结
4 引种杂交杨光合-光响应特征
    4.1 引种杂交杨光合-光响应特征
    4.2 本章小结
        4.2.1 讨论
        4.2.2 小结
5 引种杂交杨生长特性
    5.1 引种杂交杨生长特性分析
        5.1.1 引种杂交杨生长量比较
        5.1.2 引种杂交杨叶绿素含量比较
        5.1.3 引种杂交杨病虫害比较
    5.2 引种杂交杨生长特性指标相关分析
    5.3 本章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6 叶面施钾肥对引种杂交杨的影响
    6.1 不同浓度叶面施肥对引种杂交杨光合生长特性的影响
        6.1.1 施肥后引种杂交杨光合特性的变化
        6.1.2 施肥后引种杂交杨生长量的变化
        6.1.3 施肥后引种杂交杨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6.1.4 施肥后引种杂交杨综合评价
    6.2 一天内不同时间施肥引种杂交杨的吸收效率
        6.2.1 不同时间施肥环境因子变化
        6.2.2 不同时间叶面施肥对引种杂交杨光合特性的影响
        6.2.3 不同时间叶面施肥对引种杂交杨生长量的影响
        6.2.4 不同时间叶面施肥对引种杂交杨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6.2.5 不同时间叶面施肥对引种杂交杨生物量的影响
        6.2.6 不同时间叶面施肥对引种杂交杨全钾含量与分配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6.3.1 讨论
        6.3.2 小结
7 引种杂交杨适应性及叶面施肥综合评价
    7.1 引种杂交杨适应性综合评价
        7.1.1 主成分分析
        7.1.2 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
    7.2 不同时间叶面施肥杂交杨光合生长及吸收效率综合评价
        7.2.1 光合生长特性综合评价
        7.2.2 吸收利用效率综合评价
        7.2.3 光合生长与吸收利用效率综合评价
    7.3 本章小结
        7.3.1 讨论
        7.3.2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与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科研成果

(6)不同李种质资源的光合特性与光合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基于作物光合特性的遗传育种和优异资源筛选的研究进展
        1.1 光合遗传育种
        1.2 光合优异资源的筛选研究
    2 果树不同资源差异的光合特性研究进展
        2.1 果树不同种源光合差异
        2.2 果树不同来源光合差异
    3 李的不同资源类型
        3.1 中国李(Prunus salicina L.)
        3.2 欧洲李(Prunus domestica L.)
        3.3 美洲李(Prunus americana Mharsh.)
        3.4 杏李(Prunus simonii Carr.)
        3.5 樱桃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art.)
        3.6 黑刺李(Prunus spinosa L.)
        3.7 乌苏里李(Prunus ussuriensis Kov.et Kost.)
        3.8 加拿大李(Prunus nigra Ait.)
        3.9 杂交李(Hybrid)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第一章 不同李种质资源生长指标的分析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测定指标和方法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李种质资源植株树形特征
        2.2 不同李种质资源植株枝条特征
        2.3 不同李种质资源生长指标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2.4 不同李种质资源生长指标的模糊综合评判
        3 结论与讨论
        3.1 不同李种质资源的植株形态差异
        3.2 基于植株形态差异的评价方法比较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不同李种质资源年周期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测定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期间主要环境因子比较
        2.2 不同李种质资源年周期内DIV of P_n和DIV of T_r的比较
        2.3 不同李种质资源年周期内G_s和L_s的比较
        2.4 不同李种质资源年周期内WUE和C_i浓度的比较
        2.5 不同李种质资源的P_n对光的响应
        2.6 不同李种质资源的P_n与主要生理因子的相关性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3.1 不同李种质资源光合能力年周期内的季节差异
        3.2 不同李种质资源光合能力的种源来源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不同李种质资源年周期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测定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期间主要环境因子比较
        2.2 不同李种质资源年周期内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比较
        2.3 不同李种质资源年周期内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比较
        2.4 不同李种质资源叶片荧光参数与光合色素及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3.1 不同李种质资源之间的荧光特性差异
        3.2 不同李种质资源荧光参数的季节差异和抵御光抑制的可能机制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不同李种质资源年周期光合效能差异聚类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测定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净光合速率日积分值的聚类分析
        2.2 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的聚类分析
        2.3 光合性状间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2.4 不同李种质资源的多种性状聚类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3.1 不同李种质资源单一性状的资源筛选
        3.2 不同李种质资源综合光合性状的资源筛选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全文结论与主要创新点
    1 主要结论
    2 主要创新点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矮牡丹的遗传多样性及栽培牡丹起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遗传多样性简介及检测方法
        1.1.1 遗传多样性的含义
        1.1.2 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
    1.2 牡丹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2.1 芍药属牡丹组分类研究进展
        1.2.2 牡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3 矮牡丹的生物学特性及研究现状
        1.3.1 矮牡丹的生物学特性
        1.3.2 矮牡丹研究现状
    1.4 栽培牡丹起源的研究进展
        1.4.1 栽培牡丹起源的时间和地点
        1.4.2 栽培牡丹的野生祖先种
        1.4.3 栽培牡丹起源研究存在的问题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本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2 矮牡丹野外调查取样
    2.1 野外调查取样方法
    2.2 野外调查取样结果
        2.2.1 野外居群采集结果
        2.2.2 矮牡丹的生物学特性
        2.2.3 野外取样居群的生境特点
        2.2.4 资源状况分析
    2.3 小结
3 基于SSR的矮牡丹遗传多样性研究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牡丹基因组DNA的提取
        3.2.2 引物筛选
        3.2.3 PCR扩增
        3.2.4 SSR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基因组DNA质量检测
        3.3.2 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3.3.3 SSR居群遗传结构分析
        3.3.4 矮牡丹居群间遗传分化
        3.3.5 Isolation-by-distance(IBD)效应分析
        3.3.6 隔离障碍分析
        3.3.7 瓶颈效应检测
    3.4 讨论
        3.4.1 矮牡丹居群遗传多样性
        3.4.2 矮牡丹居群遗传结构
        3.4.3 矮牡丹野生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启示
    3.5 小结
4 基于叶绿体DNA的居群遗传多样性与谱系结构研究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牡丹基因组DNA提取
        4.2.2 引物筛选
        4.2.3 PCR扩增及测序
        4.2.4 cpDNA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叶绿体DNA序列特征
        4.3.2 cpDNA居群遗传多样性
        4.3.3 cpDNA单倍型谱系分析
        4.3.4 cpDNA居群遗传结构
        4.3.5 居群历史分析
        4.3.6 单倍型分化时间
    4.4 讨论
        4.4.1 cpDNA遗传多样性
        4.4.2 cpDNA遗传结构
        4.4.3 矮牡丹居群历史动态分析
    4.5 小结
5 基于MaxEnt生态学模型对矮牡丹潜在适宜区进行预测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收集
        5.1.2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MaxEnt模型评价及等级划分
        5.2.2 矮牡丹的适宜生境预测
        5.2.3 矮牡丹适生区主要环境因子分析
    5.3 讨论
        5.3.1 MaxEnt模型的适用性
        5.3.2 矮牡丹适宜生境的特征
        5.3.3 环境因子对矮牡丹适宜生境的影响
    5.4 小结
6 栽培牡丹起源的研究
    6.1 试验材料
    6.2 试验方法
        6.2.1 牡丹基因组DNA的提取
        6.2.2 基于cpDNA序列对栽培牡丹起源研究
        6.2.3 基于SSR分子标记对栽培牡丹起源研究
    6.3 结果与分析
        6.3.1 cpDNA分析结果
        6.3.2 SSR分析结果
    6.4 讨论
        6.4.1 栽培牡丹和革质花盘亚组野生牡丹的遗传多样性
        6.4.2 栽培牡丹的祖先种
        6.4.3 栽培牡丹的杂交起源
        6.4.4 保护与利用野生牡丹资源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7.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8)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献的基本分布特点
        2.1.1 遗传构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时间变化趋势
        2.1.2 主要发文期刊
        2.1.3 主要研究人员和机构
        2.1.4 遗传构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目标研究区域
    2.2 作物遗传构成及其经济研究
        2.2.1 遗传构成的一般概念
        2.2.2 关于作物遗传构成的经济研究
    2.3 遗传多样性及其经济影响研究
        2.3.1 经济研究中常用的遗传多样性概念及其衡量指标
        2.3.2 遗传多样性对作物生产影响的经济研究
    2.4 与品种改良和种业有关的制度建设
        2.4.1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和改革
        2.4.2 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制度建设
第3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3.1 研究思路
    3.2 遗传构成与遗传多样性概念的界定与测定方法
        3.2.1 遗传构成概念的界定
        3.2.2 种质资源的遗传贡献
        3.2.3 国外资源遗传贡献的测定方法
        3.2.4 遗传多样性的测定
    3.3 研究理论框架与模型
        3.3.1 研究的理论框架
        3.3.2 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品种改良的贡献模型
        3.3.3 种子产业改革和外国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模型
        3.3.4 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水稻产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3.4 研究数据
第4章 中国水稻的品种改良与推广应用
    4.1 中国水稻优良品种的改良
    4.2 中国水稻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4.2.1 中国水稻品种的选育
        4.2.2 中国水稻品种的推广
    4.3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农艺性状变化
        4.3.1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经济性状变化
        4.3.2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抗病抗虫性状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构成
    5.1 外来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利用
        5.1.1 外来水稻品种的引进
        5.1.2 外来种质资源的应用推广
    5.2 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变化
        5.2.1 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变化
        5.2.2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贡献率
    5.3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遗传贡献的区域差异
        5.3.1 国际水稻研究所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5.3.2 日本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5.3.3 其他国家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影响
    6.1 种质资源与品种性状的关系
    6.2 研究模型与估计方法
    6.3 模型估计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单产的影响
    7.1 中国水稻单产变化
    7.2 研究模型和估计方法
    7.3 模型估计结果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
    8.1 中国水稻生产与遗传多样性
        8.1.1 中国水稻的遗传多样性
        8.1.2 遗传多样性与水稻产量的关系
    8.2 研究模型与估计方法
    8.3 模型估计结果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创新点
    9.4 研究不足与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9)柏科植物资源调查和部分品种繁殖及越冬适应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国内外柏科植物资源研究现状
        1.1.1 国内外柏科植物的选育现状
        1.1.2 国内柏科植物的引种现状
        1.1.3 国内柏科植物的应用现状
    1.2 柏科针叶树品种扦插繁殖研究进展
        1.2.1 扦插生根机理的研究
        1.2.2 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
    1.3 柏科植物的越冬适应性研究
        1.3.1 嫁接对植物的越冬适应性的影响
        1.3.2 栽培措施对植物的越冬适应性的影响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国内现有柏科植物资源调查分析
    2.1 调查方法和内容
        2.1.1 国内原产和引进的柏科植物资源的调查
        2.1.2 不同叶色变异类型沙地柏的调查
    2.2 调查结果
        2.2.1 国内现有柏科植物资源概况
        2.2.2 国内已知柏科植物资源株型分布
        2.2.3 国内已知柏科植物资源叶型分布
        2.2.4 国内已知柏科植物资源叶色分布
        2.2.5 沙地柏叶色变化情况跟踪记录
    2.3 结论
3 部分柏科植物嫩枝扦插繁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不同叶色类型的沙地柏的扦插
        3.1.2 柏科5种3年生品种的扦插
        3.1.3 2种不同年龄的品种的扦插
        3.1.4 数据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叶色类型沙地柏嫩枝扦插繁殖
        3.2.2 柏科5种3年生品种的嫩枝扦插繁殖
        3.2.2.1 ‘波尔瓦’花柏嫩枝扦插
        3.2.2.2 ‘母脉’平铺圆柏嫩枝扦插繁殖
        3.2.2,3 ‘威尔士亲王,平铺圆柏嫩枝扦插繁殖
        3.2.2.4 ‘萨柏克黄金’桧柏嫩枝杆插繁殖
        3.2.2.5 ‘矮生’铺地柏嫩枝扦插繁殖
        3.2.3 2种不同年龄的品种嫩枝扦插繁殖
    3.3 结论与讨论
        3.3.1 插穗遗传特性对生根的影响
        3.3.2 外源激素对生根的影响
        3.3.3 插穗营养物质含量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4 解剖结构与生根难易和年龄效应的关系探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生根部位解剖结构观察
        4.1.3 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品种生根难易与解剖构造
        4.2.2 年龄效应与解剖构造
    4.3 结论与讨论
        4.3.1 根原基形成时间对插穗生根的影响
        4.3.2 根原基发生位置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4.3.3 根原基外侧厚壁细胞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4.3.4 各结构的厚度与比例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5 嫁接和栽培措施对‘金叶疏枝’欧洲刺柏越冬适应性影响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分析
        5.2.1 嫁接对‘金叶疏枝’欧洲刺柏越冬表现的影响
        5.2.2 栽培措施对‘金叶疏枝’欧洲刺柏越冬适应性的影响
    5.3 结论与讨论
        5.3.1 嫁接对越冬适应性的影响
        5.3.2 防护措施对越冬适应性的影响
        5.3.3 外源生长调节剂对越冬适应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图版与说明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红花槭的良种选育与转色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引种驯化
    2 园林彩叶植物的概况及引种
    3 槭属植物的观赏价值及引种
    4 红花槭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引种
    5 红花槭的繁殖技术
    6 红花槭的良种选育
    7 叶色研究进展
    8 基于花青素苷的叶色形成的分子机理
第二章 引言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主要研究内容
        2.1 红花槭良种选育的技术基础
        2.2 红花槭的良种选育
        2.3 红花槭叶片转色机理研究
        2.4 课题来源
第三章 红花槭的繁育与引种适应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试验时间、地点
        1.3 有性繁殖
        1.4 无性繁殖
        1.4.1 嫁接试验
        1.4.2 温室嫩枝扦插
        1.5 引种适应性
        1.6 良种选育
        1.7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有性繁殖
        2.2 无性繁殖
        2.2.1 嫁接试验
        2.2.2 温室嫩枝扦插
        2.3 引种适应性
        2.4 良种选育
        2.5 良种特性
    3 讨论
        3.1 红花槭的有性繁殖
        3.2 红花槭的引种适应性
        3.3 红花槭的无性繁殖与良种选育
    4 小结
第四章 红花槭叶色转化的机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材料与处理
        1.2 仪器和试剂
        1.3 叶绿素的测定
        1.4 花青素苷的测定
        1.5 可溶性总糖的测定
        1.6 叶片细胞液p H值测定
        1.7 RNA的预提取
        1.8 RNA质量检测
        1.9 c DNA文库构建和转录组测序
        1.10 转录组序列拼接
        1.11 unigenes功能注释
        1.12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生群体不同叶色叶片色素及可溶性糖含量的比较
        2.2 ‘艳红’、‘金色秋天’转色前后的色素及可溶性糖含量
        2.3 叶片p H值
        2.4 红花槭叶片转录组的测序和拼接
        2.5 Unigene功能注释
        2.6 Unigene的COG分类
        2.7 Unigene的GO分类
        2.8 预测编码蛋白框
        2.9 Unigene表达差异分析
        2.10 Unigene代谢通路分析
        2.11 红花槭‘艳红’花青素苷合成途径及关键基因分析
    3 讨论
        3.1 色素、可溶性糖对叶色表达的影响
        3.2 ‘艳红’叶片转色期转录组解析
        3.3 花青素苷合成途径及相关基因挖掘
    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四、蝎种的选育和引种季节(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2]中国特有植物南荻的地理分布及生态效应评价[D]. 郭孟齐.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3]甘蓝型油菜在西藏林芝的引种及抗逆性研究[D]. 党赛. 西藏大学, 2019(12)
  • [4]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5]伊犁地区杂交杨引种适应性及叶面肥效研究[D]. 夏诗书. 新疆师范大学, 2018(08)
  • [6]不同李种质资源的光合特性与光合效能研究[D]. 王楠琪.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7]矮牡丹的遗传多样性及栽培牡丹起源研究[D]. 徐兴兴. 北京林业大学, 2018
  • [8]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D]. 石晓华. 北京理工大学, 2017
  • [9]柏科植物资源调查和部分品种繁殖及越冬适应性的研究[D]. 晁帆.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10]红花槭的良种选育与转色机理研究[D]. 任杰. 安徽农业大学, 2015(02)

标签:;  ;  ;  ;  ;  

蝎子的繁殖和引进季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