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组合并后的困难和问题

村组合并后的困难和问题

一、村组合并后的困难与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孙萍,张春敏[1](2020)在《再组织化与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治理创新——以贵州G县“十户一体”抱团发展的村治实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强和创新民族地区基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贵州G县"十户一体"抱团发展的村治实践探索则在这方面提供了经验案例。"十户一体"抱团发展模式源于当地基层治理的现实需求,它在不改变当前农村基层治理体制的前提下,通过单元重构、精英再造、利益联结、监督考核和村规民约等机制创新和制度安排,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质的"农民再组织化"实践路径,其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化解基层内部矛盾,促进乡村脱贫与振兴和深化村民自治的探索与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效,成为破解和走出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治理困境的一个创新探索,同时也为其他地区农村基层治理改革提供了有益启示。

王中林[2](2020)在《组级自治,村民成为最大受益者》文中认为村民小组是农村最小的村民自治单元,与群众打交道最多、矛盾发生率最高,是社会治理中的神经末梢。只有把村民小组治理好,把村民小组的作用发挥好,才能夯实社会治理的基础。两轮村组合并后,江苏省扬中市八桥镇利民村村域范围、人口和村民小组数量都扩大了一倍,村级组织的工作压力特别大,对村民小组的管理往往鞭长莫及。尽管村干部整天忙得团团转,许多工作还是顾及不过来,各种矛盾仍然一个接一个发生。村干部明显感到村级组织的服务跟不上村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

朱余斌[3](2017)在《建国以来乡村治理体制的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兴,天下兴。"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仍将有相当比重的人口居住、生活在乡村,乡村社会的繁荣稳定与否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乡村问题千头万绪,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应当是乡村治理体制问题。乡村治理体制,也称为乡村治理模式或乡村治理结构,一般是指乡村治理主体在各自权力、职责范围基础上的行为模式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乡村治理体制合理与否直接关乎乡村治理的成效,而乡村治理的效果不仅关系到农民的生活和命运,也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紧密相连。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中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成功经验之一,在于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乡村治理,形成了以"县政绅治"为主要内容和特色的乡村治理体制。建国以来,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也与同时期乡村治理体制的结构与特点密切相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推进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治理概念第一次正式载入党中央的文件中,标志着党对治国理政规律和趋势认识和把握上的进一步深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项最新成果。治理理论的基本要义在于承认国家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相对分离的基础上,强调多元治理主体通过互动、协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实现社会"善治"的目标。科学合理的国家治理体制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备条件。乡村治理体制作为国家治理体制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乡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能力与乡村治理体制的安排密切相关,有效的乡村治理体制是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基石。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乡村治理体制,对于实现乡村乃至整个国家治理现代化来说具有基础性意义。但是,现行的乡村治理体制本身还存在着党政不分、乡镇基层政权"悬浮化"和"谋利化"、村民自治组织过度行政化、"乡政"与"村治"之间的过度博弈和不协调、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与治理理念和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应然要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在新型城镇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目标提出和实施的新时期,乡村治理体制变革的趋势和取向何在?科学合理的乡村治理体制如何建构?这些时代主题问题,需要我们作出有效回应。我们既要充分汲取人类共同文明成果的营养,也要在中国历史发展脉络中寻找基因,以我国乡村治理中遇到的问题为导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框架内建构科学合理的乡村治理体制,突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坐标就是"国家——社会"关系研究视角的兴起。这一理论范式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以极强的影响力迅速羼入各学科并形成一股新的学术思潮。"国家——社会"关系研究视角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比较有效的分析和解释的理论工具,但从西方社会引入的"国家——社会"关系研究范式是建立在市场机制比较健全以及竞争性政党制度的社会基础之上。因此,运用"国家——社会"关系范式研究中国问题时,需要充分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实现"国家——社会"关系范式研究的中国化。本文以治理理论为基础,以中国化的"国家——社会"关系为研究范式,对建国以来乡村治理体制的变迁进行研究,试图找出内在的趋势与规律,并充分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为新时期乡村治理体制的创新和完善提供建议。具体而言,不同于西方语境下将国家等同于政府,本文将国家分为党和政府两个层面予以考察。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作为革命和建设的核心力量,它往往是顶层制度设计者和推动者,在建国以来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的形成和变革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乡村治理的成效和乡村治理体制的变革与市场作用的发挥密切相关,本文将市场的定位与作用这一变量纳入到乡村治理体制的形成和变革的研究中。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论文将西方语境下的"社会",细化、中国化为乡村正式社会组织、民间组织、农民、乡村精英等社会主体要素分别予以详尽考察。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较高。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农民的数量将会逐渐减少。但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仍然会有相当数量农民的存在。农民不仅仅是乡村治理的对象,作为乡村社会的真正主人,他们更应该成为乡村治理的有效主体。本文将农民这一乡村社会重要构成要素独列出来予以考察,他们参与乡村治理的意愿和能力,直接关系到乡村治理成效乃至新时期乡村社会"善治"目标能否实现。基于中国传统乡村治理之道的经验借鉴以及在当代乡村治理中实际重要作用发挥方面的考量,在新时期乡村治理体制创新路径研究中,本文还将乡村精英这一重要的乡村社会构成要素单列出来予以更加深入细致的考察。论文通过探讨政党(中国共产党)、政府、农民、市场、社会组织等多元乡村治理主体要素,在建国以来我国乡村治理体制变迁中的定位、作用发挥和相互关系以及相应的历史经验教训,为新时期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的变革与完善提供借鉴。论文通过研究认为,建国以来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的变迁,主要是由相应历史时期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需要决定的,并受不同的时代特征、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主体的视域来看,建国以来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的历史嬗变主要受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党和国家的战略理念和制度设计、市场的地位和作用的场域、广大农民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意识、社会组织的发育程度和作用空间。"莲发藕生,必定有根"。乡村治理体制的创新设计"不是在一张白纸上绘图,而是在乡村社会既有格局基础上,通过对现有治理困境的深度反思和审视来寻找灵感和答案"。据此,论文通过研究认为,在新型城镇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目标提出和实施的新时期,我们应在现有的"乡政村治"模式基础上进行变革与创新,积极构建"政党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引导、全社会参与"多元主体协商共治的乡村治理体制,保证政党、国家、市场、农民、社会组织等不同治理主体要素之间结构的合理化,实现它们之间的良性互动,发挥它们各自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目标之达至。

陈瑶[4](2016)在《秭归县“幸福村落”乡村社会治理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乡村社会治理历来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就特别指出,“要不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农村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符合国情、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机制。”所以改进治理方式,提高治理水平是今后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乡村社会治理还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因此,探索研究符合农村实情的治理方式就成了既有现实意义又有学术价值的重要课题。本文立足于武陵山片区,以武陵山片区为研究范本,对武陵山片区农村的社会治理进行探索。由于受地理区位、历史原因、文化背景、经济发展、开放程度等因素的制约,致使武陵山片区农村村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和素质较低,而这直接影响了村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意愿与能力,最终不利于武陵山片区乡村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加速,乡村社会矛盾突出,特别是经济基础较差,发展速度较慢的民族地区和山区农村,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下社会的需要,社会治理改革亟待深入,要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模式,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政府组织、社会组织和市场组织有机结合,村民自治的主体意识和作用加强,社会安全稳定和谐发展。武陵山片区中的湖北省秭归县“幸福村落”建设实践探索形成了有效的乡村社会治理模式——“幸福村落”乡村社会治理模式。文章通过对该模式的治理方式、治理效果进行梳理,总结出该模式的成功经验,并且结合当前武陵片区的乡村社会治理现状,对武陵山片区乡村社会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袁嘉丽[5](2015)在《村组合并后的村级治理 ——以下芦、马沥、四乡三村合并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农村受经济水平和自然条件的限制,整体布局分散、发展规模偏小、资源配置不合理,致使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很难得到完善和补充,村庄合并成为破解难题的重要举措。从现实情况看,为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发挥以城带乡的作用,建设管理好新农村,各地区都在不同程度的进行村组合并,以达到聚集生产要素,发挥整体优势和持续稳步发展的目的。村组合并指的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村庄,以兼并或合并的方式进行的结构调整。通过村组合并能够充分发挥治理结构的作用,合理调配资源,实现生产要素的规模经营和优化组合。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村级治理的优势正在逐渐显现,农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在被调动。课题以下芦、马沥、四乡三村为例,就村组合并后的村级治理进行研究,采取理论分析、数据对比、归纳总结方法,按照理论综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研究对策的顺序,就村组合并的动因及影响、村组合并前后的治理情况对比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研究对策方法,力求为推动相关领域的实践发展做出有益的理论探索。

石磊[6](2014)在《国家政策执行的基层实践逻辑 ——以广东岭村村组合并为例》文中认为国家政策执行的基层实践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又非常复杂的问题。严格意义上讲,他理应成为政治学和农村问题研究的重要论域。然而,遗憾的是,它经常被忽略了。它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现实问题。从理论上看,它关系到国家与农民的政治关系;从实践上看,它关系到农民利益的实现与否以及农村的政治稳定。国家政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基层实践形式也是多元的。然而,对于岭村来说,村组合并政策是国家政策执行的典型代表。岭村村组合并完整的展现了一项国家政策从制定到实施,最后到修缮的全过程。‘在笔者看来,村组合并作为一项广泛而普遍的国家政策,在基层实践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与其他类型的政策相比,村组合并能使我们更清楚、更全面地观察到国家政策基层实践的每一个细节。不仅如此,它的特殊性还在于,它包含了国家政策执行的一对基本矛盾,即政策执行主体与政策执行对象之间的利益矛盾。所以,对村组合并政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国家政策执行的基层实践逻辑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笔者研究表明:国家政策执行的基层实践逻辑就是政策执行主体与政策执行对象的互动博弈过程。它既不同于一种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模式,也不同于自下而上的政策执行模式。基层政府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共同决定着国家政策执行的基层实践逻辑和路径。

李宁,龚源远[7](2013)在《新农村建设中自然村落村民自治类型的探索——以南京市六合区两个自然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农村实行村组合并,建制村因管理范围的扩大而逐步丧失利益整合和公共服务功能,农村基层组织出现断裂,自然村成为管理真空,使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整合面临新的挑战。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的"赵坝现象"、"官塘赫模式"等类型的自然村农民自治治理组织,为构建农村社区建设的新型组织载体做了有益的尝试。作为村民自治组织主体的农民收获了民主政治的"红利",提升了自组织能力。对于这一富于创新价值的自然村农民组织的发展,应当加强制度化、合法化保障和形成长效机制,进一步释放出农民的主观能动性。

龚志伟[8](2013)在《近十年来合村并组对乡村治理的影响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大规模兴起于21世纪初的合村并组,是改革开放后我国村级行政区划的又一次大变革,对乡村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界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合村并组对乡村治理的影响上,具体包括:合村并组对乡村治理影响的整体审视与研究,合村并组中村级资产、资金和资源处理问题的研究,合村并组对村庄选举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影响研究三个方面。这些研究取得了颇具实践价值的成果,但在研究内容、研究对策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拓展空间。

罗韶斌[9](2012)在《谷城合村的磨合与阵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湖北省谷城县于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开展了村组合并工作。农村村组由以前的375个村、20个农村社区、2450个村民小组撤并为252个村、17个农村社区、1275个村民小组,减幅分别为33%、15%和48%。经过最初几年的磨合与阵痛,绝大部分村已经基本融合,工作走上了正轨。通过村组合并,减少了村组个数和干部职数,相应减少了人员工资、

邢健[10](2011)在《国家建视角下的庄合并政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国家建设理论为视角,实证分析了湖南省AH县和浙江省CX县村庄合并的政治和社会后果,认为村庄合并虽然实现了节省国家财政支出、降低国家行政管理成本的目的,但是行政力量主导下的村庄合并从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村落社会传统的自生秩序,加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推行这一政策时存在明显的"动力差",故而这一政策在实现国家对基层社会整合的效能方面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全面分析国家行政力量主导下村庄合并政策所产生的政治及社会后果,对于实现国家对社会的有效治理,推进现代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村组合并后的困难与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村组合并后的困难与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再组织化与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治理创新——以贵州G县“十户一体”抱团发展的村治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G县“十户一体”抱团发展模式的现实背景:传统行政村管理的困境
    (一)村组合并后出现的管理范围过大影响自治效果
    (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衔接不畅
    (三)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四)基层社会矛盾多样频发
三、机制创新:贵州G县“十户一体”抱团发展的村治实践分析
    (一)“十户一体”抱团发展村治模式的兴起
    (二)运作机制及实践逻辑
        1.农村基层治理单元重构:村治主体开展有效治理活动的前提
        2.乡村精英再造:村庄活动有效运转的治理资源
        3.利益关联构建:村落共同体建设的动力机制
        4.监督考核:加强工作绩效的外在激励
        5.村规民约:传统民族文化的内在约束
四、G县“十户一体”抱团发展治理模式的实践成效
    (一)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二)提升了乡村公共服务水平
    (三)有效化解农村基层内部矛盾纠纷
    (四)促进村民自治的深化和探索
    (五)抱团发展实现了乡村内生脱贫与振兴
五、结论与讨论

(2)组级自治,村民成为最大受益者(论文提纲范文)

民事民议,决策民主,集体的事大家说了算。
民事民办,自我服务,公众的事大家共同办。
民事民治,主动配合,烦心的事大家一齐管。

(3)建国以来乡村治理体制的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一) 选题的背景
        (二) 选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关于治理和善治理论方面的研究
        (二) 关于发达国家乡村治理模式与经验借鉴方面的研究
        (三) 关于建国以来我国乡村治理体制演变阶段划分方面的研究
        (四) 关于建国以来不同时期乡村治理体制治理绩效评价的研究
        (五) 关于建国以来乡村治理体制演变与发展趋势的研究
        (六) 关于我国乡村治理体制创新的现实障碍和可行路径方面的研究
        (七) 评述
    三、研究目标和方法
        (一)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 研究方法
        (三)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建国初期乡村治理体制
    第一节 土地改革运动
        一、土地改革运动的兴起
        二、土地改革运动的历史评价与启示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运动
        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由来与背景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阶段
        三、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评价与启示
    第三节 建国初期乡村治理体制评析
        一、中国共产党在乡村治理体制中领导地位的确立与强化
        二、乡村基层国家政权组织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完善
        三、市场存在和运作的空间不断地被压缩和挤压
        四、农民主体地位的逐渐丧失
        五、社会组织的地位与作用逐渐边缘化
第二章 人民公社制度
    第一节 人民公社制度的确立与发展阶段
        一、人民公社制度设想的提出
        二、人民公社制度的确立
        三、人民公社的发展阶段
    第二节 人民公社制度的历史评价
        一、人民公社制度的正面评价
        二、人民公社制度的弊端
    第三节 "政社合一"人民公社制的生成基础与特征
        一、"政社合一"人民公社制的生成基础
        二、"政社合一"人民公社制度特征
第三章 "乡政村治"体制创立发展期
    第一节 "乡政村治"体制的确立
        一、"乡政村治"体制产生的背景
        二、"乡政村治"体制的确立
    第二节 "乡政村治"体制的发展
        一、撤并乡村及乡镇机构改革
        二、农村税费改革
        三、城乡统筹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农村社区建设
    第三节 "乡政村治"体制确立与发展阶段取得的主要治理绩效
        一、"乡政村治"制度体系逐步完善
        二、重构了国家与社会关系,释放出基层活力
        三、加强了乡村基层政权建设,乡镇政府职能实现了初步转变
        四、增强了村民的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有助于乡村工作中难点问题的解决
        五、有力助推了乡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四节 "乡政村治"体制确立与发展期的特点
        一、中国共产党在乡村治理体制中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二、乡镇政府开始由"汲取型"向"悬浮型"蜕变
        三、"村治"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但整体水平不高而且发展不平衡
        四、农民的独立性、自主性、现代性增强,农民阶层分化
        五、市场"无形之手"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更加积极重要的作用
        六、乡村社会组织发展较快,空间拓展,作用初现
第四章 新时期"乡政村治"模式下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三、新型城镇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之间的互动
    第二节 新时期"乡政村治"模式下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
        一、传统价值体系加速衰落
        二、"乡政村治"规范化制度供给短缺,存在制度缝隙
        三、乡镇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弱化,难以履行乡村治理的职能
        四、村民自治整体水平不高,村民自治组织承担村级治理之责"力不从心"
        五、"乡政"与"村治"之间的博弈
        六、乡村社会人才大量流失,但农民对市民化转移选择谨慎
        七、市场在乡村治理中的引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八、乡村民间社会组织发育程度低,缺乏自治能力
第五章 新时期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的创新
    第一节 新时期我国乡村治理体制创新的基础
        一、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的变迁历程
        二、新时期我国乡村治理体制创新的基础
    第二节 建国以来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的成长逻辑
        一、党和国家的战略理念和制度设计
        二、市场的地位和作用的场域
        三、农民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意识
        四、社会组织的发育程度和作用空间
    第三节 新时期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的创新指向
        一、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合作"型乡村治理体制的必然性分析
        二、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合作"型乡村治理体制的意义
    第四节 新时期我国乡村治理体制创新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乡村文化、价值观和理念建设,重塑村民精神家园
        二、加强和完善党在乡村治理体制中的领导
        三、构建"以人为本"服务型基层政府
        四、强化基层自治组织创新,增强村级自治组织的治理能力
        五、进一步明确乡政与村治的边界,实现二者的有机衔接
        六、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推动农民的现代转型
        七、创新体制机制,吸引"新乡贤"回流,充分发挥乡村精英作用
        八、充分发挥市场在乡村治理中的引导作用
        九、鼓励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提高农村的组织化程度
结语:我国乡村治理体制变迁的启示与趋势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4)秭归县“幸福村落”乡村社会治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及价值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的价值
        三、应用前景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分析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现代乡村社会治理的发展阶段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中国现代乡村社会治理的发展阶段
        一、社会控制型阶段(1949-1978)
        二、社会管理型阶段(1978-2013)
        三、社会治理型阶段(2013年至今)
    第二节 治理的涵义与乡村社会治理理论的提出
        一、治理与治理理论
        二、中国现代乡村社会治理理念
第二章 秭归县对乡村社会治理的探索
    第一节 秭归县基本情况及改革背景
        一、秭归县经济社会发展
        二、秭归县乡村社会治理的改革背景
        三、秭归县“幸福村落”治理模式的由来
    第二节 秭归县“幸福村落”乡村社会治理模式
        一、发展概况
        二、组织结构
        三、治理过程
第三章 秭归县“幸福村落”治理模式的运行现状及创建成效
    第一节、“幸福村落”治理模式运行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村民对乡村社会治理参与程度调查
        二、村民参加理事推选原因调查
        三、“一长八员”民主选举情况调查
        四、“幸福村落”建设情况调查
    第二节“幸福村落”治理模式的创建成效
        一、组织纽带作用明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自我管理作用明显,解决村干部不足问题
        三、精英带头作用明显,推动了农村产业发展
        四、公益建设成果明显,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
        五、化解矛盾效果明显,发展了村落精神文化
第四章“幸福村落”治理模式对武陵山片区乡村社会治理创新的意义
    第一节 武陵山片区乡村社会治理现状分析
        一、武陵山片区社会发展概况
        二、武陵山片区乡村社会治理困境
    第二节“幸福村落”治理模式对武陵山片区乡村社会治理的启示
        一、以村落为载体,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二、以理事会为依托,促进资源整合与经济发展
        三、以农民为主体,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
        四、以政府为主导,加快服务性乡镇政府构建
        五、以和谐为目标,文化脱贫与经济脱贫同等重要
    第三节 武陵山片区乡村社会治理创新的对策及建议
        一、确立适合区域实际的和谐发展思路
        二、构建民主管理为基础的社会治理体制
        三、探究适合当地具体情况的社区设置模式
        四、推动科学调研为前提的社区功能建设
        五、发挥组织机构在联动环节的纽带作用
        六、探索引导农民参与社区活动的有效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田野调查初步设想
附录二:建东村基层民主建设调查问卷 1.(村民)
附录三:建东村基层民主建设调查问卷 2.(村落理事会成员)
附录四: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5)村组合并后的村级治理 ——以下芦、马沥、四乡三村合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
    1.5 基本概念界定
        1.5.1 村组的概念、特征与分类
        1.5.2 村组合并的内涵及其方式
        1.5.3 村级治理
第2章 三村合并前的村级治理状
    2.1 合并前村级治理基本状况
        2.1.1 下芦村基本情况
        2.1.2 马沥村基本情况
        2.1.3 四乡村基本情况
    2.2 合并前村级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2.1 传统村民自治制度导致两委关系失调
        2.2.2 民主监督意识相对淡薄
        2.2.3 传统体制影响导致村委会职能行政化
        2.2.4 村级单位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低
第3章 村组合并后对村级治理的影响
    3.1 中堂镇三村组合并基本动因及影响
        3.1.1 中堂镇三村组合并的动因
        3.1.2 中堂镇三村合并对村级治理的影响
    3.2 合并后村级治理应当把握的重点环节
        3.2.1 抓住基层农村民主自治环节
        3.2.2 抓住明晰产权制度环节
        3.2.3 抓住管理人才培训环节
        3.2.4 抓住组织资产经营环节
    3.3 合并后村级治理基本状况及变化
        3.3.1 村庄社会关联得到极大的发展和认同
        3.3.2 村干部选举更加公平公正
        3.3.3 村庄社会秩序和共同体自服务能力大大增强
第4章 合并后村级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4.1 合并后村级治理存在的问题
        4.1.1 产业基础仍然比较薄弱
        4.1.2 基础设施建设覆盖面过于广泛
        4.1.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足
        4.1.4 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4.1.5 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积极性不高
    4.2 解决村组合并后存在问题的对策及方法
        4.2.1 推动优势产业规模化发展,提高村级治理的绩效指标
        4.2.2 建立完善的劳动力转移机制,使村级治理真正发挥作用
        4.2.3 进一步争取外部力量的参与,解决治理过程中的资金不足
        4.2.4 完善服务机制,提高村级治理水平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国家政策执行的基层实践逻辑 ——以广东岭村村组合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述评
        (一) 研究现状:内容与范式
        (二) 研究评述:价值与限度
        (三) 研究前景:选题与升华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目标及内容
        (二) 研究方法
    四、个案村概况
        (一) 社会结构
        (二) 经济结构
        (三) 文化结构
第二章 政策制定:政府利益的转换与文本化
    一、岭村村组合并的背景
    二、政策酝酿:中央话语的地方化表达
    三、政策制定:基层政府利益的文本化表达
第三章 政策进村:农民利益“对抗”政府利益
    一、“一步到位”:镇政府包办村组合并
    二、“一纸诉状”:村组合并遭遇波折
    三、“一份协议”:恩威并施的镇政府
        (一) 干部的威胁:老肖辞职
        (二) 集体反抗:村民的无奈选择
        (三) 最后的和解
    四、初步合并后的村治格局
第四章 政策补修:政府与农民的利益重复博弈
    一、撕毁协议:村组合并再起波澜
    二、政策失灵:农民“非暴力、不合作”的行为逻辑
    三、另辟蹊径:农民利益自主推动下的村组“合并”
第五章 国家政策执行的基层实践逻辑:不同视角的解读
    一、国家政策执行的基层实践:政府的视角
    二、国家政策执行的基层实践:农民的视角
    三、国家政策执行的基层实践:整体性视角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新农村建设中自然村落村民自治类型的探索——以南京市六合区两个自然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二、基层民主的类型与实践探索
    (一) 赵坝现象:草根的创新与示范
    (二) 官塘赫模式:能人带动, 富民强村
    (三) “六合现象”的纵深发展———人大代表与基层村民自治组织衔接
三、自然村落村民自治类型的创新与启示
    (一) 构建农村社区建设的新型组织载体的尝试
    (二) 新阶段乡村的社会整合:村民归属与认同意识的重构
    (三) 村民自治的主体是农民自身, 理应收获民主政治的“红利”
四、问题与思考
    (一) 问题分析
        1. 村民自治制度法规不健全
        2. 村民素质参差不齐, 自组织能力有待提升
        3. 缺乏村民自治组织运行的长效机制
    (二) 相关思考

(8)近十年来合村并组对乡村治理的影响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合村并组对乡村治理影响的整体审视与研究
二、合村并组中村级资产、资金和资源处理问题研究
    1. 合并村“三资”处理的类型。
    2. 合村并组中“三资”处理存在的问题。
    3. 合村并组过程中“三资”处理的优化途径。
三、合村并组对村级选举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影响研究
    1. 合村并组后的村庄选举。
    2. 合村并组后的村级党组织建设。
四、深化合村并组对乡村治理影响研究的思考
    1. 从研究内容看,重心不够深入和突出,特色不够鲜明,缺乏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
    2. 从研究对策看,宏观视野不够开阔,“量身定做”的建设性意见较少。
    3. 从研究方法看,辩证思维不够,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失于偏颇。

四、村组合并后的困难与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再组织化与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治理创新——以贵州G县“十户一体”抱团发展的村治实践为例[J]. 孙萍,张春敏.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11)
  • [2]组级自治,村民成为最大受益者[J]. 王中林. 中国老区建设, 2020(08)
  • [3]建国以来乡村治理体制的演变与发展研究[D]. 朱余斌.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08)
  • [4]秭归县“幸福村落”乡村社会治理模式研究[D]. 陈瑶. 三峡大学, 2016(02)
  • [5]村组合并后的村级治理 ——以下芦、马沥、四乡三村合并为例[D]. 袁嘉丽. 南昌大学, 2015(03)
  • [6]国家政策执行的基层实践逻辑 ——以广东岭村村组合并为例[D]. 石磊.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 [7]新农村建设中自然村落村民自治类型的探索——以南京市六合区两个自然村为例[J]. 李宁,龚源远. 学术界, 2013(11)
  • [8]近十年来合村并组对乡村治理的影响研究综述[J]. 龚志伟. 中州学刊, 2013(04)
  • [9]谷城合村的磨合与阵痛[J]. 罗韶斌. 农村经营管理, 2012(09)
  • [10]国家建视角下的庄合并政策研究[A]. 邢健. 第五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 2011

标签:;  ;  ;  ;  ;  

村组合并后的困难和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