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症患者防御方式的研究

社交恐惧症患者防御方式的研究

一、社交恐惧症患者防御方式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卞文志[1](2021)在《不要让“社交恐惧症”影响你的心理健康与精神追求》文中提出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与精神追求,但是,有些人在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与精神追求时,却又恐惧与人交往,不入群、不交友,喜欢独处,把自己封闭于自我的空间。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此类人也就是患上了"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又称"社交恐怖症""社交焦虑症",《精神医学名词》里的解释是:害怕被别人审视,导致对社交场合回避的精神障碍。往往伴有自卑和害怕批评。受检者可以呈现为紧张脸红、手抖、恶心或尿急,

卞文志[2](2021)在《逃避社交的你,真的有社交恐惧症吗》文中提出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与精神追求。但是,很多人在关注它们的同时,又恐惧与人交往,喜欢独处,把自己封闭于自我空间。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这类人可能存在社交恐惧症。什么是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多在17~30岁发病,男女发病率几乎相同。常无明显诱因,突然起病。它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害怕在小团体中被人审视,一旦发现别人注意自己就觉得不自然,不敢抬头、不敢与人对视,甚至觉得无地自容,

谢韫童[3](2021)在《减少大学生社恐情绪的设计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项目基于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较为普遍的社交恐惧现象所产生的负面情绪问题,针对研究对象利用设计程序和心理学辅助,重新审视社恐大学生潜在的社交需求与社交模式。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从心理学角度探索社交恐惧症,分析社恐问题出现的成因,梳理其社恐时常有的外在表现,结合个案研究,归纳社恐人群在社交情景中的内在需求,通过大量的访谈总结出如何缓解社恐情绪的核心问题。2.调研国内外的社恐类设计活动案例,采用设计角度进行分析,探究其如何起到缓解社交恐惧情绪的效果,尝试通过产品、空间、系统等,落实在解决少部分的单一社恐现象上,促进了之后更多解决方案的产生。3.基于工作坊的活动形式与社恐大学生实践研究,将设计程序方法与目标人群调研有机结合至工作坊运行模式,构建出适合社恐人群的社交新模式,以参与式设计与辅导干预方式,优化工作坊的工作学习过程。4.理论应用和实践研究,对工作坊的工作流程和方法进行实践完善,工作坊具体细节和平台建立以工作坊形式进行设计活动实践,分享实践成果,通过毕设招募社恐大学生进行体验和交流。研究提出了针对社恐大学生创新的社交工作坊运行模式,建立了以社恐大学生为主的社交平台,促进该人群能在舒适环境中社交,从而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自信社交。同时探索一种可持续、更具组织性的合作式社交模式来帮助更多的人。

杨皓宇[4](2021)在《心理辅导介入初中生社交恐惧问题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雅方[5](2020)在《基于中医心理学理论的恐之情志的识别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探究中医之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通过跨文化研究揭示传统中医学关于“恐”情志理论的合理性和现代价值,揭示中西医知识的通约性。“恐”作为中医情志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黄帝内经》中可以检索到67个有关“恐”的词项。我们拟通过现象学还原分析,揭示中医将“恐”这一情志概念归属到“五志”属概念之下说明中医已认识到情绪情感具有意向性这一本质特征。2.基于现代眼动技术和脉诊仪技术,探究中医之恐的眼动指标的识别模式,为中医临床情志测量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灵枢·大惑论》中说:“目者,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乱而不转”,本研究试图通过实验证明眼动总注视次数、总注视时间等指标可以作为反映中医恐之情志意向性的外观探针,以及根据中医“心藏脉,脉舍神”、“适其脉,观其志意”的理论,探寻将脉象变化作为反映恐之情志的生理指标。本研究最终试图结合中西医情志理论,利用眼动、脉象变化、面部表情和头部朝向等生理和行为指标,建构一个基于中医心理学理论的恐之情志的识别模式,为恐之情志研判提供一种具有中西医结合优势的恐惧情志的识别工具。方法:本研究包括理论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两部分。1.在理论文献研究部分,采用对《黄帝内经》、《难经》、《景岳全书》等传统中医经典的文献分析、文献词频统计,现象学还原分析方法对中医关于恐之情志的相关思想进行梳理、分析,明确中医关于恐情志概念的内涵及外延,梳理出中医关于恐之情志辨析的基本思路和识别指标。其次,以“情绪”、“情绪诱发”、“情绪识别”和“恐惧”等为主题词,以Pubmed、Medline、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了解目前关于恐惧情志诱发和识别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考虑到人类有关恐惧情志还涉及到民族、社会、文化、医学等多种因素,因此本文还对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临床医学等多学科关于恐惧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研究,以丰富和完善我们对恐惧的全面认识。2.在实验研究部分,本研究采用了眼动仪、中医脉象仪、面部表情分析系统等设备,观察在图片和影像刺激启动恐惧情志的条件下,被试的眼动总注视次数、总注视时间、到首个注视点的时间、首个注视点时间,眼动时头部运动朝向;脉象的主波(h1)、重搏前波(h3)、降中峡波(h4)和重搏波(h5)等振幅值和相应的时值(t1、t4、t5、t)、面积指标(As和Ad)等脉图参数等指标变化的情况;面部动作单元活动的被试个数、活动时长、活动强度等综合考量下面部动作单元组合模式以及头部朝向变化趋势,完成具有中西医情绪理论的恐之情志识别模式。结果:1.恐惧作为人的一种基本情志,不仅有基因遗传和脑神经等生物学和生理、生化等自然科学内涵,也涉及人的存在、社会文化、人的心理过程等人文科学的意义,以及与临床医学中的许多病患状况有关。本文认为有关恐惧之本质和识别模式的探究理应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研究领域,然而,目前心理学界关于恐惧识别模式的研究仍以还原论为主流,主要从心率、心率变异性、皮肤电阻等生理维度,面部表情、声音等行为维度和主观报告维度三个方面进行测评识别,西方有关恐惧识别的研究还存在着观察维度单一性等不足,本研究通过综合心理学、生理学与哲学、人类学、社会学,以及临床医学等多学科对人类恐惧多重属性的跨学科研究,发现恐惧是一种关乎自我存在状况,具有主体意指性,以及与语言文化相关的重要情志,恐惧的识别不应只考虑面部表情的、肌肉反应和其他生理维度,还应包括有关恐惧的意指性、与生命存在和社会文化意义相关的人文科学维度。有关恐惧情志的多学科研究为恐惧的识别模式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2.“在志为恐”是传统中医情志理论中的重要命题,恐之情志与其他情志一样都具有明显的意向性特征,所谓意向性(intentionality),或意指性是指意识对某物的关系。《灵枢·本神》说:“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本文认为中医所说之“神”即是指在主体觉醒状况下,先于感知、变化不居、言语难以表达的、主动发出的一种意向性活动,中医认为,只有当“正邪相搏”导致“神伤”和心气虚、肾精不足、肝气虚和小肠气予不足等心身韧性虚弱同时存在的条件下,“恐”才会持续不止。中医还发现了“目为心之使”的现象,认为眼动可反映心神的意指性,因此,恐之情志随意向而转移的特点可以经由眼动记录得以被揭示,为恐之情志的眼动识别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3.在图片和影像刺激启动条件下,恐之情志的眼动实验结果显示:①对中性刺激图片不分区处理情况下,三种情绪状态下到首个注视点时间上差异显着[F=3.277,P=0.042],首个注视点时间差异显着[F=6.256,P=0.003],总注视次数差异显着[F=15.965,P=0.000]。②对中性刺激图片分四区域处理后:三种不同的主体情绪状态下到首个注视点时间在左下区域具有显着性差异[F=6.021,P=0.003],恐惧情绪的首次注视时间在右下区域与中性情绪存在显着性差异[F=11.108,P=0.004],恐惧情绪在左下区域与中性情绪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F=13.636,P=0.001],恐惧情绪在左下区域较中性情绪差异显着[F=30.197,P=0.000]。4.在图片和影像刺激启动条件下,恐之情志的脉象变化结果是:恐惧情绪脉象以虚脉为主,脉律多见不齐,脉力以无力最常见,脉势以低平虚为主。①在波幅指标方面:恐惧情绪状态下h1辐值显着下降[F=17.702,P=0.000],h3波幅显着下降[F=9.248,P=0.000],h4 显着下降[F=8.863,P=0.000],h5 显着显着[F=6.050,P=0.003]。②在时值指标方面:高低唤醒水平恐惧的脉动周期t显着缩短[F=6.447,P=0.040];高、低唤醒水平恐惧的收缩期时间呈延长趋势,舒张期时间差值呈缩短趋势;③在面积指标方面:恐惧情绪状态下的收缩期面积显着减小[F=14.006,P=0.000],舒张期面积显着减小[F=9.528,P=0.000]。5.在图片和影像刺激启动条件下,综合考虑活动单元的被试个数、活动时长和活动强度等指标,认为恐之面部动作单元结果:高唤醒恐惧情绪主要引起AU17、AU24、AU43等动作单元活动,即下巴提起、紧压嘴唇和眼睛闭合;低唤醒水平恐惧情绪下被试的面部运动单元主要在于AU7、AU43,即眼睑收紧、眼睛闭合;中性情绪则综合表现在AU7,即眼睑收紧的表现。在头部朝向上,恐之时,头部朝向主要表现为向后、向左、向下的变化趋势,与眼动表现出的左侧注视视野相似。结论:1.通过对恐之情志的心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临床医学等多学科的跨学科研究,可以发现人类的恐之情志的发生既具有与心、肝、肾、小肠等多个脏腑功能状况具有复杂的生理基础,也同时广泛涉及人的认知评价、意义赋予、民族文化、社会属性,以及人的身体健康与疾病状况等诸多因素,人类的恐之情态发端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恐的理解、评价和识别需要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角度来进行重新整合。2.中医关于恐之情志的许多原创性观点是中医情志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认为恐惧之情志具有意向性特征,恐惧的发生与“正邪相搏”导致“神伤”和心气虚、肾精不足、肝气虚和小肠气予不足等身韧性虚弱密切相关,研究证明眼动和脉象是能够反映恐之情志变化的外在观察指标,为临床恐之情志的识别、调控及相关心身疾病的诊疗拓宽了新的思路。3.本实验研究证实,高低唤醒水平的恐惧情绪下被试的眼动变化、脉象变化等指标能够呈现出特征性变化趋势,包括:①在眼动指标和头部朝向变化方面,恐之时被试对诱发刺激的眼动反应出现反应延迟,即眼动首个注视点时间缩短,总注视时间延长,总注视次数增多;恐之时的注视视野主要偏向左侧;恐之时被试的头部朝向呈向后左下的趋势。②在脉图参数方面,恐之情志会导致心排出量减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大动脉顺应性变差和动脉血管外周阻力增大。对心脏和动脉血管功能以及人体微循环产生明显的影响,以上实验结果提示中医有关心气虚、肝气虚和肾精不足导致恐之情志,以及“血不足则恐”的观点与现代研究的认识相比,仍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进一步挖掘研究的现代价值。③在面部表情方面,综合考虑面部动作单元的被试个数、活动时长和活动强度,提示不同唤醒水平恐之情志可引起不同的面部动作单元,且揭示了中医情志相胜理论在面部表情情绪识别中具有潜在的价值。本研究提出的建立具有中西医知识融合的恐之情志的识别模式完全可能。

邢延延[6](2020)在《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社交焦虑的研究 ——以郑州市X社区为例》文中提出青少年正处于儿童向成年人转变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青少年群体情绪波动大,容易出现消极情绪。在社会交往中遇到挫折或困难便容易产生社交焦虑。社交焦虑是青少年面对的的心理问题之一。存在社交焦虑的青少年在参与社交活动时,由于害怕出错或行为不当,受到别人的关注或指责而感到紧张和不适。为了减少这种不适,他们会选择回避社交活动,长此以往,会对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消极影响。本研究中的研究对象是X社区的青少年群体,通过青少年社交焦虑量表的测量,发现33%的青少年在社会交往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其中社交焦虑水平较高的(超过45分)有28人,约占社区青少年的18%。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访谈发现存在社交焦虑的青少年在情绪和生理方面、认知方面以及行为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特征。情绪和认知方面主要表现为社交活动中产生的紧张、害怕、脸红、出现等。认知方面主要存在自我认知偏差,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行为方面主要表现为沉默、回避社交、主动隐藏自己等。此外,通过调查还了解到导致青少年出现社交焦虑的原因主要包括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个人方面主要是青少年个体性格内向、非理性的自我认识和社交技巧的缺乏。家庭方面受家庭经济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社会方面主要是社会环境因素。在对研究对象的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之后,本研究用小组工作的方法对青少年社交焦虑问题进行介入。在小组介入过程中,以认知行为理论为支撑,并结合“人在情境中”的理论方法,通过七次有针对性的小组活动的介入帮助社交焦虑青少年减轻焦虑状况。在评估阶段,对比前后测的数据发现,通过小组介入小组成员的社交焦虑平均降低4.25分,结合组员满意度评估、组员表现和工作者表现等评估结果,可以说明此次小组介入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最后,研究者对整个小组工作过程进行了反思,并为解决青少年社交焦虑问题从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相应的建议。

陈淑芳,王翠翠,吴学影[7](2019)在《惊恐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 PD)是一种慢性焦虑,其核心特征是反复发生非预期惊恐发作(Panic attack,PA),而后者特征在于突然,强烈的恐惧/不适发作,伴有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和呼吸困难等躯体症状。患者还表现出预期焦虑和/或与PA有关的行为不适应性变化。PD是多系统表现的常见病,与多种疾病共病。治疗可以选择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积极控制PD需要充分了解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副作用。

许海峰[8](2016)在《条件性社交恐惧小鼠模型的构建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社会生活,并且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经济损失,其发病机制不甚清楚。目前,研究社交恐惧症较常采用的是社会挫败模型和足底电击模型。但都因为伴有抑郁样行为和/或广泛性焦虑行为,不利于基础神经科学的研究。因此,开发社交恐惧行为特异的小鼠模型是急需解决的课题。David A.Slattery实验室曾尝试用条件性足底电击的方式制备社交恐惧小鼠模型,并在CD1小鼠中初步验证了该模型的特异性。本研究中,我们首先自主研发设计了一套小鼠社交恐惧造模控制系统和造模箱体,实现了造模过程的自动化和程序化。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条件性社交恐惧小鼠模型造模实验过程进行了优化,制备出社交恐惧和社交逃避行为特异、持久的小鼠模型。此外,我们首次发现条件性社交恐惧小鼠对异性小鼠同样表现出社交恐惧反应。这一系列工作扩展了前人对条件性社交恐惧小鼠模型的探索,进一步证实了该小鼠模型的有效性,为深入研究社交恐惧的神经机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黄焕新[9](2016)在《综合心理护理措施对社交恐惧症患者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对社交恐惧症患者的干预措施。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40例社交恐惧症患者,分析其心理特征,根据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药物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综合心理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由(68.75±12.35)分下降至(60.28±10.26)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由(69.56±12.48)分下降至(61.21±10.35)分。实验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由(68.93±12.41)分下降至(51.42±8.20)分;SDS评分由(69.82±12.27)分下降至(53.40±8.21)分。干预后所有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有所下降,其中,实验组SAS评分、SDS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交恐惧症患者的心理特点以焦虑、抑郁为主,在SSRIs类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综合心理护理措施对于社交恐惧症患者的康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贺斌[10](2015)在《社交恐惧专科生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社会支持与防御方式现状调查》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为改善社交恐惧专科生的社交不利地位,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艾森克个性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防御方式问卷对社交恐惧专科生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调查并比较两组的得分差异。结果:社交恐惧组与正常对照组的父亲教养方式在情感温暖、拒绝、过度保护和惩罚因子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被调查者其母亲的教养方式在偏爱被试、情感温暖、惩罚和拒绝因子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在EPQ的E、N两因子上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在主观支持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得分差异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交恐惧专科生的社交恐惧和个性特点与其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其个性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不同防御方式的选择性使用。

二、社交恐惧症患者防御方式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交恐惧症患者防御方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不要让“社交恐惧症”影响你的心理健康与精神追求(论文提纲范文)

社交恐惧症是可以改变的一种恐惧症亚型
    1.社交恐惧症的表现。
    2.决不能逃避,应积极沟通。
    3.只要你报以微笑,他就会还你微笑。
对症疏导摆脱“社交恐惧症”
    1.尽快提高自我认识与强化自尊。
    2.进一步增加资源与信息储备。
    3.加强自己的专业语言训练。

(2)逃避社交的你,真的有社交恐惧症吗(论文提纲范文)

〇什么是社交恐惧症
〇社交恐惧症从何而来
〇摆脱社交恐惧症,可以这么做

(3)减少大学生社恐情绪的设计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1.1.2 社交恐惧在大学生群里普遍存在
        1.1.3 网络社交对线下社交的影响
        1.1.4 社交恐惧心理等其他心理问题引发不良后果
    1.2 选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选题的研究方法
        1.2.2 选题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浅析国内外大学生的社交恐惧
    2.1 社交恐惧症的提出
    2.2 形成社交恐惧的原因及表现
        2.2.1 成因
        2.2.2 表现
        2.2.3 大学生社交恐惧案例
        2.2.4 案例分析
    2.3 目标人群的建立——大学生
    2.4 深度访谈与调研
        2.4.1 社恐人群访谈记录
        2.4.2 社恐人群用户画像
    2.5 小结
第3章 有关社恐类设计活动案例
    3.1 背景调研
    3.2 有关社交恐惧的设计活动案例
    3.3 设计尝试
    3.4 小结
第4章 以工作坊的形式进行设计活动
    4.1 前期方案设想与确立
        4.1.1 方案设想
        4.1.2 案例访谈
    4.2 以工作坊的形式进行设计活动探索
        4.2.1 以工作坊形式进行设计活动与调节社恐情绪之间的理论依据
        4.2.2 工作坊的运作目标
        4.2.3 工作坊的成员选择
        4.2.4 工作坊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流程
        4.2.5 工作坊平台的建立和探索
    4.3 以工作坊形式进行的设计活动实践
        4.3.1 活动选题——合作设计微信小游戏《NEMO极点》
        4.3.2 社交类游戏体验分享
        4.3.3 《NEMO极点》的内容设计研究
        4.3.4 初代《NEMO极点》介绍及展示
        4.3.5 《NEMO极点》的用户反馈及迭代
    4.4 工作坊的推广
        4.4.1 《NEMO极点》的推广策略
        4.4.2 工作坊的未来规划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5)基于中医心理学理论的恐之情志的识别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实验研究方法
        1.3.3 统计分析法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关于恐惧的多学科研究
    2.1 中国哲学对恐惧的研究
        2.1.1 儒家: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2.1.2 道家: 人之生也,与忧惧生
        2.1.3 禅学: 心无挂碍,无有恐怖
        2.1.4 小结
    2.2 西方哲学对恐惧的研究
        2.2.1 亚里士多德: 恐惧源自异已的而又不受控制的危害
        2.2.2 霍布斯: 恐惧是对潜在伤害退避的自觉意识
        2.2.3 克尔凯郭尔: 恐惧是对世界上的存在的恐惧
        2.2.4 海德格尔: 恐惧显示了人这个此在的本真状况
        2.2.5 维特根斯坦: 恐惧状况具有语言文化的意义
        2.2.6 小结
    2.3 人类学对恐惧的研究
        2.3.1 达尔文: 恐惧是动物的本能
        2.3.2 泰勒: 恐惧源自原始文化的信仰
        2.3.3 弗雷泽: 恐惧源自对禁忌的触犯
        2.3.4 博厄斯: 恐惧是具有文化相对性的一种情感
        2.3.5 小结
    2.4 社会学对恐惧的研究
        2.4.1 班杜拉: 恐惧的社会学习
        2.4.2 弗洛姆: 对自由的恐惧
        2.4.3 人类独有的社交恐惧
        2.4.4 社会恐惧现象种种
        2.4.5 小结
    2.5 心理学对恐惧的研究
        2.5.1 恐惧的生理机制
        2.5.2 恐惧的认知评价理论
        2.5.3 恐惧的情绪动机
        2.5.4 小结
    2.6 临床医学对恐惧的研究
        2.6.1 分娩恐惧
        2.6.2 癌症恐惧
        2.6.3 外科围手术期恐惧
        2.6.4 儿童对医疗恐惧
    2.7 小结
第三章 中医恐之情志理论的研究
    3.1 “恐”的含义
        3.1.1 “恐”的本义
        3.1.2 “恐”在中医里的含义
        3.1.3 恐与惊之概念的比较
    3.2 恐与脏腑功能的关系
        3.2.1 恐与肾藏精功能的关系
        3.2.2 恐与肝藏血功能的关系
        3.2.3 恐与心主藏神功能的关系
    3.3 中西医对恐认识的跨文化比较
        3.3.1 中西医“恐”的跨文化比较
        3.3.2 跨文化比较对“恐”情绪识别的启发
    3.4 基于中西医情志理论整合的恐之情志的识别指标
        3.4.1 个体的情绪主观体验
        3.4.2 眼动轨迹
        3.4.3 脉象
        3.4.4 面部表情和头部运动
第四章 实验研究
    4.1 恐惧情绪诱发的实验范式选择
        4.1.1 选择原则与材料分类
        4.1.2 恐之情绪诱发的综合考量
    4.2 实验设计
        4.2.1 实验假设与指标选择
        4.2.2 实验仪器设备
        4.2.3 被试的遴选
        4.2.4 实验方法和步骤
        4.2.5 数据处理
    4.3 结果
        4.3.1 基本情况
        4.3.2 恐之情志下的眼动变化
        4.3.3 恐之情志下的脉象信息
        4.3.4 恐之情志下的面部表情
        4.3.5 恐之情志下的头部朝向
第五章 讨论分析
    5.1 眼动指标的讨论
        5.1.1 关于中性刺激图片的选择及呈现时间设定
        5.1.2 恐之情志下不分区眼动数据差异性
        5.1.3 恐之情志下分区的眼动比较差异性
    5.2 关于脉象的讨论
        5.2.1 中医对恐之情志与“脉”关系的认识
        5.2.2 基于中医恒动观探讨恐之情志下的脉图特征
        5.2.3 恐之情志下的脉象参数差异分析
    5.3 关于面部表情和头部朝向的讨论
        5.3.1 恐之情志下被试的面部分类表情
        5.3.2 恐之情志下的面部动作单元
        5.3.3 恐之情志下的头部朝向
    5.4 恐惧情绪识别模式与路径整合
        5.4.1 恐之情志与眼动、头部朝向相关性的机制
        5.4.2 恐之情志与脉象相关性的机制
        5.4.3 恐之情志与面部表情的相关理论
        5.4.4 恐之情志意向性指标体系
    5.5 恐惧情绪识别模式的应用转化
第六章 结语
    6.1 结论
    6.2 创新
    6.3 不足
    6.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情绪自评量表
    附录2: 观看视频情况
    附录3: 缩略词表
    附录4: 实验所用中性情绪图片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6)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社交焦虑的研究 ——以郑州市X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社交焦虑的概念
        1.3.2 社交焦虑的形成因素
        1.3.3 社交焦虑的干预方法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
        1.4.2 访谈法
        1.4.3 观察法
        1.4.4 问卷法
第2章 社交焦虑问题探讨与理论概述
    2.1 我国青少年社交焦虑问题探讨
    2.2 社交焦虑的理论概述
        2.2.1 社交焦虑的概念界定
        2.2.2 社交焦虑理论解释
    2.3 社交焦虑的测量标准
    2.4 社交焦虑的干预方法
        2.4.1 自我防御机制
        2.4.2 认知行为疗法
        2.4.3 “人在情境中”的理论干预
第3章 郑州市X社区青少年社交焦虑的现状
    3.1 X社区简介
    3.2 X社区青少年基本情况
        3.2.1 社区青少年信息
        3.2.2 社区社交焦虑青少年特征
    3.3 X社区青少年社交焦虑的测量结果
        3.3.1 测量工具
        3.3.2 测量对象的选择
        3.3.3 测量结果分析
    3.4 X社区青少年社交焦虑具体表现
        3.4.1 情绪和生理特征
        3.4.2 自我认知偏差
        3.4.3 行为上的表现
        3.4.4 造成的后果
    3.5 X社区青少年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
        3.5.1 个人因素
        3.5.2 家庭因素
        3.5.3 社会环境因素
    3.6 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
第4章 郑州市X社区青少年社交焦虑的小组工作介入
    4.1 准备阶段
        4.1.1 小组成员的选择
        4.1.2 组员情况介绍
        4.1.3 小组目标
        4.1.4 小组计划
        4.1.5 预计困难和解决办法。
    4.2 小组具体介入过程
        4.2.1 第一次小组活动:“嗨,你好!”
        4.2.2 第二次小组活动:“齐心协力,创造奇迹”
        4.2.3 第三次小组活动:“我和我的情绪”
        4.2.4 第四次小组活动:遇见“ABC”
        4.2.5 第五次小组活动:焦虑面对面
        4.2.6 第六次小组活动:勇敢向前
        4.2.7 第七次小组活动:“再见,我的朋友”
    4.3 小组工作的评估
        4.3.1 过程评估
        4.3.2 结果评估
    4.4 小组工作过程的反思
        4.4.1 小组过程中的优势之处
        4.4.2 小组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第5章 青少年社交焦虑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5.1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社交焦虑的建议
        5.1.1 综合运用多种介入方式
        5.1.2 充分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
        5.1.3 及时进行评估
    5.2 改善青少年社交焦虑问题的对策
        5.2.1 加强学校对相关知识的教育
        5.2.2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5.2.3 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引用文献
    2.参考文献
附录 A 青少年社交焦虑量表
附录 B 小组活动满意度评估表
致谢

(7)惊恐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 因
    1.1 神经生物学
    1.2 事件相关脑电位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 ERPs)
2 临床表现
    2.1 惊恐发作
        2.1.1 症状特点
        2.1.2 共病特点
        2.1.3 临床分型
    2.2 惊恐障碍
        2.2.1 症状特征
        2.2.2 危险因素
        2.2.3 各系统表现和症状
        2.2.4 疾病分期和缓解
        2.2.5 防御方式
3 治 疗
    3.1 非药物治疗
    3.2 药物治疗
        3.2.1 一线药物
        3.2.2 二线药物
        3.2.3 三线药物
4 结 语

(8)条件性社交恐惧小鼠模型的构建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语
1. 引言
    1.1 流行病学
    1.2 病因和发病机制
    1.3 临床诊断与治疗
    1.4 社交恐惧症动物模型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社交恐惧小鼠模型制备
    2.3 三箱社会行为测试
    2.4 社会偏好/逃避行为测试
    2.5 广泛性焦虑行为测试
    2.6 抑郁样行为测试
    2.7 数据统计分析
    2.8 实验仪器和软件
3. 实验结果
    3.1 条件性社交恐惧小鼠模型制备原理
    3.2 小鼠社交恐惧和社交逃避习得过程
    3.3 条件性社交恐惧小鼠模型具有显着的社交恐惧和逃避行为表现
    3.4 条件性社交恐惧小鼠模型不伴有广泛性焦虑行为
    3.5 条件性社交恐惧小鼠模型不伴有抑郁样行为
    3.6 条件性社交恐惧小鼠模型对雌性刺激小鼠也具有强烈的社交恐惧和逃避行为表现
    3.7 条件性社交恐惧小鼠模型社交恐惧和逃避行为稳定、持久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9)综合心理护理措施对社交恐惧症患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和护理方法
    1.3 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10)社交恐惧专科生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社会支持与防御方式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2结果
    2.1社交恐惧组与正常对照组父母教养方式间的比较结果
    2.2社交恐惧组与正常对照组EPQ评分上的比较
    2.3社交恐惧组与正常对照组在SSRS上各因子得分比较
    2.4社交恐惧症组与正常对照组间防御方式(DSQ)的比较结果
3讨论

四、社交恐惧症患者防御方式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不要让“社交恐惧症”影响你的心理健康与精神追求[J]. 卞文志. 青春期健康, 2021(22)
  • [2]逃避社交的你,真的有社交恐惧症吗[J]. 卞文志. 祝您健康, 2021(08)
  • [3]减少大学生社恐情绪的设计实践研究[D]. 谢韫童.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4]心理辅导介入初中生社交恐惧问题的个案研究[D]. 杨皓宇. 南昌大学, 2021
  • [5]基于中医心理学理论的恐之情志的识别模式研究[D]. 李雅方.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6]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社交焦虑的研究 ——以郑州市X社区为例[D]. 邢延延. 新疆大学, 2020(07)
  • [7]惊恐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J]. 陈淑芳,王翠翠,吴学影.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9(04)
  • [8]条件性社交恐惧小鼠模型的构建与评价[D]. 许海峰. 浙江大学, 2016(03)
  • [9]综合心理护理措施对社交恐惧症患者的影响[J]. 黄焕新. 中国医学工程, 2016(04)
  • [10]社交恐惧专科生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社会支持与防御方式现状调查[J]. 贺斌.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5(09)

标签:;  ;  ;  

社交恐惧症患者防御方式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