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授予“科斯达”新闻奖

中国科学院授予“科斯达”新闻奖

一、中科院颁发“科星”新闻奖(论文文献综述)

甘险峰,赵鹏[1](2019)在《技术驱动与内容加码:新媒体发展持续强劲——2018年中国新闻业事件盘点》文中提出文章盘点了2018年中国新闻业发生的大事件,试图从政治、产业、技术、法规等九个方面观察这一年中国新闻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整体看,2018年新闻业发展趋势良好,尤其是新媒体发展迅速,在多个方面表现抢眼,但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田帅帅[2](2018)在《电视科普类节目《新闻大求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素养已成为今天和未来的人们必备的素养。电视科普节目在满足公众认识科学的需求的同时,使公众的兴趣及智慧得到了提高;在解释现象后分析其背后的科学理性,也使科学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深入到了公众的内心,利于公众形成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看待自然与社会的良好习惯。从社会语境和受众需求角度来看,电视科普节目《新闻大求真》的诞生根源于科教兴国战略对科学文化的召唤,也是对泛娱乐浪潮中日渐觉醒的大众科学精神诉求的承接。《新闻大求真》依托于湖南卫视的传播平台,秉承“用科学的方法关注社会热点,用实验的方式还知识于民。百姓的任何疑问我们都来帮你验证,建立中国第一个求证呼叫中心”的理念,以其权威性与公信力,针对每一则传言,用科学的实验进行验证,然后得到健康、有用的服务性知识。《新闻大求真》不仅在获取信息、娱乐、教育和服务等方面满足受众,还以其新的表现风格改变了传统的科普类节目,为提高我国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新闻大求真》重视议题设置,以“科学普及”为主题,追踪热点新闻事件。在科普类节目中,科学的刚性表现只能让观众产生敬畏之心,并有可能迷信科学,而不能让人们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新闻大求真》通过电视展演,从科学的通俗化和娱乐化切入,走进大众,使科学由最初的刚性角色转化为柔性角色。在这个转化过程中,节目注重满足受众“求近”和“求知”的心理。最后,《新闻大求真》擅长把多元科普主体的积极性调动出来,使科普与科技能够很好地融合;并能使用丰富多样的科普资源;以受众为核心进行科普,运用与公众互动等方式,开展便于公众理解的科普实践。《新闻大求真》的传播实践使科普理论的研究更丰富,有利于进一步开展面向大众的科普实践。

贺春禄[3](2007)在《报纸科技新闻文本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今社会,科技新闻已成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越来越受到宣传部门、业界和受众的关注与重视。尽管新的传播媒介和方法手段不断涌现,报纸仍然是科技新闻最重要的载体。此前对报纸科技新闻的研究多以经验总结为基础,而在“文本理论”基础之上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本文针对科技新闻作品的一些重要问题,以文学理论中的“文本”与“文本理论”为依据,以文本分析的基本流程:即辨析语言→结构布局→文本间联系→文本意义解读为基础,结合科技新闻科学性、专业性、准确性等特点,对报纸科技新闻文本语言、结构以及意义解读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报纸科技新闻文本语言与文学文本语言存在着明显差异,前者具有鲜明的准确性与学术性的特点;在其运用技法上需要注意文本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与时代感;通俗性与学术性并存是报纸科技新闻“故事化”语言的发展趋势。报纸科技新闻文本结构主要有倒金字塔、悬念式和时间顺序式三种组合方式。在报纸科技新闻文本的意义解读过程中,对不同的受众群体而言,“明示”与“暗示”的作用是有差别的。受众的“思维定势”和对科技新闻的“认知结构”对科技新闻文本的解读有一定的限定性。报纸科技新闻文本在传播效果实现过程中,传者、受众与社会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重视文本在科技新闻作品中的作用,可有效提高传播主体对科技新闻写作技法的理解水平与应用能力。同时,文本的优劣对受众解读报纸科技新闻至关重要。科技新闻传者加强对报纸科技新闻文本语言、结构与意义解读的分析研究,从中可寻找到提高新闻写作水平的新路径,对提高报纸科技新闻传播效果,提高全民公众素养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王光荣[4](2003)在《中科院颁发“科星”新闻奖》文中认为本报北京1月13日电 中国科学院第七届“科星”新闻奖今天颁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光召、中科院院长路甬祥等出席颁奖会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中央和地方新闻单位共有85件作品分别获得文章、广播和电视作品一、二、三等奖及新闻摄影优秀奖。本报记者薛冬撰写的通讯《

苏华[5](1991)在《访柏生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不,我从来不午休。”电话里,陈柏生老师快言快语地说道,就这样,我们约定,在周末的中午,我去采访她。一走进会客室,我一眼看到桌上放着一本大红封面的获奖证书。柏生老师告诉我,她的《卢嘉锡的抱负》一文,新近获得了中科院颁发的“首届科

二、中科院颁发“科星”新闻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科院颁发“科星”新闻奖(论文提纲范文)

(1)技术驱动与内容加码:新媒体发展持续强劲——2018年中国新闻业事件盘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为指引, 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1. 多次发声, 对新闻舆论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做出指示
    2. 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二、传统媒体困境:纸媒面临严峻考验, 专业人才继续流失
    1. 纸媒面临严峻考验, 继续停办、瘦身、合并
    2. 传统媒体人才继续流失, 高层离职现象明显
三、媒体融合: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 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融合出现新形式
    1.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
    2. 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3. 融合出现新形式
四、技术驱动:促进“众媒时代”向“智媒时代”的跨越
    1. 人工智能
    2. 区块链技术
    3. 5G网络技术
五、新媒体表现: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并向海外扩张, 内容争夺战进入白热化阶段
    1. 移动互联网发展引人注目
    2. 短视频备受青睐, 不断向各垂直领域发展
    3. 内容争夺战进入白热化阶段
    4. 融资形势向好
    5. 开启全球化扩张之路
六、互联网乱象治理:多部委多举措齐头并进, 维护新闻传播秩序
    1. 治理淫秽色情类信息
    2. 治理低俗八卦类信息
    3. 治理虚假违法互联网广告
    4. 治理网络侵权盗版行为
    5. 治理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
    6. 治理恶搞英烈、损害国家形象等行为
    7. 治理自媒体乱象
七、顶层设计:针对问题, 一系列法律规定相继发布, 为新闻业保驾护航
    1. 规范新媒体传播秩序
    2. 保护媒介下的未成年人
    3. 加强版权保护
    4. 管理传统媒体内容
八、研究报告: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推动新闻业健康发展
    1. 关于新闻业整体情况
    2. 关于新媒体
    3. 关于传播技术
    4. 关于媒体融合
九、对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 继续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
    1. 传统主流媒体加强与国外媒体的交流合作
    2. 新媒体在对外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
结语

(2)电视科普类节目《新闻大求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议题设置:科学文化的深度内嵌
    第一节 主题:科学普及
        一、从科学视角关注热点新闻
        二、以实验方式验证传言真假
    第二节 事件:热点新闻事件
        一、网上互动投票出的话题
        二、社会上热议的话题
第二章 综艺展演:刚性角色向柔性角色的转变
    第一节 以娱乐为表征,助力科学传播
        一、运用动画,增加可视性
        二、植入情景剧,增加趣味性
        三、打造特色的主持团队,制造明星效应
    第二节 用科学的仿像,增加知识浓度
        一、“求真科学秀”创造科学佳肴
        二、“禁止实验室”实现认知重构
    第三节 用通俗的叙事,体现人文关怀
        一、故事化的叙述方式
        二、平民化的叙事话语
第三章 受众接受:“期待视野”的满足
    第一节 把握受众心理,满足受众需求
        一、选择热点新闻满足受众的求近心理
        二、科学验证满足受众的求知心理
    第二节 提供互动平台,满足受众体验
        一、视界融合提供受众“快感”
        二、跨屏传播满足受众参与感
第四章 展望未来:科普与娱乐的价值构建
    第一节 认知:科学与大众对话空间构建
        一、加强科学严谨性
        二、室内室外试验相结合
    第二节 情感:人文关怀契合时代精神
        一、节目内容涉及面广
        二、跨越科学与常识界限
    第三节 行为:提升公众的科学素质
        一、科普主体多元化
        二、借助新媒体加强互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报纸科技新闻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文本基本概念
    1.2 新闻文本研究现状
        1.2.1 国外的文本研究
        1.2.2 国内文本与新闻文本的研究
    1.3 报纸科技新闻文本的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第2章 从文学文本到报纸科技新闻文本
    2.1 文学与新闻学的共性分析
        2.1.1 文学与文学理论内涵
        2.1.2 文学与新闻学的内在联系
    2.2 文本与文本理论
        2.2.1 文本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2.2.2 文学文本的构成
    2.3 报纸科技新闻文本问题
        2.3.1 一般概念
        2.3.2 文本构成与分析层面
第3章 报纸科技新闻文本语言分析
    3.1 报纸科技新闻文本语言特征
        3.1.1 语言与言语的差异
        3.1.2 文本语言的准确性
        3.1.3 文本语言的学术性
    3.2 报纸科技新闻文本语言的运用技法
        3.2.1 文本语言与生动性
        3.2.2 文本语言与趣味性
        3.2.3 文本语言与时代感
        3.2.4 文本语言的使用技巧
    3.3 报纸科技新闻“故事化”的文本语言
        3.3.1 “故事化”个案分析
        3.3.2 “故事化”文本语言的发展趋势
第4章 报纸科技新闻文本的结构分析
    4.1 报纸科技新闻文本的结构层面
        4.1.1 文本结构的含义
        4.1.2 文本标题与消息头分析
        4.1.3 文本导语分析
    4.2 报纸科技新闻文本结构的组合方式
        4.2.1 倒金字塔式结构
        4.2.2 时间顺序式结构
        4.2.3 悬念式结构
第5章 报纸科技新闻文本的解读
    5.1 报纸科技新闻文本的意义解读
        5.1.1 解读本质
        5.1.2 明示与暗示意义
    5.2 报纸科技新闻文本的受众解读
        5.2.1 认知结构对文本解读的影响
        5.2.2 思维定势对文本解读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新闻作品目录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的科研课题目录
附录 D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的学术与新闻实践活动目录
致谢

四、中科院颁发“科星”新闻奖(论文参考文献)

  • [1]技术驱动与内容加码:新媒体发展持续强劲——2018年中国新闻业事件盘点[J]. 甘险峰,赵鹏. 编辑之友, 2019(02)
  • [2]电视科普类节目《新闻大求真》研究[D]. 田帅帅.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3]报纸科技新闻文本研究[D]. 贺春禄. 湖南大学, 2007(05)
  • [4]中科院颁发“科星”新闻奖[N]. 王光荣. 光明日报, 2003
  • [5]访柏生师[J]. 苏华. 新闻通讯, 1991(09)

标签:;  ;  ;  

中国科学院授予“科斯达”新闻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