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培育出高蛋白转基因小麦

美国培育出高蛋白转基因小麦

一、美国培育出高蛋白的基因小麦(论文文献综述)

尹燕[1](2021)在《小麦-黑麦6R染色体导入系鉴定与抗白粉病基因的精细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麦(Secale cereale L,2n=14,RR)属禾本科(Poaccae),小麦野生近缘物种,具有耐寒、抗病、高蛋白含量等优良性状,是小麦改良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之一。栽培黑麦(S.cereale.L,RR)与非洲黑麦(Secale africanum Stapf,RafrRafr)均属于黑麦属,二者对小麦多种病害皆具有优良抗性。因此,黑麦中有众多的种质资源等待发掘,尤其是非洲黑麦。在栽培黑麦及非洲黑麦中筛选新基因,为丰富小麦种质资源提供了一条新途径。白粉病是小麦的常见病害之一,由禾本科布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引起。病害一旦流行,将会对小麦的品质与产量造成巨大的威胁。经报道,已经定位了Pm7,Pm8,Pm17,Pm20和Pm56这5种抗白粉病基因。但由于白粉病变种不断出现,目前只有Pm20和Pm56的抗性仍有效。因此,定位新的抗白粉病基因,培育抗病小麦品种,对防治白粉病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供试材料为小麦-栽培黑麦D6R导入系D6R/MY11和小麦-非洲黑麦6Ra异染色体系r587-A/MY11、M26-B/MY11、r1870-C/MY11和r600-E/MY11,对这5个杂交组合的F2后代通过非变性荧光原位杂交(ND-FISH)和分子标记方法进行分子细胞遗传学的精准鉴定,分析黑麦染色体的导入、易位及传递情况;整合染色体核型和分子标记鉴定与白粉病抗性调查结果,进行抗白粉病基因的染色体区段定位;并比较这几种供试材料及其后代的遗传差异。具体结果如下:1、利用多种重复序列探针,通过连续多轮荧光原位杂交,对小麦-黑麦导入系D6R/MY11与r587-A/MY11、M26-B/MY11、r1870-C/MY11和r600-E/MY11 F2后代进行细胞学鉴定。对探针进行筛选发现,探针Oligo-p Sc119.2和Oligo-p Ta535、Oligo-(GAA)7、Oligo-(CAA)7、Oligo-p St122,Oligo-Ku对鉴定小麦背景中的黑麦染色体具有优异的分辨率;通过上述探针,鉴定了包括T6RS.6DL,T6RL.6DS,以及i6RaS.6RaS,i6RaL.6RaL等易位染色体;除此之外,还鉴定了b241和b289材料中的特殊的6R断裂系类型:6R-和T5BS.5BL-6RL-。2、以IT和PLUG两种引物为主,筛选出了黑麦6R特异性的分子标记。6R共筛选出103对特异性引物,6Ra共筛选出73对特异性引物。利用上述6R特异性分子标记对细胞学鉴定中未准确鉴定的b241和b289两个断裂系6R-和T5BS.5BL-6RL-,进行了更精准的区段鉴定,并将断裂点确定在CINAU1513、CINAU1510、CINAU1523、CINAU1507、CINAU1613这五个标记所在的区域。3、对5种供试材料子代的核型情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包括6R染色体的传递率,易位的传递率,7B-2D的杂合易位与纯合易位的传递率等。通过对数据分析发现,D6R/MY11的F2群体中的6R,在短臂与长臂的传递率,以及易位系和断裂系的传递率均高于4种非洲黑麦与MY11的杂交群体,但是完整6R染色体的传递率略低于6Ra。4、本研究对D6R、r587-A、M26-B、r1870-C和r600-E与MY11杂交后代F2群体进行白粉病抗性调查,发现抗白粉病基因位于6RL及6RaL上。对已鉴定出的染色体断裂系6R-和T5BS.5BL-6RL-所对应的植株进行白粉病抗性等级鉴定,将抗性基因定位在6R染色体CINAU1513、CINAU1510、CINAU1523、CINAU1507、CINAU1613标记所在区域。综上所述,本研究鉴定了一系列小麦-黑麦导入系,并对抗白粉病基因进行了定位。通过比较栽培黑麦与非洲黑麦的遗传差异,为发掘非洲黑麦的优质基因资源提供了新材料,也为丰富小麦遗传多样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唐娅丽[2](2020)在《重离子辐射诱变高淀粉浮萍的筛选及其分子机理》文中研究说明重离子束作为一种新兴的辐射诱变源,具有生物诱变作用强、诱发突变谱广、突变率高、DNA损伤修复率低等优点,已经成为植物品种改良的重要手段。通过重离子辐射诱变的突变体除了直接或间接用于植物品种的改良之外,一些具有重要突变性状的突变体也可用于基因功能的研究,成为正向遗传学的重要研究手段,推动了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浮萍生长速度快、淀粉含量高,是一种极具有应用前景的淀粉类能源植物。本研究以浮萍为研究对象,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辐照终端诱变浮萍愈伤,建立浮萍重离子辐射诱变突变体库,在此基础上利用淀粉染色和淀粉含量测定等方法筛选高淀粉突变体。随后对高淀粉突变体进行机制解析,测定其淀粉含量、淀粉粒大小及数目、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随后对高淀粉突变体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分析,揭示重离子辐射诱变高淀粉突变体分子机制,以期为浮萍重离子辐射诱变育种奠定基础,同时提供高淀粉浮萍新种质。取得主要结果如下:(1)浮萍重离子诱变条件优化结果显示,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浮萍愈伤的致死率提高,20 Gy以下,浮萍愈伤致死率较低,其半致死辐照剂量在50 Gy左右。此外,重离子辐射诱变后的浮萍再生植株出现叶片变大、叶片褶皱、根变粗和根缠绕等特殊表型。(2)高淀粉突变体筛选结果显示,通过对2 000个浮萍突变体进行碘碘化钾染色,发现55个浮萍突变体叶片染色较野生型深,作为候选高淀粉突变体进行后续筛选。进一步通过测定干鲜重比值,筛选到15个浮萍突变体的干鲜重比值较野生型浮萍高。随后测定15个浮萍突变体的淀粉含量,筛选到5个浮萍突变体的淀粉含量明显高于野生型。最后对5个浮萍突变体的淀粉含量和生长曲线进行测定,发现其中一株突变体(HS)淀粉含量显着高于野生型浮萍,且其生物量积累与野生型浮萍接近,最终确定HS为高淀粉突变体。(3)高淀粉突变体HS的生长曲线测定结果显示,HS的生物量与野生型没有显着差异,HS的淀粉含量显着高于野生型,是野生型的2.57倍。结合生物量和淀粉含量计算淀粉产量,结果显示HS的淀粉产量显着高于野生型,是野生型的2倍。此外,还发现高淀粉浮萍突变HS的叶片较野生型小。(4)缺氮可以快速诱导浮萍淀粉积累,对高淀粉突变体HS和野生型浮萍进行缺氮处理,结果显示缺氮处理后高淀粉突变体淀粉含量显着高于野生型,进一步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缺氮0、1、3、5天后的野生型株系和高淀粉突变体进行淀粉粒观察,结果显示缺氮处理后高淀粉突变体HS和野生型淀粉粒均较未处理增大,淀粉粒数目也随着缺氮时间延长大幅增加。进一步对同一缺氮条件下高淀粉突变体和野生型进行对比,发现高淀粉突变体淀粉粒较野生型更大,淀粉粒数目也显着高于野生型。随后我们对缺氮处理下高淀粉突变体和野生型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色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高淀粉突变体色素含量高于野生型株系,野生型株系最大光化学效率随着缺氮时间延长显着降低,而高淀粉突变体一直维持较高水平,缺氮初期低于对照,缺氮后期高于野生型。(5)为了深入研究重离子诱变高淀粉突变体分子机制,我们对高淀粉突变体HS和野生型浮萍的缺氮处理第0、1、5天的转录组进行了测序,共得到Clean Bases116.30 Gb,Unigene共47 616个,差异表达基因8 437个,显着富集到421条GO条目,显着富集的Pathway途径有9条。在差异表达基因中,有91个基因与高淀粉浮萍突变HS的淀粉代谢有关。差异基因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高淀粉突变体光合作用捕光天线相关蛋白、光合作用、碳固定、单萜类生物合成、苯丙素代谢、生物素代谢、植物和病原菌互作、昼夜节律、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等代谢通路显着性富集。为了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我们对光合作用和淀粉代谢途径差异基因进行了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高淀粉突变体在光合作用捕光天线蛋白以及光合作用途径相关蛋白均与野生型株系存在显着性差异。淀粉代谢通路结果显示高淀粉突变体在淀粉降解途径与野生型株系相比发生了显着性差异,其中α-淀粉酶、β-淀粉酶、淀粉磷酸化酶和β-葡萄糖苷酶基因表达均较野生型株系显着性降低。最后我们测定了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活性,结果与荧光定量和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高淀粉突变体淀粉降解关键酶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较野生型株系显着降低。

赵悦[3](2019)在《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三量齐增”、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为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的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玉米核心产区,一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地。然而,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呈刚性增长,大豆、杂粮等其它作物播种面积日益削减,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单一种植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效应却是一方面玉米的高库存积压,下游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大豆、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大量进口,形成了国内库存积压与国外进口并存的逆向市场困境。而造成这种结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调控农业生产的结果。因此,只有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思维,对管理农业的体制、机制和手段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种植业供给结构的优化。本文以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变化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为背景分析,得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厘清了我国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得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入到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其要义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来实现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改革是手段,结构优化是目标。之所以提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思路来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更加尖锐。梳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演变历程发现,经过40年的发展,吉林省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中以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变化为主,逐渐从20世纪80年代的玉米、大豆为主、水稻、高粱多元发展的作物结构,最终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一粮独大”格局。然而,这种结构是否合理?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虽然这种结构在宏观种植业投入产出上、在微观农民收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拉大了作物间的比较收益,不利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吉林省在粮食商品率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过高的粮食进口依存度表明当前结构未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这种结构释放出的生态负效应令人堪忧。由此,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是,结构调整却面临着贸易格局复杂、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的市场困境,农业用水资源紧缺、耕地质量与数量下降的生态困境以及农产品育种技术发展缓慢、农业技术推广供需不匹配的技术困境,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制约着结构的优化,以往调整的思路俨然无法破解,唯有用改革的手段才能推动结构的优化。2004年以来,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惠农政策在实施方式上,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由此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和农业资源配置的扭曲。之所以要用改革的方式实现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就是因为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是造成结构失调的首要原因。基于此,从资源配置方式、价格形成机制、粮食市场结构以及农村组织制度四个维度构建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转变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思维,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使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而粮食价格信息在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通过流通市场进行传递,以指导农民的种植行为。但是,当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支独大”的局面,扭曲了粮食收储市场。提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政策性收储功能,与其它收储主体在收购市场中具有平等的经营地位,从而推动收储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粮食收储市场的顺畅。运行顺畅的粮食收储市场需要健全的农村组织制度作保障。我国目前的农村组织尚处于一种涣散状态,有序地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嵌入市场经济方面却效率甚微,并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软肋。以整合当前农村经济组织为路径,实现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使市场的“无形之手”来指挥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而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基于上述制度改革框架,确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合理收入、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可持续为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之所以提出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原因如下:首先,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我国粮食供给压力仍然存在,人地关系趋紧的矛盾仍然存在,粮食主产区生产功能在日益下降。吉林省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其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动摇,必须保证种粮农民和粮食产区两个积极性,以巩固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其次,合理的种粮收入是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的支撑条件。吉林省以玉米为主体的种植结构决定了合理种粮收入的主要指向是围绕玉米种植获取收入。而玉米支持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农民种植玉米收入的起伏与玉米种植积极性的不稳定,呼吁将玉米纳入主粮范围,与稻谷和小麦具有同等地位,使玉米具有一个主粮生产应有的利润空间,进而实现玉米种植的合理收入。作物间收益水平相当,从而实现相互替代的效应,促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再次,玉米作为产业链条最长的作物,其饲用和加工用途与下游的加工业与畜牧业紧密衔接。因此玉米三元作物的属性决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最后,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尊重自然规律与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布局。去除赤色产能、恢复玉米大豆轮作制度、种地养地有机结合以及科学施用化肥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遵从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选择。吉林省种植业结构不论怎样调整,保证粮食作物为主体的结构不可改变,保证玉米核心产区优势不可改变。现阶段粮食作物比例偏高是由于粮食作物内部玉米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玉米粮经饲三元作物结构属性,片面强调了玉米粮食作物品种的一元结构,忽视了玉米作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品种的结构。所以降低粮食作物用途的籽粒玉米比例,提高饲料作物青贮玉米比例,是粮食作物的调整方向,也表明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的调整。因此,建立玉米三元作物结构,呼吁核心产区推动“粮改饲”,以“种养”结合的微观农户经营结构为行动支点,从而促进粮食作物向饲料作物调整。大豆则在进行合理区划布局基础上,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保护传统大豆纯度,不受转基因大豆的侵犯。在中部地区适当进行转基因大豆种植,与玉米合理轮作,从而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水稻以扩大优质品种稻米的种植为调整方向,杂粮杂豆以建设优质杂粮基地为依托,发展精深加工。经济作物的调整方向以东中西区域划分,打造东部特产、中部蔬菜、西部多种作物的发展格局。饲料作物的调整以形成增加玉米核心产区与镰刀弯地区青贮玉米种植以及西部地区牧草种植,协调畜牧业发展的农牧格局。最终实现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由单一玉米种植向多元作物发展,由过分强调经济社会效益转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种植业结构。

陈曦[4](2019)在《大豆高代品系的稳定性与适应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40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对植物蛋白质和植物油脂的消费量大幅提高。大豆是高蛋白高油脂的作物,且所含的蛋白品质较高。尽管近几十年来我国大豆生产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同大豆需求增长量相比依旧是杯水车薪。由于受到农业资源、管理水平、技术推广、单产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大豆主要依赖进口,且依赖度达80%以上,大豆对外的高依存度已严重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在现有耕地资源、土壤肥力等自然条件的制约下,选育高产稳产优质的大豆品种是提高我国大豆竞争力的主要途径。而品种在育成后为判断品种的推广价值,需要对品种进行稳定性及适应性评价。黄淮海地区是中国大豆种植的主产区,大豆产量占全国产量的1/3左右。本研究采用2016-2018年度河南省中间试验的数据进行研究。在收获后进行考种,测量株高、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等农艺性状。运用联合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及一致性分析,可加互作可乘模型(Additive Main Effects and Multiplicative Interactions,AMMI)分析和基因型主效应加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Genotype×environment interaction,GGE)双标图分析判断各个试验对品种的鉴别力,划分生态坏境,筛选在不同生态环境中最适宜的品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多环境下对供试品种各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发现6个试验点的误差变异系数均小于或等于10%(国家大豆区域试验的评价标准为小于12%),这说明各个试验点的试验质量已达到相关标准,相关试验数据可以用作后续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相关分析表明平均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百粒重和生育期呈极显着正相关,说明生育期长的品种百粒重更高,这可能是由于生育期长的品种具有较长的鼓粒时间,这些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然而,除了参试品种农艺性状之间有显着变异,年份之间也存在极显着变化。尽管从育种的角度来讲需要更多的大豆新品种,但是生产上最需要是更稳定的品种,适应性更强的品种。2、为评价供试大豆品种的稳定性,我们首先通过AMMI对多环境条件下大豆品种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产量间存在显着差异,尤其是试点间以及品种与试点的互作间也存在极显着差异,表明本研究所选择的试验点各具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也表明不同品种各农艺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其中,试点间变异平方和占联合方差分析的处理平方和的81.02%,占总变异的主要部分。AMMI模型对互作效应进行剖分可知互作变异的绝大部分集中在第一主成分。此外,通过各供试大豆品种产量间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供试品种的平均产量均高于对照豫豆22;且圣豆19、濮豆5110、郑1311、长义豆3号和商豆161的平均产量高于对照郑196。各试验点之间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驻马店、商丘、漯河的平均产量无差异,原阳试验点的平均产量最高,濮阳次之,与其余试验点的差异均达到显着差异水平,南阳试验点的平均产量显着低于其它试验点。结合产量表现21个供试大豆品系的稳定性可排序为:圣豆19、濮豆5110、郑1311、长义豆3号、商豆161、兆丰2号、郑196、丰源3号、驻豆23、豫黄0311、漯豆4902、兆丰3号、周豆31号、兴农豆16、濮豆5136、周豆29号、泛豆9号、明豆1号、郑豆0856、中黄309、豫豆22号。3、AMMI模型的优点在于它使用整体拟合,不限制模型中的互作项,并用最小二乘方法进行无偏估计,但是AMMI在原始模型中没有考虑丰产性。GGE双标图由于其能更直观、简洁的区分品种和试点的稳定性和适应性,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应用,成为目前可视性最好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本研究进一步应用GGE双标图对多环境条件下大豆产量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试验点的鉴别力排序依次为:濮阳>南阳>原阳>商丘>漯河>驻马店;试验点的代表性排序依次为:漯河>濮阳>南阳>原阳>商丘>驻马店。其中驻马店试点夹角为钝角,该试点不具有代表性。其余试验点的鉴别力、代表性均表现良好,可作为正常区域试验点使用。另外,我们应用GGE双标图对不同供试品系的产量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其中:豫豆22、郑196、豫黄0311、商豆161、濮豆5110、长义豆3号等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比较稳定。而郑豆0856表现最不稳定,其次为漯豆4902、丰源3号、明豆1号、兆丰2号等品种。分析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基本一致。结合以上结果可将供试品系分为7个组,依次为:1组长义豆3号、圣豆19;2组豫黄0311、濮豆5110、兆丰3号、郑196;3组丰源3号;4组兆丰2号、商豆161、明豆1号;5组驻豆23、兴农豆16、泛豆9号、中黄309、豫豆22、濮豆5136;6组周豆29;7组郑豆0856、郑1311、漯豆4902。其中圣豆19、濮豆5110、丰源3号、明豆1号、豫豆22、周豆29、郑豆0856在相应的生态区表现最好,推广过程中应优先考虑。其中1组品种最适宜在原阳、南阳、漯河所代表的生态区域进行推广,2组品种适合在濮阳所代表的生态区域推广,3组品种适合在商丘所代表生态区域内推广,5组品种适合在驻马店试点所代表的生态区内推广。其余各组暂无明确推广生态区,但可考虑在图中临近组别所代表的生态区内进行推广。4、综合AMMI和GGE双标图分析结果,两个对照品种豫豆22和郑196的稳定性比较突出,但豫豆22因为育成年限较早,品种的丰产性较差;郑196各方面表现较好,可作为试验对照使用。圣豆19、濮豆5110、郑1311的稳定性、丰产性较好,可作为主要品种进行推广。商豆161和兆丰2号的丰产性较好,但两种方法对其稳定性评价有差异,推广过程中需增加试验点次,以期获取更准确的稳定性、适应性评价结果,从而助益新品种推广和应用。其余品种,表现不突出,部分品种两种方差评价略有差异。

潘玉[5](2019)在《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文中提出2000年以来,转基因议题逐渐转变为全球性的社会公共议题,引发广泛关注。转基因技术与应用迅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各方对转基因的争论从未终止,科学的“不确定性”特征突显。相对于其他公共议题的知识构建,科学议题有其特殊性:一方面,由于科学议题造成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媒介场域中的各利益相关者都可能会传达有效信息之外的信息,造成科学认知的混乱;另一方面,社会公众由于知识结构与个人经历的局限,很难直接对某一科学知识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因而,公众对于转基因议题的科学认知与理解往往更容易受到媒介场域的影响,媒体在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中承担重要作用。由此,本研究通过对转基因这一科学争议中的“不确定性”进行综合而深入的考察,帮助社会各方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内涵,参与科学决策,从而缓解当前日趋矛盾的科学争议。媒体通过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用,为科学的“不确定性”沟通提供知识对话空间与传播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与规避转基因所引发的科学风险,从而减缓社会公共危机。同时,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反映出科学议题的知识表征特征、实践规律与协商机制的转向,研究试图从理论层面完善与扩展科学知识传播内涵与理论框架。本研究较全面地论述了媒介与科学知识建构的关联性研究,搭建了媒介建构科学知识、引导科学理性的阐释框架,体现了科学传播领域的现实关切与理论关照,赋予该研究领域一定的创新性。本研究基于知识社会学视角,围绕科学的“不确定性”这一核心话题,就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语境及其要素研究、“不确定性”呈现内容研究、“不确定性”沟通意义研究、“不确定性”管理研究逻辑,探究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知识实践、知识争论与知识共享。研究分为四大部分:第一,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语境考察。“不确定”语境有哪些要素?呈现出怎样的语境特征?第二,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变迁与知识实践研究。基于“不确定性”语境特征,从历时性维度,研究选择中美媒体关于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报道为研究文本进行梳理与总结,进而探讨不同社会语境下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注意周期”与空间互动特征;从共时性维度,研究就议题内容、消息来源、话语立场与知识属性四个方面考察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框架与知识实践过程。第三,转基因议题的知识争论研究。依据反思冲突、化解冲突、超越冲突的研究逻辑,探讨不同相关利益主体如何围绕科学争议的“不确定性”展开知识的协商与对话?媒体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采用哪些话语修辞策略?科学与社会之间如何达成知识对话与共识?第四,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与“不确定性”管理探究。如何反思风险社会的转基因科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怎样完善与提升社会公众对转基因科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对我们反思科学知识传播的理念与模式有何启示?研究试图通过对上述研究问题的探讨,考察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实践,并基于更宏观地社会语境,思考科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与影响。研究以转基因这一争议性科学议题为研究对象,选择2000-2018年期间的媒体报道本文进行话语分析、对比分析与个案探究。通过阐释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建构特征反映科学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实践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社会各相关利益主体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并在科学话语的互动协商中将专业的科学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日常化的、已被社会接受的“公共知识”,进而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与“不确定性”管理过程中。因此,在一个日益多元化社会中,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争议与冲突的释放与调试需要科学的对话与理解,完善与提升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以加强科学知识理解,搭建基于科学议题的“知识联盟”可实现转基因这一争议性科学议题传播的知识共享与理解,探索和推动多样化社会讨论与科学对话方式的形成,以消除知识间的差异与不对等,管理争议性知识建构过程中的科学“不确定性”,进而助力科学决策的制定与完善。

余智慧[6](2019)在《新型小麦—中间偃麦草异附加系的染色体结构重排鉴定与籽粒硬度基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StStJsJsJJ,2n=42)是小麦野生近缘物种之一,原产于欧洲和西亚。中间偃麦草生长环境复杂多样,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形态变异,蕴含着大量逆境适应性基因,为小麦栽培品种的改良提供了丰富的高产、抗病、抗逆性基因资源。这些优异的基因资源只有导入到小麦背景中才能发挥出潜在的应用价值。开展小麦与中间偃麦草的远缘杂交,培育小麦-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进一步与栽培小麦品种回交,选育小麦-中间偃麦草衍生系,对偃麦草优异基因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本研究中,我们从中国春(CS)与小麦-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中2和中5杂交的BC1F6世代中,分别获得了中国春-中间偃麦草附加系Hy36和Hy37。我们利用新开发的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组特异性的寡核苷酸探针,使用连续的非变性荧光原位杂交(ND-FISH)和分子标记等技术,系统分析了中间偃麦草、小麦与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和两个新型小麦-中间偃麦草附加系等材料。运用这些技术准确地鉴定了中间偃麦草、小麦-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和小麦-中间偃麦草附加系Hy36和Hy37的染色体组成。其次,我们利用这些材料克隆了源于中间偃麦草的硬度基因,并进行了分子系统进化分析。最后,我们还调查了两个衍生系的田间性状和籽粒品质表现。研究结果如下:(1)开发了新的特异性中间偃麦草寡核苷酸探针,运用连续ND-FISH技术,对六倍体中间偃麦草,小麦-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中5、中2,附加系材料Hy36和Hy37的核型进行鉴定。我们发现中5(2n=56)含有14条中间偃麦草染色体,6条St、2条Js和6条St-Js易位染色体。中2(2n=54)包含42条小麦染色体和12条中间偃麦草染色体,分别为6条Js染色体,2条St染色体,和4条St-Js重组染色体。Hy36附加了1对偃麦草Js-St易位染色体,Hy37附加了1对偃麦草J-St易位染色体。本研究利用多探针杂交中间偃麦草同一染色体,构建了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的精细原位杂交核型,为后续中间偃麦草基因组的遗传、进化和育种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2)基于90K SNP芯片、PLUG(PCR-based landmark unique gene)分子标记、IT(Intron targeting)分子标记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我们进一步确定了Hy36和Hy37附加染色体的基因组组成和同源群归属。发现Hy36和Hy37附加的染色体分别为5JsS.3StS和5JS.3StS。(3)硬度基因Pina的克隆和测序。我们同源克隆了源于中间偃麦草的特异硬度基因Pina的全长序列,将该基因定位于Hy36所附加的重排染色体5Js短臂上其蛋白序列的保守区间段色氨酸富集区(WRWWKWWK)位于第2个和第3个半胱氨酸残基之间。首次从偃麦草Pina蛋白序列中发现第70位氨基酸残基上发生了替换(精氨酸替换了赖氨酸)。(4)农艺性状观察与籽粒品质检测,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Hy36、Hy37和CS的农艺性状。与Hy37相比,Hy36系列材料穗长较短但是每穗的小穗数更多,籽粒更长。与CS相比,Hy36和Hy37的株高和单株分蘖数都显着降低。使用近红外光谱仪DA7250测得有关品质的多项指标,发现Hy36在种子硬度参数上显示了较低的数值,说明中间偃麦草特异Pina基因在小麦背景中能明显降低小麦种子硬度。此外,Hy36和Hy37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显着高于CS,表明中间偃麦草的优异基因资源可用于小麦品质改良。通过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我们准确鉴定了两个新型小麦-中间偃麦草衍生系,揭示了小麦-中间偃麦草杂交后代中频繁存在的染色体重排事件,有助于理解中间偃麦草St、J和Js基因组间的进化研究关系。这些新鉴定的小麦-中间偃麦草衍生系能够增加小麦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对小麦育种研究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石慧[7](2018)在《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文中指出大豆是最早起源于中国的栽培作物之一,自古以来,大豆不但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主要粮食来源和优质植物蛋白来源,还在农作物种植、植物油脂补充、牲畜饲养等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历史上大豆在中国经历了从野生生长到人工栽培、从成为人们的主食到转向副食、从主要向世界出口到依靠从美洲进口的历史变迁,大豆也在此发展过程中先后通过不同的路径被广泛地引种传播到世界各地,到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多重利用价值的重要作物品种。相比大豆在中国可以追溯千年的悠久发展历史,大豆被引入美国则是在近几个世纪左右发生的。18世纪中期大豆传入美国后并没有很快地发展起来,而是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缓慢发展后,主要作为一种牧草作物开始被广泛地推广并发展起来。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新大豆品种的引入、大豆加工技术进步和大豆新用途的不断被开发等,美国大豆开始进入快速产业化发展阶段,并于20世纪50年代超过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此后,美国大豆开始全面产业化发展,在不断满足美国国内大豆加工需求的同时,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进行大豆及其制品的对外出口贸易。虽然20世纪70年代以后,南美洲国家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产业相继发展,对美国大豆的世界市场占有率造成了影响,但美国仍然保持着世界最大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的地位。美国大豆最大的输送地是历史上的大豆起源地和主产国中国,随着20世纪末期中国大豆进口市场的放开,大量美洲大豆开始进入并逐渐占领了中国的大豆市场,中美两国大豆生产和出口的相对优势地位完全发生了逆转。鉴于历史时期大豆在美国取得的让人瞩目的发展成果,把中国原产作物大豆在美国的发展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历史文献法、定量分析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并在大量一手英文文献和统计数据资料的支撑下,将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分期。通过绘制多个相关的图和表,对大豆在美国本土化的发展和动因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在中美大豆发展比较中为中国大豆产业未来发展提出建议,研究主体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背景。中国有着丰富的野生大豆资源,经过人类不断地采集和驯化,大豆最早在中国有了栽培品种。此后几千年的栽培和利用过程中,大豆通过与不同国家间的农业交流互动,曾先后在不同时期被引种种植于亚洲、欧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大豆在美国的传入是在地理大发现与海外贸易兴起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早期主要通过四条海上路径分别从不同国家传入美国。第二部分分别从大豆生产、栽培技术、加工利用、组织制度四个方面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具体发展情况展开追溯。首先,对大豆在美国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期。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和官方统计数据的整理,将大豆生产在美国的发展进程大致划分为:早期引种和缓慢发展时期、快速发展时期、波动发展时期以及稳步发展时期。在四个发展时期中,因为不同历史阶段的国家政策、技术水平、社会背景等因素不同,大豆生产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总体上看,大豆生产在美国经历了从一种新奇作物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经济作物的变迁。其次,从大豆生产技术的进步展现其本土化进程。在大豆育种和品种发展上,美国的大豆品种在美国经历了由少到多的过程,早期世界范围内的引种活动为美国大豆传统育种和新品种的开发提供了大量的亲本原料,20世纪末以后则开始转向转基因大豆品种的开发和种植;在大豆栽培和收获技术发展上,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和贮藏等都有不同的变化;在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上,也形成了针对美国大豆病虫害类型的主要防治手段。再次,从大豆加工利用的变化展现其本土化进程。大豆在美国的利用方式,从主要作为牧草作物发展为主要作为豆粒收获进行加工利用。作为牧草作物期间可当作青绿饲料、青贮饲料、干草饲料、放牧或肥田等多种方式利用。而作为大豆加工则主要制成豆油、豆粕和大豆食品等。最后,大豆在美国的本土化发展还表现在包括政府机构和高校、相关企业公司和行业协会等方面的组织机构发展上。第三部分是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动因进分析和探讨。通过对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发展过程的梳理,指出历史时期内美国大豆产业的兴旺发展并不是只由单一因素导致的,应该说大豆在美国的发展是以自然为前提、以政策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和以合作为依托的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而作用的结果。第四部分通过梳理中国和美国大豆生产地位的转换,以及对相对优势地位转变的动因分析,结合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历史教训,努力从多个方面对中国大豆产业乃至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通过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进程的历史探究,试图从多方面分析和总结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和快速产业化发展的动因,为农作物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带来启发,为探索中国特色的大豆发展之路提供借鉴。

胡云,徐如宏,程剑平[8](2016)在《小麦高蛋白含量基因与部分优质基因的聚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传统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将来自美国的小麦高蛋白基因GPC-B1与抗白粉病基因Pm21,优质亚基1Dx5、1Dy10等优良基因聚合到同一植株。首先将携带高蛋白含量基因GPC-B1小麦分别与抗白粉病基因Pm21、优质亚基1Dx5、1Dy10小麦杂交得到F2,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对亲本及杂交后代进行筛选,结合小麦抗病性鉴定、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测定等方法对结果做进一步鉴定。结果发现,F2群体中100个株系中有6株聚合了GPC-B1、Pm21、1Dx5、1Dy10 4种基因,11株聚合高蛋白基因GPC-B1和抗白粉病基因Pm21,8株聚合了GPCB1和5+10亚基。本研究为培育具有高蛋白含量及多个优质基因的小麦优良品系提供了育种材料和理论依据。

赵传志[9](2016)在《小麦近缘种中白粉病抗性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相关基因的同源克隆》文中研究说明小麦的近缘物种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资源。本文以收集的小麦近缘物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克隆了与小麦白粉病抗性、籽粒蛋白含量(grain protein concentration, GPC)相关的基因,对基因的序列变异和功能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3位于普通小麦的1AS染色体。一粒系小麦被认为是普通小麦A基因组的供体,故推测在一粒系小麦中可能含有Pm3同源基因。本研究利用前人报道的抗白粉病Pm3位点的特异标记以及抗病基因Pm3a-f的分子标记鉴定了一粒系小麦材料中的Pm3位点,结果显示在抗白粉病的栽培一粒小麦(Triticum monococcum L)3AA28中含有Pm3基因。进一步通过同源克隆的方法获得了该候选基因的全长序列,命名为TmPm3。序列比对显示TmPm3是一个新的Pm3等位基因。在感病小麦品种薛早的叶片进行瞬时表达,结果表明过量表达TmPm3的阳性细胞对白粉病侵入和吸器形成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初步表明TmPm3具有抗白粉病的功能。2、高籽粒蛋白含量基因NAM-B1位于小麦6B染色体的短臂(6BS),其直系同源基因NAM-A1、NAM-D1分别位于小麦6A和6D染色体,其旁系同源基因NAM-B2、NAM-D2分别位于2B和2D染色体。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genome VV)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小麦-簇毛麦6VS·6AL易位系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21,育成的品种被大面积推广。本研究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小麦-簇毛麦易位系6VS·6AL中克隆了NAM-B1的同源基因,命名为NAM-V1。 NAM-V1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在Pm21分离群体中的检测结果表明NAM-V1与来源于6V染色体的抗白粉病基因Pm21共分离。本研究还设计了能够在一个反应体系中同时扩增并区分普通小麦中5个NAM基因(NAM-A1,Bl,D1,B2,D2)的特异分子标记CauNAM-ABD.对NAM-V1基因4个F2代分离群体的表型鉴定和基因型检测结果表明,在4个分离群体中含有NAM-V1基因的后代材料中籽粒蛋白含量均有所增加,结果证明,在6VS-6AL易位系中NAM-V1替换了NAM-A1基因,并提高了小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3、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12位于小麦。拟斯卑尔脱山羊草易位系6SS-6BL的6S的短臀上。本研究通过同源克隆的方法,从6SS-6BL中克隆了NAM-B1的同源基因,命名为NAM-S1。根据NAM-S1的序列信息,开发了特异检测NAM-S1基因的标记CauNAM-S1。以抗病和感病材料作为亲本构建分离群体,利用430株F2代单株进行遗传连锁分析,结果显示NAM-S1与抗白粉病基因Pm12之间的遗传距离为7.3 cM。对分离单株的基因型和GPC含量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为NAM-S1单株的平均GPC要高于基因型为NAM-B1的单株,表明NAM-S1是有功能的基因。4、利用近红外分析仪初步测定了35份一粒系小麦种质材料的籽粒蛋白质含量,结果显示一粒系小麦蕴藏着高蛋白的资源,不同材料之间的GPC差别很大。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分别从21份栽培一粒小麦、4份野生一粒小麦和2份乌拉尔图小麦中获得了Gpc-B1同源基因的全长序列。序列分析发现栽培一粒小麦3AA22中的Gpc-B1同源基因(3AA22-NAM-A1)是没有功能的,该基因编码区存在一个碱基“G”的插入突变,并导致了编码区提前终止。由于3AA28的GPC含量是所有供试材料中最低的,因此推测3AA28中NAM基因的失活可能是导致GPC含量低的原因。

李邦发,周俊儒[10](2012)在《小麦育种方向的创新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针对20世纪80年代中期川、渝麦区育种方向及审定品种与生产实践需要之间的矛盾,从生产发展、市场经济和人民需要出发,分析了当时审定小麦品种较多而推广应用较少的现象,总结了小穗小粒红皮种推广速度慢、农民不愿种植、大穗大粒白皮种推广速度快的原因。提出了"选育商品型高产优质抗病大穗大粒耐穗发芽白皮小麦新品种"的育种新方向。经过20多年的努力,培育出了‘绵阳25’、‘绵阳26’、‘绵阳27’、‘绵阳28’、‘绵阳31号’、‘西科麦1号’、‘西科麦6号’等白皮小麦新品种,这些品种成为了四川省小麦第6次大更换的当家品种,为四川省和中国的小麦育种、小麦生产及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以上品种的推广种植,表明白皮小麦品种在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不亚于红皮小麦品种,而在商品价值、推广速度方面明显优于红皮种。由此认为,突破传统红皮小麦品种容易选育审定的束缚,将市场经济、人们需求、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选育商品型高产、优质、抗病、大穗大粒耐穗发芽小麦新品种将是西南麦区小麦育种的新方向。

二、美国培育出高蛋白的基因小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培育出高蛋白的基因小麦(论文提纲范文)

(1)小麦-黑麦6R染色体导入系鉴定与抗白粉病基因的精细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小麦改良育种的现状
    1.2 黑麦种质资源的研究概述
        1.2.1 黑麦的种类及分布
        1.2.2 黑麦染色体的鉴定
        1.2.3 黑麦的研究进展及抗病基因挖掘
    1.3 栽培黑麦遗传种质利用研究
        1.3.1 栽培黑麦的分类及生物学特性
        1.3.2 6R染色体在小麦背景中的抗性表现
    1.4 非洲黑麦的应用价值
        1.4.1 非洲黑麦种质资源利用
        1.4.2 6R~a染色体在小麦背景中的抗性表现
    1.5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1.5.1 立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染色体制备
        2.2.2 荧光原位杂交
        2.2.3 基因组DNA提取
        2.2.4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2.2.5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
        2.2.6 白粉病抗性等级评定及田间农艺性状调查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小麦-黑麦材料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标记筛选
        3.1.1 黑麦特异性FISH探针筛选
        3.1.2 黑麦特异性分子标记的筛选
    3.2 小麦-黑麦6R导入系的FISH精准鉴定与遗传传递分析
        3.2.1 D6R/MY11 F_2群体FISH精准鉴定
        3.2.2 D6R/MY11 F_2群体遗传传递规律
    3.3 小麦-非洲黑麦6R~a衍生系的FISH精准鉴定与遗传传递分析
        3.3.1 4 种非洲黑麦与MY11 杂交的F_2后代群体精准鉴定
        3.3.2 4 种非洲黑麦与MY11 杂交的F_2后代群体遗传传递规律
    3.4 6R与 6R~a在MY11 背景中的传递率差异分析
    3.5 新型小麦-黑麦衍生系的白粉病抗性鉴定
    3.6 新型小麦-黑麦衍生系的农艺性状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黑麦多样性资源的利用
    4.2 黑麦新型导入系的诱导与利用
        4.2.1 培育新型导入系的价值
        4.2.2 小片段易位系导入的重要性
    4.3 6R与 6R~a的比较基因组学
    4.4 6R染色体的结构复杂性
    4.5 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展望
第五章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2)重离子辐射诱变高淀粉浮萍的筛选及其分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生物能源的兴起
        1.1.2 能源植物的选择
    1.2 浮萍-一种新型的能源植物
        1.2.1 浮萍简介
        1.2.2 浮萍的形态和生长习性
    1.3 浮萍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1.3.1 作为生产生物乙醇的原料
        1.3.2 利用浮萍处理污水
        1.3.3 作为高蛋白原料
        1.3.4 作为合成生物学底盘
    1.4 浮萍淀粉积累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1.5 重离子辐照生物育种
        1.5.1 重离子束与重离子加速器概述
        1.5.2 重离子辐照与植物诱变育种
    1.6 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1.6.1 研究的目的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重离子辐射诱变体系的建立及高淀粉突变体的筛选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药品及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浮萍的接种与培养方法
        2.2.2 浮萍愈伤诱导与再生
        2.2.3 浮萍重离子辐射条件优化
        2.2.4 碘碘化钾染色浮萍叶片
        2.2.5 浮萍干鲜重比值的测定
        2.2.6 浮萍淀粉的提取与测定
        2.2.7 浮萍生长曲线的测定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重离子辐射诱变体系的建立
        2.3.2 碘碘化钾初筛高淀粉突变体
        2.3.3 干鲜重比值筛选高淀粉突变体
        2.3.4 候选高淀粉突变体的淀粉含量和生长曲线测定
        2.3.5 高淀粉突变体的淀粉含量和生长曲线测定
    2.4 讨论
        2.4.1 重离子辐射诱变优势与应用
        2.4.2 高淀粉浮萍筛选策略
        2.4.3 高淀粉突变体淀粉积累特性
    2.5 小结
第三章 高淀粉突变体特性解析及其分子机理
    3.1 实验材料
        3.1.1 植物材料
        3.1.2 药品及试剂
        3.1.3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浮萍缺氮培养诱导淀粉积累
        3.2.2 浮萍叶片树脂包埋、超薄切片及透射电镜观察
        3.2.3 浮萍光合作用指标测定
        3.2.4 浮萍色素提取及测定
        3.2.5 浮萍转录组测序
        3.2.6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
        3.2.7 浮萍淀粉酶活性检测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高淀粉突变体淀粉含量测定
        3.3.2 高淀粉突变体淀粉粒特性分析
        3.3.3 高淀粉突变体的光合作用指标和叶绿素测定
        3.3.4 高淀粉突变体缺转录组测序分析
        3.3.5 高淀粉突变体淀粉代谢基因表达分析
        3.3.6 高淀粉突变体淀粉酶活性分析
    3.4 讨论
        3.4.1 高淀粉突变体生理特性与淀粉含量的关系
        3.4.2 差异表达基因GO分析及KEGG通路分析
        3.4.3 高淀粉突变体淀粉代谢基因表达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已发表论文

(3)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评述
        1.2.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
        1.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1.2.3 关于种植业结构评价的研究
        1.2.4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1.2.5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
    1.3 理论基础
    1.4 基本概念界定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数据来源
        1.6.3 技术路线图
    1.7 本论文的学术贡献
第二章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分析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2.1.1 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供给快速增长(1978—1984 年)
        2.1.2 粮食供给呈多元化发展(1985-1998 年)
        2.1.3 推进农业供给战略性调整(1999-2003 年)
        2.1.4 农产品供给全面提升与结构性失衡(2004-2015 年)
        2.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2.2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现状及问题
        2.2.1 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
        2.2.2 粮食市场竞争力丧失
        2.2.3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重
    2.3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内容
        2.3.1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2.3.2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演变
    3.1 种植业结构快速调整阶段(1978-1984 年)
    3.2 种植业结构缓慢调整阶段(1985-1988 年)
    3.3 种植业结构调整徘徊阶段(1989-1998 年)
        3.3.1 第一阶段:1989-1993 年全面增长时期
        3.3.2 第二阶段:1994-1998 年波动发展时期
    3.4 种植业结构高速调整阶段(1999-2015 年)
        3.4.1 第一阶段:1999-2003 年粮食生产下滑
        3.4.2 第二阶段:2004-2008 年粮食生产持续增长
        3.4.3 第三阶段:2009-2015 年粮食生产超常增长
    3.5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4.1 种植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客观依据
    4.2 种植业结构经济效益评价
        4.2.1 种植业投入产出比分析
        4.2.2 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
        4.2.3 不同作物间比较收益分析
    4.3 种植业结构社会效益评价
        4.3.1 粮食商品率
        4.3.2 粮食进口对外依存度
    4.4 种植业结构生态效益评价
        4.4.1 不同农作制度的使用频率
        4.4.2 化肥施用强度
        4.4.3 秸秆还田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5.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困境
        5.1.1 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
        5.1.2 玉米临储价格政策逆向而行
        5.1.3 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
        5.1.4 农产品收益增长乏力
    5.2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困境
        5.2.1 农业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5.2.2 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5.2.3 非耕地资源滥垦严重
    5.3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困境
        5.3.1 优良品种技术研发滞缓
        5.3.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匹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
    6.1 农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
        6.1.1 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分析
        6.1.2 农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
    6.2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6.2.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6.2.2 建立目标价格形成机制
    6.3 粮食市场结构的改革
        6.3.1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6.3.2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改革方向
    6.4 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
        6.4.1 农村组织制度的发展现状
        6.4.2 农村组织制度的改革方向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
    7.1 国家粮食安全的价值取向
        7.1.1 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可动摇
        7.1.2 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急需巩固
    7.2 农民种粮合理收入的价值取向
        7.2.1 合理收入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支撑条件
        7.2.2 保证玉米生产的合理收入
        7.2.3 建立合理的作物比较收益结构
    7.3 产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7.3.1 与下游产业结构相适应
        7.3.2 有利于构建下游产业成本竞争优势
    7.4 生态可持续的价值取向
        7.4.1 退出“赤色”产能
        7.4.2 恢复轮作制度
        7.4.3 种地养地结合
        7.4.4 科学施用化肥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8.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
        8.1.1 坚持粮食主产区应有的结构属性
        8.1.2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
        8.1.3 加快开发饲料作物
    8.2 吉林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
        8.2.1 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
        8.2.2 逐步激发大豆种植活力
        8.2.3 提升优质水稻种植比例
        8.2.4 增加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8.3 吉林省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8.3.1 做强东部特产作物
        8.3.2 做大中部蔬菜作物
        8.3.3 开发西部多种经济作物
    8.4 吉林省饲料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8.4.1 加快发展青贮玉米
        8.4.2 建设优质牧草基地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介
致谢

(4)大豆高代品系的稳定性与适应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大豆在中国的种植史
        1.1.1 大豆的主要用途
        1.1.2 种植史
        1.1.3 大豆的需求情况及进出口情况
        1.1.4 中美贸易战对大豆产业发展的影响
    1.2 中国大豆生产及育种现状
        1.2.1 中国大豆生产困境
        1.2.2 育种目标及育种技术
        1.2.3 大豆品种类型及生态区
    1.3 品种稳定性、适应性
        1.3.1 重要性
        1.3.2 品种稳定性、适应性的研究分析方法
        1.3.3 农作物稳定性、适应性研究进展
        1.3.4 大豆的稳定性、适应性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
    1.5 技术路线图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3 数据分析方法
        3.3.1 基础统计分析
        3.3.2 稳定性分析方法AMMI模型
        3.3.3 稳定性分析方法GGE-Biplot
4 结果与分析
    4.1 供试品系农艺性状的平均值及变异分析
    4.2 试验点的一致性分析
    4.3 多环境下供试品系产量的方差分析
    4.4 多环境下大豆产量及其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4.5 多环境条件下大豆品系的适应性及稳定性分析
        4.5.1 多环境条件下大豆品系的AMMI分析
        4.5.2 多环境条件下大豆产量稳定性的GGE双标图分析
5 结论与讨论
    5.1 多环境下供试品系产量的方差分析及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5.2 多环境条件下大豆品系的稳定性与适应性分析
        5.2.1 多环境条件下大豆品系的AMMI分析
        5.2.2 多环境条件下大豆产量稳定性的GGE双标图分析
        5.2.3 综合AMMI和 GGE双标图进行分析
    5.3 品种稳定性方法效果的比较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录:本研究用到的R计算程序

(5)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转基因议题的发展与影响
    第一节 研究缘起:作为社会公共议题的科学知识传播
        一、科学知识传播的演变与实践
        二、“科学媒体化”:转基因议题的媒体呈现
        三、转基因议题带来的“不确定性”沟通与知识争论
    第二节 文献综述:转基因议题、沟通“不确定性”与知识传播
        一、科学知识传播中的转基因议题研究
        二、媒体与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沟通研究
        三、媒体与科学家、社会公众的关系探讨
        四、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
    第三节 理论工具:理解科学的知识社会学取向
        一、作为知识的转基因议题
        二、科学知识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三、语境成为科学知识传播的重要变量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文本选择与说明
第二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与“不确定性”语境
    第一节 转基因议题的演变逻辑与知识特征
        一、转基因议题的演变逻辑
        二、转基因议题的知识构成要素及特征
    第二节 转基因议题的多元知识争论
        一、转基因技术与产品的安全性问题
        二、转基因的引进与商业化推广问题
        三、转基因技术与产品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问题
    第三节 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语境特征
        一、科学技术自身的“不确定性”
        二、被媒体建构的科学“不确定性”
        三、被各相关利益主体认知的科学“不确定性”
第三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实践与“不确定性”呈现
    第一节 中美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报道趋势变化
        一、我国转基因议题的“注意周期”
        二、美国转基因议题的“注意周期”
        三、中美转基因议题的空间互动
    第二节 我国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框架与知识实践
        一、议题内容与分布:经济与全球化议题占据主导
        二、消息来源:科学专家成为重要信源
        三、话语立场:先“挺”后“反”的话语实践
        四、知识属性: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生产呈现不对等特征
    第三节 转基因议题的科学“不确定性”呈现
第四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争论与“不确定性”沟通
    第一节 反思冲突:转基因议题的知识生产困境
        一、“挺转”、“反转”之争背后的冲突性科学话语
        二、转基因议题的理性冲突与多元对话
        三、冲突性科学话语开启“不确定性”沟通的可能性
    第二节 化解冲突:转基因议题传播的修辞策略
        一、修辞资源:运用科学理论与论证依据
        二、修辞工具:引入专业身份与知识背景
        三、修辞技巧:使用数据/实例
        四、修辞手段:诉诸于权威声誉
    第三节 超越冲突:科学与媒体的冲突与合作
        一、媒体在转基因议题传播中的角色功能
        二、科学家与媒体的互动关系
        三、科学家与媒体的知识对话与沟通
    第四节 转基因议题的科学“不确定性”沟通
第五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与“不确定性”管理
    第一节 由“专业知识”到“公共知识”: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
        一、新的科学概念与转基因议题的勾连关系
        二、由“科学问题”向“社会公共议题”的构建
        三、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协商与共享
    第二节 由“知晓”到“理解”:公众科学素养的完善与提升
        一、跨越公众与科学之间的知识鸿沟
        二、打破公众与专家之间的专业壁垒
        三、建立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对话关系
    第三节 “知识联盟”: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管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新型小麦—中间偃麦草异附加系的染色体结构重排鉴定与籽粒硬度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1.1 中间偃麦草以及染色体组研究
        1.1.1 中间偃麦草分类
        1.1.2 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组分析
        1.1.3 中间偃麦草基因组研究
    1.2 中间偃麦草染色体导入小麦的研究进展
        1.2.1 小麦与中间偃麦草的杂交以及部分双二倍体的获得
        1.2.2 小麦-中间偃麦草附加系、代换系
        1.2.3 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
        1.2.4 中间偃麦草优异基因导入小麦研究
    1.3 小麦硬度基因的研究进展
    1.4 立题依据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染色体制备
        2.2.2 荧光原位杂交(FISH)
        2.2.3 植物基因组DNA提取
        2.2.4 特异分子标记分析
        2.2.5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2.6 90 K SNP芯片分析
        2.2.7 硬度基因Pina的克隆和测序
        2.2.8 农艺性状调查和籽粒硬度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多种寡核苷酸探针对中间偃麦草核型的鉴定
    3.2 中5 和中2 核型的精细鉴定
    3.3 Hy36和Hy37 的非变性原位杂交分析
    3.4 中间偃麦草附加系Hy36和Hy37 的特异分子标记分析
    3.5 中间偃麦草特异性Pina-like基因的分子克隆
    3.6 农艺性状与籽粒质量观察
第四章 讨论
    4.1 非变性荧光原位杂交
    4.2 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组的遗传变异
    4.3 八倍体小偃麦染色体变异遗传多样性
    4.4 导入小麦背景的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结构重排
    4.5 硬度基因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7)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四、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五、创新及可能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大豆的起源与传播
        一、大豆起源于中国
        二、大豆在世界传播
    第二节 大豆传入美国的背景与路径
        一、大豆传入前的历史背景
        二、大豆传入美国的路径
第二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早期引种和缓慢发展时期(1898年以前)
        一、1898年以前的引种
        二、1898年以前的试种
    第二节 快速发展时期(1898年-1969年)
        一、生产的迅速发展
        二、主产区的形成
    第三节 波动发展时期(1970年-1995年)
        一、生产的起伏波动
        二、主产区的发展
    第四节 稳步发展时期(1996年至今)
        一、生产的稳步提高
        二、主产区的现状
第三章 大豆在美国生产技术的本土化
    第一节 大豆育种与品种资源发展
        一、1898年以前的大豆品种
        二、品种采集与传统育种发展
        三、生物技术与转基因大豆
    第二节 大豆栽培与收获技术的发展
        一、整地
        二、播种
        三、田间管理
        四、收获和贮藏
    第三节 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
        一、大豆病害及其防治
        二、大豆虫害及其防治
第四章 大豆在美国加工利用的本土化
    第一节 大豆利用方式的改变
        一、从大豆制品到牧草作物
        二、从牧草作物到粒用大豆
    第二节 大豆作为牧草作物的利用
        一、青绿饲料
        二、青贮饲料
        三、干草饲料
        四、放牧和肥田
        五、豆粒喂养
    第三节 粒用大豆的加工和利用
        一、大豆加工业的发展
        二、豆油的利用
        三、豆粕的利用
        四、大豆食品
第五章 大豆在美国组织机构的本土化
    第一节 大豆相关政府机构与高校
        一、美国农业部及相关工作
        二、农业高校及试验推广站
    第二节 大豆相关企业公司
        一、产品加工公司
        二、工业制造公司
        三、作物种子公司
        四、产品贸易公司
    第三节 大豆相关协会组织
        一、美国大豆协会
        二、联合大豆基金会
        三、美国大豆出口协会
第六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 大豆与美国自然条件的相互适应
        一、大豆的植物生理特征
        二、大豆适宜美国农业环境
    第二节 大豆相关法案的推动
        一、大豆补贴政策
        二、大豆品种保护政策
    第三节 大豆产业经济利益的驱动
        一、美国国内市场的大豆产业
        二、大豆及其产品的出口贸易
    第四节 大豆相关技术体系的完善
        一、大豆育种技术的发展
        二、大豆种植的机械化
        三、大豆加工技术的进步
        四、大豆运输系统的健全
    第五节 大豆相关组织制度的建设
        一、大豆相关组织体系的构成
        二、大豆相关组织体系的协作
第七章 美国大豆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中美大豆相对优势地位的转换
        一、中国大豆的历史优势
        二、中美大豆的现代转变
    第二节 相对地位转变的原因分析
        一、生产效率因素
        二、产销体系因素
        三、政策导向因素
        四、消费结构因素
    第三节 中国大豆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政策上给予关注和支持
        二、进行大豆生产技术创新
        三、不断完善大豆产业链发展
        四、推进大豆组织与制度优化
        五、发展特色非转基因大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8)小麦高蛋白含量基因与部分优质基因的聚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方法
        1.2.1 DNA提取
        1.2.2小麦优质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1.2.3小麦白粉病的抗性鉴定
        1.2.4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结果与分析
    2.1小麦高蛋白含量基因GPC-B1的SSR标记
    2.2 Glu-1位点等位基因的PCR检测
        2.2.1小麦优质亚基1 Dx 5特异PCR标记
        2.2.2 1Dy10亚基特异PCR标记
    2.3抗白粉病基因的SCAR标记
    2.4小麦白粉病抗性鉴定
    2.5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3讨论

(9)小麦近缘种中白粉病抗性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相关基因的同源克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的分类、起源和遗传进化
        1.1.1 小麦的分类
        1.1.2 小麦的起源
        1.1.3 小麦的进化
        1.1.4 小麦的基因组学研究
    1.2 小麦近缘种质资源的评价和利用
        1.2.1 小麦近缘种质资源的特点
        1.2.2 小麦属种质资源的利用途径
    1.3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研究进展
        1.3.1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定位
        1.3.2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分子标记的开发
        1.3.3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3的克隆和遗传变异
        1.3.4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8的克隆
    1.4 小麦籽粒蛋白含量基因Gpc-B1
        1.4.1 小麦籽粒蛋白含量基因Gpc-B1的鉴定
        1.4.2 小麦籽粒蛋白含量基因Gpc-B1的克隆
    1.5 小麦基因克隆技术
        1.5.1 图位克隆
        1.5.2 同源克隆
    1.6 立题依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6.1 立题依据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一粒小麦中抗白粉病Pm3同源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一粒系小麦种质材料的白粉病抗性鉴定
        2.2.2 一粒系小麦材料中抗白粉病Pm3基因的检测
        2.2.3 TmPm3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2.2.4 TmPm3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2.5 TmPm3表达分析
        2.2.6 TmPm3的瞬时表达验证
    2.3 讨论
        2.3.1 其他一粒系小麦材料中Pm3同源基因
        2.3.2 TmPm3的遗传变异
第三章 簇毛麦NAM-V1基因的同源克隆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簇毛麦NAM-V1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3.2.2 簇毛麦NAM-V1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分析
        3.2.3 簇毛麦NAM-V1基因特异分子标记检测
        3.2.4 普通小麦中NAM基因的快速检测
        3.2.5 NAM-V1的功能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拟斯卑尔脱山羊草NAM-S1基因的同源克隆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NAM-S1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4.2.2 NAM-S1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分析
        4.2.3 6SS·6BL易位系中NAM-S1基因的定位
        4.2.4 NAM-S1基因的功能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一粒系小麦中NAM同源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一粒小麦材料籽粒蛋白含量的测定
        5.2.2 NAM-A1基因的克隆
        5.2.3 NAM-A1基因的序列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小麦育种方向的创新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育种目标和方向的创新与认识
    1.1 新育种目标的制定
    1.2 高产是优良品种的必备条件
    1.3 品种抗病性决定品种的生存能力和适应性
    1.4 优质是育种的重要方向
    1.5 商品性决定品种的命运和前景
2 白皮大粒小麦的认知和选择
    2.1 白皮小麦与品种品质
    2.2 白皮小麦与穗发芽的问题
    2.3 白皮大粒小麦的选育
3 育种方向和目标的实践
    3.1‘绵阳25号’的选育
    3.2‘绵阳26号’的选育
    3.3‘绵阳27号’的选育
    3.4‘绵阳28号’的选育
    3.5‘西科麦1号’的选育
    3.6‘西科麦6号’的选育
4 结论与讨论
    4.1 新品种选育材料是关键
    4.2 育种目标要明确具体, 符合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需要
    4.3 传统和创新育种方法相结合, 提高育种成效
    4.4 确定正确的育种方向

四、美国培育出高蛋白的基因小麦(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黑麦6R染色体导入系鉴定与抗白粉病基因的精细定位[D]. 尹燕.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重离子辐射诱变高淀粉浮萍的筛选及其分子机理[D]. 唐娅丽. 西华师范大学, 2020(12)
  • [3]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D]. 赵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4]大豆高代品系的稳定性与适应性分析[D]. 陈曦.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5]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D]. 潘玉.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6]新型小麦—中间偃麦草异附加系的染色体结构重排鉴定与籽粒硬度基因分析[D]. 余智慧.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7]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D]. 石慧.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8]小麦高蛋白含量基因与部分优质基因的聚合研究[J]. 胡云,徐如宏,程剑平. 江苏农业科学, 2016(06)
  • [9]小麦近缘种中白粉病抗性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相关基因的同源克隆[D]. 赵传志.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10]小麦育种方向的创新与实践[J]. 李邦发,周俊儒. 中国农学通报, 2012(03)

标签:;  ;  ;  ;  ;  

美国培育出高蛋白转基因小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