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戏剧——论表现主义在《琼斯皇帝》中的运用

灵魂的戏剧——论表现主义在《琼斯皇帝》中的运用

一、灵魂的戏剧——谈表现主义手法在《琼斯皇》中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达红[1](2021)在《中国现代戏剧接受表现主义戏剧的历史轨迹与特征》文中指出五四时期,表现主义戏剧思潮与其他各种外国现代派戏剧思潮一起进入中国现代文坛,对中国现代戏剧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从五四时期至1940年代,中国现代翻译界、评论界、创作界对西方表现主义戏剧作了不同程度的译介、评论及借鉴。翻译、评论领域体现出对德国表现主义戏剧的偏重,创作领域则显示出独特的兴衰现象与对于西方表现主义戏剧两条分支兼收并蓄的独立性。探讨中国现代戏剧接受表现主义戏剧的历史轨迹、特征及其构因,目的在于对已有研究作出补充,并对当代戏剧借鉴外来流派给予启示。

李小刚[2](2020)在《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是20世纪美国首屈一指的表现主义戏剧巨匠、民族戏剧的奠基人和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作为一名多产的剧作家,他在近40年的戏剧创作生涯中,撰写了50余部剧作、大量的戏剧理论和诗歌作品,一生荣获四次普利策戏剧奖,并于1936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美国剧作家。他与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一起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三大剧作家;评论界称他们三人“共同将美国戏剧的重要性扩展到本国以外的天地,同时也为世界各地的当代剧作家提供了戏剧成就的标准。”[1]奥尼尔对于中国戏剧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他直接推动了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20世纪30年代他对中国戏剧的影响集中体现为对洪深和曹禺两位大师戏剧创作的影响,80年代则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探索派”剧作家和导演的影响。因此,在当前中西跨文化戏剧交流语境下,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接受理论视角出发,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采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方法,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和影响的状况进行系统梳理和概括,重点探讨奥尼尔的《早餐之前》《天边外》《安娜·克里斯蒂》《榆树下的欲望》《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以及《琼斯皇》《毛猿》《奇异的插曲》《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等表现主义剧作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以完整勾勒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升降起伏的接受轨迹曲线,展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接受、影响的全景式图景。全文分为五章,分别阐述奥尼尔其人其作、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等接受情况,以及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一章从比较文学流传学的角度研究“放送者”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历程。奥尼尔作为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由于其爱尔兰裔美国人的身份,无法真正融入美国社会文化当中,永远是一个游走于美国社会边缘的“他者”、忧郁的悲剧作家;他的戏剧创作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在创作中他充分吸收古代先贤哲思的营养,继承前辈的文学遗产和戏剧传统,在戏剧创作实践中充分运用表现主义戏剧手段来挖掘、表现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情绪和意念,凸显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上的巨大张力。第二章从译介学角度出发,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进行研究。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20年代译介的序幕、30年代的第一次译介热潮及蓬勃发展阶段、40至70年代译介的低谷期、新时期以来奥剧译介第二次高潮及多元发展阶段。同时,本文对奥尼尔同一源语剧作、风格迥异的中译版本进行比照,以考察译者们所采用的殊异的翻译策略;阐明两次“奥尼尔热”期间,翻译界对于奥剧的翻译是以戏剧文学而非舞台演出为导向,其宗旨是仅将翻译的戏剧文本当作文学作品来赏读,而非当作剧场文本进行舞台演出。第三章主要阐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主要对奥剧研究形式的接受状况进行梳理总结。从历时角度考察,相似的是在30年代和80年代的两次“奥尼尔热”期间,掀起了两次奥尼尔研究热潮;从共时角度考察,1980年代以来,随着“二度西潮”的兴起和国内、国际尤金·奥尼尔学界的交流与融合日趋频仍,奥尼尔戏剧研究逐步趋于精细化、纵深化、专题化和数据化;研究视角更加宽广,研究方法日趋丰富多元,并且呈现出向跨学科、跨文化视角转变的态势。学界从多角度、运用多方法对奥尼尔及其剧作进行深度开掘和现代阐发,标志着中国的奥尼尔戏剧研究进入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第四章集中阐释奥剧在中国的搬演情况,主要从演出概况、导演构思及舞台呈现三个维度出发,重点考察新时期以来奥剧如《榆树下的欲望》和《安娜·克里斯蒂》的话剧改编演出和戏曲移植性改编演出概况;同时观照奥尼尔其它经典剧作《早餐之前》《天边外》近年来在中国的演出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奥尼尔及其剧作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和舞台接受状况。第五章深入探讨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奥剧的译介、研究和舞台搬演呈现出的是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整体接受状况,那么在此接受的基础上,奥尼尔戏剧必然会对中国戏剧尤其是对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产生深远的影响。80年代是中国戏剧现代性转型再度勃兴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具体体现为对“探索派”剧作家李龙云和李杰戏剧创作的影响,尤为集中地体现在李龙云的《荒原与人》和李杰的《古塔街》对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手段的创造性援用和创新性发展之上。

谢慧娟[3](2020)在《《东方杂志》对现代派戏剧的译介与传播(1920-1929)》文中研究表明《东方杂志》作为中国近代刊行时间最长的大型综合性期刊,存有大量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相关文本,但既往研究多从经济史、传播史、法律史、教育史、思想史等领域着手,文学方面相对薄弱,忽略了《东方杂志》中现代派戏剧的重要价值。本文通过文本细读,对《东方杂志》1920年至1929年的理论文章、翻译剧本和原创剧作的详细解析,为《东方杂志》文学中的戏剧板块研究做出一些补充。首先,本文概览并梳理了《东方杂志》1920年代对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未来主义戏剧思潮进行理论介绍的文章。分析杂志对各流派特质、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介绍与解读,并立足于《东方杂志》自身文化保守主义立场,探讨杂志在译介过程中对不同现代主义流派的取舍与主观倾向,肯定杂志在20世纪20年代延续了杜亚泉对物质文明的反思,并将这种反思与现代主义思想特征融为一体。其次,分析《东方杂志》中翻译剧本的主题思想与艺术特征,探寻杂志近十年的翻译活动中对女性婚姻体验、信仰体系与个人存在等命题的讨论与答案,以及对现代主义各派艺术技巧的不懈输入。肯定《东方杂志》对个人精神生活的关切与现代主义戏剧思潮着力表现人之主观情感间的合拍之处。最后,从《东方杂志》一贯的译介理念出发,研究《东方杂志》中原创剧作所受现代主义戏剧思潮的影响,以及从洪深的改译活动看特定时代下中国观众对现代派戏剧的审美心理与接受。从学术角度出发,寻求在同时期本土创作的主流为写实主义问题剧的环境背景下,《东方杂志》对现代派戏剧相关文本的译介活动有何积极意义。

张惟喻[4](2020)在《尤金·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尤金·奥尼尔的悲剧开创美国严肃戏剧之先河,他全方位地接受了古希腊悲剧和尼采“酒神精神”学说的影响,为这个推崇科学理性的乐观国家重新注入了悲剧精神。综观中国近二十年从“酒神精神”角度开展的奥尼尔研究,整体上侧重影响研究,欠缺文本细读;论点相对分散,总体把握不足。这就为本选题立足“情感第一性”和“原始趣味”两个原则,针对酒神精神、奥尼尔、悲剧三者间的内在关联进行深入探讨提供了学术空间。西方社会过分迷信“苏格拉底主义”,用理性压抑自我;“日神精神”导致现实中“个体化原则”横行,人人以经济利益为重,拒绝正视内在冲动,现代人的生命意志因此变得孱弱。后果是物质异化人性,摧毁了人类的精神家园,导致人际关系恶化,社会道德滑坡。奥尼尔继承希腊悲剧传统,借日神形式阐释“酒神精神”;同时结合时代需要,用普通人的经历模仿酒神受难、复活的过程,以现代心理悲剧驱逐盛行于美国社会的“肤浅乐观主义”。最终为现代人树立起审美层面的“新上帝”,实现了创作初衷,即酒神艺术对人生处境的关怀,生命意志对现实苦难的超越,神话思维对精神世界的救赎。包括绪论和结语,论文共由六部分构成。主要内容有四章,分别从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探源、人物形象塑造、表现方法选取、审美与文化价值的角度,结合文学人类学理论、心理学理论、舞台叙事学理论和悲剧诗学,探讨奥尼尔别具一格的悲剧艺术。第一章阐述尼采的酒神精神学说与奥尼尔悲剧精神的深层契合。西方悲剧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仪式。尼采用希腊神话中的“日神”和“酒神”代指艺术冲动中两种不同的心理经验,围绕二者产生了两种对立的艺术类型。早期希腊人从作为“酒神艺术”的悲剧中汲取“形而上的慰藉”,抵御现实中的痛苦体验。奥尼尔具有很强的悲剧意识,他从古希腊悲剧中传承了“酒神精神”,倡导内在冲动的自由宣泄,用艺术观照人的生命体验。奥尼尔的悲剧排斥理性戒律,向往“醉”的境界,肯定生命本体,呈现出显着的“非理性”价值取向,是“酒神状态的客观化”。第二章分析奥尼尔笔下具有酒神气质的悲剧人物。奥尼尔塑造的人物形象普遍带有自传性质,他让社会底层人士和女性群体登上了曾经由神和英雄支配的舞台。这些反传统的悲剧人物天性敏感、情感充沛,行动随心所欲、放浪不羁,具有原始悲剧主人公的特质。在现代社会,由于“苏格拉底主义”大行其道,他们被迫与自然和自我疏离,陷入“异化”的境地;为重返“乐园”,他们不惜以身犯禁,鱼死网破。很多时候,人们无力独自与异己力量对抗,只能依靠“迷狂”向总体生命寻求解脱。奥尼尔一般不直接批判社会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把思考结果寄托在悲剧人物身上,让他们代自己去言说、去行动。第三章论证酒神精神与奥尼尔悲剧艺术方法的深度关联。奥尼尔被认为是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表现主义反映“内在(心理)真实”的要求与酒神精神“非理性”的审美原则高度契合,奠定了奥尼尔悲剧的整体风格。他选择人的精神世界作为表现对象,“内观”指向对戏剧的表现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奥尼尔在“酒神精神”引领下博采众长,创造出多种具有“内倾”倾向的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成功刻画了人的生命意志受“理性”挤压所致的精神痛苦和心灵异变,其作品也因此被称为“现代人的精神悲剧”。第四章论述酒神精神赋予奥尼尔悲剧的审美与文化价值。尼采的美学体系以“生命意志”为根本前提,“酒神精神”是其最高表现形态。尼采认为悲剧的基本功能是引导个体生命意志充分宣泄,从而突破表象回归本体,肯定生命的价值。奥尼尔采纳了这一观点,他有意引入“酒神狂欢”概念,描写悲剧人物为追求崇高的目标陷入迷狂、走向毁灭,借此粉碎“个体化原则”,在审美层面实现人类精神的净化;或是将冲突转移到内部世界,唤醒“人”的感情,实现对“物”的超越。奥尼尔的一切努力都指向通过艺术找寻“灵魂得救”的途径,为现代人重建一种基于“生命本体”的信仰模式。尼采以“酒神哲学家”自居,奥尼尔则堪称“酒神戏剧家”,其一生创作的近五十部戏剧,既是为后上帝时代的西方人寻找出路的探索,也是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怀。他让现代人得以跳出思维惯性,从生命本身探求实现精神自由和人生幸福的路径。其悲剧艺术极富启发性和指向性。

乌博林[5](2020)在《循此苦旅,以达天际 ——尤金·奥尼尔戏剧“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无政府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产生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思想。作为一种激进的社会革命运动,无政府主义代表了人类的某些乌托邦理想。无政府主义包含众多分支和流派,它的创立者是英国的葛德文,其后发展出包括麦克斯·施蒂纳的个人无政府主义等多种形态。在美国,对施蒂纳的无政府主义诠释显现出了影响。尤金·奥尼尔作为美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以其独特的自传性作品在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坎坷的一生对他的戏剧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奥尼尔在与创办美国无政府主义期刊的本杰明·塔克尔交友后获得了他一生都未曾改变的哲学无政府主义世界观。这一思想对奥尼尔的个人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其基本原则之一——对国家机器的完全无视,几乎贯穿了奥尼尔的所有作品。本文将在国内外奥尼尔研究基础上从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角度对尤金·奥尼尔的戏剧进行解读,进而寻求对奥尼尔戏剧创作思想更加宏观的把握。同时,结合他的个人经历,通过对奥尼尔自身的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的挖掘,分析这一思想如何体现在其戏剧主题和主人公身上,从而为奥尼尔思想研究注入新的活力。论文立足于奥尼尔戏剧作品,以两部来自美国本土的权威传记《尤金·奥尼尔:四幕人生》与《尤金·奥尼尔传:戏剧之子》为依据,通过文本分析和传记研究,阐述奥尼尔创作思想背后隐含的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探寻奥尼尔对该思想产生兴趣并演变成为其世界观的主客观原因。本文将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奥尼尔与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之间的渊源,回顾当前奥尼尔研究现状,并对奥尼尔的生平和创作进行简单概括,介绍本论文写作的主要目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特色,说明尚未有关于奥尼尔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的系统解读;第一章论述奥尼尔作品与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契合关系。本章首先阐述哲学无政府主义的概念和理论思想,指出奥尼尔戏剧中的“唯一者”与麦克斯·施蒂纳的《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中无政府主义思想的紧密联系。并结合自传性作品中的“自我”指出其戏剧中存在的“唯一者”形象,进一步分析奥尼尔的政治国家观;第二章主要探讨奥尼尔作品中施蒂纳的观点和德国哲学家尼采关于无政府主义的思想观点的展现,从而分析出奥尼尔对该思想的批判与接受。此外,本章还将阐述奥尼尔道家思想与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的调和以及他在接受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后对易卜生和斯特林堡戏剧思想的超越;第三章论述奥尼尔在哲学无政府主义影响下形成的独特艺术观,主要集中表现在其面具理论的运用和特有的戏剧创作形式上;第四章从奥尼尔个人生活入手,联系当时的美国社会状况,对其思想来源做系统分析,从整体的角度来把握尤金·奥尼尔的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孕育条件。结语部分总结奥尼尔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贯穿其创作始终,并对其带有哲学无政府主义色彩的戏剧在美国戏剧史的地位进行客观评价。

郭苏苏[6](2020)在《奥尼尔晚期戏剧创作中的日本能剧元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尤金·奥尼尔是美国现代戏剧的奠基者和缔造者,他在戏剧史上的巨大贡献,使他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关于他及其戏剧的研究成果亦是汗牛充栋、难计其数,但近年来的研究重复性较多,并未出现真正具有突破性的成果。奥尼尔本人对能剧具有一定的研究,且他的晚期剧作中存在着丰富的能剧元素,但这一特点并未引起学者们的注意,有关此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其“晚期戏剧创作与日本能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论题。奥尼尔一生的创作成果丰硕,其晚期戏剧代表了他创作的最高成就,并被称作是“揭示灵魂的戏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日本能剧元素。能剧是日本特有的一种传统戏剧形式,它以从中国传入日本并与其本土神道教相融合的佛教思想为哲学土壤,具有相对固定的角色设置和演出程式,以主角的往事回忆作为主体内容,反映主角的过去经历,揭示人物的心灵和精神世界,体现出一种“无中万般有”的美学境界。奥尼尔的晚期剧作具有浓重的自传色彩,《送冰的人来了》、《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休吉》和《月照不幸人》是其晚期创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四部作品,折射了奥尼尔本人的人生经历和哲学思考。这些作品在形式上具有典型的静态戏剧特点,不刻意追求戏剧的外部动作冲突,剧中充斥着人物对往事的回忆,以剧中人物的回忆和讲述的故事作为全剧的主体或关键内容,映射着东方佛教和道家的哲学光辉,与日本能剧在人物形象、戏剧结构、美学追求以及哲学内涵上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奥尼尔晚期戏剧与能剧之间的诸多相似性,为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奥尼尔晚期戏剧提供了启示。能剧作为一种东方所独有的静态戏剧模式,用于表现西方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以及永恒关怀等方面所获得的成功,证明了西方戏剧内涵与东方戏剧形式的相容性;而能剧比较独特的演出形式,亦为奥尼尔晚期戏剧的交流传播提供新的方向和空间;此外,能剧元素的发现也为晚期戏剧的解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梁琼[7](2020)在《尤金·奥尼尔剧作中的水手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尤金·奥尼尔是美国民族戏剧的奠基人,在创作中他将自身经历融合进作品,塑造了大量个性鲜明的水手形象。这一形象对研究奥尼尔的心理历程、情感变化至关重要。目前,学界研究主要侧重于奥尼尔作品中的悲剧意识以及女性形象,但有关男性角色的研究却鲜有提及。本文以美国戏剧家尤金·奥尼尔的剧作为中心,着重通过对水手形象以及性格特征的分析弥补学界在此方面研究的不足,进而体察作家对人物群体的关怀和对人乃至人类生存境况的思考。第一章简要论述奥尼尔创作不同时期的水手形象:早期独幕剧中的“浪漫”水手形象,以“格伦凯恩号”系列剧为例;中期表现主义剧作中的“反抗”水手形象,以《安娜·克里斯蒂》为例;后期现实主义剧作中的“诗性”水手形象,以《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为例。第二章着重分析水手形象的性格特征:第一节分析水手单纯质朴但又粗暴的原始性特点。第二节以水手既热衷冒险的海上生活又向往安宁平静的陆地生活的矛盾心理展开论述。第三节分析“悲剧英雄”水手无法掌控自我命运和精神上无家可归的悲剧性特点。第三章探究水手形象的意义:首先,水手形象其实很大程度是奥尼尔自身的写照,尤其是后期作品,是对自我心境的剖析。其次,通过对人与人、人与大海关系的探讨,作家以隐喻与象征方式表达出对人以及整个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

王艺陶[8](2019)在《面具技巧在尤金·奥尼尔表现主义剧作中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尤金·奥尼尔在美国戏剧史和世界戏剧史中都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奥尼尔一生中不断实验不同的戏剧手段,探究了旁白、音响、面具等戏剧手段对人物内心的深度挖掘力和舞台表现力。其中,他最重视的是面具这一剧作技巧,他对面具的思考从未停滞,即使在完成备受瞩目的几部表现主义剧作之后。他认为面具可以增强这些表现主义剧作的人物塑造,尤其对群众角色戴面具的作用异常重视。

张婧冉[9](2017)在《《原野》的经典化与社会的文学观念变迁》文中提出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着名的剧作家,曹禺创作出了许多经典的作品,如《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在曹禺的作品中,《原野》的接受过程是比较独特的,充满了艰难与波折。《原野》自1937年问世直到七十年代,常受到质疑和批判。然而在沉寂了四十多年后,自八十年代起,《原野》迎来了如潮的好评。反观《原野》经典化历程中评价迥异的两个阶段,能够发现许多问题。评价反差之大,不仅反映了作为一部文学经典的《原野》内容的丰富性与主题的多义性,还折射出社会的文学观念变迁。而这种文学观念的变迁,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反映出时代的巨变。本文通过考察《原野》的经典化历程,探究文学经典及其意义,研究社会思想、尤其是社会文学观念的变迁对经典建构的影响,探讨经典阐释与历史文化语境的关系,进而思考时代与社会变迁的一些重要问题。

喻小燕[10](2014)在《从“灵魂戏剧”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以《原野》和《琼斯皇》为个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原野》和《琼斯皇》的进一步认识,对两部作品的比较研究也逐渐深入,但由于《原野》在艺术手法上对《琼斯皇》的借鉴过于明显,使得学界对这两部戏剧的研究,往往习惯从艺术技巧的层面上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却对两部戏剧体现出的中西文化差异鲜有涉猎。本文将以这两部戏剧所展现出的复杂人性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本文包括绪论与余论,共由五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在第一、二、三章。文章的主体框架主要基于《原野》和《琼斯皇》两个文本展现出的文化差异,按照两部戏剧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展开深入探讨。在绪论中,笔者主要介绍了作为中西“灵魂戏剧”代表之作的《原野》和《琼斯皇》的可比性、本课题研究现状及意义、本文的任务和方法。在第一章中,笔者以人性为切入点,第一部分通过剧中人物所体现出的根身欲望和生命蛮性,揭示人性“恶”的自觉;第二部分通过描写主人公追梦的执着精神和面对不公命运的反抗意识,展现“自由意志”的觉醒对生命个体的影响。整章通过阐释人性对命运的影响,挖掘人性背后中西文化的差异。在第二章中,笔者主要以仇虎和琼斯的出逃为契机,从他们逃跑的不同原因、不同心理和不同性质三个方面深入探讨“逃跑”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隐喻。并深入分析了两部戏剧虽都大量使用了表现主义技巧,但却有着不同效果的文化原因。在第三章中,笔者分别论述了仇虎的自杀和琼斯的被杀所展示的不同文化精神,并通过对这两个罪恶灵魂自我救赎过程的描写,立足中西文化之间,看待自然人性的终极回归。最后,在余论中,笔者将总结全文,并论述“灵魂戏剧”所展现出的复杂人性与我们自身的相关性,并以此表明,无论中西文化有着怎样的差异,其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对人类文化都有着巨大的贡献。

二、灵魂的戏剧——谈表现主义手法在《琼斯皇》中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灵魂的戏剧——谈表现主义手法在《琼斯皇》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代戏剧接受表现主义戏剧的历史轨迹与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翻译、评论的独特偏重
二、创作上的兴衰及其成因
三、创作的缘由及对两条分支的兼收并蓄
四、多种风格流派的交叉影响

(2)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选题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时空的超越者——尤金·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
    第一节 奥尼尔其人其作
        一、美国戏剧之父的斑斓人生
        (一)不幸的幸运儿
        (二)严肃剧作家奥尼尔
        二、奥尼尔的戏剧创作历程
        (一)早期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悲剧(1913-1920)
        (二)中期探索性的表现主义悲剧(1920-1933)
        (三)后期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悲剧(1939-1943)
    第二节 奥尼尔的传承与创新
        一、对西方传统与现代精神文化成果的汲取与传承
        (一)对西方非理性哲学的接受
        (二)对西方小说、诗歌等文学样式的学习借鉴
        (三)对西方传统与现代戏剧创作经验的传承与吸收
        二、在戏剧思想、艺术方面的创新与开拓
        (一)对现代人精神与心理的表现
        (二)在戏剧艺术上的实验与探索
第二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
    第一节 译介及其文学性与舞台性之争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译介的中国之旅
        一、肇始期及第一次译介高潮
        (一)序幕(20年代):春雷乍现、蓄势待发
        (二)第一次译介热潮(30年代):借势而起、蓬勃发展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一)缺席期(40年代):战争年代、译者缺位
        (二)停滞期(“十七年”间及“文革”时期):译源受批、译介空白
        三、第二次译介高潮及回落阶段(新时期至今)
        (一)第二次译介浪潮(80年代):译介集中、硕果迭出
        (二)奥剧译介的回落阶段(90年代至今):文集问世、译介赓续
    第三节 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的中译版本
        一、“译”随境变:《天边外》四大译本
        (一)四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风格迥异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二、“译”无止境:《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七大译本
        (一)七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异彩纷呈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三、“译”彩纷呈:《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三大译本
        (一)三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各有千秋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第三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研究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历时研究
        一、发轫期及第一次研究热潮
        (一)发轫期(20年代):蹒跚起步、简要评介
        (二)第一次研究热潮(30年代):翻译助力、争锋激烈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一)沉寂期(40年代):偏离主流、遭受冷遇
        (二)空白期(“十七年”间和“文革”时期):无人问津、研究停滞
        三、第二次研究热潮及多元发展阶段(新时期至今)
        (一)1978—1990年:思想解放、研究复兴
        (二)1991—2020年:视角多元、研究深化
        (三)关于奥尼尔戏剧的博士论文研究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共时研究
        一、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整体情况
        二、近四十年国内研究热点
        (一)作家作品研究
        (二)创作特点及美学风格研究
        (三)与其他剧作家的比较研究
        (四)社会思想和宗教主张研究
        (五)跨文化、跨学科视角下的研究
        三、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流变
        (一)永恒的经典、永远的热点
        (二)永不过时的研究话题
        (三)永远在路上的奥剧研究
第四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搬演
    第一节 永无止境的《榆树下的欲望》
        一、同株异葩、并蒂绚烂:《榆树下的欲望》话剧改编演出
        (一)写实与写意的融合:沈亮版《榆树下的欲望》
        (二)欲望的激情宣誓:任鸣版《榆树下的欲望》
        二、一剧两戏、“戏”说欲望:《榆树下的欲望》戏曲移植搬演
        (一)川剧移植搬演:徐棻的《欲海狂潮》
        (二)曲剧移植搬演:孟华的《榆树孤宅》
    第二节 一胞“两娣”的《安娜·克里斯蒂》
        一、中西合璧的戏剧盛宴:乔治·怀特版《安娣》
        二、甬剧《安娣》遇见奥尼尔:《安娜·克里斯蒂》之甬剧移植搬演
    第三节 其它经典剧作在中国的演出
        一、斯坦尼模式之奥剧呈现:张彤版《早餐之前》
        二、奥尼尔的中国风景:王斑版《天边外》
第五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整体性影响
        一、奥尼尔的影响与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
        二、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第二节 奥尼尔与李龙云
        一、李龙云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二、奥尼尔对李龙云的影响
        (一)表现主义式氛围
        (二)自然象征的运用
        (三)强烈的内心独白
        (四)梦幻化的效应
        (五)爱欲的悲剧性
        三、李龙云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二)对希望的坚持
        (三)抒情性与诗性
    第三节 奥尼尔与李杰
        一、李杰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二、奥尼尔对李杰的影响
        (一)物象的象征性
        (二)梦幻性段落
        (三)内心独白的介入
        (四)生命的悲剧性
        三、李杰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二)多角色命运
        (三)物象的文化象征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奥尼尔生平年表
附录 B 奥尼尔剧作年表
附录 C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演出资料汇编(1929—2019)
附录 D 中国奥尼尔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东方杂志》对现代派戏剧的译介与传播(1920-192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本文的依据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东方杂志》对现代派戏剧的理论引介
    第一节 象征主义戏剧思潮
        一、在神秘主义的深奥处寻找安息地
        二、“神秘”与“科学”的两分对立
    第二节 表现主义戏剧思潮
        一、超越现象以表现事物抽象的本质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逆行”
    第三节 未来主义戏剧思潮
        一、政治对立的未来主义者们
        二、疯狂与理性的相互抗衡
第二章 《东方杂志》中的现代派译剧
    第一节 《东方杂志》译介现代主义戏剧的文化心态
        一、对物质文明的不懈反思
        二、对精神生活的不绝思考
    第二节 翻译剧作主题研究
        一、非理想化的婚姻真相
        二、“灵”与“肉”的艰难抉择
        三、以何为信仰的文本诠释
    第三节 翻译剧作艺术分析
        一、意象化的主体形象
        二、非理性心理的深层呈现
        三、人物心理外化
        四、速力崇拜与非逻辑想象
第三章 《东方杂志》中的改译与原创剧作
    第一节 现代主义与原创剧作
        一、《东方杂志》的译介理念
        二、译剧对原创戏剧的影响
    第二节 洪深的改译与现代派戏剧的观众接受
        一、《赵阎王》与《琼斯皇》
        二、《第二梦》与《亲爱的勃鲁托斯》
    第三节 《东方杂志》译介活动之意义
        一、同时代本土创作的主流
        二、反叛与自我表达的渴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尤金·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奥尼尔悲剧中的酒神精神探源
    第一节 尼采悲剧观的核心——“酒神精神”学说
        一、狄奥尼索斯是一切悲剧的主角:酒神仪式向悲剧艺术的位移
        二、对立与统一:悲剧艺术中的酒神冲动与日神冲动
        三、希腊悲剧的消亡:苏格拉底主义与酒神精神的根本对立
    第二节 酒神精神与奥尼尔悲剧精神的深层契合
        一、奥尼尔悲剧对古希腊悲剧文化的继承
        二、奥尼尔悲剧内涵的“非理性”取向
        三、奥尼尔的悲剧主题对“人”的关怀
第二章 酒神气质与奥尼尔悲剧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第一节 奥尼尔悲剧中的社会底层人物群像
        一、奥尼尔的“萨蒂尔”们
        二、酒神气质在“水手”形象上的反映
        三、酒神气质在“农夫”“工人”形象上的反映
        四、酒神气质在“酒徒”形象上的反映
    第二节 奥尼尔悲剧中的女性形象
        一、奥尼尔的“酒神狂女”们
        二、酒神气质在“地母”形象上的反映
        三、酒神气质在“妓女”形象上的反映
        四、酒神气质在“家庭主妇”形象上的反映
第三章 酒神倾向与奥尼尔悲剧的表现方法
    第一节 酒神倾向与精神分析方法之互通
        一、奥尼尔悲剧中隐含的恋父/恋母情结
        二、奥尼尔悲剧中反复出现的人格分裂
        三、奥尼尔悲剧中频繁穿插的白日梦
    第二节 酒神倾向与表现主义方法之实践
        一、情感第一:奥尼尔悲剧中的内心独白
        二、逆向演化:酒神影响下扬克的变形表现
        三、逃亡之路:《琼斯皇帝》具有酒神意味的布景
    第三节 酒神倾向与象征主义方法之运用
        一、从“海洋”意象分析酒神倾向
        二、从“月光”意象分析酒神倾向
        三、从“面具”意象分析酒神倾向
第四章 酒神精神影响下奥尼尔悲剧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
    第一节 从酒神艺术看奥尼尔悲剧对“生命”价值的审视
        一、悲剧精神:个体毁灭后生存价值的实现
        二、情感净化:郁结于胸的痛苦得以宣泄
        三、艺术救赎:新信仰模式下精神人格的提升
    第二节 从酒神狂欢看奥尼尔悲剧对“人”的价值的审视
        一、回归“自然”后人类感情的复苏
        二、呼唤“醉境”的现代家庭伦理文化
        三、“迷狂”状态下人文主义对物质主义的超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循此苦旅,以达天际 ——尤金·奥尼尔戏剧“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选题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一、尤金·奥尼尔的创作与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契合
    (一)追溯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
    (二)奥尼尔戏剧中的“唯一者”
    (三)忠实于“自我”:自传性作品中的奥尼尔
    (四)奥尼尔在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下的政治国家观
二、尤金·奥尼尔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在创作中的进化
    (一)对麦克斯·施蒂纳与尼采思想的扬弃
    (二)同道家思想的调和
    (三)对易卜生和斯特林堡的超越
三、尤金·奥尼尔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在艺术手法上的体现
    (一)面具背后的“人”
    (二)戏剧创作形式的独特性
四、尤金·奥尼尔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生长的土壤
    (一)“黑爱尔兰人”与希伯来精神
    (二)悲剧审美体验与希腊精神
    (三)航海经历与冒险精神
    (四)美国社会与精神文化的滋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奥尼尔晚期戏剧创作中的日本能剧元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奥尼尔与能剧
    第一节 奥尼尔晚期戏剧概述
    第二节 日本能剧概述
    第三节 奥尼尔对能剧的接受
第二章 奥尼尔晚期戏剧中能剧元素分析
    第一节 相像的角色:现代社会的“仕手”与“胁”
    第二节 相似的结构:丰富的“过去”以及停滞的“现在”
    第三节 相类的审美倾向:虚实交融的艺术之美
    第四节 相通的哲学内涵:佛教思想
第三章 奥尼尔晚期戏剧与能剧之关系的意义及启示
    第一节 西方戏剧内涵与东方戏剧表现手法的相容性
    第二节 奥尼尔晚期戏剧传播的一种新方向
    第三节 奥尼尔晚期戏剧解读的一条新思路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演出简表(1929-2019)
    附录二 :奥尼尔晚期四部剧作在国外的代表性演出简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7)尤金·奥尼尔剧作中的水手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尤金·奥尼尔创作概况
    第二节 尤金·奥尼尔研究综述
    第三节 选题理由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尤金·奥尼尔笔下水手形象概述
    第一节 早期独幕剧中“浪漫”的水手形象
        一、早期独幕剧创作概述
        二、“浪漫”的水手形象
    第二节 中期表现主义剧中“反抗”的水手形象
        一、中期表现主义剧作概述
        二、“反抗”的水手形象
    第三节 晚期现实主义剧中诗性的水手形象
        一、晚期现实主义剧作概述
        二、“诗性”的水手形象
第二章 水手形象的性格探析
    第一节 非理性主义的原始性
        一、单纯与质朴
        二、激情与暴力
    第二节 寻求归属感的矛盾性
        一、渴望自由与安宁
        二、追求实利与信仰
    第三节 个体英雄主义的悲剧性
        一、命运不可控
        二、心灵无可依
第三章 水手形象意义探究
    第一节 自传式的思想写照
        一、自我分裂与重构
        二、自我的消解
    第二节 悲剧成就及审美价值
        一、超越自我束缚与生存困境
        二、探求自由意志与现实关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面具技巧在尤金·奥尼尔表现主义剧作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如果《琼斯皇》中的幽灵使用面具
二、如果《毛猿》中的同伴使用面具
    (一)使用面具加强“寻找归属”的主题
    (二)使用面具加强表现主义效果
三、如果《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中群众使用面具
    (一)面具群众让主要人物所看到的世界直观外现
    (二)面具群众与非洲面具的呼应
结语

(9)《原野》的经典化与社会的文学观念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1937:《原野》的诞生
    第一节 创作背景与意图
    第二节 艺术创新与探索
    第三节 对《琼斯皇帝》的借鉴与超越
第二章 左翼语境:《原野》的被误读
    第一节 左翼语境中的冷遇与被误读
    第二节 不同的声音
    第三节 演出与反响
    第四节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与作者的“反省”
第三章 新时期:《原野》的再评价一
    第一节 新启蒙语境中的重新审视与再评价
    第二节 左翼文学观的余音
    第三节 演出与改编的多样性
    第四节 作者的反思与无奈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从“灵魂戏剧”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以《原野》和《琼斯皇》为个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1. 《原野》与《琼斯皇》:中西“灵魂戏剧”的代表之作
    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3. 本论文的任务和方法
1 灵魂的书写:立足中西文化之间看待人性的力量
    1.1 “恶”的自觉
        1.1.1 根身欲望的恣意绽放
        1.1.2 生命蛮性的任意妄为
    1.2 “自由意志”的觉醒
        1.2.1 人生梦想的执着追求
        1.2.2 孤寂灵魂的挣扎反抗
2 灵魂的审判:中西文化里“出逃”的不同隐喻
    2.1 不同的逃跑原因
        2.1.1 血亲复仇后的仓皇而逃
        2.1.2 压榨掠夺后的有备而逃
        2.1.3 比较研究
    2.2 不同的逃跑心理
        2.2.1 自责中的道德压力
        2.2.2 挣扎中的权力意识
        2.2.3 比较研究
    2.3 不同的逃跑性质
        2.3.1 饱含宗法性质的罪与罚
        2.3.2 蕴涵政治色彩的罪与罚
        2.3.3 比较研究
3 灵魂的救赎:中西文化下自然人性的终极回归
    3.1 仇虎的自杀
        3.1.1 自我救赎
        3.1.2 人性复位
    3.2 琼斯的被杀
        3.2.1 双重遗弃
        3.2.2 宗教隐喻
余论:“灵魂戏剧”与我们自己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灵魂的戏剧——谈表现主义手法在《琼斯皇》中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代戏剧接受表现主义戏剧的历史轨迹与特征[J]. 陈达红. 戏剧艺术, 2021(04)
  • [2]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D]. 李小刚.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东方杂志》对现代派戏剧的译介与传播(1920-1929)[D]. 谢慧娟.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尤金·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研究[D]. 张惟喻.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1)
  • [5]循此苦旅,以达天际 ——尤金·奥尼尔戏剧“哲学无政府主义思想”研究[D]. 乌博林.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6]奥尼尔晚期戏剧创作中的日本能剧元素研究[D]. 郭苏苏.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尤金·奥尼尔剧作中的水手形象研究[D]. 梁琼.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8]面具技巧在尤金·奥尼尔表现主义剧作中的实践研究[J]. 王艺陶. 艺海, 2019(09)
  • [9]《原野》的经典化与社会的文学观念变迁[D]. 张婧冉. 武汉大学, 2017(06)
  • [10]从“灵魂戏剧”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以《原野》和《琼斯皇》为个例[D]. 喻小燕. 海南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灵魂的戏剧——论表现主义在《琼斯皇帝》中的运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