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不同林地植被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黄土高原不同林地植被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一、黄土高原不同林地植被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泽凡,张学珍[1](2021)在《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对土壤物理参数的影响——基于已发表数据的荟萃分析》文中认为陆面过程在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土壤水文过程是陆面过程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陆面模式中土壤水力学参数仅依赖于土壤质地,并未考虑植被类型对其影响,这与自然过程不符,从而导致对大规模植被恢复的水文、气候效应认识不充分。为揭示植被恢复对土壤物理参数的影响,改进陆面模式中土壤参数的精度,论文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了已发表的植被恢复下土壤物理参数的测试分析数据,从中提取了采样点经纬度、土壤质地、植被类型、恢复年限、坡度、孔隙度等信息,进行了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植被恢复可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明显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从而提高土壤黏粒含量,降低砂粒含量,显着提高土壤孔隙度、饱和导水率和持水能力。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这种作用也增强,恢复至林地阶段达到最高,并且阔叶林的作用要强于针叶林。随林龄增长,土壤孔隙结构和入渗性能都明显改善,土壤的持水性得到增强。研究明确了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参数的影响,为更好地研究大规模植被恢复对地表水分通量的影响及其气候效应奠定了基础。

宗巧鱼[2](2021)在《陕北黄土区撂荒山地枣林土壤质量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陕北黄土区山地枣林存在大量撂荒的现象,为明确不同撂荒年限下山地枣林土壤质量,从而为今后研究区山地低效枣林改造、撂荒枣林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与数据支撑。本研究通过对研究区撂荒1 a、3 a、6 a、10 a、15 a、20 a山地枣林及撂荒草地进行土壤质量评价,揭示不同撂荒年限山地枣林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等指标对撂荒年限的响应,采用土壤质量指数法,对不同撂荒年限土壤质量进行综合得分,从而明确不同撂荒年限下山地枣林土壤质量。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撂荒年限下枣林地土壤含水量随季节变化表现出层次性和波动性,其中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受季节变化影响最为明显,深层土壤含水量变化较小,相对稳定。各林地0-3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平均值为8.13%,平均储水量为361.87 mm;夏季土壤含水量平均值达9.28%,土壤储水量平均为397.41 mm;秋季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储水量分别介于4.24%-15.94%和282.12 mm-465.31 mm之间。不同撂荒年限下枣林地土壤储水亏缺度与储水亏缺补偿度存在差异。在0-100 cm土层各样地土壤储水亏缺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均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各样地夏季土壤储水补偿度在200-340 cm土层均为负值,即夏季降雨并未对深层土壤水进行补偿,且土壤水分亏缺加重。(2)不同撂荒年限下各林地在0-20 cm土层撂荒6 a粉粒含量最高,撂荒20 a最低;在20-40 cm土层,撂荒3 a黏粒含量最高,土壤砂砾含量撂荒20 a最高,撂荒6 a最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各林地的土壤容重总体呈增加趋势;随着撂荒年限的增加,土壤容重总体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0-20 cm,土壤最大持水量撂荒20 a最大,1 a最小,最大持水量分别是46.70%和35.12%。不同撂荒年限下各林地毛管持水量存在显着差异(P<0.05)。(3)土壤有机碳含量具有明显的表聚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逐渐减小,0-10 cm土壤平均有机碳含量为10.05 g/kg,100-340 cm有机碳储量占整个土壤剖面的61%。不同撂荒年限下深层土壤有机碳随着撂荒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逐渐减小,且差异不显着,即撂荒年限对土壤深层有机碳的分布影响较小。其中0-20 cm土层,撂荒15 a土壤有机碳储量最多,为26.15t/hm2;撂荒1 a最少,为18.69 t/hm2。不同撂荒林地的土壤p H均大于8,土壤呈碱性。各林地土壤全量、速效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总体呈现降低趋势。其中土壤速效磷含量随着撂荒年限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撂荒20 a土壤速效磷含量最高达30.01 mg/kg。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C:N呈现上升的趋势。不同撂荒年限下各林地土壤C:P变化趋势存在差异,整体介于9.32-45.47。不同撂荒年限下各林地土壤N:P介于0.14-2.11之间。(4)不同撂荒年限下枣林地土壤共检测到细菌36门、101纲、208目、313科、504属。土壤细菌类群主要以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31.9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9.93%)、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12.62%)为主,其次不同撂荒年限枣林地土壤细菌类群以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8.19%)、绿弯菌门Chloroflexi(7.53%)、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2.63%)、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1.14%)、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1.13%)和己科河菌门Rokubacteria(1.11%)居多。不同撂荒年限下枣林地土壤共检测到真菌10门、33纲、75目、162科、269属。土壤真菌门类群主要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主。(5)共选取21个土壤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了土壤黏粒、土壤p H、土壤含水量、土壤总孔隙度、有机碳、速效磷、全氮、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脲酶共计10个土壤指标进行土壤质量评价。基于土壤质量指数法对土壤质量评价总得分撂荒15 a最高(0.823),20 a次之(0.755),撂荒草地最小(0.300)。基于修正内梅罗指数法对土壤质量评价总得分撂荒15 a最高(0.601),10 a次之(0.582),撂荒草地最小(0.223)。

马海霞[3](2021)在《不同利用方式和坡位变化对高寒草甸保水固土的影响》文中指出高寒草甸是我国面积分布最广泛的高寒草地类型之一,是黄河流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对环境保护和维护物种多样性方面具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人类对高寒草甸不适度利用,高寒草甸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且部分区域水土流失严重。高寒草甸水土流失主要与土壤质地、地上植被物种组成、降雨和放牧管理等有直接关系。祁连山区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较脆弱,这些问题更进一步凸显出来。因此,高寒草甸保水固土效应维持是其管理的重要科学问题。但目前不同草地利用方式和不同高寒草甸坡位保水固土研究相对缺乏。鉴于此,本研究以祁连山东段天祝高寒草甸为对象,在人工模拟降雨下,基于不同草地利用方式、坡位和坡角,研究高寒草甸土壤的渗透性、持水性、抗冲性及抗蚀性特征,确定草地植被状况与水土流失量关系,明确高寒草甸保水固土能力及对草地利用方式的响应,揭示高寒草甸保水固土能力变化的驱动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开垦年限30年人工草地地上生物量最高,地下生物量最低;牧道地上生物量最低,放牧地地下生物量最高。土壤全价氮、磷及钾含量、土壤总孔隙度和>2 mm水稳性团聚体为围栏封育草地最高,人工草地最低。土壤全价氮、磷、钾含量为坡中最高,坡脚最低;地上生物量为坡下最高,坡顶最低;地下生物量为坡顶最高,坡脚最低。(2)土壤稳定入渗速率和累计入渗量为围栏封育草地>放牧地>牧道>人工草地。土壤入渗率从坡顶到坡脚呈增加趋势,且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影响土壤入渗率因素排序为孔隙度>容重>颗粒组成>水稳性团聚体。土壤中有机质、全钾和全氮含量与其入渗率变化基本一致。(3)土壤持水能力随粉粒含量升高而增强,随黏粒含量升高而降低,与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之间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土壤田间持水量为围栏封育草地>放牧地>牧道>人工草地,土壤持水能力为坡下最大,坡脚最小。(4)土壤抗冲性为放牧地>牧道>围栏封育草地>人工草地,且5°最强,15°最弱,0~20 cm土层>20~40 cm土层。土壤抗冲指数与土壤有机质、全价磷、氮、钾间均呈显着正相关。与冲刷前比较,冲刷后不同草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显着下降,人工草地下降幅度最大;抗冲指数为坡中最高,坡脚最低,且随冲刷时间延长而增强。(5)土壤抗蚀性为围栏封育草地最强,人工草地最弱,且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弱。不同坡位径流量、径流系数和产沙量从坡顶至坡脚呈先减小再增大趋势,其中坡中最小,坡顶最大;水源涵养量从坡顶至坡脚呈先增大再减小趋势,其中坡中最高,坡顶最低。(6)围栏封育草地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最高,为54.88元·m-2·a-1,人工草地最低,为37.57元·m-2·a-1。在不同坡位中,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是坡下,为83.77元·m-2·a-1。综上所述,本文基于高寒草甸不同利用方式和坡位,表明坡面位置在中下坡且利用方式为围栏封育的草地保水固土效果最佳,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最大,该结果可为制定高寒草甸利用与保护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郝宝宝[4](2021)在《陕北风沙黄土区人工林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文中研究指明自黄土高原实施人工植被建设修复生态环境以来,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覆盖率大幅提高,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性显着增强。土壤动物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碳氮循环及土壤质量演变等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群落结构变化可以准确地反映出生境的优劣,但目前有关黄土高原地区生态交错带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对人工植被恢复过程的响应机理尚不明确。基于此,本研究选择榆林市榆阳区的巴拉素、红石峡、麻黄梁和鱼河峁为研究区域,调查不同生境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分布、多样性和相似性,以及土壤环境因子状况,并以草地作为对照,旨在揭示人工林地建设对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分析探讨不同人工林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耦合关系,为科学评估陕北风沙黄土区人工植被生态效益提供土壤动物学方面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区土壤动物类群以鞘翅目、蜘蛛目和膜翅目等广布种为主,地蜈蚣目、后孔寡毛目、蚰蜒目、等足目和蜚蠊目等稀有类群仅在少数样地出现。土壤动物功能类群中植食性动物占比最高,捕食性和杂食性动物次之,腐食性动物最低。(2)土壤动物类群数、个体密度和生物量在垂直分布上呈现表层集聚特性,且与土壤环境因子(类型、质量)具有显着相关性,表现为黄绵土区高于风沙土区。随着人工林恢复年限的延长,土壤动物的种类、数量、生物量及多样性呈上升趋势,群落结构变得更为复杂。植被类型对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与组成及生态指数存在明显影响,其中,土壤动物的类群数、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表现为:油松>侧柏>樟子松>沙棘>草地。与草地相比,沙地生态恢复过程中种植人工林能够显着提升土壤动物的个体密度、生物量及多样性。(3)相似性Jaccard指数分析表明:各样地间土壤动物群落表现为中等不相似或极不相似,动物群落的组成异质性较高。聚类分析表明:不同样地间土壤动物种类、数量的变化因素除与植被类型和恢复年限有关外,还与地形等因素的差异有关,小生境是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4)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动物的类群、密度和生物量显着相关(P<0.05),对动物群落的分布影响较大。蜘蛛目、半翅目、地蜈蚣目和革翅目等常见类群的分布受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的影响较大;等足目和柄眼目的分布主要受p H、孔隙度、速效磷的影响较大;后孔寡毛目、直翅目和蚰蜒目的分布主要受土壤含水量、电导率和碱解氮的影响较大;鞘翅目的分布除与土壤容重和有机质呈正相关外,与其它土壤环境因子均呈负相关。

张贾宇[5](2021)在《林下植被对杨树人工林生长与氮素供应的影响》文中提出以往研究普遍认为,林下植被在人工林中的主要作用是增加系统物种的数量。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林下植被有利于人工林系统的养分循环与长期生产力维持。自然状态下,一定区域内的林下植被包含许多种类的植物,而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在人工林系统中起到的养分作用目前仍不清楚。本文以江苏省宿迁市泗洪林场杨树(Populus spp.)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究物种丰富度不同的林下植被对杨树生长和土壤氮素供应的影响,为科学管理人工林林下植被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野外试验,对林下植被进行4种处理,即清除林下植被、保留单一植物(只保留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清除林下植被后种植固氮植物(种植田菁(Sesbania cannabina))和保留物种丰富度高的自然状态下的林下植被。于处理1年后测定杨树的生长状况和氮代谢状况,同时对林地土壤的养分含量、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以及胞外酶活性进行定期监测,重点分析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对杨树生长与土壤无机氮矿化的影响。此外,依据大田试验设计和室内培养试验,分析了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对凋落物分解和土壤氮素供应的影响;并通过自然同位素丰度法研究了杨树与林下植被的氮素利用策略,评估了杨树与林下植被间的氮素关系。主要结果表明:1、林下植被处理对4-8月期间杨树的生长产生了显着影响,尤其在杨树的生长旺季(6-8月),保留单一植物处理的杨树树高和胸径增长量均显着低于清除林下植被处理,然而,与保留单一植物处理相比,保留自然植被处理并未显着影响杨树在此期间的生长;此外,种植固氮植物处理的杨树树高和胸径增长量在6-8月期间均显着高于保留单一植物处理。进一步对杨树氮代谢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保留单一植物处理的杨树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在2019年7月比清除林下植被处理分别降低12.96%和18.71%。与保留单一植物处理相比,保留自然植被处理进一步降低了杨树叶片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此外,与保留单一植物处理相比,种植固氮植物处理有利于杨树的氮素代谢。2、林下植被处理对0-5 cm土层的土壤有较大影响。与清除林下植被处理相比,保留单一植物处理显着降低了林地土壤的含水率和紧实度,保留自然植被处理则进一步降低了土壤的紧实度;此外,与保留单一植物处理相比,种植固氮植物处理大幅降低了土壤紧实度。进一步对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与保留单一植物处理相比,保留自然植被处理降低了土壤无机氮的含量,然而,提高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加快了土壤溶解有机氮(DON)向无机氮的转化过程,同时更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积累和土壤中参与碳、氮、磷转化相关胞外酶活性的提高。尤其在氮素矿化较快的6-7月期间,保留自然植被处理的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净硝化速率和DON转化速率在0-5 cm土层比保留单一植物处理分别高出182.61%、30.77%和200%;另外,与保留单一植物处理相比,种植固氮植物处理主要提升了土壤中参与氮素转化相关酶的活性,并且显着提高了土壤无机氮的含量和土壤DON向无机氮的转化过程。不仅如此,与保留单一植物处理相比,保留物种丰富度高的自然林下植被处理还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尤其大幅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对氨基酸类、有机酸类和胺类碳源的利用能力;此外,与保留单一植物处理相比,种植固氮植物处理主要增加了土壤微生物对氨基酸类和有机酸类碳源的利用。3、与杨树叶单独分解相比,杨树叶和稗草混合分解提高了混合凋落物的分解速率,有助于凋落物中碳、氮和磷的释放;此外,增加林下植物物种数量进一步提高凋落物的分解和元素释放。杨树叶和多种林下植被混合分解至540 d时,凋落物残体的质量残留率和碳元素残留率比杨树叶和稗草混合分解分别低6.37%和12.18%;另外,与杨树叶和稗草混合分解相比,杨树叶和田菁混合分解后大幅提高了凋落物残体的分解速率和氮素释放速率。进一步分析培养土壤的有效养分转化状况,与纯土壤培养相比,添加杨树叶凋落物加快了土壤有效养分的周转;与添加杨树叶相比,杨树叶与林下植物凋落物混合,尤其是与物种丰富度高的林下植被凋落物混合,能够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积累,同时提高土壤中参与碳、氮和磷转化的胞外酶活性,并提高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此外,与非固氮植物相比,添加固氮植物凋落物主要加快了土壤的氮素转化过程,并且显着提高土壤无机氮的含量。4、保留自然植被处理的试验小区在4月已存在一部分林下植物,同时一部分林下植物在9月份开始生长。此外,与清除林下植被处理相比,保留单一植物处理和保留自然植被处理于2019年8月改变了杨树对氮素的利用策略,清除林下植被后杨树的氮素利用主要受10-2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的影响,与清除林下植被处理相比,10-20 cm土层的土壤铵态氮对保留单一植物处理杨树的氮素利用有更大的影响,0-5 cm土层的土壤铵态氮对保留自然植被处理杨树的氮素利用有更大的影响。综上所述,短期内,与清除林下植被相比,保留非固氮的林下植被存在与杨树竞争土壤无机氮的可能;但从长远角度来看,与清除林下植被相比,保留林下植被,尤其是保留物种丰富度高的林下植被,能够加快系统内凋落物的分解,有助于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同时提高林地土壤有效养分的供应;另外,与非固氮植物相比,种植固氮植物主要改善了林地土壤的氮素供应。提高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有利于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的维持,保留物种丰富度高的林下植被是一种较优的人工林林下植被管理模式。

郑婷[6](2021)在《泾河流域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流模拟与分析》文中指出生态系统服务流的模拟可以明确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区和需求区的划分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对流域生态环境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科学参考价值,然而目前关于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研究案例较少。本文以黄土高原地区的泾河流域为研究区,以土壤保持服务为对象,展开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流的模拟与分析研究。基于SWAT模型,本文对泾河流域2000-2018年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进行了定量评估,并将其分为减轻泥沙淤积服务、保护土壤肥力服务以及减少土地废弃服务3个组分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尝试进行土壤保持服务在“坡面-河道-子流域”尺度的空间流动路径的刻画以及流量的计算,最后进行土壤保持服务流的受益情况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土壤保持服务供需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期泾河流域土壤保持服务供需量与降雨量均存在较强的对应关系,且二者空间分布特征相似。研究期内,泾河流域逐月土壤保持服务供给量与月降雨量存在极强的对应关系,表现出有季节性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的特征;逐月土壤保持服务需求量与月降雨量也存在极强的对应关系,表现为有季节性波动,但总体呈下降的趋势。空间上,土壤保持服务供给量较高的地区除泔河子流域外,与土壤保持服务需求量较高的区域基本吻合。(2)土壤保持服务盈亏时空变化特征:各子流域土壤保持服务的盈亏状态受土地利用类型及地形因素约束影响明显。相同地形条件下,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区域,例如红岩河子流域,78%的月份土壤保持服务处于盈余状态;而植被覆盖度较低的区域,例如流域北部的马莲河子流域,64%的月份土壤保持服务处于亏损状态。行政区划上,土壤保持服务盈余区主要位于中高度植被覆盖区域以及轻微地表破碎的环县、西峰等县区。(3)土壤保持服务组分的时空变化特征:减轻泥沙淤积服务、保护土壤肥力服务、减少土地废弃服务等土壤保持服务组成类型的时空变化特征具有共性。从月际变化上看,三者均表现出波动增加的趋势;空间分异上均表现为随植被和地形变化而变化的特征,在植被覆盖较好、地形较为平坦的区域服务供给量较高,在植被覆盖较差、地形起伏较大的区域服务供给量较低。(4)土壤保持服务流时空特征分析:本文基本实现了减轻泥沙淤积服务流在不同空间尺度的路径模拟。通过构建估算域内和域外减轻泥沙淤积服务流受益值模型,计算泾河各子流域产生的减轻泥沙淤积服务流的总流量与流域域外获得减轻泥沙淤积服务流的受益值,结果二者相等。本研究是对我国黄土高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流研究的有益探索,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李海强[7](2021)在《东北黑土区侵蚀小流域土壤质量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壤侵蚀和耕作是黑土生产力退化的主要驱动力,但是目前对侵蚀和耕作条件下黑土肥力组成因子的动态响应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认识尚不清楚,成为退化黑土地力提升的限制环节。本论文围绕侵蚀小流域内土壤侵蚀和耕作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以及土壤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在东北黑土区典型侵蚀小流域,选取坡面尺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玉米地、乔木林和灌木林)、不同开垦年限(未开垦林地和开垦41年、50年和65年农地)、不同垄作方式(横坡垄作和顺坡垄作)和不同侵蚀强度(无侵蚀、轻度侵蚀、中度侵蚀、重度侵蚀和沉积)影响下的土壤以及小流域尺度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坡面尺度0-100 cm土层土壤物理和水力学性质以及肥力性质的空间分异特征,以确立不同因素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机制。运用地统计学和传统统计学方法,探究小流域尺度0-30 cm土层土壤物理性质和肥力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以揭示小流域尺度土壤质量的空间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0-100 cm土壤剖面内,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坡面尺度除不同开垦年限的农地土壤含水量、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无明显的变化趋势外,其它情景下土壤容重呈增加趋势,而其余所选指标以及土壤质量指数(土壤养分肥力指标值(NFI)、土壤物理环境指标值(EFI)和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值(IFI))均显着降低。在小流域尺度,0-15 cm土层土壤粘粒和粉粒含量、>0.25 mm团聚体比例和团聚体稳定性均低于15-30 cm土层,而含水量、<0.25 mm团聚体比例、土壤结构稳定性、p H和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均高于15-30 cm土层;0-15 cm土层土壤含水量、p H、有机碳、全氮、全磷、硝态氮和土壤结构稳定性的空间变异强度低于15-30 cm土层,而各粒径团聚体、有效磷、速效钾和铵态氮的空间变异强度高于15-30 cm土层。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影响下,在整个土壤剖面,玉米地土壤含水量、容重和<0.25 mm团聚体比例显着高于林地,而孔隙度、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饱和导水率和土壤结构稳定性低于林地。玉米地土壤>0.25 mm团聚体比例在0-50 cm土层显着低于林地,但在50-100 cm土层高于林地。除全磷含量外,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和其它养分含量和储量以及土壤结构稳定性均有显着影响,玉米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和储量以及土壤结构稳定性均显着低于林地,但有效磷、速效钾、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和储量均高于林地。乔木林与灌木林之间的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和储量以及土壤结构稳定性的差异均不显着。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不显着,但对各粒径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和全氮储量有显着的影响,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影响下团聚体比例的变化主导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变化。3.林地开垦为农地会导致0-50 cm土层孔隙度、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和饱和导水率分别降低5.1%、3.9%、14.2%和40.9%,其均在0-15 cm土层降低幅度最大,但50-100 cm土层孔隙度、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和饱和导水率会随开垦年限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容重对开垦年限的响应特征与孔隙度相反。林地开垦会造成整个土壤剖面团聚体稳定性的降低,且其降低幅度会随开垦年限的延长而增加,但林地开垦会增加整个土壤剖面有效磷、速效钾、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和储量。在林地开垦后50年内,0-15 cm土层土壤结构稳定性和含水量以及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会随开垦年限的延长而降低,但林地开垦显着改善了15-100 cm土层土壤结构稳定性和含水量以及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状况,其效果随开垦年限的延长而先增强后减弱。4.在0-50 cm土层,坡度较小的南坡和坡度较大的北坡顺坡垄作农地土壤孔隙度、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和团聚体稳定性均高于横坡垄作农地,而容重对垄作方式的响应特征与孔隙度相反。除南坡顺坡垄作农地仅15-5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高于横坡垄作农地外,南坡和北坡的顺坡垄作农地土壤结构稳定性、含水量和饱和导水率以及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和储量在整个土壤剖面均高于横坡垄作农地。5.随着土壤侵蚀强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0.25mm团聚体比例、饱和导水率和土壤结构稳定性以及有机碳、全氮、全磷和速效钾含量和储量均显着降低,但容重和>0.25 mm团聚体比例以及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和储量均逐渐增加。随着土壤侵蚀强度的增加,各粒径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和储量也显着降低,且各粒径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降低主导各自储量的降低。土壤侵蚀对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以及各粒径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弱。6.在小流域尺度,0-15和15-30 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异特征与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特征基本吻和,但各土壤理化指标在0-15和15-30 cm土层的分布面积与其在0-15和15-30 cm土层的空间变异强度相关。农地侵蚀热区、乔木林地和灌木林地土壤含水量较低,而沉积区和农地弱侵蚀区土壤含水量较高;>0.25 mm团聚体比例和团聚体稳定性均在乔木林地、草地、沉积区和农地侵蚀热区较高;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铵态氮含量以及土壤结构稳定性在农地侵蚀热区和灌木林地较低,而在乔木林地、草地和沉积区较高。在小流域尺度,土壤侵蚀量与>0.25 mm团聚体比例和团聚体稳定性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其余所选指标之间均呈线性负相关关系,表明侵蚀会直接造成小流域范围内土壤肥力的下降。7.基于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加权综合法计算土壤综合质量指数,对坡面尺度和小流域尺度土壤质量变异特征进行研究。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影响下,玉米地0-100 cm土层NFI和IFI值以及50-100 cm土层EFI值比林地分别高18.3%、17.5%和12.6%,但EFI值在0-50 cm土层比林地低3.6%。在不同开垦年限影响下,0-100 cm土层NFI和IFI值和0-50 cm土层EFI值均呈开垦65年农地>未开垦林地>开垦41年农地>开垦50年农地的变化趋势,而50-100 cm土层EFI值随开垦年限的延长而增加。在不同垄作方式影响下,顺坡垄作农地0-100 cm土层NFI和IFI值以及0-50 cm土层EFI值比横坡垄作农地分别高40%、64.5%和13.6%,但50-100 cm土层EFI值比横坡垄作农地低5.3%。随着土壤侵蚀强度的增加,整个土壤剖面NFI、EFI和IFI值均显着降低。相对于无侵蚀区,土壤侵蚀可造成NFI、EFI和IFI值分别降低33.3%、26.9%和50%。在小流域范围内,0-15和15-30 cm土层NFI、EFI和IFI值均随土壤侵蚀量的增加而显着降低。本研究阐明了坡面尺度不同情景对黑土物理和水力学性质和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和储量的影响,进而揭示了小流域尺度土壤物理和养分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了坡面尺度和小流域尺度土壤质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农地耕作会降低0-50 cm土层土壤物理性状,但施肥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养分状况,进而使土壤综合肥力质量得以提升。土壤质量对耕作的响应受开垦年限的影响,林地开垦后50年内,0-50 cm土层土壤质量随开垦年限的延长而降低。垄作方式对坡耕地土壤质量的影响随坡耕地坡位的变化而变化。由于上坡位遭受较严重的土壤侵蚀以及自身较差的肥力状况,上坡位进行横坡垄作虽然能降低土壤侵蚀且缓解养分流失,但不能显着改善坡耕地上坡位0-50 cm土层土壤理化性状和提升土壤质量,而坡耕地中坡位和下坡位进行顺坡垄作有利于土壤基本性状和土壤质量的提升。在侵蚀环境下,土壤质量随土壤侵蚀强度的增加而显着降低。基于坡面尺度不同情景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以及小流域尺度土壤侵蚀量与土壤质量的关系分析,发现侵蚀会直接造成小流域范围内土壤肥力的下降。本研究从不同尺度(坡面和小流域)和不同情景(土地利用方式、开垦年限、垄作方式和土壤侵蚀)等多个方面阐明侵蚀小流域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质量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可为退化黑土地力的恢复和提升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张缓[8](2021)在《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带土壤理化性质及枯落物持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被恢复有效改善了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研究植被恢复对近地表特征的影响对准确评估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的生态成效具有重要意义。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地带性分布明显,从森林带过渡到草原带,由于气候、水分条件的限制导致植被的生长模式及地上特征出现显着差异。本研究以不同植被带(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为调查样点,以不同立地条件下(阳坡中部、阳坡下部、坡顶、阴坡中部、阴坡下部)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对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土壤理化性质及枯落物状况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共调查记录物种35科87属116种。超过一半的物种由禾本科、豆科、蔷薇科、菊科组成,共占物种总数的56.9%,其余43.1%的物种隶属31科41属。植物群落生长型和生活型均为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生长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生活型均以半隐芽植物为主。物种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为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Simpson优势度指数为草原带>森林草原带>森林带,Pielou均匀度指数在3个植被带无显着差异。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均为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坡位、坡向对盖度和生物量影响显着。盖度均为阴坡>坡顶>阳坡,森林带为沟坡>梁坡,森林草原带为阴坡中部最高,阳坡上部最低,草原带为梁坡>沟坡,不同立地条件下无显着差异;地上生物量均为阴坡>阳坡>坡顶,森林带为梁坡>沟坡,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为沟坡>梁坡。(2)土壤结构和养分状况受植被群落类型、坡向及坡位的影响。>0.25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整体表现为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森林带为阴坡下部最大,阳坡下部最小,森林草原带为阴坡下部最大,坡顶最小,草原带为阴坡中部最大,坡顶最小,不同立地条件下差异显着。土壤有机碳含量整体表现为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森林带为8.80-12.71g/kg,阴坡>坡顶>阳坡;森林草原带为6.31-11.84g/kg,阳坡>阴坡>坡顶;草原带为3.89-8.03g/kg,阳坡下部最高,阴坡中部最低;土壤全氮含量的分布为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森林带为0.68-1.22g/kg,阴坡下部最高,阳坡下部最低;森林草原带为0.56-1.58g/kg,阳坡>阴坡>坡顶;草原带为0.22-0.59g/kg,阳坡>坡顶>阴坡,不同立地条件下差异显着(P<0.05);土壤全磷含量的分布为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森林带介于0.48-0.68g/kg,森林草原带介于0.56-0.62g/kg,草原带介于0.30-0.46g/kg,均表现为阳坡>阴坡>坡顶。(3)不同植被带枯落物蓄积量分布和持水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蓄积量为森林带(154.25-392.95g/m2)>森林草原带(151.27-287.58g/m2)>草原带(109.24-174.81g/m2)。不同立地条件下枯落物自然含水率、最大持水量、最大吸湿比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自然含水率分别为28-54.5%,26.8-41%和20.7-31.3%,且不同立地条件下差异显着(P<0.05);最大持水量分别为自身的3.26-3.64,2.94-3.2,1.63-1.92倍,最大吸湿比分别为3.26-3.64,2.94-3.21,2.63-2.92。枯落物有效拦蓄量为森林带(219.86-787.09g/m2)>森林草原带(188.15-437.7g/m2)>草原带(99.89-181.22g/m2),不同立地条件下枯落物持水量和浸水时间存在显着对数函数关系:Y=alnt+b(R2>0.91),吸水速率和浸泡时间存在幂函数关系:V=ktn(R2>0.99),两者均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

马在昊[9](2021)在《陕北防护林建设的土壤环境效应评估》文中提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以来,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但陕北地区不同时期的造林工程对风沙土和黄绵土两种土壤类型下土壤性质和肥力质量状况的影响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本研究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以陕北防风固沙区(榆阳区和神木市)和水土保持区(米脂县和靖边县)不同建设年限防护林林地为研究对象,测定和分析风沙土和黄绵土上植被变化后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变化特征,评估土壤肥力质量状况的变化,并探讨土壤质量对防护林建设时期的反馈特点,旨在科学地评估陕北防护林地土壤环境效应,从而为陕北地区土壤质量的改善提供参考和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防护林的建设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因土壤类型而异:土壤容重在风沙土区林地平均高出黄绵土区林地23.14%,含水量和团聚体含量在风沙土区分别较黄绵土区低64.88%和8.30%。在风沙土区种植20年防护林使土壤容重降低11.03%,使含水量提高41.39%;种植13年防护林使土壤团聚体含量提高174.25%;在风沙土区,樟子松的影响较沙柳和小叶杨大。在黄绵土区,防护林建设对土壤容重和含水量影响不大,但在米脂地区种植37年油松使土壤团聚体含量提升了28.70%。(2)防护林的建设使土壤化学性质发生变化:榆阳和神木风沙土区防护林建设37年后土壤p H值分别升高了15.08%和17.42%;在黄绵土区随防护林建设时间的延长土壤p H值略有降低;榆阳和神木风沙土区37年林地土壤电导率分别较裸沙地提升430.97%和690.84%;黄绵土区的电导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土壤养分指标在风沙土区多以20年和37年林地最高,年均变化速率多以37年林地最高,小叶杨的种植对土壤化学性质影响较樟子松和沙柳更大。榆阳和神木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随造林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在37年分别较裸沙地高553.49%和190.37%;全氮含量分别在37年和29年达到峰值,较裸沙地高1245.03%、776.30%;全磷含量分别在20年和37年达到峰值,较裸沙地高156.58%和621.50%;铵态氮含量均在37年林地达到峰值,较裸沙地高69.67%和67.48%;速效磷含量均在13年达到峰值,裸沙地高3613.59%和1238.99%。黄绵土区多以撂荒地和37年林地最高,年均变化速率多以20年最高,即黄绵土区刺槐、油松混交林的建设较其他单一树种的建设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更大。米脂和靖边地区有机质含量分别在造林20年和29年达到峰值,分别较撂荒地高8.61%、6.35%,米脂地区年均变化速率以20年最高,较3年林地年均升高1.78%;全磷含量分别在造林20年和37年达到峰值,分别较撂荒地高8.49%和4.22%,米脂地区20年林地较3年林地年均升高1.75%,靖边地区29至37年年均变化速率为0.42%;速效磷含量随造林年限的增加而升高,均在37年林地达到峰值,分别较撂荒地高24.01%和39.76%,米脂地区20年林地较3年林地年均升高2.64%,靖边地区29至37年年均变化速率为8.98%。但全氮含量在37年分别较撂荒地降低36.93%、28.56%,米脂地区37年林地较3年林地年均变化-2.94%,靖边地区29至37年年均变化速率为-3.57%;造林对铵态氮的影响在黄绵土区差异较大,米脂地区造林使铵态氮含量降低,但随造林年限的增加铵态氮含量呈升高的趋势,年均变化速率以20年最高为1.69%,靖边地区造林提高了铵态氮含量,29年林地较撂荒地高81.69%,但29至37年年均变化速率为-1.44%。总体上防护林生长对两种土质土壤有机质、全磷以及个别速效养分都有提升作用,只是在黄绵土区,生长年限与土壤养分的提升相关性不大,而在风沙土区,防护林生长年限与土壤养分含量大都呈正相关关系,防护林建设对风沙土养分含量提高程度较大。(3)防护林建设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程度因土壤类型有所不同,但各生物学指标均在种植3年、13年处于相对较低并稳定的水平,而在种植20年后显着的增加,至37年达到峰值。防护林生长与土壤生物学性质存在密切关系,尤其体现在各指标受造林工程影响更大的风沙土区,建设37年的防护林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在风沙土区是黄绵土区的82.45倍。(4)榆阳地区防护林土壤速效磷、铵态氮、有机质等指标在多数时期仍处于较缺乏水平,神木地区碱性磷酸酶活性、脲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有机质、电导率等指标在多数时期处于较缺乏的水平,米脂地区铵态氮、容重在多数时期处于较缺乏水平,靖边地区土壤脲酶活性在多数时期处于较缺乏水平。风沙土区防护林的种植能够在短期内使表层土壤质量提升,榆阳地区土壤质量指数于20年达到峰值,较裸沙地高12.67%,神木地区于37年达到峰值,较裸沙地高16.64%。虽然因三北防护林建设初期在榆阳地区选择的林种可能不适合当地的环境,使防护林后期出现了退化的情况而影响了土壤质量状况,但造林37年的土壤质量仍较裸沙地提升了7.81%。黄绵土区造林短期内使表层土壤质量下降,提升效果不如自然恢复,但经过20年种植后,防护林的表层土壤质量高于自然恢复,经过37年防护林的生长,土壤质量较3年林地提升了24.16%。

袁媛[10](2021)在《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文中研究指明毛乌素沙地是中国的四大沙地之一,地处于半干旱区的风蚀水蚀交错带,具有独特的地理生态景观。毛乌素沙地退化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同时也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植被作为生态系统的主体和初级生产者对沙漠化恢复具有重要作用。为明确植被恢复后毛乌素沙地土壤养分状况,本文以陕西榆林毛乌素治沙造林基地为研究区分析土壤容重、p H、有机碳(SOC)、全磷(TP)、全氮(TN)、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在4种植被恢复后的差异、总体分布特征以及半变异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恢复后表层土壤养分除SOC外、其它各养分指标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4种植被恢复对土壤养分影响表现为农地>林地>草地>灌木。深层土壤养分差异结果为:在4种植被类型中,SOC和TN含量都表现出明显的表层聚集现象。在0~10 cm层土壤TN和TP含量表现出农地显着高于灌木和林地(p<0.05),分别较灌木高34.90%、20.72%,林地45.66%、30.94%。在10~20 cm层草地SOC含量显着比农地高69.21%;在4种植被类型间0~200 cm土壤SOC、TP和TN含量总体均值都没有呈现出显着差异。除农地NH4+-N含量在表层0~10 cm显着高于深层10~200cm,其它三种植被都显着低于深层。在0~10 cm层4种植被间农地土壤NH4+-N显着高于草地、灌木和林地50.29%、53.68%和52.95%;在总体均值中分别高12.14%、13.76%和11.05%。在10~200 cm的各个层之间,4种植被土壤NO3--N含量都是农地显着高于草地、灌木和林地,其中总体均值农地显着高于草地、灌木和林地48.49%、57.53%和60.43%,各个层中基本都呈现出农地>草地>灌木>林地的趋势。在4种植被类型中土壤p H无论在各层还是总体均值都表现出农地显着高于其它3种植被的特点(p<0.05)。(2)根据经典统计分析知,表层土壤p H的变异系数是8.34%,属于弱变异;SOC、TP、TN和NH4+-N的变异系数分别是86.44%、31.92%、87.76%和58.58%,属于中等变异。由深层土壤养分分析知,SOC和TN含量均值随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至平稳、TP含量先降低后增加;变异系数CV(%)在0~200 cm层都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其中SOC最大变异(66.93%)出现在表层0~10 cm、TP和TN最大变异(34.21%、73.66%)都出现在深层160~200 cm处,SOC和TN最小变异出现在60~80 cm层分别是37.13%和43.40%、TP最小变异(22.99%)出现在40~60 cm处,都属于中等变异;SOC和TN都是偏态分布、TP基本呈现出正态分布。NH4+-N和NO3--N随深度的增加呈现波动变化。NH4+-N变异系数CV(%)在0~200 cm层表现出先变小后变大的趋势,其中最大变异(56.50%)出现在表层0~10 cm处,最小变异(22.11%)出现在40~60 cm处;NO3--N表现出“增-减-增-减”的波动变化,最大变异(73.10%)出现在中间层60~80 cm处、最小变异(57.76%)出现在80~120 cm处,都属于中等变异;呈现偏态分布。p H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大变异(8.52%)出现在表层0~10 cm处,最小变异(6.52%)出现在160~200 cm处都属于弱变异,基本呈现正态。土壤养分间SOC和TN具有最强的相关性。(3)根据半变异和空间分布分析得,表层半方差函数最佳拟合模型除NH4+-N是球面模型外,其它各个指标都是指数模型;p H的块金系数是9.98%,SOC、TP、TN和NH4+-N的块金系数分别是40.62%、49.82%、49.94%和40.55%。剖面2中除p H最佳模型是球面模型(R2=0.969)外,其它5种养分指标的最佳模型都是高斯模型;p H的块金系数为19.62%,SOC、TP、TN、NH4+-N和NO3--N的块金系数分别是49.60%、49.62%、41.47%、49.74%和42.65%。剖面5中p H和NO3--N的最佳半方差模型是指数模型,其它最佳理论模型都是高斯模型。p H、SOC、TP、TN、NH4+-N和NO3--N的块金系数分别是27.27%、49.92%、49.89%、49.94%、49.82%和49.94%。除表层和剖面2中p H具有强空间相关性,其它都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变程大于采样间距、各指标在采样范围内都具有空间相关性;表层各养分含量总体上均表现出从东北往西南方向递减的趋势,深层SOC、TN具有明显的表聚现象。

二、黄土高原不同林地植被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土高原不同林地植被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对土壤物理参数的影响——基于已发表数据的荟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数据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与方法
        1.2.1 数据选择
        1.2.2 研究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植被类型对土壤物理参数的影响
    2.2 恢复年限对土壤物理参数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3.1 讨论
    3.2 结论

(2)陕北黄土区撂荒山地枣林土壤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背景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
        1.3.2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野外采样
        2.2.1 土壤样品采集
        2.2.2 土壤微生物样品采集
    2.3 室内测定
        2.3.1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3.2 土壤干燥化强度评价方法
        2.3.3 主成分分析法
        2.3.4 最小数据集
        2.3.5 土壤质量指数法(SQI)
        2.3.6 基于修正内梅罗指数法
        2.3.7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测定
    2.4 数据分析
        2.4.1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2.4.2 土壤微生物分析
    2.5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撂荒年限枣林地土壤水分特征
        3.1.1 土壤含水量特征分析
        3.1.2 土壤含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3.1.3 土壤干燥化分析
        3.1.4 土壤储水亏缺程度分析
    3.2 不同撂荒年限枣林地物理指标
        3.2.1 土壤机械组成
        3.2.2 土壤容重特征
        3.2.3 土壤孔隙度特征
        3.2.4 土壤持水性特征
    3.3 不同撂荒年限枣林地化学指标
        3.3.1 土壤有机碳特征
        3.3.2 土壤pH和电导率特征
        3.3.3 土壤速效磷和全磷特征
        3.3.4 土壤全氮和碱解氮特征
        3.3.5 土壤速效钾特征
        3.3.6 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3.4 不同撂荒年限枣林地生物指标
        3.4.1 土壤酶特征
        3.4.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3.5 枣林地土壤指标相关分析
    3.6 撂荒枣林地土壤质量评价
        3.6.1 土壤指标主成分分析
        3.6.2 土壤质量指标权重
        3.6.3 土壤质量指数法(SQI)对土壤质量的评价
        3.6.4 修正内梅罗指数法对土壤质量的评价
        3.6.5 不同土壤质量评价方法的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不同撂荒年限枣林地土壤水分特征分析
    4.2 不同撂荒年限枣林地物理指标分析
    4.3 不同撂荒年限枣林地化学指标分析
    4.4 不同撂荒年限枣林地生物指标分析
    4.5 土壤质量评价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3)不同利用方式和坡位变化对高寒草甸保水固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草地利用方式对保水固土的影响
        1.2.2 地形和土壤结构对保水固土的影响
        1.2.3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意义与科学问题提出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2.1 不同利用方式下高寒草甸保水固土效应
        2.2.2 不同坡位下高寒草甸保水固土效应
    2.3 测定指标和方法
        2.3.1 植物群落和根系特征
        2.3.2 土壤化学和物理特性
        2.3.3 土壤抗冲性
        2.3.4 土壤抗蚀性
        2.3.5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2.4 数据统计分析
    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不同利用方式和坡位对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1.1 利用方式对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1.1.1 植物群落和根系特征
        3.1.1.2 土壤化学特性
        3.1.1.3 土壤物理特性
        3.1.2 坡位对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1.2.1 植物群落和根系特征
        3.1.2.2 土壤化学特性
        3.1.2.3 土壤物理特性
        3.1.3 高寒草甸植被和土壤理化性质相关分析
    3.2 不用利用方式和坡位对草地土壤渗透性和持水能力的影响
        3.2.1 利用方式对土壤渗透性和持水能力的影响
        3.2.1.1 土壤渗透性
        3.2.1.2 土壤渗透性及其与物理化学性质的关系
        3.2.1.3 土壤田间持水量及其与物理化学性质的关系
        3.2.2 坡位对草地土壤渗透性和持水能力的影响
        3.2.2.1 土壤渗透性
        3.2.2.2 土壤田间持水量及其与物理化学性质的关系
    3.3 不用利用方式和坡位对草地保水固土效应的影响
        3.3.1 利用方式对土壤抗冲性和抗蚀性的影响
        3.3.1.1 土壤抗冲性
        3.3.1.2 土壤抗蚀性
        3.3.2 坡位对土壤抗冲性和抗蚀性的影响
        3.3.2.1 土壤抗冲性
        3.3.2.2 土壤抗蚀性
    3.4 不同利用方式和坡位草地保水固土生态效应评价
        3.4.1 不同利用方式草地保水固土生态效应
        3.4.1.1 减少的最低耕地面积
        3.4.1.2 保育土壤生态服务价值
        3.4.1.3 水源涵养和净化水质价值
        3.4.2 不同坡位草地保水固土生态效应评价
        3.4.2.1 保育土壤生态服务价值
        3.4.2.2 水源涵养和净化水质价值
第四章 讨论
    4.1 利用方式和坡位对草地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2 利用方式对草地土壤渗透性和保水固土效应的影响
    4.3 坡位对草地土壤渗透性和保水固土效应的影响
    4.4 不同利用方式和坡位草地保水固土生态效应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5.1 结论
    5.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4)陕北风沙黄土区人工林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土壤动物研究现状
        1.2.1 土壤动物的概念
        1.2.2 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1.2.3 土壤动物群落的生态功能
        1.2.4 黄土高原人工林土壤动物研究进展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环境
        2.1.2 自然资源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与样品采集
        2.2.2 室内土壤动物鉴定与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2.3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分析
    3.1 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结构
        3.1.1 研究区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与数量特征
        3.1.2 大型土壤动物的功能类群
    3.2 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分布特征
        3.2.1 不同样地大型土壤动物垂直分布特征
        3.2.2 不同样地大型土壤动物水平分布特征
    3.3 不同样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和聚类分析
        3.3.1 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分析
        3.3.2 大型土壤动物群落聚类分析
    3.4 土壤动物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3.4.1 土壤理化性质特征
        3.4.2 大型土壤动物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研究区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特征
    4.2 研究区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分布特征
        4.2.1 大型土壤动物垂直分布特征
        4.2.2 大型土壤动物水平分布特征
    4.3 研究区大型土壤动物群落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5)林下植被对杨树人工林生长与氮素供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林下植被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2.1 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对乔木生长的影响
        1.2.2 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对乔木生理生态的影响
        1.2.3 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对土壤温度、水分与紧实度的影响
        1.2.4 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对土壤养分供应的影响
        1.2.5 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1.3 核磁共振技术在凋落物分解中的应用
    1.4 ~(15)N自然丰度法在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试验林概况
    2.2 试验设计
第三章 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对杨树生长与氮代谢的影响
    3.1 研究方法
        3.1.1 杨树生长指标监测
        3.1.2 杨树叶片的采集和处理
        3.1.3 杨树叶片全碳与全氮含量测定
        3.1.4 杨树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
        3.1.5 杨树叶片中氮同化相关酶活性测定
        3.1.6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3.2 研究结果
        3.2.1 不同林下植被处理的杨树生长状况
        3.2.2 不同林下植被处理的杨树叶片全碳、全氮与叶绿素含量
        3.2.3 不同林下植被处理的杨树叶片氮同化相关酶活性
    3.3 讨论
        3.3.1 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对杨树生长的影响
        3.3.2 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对杨树氮素代谢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对土壤因子的影响
    4.1 研究方法
        4.1.1 土壤温度、水分与紧实度测定
        4.1.2 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测定
        4.1.3 土壤净氮矿化速率与溶解有机氮净变化速率测定
        4.1.4 土壤物质转化相关酶活性测定
        4.1.5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氮测定
        4.1.6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特征与结构分析
        4.1.7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4.2 研究结果
        4.2.1 不同林下植被处理的土壤温度、水分和紧实度
        4.2.2 不同林下植被处理的土壤有效养分含量
        4.2.3 不同林下植被处理的土壤氮素转化
        4.2.4 不同林下植被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群落结构
        4.2.5 不同林下植被处理的土壤胞外酶活性
        4.2.6 不同林下植被处理的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4.3 讨论
        4.3.1 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对土壤温度、水分与紧实度的影响
        4.3.2 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对土壤微生物区系与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4.3.3 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对土壤有效养分矿化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对凋落物分解与土壤养分供应的影响
    5.1 研究方法
        5.1.1 采样
        5.1.2 室内培养试验设计
        5.1.3 取样及分析测定方法
        5.1.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5.2 研究结果
        5.2.1 凋落物的初始化学性质
        5.2.2 不同处理凋落物的质量残留率
        5.2.3 不同处理凋落物的碳、氮与磷释放动态
        5.2.4 不同处理凋落物的非结构性碳与结构性碳释放动态
        5.2.5 不同处理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
        5.2.6 不同处理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5.2.7 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动态变化
        5.2.8 凋落物物种多样性与凋落物质量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5.3 讨论
        5.3.1 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对凋落物残留率的影响
        5.3.2 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对凋落物碳、氮与磷释放速率的影响
        5.3.3 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对土壤微生物区系与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5.3.4 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对土壤有效养分供应的影响
        5.3.5 凋落物物种多样性和凋落物质量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林下植被与杨树间的氮素关系
    6.1 研究方法
        6.1.1 林下植被生物量与氮吸收量测定
        6.1.2 土壤与植物样品δ~(15)N值测定
        6.1.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6.2 研究结果
        6.2.1 不同林下植被处理的林下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
        6.2.2 不同林下植被处理的林下植物氮素吸收量
        6.2.3 不同林下植被处理的土壤与植物δ~(15)N值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总结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6)泾河流域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流模拟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国内外研究进展
        1.2.3 生态系统服务流国内外研究进展
        1.2.4 土壤保持服务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植被与土壤
    2.2 数据来源
3 土壤保持服务模型的构建
    3.1 SWAT水文模型
    3.2 构建泾河流域SWAT模型
    3.3 土壤保持服务量化模型
    3.4 土壤保持服务量评估
4 土壤保持服务时空变化分析
    4.1 流域自然因素分析
        4.1.1 地表破碎度指数
        4.1.2 降雨
        4.1.3 植被覆盖度
    4.2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3 土壤保持服务供需时空变化分析
    4.4 土壤保持服务盈亏时空变化分析
5 土壤保持服务流多尺度模拟及时空变化分析
    5.1 土壤保持服务流的内涵
        5.1.1 什么是土壤保持服务流?
        5.1.2 土壤保持服务组成
        5.1.3 土壤保持服务流量化模型
    5.2 土壤保持服务流多尺度模拟与分析
        5.2.1 坡面尺度的土壤保持服务流
        5.2.2 河道尺度的土壤保持服务流
        5.2.3 子流域尺度土壤保持服务流
    5.3 减轻泥沙淤积服务受益分析
        5.3.1 域内减轻泥沙淤积服务受益分析
        5.3.2 域外减轻泥沙淤积服务受益分析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课题情况

(7)东北黑土区侵蚀小流域土壤质量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2.2 土壤侵蚀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2.3 开垦年限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2.4 垄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2.5 小流域内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布
        1.2.6 土壤质量评价
    1.3 小结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1.3 研究方法
        2.1.4 技术路线
    2.2 研究区概况
    2.3 样品采集及处理
        2.3.1 试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2.3.2 分析项目和测定方法
    2.4 数据分析及处理方法
第三章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物理性质的分布特征
        3.3.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力学性质的分布特征
        3.3.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分布特征
    3.4 讨论
        3.4.1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和水力学性质的影响
        3.4.2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开垦年限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开垦年限下土壤物理性质的分布特征
        4.3.2 不同开垦年限下土壤水力学性质的分布特征
        4.3.3 不同开垦年限下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分布特征
    4.4 讨论
        4.4.1 开垦年限对土壤物理和水力学性质的影响
        4.4.2 开垦年限对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垄作方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垄作方式下土壤物理性质的分布特征
        5.3.2 不同垄作方式下土壤水力学性质的分布特征
        5.3.3 不同垄作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分布特征
    5.4 讨论
        5.4.1 垄作方式对土壤物理和水力学性质的影响
        5.4.2 垄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土壤侵蚀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土壤侵蚀程度下土壤物理性质的分布特征
        6.3.2 不同土壤侵蚀程度下土壤水力学性质的分布特征
        6.3.3 不同土壤侵蚀程度下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分布特征
    6.4 讨论
        6.4.1 土壤侵蚀对土壤物理和水力学性质的影响
        6.4.2 土壤侵蚀对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影响
    6.5 小结
第七章 小流域土壤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3 结果与分析
        7.3.1 小流域土壤理化性质的描述性统计
        7.3.2 小流域土壤质量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7.3.3 小流域土壤质量指标的空间结构分析
        7.3.4 小流域土壤物理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
        7.3.5 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
        7.3.6 小流域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侵蚀的关系
    7.4 讨论
        7.4.1 侵蚀小流域土壤物理和水力学性质的空间变异特征
        7.4.2 侵蚀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属性的空间变异特征
    7.5 小结
第八章 侵蚀小流域土壤质量的变异特征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评价指标建立
        8.2.2 评价指标隶属度计算
        8.2.3 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确定-因子分析法
        8.2.4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8.3 结果与分析
        8.3.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质量的变异特征
        8.3.2 不同开垦年限下土壤质量的变异特征
        8.3.3 不同垄作方式下土壤质量的变异特征
        8.3.4 不同土壤侵蚀强度下土壤质量的变异特征
        8.3.5 小流域土壤质量的变异特征
    8.4 讨论
    8.5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8)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带土壤理化性质及枯落物持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研究
        1.2.2 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1.2.3 枯落物蓄积量和持水特征研究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选择与调查
        2.2.2 数据测定与分析
        2.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分析
    3.1 植物群落的科属组成
    3.2 植物群落的生态组成
        3.2.1 植物群落的物种生长型组成
        3.2.2 植物群落的物种生活型组成
    3.3 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3.3.1 不同植被带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3.3.2 不同立地条件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3.4 植物群落盖度和地上生物量
        3.4.1 不同植被带群落盖度和地上生物量
        3.4.2 不同立地条件下群落盖度和地上生物量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植被带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4.1 土壤物理性质
        4.1.1 土壤机械组成
        4.1.2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
    4.2 土壤化学性质
        4.2.1 土壤有机碳含量
        4.2.2 土壤全氮含量
        4.2.3 土壤全磷含量
        4.2.4 不同植被带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枯落物蓄积量及持水特征研究
    5.1 枯落物蓄积量分布特征
        5.1.1 不同植被带枯落物蓄积量
        5.1.2 不同立地条件下枯落物蓄积量
        5.1.3 枯落物蓄积量和厚度的关系
    5.2 枯落物持水性能
        5.2.1 枯落物自然含水率
        5.2.2 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和最大吸湿比
        5.2.3 枯落物持水过程
        5.2.4 枯落物拦蓄能力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9)陕北防护林建设的土壤环境效应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概况
    1.2 防护林建设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1.2.1 防护林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1.2.2 防护林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1.2.3 防护林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1.3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
    1.4 防护林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1.5 小结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区概况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区样地选取
        2.3.2 野外调查与土壤样品采集
        2.3.3 土壤、防护林生长指标的测定和获取
        2.3.4 数据处理
        2.3.5 土壤质量的综合评价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特征
    3.1 结果与分析
        3.1.1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容重的变化特征
        3.1.2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特征
        3.1.3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团聚体的变化特征
        3.1.4 不同区域防护林生长与土壤物理性质的相关性
    3.2 讨论
    3.3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特征
    4.1 结果与分析
        4.1.1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p H值的变化特征
        4.1.2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电导率的变化特征
        4.1.3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有机质的变化特征
        4.1.4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全氮的变化特征
        4.1.5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全磷的变化特征
        4.1.6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铵态氮的变化特征
        4.1.7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速效磷的变化特征
        4.1.8 不同区域防护林生长与土壤化学性质的相关性
    4.2 讨论
        4.2.1 防护林种植对表层土壤环境指标的影响
        4.2.2 防护林种植对表层土壤全量养分指标的影响
        4.2.3 防护林种植对表层土壤速效养分指标的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生物学性质变化特征
    5.1 结果与分析
        5.1.1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变化特征
        5.1.2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变化特征
        5.1.3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脲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5.1.4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5.1.5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5.1.6 不同区域防护林生长与土壤生物学性质的相关性
    5.2 讨论
    5.3 小结
第六章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质量状况
    6.1 结果与分析
        6.1.1 土壤质量指标的选择及其敏感度分析
        6.1.2 土壤质量指标权重的确定
        6.1.3 不同年限林地土壤质量的单因素评价
        6.1.4 不同年限林地土壤质量的综合评价
    6.2 讨论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植被恢复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2.1 植被恢复对土壤SOC的影响
        1.2.2 植被恢复对土壤TP的影响
        1.2.3 植被恢复对土壤N素的影响
    1.3 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国内外研究
        1.3.1 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国外研究
        1.3.2 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国内研究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2.1 表层土壤养分含量变化
        2.2.2 深层土壤养分含量变化
        2.2.3 土壤养分间相关性分析
        2.2.4 基于地统计学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化
    2.3 研究方法
        2.3.1 经典统计
        2.3.2 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2.4 技术路线
    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不同植被下土壤理化性质差异
    3.1 不同植被下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差异
    3.2 不同植被下深层土壤养分分布特征
        3.2.1 不同植被下SOC含量分布特征
        3.2.2 不同植被下TP含量分布特征
        3.2.3 不同植被下TN含量分布特征
        3.2.4 不同植被下NH_4~+-N含量分布特征
        3.2.5 不同植被下NO_3~--N含量分布特征
        3.2.6 不同植被下土壤pH分布特征
    3.3 讨论
        3.3.1 不同植被下表层土壤养分含量差异
        3.3.2 不同植被下深层土壤养分含量差异
    3.4 小结
第四章 区域土壤养分典型统计分析
    4.1 表层土壤养分典型统计分析
    4.2 深层土壤养分典型统计分析
        4.2.1 深层SOC典型统计分析
        4.2.2 深层TP典型统计分析
        4.2.3 深层TN典型统计分析
        4.2.4 深层NH_4~+-N典型统计分析
        4.2.5 深层NO_3~--N典型统计分析
        4.2.6 深层pH典型统计分析
    4.3 相关性分析
        4.3.1 表层土壤养分及地形因子间相关性分析
        4.3.2 深层土壤养分间相关性分析
    4.4 讨论
        4.4.1 表层土壤养分典型统计分析
        4.4.2 深层土壤养分典型统计分析
        4.4.3 土壤养分之间相关性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区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5.1 表层土壤养分半变异分布特征
    5.2 深层土壤养分半变异分布特征
        5.2.1 垂直剖面2 土壤养分半变异分布特征
        5.2.2 垂直剖面5 土壤养分半变异分布特征
    5.3 土壤养分空间分布格局
    5.4 讨论
        5.4.1 表层土壤养分半变异分析
        5.4.2 深层土壤养分半变异分析
        5.4.3 土壤养分空间分布格局
    5.5 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黄土高原不同林地植被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对土壤物理参数的影响——基于已发表数据的荟萃分析[J]. 张泽凡,张学珍. 地理科学进展, 2021(06)
  • [2]陕北黄土区撂荒山地枣林土壤质量评价[D]. 宗巧鱼. 延安大学, 2021
  • [3]不同利用方式和坡位变化对高寒草甸保水固土的影响[D]. 马海霞.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4]陕北风沙黄土区人工林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D]. 郝宝宝. 延安大学, 2021(11)
  • [5]林下植被对杨树人工林生长与氮素供应的影响[D]. 张贾宇. 南京林业大学, 2021
  • [6]泾河流域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流模拟与分析[D]. 郑婷.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7]东北黑土区侵蚀小流域土壤质量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李海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8]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带土壤理化性质及枯落物持水特征研究[D]. 张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9]陕北防护林建设的土壤环境效应评估[D]. 马在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10]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D]. 袁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标签:;  ;  ;  ;  ;  

黄土高原不同林地植被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