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放疗致胸壁皮肤损伤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乳腺癌术后放疗致胸壁皮肤损伤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一、乳腺癌术后放疗致胸壁皮肤损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丁学锋,魏旭升,严晓花,温鹏军,谢洪霞,毛宏亮[1](2021)在《局部热疗联合医用放疗皮肤防护剂对乳腺癌术后胸壁放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局部热疗联合医用放疗皮肤防护剂对乳腺癌术后胸壁放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本院60例行乳腺癌术后胸壁放疗期间发生的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涂抹医用放疗皮肤防护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热疗。比较两组放疗结束时皮肤损伤分级、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治疗效果,比较两组瘙痒缓解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皮肤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皮肤损伤0、1级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3、4级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瘙痒缓解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皮肤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健康状况、精神健康、精力状态、情感职能、生理职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健康状况、精神健康、精力状态、情感职能、生理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热疗联合医用放疗皮肤防护剂能够提高乳腺癌术后胸壁放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缓解皮肤症状,缩短愈合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

张晓静[2](2020)在《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患者不同时段皮肤损伤的护理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患者不同时段皮肤损伤的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回顾了2018年12月~2020年2月在本院进行了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的100例患者资料,将患者随机分成了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皮肤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对患者不同时间段皮肤损伤情况对其进行标准化护理。对比两组别患者不同照射剂量时皮肤损伤的发生概率。结果对照组患者20~40 Gy以及>40 Gy剂量时皮肤损伤发生概率低于于观察组,<20 Gy皮肤发生损伤概率高于观察组,组别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患者不同时段皮肤损伤时,使用针对性护理可降低患者皮肤损伤程度,值得推广。

岳佳佳[3](2020)在《愈肤方防治急性放射性皮炎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文中提出放射性皮炎为放射线接触引起的皮肤黏膜反应,可见于接受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的患者、核泄露事件中的接触者、从事辐射相关工作的技师等。放疗在运用射线抑制癌细胞增殖的同时难以避免地对周围皮肤或黏膜造成损害,出现色泽改变、结构破坏、屏障功能受损、异常神经反应等病理改变,严重者形成难以愈合的溃疡,对患者躯体及心灵造成严重创伤。近年来,肿瘤界医疗及护理工作者给予放射性皮炎较多的关注,相关研究丰富。本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纷繁多样,且具有效优价廉的特点。本文将通过放射性皮炎研究概况介绍和临床研究结果分析来进一步探讨中医药在放射性皮炎治疗中的作用。本论文由文献综述、临床研究两部分构成。一文献综述通过文献回顾近几年中医药及西医领域关于放射性皮炎的实验室及临床研究概况,综述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现状、内在机制研究进展及中西医治疗探索。二临床研究目的:观察愈肤方(主要药物:金银花、黄连、马齿苋、丹参、紫草等)防治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其对急性放射性皮炎发生时间及程度的影响、对瘙痒、疼痛等症状的缓解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自放疗第2周开始,观察组给予愈肤方治疗,对照组给予京万红软膏治疗。放疗方法:两组均采用直线加速器,用6Mv-x线或8MeV电子线,(2.00~2.64)Gy/d,每周5次,总剂量(50~66)Gy。两组患者均从入组后开始观察至放疗结束后1周停止,每周评估放射性皮炎等级、RISRAS评分、疼痛评分、瘙痒评分、红斑等级,并将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急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均为75%(P>0.05)。两组皮炎等级均分布在Ⅰ、Ⅱ级,无Ⅲ、Ⅳ级急性放射性皮炎发生,出现Ⅰ、Ⅱ级反应的例数分别为:观察组11例(55%)、4例(20%),对照组8例(40%)、7例(35%),两组发生程度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程度较对照组轻。观察组急性放射性皮炎平均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平均累计受照射剂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ISRAS评分为2.25分/周,低于对照组的3.23分/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瘙痒、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斑情况:观察组Ⅰ度红斑11例(55%)、Ⅱ度红斑4例(20%),对照组Ⅰ度红斑9例(45%)、Ⅱ度红斑6例(30%),两组红斑等级分布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愈肤方可有效延迟放疗患者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时间、减轻其发生程度、缓解疼痛和瘙痒等症状,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包紫薇[4](2020)在《基于健康教育处方的自我管理对乳腺癌放疗患者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乳腺癌术后放疗的患者癌因性疲乏、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现状水平和相关性;探讨基于健康教育处方的自我管理支持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自我护理水平、放射性皮肤炎的程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抽取2019年3月-2019年12月在内蒙古某三甲医院放疗病房的乳腺癌放疗患者74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奇数入对照组,偶数入干预组。研究开始前对两组患者使用基本信息调查表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接受基于健康教育处方的自我管理干预,健康教育处方手册是以第一部分研究数据、文献库和小组讨论的内容汇总编制而成。干预时长为八周,分别于干预前、干预第三周、干预八周后对患者使用癌因性疲乏量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放射性皮肤损伤分级表同时进行测评,将数据汇总后进行结果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74例,完成全部干预的患者共72例,脱落2例。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癌症分期、放射剂量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其他结果如下:1.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放射性皮肤炎均处于中等水平。2.自我护理能力、四个维度得分与生存质量总分、五个维度之间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癌因性疲乏总分、三个维度之间与生存质量总分、五个维度之间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干预前,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放射性皮肤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4.干预第三周,干预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对比干预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对比干预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以上放射性皮肤损伤病例少于对照组,整体指标皆优于对照组(P<0.05)。5.干预第八周,干预组患者整体指标对比干预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Ⅱ级以上放射性皮肤损伤病例少于对照组,整体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次研究发现,现阶段的乳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均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基于健康教育处方的自我管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的疲乏,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为临床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的护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丽萍[5](2019)在《循证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放疗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放疗中对关节功能及皮肤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放疗9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关节功能及皮肤损伤程度。结果:观察组皮肤损伤分级低于对照组,肘关节、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减轻皮肤损伤,提高肩关节及肘关节功能,促进患者转归。

何明艳[6](2019)在《乳腺癌流行趋势分析与术后放疗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我国2005-2013年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的变化趋势;通过Meta分析定量评估的方法,对女性乳腺癌术后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综合分析;探索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急性放射性皮炎与急性骨髓抑制的严重程度是否存在差异;为我国开展乳腺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为规范乳腺癌患者放疗技术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达到预防乳腺癌发生,提高乳腺癌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方法(1)从《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提取2005-2013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的全部记录,计算每年标化发病率与标化死亡率,年龄别发病率与年龄别死亡率,运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的变化趋势。(2)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Medline、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建库至2018年12月公开发表的有关术后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治疗乳腺癌疗效与安全性的文献。通过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及纳入研究质量评价后,利用Stata 12.0对结局指标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纳入研究的异质性用Q检验和I2进行检验,敏感性分析检测M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发表偏倚采用Begg秩相关法和Egger线性回归法进行定量检测。(3)对329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 18.0对术后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严重程度进行统计分析。(4)对504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 18.0对术后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急性骨髓抑制的严重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05-2013年我国城市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水平高于农村,城市发病率变化趋势平稳(t=-0.2,P>0.050),农村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t=7.8,P<0.001);城市和农村发病率高峰分别为50岁、45岁年龄组。2005-2013年我国城市女性乳腺癌死亡率水平高于农村,城市死亡率变化趋势平稳(t=0.8,P>0.05),农村死亡率上升趋势明显(t=3.3,P<0.001);城市女性死亡率在30岁之后开始上升,75岁之后加速上升,农村女性死亡率在30岁之后开始上升,5569岁变化趋于平稳,70岁之后又开始上升。(2)Meta分析共纳入18篇文献,7篇随机对照研究,11篇队列研究。共包含3161名患者。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术后调强放疗组2年局部控制率[RR=1.09,95%CI(1.01,1.18),Z=2.09,P=0.037<0.05]、2年无瘤生存率[RR=1.08,95%CI(1.01,1.16),Z=2.13,P=0.033<0.05]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调强放疗组与常规放疗组的3年局部控制率、3年无瘤生存率、2年复发率、3年复发率、2年远处转移率、3年远处转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乳腺癌术后调强放疗组急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常规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62,95%CI(0.52,0.72),Z=5.81,P<0.01]。(3)329例乳腺癌术后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急性放射性皮炎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56,P=0.002)。(4)504例乳腺癌术后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急性骨髓抑制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87,P=0.005)。结论(1)2005-2013年我国城市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农村女性,农村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上升趋势明显,应积极制定并完善乳腺癌防治措施。(2)对比于术后常规放疗,调强放疗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女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并且可以降低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风险。(3)采用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急性放射性皮炎及急性骨髓抑制的严重程度存在差异,因此临床上应合理科学选择放疗技术,以减轻乳腺癌术后放疗副效应的严重程度从而保证乳腺癌放疗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

陈绍芳[7](2019)在《为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所致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使用贯新克进行治疗的效果》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所致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使用贯新克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期间发生放射性皮肤损伤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贯新克组(n=44)和对照组(n=42)。这些患者发生放射性皮肤损伤后,在对照组患者的皮损处均匀地涂抹无刺激性软膏,在贯新克组患者的皮损处喷涂贯新克。同时,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健康指导。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创面愈合的时间。结果:治疗后,贯新克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其创面愈合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所致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使用贯新克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可促进其患处皮肤的愈合。

董茜[8](2019)在《美宝湿润烧伤膏在防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护理效果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美宝湿润烧伤膏在防御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11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3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需行放射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样本,按住院编号奇数、偶数将其均分为参照组(15例)、研究组(15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各级皮肤损伤发生率、治疗前期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及安全性情况。结果:参照组的各级皮肤损伤发生率分别为0.00%、20.00%、53.33%、26.67%、0.00%;研究组的各级皮肤损伤发生率分别为0.00%、53.33%、26.67%、20.00%、0.00%,参照组Ⅱ级、Ⅲ级皮肤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研究组的I级皮肤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参照组在治疗前期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73.33%(11例),研究组在治疗前期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33.33%(5例),研究组的治疗前期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未发现参照组与研究组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发生,表示美宝湿润烧伤膏的安全性好。结论:美宝湿润烧伤膏在防御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性皮肤损伤中具有显着效果,可减少患者在治疗前期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缓解皮肤损伤的情况,且安全性佳,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对临床护理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节阳华,艾兰·塔拉干,马全海,谭建华,焦杰,闫帅,樊玉祥,王宁[9](2019)在《湿润烧伤膏联合比亚芬防治乳腺癌术后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联合比亚芬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将65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或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均行放化疗。对照组每次放疗结束后在照射野及超出照射野1cm区域的皮肤上均匀涂抹比亚芬,厚度为1~2 mm,每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涂抹湿润烧伤膏(为外用中药制剂,由黄连、黄柏、黄芩、地龙、罂粟壳等中药组成),厚度薄于1 mm,每日2次,与比亚芬交替涂抹。观察2组急性放射性皮炎发生情况,并评价2组的疗效。【结果】(1)观察组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Ⅰ级皮肤反应较为多见,而Ⅱ、Ⅲ级皮肤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2)观察组放射性皮炎发生时间较对照组晚,57.6%患者在接受照射剂量20~30 Gy之间出现,42.4%在40 Gy后出现,而对照组87.5%患者在接受照射剂量20~30 Gy之间出现,观察组防治放射性皮炎的效果较对照组明显(P <0.05)。(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比亚芬防治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疗效确切。

陈桂莲[10](2019)在《乳腺癌病人术后放疗后皮肤反应的护理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数乳腺癌术后患者接受放疗治疗,但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直接影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甚至治疗进展,预后恢复较差。为此,本文对乳腺癌术后放疗皮肤反应状况,以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予以综述,为其顺利完成治疗提供有效保障。

二、乳腺癌术后放疗致胸壁皮肤损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乳腺癌术后放疗致胸壁皮肤损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局部热疗联合医用放疗皮肤防护剂对乳腺癌术后胸壁放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胸壁放疗
        1.2.2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治疗
        1.2.3 其他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放疗结束时皮肤损伤分级比较
    2.3 两组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治疗效果比较
    2.4 两组瘙痒缓解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皮肤愈合时间比较
    2.5 两组治疗前后SF-36评分的比较
3 讨论

(2)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患者不同时段皮肤损伤的护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3)愈肤方防治急性放射性皮炎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急性放射性皮炎的西医研究现状
        1 急性放射性皮炎发生现状
        2 急性放射性皮炎评估方法研究
        3 急性放射性皮炎机制研究现状
        4 急性放射性皮炎的西医防治研究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中医研究现状
        1 急性放射性皮炎的病因病机
        2 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中医药防治研究
        3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愈肤方防治急性放射性皮炎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1 临床资料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不足与展望
    6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简历

(4)基于健康教育处方的自我管理对乳腺癌放疗患者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技术路线
1 研究目的、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自我管理及其在癌症领域的应用现状研究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5)循证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放疗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入选标准
    1.3 方法
    1.4 评价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关节功能
    2.2 皮肤损伤程度
3 讨论

(6)乳腺癌流行趋势分析与术后放疗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女性乳腺癌国内外流行概况
    1.2 乳腺癌术后放疗
    1.3 Meta分析和Joinpoint的特点
第2章 2005-2013 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及死亡趋势分析
    2.1 资料与方法
        2.1.1 资料来源及质量控制
        2.1.2 统计学处理
    2.2 结果
        2.2.1 女性乳腺癌发病概况
        2.2.2 女性乳腺癌死亡概况
    2.3 讨论
第3章 术后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治疗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3.1 资料与方法
        3.1.1 资料来源与检索方式
        3.1.2 纳入标准
        3.1.3 排除标准
        3.1.4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3.1.5 文献质量评价
        3.1.6 统计方法
    3.2 结果
        3.2.1 文献检索概况
        3.2.2 文献基本信息与质量评价
        3.2.3 调强放疗组与常规放疗组乳腺癌的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急性放射性皮炎的Meta分析结果
        3.2.4 敏感性分析
        3.2.5 发表偏倚评估
    3.3 讨论
第4章 乳腺癌调强与常规放疗致急性放射性皮炎的观察研究
    4.1 资料与方法
        4.1.1 临床资料
        4.1.2 治疗方法
        4.1.3 急性放射性皮炎诊断及分级
        4.1.4 统计学方法
    4.2 结果
        4.2.1 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分析
        4.2.2 秩和检验结果
    4.3 讨论
第5章 乳腺癌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致急性骨髓抑制的观察研究
    5.1 资料与方法
        5.1.1 临床资料
        5.1.2 治疗方法
        5.1.3 急性骨髓抑制诊断及分级
        5.1.4 统计学方法
    5.2 结果
        5.2.1 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分析
        5.2.2 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急性骨髓抑制严重程度结果分析
    5.3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7)为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所致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使用贯新克进行治疗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分级标准
    1.3 放疗方法
    1.4 治疗方法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8)美宝湿润烧伤膏在防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各级皮肤损伤发生率情况
    2.2 比较两组治疗前期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安全性情况
3 讨论

(9)湿润烧伤膏联合比亚芬防治乳腺癌术后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1.2 入选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治疗方法
        1.4.1 放疗照射
        1.4.2对照组
        1.4.3观察组
        1.4.4 使用时间及注意事项
    1.5 观察指标
    1.6疗效评价标准
    1.7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2.2 2组患者急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比较
    2.3 2组患者不同照射剂量放射性皮炎发生率比较
    2.4 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3 讨论

(10)乳腺癌病人术后放疗后皮肤反应的护理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乳腺癌病人术后放疗后皮肤反应
2 乳腺癌病人术后放疗后皮肤反应的护理方法
3 乳腺癌病人术后放疗后皮肤反应的护理研究进展
4 结论

四、乳腺癌术后放疗致胸壁皮肤损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局部热疗联合医用放疗皮肤防护剂对乳腺癌术后胸壁放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观察[J]. 丁学锋,魏旭升,严晓花,温鹏军,谢洪霞,毛宏亮. 中国医学创新, 2021(25)
  • [2]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患者不同时段皮肤损伤的护理对策[J]. 张晓静.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50)
  • [3]愈肤方防治急性放射性皮炎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D]. 岳佳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基于健康教育处方的自我管理对乳腺癌放疗患者影响的研究[D]. 包紫薇.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5]循证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放疗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王丽萍.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23)
  • [6]乳腺癌流行趋势分析与术后放疗效应研究[D]. 何明艳. 南华大学, 2019
  • [7]为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所致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使用贯新克进行治疗的效果[J]. 陈绍芳. 当代医药论丛, 2019(09)
  • [8]美宝湿润烧伤膏在防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护理效果观察[J]. 董茜. 药品评价, 2019(05)
  • [9]湿润烧伤膏联合比亚芬防治乳腺癌术后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观察[J]. 节阳华,艾兰·塔拉干,马全海,谭建华,焦杰,闫帅,樊玉祥,王宁.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3)
  • [10]乳腺癌病人术后放疗后皮肤反应的护理进展[J]. 陈桂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09)

标签:;  ;  ;  ;  ;  

乳腺癌术后放疗致胸壁皮肤损伤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