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业废油回收管理与处理技术

机械工业废油回收管理与处理技术

一、机械工业废油的回收管理及处理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何志毅[1](2021)在《废矿物油处理处置及资源再生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各种类型矿物油被广泛应用,因而废矿物油数量也与日俱增。而废矿物油是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规定的危险废物,倘若不能规范化处理会对水体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危害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类生存环境。主要介绍废矿物油的来源及形成原因、废矿物油的危害以及资源再生利用工艺,最后分析废矿物油行业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韩惠铭[2](2021)在《山西省投资集团九洲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经营战略研究》文中认为

宁一麟[3](2021)在《固体催化剂的优化制备及催化餐饮废油合成生物柴油的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原料油高成本是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以餐饮废油脂(waste cooking oils,WCOs)为原料油同时满足原料供给和环保需求,符合我国国情及战略发展。当前工业生产多采用均相碱催化酯交换法,反应迅速,但催化剂不可重复利用,且严重腐蚀设备、产物提纯产生大量废水,同时WCOs中高含量游离脂肪酸严重毒害碱催化剂。采用固体法催化WCOs制备生物柴油主要有两条反应路径:一步法,即固体酸催化法;两步法,即先以固体酸催化WCOs酯化使游离脂肪酸降至1 wt.%以下,再以固体碱催化酯交换获取生物柴油。其中,碳基固体酸因原料来源广、催化活性高、环境友好而广受关注,以竹子为原料制备碳基固体酸,可实现竹材高值化利用,但目前相关报道不多。常见固体碱主要为负载型及复合金属氧化物。白云石主要成分为CaMg(CO3)2,高温煅烧生成的CaO-MgO复合金属氧化物已被证实具有优异的催化酯交换活性。本文提出竹炭基固体酸-改性白云石固体碱两步法非均相催化WCOs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思路,从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催化酯化及酯交换性能、催化机理等方面出发,辅以单因素、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等数据分析手段,系统地对非均相催化WCOs合成生物柴油的生产路线加以优化,主要包含如下四方面内容。(1)研究了不同制备方式对竹炭基固体酸催化酯化活性的影响。以油酸与甲醇的酯化为探针,通过XRD、FTIR、SEM、EA、N2吸附脱附、XPS、Hammett酸强度、酸密度测定等表征,发现采用不完全碳化-液相磺化法制备的固体酸呈较低石墨化程度的无定型碳结构,表面磺酸密度为1.80 mmol/g,而采用磷酸活化-磷钨酸浸渍负载制备的固体酸石墨化程度较高,表面酸密度为2.02 mmol/g。采用单因素法优化竹炭基固体酸催化酯化的反应工况,结果表明若催化酯化达到相同的转化率,前者所需反应条件更为温和。催化剂制备及酯化的进行均可通过加载外场来促进,微波叠加机械搅拌的组合外场不仅可显着缩短催化剂制备周期,也可强化固体酸催化的酯化反应。竹炭基固体酸可在较温和的工况下催化餐饮废油降酸,也可一步催化WCOs的同步酯化酯交换。竹炭基固体酸使用过程中,活性位不可避免地流失,这也是其催化活性降低的主要原因。(2)以NaAlO2为活性组分,通过浸渍法负载不同载体,借助XRD、Hammett指示剂、N2吸附脱附等表征手段,探讨不同载体种类、浸渍方法对NaAlO2调控负载型固体碱催化酯交换的作用规律,并结合RSM中CCD(Central Composite Design)、BBD(Box-Behnken Design)模型对酯交换参数进行优化。相比于MCM-41、SiO2、γ-Al2O3等常见惰性载体,埃洛石独特的中空纳米管状结构使负载NaAlO2所得催化剂具有更佳的催化活性及稳定性,超声浸渍同样有助于实现更均匀稳定的活性位负载。对于活性载体白云石,煅烧-水合浸渍-再煅烧过程可改善催化剂微观结构,提高催化活性,并有效抑制活性Ca2+浸出,显着提高催化剂稳定性,增加工业应用可行性。(3)研究了热解、水合、碱土金属氧化锶SrO改性对白云石催化酯交换活性的影响规律。借助XRD、N2吸附脱附、CO2-TPD等表征明确了白云石高温热解生成CaO-MgO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反应路径,发现煅烧温度显着影响白云石催化酯交换性能。水合过程可有效丰富白云石微观孔隙结构、增加表面碱密度及碱强度,从而提升催化活性。对比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SrO改性白云石催化剂,发现改进浸渍法对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提升尤为显着。该方法制备过程中,有片层状氢氧化物生成,Sr被包裹其间,与CaO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实现二者彼此间的有效固定。通过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ANN,建立三层反向传播前馈网络模型对酯交换过程进行训练和预测,结果表明在催化剂添加量4.8%、醇油摩尔比8.2、反应温度65.4℃时,预测及实际产物收率分别为99.15%、99.09%,模型精确度高。(4)通过改进浸渍法制备ZnO/白云石复合催化剂,结合XRD、N2吸附脱附、NH3-TPD、CO2-TPD等表征手段,辅以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 Zn改性白云石一步法催化WCOs同步酯化-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可行性。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对催化反应工况加以优化,当Zn/Ca摩尔比为1时,酸性协同碱性位点催化WCOs的同步酯化-酯交换实现最高98.92%的生物柴油收率。采用分子模拟研究Zn掺杂CaO前后的结构演变,计算乙酸、甲醇在催化剂表面的最佳吸附位点和吸附能大小。Zn的掺杂可提高催化剂稳定性,而在反应体系中,甲醇倾向于吸附在Ca位点,在Zn位点活化效果较差,解离出的甲氧基攻击性较弱,相反地,乙酸更易吸附在Zn位点,C=O双键得到活化。所得结论以实验结果相互佐证。

宋明明[4](2020)在《废弃润滑油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基础油辅以各类添加剂组成的润滑油品种繁多,在高温、高压、高剪切、富氧条件下,润滑油中含S、N、O的极性添加剂与基础油中不饱和烃类组分发生氧化、分解、聚合生成多环短侧链芳烃、胶质、沥青质,油品性质受损,难以满足长期使用要求需要换油。我国每年更替的废润滑油总量约为800万t,其中60%左右的废润滑油均可回收,但废油常不经任何处理被直接倒入土壤、河流中,亦或是作为燃料使用。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紧张及环保意识的增强,废润滑油的回收再利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符合客观实际的再生工艺,确定适宜的操作条件已成为有效处理HW08类危险固废—废润滑油、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关键。通过对比废润滑油各种再生工艺的优缺点,指出无论是技术背景、加工形式、还是产物收率等方面分子蒸馏均具有绝对优势。基于废润滑油理化性能数据,以馏分油收率、黏度指数为评价指标,借助现有的分子蒸馏装置开展实验室小试,在单因素试验初步确定压力、加热温度、预热温度、进料量、刮膜转速等工艺参数的基础上,开展正交试验,结合极差、方差分析,对比指出了各因素间的主次关系:体系压力>加热温度>进料量>预热温度,优化了废油再生工艺参数,确定分子蒸馏最佳工艺条件为:一级压力90 Pa,加热温度170℃,预热温度150℃,进料量2.0 kg/h,转速80 r/min;二级压力50 Pa,加热温度220℃,预热温度190℃,进料量1.0 kg/h,转速100 r/min;三级压力10 Pa,加热温度270℃,预热温度250℃,进料量0.4 kg/h,转速130 r/min。在最佳工艺条件基础上进行三级分子蒸馏切割试验,馏分油再生率为83.64%,达到了理想水平。对比中性油、光亮油的相关性能指标,分析、评定蒸馏操作的有效性,结果显示:一级、二级馏分油各项理化性能参数均符合《润滑油基础油协议标准》中HVIⅡ+4、HVIⅡ6号基础油的技术要求,三级馏分油除色度外满足HVIⅡ8号基础油性能要求。为改进其色度,开展了白土补充精制工艺研究,借助单因素试验考察了白土用量、加入方式、精制温度、精制时间、搅拌速度对油品色度的影响,得出白土吸附最佳工艺条件为:精制温度230℃、精制时间45 min、搅拌速率120 r/min、白土用量25%且分批次投放。因白土与水泥原料化学组成类似,补充精制后产生的废白土残渣亦可用作水泥生产原料。经测定,白土补充精制后馏分油色度达标。试验结果表明分子蒸馏与白土补充精制工艺相结合进行废润滑油再生具有可行性,能够作为未来废润滑油再生利用的主流技术。在掌握分子蒸馏实验室小试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废润滑油物性,设计了一套满足进料量为80 kg/h的分子蒸馏中试设备,计算得出料液在分子蒸馏器中的液膜厚度为0.28 mm,平均停留时间9 s,分子蒸馏器外径及高度分别为245 mm、1000 mm,加热面面积0.77 m2,冷凝面面积0.48 m2;并对配套装置进行了选型分析,对分子蒸馏再生废润滑油的工业化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

王秀腾,蒋文博,赵巍,高东峰,方菲,刘雁冰[5](2020)在《我国废矿物油回收和再生利用行业的问题及标准化新趋势》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面临着资源赋存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的双重压力。废物资源化和高值化利用,是解决我国资源困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以全过程环境风险防控为基本原则,在有价资源再生利用的同时严格防控环境风险,用系列技术标准达到资源化和无害化两大目标同步实现。一、我国废矿物油的产生及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废矿物油。废矿物油是指从石油、煤炭、油页岩中提取和精炼,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

赵丰洁[6](2020)在《退役乘用车发动机残余油液流动特性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爆发式增长,退役乘用车的数量亦随之快速增长。发动机残余油液的高效排放一直是报废乘用车回收面临的难题之一。传统发动机残余油液回收方法中,发动机内部油液在重力作用下从排油口自流排出,效率低下,油液难以彻底排放,且污染环境风险高。因此,亟待开展乘用车发动机残余油液快速排放机理及装备研究。本文以实现发动机内部润滑油液快速排放为研究目标,论文开展了润滑油基本特性及其快速排放机理等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不同使用状态下润滑油的粘度性质和影响粘度的主要因素,进而通过XRD物相检测分析,得到残余油液样本内部所含杂质的成分,为数值模拟分析提供数据支持。研究发现,润滑油液粘度与杂质中含碳量有关,含碳量越高,粘度越大。2、发动机油液润滑系统主要包括气缸盖和气缸罩形成的流域以及发动机机体形成的内部流域两部分,润滑系统支路繁多,如何建立残余油液流动系统模型是数值模拟研究的关键。论文以某乘用车直列四缸汽油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基于Solid Works和SCDM软件抽取了发动机的润滑系统模型,为开展油液流动特性奠定基础。3、基于Fluent软件对发动机内部油液在重力和施加压缩空气两种作用下的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油液在整个发动机流域内,依靠重力自流排空所需时间较长,约为80分钟。施加压缩空气状态下,通入压力值越大,油液排放时间越短,内部湍流现象越明显,主要集中在回油通道和排油口附近区域。当气压为0.7MPa时,油液在壁面上流动的粘着力刚好达到临界值,油液能快速排放。当气压为0.8MPa时,气压过大,迫使油液集中在边角区域,排尽时间反而增大。4、基于前述研究,并结合发动机注油口特征参数研究,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退役乘用车发动机残余油液快速排放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吊装装置、空气压缩装置、空气输送管道、接口装置、支架平台和控制装置等组成。利用该平台可将发动机残余油液的排放时间由80分钟缩短至15分钟,大幅提高了油液排放效率。综上所述,本论文通过开展退役乘用车发动机残余油液流动特性的理论及数值模拟研究,为实现车辆残余油液高效排放,以及我国退役车辆的高效、环保及安全回收利用率提供了基础理论和方法支撑。

李永超[7](2020)在《短棒状扩孔Al-SBA-15的制备及对废润滑油脱色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能源是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制造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引发了润滑油消费的迅速增长,大量废润滑油随之产生。润滑油中基础油主要来源于石油馏分,将废润滑油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再生为基础油不仅可以节约石油资源而且可以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目前工业上对废润滑油再生常用的方法为减压蒸馏-吸附法,通过固体吸附剂对废润滑油减压蒸馏后的馏分进行吸附脱色精制,具有操作简单、危险系数小、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但用量大、收率较低。本文通过对SBA-15进行改性,制备出效果好、用量少、收率高的吸附剂用于废润滑油的吸附脱色精制。(1)采用正硅酸乙脂(TEOS)为原料,聚醚P123和正十二烷分别为模板剂和疏水共溶剂,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扩孔SBA-15有序介孔材料。探讨了疏水共溶剂含量及水热处理温度对孔结构的影响,通过热重(TG-DTG)、N2吸附-脱附(BET)、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表征其结构。研究表明,质量比m(正十二烷):m(P123)=1.5时,水热处理温度T=100℃的条件下,可以得到孔径最大为14.04nm的有序介孔材料。将其用于废润滑油脱色反应,在投加量6%、反应温度30℃、精制时间8 min、转速400 r/min的条件下,脱色率达到92.09%,油品收率为52.65%,色号达到1.5。将不同孔径的吸附剂用于废润滑油脱色反应,得到最适宜孔径约为10 nm。(2)通过改变p H值制备了扩孔Al-SBA-15,探讨了Al含量及疏水共溶剂含量对孔结构的影响。通过XRD、SEM、EDS、N2吸附-脱附、NH3-TPD等手段对吸附剂进行表征。研究表明,当Al:Si=5%(摩尔比)、m(正十二烷):m(P123)=0.8(质量比),在反应温度为60℃、投加量6%、精制时间8 min、转速400 r/min的最佳条件下,使脱氮率达到76.7%,色号达到1.3,收率53.99%。重复使用3次后色号仍不高于2.0。(3)通过调节组装温度制备了短棒状扩孔Al-SBA-15,通过纳米激光粒度分析仪、XRD、SEM、N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吸附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组装温度为35℃时,合成的吸附剂粒径减小至1015nm。在反应温度为60℃、投加量6%、精制时间8 min、转速400 r/min的最佳条件下,使油品色号达到1.4,收率提升至66.7%。重复使用三次后色号仍在2以下。

赵婉丽[8](2020)在《废润滑油回收现状及发展》文中研究表明机器及设备上使用过的废润滑油(简称废油),在经过再生处理后,仍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本文在强调了废油的危险性的同时,指出了分类管理废油的必要性,对废油处置工艺的发展进行了简述,针对我国自身情况,提出了废油回收新模式,并对废油回收行业的发展作了展望。未来废油回收产业需要通过政府的支持,走向规模化与集中化,充分利用信息科技支持回收过程,以实现废油安全回收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王莉,韩健,杨超,刘颖,潘攀,郝晓平[9](2020)在《废润滑油再生技术浅析》文中研究指明废润滑油再生从能源与环境保护来看是处理废油的最优选择。文章主要介绍废油再生的必要性和废油再生物理及物理化学方法,对比了国外先进的Hy Lube、Revivoil、CEP、MRD溶剂萃取和加氢工艺,并简单介绍了现阶段我国废润滑油再生油的全加氢、萃取-絮凝法、NMP混合溶剂精制、分子蒸馏技术、吸附剂等工艺。我国的废润滑油再生技术正朝着工艺更环保、回收高效率、产品高品质的方向发展。

牛罗伟[10](2020)在《油水分离膜在废润滑油净化再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技与工业的快速发展,润滑油的消耗量不断增加。润滑油使用后产生大量的废润滑油,废润滑油的随意丢弃与燃烧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更严重的是对环境的污染。如今石油资源紧缺现象越来越明显,国家对于环境的管理更加严格,废润滑油的再生利用变得尤为重要。常见的废润滑油再生技术仍然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而且存在运行成本高,再生工艺复杂,操作条件要求高等问题。本文针对常见废润滑油再生工艺的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废润滑油再生工艺,此工艺对废润滑油中的水分与颗粒杂质可以一步分离,并且工艺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小。本文采用油水分离膜工艺对废汽轮机油进行净化再生,使用自制实验室负压试验装置与中试设备对废汽轮机油进行过滤净化,考察了过滤压力、过滤温度与过滤时间对过滤通量的影响,对膜过滤前后的废汽轮机油作理化性能测试,考察膜过滤净化效果,选膜分离工艺参数为:过滤温度为50℃,过滤压力为-0.06 MPa。在此操作条件下,膜过滤废汽轮机油的通量为5.45 L·m-2·h-1,废汽轮机油过滤液的透明度大大提高,含水率降为70 mg·kg-1,ISO洁净度提高到17/15/≥10级,油泥氧化指数降为0,污染元素Si、Na与磨损元素Fe含量明显减少,过滤液的含水率与洁净度均达到常规润滑油的要求。经油水分离膜过滤净化后,废汽轮机油中的油泥、颗粒杂质与水分大大减少,再生油的性能得到很大改善。为了弥补负压过滤的缺点,制作正压错流过滤设备对废液压油进行过滤净化。废液压油经膜过滤后,透明度大大提高,ISO洁净度提高到14/13/≥11级,优于新液压油ISO洁净度<18/15/12级的控制标准,油水分离膜对废液压油中的小颗粒杂质去除效果明显。并且油水分离膜对高含水率的液压油乳化油脱水效果明显,含水率为1900 mg·kg-1的乳化油经油水分离膜分离后,过滤液的含水率降为100mg·kg-1~200 mg·kg-1,对水的截留率达到了90%以上。本文还采用油水分离膜对水面油膜的回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操作压力对油膜回收效率、收油率与回收油的含水率的影响,得到最佳操作压力为-0.04 MPa~-0.06 MPa。在此操作压力下,收油率保持在95%以上,而含水率低于3.4%,油水分离膜对水面油膜的回收效果显着。

二、机械工业废油的回收管理及处理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械工业废油的回收管理及处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废矿物油处理处置及资源再生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废矿物油的来源
2 废矿物油的成因
    2.1 被外来杂质污染
    2.2 吸收水分
    2.3 受热分解
    2.4 氧化变质
    2.5 被燃料油稀释
3 废矿物油的危害
    3.1 对设备的危害
    3.2 对环境的危害
        3.2.1 二次污染
        3.2.2 水体污染
        3.2.3 土壤污染
4 废矿物油资源再生工艺[1]
    4.1 酸-白土精制型工艺
    4.2 溶剂蒸馏-白土精制型工艺
    4.3 蒸馏-加氢精制型工艺
    4.4 催化裂解技术
    4.5 膜分离技术
    4.6 分子蒸馏技术
5 废矿物油回收利用行业存在问题
    5.1 缺乏扶持政策
    5.2 缺乏监管体系和回收利用体系
    5.3 正规企业数量偏少
6 废矿物油回收行业发展趋势[2]
    6.1 完善相关的法律标准体系
    6.2 建立适合的回收系统
7 结束语

(3)固体催化剂的优化制备及催化餐饮废油合成生物柴油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生物柴油概述
        1.2.1 生物柴油定义
        1.2.2 生物柴油的发展现状
        1.2.3 生物柴油的制备
        1.2.4 酯交换催化方式分类
    1.3 餐饮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现状
    1.4 固体酸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1.4.1 固体酸的分类
        1.4.2 竹炭基固体酸研究进展
    1.5 固体碱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研究现状
        1.5.1 固体碱的分类
        1.5.2 钙基固体碱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现状
        1.5.3 白云石制备固体碱的研究现状
    1.6 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与方法
    2.1 原料与试剂
        2.1.1 实验用竹粉元素及粒径分析
        2.1.2 实验用埃洛石及白云石成分分析
        2.1.3 原料油成分及特性分析
        2.1.4 气体及化学试剂
    2.2 仪器与设备
    2.3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2.4 酯化/酯交换反应系统
    2.5 酯化/酯交换反应效率的测定
    2.6 本章小结
3 竹炭基固体酸催化酯化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不完全碳化-液相磺化法制备竹炭基固体酸催化酯化性能研究
        3.2.1 催化剂的制备流程
        3.2.2 竹炭基固体酸制备工况的优化研究
        3.2.3 催化剂表征分析
        3.2.4 酯化反应工况的影响机制
        3.2.5 重复使用性及可再生性能研究
    3.3 竹粉活性炭负载磷钨酸催化酯化性能研究
        3.3.1 催化剂的制备过程
        3.3.2 xPWA/BAC-y催化剂制备工况优化
        3.3.3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3.3.4 酯化反应工况影响规律分析
        3.3.5 重复使用性及可再生性能研究
        3.3.6 酯化产物分析及理化指标测定
    3.4 外场辅助对酯化反应的促进机制分析
    3.5 固体酸催化高酸值餐饮废油性能研究
    3.6 本章小结
4 NaAlO_2调控制备固体碱催化酯交换的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NaAlO_2负载埃洛石的调控制备及催化酯交换性能分析
        4.2.1 催化剂的制备过程
        4.2.2 超声辅助NaAlO_2/HNTs的优化制备
        4.2.3 表征分析
        4.2.4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NaAlO_2/HNTs催化酯交换性能研究
        4.2.5 可重复使用性分析
    4.3 NaAlO_2改性白云石催化酯交换性能研究
        4.3.1 催化剂的制备过程
        4.3.2 制备过程优化
        4.3.3 10%SA/CD催化剂表征分析
        4.3.4 10%SA/CD催化酯交换性能的RSM研究
        4.3.5 10%SA/CD的可重复使用性分析
        4.3.6 10%SA/CD催化餐饮废油制备生物柴油可行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Sr改性白云石催化酯交换的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煅烧过程研究
    5.3 再水合过程研究
        5.3.1 水合制备过程
        5.3.2 再水合过程影响催化剂性能的表征分析
        5.3.3 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评价
    5.4 SrO/CD催化酯交换性能研究
        5.4.1 不同制备方式影响SrO/CD活性的对比分析
        5.4.2 Sr添加量影响SrO/CD活性的对比分析
        5.4.3 0.4SrO/CD-IWI的表征分析
        5.4.4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0.4SrO/CD-IWI催化酯交换性能研究
        5.4.5 0.4SrO/CD-IWI的重复使用性能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Zn改性白云石催化餐饮废油同步酯化-酯交换性能及机理研究
    6.1 引言
    6.2 ZnO/CD催化剂的优化制备过程
    6.3 ZnO/CD催化剂的理化特性分析
    6.4 基于GA_BP的ZnO/CD催化WCOs同步酯化-酯交换性能研究
    6.5 ZnO/CD稳定性评价
    6.6 ZnO-CaO催化同步酯化-酯交换的机理研究
        6.6.1 模型及计算方法
        6.6.2 Zn掺杂前后CaO(001)表面性质分析
        6.6.3 Zn掺杂前后CaO(001)表面吸附甲醇性能分析
        6.6.4 Zn掺杂前后CaO(001)表面吸附乙酸性能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及建议
    7.1 全文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ENGLISH DISSERTATION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废弃润滑油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润滑油简介
        1.1.1 润滑油组成
        1.1.2 润滑油分类
    1.2 废润滑油的来源及处理方法
        1.2.1 废润滑油来源
        1.2.2 废润滑油处理方法
    1.3 废润滑油再生工艺
        1.3.1 再净化工艺
        1.3.2 再精制工艺
        1.3.3 再炼制工艺
    1.4 分子蒸馏技术的概况及应用
        1.4.1 分子蒸馏原理
        1.4.2 分子蒸馏特点
        1.4.3 分子蒸馏的分离过程
        1.4.4 分子蒸馏技术的应用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 废润滑油理化指标测定
    2.1 油样预处理
    2.2 物性测定
        2.2.1 黏度
        2.2.2 黏度指数
        2.2.3 密度
        2.2.4 色度
        2.2.5 水含量
        2.2.6 硫含量
        2.2.7 酸值
        2.2.8 倾点
        2.2.9 闪点
        2.2.10 残炭
第三章 分子蒸馏分离废弃润滑油工艺优化研究
    3.1 分子蒸馏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单因素试验
        3.2.1 体系压力对蒸馏过程的影响
        3.2.2 加热温度对蒸馏过程的影响
        3.2.3 预热温度对蒸馏过程的影响
        3.2.4 进料量对蒸馏过程的影响
        3.2.5 刮膜转速对蒸馏过程的影响
    3.3 优化试验
        3.3.1 正交试验方案
        3.3.2 极差分析
        3.3.3 方差分析
    3.4 最优试验分析与讨论
    3.5 产品性能评价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馏分油补充精制工艺研究
    4.1 白土精制工艺
    4.2 白土精制原理
    4.3 白土精制条件研究
        4.3.1 白土加入量对色度的影响
        4.3.2 白土加入方式对色度的影响
        4.3.3 精制温度对色度的影响
        4.3.4 精制时间对色度的影响
        4.3.5 搅拌速率对色度的影响
        4.3.6 正交试验
    4.4 精制油性能测定
    4.5 废白土的无害化处理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子蒸馏器的设计与选型
    5.1 分子蒸馏器筒体设计
        5.1.1 液膜厚度与蒸馏器外径计算
        5.1.2 平均停留时间及设备高度计算
        5.1.3 加热面面积计算
        5.1.4 冷凝面面积计算
    5.2 分子蒸馏器附属设备选型
        5.2.1 预热器选型
        5.2.2 进料泵选型
        5.2.3 导热油泵选型
        5.2.4 真空机组选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5)我国废矿物油回收和再生利用行业的问题及标准化新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废矿物油的产生及现状
二、发达国家废矿物油的管理和再生利用情况
三、我国废矿物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情况
四、原废矿物油回收和利用国家标准的已不适应行业发展
五、废矿物油国家标准修订方向
六、后续工作

(6)退役乘用车发动机残余油液流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报废车辆回收利用研究现状
        1.2.1 发达国家报废车辆回收利用研究现状
        1.2.2 我国报废车辆回收利用研究现状
    1.3 废润滑油研究现状
        1.3.1 润滑油油液流动研究现状
        1.3.2 气—油两相流研究现状
        1.3.3 废润滑油液回收处理管理现状
    1.4 报废车辆废润滑油液回收利用再生工艺
    1.5 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残余油液物理特性研究
    2.1 润滑油的性质
    2.2 油液粘度
        2.2.1 粘度概念
        2.2.2 粘度的分类
        2.2.3 牛顿粘性定律
    2.3 旋转式粘度计工作原理
    2.4 润滑油油液粘度分析
        2.4.1 温度对润滑油粘度的影响
        2.4.2 压力对润滑油粘度的影响
    2.5 残余油液粘度分析
        2.5.1 残余油液简单流动实验
        2.5.2 油液粘度计测量分析
    2.6 XRD检测技术及原理
    2.7 残余油液物相分析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发动机残余油液流动系统模型的建立
    3.1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2 发动机残余油液流动仿真机理
    3.3 流体仿真控制方程
        3.3.1 质量守恒方程
        3.3.2 动量守恒方程
    3.4 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理论
        3.4.1 湍流模型
        3.4.2 多相流VOF模型
    3.5 发动机残余油液流体域几何模型建立和网格划分
        3.5.1 发动机气缸盖和气缸罩几何模型
        3.5.2 发动机机体几何模型建立
        3.5.3 网格划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残余油液数值模拟仿真
    4.1 仿真软件简介
    4.2 发动机计算模型的设置
        4.2.1 计算模型
        4.2.2 润滑油属性
        4.2.3 收敛条件
    4.3 重力自流的流场模型建立
        4.3.1 气缸盖和气缸罩流场模型建立
        4.3.2 发动机机体流场模型建立
    4.4 重力自流流场分析
        4.4.1 气缸盖和气缸罩重力自流流场分析
        4.4.2 发动机机体重力自流流场分析
    4.5 气液两相流流场分布
        4.5.1 气缸盖和气缸罩内部流场分析
        4.5.2 发动机机体内部流场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排放装置开发研究
    5.1 发动机机油注油口特征
    5.2 发动机油注油口油箱盖特征
    5.3 报废车辆残余油液排放平台研究
        5.3.1 排放平台动力及控制部分
        5.3.2 排放平台多功能接口装置
        5.3.3 排放平台吊装部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7)短棒状扩孔Al-SBA-15的制备及对废润滑油脱色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润滑油简介
    1.2 废润滑油简介
    1.3 国内外对废润滑油再生的政策
    1.4 废润滑油再生研究现状
        1.4.1 常减压蒸馏—加氢精制
        1.4.2 溶剂精制
        1.4.3 膜分离精制
        1.4.4 分子蒸馏精制
        1.4.5 吸附精制
    1.5 有序介孔氧化物简介
        1.5.1 结构与特性
        1.5.2 有序介孔材料的改性
        1.5.3 应用现状
    1.6 研究意义与内容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试剂与仪器
    2.2 吸附剂的制备
        2.2.1 SBA-15 及扩孔SBA-15 的制备
        2.2.2 扩孔Al-SBA-15的制备
        2.2.3 短棒状扩孔Al-SBA-15的制备
    2.3 吸附剂表征
        2.3.1 热重差热分析(TG-DTG)
        2.3.2 X射线衍射(XRD)
        2.3.3 扫描电镜分析(SEM)
        2.3.4 透射电镜分析(TEM)
        2.3.5 能谱(EDS)
        2.3.6 N_2吸附-脱附(BET)
        2.3.7 红外光谱分析(FT-IR)
        2.3.8 化学吸附仪(NH_3-TPD)
        2.3.9 纳米激光粒度分布仪(PSDA)
    2.4 吸附精制
        2.4.1 吸附脱色流程
        2.4.2 脱色率计算
        2.4.3 脱氮率计算
        2.4.4 收率计算
    2.5 吸附剂的重复使用性
第三章 废润滑油的预处理及性能测定
    3.1 废润滑油的减压处理
    3.2 废润滑油性质测定
        3.2.1 色度测定
        3.2.2 密度测定
        3.2.3 闪点测定
        3.2.4 凝点测定
        3.2.5 酸值测定
        3.2.6 灰分测定
        3.2.7 粘度测定
        3.2.8 氮化物含量测定
    3.3 测试结果与分析
        3.3.1 废润滑油基本性能参数分析
        3.3.2 废润滑油及预处理后油品碳数分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扩孔SBA-15的表征及脱色性能
    4.1 TG-DTG表征结果与分析
    4.2 疏水共溶剂含量对SBA-15介孔材料合成的影响
        4.2.1 SBA15-X-100 的小角XRD表征结果与分析
        4.2.2 N_2吸附-脱附表征及分析
    4.3 水热处理温度对SBA-15介孔材料孔径的影响
        4.3.1 SBA-15-1.5-T的小角XRD表征结果与分析
        4.3.2 SBA-15-1.5-T的N_2吸附-脱附表征结果与分析
        4.3.3 SBA-15-1.5-100的SEM&TEM表征及分析
    4.4 吸附性能评价
        4.4.1 样品SBA-15-1.5-100对废润滑油的吸附效果
        4.4.2 再生次数对色度的影响
        4.4.3 有序孔结构的吸附剂与常规吸附剂的吸附效果对比
        4.4.4 废润滑油精制前后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扩孔Al-SBA-15的表征及脱色性能
    5.1 铝含量对Al-SBA-15介孔材料的影响
        5.1.1 nAl-SBA-15 的小脚XRD表征结果与分析
        5.1.2 nAl-SBA-15的N_2 吸附-脱附表征结果与分析
        5.1.3 nAl-SBA-15的NH_3-TPD表征结果与分析
        5.1.4 nAl-SBA-15的SEM表征结果与分析
        5.1.5 5%Al-SBA-15的EDS表征结果与分析
    5.2 疏水共溶剂含量对5%Al-SBA-15介孔材料的影响
        5.2.1 5%Al-SBA-15-Y的小角XRD表征结果与分析
        5.2.2 5%Al-SBA-15-Y的 N_2 吸附-脱附表征结果与分析
        5.2.3 5%Al-SBA-15-Y的 SEM表征结果与分析
    5.3 吸附性能评价
        5.3.1 样品5%Al-SBA-15-0.8对废润滑油的吸附效果
        5.3.2 脱氮效果对比
        5.3.3 吸附剂的稳定性
    5.4 5%Al-SBA-15-0.8对废润滑油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短棒状扩孔Al-SBA-15的表征及脱色性能
    6.1 组装温度对5%Al-SBA-15-0.8的影响
        6.1.1 粒度分布表征结果与分析
        6.1.2 N_2吸附-脱附表征结果与分析
        6.1.3 小角XRD表征结果与分析
        6.1.4 SEM表征结果与分析
    6.2 吸附性能评价
        6.2.1 不同粒径5%Al-SBA-15-0.8对废润滑油的吸附效果
        6.2.2 最佳粒径5%Al-SBA-15-0.8对废润滑油的吸附容量
        6.2.3 吸附剂的稳定性
    6.3 吸附脱色前后油品的碳数分布
    6.4 再生油品的性质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撰写与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8)废润滑油回收现状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废油管理
    废油经济性
    废油分类及危险性
    废油分类管理必要性
废油处置工艺发展
废油回收新模式
    废油回收互联网化
    区域中心回收模式
    废油置换
看法及建议

(9)废润滑油再生技术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废油再生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分类
    1.1 物理再生
        1.1.1 沉降
        1.1.2 过滤
        1.1.3 蒸馏
        1.1.4 水洗
    1.2 物理化学再生
        1.2.1 凝聚
        1.2.2 碱中和
        1.2.3 吸附
2 国内外废油再生的工艺和进展
    2.1 国外废油再生的工艺和进展
        2.1.1 UOP公司HyLube废油再生工艺
        2.1.2 VISCOLUBE公司Revivoil废油再生工艺
        2.1.3 CEP废油再生工艺
        2.1.4 MRD溶剂萃取废油再生工艺
    2.2 国内废油再生的工艺和进展
        2.2.1 全加氢废油再生工艺
        2.2.2 萃取-絮凝法废油再生工艺
        2.2.3 NMP混合溶剂精制废油再生工艺
        2.2.4 分子蒸馏技术废油再生工艺
        2.2.5 吸附剂废油再生工艺
3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废油再生业务
4 结束语

(10)油水分离膜在废润滑油净化再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废润滑油概述
        1.2.1 废润滑油的组成
        1.2.2 废润滑油的产生
        1.2.3 废润滑油的处理方法
    1.3 废润滑油再生技术现状
        1.3.1 常规的单元操作技术
        1.3.2 典型的废润滑油再生工艺
        1.3.3 国内外废润滑油再生工艺研究进展
    1.4 膜分离工艺简介
        1.4.1 膜分离技术的优势
        1.4.2 膜分离效果的影响因素
        1.4.3 膜分离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
    1.5 本文研究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1.5.1 研究的意义
        1.5.2 本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油水分离膜在废汽轮机油方面分离工艺研究
    2.1 实验仪器与用品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用品
        2.1.3 油水分离膜的介绍
        2.1.4 油水分离膜分离机理
    2.2 膜分离性能表征分析方法
        2.2.1 膜过滤通量
        2.2.2 膜过滤截留率
        2.2.3 润滑油的理化性能
    2.3 废汽轮机油过滤试验及性能评测
        2.3.1 废油过滤净化试验装置
        2.3.2 压力与温度对膜过滤通量的影响
        2.3.3 温度对废油过滤液中含水率的影响
        2.3.4 废润滑油过滤前后理化性质分析与元素含量分析
        2.3.5 膜污染与膜清洗测试分析
    2.4 废油过滤净化中试试验
        2.4.1 废油过滤净化设备
        2.4.2 膜净化工艺中试通量变化
        2.4.3 废油过滤净化设备经济性与适用性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油水分离膜用于污染的液压油净化工艺研究
    3.1 污液压油质量评定
        3.1.1 污液压油理化性质分析
        3.1.2 污液压油元素含量分析
    3.2 污液压油正压净化试验
        3.2.1 正压净化设备
        3.2.2 污液压油正压过滤后理化性质与元素含量分析
        3.2.3 正压过滤通量变化
    3.3 液压油乳化油过滤分离试验
        3.3.1 乳化油的配置
        3.3.2 温度对膜过滤乳化油通量的影响
        3.3.3 温度对乳化油过滤液含水率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油水分离膜对水面油膜回收工艺研究
    4.1 引言
    4.2 水面油膜回收试验
        4.2.1 操作压力对膜过滤煤油通量的影响
        4.2.2 操作压力与回收时间对膜通量的影响
        4.2.3 操作压力对收油率的影响
        4.2.4 操作压力对回收油中含水率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四、机械工业废油的回收管理及处理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废矿物油处理处置及资源再生研究进展[J]. 何志毅. 化工设计通讯, 2021(12)
  • [2]山西省投资集团九洲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经营战略研究[D]. 韩惠铭.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3]固体催化剂的优化制备及催化餐饮废油合成生物柴油的性能研究[D]. 宁一麟. 山东大学, 2021
  • [4]废弃润滑油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D]. 宋明明.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5]我国废矿物油回收和再生利用行业的问题及标准化新趋势[J]. 王秀腾,蒋文博,赵巍,高东峰,方菲,刘雁冰. 资源再生, 2020(05)
  • [6]退役乘用车发动机残余油液流动特性研究[D]. 赵丰洁.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7]短棒状扩孔Al-SBA-15的制备及对废润滑油脱色性能研究[D]. 李永超.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8]废润滑油回收现状及发展[J]. 赵婉丽. 石油商技, 2020(01)
  • [9]废润滑油再生技术浅析[J]. 王莉,韩健,杨超,刘颖,潘攀,郝晓平. 润滑油, 2020(01)
  • [10]油水分离膜在废润滑油净化再生中的应用研究[D]. 牛罗伟.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2)

标签:;  ;  ;  ;  

机械工业废油回收管理与处理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