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是华南海上丝绸之路(Ⅱ)最早的始发港

广州是华南海上丝绸之路(Ⅱ)最早的始发港

一、广州是华南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Ⅱ)(论文文献综述)

龚缨晏[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术界对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术研究的复苏(1978~2000年),主要成就是确立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学术界关注的重点是泉州。第二个阶段是学术研究的兴起(2001~2013年),主要动力是泉州、广州、宁波等城市提出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外考古学新发现有力地推动了相关研究。第三个阶段是学术研究的空前繁荣(2014年至今),主要得益于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学术界在这四十余年间所取得的成果,不仅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此前一个多世纪的总和,而且拓展了研究领域,解决了许多学术难题,提升了学术研究的水平,并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丘志力,薄昊楠,杨炯,罗涵,吴沫[2](2021)在《广作牙雕:17-19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跨文化交流》文中认为象牙雕刻与玉雕、景泰蓝、雕漆曾被誉为中国工艺美术"四大名旦",也是记录人类文明进程的艺术符号之一。17-19世纪期间,广作牙雕是深受西方世界欢迎的中国工艺"国粹"之一,对此,前人已有专着和文章展开过较多的讨论,但是,对于广作牙雕和"海上丝绸之路"跨文化交流关系的探索仍较薄弱。本文通过对广作牙雕原料来源、技艺特征、源头及外销发展历程的梳理,探讨了广作牙雕海外市场拓展与海上丝绸之路跨文化交流的关系,提出如下认识:(1)广作牙雕的历史很长,其材料来源既有本地也有外域,唐宋以后,特别是17-19世纪中期,外销牙雕制品所用象牙材料主要是通过以南海为起始通道的"海上丝绸之路"交易获得;(2)17-19世纪外销的广作牙雕典型器物包括象牙球、象牙提篮、象牙扇、象牙首饰盒、象牙针线盒、象牙名片盒、象牙信插、象牙胸针等,品类相当丰富,尽管在数量上不及外销瓷器之类的外销品,但其材料价值高、雕刻技艺难度大,在艺术性、观赏性及文化兼容性等方面具有独特性,是当时重要的外销商品之一;(3)广作牙雕精湛的技艺、式样及装饰纹样既有对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也有对海外创新技艺的吸收,并受到其时欧洲消费文化的强烈影响。17-19世纪外销的广作牙雕实际上是广府工匠参照海外客户的需要,进行工艺设计融合和定制生产的产品(ODM),是中国能工巧匠技艺与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晶;(4)17-19世纪广作牙雕对外贸易的成功,显示工艺产品跨文化交流、互鉴,是其可以有效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要素,甚至可能是关键要素之一,为当今我国其它材质的宝玉石产品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一个典型范式。

王晶[3](2021)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合浦海洋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成为世界各国竞逐的角力场。新时代的中国海洋文化复兴之路究竟该以何作为科学的价值引领?近代以来,国内大部分研究者在探讨海洋问题时,总是习惯性地沿用西方海洋文明的评价标准与话语逻辑,这表明中国学术界在海洋研究领域缺乏文化自信与理论自觉。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质疑否定中国拥有属于自己的海洋文化或海洋文明,并依循西方海洋文化或西方海洋文明范式来研究中国海洋文化,甚至还以此来指导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事实上,中国海洋文化有其自身发展历程与独特文化基因,深入挖掘其底蕴、梳理其源流、探寻其从发轫之初一直延续至今的价值基因,既是中国海洋文化研究亟需面对的问题,也是树立中国海洋文化研究文化自信与理论自觉的时代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合浦海上古丝路文化底蕴深厚”,合浦及其特殊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所孕育的合浦海洋文化,作为中国海洋文化的起点,为其提供了典型样本。合浦海洋文化是指自西汉为加强岭南地区政治军事统治而设立合浦郡以来,在海陆一体特殊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地理条件下,汉民族、岭南地区少数民族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各民族之间通过内河、近海、陆路等途径,在交通贸易、生产交流、文化交往等具体历史活动中所形成的以开放包容、和合交往为核心价值的一种中国古代海洋文化。合浦海洋文化海陆一体的开放包容、和合交往核心价值,是汉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海外文化汇聚合浦交融而成,合浦当地出土的各种古代器物是这种文化融合的主要标志。同时根据这些古代器物可以推断,“合浦”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经由海上丝绸之路已经辐射至东南亚、南亚各地区与各民族。站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研究合浦海洋文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或文明的一般原理,审视汉代合浦郡在海陆一体特殊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地理条件下所形成的文化融合。为此,在论述展开的过程中,按照“器物—符号—价值”的研究范式,综合运用语料库分析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感性具体—抽象—理性具体的方法、跨学科研究与跨地域研究相结合等方法,通过梳理源流、勾勒轮廓、抽象符号、挖掘价值、凝练精髓、总结规律,重新探讨合浦海洋文化过去已经贡献什么、现在及未来能够贡献什么等问题,以此揭示合浦海洋文化所蕴涵的深厚历史底蕴、文化底蕴与价值底蕴。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研究合浦海洋文化,不仅在于论证中国早在公元前2世纪末就已经逐步发展出海洋文化,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学术上尝试突破西方海洋文明的评价标准与话语逻辑,主要在三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学术观点方面,提出合浦是中国海上对外开放的第一个窗口与海陆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合浦的海陆一体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始源标识、合浦海洋文化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原发标识与“丝路精神”的创始标识、合浦海洋文化为中国海洋文化贡献了海陆一体的开放包容、和合交往核心价值等新观点;二是学术思想方面,探讨构建马克思主义海洋文化基本理论与评价体系作为科学评价体系、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挖掘合浦海洋文化所蕴涵的深厚历史底蕴、文化底蕴与价值底蕴、基于合浦海洋文化的价值精髓探讨其对突破西方海洋文化优越论的学术意义及为中国海洋文化贡献海陆一体始源价值基因的基础性意义;三是研究方法方面,形成了“器物—符号—价值”的中国海洋文化研究范式。综上,通过深入挖掘合浦海洋文化的价值精髓,探讨其对突破西方海洋文化优越论的学术意义,揭示其作为中国海洋文化的起点所蕴涵的价值基因,由此对以合浦海洋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海洋文化进行话语重构与价值重塑,从而树立中国海洋文化自信、提升中国海洋软实力,为当前的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建设、海洋命运共同体倡议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价值基础与理论支撑。

蒋双江[4](2019)在《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及“申遗”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申遗”既是广西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海上丝绸之路”中央赋予广西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工程。因此深入开展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申遗”对策的研究,不仅具有高度的政治意义,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对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资料进行系统梳理,阐述了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并在论述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以及“申遗”的对策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期望能够为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申遗”提供参考。全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阐明选题的缘由、意义,并对相关概念予以说明解释。第一章把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分为汉墓群、城址、出土文物三类,并对重点墓群的禁山七星岭、望牛岭、风门岭、寮尾、母猪岭、九只岭等六处代表性墓群的空间位置、时代、墓葬形制和主要出土文物等做了阐述;第二章对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进行了论述;第三章对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做了梳理;第四章通过对比分析法,论述了合浦“申遗”的优、劣势;第五章根据合浦“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申遗”存在的优劣势,提出了政府加强行政管理力度,开展遗产宣传、扩大影响、与高校合作等方面的具体的建议、措施。

张晨钟[5](2019)在《“北方海上丝路”形成与历史发展》文中指出中国古代海上丝路有三条:北方海上丝路、东方海上丝路和南方海上丝路。北方海上丝路以其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形成时间早、航线目的地基本不变和突出的"贡道"文化色彩,明显区别于其他两条海上丝路。北方海上丝路自其开启至今,以其中心地在南北航道的交替转变而基本保持了发展与繁荣。北方海上丝路的千年发展,深刻影响了近代以来山东区域经济中心的转移和半岛都市群的崛起。

赵凌飞[6](2018)在《“一带一路”史研究综述》文中指出回顾"一带一路"史研究,可看出:"丝绸之路"的文献学与考古学研究成就突出,尤其是对于敦煌吐鲁番文书的研究成果丰硕;专题研究中对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交通的关注较为明显;区域研究集中于西域;个案研究集中于城市."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主要偏重考古、贸易与港口,对于"一带一路"的起源、内涵、价值、作用、影响这些重大问题的研究成果有限,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政治、宗教、文化研究成果太少。今后要以"一带一路"的区域史、经济史、政治史、外交史、文化史、宗教史、交通史、历史地理研究为基础,结合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充分吸收国外学术界的理论与方法,将"一带一路"史的研究推向深入。

阙维民[7](2017)在《世界遗产预备项目“丝绸之路-海路-中国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于2016年正式启动,迄今尚无有关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专题的综合研究成果。首先建议申遗项目的中英文名称:丝绸之路-海路-中国段(Silk Road-Maritime Route in China),然后探讨"丝绸之路"申遗的国际背景(除1项"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系列跨国世界遗产外,另有8国递交9项"丝绸之路"预备项目)与"丝绸之路-海路-中国"项目的申报意义(主动性、创新性、唯一性、均衡性、政治性、世界性)。并就申报项目的遗产内容提出具体建议:遗产地从31处扩展至141处,遗产类型在文物遗产的基础上增加了聚落遗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最后提出在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建立"丝绸之路-海路"申遗专项基金。

宋一兵,温志洪[8](2016)在《旅游视域的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研究评述——兼论中国南向地缘旅游战略的历史渊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地位十分特殊。通过文献研究发现,目前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涉及众多学科,但旅游是其中较少涉猎的领域,一直以来没有形成研究热点。进一步探究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发现,进入21世纪之后,由于旅游与海上丝绸之路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加之2013年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学术界对于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数量增多,研究范畴也已经扩展到经济、贸易和文化等旅游活动十分活跃的领域。中国南向旅游的最近区域是东南亚地区,对其历史渊源进行梳理能够为我国南向地缘旅游战略提供可供借鉴的研究视域与方向。

何成学[9](2016)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文化中的广西元素及其思考》文中指出在中国-东盟文化中有诸多广西元素,如广西合浦是我国汉代南海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和主港、广西与东盟国家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广西华侨华人为发展和保卫东盟国家的文化做出了历史贡献,这是广西积极参与南海丝绸之路建设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信力。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应当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好中国-东盟文化中的广西元素,并以此为契机确立发展广西文化产业的新理念和新思路。

蔡春林,丁畅,钟灵[10](2014)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广东的地位和作用》文中研究指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开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完成全球布局加快实现中国梦。广东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具有历史底蕴和现实优势,处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核心和枢纽地位,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凭借文化优势能够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能够充分发挥海上丝绸之路的旅游产业潜力,凭借区位优势能够与周边国家进行经贸合作加速共建海上丝绸之路,实现互利共赢。

二、广州是华南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州是华南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Ⅱ)(论文提纲范文)

(2)广作牙雕:17-19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跨文化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1 广作牙雕:牙材来源
2 “海上丝绸之路”与广作牙雕的兴盛
3 广作牙雕,技惊世界
4 广作牙雕:宝玉石的跨文化交流与国际市场拓展
    4.1 “鬼工球”的技艺来源
    4.2 象牙席与跨文化交流
    4.3 广作牙雕与中西方文化交流
5 结论及展望

(3)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合浦海洋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海洋文化的核心概念与发展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与文明的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文化与文明的产生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的论述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海洋文化的核心概念
        一、海洋概念
        二、文化及其相关概念
        三、海洋文化及其相关概念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海洋文化的构成
        一、海洋文化的主体
        二、海洋文化的客体
        三、海洋文化的中介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海洋文化的发展理论
        一、海洋文化的发展路径
        二、海洋文化的发展动力
        三、海洋文化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合浦海洋文化的历史底蕴
    第一节 合浦海洋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合浦海洋文化的兴起
        二、合浦海洋文化的繁荣
        三、合浦海洋文化的延续
    第二节 合浦海洋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
        一、合浦地理位置的海陆一体特征
        二、合浦是中国海上对外开放的第一个窗口
        三、合浦是海陆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第三节 合浦海洋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辐射影响
        一、与东南亚、南亚诸国深植经济文化交往厚谊
        二、向东南亚、南亚诸国传播和合交往理念
第三章 合浦海洋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第一节 合浦器物文化符号的主要标志
        一、蚕桑丝绸业是汉民族生产方式的器物文化符号
        二、玻璃烧制技术是海外生产技术的器物文化符号
        三、羽纹铜凤灯是生活用具的器物文化符号
        四、南珠与奇石异物是海上贸易的器物文化符号
        五、钵生莲花器是佛教传播的器物文化符号
        六、宝石珠饰形制是审美价值的器物文化符号
        七、叠涩穹窿顶墓是丧葬习俗的器物文化符号
    第二节 合浦海洋文化的融合符号
        一、海陆一体是合浦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符号
        二、辐射影响是合浦汉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与海外文化的融合符号
    第三节 合浦海洋文化的价值符号
        一、合浦海洋文化作为开放包容的价值符号
        二、合浦海洋文化作为和合交往的价值符号
第四章 合浦海洋文化的价值精髓与学术意义
    第一节 合浦海洋文化之于海上丝绸之路的价值精髓
        一、合浦的海陆一体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始源标识
        二、合浦海洋文化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原发标识
        三、合浦海洋文化是“丝路精神”的创始标识
    第二节 合浦海洋文化核心价值对突破西方海洋文化优越论的学术意义
        一、对西方海洋文化优越论的批判
        二、对中国海洋文化失觉的反思
        三、合浦海洋文化与西方海洋文化核心价值的根本区别
第五章 合浦海洋文化的理论与现实双重展望
    第一节 合浦海洋文化的理论展望
        一、树立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的文化自信与理论自觉
        二、为中国海洋文化贡献发展理念
    第二节 合浦海洋文化的现实展望
        一、为中国海洋文化夯实发展基础
        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
        三、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及“申遗”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途径与方法
        (一)文物资料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研究方法
        (二)田野调查法
    三、相关概念说明
        (一)世界遗产
        (二)世界文化遗产
        (三)“申遗”
        (四)研究对象和空间
    四、相关动态研究
        (一)国内外学者对“申遗”问题的研究
        (二)对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申遗”的研究
        (三)对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考古学研究
        (四)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产品等研究
        (五)对合浦作为始发港的研究
第一章 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概况
    一、合浦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二、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及分类
        (一)城址与码头
        (二)汉墓群
        (三)合浦汉墓出土代表性文物
第二章 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
    一、推动了古代中国海洋文明的发展
    二、促进了汉文化的传播和北部湾贸易网络的形成
    三、对汉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四、合浦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一)合浦是佛教从海路传入中国的第一站
        (二)合浦是中原文化南传的中心
    五、带来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六、提升了人们对艺术和美的追求
第三章 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申遗”历程及相关工作
    一、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申遗”历程
        (一)“申遗”历程
        (二)工作成效
    二、进一步完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基础工作和规章制度
        (一)“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法规逐渐健全和实施
        (二)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推进三大遗产点项目建设
        (三)积极开展基础研究
第四章 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的意义与可能性
    一、“申遗”的意义
        (一)政治意义
        (二)经济意义
        (三)人文意义
    二、“申遗”的优势
        (一)依托国家战略的优势
        (二)位于北部湾的区域优势
        (三)高度真实性和完整性优势
        (四)人文优势
    三、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着环境被破坏的问题
        (二)基础实证材料不充分
        (三)配套设施建设与事业经费不足
        (四)尚未形成“官民一体”的共识
        (五)政府层面管理不规范
        (六)基层人才不足
        (七)宣传不到位
第五章 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申遗”对策
    一、推进对“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本体保护及周围环境改善
    二、夯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基础工作
    三、努力争取更多的“申遗”资金
    四、发动相关利益者支持参与“申遗”
        (一)获得利益相关者支持
        (二)获得遗产区居民支持
    五、以国家政策与法律为依托,规范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六、提升人员培训交流工作
        (一)加强人员培训
        (二)实施高层次人才激励政策
        (三)强化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遗产保护工程相结合
    七、开展国际国内交流工作
        (一)国内外专家学者会议交流
        (二)“走出去,请进来”,建立友好城市
        (三)加强与高校及科研院所联合
    八、制定合理的“申遗”宣传策略与计划
        (一)发动全民参与
        (二)扩宽遗产宣传渠道
        (三)与时俱进,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北方海上丝路”形成与历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古代海上丝路的三大航线
二、“北方海上丝路”的提出与确立
三、“北方海上丝路”南北航道及其转换
    (一) “北方海上丝路”的南、北航道
    (二) 南北航道的功能区别
    (三) “北方海上丝路”中心地的南北更替

(6)“一带一路”史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丝绸之路”的概念、起源、影响、作用研究
二、“丝绸之路”的文献学与考古学研究
三、“丝绸之路”的专题研究
四、“丝绸之路”的区域研究
五、“丝绸之路”的个案研究
六、“海上丝绸之路”研究
小结

(8)旅游视域的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研究评述——兼论中国南向地缘旅游战略的历史渊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概况
二、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南向地缘旅游战略的渊源
    (一)南向旅游战略的历史渊源
        第一,中国在历史上对东南亚地区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二,中国与东南亚地区传统的地缘联系十分紧密。
        第三,更为重要的事实是,在丝绸之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中国在当时处于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与前沿,但不占领不掠夺的国家战略与中庸文化对东南亚地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南向旅游战略的地缘经济基础
    (三)广州南向旅游战略的现实版图
三、旅游视域的海上丝绸之路研究
四、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
五、结语

(9)“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文化中的广西元素及其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东盟文化中有三大广西元素
二、“带一路”背景下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面向东盟发展广西文化产业的思考

四、广州是华南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Ⅱ)(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J]. 龚缨晏. 国家航海, 2021(02)
  • [2]广作牙雕:17-19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跨文化交流[J]. 丘志力,薄昊楠,杨炯,罗涵,吴沫.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2021(05)
  • [3]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合浦海洋文化研究[D]. 王晶.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4]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及“申遗”对策研究[D]. 蒋双江.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5]“北方海上丝路”形成与历史发展[J]. 张晨钟. 德州学院学报, 2019(01)
  • [6]“一带一路”史研究综述[J]. 赵凌飞.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18(01)
  • [7]世界遗产预备项目“丝绸之路-海路-中国段”研究[J]. 阙维民. 地理科学, 2017(11)
  • [8]旅游视域的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研究评述——兼论中国南向地缘旅游战略的历史渊源[J]. 宋一兵,温志洪. 南海学刊, 2016(04)
  • [9]“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文化中的广西元素及其思考[J]. 何成学. 桂海论丛, 2016(02)
  • [10]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广东的地位和作用[A]. 蔡春林,丁畅,钟灵. 新兴经济体的长期增长前景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2014年会暨2014新兴经济体合作与发展论坛论文集(下), 2014

标签:;  ;  ;  ;  ;  

广州是华南海上丝绸之路(Ⅱ)最早的始发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