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城市拆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社会城市拆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当前社会城市拆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朱林[2](2020)在《苏州市“村改居”社区治理中的居民社会信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大量为安置失地农民而建设的“村改居”社区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传统农村居民建立在熟人社会基础上的社会信任,随着生活场所的改变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尤其是在大量外来务工人员选择“村改居”社区定居后,社区内居民的社会信任产生了不少新的问题。社会信任是居民对社区正常运行的某种期待,居民的社会信任水平较低意味着居民期待的下降,这将会直接削弱居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及其自治能力,进而导致“村改居”社区治理效果不佳。因此,形成符合新时代社区发展要求的居民社会信任状态,对“村改居”社区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村改居”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以苏州市Y街道“村改居”社区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来探索居民社会信任现状,发现居民对社区治理主体的社会信任水平从高到低排序为:社区党组织=街道办(基层政府)>社区居委会>社区社会组织>物业公司。其中,本地居民与外地居民对街道办、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的社会信任存在显着差异。接着以现状为线索挖掘案例中“村改居”社区居民社会信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街道办和社区居委会职责不清、社区党组织和社会组织参与感弱、物业公司服务能力欠佳、居民间矛盾积压所引起的一系列居民社会信任问题。在此基础上,以彼得·什托姆普卡信任研究中信任基础的三个维度(理性、心理、文化)为视角深入剖析了“村改居”社区居民社会信任存在问题的原因,并从综合维度对其加以深层次分析。最后,借鉴新加坡、美国、中国深圳市的社区居民社会信任建设经验,从领导核心、内在动力、制度建设、信息渠道、文化氛围以及治理形式六个角度提出优化居民社会信任的实施路径,以期能够解决现有问题,促进“村改居”社区治理水平的提升。

陈立鹏[3](2020)在《同城化背景下大城市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研究 ——以句容宝华新城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发展逐渐进入都市圈一体发展、新城与老城结构优化的新阶段,各大城市高速发展,中小城市也随之迅速扩张。区域协同发展成为提升自身以及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发展阶段,同城化发展是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手段,2005年以后,我国开展了众多自上而下的同城化实践,当前阶段的同城化发展大多是以增强中心城市竞争力为目的。边缘新城区在同城化发展中作为重要参与主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边缘新城区在区域中发挥的作用,深刻地影响居住与就业空间的格局。以同城化发展为研究背景,聚焦受其影响的边缘新城区的职住空间,理论层面对既有研究进行丰富和补充,实践层面为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协调发展提供意见建议。基于此,论文以宝华新城区为实证研究对象,在同城化背景下对居住-就业空间发展概况、特征、相互关系,进而对职住空间失配机制及协调发展策略进行研究。论文首先针对国内外同城化、边缘新城区以及居住就业空间进行理论梳理和总结,引出本文的切入点和理论创新意义,从而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随后,论文对宝华新城区所处的宁镇扬同城化区域进行发展概况分析,针对宝华新城区的发展过程进行分阶段的研究,并对宝华的居住空间和就业空间进行发展概况和总量测度研究,得出宝华新城区职住空间的总量匹配特点。然后,选取整个宝华新城区为研究范围,以实际调研数据为研究基础数据,对宝华新城区的居住、就业空间和居住、就业人群进行综合研究,从单因子-主因子-聚类三个层面进行细致全面的研究和分析。而后,居住和就业空间特征为研究基础,从通勤角度的四个通勤因子对职住空间关系进行研究,并利用通勤时间因子测算居住空间和就业空间的匹配度,同时综合通勤因子对结果进行修正。并利用相关性分析从单因子、主因子和聚类三个层次对影响职住平衡的因素进行总结与分析,居住和就业宝华新城区居住和就业空间的结构性匹配特征。最后,从同城化视角,对宝华新城区职住空间总量与结构的双失配特征出发,从区域一体、职住空间、交通联系和配套设施四个方面研究职住空间失配机制。最后,立足同城化发展的背景,针对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失配机制,从四个角度探讨了大城市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协调发展策略,以加快同城化发展步伐,促进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共计9万余字,图134张,表25个。

赵斌[4](2020)在《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文中研究表明霍华德的Garden City理论及其着作《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是城市规划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思想之一,他的理论与实践至今仍然对世界范围内的规划理论与城市产生深远的影响。理论虽极具前瞻性、科学性,在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在理论与实践上产生了丰富的成果。由于很多主观与客观的因素导致Garden City理论的内涵不够清晰,导致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中往往只注重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特征。故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系统性的归纳和哲学性的思辨,探求Garden City理论在国内外继承与发展中的变化及其缘由,并提出Garden City理论继承与发展中需遵循的原则。为此展开了以下研究:首先系统性研究Garden City的理论体系,主要内容包含理论背景、指导思想、布局模型和社会城市等方面,发掘出Garden City理论的真正核心其实就是:职住平衡、规模控制、花园体系和城乡融合。其次,本文依托理论中的四个核心特征,将Garden City理论在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归纳整理,梳理每类观点下衍生出的主要代表理论与城市的特征。一方面,通过将这些变化后理论与原有理论对比分析其中的联系与区别。另一方面通过分层解读这些实践,分析实践中继承了哪些特征,哪些特征随着实践发生变化,并寻找出导致变化的内因与外因。第三,Garden City理论在国外的传承主要体现前三个核心特征,在我国继承中重点凸显城乡关系,并根据原有理论、现代城市思想和我国当下国情提出了现代田园城市理论。本文将分析现代田园城市理论及其相关思想与原有思想的联系与区别,并按照规划特点归纳我国的实践案例,分析Garden City理论在我国理论与实践变化的实质。本研究提出的观点与内容是对目前已有Garden City理论体系与实践的再发掘,基于Garden City理论四大核心特征,通过对衍生理论与本源理论的研究、实践与本源的差异研究与探讨,更能有效指导Garden City理论在规划理论的体系构建与我国未来的城市建设。

李路[5](2020)在《撤县设区背景下洪泽区城乡规划的优化对策斫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乡规划在推动城乡建设、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城乡环境、保障城乡安全、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等很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科学合理的编制和实施城乡规划是经济社会稳定和繁荣的保障。近年来,我国城乡规划的重要性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但作为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各地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城乡规划的作用,科学合理编制城乡规划,灵活高效实施规划,集思广益解决好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做到不折腾、不浪费,做到一张蓝图干到底。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新发展理念指明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新的发展理念要求城乡规划建设要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精明增长、集约发展”的思路开展,但现实中,城乡规划在统筹“三生”空间的布局、提升土地利用率、彰显城市特色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在前瞻性、实效性、约束性、权威性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如何高质量编制地方城乡规划和保障城乡规划的实施方面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本文阐述了城乡规划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洪泽区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现状情况。梳理了目前洪泽区城乡规划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从洪泽区城乡规划发展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对当前洪泽区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状况、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等情况的研究,从洪泽区规划编制中城市定位、发展理念、具体措施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结合洪泽区规划管理特点和行政审批改革要求,对优化规划审批和改善规划监察模式提供了路径。本文认为洪泽区一定要抓住即将到来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机遇,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让城乡规划成为洪泽区社会发展的最大生产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保障力。

何雪妮[6](2020)在《深圳市城中村城市更新社会影响评估研究 ——以白石洲村为例》文中提出城市更新是一个利益重分配的过程,而政府、开发商和业主是涉及其中的主要利益群体。城市更新中的利益分配问题也同样适用于城中村的更新,而其业主往往是原村民。而且在城中村更新中,由于政府和开发商大多从城市空间的交换价值入手,易忽视居民对空间的实际使用价值与合理诉求,再加上缺乏相关的保护政策,绝大多数居民的利益可能会受损,甚至给城市带来其他方面的负面影响,如大量居民需要重新寻找住处、儿童需要解决教育问题、商户失去了经营场所、大量居民的迁移引起交通系统不确定性的压力等。特别是更新过程中的低收入人群、老年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利益更难以得到充分的保障。这些问题若是无法得到充分的认识并进行妥善的解决,可能成为影响城市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因此需要考虑如何照顾城中村更新中被忽视的利益,兼顾更新的效率和公平,并权衡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对于建设高品质、公平和和谐的城市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希望在梳理相关文献和借鉴国内外城市更新影响评估案例的基础上,以深圳白石洲村为研究案例,通过比较城中村城市更新中各利益群体经济利益和社会资本的得失,重点针对城中村弱势群体的利益变化进行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白石洲村的城市更新进行社会影响的评价,并总结出深圳城中村城市更新社会影响评估中需要重点考虑的评估对象和评估内容。本文从社会流动、社会公平和社会资本三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社会流动围绕就业和教育,关注支出占收入比重、收入损失情况、失业情况、通勤情况和转学问题。社会公平围绕获取公平和权利公平,关注公共设施和开放空间的配套情况和可达性以及满意度、居住条件、建筑质量、建筑外观、环境卫生、补偿安置、公众参与、工作透明、社会保障。社会资本围绕社会网络和归属以及认同,关注回迁比例、共同记忆和保留肌理。在此基础上,挖掘大城市城中村更新的特性,发现城中村以租户为主,其数量庞大,且商户面临失业这一重大风险,以此需重点关注深圳城中村的租户和商户,关注其搬迁和失业问题,重视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性。本文希望能够重视社会影响评估在中国城市发展和城市更新中的重要性,加强相关案例的积累和研究,逐步完善对中国城市发展和城市更新中的社会影响评估的认识,了解城中村城市更新的社会影响以及具体影响到的人群,预判城市更新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并为相关的应对措施提供解决思路。

唐元[7](2020)在《中国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中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中国纪录片领域“新纪录片运动”的发起,中国纪录片创作领域的“人文”意识开始生根发芽,区别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前的专题片形式,其人文精神的觉醒体现在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平等关照,对个体内心世界的开掘探索,对精神道义和社会责任的彰显。与此同时,20世纪90年代也是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浪潮带来的市场改革、商品经济、人口流动等因素,令中国的城市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和异质性,城市社会便成为人文纪录片所关注的重要地理、历史、社会关系的样本。究竟以什么样的视角去探究人文纪录片对于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我们以什么样的视角理解城市空间。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哲学、社会学等领域涌起的“空间转向”思潮下,列斐伏尔把空间看作社会关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强调空间是在历史发展中生产出来的,开辟了空间“三元辨证法”的全新视野,爱德华·索亚将列斐伏尔的空间思想继承和发展为“第三空间”认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辩证且开放的认知城市空间的框架。“空间转向”思潮的理论背景下,本文选取中国当代城市题材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为对象进行文本分析,通过纪录影像对于城市中意象空间、表征空间和异质空间的生产与建构,分析这一阶段的中国人文纪录片所呈现的城市空间的物理性、符号性和社会性,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中国人文纪录片与城市空间相互建构与审视的关系。首先,本文阐释“空间转向”思潮的理论意义,并指明了这一转向为理解中国城市问题提供了科学、合理、开放的理论框架和视角。通过梳理该视域下对本研究有指导意义的空间与城市理论,进一步明确城市空间在本研究中如何界定并区分,为接下来探讨纪录片中城市空间的生产奠定理论基础。接着,本文将人文纪录片看作“景观社会”视域下反映城市空间的视觉样本,细致追踪人文纪录片中城市影像的时空轨迹,通过对中国人文纪录片的“人文”意识萌发的语境、节点、过程进行梳理,力求明确“人文纪录片”的价值和内涵,并考察中国人文纪录片中“空间”视角的流变。然后,本文聚焦1990-2019这一阶段的人文纪录片,考察纪录片中城市空间的生产逻辑,依次对于城市空间的三个层面进行梳理和提炼:第一空间即可感知的意象空间的视角,以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为框架,主要探讨可感可读的城市意象在纪录片中的表达及特征。第二空间即表征性符号空间的视角,借助社会学延伸至传播学中的框架分析方法,通过对样本的内容分析,梳理出中国人文纪录片中所建构的城市空间的八项主要议题,提炼为四类主要阐释性框架和空间话语,即日常空间、流动空间、记忆空间、超级空间,并进一步对这些代表性空间话语进行分析,探讨城市符号空间的建构特点。第三空间即物质与经验交错的异质空间的视角,在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基础上,深入城市空间的社会历史语境中,挖掘代表性纪录片样本的细部,对《铁西区》《大同》《麦收》《流浪北京》《归途列车》五部纪录片做文本细读,呈现出纪录片对于城市历史语境下的工业空间转换、城市拆解与重塑中的权力关系、城市空间中“他者”的边缘化生存等这些交织着复杂社会关系的公共命题的观照。最后,将纪录片文本和城市空间互为参照,对于纪录片创作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做深入思考。综上,本文的主要结论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城市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呈现,城市化加速的进程和中国纪录片人文转向的起点具有一定同步性,人文纪录片成为考察、观照现实城市空间图景的媒介样本。将列斐伏尔认识空间生产的“三元辩证法”和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贯彻到对纪实影像空间生产的分析框架中,能够重构一种开放性的空间生产逻辑,可见,纪录片文本的社会空间构建远比物性空间要深邃和广泛得多。纪录片中“第一空间”(意象空间)的生产主要关注标志物、路径、节点、区域、边界等可感知的城市意象;“第二空间”(符号空间)由日常空间、记忆空间、流动空间、超级空间四个主导性话语框架构成;“第三空间”(异质空间)是包含了社会斗争、权力、关系的场域,触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空间问题的痛点,包括城市中传统工业空间的解体、城市空间重塑中的权力关系、被遮蔽的“他者”的生存困境等等。最后,从纪录片与城市空间的彼此审视中,我们发现纪录片在反映现实城市空间中存在一定失语现象。同时,从纪录片对城市空间规划、日常生活、城乡二元结构等问题的呈现中,引发我们对于城市空间异化和重塑正义城乡空间关系的思考。

吴迪[8](2020)在《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美国着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21世纪,影响世界最大的两件事,一是美国的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市化。”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批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涌入城市,在城市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和梦想。作为我国城市化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力量,新生代农民工对体育休闲参与的态度、行为和满意程度等折射了该群体的身心健康发展水平。作为促进个体健康认知和行为、充实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环境感知,城市融合诠释了外来人口对工作城市、生活环境的文化、习惯、情感等方面的内聚性。探讨城市融合与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内在联系,关系到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幸福感、城市公共卫生的健康发展。基于此,综合城市融合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休闲限制理论等理论、观点,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个案研究法等,以上海市1102名新生代农民工为调查对象,13名新生代农民工为访谈对象,采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获得核心现象问题的数据支撑,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理论构建“城市融合→体育休闲参与”的机制模型,揭示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的内在影响机制。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处于中等水平;城市融合在性别、婚姻状况方面具有一致性特征;在社会层次、文化程度、技术等级、工作年限方面存在差异,其中,社会层次、技术等级越高、工作年限越长的新生代农民工,其城市融合的经济融合、城市认同、社会接纳水平越高;文化程度越高,城市融合的经济融合和城市认同水平越高。2.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休闲参与态度和参与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体育休闲参与行为处于中低水平。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行为的性别差异显着,男性比女性更为积极;社会层次越高或者技术等级越高,体育休闲参与态度的“认知态度”和参与行为越积极;文化程度越高,参与态度(包括“行为认同”“认知态度”和“价值认同”)、参与行为(包括“体育锻炼情况”和“体育消费行为”)水平越高:工作年限越长,体育休闲的参与行为水平越高。3.对于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态度、参与行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体育休闲的参与态度是激发参与行为的前导思维,参与行为有助于提升体育休闲参与的满意度水平;尽管城市融合未能直接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满意度水平,但是可以通过激发参与态度来促进参与行为,实现间接提升体育休闲参与满意度的目的。个案研究发现,日月光集团以“社会—企业—家庭—社团”联合共建的模式,通过多元合作机制、参与助推机制、文化治理机制,充分吸收社会资源,打通企业、社团与社会的合作路径,以体育项目宣传、体育技能培训,结合多元化的体育赛事、节事等活动推进企业员工的体育参与,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满意度,结合理论分析证实了企业可以通过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促进体育休闲参与。并且,结合个案分析,提出了城市融合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企业发展路径:通过构建体育社团,以群体融合的方式提升体育休闲参与水平;通过建立家庭共同参与的助推机制,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通过建立政府、企业、社会联动机制,打造员工体育服务体系,推进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提升体育休闲参与满意度。4.根据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现状特点,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休闲参与在物质、制度、文化、行动等现实条件上还存在不足,仍然缺乏企业、社区、社会组织等社会推动力的共同参与。在这种背景下,只有通过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经济融合、社会接纳、文化交融、城市认同等城市融合水平,整合社会、城市、企业、社区等多元治理主体的合力,共同构筑城市融合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多元治理体系,才是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必由之路。结合研究结论,提出如下策略:(1)提升经济融合的支撑力—拓宽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途径;(2)强调社会接纳的保障力—维护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权益;(3)营造城市文化的包容力—拉进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距离;(4)发挥城市认同的吸纳力—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获得感。

经志凡[9](2019)在《扬州市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城中村普遍存在于中国城市化过程中,落后于其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生活环境脏乱差、生活质量不高,是游离于现代化城市之外的居民区。目前,各大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张,社会经济也快速发展,城市对建设性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百姓对城市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普遍提升,城市村庄的转型已成为改善生活环境,增强城市品质,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必要手段,也成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城市的重要保证。每个城市的实际情况不同,改造措施也不是千篇一律的,由于在城中村在过程中各种问题矛盾的浮现,城市改造的预期效果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各大城市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政策措施,致力于完善城中村改造工作。城中村改造正在渐渐地成为每个城市必须面对的难题。扬州市自从2010年全面开展城中村改造任务以来,城市居住环境得到了的改善,城中村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深入推进,城中村资金良性循环形成难,城中村改造工作效率低,群众利益保护不力等一系列问题开始显现出来。其原因主要是城中村改造成本逐年增加,城中村改造地块出让收益分成不合理,融资渠道相对单一;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控制,政策措施不尽配套,改造模式单一;依法拆迁意识淡薄,廉政监管措施不到位,服务群众措施落后。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广东、南京等地的城中村改造工作并对其城中村改造经验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扬州市政府可通过以下措施:整体均衡城中村改造资金,拓宽融资渠道,减少财政对土地出让金计提费用;分类改造多元共治,实行通盘规划,加强组织建设;保证宣传到位,严格监管职责确保廉政拆迁等,方能解决目前扬州市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为扬州市城中村改造工作提出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具体对策建议。

杜磊[10](2019)在《基于系统仿真方法的产业新城开发过程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城(区)是为了满足城市与产业发展的需要,经由政府规划和设立的相对独立的城市空间单元。近年来,我国相继成立了两江新区、南沙新区、西咸新区、贵安新区、雄安新区等一批国家级新区,这些新区是我国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进行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我国进行体制机制改革与构建城市治理体系的示范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建设了大量的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等产业新区,这些新城(区)具有产业发展迅速、政策机制灵活、设施配套齐全等众多优势,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力的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但旧有的新区开发模式往往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城(区)运营若干年后会暴露出土地利用率低、环境污染、职住分离、产业升级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加之新型城镇化对新城(区)的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即“产城融合,以人为本”,如何满足这一要求,完成好新城(区)的开发工作,成为了城市管理者需要应对的难题。有鉴于此,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借助系统演化理论,物理—事理—人理等系统相关理论对产业新城的发展规律、系统目标、系统结构以及演化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为产业新城的开发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分析框架与理论模型,并利用系统动力学、Petri网、多Agent等建模方法建立了与该理论模型相对应的组合仿真模型。既为构建同类区域开发模型提供了参考,也为分析各类产业新城项目提供了定量分析工具与实验平台。本研究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部分为产业新城开发的外部规律研究。主要利用历史分析与案例分析方法,对我国产业新城系统演化的历史规律进行分析与总结。从社会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禀赋、土地利用模式等维度,分析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产业新城的开发特征,总结我国产业新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第二部分为产业新城开发过程系统的研究。通过对产业新城开发过程的系统分析,构建产业新城开发的分析框架与理论模型。首先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城开发需要实现的系统目标。随后对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出产业新城系统的演化规律。应用“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分别对产业新城的物质系统、过程系统、组织系统进行分析,厘清产业新城开发系统的结构;最后建立了三个成员系统的逻辑关系,构建了新城开发的理论模型,同时搭建了组合仿真系统的框架体系。第三部分为产业新城开发组合仿真模型的构建。首先应用系统动力学构建了产业新城“物理”仿真模型,用以模拟产业新城的宏观运行。随后应用工作流分析技术构建了产业新城“事理”仿真模型,用以模拟产业新城的开发过程。接着应用M-Agent技术构建了产业新城“人理”仿真模型,用以模拟产业新城利益主体的组织行为。最后应用组合仿真理论,将所构建的“物理”、“事理”、“人理”模型进行组合,形成组合仿真模型,并对四种不同情景的新城开发过程进行了模拟与分析。本研究认为我国产业新城的发展首先要符合其系统运行的外部规律,即产业新城的产生与发展是时代的产物,外部经济社会条件对产业新城的发展有限制作用,政府与市场的有效配合是其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而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则是其持续发展的动力。其次产业新城的开发要符合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即科学的利用“物理”、“事理”、“人理”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不断推动产业新城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化。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新城的开发应以发展目标为引导,通过科学的规划与决策,合理的计划与实施,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相互促进,最终实现产业新城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应用多种建模方法,构建了产业新城开发组合仿真模型,并对产业新城开发过程进行了情景模拟,该仿真模型能够反映出不同的发展模式所造成的结果,从而印证了产业新城开发应遵从的内外部规律。

二、当前社会城市拆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前社会城市拆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2)苏州市“村改居”社区治理中的居民社会信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 研究设计与方法
    (四)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核心概念、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一) 核心概念
    (二) 理论基础
    (三) 分析框架
二、“村改居”社区治理中的居民社会信任现状
    (一) 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二) 本地居民与外地居民之间的社会信任差异与现状
    (三) 居民对街道办、社区居委会的社会信任现状
    (四) 居民对社区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的社会信任现状
    (五) 居民对物业公司的社会信任现状
三、“村改居”社区治理中居民社会信任存在的问题
    (一) 街道办、居委会职责不清,居民社会信任模糊化
    (二) 社区党组织、社会组织参与感弱,居民社会信任水平难以提升
    (三) 物业公司服务能力欠佳,居民社会信任水平低
    (四) 外地居民误解加深,社会信任水平相对本地居民偏低
    (五) 本地居民与外地居民交流不畅,互信程度低
四、“村改居”社区治理中居民社会信任既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 理性维度:制度支持与沟通渠道的缺失
    (二) 心理维度:认知偏差与认同内卷化
    (三) 文化维度:传统低信任度文化与文化“隔阂”
    (四) 综合维度:居民融合度低与社区治理能力不均衡
五、中外典型社区居民社会信任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一) 政府凝聚的社会信任:新加坡政府主导型社区治理模式
    (二) 非营利组织凝聚的社会信任:美国的社区自治模式
    (三) 党凝聚的社会信任:深圳市的“一核多元”社区治理模式
    (四) 中外典型社区治理经验的启示
六、优化“村改居”社区治理中居民社会信任的路径
    (一) 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指导居民社会信任建设
    (二) 整合各方利益,形成居民社会信任建设的动力
    (三) 加强制度建设,扎实社区居民社会信任建设的基础
    (四) 建立社区信息流通机制,疏通居民信息获取渠道
    (五) 整合社区优质文化,营造高信任度文化氛围
    (六) 构建以社会信任为基础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访谈对象编码
附录三 问卷样卷
致谢

(3)同城化背景下大城市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研究 ——以句容宝华新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同城化研究综述
        1.2.1.1 国外研究综述
        1.2.1.2 国内研究综述
        1.2.1.3 同城化研究述评
        1.2.2 边缘新城区研究综述
        1.2.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2 国内研究综述
        1.2.2.3 边缘新城区研究述评
        1.2.3 居住、就业空间耦合研究综述
        1.2.3.1 国外研究综述
        1.2.3.2 国内研究综述
        1.2.3.3 居住、就业空间耦合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 关于同城化
        2.1.2 关于大城市
        2.1.3 关于边缘新城区
        2.1.4 关于职住空间
    2.2 研究对象、范围与内容
        2.2.1 研究对象
        2.2.2 研究内容
    2.3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2.3.1 数据处理
        2.3.2 研究方法
        2.3.3 因子选择
        2.3.4 技术路线
    2.4 本文的创新点和关键点
        2.4.1 本文的创新点
        2.4.2 研究关键问题
第三章 区域一体化发展建设概况及宝华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总量测度
    3.1 区域一体化发展建设概况
        3.1.1 宁镇扬同城化发展概况
    3.2 宝华新城区发展过程及居住-就业空间概况
        3.2.1 宝华新城发展过程
        3.2.2 宝华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概况
    3.3 宝华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总量测度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宝华新城区居住空间特征研究
    4.1 宝华新城区居住空间研究基础资料获取
    4.2 宝华新城区居住空间特征研究框架
        4.2.1 指标体系确立
        4.2.2 指标因子筛选
        4.2.3 职住分离与平衡判定与划分
    4.3 宝华新城区居住空间特征的单因子分析
        4.3.1 社会属性
        4.3.2 经济属性
        4.3.3 居住特征
        4.3.4 密度特征
        4.3.5 住区类型
        4.3.6 配套设施
        4.3.7 环境特征
    4.4 宝华新城区居住空间特征的主因子分析
    4.5 宝华新城区居住空间特征的聚类分析
        4.5.1 高端居住型人群及其居住空间
        4.5.2 主动改善型人群及其居住空间
        4.5.3 刚需购房型人群及其居住空间
        4.5.4 失地安置型人群及其居住空间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宝华新城区就业空间特征研究
    5.1 宝华新城区就业空间研究基础资料获取
    5.2 宝华新城区就业空间特征研究框架
        5.2.1 指标体系确立
        5.2.2 指标因子筛选
        5.2.3 职住分离与平衡判定与划分
    5.3 宝华新城区就业空间特征的单因子分析
        5.3.1 社会属性
        5.3.2 经济属性
        5.3.3 居住特征
        5.3.4 密度特征
        5.3.5 企业类型
    5.4 宝华新城区就业空间的主因子分析
    5.5 宝华新城区就业空间的聚类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宝华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
    6.1 基于通勤因子的宝华新城区职住关系解析
        6.1.1 通勤时间
        6.1.2 通勤方式
        6.1.3 通勤费用
        6.1.4 通勤距离
    6.2 基于通勤因子的宝华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匹配度测算
        6.2.1 基于通勤时间的居住-就业空间匹配度测算
        6.2.2 基于综合通勤因子的居住-就业匹配度测算
    6.3 边缘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匹配度影响因素剖析
        6.3.1 宝华新城区居住人群居住-就业空间分离度影响因素剖析
        6.3.2 宝华新城区就业人群居住-就业空间分离度影响因素剖析
        6.3.3 宝华新城区职住空间不匹配特征总结
    6.4 同城化背景下边缘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失配机制剖析
        6.4.1 边缘新城区缺乏与中心城市平等对话机会
        6.4.2 中心城市就业空间与边缘新城区居住空间布局不协调
        6.4.3 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边缘新城区居民通勤交通需求不匹配
        6.4.4 边缘新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充足
    6.5 宝华新城区职住空间协调发展策略
        6.5.1 构建边缘新城区与中心城市平等交流平台
        6.5.2 优化区域产业与居住空间格局
        6.5.3 实现通勤交通一体化发展
        6.5.4 完善边缘新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1.1 宝华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总量匹配特征
        7.1.2 宝华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内部结构特征
        7.1.3 影响边缘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均衡性的因素
        7.1.4 同城化背景下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失配机制
        7.1.5 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协调发展策略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不足之处
        7.2.2 对未来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二 企业职工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4)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问题起源
    1.2 研究背景
        1.2.1 理论研究背景
        1.2.2 实践发展背景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Garden City的理论体系
    2.1 Garden City理论的背景溯源
        2.1.1 孕育Garden City理论的环境
        2.1.2 霍华德认为的城市核心问题
    2.2 Garden City理论城市规模的控制
        2.2.1 一座Garden City的城市规模
        2.2.2 Garden City的城市增长原则
        2.2.3 有序组织的社会城市
    2.3 Garden City理论的城市布局
        2.3.1 城市用地布局
        2.3.2 农业用地布局
    2.4 Garden City理论的城乡模式
        2.4.1 改变目前城乡模式的“万能钥匙”
        2.4.2 霍华德的城乡观——“三磁铁”理论
    2.5 Garden City的核心特征
        2.5.1 职住平衡:Garden City的理论初衷
        2.5.2 规模控制:Garden City的社会城市
        2.5.3 花园体系:Garden City的城市布局
        2.5.4 城乡融合:Garden City的理论核心
    2.6 本章小结:Garden City理论继承之源
3.职住平衡:Garden City的理论初衷
    3.1 职住平衡的理论演变
        3.1.1 职住特征的研究综述
        3.1.2 对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
        3.1.3 与Garden City理论的差异
    3.2 实践演变
        3.2.1 “职住平衡”的两座Garden City
        3.2.2 职住明确的第一代新城——哈罗
        3.2.3 职住综合的第三代新城——密尔顿·凯恩斯
        3.2.4 职住失衡的伦敦老城与相关城市政策
    3.3 职住实践对理论的分层解读
        3.3.1 城市层面
        3.3.2 区域层面
        3.3.3 城市政策
    3.4 Garden City理论与职住实践的差异对比
        3.4.1 职住城乡平衡与城市平衡
        3.4.2 职住单点平衡至多点平衡
        3.4.3 职住空间联系步行至车行
    3.5 影响Garden City职住实践差异的内因与外因
        3.5.1 理论继承之变
        3.5.2 实践发展之变
    3.6 本章小结:Garden City理论在职住特征的发展之变
4.规模控制:Garden City的社会城市
    4.1 社会城市的理论演变
        4.1.1 社会城市的研究综述
        4.1.2 对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
        4.1.3 与Garden City理论的差异
    4.2 实践演变
        4.2.1 圈层疏解的大伦敦规划
        4.2.2 郊区疏解的纽约大都市区规划
        4.2.3 指状疏解的大哥本哈根地区规划
        4.2.4 统筹控制的大莫斯科规划
    4.3 社会城市实践对理论的分层解读
        4.3.1 核心思想
        4.3.2 区域层面
        4.3.3 城市层面
    4.4 Garden City理论与社会城市实践的差异对比
        4.4.1 区域的集中与分散
        4.4.2 规模控制与不控制
    4.5 影响Garden City社会城市实践差异的内因与外因
        4.5.1 理论继承之变
        4.5.2 实践发展之变
    4.6 本章小结:Garden City在规模控制特征的发展之变
5.花园体系:Garden City的城市布局
    5.1 花园体系的理论演变
        5.1.1 花园体系的研究综述
        5.1.2 对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
        5.1.3 与Garden City理论的差异
    5.2 实践演变
        5.2.1 两座Garden City的花园体系
        5.2.2 “城郊新城”的花园体系——汉姆斯特德
        5.2.3 光辉城市的花园体系——昌迪加尔
        5.2.4 绿心城市的花园体系——兰斯塔德
    5.3 花园体系实践对理论的分层解读
        5.3.1 结构层面
        5.3.2 功能层面
        5.3.3 景观层面
    5.4 Garden City理论与花园体系实践的差异对比
        5.4.1 “花园核心”与核心“花园”
        5.4.2 花园体系与花园景观
        5.4.3 城市花园与区域花园
    5.5 影响Garden City花园体系实践差异的内因与外因
        5.5.1 理论继承之变
        5.5.2 实践发展之变
    5.6 本章小结:Garden City在花园体系特征的发展之变
6.城乡融合:Garden City的理论核心
    6.1 城乡特征的理论演变
        6.1.1 城乡融合的理论综述
        6.1.2 对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
        6.1.3 与Garden City理论的差异
    6.2 实践演变
        6.2.1 “城乡统筹”的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6.2.2 “凸显田园”的西咸新区现代田园城市
        6.2.3 “融合生态”的遂宁现代生态田园城市
        6.2.4 “乡村特色”的三星田园小镇
    6.3 我国城乡实践的分层解读
        6.3.1 核心思想
        6.3.2 空间层面
        6.3.3 政策层面
    6.4 Garden City理论与我国城乡实践的差异对比
        6.4.1 “城乡融合”与“城乡”融合
        6.4.2 “花园体系”与“田园体系”
        6.4.3 “规模控制”与“增量发展”
        6.4.4 “职住平衡”与“空间平衡”
    6.5 影响Garden City理论城乡融合实践差异的内因与外因
        6.5.1 理论继承之变
        6.5.2 实践发展之变
    6.6 本章小结:Garden City在城乡融合特征的发展之变
7.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一:Garden City理论在我国继承的若干原则
        7.1.1 整体与部分原则
        7.1.2 本质与现象原则
        7.1.3 偶然与必然原则
    7.2 结论二:我国Garden City的实践继承与发展的原则
        7.2.1 职住平衡—职住择优选址,提升交通效率
        7.2.2 规模控制—强化中心城市,完善城镇体系
        7.2.3 花园体系—注重以人为本,塑造良好空间
        7.2.4 城乡融合—均衡社会结构,城乡共同发展
    7.3 展望
    7.4 研究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5)撤县设区背景下洪泽区城乡规划的优化对策斫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2 理论基础和政策研究
    2.1 城市规划原理
        2.1.1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2.1.2 城市的功能
        2.1.3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2.2 我国新时代城乡规划发展
        2.2.1 城乡统筹规划
        2.2.2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3 洪泽区城乡规划现状
    3.1 洪泽区现行规划管理情况
        3.1.1 洪泽区城乡规划管理演变
        3.1.2 洪泽区城乡规划管理特点
    3.2 洪泽区现行规划编制情况
        3.2.1 洪泽区现行总体规划
        3.2.2 洪泽区现行控制性规划
    3.3 洪泽区现行规划实施情况
4 洪泽区现行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4.1 洪泽区现行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
        4.1.1 洪泽区总体规划存在的问题
        4.1.2 洪泽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存在的问题
    4.2 洪泽区现行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
        4.2.1 洪泽区规划审批存在的问题
        4.2.2 洪泽区规划监察存在的问题
        4.2.3 洪泽区规划验收阶段存在的问题
5 国内城乡规划管理先进的经验借鉴
    5.1 城乡规划编制先进经验
    5.2 城乡规划实施先进经验
6 优化洪泽区城乡规划发展的对策
    6.1 优化城乡规划编制
        6.1.1 洪泽区城市发展的优势条件
        6.1.2 洪泽区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
        6.1.3 优化城乡总体规划的理念和举措
        6.1.4 优化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举措
        6.1.5 核心片区和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
        6.1.6 积极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创新空间规划管理工作
    6.2 落实规划的实施
        6.2.1 提高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水平
        6.2.2 优化规划审批程序
        6.2.3 加强规划实施管理
7 总结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深圳市城中村城市更新社会影响评估研究 ——以白石洲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解析
        1.3.1 城中村
        1.3.2 城市更新
        1.3.3 社会影响评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关于城市更新的研究
        2.1.1 城市更新的经典理论
        2.1.2 城市更新中的绅士化
        2.1.3 城市更新中的文化引导
        2.1.4 城市更新中的历史文化保护
        2.1.5 城市更新中的规划设计
        2.1.6 城市更新中的利益博弈
    2.2 关于城市更新中社会影响评估的研究
        2.2.1 以居民为主,关注居民的生活和健康
        2.2.2 研究不同更新对象
        2.2.3 针对不同更新模式
        2.2.4 针对负面影响进行防范研究
        2.2.5 结合可持续理论
        2.2.6 与经济、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相结合
        2.2.7 对城市更新社会影响评估的反思
    2.3 小结
第3章 城市更新中的社会影响评估案例借鉴
    3.1 温哥华小山社区的更新
        3.1.1 小山社区的基本概况
        3.1.2 缺乏评估的更新历程
        3.1.3 租户作为最大受害者
        3.1.4 小结
    3.2 温哥华市东区更新的社会影响评估
        3.2.1 评估概况
        3.2.2 主要特点
        3.2.3 小结
    3.3 香港九龙城市区更新的社会影响评估
        3.3.1 评估概况
        3.3.2 主要特点
        3.3.3 小结
    3.4 重庆南岸区更新的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价
        3.4.1 项目概况
        3.4.2 评估情况分析
    3.5 总结
        3.5.1 不同案例的主要关注点
        3.5.2 社会影响评估主要指标的归纳
第4章 白石洲城市更新中的社会影响分析
    4.1 白石洲基本概况
    4.2 白石洲更新过程
    4.3 社会影响评估的方法
        4.3.1 数据来源
        4.3.2 调查数据的基本概况
        4.3.3 评估方法
    4.4 评估结果分析
        4.4.1 居民反应
        4.4.2 整体评价
        4.4.3 不同人群的评价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7)中国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中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空间转向”视域下的城市空间思考
    2.1 “空间转向”的背景与脉络
        2.1.1 “空间转向”前的空间认知
        2.1.2 “空间转向”的概念演变
    2.2 “空间转向”视域下的空间与城市思想
        2.2.1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
        2.2.2 福柯的空间思想
        2.2.3 大卫·哈维和曼纽尔·卡斯特尔的空间思想
        2.2.4 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认识论
    2.3 “空间转向”对于解决城市问题的现实意义
    2.4 小结
第3章 中国人文纪录片的时空图景
    3.1 中国人文纪录片之路
        3.1.1 纪录片的双重特性
        3.1.2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概况
        3.1.3 中国纪录片的“人文”转向
    3.2 中国人文纪录片的空间建构
        3.2.1 影像空间的建构策略
        3.2.2 中国人文纪录片的“空间”视角的流变
    3.3 小结
第4章 可感知的城市意象空间
    4.1 城市意象概述
    4.2 纪录片中城市意象的表达
        4.2.1 基于标志物的城市意象表达
        4.2.2 基于路径和节点的城市意象表达
        4.2.3 基于区域的城市意象表达
        4.2.4 基于边界的城市意象表达
    4.3 小结
第5章 表征性的城市符号空间
    5.1 研究设计
        5.1.1 框架理论
        5.1.2 分析样本
    5.2 代表性空间话语分析
        5.2.1 日常空间
        5.2.2 记忆空间
        5.2.3 流动空间
        5.2.4 超级空间
    5.3 小结
第6章 物质与经验交错的城市异质空间
    6.1 城市历史与工业化
        6.1.1 传统工业空间的瓦解
        6.1.2 工人阶级“生活世界”的坍塌
    6.2 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解和重塑
        6.2.1 城市空间拆解中的权力关系
        6.2.2 城市文化形象重塑的辨证意义
    6.3 对城市空间“他者”身份的凝视
        6.3.1 城市乌托邦与“异托邦”
        6.3.2 城市空间中的性别与权力
        6.3.3 城乡二元空间的裂变
    6.4 小结
第7章 纪录片与城市空间的交互审视
    7.1 城市空间话语演化的必然趋势
        7.1.1 地方话语与边缘话语
        7.1.2 命运共同体话语
    7.2 城市空间异化中的伦理审视
        7.2.1 城市规划中空间组织的异化
        7.2.2 消费社会中日常生活的异化
    7.3 城乡关系重组中的正义诉求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城市题材人文纪录片代表作品要目(1990—2019)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8)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1.1.2 参与体育休闲活动对新生代农民工身体、心理、精神具有积极功效
        1.1.3 新生代农民工“堪忧”的体育休闲参与现状亟待关注
        1.1.4 城市融合对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行为的影响有待探索
    1.2 问题的提出
        1.2.1 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状况
        1.2.2 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形成机制
        1.2.3 城市融合对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内在影响机制
    1.3 研究价值及意义
        1.3.1 学术价值
        1.3.2 应用价值
    1.4 研究目标与技术线路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核心概念界定、理论基础、文献述评与研究假设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新生代农民工
        2.1.2 城市融合
        2.1.3 体育休闲参与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社会融合理论
        2.2.2 社会认知理论
        2.2.3 休闲限制理论
    2.3 相关文献梳理与述评
        2.3.1 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关研究
        2.3.2 关于农民工城市融合的相关研究
        2.3.3 关于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相关研究
        2.3.4 城市融合对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健康行为的研究
        2.3.5 文献研究评述
    2.4 研究假设
        2.4.1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态度的影响
        2.4.2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行为的影响
        2.4.3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满意度的影响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实地考察法
        3.2.6 个案分析法
4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的现状特征
    4.1 结果与分析
        4.1.1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的总体特征
        4.1.2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的群体差异
    4.2 小结
5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现状特征
    5.1 结果与分析
        5.1.1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总体特征
        5.1.2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群体差异
    5.2 小结
6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的影响机制
    6.1 结果与分析
        6.1.1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与体育休闲参与的相关性
        6.1.2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的影响机制
    6.2 研究讨论
        6.2.1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的直接影响
        6.2.2 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的影响机制
    6.3 城市融合对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影响案例研究—(日月光)企业视角
        6.3.1 日月光集团员工体育(休闲)参与支撑体系
        6.3.2 日月光集团通过城市融合促进员工体育(休闲)参与的理论机理
        6.3.3 城市融合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路径—企业视角
    6.4 小结
7 城市融合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对策研究
    7.1 提升经济融合的支撑力—拓宽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途径
        7.1.1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夯实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经济基础
        7.1.2 降低体育消费的价格门槛,为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休闲消费减负
    7.2 强调社会接纳的保障力—维护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权益
        7.2.1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权益
        7.2.2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推进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作用
    7.3 营造城市文化的包容力—拉进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距离
        7.3.1 营建城市包容性文化,通过文化交融提升体育休闲参与意识
        7.3.2 以社区为平台推进文化融合,拉进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距离
    7.4 发挥城市认同的吸纳力—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获得感
        7.4.1 通过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认同感,提升体育休闲参与度
        7.4.2 创建具有城市认同感的体育休闲赛事,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获得感.
    7.5 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可能创新点
        8.2.1 视角的创新
        8.2.2 内容的创新
    8.3 研究局限
        8.3.1 样本取样的局限性
        8.3.2 研究时空的局限性
        8.3.3 理论探讨的局限性
    8.4 研究展望
        8.4.1 拓宽研究视角
        8.4.2 扩大研究范围
参考文献
附录1: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与体育休闲参与调查问卷(预调查)
附录2: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与体育休闲参与调查问卷(正式调查)
附录3: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休闲参与和城市融合访谈提纲
附录4:访谈资料
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一、个人学习经历
    二、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三、本论文受资助情况
致谢

(9)扬州市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比较分析法
        1.5.3 实证分析法
    1.6 创新与不足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城中村
        2.1.2 城中村改造
    2.2 理论基础及其对本研究的启示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服务型政府理论
3 扬州市城中村改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扬州市城中村改造现状
        3.1.1 扬州市城中村改造历程
        3.1.2 扬州市城中村改造工作完成情况
    3.2 扬州市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
        3.2.1 城中村改造资金良性循环形成难
        3.2.2 城中村改造工作效率低
        3.2.3 公众利益保护不力
4 扬州市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4.1 城中村改造资金良性循环形成难原因
        4.1.1 城中村改造地块出让收益分成不当
        4.1.2 融资渠道日益变窄
        4.1.3 城中村改造成本逐年增加
    4.2 城中村改造工作不够高效原因
        4.2.1 改造方式相对简单
        4.2.2 各部门政策措施不统一
        4.2.3 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控制
    4.3 保护群众利益不到位原因
        4.3.1 依法拆迁意识淡薄
        4.3.2 服务群众措施缺乏
        4.3.3 廉政监管措施滞后
5 其他城市城中村改造经验总结与启示
    5.1 广东省三市城中村改造经验整理
        5.1.1 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5.1.2 明确改造工作计划
        5.1.3 多元化实施改造
        5.1.4 规范相关政策措施
        5.1.5 合理分配土地收益
    5.2 南京市城中村改造经验整理
        5.2.1 分阶段实施改造
        5.2.2 改造方式因地制宜
        5.2.3 各司其职共同管理
        5.2.4 加强组织建设
6 解决扬州市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6.1 保证改造资金良性循环
        6.1.1 整体均衡城中村地块改造资金
        6.1.2 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6.1.3 适当减少市财政对土地出让金的计提费用
    6.2 提高城中村改造工作效率
        6.2.1 分类改造,实施多元共治
        6.2.2 合理设立组织结构,完善运行机制
        6.2.3 科学规划控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6.3 加强群众利益保护工作
        6.3.1 保证宣传到位
        6.3.2 做到法规政策执行与有情操作相结合
        6.3.3 严格监管职责确保廉政拆迁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系统仿真方法的产业新城开发过程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产业新城开发的相关研究
        1.2.2 城市系统仿真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框架与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的理论基础
    2.1 城市发展的相关理论与研究
        2.1.1 经济外部性与企业的聚集
        2.1.2 区位理论与规模经济
        2.1.3 比较优势与专业化
        2.1.4 可持续发展观与相关理论
    2.2 城市合作开发的相关理论与研究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2 城市治理体系
        2.2.3 企业家城市理论
    2.3 复杂系统的相关理论与研究
        2.3.1 系统科学的发展
        2.3.2 复杂系统演化论
        2.3.3 “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
        2.3.4 体系与体系工程
        2.3.5 组合仿真系统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产业新城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产业新城都发展的阶段
        3.1.1 清末民初的实验探索
        3.1.2 建国初期工矿型城市
        3.1.3 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地产
        3.1.4 从产业园到城市新区
        3.1.5 我国产业新城发展的经验总结
    3.2 我国产业新城的类型与特点
        3.2.1 外部投资型
        3.2.2 城市扩张型
        3.2.3 独立发展型
        3.2.4 外贸口岸型
    3.3 我国产业新城开发存在的问题
        3.3.1 产业发展与城市开发不协调
        3.3.2 发展路径与建设流程不科学
        3.3.3 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不明确
    3.4 本章小结
4 产业新城组合仿真系统结构研究
    4.1 我国产业新城开发应实现的系统目标
        4.1.1 为人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
        4.1.2 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载体
        4.1.3 承接母城外移的功能和产业
        4.1.4 做带动区域发展的新增长极
    4.2 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4.2.1 初创期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4.2.2 发育期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4.2.3 提升期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4.2.4 成熟期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4.3 产业新城开发的“物理-事理-人理”系统分析
        4.3.1 "物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系统
        4.3.2 "事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系统
        4.3.3 "人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系统
    4.4 产业新城开发的系统(理论)模型
        4.4.1 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间耦合关系
        4.4.2 产业新城开发中"物理-事理-人理"的系统互动关系
        4.4.3 产业新城开发系统的系统(理论)模型
    4.5 产业新城开发的组合仿真系统总体框架
    4.6 本章小结
5 “物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构建
    5.1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应用与原理
        5.1.1 系统动力学的发展
        5.1.2 系统动力学的原理与特点
        5.1.3 系统动力学的适用性
        5.1.4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过程
    5.2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
        5.2.1 "物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的目标
        5.2.2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框架与边界
        5.2.3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假设条件
        5.2.4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指标选取
        5.2.5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因果关系分析
        5.2.6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建立
    5.3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可靠性测试
    5.4 本章小结
6 “事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构建
    6.1 Petri网的发展及原理
        6.1.1 Petri网的发展概述
        6.1.2 Petri网的定义与运行规则
        6.1.3 Petri网的分析方法
        6.1.4 Petri网方法的适用性
    6.2 产业新城开发的Petri网模型
        6.2.1 工作流模型的基本概念
        6.2.2 产业新城开发工作流模型构建分析
        6.2.3 产业新城开发工作流模型的构建
    6.3 “事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实现
        6.3.1 产业新城"事理"仿真模型的软件实现
        6.3.2 模型运行结果表示
    6.4 本章小结
7 “人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构建
    7.1 Multi-agent系统的构建
        7.1.1 智能Agent
        7.1.2 Multi-agent系统
        7.1.3 基于Agent的系统建模方法与步骤
        7.1.4 Multi-Agnet建模与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的适应性
    7.2 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组织的模型结构
        7.2.1 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MAS问题分析
        7.2.2 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MAS模型的框架
    7.3 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MAS微观模型构建
        7.3.1 Agent的角色研究与模型构建
        7.3.2 产业新城MAS中的Agent的角色模型
        7.3.3 MAS的交互机制设计
    7.4 “人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
        7.4.1 "人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软件实现
        7.4.2 模型运行结果表示
    7.5 本章小结
8 产业新城开发组合仿真系统的建立与仿真应用
    8.1 组合仿真系统的构建
        8.1.1 组合仿真系统的物理结构
        8.1.2 模型组合分析
    8.2 基于模型组合的仿真运行及实验分析
        8.2.1 情景一:产业新城依照"产城融合"理念进行开发
        8.2.2 情景二:产业新城开发过程中生活设施建设不足
        8.2.3 情景三:产业新城开发过程中过度房地产化
        8.2.4 情景四:产业新城开发过程中产业升级困难
    8.3 组合仿真系统的应用效果分析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四、当前社会城市拆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苏州市“村改居”社区治理中的居民社会信任研究[D]. 朱林. 苏州大学, 2020(03)
  • [3]同城化背景下大城市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研究 ——以句容宝华新城区为例[D]. 陈立鹏. 东南大学, 2020
  • [4]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与发展[D]. 赵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撤县设区背景下洪泽区城乡规划的优化对策斫究[D]. 李路.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6]深圳市城中村城市更新社会影响评估研究 ——以白石洲村为例[D]. 何雪妮. 深圳大学, 2020(10)
  • [7]中国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中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D]. 唐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8]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的影响研究[D]. 吴迪.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9]扬州市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经志凡. 扬州大学, 2019(02)
  • [10]基于系统仿真方法的产业新城开发过程演化研究[D]. 杜磊. 重庆大学, 2019(01)

标签:;  ;  ;  ;  

当前社会城市拆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