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认证/认可后的质量管理体系改进

实验室认证/认可后的质量管理体系改进

一、实验室通过认证/认可后的质量管理体系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沈敏[1](2020)在《我国司法鉴定认证认可制度的构建和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关于司法鉴定机构认证认可的刚性要求开创了我国司法鉴定认证认可制度,使司法鉴定机构管理和司法鉴定活动模式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和国际化的层面。通过探究认证认可制度构建的背景动因,回顾认证认可的15年实践历程,纵观其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为认证认可对于扭转我国司法鉴定行业自律程度不高、管理水平各异的局面;对于健全完善司法鉴定机构的准入机制,规范司法鉴定活动方式和水平;对于提高司法鉴定公信力,保障诉讼活动进程;对于我国司法鉴定走向世界和鉴定意见参与国际互认,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同时提出在认证认可的法律规定、认证认可评审、认证认可与行业管理相衔接方面仍存在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以期为完善制度构建和行业管理提供参考。

张艳[2](2020)在《云南省Y检验院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与食品安全息息相关,国家社会的经济发展、和谐稳定也离不开食品的安全保障。食品安全监管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所在,而在食品安全监管中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占据重要作用,是关键的技术支撑,通过检验报告结果,检验机构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提供了准确的数据,以保证监管的有效性和靶向性。目前,虽然我国食品检验机构众多,但是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检验能力参差不齐、仪器设备管理混乱、检验场所不能满足要求等。有着良好质量管理体系的食品检验机构才能保证检验质量,出具科学、准确的检验数据。因此,有必要对食品检验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研究。本研究以Y检验院质量管理体系为研究对象,对其2018年—2019年在内部审核、外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以及客户服务中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该院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中存在诸多问题,有人员、设施和环境条件、仪器设备、材料、方法等方面。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已存在的及潜在的原因,结合Y检验院实际情况,提出改进建议。研究中参照全面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程序—PDCA循环,运用文献参考法、案例分析法、数据统计法对Y检验院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分析研究,对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提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加强人员的培训、完善设施和设备管理、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加强体系文件宣贯培训、提高内审工作的有效性、以客户为关注焦点、引入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持续改进等九项改进措施,以期通过改进能建立更加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该食品检验院的检验质量、服务质量、管理质量,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吕洋[3](2019)在《民用航空发动机主制造商供应商管理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认为作为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民用航空复杂装备的研发制造受到国家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为使产品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更经济的交付给航空公司等客户,主制造商-供应商生产模式已成为世界民用航空制造业的主流模式。在该模式下,主制造商必须将其供应链上的一个个分散的设计团队、制造团队整合成一个组织严密且高度复杂的系统,确保供应商在设计、制造、交付、运行保障等产品全过程按照统一的要求开展工作。为此,主制造商亟需构建一个有效且经济的供应商管理体系。本文以民用航空发动机制造单位S公司为研究载体,首先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供应商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理论,分析主制造商-供应商生产模式下主制造商供应商管理的内外部需求,再运用过程方法,根据内外部需求分析供应商管理所涉及的过程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输入、输出和相互关系,然后利用FMEA风险评估方法对这些过程失控的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供应商管理过程控制的建议方案,最后,以质量管理理论为基础,依据供应商管理过程控制的建议方案,提出供应商管理体系的框架、基本内容和实施建议。本文的研究的主要成果符合S公司基于主制造商-供应商生产模式并的内部和外部需求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希望为采用主制造商-供应商生产模式的其他民用航空装备研发制造单位构建供应商管理体系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陶亮[4](2019)在《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内的建筑设计管理长期呈现出流程片段化的特征,这种粗放的管理体系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整个建筑行业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以及投资模式、技术创新、信息技术发展、产业转型、人文变化和国际化趋势等一系列的变化发展,这种管理体系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已大大降低。随着2015年WTO过渡保护期的结束,国内建筑设计市场进一步全面放开,推行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回归“建筑师负责制”已成为业界的共识。转变正在发生,在上海、广西、福建等地试点的“建筑师负责制”,体现了政府推进建筑业与国际接轨、提升品质的态度和决心。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转型升级、专业的强化与新的建设项目运作模式的产生,促使我国建筑师的角色正在重塑,新的形势需要建筑师逐渐成为项目的潜在管理者,并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专业技能及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设计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从而全面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最终提供高品质的建筑产品。同时建筑信息化作为建筑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已经成为引领变革这个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正逐渐改变传统建筑设计行业的运作及管理模式。当建筑设计摆脱单一的图纸沟通的束缚,进而实现以BIM(建筑信息化模型)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表达后,建筑师在整个建设流程中的作用将发生重大变化,从仅侧重于设计阶段的技术服务,到对工程全流程的整体掌控。建筑信息化技术已经把整个工程建设流程中大部分的设计问题前置化,为解决贯穿整个建筑工程活动中各个主体、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有效且可行的工作模式,从而为建筑师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合理角色提供了技术支持。这种变革发展的趋势也恰恰是建筑师负责制所倡导的----让建筑设计源头的建筑师,成为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领导者。在建筑设计行业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本论文主要研究以建筑师为主导进行全程设计管理的意义及策略,对涉及到策划、设计、施工和运管等方面工作的各个阶段进行更加合理的阶段划分,并结合作为全程设计管理重要技术手段的建筑信息化技术,提出各个阶段相应的设计管理要求和策略。为此,本论文提出了“六序法模式”的全程设计管理方法,并探讨其与BIM进行结合的意义及有效途径。论文希望一方面能为推行适合中国的建筑师负责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另一方面也希望进一步拓展BIM在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论文通过三个部分展开阐述: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首先,论文的绪论部分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建筑设计管理相关研究若干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研究的内容,阐述研究的方法、关键技术和思路。在第二章论述了建筑设计管理的职能、核心任务、主体内容和影响因素,并指出了建筑设计管理中知识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和主要策略。在第三章通过分析对比中外通行的职业建筑师的职能体系和全程设计管理思想,探讨建筑师负责制框架下的建筑师全程设计与管理,在建造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发展趋势及建构要素,为后续的理论实践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理论实践研究。首先在第四章以国际通行的职业服务内容和专业化、全程化的标准,提出适应中国建筑师负责制的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职业服务体系----“六序法模式”,对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成果和工作要求进行阐述,并结合项目实例进行分析总结。接着探讨了建筑师进行全程设计管理所需要的基础组织形式----建筑工作室/事务所,以保持建筑创意为核心目的的组织机构管理策略。最后在第五章研究了BIM在建筑全程设计管理中的重要性和适应性问题,论证了在建筑全程设计管理中应用BIM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并提出了“BIM整同设计管理模式”和“复合总建造师”的相关概念。第三部分为策略研究。是在对上述研究的总结和拓展基础上,分别在构建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创建适宜建筑师创作的组织机构、BIM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全程化建筑师的职业教育四个方面对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提出了适宜的优化策略。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研究需要继续完善的方面,展望了建筑师视角下并结合BIM技术的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应用前景。

杜丹丹[5](2019)在《唐山市建筑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研究》文中提出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建筑工程检测实验室作为房地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向社会提供具有证明作用的质量检测报告,为工程质量有效监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作为第三方的建筑工程检测实验室必须建立符合相关要求且适合自身发展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资质认定。同时,这也是实验室适应时代发展和市场竞争需求,规范自身管理,树立独特的品牌和信誉,获得社会各方信赖和认可的必由之路。首先阐述了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在建筑业的建立和发展概况。其次,以唐山市某建筑工程检测公司为对象,以《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为依据,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运行进行了有针对性地分析研究,并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三角模糊数层次分析法(TFNAHP),对所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采用资料搜集、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等方式,对唐山市建筑工程检测机构的运营机制以及实验室质量内控记录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找出当前阶段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希望通过研究,能够对建筑工程第三方检测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建立及有效运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图27幅;表22个;参47篇。

杨璐[6](2018)在《实验室管理体系改进项目化研究 ——以KM煤质检测实验室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多项激励政策,大力推动第三方检验检测产业发展。为了加强对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国家质检总局于2015年4月发布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质检总局令第163号)。与被取代的质检总局第86号令相比,163号令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提出了新的规范和要求。KM实验室作为煤炭行业的检验检测机构,同样面临着根据新规要求改进现有的管理体系,以通过下一次检验检测资质认定评审的难题。项目管理是一套系统的、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论,为了高质高效地完成实验室管理体系改进工作,本文提出采用项目化管理的方法进行实验室管理体系的改进。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对KM实验室现有的管理体系进行梳理,明确改进的目的和需求,结合项目化管理的优势,并与实验室历年管理体系改进情况进行对比,阐述了采用项目化管理进行实验室管理体系改进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其次,结合实验室管理体系改进的特点和要求,采用项目化管理的方法进行项目化设计。明确项目范围和项目进度,将项目目标分解成小的、具体的可交付成果,以可交付成果为导向形成工作分解结构,制定相应的项目计划并实施。然后,以《风险评估和控制程序》的编写为例,提出将“运作”活动进行“局部项目化”的尝试。根据163号令中的相关要求,借鉴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知识体系,结合“运作”活动的特点,建立起一套适用的、易操作的具体程序,对实验室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最后,KM实验室采用项目化的方法按照新规要求改进了管理体系,并通过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与往年的以通过资质认定评审为目的的管理体系改进活动相比,效率和效果均明显提高。本文设计并实践了 KM实验室管理体系改进项目化的方法,顺利完成了对非传统“项目”的项目化,并对“运作”活动进行了“局部项目化”的探索,在此过程中总结经验,提出不足,为其他实验室进行管理体系改进提供参考与借鉴。

王湘苏[7](2018)在《Z公司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际化开放程度日益扩大,国内外检测市场已经全面开放,这就使得检测/校准实验室迎来了更多的挑战,也带来了很多的机遇。一方面,检测市场前景广阔,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大量的、多样的(外资、私营等)的检测/校准机构的介入,使得实验室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Z公司检测中心成立之初一直是为Z公司服务的,但是在目前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检测中心不能再固步自封,也需要在市场上生存和发展。既然要生存发展,就需要改革;要改革就需要突破现有阻力;机遇和挑战永远是并存的。如何让已有质量管理体系承担新的历史重任,成为目前我单位改革的关键。本文首先对Z公司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做了描述。其次以Z公司检测中心2004年第一次参加CNAS认证开始到目前所有的外审和内审不符合为着手点,运用排列图、鱼刺图、统计分析表等统计图表和工具,对质量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找出目前对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造成影响最关键的几大因素,然后对这几个因素所引起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从中发现影响Z公司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主要原因。最后针对影响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三种问题分别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检测中心引入绩效考核机制对实施性问题进行改进;通过动态管理和定期评审的方式来不断改进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以此来对规定性问题进行改进;鼓励人员加强学习、善于思考,并向先进经验学习,以此来减少效果性问题。同时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和质量保证体系来保证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和持续性,确保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不断完善。本文的研究旨在对Z公司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有所改进,规范检测中心各项管理和检测/校准工作,有效地控制和改进检测中心各项质量活动,从而使检测中心质量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不断向上改进,使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宜性得到保证,最终达到适应检测/校准市场发展并增强检测中心在检测/校准市场的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姜怡[8](2017)在《认证认可与食品检验机构发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食品检验机构的发展与认证认可密不可分,在获得认证认可的前提下,为政府监管市场提供技术手段、为消费者选购健康食品提供导向、为食品在市场流通领域中提供质量保证等,食品检验机构在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发展机遇。

顾超群[9](2014)在《CSRN公司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验室是指从事在科学上为阐明某一现象,创造特定的条件,以便观察它的变化和结果的机构。检测实验室是指从事检测工作的实验室。对检测实验室而言,提供客观公正、科学准确的检测结果和数据,就是它的产品。而为了保证工作质量,实验室通常会建立起一套ISO/IEC 17025:2005质量管理体系,并取得认可来规范管理。而为了提高实验室出具的报告的接受度,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等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互认合作,以减少或削除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CSRN公司检测实验室建立ISO/IEC 17025:2005质量管理体系以来有5年多时间,规范了实验室的各项运作。由于某些原因,未申请实验室认可,导致检测报告不能被国家及国际认可,不能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技术服务水平;同时由于缺乏良好的外部监督和交流,质量管理体系在运行上逐渐暴露了不少问题。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以一家中小型国有企业检测实验室为例进行研究,研究的目的是为CSRN公司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适应新发展和通过实验室认可提供建议,为公司检测实验室在电气性能测试子领域和电磁兼容子领域能更科学地发展提供基础,也为相关实验室申请通过实验室认可提供借鉴的方法和思路。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和资料,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历史、现状进行了跟踪,分析了实验室第二版质量管理体系的现状,并经检测实验室认可项目立项,对现有质量管理体系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创新,进一步规范、提升体系运行质量,使检测能力得到增强,终于获得了实验室认可证书,实现了“一次检测、全球承认”的目标,改进措施也被验证是有成效的。后续并根据自己经验体会提出一些改进设想。最后阐述了本论文的成果和不足之处。

荆雄科[10](2014)在《东莞秉顺公司木器涂料质量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木器涂料的功能主要是装饰和防护,它涂覆在物体表面,形成的漆膜硬度高、具有耐磨性、耐腐蚀性和耐低温等特点,故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广泛,这也是自上世纪中期以来木器涂料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随着大量的木器涂料生产加工企业的加入,国内木器涂料市场的竞争已趋饱和。因此,只有加强产品的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东莞秉顺公司是一家专业的涂料生产商,属于香港独资企业。木器涂料是该公司在国内业务的主要分支。因此,木器涂料产品质量是牵涉到该公司发展前景的一个重要因素。故在该公司内部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来说至关重要且刻不容缓。本文从东莞秉顺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木器涂料产品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为研究背景,首先提出东莞秉顺公司在木器涂料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利用质量分析工具,对所出现的木器涂料质量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在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时,利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其它质量分析工具,着重强调质量管理相关方法,并结合东莞秉顺公司的实际情况,对所发现的木器涂料质量问题,依次分析产生的原因,寻找其改善方案。全文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以顾客满意为出发点,结合质量管理理论,找出相应的质量管理方法。其中运用到的质量分析方法有5M1E,柏拉图,因果分析图,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等。本文的研究不仅对东莞秉顺公司的木器涂料产品的质量改善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而且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对其他相关的木器涂料生产加工企业如何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实验室通过认证/认可后的质量管理体系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验室通过认证/认可后的质量管理体系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司法鉴定认证认可制度的构建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司法鉴定认证认可制度构建的动因
    1.1 国际司法鉴定机构的认可背景
    1.2 国内司法鉴定机构的认证认可背景
    1.3《决定》关于“认证认可”条款背景
2 司法鉴定认证认可制度构建的必要性
    2.1 认证认可有助于推进司法鉴定公信力建设
    2.2 认证认可有助于推进诉讼活动的顺利运行
    2.3 认证认可有助于推进司法鉴定意见的国际互认
3 我国司法鉴定认证认可实践及效果
    3.1 司法鉴定机构认证认可实践
    3.2 司法鉴定机构能力验证实践
    3.3 司法鉴定机构认证认可的成效
4 问题与启示
    4.1 提升司法鉴定机构认证认可的有效性
    4.2 加强行业管理与认证认可的政策衔接
    4.3 完善关于司法鉴定认证认可的法律规定

(2)云南省Y检验院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实验室认可的发展
        1.1.1 实验室认可的国际发展
        1.1.2 我国实验室认可的发展
    1.2 检测实验室认可与资质认定
        1.2.1 检测实验室认可与资质认定制度
        1.2.2 食品检测实验室认可与资质认定的区别
    1.3 我国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情况
    1.4 我国食品检验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现状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的意义
    1.6 研究方法和内容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Y检验院质量管理体系介绍
    2.1 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理论
        2.1.1 质量概念
        2.1.2 质量管理相关概念
        2.1.3 质量管理体系相关概念及基本知识
        2.1.4 食品检验相关概念
    2.2 Y检验院质量管理体系现状
        2.2.1 Y检验院概况
        2.2.2 Y检验院质量管理体系介绍
第三章 Y检验院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现状
    3.1 Y检验院内部审核情况
    3.2 Y检验院外部审核情况
    3.3 客户服务情况——基于客户满意度调查
    3.4 对不符合情况的改进
    3.5 改进效果评价
        3.5.1 内部审核效果评价
        3.5.2 外部审核效果评价
        3.5.3 客户满意度效果评价
第四章 Y检验院质量管理体系可持续改进分析
    4.1 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4.2 加强人员培训
    4.3 完善设施设备管理
    4.4 强化内部监督机制
    4.5 提高内审工作的有效性
    4.6 以客户为关注焦点
    4.7 引入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Y检验院客户意见调查表

(3)民用航空发动机主制造商供应商管理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主制造商供应商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1.2.2 国内主制造商供应商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拟解决的问题
        1.3.3 研究成果与创新之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方法
    2.1 主制造商-供应商生产模式
        2.1.1 主制造商-供应商生产模式的概念
        2.1.2 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的界定
    2.2 供应链管理和供应商管理理论
        2.2.1 供应链管理理论
        2.2.2 供应商管理理论
        2.2.3 供应商管理体系
    2.3 质量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2.3.1 AS9100 质量管理体系综述
        2.3.2 供应商质量管理
        2.3.3 过程方法
    2.4 风险分析相关理论概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S公司供应商管理体系构建需求分析
    3.1 S发动机公司供应商管理概况
        3.1.1 公司简介
        3.1.2 供应商管理概况
        3.1.3 供应商管理体系的不足
    3.2 供应商管理的需求
        3.2.1 民航法规和客户要求
        3.2.2 基于S公司自身战略的供应商管理需求
        3.2.3 供应商管理的需求小结
    3.3 供应商管理过程分析
        3.3.1 与供应商管理相关的过程分析
        3.3.2 供应商管理过程子过程分析
        3.3.3 过程控制过程子过程分析
    3.4 供应商管理需求与过程活动分析小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S公司供应商管理过程风险分析
    4.1 风险分析方法
        4.1.1 风险分析的基本方法
        4.1.2 严重程度、发生的频率和可发现性评分细则
    4.2 供应管理活动失控风险评估
        4.2.1 供应商的分类
        4.2.2 供应商的管理活动失控风险评估
    4.3 供应商管理过程管控方案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S公司供应商管理管理体系构建
    5.1 供应商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与目标
        5.1.1 供应商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
        5.1.2 供应商管理体系构建的目标
    5.2 供应商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
    5.3 供应商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案
        5.3.1 供应商分类分级基本方法
        5.3.2 供应商管理部分
        5.3.3 过程控制部分
    5.4 供应商管理体系构建的实施保障
        5.4.1 流程保障
        5.4.2 组织保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研究
    2.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简述
        2.1.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概述
        2.1.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象与内容
        2.1.3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2.2 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概述与辨析
        2.2.1 建筑设计行业概述
        2.2.2 建筑设计管理辨析
        2.2.3 建筑设计管理的职能管理分析
        2.2.4 建筑设计管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辨析
    2.3 建筑设计管理的核心任务和主体内容分析
        2.3.1 建筑设计管理的核心任务
        2.3.2 建筑设计管理的主体内容
    2.4 知识管理在建筑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4.1 建筑设计知识管理的内涵和目标
        2.4.2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2.4.3 建筑设计活动知识的内容及体系
        2.4.4 建筑工程设计知识管理的主要策略
    2.5 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研究内容
        2.5.1 范围管理
        2.5.2 进度管理
        2.5.3 质量管理
        2.5.4 投资及成本管理
        2.5.5 沟通管理
        2.5.6 风险管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师的职能体系研究
    3.1 建筑师、建造和建筑物的关系辨析
    3.2 建筑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分析
        3.2.1 建筑师与业主的权利义务关系
        3.2.2 国际职业建筑师的权利与义务
        3.2.3 中国建筑师的权利与义务
    3.3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内涵与比较
        3.3.1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内涵
        3.3.2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国际比较
        3.3.3 建筑师的职业资格及比较
        3.3.4 中国建筑师的职业定位及服务现状
    3.4 建筑师的职业经营和组织研究
        3.4.1 建筑师的职业经营及比较
        3.4.2 建筑师的职业组织---工作室和设计公司
        3.4.3 建筑师的设计组织及管理
    3.5 建构建筑师全程职能体系的策略
        3.5.1 设计到代理
        3.5.2 建成品导向与过程控制
        3.5.3 职业化精神
        3.5.4 经济和法律责任
        3.5.5 全程建筑设计服务的要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师的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研究
    4.1 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模式研究
    4.2 阶段1:前期/策划阶段
        4.2.1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内容
        4.2.2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流程
        4.2.3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4.2.4 前期/策划阶段的设计管理要求
        4.2.5 案例讨论
    4.3 阶段2:方案/开发设计阶段
        4.3.1 方案/开发设计的工作内容
        4.3.2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
        4.3.3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4.3.4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
        4.3.5 案例讨论
    4.4 阶段3: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
        4.4.1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
        4.4.2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
        4.4.3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4.4.4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
        4.4.5 案例讨论
    4.5 阶段4: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
        4.5.1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内容
        4.5.2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流程
        4.5.3 施工招投标的主要策略
        4.5.4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要求
        4.5.5 案例讨论
    4.6 阶段5:督造/施工监管阶段
        4.6.1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内容
        4.6.2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流程
        4.6.3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主要策略
        4.6.4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要求
        4.6.5 案例讨论
    4.7 阶段6: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
        4.7.1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内容
        4.7.2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流程
        4.7.3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主要策略
        4.7.4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要求
        4.7.5 案例讨论
    4.8 适宜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的组织管理研究
        4.8.1 适宜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的组织形式
        4.8.2 建筑师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4.8.3 建筑师工作室的创意人才管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筑信息化技术在建筑设计全程管理中的适应性研究
    5.1 以BIM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的技术应用及发展
        5.1.1 BIM技术及相关理论概述
        5.1.2 BIM技术应用及发展现状
        5.1.3 BIM技术的问题及挑战
        5.1.4 BIM技术的发展趋势
    5.2 BIM在建筑设计全程管理体系中的理论研究
        5.2.1 实施BIM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5.2.2 BIM在建筑设计管理体系中的实施价值及目标
        5.2.3 BIM对建筑设计全程管理的优化措施
    5.3 BIM在建筑全程设计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5.3.1 BIM在建筑全程设计体系中的应用概述
        5.3.2 建筑项目BIM的实施工作流程
        5.3.3 前期/策划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5.3.4 建筑设计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5.3.5 施工招投标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5.3.6 建设施工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5.3.7 竣工及后期运维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5.4 基于BIM的建筑师全程整同设计管理研究
        5.4.1 由BIM推动的整合设计
        5.4.2 BIM的协同工作模式
        5.4.3 由建筑师实施BIM整同设计管理
        5.4.4 教育与培训BIM整同设计管理团队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建筑工程设计全程管理的策略研究
    6.1 构建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策略
        6.1.1 以建筑师负责制为依托,强化建筑师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6.1.2 以六序法模式为基础,不断完善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内涵
    6.2 创建适宜建筑师创作的组织机构策略
        6.2.1 适宜创意的设计组织机构建构策略
        6.2.2 重视组织机构的知识信息管理
    6.3 BIM结合“六序法模式”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6.3.1 建构BIM与“六序法模式”的深度融合
        6.3.2 充分运用BIM分析功能优化全程设计管理
        6.3.3 用BIM模型领导全过程设计管理
        6.3.4 秉承Open BIM理念进行协同设计及管理
    6.4 全程化建筑师的职业教育策略
        6.4.1 树立建筑师全程职业化教育的思维
        6.4.2 构建多元化的建筑教育体系
        6.4.3 深化建筑师执业过程中的继续教育
        6.4.4 加强以BIM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技术的素质教育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主要结论
    2、论文的创新点
    3、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工程实践案例分析与总结
    1、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育中心设计咨询项目
    2、宝安体育场工程设计项目
    3、2010年亚运会游泳跳水馆工程设计项目
    4、“广州圆”--广东兴业国际仓储科研主楼工程设计项目
    5、江苏省淮安体育中心工程项目设计及管理实践
附录2 、建筑设计组织机构管理研究
    1 建筑设计机构的发展趋势
        1.1 国内外建筑设计机构的现状研究
        1.2 我国建筑设计机构的发展方向
    2 建筑创意组织机构---工作室的职能与特征
        2.1 建筑工作室的业务职能
        2.2 建筑工作室的服务特征
        2.3 工作室的业务管理特征
    3 建筑工作室的创意人才管理
        3.1 建筑工作室创意人才的资本特质
        3.2 工作室的人事管理
        3.3 工作室团队的平衡管理
        3.4 工作室设计文化建设
        3.5 工作室的人才技能发展
        3.6 员工的绩效考核
    4 建筑设计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4.1 工作室的组织管理框架
        4.2 工作室的设计管理要素
        4.3 工作室的市场营销管理
    5 建筑工作室的信息与知识管理
        5.1 工作室的信息管理
        5.2 工作室的知识管理
致谢
附件

(5)唐山市建筑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建筑行业现状
        1.1.2 国内外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模式
        1.1.3 唐山市建筑工程检测实验室现状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研究方法
第2章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
    2.1 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
        2.1.1 质量管理
        2.1.2 质量管理体系
    2.2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依据
        2.2.1 资质认定
        2.2.2 实验室认可
        2.2.3 资质认定和实验室认可的联系与区别
        2.2.4 建筑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依据
    2.3 小结
第3章 唐山市建筑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3.1 建筑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程序
    3.2 唐山市某建筑工程检测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3.2.1 检测公司简介
        3.2.2 检测公司组织结构
        3.2.3 检测公司主要岗位职责
        3.2.4 检测公司检测项目、参数以及仪器设备
        3.2.5 检测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3.2.6 检测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3.2.7 检测公司工作流程
        3.2.8 检测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网络信息化管理
    3.3 检测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3.3.1 内部审核
        3.3.2 管理评审
        3.3.3 外部评审
    3.4 小结
第4章 唐山市某建筑工程检测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
    4.1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
        4.1.1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内涵
        4.1.2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特征
    4.2 三角模糊数层次分析法(TFN-AHP)的基本理论
        4.2.1 三角模糊数的定义
        4.2.2 三角模糊数的运算法则
        4.2.3 三角模糊数层次分析法
    4.3 三角模糊数层次分析法(TFN-AHP)评价步骤
        4.3.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4.3.2 构造模糊判断矩阵
        4.3.3 构造模糊评判因子矩阵E
        4.3.4 计算调整判断矩阵Q
        4.3.5 计算各项指标权重
        4.3.6 建立模糊评价模型
    4.4 TFN-AHP评价案例中检测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
        4.4.1 确定模糊判断矩阵
        4.4.2 检测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
    4.5 小结
第5章 唐山市建筑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现存问题及改进建议
    5.1 唐山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实验室运营现状
        5.1.1 唐山市建筑行业简述
        5.1.2 唐山市建筑工程检测实验室运营机制
    5.2 唐山市建筑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现存的问题
        5.2.1 唐山市建筑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内控记录的数据统计
        5.2.2 唐山市建筑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问题分析
    5.3 唐山市建筑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措施
        5.3.1 重视领导作用,强调全员参与
        5.3.2 改善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
        5.3.3 强化实验室内部审核
        5.3.4 完善实验室质量监督制度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企业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实验室管理体系改进项目化研究 ——以KM煤质检测实验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实验室管理体系研究现状
        1.2.2 项目管理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实验室管理体系和项目化管理相关基础理论
    2.1 实验室管理体系相关基础理论
        2.1.1 实验室管理体系相关概念
        2.1.2 实验室管理体系与计量认证
        2.1.3 计量认证与实验室认可的区别
        2.1.4 实验室管理体系监管现状
    2.2 项目化管理相关基础理论
        2.2.1 项目化管理相关概念
        2.2.2 项目管理简介
        2.2.3 项目化管理简介
        2.2.4 项目化管理与项目管理的联系和区别
第三章 KM煤质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改进项目化的可行性
    3.1 KM煤质检测实验室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3.1.1 KM实验室简介
        3.1.2 KM实验室管理体系简介
        3.1.3 KM实验室管理体系面临的问题
    3.2 实验室管理体系历年改进情况
        3.2.1 KM实验室管理体系历年改进情况
        3.2.2 其他实验室管理体系历年改进方法
    3.3 管理体系改进项目化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第四章 管理体系改进项目化设计
    4.1 项目启动
        4.1.1 项目化后的管理体系改进流程
        4.1.2 项目章程
    4.2 项目计划
        4.2.1 项目范围计划
        4.2.1.1 项目范围说明书
        4.2.1.2 工作分解结构
        4.2.1.3 工作分解结构词典
        4.2.1.4 责任分配矩阵
        4.2.2 项目进度计划
        4.2.3 项目质量计划
        4.2.3.1 质量标准
        4.2.3.2 质量控制
        4.2.4 项目成本计划
    4.3 项目监控和收尾
        4.3.1 项目监控
        4.3.2 项目收尾
    4.4 项目完成情况与分析
        4.4.1 项目完成情况
        4.4.2 经验和不足
第五章 建立实验室风险控制程序——局部项目化的探索
    5.1 局部项目化的探索
        5.1.1 实验室建立《风控程序》的需求
        5.1.2 实验室风险管理局部项目化的可行性
    5.2 实验室风险管理局部项目化的实施
        5.2.1 风险识别
        5.2.2 风险评估
        5.2.2.1 建立检测检验活动风险评估模型
        5.2.2.2 风险综合度量
        5.2.3 风险应对
        5.2.4 风险监控
    5.3 风险控制的动态循环
    5.4 经验和不足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非传统“项目”活动的项目化
        6.1.2 “运作”活动的项目化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7)Z公司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1.2 质量管理体系国内外发展及研究应用现状
        1.2.1 国外发展及研究应用现状
        1.2.2 国内发展及研究与应用现状
    1.3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1.3.1 检测/校准实验室质量体系概念
        1.3.2 检测/校准实验室的质量形成过程
        1.3.3 检测/校准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构成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1.4.1 本文研究的目的
        1.4.2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第2章 Z公司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现状
    2.1 Z公司检测中心概况
    2.2 Z公司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介绍
        2.2.1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
        2.2.2 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
        2.2.3 行为要求
        2.2.4 组织机构
        2.2.5 管理体系职能分配
        2.2.6 检测中心各部门职责
        2.2.7 管理体系文件的结构
        2.2.8 检测中心质量手册与CNAS认可准则对照
        2.2.9 检测中心程序文件编制情况
    2.3 Z公司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检查
        2.3.1 Z公司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外部评审
        2.3.2 Z公司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内部评价
第3章 Z公司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评价与分析
    3.1 Z公司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评价
    3.2 Z公司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影响要素分析
    3.3 Z公司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4章 Z公司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措施
    4.1 Z公司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问题的改进
        4.1.1 实施性问题的改进
        4.1.2 规定性问题的改进
        4.1.3 效果性问题的改进
    4.2 Z公司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持续性的质量保证措施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认证认可与食品检验机构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通过认证认可为政府监管市场提供技术手段
2 不断扩大检测能力范围, 提高经济效益
3 认证认可是保证检测结果最有效的基本手段[3]
    3.1 建立持续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3.2 通过参加能力验证, 提高检测质量
    3.3 认真做好内审、管理评审, 立足长远发展
    3.4 严格执行标准, 按照标准的要求开展检测工作
    3.5 制定合理、有效的作业指导书, 保证检测流程规范
4 通过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打造优秀检测团队
5 服务社会, 服务百姓
6 结语

(9)CSRN公司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理论综述
    2.1 质量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2.1.1 质量概念
        2.1.2 质量管理理论发展状况
        2.1.3 质量先驱的质量管理理念
    2.2 实验室认可的发展历程
        2.2.1 国际实验室认可的发展
        2.2.2 国际实验室认可标准的发展
        2.2.3 我国实验室认可及标准的发展
        2.2.4 认证和认可的联系和区别
    2.3 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知识
        2.3.1 质量管理体系术语
        2.3.2 质量管理方法
        2.3.3 能力验证
        2.3.4 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内容
        2.3.5 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情况
    2.4 本章小节
第三章 CSRN公司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分析
    3.1 CSRN公司检测实验室基本情况
    3.2 CSRN公司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
        3.2.1 CSRN公司检测实验室第二版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3.2.2 CSRN公司检测实验室组织架构
        3.2.3 CSRN公司检测实验室关键人员岗位职责
    3.3 CSRN公司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3.3.1 CSRN公司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存在的问题
        3.3.2 CSRN公司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 本章小节
第四章 CSRN公司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方案
    4.1 CSRN公司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原则
    4.2 CSRN公司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方案的设计
        4.2.1 CSRN公司检测实验室第三版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设计
        4.2.2 CSRN公司检测实验室组织架构设计
        4.2.3 CSRN公司检测实验室人员岗位职责设计
        4.2.4 CSRN公司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设计
    4.3 CSRN公司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方案的实施
        4.3.1 CSRN公司检测实验室作业指导书的完善
        4.3.2 CSRN公司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活动的开展
        4.3.3 CSRN公司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及量值溯源
        4.3.4 CSRN公司检测实验室内部审核
        4.3.5 CSRN公司检测实验室管理评审
    4.4 本章小节
第五章 CSRN公司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方案的实施效果
    5.1 CSRN公司检测实验室提交申请资料后的记录补充
    5.2 CSRN公司检测实验室的文件审查验证及改进
        5.2.1 CSRN公司检测实验室的文件审查验证
        5.2.2 CSRN公司检测实验室的文件审查改进
    5.3 CSRN公司检测实验室的预评审验证及改进
    5.4 CSRN公司检测实验室的现场评审验证及改进
    5.5 本章小节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东莞秉顺公司木器涂料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研究内容和思路 二、质量管理理论综述 (一)
    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 (二)
    常用的质量管理方法 三、东莞秉顺公司木器涂料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东莞秉顺公司简介 (二)
    东莞秉顺公司目前存在的木器涂料质量问题 (三)
    东莞秉顺公司木器涂料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四、东莞秉顺公司木器涂料质量管理的改善措施 (一)
    总体改善思路 (二)
    木器涂料质量问题的改善 (三)
    主要生产步骤的控制和完善 (四)
    木器涂料质量管理的总体改善 五、结论与展望 (一)
    质量管理的改善效果 (二)
    改善方案存在的不足之处 (三)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实验室通过认证/认可后的质量管理体系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司法鉴定认证认可制度的构建和实践[J]. 沈敏. 中国司法鉴定, 2020(05)
  • [2]云南省Y检验院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研究[D]. 张艳.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3]民用航空发动机主制造商供应商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 吕洋. 南昌大学, 2019(02)
  • [4]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D]. 陶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5]唐山市建筑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 杜丹丹.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6]实验室管理体系改进项目化研究 ——以KM煤质检测实验室为例[D]. 杨璐. 云南大学, 2018(04)
  • [7]Z公司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研究[D]. 王湘苏. 西南交通大学, 2018(10)
  • [8]认证认可与食品检验机构发展的研究[J]. 姜怡. 食品工业, 2017(12)
  • [9]CSRN公司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研究[D]. 顾超群. 电子科技大学, 2014(03)
  • [10]东莞秉顺公司木器涂料质量管理研究[D]. 荆雄科. 兰州大学, 2014(10)

标签:;  ;  ;  ;  ;  

实验室认证/认可后的质量管理体系改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